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孝文化的意义大全11篇

时间:2024-01-07 16:27:1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孝文化的意义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孝文化的意义

篇(1)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体现,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也是学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校园文化建设反映了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因此,倡导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始终是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校园文化又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具有引导性的亚文化,一种特殊的社区文化、一种精神文化。从其构成上看,它是以物质条件为基础的载体文化和以人文为中心的人和社会精神文化的统一。校园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一专多能的跨世纪、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1.高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及作用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课余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文化的多科学、多领域广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节奏为基本形态,具有时代特点的一种群体文化”。同时,校园文化又是一个多层次、立体的文化,涵盖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生活文化、艺术文化、行为文化、体育文化、社团文化、科技文化、心理文化等多方面的文化范畴。

高等学校是一个十分有特色的群体组合:“有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的莘莘学子;有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有丰富的图书信息资源;有较发达的传播媒体;还有多种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和学生社团等等。这些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既依存于社会文化,又有着高层次文化水准并具有相对完整的文化环境,蕴涵着巨大的文化创造功能。同时大学校园是多种新思想、新思潮、新观念、新信息最先接受、传播或诞生的场所。这种氛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具有巨大的育人功能。它可以促进大学生认识人生、认识社会,学习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扩大知识领域。校园文化又具有导向功能。如讲座、学术报告、知识竞赛以及各种文化活动,对学生有直接或潜在的导向作用,深刻地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心理趋向和行为规范。开发创造功能,课余文化生活补充和丰富着课内的学习,并有力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多方面发展,如科研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组织工作能力等等。除此,校园文化氛围还具有娱乐调节功能。娱乐是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活跃、调节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生活,增添生活的情趣。”娱乐的同时也在提高人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和文化素养。寓教于乐是校园文化教育功能的延伸,可以陶冶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个性品格、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激励凝聚功能,校园文化可以提高人们对学校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激发师生拼搏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实际上校园文化开展的过程,就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提高的过程。

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能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首先,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可以增强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兴趣,促进自身的思想观点、心理素质、价值取向及思维方式的改变。一位哲人曾说“对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第二,可以弥补大学人文学科课堂教育的不足。第三,加强校园文化是提供丰富自身内涵的重要形式。利用校园文化活动,既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又促进学科专业的深化,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创造一种和谐向上健康文明的环境氛围,形成良好的校风。

虽然,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但校园精神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精神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专业课程所无法比拟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高等院校的文化品位主要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来提升。健康、向上、丰富、有序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个性品格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

2.孝文化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孝文化有其普遍性:从孝的意识的产生来看,它基于血缘关系和共同生活而自发形成的最朴素的亲亲之情,是一种“东海西海,心同理同”的普世情感和普遍人性。在朴素自发的孝意识的基础上,我国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孝”的思想观念加以发挥并作出系列基本规定,在孝亲之外,注入社会、政治和教育价值,使“孝”上升为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再加上历代统治者的提倡和强化,孝道便成为一种长期稳定的深入人心的社会道德规范。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来强调孝道是一切德行的根本,这方面的论述比比皆是。如“孝为百善之首”、“罪莫大于不孝”。“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先王有至德要道,至德要道元出于孝,孝为本也。”“夫孝,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一个孝子除了具备对家庭的责任感外,必然也会产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将孝道由私德引向社会公德,将社会公德建立于个人私德和人伦自然情感之上,是孝道能够成为传统道德建设的基石的根本原因。

孝文化有其发展性:当今社会呼唤孝文化的恢复与发展,发展孝的表现形式,办好社会公益事业,把个体的孝,发展到集体的孝;物质的孝,发展到精神的孝;低级的孝,发展到高级的孝。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孝文化的发展,因为脱离孝文化发展的社会,将是一个无序的社会,是一个混乱的社会。一次次的“破四旧”、“批孔”,大革文化之命,“孝”这样的传统道德,大承鞭笞,历尽劫数。从此,人们对“孝”噤若寒蝉,谈“孝”色变。直至今天,人们仍然不能正确对待“孝”道,仍然简单地把它当成封建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因此,孝文化应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共同向前发展。今天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得到了较高程度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因而,今天我们要对传统孝道进行根本的改造,要结合时代特征,在道德建设的实践中不断进行孝道创新。我们要建设的新孝道,应该是建立在家庭成员和全社会成员人格平等的基础上,符合现代生活方式,体现人道、科学、民主的新型伦理道德。这种新孝道,应该既有利于家庭的和睦稳定,有利于个人的健康发展,又有利于人们正确地处理个人、家庭、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孝文化具有现实性:虽然各种版本的二十四孝都是过去的故事,但是二十四孝故事在过去教育人,而且在现在、将来都能教育人。同志提出以德治国,孝是“德”中最主要内容。现在推行的公民道德纲要,孝成为主要内容。现在,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以德治国,执政为民,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更是孝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必要性的体现。因为一个连父母都不孝的人,何以服务社会,何以做到执政为民,何以主持正义,何以遵纪守法。人生百行孝为先,无孝即无政绩可言。加强对孝文化的研究和推广,定会促进学风,文风,社会风气的好转,为稳定社会做出贡献。当孝的要求作为普遍原则深入人心后,人们为了对父母尽孝,必须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创造能够使家庭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而在既有的孝的思想情感和道德习惯的基础上,通过宣传、教育和劝导,使人们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较高的道德境界,是可以期望的;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等道德要求,也可以从孝道扩展和迁移而落实。在家庭中,子女尊敬长辈,长辈爱护子女,共享天伦之乐;在社会上,人们尽职尽责,对国家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对个人,不断修身养性,以实现自己的宏伟理想。这样,社会秩序就将日趋和谐有序,社会道德就将日益进步,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和要求也将在其中得到较好的落实。

3.孝文化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人文素质教育是以塑造人的精神境界、人格品位乃至民族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念等方面的问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蒙的主要形式,校园文化直接影响着人的思维品质、行为价值及元认知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科技时代,技术性淡化了人性,使人失去了对他人的热情与关怀,只为自己的名誉地位忙得不亦乐乎。传统的人文素质教育逐渐被专业技术教育所取代;“人”的培养逐渐被“才”的训练所取代。与此同时,对人自身的培养却受到了不应有的忽视。

“孝”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表现,长久地存在于中国的历史之中,是构建于血缘关系上的一种特殊的情感。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孝的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因而孝文化是使中华文明区别于其它文明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孝之所以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就在于孝是中国文化精神(民族精神)――人文主义的思想渊源,当代社会文化应当努力实现功利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统一。以孝文化为基础的中国人文主义传统是建构当代社会时代精神的重要文化资源。孝是爱国心的根源和动力,孝是民族团结、兴旺发达的精神基础,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凝聚力的核心。在高校培植与实践孝文化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起点。大力弘扬孝文化是形成现代和谐人际关系的价值渊源,是形成和睦社会风尚、保持社会稳定的精神措施之一。加强以孝文化为核心的人文素质教育,是解决人才高科技与低素质的矛盾的有效途径。防止一些掌握高科技的人,由于素质上的缺陷,个性畸形发展,导致精神空虚,人格堕落,甚至异化为“经济动物”、“智能强盗”,让高科技犯罪严重地扰乱着社会秩序。

篇(2)

在我国汉族传统的民居中,广受主流文化即儒家思想的影响。其中位于浙江金华浦江县的“江南第一家”是中国古代社会家族文化的典型代表,更是以孝义著称于世。江南第一家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其耕读乐业、崇尚孝义的家规和家风成为社会的典范。

