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动物医学和兽医学的区别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兽医药理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兽医基础学科。其与药学、基础兽医学及临床兽医学都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在整个动物医学教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学科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选药、合理用药、提高药效、减少不良反应,为将来进一步进行临床药理研究、开发新兽药创造条件。
一、目前国内兽医药理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在兽医药理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其涉及学科面广、理论性强、知识点多、难理解、难记忆,难以将书本知识应用于畜牧兽医实践。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逐渐失去对兽医药理学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教学效果较差。
1.一问一答式
课堂提问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既方便教师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以适当的调节课堂节奏,因此也是得到广泛运用的教学方法。然而经实践检验,一问一答方式,只是调动了部分学生的思维,不回答问题的学生有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回答问题的学生有些也只是应付,草草回答完了事,并没有真正记住知识点。因此使用提问的教学方式显然不足以促使学生改进学习态度。
2.举例教学
为活跃课堂气氛,大部分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引入举例教学手段,笔者所在学校也要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运用病例讲解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互动式的病例教学其实也属于交互式教学;而非互动式的案例教学与讲授法无明显区别,对增加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也不明显。
3.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近些年提出的教学方法,称为“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旨在由药理学常识和相关案例设计问题,导入教学内容,启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思考。此种方法笔者在教学中也有所运用,但效果一般。分析原因,启发式的问题是由老师提出来的,虽然是精心设计,但学生仍然是被动接受者,所以本质上还是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真正能启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程度尚存在局限。
二、交互式教学法
交互式教学法是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最先是被应用在语言教育方面,为了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以及灵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合理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交流互动的合作关系,使学生完成由“乐学”、“好学”到“会学”、“学会”的转变,从而达到有意义的学习。
交互式教学法通过实现课堂教学要素全方位的最有效的有机设置,形成师生之间的交流反馈,主旨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在教学统一体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力求做到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统一。这一教学方法密切结合学生的接受情况,因此可使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适应和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真正做到教法、学法、想法融为一体,使每一个学生学有所得,增强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交互式教学在兽医药理学中运用的可行性分析
1.目前大学课堂的条件
现在大部分的大学教学条件都较过往有了显著提高,大学教学方式主要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有些学校还开设了网络教学模式,这些为交互式课堂授课提供了良好的开展平台。
2.兽医药理学课程的特点
兽医药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课程,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可用于讨论的病例也比较多,病例中蕴含的药理学知识可以通过归纳总结、横向联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些都有利于交互式教学中启发和引导过程的实现。
3.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
我校兽医药理学在大二下学期开课,这个时候学生已经学习了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解剖学等基础理论和知识,做过一些基本的动物实验,基本形成了兽医学的知识框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要能充分利用好这个基础框架,就可以有效引导学生通过交互的方式对自己所吸收的知识进行对比、类比、归纳、演绎,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在兽医药理学教学中实施交互式课堂教学的注意点
双向交互性是交互式教学法的最突出特点,因此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课堂教学中最需强调的两方面。然而,互动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非目的,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才能通过互动来实现教学目的。
1.点拨、指导原则
兽医药理学主要从兽药的作用机理、临床应用、使用原则等方面进行重点分析和讲解,很多需要通过病例导入。但要注意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对病例的疑惑和思考,调动其主动寻求答案的积极性,再互动地探究问题的特点和难点,寻求有效的治疗药物,同时结合病例讲解其药理作用和机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需对关键步骤进行适当的点拨、指导,而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
2.开放性原则
采用公开、公平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形成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平等合作、共同促进的和谐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只有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才能充分地发挥想象、大胆地提出问题和看法,取得良好的创造性思维效果。
