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科学发展的认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和谐发展;理念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①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暴露出许多发展中的问题,我们党在总结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对发展的本质、发展的模式的认识,及时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实质上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它摒弃了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建立起以主体人为中心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相和谐的发展观,为我们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的发展和“人―社会―环境”复合系统的和谐运转提供了理论指南。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发展的理念
以人为本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它要求满足人的需要、尊重人的个性;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实践中就是要求“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人的全面发展是指“类”和“个体”在体力、智力、心理、品德、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也既是全人类和个体的人各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随着西方工业化的蓬勃发展,建立了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发展观。科技进步和工业化创造了极为丰厚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与此同时,这种以“经济增长”为标志的传统发展观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危机”。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没有给所有人带来普遍的福祉,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传统发展观指导下的发展实践过程中,人只是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积累的工具,人的全部意义被淹没在对物的片面追求中,成了单纯意义上的“经济动物”。人性的丰富内容被纯粹的物的需求所取代,人对自我的认识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完全服从于逐物的需要。这种发展的物本倾向,导致了人的自我异化;人的发展仅仅体现在追求经济利益和物质财富的能力提高上,其它方面诸如政治品行、精神文化修养、思想品德素养往往被忽略。人的片面发展不可避免地造成发展的畸形,因此生态恶化、贫富悬殊、价值信仰危机、道德滑坡等一系列涉及社会、自然发展的严重问题的出现就成为必然。
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成为发展的主题,也即发展要以人为本。这是人类在对发展过程中人的主体作用日益突出的反思中,尤其在对传统发展模式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的反思中所获得的理性认知,同样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上世纪中后期,传统发展模式暴露出许多问题;我们党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些问题的存在,经过深刻总结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和吸取西方先进发展理论,及时地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的发展观。新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终极目标,把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和个人的需求作为指导发展实践的出发点,注重转变单纯的经济增长为目标的传统发展模式,强调在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基础上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通过经济社会的全面和协调的发展 ,就能够使每个人广泛地享受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化文明建设的成果,就能够创造满足人的生存生活需要、能力发展需要、个性塑造需要的外部条件,促使主体性的人从传统发展观下单纯的“经济动物”中摆脱出来,使每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经济均衡发展的理念
经济发展是发展的最重要内容,能够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物质基础,历来是各国注重的头等大事。我们党也指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是发展经济。”③但是,在不同发展观指导下的经济发展,其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是不同的,所取得的发展效果也是有差别的。
我国地域广大,自古以来区域经济发展就很不均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发展战略、政策影响等方面原因,东部沿海地区比西部地区发展更快,导致了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异;而固有的“二元制”经济体制的存在更是加剧了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高投入、高消耗、高增长,低产出、低效益、低稳定”的“三高三低”经济增长方式以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来支撑经济的高速增长,短期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层出不穷,使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益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不均衡的经济发展不利于长久的社会稳定和资源的长期利用,从经济的长期发展考虑,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拥有量相对较低的国情要求必须尽快改变这种经济片面发展的做法。
在充分意识到不均衡经济发展所暴露的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党提出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指导经济建设,也既是说经济发展要走均衡发展的道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控制贫富差距应当成为今后经济发展过程中注意的一个重要视角。一方面要保护市场经济制度下的自由公平竞争,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再分配制度的完善,对那些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区域和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扶助,坚持更广泛范围内的经济成果的分享。要做到这些,在促进经济发展时,就应改变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发展战略,彻底摈弃以资源高消耗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注意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统筹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的优化相协调。把合理保护开发和节约自然资源放在经济发展中更重要的地位上,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和生态化循环式的农业发展道路,促使经济发展的增长和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使经济由不平衡发展向均衡发展转变。
三、科学发展观提出“人―社会―环境”系统和谐发展的理念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的发展观认为:发展是一个“人―社会―环境”复杂系统和谐运作的过程;发展应是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前提下,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优化相统一。