一、孝义文化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儒家文化以其博大的宽容度和森严的体制影响着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忠孝义文化可以说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和统领,作为古代道德规范伴随着封建专制主义的形成和巩固。儒家鼻祖孔子认为忠表现了人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和坦诚,但是随着历史发展,忠更多意义上代表了对国家和最高统治者君主的忠心耿耿。而对于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广义上的孝不仅局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宋明时代把孝道作为道德论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理学家朱熹提倡父权绝对化。孝的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中,剔除宣扬封建主义糟粕外,也有一些合理因素,如:提倡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养老,将孝亲与忠于民族大义相结合。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义的本意中包含了公正、合理和应当去做,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义,认为信和果都必须以义为前提,并且把它放在了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之一。忠孝义是对儒家思想简要的表达和概括,一言蔽之即是忠心、孝道和仁义,其对象分别针对了国家、父母和朋友。

二、浦江江南第一家

我国历朝历代对家族文化的重视和传承在世界罕见,一家一社会,家族文化受到历代当时主流文化的浸染,同时也是与之相对应的家族个体文化的体现。治家与治国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共通之处,道德规范和人际相处、等级制度和治理原则都是我国儒家文化的有力体现。在我国浙江金华,有一座以“郑氏宗祠”为中心的古民居建筑群,它被称之为“中国古代家族文化儒学治家的典范”。历代的统治者都很重视家庭问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郑义门”的忠、孝、节、义被统治者所推崇,其治家经验甚至被明太祖朱元璋借鉴用以治理天下。故而赐封其为“江南第一家”。在这个大家庭中,其所推行和崇尚的孝顺父母、尊师重教、兄弟友爱、邻里和睦、勤劳朴素等治家持家原则,是长久以来我国优秀家族文化和精神内涵的充分体现。以郑氏治家的中国古代家族文化和所体现的儒学治家的原则受到了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广大学者的关注。浦江江南第一家以其丰富的古代家族文化和明清建筑组合为独特,将儒家文化和民俗传统融为一体,是江南难得的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风景名胜。浙江省浦江县郑宅镇“郑义门”,被明太祖朱元璋赐封为“江南第一家”。它以孝、义治家,郑氏家族同居共炊三百六十余年,因其忠、孝、节、义而屡屡受到历朝皇帝的表彰。明开国文臣宋濂在此居住32年,郑氏《家规》、《家仪》就是经宋审订,至今典籍尚存。浦江江南第一家历经宋、元、明三朝十五世同居共食达330余年,鼎盛时三千多人同吃一“锅”饭。数百年间173人为官无一贪渎,168条家规经宋濂整理成为明代典章制诰的蓝本。

三、建筑形制

“一门尚义,九世同居”九座牌坊矗立在古镇入口。牌坊群的第一坊,就叫“江南第一家”。“江南第一家”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所赐。郑氏家族从南宋开始同居,到明初已经几百年没有分家,几千人同财共食,和睦相处。第二座牌坊叫“孝义门”。郑宅原叫仁义里,后来因为郑氏家族的孝义家风被历朝所推崇,又经常被朝廷表彰,就改成了孝义门,后来连村名也叫作孝义门了。第三座牌坊叫“三朝旌表”。郑氏义门从南宋开始始终如一,家族的日子过得有条不紊。所以在宋元明三朝都受到朝廷的旌表。第四座牌坊叫“有序”。因为郑氏义门把“有序”和“师俭”当作了治家的两大支柱。没有序肯定要乱的。郑氏义祠堂专门设立了一个有序堂,制定了168条家规教育子孙。“有序”牌坊后,依次叫“恩德”牌坊、“麟凤”牌坊、“取义成仁”牌坊、“礼部尚书”牌坊和“九世同居”牌坊。令人称奇的是九座牌坊的建筑风格和建筑材料各不相同,有砖木混合结构的,有木结构的,有石雕的,有砖雕砌的。

郑氏古建筑前,主建筑物高约四米,宽约两米,长约十米,房屋上有匾额书写着“江南第一家”几个大字。这是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所赐,匾额下有对联:“三朝旌表恩荣第,九世同居孝义家”和“文章空冀北,孝义贯江南”。迈过“江南第一家”的十大牌坊,矗立在眼前的是“郑义门”的治家规范――“郑氏规范”。这是世界上最齐、最全的家庭管理规范,共168条。而在新修郑氏规范石碑图和郑氏规范木刻碑图上,可以看出郑氏祠堂能被称为“江南第一家”的理由。郑氏家族168条家规,森严而极具道德规范。郑义门白麟溪南岸有口“孝感泉”井,相传为南宋初期郑义门九世同居第一世郑绮双膝跪地三日三夜为其病重的母亲求泉,孝心最终感动上天而得。郑氏后人将这井挖大,砌了石|,在井上建了亭子,供村人饮用至今,已有七百多年了。

郑氏义门的古建筑群体同样有着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它的布局是孝义文化观念的体现。整个民居以郑氏宗祠为建筑主体,以白麟溪为主线,以孝感泉、东明书院、老佛社、维仁斋以及青萝故址、宋文宪公祠等为基点。分布有公共建筑,布局上平等于集聚的民居建筑,民居以“台门里”、“房头”等为单位。一个大的家族群体集居是义门的一大特色,号称“九世同门”,这种独特家族文化的形成与孝义同居的传统习俗文化分不开。至今在社会所流行的养老和敬老都是我国古代社会孝义文化的遗留,多世同堂、人丁兴旺、子孙绕膝的家庭被认为美满。,郑义门一年有大小祭祀、礼仪一百零八种,主要的有祭祠、祭祀、春祭和初献礼、亚献礼、冠献礼、终献礼以及劝食礼、荐苟礼、受福礼等,另有迎灯试水龙等民俗活动,融合与建筑环境之中。

四、结语

“江南第一家”以其饱含的家族文化特色,体现在了古民居的建筑形制上,实现了儒家所推崇的忠孝仁义、和睦相处、乐善人生等观念,符合了“肥水不流”的建筑特征。“江南第一家”正是反映了儒家所传承的“耕读”传家朴素为本的观念,建制规范而极富整体性,朴实大方而艺术性强。古建筑不以华丽取胜,平直而规整,将建筑环境与文化传统紧密结合。浦江郑氏建筑不仅是儒家文化的活化石,更是家族文化的展览馆,不负其“江南第一家”的美名。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2-0236-02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随着时代的发展,孝敬已有了新的意义和现象。孝敬老人不仅仅是孩子应该学会做到的事情,当今的大学生也有必要学好孝德礼仪文化以便适应社会的发展,为他们今后就业和适应岗位做好必要的准备。礼仪形象包括外表和内涵的具体体现。下面从激励学习斗志、提升职业素质这两个方面谈谈如何从曹娥孝德礼仪文化方面培养我们的学生以便适应社会的发展。