3.实践性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章节的知识特点,事先在电子课件中设置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问题情景,也可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实际掌握程度来灵活提出问题,让学生沉浸于目标情境之中,积极地跟随教师的引导对问题进行推断、演绎或比较,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五、结束语
交互式教学模式确立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师与师、师与生、生与生之间是一种合作学习关系。它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人到学习中来,做课堂的主人。因此,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质疑、求异、创新,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使他们在这门课程的领域中积极探索与发现,从而真正领悟。
参考文献:
[1]胡功政.《兽医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
[2]袁志良,金红,叶永忠.植物学理论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8.
[中图分类号]G321.9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0-0106-04
1 居里家族与诺贝尔奖
诺贝尔科学奖(指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三项)是举世公认的世界上最权威和最有影响力的国际性大奖,是万众瞩目的世界最高科学奖,在其112年(1901—2012年)的颁奖历史上,居里家族共有5人次(贝可勒尔与居里夫妇分享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居里夫妇共享其中的一半奖金;居里夫人独享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居里夫妇的长女伊伦及其丈夫约里奥-居里共享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荣获诺贝尔科学奖,举世罕见。居里夫妇的次女艾芙(ve Denise Curie—Labouisse,1904.12.06—2007.10.22)是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她撰写的《居里夫人》(1937年)是一本曾风靡全球、影响很大的传记作品。1954年11月19日艾芙嫁给美国外交家(时任驻希腊大使)和政治家拉布伊斯(Henry Richardson Labouisse,Jr.,1904.02.11—1987.03.25),1965—1979年拉布伊斯出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Emergency Fund,原名联合国国际儿童紧急救助基金会,1946年12月11日在联合国大会上成立,1953年改现名,总部设在纽约)第二任执行主任(总干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因“促进国家间的手足情谊”而荣获1965年诺贝尔和平奖,拉布伊斯作为其代表在挪威首都奥斯陆领取了当年诺贝尔和平奖。迄今为止,两次荣获诺贝尔奖者(即双料诺贝尔奖获奖者)仅4人,他们依次是:法国籍波兰裔实验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居里夫人(1903年与其他两人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其获奖理由是发现元素的天然放射性现象;1911年独享诺贝尔化学奖,其获奖理由是发现天然放射性元素钋和镭,分离出纯金属镭并对镭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所进行的研究)、美国量子化学家及和平主义者鲍林(1954年独享诺贝尔化学奖,独享1962年度诺贝尔和平奖)、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巴丁(1956年和1972年都是与其他两人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英国生物化学家桑格(1958年独享诺贝尔化学奖,1980年与其他两人分享诺贝尔化学奖)[1-3]。居里夫人作为女性科学家,首开两获诺贝尔奖之先河,且是跨学科(物理和化学)获奖,后人很难逾越。1898年居里夫妇先后发现具有天然放射性的84号元素钋(Polonium)和88号元素镭(Radium),被誉为“镭的父母”,“镭的母亲”居里夫人是女性成功地开创自己的科学事业的先驱,她早已成为全世界杰出科学家的标志性代表人物,是所有科学家(尤其是女性科学家)学习的楷模。美籍华裔女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Chien-Shiung Wu,1912.05.31—1997.02.16)教授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或“东方居里夫人”(钱三强和何泽慧夫妇则享有“中国的居里夫妇”之美誉),1957年1月由她领导的华盛顿国家标准局5人实验小组通过Co-60的β衰变实验首先精确地证实了在弱相互作用下的宇称不守恒,因此李政道和杨振宁(他们于1956年6月首先在理论上提出弱相互作用下的宇称不守恒)得以很快就荣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 法兰西研究院简介
法兰西研究院(Institut de France,又译法兰西院士院)旧译为“法兰西学院(易与1530年由法王法兰西斯一世创立的、现隶属于法国国民教育部的教学机构Collège de France的中译名相混淆,因Collège de France现已成为讲演会堂,由常任教授主持事务,特约讲演者作不定期的学术报告,对学生不举行考试,不发给证书,亦不授予学位,故将其翻译为“法兰西公学”则更切合其实质)”,是法国最高学术研究机构(更多地具有荣誉机构的性质,是身份特殊的公法人,受法兰西共和国总统的保护),以“收集新发现,完善科学和艺术”为宗旨,原是17~18世纪的几个皇家学术院。法国大革命时期(1789—1794年)于1793年8月8日被新兴革命政权——国民公会取缔而中断,1795年8月22日国民公会将包括原巴黎皇家科学院在内的所有已被取消的文化学术团体组合在一起,命名为国家科学与艺术学院(后演变为如今的国立法兰西研究院),同年10月25日以法律名义确定了该学院的组织机构(每年的10月25日现已成为法兰西研究院正式成立的纪念日),次年4月4日举行了正式成立盛典(2009年版《辞海》彩图本第0556页上的法兰西研究院“1795年再行筹设,次年正式成立”是欠妥的)。学院下设3个分部:物理与数学科学部(简称数理科学部)、精神与政治科学部、文学与美术部,每分部下设若干学科。1803年1月23日首席执政官拿破仑颁布法令,将学院进行了改组,改设为4个分部:物理与数学科学部、法国语言与文学部(即恢复1635年创立的法兰西语言与文学院)、古代历史与文学部(即恢复1663年创立的历史与古文学院)、美术部,精神与政治科学部被撤销而并入其他分部。1805年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下令,将法兰西研究院迁至现址,即位于巴黎市中心第六区塞纳河左岸(南岸)孔蒂路23号的马扎然(Mazarin)宫(红衣主教和宰相马扎然于1661年逝世后捐赠的原四区学院旧址),与卢浮宫南北隔岸相望。1816年3月21日法王路易十八下令恢复旧制,上述4个部均冠以从前的院级称号。1832年10月26日法王路易·菲利浦一世又补充恢复了人文院(即精神与政治学学术院,时设5个分部:①哲学;②伦理学;③立法、公法与裁决;④政治经济学与统计学;⑤一般历史与哲学史),这就形成了现由5家专业学术院组成的法兰西研究院,其中历史最悠久、声望最高和最权威的学术机构是法兰西学术院(即法兰西语文学术院)。