人的全面的发展意味着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合理的张扬,人的能力的多样性得以显现,人的体力、智力、思想文化素质得到切实的提高,促使人在复杂多变的发展中能够应付自如,表现出更强的主动进取精神和创造力。以人为本的发展保证了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促使人民群众以团结奋进、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参与到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更加优美、更能适合人的生存和生活的环境条件,从而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不断的进步。
社会发展和环境的优化都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发展的内容十分丰富,不仅仅包括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包括政治文明、精神文化文明的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发展的“第一要务”,认为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人们才会得到足够的物质供应,才能够把劳动当作自我完善的根本手段,而不是仅作为谋生的手段;也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的条件下,人们才能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不断提高自己。同时,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经济的发展应该和社会其它方面的发展相协调,指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亦是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全面发展。它认为建设高度发达的政治文明,发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新型民主体制是人走向全面发展的政治前提;建设高度发达的精神文化文明,将会奠定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文化基础,也具体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环境是指与人的生存生活密切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如气候、矿产资源以及丰富的动植物等等,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在发展实践中,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人类就将会具备丰富的物质基础,和谐的社会关系和优良的环境条件,这些都会对人的全面发展产生决定性的作用。
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和环境的优化相辅相成,构成相互促进、不断提升的互动过程。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是实现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必须紧密结合。明确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明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④这种互动的关系同样也适合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自然环境优化三者之间。自然环境的优化为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物质来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又为环境的优化提供智力和文化支持。因此,在发展中,我们应该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人、社会和环境的发展相统一起来,保持“人―社会―环境”系统有序、有效地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是新时期指导我国发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地方人大工作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摆在地方各级人大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通过前一阶段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实践,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要强化发展意识、服务意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大工作,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人大工作的各个方面,始终把支持发展、促进发展、服务发展作为首要职责,依法办事,和谐谋事,努力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要把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贯地彻到重大事项决定权中。保障和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人大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人大工作要围绕党委的工作中心,认真分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通过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作出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相关决议决定,从而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全社会的自学行动。
第二,要把监督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到促进科学发展上来。充分发挥人大的监督作用,促使国家机关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是人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着力点。地方人大工作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进一步探索法定职权内的有效监督方式,增强监督实效,使“一府两院”各项工作更好地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确保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视察、执法检查和调研,听取审议相关专项报告,及时提出意见并做好跟踪监督,把法律法规实施中的难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以及执法中的薄弱环节作为监督重点,支持和促进“一府两院”更好地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要围绕科学发展观贯彻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深入实际,开展调查和视察,提出有前瞻性、指导性的对策和建议,促进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
第三,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人大工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着眼点和落脚点。要充分发扬人民民主、集中人民智慧、体现人民意志、代表人民利益,把关注民生、倾听民声、反映民意、维护民利、务求民富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采取有效措施督促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只有这样,人大工作才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才能依法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第四,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地方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加强和改善自身建设,是地方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好职权的重要前提。要切实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学习,真正学懂弄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髓,澄清对科学发展观的片面理解或模糊认识,切实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把思想高度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把各级人大常委会班子建设成为科学发展型领导班子,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善于科学发展的干部,确保人大各项工作更好地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而保证和促进地区经济社会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运行。
一、提高教学水平。