一、传承曹娥精神,激励学习斗志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十七天后曹娥投江,投江五天后抱出父亲的尸体。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所住之村镇更名为曹娥镇,殉父之江为曹娥江,并且建以寺庙慰其孝心。曹娥的故事得以在历史上流传千古,曹娥受到人们的景仰。但是显然曹娥的“孝”是建立在古代儒家思想的基础上的,在今天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下她的这种“孝”还有那么积极的存在意义吗?根据《中国青年报》的报道:暑假期间,浙江省上虞市曾在孩子们中间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孝德教育”活动。可活动在推进过程中却引来了争议,有人质疑,这种做法是否是复古倒退?这样的教育行得通吗?当然也有人认为,即使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孝”的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基础与核心作用,并由此反省忽视孝道教育的失误。曹娥的精神更加值得我们当今的大学生学习。让学生懂得父母抚养子女的艰辛和不易,使他们珍惜今天的学习机会,刻苦学习以便将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如何帮助学生树立起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观念呢?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比较有效:组织学生参观曹娥镇,考察曹娥江,去曹娥庙上两天课,调查考证当今曹娥人孝敬父母的感人事迹。让他们知道父母子女之间的感情,是人类最高尚最圣洁的感情。严父慈母,伟大的父爱母爱,至高、至大、至纯、至美。做子女的侍奉父母,也是一种自然的天然的爱的流露。这种爱充满善良的人性,也是纯洁美好的。父母含辛茹苦,呕心沥血,才把子女抚育成人,这种深情厚恩,为人子女者理应以诚心相报。这是子女应尽的义务。“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子女报答父母之恩,是永远也报答不完的。具体做法如下:在参观曹娥镇之前,布置学生先在网上搜索有关资料以便对其有所了解,这样在参观时就会带着目的有的放矢地学习。

二、提升职业素质,全方位培养创新型人才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等)。一般说来,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可见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非常重要。就学校而言,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一)培养孝德,抓实礼仪文化教育

礼仪文化包括自身素质、个人形象等声音、语言、形体非语言符号的应用。

1.自身素质: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是凭着兴趣去做事情,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就有热情去做,不感兴趣的事情就敷衍了事,更有甚者一拖再拖,不能够按时完成任务,所以最为迫切的事情就是:其一要培养当今的大学生具备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即做自己必须做的事情,要让他们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其二应该时刻保持进取心,因为进取心是一种动力,它使得人们不敢躺在功劳簿上休息,使得人们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跟上社会的发展,总想着自己应该对社会、对国家付出,每天问问自己今天为社会做了多少事情;否则他们就会抱怨社会对他们的不公,就不会查找自身的过错,就会让自己永远处于被动的境地中;其三是诚实的素质,诚实做人,诚实对人。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人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装修房子的人为了尽快得到工钱会草草完工,甚至不管居住者的居住安全而偷工减料,有些卖装修材料的人会以次充好,做一锤子买卖,搞推销的会大吹特吹直到把名不副实的商品推销出去,这些现象对当今的年轻人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应该让我们的大学生知道做这些事情的人都必将为他们的这些不良行为付出代价。不能让他们只看到这些人从中得到的好处,要让他们看到这种行为实质上是在断其后路;其四是谦让这一素质,人们常常说商场如战场,要成功总是要去拼个你死我活,经商之人不能有妇人之仁。其实不然,仁义谦让之心是不可缺少的。教会我们的学生学会谦让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那是不违背原则的谦让,有人也许会认为这是一种很愚蠢的行为,这不是在把自己该得到的东西往外边推吗?其实不然,这只会为自己开辟一条更为宽广、通向更远的路;其五是谦虚的素质,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我们赢得更多朋友的必行之路,我们必须让我们的学生始终记住“三人行必有我师”。如果你总是以高人一等的面孔出现,你就很难有真挚的朋友,在就业的道路上也是如此。

2.个人形象:广义的个人形象包括的范围很广,其中接待能力也是极为重要的,亲切接待,热忱待客,礼貌送客,谈吐文雅,委婉,不卑不亢,待人态度诚恳,和蔼,热情耐心,使人无法对你说“不”。仪容是个人仪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发式、面容等组成,护士有护士的发式要求,餐馆服务生有餐馆服务生的发式要求,乘务员有乘务员的发式要求,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发式要求,任何一种发式都离不开头发整洁和发型大气;做到仪表端庄,穿戴整齐是对别人的一种尊敬;人的内在精神的自然流露是通过人在言谈举止中自然表现的语气、语调、手势、动作等来实现的;所以,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语气、语调和手势。人际交往能力也是一种个人形象,包括称呼、介绍、电话、握手、名片等,行姿(最能体现人的精神面貌)、站姿(气质的体现)、坐姿也非常重要,(女性一般采取的坐姿是:膝盖并拢,体现其庄重矜持,并且落座动作协调,声音轻。女性先退半步然后坐下,坐椅面的一半或2/3。坐沙发时要求腰挺直,两腿垂地或微内收,背部不靠沙发背,两手自然弯曲,手扶膝部,或交叉放于大腿中前部,或一手放于大腿上另一手放于沙发扶手。气质高雅的女士可坐成S形。)站姿也不容忽视,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温文尔雅,从容大方,彬彬有礼;记得使用下列语言:您好!早上好!晚上好!晚安!再见!请问,拜托,对不起,请原谅,祝你好运,祝你成功,多谢,谢谢等。能用满腔的热情和别人交谈;着装仪表礼仪是个人形象的直接体现,它是人的形体的外延,着装必须与所处的环境相协调,与穿戴者的社会角色相协调,与穿戴者的自身条件相协调,与穿戴的时间相协调,比如,身居家中,可以穿随意舒适的休闲服;办公上班,则需身着端庄典雅的职业装。在着装时还应该注意以扬己之长避己之短、扬己之美避己之丑为目的。比如,身材矮小者适宜穿着造型简洁、色彩明快、小花形图案的服饰。肤色偏黄者,最好不要选与肤色相近的或较深暗的服色,如棕色、土黄、深灰、蓝紫色等,它们容易使人显得缺乏生机。仪容仪态礼仪主要是做到简单化妆,不同姿态,微笑的表情。礼貌和礼节也是求职时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礼貌是人与人之间在接触交往中,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为,它体现了时代的风尚与人们的道德品质,体现了人们的文化层次和文明程度。礼貌是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时的外在表现。一个人傲气十足、出言不雅、动作粗俗、衣冠不整就是对他人没有礼貌。礼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交际场合中,相互问候、致意、祝愿以及表示相互尊重的惯用形式,礼节是礼貌的具体表现。礼貌、礼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有礼貌而不懂礼节,容易失礼。我们有时会看到某些人虽然对他人有恭敬、谦虚之心,但在与人交往时却显得手足无措,或因礼节不周而使人觉得尴尬;还有一种人虽懂礼节,但在施礼时却缺乏诚意,这些都是因为没有真正理解礼貌、礼节的含义。讲究礼貌、礼节,既不能机械模仿,也不能故作姿态。礼貌、礼节是一个人内在素质的外现,礼貌、礼节必须是发自内心的,是内在素质与外在表现的协调统一。良好的礼仪文化修养意味着良好的文化道德修养。

总而言之,给人以美感(当然是指广义的美)是就业必备的素质要求。

(二)激励求职斗志,树立求职信心

孝心是我们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动力,何出此言?作者是有依据的。在我年轻的时候,每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那时正值“”时期)动摇学习意志的时候,总是母亲那艰辛持家的画面使我坚定了学习意志。我经常在心里问自己:你这样做对得起生你养你的母亲吗?在我中年时期,我之所以能自学法语并顺利获得硕士学位也是对母亲的孝心所起的作用,当我几乎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母亲白发苍苍的模样给了我继续坚持的力量。如今的学生赶上了好时候,有手机,有电脑,有mp3等现代化的工具,他们比我们那个时候幸福多了。可是有多少人会充分利用这些现代化的东西为自己就业做准备呢?如果问他们你用电脑做什么了?大部分的回答是玩游戏。必须让我们的学生在对困难妥协的时候、在浪费时间的时候想想在家等候学有所成的孩子返乡的白发苍苍的父母,多问问自己“这样做对得起父母吗?”帮助他们用孝心找回自己遗失了的斗志。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和感恩的心等方法使他们更具孝德之心,比如:在公交车上为老人让座,在家的时候帮助父母做家务,陪同生病的父母去医院就医,在有老人的场合做到礼让在先,让他们尝到为别人付出的快乐,使他们增强责任感和义务感。