(1)法兰西语文学术院(Académie Franaise,又称法兰西语言与文学学术院,可简称为法兰西学术院):17世纪20年代末,正是法王路易十三统治时期的法国封建王朝盛期,当时常有一些文人聚集在作家孔拉尔(Valentin Conrart/Conrard,1603—1675.09.23)巴黎府邸高谈阔论,话题常常涉及时政与文化,尤其是文学和语言。当时的首相和枢机大主教黎塞留(Cardinal de Richelieu,1585—1642)正欲设置一个能贯彻专制王权意志的学术组织,便决定任命这些人为朝廷的学士院院士,学士院第一次会议于1634年3月13日在巴黎举行。1635年2月10日经法王路易十三批准,法兰西学士院正式成立。其首要任务是规范法语语法和语言,编纂整理法语词典,使法语(包括专业术语)成为一种明确而纯正的公共语言,以保卫和弘扬法兰西语言和文化。该院现共设有40个院士席位(截至2012年10月底,现空缺F2、F21、F31、F33和F40共5个席位,该院从未设立过外国合作院士和通信院士,其院士并不仅局限于文学领域,而是分布在社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他们都是德高望重和学术造诣精深的大学者),获选后即为终身制,故院士们别称为“不朽者(immortels)”,迄今该院共产生过721位院士(其中女院士7位)。1980年3月6日小说家和评论家尤瑟纳尔(Marguerite Yourcenar,真名Marguerite de Crayencour,1903.06.08—1987.12.17)当选为该院历史上的第一位女院士(总位次:662,座席号:F3);2002年6月13日华裔翻译家和小说家程抱一(原名程纪贤,Franois Cheng,1929—)当选为该院历史上的第705位院士(座席号:F34),从而成为法国历史上该院的首位亚裔院士。
瑞典文学院(负责遴选和颁发诺贝尔文学奖)是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仿照法兰西学术院的模式于1786年3月20日(同年4月5日举行正式成立仪式)创立的[4]。
(2)法兰西金石学和美文学学术院(Académie des Inscriptions et Belles-Lettres,又称法兰西铭文和美文学学术院,可简称为法兰西文学院,相对于法兰西学术院而被称为“小学术院”):其前身是1663年2月3日由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的近臣和能臣(事实上的首相)科尔贝(Jean-Baptiste Colbert,1619.08.29—1683.09.06)创立的“铭文与奖牌皇家学术院”,1816年3月21日起始用现名。其使命是为历史学、考古学、文学、哲学等领域的交叉发展提供一个共同的平台,如今其主要任务是偏重于语言学、考古学、法国历史与东方文化的研究和出版。铭文是指刻在建筑、石碑、奖牌和证章上的文字,其特点是短小精悍,目的是要使它流芳百世,故需要对其内容进行反复推敲、千锤百炼,它属于文学修辞的范畴。美文(《法汉词典》中译为“纯文学”)在法文《拉鲁斯普通名词大词典》中的定义是:“文学、修辞、诗歌艺术的总体。”修辞和诗歌也可以由“文学”来概括。该院现设有院士55名,另设有外国合作院士(associés étrangers)40名和通信院士(membres correspondants)100名(其中外国通信院士占50名)。
(3)法兰西科学院(Académie des Sciences,又称法兰西理学院,即法国科学院)[5-7]:科尔贝于1666年12月22日邀请一群学者(时有成员21名)在巴黎新落成的皇家图书馆集会,并约定每两周聚会一次,这就是其雏形和前身。1699年1月20日法王路易十四正式给科学院制定章程,赐名为巴黎皇家科学院,并迁址于当时的皇宫——卢浮宫图书馆。1793年巴黎皇家科学院被取缔,1795年由国家科学与艺术学院接管科学院的工作,1816年恢复原名(即巴黎皇家科学院)。在国家科学与艺术学院时期,作为科学院前身的数理科学部下设数学、力学、天文学、实验物理学、化学、自然史—矿物学、植物学、解剖—动物学、医疗—外科学和乡村经济—兽医学10个学科,1803年拿破仑批准增设第11个学科,即地理—航海学。1816年上述11个学科被划分为两个科学部,前4个学科和地理—航海学划归为数学科学部,其余学科划归为物理科学部。为解决吸收某些新成员而其学术领域又无法归类的问题,增设了自由院士部。其后又根据实际需要先后增设了非常驻院士部(1913年设立,1964年被取消)和工业应用科学部(1918年)。数学科学部和物理科学部后来又分别改称为数理科学部和化学—自然(地质)科学部,下属学科名称亦作了适当调整。1976年11月15日经法国总统德斯坦批准,取消了工业应用科学部,将其功能转移到数理科学部和化学—自然(地质)科学部,故这两个学部的正式名称分别改为数理科学及其应用科学学部(first division,第一学部,可简称为数学和物理学部)和化学—自然(地质)—生物—医学及其应用科学学部(second division,第二学部,可简称为化学和博物学部)。至于两大科学学部下属的具体学科(sections)也按照现代科学分类法作出调整,明确第一学部下设数学(mathematics)、物理学(physics)、机械(力学)和信息科学(mechanics and informatics)、宇宙科学(sciences of the universe)4个学科,第二学部下设化学(chemistry)、细胞与遗传生物学(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genomics)、集成生物学(integrative biology,又译为动植物生物学)、人类生物学与医学(human biology and medical sciences)4个学科,另设有科学应用交叉学科。由于这样的学科分类对现代自然科学领域基本上已概括无余,而且规定对各学科院士名额不再作出硬性分配,故自由院士部已无实际存在的必要,自动消失。由此可见,2009年版《辞海》彩图本第0556页上的法兰西科学院“下分十一个自然科学学部”是错误的,因为那已是很久以前的老黄历了。法兰西科学院以弘扬和保护科学研究精神,促进科学及其应用的进步,传播最新科学信息为宗旨。其主要目标在于激励和保护科学研究,促进研究成果的推广和普及,使之成为时代文化的组成部分。按照1987年7月2日经法国总统密特朗批准的最新规定,该院可拥有80岁以下院士110名(自1995年起其中至少应有30名院士的年龄在60岁以下,80岁及以上的院士称为资深院士,不占用院士的规定名额),另设有外国合作院士120名和70岁以下的通信院士180名(其中50岁以下应占一半)。与中国科学院不同,法兰西科学院没有固定的下属科研机构。
1982年法兰西科学院成立了“应用委员会”,在此基础上由法兰西科学院发起,于2000年12月22日创立了法兰西技术科学院(Académie des Technologies)[8]。2006年4月18日法国议会通过《研究规划法》,确定它是具有行政性质的国家公共学术机构,隶属于法国高等教育与科研部,其正式的开幕典礼于2007年3月14日在巴黎举行。该院的宗旨是:为人类福祉,提出最佳技术选择的意见和建议;利用多学科知识和独立性,为新兴技术的战略决策提供咨询;评估新技术的好处与风险,为公众辩论提供事实说明。截至2010年年底,法兰西技术科学院共有265位院士。文献[7]第82页将法兰西技术科学院列为法兰西研究院的第6家专业学术院是不对的。