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先要有一桶水,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提高自己的认识,还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多听一些实实在在的“没有做秀”的真实课堂情景,结合自己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让数学课教学充满趣味。要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去,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的感觉。“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使学生好好学习的欲望”。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维护教师和学生的根本利益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现时代中国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展的进步精神。在我们学校,领导一直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比如教师课表的安排科学化和教学管理实行人性化,合理利用了学校上的教师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老师的特长,使得教师成员团结和睦、和谐发展。在教学方面,老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维护学生的利益,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贯穿科学发展观的一条主线,体现在科学发展观的各个方面。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必须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以人为本。理论局组织编写的《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对以人为本作了科学的、深刻的阐释。其基本思想,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反映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也体现了时展的进步精神。认真品读《读本》的阐释,有助于加深对以人为本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读本》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对以人为本的具体含义作了明确的界定。历史活动首先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在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读本》阐明以人为本的具体含义,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是指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而以人为本的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一界定,使以人为本含义更加明确,可以避免人们对以人为本产生泛化的理解和抽象的解读。人民群众既是一个整体,也是个体的联合;既有共同利益,也有不同的群体利益,还有个体的要求。对此,《读本》分层次作了阐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要把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反映和兼顾不同的群体利益,妥善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要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既不是把个人权益置于社会的首位,也不是只重视整体而忽视个人的价值和权益,而体现的是整体、群体和个体利益的有机统一。《读本》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也进一步划清以人为本与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的界限。
《读本》根据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阐明了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基本理念。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必然要充分体现和代表人民的意愿。以人为本反映了党的根本宗旨的内在规定,也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的本质要求。因此,《读本》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其实质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没有这样内在要求,以人为本就会成为抽象的原则,失去它的现实意义。对以人为本的认识和把握,要同对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认识和理解联系在一起。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做好法律监督的需要。良好的法治环境是保障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通过加强法律监督,将监督的重点转移到“五统筹、五坚持”上来,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依法行政,切实把科学发展纳入法治轨道。要加强司法监督,推进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深化机制改革,保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维护司法公正,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司法保障。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也是推进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新世纪新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建设长株潭“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面对人民群众求变求富的热切期盼,*省委、省政府深刻认识到:*改革发展的成果,是解放思想的结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深层次看是解放思想不够的问题;*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从根本上看是解放思想的差距。解放思想的新起点,就是*发展的新起点。
近年来,*坚持以思想大解放推动经济社会大发展,特别是20*年开展了以“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富民强省”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着力转变安于现状的观念、增强科学跨越的意识,转变因循守旧的观念、增强改革创新的意识,转变封闭狭隘的观念、增强开放合作的意识,转变片面发展的观念、增强人本民生的意识,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上下普遍认识到:*地处内陆但不能为内陆意识所束缚,位居中游但不能甘居中游;要把以人为本、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作为一种科学理念来树立、作为一种价值目标来追求、作为一种精神状态来弘扬。通过思想的不断解放,*广大干部群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增强,推进科学跨越、实现富民强省的热情进一步高涨。
以省情为依据创新发展思路
面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传统农业大省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的新形势,*省委、省政府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加快推进“科学跨越、富民强省”结合起来,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确立了以“一化三基”(新型工业化,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础工作)战略为核心、以实现“两个转变”(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转变、由农业大省向工业大省转变)为主要目标、以建设“三个强省”(经济强省、教育强省、文化强省)为主要任务、以守住“四条底线”(粮食生产、节能减排、生态环境、改善民生)为基本保障的发展思路。这一思路,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要求,切合*实际,成为打造*经济竞争优势、实现后发赶超的科学选择。
