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教育)
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视具体情况,可又多种选择)
3.实行饥饿纪律教育的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
4.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实际锻炼法)
5.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的教育家是(马卡连柯)
6.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影响"的德育原则是指(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这句明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教育法)
8.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说理教育法
9.中小学德育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教学)
10.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二、辨析题
1.德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活动。
错误。德育是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所谓品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来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哪些经常而稳固的倾向和特征。因此,品德包含的范围较广,而道德只是期中一部分,故不能以偏概全。
2.德育过程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
错误。德育过程是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其主要不同在于三点:其一,范畴不同。德育过程属于教育活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属于素质发展范畴。其二、影响因素不同。其三、结果不同。
3."一个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
错误。体现的是因材施教的原则。
4.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矛盾。
错误。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又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三、简答题
1.简述德育的重要意义。
1)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2)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
3)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2.中小学德育的具体任务有哪些?
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制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3.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具体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2)理想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自觉纪律教育
6)民主与法制教育
摘要:隐私权是公民权利的重要内容,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与互动过程中,公民个人的隐私保护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隐私管理理论是美
>> 个人住房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地方政府改革的启示 浅析官僚制理论及其对我国行政管理的启示意义 浅析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高校管理工作的启示 浅析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社区管理和工作的启示 索罗斯的资源诅咒理论及对我国的启示 庞德的社会控制理论及对我国当代法治建设的启示 政府俘获理论及其对我国治理商业贿赂的启示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及对我国的启示 西方资本结构理论及对我国的启示 几种主要科学教育理论及对我国科学教育的启示 弗洛姆消费异化理论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分工理论及其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收入分配理论及对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启示 熊彼特创新理论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资产建设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简述效率工资理论及其对我国就业问题的启示 成功智力理论及其对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启示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及启示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公共管理的启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KATHRYN Greene,VALERIAN J Derlega,GUST A Petronnio.Privacy and disclosure of HIV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s:a sourcebook for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M].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Publishers Mahwah,2003.
