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建筑设计知识管理大全11篇

时间:2024-01-07 16:27:1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建筑设计知识管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建筑设计知识管理

篇(1)

1.城市的减灾管理与智能建筑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灾害事故出现新的发展趋势:一是城市重大自然、人为灾害和事故隐患依然存在,并且一些新的致灾隐患还可能不断出现:二是原有的致灾隐患的内涵和外延可能不断扩展、激化,新的致灾因素还在不断呈现(如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天然气的生产和利用、流行性传染病、雷击对智能化建筑和设施的危害等):三是人为事故在灾害发生次数、灾害损失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从城市灾害事故和现状特征及发展趋势分析,其灾害事故在产生根源、表现形式、危害对象及灾损程度等方面与自然、技术与社会经济系统非常复杂的交织于一体,使得任何单一、局限某一领域的行政与技术的管理手段都无法应付,必须要求采取综合的减灾管理手段,才能有效地防范与应付灾害事故。从城市灾害事故的现状特征及趋势分析来看,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飞速发展,已成为新的致灾因素和灾害发展的重要隐患之一。因此,智能建筑中灾害的预防和防灾、减灾管理就成为城市防灾、减灾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有的城市防灾、减灾管理应急指挥系统,已经可以把一些大型智能建筑监控系统和车站、码头、地铁、机场一样切入到城市应急指挥中心。对重要的、大型的,高层的智能建筑作为城市防灾、抗灾、减灾的重要目标,强化了城市对灾害控制的实时性。

2.开展智能建筑减灾管理设计的必要性

2.1大型建筑内灾害发生和表现的几种形式

(1)自然灾害

雷击、地震等外界因素引起的突然停电、停水;气体输送管道的破裂引起的有害气体的泄漏供电线路老化引起的火灾,设备老化故障引起的事故,电梯困人:水灾:传染病的流行等都属于自然灾害。

(2)人为事故

人为引起的火灾、盗窃:坏人的破坏引起的停电,停水、有害气体的泄漏、爆炸:操作不当引起的设备故障的蔓延等。

(3)混合型的事故灾害

设计与管理不善引起的火灾、爆炸、停电、停水、有害气体、液体的泄漏;设备故障引起的灾害等。

2.2智能建筑灾害管理的必要性

(1)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的需要由于致灾因素的相互叠加,城市减灾的群发性还体现在各种灾害的链状的特点,当一种灾害发生后,时常会发生一连串的衍生灾害,这种现象称为灾害链。城市人口、建筑和经济因素的高度密集,相同等级的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比农村相应增大。建筑的密集,大型建筑的人口众多,当灾害发生时,是灾害容易衍生的场所,可能产生灾害“放大效应”。另一方面,由于城市经济实力强大,决定了城市防灾资源和智力资源非常丰富且相当集中,只要能够有效地加以综合利用,就可以提高综合减灾、综合效益。由于大厦内智能化系统的存在和考虑了减灾管理,又可以体现城市灾害的“缩小效应”。因此,智能建筑必须适应城市发展需要,在设计、建设和管理智能建筑时必须体现减灾管理的理念。作为城市减灾管理的一个单元,通过社会的共同努力使城市尽可能实现灾害“缩小效应”的效果。

(2)智能建筑理论发展的需要

虽然现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对智能建筑定义说法不一,但都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点,就是智能建筑一定要给使用者提供一个安全的使用、居住和办公环境。这就是说,提供环境愈安全,智能建筑就愈好。所以说智能建筑的减灾设计和管理是智能建筑发展的需要。

(3)智能建筑减灾管理是大型建筑内灾害隐患增多的需要

3.智能建筑减灾管理设计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1防灾减灾内容设计不完全

目前智能建筑防灾减灾设计主要考虑火灾和盗窃破坏等内容,并建立了相应的火灾报警系统和综合保安统。近年来对防雷接地设计也开始了重视,但是对突发性灾害,缺少技术防患和减灾安全管理,目前智能建筑设计中几乎没有这方面的考虑和描述。

3.2防灾系统增多时系统联动关系不清

智能建筑中,当某层发生火灾时,又突然停电(或火灾要切断该层电源),按常规设计,突然停电时为了防止失窃,门禁系统控制门要求处于关闭状态。而同时发生火灾时,为了人员生命,要求火灾层人员能赶快脱离现场,门要迅速打开。由于系统联动设计考虑不周,或没有在集成系统中进行综合减灾管理设计,延误了救灾的宝贵时间,往往会影响急救放行准备和大厦物管人员做急救现场处理工作。这些没有减灾管理设计,与各急救中心不能及时联系,大厦保安人员或物管人员没有准备等,延误了救护的实时性,造成的危险就更大。还有其它一些减灾管理设计,在目前的智能建筑集成时考虑甚少。

4.智能建筑防灾减灾管理设计基本内涵和方法

4.1防灾减灾管理设计基本内涵

智能建筑防灾减灾管理设计内涵从理论上讲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又是一个联动过程。它应该以建筑为平台、为基础,包括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的整个过程。

(1)结构:从建筑结构开始,有建筑抗震设计、防雷设计、防火设计及消防安全通道设计等。

(2)系统:从智能化系统设计上,有火灾报警系统、综合保安系统设计等机房防雷接地系统、不间断供电系统、突发事故的应急指挥系统等。

(3)服务:从服务方面讲,包括提供安全、舒适、便捷和实用办公、生活、居住环境,提供各类信息服务、生活服务、咨询服务,提供突发事件救助服务等。

(4)管理:包括建筑的使用、维修管理,系统使用维护管理,服务、设施和人员管理,防灾、抗灾、减灾管理以及突发事件应急救助等。实质上减灾管理与智能建筑的4项基本要素密切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讲,智能建筑的防灾减灾设计是智能建筑基本的设计内容之一,和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好坏有关,也是实现系统综合优化、实现系统联动控制、实现系统信息、资源共享,最终实现系统集成达到1+1>2的目的和效果的基本要求。

4.2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是实现减灾的基本方法

篇(2)

利用交通走道(直线型或曲线型)将规模、形态各不相同的观众厅空间和休息空间及其他附属空间联系起来,构成一个空间序列,如图1所示。各观众厅可接触排列,也可相互分隔,由单独线型空间加以联系。观众厅外墙面和内部空间视觉特征一般呈现重复、渐变、类似、交替或个性等特点。串联式空间组合方式具有较强的空间导向性,组合方式简单,交通流线明晰。但由于观众厅疏散口一般直接面对交通走道,在观众人数较多时,空间交通负荷过大会影响观众通行。针对串联式组合普遍存在的这一问题,解决办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在基地面积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扩大交通面积,将线型交通走道设计成街道的形式,通过街道宽度、墙体曲直或颜色等的变化,形成层次感及趣味性十足的交通空间,再基于信息、生态等技术的应用,形成电影文化临时展地,供人们休息交流;二是在两个观众厅之间设计交通通道,直接与室外相连,成为退场人流的疏散口,观众可根据自身需要,既可直接退出影院,又可回到大厅进行其他活动。此外,为诱导人们的消费活动和观影行为,串联式组合一般将交通走道设计成直接面向公共场所的玻璃盒子,成为城市空间的延续。例如英国建筑师蒂姆•福斯特设计的三环电影院(图2),位于伦敦最繁华的场所之一,设计时将门厅设计成伸向街区的玻璃透明空间,并且用一个高悬的门廊屋檐来遮阳,门厅内设计酒吧和休息厅。无论是门厅内的经营内容,还是其朝向周围社区开放的姿态,都吸引了大量观众,被认为是最具感染力的电影院之一。