(4)法兰西艺术院(Académie des Beaux-Arts,又称法兰西美术院):1795年创立(2009年第二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第6-191页将该院的创立时间说成1816年是不妥的),由皇家绘画和雕塑学术院(1648年创立)、皇家音乐学术院(1669年创立)和皇家建筑学术院(1671年创立)集合发展而来,1803年始用现名,分为绘画(painting,10/1,其中“10”为现在可拥有的院士数,“1”为现在的空缺数,下同)、雕刻(sculpture,8/1)、建筑(architecture,9/2)、木刻版画(etching,4/0)、音乐作曲(musical composition,8/1)、不能分类(unattached members,无法归类的院士称自由院士,10/3)、电影和声像艺术(artistic creation in the cinema and the audio-visual field,1985年增设,6/1)、摄影(photography,2005年增设,2/0)8组(2009年版《辞海》彩图本第0556页上的法兰西艺术学院“设绘画、雕刻、建筑、木刻和音乐五组”显然是没有与时俱进,且其中存在一些错漏)。其职责是保护艺术和艺术家并推介艺术作品。该院现在可拥有的院士总数是57名,实际拥有院士总数是48名(现空缺9名),另设有外国合作院士16名和通信院士55名。1997年12月17日抽象绘画大师群(原名萃,Chu Teh-Chun,1920.10.24—)当选为该院历史上的第一位华裔院士(属绘画院士,座席号:F9);2002年12月5日画家赵无极(Zao Wou-Ki,1921.02.13—)当选为该院历史上的第二位华裔院士(属绘画院士,座席号:F10);1984年6月20日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Ieoh Ming Pei,1917.04.26—)当选为该院首位华裔外国合作院士;2002年3月6日中国画家吴冠中(别名荼,Wu Guan-Zhong,1919.07.05—2010.06.25)当选为该院通信院士,是第二位当选为该院通信院士的亚裔艺术家(第一位是1987年当选的新加坡诗人、雕塑家和画家陈瑞献(Tan Swie-Hian,1943.05.05—),他出生于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省,祖籍中国福建省南安市)。
(5)法兰西精神与政治学学术院(Académie des Sciences Morales et Politiques,又称法兰西伦理学(道德)与政治学学术院、法兰西人文科学院、法兰西人文院):1795年创立,1803年被取消,1832年得以恢复,现分为7个分部:①哲学(philosophy);②伦理学(moral sciences);③社会学(social sciences);④立法、公法与裁决(legislation,public law,and jurisprudence,可统称为法学);⑤政治经济学、统计学与金融学(political economy,statistics and finance,金融学又译为财政学);⑥历史与地理学(history and geography);⑦泛指(综合)部分(a general section)。有时将②和③合称为伦理学与社会学分部,则只有6个分部。显然,2009年版《辞海》彩图本第0556页上的法兰西伦理学和政治学学院“设哲学、伦理学、法学,政治经济学、统计学和财政学,历史和地理学等六个学部”是不当的,因为它很容易误导读者。该院的目标是共同为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乃至社会体制的合理化而努力思索。该院现设有院士50名,前5个分部各8名,第6分部10名,另设有外国合作院士12名和通信院士60名。
各个学术院都各自编印书刊并单独对外联系。法国是现代院士制度的主要发源地,其院士制度已成为各国公认的典范。法国院士均被称为membres(法文),其中语文学术院院士亦被称作académiciens(法文),法兰西研究院院士均实行终身制。
3 居里家族与法兰西科学院
1905年7月3日法国实验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居里夫人的丈夫皮埃尔·居里(Pierre Curie,1859.05.15—1906.04.19)当选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1902年第一次竞选院士时失败)。1910—1911年居里夫人(Marie Sklodowska-Curie,1867.11.07—1934.07.04)参加了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的竞选,其最后一个竞争对手是1890年前后发明无线电检波器(Branly coherer,又称粉末检波器)的物理学家布冉利(douard Eugène Désiré Branly,1844.10.23—1940.03.24),因居里夫人的女性和波兰裔的双重身份,她受到了排挤和歧视等不公平对待,在1911年1月23日的最后投票中她以28∶30惜败于布冉利,从此她再未参选过科学院院士。1922年2月7日居里夫人当选为巴黎医学科学院(创立于1820年12月20日,1947年起称Académie Nationale de Médecine,即法兰西国家医学科学院,法国医学界的最高荣誉机构,该院现设院士130名,外国合作院士40名和通信院士260名,其中外国通信院士占100名)院士(非法兰西研究院院士),是该院历史上的第一位女院士。放射治疗(radiotherapy,简称放疗)、手术治疗和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现已成为临床医学上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居里夫人晚年致力于化学和放射性物质在医学上的应用研究,积极倡导把镭应用于医疗治癌(在法国镭疗术被称为居里疗法),使放射治疗得到推广和提高,对放射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1943年(文献[10]中的“1942年”是不准确的)居里夫妇的女婿、法国物理化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Jean Frédéric Joliot-Curie,1900.03.19—1958.08.14)当选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伊伦·约里奥-居里(Iréne Joliot-Curie,1897.09.12—1956.03.17)则一直未当选。约里奥-居里夫妇的独子、生物物理学家皮埃尔·约里奥-居里(Pierre Joliot-Curie,1932.03.12—)于1982年当选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
法国女核物理学家佩丽(Marguerite Catherine Perey,1909.10.19—1975.05.13)是居里夫人的学生,1939年她在研究锕的同位素Ac-227的α衰变产物时首先发现了具有天然放射性的87号元素钫(Francium),1962年她当选为法兰西科学院历史上的第一位女通信院士。1979年5月14日法国女数学家肖盖(Yvonne Choquet-Bruhat,1923.12.29—)当选为法兰西科学院历史上的第一位女院士,她主要从事广义相对论和偏微分方程的研究,是数学家和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勒雷(Jean Leray,1906.11.07—1998.11.10)的学生,勒雷的主要贡献是用拓扑方法研究微分方程方面的先驱性工作。
文献[9-11]的作者均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饶毅教授,文献[10]和文献[11]中的这段话“同年年底,她(指居里夫人)第二次获诺贝尔奖。51年以后,居里夫人的一个学生成为法国科学院的第一位女院士。”实际上是不恰当的,因为它混淆了院士和通信院士(没有选举权和作为科学院领导机构成员的被选举权,只有通过再次选举才能当选为科学院院士的正式成员)的区别,很容易误导读者。为了避免上述错误继续以讹传讹,特做出上述辨析和说明。
4 结束语
至今居里家族共有5人次荣获诺贝尔科学奖,且出现过3位法兰西科学院院士,是世界上最具典型代表性的杰出科学世家,其科学传统已延续了四代:①物理学家保罗-雅克·居里(Paul-Jacques Curie,1856.10.29—1941.02.19)和居里夫妇;②约里奥-居里夫妇;③约里奥-居里夫妇的独女、核物理学家伊莲娜·朗之万-约里奥(Hélène Langevin-Joliot,1927.09.17—,其丈夫是法国著名物理学家朗之万之孙米歇尔·朗之万)和独子、生物物理学家皮埃尔·约里奥-居里;④伊莲娜夫妇的独子、天体物理学家伊夫·朗之万(Yves Langevin,1951—)。
《辞海》号称是当代中国唯一的极具权威性的大型综合性辞典,“对不对,查《辞海》”已成为广大中国读者的口头禅。通过笔者对2009年版《辞海》彩图本第0556页“法兰西研究院”词条和第1452页“陆家羲”词条[12]的分析发现,其科学性、严谨性、专业性和权威性仍有待加强。
谨以此文纪念笔者夫妇结婚20周年(瓷婚纪念)。
参考文献:
[1]唐得阳.诺贝尔奖获奖者全书[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4.