[3] HAYS R,MCKUSICK L,POLLACK L,et al.Disclosing HIV seropositivity to significant others[J].AIDS,1993(3):425.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和基础,而河渠道的生态绿化建设便成了摆在水利人面前的重要任务。河渠道生态绿化建设既与民生息息相关,又与城市绿化步调一致;既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又可以美化环境;既能提高渠道运行的安全性,又能实现灌区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可谓是一举多得。
1 基本情况
东风渠灌区位于美丽富饶的“天府之国”成都平原腹心地带,管理的干渠16条,全长816公里。灌区水利工程设施大多处于郊外农村,河渠道两岸地形千差万别,这也为渠道生态绿化治理及景观打造提供了天然的大舞台。从2004年至今,东风渠管理处每年利用丘陵区干渠进行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之机,对改造渠段两岸进行生态绿化,在管理站、点或必要地点打造水文化景观长廊,相续建成了一批在大型灌区具有示范作用的河渠道生态绿化示范点。如东风渠眉彭干渠生态渠建设,将人文景观融入自然生态之中,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又如东风渠总干南北闸景点建设以历史人文景观来突显水文化的特点,既富含哲理又具浓厚的文化底蕴等等。
2 实践与探索
2.1 将新理念融入河渠道生态绿化建设的原则之中
在渠道岸坡绿化的规划设计中,以现代水利的理念为依托,重点突出人文水利及生态水利,按照以人为本、立足长远、注重特色的原则,突出山系与水系融为一体的和谐绿色长廊特色。在规划设计中,严格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科学搭配乔、灌、草三层绿化物种和巧妙布局小景点,有效控制地表径流冲刷侵蚀两岸水土,最大限度降低入渠洪水的浑浊度和有效拦蓄入渠洪水量,减少地表径流对新建水利工程设施的破坏,充分发挥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水土保持效益,同时达到绿化景观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融为一体的人、水、自然和谐共处的终极目标。
(1)在沿渠带状绿化规划设计方面,利用渠道地处郊外、农村原有的田园风光,以及河渠道两岸自然的挖填相间的起浮地形,形成高雅别致、错落有致、美观和谐的绿化风景;依托河渠道原有的弯曲,制造出曲径通幽、曲则有情的效果,以岸坡绿化衬托出水的洁净之美和灵动之美。在绿化效果上,按照注重层次、合理搭配的原则,充分利用植物的大小、色彩、季相等特点,把乔木、灌木、图案及地被植物进行巧妙配置,努力打造四季有花、四季常青、富有变化的植物景观。在绿化苗木选配上,充分考虑维护成本、适宜性、成活率,按照“观赏、实用、便于维护”的绿化要求,做好苗木品种的选配。以渠堤两岸生态绿化治理为侧重点,大面积铺种防冲刷、耐干、维护方便、低成本的草坪。新南干渠王家冲填方渠段外坡在物种的选择上,大面积铺种根系发达、生命力强耐旱、耐冲刷的铁线草,渠堤外坡间种植美人蕉和芭蕉树加以点缀,增添了美感。通过治理,达到了固坡、减小雨水径流对坡面的冲刷和美化环境的目的。如图1所示。
(2)充分利用一些节点工程,依托河渠道两岸现有的挡墙、桥梁等水工建筑物,植入具有个性的文化小品,用以增加渠道绿化的文化品位和哲学内涵,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眉彭干渠地处丘陵山区,在生态渠道打造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挖方渠段两岸现有条石挡土墙的立面,打造成壁画形式展现出来。壁画两端雕刻有刘禹锡的“山不在高,有仙者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和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的千古名言。壁画巧妙点题、引题将人文生态融入自然生态之中,更展现了水利人知性的一面。如图2所示。
(3)在重要枢纽闸、管理段的景点,根据管理段庭园结构形式的特点,引入园林景观打造的风格,将增加水利工程的水文化作为重点,突出景观的哲理和文化底蕴,以提高水利工程设施的品位。总干渠南北闸景点建设,利用总干渠和北干渠分水处的三角地带,在原堰塘内作景观设计,共设计“太极阴阳、龟负洛书、飞沙溢流、翠瀑洒珠、碧泉吐玉、七星伴月和空亭翼然等景点,用“龟负洛书”展现大禹治水,“飞沙溢流”则是小型的宝瓶口,展现李冰治水的画面。如图3所示。
2.2 强化河渠道绿化管理,巩固绿化效果
俗话说:“三分栽、七分管”,作好日常管理和维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加大生态绿化建设的同时,要按照“建管并举”的思路,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已成绿化区域的管护力度,巩固绿化成果。
(1)聘请专业绿化维护公司对绿化区域进行维护。绿化管护的专业性较强,植物的习性各异,需制订具体的维护方案。为此,东风渠管理处聘请专业绿化维护公司对绿化区域进行维护,签订维护合同,明确维护目标。由承包人负责实施绿化合同区域内的管护养护和保洁工作,管理项目包括:绿化区域的施肥、施药、杀虫、修剪(树、灌木、草坪)、清除杂草、换种、延伸草皮等技术管理。绿化维护公司聘请当地群众为管理员,并对他们进行业务技能培训,通过业务知识讲座和实际操作,使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保证了绿化管理任务的有效圆满完成。同时聘请的管理人员要负责日常巡查工作,防止并制止出现侵占、人为损坏绿化工程的现象发生。如图4所示。
(2)加大绿化执法力度,维护绿化成果。为确保河渠道绿化的长效管理,要认真抓好绿化执法工作。充分利用水管单位已有的水政执法队伍优势,安排执法人员参加绿化执法方面的业务培训,负责对破坏绿化行为的查处工作。设立举报电话,实行“群防群治”,确保损坏绿地和苗木的行为得到及时有效的制止。
(3)加大舆论宣传,提高沿渠居民文明素质。进行河渠道生态绿化建设,主要受益的是当地居民,加大宣传,强化舆论监督,鼓励、引导沿渠两岸居民参与绿化管理。充分结合水法规宣传和平时普法的时机,不断地加大绿化建设法律法规的宣传,形成全社会参与爱绿护绿的氛围。设置温馨标语牌,提醒广大居民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共同爱护我们共同的水利生态环境。
2.3 大力发展“以绿养绿”的循环模式,促进绿化工作良性循环