篇(4)

儒家学说是在我国经历了夏、商、周几千年历史之后,由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提出,并创立了儒家学派,其弟子曾子、子思、孟子等将儒家学说补充扩大的。从古至今,儒家思想对我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甚至占据了不可替代的统治地位。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其与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可以说儒家思想对我国古代直到现代的影响力都是不容小觑的。

传统的儒家思想在我国已有几千多年的历史,其中还经历了百家争鸣、两汉独尊儒术、隋唐儒释道并立等,但儒家思想却一直经久不衰,随着时代的变迁,非但没有失掉往昔颜色,反而成为了一颗更耀眼的明星,可见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根基,之所以能够在我国的历史上独领两千多年,并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是因为儒家思想能够跟随社会的变迁和改革,不断的吸收其他文化的可取之处,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得到丰富与改善,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潮流。

春秋末年,儒家学说逐渐形成独立学派。在社会的内部矛盾众多且不可调和的时期,孔子提出“仁学”思想体系,以“仁者爱人”的人道主义为出发点,主张仁政,推崇“中庸之道”、“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顺应当时的历史形势,并为儒家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本的框架。汉武帝时期是儒家思想发展的鼎盛时期,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为帝,关于民族发展做出了一个重大的抉择,进行了思想和政治上的重大改革,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上升到管理国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从此儒家思想在历史上的发展掀开了一个新的篇章。儒家思想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这两千多年来的风风雨雨中,儒家思想也经历了发展中的起起落落,包括极力推崇儒家思想的时期,也包括发展步履维艰,受到阻塞的时期。但儒家思想无论是面对外来文化的挑战,还是本民族其他思想的浸润,都没有改变其本身主要的内涵和思想。与此同时,在儒家思想发展的过程中,能够紧随社会变迁、文化的发展,逐渐走向更高的层次。这也是它能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独领的重要原因。

儒家思想能够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占领统治地位,一方面是因为它为中国封建统治阶级提供了系统的治国理念和思想体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孔子所提倡的“仁爱”思想能够顺应当时统治者的治国思想,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正向作用。孔子的“仁爱”思想不但是封建时期维持国家安定的保障,直至现代社会也依然是人与人能否和谐相处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此外,我们所提倡的“仁义”、“孝”、“诚信”等都是我国传统儒家思想的精华,这些思想对我国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的核心思想就是儒家思想。仁义礼孝都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精华,这些传承深远、意味深长的思想对于我们现代人的人格塑造和情操培养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启示。可以说,儒家思想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在政治方面,儒家思想提倡德治,对当代政府官员的为官之道也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在金钱上,儒家思想提倡“以其义而得之”,唯有遵纪守法,按照正规途径赚来的钱才能久远,这种思想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现代社会儒家思想中最基本的内容 “仁”也依然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仁”既是我们处理人际关系时所应遵守的基本原则,也引导我们在思想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孔孟都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从孔子提出的“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在强调为人处世的过程中要以人为核心,尊重每个人的价值。如果每个人都能保持一颗仁义的心,互帮互助,多为别人着想,那么我们的社会就将是一个和谐美满的社会,充满友爱而不是彼此之间的猜疑和不信任。学习儒学仁义思想不仅对当代人自身人格的塑造和培养有帮助,对中国社会风尚的发展也有积极向上的影响力。

总的来说,儒家思想在我国的文化发展史上有着无比重要的地位,对于当代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新时期,儒家思想也将不断的与现代社会文化相结合,使传承中有创新,创新中有发展,以新时代的思想对儒家经典进一步的认识学习,取其精华,将适应于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继续传承,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儒学社会主义道路。(作者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1] 秦秀莲.儒家思想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逻辑性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2.

[2]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篇(5)

[作者简介]员晓明,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武汉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河南三门峡4.?2000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8―0100―03

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问题是目前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我国农村养老问题尤其突出。据统计,现在全国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超过1亿,占全国老年人口的3/4,这个庞大的老年群体既缺乏劳动能力,又不能享受退休养老金待遇,生活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根据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村除了少数发达地区外,绝大部分地区主体上仍将采取“家庭养老+社会救助供养”、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但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在农村养老问题上,已出现了诸多遗弃、拒养、虐待老人的现象。因此,构建和谐的农村家庭赡养模式,关系到广大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权益的保障,关系到农村的繁荣和稳定,关系到建立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问题。从目前中国农村的实际出发,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不仅需要制度上、法律上的规定,而且还需要在农村大力弘扬优良的传统文化(比如儒家孝道思想),加强孝文化传统的教育,树立尊敬老人的良好风尚。本文拟从农村养老的现状和特点出发,结合儒家孝道思想的精华,客观地分析儒家孝道思想对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启示和帮助。

一、我国农村养老的现状与特点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的方式主要有:五保供养、农民退休养老制度、养老储蓄或商业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等,但主要还是家庭赡养。据民政部最新统计,截至2002年6月,农村97.6%的老人靠家庭赡养,而依靠退休金生活、集体供养及人住敬老院养老的老人仅占2.34%。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家庭赡养模式受到冲击,原有的养老道德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家庭养老呈现出新的特点:

第一,大规模的农村青壮年人口流向城市,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观念发起了冲击。市场经济发展,大量青年农民进城务工,他们大多几个月、半年甚至一年才回一次家,有的竟几年不回家探望父母,仅仅给老人寄一点微薄的生活费。老人靠自己生活,得不到或很少得到子女的照顾。由于大多数农民工进城从事的是不稳定的职业,只好把自己的孩子留在家里,由老人照顾,老人不仅得不到儿女的照顾,反而要替子女照料孙辈,到了老年不仅享不到清福,负担反而更重。

第二,现代家庭模式改变,家庭的重心由尊老变为抚幼。我国传统的家庭是建立在“长幼有序,等级森严”的家长制基础上的大家庭结构,家庭的基本轴心是纵向的亲子关系,家庭的重心是长者为重,长者在家庭中享有无上的权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传统的数代同堂的链式家庭已经发生“裂变”,家庭的轴心转变为横向的夫妻关系,老年人在家庭中的权威地位有所丧失,已经成为家庭中的“弱势”或“次弱势”群体,“老少倒挂”的现象日渐突出,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中国家庭已由往昔的以“孝”为本转为以子女为中心,出现了“敬老不足,爱幼有余”的倾向,甚至出现“爱幼不敬老”的现象。现代农村家庭中老年人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日渐普遍。

第三,赡养老人仅被理解为经济上的供养,缺乏精神上的慰藉。社会变迁速度的加快,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拉大,老少之间的精神交流变得更加困难。为了避免和老人的冲突,很多子女很少和父母进行交流,也很少探望父母,只是每月或每年定期给老人送去生活必需品和生活费用,老人的精神十分孤单。