1.2集中式平面布局

将影院各功能空间通过中厅、交通走道加以组合。中厅面积较大,为主导空间,其他部分则围绕中厅展开(如图3所示)。这种组合方式的特点是空间向心性增强,方向性弱化,中厅承担人流集中和疏散双重功能。集中式影院空间组合的信息流具有明确的控制中心(中厅),信息的传达须经该中心的疏导,影院信息呈现出网状发散的特点,增强了对影院内部事务掌控的能力,对内部人员行为具有较强的指派性,增加了影院效能和安全性。由于观众厅空间方向各异,放映厅、办公用房等其他辅助设施位置不如串联式组合那样明确,空间流线也较为复杂。对于规模较小的影院(观众厅数量小于4),可将中厅和休息厅结合起来,设售票区、卖品部、电影衍生品展柜及开放式餐厅等,由于观众数量较少,不需要另设观众厅而设直接对外的人流疏散口。但对于较大规模的影院,由于人流量大,需根据影厅特点将其分类组合并加以标示,例如儿童放映区、老人专场、好莱坞放映区、VIP区等,并且需将休息厅围绕每组影厅加以分散布置,且必须根据人流量特点设计相应的人流疏散口,其设计方法可采用串联式组合中两影厅之间设计出入口的方式,也可为每组休息厅都设计直接对外的出入口。此外,规范要求每组休息厅必须设计相应的卫生间、办公空间等辅助空间。

2人性化的空间设计

相较于传统影院,信息时代影院建筑既要创造舒适的空间氛围,又要充分调动大众的参与性,因为大众不仅在使用空间,同时也在创造空间。因此,通过扩展影院的服务功能,可以使影院成为多种城市功能的重要载体,满足使用者的多种行为需求。通过建筑手段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创造更加宜人、个性、多元的空间环境,在观众活动与空间形态之间建立起对话机制[1]。

2.1公共空间的生态化

影院长期一直被认为是与“阳光”绝缘的建筑,被设计成封闭的黑盒子,内部大多使用人工照明方式,既浪费了能源,又降低了影院空间质量。信息时代的影院建筑已成为活力十足的公共开放性空间,其氛围的轻松舒适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对观众的吸引力,而自然生态环境被认为是最理想的休息停留空间。因此,阳光、植物等被引入到影院设计之中。北京长虹影院通过立体共享大厅内大面积的玻璃窗让光线投射进来,除增强室内明亮程度之外,也可大大节省照明能源,同时,阳光照在室内,形成奇特斑驳的光影效果,使室内空间的层次感更加丰富(图4a)。国外也不乏重视绿色生态化的设计实例,如加拿大蒙特里尔魁北克实验电影院,设计了露台咖啡店和花园院落,把空气和蓝天带给了这座建筑,使公共空间沐浴在自然光之中,并随太阳的移动而千变万化,这里的树木和露天空间如影院的肺部,驱赶了大多数现代影院建筑里出现的人造天气(图4b)。

2.2观影空间的多样化

信息社会,观影人群逐渐多元化。而影院作为面向各类人群的一种休息场所,需要考虑在静态建筑中融入变换的风格,动态适应不同观影人群的需求,实现对社会文化的开放。近年来国内外建造的多影厅影院,重点应在观众厅空间处理的细节上加以改进。根据观众厅的使用人群,按照其相应的人体尺度和心理需求,选用不同的色彩、主题、形态、结构等元素处理引导空间、装饰墙面或顶棚,实现人性化空间环境的渲染。如中国木偶剧院的小星星影厅(图5),充分考虑儿童的特殊喜好、心理特点,突出“童趣”这一主题,运用绚丽夺目的颜色和活泼的图案来装饰空间,座椅采用明蓝、正红色,顶棚上镶嵌星星图案的照明灯,配合墙面所绘的降落伞和五颜六色的储物格,营造出活泼可爱又带有梦幻色彩、符合儿童喜好的观影空间。

2.3空间装饰的电影文化

影院是大众文化场所,其环境气氛应具有电影文化特征,强化文化氛围的视听觉表达,这是其区别于其他公众场所环境气氛的重要方面。因此,内部空间的塑造一方面应加强电影海报、明星照片等与电影文化相关元素的运用,另一方面应灵活采用多媒体屏幕等信息技术成果和现代艺术表现媒介,增加影院文化的表现力,使人们在使用空间的同时,获得视、听等不同感官体验空间的艺术特点,尽快融入电影文化氛围。北京长虹影院的网络咖啡厅的主墙面绘有早期好莱坞电影的经典宣传画,瑰丽的色彩与咖啡厅红色的沙发相互辉映,与咖啡厅的“网络”主题恰当匹配,营造出个性、年轻、时尚的休息空间(图6a)。又如由菲奇设计公司设计的特拉福德中心UCI影城,通过电子流的投射和图像、声音的展现,无形中为观众营造了一种电影文化氛围(图6b)。

3风格化的外观设计

3.1表皮的通透性

信息时代的影院已成为城市空间体系中的重要活力点,更加注重影院对城市的开放性。传统影院的封闭外形,与城市空间对立,不适用于信息时代。因此建筑表皮大多采用电、玻璃、不锈钢等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光亮材料等呈现交互构成的充满动感和绚丽色彩的图像片断,营造通透性与变幻性的视觉感受。菲奇公司和德国冯•格坎马尔格事务所联手设计的UCI基诺维尔影院,基于内部街道的理念,采用双层表皮的设计手法。玻璃外墙与影院内部结构相分离,使用复杂的拉索和杆件加以支撑和牢固,使观众在未进入影院时即被建筑物内部的绰绰人影和复杂结构营造的虚幻影像所吸引。夜晚时,明亮的楼梯主宰了沿街建筑,内部艳丽并极富动感的色彩使影院成为一个熠熠生辉的巨大招牌(图7)。

3.2造型的变异性

信息时代虚化的空间观对建筑造型设计产生深远影响,打破了传统影院造型审美定式,不断追求扭曲、变异和不确定性,建筑形态千姿百态。并且,随着人们多元审美情趣的出现,对奇特、个性和视觉刺激的追求日益强烈,要求影院设计更加强调个性化和视觉冲击力。北川原温设计的位于东京涩谷的莱兹电影院,屋顶呈波浪起伏,在弯曲盘绕中上升,搭在屋顶上的闪亮的金属镀铝帷幕被拉向一侧,露出入口上方粗糙、缩进的墙角,俨然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姿态。整个外观如一出怪诞舞台剧布景,戏剧性十足,似乎时刻准备将路人引入电影梦幻世界之中(图8)。

3.3外观的信息化

电影是可视的、可听的、可阅读的,它以图像和声音的形式向人们传递着文化信息,影院不仅是电影的容器,也是表达电影信息的载体,深究之下,同样具备可视、可听、可读的可能。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在影院外观中的应用,交互构成充满动感和绚丽色彩的图像片断,实现了影院建筑表皮与电影信息符号的一体化和信息符号的虚拟化。美国AmphibianArc公司设计的重庆山城电影院投标方案(图9),电影的场景和思考方法为建筑设计提供了借鉴,这座建筑被定位成可以透过多种知觉感受的实体。电影婴儿期的“拉洋式”盒子作为影院外形回溯的参照,意在引发直观的联想,借助电子看板使得建筑本身如同电影般可供实时观看,但同时又是视觉效应强烈的建筑表达,不断向人们呈现着多样性的影像。在设计过程的终点,生成的是电影之建筑,或建筑之电影,而非建筑自恋的表演。建筑所表达的信息量的增加提高了建筑的可读性。

篇(3)

Abstract: The new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specification in the reliability of structure, design calculation,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has significant updates and additions, especially on the seismic and structural integrity, the rules make higher demands, the design can not be completed in one time. And through the quality management in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described the process, process design of comprehensive quality management structure analysis, concise and transparent, easy to master.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of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is a key factor to design units in the same competition in the industry. How to correctly use the design software structure design, in order to meet the demands of the new standard, each design staff is very concerned.

