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工装机械设计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设计单位:_________
设计编号:_________
合同编号:_________
建设单位(甲方):_________
设计单位(乙方):_________
为了明确责任,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国家建设项目的设计任务,根据《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条例》的规定和_________批准的计划任务书,经甲乙双方充分协商,特签订本合同,以便共同遵守。
一、工程名称,规模,投资额,建设地点
甲方委托乙方承担_________工程的设计项目,建筑安装面积为_________平方米,批准总投资为_________元,建设地点在_________。
二、甲方的义务
1.甲方应在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以前,向乙方提交业经上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工程选址报告,以及原料(或经过批准的资源报告),燃料,水,电,运输等方面的协议文件和能满足初步设计要求的勘察资料,需要经过科研取得的技术资料。甲方在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施工图设计前,应提供经过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和能满足施工图设计要求的勘察资料,施工的条件,以及有关设备的技术资料。甲方对上述资料必须保证质量,不得随意变更。
2.及时办理各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审批工作。
3.在工程开工前,甲方应组织有关施工单位,与乙方进行设计技术交底;工程俊工后,甲方应通知乙方参加竣工验收。
4.在设计人员进入施工现场进行工作时,甲方应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并在生活上予以方便。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因技术上的特殊需要进行试制试验,所需一切费用以及为配合甲方到外地的差旅费均由甲方负责。
5.甲方必须维护乙方的设计文件,不得擅自修改;未经乙方同意,甲方不得复制,重复使用或擅自扩大建设范围。甲方有义务保护乙方的设计版权,不得转让给第三方重复使用。
三、乙方的义务
1.乙方必须在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以前,向甲方交付初步设计文件;在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以前,向甲方交付技术设计文件;在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以前,向甲方交付施工图设计文件。其中,初步设计文件一式_________份,技术设计文件一式_________份,施工图设计文件一式_________份,甲方另需增添文件分数和需要模型费,另行收费。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以前,乙方必须向甲方提交完毕所有设计文件(包括概预算文件,材料设备清单)。(大型建筑安装工程,甲乙双方可视具体情况分阶段进行设计,在具备设计条件时,双方签订阶段设计合同,具体规定甲方应提交各阶段设计资料的名称和日期,乙方交付设计文件的日期,作为本合同的附件,详见附件(2)。)
2.乙方必须根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上一阶段设计的批准文件,以及有关设计技术经济协议文件,设计标准,技术规范,规程,定额等提出勘察技术要求和进行设计,提交符合质量的设计文件。
3.初步设计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查后,在原定任务书范围内的必要修改,乙方应负责承担。
4.设计单位对所承担设计任务的建设项目应配合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前技术交底,解决施工中的有关设计问题,负责设计变更和修改预算,参加隐蔽工程验收和工程竣工验收。
四、设计的修改和停止
1.甲方因故要求修改工程的设计,经乙方同意后,除设计文件交付时间另定外,甲方应按乙方实际返工修改工日,每工日按_________元增付设计费,或按设计阶段中返工的工作量百分比计算。
2.原定任务书如有重大变更而重作或修改设计时,须具有设计审批机关或设计任务书批准机关的意见书,经双方协商,另订合同。已经进行了的设计费用的支付,按前条办法计算。
3.甲方因故要求中途停止设计时,应及时用书面通知乙方,已付设计费不退,并按该阶段的实际耗工日,增付和结清设计费,同时结束合同关系。
五、设计费的数量和交付办法
本设计合同生效后_________天内,甲方应向乙方交付相当于设计费的20%的定金,设计合同履行后,定金抵作设计费;乙方向甲方提交初步设计方案后_________天内,甲方应向乙方支付_________%的设计费;乙方向甲方提交施工图文件后_________天内,甲方应向乙方结清全部设计费(设计周期较长的大型工程项目,施工图阶段的设计费,可按单项工程设计完成后分别拨付)。
六、奖励与违约责任
1.在合理的工程投资控制数内,由于乙方采用先进技术或合理建议而节省了工程投资,可以从节约投资额中提取_________%奖励乙方。
2.由于甲方不能按期、准确提供有关设计资料,致使乙方无法进行设计或造成设计返工,乙方除可将设计文件交付日期顺延外,还应由甲方按乙方实际损失工日,以每日_________元计算增付设计费。
3.甲方不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向乙方支付定金和设计费,应根据银行关于延期付款的规定,向乙方偿付违约金。
4.由于乙方的原因,延误设计文件的交付时间,每延误_________天,乙方应向甲方偿付相当于设计费的_________%的违约金(甲方可在设计费中扣除)。
5.因乙方设计质量低劣引起返工,应由乙方继续完善设计任务,并视造成的损失浪费大小减收或免收设计费。对于因乙方设计错误造成工程重大质量事故者,乙方除免收受损失部分的设计费外,还应付与直接受损失部分设计费相等的赔偿金。
七、其它
本合同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双方签字后生效,全部设计任务完成后失效。本合同如有未尽事宜,需经双方共同协商,作出补充协定。补充协定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但不得与本合同内容抵触。
在合同执行中如发生纠纷,双方应及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双方属于同一部门的,由上级主管部门调解;调解不成,或不属于同一部门的,可向国家规定的合同管理机关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本合同正本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合同副本一式_________份,送_________等单位各留存一份。
建设单位(甲方)(盖章):_________设计单位(乙方)(盖章):_________
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开户银行:_________开户银行:_________
帐号:$$$ 帐号: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2桅杆式起重机参数的选择
桅杆起重机为固定式、非回转、臂架可绕下铰轴俯仰的单臂架起重机。根据吊装的最大重量(1300t),单机装卸时起重量过大,故按2台机抬吊作业设计。考虑到工属具重量及抬吊工况的不平衡性,单机额定起重量取为800t。因桅杆式起重机对幅度较为敏感,所需幅度应按工艺要求精心设计。最大幅度时,应能将最重件吊至船宽中间位置并有适当富裕(1~2m);最小幅度时,应能将重件从停在码头面上的平板车上起吊并有富裕。吊装作业时重物轨迹为弧形,起升高度需满足设计高、低水位时重物能到达甲板面(或舱底),并留有一定的富裕。桅杆式起重机总体参数见表1。该机包括2套各为400t的主起升机构、1套100t的副起升机构、1套变幅机构。各机构均采用交流变频驱动,调速范围大。2套400t的主起升机构既可同时工作,也可单独工作。配备5t索具钩以便更换钢丝绳。电源采用10kV、50Hz。因有双机抬吊工况,按最大重件尺度,确定两机墩台相距35m。在其中1台机的联动台上设置双机联动操作装置,在此可同时操控这2台设备。该联动台上设双机联动联锁及解除联动联锁开关。两机的起升、变幅机构设同步检测装置。工程前期设计时就应与相关厂家沟通,以确定桅杆式起重机固定墩台的尺度。本机所需墩台尺度为32m×26m。
3泊位长度及移船距离的确定
对本工程3个重件泊位,无论是桅杆式起重机装卸,还是滚装作业,因作业范围有限,作业时均需移船。按照规范,泊位长度必须考虑移船距离[3]。对于吊装泊位,应分别按照在前舱、后舱装卸小尺度重件时船舶的位置,定出泊位长度,从而得出作业时所需最大移船距离。对于滚装泊位,应按照船舶尺度、码头面滚装轨道位置(滚装轨道有多条时,应考虑最不利工况),确定泊位长度及移船距离。本工程吊装泊位最大需移船82m,滚装泊位最大需移船62m(见图1)。
4滚装轨道轨距的选择