第四,少部分子女拒绝赡养老人。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人的思想发生了根本变化,重利忘情,唯钱是图,亲情友情都成了无情,一些处在贫困之中的农民也受此思想影响,金钱至上,不尽人情;有的甚至认为年老的父母是自己致富路上的绊脚石,在赡养父母的问题上,兄弟姐妹互相推诿,老人好像成了子女的累赘,个个都拒绝赡养父母,使已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生活无着落。当然,农村老人缺乏经济积蓄和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子女尽孝的成本日益提高,这也直接动摇了个别子女的养老道德观念。

第五,失去一个良好的道德评价大环境。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改变了过去那种以集体为单位的农业生产劳动的组织形式,取而代之的是一家一户的生产单位和消费单位。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使村民接触的机会变少,相互监督和奖惩的道德评价活动少了,子女对老人是否尽孝别人无从得知。加之,近年来大量农民外出,他们即使不孝敬老人,也听不到别人对他们的指责。在对山东、河南两省部分农村地区的调查中,18%的老年人非常同意“子女不如以前关心老年人”的观点,10.4%的老年人表示“说不好”。老人与子女之间因养老问题近几年内发生过纠纷的家庭占51.4%。这些都说明农村老人的生活状况令人忧虑,理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采取适当的措施改变老年人的生活状况。

二、儒家“孝"文化的衍化及其思想内涵

农村养老除了加强政府对农村老人养老的干预之外,应充分发挥我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利用儒家“孝”文化的合理内核,引导广大农民中重新形成良好的养老道德观念。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行为规范和重要的道德范畴。“孝”字最早出现在3千余年前殷商时代,但当时只见于卜辞和地名。和现代意义相同的“孝”字,较早见于《尚书・酒诰》篇,“妹土(民)嗣而股肱,纯基艺黍稷,奔走事厥长上,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意思是说,人们于农事完毕之后,赶着车出外做些生意,用以孝敬奉养自己的父母。此外在《诗》《易》等古代典籍中亦有关于“孝”的记载。这说明,在西周时期人们已开始形成自觉的“孝”的观念,“孝”在当时已是普遍为人们接受并遵循的道德原则。

儒家创始人孔子以“贵仁”著称,他继承了“爱亲之谓仁”的思想并加以发展,提出“孝”为“仁”本的思想。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孝之所由生也”;“孝为百行之冠,百善之始,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把“孝”提到了人生道德修养的首要方面,作为人们天经地义、义不容辞的职责。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老百姓而言,修身和齐家更为重要,修身首先要重视孝道的培养。儒家对如何向父母尽孝作出了较详尽的注解:

第一,要做到对父母既养且敬。“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父母养育子女含辛茹苦,日夜操劳,子女成人以后,当思鸟兽反哺之情,尽心竭力照料双亲,保障父母的物质生活需要,使他们能安度晚年。养亲是孝最基本的含义,养亲为孝,不养亲即为不孝。因此,要尽心照顾和赡养父母,这是儒家孝道最基本的要求。同时,真正的孝,决不仅仅局限于使父母衣食无忧,更重要的是在赡养的过程中能始终如一,尊敬父母,和颜悦色,任劳任怨。侍奉父母时善于体会父母的心态,而且把侍奉父母作为一种幸福快乐的思想境界。《孟子・万章上》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大戴礼记・曾子大孝》里“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把尊亲作为孝的最高层次。因为“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仅仅物质上的供养,只能算下孝,所以要坚持在赡养父母时做到既养且敬。

第二,赡养父母既要竭尽全力,又要时常挂念父母。子夏有语:“事父母,能竭其力。”一定要尽自己所能奉养父母,不能因为惜物而薄待了老人。因为与父母的养育之恩相比,财物实在是轻之又轻。当然,也不能盲目追求奢华。另外,孝敬父母要时刻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要“父母唯其疾之忧”。要常常记挂着父母,“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第三,赡养父母要能够尊重父母的意愿,以礼侍奉。用孔子的话说就是“无违”。“无违”既有不违背父母的意愿的含义,又有不违背礼制、按礼节侍奉父母的含义。即使父母有错误,也应当讲究方式和方法委婉劝谏,这样才不致陷父母于不义。纵使劝谏不成,也要保持对父母的恭敬和理解,不要怨恨父母,等在方便的时候再开导父母。“事父母几谏,见之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四,孝敬父母要做到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说:“所重:民、食、丧、祭”;“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主张丧事应有悲痛之情,而不应铺张浪费。孔子认为祭祀时关键在于虔诚与恭敬:“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与祭,如不祭”。

由于孔子及其后来的学者的大力倡导,孝道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标志和特征,对家庭生活的稳定与幸福,对社会生活的安定与和谐起着积极的作用。在现代家庭中,尽管有些传统孝道已经与现代文明不相符合,但多数传统孝道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孝”依然是各种美德的基础。很难想象,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善待的人,怎么可能善待周围的人与社会。

三、发挥“孝"文化道德优势.让农村老人晚年祥和愉快

中国是一个老年人口庞大的国家,在养老问题上,由于国家的经济力量还相对薄弱,财政支撑力度还比较脆弱,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还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建立高福利制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制度。既要努力建立农村养老的社会保障体系,又要充分发挥家庭养老的优秀传统,大力提倡尊老爱老、赡养老人的传统美德,并给传统的儒家孝道原则以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诠释,形成适应老龄化社会特点的新的孝文化。

第一,用儒家的“孝”文化,倡导养老、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风尚。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有“养儿防老”的传统,尤其是在农村到今天依然如此。我国法律也规定,赡养老人是成年子女的义务。但在农村却出现许多与建立和谐社会不相协调的不赡养、不尊敬老人甚至虐待老人、遗弃老人的现象,这是和我国法律相违背的,同时也是和我国传统的孝道不相协调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在农村青年中大力宣传现在依然适用的儒家的“孝”文化,倡导养老、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风尚,让老人过上和谐美满的晚年生活。

篇(6)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和综合状况。两种文化一经接触就必会因其差异性而产生矛盾、冲突。本文从电影里许一家在美国遇到的问题入手,分析中美文化差异,并探讨其根源。

一、征服与调和

电影中许被认为虐子主要是因为美国人不理解刮痧,听证会上许解释到:“几千年来中医认为人有七经八脉,就像无数小溪流向江河,江河又奔向大海……”此话让稍有文化的中国人听来,都会觉得将中医解释得形象易懂,但美国人却理解不了。西医以神经学、细胞学等为基础,用药物和仪器来治疗,以把侵入的病毒杀死,尊崇的是征服与毁灭;而中医以“气”为中心,始终遵守着生命进化的规则,其治疗用的药材都是自然生长的,讲究养气、调气、理气,追求的是调和与平衡。

中西医的差异不仅是医学原理上的,更体现了中美哲学观的差异。中医基本上是建立在庄子的哲学基础上的。庄子主张“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把人和自然看做是“一气相通”、“一理相连”。中医的阴阳说、经络说注重整体观察,诊断手法是望、闻、问、切、察言观色;临床经验是口耳相传,师徒相授;治疗方法如针灸、推拿、按摩、拔火罐、刮痧等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性。西医建立在实证论的西方哲学之上,注重生理学、病理学、解剖学的研究,注重化验、透视、切片、造影等科学的验证手段。