随着绿化工作的不断开展,绿化面积及规模越来越来大,需要投入的维护经费也不断增加。多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经费管理模式为自收自支,绿化建设方面已投入很多资金,在没有国家资金投入的情况下,还需要在维护方面投入大的资金已经捉襟见肘。为此,要尽可能地开展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模式,依托现有的大面积绿化区域优势,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以绿养绿”的循环模式,促进绿化工作良性循环,减轻单位支出负担。
(1)利用已成绿化区域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苗圃产业,套种生态经济林。在新南干渠生态绿化区域,由专业绿化维护公司牵头运作,业主单位以现有绿化区域为资源入股,用分红收入抵扣部分维护费。绿化公司在渠道管理范围内种植长势和见效较快的巨桉树,计划用5至10年时间,逐步减少河渠道绿化维护方面的投入,实现生态绿化自身良性循环。
(2)充分利用部分河渠道管理段(点)的区位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拓展增收渠道,补贴绿化建设。总干渠进口段约有8000余平方米的绿化区域,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好,利用地处城市近郊的区位优势招租,盘活了资源。
3 经验与启示
3.1 按建设水生态文明的理念统筹规划,科学设计
按照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多树种、草种的合理配置,提高河道生物多样性,改善河道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3.2 坚持五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原则;二要坚持“满足功能,兼顾景观”的原则;三要坚持“保障水利工程设施安全”的原则;四要坚持“保护与新建结合”的原则;五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3.3 按照“突出功能,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与搭配物种
(1)乔灌草结合,形成复层林冠结构。乔灌草结合能更好地发挥林冠对降雨的截流作用,减弱雨水直接对地面的溅击作用。
(2)深根系植物种类和浅根系植物种类结合,形成立体的地下根系结构,不仅能更好地防止水土流失,而且提高了土层营养的利用率。
(3)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混交,植物群落可以形成不同的季相,避免色彩单调,提高景观效果。
(4)阴性树种与阳性树种搭配,河坡和堤顶较宽时,在四周可采用阳性树种,林带中间和林下则采用阴性树种,以减少树木间的竞争。
(5)不同花期的植物种类混交,不同花期的植物混交,改善河道的视觉效果。
(6)在优先考虑防止或控制河岸水土流失的条件下,充分考虑植物护岸植被带的绿化,美化的亲水景观效果和提供动物良好栖息地等生态效能。
4 结语
做好灌区河(渠)道生态绿化建设,为灌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水利生态绿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应是我们长抓不懈的重点工作。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水利建设与管理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人水和谐、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一、企业文化简述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多层次的生态系统,通常情况下其构成主要包括核心层、中间层和层三部分。根据内容形式,企业文化可以分为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三个层面,并且在三个层面上,企业文化可以相互渗透、相互统一。在企业文化中,针对不同的层面,企业文化的意义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1、物质层企业文化。
在企业文化中,物质层企业文化属于外显部分,这部分文化主要是指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形象标识、服装、口号、标语等,这是形成企业文化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文化的先决条件,透过层的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出企业的经营理念、审美意识等。
2、制度层企业文化。
在共同的活动中,对于企业全体成员需要遵循的行为准则,在中间层企业文化中都有明确的规定。通常情况下,这一层面的企业文化主要集中在规章制度、文化习惯、组织机构等方面。从实践的角度看,管理者可以通过培养典型人物、开展活动的形式进一步推广、传播需要倡导的某种文化。
3、精神层企业文化。
精神层的企业文化代表着企业全体员工的最高境界。通常情况下,这一层面的企业文化是在长期的工作、生活过程中慢慢积累形成的,往往具有牢固的基础,并且难以改变。通常情况下,精神层企业文化主要包括: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标准、经营哲学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员工的行为,影响并制约着企业的行为和业绩。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及意义
1、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和企业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一种价值标准、理想信念、行为准则,以及由此产生的独特经营管理方式,是一种以人为管理主体,以企业精神为核心,以群体行为为基础,以追求最佳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管理新理论。企业文化是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思维、心理和行为方式,是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反映了企业和企业员工的精神面貌,而且、有利于凝聚力量、振奋斗志,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素质,具有导向、凝聚、协调、规范、鼓励功能,对发展企业、造福职工具有重大作用。