对于重件滚装泊位,后方场地、引桥至码头前沿均需设置滚装轨道,并与船上的轨道对接。滚装轨道轨距的选择,与引桥宽度、码头长度密切相关,是重件滚装泊位设计的要点之一。本工程设2个重件滚装泊位。下游泊位对应2#引桥,用于风电、海工产品的滚装,设备需另行配备与船、岸轨道适应的滚装台车;上游泊位对应1#引桥,主要用于港机设备的滚装,尽量利用港机设备本身的台车作为滚装台车。滚装作业有2种情况:1种是滚装轨道轨距与滚装台车轨距相同,可直接牵引至码头前沿;另1种是滚装轨道轨距与滚装台车轨距不同,但与设备基距相同,台车行至两组轨道交叉处时,顶升、转向90°或更换成另一方向的临时台车后(见图4),再牵引上船[4]。因此,滚装轨道轨距可有2种,分别与滚装台车轨距、基距相同。2#引桥主要用于风电、高铁等设备的滚装,设备体积庞大,本身不能行走,需专门配备滚装台车,滚装台车能适应码头滚装轨道即可。按图5布置,引桥总宽36m,可满足台车轨距(或基距)7.5m、10.5m、12m、7.5+10.5=18m、12+7.5=19.5m、12+7.5+10.5=30m的要求,适应性较好。1#引桥后方对应港机制造公司,主要用于港口机械出口滚装。港机设备种类繁多,虽说轨距、基距各异,但常用的轨距及基距已渐成标准化、系列化,如10.5m、12m、14m、16m、18m、22m等。尽管港机设备招标书中一般会对轨距有严格要求,但对基距要求并不严格,整机设计时可按码头滚装轨道的布置选择基距,待港机设备组装调试完毕后,即可滚装装船。引桥上设4根滚装轨道即可满足大部分设备的滚装需求(见图6),可满足的轨距(或基距)有14m、18m、22m。此外,该公司拟配备1台600t门座起重机,可直接从后方厂区重载行至码头平台装卸,1#引桥上需设置该门机轨道4根,故1#引桥上共设轨道7根(见图6)。这7条轨道能适应的滚装设备轨距(或基距)组合繁多,有4m、5m、6m、12m、13m、14m、15m、16m、17m、18m、21m、22m,加上2#引桥能适应的台车尺度,本工程对滚装作业适应性很强。
5滚装轨道坡度的确定
因滚装轨道需从后方场地一直到达码头前沿,而码头面高程与后方陆域高程难以一致,滚装轨道常会有一定的坡度。坡度越大,滚装轨道长度就越短,对后方陆域高程设计和平面布置的影响就越小,但滚装作业时牵引功率会相应增加,安全性也会降低。为安全起见,坡度宜单向。按照起重机设计要求,滚装轨道坡度不宜超过0.5%[5]。按规范计算,本码头面高程可在4.75~5.75m的范围内选择。为保证滚装作业的安全性,将码头面高程适当抬高,与大堤闸口高程一致,取为5.9m,即从码头、引桥至大堤闸口的滚装轨道坡度为0;闸口至后方陆域的滚装轨道坡度为0.5%。
6喇叭口尺度的选择
重件吊装采用自行式液压平板车进行水平运输。平板车的每个车轴都可以360°全轮转向。在直线路段和较大的弯道上行驶时,平板车采用牵引转向;通过较小弯道或在装卸现场就位时,则采用控制转向,可精确地按既定线路行驶或停靠。按照本工程最大件尺度,重件泊位能通行的平板车外形尺寸不大于50m×8m,引桥喇叭口尺寸确定为20m×20m。
7滚装作业范围内,码头面应避免设置突出的障碍物
滚装作业时,码头轨道与船上轨道需通过一段过渡刚性梁对接(见图7),滚装区域码头面不应有任何突出的障碍物,如消防栓、电气接电箱、人孔等。码头必要的设施如系船柱、护轮坎可采用活动式。
8滚装泊位轨道十字相交处应断开
滚装泊位轨道较多,方向也不一定一致。由图1可知,滚装轨道与码头前沿60t门机轨道垂直相交。门机车轮与滚装设备的车轮均为双轮缘式,轨道相交处需有一定的间隙才能保证设备大车通过,两条轨道十字相交处应断开,将产生一个轨道盲区。盲区尺寸需结合两个方向的设备轮缘尺寸确定,以保证设备正常通过。设备需经过这段轨道盲区时,可安装临时过渡轨,将此方向的轨道贯通。临时过渡轨可设计成一段一段的标准节(见图9),临时使用结束后拆至工具库堆存。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可以说,“定机移船”卸煤码头最为显著的特点在于:在整个卸煤作业执行的过程当中,卸船机始终保持在稳定状态,仅依靠船体运动完成整个卸煤处理作业。基于其显著的应用优势,“定机移船”卸煤码头在我国海港码头建设运行过程当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成熟的应用,然而受限于运煤船型的特殊性、潮差条件的差异性以及水域泊稳的时效性问题影响,“定机移船”卸煤码头的运行质量可能出现不稳定问题。为从根本上控制并消除这一问题,其关键在于从设计阶段入手,确保“定机移船”卸煤码头装卸工艺设计的有效性。
一、“定机移船”卸煤码头装卸工艺的确定分析
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专业化的煤炭进口码头在装卸工艺模式的设计方面有着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自卸船作业方式,其最显著的缺点在于自卸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较高,故现阶段采用较少;另一种是码头卸船机卸船作业方式。在这种作业方式当中,按照作业方式的差异性了可以划分为连续式卸船机设备以及间接式卸船机设备这两种类型。从实践应用的角度上来说,包括带斗门机卸船机以及桥式抓斗卸船机等间歇式卸船机装置在实践应用中尽管表现出了较好的适应性能力,然而受到过高的能耗影响以及效率低下问题,再加之环境污染问题严重,故在应用过程当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对于连续式卸船机装置而言,其所表现出的低能源消耗、高工作效率以及高环保效率等特性均应当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换句话来说,连续式卸船机才是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驳船码头最为适用的卸船机机型。
进一步细分,不难发现,建立在连续式卸船机基础之上的“定机移船”卸煤工艺实践应用优势尤为突出,能够借助于对固定式悬链斗卸船机装置的综合应用,配合“定机移船”卸煤码头移船小车在既定的行车轨道上,按照既定的顺序移船并完成整个卸煤作业。不难发现:其最为显著的应用特点在于提出了传统意义上作为必要要素而存在的卸船机走行机构以及皮带机装置,从而使得“定机移船”卸煤码头建设过程当中的水工建筑物建设投资以及建设难度得到显著下降,从而也成为了现阶段卸船码头建设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作业形式。
二、“定机移船”卸煤码头一般性工艺流程分析
从组成结构的角度上来说,整个“定机移船”卸煤码头主要涉及到如下几个方面的必要性配置:①.移船小车;②.固定式悬链斗卸船机装置;③.输煤皮带机装置(皮带机传输距离为电厂储位置码头位置区域)。在整个“定机移船”卸煤码头的作业过程当中,需要实现的作业环节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靠泊驳船定位及移船处理;②.分层卸船处理(卸船处理作业方向需要按船舱两侧位置至船中位置进行);③.清仓处理(现阶段,清仓量一般保持在1%~2%单位范围之内);④.皮带机传输卸煤处理。按照此种方式,整个“定机移船”卸煤码头的一般性工艺流程示意图基本如下图所示(见图1)。
图1:“定机移船”卸煤码头一般性工艺流程示意图
三、卸煤码头工艺布置及相关尺寸参数设计分析
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整个“定机移船”卸煤码头平面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中部卸船机工作平台,另一部分是两翼移船平台。在此基础之上,码头主体部分能够借助于皮带机装置实现与陆域部分的有效连接,在此过程当中形成一个完成的卸煤码头作业区域。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为确保卸煤码头在作业后期的工作质量与运行效率能够得到有效实现,需要在工艺设计过程当中重点关注对如下几个尺寸参数的有效计算。
(一)卸煤码头长度尺寸的计算分析:相关实践研究结果明确表示:在针对卸煤码头长度进行计算的过程当中,不仅需要充分考量卸煤码头在后期运行过程当中的船型尺度以及卸船机的布置间隔距离,同时还应当充分关注移船小车长度的设定参数。在一般情况下,卸煤码头长度表现为中部卸船机工作平台长度以及两翼移船平台长度的累加值。实际设计过程当中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进行计算:即卸煤码头长度(单位:m)=设计船型总长度(单位:m)+设计船型船舱围板长度(单位:m)+卸船机布置间隔距离(单位:m)-卸船机臂架宽度(单位:m)+2×移船小车长度(单位:m)。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在于:在这一过程当中,卸船机布置间隔距离一般情况下可取值为8m~12m单位范围之内(若整个卸船码头仅配备有一台卸船机装置,则间隔距离为默认参数,取零值);且卸船机臂架宽度一般情况下取值在4m~6m单位范围之内。
(二)卸煤码头卸船机工作平台尺寸的计算分析: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整个卸船机工作平台主要布设装置包括前后立柱以及基础墩柱等关键部件。在此基础之上,涉及到移船小车的运行及牵引系统。对于卸船机工作平台主平面尺寸参数的确定需要综合卸船机的基本规格、卸船机台数以及操作要求进行必要考量。按照这一方式需要确定两个方面的基本尺寸:①.卸船机工作平台的宽度尺寸;②.卸船机工作平台延码头方向的长度尺寸。一般情况下,前者取值为40m单位,后者宜取值为50m单位。
(三)卸煤码头卸船机移船平台宽度尺寸的计算分析:在码头平面工作区域范围之内,需要沿码头迁移方向进行移船小车运行轨道的布置作业。一般情况下,移船小车运行轨道的布设间隔距离应当控制在1.2m单位,在此基础之上需要配合完成对移船小车牵引系统、人行通道以及照明灯具的布设作业。按照此种方式来说,卸煤码头的移船平台宽度尺寸参数应当控制为5m~6m单位为宜。
(四)码头引桥尺寸参数的计算分析:对于“定机移船”式卸煤码头而言,设计过程当中对于卸煤码头与后方陆域地区的连接往往借助于码头引桥实现。在现阶段技术条件支持下,卸煤码头引桥位置需要布设的设备装置主要包括输煤皮带机以及维修通道。按照此种布置方式,卸煤码头引桥宽度参数应当表现为9m单位(包含有维修通道布设所必须的3.5m单位宽度)。
四、结束语
“定机移船”卸煤码头最为显著的应用优势在于:卸船机机构简单,卸煤码头的正常运行不需要设置专门的卸船机行车轨道以及皮带机装置,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传统意义上卸煤码头的作业宽度自22m单位缩减至5m单位,一方面能够确保能源节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能够确保卸船机始终保持良好的作业效率。总而言之,本文针对有关“定机移船”卸煤码头装卸工艺设计相关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引起各方工作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 杨玉琢,尹锡泽.神华天津煤码头翻车机系统定位车的技术改造[J].港工技术,2011,48(3):10-12.