实现科学发展,要谋大、谋强、谋远、谋深。*省委、省政府在推进“一化三基”战略中,坚持突出“新型”,着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避免走传统工业化的老路;坚持突出“带动”,着力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走新型城镇化之路和城乡统筹发展之路,避免走传统城镇化的老路;坚持突出“三基”,着力发挥基础设施的支撑作用、基础产业的带动作用、基础工作的保障作用,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增强长远竞争力,走夯实基础的综合配套建设之路。这一战略,把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加快富民强省的第一推动力,进而带动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抓住了*发展的关键;把加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础工作提升到战略思路的高度,坚持以“三新”带“三基”、以“三基”促“三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转化为具体的工作思路。
为推进“一化三基”战略,*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新型工业化考核奖励,组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和机关效能监测点、监督员,逐步构建体现“一化三基”要求的干部考评体系和机制;以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加快“3+5”城市群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正在形成;对50个重点产业集群进行个性化扶持,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以寻求高新产业的实质性突破,以改善交通为重点大规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形成了推进“一化三基”的强大合力。
以“弯道超车”为策略破解发展难题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要善于抢抓机遇顺势而为,更要敢于应对挑战逆势而上。*省委、省政府清醒认识到,危机背后蕴藏着重大机遇。要变被动为主动,化危机为机遇,就要把“弯道超车”作为应对危机、科学跨越的策略。
实现“弯道超车”,需要信心和勇气,更需要智慧和技巧。*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强信心、统一思想为前提,以“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强基础”为目标,打出了一套“弯道超车”的“组合拳”:落实中央政策,进一步推进“一化三基”战略,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基础产业的发展力度、基础工作的保障力度,力求在提前预见、增强发展后劲中“提速超车”;积极对接国家扩大投资、实施重大专项、重点产业振兴规划,成功举办银企洽谈会,主动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开发和建设一批符合省情、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重大项目,力求在抢抓先机、增强发展实力中“借力超车”;实施大企业、大产业发展战略,扶优扶强,加大科技投入,推进自主创新,集中力量壮大一批千亿产业,发展一批千亿集群,培育一批千亿企业,打造一批千亿园区,力求在优势优先、做大做强产业中“蓄势超车”;针对不同企业面临的困难综合施策,以政府收储、优惠电价、财税支持、贴息担保等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共渡难关,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力求在齐心协力、增强团队意识中“联手超车”。
2009年,“弯道超车”展露先机。一季度,全省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09.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1%左右,同比提高4.1个百分点,较全国平均水平高7个百分点;全省工业增加值8*.15亿元,增长1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1%。“弯道超车”成效初显,大大增强了*人民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的信心,为推进“科学跨越、富民强省”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坚持发展这个主题;二是全面发展;三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坚持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人事人才工作
作为人事干部,关键要从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价值观入手,切实解放权力、解放职能、解放机制、解放自我,为思想的全面解放奠定良好基础,为人才的全面解放提供优质服务,为科技生产力的全面解放创造有利条件。人事干部要想实现“四个解放”,围绕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建立促进人才人事工作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人才人事工作新发展,就必须在“四个坚持不懈”上下功夫:
1、加强理论武装,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理解,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做到“五个结合”,即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研究相结合、学习与总结经验相结合、学习与改造世界观相结合。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人才人事工作坚持党的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更高的起点上拓宽人才人事工作思路,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创新发展,使人才人事工作与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相适应。
2、落实整改措施,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提升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
重点解决好机关工作中服务意识不够强、工作效率不够高的问题,推动思想作风和服务能力建设取得新进步,让人民群众满意。人才人事工作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人事部门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人事干部必须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和法律水平,具有比较宽广的眼界和较为广博的知识。人事干部的能力水平,直接关系着人事工作的深度和质量。要把学习实践“四个解放”的成果转化为运用科学发展观谋划人才人事工作思路、解决人才人事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转化为服务、推动和保障科学发展的具体行动。加强人事部门服务能力建设,增强机关服务大局的能力、调查研究的能力,努力把人事部门建设成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高效率、高素质的服务型机关。
3、推进新体制建设,为人事部门依法履职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简介:周涛(1977-),男,湖北宜昌市人,广西财经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李旋(1979-),女,安徽萧县人,广西财经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文化传播与交流。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7-0085-03
高职教育是培养应用性、高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模式,越来越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得到大力发展,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数以上,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职院校的迅速发展,满足了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但是也暴露出了与社会脱节的现象,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造成企业对于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和高效毕业的人才得不到社会的认同的双向矛盾。高职院校怎样适时的进行调整,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保持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高职院校长足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出发,试图探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建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中国的发展路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信息化阶段再向现代化进军。30年快速发展我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科学发展提上重要日程。30年成就巨大,机遇前所未有,科学发展恰逢其时。发展是关键,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50年前西方管理思想核心就开始定位为以人为本,对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对人的价值和生命重视不够问题,都不符合以人为本要求;国家发展三大基本战略是人才强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循环经济。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怎样才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当展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人力资本,我们发展要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口众多而人力资源能力水平较低,自主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差距大,是制约我国科学发展的要素之一