[2]杨建邺.20世纪诺贝尔奖获奖者辞典[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1.
[3]郭奕玲,沈君慧.诺贝尔物理学奖一百年[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
[4]朱安远,田永,张在明.有错即改(栏目)[N].南方周末,2006.02.09(总第1148期第A2版).
[5]蒋大智.法兰西科学院[J].国际科技交流,1989 (2):49-52.
[6]刘春杰,周先路.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制度的启发[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2 (5):384-385.
[7]杨庆余.法兰西科学院:欧洲近代科学建制的典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24(6):81-87.
[8]李艳平.法兰西学院等机构掠影[J].科学文化评论,2010,7(1):124-130.
[9]饶毅.居里夫人:光荣背后的辛酸[J].二十一世纪(香港),1996,7(4):106-109.
[10]饶毅.居里一家与法国科学院[N].南方周末,2003.06.12(总第1009期第C20版).
简介
骨质疏松,是Pornmer在1885年提出来的,但人们对骨质疏松的认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逐渐深化的。早年一般认为全身骨质减少即为骨质疏松,美国则认为老年骨折为骨质疏松。直到1990年在丹麦举行的第三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以及1993年在香港举行的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骨质疏松才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并得到世界的公认: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胳疾病。每年的10月20日“国际骨质疏松日”。
酒精性骨质疏松症(AOP)是指因长期、大量的酒精摄入导致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折风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骨代谢紊乱性疾病,属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亦为低转换型骨质疏松,是临床常见的酒精性骨病之一。
酸性体质与钙流失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
形成
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很多,钙的缺乏是被大家公认的因素。降钙素以及维生素D的不足也很重要。然而骨质疏松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对骨质疏松症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实,人体的正常环境是弱碱性,即体液的pH值维持在7.35-7.45时,就是健康的。可是因为饮食、生活习惯、周围环境、情绪等的影响,人的体液很多时候都会趋于酸性,尤其是在人体摄入大量高蛋白、高糖分等时,出于本能,为了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身体就会动用体内的碱性物质来中和这些酸性物质。而体内含量最多的碱性物质就是钙质,它们大量的存在于骨骼中。那么,在大量进食酸性食物的时候,身体就会自然地消耗骨骼中的钙质来中和血液的酸碱性,以维持酸碱平衡。因此说,酸性体质是钙质流失、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
由此可见,通过改善酸性体质的途径,预防骨质疏松就显得尤为重要。专家指出,食用碱性食品是防止体液酸化,保持人体弱碱性环境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防止钙流失的最有效方法!
症状
(1)疼痛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
(2)身长缩短、驼背
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
(3)骨折
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呼吸功能下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引起因素
老年人容易骨质疏松,有的人补了几年钙,还是骨质疏松,这就是酸性体质在作怪。酸性体质把人的血钙中和、沉淀了,不管用了。血钙低了,骨头里的钙就会跑出来补充血钙,结果又被酸性物质中和了,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酸性体质要想补钙,必须先纠酸,改善酸性体质,补钙才能成功。
酸性体质除了造成以上疾病外,还容易失眠、多梦、疲劳、腰酸背痛、四肢麻木、怕冷、便秘、腹泻、急躁、身体肥胖、痛风等。
预防骨质疏松
(1)控制饮食结构,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加剧酸性体质。大多数的蔬菜水果都属于碱性食物,而大多数的肉类、谷物、糖、酒、鱼虾等类食物都属于酸性食物,健康人每天的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的摄入比例应遵守1:4的比例。壳寡肽为一种动物性活性碱,能迅速排除人体体液偏酸性物质,能维持血液中钙浓度的稳定,保持人体弱碱性环境,预防和缓解骨质疏松。
(2)吸烟会影响骨峰的形成,过量饮酒不利于骨骼的新陈代谢,喝浓咖啡能增加尿钙排泄、影响身体对钙的吸收,摄取过多的盐以及蛋白质过量亦会增加钙流失。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形成上述不良习惯。
(3)运动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进行户外运动以及接受适量的日光照射,都有利于钙的吸收。运动中肌肉收缩、直接作用于骨骼的牵拉,会有助于增加骨密度。因此,适当运动对预防骨质疏松亦是有益处的。
(4)防止缺钙还必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加剧酸性体质。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5)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等,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要防止病从口入。
(6)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有过大的心理压力,压力过重会导致酸性物质的沉积,影响代谢的正常进行。适当的调节心情和自身压力可以保持弱碱性体质,从而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病因分类
(一)特发性(原发性)
幼年型、成年型、经绝期、老年性。
(二)继发性
1.内分泌性 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肢端肥大症、性腺功能低下、糖尿病等。
2.妊娠-哺乳
3.营养性 蛋白质缺乏,维生素C、D缺乏,低钙饮食酒精中毒等。
4.遗传性 成骨不全染色体异常。
5.肝脏病
6.肾脏病 慢性肾炎血液透析。
7.药物 皮质类固醇抗癫痛药、抗肿瘤药(如甲氨蝶呤)、肝素等。
8.废用性 全身性骨质疏松,见于长期卧床截瘫等;局部性的见于骨折后;Sudecks肌萎汐伤后等。
9.胃肠性 吸收不良胃切除。
10.类风湿性关节炎
11.肿瘤多发性 骨髓瘤转移癌、单核细胞性白血病、Mast-Cell病等
12.其他原因 吸烟骨质减少、短暂性或迁徙性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应该如何治疗?