2、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的现实意义
(1)企业文化对经营绩效的意义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
第一,企业文化当中所包含的企业共同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易使企业领导层与员工在企业经营目标上达成共识,通过对企业目标的一致认同,凝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最终达到企业经营目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第二,良好的企业文化体现出一种优质的管理,从而实现企业运作的最高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实现企业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第三,良好的企业文化通过各种传达体系最终塑造出优秀的企业品牌,通过企业品牌的辐射和感召力,从而吸引更大范围内资源的聚合,企业得以滚动式发展,实现良性循环,取得最佳效益。
(2)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激励的意义
企业文化激励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在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中,要互相学习对方的先进文化激励模式,同时也应该看到,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要考虑本企业的文化特点,来选择适用于自己企业的文化激励模式。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与建议
1、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加强企业制度建设
企业要建立起具有本企业特色的规章制度来调整企业和个人的行为,搞好行为规范,以保证企业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合理的激励机制有利于提高职工的士气,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合理的惩罚机制有利于提高职工的道德素质;合理的福利机制有利于提高职工的凝聚力和归宿感。通过制度建设营造了浓厚的企业管理氛围,实现了文化驱动管理,管理催化文化的良性循环。
2、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改善企业内部环境
良好的企业形象,能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和信赖,更有利于占领用户和消费者的心里市场,企业文化建设要在内增员工凝聚力和外争企业知名度上下功夫,这就需要通过一整套企业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向社会公众展示企业的个性特征。企业应以真、善、美教育人,用先进的思想教育人,用健全的制度规范人,用良好的机制监督人,塑造企业职工在市场竞争中的完美形象,在职工中形成对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加强文化传播网络,以突出企业文化社会效益
加强文化传播网络,一是把企业内部的组织联系同外部的非组织联系结合起来;二是把有计划的业务关系同无计划的信息沟通结合起来,利用技术交流、互联网等模式,发展企业对外的横向形象宣传网络、企业文化网络。在加强文化传播的基础上,让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共建、企民共建活动,把企业文化建设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突出企业文化建设的社会效益。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与职工在生产经营活动和适应企业生存环境的变化过程中,培育形成的价值体系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尊重职工、关心职工、建立职工的互信培育企业精神,激励职工经济向上,充分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与企业共谋发展。
中图分类号:H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4-0166-02
一、简述
语言环境有别于语境,语言环境指的是一个地区或一个社群语言生活的状况,是社会使用语言文字的基本面貌。相比较而言,“语境”是一般语言学意义上“语言环境”的简称,指的是影响语言运用的种种主客观因素,或者言语的上下文等。关于语言环境,人们的语言态度、对外来语言的相容性、语文规范化程度、语言文明水平等等都是构成一个社区或一个社群语言生活面貌的基本方面[1]。
我国语言环境建设始于20世纪初,当时的语言环境建设主要侧重于语言文字规范、推广普通话与语文知识教育等方面的内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速,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日益增强的对外开放,语言环境建设得到高度重视,语言环境研究实现了新的转向,融入了新的内容,更注重与社会经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对外开放的紧密结合,如戴炜栋[2]、郭先珍[3]、何自然[4]、高一虹[5]、董红[6]、冯广艺[7]等从语言经济、语言生态、语言和谐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学界的语言社会资源意识日益增强。在我国,语言的对外开放重点体现在投资语言环境的建设上。对一个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而言,外向型经济人才的培养是建设投资语言环境的重心所在。
二、广西外语语言软环境建设意义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是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建立一个规范和谐的语言环境,培养服务于泛北部湾架构下经济建设的与语言服务相关的外语人才对北部湾经济建设将起重要的作用。要实现北部湾经济大开发,一个重要的支撑就是外语语言软环境的建设。