[2] 田华,宗晓萍,王缵存等.秦港煤二期翻车机房煤尘治理系统PLC控制设计[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5,34(z1):130-13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在各行各业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种类也变得多种多样,安装施工也变得复杂,但是为了让机械设备发挥它应该发挥的作用,正确的安装以及控制好安装的质量是其中的关键。机械设备的安装大体可以被分为四方面:第一方面,准备阶段;第二阶段,机械设备的安装阶段;第三方面,机械设备的试用阶段;最后一阶段,是机械设备的安装验收阶段。下面我们就分别从这几方面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对加强机械设备安装质量的控制措施进行分析探究。
1 机械设备安装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机械设备安装前的准备阶段
在这一阶段安装图纸的设计问题以及安装材料的选择是一个难点,因此,也常在这两个方面上出现质量问题。很多设计者在设计安装图纸的时候由于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不够熟练或者是相关的经验不足,设计出来的安装图纸自身就出现了问题,质量控制的力度不够,然后在图纸的审核阶段,相关部门的不负责任或者审核力度不够,导致了安装图纸在控制点上要注意的问题不明确,图纸粗糙,不全面。这样让安装人员在参照设计图纸进行安装的时候控制点把握不好,然后就会应付了事,机械设备的安装质量得不到保障,发挥不出机械设备应有的作用,影响企业生产。然后设计人员在设计的时候没有对设备材料做出详细说明,加上市场上相关的材料没有,这样安装的过程中,材料得不到保障,从而出现安装质量问题。
1.2 机械设备的安装阶段
在这一阶段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方面。这两个方面不但是机械设备安装阶段常出现的问题,也是机械设备整体质量方面常出现的问题。现阶段,我国很多企业在安装的过程中不按照安装图纸进行,和现场施工项目标准不相符,现场施工“无法可依”,在加上机械设备安装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过硬,缺乏安装经验,不能把握好安装过程中的质量要点,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安装,怎么能保障机械设备的安装质量。
1.3 机械设备的试用和验收阶段
由于机械设备的试用阶段和机械设备的验收阶段出现的质量问题相似,我们把这两个阶段叫做机械设备的竣工阶段,在这里我们就一起进行分析探究。在这一阶段,主要出现的质量问题是试用设备的资料和相关数据不全面,甚至空缺,验收阶段“形式化”。目前在我国的企业中,非常不重视竣工阶段,在设备初期的试用阶段,没有记录相关的测试数据,参数和相关信息,都是试用者随意的填写上去的,或者就是记录的相关信息数据和参数有错误,这样就对以后设备的维修和使用效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机械设备的验收上,很多企业都是草草了事,“形式化”严重,甚至在一些企业,机械设备的验收阶段直接不存在,这样在后期机械设备的使用上就不能保障质量,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危及到了以后设备管理者和操作者的生命安全。
2 加强机械设备安装施工质量的相关措施
2.1 机械设备安装的准备阶段
机械设备如不加强施工管理,在设备安装过程中,会对机械设备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无论是机械设备安装过程,还是零部件的装配过程,甚至施工队伍的整体水平都决定了机械设备安装施工的成败。安装前,要认真的研究安装图纸,确认机械设备的安装型号,机械设备的尺寸大小等相关数据;同时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上面用到的材料去采购安装材料,考察施工工地的环境来确定施工技术,安排高素质的有过硬相关技术的施工人员施工。
2.2 做好机械设备安装基础施工管理
机械设备安装的基本管理做得好是确保机械设备安全的有效保障,因此,必须加强对机械设备安装的基础管理,组织技术人员全面熟悉机械设备安装方面的基本条件,如基础是否符合施工要求,沉降观测点是否合适等,同时,尽快熟悉机械设计的整体流程,对机械设备装配图进行非常透彻的了解。在设备安装准备过程中,要根据设计要求,工程设备的使用情况,以及所处的工作环境,工作荷载和极限荷载,合理对相应的运动部件进行,提高设备运转率。根据设备技术要求,了解主要部件,比如大型部件制造工艺周期要严格按照制造要求,确保安装的高精度,同时要经过时效处理进一步消除内应力,实现安装部分的合理匹配,并且根据干扰量选择合适的安装过程。
2.3 机械设备的安装阶段
在机械设备的就位阶段,在将设备放到指定位置时,对于一些超大的机械设备,单单通过人力是无法完成的,所以主要通过一些吊车来完成,这时就要充分考虑到机械设备的保护工作。安装绳索时要让机械设备整体受力均匀,放置时要根据指挥进行,确保一次性完成放置。在机械设备安装施工过程中,要选择工作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的人员,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对机械设备安装基准线进行测量,对于机械设备的安装极为重要,还要加强对机械设备安装施工过程的管理,比如进行垫铁安装过程中,确保垫铁位置分布合理,确保垫铁无飞边面,无氧化层,以及表面平整。垫铁面积适合设备安装并配对,实现基本的接触良好,同时应按照操作规范,对机械设备仔细检查间隙有无松动,垫铁与基础是否符合安装标准。
2.4 机械设备的试用和验收阶段
在试用前,一定要详细的阅读使用说明书,充分了解设备的性能,并对试用时期测得的参数和相关信息进行准确全面的记录,对于有多个部分组成的设备组,要分别对其进行试用,先单机运行,再联机运行,不能为了图方便而省略对单机的试用。在验收阶段,工作人员要依据设备安装标准和设备验收标准,全面的对设备进行验收,然后认真完成验收报告,认真核对设备的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为以后设备的使用和维修做好保障工作。
3 结语
机械设备的安装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为了达到机械设备的质量标准,一定要把握好控制质量的各个关键点,设计者和操作人员在关键点上要特别注意。同时,随着机械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这就要求设计者和安装人员要不断的学习进步,更新自己的技术,方法,不断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做到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机械设备的安装质量,保证企业生产工艺水平。
中图分类号 TQ0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3)011-0180-01
随着我国化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化工企业的各种机械设备也进行了必要的更新,这些新型化工机械设备的使用使我国的化工生产更加安全、稳定及高效。化工机械设备的安装作为化工机械设备投入使用的关键步骤,其工艺技术的水平对以后化工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有直接影响,虽然我国的化工机械设备的安装工艺技术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与进步,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相关人员必须要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解决,保证我国化工企业的正常发展。
1 对化工机械设备进行清点检查和确认
在化工机械设备安装之前,要对其进行清点检查以及编号记录,然后根据安装设计图纸对其具体方位进行标定。同时还要对化工机械设备进行解体检查与技术记录,除非该设备据别制造厂出具的书面证明,对化工机械设备的设计接口以及制造设备的一致性、土建基础的预留孔与地脚螺栓孔的一致性以及管道接口与重要设备的一致性进行必要的复查。另外,化工机械设备的接口与敞口还要进行加堵以及加盖等封闭性处理,以免有异物进入设备内部,影响其正常运转。
2 设备基础和浇注
化工机械设备安装时的土建基础要经过验收,并确认合格之后才能够办理移交签证手续,把锅炉纵横的中心线、基准点或者厂房建筑作为基础划线的依据。同时还要保证设备机架的底部和基础上表面之间的间隙不能小于五十毫米,垫铁的混凝土面一定要琢平,并且其接触面必须要均匀,还要大于75%,另外,每一组的垫铁数目最多为三块。在对设备基础进行二次浇注之前,要把台板、基础框架以及地脚螺栓孔的焊渣以及油垢等处理干净并打出毛面。在对设备基础进行二次浇注时必须要填写相应的申请单,同时还要派遣专门的人员进行配合,把设备的机座架进行浇注。在确保二次浇灌层的强度达到或者超过了设计强度规定的70%以后,才可以开展联接管道、二次找正、对轮以及紧固地脚螺栓等工作。
3 减速机、联轴节以及设备轴承的安装