Keywords: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quality management; desig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我国现行结构设计标准的低可靠度原则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国情,提高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的可靠度水平将有利于生产、生活水准的改善,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也符合建筑物业主的利益和要求。在建筑工程领域中,建筑结构设计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同于其它专业设计,它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周期、成本节约,可以说是一个工程中重要的生命线。针对建筑结构设计全面质量管理,设计单位可采取如下过程管理方法,其中设计单位结构总工程师是建筑结构设计全面质量管理的总负责人,组织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一、建筑结构设计管理的理念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没有好的质量,产品就没有市场,只有高质量的产品,在市场上才有竞争力,建筑设计也是同样如此。只有在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上做文章,才能产出高质量的建筑设计成品。建筑设计,在某种意义上讲可等同于建筑产品,它是艺术创作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体。它不能用工业化、工厂化、程序化的过程进行生产,对于不同使用功能、性质的建筑从内容到外表形态是不同的。

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劣,确切地说是一个目标范围的界定,建筑规范、规程和标准是建筑设计合格的下限。建筑设计精品是在设计运行过程中优化取舍,完善完美。因此,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是十分值得重视的。

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就在于强化、强调了设计的“全过程管理”,这是动态管理。它也打破了过去静止的简单化的“结果管理”淘汰制。从而避免浪费时间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建筑设计运行过程要自始至终,由部分到整体、由管理点到强化点,由方案到施工图,这些工作都要进行细化、优化和筛选。它是积极主动、极具挑战性的动态管理。

二、结构的设计过程

结构设计的阶段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结构方案阶段,结构计算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方案阶段的内容为:根据建筑的重要性,建筑所在地的抗震设防烈度,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建筑场地的类别及建筑的高度和层数来确定建筑的结构形式(例如,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混合结构等等以及由这些结构来组合而成的结构形式)。确定了结构的形式之后就要根据不同结构形式的特点和要求来布置结构的承重体系和受力构件。

结构计算阶段的内容为:首先,荷载的计算。荷载包括外部荷载(例如,风荷载,雪荷载,施工荷载,地下水的荷载,地震荷载,人防荷载等等)和内部荷载(例如,结构的自重荷载,使用荷载,装修荷载等等)上述荷载的计算要根据荷载规范的要求和规定采用不同的组合值系数和准永久值系数等来进行不同工况下的组合计算。其次,构件的试算。根据计算出的荷载值,构造措施要求,使用要求及各种计算手册上推荐的试算方法来初步确定构件的截面。再次,内力的计算,根据确定的构件截面和荷载值来进行内力的计算,包括弯矩,剪力,扭矩,轴心压力及拉力等等。最后,构件的计算。根据计算出的结构内力及规范对构件的要求和限制(比如,轴压比,剪跨比,跨高比,裂缝和挠度等等)来复核结构试算的构件是否符合规范规定和要求。如不满足要求则要调整构件的截面或布置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三、施工图设计

1、建筑各专业在各阶段设计过程中应互提设计基础资料,形成配合资料互提单表,以此表来约束各专业人员的设计责任行为。结构设计人员应做到主动与建筑各专业沟通,做到设计严谨、不遗漏。

2、在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中设计人员应严格执行结构设计统一措施,如有异议应及时向专业负责人提出,由专业负责人和总工程师确定最终标准,而不能一意孤行,违反全面质量管理,影响设计进度。

篇(4)

中图分类号:TQ016.5+5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越来越显现出其命脉作用。建筑是决定经济水平的参照,所以建设高水平工程成为了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而建筑工程机械又是建设的臂膀,所以,严格的管理施工机械,才可以为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益提供保障。

1 施工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

对于建筑工程,不仅是基础施工阶段还整个工程施工期间,对施工的机械设备都有着不同需求,建筑工程施工环境恶劣,设备复杂多样,机械设备操作技术要求高,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合理的调配工程的机械设备,对各类设备的运行情况要详细掌握,随时对设备的安全情况进行检查,以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2 当前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机构不健全

目前,部分建筑施工企业过分注重企业的经济利益部分,而忽视了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这对于建筑施工的分布广、设备、人员调配频繁的施工现场来说,机械设备的安全问题成了最大的隐患。施工企业为了节约开支,精简了部分管理人员,把机械设备归纳为现场的一部分,觉得和管理部门没太大关系,这样就造成了建筑施工企业对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极大漏洞,严重影响了施工的安全,做为一个建筑施工企业来说,需要建立完善的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健全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职能。

2.2 机械装备落后,设备盲目购置

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程,不可预见的因素很多。施工机械的数量种类都要根据施工的环境、条件等因素来决定。先进多样的机械设备配置,对施工方法和工艺的多样性是有很大促进作用的。虽然设备配置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工程质量和进度,但是施工企业也不能只盲目的追求量数量而忽视其对自己企业的适应度。要切合企业实际,根据正式的需求进行购置,才能全方位的发挥机械的高效功能,而且还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购置成本。这就要求施工企业要真实的了解自己的公司现状,对设备配置要有长远规划,才能有效避免造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发生。

2.3 机械管理与生产管理存在矛盾

一个企业要保证科学合理的运作,就要重视制度的约束作用。完善的管理,科学的考核,就能极大地调动职工、机械设备的工作积极性,消除“大锅饭”意识。科学全面的管理制度也消除了很多管理上的死角,使机械管理不再仅仅是车辆机械的油料和安全的管理。

3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企业管理首先就是以市场需求为根本,市场需求的发展演变带动企业的管理机制的改进,才是一个市场化的良性循环。合理的管理机制包括很多方面,但是能真正完全调动全员积极性,群策群力,认真主动的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工作中的有效方法就是完善的奖罚兑现机制。经济利益与施工管理有效结合。而且为了更大限度的扩大有利面的影响,要遵循奖大于罚的原则。

3.1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实施规范化的管理机制。

3.2 制定严格的管理方案,并下发到所有操作人员手里,详细了解施工中的各种相关细则。

3.3 严格控制工程机械操作人员的的使用情况,实行严要求,高标准,减少事故的发生率。

3.4 坚持机械设备的质量检查制度。机械设备部每月定期进行一次质量检查,每次检查结果通报,并与奖惩挂钩。

3.5 奖罚分明,对在关键岗位和关键工种上的机械工作人员,实行奖金上的倾斜政策。

3.6 实行机械设备管理例会。在工程施工的工地,按时招开机械设备管理的例会,这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机械设备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使在施工中的机械设备的运行问题和进度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能得到及时的沟通,并进一步加以完善,设备管理例会使机械设备在施工中的具体使用问题得到了及时的调整及落实,使工程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工程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及工程进度的顺利进行。

4 加强设备维修和保养,提高设备完好率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于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是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一部分,施工是一个连续性的活动,所以对机械设备的需求就更加严格,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稳定的运行情况是保证工程施工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所以在机械设备现场,需要有专职检修保人员对设备进行及时有效的维护,以避免因小故障累积成大事故,导致整个工程停工。所以对于机械设备的检测是保证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各部门相关人员的协调配合,特别是设备的操作人员,更要及时发现设备的不正常状况,及时采取措施,以免故障变大,影响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

由于施工的特殊性,对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感觉还存在着很大的困难,部分设备的维护状况还很不尽如人意,如完成施工任务的设备没有清洗,严重的会造成影响设备的使用效果;部分陈旧的设备维护起来很困难;设备的专业维修人员缺乏,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

5 强化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素质

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提高其技术素质和业务能力,是强化现场机械设备管理,为安全生产服务的基础。班组在“三级”安全教育中,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是其中主要内容之一,但设备的完好与否,是同等重要的。我们要杜绝“三违”现象,同样要强调施工设备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它不仅关系到设备的本质安全,同时直接危及操作人员的人生安全。试想,若一台残缺不齐的设备,操控困难、运行不稳,或是安全装置失灵,甚至缺失,其将要产生的后果,可想而知。

所以,要强化安全教育、全员参与,使“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的自觉行为,在学习教育中,努力提高自身的安全素质,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积极主动参与设备管理和安全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施工设备,朝着大型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设备的操作人员以及检修人员、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技术水平、必须与其相匹配,否则,不仅不能发挥设备的正常功能,反而容易造成设备非正常损坏,影响设备的本质安全和使用寿命。因此,建立和落实设备的各项管理制度,不断地进行技术培训,制定可行的安全操作规程,是保证设备安全的必要条件。

结语

设备安全管理,不仅属于安全管理的范畴,而且也是设备管理的业务范围,两者是交叉相融的。设备的管理不能不讲安全,安全管理必讲设备的安全。所以,提倡“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和“安全无小事、安全从我做起”的全员安全意识,是促进设备安全管理迈向新高度的推动力,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袁鲁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9):134.