广西语言环境建设发展良好,但随着北部湾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语言环境建设,尤其是外语语言软环境的建设方面,未能适应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这主要表现在:
1.对外开放的城市外语语言环境建设有待加强
外语语言环境建设对于一个对外开放发展的经济区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它是构建现代文化、现代文明、增强国际交流的要求,也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8]。广西城市语言软环境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1)城市公示语英文标注存在各种问题,双语标牌设置缺乏翻译术语标准的约束,翻译不规范的现象随处可见。2)从事酒店、出租、邮政、电讯、旅行等行业人员中只有为数不多的人能在工作环境中运用外语进行服务,外语素质普遍不高。
2.高校人才培养的量与质有待提高
广西高校在培养相当数量的既懂国际经济运作,又熟悉东盟各国国情、文化、法律,而且又熟练掌握科技知识的外语复合型人才,尤其是英语应用人才方面作出努力。英语作为官方或半官方语言,在教育、行政、法律、国际国内贸易、公众传媒中占优势地位,英语所具有的经济价值、权威性、较高的社会影响力等使其变得越来越重要[9]。许多高校因此加强英语教育,开始实践英语、汉语双语教学。但广西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主要贸易面向东盟国家,小语种教育显示出较大的需求优势。广西高校在外语学科建设方面尤其是小语种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尚缺力度,外语复合型人才尤其是小语种人才培养方面未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其次表现在外语人才质量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方面。目前的外语教育大多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面上,忽视了语言作为交流和协作工具的功能,使学生的外语实际应用能力与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相距甚远,无法进行跨文化交际。
3.文化教学缺乏对泛北部湾区域文化的认同意识
东盟国家的社会语言呈多元性,语言环境构建必然是东盟国家建设中的一个关键因素。语言环境的构建深受文化的影响,文化传播在某种意义上影响到语言环境的建构[10]。泛北部湾区域的语言呈现多元化色彩,语言多元化的影响势必带来文化的多样现象。泛北部湾文化由于区域、地理、历史等因素影响,有文化的认同性。以中国南方沿海地区与东南亚构成的泛北部湾区域,包含有中华(儒家)文化、印度(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东南亚土著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区域。泛北部湾文化是以那文化、儒佛文化、华人文化三种文化形态和文化理念为核心和纽带的区域性认同的文化。那文化、儒佛文化、华人文化三种文化形态和文化理念是泛北部湾文化的核心,并成为中国—东盟区域性认同的文化的纽带[11]。以文化认同理念发掘泛北部湾文化生产力,以泛北部湾文化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实施符合广西经济发展的特征。通过在高校外语教育中加强学生对中国—东盟区域认同文化理念的教育将有助于构建适合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的语言环境。
三、外语语言环境建设与高校人才素质培养
在推广建设改善语言环境建设中,高校外语教育对语言与文化的推广与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广西的语言环境建设应以增强国际交往功能为主线,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为重点。依托高等院校的外语教学优势,大力培养面向东盟国家的既懂外语又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增强外语教育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是语言环境建设的关键。依托高校教育为语言环境建设服务的实践体现在如下方面:
1.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外语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树立全球化的战略眼光
2、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3、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
4、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
5、正文: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3000字以上。
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6、谢辞: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7、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专着、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
8、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
9、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
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计划的教学改革