以人为本,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建立学习型社会,加大人力资源投资。庞大的人力资源要转化为人力资本,关键在于通过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其重要途径在于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诺贝尔得主贝克尔认为经济持续增长依赖于人力资本投资持续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有两个主要投向,一是投资教育,二是投资健康(体能开发)。教育作为人力投资的重要方面越来越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
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深化和延伸,它要求高职院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育人为本,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成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过程。高职院校的改革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构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二、基于科学发展观,重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的迅速发展是不争的事实,为教育的大众化和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高职教育一直处于比较薄弱的环节,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着许多误区,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发展。传统的“学科导向,课堂中心”的学科教学模式已经基本不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学生培养的质量与企业要求不一致,企业往往更看重于社会实践能力方面的。目前高职教育学科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重理论,轻实践,忽视知识与具体工作的联系,造成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虽然,高职院校也有意识的增加了实习的安排,但是理论与实践的间隔时间过长。2010年1月21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出席中职校长研讨会,作的《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报告中指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机制创新和模式改革。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重构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 以人为本,大力发展人力资源
“以人为本”包括教育以育人为本,办学以人才文本。高职院校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教育以人为本,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认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1.教育以育人为本。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对于我国高职院校具有重要的意义,宣告了全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以提高质量、加强内涵建设为中心的新阶段。其中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合作;育人为本,强化职业道德;以“工学结合”为人才培养模式等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积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教学模式 ;工学结合,加大生产性实训比例,强调半年顶岗实习;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文件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思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了人才培养就就业需求的对接。
2.办学以人才为本。高职院校对于教师的培养,有利于提高教师实现教育以育人为本的目标。高职院校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要适应现代社会进入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建设,合理吸收和配置教师资源。教师要根据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精神,在课堂上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给予学生平等的关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高职院校要努力培养“双师型”或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鼓励教师参与到社会工作中去,同时也可以聘请一线的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人兼职教师,提高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不要把教师拘泥在学校,主动提供机会给专业教师,组织教师参与社会实践。
(二)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即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同时进行工作。顶岗实习是常见的工学结合的案例。从做中学,做中教。校企共同参与,保证了学校培养的人才技能满足社会对于通识教育的要求,又能根据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进行培养。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将学习的内容真实的呈现在眼前,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的同时,用实践来检测理论,以便毕业后能很好地适应工作情景,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工作。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需求为立足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按照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进行专业设置,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1.科学定位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高职院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定位,才能保证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要客观分析自己的优势,努力打造自己的优势专业,创造出自身的特色,发展自己的优势,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以吸引生源。
除了准备定位自身的优势之外,高职院校还要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不但要使学生毕业的时候凭借一技之长找到理想的工作,也要培养学生在将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良好的国民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