在对滑动轴承进行安装时必须要保证其轴瓦乌金瓦面无裂纹、气孔、砂眼以及脱胎等现象;在对滚动轴承进行安装时应保证其型号满足设计的要求,其外观应无锈蚀、重皮以及裂纹等问题。同时,轴承之间的总游动间隙必须要满足化工机械设备的相关技术要求,轴承座不能存在砂眼以及裂纹等缺陷,其内外也不能出现型砂以及毛刺。在安装轴承座油室或者水室的冷却水管之前必须要对水压进行测试,测试合格后才能进行安装;联轴节不能够串用,只能成对使用。在安装联轴节的过程中不能放入冲打轴以及垫片,同时键槽与健之间不能存在间隙,其顶部的间隙也应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减速机的轴和齿轮的装配不能够松动,机体与机盖法兰结合面必须要严密,以免出现漏油现象。另外,轴承座的丝堵以及油杯必须要装配齐全,避免出现渗油现象。靠背轮必须要安装相应的保护罩,同时其制作工作也要相对美观,并把设备的旋转方向标示出来。
4 对化工机械设备进行安装
在对化工机械设备进行安装之前必须要对其内部的锁紧装置进行必要的复查,保证其安装能够完整和牢固。如果化工机械设备没有机架座,那么应在现场来配置合适的机架座,只有在机架座安装完毕之后才能对化工机械设备进行安装。对于厂家设备,如果未得到批准与许可,不能随意地进行切割与施焊,如果需要变更必须要经过制造厂的同意。如果在对设备进行组合及安装的过程中发现设备存在着制造缺陷,那么应及时联系设备制造商进行研究处理,以免给化工生产带来安全隐患,保证化工生产的安全、健康运行,为化工企业的发展与进步打下良好的基础。
5 对设备的密封面进行必要的处理
对于化工机械设备的密封面应进行涂色处理,并用平板对设备的接触情况进行必要的检查,化工机械设备的主要阀门及法兰密封面整圈要保持连续接触,不能出现间断情况,同时还必须要符合相关规定。化工机械设备之间的油结合面必须要保证接触均匀并且平整光滑,不能存在贯通的沟痕,如果化工机械设备存在接触不良现象应进行及时的研制与处理。除此之外,对于化工机械设备油接口法兰面还要进行必要的涂色检查,如存在涂色不全面或者涂色不符合标准等问题,必须要进行研制与处理。对于化工机械设备的丝扣联接件也要涂抹相应的垫料以及涂料,并保证联接的牢固性。在安装油位计和水位计时要保证安装位置的易观察以及正确,同时其保护罩的工艺也要美观。另外,在安装平台梯子的栏杆时也要严格依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保证其能够符合化工机械设备安装工艺的具体要求。
6 结束语
化工机械设备的安装工艺技术和设备能否健康可靠的运行有直接影响,任何小的问题都可能导致化工机械设备运行的异常,比如系统的疏忽会引发烧损停机,法兰紧固不均会导致密封垫被冲破,联件锁的问题会导致机件的松动,这些问题如果处理得不到位,很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对化工机械设备进行安装时必须要严格遵守安装的科学流程,不断提高安装工艺技术水平以及安装的质量,使化工生产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艾则孜·艾买提.现代机械设备的现场管理方法[J].科技风,2010,02.
[2]吴玉莲.浅谈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J].科技风,2011,06.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为了更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加快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的建设步伐,尤其在近几年,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机械设备精细度和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对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施工技术直接关系到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保证,对于机械设备安装工程非常重要,从各个环节严格控制施工技术,保证工程质量的顺利进行。
一、机械安装概述
1、机械安装特点
从开箱起至设备的空负荷试运行为止的施工全过程都称为机械设备安装,机械设备安装是机械设备从工厂制造结束到运行投产的必须经过的环节,它是介于土建工程和生产之间不可或缺的一道工序。由于机械设备安装包含的技术要求不具备一致性,安装的程序及方法多样,种类繁多,因此,在安装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机械设备参照说明书与安装经验相结合。
2、机械设备安装要求
设备安装应按设计图纸施工。当施工时发现设计有不合理之处,应及时提出修改建议,并经设计变更批准后,方可按变更后的设计施工。安装的机械设备重要部位的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和产品标准的规定,并有合格证明。设备安装中的隐蔽工程,应在工程隐蔽前由施工方、监理、业主三方进行检验,并做出记录,合格后方可继续安装。设备安装中,应进行自检、互检和专业检查,并对每道工序进行检验和记录。工程验收时,应以记录为依据。
二、安装工程准备阶段
1、施工条件的准备
有关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条件,应确保与设计要求相一致,方可施工;如果施工条件与设备技术文件、设计要求等不相符而盲目施工,可能引发不必要的麻烦;针对大型工程项目或者较为复杂的机械设备,还应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者方案,充分的施工准备,将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2、清除设备基础
在正式安装设备之前,需要对基础表面进行清理,包括污水、碎石或油污等杂质,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影响作用。
3、开箱清点
在机械设备安装工程中,开箱清点是最基础、最常规的环节,但是往往容易被忽略,由于缺乏交接手续或管理不善,造成设备零部件、技术文件等丢失,引发一定损失和麻烦;因此,应该在建设单位、安装单位双方代表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开箱检查,并且按照相关规定做好记录。
三、机械设备的安装施工
1、要实施对地脚螺栓的固定,地脚螺栓固定的目的是将设备稳固的固定在设备基础上,达到防止设备在运转过程中发生的力过大导致设备位置偏移。螺柱与螺母之间本身具有自锁的性能。在外部温度稳定的情况下,一般是稳定的。但是在安装时如果外力过大或者存在振动冲击等,其自身的特殊稳定性受到破坏,因此在安装时应选用防松(脱)装置。
2、在设备生产厂家装配好的部件和组合件正常情况下,均不得拆卸重新装配。因为有些装配工序在厂家有专门装配的专用设施来完成的,所以说一般情况下,装配好的组合件不得随便拆卸。机械设备安装工程中的装配是指在安装施工现场的装配和组装、与设备制造厂家的装配不同,装配前对需要装配的零部件配合尺寸、相关精密度等均应复检。
3、设备安装前,设备表面的防锈油脂应先清洗,清洗这种油脂的可用方法很多。安装工程中常用清洗剂有碱性清洗剂、含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清洗剂、石油溶剂、清洗防腐蚀的溶剂。甘油可用煤油清洗,防锈漆可用香蕉水、酒精、松节油、丙酮清洗。用相应的清洗液浸泡,喷洗,涮洗等。在这里必须注意的技术要点就是设备零部件经清洗后,清洗液中的酸、碱等经水冲洗后应立即用吹风机吹干。吹干后做防锈处理,设备加工面的防锈层不得使用砂布或者金属乱具除去,只准用干净的棉纱、棉布、木刮刀或者牛角刮具等清除,清洗干净后进行装配。
4、设备内外各部进行清洗后,才能进行加油。根据设备的性能使用油,特别是对高速电机自动装置及不易加油的设备实用意义很大。同时,脂受温度影响不大,对荷载性质运动速度的变化有较大的适应范围。在垂直面上不易流失。在油脂中加入适量石墨粉能形成更坚韧的油膜,能在往复运动机构中起缓动作用,消除震动。油脂由于流动性差、因此不能做循环剂使用。
必须经过实验,确定符合要求后才可以使用。加入设备前,油必须进行过滤,所加油应达到规定油标位置,所有部分及油孔应加至规定的要求。
5、对设备装配中的各个工序要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从业技术水平并加强各种工序的监督检查,确保各种装配按标准,按规范完成。以避免在设备安装完成后埋下意想不到的安全隐患。
螺栓连接装置:螺栓连接本身具有自锁性。在工作温度比较稳定的情况下是可靠的,但是在冲击,振动和交变荷载作用下,自锁性就受到破坏。因此需要加强防松装置。
键连接装置:键是用来连接轴和轴上零件的零件。键连接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装拆方便、便于工程实际应用。键通常按结构和用途分为:松键、紧键和花键。
滑动轴承装置:滑动轴利用了轴承的滑动摩擦特性,摩擦点具有无噪音的特点。油膜吸振能力强运转平稳,工作可靠。因此可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
滚动轴承装置:将运转的轴和轴承座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少摩擦损失的一种机械精密的机械元件。其优点如下:摩擦阻力小、尺寸标准,具有互换性。
齿轮传动机构装置:它是一种具有传动准确、可靠、机构结构紧凑、工作效率高等方面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机械动力中。
涡轮蜗杆传动机构装置:涡轮蜗杆传动机构装置除上述齿轮传动机构的特点外,还具有传动力大、过程平稳和噪音小的特殊之处。但是在工作中,自身产生的摩擦热较大,需要工程人员做好工作。
联轴器装置:联轴器是机械传动中主要用来连接两个转动轴,从而达到传递扭矩或者旋转角度的零部件。如果在运转过程中发生异常造成运转扭矩过大时,联轴器会首先自损,避免造成其它传动零部件的损坏。