摘要:“卓越工程师计划”是基于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的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更注重大学生工程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以学校环境工程专业为改革对象,全面分析与探讨实施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必然性、基础与措施。通过改革与完善现有的课程教学体系与校内外多维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实现了学校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目的,满足了国家培养人才的需求。研究结果对于卓越工程计划及在其它专业方面的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卓越计划;环境工程;教学改革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提出的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大改革项目和重要举措,旨在为国家的经济发展输送大量创新型的工程类人才,进而实行强国富民的目的,这将对国家全面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引作用。①②本文以安徽建筑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践教学改革为例,探讨在本校开展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在全校乃至全国的全面开展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将从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性、改革的基础、改革的具体实践等几个方面展开叙述。
1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改革是国家和地方发展的必然性
1.1国家人才的需求传统经济不顾环境健康的飞速发展,导致了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由此导致的环境危害事件频繁发生。因此,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引起了全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目前,我国环境污染形势尤为严峻,面对严重的环境污染现状,国家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社会对环境工程学科专业研究及应用型相关人才的需求将急剧增加。③作为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面对日益严重且更为复杂的环境污染现状,需要通过不断改革才能适应国家发展的需求,培养出的人才才能更好地为国家服务。
1.2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和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随着安徽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生态环境问题将日益突出,我省所颁布了《安徽省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④实施重点目标为将我省基本建成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经济发达、生态家园舒适、生态文化繁荣的宜居宜业生态强省。因此,不仅要培养环境工程专业方面的人才,更需要培养创新型、高端的环境工程工程类人才以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才能使人才培养真正地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
2本校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基础
安徽建筑大学环境工程专业2001年正式开始招生,2009年,水污染控制与废水资源化实验教学中心批准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2年,水污染控制与废水资源化实验室被批准为“安徽省重点实验室”,2013年通过国家审核;2012年环境工程学科被批准为“安徽省重点学科”。从2005年至今,环境工程专业已有10届毕业生,为社会输送大量专业人才,有的直接进入环境方面的工作岗位,其中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已成为工作单位的技术骨干或管理骨干,有的继续进行深造读研或读博以便将来从更高层面服务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环境工程专业是一个“朝阳专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学校领导和老师非常重视学科的创新型,通过不断输送教师外出调研、学习和参加会议交流的形式,进行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修订和培养模式的改革;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同时组织多人次成功申报国家教育部、建设部、安徽省教育厅等各级各类教研教改项目几十项,其中十余项获省级和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经过多年的探索与改革,在培养方案的设计、课程与教材体系构建、师资队伍的建设、课堂教学手段的转变、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本专业卓越工程师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过程的研究与实践
3.1制定以工程项目为导向的培养方案培养计划的制定是实现环境工程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指针。工程项目是以工程建设为载体的项目,以建筑物或构筑物为目标产出物,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按照一定的程序、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并应符合质量要求。按照CDIO标准⑤来制定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需要培养出适于社会发展的工程型人才,那么就需要考虑在制定环境工程培养计划时以工程项目为导向。