2.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实现科学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专业设置的思考,可以有效地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人才养模式改革以工学结合作为切入点,带动专业结构的调整,必须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对市场要进行动态的监控,根据市场需求与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的设置和调整。高职院校要系统地分析i放进的社会经济形势,产业结构和自身的办学条件与优势,同时,可以借鉴草考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建设实践,总结近几年专业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建设属于本院校的特色专业,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课程建设。科学发展观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高职人才时,要做到全面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性人才,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要不但要培养学生快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也要养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高职院校在制定课程时,就要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展开,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促进学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建设时,要对市场要求作出评估,突出学生的实习实训课程,可以采取校企联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也要把课程建设与就业相结合;课程建设时要统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像文学、政治、英语、计算机等课程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说商务英语的学习中,对于西方文化习俗的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总之,高职教育在进行专业培养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把理论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这也是高职教育的特别之处,尤其是工科类的专业,实践课程更是必不可少的。
4.加强技能训练,建设实习基地,密切校企合作。高职院校要积极建设实训基地,加大顶岗实习的力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学生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一致性,避免与社会脱节。加强校企合作可以采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和实习、聘请企业家和经验丰富的能工巧匠来校讲课等多元的合作模式,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长效 机制。同时,要做好学生的实习安排,这不但能够提供给学生实习的空间,也能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
总之,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在激烈的竞争中,高职院校必须把握高职教育的特点,体现高职教育的优势,突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高职教育领域的改革,改革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我国高职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一、廊坊开发区经济高速发展,土地利用潜力前景堪忧。从1992年建区到20*年底,廊坊开发区累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2亿元,工业总产值225亿元,工业销售收入218亿元,财政收入18.8亿元,出口创汇4.9亿美元。其中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2亿元,比上年增长36.8;工业销售收入62亿元,增长34.7;财政收入6亿元,增长33.4;实际利用外资8426万美元,增长11.2;实际引进内资25亿元,增长11.5;贸易出口9940万美元,增长23.3;固定资产投资24.3亿元,增长19.7。开发区的经济取得了高速的发展,但付出的代价是到2010年的规划用地指标已提前用完,目前的出路是想通过规划的修编进一步追加用地指标,以维持今后开发区的发展。现在开发区已经出现了无地可用的困难局面,因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过来开发区在土地利用上的做法,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确立今后的发展方向。
二、开发区城市规划需要重新定位,集约利用土地势在必行。近年来,开发区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功能不断完善,规模不断扩大,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城市快速发展中,出现了土地粗放利用的问题。廊坊开发区截止到20*年底共批准征用土地24761亩,按产业分类,工业项目211宗,面积8782亩,占35.5;住宅类用地23宗,面积2289亩,占9.2;商服类用地52宗,面积1853亩,占7.5,公用设施用地30宗,面积713亩,占2.9,公共建筑用地26宗,面积7267亩,占29.3,交通用地7宗,面积3593亩,占14.5,特殊用地1宗,面积264.亩,占1.1。从目前开发区的用地结构分析,开发区应是以工业为主的产业区,如果建成功能齐全的小而全城市部局,势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因此在今后的规划思想上我认为应坚持以下原则:发挥城乡规划的调控作用和有效实施的关键是提高规划的科学性,要将科学发展观作为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规划理念上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规划方法上要善于统筹兼顾,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发展;规划内容上,突出强制性内容,有效配置资源,保护资源环境;规划体系上,要形成功能清晰、衔接协调的城乡规划体系。要根据“五个统筹”的要求,调整规划的编制内容。规划编制要由注重确定开发项目为主逐步过渡到注重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从注重确定城市性质、功能、规模、定位转向注重控制合理的环境容量,确定科学的建设标准,以促进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规划编制要体现市场经济规律,考虑开发区的运行成本。比如当今交通越来越发达,人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就应当考虑结合人的流动来确定开发区的城市功能问题。有些功能设施要考虑与市区共同享有。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和制定开发区发展新思路。开发区今后的发展思路是:坚持高科技、外向型、园林式、现代化的总体定位,坚持以信息产业为重点的现代制造业为主体、以会展旅游两大新兴产业为两翼、以科教产业为助推器的产业定位,努力把廊坊开发区建设成为产业结构合理,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新经济区。在项目建设上做到“一建二改三突破”,即:新建廊坊开发区高新技术创业中心;继续改进和完善招商机制,改进和完善机关内部管理体制;在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和税收回报好的项目引进上实现突破,特别是在特大项目(内资10亿元以上、外资1亿美元的生产性项目)的引进上要实现突破。在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面,继续坚持以项目建设为重点,着力引进世界500强和跨国公司企业及研发机构,整体引进国家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大力发展机械、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企业,努力把廊坊开发区建成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外向型经济、旅游会展经济为重点,新兴第三产业高度发达,集新型高科技产业区、现代高教区、绿色环保区、文化先导区、旅游休闲区和城市化示范区于一体,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带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高科技、外向型、园林式、现代化的全国一流开发区。要实现这一目标,土地管理和利用要坚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严格审批,优化配置。根据企业的投资情况、生产性质、实际需要等多方面综合审查,并以此为配置土地资源的依据。在保证企业正常用地要求的基础上,坚决避免多占或滥占土地现象,使进区企业达到用地指标上的最小化,实现配置资源与效益产出的最佳组合。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不同领域以人为本有不同的内涵及具体要求,高校坚持以人为本,归结起来,就是教育部周济部长所说的,要坚持“两个为本”,即教育以育人为本、办学以人才为本。