中西医差异还体现了中美迥然不同的自然观。近代西方的自然观认为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是根本不同的两个领域;人类依靠科学和理性,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方面有无限的能力。所以西医的原则是,通过科学实验,使用药物和仪器,杀死病菌,表现出一种对立和毁灭。中国儒道思想中关于人和自然的关系,都推崇“天人合一”,强调人对自然的崇尚和协调。庄子认为人的能力有限,人类的任何作为都是对大自然的破坏,所以真正有修养的圣人是不参与大自然的造化过程的,而是安然的随顺自然、任变而终。以此为基础的中医,使用自然生长的药材,注重阴阳平衡下的转化,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这源于中国唯物主义哲学把气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

二、集体与个体

电影中昆兰不理解许为什么把本是父亲给丹尼斯刮痧说成是自己刮的,简宁给他的回答是“BecauseheisaChinese”。中华文明源于内陆的农耕文化,这种文化孕育了中国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表现在重视社会和谐、家庭和睦、人际关系合作,看重责任与义务等方面。且中国人还认为集体主义高于个人利益,在两者冲突时,个人利益应做出必要的牺牲以保全集体利益。家作为一个小的群体单位,在中国人心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以“百善孝为先”为原则遵循孝道是中国人维持家这个小集体的主要方式,许在听证会上作伪证便是保护、孝顺老父的体现;不止如此,故事的背景是许将老父接到美国,准备给他办绿卡一起生活,这是在物质生活上保证父母;在老父回国时,许将丹尼斯从儿童福利院“偷”出来,只为让老父走之前见一眼孙子,这便是从精神上满足父母。

与中国不同,西方文明是源于海洋的商业文化,这种文化孕育了西方民族特有的个人主义价值观,重视竞争与挑战、看重权力和自由,重视自身的需要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认为寻求个人的发展,谋求个人利益是理所当然的,也是人生的目标,集体利益不应该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个人利益和个人自由是不容侵犯的。所以听证会上,美护士指责许在简宁生产有危险的时候宁可要大人不要小孩,认为这是野蛮的,是对个体存在的抹杀。而许反驳了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材烧”,认为只要妻子在孩子就还会有,从长远和整体来看都是最合适的。而原告律师为了打赢官司,证明自己的能力,不惜歪曲《西游记》里孙悟空的形象,也是奉行个人主义的体现。

三、法理与情理

萨皮尔—沃尔夫假说中的语言决定论认为语言决定思维模式,语言的用法或结构会反映出人类的习惯或模式。汉语起源于象形文字,通过字形可以引发意义上的联想,有助于使用者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英语属于拼音文字,字形与意义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促进了使用者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又因为英语结构紧凑,英语中频繁使用关联词,句子是由各种连接词衔接而成;汉语结构松散。很少使用关联词,句意的通顺依靠意义的连贯以及体会和领悟字面之外的深意。所以英语语言结构呈现的是分析思维,或逻辑思维;汉语结构呈现的更多是关联思维。这种思维的差异体现在生活态度上就是中国人重义轻利,美国人更注重原则性。在美国法律是绝对的,在中国则是“法理之外,更有情理”。

护士看到丹尼斯背后的瘀伤,立即打电话给儿童福利院,儿童福利院立即采访许一家人接触的人员收集证据,之后向法院控告许虐子;还有不能将孩子单独留在家里的规定,都凸显了美国法律对于公民的各项权利都是予以保护,且有相应的执行力。电影中昆兰作为许的律师,在看到丹尼斯身后瘀伤的照片之后,对许产生质疑,后来竟然出庭作证说许打孩子是不对的。可见,美国人的法律观念和其原则性。中国则是一个人情社会,办什么事情都喜欢找熟人,如昆兰明明不是家庭法方面的律师,许认为他是自己的好朋友可以信任就将其半强迫来做自己的辩护律师。在听证会上,许也试图通过讲述自己有多爱丹尼斯,让法官和原告理解并认可这种情感,撤回对自己的诬告。结果并不乐观,法庭讲究的是切实的证据。后来许聘请的女律师,建议他们走向法官证明自己是一个好丈夫、好爸爸这条路时,许却痛苦的表示爱自己的孩子,难道还是一件需要证明的事?这种鲜明对比体现了美国人的分析、逻辑思维特征,以及中国人喜欢以情动人的民族特征。

四、结语

中美因使用语言、地理位置、社会起源、历史发展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哲学观、思维方式以及名族性格。我国前驻德大使卢秋田将中西方主要的思维和文化差异总结为四点:东方人讲求整体性,而西方人更注重个体性;东方人重视求同思维,而西方人往往追求求异思维;东方人重义轻利,而西方人则更注重原则性;东方人的感情表达间接、含蓄,而西方人的感情表达则直接、外露。这几点在电影中都有体现。两种文化接触,必然会产生冲突和矛盾,同时也会有平衡与融合。中美文化的对立和同一在《刮痧》中以听证会对峙和圣诞节大团圆的方式分别表现出来。(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何琛、刘蓓、郭树强.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调和[J].电影文学,2008.

[2]何正欣.浅析中西自然观之差异[J].理论学刊,2010(05)

[3]金鸿浩.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冲突与应对方式刍议——基于对电影《刮痧》的内容分析[J].影视文学.2011

[4]刘石钰、李荣美.《刮痧》折射出的中西文化观念差异[J].电影文学,2011.

[5]李茜.从民族中心角度解析《刮痧》中的文化冲突[J].文艺探究,2011.

篇(7)

“仁”是孔子提出的最高道德原则和道德评价标准,是儒家思想道德规范的最高准则,在《论语》中,言“仁”者五十有八章,“仁”字凡百有五见。所谓“仁”就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尊重人,爱护人,礼待人,重视人的价值和主观能动性。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是其社会思想和政治思想的出发点。

孔子仁的思想内容包括了十个方面:

(1)礼,礼是实行“仁”的目的。(2)孝悌,孝悌是实行“仁”的基础。(3)义,义是实行“仁”的标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见利思义”《宪问》。(4)忠恕,忠恕是实行“仁”的方法。(5)知勇,知勇是实行“仁”的首要条件。孔子把知、仁、勇联系,作为必就行的三要素。(6)恭宽信敏惠,这是实行“仁”的必要条件。(7)俭、好学,这是实行“仁”的要求。(8)中庸(道),这是实行“仁”的标准和境界。(9)温(温和)、良(善良)、恭(敬)、俭(节俭)、让(谦让),这指的是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的德行。(10)刚(刚强、果断)、毅(坚毅)、木(质朴)、纳(言语不轻易出口)、直(质直,直道而行),子曰:“刚、毅、木、纳近仁。”

二、仁的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

(一)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多样性

儒家文化的教育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包括六艺、四教、四书五经等。其中,四教指文、行、忠、信,这是有关政治道德的;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这是为全面培养受教育者的技能技巧而设;《诗》、《书》、《礼》、《易》、《春秋》)是为提升受教育者的文化素质而开设,并长期沿用,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并称为“四书”,至此“四书五经”一直是儒家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的升学、就业压力增大,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严重的甚至产生心理疾病。心理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乐观点的心态和顽强的意志,以适应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孔子尤为欣赏颜回“身居陋巷,乐在其中”的豁达乐观,认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强调“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向上心态;孟子认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是一个人担当重任、成就事业的必经历程。儒家文化中这种重视苦难经历的思想及其倡导的自强不息、刚毅不屈的积极进取精神,有利于增强受教育者直面挫折的自信心,培养他们拼搏进取的积极向上心态;有利于克服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实现心理教育的目标。