[2]施宝印.论工程机械的安全管理问题[J].科技与管理,2009(3):45.

篇(5)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是一项全局性的、综合性的有关招标和指导施工过程的文件,是工程设计和建筑施工之间的连接纽带,对施工过程起到重要的规划和指导作用。好的施工组织设计可以为施工单位带来经济效益、社会利益,是加强施工管理的有效技术措施。

1、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意义

施工组织设计是对施工过程进行科学有效管理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具有战略部署和战术安排的双重作用,体现了实现基本建设计划和设计的总体要求,提供了各阶段的施工准备工作内容,协调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单位、各施工工种、各项资源之间的紧密联系。施工组织设计对建筑施工具有指导和矫正作用,通过组织设计可以合理的安排人力、物力、机械等资源,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同时通过严格执行施工组织设计又能提高施工人员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意识,从而树立起良好的施工形象,对施工单位具有深远的意义。

施工组织设计还可以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社会利益,是加强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在技术上解决建筑物高耸、跨度大、基础深的问题,它是开发商执行工程项目管理的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也恰好是项目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只有切实做好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工作,才能保证施工的高质量、标准化、机械化的进行。

2、建筑施工组织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缺乏系统的组织规划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单位缺乏科学合理的补救措施,管理水平稍显落后,施工组织设计人员没有对施工组织设计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总结失败教训及成功经验的习惯,对组织计划编制的内容缺少创新认识,只是刻板的照搬照抄,编制内容也没有体现降低资源消耗和提高劳动效率的工作要求。

2.2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缺陷

目前一些建筑施工技术资源得不到有效合理的利用,尤其是智力资源方面,这是由于编制人员自身素质和经验不足导致的,还有可能是信息传播渠道不畅所致。组织设计编制人员缺少基础的理论知识和具体的施工经验,编制中照葫芦画瓢,缺少创新和实际操作性、也缺少目标指向性,从而不能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实施,是建筑施工活动前后两个不可分离的过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

2.3 缺少节能设计理念

建筑节能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措施。然而这方面的设计做得还不是很到位,现代建筑越来越重视节能意识,这符合资源短缺形势下的节约资源目标,设计时要结合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进行,并根据各地区的环境条件,做到因地制宜,设计人员需要掌握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计理论,按照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与规范进行设计,以提高工程设计质量为指导标准。

2.4 实际施工过程缺少组织设计标准

在一些实际的建筑施工中,并没有明确的施工计划和措施,施工管理水平也比较落后。即使有组织设计编制,其编制质量也遭到质疑,缺少明确施工组织设计的实际意义,其也就是在形式上画出工程进度表或平面布置图,并以此为施工组织设计规划书,根本起不到指导性的作用。

3、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管理措施

3.1 提高组织设计人员的职业素质

组织设计不完善说明设计人员的职业素质不达标,组织设计在整个施工过程常常达不到应有的重视,简单的把形式主义当做组织设计,必须要提高人们对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视程度,可以通过优选工程质量技术,加强提高管理建筑水平和施工组织设计执行。

3.2 加强学习与创新意识

在时代的动态发展过程中,组织设计技术也在与时俱进,并不是适用于整个社会发展历程的,这就要求在建筑施工中不断的提高建筑工程组织设计的创新工作,组织设计作为投标的必备文件和管理项目的总体规划,同时还要求设计人员不断的掌握社会动态信息,学习先进的设计理论,可以具体从设计内容、技术手段两方面进行创新,以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3 对施工过程中工期的优化

对施工组织中工期的优化是值得重视的环节,将工期作为经济指标,保证总工期指标,工期进度的快慢决定了项目的质量和支出成本,而施工项目的质量和支出成本反过来又制约了工期的进度,这两个大因素相辅相成,就目前的一些优化内容上看,优化目标只局限在工期和成本、工期和资源优化等单个因素的影响,具有片面性,并没有将工程的质量考虑在内,可能是由于建筑工程管理自身的复杂性,也或许是进度优化受工程质量和成本制约也变得复杂起来,但工程质量恰恰是最应该关注的问题,工程质量是工期进度的前提保障,是施工方的信誉保障,因而对工期进度的优化是值得深究的问题。

3.4 合理的组织工程项目,优化组织设计编制程序

首先应改革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由技术部门或总工程师全权负责的现象,主张谁主持项目实施谁编制的策略,使施工组织设计服务于施工项目的管理过程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阶段要合理的组合工程项目各生产要素,明确设计的总体流程和设计规范,将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有效地计划和优选。优化施工组织设计要在保证工程质量、工期进度和业主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进行操作,为施工方赢取更多的经济收益,将投资成本尽量降到最低。组织设计编制程序中明确施工部署和选择施工方案是关键的环节,对施工中的重要组织问题和技术问题应该作出规划和决策,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总结归纳,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解决方案,作为整个施工程序的综合性指导文件。

3.5 利用动态的进度网络计划优化组织设计

将静态的网络图变为动态的网络计划,根据实际进度定期或不定期的对网络计划进行检查和调整,控制施工进度、达到预定工期目标,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出控制总工期的总体进度计划书,在结构施工阶段明确以主体结构施工为关键路线,在总体进度计划的控制下,根据业主的二级进度再编制出相应的各级进度计划书,按时检查它们的落实情况。

3.6 对施工方案的优化

施工方案应以提高施工方的经济效益、简化施工程序为总体思想,争取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机械进行,用有效的质量保证措施为保障,提高施工的标准化和机械化程度。优选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内容,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3.7 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优化

施工现场的整体面貌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施工工期,决定了工程成本,是可以安全施工的有力保障,大体应该做到道路畅通、材料和机械堆放有序,施工程序有条不紊的进行。因此就要进行平面布置优化,尽量缩小施工用地面积,使平面布置更加合理,可以减少运输费用支出,保证运输道路的通畅;尽量减少工种间的相互干扰,施工区段与生活区分开,确保施工安全,也便于施工人员的休息,施工制造的垃圾应堆放在指定的位置上,保证整个的有序进行。

4、结语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可以有效的协调工程技术、施工程序、施工管理之间的关系,保证良好的运作过程,是一项重要的计划性文件,必须要有清晰的设计思路和可操作性,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篇(6)

一、严格建筑机械设备管理

1、建筑机械设备必须具有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和产权登记证。

2、建筑机械设备必须整体状况良好,各项安全装置灵敏可靠。

3、严禁使用、出租超年限机械设备和国家、省、市明令淘汰或禁止的机械设备。

二、强化机械设备拆装管理

1、建筑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必须由具有相应拆装资质的单位进行拆装,拆装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县外进洪从事机械设备拆装的单位须到县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站办理备案手续,备案材料包括企业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人员操作证、操作人员工伤保险(或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和意外伤害保险票据等,同时企业指定专人负责县域内机械设备拆装资料的报送工作。