坚持“以育人为本”可以理解为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一是要求将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一般认为,现代大学有三个职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但不管人们如何强调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在大学发展中的作用,人才培养职能始终处于根本性地位。从大学发展历史看,大学最初的职能就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在人才培养职能基础上延伸和发展起来的,人才培养是根,是源,是大学这一组织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根本性所在;另一方面,分析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发展历程,也不难发现人才培养在这些大学发展中所发挥的根本性作用。高校将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就要坚持做到两点:首先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持续提高,其次是努力创造条件让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事业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服务。
二是要求以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解决好的两个根本问题,这一要求直接与第一个根本问题相关,是第一个根本问题的具体展开。国内不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可能各有侧重、各具特色,这是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但其共同的指向应该是培养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里,德育为先的观念要特别强调,不仅在于这一点是古今中外各级各类教育的共同特征,而且在于其本质上也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只有首先成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好的工程师、科学家、医生等等。
三是要求各项育人工作以学生为主体。这一要求与如何培养人的这一根本问题直接相关。为达到这一要求,无论是教学工作,还是管理和服务工作,都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一切着眼于调动和依靠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切为了学生,指与学生工作相关的各项工作都应服务、服从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为了一切学生,指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个性化教育与服务,对所有学生的成人成才负责;一切着眼于调动和依靠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要将各项育人工作做到学生的心里去,变成学生内在的需求,各项工作都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坚持“以人才为本”可以理解为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其一,要求将人才资源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第一资本。任何一个组织的发展都需要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资源的投入,但人力资源,特别是其中处于较高层次的人才资源是最具决定性的资源,尤其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特征表现得更为充分和明显。不仅如此,人才资源也具有资本的属性,而且是第一资本。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才具有持续创造性,对人才资源的投资是最划算的投资,相比在别的方面所进行的投资,其能带来更大的回报,能更明显、更持久的促进学校的发展。
其二,要求将学校的发展与人才的发展协调、统一起来。学校发展的过程,实际上也应当是学校人才发展的过程,两者应该是统一、协调的,否则学校的发展肯定是不可持续的,人才的发展也是缺乏条件的。学校人才发展的过程,不仅指人才队伍整体数量的增加、结构的优化和素质的提升,而且也包括人才个体自身的发展。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也是以人为本理念更为现实、具体的体现,应该予以特别重视。
其三,要求推进学校的发展以人才为主体,以教师为主体。也就是要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发展人,着眼于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坚持教师在高校各类人才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要坚持师资队伍建设在各项工作的核心地位,因为大学从根本上说是创造、传播、保存知识的学术组织,学术成就的高低,最终取决于师资水平的高低。
二、坚持和谐发展的内涵
在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达到和谐状态,用和谐促进发展,用发展促进和谐,坚持和谐发展,也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坚持和谐发展,体现在学校管理上,就是要努力提高学校与社会的和谐度、学校内部组织运行的和谐度以及师生员工的和谐感,从而促进学校良性运行和持续发展。
1.学校与社会和谐。这是从学校整体的角度考虑和谐发展问题,可以视为学校的宏观和谐。为做到宏观和谐,必须提高学校与国家、学校与区域、学校与社区三个不同层次的和谐度。首先是学校与国家之间的总体和谐。这要求学校的发展战略与国家发展战略相契合,也就是说要在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格局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明确自己的特色,发挥自己的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我们学校坚持以艺术兴学为特色,坚持走特色鲜明、水平较高的综合性地方院校的发展道路也正出于这样的考虑。其次是学校与区域之间的区域和谐。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更为紧密地结合,是当今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从经济学角度看,在所在区域寻找发展机会其综合成本最低。因此,学校应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和优势积极为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努力提高贡献份额,使学校成为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和直接受益者。再次是学校与社区之间的社区和谐。学校是人的集合,社区区位和社区环境对学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具有直接的影响力。比如,学校所在社区基础教育的优质教育资源对吸引人才具有明显的积极效应等,信义小区旁边优美的环境和教育医疗服务条件,甲山小区旁边的德智外国语学校等。所以,学校应重视参与所在社区的社区建设与社区服务工作,为创造一个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社区环境而贡献力量。
从另一方面看,学校与相关产业、行业的和谐也是学校与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高校应该采取积极措施,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与对应产业、行业的发展契合更为紧密,从而使前者能够从后者得到明确的方向指引和持续的资源支持。
2.学校内部组织运行的和谐。这是从内部组织的角度考虑和谐发展问题,可以视为学校的中观和谐。为做到中观和谐,必须提高各组织发展与学校发展、各组织发展之间,以及各组织内部的和谐度。也就说,不仅要求学校为各系部的发展、各部门的工作提供支持,而且也要求各系部、各部门的各项决策和行为必须与学校的发展定位相协调,并始终为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服务;不仅要求各系部、各部门能够有效配合,相互支持,做到资源信息共享,各方工作协调,而且也要求各系部、各部门自身团结和谐、持续发展。总体上看,中观和谐就是意味着学校三大职能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行政与学术之间、教学科研与管理服务部门之间等等方面形成良好的校园生态。我们学校应该通过深化相关改革持续地改善这一生态,从而提高学校落实发展定位、实现发展目标的能力。
3.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是从个体人的角度考虑和谐发展问题,可以视为学校的微观和谐。为做到微观和谐,必须提高师生员工的和谐感,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对于教职工来说,这种和谐感主要体现在事业、人际和待遇等方面,事业方面的和谐是指教职工事业发展意愿与内外部条件的和谐,发展可能与现实的和谐等;人际方面的和谐是指对学校有强烈的归属感、同事间关系融洽、社会交往和谐等;待遇方面的和谐是指劳酬和谐,保持内部公平(相对于校内其他教职工所劳所得的和谐)与外部公平(相对于市场上所劳所得的和谐)等。