6、系统连接:所谓的系统连接就是设备与设备之间相连形成一个体系。在每个设备的作用下,控制在一定的指标范围内,即生产出设计目标的产品。系统连接的形式:管道连接设备与设备,电气控制连接设备与设备等。
7、试运转阶段。设备安装完结后需要对设备进行试运行,试运行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设备单机空负荷试运行;第二阶段是联合设备空负荷试运行;第三阶段是联合设备负荷试运行。由于负荷试运行涉及生产工艺,材料动力,和相关人员的操作,所以安装单位一般不负责负荷试运行(水泵、风机等不能空试的设备除外)。我们在进行空负荷试运行时一定要考察好设备是否具有试运行的条件,条件具备的基础上试运行的关键就是要有具体的试运行方案,方案中要明确指挥人员、操作人员、安保人员、操作步骤及验收程序及验收人员。没有具体明确的试运行方案,禁止设备运行,避免在试运行中出现人员伤亡或机械设备损坏的现象。所以我们需要更加重视这一阶段及这一阶段得出的结论。
结束语
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整体机电设备的功能效果、运行安全以及建筑工程整体的高效性和安全性。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避免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将损失降低到最小。施工人员应熟悉规范,对质量严格把关,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对现场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前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下,关于工程类机械设备安装的活动不断增多,人们对相关施工技术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本课题对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的基本要点进行系统的分析,从动工准备、放线就位和找正调平、地脚螺栓、设备管理和试验操作五方面对现行的设备安装工程涉及到的施工要点出发,将现行的技术施工要点展现在人们眼前,增加人们对技术施工的认识,促进施工技术的进步和质量的提高。
一、动工准备
(一)施工条件
对于机械设备动工阶段的施工条件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设备的安装问题[1]。在动工准备阶段必须要按照设计图纸提供的尺寸和相关数据进行施工,根据施工技术准则中的相关规定进行规范操作,一定要杜绝自主性的施工行为,避免对社会和人身安全的严重伤害。同时,在进行施工设计前,还要进行系统的实地考察,针对施工项目的地理环境和设备复杂程度进行深入的研究,综合一切影响因素后根据客户的要求结合社会现实进行图纸设计和施工环节的设想,防止因前期考虑不周而造成的施工结果与预期不符的情况发生。
(二)施工基础
关于施工基础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质量不达标上。在进行机械设备建设过程中,由于相关设备和零部件的构建不合理或组装不规范等,都容易引起严重的施工质量问题。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预留的地脚螺丝钻孔和设备外在强度达不到规定要求,施工时就会出现螺丝松动和设备摇晃幅度大等情况,严重者还会出现墙体倒塌和设备损坏等现象,极大的拖慢了施工进度。同时,在设备组装之前也要保证施工环境的整洁,将影响施工工作的阻碍因素驱除干净,营造一个有利于设备运行的施工环境。鉴于以上情况,在设备动工前一定要做好相关的检查工作,减少因人为或环境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检查与保管
对零部件的检查与保管是施工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设备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有些工作人员往往出于节省时间的心理忽视了零部件的检查工作,对施工质量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在未来的施工过程中,开箱检查的重视度应该有所提高。
二、放线就位和找正调平
在设备投入使用之前,必须对基准线进行严格的测量[2]。对比实际的安装流程线和施工图纸上基准线的要求是否统一,将基准线作为施工过程的主要标准对其他工作的建设过程进行严格规范。杜绝建筑结构间位置、距离等大幅度偏差的情况出现,确保设备安装和施工过程的精准程度。基准线的设定应该是统一的,绝对不可以随时对其作出改变或人为的调控基准线的规格。对于与基准线出现偏差的部分区域,应该在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相基准线的规格靠拢,使得设备装置和施工过程中的所有基准线保持一致。
三、地脚螺栓
在当前的机械设备安装过程中,最常见的基础零部件就是螺栓,在大机械设备的工程项目中主要应用的是胀锚螺栓与地脚螺栓,其中地脚螺栓的使用方法较为简单。在地脚螺栓使用前,应该先根据地脚螺丝的标准尺寸在操作地面提前进行钻孔工作,为地脚螺丝预留钻孔,钻孔需保持90度垂直,保证地脚螺栓的使用质量[3]。地脚螺栓的安装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就是人为因素导致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技术施工人员对于简单的地脚螺栓预留孔工作不认真,也没有在钻孔完成后进行二次排查,最终会导致地脚螺丝与钻孔尺寸不一和地脚螺栓松动的质量问题。因此,在日后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要规范相关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对于此类需要工作人员秉持着认真谨慎的态度进行二次排查,给施工人员灌输施工责任和施工安全意识,杜绝因人为因素导致的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保障施工人员和施工过程的安全。
四、设备管理
(一)设备清洗
基础准备工作中需要对零部件进行开箱检查,理论上不可能所有的零部件都保存完好毫无问题,对出现污浊物的零部件进行清洗是在所难免之事。在施工过程中,零部件的清洗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4]。零部件的清洗主要针对的是其外部沾染着的铁锈或淤泥灰尘等掩盖了零部件本身色泽的物质,面对此类污浊物,施工单位往往会准备多种清洗剂,针对不同物质采用不同的清洗剂,比如用煤油溶解铁锈。对相关设备进行清洗是施工过程的必经阶段,设备的清洁度对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
(二)设备
设备清洗过程结束后,为了保持设备的清洁度和防止二次污染,就需要在设备的表面涂上一层起到保护作用的油。油的使用不是简单的涂抹,而是经过过滤、沉淀等步骤待油达到设备能够承载的最大限度后才能应用到设备上,油使用的范围非常广泛,对于设备几乎没有要求。
(三)设备组装
当前面的一切准备工作后就绪后,设备组装就成为了整个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对设备的组装主要涉及到地脚螺栓的安置、键连接、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的拼装和组合、电力感应装置以及传动机构的安放等一系列操作过程,对于施工技术的规范性和质量要求非常高。因此,在工作人员进行机械设备施工过程进入到设备组装阶段时,应该打起十二分的注意力,以最认真严谨的态度和最规范的操作手法进行组装,保证设备质量和运行过程的安全。
五、试验操作
在许多施工案例中,机械设备的调试和正式运行不仅仅与准备工作和设备管理等诸多因素有关,还与施工进程完成后企业自行推动的设备实验操作有着重要关系[5]。在企业的自行试验中可以帮助企业和施工单位找出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的解决问题,避免问题扩大化。然而,我国施工单位的相关统计结果表明,在设备完成组装后,企业并没有进行应有的试验,严重者会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对设备应用企业的安全形成威胁。因此,在我国日后的施工过程中,试验操作是施工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要点,必须严格的按照制度规范完成设备的试运行并不存在任何技术问题,才能宣告施工过程的彻底结束
结论:综上所述,在我国现阶段的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由文中所提及的五部分组成,即动工准备、放线就位和找正调平、地脚螺栓、设备管理和试验操作。本课题五大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简要概括了各项要点的作用和施工意义,希望能够提高人们对施工技术要点的基本认知,同时借助本文的研究,对未来施工技术的质量进行了展望,希望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能够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工业建设,提高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陈伟波.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浅析[J].科技视界,2014,11(16):116.