3、拆装单位安装机械设备前,必须认真按照《关于办理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告知手续的通知》的相关要求,履行告知手续,经县安全监督管理站审核同意后方可安装。

4、拆装单位进行告知时需提供拆装单位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机械设备拆装方案、机械设备产权证和设备基础验收合格证明等资料。

5、拆装单位所提供的资料必须真实、有效、齐全,严禁弄虚作假,提供和现场安、拆机械不符的资料。

6、塔吊基础必须严格按照塔吊厂家配套的图纸施工,必须有施工和监理单位的验收合格证明,且砼龄期满足使用要求。

7、在拆装机械设备时,施工单位和拆装单位的专职安全员必须在现场全程监督,监理单位也必须派员旁站。

8、机械设备安装结束后,拆装单位必须进行自检、调试和运转。自检合格后方可移交使用单位,由使用单位及时向县安监站申报检测。

三、加强机械设备使用期间的管理

1、机械设备经检测合格取得使用登记证后方可使用,施工单位必须保证机械设备安全运转,出现故障立即停机排除,严禁机械设备带病工作。

2、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做好设备的日常检查、维护和保养记录,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要定期对设备日常检查、维护和保养记录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写入工作日志。

3、机械设备的所有人或租赁单位必须每半月安排或聘请有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在用的机械设备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填写《大型建筑机械安全检查表》(附后),并在三天内将检查表报县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站备案。

4、机械设备租赁、拆装、维护单位必须及时做好对在用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不得拖延维修。

5、机械设备租赁、拆装、维护及使用单位要加强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违规行为监督,发现情况应及时报安监部门。

四、严肃查处违规行为

(一)拆装单位未履行备案、告知手续的,所安装机械设备不予报检、备案登记。

(二)存在下列行为的拆装单位一年内不得进入县域内从事机械设备拆装活动:

1、报送虚拟资料,安装超年限机械设备或国家、省、市明令淘汰或禁止的机械设备;

篇(7)

建筑设计成果的质量评定不能用固定的标准去衡量,即使达到建筑设计规范、标准和规程,也不能称该建筑设计就是优良品或精品。建筑设计是科学与艺术双重创作的结合,是创作构思加科学计算合成的结果。在运行过程中设计构思组合产生出全新的东西,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可套用,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变化。

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劣,确切地说是一个目标范围的界定,建筑规范、规程和标准是建筑设计合格的下限。建筑设计精品是在设计运行过程中优化取舍,完善完美。因此,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是十分值得重视的。

建筑设计质量的管理,就在于强化、强调了设计的“全过程管理”,这是动态管理。它也打破了过去静止的简单化的“结果管理”淘汰制。从而避免浪费时间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建筑设计运行过程要自始至终,由部分到整体、由管理点到强化点,由方案到施工图,这些工作都要进行细化、优化和筛选。它是积极主动、极具挑战性的动态管理。

二、健全建筑设计质量管理的基础

1、建立法人挂帅的组织机构。成立监督机构,即法人亲自挂帅,专家起主导作用的全方位的有机结合体。设立质量检查小组,每个项目均设质检员。以专家为主导是为了掌握专业技术的高标准高质量,法人挂帅是保证质量管理体系顺利运行。主要目的是使这项工作经济化,制度化,责任化。

2、健全可操作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规章制度的制订要结合实际情况,一定要具体化、细化、量化,特别是要具有可操作性,以保证其运用的经常性和可检查性,以其达到预定目标。二是规章制度要量化,做到可以制成表格分门别类填写打分。三是设计人员行为要规范,原则性要强,只有我们自己有效地规范了行为,才能使我们的服务对象满意。四是跟踪服务、反馈信息及时更正与处理。五是事前计划要具体,事中控制有措施,事后总结有效果。

三、建筑设计质量管理的运作

建筑设计质量管理,不仅是为了设计产品合格,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而是为了高标准的追求。在设计优化管理运行的前后,从计划到分工、从人员到产品,从部分到整体等都是为了筛选出最优的方法和手段,产出最佳产品。

1、在定岗定位人员时即时挑选,既要进行优化思想教育,又要注重量才使用,使每一个设计人员都有进取精神,思想中时刻存在着争夺市场的竞争意识。这就是人员的优化组合。

2、确定每一个项目的优化管理。所谓管理点,就是项目中起决定作用的关键点。比如:项目设计的方案图、施工图、预算,这就是建筑设计项目宏观中既有影响又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点。

3、设计项目的统筹安排。设计项目的各个专业及专业内部的不同程序的交叉运行必须要进行周密地安排。只有这样才能使各个专业及专业内部密切联系,避免出现差错,大大地缩短设计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4、随时制订与研究项目的创新计划。凡是设计项目运行过程出现新情况新问题,都应该进行分析研究。只有不断地向较高的目标前进,优良产品才会不断产出。

5、提倡精品化、集成化、信息化。要创新要精品就必须掌握足够的信息,如向国外发达国家学习,他们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经验,做到这一点也就等于找到了捷径。

6、提高设计人员整体水平和素质,给设计对象创造更多的学习,深造的机会,使他们在设计运行中的各个环节都能独当一面。

7、建筑设计方案的管理。建筑设计方案对于设计项目十分重要,建筑设计方案的确定不仅仅是为了评选好的方案,优化选取方案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在建筑设计方案运行中进行优化管理。当建筑设计方案选取后,按专业部分进行优化、细化、量化而后运行。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管理,旨在于打破旧的、固定不变的教条,采取积极地动态管理方法。

四、建筑设计运行系统与过程的优化控制

篇(8)

一、房屋主体施工的特点

(一)制约条件较多

地基工程建筑,会受到施工场地上各种环境因素、施工l件的制约。而施工中,常见地质为泥质土,以及季节性冻土与黄土等。从而为房屋地基的施工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同时,随着建筑的功能不断完善,建筑质量标准的不断提高,对施工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技术的运用,也更为严格。因此,在各个环节的施工中,都需要技术人员,对其进行细致的研究,与妥善的安排。

(二)存在的施工隐患较多

地下粘土或者湿土,会对房屋地基施工造成影响。而地基施工,作为房屋主体建设中,第一个环节,一旦受到影响,则会为后续建设过程,埋下大量的安全隐患与潜在性威胁。根据施工经验表明,越是隐蔽的施工位置,越容易出现施工问题。而对这些隐蔽施工位置,进行细致检查,也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与资源。所以,在建筑工程房屋主体施工中,如何消除建筑工程隐患,是需要面对的难题之一。

(三)受框架设计的影响

在建筑工程中,房屋主体主要由房屋构架、钢筋结构以及地基所组成。除了地基施工之外,房屋构架的设计,也是保证房屋主体施工合理性的关键环节。所以,建筑工程的质量,对框架的设计工作,也提出了极高的技术要求。实际施工操作中,还需对施工人员,是否严格执行施工技术要求进行监督,从而确保房屋框架设计、建设合理。而对钢筋结构来说,首先应确保选材符合设计要求的标准。其次,还应该对混凝土配比,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提高房屋主体建设的施工质量。

二、房建项目中主体建设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房建项目的设计质量不高,管理人员责任意识的缺乏

当下,不光是很多工程设计师不注重设计质量,同样很多业主为了省设计开支,并不想聘请专业设计院的设计师,而是请一些市面上不正规的设计人员设计。这样得到的工程设计文件就不具备科学合理性,这就导致了部分工程设计考虑不周,结构体系及构造措施不尽合理。整个房建项目就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设计人员的设计质量以及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直接的影响着建筑的质量。如果一个项目在设计中就存在问题,不论使用什么材料、施工多么精细,完成的房建项目仍不能满足质量的需求。就目前而言,我国建筑行业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对施工单位的管理上,对于技术人员的管理却过于疏忽。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直接影响着项目的质量管理能否达到要求,若是管理人员不负责任,这样就无法保证主体建设施工阶段的质量问题。