对于学生而言,这种和谐感则主要体现在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学习方面的和谐是指学习目的、内容、方式的和谐,要求想学与所学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与学互动等;生活方面的和谐是指日常生活状态的和谐;心理方面的和谐是指心理健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应变力,能充分表达内心感受,能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等。
三、坚持统筹兼顾的内涵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在发展的具体途径上,就是要做到各方面的统筹兼顾。高校如何坚持统筹兼顾?比较核心的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影响学校全局的一些重大关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每一对关系的不同方面统筹兼顾,协调处理。以下这几组关系是我们在观察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
战略目标与过程的关系。确立学校的战略目标,形成学校发展的愿景非常重要,因为其中蕴含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奋斗目标能将师生凝聚在一起。当然,这一战略目标必须是科学的,并为广大师生高度认同。所谓科学,就是符合学校历史背景、环境特点、学科特色、资源结构等实际情况,适应国家高等教育构建良好生态体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所谓高度认同,是指战略目标是师生在充分讨论基础上形成的共识,并且,大家对其内涵有着一致的理解。比如校训“勤学慎思明德笃行”的提炼等。
需要把学校战略目标的实现看作是一个过程。即使是当今世界公认的一流大学,也都是在动态的、变化的历史过程中发展形成的。过程的观念能有效地增强师生对学校愿景的感知,但同时也要求精心规划学校发展的若干阶段。这些发展阶段在时间上相互衔接,在目标上逐次提升,使战略目标的实现变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我们学校通过学校“115”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学校建设特色鲜明、水平较高的综合性地方院校的战略目标,并将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加以推进,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
全面提高与重点突破的关系。高校的几乎每一项工作,都会体现出全面提高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学科建设是各项工作的龙头,在学科建设方面处理好这一关系尤为重要。
一个学校的学科状况,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于重点高校而言,其学科结构一般呈现出这样一种状态,即有一个或若干个特色、优势学科,有诸多特色、优势学科的关联学科和支撑学科,可能还有一些水平一般的其他学科。一个学科要不要发展提高,不能仅仅看其竞争能力,而且还要分析其存在价值。为促进学科之间的综合交叉,为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为创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化培养氛围,很多即使是当前不具备优势的学科也有发展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需要全面提高学校各学科的水平。但是,另一方面,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了保持学校的学术水准、竞争能力与良好声誉,又必须实行重点突破,最大限度地提高部分可能是很少一部分现有学科的水平。这里的关键是要统筹、协调好,着力强化各学科间的关联和协同发展,在突出发展重点的同时也引起竞争淘汰机制,从而保持特色优势学科的持久竞争优势,并促进新的优势学科的形成。
我们学校已经形成了以艺术教育为主的学科群,同时在化工、经济学科等新兴学科领域也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今后学校需要重点突破的是具有传统特色优势的学科,在实现重点突破的同时,学校也积极支持与重点突破学科相关或对其起支撑作用的学科的发展。
规模与质量的关系。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都需要处理好规模与质量的关系。关于这一关系,下面几个基本的观点应该坚持:首先,规模与质量是辩证的关系,而不是对立的;其次,两者总是螺旋式上升的,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可能重点不一样,一定的阶段,规模或外延发展为主,而在另一个阶段,质量或内涵发展为主,但无论什么情况下,质量都应该得到重视,质量永远是学校的生命线;第三,要为规模与质量同步提高而努力。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已从规模扩大转向质量提高,因此各高校在扩大人才培养规模方面一定要谨慎,同时也应当寻求各种可能的办法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招生规模要逐渐趋于稳定,促进培养质量的全面持续提高,是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重点。为此,在学生教育教学方面,在以优秀等次地通过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基础上,又正组织实施“学校大规模全覆盖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
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在高校发展的不同时期,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具有不同的内涵。现代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比较一致的看法至少包括两点:一是无论教学,还是科研,对高校的发展非常重要,两者缺一不可;二是教学与科研具有协同性,两者具有相互促进的效果。
目前的问题是,在高校中仍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或者重教学轻科研的现象,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究其根本,应该是教学与科研没有很好地结合,两者的协同、促进作用不明显。再加上客观上教学与科研本身性质和社会影响的不同,这样就必然导致有关各方既无动机,也很难有能力同时兼顾两方,顾此失彼的现象、孰轻孰重的争论以及资源分配的困难由此产生。所以,当前在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问题上,重点应该是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努力促进两者的结合,尽可能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和促进效果。
我们学校有着一直注重教学与科研结合的优良传统。近年来,学校鼓励教师参与科研,要求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量的同时,还要承担一定的科研工作,把科研工作量当做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
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也是高校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工作经常面对的关系。在学校层面,硬件建设主要表现为校舍扩建与改造、设备仪器的添置与更新等,软件建设主要表现为师资队伍的建设、管理能力的建设以及校园文化和精神的建设等。前者能够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和办公学习环境,无疑是重要的,必需的,而后者则能在更大程度上增强学校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事关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投入更大的精力。
一是增强政治意识。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要和党始终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提高政治觉悟和对党委各项政策、决策的理解执行能力,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二是提高学习力,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努力提高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和等必读篇目,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自觉学习党的各项工作方针政策,学习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在用科学发展观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见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