(一)急性期治疗
椎体一旦发生骨折即需卧硬板床休息,膝下垫一枕头以减轻下腰部的应力。注意褥疮护理,可以用些止痛药,疼痛消失后即应开始锻炼并逐日增加活动量;疼痛剧烈者可佩戴支架。
(二)增加骨组织的方法
1.口服钙剂:碳酸钙、磷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都可应用。口服钙剂后应鼓励多饮水,以防止尿路结石。
2.补充维生素D:必须注意,大剂量补充维生素D会引起高血钙症,绝经期前后的妇女每天的剂量为400单位。
3.补充求偶素:适用于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剂量为每天0.6mg,长期使用有致癌可能,不宜作为常规治疗方法。
4.运动:每天至少需作30分钟的散步,即可负重下锻炼又可吸收光照。
5.品椒:每天口服氟化钠1mg/kg,分36次服用,必须同时加用钙剂,过量服用会出现氟中毒,用后18个月90%病例不再有骨折。
6.其他药物:有双磷酸盐降钙素与促进合成代谢的皮质醇如stanozolol。
7.钙之缘片:内涵碳酸钙及维生素D,更有利于人体对钙质的吸收。
危害
1.发病率高
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病率较高,全球有2亿骨质疏松患者,并且女性多于男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NHANESIII,1988-1994年)结果表明,骨质疏松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50岁以上人群中,1/2的女性、1/5的男性在他们的一生中都会出现骨质疏松性骨折,一旦患者经历了第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继发性骨折的危险明显加大。我国老年人居于世界首位,现有骨质疏松症患者9000万,占总人口的7.1%。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预计到2050年将增加到2.21亿,那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将发生在亚洲,绝大部分在我国。有学者对1995-1996年美国骨质疏松、心肌梗死、卒中和乳腺癌的年发生数进行调查显示,每年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150万次,其中椎体骨折70万次,腕部骨折20万次,髋部骨折30万次,其他骨折30万次,高于心肌梗死、卒中和乳腺癌的发生数。
2.临床表现
(1)疼痛:半数以上患者有疼痛,主要为多发性和全身性,最常见的是腰背酸疼,其次是肩背、颈部或腕、踝部疼痛,患者不易说清引起疼痛的原因,疼痛可发生于坐位、立位、卧位或翻身时,症状时轻时重;(2)骨骼变形:弯腰驼背,身材变矮;(3)骨折:脊椎、腕部(桡骨远端)和髋部(股骨颈)骨折常见。脊椎骨折中,常是压缩性、楔形骨折,使整个脊椎骨变扁变形,这也是老年人身材变矮的原因之一。骨质疏松导致骨折,可明显增加老年人病死率和致残率,调查显示,骨质疏松性骨折后1年内男性死亡率(31%)是女性(17%)的2倍。髋部骨折是最严重的骨质疏松性骨折,一般需要外科手术,术后只有少数患者能够完全恢复至骨折前水平,有25%~35%的患者出院后日常生活不能自理,髋部骨折更严重的危害性是有20%的髋部骨折患者会在1年内死亡,有20%的髋部骨折患者将在1年内再次发生骨折。老年人骨折可引发或加重心脑血管并发症,导致肺部感染和褥疮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病死率可达10%~20%。
骨质疏松的危害性还在于多数人无明显症状,而随着年龄增长,骨钙在不断流失,一旦出现症状,骨钙丢失常在50%以上,短期治疗难以奏效。
骨质疏松诊断:
(一)病史与临床特点
女性患者应注意询问妊娠哺乳及月经情况。病因不同可有其相应的症状及体征,但其共同点有:周身骨痛以脊椎、骨盆区及骨折处为主,呈持续性痛且与骨质疏松程度相平行,蹬楼或改变时尤甚。久病下肢肌肉萎缩、脊椎压缩性骨折,致身长缩短、胸廓畸形,肺活量减少,可影响心肺功能。
(二)实验室检查
血钙血磷、血碱性磷酸酶(AKP)及尿磷皆不正常,血浆骨钙素升高,尿钙可偏高,尿羟脯氨酸可能升高。如伴有软骨病时血、尿生化指标可能有相应改变。
(三)X线检查
当X线呈现骨质疏松时骨矿物质的减少已在30%-50%以上。主要改变为皮质菲薄,骨小梁减少变细或稀疏萎缩,类骨质层不厚,以脊椎和骨盆明显,特别是胸、腰椎负重阶段尤重。早期表现为骨密度减低透明度加大,水平方向的骨小梁呈垂直的栅状排列。后期纵行骨小梁也被吸收抗压能力减退,胸椎呈楔状畸形。由于海绵疏松,骨较致密骨更易脱钙,故椎体受椎间盘压迫而形成双面凹陷,也可见脊椎压缩性骨折或其他部位的病理骨折。X线上有时不易与软骨病相区别或两者并存。近年来,多种新技术已应用于骨质疏松的检测,如中子激活分析法测定全身体钙,单光束骨密度仪测定前臂骨密度,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脊柱骨密度,椎体用计算机断层(CT)以及放射光密度计量法等。必要时施行骨活检,对于早期诊断和随访骨质疏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因素
免疫功能的影响
免疫功能对骨重建调节,通过两个环节来实现。其一,随着免疫功能而改变;其二,细胞因子和体液因子与骨代谢有关。
免疫功能和骨的关系实质上是免疫细胞和骨髓的关系,免疫细胞是指巨噬细胞和担当骨吸收的破骨细胞等。骨髓位于骨的中心部分,其骨髓中各系列细胞按比例增生的情况和细胞形态、功能是否正常直接影响此骨骼的坚实程度。70-80岁的老人,其骨髓增生普遍减低,骨髓内脂肪组织增加,造血细胞减少,这也是发生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原因之一。当然,骨髓中免疫细胞的活跃程度也与骨形成有关。
骨细胞和免疫细胞通过各自所释放的细胞因子和体液因子,共同发挥着骨髓与骨之间的彼此关联的机能,保障骨钙平衡,支持骨重建与骨形成。一旦平衡破坏,骨吸收明显大于骨形成时,骨量减少,将发生骨质疏松症。
遗传基因的影响
白种人、黄种人比黑人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几率高,且症状较重;身材矮小的人较身材高大的易发生骨质疏松症,即使是生活条件、身体状况、环境因素相近,性别相同、年龄相近的两个人,其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程度也有差异,这些事实都显示骨质疏松症与遗传因素有关。
物理因素的影响
包括是否经常运动、日光照射情况、重力负荷情况等因素,它们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有关。
运动员由于经常运动,身体健壮,骨密度高,极少患骨质疏松症;经常伏案工作,活动甚少的知识分子易发生骨质疏松症;而长期卧床、偏瘫的病人常有骨质疏松症或合并骨折。这是由于长期肢体失用,使正常骨代谢失调,形成负钙平衡,破骨细胞相对活跃,骨吸收增强,骨钙融出,故发生骨质疏松症。