[2]张胜军.机械设备安装于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浅析[J].四川水泥,2014,13(10):129.
机械类零件加工的工装设计是机械制造工艺、夹具设计以及工学三者集合的以人才培养为目的和基础的一种主观因素的设计,面向对象主要是机械、汽车等零部件生产企业从事生产技术工作的技术人员。机械零部件加工的工装设计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实践性,涉及范围较广,涵盖内容比较丰富,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尽力做好机械类零件加工的工装设计。机械类零件加工的工装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圆柱齿轮加工、套筒零件加工、箱体零件加工[1]。
1 圆柱齿轮加工的工装设计
圆柱齿轮是机械转动中使用最广泛的零件之一,日常生活中最适用就是圆柱齿轮减速器的工装设计。试验过程中,既不能改变原工装设计的中心距,还要将总速保持在比变化小的状态中,重新分配两组圆柱齿轮副的速度比,同时加大工作齿轮的宽度和模数,改进齿轮的热处理和材质[2]。
1.1 齿轮宽度的改进方法
通过各级圆柱齿轮副工作齿轮宽度的增加来平衡和提高齿轮弯曲及接触疲劳的强度。
1.2 速度比分配的改进方法
在圆柱齿轮副低速级和高速级的中心距不变的基础上,增加高速级的速度比,减小低速级的速度比,从而增加两级圆柱齿轮副各个方面的强度。
1.3 齿轮热处理和材质的改进方法
渗碳淬火处理时,要选择合适的齿轮材质,如20CrMnTi或者20CrNi2Mo。据20CrMnTi和20CrNi2Mo的热处理性能鉴定及弯曲强度相关研究表明,20CrMnTi的弯曲疲劳极限要比20CrNi2Mo小很多。20CrNi2Mo是一种优质低碳的合金钢,其齿轮齿面经过渗碳淬火处理后,其硬度和心部韧性会更高、更好,所以用20CrNi2Mo材质制作的圆柱齿轮副具有更加优异的抗点蚀作用,尤其是抗弯曲性能。
2 套筒零件加工的工装设计
常用套筒零件包括:夹具上的导向套、内燃机中的气缸套、支承回转轴的滑动轴承、液压系统内部的液压缸等,尽管不同套筒零件的用途、尺寸和结构都不尽相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所有套筒零件的结构都比较简单。以下就是长薄壁套筒工件的装夹的加工工装设计[3]。
长薄壁套筒工件的装夹的加工工装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不锈钢的设计,如果不锈钢切削的速度比较快,那么不锈钢切削的温度就会比较高,从而导致不锈钢刀具的磨损程度非常严重,其耐用度就会大幅度下降。所以要想保证不锈钢刀具的耐用度,就必须要尽量降低不锈钢切削的速度,以普通碳钢加工的50%作为参考。不锈钢刀具如果含碳量比较低,就会出现非常明显的粘刀现象,所以在切削过程中,要选择冷却效果好的切削液和效果好的油。锯片铣刀切削时,要注意刀齿不能太多,齿槽不能太浅,尽量将刀齿磨成错齿,才会对切削力的减少和排屑有一定的帮助。切削不锈钢工件时,要对工件进行调质处理,处理好不锈钢的调质,有助于获得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从而极大的改善不锈钢的切削加工性能。
3 箱体零件加工的工装设计
箱体零件加工的工装设计包括高强度、复杂的箱体类零件和低强度、简单的箱体类零件。研究高强度、复杂的箱体类零件过程中,要采取各种措施尽量提高强度且复杂箱体类零件的生产效果和加工质量,如:引入曲线插补优化、设定科学合理的切削用量、分析工件受热后的变形规律、设计科学合理的装夹定位方案、合理利用切削刀具和各种资源、编制完善工装设计的详细流程等,从各个方面做好箱体类零件加工的工装设计[4]。
3.1 聚类和辅助加工约束
根据工序集中原则,将具有相同特征的零件加工工装设计安排在一起进行加工,从而节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如:加工刀具相同、类型相同、某一方位面的特征相同、加工工装设计阶段相同、加工单元相同等。零件的退火和正火应该安排在半精加工和粗加工之间或者粗加工之前;渗碳处理应该安排在精加工和半精加工之间。零件加工工装设计路线选择时,不仅要考虑零件的几何形状、保证质量、技术要求、工艺方法,还要考虑工装设计的生产率、时间、成本等问题,这可以使机械类零件加工的工装设计路线更加适用、合理。
3.2 优化典型工装设计准则
优化典型工装设计准则的目的是零件工装设计的改进。零件加工工装设计顺序的选择时,对于具备特定特征的工装设计零件,要安排半精加工和粗加工,然后再安排光整加工和精细加工;对于具备不同特征的工装设计零件,某些特征的精细加工和半精加工要安排在粗加工之前,如:具备越程槽这种辅助特征零件的粗加工要在主特征的半加工之后进行;对于具备全部特征的工装设计零件,要根据先基准后其他的原则,先对基准面的特征进行加工,再对其他地方的表面特征进行加工。
4 结语
机械类零件加工的工装设计是一份复杂并且范围非常广的设计工作,具有非常多的分配角色,这些机械类零件加工的工装设计有很多类型,本文探讨的最主要的三种,在外表和内在中,都有其自身的特色,机械类零件加工的工装设计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而是一个系统的、需要在设计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设计过程,在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的同时,提高自主创新的意识,使机械类零件加工的工装设计技术更加成熟,方法更加完善,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增加国家的核心竞争力[5]。
参考文献:
[1]贾振元,王永青,王福吉,马建伟,郭东明.高性能复杂曲面零件测量-再设计-数字加工-体化加工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2013(19).
[2]张海云.侯仰海.杆类零件表面电化学机械复合光整加工的研究[J].机床与液压, 2009(9).