(二)施工质量粗糙,建设质量不高

就目前而言,房建项目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屋面漏水、外墙渗漏、建筑物凹凸不平等问题上。这不仅影响了建筑工程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于这种质量问题的出现,施工者应该承担大部分责任。因为在施工过程中,施工者的施工态度直接影响施工的质量。而事实是许多施工者并没有端正施工态度。工作不认真态度不严谨,一味的追求施工进度,对施工材料的选择也不精挑细选。这其中的任何一项就会对房建项目的质量问题造成深远的影响。高质量的房建项目必然会离不开高质量的施工团队,若是施工管理人员继续不重视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任由施工人员在工作中敷衍了事、投机取巧。就根本不用考虑一些建筑工程的质量是否有保障。

(三)砌体工程施工质量不合格

建筑物少不了墙和梁柱。用相关材料砌成的墙和梁柱就是砌体施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者如果不注重挑选合适的材料,不对材料的相关信息进行深入了解就随意选择,例如采用不符合强度规定的砖、砌筑砂浆等。这些必然使房建项目的质量受到严重威胁。因此,要格外重视砌体工程的质量问题。因为它在主体建设施工质量中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譬如说,砌体出现的错位变形,砌体墙高厚比过大会导致使用阶段失稳变形;如果施工质量有问题,墙体会出现竖向偏斜,使用后受力而增加变形,甚至错动;如果施工顺序不当,纵横墙就会不同时咬槎砌筑,导致新砌体墙平面外变形失稳;如果施工工艺不当,灰砂砖砌筑会导致砌筑时失稳。这些就是常见的砌体工程质量问题。

三、房建项目中主体建设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一)规范管理规章

工程质量确保体系横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该系统被当地政府质量工程监督站直接负责,集工程监理,质量监督和项目开发三种方法的优点,该项目可实现建筑质量各阶段和其参与单位之间各个内部联系,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使其能在施工管理和工程管理之间互相交流相互配合,以确保最佳的整体效益着手,在建筑材料采购、过程控制、检验和试验、工程验收、工程质量保障等各个环节有效地行使其指导和监督作用。

(二)施工队伍精选

任何的工程都需要人的参与,尤其是在建筑项目工程的施工中,工作人员的素质会直接影响建筑质量。所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选择素质过硬、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技术好的施工队伍,也能对其质量有较为严格的管理,能够严把质量的监督,从而为提高整体的建筑质量奠定较为良好地基础。

(三)管理技术资料

技术信息应当充分体现在建筑全过程中的相关标准,规程和规范执行是否正确,它是一个综合性工程单位质量评级的重要内容。但在建设中,往往信息与实际施工有所脱节。原料合格证、检验(检查)测试单、验收单原料不匹配的实际情况,缺乏测试材料,采样频率不足,不能代表确切数目的代表性样本。隐蔽工程进行验收时,各级技术管理人员都没有完全的到位验收,竣工验收后,为了应付工作再采取补签。作为信息技术审查,有的与项目的实际质量相差太多。一些取样制作、砂浆、养护、试验龄控制不太规范,使得测试可比性较差。原料采样必须按照标准规定,以确保取样频率,因此,它是具有明显的代表性。原料认证,检验(检查)或单个测试记录单元的内容应该是物质材料的完整、准确、真实的反映。

(四)加大监督的力度

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增加质量监督检验,检测检验工作中的问题,并根据整改通知书,推动问题的解决方案,保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同时,为了避免个别建筑公司欺诈的存在,我们需要由地方统一质检中心的测试和一致的测验,以保证材料符合检验要求和建筑材料符合试验。在一些相对重要的施工材料,它需要检测和修改问题为目的的抽查。同时,为了保证质量和有效的预防工作顺利进行,需要严格仔细的按照设计的图纸施工并加以实际应用。设立专人进行跟踪监督,使数据质量的保证和检查是和项目完整的、同步的、进步稳定的,从而促进后期施工企业增强技术管理,严防欺诈和充满混乱的数据弊病出现。对质量检验已经合格的样品,采取样本的封闭,作为对施工现场的材料样品的“样品”。当地的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随机分组的对封样进行检验。对于没有证书、没有执照、不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产品避免其流入企业或严禁使用。运用“样本”的模式,从而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加强质量控制,以及各子项目必须做出一个模型来参考,在模型的参考下,符合要求的,就可以得到大范围的建设,但是大规模建设是不允许此类方法的。

四、结束语

一个房间结构的质量控制是在于整个建筑的主体结构,我们为了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就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中的工程量多的进行集中管理,做好这些重要材料的的质量控制,还有就是我们一定要严格的遵守施工规范,还有就是对施工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并让每个施工人员的心中树立节约材料,保证施工质量的理念,更好的促进房间工程的建设。

篇(9)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is the most concern of the housing unit. However to ensure that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ject, the construction unit must be an experienced, professional and outstanding quality management team, and pay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is in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and management, in this paper, the housing main body construction stage in the process of quality control and management were discussed.

Keywords: housing; The subject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建筑主体,是指建筑实体的结构构造,包括屋盖、楼盖、梁、柱、支撑、墙体、连接接点和基础等。在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质量问题,如裂缝、变形等,此类问题有大有小,小的可以忽略不计,大的会严重影响使用性能。如何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这就需要我们提高施工工艺,提高对材料性能的认识,提高对现行规范的熟悉程度。以下针对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控制及管理进行阐述。

一.房建主体施工阶段的前期质量控制及管理

在房建项目主体建设施工阶段的前期,要着重注意设计单位的设计方案是否满足建设单位的各项要求,整个设计成果是否科学合理,其设计意图是否能够完美地融入附近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中去,其施工工艺是否先进合理,建筑结构是否安全可靠与经济性兼顾,在投资造价上和施工技术上是否均可行等等。而对于这一系列环节的质量管理,就关系到整个房建主体施工阶段在建设完成之后是否能够在工程质量、使用功能以及人文体现等各个方面都达到让人满意的程度。因此,在施工前期,项目质量管理人员要善于吸取设计师们自身在设计理念方面的长处,同时善于征询相关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在整体和细节等各方面的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使得设计方案能够得到不断地完善和优化。当然,还有许多更加具体的质量管理工作,比如检查施工图纸是否对设计方案有足够准确的反映、设计计算是否正确合理、图纸的各类尺寸标注是否准确无误、选用的建材和施工工艺是否经济合理、各个专业的施工图纸是否协调无矛盾等。

二.房建主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1.模板施工质量控制

在支模板前,做好模板设计,使其所支的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钢度和稳定性,可靠的承受浇注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其它荷载。另外,模板接缝应严密,不得漏浆。在支模板前,做好底层的地基处理,遇到有松散回填土时,要夯实后方可支摸,并使支撑点的底面积加大,以保证结构构件在浇注过程中,遇水不下沉、不变形。在支模板时要做到接缝严密,不得跑浆、漏浆,同时要保证各种结构构件的形状,几何尺寸及相互位置正确。

2.钢筋施工质量控制

所有钢筋和混凝土的原材料的采购,必须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验收都合格后,方由采购员和仓库保管员在验收单上签字。然后在验收合格的原材料合格单上做好合格标识,以确保钢筋和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钢筋在下料加工之前,首先应该计算锚固角长度,以免下料返工,浪费工料。在制作的过程中。要检查其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之后,再下料加工。在钢筋绑扎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范进行,做到规格、根数、直径、间距、接头、绑扎位置、焊接等符和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钢筋严格按设计要求下料,箍筋间距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箍筋一律与主筋垂直,箍筋的接头在构件中交错布置;钢筋搭接处要用铁线扎紧,在搭接处绑扎不少于二道,对直径22mm以上钢筋应采用焊接;模板的施工必须按其施工操作规程进行施工,达到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3.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严格按设计要求的混凝土标号配合比执行,搅拌时准确控制各种材料的用量,误差在规定的允许范围内。如需加外加剂,须先试验合格方可使用。混凝土的搅拌时间要达到要求,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塌落度符合要求。浇注前,将模板内的所有杂物清理干净,木模板要浇水湿润,浇注时要专人振捣,对每个部分混凝土都应细致捣实,严禁漏振,防止蜂窝、麻面、露筋等现象出现。正确留置和处理施工缝,使其留设的位置,接搓的处理符合有关规定。