经常从事室外体力劳动者其骨矿含量比室内脑力工作者多,这除了劳动锻炼坚强了体魄外,接受日光照射量较多也是个原因。日光中紫外线照射皮肤后,体内引起一系列光生物学作用,生成活性维生索D,调节钙、磷代谢,促进肠钙吸收,并使之在骨中沉积,有利骨形成。一般而言,南方人较北方人骨矿含量高,一个人夏季较冬季骨矿含量偏高,就是因为南方比北方,夏季较冬季日照时间长,接受日光中的紫外线量较多,皮肤内维生素D合成相对多,促进骨代谢,有利于骨的形成。
治疗药物
有下列四种:
1.骨肽片,该药是用来治疗风湿类风湿的,是唯一的口服骨肽制剂,能将发生骨质疏松的骨骼接到骨质疏松部位,靶向性好,含有多种骨生长因子。
2.阿伦膦酸盐(alendronate):商品名Fosamax,有抑制破骨细胞的作用,同时具有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
3.降钙素(calcitonin):借着皮下、肌肉注射或鼻孔吸收,对于停经五年以上的骨质疏松症妇女有效。副作用包括食欲减退,脸潮红、起疹子、恶心与头昏。不过,只要停止药物治疗,骨质流失速度会开始加快,因此必须长期治疗。
4.钙剂和维生素D:联合用药效果较好。钙之缘片内含维生素D,维生素D是钙离子被骨髓吸收的载体,使人体对钙离子吸收能成倍增加,吸收更好。
5.荷尔蒙补充疗法:雌激素加上黄体素,可以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症。如果没有子宫,则不需要黄体素。健康正常的骨骼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绝经后妇女的高发病症,国外有统计资料表明在60岁以上妇女发生的危险率为58%。它与卵巢合成的激素水平降低有关,由此造成骨痛、骨折,严重地影响了妇女的生活质量,增加了妇女的残疾率和死亡率。由于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因而药物的治疗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且长期服用西药容易给患者带来许多副作用。
预防
骨质疏松症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和痛若,治疗收效很慢,一旦骨折又可危及生命,因此,要特别强调落实四级预防。
一级预防:应从儿童、青少年做起,如注意合理膳食营养,多食用含Ca、P高的食品,如鱼、虾、虾皮、海带、牛奶(250ml含Ca300mg)、乳制品、骨头汤、鸡蛋、豆类、精杂粮、芝麻、瓜子、绿叶蔬菜等。尽量摆脱“危险因子”,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如坚持体育锻炼,多接受日光浴,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碳酸饮料,少吃糖及食盐,动物蛋白也不宜过多,晚婚、少育,哺乳期不宜过长,尽可能保存体内钙质,丰富钙库,将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预防生命后期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措施。加强骨质疏松的基础研究,对有遗传基因的高危人群,重点随访,早期防治。
二级预防:人到中年,尤其妇女绝经后,骨丢失量加速进行。此时期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对快速骨量减少的人群,应及早采取防治对策。近年来欧美各国多数学者主张在妇女绝经后3年内即开始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同时坚持长期预防性补钙或用固体骨肽制剂骨肽片进行预防,以安全、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日本则多主张用活性VitD(罗钙全)及钙预防骨质疏松症,注意积极治疗与骨质疏松症有关的疾病,如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脂肪泻、慢性肾炎、甲旁亢/甲亢、骨转移癌、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三级预防:对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积极进行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骨肽片等药物治疗,还应加强防摔、防碰、防绊、防颠等措施。对中老年骨折患者应积极手术,实行坚强内固定,早期活动,体疗、理疗心理、营养、补钙、止痛、促进骨生长、遏制骨丢失,提高免疫功能及整体素质等综合治疗。
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是骨骼发育、成长、衰老的基本规律,但受着激素调控、营养状态、物理因素(日照、体重)、免疫状况(全身体质、疾病)、遗传基因、生活方式(吸烟、饮酒、咖啡、饮食习惯、运动、精神情绪)、经济文化水平、医疗保障等八个方面的影响,若能及早加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我保健水平,积极进行科学干预,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是可能延缓和预防的,这将对提高我国亿万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而现实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四级预防:我们倡导补钙从年轻抓起,均衡饮食,多多运动,保证每天15分钟左右的时间晒太阳获取最自然的钙质来源,并对骨质疏松有科学性的认识。比如大家所认为的磷酸盐阻碍钙吸收就是不科学的言论。
磷酸盐是一种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矿物质,而且是所有生物所必需的一种营养物质。磷酸盐不仅在人体能量的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也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
预后