3.2根据工程项目需求,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工程项目需求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是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的必备条件。工程项目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实践。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出来的工程型人才,必须全面系统地了解工程项目的相关知识。因此,环境工程专业需要建立以“通识课程、工程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特色课程”有机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并通过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学生可将课本知识与社会条件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全面提升自己,以便于学生后期从事工程实践的时候真正做到理论结合实际。
3.3根据卓越工程培养计划的需求,进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的改革卓越工程培养计划需要改变传统的说教方式,提倡自主和引导式学习,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并通过实行导师制,让学生跟随老师进入实验室、进入工厂企业进行大学生科技创新方面的活动。通过实地学习,完成一系列项目的方案的构思、项目设计、项目的实施和项目运行结果的考核等,使学生真正地从课本走向实际。
3.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完成的前提。在坚持高学历高水平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科研学术梯队和专业课程团队建设的需求,培养和引进1~2名具有相关工程背景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和骨干2~3名,聘请一些有企业生产和管理经验、职称较高的技术人员作兼职导师,同时扩大对外交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继续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学术交流与合作,建立教师交流互访、项目合作等合作制度,不定期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开设讲座与进行学术交流。
3.5加强实践教学内容建设和改革,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实践环节是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关键。环境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近几年改革较大的是实验教学,对所有开设的实验进一步整合、优化,按照“必做、选做、综合设计”开设,使学生不仅掌握实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实验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将紧贴未来工作岗位、紧贴实际工程项目展开。既可在学校进行,也可在企业进行,主要根据学生的个人志向、就业前景而定。
3.6强化教学与科研基地建设强化教学与科研基地的建设是实施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保障。在巩固和完善“国帧环保集团”、“皖维集团”、“安徽丰源生化有限公司”等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的基础上,聘请企业业务水平较高、责任性强的工程师作为实习指导老师,选派青年教师参与企业或设计院项目,加强与“合肥水泥设计研究院”、“安徽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江淮汽车”等单位的广泛联系与合作,扩大实习基地。与“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安徽省化工设计院”等单位共同建设2~3科学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基地,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同时加大现有教学、科研平台的建设力度,打造本专业省内一流的教学和科研平台。
3.7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人才质量跟踪体系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人才质量跟踪体系是实施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另一保障。设立院专业教学工作委员会,加强对专业教学过程的指导和督查,完善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人才质量跟踪调查机制。
4结束语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工程类院校专业培养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本校环境工程专业通过建立教师队伍、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手段的变革、建立校内外实践建设平台,有力地推动学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卓越计划的改革实践,这对探索出一种适合安徽省地方土建类大学的实践教育新模式提供了案例。
注释
①李爱玲,申少华,胡忠于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J].广东化工,2014.41(10).
②杨子江,姚大飞,郭波.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4.34(3).
关键词:
生态农业;开发建设;可持续发展;东平湖