道德教育是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高校的道德教育也有着丰富的内涵,如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等。儒家道德教育以“孝”为根本,“百善孝为先”是传承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内容都是家庭美德教育的正面素材。社会公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应该继承并发展儒家文化推崇的诚实守信、推己及人的“仁爱”精神。

“人而无恒,不可以为巫医”(《论语?子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强调有恒心,立长志;“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强调省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为政》)、“言必行,行必果”(《论语?学而》),强调学思并重、诚实守信。此外,教学相长、身体力行等思想都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

篇(8)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特殊的功能。它以学生为主体、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包含了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而医院文化是“以病人为中心”和“崇尚科学”为特征的一种特殊行业的现论文化。主要体现在它具有挽救生命、造福大众的高尚性;探究和崇尚科学的智慧性;甘冒风险、不顾危险的奉献性;永远与生命和鲜血同在的热情性;协同会诊的团结性;“救死扶伤”的卫生行业性、“精益求精”的医药科技性、“仁爱为怀”的公共服务性、“悬壶济世”的社会保障性等方面。医院文化建设质量是现代医院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和患者对医院服务水平、人员素质、医疗技术、就医环境的综合评价。本文就如何使校园文化中宽松、自由和张扬个性的特点与医院文化中规范、严格、重视质量的特点有机结合,突出职业的特点,建设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通过学校育人功能,营造医院的人文氛围

首先,在校园环境建设上,“要让校园的每堵墙壁都说话”,要赋予校园里的建筑设施具有丰富的文化涵义。可在教学楼的宣传栏上,展示医疗、护理的先进理念和作风,中外著名医护专家和科学家的画像、名言警语,以及医护人员的先进事迹。利用班级的宣传栏,宣传有关于医疗、预防、保健等医疗常识。其次,经常邀请医院专家来学校讲学、聘请他们担任学生导师,组织学生到医院参观、见习,使学生接受优秀医师的影响、体会患者的需要、感受医院文化的熏陶。同时积极开展社区健康宣教、义务体检等卫生服务,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对老人、残疾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关爱,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在服务中实践医学知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医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在学生道德培养中注入医院职业道德

卫生院校应注重不断地灌输医务人员救死扶伤、济世于民的行医准则,作风清廉、不图名利的道德品质、认真严谨,精益求精的学术作风,牢记医护人员要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医疗及健康服务。让学生在校时就懂得作为医务工作者还必须做到要执行医德规范,培养医德操行;要有事业心、责任心,预防各种事故、差错、矛盾发生;要在诚信度上下功夫,树立救死扶伤,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行业风尚;还可将法律课堂移向社会,组织学生参加法律庭审,旁听涉及医德医风等医疗纠纷案件的审理,提高他们的自警自律能力,从而使他们知道,败坏医德医风、违反行业作风纪律、侵害患者利益、有损白衣天使形象的违规行为,社会和医院是要实行责任追究和法律制裁的。

三、校园学习与医院工作零距离对接

医学院校与医院合作办学,促使学校引进医院的管理模式,使教育管理与医院管理零距离;学校建立模拟仿真医院基地,学习实践与临床服务零距离;加强院校合作研发,师资培养与医院实践零距离,培养“双师型”教师。让学校教师下医院积极进行医疗、护理的临床实践,自觉执行医院的医德规范,培养医德操行;树立救死扶伤,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行业风尚。这种具有优秀的医德师德和崇高的事业心责任感的教师,才能引导和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同时让医院医生上课堂参与教学,医生平时就在医院上班,对医院提出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严谨、诚信”、“敬业务实、和谐进取、创新开拓、爱心奉献”的医院精神等内容都很熟悉,可将其融入到教学课程的知识中,也有利于尽早感受职业需求。

四、校园人际关系与医院医患关系衔接

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助于广大师生员工达到密切合作,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的集体,更好的发挥整体效应,培养优秀医学人才。而医患关系是社会生活人际关系中的特殊表现形式,是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患双方对彼此之间相互认同的一个衡量标准。目前,医患关系是当前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是医院与社会之间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医患关系的状况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因此,医院要在日益激烈的医疗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以患者的需求为医院的工作中心,建立相互融洽、理解、信任和支持的医患关系。作为卫生院校的学生在学校面临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较为简单的人际关系,将来也面临复杂的医患关系,因此在学校教师就要着重培养学生沟通技巧,让学生学会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的考虑问题,处理好人际关系。工作后就能利用有效的手段与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有助于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满足患者对医疗信息的需要、密切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

五、结束

任何一个医学生最终都是从医院毕业的。因此,医学院校文化与医院文化结合,是医学院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不竭动力,是医学院校的精神和灵魂,是培养高技能实用型医学人才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体育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 建设意义

校园文化是学校组织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营造的具有各自特色的文化意识,包括学校的发展目标、价值观念、风格特点、传统习惯和规章制度等在内的有机整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从多元化入手,立足于现实建设,着眼于长远发展,开展校园体育活动,使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寓乐、美、学、文于一切健康有益的社会活动之中。用现代体育思想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以健全的组织文化构建凝聚群体意志和力量的团队精神,这对组织成员的创造力、凝聚力、组织效率的提高及组织目标的实现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和积极作用。

一、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不可分割的整体及校园文化的特点

校园文化的整体性特点:就体育文化而言,它不是对单一的文化活动的开阔和描述,而是以深逢的大学传统为底蕴、先进的大学精神为理想。通过校风、学风等校园精神层面而弥漫在每一个学生心中的群体文化。在高校任何一种校园文化传播中,从精神理念的设计到具体部门的实施,都需要教学、科研、管理、后勤等各部门的密切配合,群体协调。

校园文化的实践性特点:校园文化即是一种文化理想,又是一个实践过程。不管是从学校层面、管理层面、教师教育层面还是学生层面,都存在继承、发扬、修正、完善的过程。也称为是一个系统工程。体育文化的凝练和形成同样需要有针对性地工作部署与实践活动来实践、传播、运用、灌输与推广。

校园文化的主体性特点:校园文化的主体是指与客体对象相对应的校同文化建设的承担着、执行者和受益者,包括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等全部的校园人。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学术论坛、社团组织的各类活动、媒介宣传引导、各类的竞赛活动等。都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得以充分发挥,共同建设美好精神家园。

二、校园体育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体育运动是体育文化发展的载体,也是一种社会文化需要。作为文化现象,体育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一)高校体育具有教育效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育德于乐

具思想性、学习性的体育活动是校园文化中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能在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培养人、教育人、改造人,从而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每一个校园人;也加速校园人在政治素质、价值取向、知识技能、人格心理等方面的社会化进程,使学生在不同程度上产生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的心理需要,有效抑制与大学生要求不相符合的思想和行为。高校体育文化以其广泛的群众基础、突出的德育功能,提高了校园人热爱美、鉴赏美和表达美的能力,使高校形成具有鲜明特点的校园文化。

(二)高校体育具有凝聚效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寓教于乐

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栋梁,必须引导青年学生努力拼搏、刻苦成才,发挥凝聚力和战斗堡垒作用。体育活动中的竞技运动正好突显了为集体拼搏的竞争精神,是沟通感情的“桥梁”,是增进友谊的“纽带”,是凝聚人心、增进团结的“法宝”。实践证明,高校体育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激发人们产生认同感、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宿感,合成巨大的内聚力,将个体目标整合为学校的总体目标。

(三)高校体育具有激励效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励志于乐

开展积极向上的体育活动能够强有力地调动校园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鼓舞人心的精神力量,形成学校活力。