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必须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养护,保持必需的湿度,冬季施工按照规定掺加防冻剂,采取防冻、保温措施,保证水泥水化正常进行,防止发生干缩裂缝。

三.房建主体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1.施工现场设备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作业离不开施工机械,施工机械设备管理要贯彻“科学合理、管理规范、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为提高工程质量服务,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为施工质量的提高助力,从而提高生产效益,为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创造条件。首先,设备管理的核心是确保设备正确运用,要对操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考核,让操作者要全面了解掌握设备的性能,切实提高其专业的操作技能,否则将给施工造成巨大的障碍并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其次,机械管理的基本要求是搞好定期设备维修,建筑工程机械设备使用频繁,由于施工环境的影响很容易出现损坏,在每天操作前和任务完成后要由专业人员进行检修维护,严禁带病运转;要做好清洁、、紧固、调整等工作,以减少设备的损耗,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加强建筑材料质量管理

材料是建筑质量的基础,高质量的材料是优质工程的重要保障。加强材料质量的控制,首先要把好进货关,由专业人员选购材料,加大审核力度,按工程程序安排检查人员对合格证、性能表格等加以检查核对,防止劣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同时要严格施工材料的现场管理,加强检查验收,做好建筑材料的管理、储存防水、防潮、防火、防盗的工作。

3.严格工程分包的考核审查

建筑行业普遍采取承包制度,且建筑商在包揽工程后,再按专业性质或工程范围分包给若干个分包商,以利于加快工程进度。为确保工程质量,建设主管部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应共同考核承包商的实力,对分包商的资格文件、施工技术、机械设备等内容详细考核,确保其确有能力去担当施工任务,而不应一包了之,听任总承包商随意发包、转包给第三方,给工程质量埋下隐患。

4.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技术交底是一项经常性的技术工作,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意义重大,是保证参与项目施工人员从多方面了解工程质量的要求的最主要环节,为项目操作达到理想状态奠定坚实的基础。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分阶段对工长及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工长向组长及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内容要全面,可结合图表、实样来进行,并进行安全注意事项交底,必要时应给予现场示范操作。

5.做好工序质量管理

一个较大的建筑工程总由各个小部分组成的,每道工序都影响着工程质量,而各工序在组成结构上又和人员、材料、设备等密切相关,在施工质量控制上就应围绕以上因素展开。要以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为依据改善施工工序,尤其对于关键点与重点位置进行研究改善。保证良好的工序交接,交代清楚程序内容,坚持把工序质量控制当成核心,积极完善相关施工工序。

6.加强成品保护

对已经完工的部分工程项目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以免造成损伤,有的损伤将成为难以恢复的永久性缺陷,对工程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施工顺序和防护措施是做好建筑成品保护的两个主要环节。具体措施有:按照合理的网络计划和施工流程组织施工,不能颠倒顺序,以避免后道工序对前道工序形成损坏污染,比如管道施工时,要事先进行预埋,尽量避免在基础或主体完工后打洞挖槽对结构体造成损害;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比如对新产品进行包裹、覆盖和局部堵塞等,可有效防止损伤、污染以及杂物堵塞管道等现象;加强对成品保护的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有损坏及时进行修复。

7.落实质量管理制度

制定完善科学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对于现场考勤、安全生产、用电管理、消防安全、档案管理等要制定相应的制度,以制度规范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和施工质量措施落到实处。建立健全施工前技术交底制度,明确施工技术要点、质量要求及检查方法、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结语

总而言之,房建主体建设施工阶段是牵涉百年的大计,其工程质量理应作为重中之重。然而近些年来被报道的工程质量问题却可谓是屡见不鲜、层出不穷。究其根本,就是在房建主体施工阶段实施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当中,往往都存在质量略有欠缺的现象,而这些质量欠缺一旦积累起来之后,就会由量变而引起质变,以此从根本上导致整个工程房建主体施工阶段的质量不合格。由此可见决不能对工程项目的任何一个环节的质量管理有所放松,而且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纠正,时刻保证管理人员具有浓厚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只有这样,房建施工阶段的建设水平才能稳步提高,并最终形成良性循环发展的主体施工阶段建设环境。另外,关于房建主体建设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管理,还要向程序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房建主体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管理工作往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的一项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篇(10)

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特点主要变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影响施工技术与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工程建设的投资成本、技术措施、管理控制、施工工艺、施工条件、水文气象、机械设备、工程材料等,这些都会对建筑房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造成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二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很容易发生变化,因为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不管是系统性因素还是偶然性因素,对建筑施工质量发生变异的概率是比较高的。比如,材料性能存在微小差异、机械设备的磨损、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等,这些偶然性的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施工质量差异;三是建筑房屋的施工质量检查不可以解体,房屋建筑不是像工业生产品一样直接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查或者对产品的某些零件进行更换,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具有整体性;四是建筑房屋质量受到施工进度以及投资的制约,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工程项目质量很容易受到施工进度和投资的影响,因此,领导者或者管理者要对施工进度、质量以及投资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做好调节,实现有效结合和统一。

1.2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原则

建筑房屋的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应该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是坚持“质量第_、用户为上的原则”建筑房屋属于特殊商品,它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年限关系到人们的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对施工管理一定要重视施工质量,时刻树立质量为第一的理念;二是坚持“以防为主”的原则,也就是说将建筑施工的事后质量控制转化为事前和事中控制,同时以事前和事中控制为主,但也要保持三者的有效结合;三是坚持“以施工团队为管理核心”的原则,施工单位要对员工的综合素质进行培训和教育,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因为人是确保建筑质量的基本要素,是质量的直接实施者,所以对建筑施工质量的管理要以人为核心,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四是要把质量标准作为检查依据,质量标准中的有关参数和数据是评价建筑质量的尺度和依据,是进行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的基础,所以,在房屋建筑的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质量标准的要求来进行。

2.建筑房屋建设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要点

2.1施工工艺技术

建筑房屋的施工工艺可以从主要的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方面是基层和保温板的施工技术。如果房屋建筑的高度等于或者超过20m时,工程的施工就要采用黏贴式固定保温板;如果是低于20m的房屋建筑外表面的黏贴强度满足不了施工要求或者房屋建筑高度为100m时就要采用黏贴式结合法固定保温板,要注意的是黏结的面积要大于保温板面积的2/5,而且在施工的过程中,保温板的竖向缝应该保持错列拼接,在墙角位置交错互锁,使用粘结胶需要在24小时以内用完。另一方面是砖棚体施工技术,这种施工技术的质量要求主要表现在砂装的饱满度的控制以及垂直度的控制方面,所以在实际的施工中要注意这两个方面的控制。

2.2混凝土搅拌与运输技术

建筑房屋的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必须要满足浇筑施工要求,同时对混凝土的出灌温度要合理控制。对这个过程的质量控制要点有:一是如果是在夏季施工,由于温度比较高,需要对混凝土的搅拌现场、砂石以及石骨料等进行遮阳措施,以达到降温的目的。二是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搅拌站,应该把搅拌站的位置靠近混凝土的浇筑地点,以免长距离运输造成混凝土浆液出现离析现象影响使用,造成资源浪费。三是如果建筑施工中需要采用泵送混凝土的施工方式,可以使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对混凝土进行运输。