工艺装备就是机械加工中应用的机床夹具,由于其加工效率高、加工出的产品质量好,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得到普遍应用。工艺装备的功能与结构与加工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合理的工装设备能够有效促进加工成本降低,促进加工质量提升。在加工过程中,工艺装备能够促进加工灵活度提高,具有较高精确性与针对性,对整体加工水平进步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对工艺装备进行合理设计,但现有教程中工艺装备相关知识多为理论,缺乏实践性,无法为设计提供可靠参考。以下将针对机械生产加工方式进行分析,探讨促进工装设计水平提升的有效措施,使工作人员能够迅速掌握其操作方式,为工装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便利。
1工艺装备概念
工艺装备是工件加工过程中为其提供准确定位的设备,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小,在对工件进行切削等加工操作时,能够始终维持工件处于正确的方向位置上,这种对工件进行固定的设备被称为机床夹具,也就是工装。工装分类通常有两种划分方式,一是依据设备类型进行划分,有磨床、钻床、车床以及铣床等共六种工装类型;二是依据其使用特点进行划分,通常有组合、通用、随行、专用以及可调整五种工装类型。
2工装在机械加工中的作用
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工件生产加工需求量的提升令工装得到广泛应用,在机械加工中,工艺装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优势:
2.1促进加工精确度提升。工件是机械重要部件,促进其加工精度提升能够为生产质量提供保证。当进行加工时,使用工艺装备能够对工件进行夹紧固定,并依据加工需求进行定位,从而保证加工过程中工件相对位置始终不变,为其精度提升提供帮助。与传统加工方式中工件的划线找正相比,工作效率更高,找正效果更好,其加工效果更加稳定。例如对阀块的设计,要加工两组偏心孔,孔的相对位置尺寸要求较高。最初制定的工艺方案为:铣平磨镗车(2-Φ30孔),受刀具种类限制,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将两个Φ30孔转到车序完成,这样无形中增加了一道工序。后来设计了专用工装,通过“一面三销”的定位方式,去掉了镗削工序,不仅实现了普通刀具即可完成一组孔的加工,又保证了产品的加工精度。
2.2降低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提升。从宏观角度看,社会经济已经呈现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机械生产出现供过于求的问题。而市场竞争逐渐激烈,企业要想维持稳定运行,获得更高市场竞争力,需要对工件加工利润进行不断压缩,以保证企业经济效益。自动化生产加工设备的应用使企业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的使用,使其人工成本降低,生产环境得到良好改善,因此已经在我国制造行业中得到普及。在机械生产加工中自动化控制设备与工艺装备的应用,具有操作简便、加工效率高、加工质量好等优势,能够为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提供条件,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降低单件产品时间定额,可以促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有效提升。为实现生产加工成本降低,在加工工艺上通常有压缩辅助时间和改进工艺方案两种措施。在工件的生产加工中,数控设备的应用已经使其生产效率得到较大提升,因此进一步促进其加工效率提升的措施需要从其辅助时间入手。传统加工方式中需要对工件进行划线以及对刀,若对工装设计进行改善,提高工装效率,能够有效减少其辅助时间,使工件加工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例如,对工件的夹紧操作中,可以使用液压或者气压装置进行传动,这种装置的应用能够在几秒之内夹紧工件;联运夹紧装置的使用简化了夹紧操作环节,能够利用一个手柄对多个工件进行同时夹紧,使加工效率得到提高,实现工件的批量生产;定位夹具可以自动对工件进行定位并夹紧,其定位精确、夹紧快速。以上几种工艺装备的应用能够使加工成本得到有效降低,提高工件加工质量,是促使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有效措施。机床夹具的应用具有操作简便、生产质量稳定等优点,因此能够降低对工作人员技术要求,减少废品出现概率,对加工成本降低有较好效果。
2.3节省人力。工艺装备使工件加工操作环节得到简化,大部分操作使用自动化数控装置,因此使人工环节减少,工人劳动强度降低。不仅能够为生产安全提供保障,还具有较好工作效率,减轻工件装卸负担。当应用传统方式对某些大型工件进行加工时,若其体积与质量过大,将会影响到其装卸效果,使工人劳动强度增大。根据其具体需求进行工装设计,通过对工装中螺栓的控制实现工件移动,不仅减轻劳动强度,还能够使工人安全得到保障。自动化夹具的使用能够改善加工环境,促进加工效率提升,为机械加工自动化做出贡献。
2.4扩大机床加工范围和改变机床用途。机床设备作为企业的固定资产,在机械产品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最大限度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保证生产任务的正常进行,是企业创造更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内容。在单件小批量生产条件下,普遍存在工件的品种规格多而机床的数量种类少且加工范围单一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可以通过设计机床专用工装或改造机床,来扩大机床的加工范围。例如磨床头架改造中。普通万能磨床头架主轴多为实心轴,当机床行程能够满足零件局部的加工要求,但受零件总长限制无法装夹时,在不增加设备的情况下,设计和制造了主轴为空心轴的磨床头架,使无需加工部位能直接伸入到主轴孔内,即可把无法加工的长轴零件变为可加工的短轴零件,扩大了机床的加工范围。卸下空心轴头架,换上实心轴头架,磨床仍可恢复原来状态。利用专用工装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和改变机床用途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在车床中拖板上增加精密磨头,可以在车床上进行磨削加工,实现“一机多用”。这种方法不仅能缓解小批量生产情况下机床种类不足的矛盾,还能在大批量生产场合充分发挥设备潜力,将现有闲置或负荷不足的设备改为专用设备。这对我国广大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3提高工装设计合理性的措施
3.1依据加工需求进行工装的应用。工装并不适用于所有加工场合,对工装的设计与安装需要一定时间与资金,若工件加工数量较少或者仅为一个时,进行工装设计不仅无法促进加工效率提升,还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降低加工效率。因此不能盲目追求工装应用,尽量应用于生产加工规模较大的条件下,要对加工效益进行科学计算,保证工装应用后加工效率能够起到正面作用,促进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提升。
3.2设计标准简便通用。现阶段我国牵引所使用工装设计标准基本趋于统一,已经实现了设计生产的通用与标准化。但在某些工件加工过程中,其加工需求较特殊,因此需要为其进行专门的夹具设计。这种夹具具有独特性,且制造时间过长,一旦更换所加工工件,则夹具将无法使用。在工装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要以通用简便为设计准则,将其与企业具体生产条件与生产规模相结合,实现工装的有效利用。
4结论
工艺装备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加工效率提升、降低加工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与可持续发展水平提高提供条件。因此需要不断促进工装设计水平提升,完善设计环节,依据具体加工需求进行设计,促进设计科学合理性提升,从而使工装设备在机械加工中效用得到有效发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为工业发展带来保障。
参考文献
[1]杨延华,唐颖.全生命周期工艺装备管理系统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3).
[2]梁春芝,黄河杰.浅谈工艺装备设计发展趋势[J].装备制造技术,2015(11).
[3]关金贵,杜娟,姜志贤.谈新时代机械加工工艺[J].工业b,2015(1):113-114.
1.工装改进原因
1.1 铸件应用
目前,铸件在航空、航天等行业中大量使用,铸造技术的优点决定了其在金属成形方法中不可替代的地位。金属的成形方法较多,与其他成形工艺相比,铸造工艺具有以下优点:能够成形锻造及切削加工不能完成的复杂外形的零件;生产成本低廉;铸件的尺寸和质量不受限制,小到几克的硬币,大到万吨的轮船壳体,都是铸造的杰作;铸造是机械制造业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工艺方法,工业上常用的金属材料都可铸造,且生产的批量不限。
1.2常用铸件机械加工工装应用状况
1.2.1加工精度低
铸件精基准面是保证加工精度,特别是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以及零件安装方便可靠的基础。常用铸件机械加工工装找正精度较低,约为0.4mm,加工精度较差。很多框架类铸件不仅壁薄,而且体积较大,对精基准面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否则后续加工中易出现壁厚不均匀现象,造成废品。
1.2.2装夹变形较大
常用铸件机械加工工装应用于薄壁铸件,装夹变形较大。在机械加工过程中,装夹变形导致的残余应力是影响零件尺寸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为了减少装夹变形,不仅要从加工精度和定位精度选择装夹方案,还要对夹紧力的方向、作用点、大小进行优选。
2.工装主要结构设计
2.1支撑改制
依据三点决定一个平面的理论,设计改制了工装的零件支撑,将常用的平头支撑改为球头支撑(图1、图2示),球头支撑由底座和球头螺柱组成,它改变了原来平头支撑的面接触方式,使铸件毛坯底面与球头螺柱的球头形成点接触,旋转球头螺柱可以调整铸件划线基准面的位置,找正便捷,找正精度约为0.2mm。