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是骨折后相关并发症,在美国每年有约37500患骨质疏松者死于骨质疏松骨折的相关并发症。骨质疏松症虽不能完全预防,但给予一定的预防措施,如摄入足够的钙、维生素D、锻炼等,能在很大程度减轻骨质疏松症,防止严重并发症出现。此外,对于具有骨质疏松症高危因素、患有导致骨质疏松症高危情况的疾病以及使用可致骨质疏松症药物的患者,及时去除高危因素,给予相应的药物预防治疗尤为重要。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以及种族;骨质疏松症骨折的家族史;生殖系统因素,尤其是过早绝经;与骨密度降低有关的生活方式有吸烟、酗酒以及缺乏锻炼、导致无月经的大强度运动(例如马拉松长跑者);饮食因素,尤其是影响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量(二者缺乏即可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危险性),以及进食障碍,如神经性厌食;其他疾病以及用药,尤其是糖皮质激素;为减少骨折的发生率,应警惕老年患者容易摔倒的危险因素,包括平衡能力减退、性低血压、下肢肌力下降、反应迟钝、用药(如镇静剂)、视力障碍以及认知缺损。
运动处方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有资料统计,45岁以上的妇女,近三分之一患有轻重不同的骨质疏松;而75岁以上的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高达90%以上。
骨质疏松症除了骨痛、抽筋等症状以外,还有一点需要值得注意。骨质疏松症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所以骨质疏松症应该积极诊断与治疗,千万不可掉以轻心,任其发展。如果您出现上述不舒服后,应该去医院就诊治疗。
全身不舒服,腰腿乏力,莫名其妙地骨头痛。医生再经过详细的检查诊断患有骨质疏松症后,可以适当地服用一些止痛药和补钙药。另外,还需要作一些配合,比如保证足够的睡眠,每天晒1小时的太阳,每天运动锻炼半小时或更长时间,对骨质疏松症比较有意义的锻炼方法是散步、打太极拳、做各种运动操,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游泳锻炼。晒太阳与运动锻炼先是时间短一些,然后慢慢增加,延长锻炼时间。吃菜不应挑食,应该吃低盐、清淡膳食,注意营养要丰富。每天应保证1瓶牛奶。如果按照上述方法治疗了2个星期,骨痛、抽筋没有得到缓解。你可以再去找医生开一些针剂,帮助调节你身体内部骨钙含量。
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而言,这种病确实不能只靠打针、吃药。它是一种慢性病,是随着我们每个人年老后慢慢发生的。这种疾病的发生与我们缺少运动很有关系,千万不要小看了运动在防治骨质疏松症中的重要作用。人体的骨组织是一种有生命的组织,人在运动中会不停地刺激骨组织,骨组织就不容易丢失钙质,骨组织中的骨小梁结构会排列得比较合理,这样骨质疏松症就不容易发生。
有研究发现,经常参加运动的老人,他们的平衡能力特别好,体内骨密度要比不爱运动的同龄老人的骨密度高;并且他们不容易跌跤,这就有可能有效地预防骨折的发生。
骨质疏松症并不可怕,只要医生和病人一起配合好,一定能解除患者的烦恼和痛苦。
食疗方法
发生骨质疏松后,除了进行正规的药物治疗,合理的膳食营养也会帮助患者改善症状,下面是几个骨质疏松食疗方,供大家参考:
[方一]黄豆猪骨汤:鲜猪骨250克、黄豆100克。
制法:黄豆提前用水泡6-8小时;将鲜猪骨洗净,切断,置水中烧开,去除血污;然后将猪骨放入砂锅内,加生姜20克、黄酒200克,食盐适量,加水1000毫升,经煮沸后,用文火煮至骨烂,放入黄豆继续煮至豆烂,即可食用。每日1次,每次200毫升,每周1剂。
功效:鲜猪骨含天然钙质、骨胶原等,对骨骼生长有补充作用。黄豆含黄酮甙、钙、铁、磷等,有促进骨骼生长和补充骨中所需的营养。此汤有较好的预防骨骼老化、骨质疏松作用。
[方二]桑葚牛骨汤:桑葚25克,牛骨250-500克。
制法:将桑葚洗净,加酒、糖少许蒸制。另将牛骨置锅中,水煮,开锅后撇去浮沫,加姜、葱再煮。见牛骨发白时,表明牛骨的钙、磷、骨胶等已溶解到汤中,随即捞出牛骨,加入已蒸制的桑葚,开锅后再去浮沫,调味后即可饮用。
功效:桑葚补肝益肾;牛骨含有丰富钙质和胶原蛋白,能促进骨骼生长。此汤能滋阴补血、益肾强筋,尤甚适用于骨质疏松症、更年期综合征等。
[方三]虾皮豆腐汤:虾皮50克,嫩豆腐200克。
制法:虾皮洗净后泡发;嫩豆腐切成小方块;加葱花、姜末及料酒,油锅内煸香后加水烧汤。
功效:虾皮每100克钙含量高达991毫克,豆腐含钙量也较高,常食此汤对缺钙的骨质疏松症有效。
[方四]猪皮续断汤:鲜猪皮200克,续断50克。
制法:取鲜猪皮洗净去毛、去脂、切小块,放入蒸锅内,加生姜15克,黄酒100克,食盐适量;取续断煎浓汁加入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至猪皮烂为度,即可食用。1日1次,分次服。
功效:猪皮含丰富的骨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对人体的软骨、骨骼及结缔组织都具有重要作用。续断有强筋健骨、益肝肾等作用。此粥有利于减轻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
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更年期之后的女性骨质疏松、容易骨折,可能是因为体内缺少一种重要的雌激素受体。
英国皇家兽医学院的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一种称为“雌激素阿尔法受体”的雌激素调节蛋白分子,对维持骨骼的强度很重要。缺少这种受体,雌激素就难以产生作用。科学家以体内缺少“雌激素阿尔法受体”的实验鼠进行实验,发现它们的骨骼在承受强力时,骨细胞没有增生。从这种实验鼠体内提取骨细胞进行组织培养,也显示张力并未能使骨细胞增生。
正常情况下,当骨骼受到机械张力作用时,会有新的骨细胞产生,帮助承受负荷,保持骨骼强度。以往的研究发现,在女性体内,雌激素对于这一过程十分重要。
科学家说,这一发现表明更年期后的女性骨量下降,可能是由于体内缺少这种受体,这将有助于治疗老年女性的骨质疏松症。
女性多吃豆腐不怕更年期
豆腐是一种含有大量雌激素的食品。
豆腐不仅很有营养,对于上了年纪的女性,还可帮助她们克服更年期症状。
许多更年期女性不愿意服用荷尔蒙药物,可通过改变饮食习惯来减少更年期症状。豆腐就是其中一种含有大量雌激素的食品。专家说:“豆腐等大豆产品是各种食物中雌激素含量最高的食品,但由于雌激素有很多种类,各有不同的作用,因此很难拿豆腐和西药的疗效相比较。”“有很多更年期女性说她们每天吃一两块豆腐,潮红等症状会减少。但是,还没有什么科学证明豆腐不能吃过多,或是得吃多少才足以发挥效用。”
专家指出,要准确地治疗症状,还是服用含有很纯的雌激素的荷尔蒙药物,会比较有效,因为这类药物是经过临床试验证明的。
药膳原则
原则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属肾虚证,总的治则是补肾壮骨,但要辨证施膳。药膳以选用具有滋补肾阴、温补肾阳、益肝健脾作用的药食为主;
2.需重视营养成分的补充,保护或改善脾胃的运化及吸收功能。
膳食宜忌
1.宜供应充足的钙质。要常吃含钙量丰富的食物,如排骨、脆骨、虾皮、海带、发菜、木耳、桶柑、核桃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