2.3混凝土浇筑技术

建筑房屋建设中,对混凝土的浇筑技术要特别的重视,尤其是大体积的混凝土浇筑。浇筑过程中要及时排出混凝土表面的积水,在每次浇筑完成以后都要采取温度控制措施以及保温养护工作,以确保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和湿度达到标准要求。另外,对其质量控制还要注意对大体积混凝土块体的降温速度进行控制,充分发挥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以提高混凝土块体的抗裂能力。混凝土浇筑完成以后在4-6个小时要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检查,是否存在塑性裂缝。一旦出现裂缝,就要进行二次浇灌或者进行二次压光处理。

2.4钢筋笼制作、安装、施工技术

钢筋笼在制作过程中为了防止出现变形要注意几个方面,一是在设计时要使用闭口螺旋箍筋,用铁丝绑扎成梅花形,然后以点焊方式进行连接。二是每隔一定的距离布置架立筋,以确保钢筋笼的刚度。三是杂钢筋笼的内侧设置支撑梁,以起到加固补强的作用,把钢筋笼插入桩孔以后在进行拆卸。四是在钢筋笼的内侧设置支柱,以确保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另外,对钢筋笼的安装质量进行控制和管理,要注意的是采用吊车对钢筋笼进行安装,在距离桩位10m左右的位置2m高的吊线坠,然后对其垂直度进行观测。

钢筋笼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施工技术坐好质量控制,需要将螺旋箍筋和架立筋牢固的焊接在骨架的端部,以免钢筋笼在插入桩孔时对地基造成破坏。对钢筋笼的标高进行测量后如果发现与设计存在偏差,应该用吊车将其轻轻吊起,调整好位置以后重新固定。

3.建筑房屋建设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对策

3.1对各类材料的技术指标进行严格控制

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建筑房屋质量,材料是保证建筑房屋质量的基础,所以对建筑房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在管理过程中对使用材料的各种技术指标要做好严格的控制,对建筑材料要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制度,对检验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一定不能使用。另外,在材料的配比环节中,一定要按照设计要求严格操作,禁止施工人员随意的进行材料配比。

3.2对施工质量的检查和验收进一步强化

对建筑房屋的施工质量进行检验和验收是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的衡量标准,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效果只要通过最后的工程检验才能充分显示出来。所以,施工单位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中都应该安排工程技术人员或者工程管理人员进行阶段性的验收和检查,及时纠正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最后的工程完工进行整体的预验收。

3.3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管理

建筑房屋的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本身就是一个过程管理,也可以说,对施工的全过程加强管理是体现工程质量管理的客观要求。对建筑房屋的施工过程进行控制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对施工技术交底制度进一步贯彻和落实;二是对施工工艺的关键点或者是特殊性的施工工艺要制定完善的操作流程,设置质量控制点,在各个环节做好管理和控制;三是对建筑房屋的施工技术要做到事前、事中与事后的管理与控制。

3.4规范监理单位的行为管理

建筑房屋在施工的过程中,监理单位是建筑质量管理的重要角色。监理单位应该建立高素质、高技术水平的团队,充分发挥监理作用。在实际的监督管理工作中,要处理好建筑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用户之间关系,按照目标合同中的各项指标对各个项目以及各个工序进行对比和审核,做出审计评价,对建筑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建筑房屋而努力。

篇(11)

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等需要,它是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因此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相当重要的,首先要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策划。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策划分总体策划和细节策划两个步骤。施工质量策划包括制定和实现项目质量方针、目标、计划等工作内容,是质量体系在项目上运行成败的关键。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策划中,首先进行的总体策划,这个步骤是由公司负责人主持进行的,确定选聘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等人,并且持证上岗,还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配备其他人员;除此之外,要确定项目的总体质量目标以及所需成本,还要根据具体施工地点的情况予以规划。而第二个步骤细节策划则是指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总工程师、质量安全、成本核算、材料设备等方面的负责人根据总体策划所进行的细部策划,包括:分部、分项工程策划、质量目标的分解、项目质量、进度目标的控制方法、文件、资料的配备、施工人员、材料和机械的配备。通过项目质量总体策划和细节策划,最终将策划的结果形成项目管理文件,包括项目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项目承包成本责任书、质量责任书、关键工序和特殊工艺的施工方案、冬雨季施工措施等。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质量的目标设计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前提,只有拥有明确的、高水准的目标,才能更好的完成建筑工程。我们要落实责任,明确质量目标,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策划的目的,只有做好了这一步才能跟好的进行下面步骤的实施,在明确了质量目标之后,我们还要重视采购工作,保证原材料的质量,要加强过程控制,保证工程质量,要加强检查控制,最后落实质量策划,验证实施效果。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建设规模的持续扩大,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正在朝着大型化、规模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了具有现代管理意义的质量管理模式。但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建筑施工中还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的,牵扯的范围也很广,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技术质量方面问题,当今社会建筑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涉及到的专业也愈来愈广泛,安装的要求也不断增高,如若在技术上不能考虑周全,尤其是一些交叉部分的细节,那么就很容易产生问题。再有就是现代建筑都讲究个性化,这就相应地增加了技术工作的难度,也是各专业之间出现矛盾和问题,同时技术和产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施工人员不能及时掌握,也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就是管理方面的问题,现行的管理体制施工单位普遍分包,而分包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十分明确,这样往往会造成工序上的遗漏,人为地带来了一些问题,增加了协调管理的复杂性,此外,施工组织管理不健全,各部门人员的水平素质参差不齐,这也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因素。

针对以上涉及到的问题,我们应从两个方面进行采取措施,一方面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进行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对进度的控制、对成本的控制对质量的控制和对安全的控制。关于进度的控制在编制工程进度计划的项目实施之前,必须事先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科学进度计划。而这个计划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能够符合变化后的实施条件,并且要根据要求进行进度计划的编制,并根据进度计划安排工作;关于成本的控制就是在项目成本形成的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各项成本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同样的要有具体的投标书,中标后也要具体的落实,项目的负责人应及时掌握和分析盈亏状况,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关于质量的控制,要明确工程质量目标项目,制定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确保主体结构质量重视装饰质量,抓好关键部位施工,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素质,严格执行“三检”制度,搞好技术交底。关于安全控制方面,要建立安全责任制,确保安全设施投资到位,在安全施工管理中要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明确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责任人,管生产同时管安全,坚持安全管理的目的性,安全管理重在控制,在管理中发展、提高等等。

另一方面是要加强建筑施工管理,首先要加强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在现有的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些关键问题,建立更有效的、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然后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作为技术管理人员,要善于不断的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在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主要包括电气部分与土建的协调、给排水与建筑结构的协调、建筑的外表功能与结构的关系、各种预制件、预埋件、装饰与结构的关系、施工的特点、要求、还有就是个辅助专业之间的协调等,对于这些常见的问题有了一个认识之后,就能吸取经验然后及时的实施补救措施等;最后要注意提高专业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业务水平、综合素质,因为产品质量的好坏与从业人员的素质不可分,所以在搞好管理的同时,应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新技术产品的了解掌握。培养施工人员的敬业精神与细致的工作作风,施工中不遗琐碎,不留任何后患。

总结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目标设计、控制和管理是一项复杂多变的过程系统管理工程,其特点是牵扯的部门多、环节多等,成功的完成一个项目,也不仅仅是承担基本职责,要从一开始就协调好施工过程中所能涉及到任何的方面,前期的施工质量目标的设计至关重要,后期的施工质量的控制和管理也同等重要。只有把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所涉及到的内容都考虑周全之后,按照目标的设计,加以有效地实施建筑工程施工的控制和管理和其他各个方面的配合,才能使得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有效的进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