校园文化工作离开了体育工作就缺乏应有的牛机和活力。我们在抓好教学与科研的同时,要注重以有效的体育活动相配合,鼓舞斗志,培养集体荣誉感。

(四)高校体育具有传播导向效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获智于乐

学生在运动场中最容易传递真情实感,最容易赢得同场竞技者的喜爱和尊重,也最容易得到战友般的信任,并在“是对手更是朋友”的轻松氛围建立新友谊。在运动中,校园人学到如何尊重自己和他人,如何实现合作,如何把握适度忍让和情感表达,“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具有传播导向效能。高校体育活动能陶冶、感染、规范学生,为个体行为提供价值参考,使个体自觉地把组织目标视为自己的行为目标。

三、关于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体育文化对建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应该大力发展体育文化,下面就介绍一些具体的方法和建议。

(一)加强媒体宣传力度

经常运用标语、图展、广播、录像等媒体,进行体育文化的渗透。使师生员工真正认识到强健的身体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是现代人生活的基本条件。达到培养对体育的兴趣,提高参与程度,使大家都了解体育、参与体育、享受体育。

(二)重视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主要途径,它既要完成体育锻炼的任务,又要活跃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要认识到课外体育活动对提高学生锻炼意识和积极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组织观摩体育比赛

观摩比赛可分为录像、电视实况转播、现场观看等形式。组织学生观赏比赛活动,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同时,也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热爱体育活动,欣赏体育美的重要手段。

篇(10)

全面融合,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学校文化的各个方面

篇(11)

大学校园是培育~代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地方,是否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道德水平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同时也是最敏感,最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一个群体,如何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是高校教育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一些落后的理念、思想和意识,但是也有许多催人上进、与人为善和以人为本的优秀传统。如何汲取中困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并以之注入当前的高校德育工作,造就具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新一代大学生,将是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的课题。

一、简析当前高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l、高校德育形式单一,缺乏与时代相契合的活力和创新点

目前,高校德育丁作主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主,总体上没有跳出课堂的范围。尽管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规定为大学生的必修课,这些课程也成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但这些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内容缺乏实效性,教材缺乏合理性。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各个阶段,各门课程内容重复现象比较严重,学生耳熟能详。听起来如同嚼蜡。而且整个教学过于强调知识性、系统性、统一性,反而不能很好地把握时代特色,不能跟上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社会现实,所以教育内容显得陈旧、僵化、空洞,大学生们学完以后,往往感觉是虚的、空的。

2、高校德育内容单调,缺乏核心价值和教育力度

当前的高校德育的主要内容是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指导思想灌输给学生,比较来说缺少公民基本精神、社会基本规则和做人的基本道德操守的教育,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培养大学生树立民主、自由、平等、博爱、宽容的基本公民修养和实事求是精神的教育,就更是被放在了相对次要的位置。因此,社会上把现在的8O后的大学生称之为“颓废的一代”,这与“四有”的现代公民要求相比,差之甚远。加之现行的校园德育内容已经多年未作实质性调整,没有时代感。而最关键是缺少一个核心价值,一些学生在校园中生活不知要干什么?为什么?缺少目标,没有动力。相反,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却有着不同民族精神的精髓,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文胸怀.有“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有“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境界,有“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理想追求。可是试问当代的大学生,有没有一种东西能够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热血沸腾?答案可能是模糊的。正是因为缺乏一种核心价值的指引,高校德育才不能最有力地塑造学生的道德和品格。

3、高校德育手段生硬,缺乏情感关怀和深入人心的震撼力

当前高校德育的手段比较生硬,主要是上传下达的圣喻式、铺天盖地的宣传式、长短不一的口号式、不假思索的教条式和孤注一掷的训话式。教育者在依托青年学生成长的特点挖掘新的方式方法这个高校德育的重要环节上还缺乏实践。总体上来说,高校德育给人一种生硬和冰冷的感觉,这样很容易使正处于青春期末期的大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现在的大学生掌握的知识总量在增加,接触到社会范围在扩大,思考问题的程度在加深,而思想还不够成熟,生硬的手段往往只能使高校德育教育的效果停留在表面,难以深人人心,处理不好,还可能造成负面影响。

二、概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及其对当进高校德育的意义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是矛盾的统一体、复合体,它是长处和优势与短处和缺陷掺杂在一起,对它们要认真分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历史的沉积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形成了“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报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政、笃实宽厚、勇毅力行”的十大传统美德。其中有价值的部分主要有:

I、重视道德,教育有着浓厚的道德色彩

中国自古以来称为礼仪之邦,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非常浓厚的道德色彩,而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教导学生如何进行道德修养,提高道德水平,将来按照道德原则为人处世,即学习: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道德,“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可渭四维,一日礼,二日义,三日廉,四日耻。”(《管子·牧民》)可见,道德唯上的思想自古就有。重视道德修养的传统为提示当今高校德育要把道德教育摆在首要位置上,并切实纳入整个高校教育体系,以道德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指导和方向。

2、普遍的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忧患意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普遍存在,“生于安乐,死于忧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千百年来这种以对国家民族的关注、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缔造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道德风貌,增强着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凝聚力。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正是高校德育中缺失的核心价值,这是道德最崇高的部分,一个大学生对与国家的热爱是激励他奋发向上的最高动力。

3、群体意识与团结和谐的人际观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人的理解总是从这种关系上去把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传统文化中的集体原则加以改造,无疑对于我们坚持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具有借鉴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否定以个人主义为动力,而是注重群体和谐,肯定敬业乐群、勤奋合作,提倡齐心协力等等。这些对于重建校园公正、扶植校园正气,调节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问的关系十分重要。

4、“修身为本”的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修身为本”构成了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传统的修身之道认识到道德修养对于提高人的道德品质的重要作用,在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仍有其现实的价值。以仁义为原则,包括“五爱”和“三德”在内的社会主义道德的培养和形成,同样能够而且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伦理道德中汲取营养。

5、提倡人伦价值,强调孝敬父母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明人伦”,所谓“人伦”,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在人伦要求中,儒家尤重“父慈母孝”,孝顺父母被看成道德的根本和教化的出发点。今天,弘扬家庭美德,提倡“孝敬父母”,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养老、尊老、敬老的道德风尚。高校德育应从细处着眼,从学生身边人手,结合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一个完整的道德教育体系。

三、将传统文化的合理因素注入高校德育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教育,作为一个具有优良传统的民族的道德教育,更应该体现民族特色。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合理的因素值得当今的高校德育借鉴,我们更应该把高校德育作为传播、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这个意义上,将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因素注入当今高校德育不仅是培养一代社会所需人才的客观要求,更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所在。具体说来。应该做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

l、调整课程设置,以中国传统文化丰富高校德育内容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关键在教育,而当下高校思德教育恰巧缺乏核心,泛泛而不集中,缺少主题,使得高校德育建设没有力度,缺乏说明力。建议在高校普遍开设传统文化课,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列入教学大纲,纳入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比如,开设精典诵读,精选《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老子》、《庄子》及四书、五经和唐诗宋词等文史哲经精典著作,作为德育教材,把祖国传统文化所宣传的“仁、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作为高校当前进行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以课程为载体,以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为依托,对学生进行为人处事、学习生活所应具有的道德规范、意志品质、行为习惯教育。并通过教育,使学生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基础上.领悟其精华,弘扬其美德,使大学生真正成为严于律已、善待他人、关心社会、受人敬重的社会所需人才

2、调整教育手段,以中国传统文化提升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