2.2 凹形压板
凹形压板由矩形钢板和两块磁铁组成(图3示),磁铁吸附在矩形钢板上。通过移动矩形钢板两端的磁铁,可以改变在零件上的压紧力作用点。矩形钢板的尺寸可以根据铸件装夹位置、空间自行制作。
2.3 装夹方式对比
图4、图5分别是常用铸件机械加工工装、薄壁铸件基准面加工工装的局部装夹结构图。图4中,压紧力作用点在铸件体上,作用点处零件局部悬空。图5中,压紧力作用于凹形压板,将凹形压板两端的磁铁移至两个球头支撑的球头位置,使夹紧力的作用点对应作用在两个球头支撑上,改变了原来直接压紧铸件的装夹方式。
通常,框架类薄壁铸件铸造余量约为2mm~3mm,体积较大,粗加工基准面切削力较大,因此,加工时所需装夹力较大,在铸件压紧力作用点局部会产生较大的变形,薄壁铸件加工工装提高了工艺系统的接触刚度,有利于减小铸件变形,减小装夹引起的残余应力。
3.薄壁铸件机械加工工装
3.1 组成
薄壁铸件机械加工装夹工装(图6示)包括两个圆柱底座2、两个螺柱3、矩形钢板4、两块磁铁5、两组螺栓组件8、两块压板9、三个球头螺柱10、三个圆锥底座11。其中圆柱底座2和螺柱3以螺纹连接;磁铁5吸附在矩形钢板4上且位置可以移动;球头螺柱10和圆锥底座11以螺纹连接;两组螺栓组件8压紧压板9,通过矩形钢板4将铸件固定在机床工作台上。
3.2 应用举例
图6为薄壁铸件铣基准面装夹示意图,装夹方法:首先,根据铸件结构,初定三个球头支撑(10、11)在工作台1上的位置;将已划线的铸件放在球头上,选择铸件底面的实体结构,确定三个球头支撑及两块磁铁5的位置,两块磁铁5的位置对应于两个球头支撑,第三个球头支撑在另两个球头支撑的对称中心线上,并且距离要尽量远;然后,分别旋转球头螺柱10,调整铸件划线基准面的位置,利用主轴上的划针7,找正划线确定的基准面在0.2mm范围内;移动两块磁铁至相应的球头螺柱球头位置;根据铸件位置,确定两个圆柱底座2的位置;根据球头支撑的球头位置,确定两块压板9的其中两个压紧点,一块作用点在凹形压板上且在两个球头支撑的中间位置,另一块作用点在铸件上且在第三个球头支撑位置;根据压板9的压紧点高度,调整两个螺柱3的顶面高度;利用两组螺栓组件8压紧两块压板9,将铸件6固定在机床工作台1上;最后,将主轴上的划针换成铣刀进行精基准面的加工。
3.3 应用效果
通常,框架类薄壁铸件铸造余量约为2mm~3mm,体积较大,粗加工基准面切削力较大,因此,加工时所需装夹力较大,在铸件压紧力作用点局部会产生较大的变形,薄壁铸件机械加工工装具备以下优点:
3.3.1提高基准面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
薄壁铸件加工工装通过球头支撑,使铸件毛坯底面与三个球头形成点接触,不仅使铸件基准面加工精度提高,而且找正便捷,易操作,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3.3.2装夹变形小
0.引言
机械设备管理除了把好管、用、养、修之外,还必须做到领导重视,各级机械管理人员、机械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及相关配合人员之间责任明确。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记录清晰、有人操作、有人监督、奖惩分明,专管与群管相结合,并注重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使用、维护、保养严格按规程办事。只有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保障机械设备安全、优质、高效地为我们施工生产服务。
1.机械设备管理的现状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各地公路建设步伐明显加快,高等级公路里程逐年增加,公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现代化、专业化、配套化的机械设备是施工企业参与工程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也是顺利完成工程施工的重要保障。正是由于机械设备在公路工程施工中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工程施工对机械设备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管理好、使用好公路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已成为公路施工企业共同关注的课题。当前,大部分公路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管理模式是上级主管单位统一规划、选型、购置、建档,施工企业负责使用、日常维护和维修,报废和更新报上级主管单位批准。由于采购选型和使用单位的分离,存在着选型失误,配置不合理,维护代价高等缺陷。另外,有些机械设备是由于施工需要,施工企业通过多渠道筹资购置的,机械设备的投资主体多元化,各投资主体对设备的使用、管理、维护存在意见分歧,促使设备管理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的管理方法难以适应现在设备管理的变化。
2.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机构不健全
一个施工企业要想搞好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必需有适当的管理机构。而现实中有的企业管理人员严重不足,有的人员结构臃肿。在施工过程中,有的工程项目较多,具体的工程项目中往往点多线长,设备、机械人员调动频繁,而这时管理人员往往不足,导致管理层与操作层之间上下脱节,工作效率低下。
2.2管理制度不完善
有的企业没有设备台账,技术资料等记录;有的企业没有台班表,使结算无依据;有的企业即使建立了设备台账,技术资料档案也很不完善;这样使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管理无序,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浪费。
2.3机械设备更新不合理
由于高新技术的高速发展,施工企业现有的设备已达不到施工要求,为了适应当前的形式,施工企业的确需要购置一些先进的机械设备,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但是,有些企业未能充分考虑自己企业发展的需要,未能科学地制定机械设备发展计划和购置计划,未能正确预测所购设备的市场使用前景,导致所购设备使用率低,有的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2.4机械设备保养、维修与使用相脱节
在保养方面,很多企业保养不到位或根本不保养。有的企业为节省开支,尽可能少的使用操作人员,甚至运用新手操作,其结果不仅达不到保养的目的,而且影响了机械设备使用的时效性。
在维修方面,很多施工企业对机械设备是进行“事后维修”,即损害后不能继续工作时再维修,这样的结果不仅耗费较大,而且影响了机械的使用寿命。
在使用方面,有的项目负责人对机械设备使用性能了解不够,甚至有时为了赶工期、抢进度,不惜拼设备,使机械设备处于超负荷运转,甚至违章操作,这样下去机械设备磨损老化加速,使用寿命严重缩短。
2.5公路工程施工的机械设备不配套
工程中标后组建项目部,从各项目部抽调的机械设备大多是技术状况较差,而一些公路工程所需大型或特殊的设备不到位,设备不配套,投入到新的公路工程使用严重影响了公路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2.6公路工程项目部设备管理短期行为严重
项目部所追求的是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效益。因而出现了“重工程、轻机械”,“重使用、轻管理”的现象,对机械的使用自然是越快越好,但由于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不得不加班加点,长时间超负荷工作,这种重工程,重使用的行为直接影响机械的技术状态和使用寿命,也导致机械发生轻微故障得不到及时维修,大大降低了机械的使用性能,增加了工程的费用开支,同时也影响了工程的进度和工程质量。
2.7机械管理与生产管理存在的矛盾
项目部主要以公路技术人员组成,机械管理人员往往不在项目部或不是项目部重要组成人员,而生产管理人员作为机械使用管理者,对机械的正确使用、技术性能、用途、工效及定期保养等知识不近其然,而操作手对施工技术所知甚少,往往处于施工被动或受支配地位,这样机械管理被大大削弱。因而不能够有效充分地利用机械的使用率,不能够对工程机械有效地调控,延误了工程进度,促使工程成本的增加。
3.合理配置施工机械的原则
公路建设采用机械化施工,目地是为了提高工程质量,提高劳动生产力,降低工程能耗。因此,在公路建设中采用机械应遵循以下原则:
3.1适应性
施工机械与公路建设项目的施工条件和作业内容相适应,即施工机械要适应公路建设项目的施工条件和作业内容。尽量避免因施工机械的作业能力不足而延误工期,或因作业能力过大而使施工机械利用率降低。
3.2先进性
新型的工程施工机械具有高效低耗、性能稳定、工作安全、质量优良等优点,产品价格虽然高一些,但其性价比也高,更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公路工程施工任务。
3.3经济性
公路工程施工机械经济性选择的基础是施工单价,它主要与施工机械的固定资产消耗及运行费用等因素有关。因此在选择公路工程施工机械时,必须权衡工程量与机械费用的关系,这是影响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3.4安全性
在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保证公路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同时,应充分考虑施工机械的安全可靠性,如行驶稳定、有翻车或落体保护装置、防尘隔音、危险施工项目可遥控操作等。此外,在保证施工人员、设备安全的同时,应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及已有的建筑设施,不致因所采用的施工机械及其作业而受到破坏。
4.机械设备管理的措施
4.1积极作好设备的组织工作
项目部成立时应立即建立项目设备组织管理体系,根据项目的大小做好组织计划,并设置相应的机械设备的管理机构,并配备相应的专业管理员。确定机械种类,数量和做好进出场计划和机械总量控制,并深入了解各机械技术性能、用途、工效和一般使用常识,设备使用必须执行“定人、定机、定岗、定责”的原则,主要机械实行专机,专人制,为公路工程顺利进行做好准备。 (下转第222页)
(上接第202页)4.2做好所有机械设备的检查、保养、调试修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