东平县地处鲁西南,总面积1343km2。耕地6.8万hm2,辖14个乡镇(街道),716个村(居),总人口8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0万人。全县山区、平原和库区各占三分之一。东平湖位于县境西部,黄淮两大流域交叉处,西近京杭大运河,东近大汶河,北通黄河。总面积627km2,占东平县总面积的8.8%,以二级湖堤为界将其分为新、老湖区两部分。其中:老湖面积209km2,属黄河流域,常年蓄水,新湖面积418km2,属淮河流域,滞洪农耕。境内有黄河、大清河、汇河、金线河等河流18条,湖河相连,河流总水面35.28km2,占东平县总面积的2.6%。东平湖流域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适宜。全年日照时数为2417h,年均温13.3℃,无霜期231天。大于0℃的积温为4994℃,大于10℃的积温为4492.8℃,多年平均降雨609.16mm。能够满足种植业不同轮作制度生产的需要。流域内粮、棉、油、桑、菜、果,牛、羊、猪、鸡、免、鸭等农业生物品种资源丰富多样,门类较全。东平湖盛产鲤鱼、鲫鱼、乌鳢、甲鱼、毛蟹、湖虾及莲子、菱米、芡实、苇子、蒲草等水生动植物产品。东平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山东省淡水渔业基地县、山东省生态农业示范县。东平湖是《水浒传》中描写的“八百里水泊”唯一遗存水域、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4A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中国美丽田园。湖产莲子彩绘荣获农业部主办的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大赛金奖。
1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首先,东平湖流域涝洼地改造后的台面水面种养单一,构建不合理;农业生产效益不高,群众收入低而不稳,贫困面积大。其次,农民过量施用化肥、随意使用农药的现象还比较严重,秸秆焚烧时有发生,随意堆放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农业生态环境仍然比较脆弱。再次,东平湖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枢纽,担负着蓄水调水的任务,需要优良的生态环境。因此,东平湖流域转变发展方式,治理面源污染,加强环境保护,势在必行。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建立一种既有利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又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发展生态农业是解决东平湖流域上述存在问题和需求的有效途径。东平湖流域实行生态农业开发建设,对于促进转方式调结构,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形成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水质为目的的具有水泊湖区特色的良性生态环境,实现该流域农业持续高效发展,确保北方供水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总体设想与目标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南水北调东线流域环境治理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着眼于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坚持生态优先、全面协调、绿色循环、持续发展,以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和农业生态修复为手段,强化科技支撑,加大创新发展,社会广泛参与,成果全民共享。针对东平湖流域实际确立“建设五个生态农业区,实施六项重点工程,采取六项保障措施,达到一个总体目标”的生态农业发展思路。通过生态农业开发建设,使东平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基本得到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资源充分利用,生产节本增效,农产品质量安全可靠,保证南水北调工程水质要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总体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同步提高的综合高效生态农业区目标,促进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
3规划布局及模式
3.1湿地生态休闲观光保护区
该区主要包括腊山洼、金山洼、小清河入湖口湿地及稻屯洼,面积0.67万hm2,是净化、保护湖水环境的屏障。区内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湿地公园、水浒英雄聚义岛、水浒影视城、水浒大寨等休闲旅游景点,是环湖游、湖中游的中心区域。生态农业开发建设应该加强野生鸟类、天然草木植被保护,实行轮牧、围栏和封育,加强鼠害及蝗虫防治,禁止开荒种地,防止乱开发。扩大莲藕、菱角、芡实、芦竹、蒲草种植,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生态休闲农业。
3.2“上田下塘”立体生态种养示范区
该区主要包括新湖、商老庄、州城、东平、戴庙等乡镇(街道)。区内对涝洼地综合治理和改造,形成了池塘和台田面积0.93万hm2。目前台田多单作大豆、玉米、小麦等,部分植桑养蚕;池塘多单作稻、藕、鱼等。生态农业开发建设应该大力推广上粮(桑)下鱼、鱼藕混作、稻蟹混作、稻鸭混作、粮粮(菜)间套等立体种养生态模式,实现种间互补,共生互利。利用塘泥肥田,实行物理、生物防治,严控化肥、农药使用,发展生态循环经济。
3.3优质小麦、玉米标准化生态生产区
该区主要包括新湖、州城、彭集、东平、接山、大羊、梯门等乡镇(街道)面积4余万hm2。生态农业开发建设应该结合实施相关项目,发展优质小麦4万hm2、优质玉米2.67万hm2,优质品种分别控制在3~4个以内,优质小麦商品率达到60%以上,优质玉米订单达到95%以上。通过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病虫草害综防等技术,减少污染,提高品质,逐步使小麦、玉米达到无公害生产标准。
3.4绿色花生标准化生态生产区
该区主要包括彭集、沙河站、州城等乡镇(街道)。区内建立了0.53万hm2绿色生产基地,有山东省定点花生专业批发市场1处,有专业脱壳加工户达3000多家,有两家较大型企业从事花生油加工。生态农业开发建设应该进一步建立完善投入品专供及产品监测体系,教育农民严格操作规程,严控农药、化肥使用,推行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增施有机肥。
3.5优质大蒜标准化生态生产区
该区主要包括斑鸠店、旧县、银山、戴庙等乡镇(街道)。区内种植大蒜0.67万hm2,其大蒜质优闻名国内。斑鸠店镇已注册“斑鸠店”牌商标,并获得了国家级无公害认证。生态农业开发建设应该严格标准化管理,实行定点监测。通过应用频振灯物理杀虫、生物防治,减少农药用量及推广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等措施,使其达到绿色基地标准。
4重点工程
4.1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程
一是重点提高秸秆肥料化利用水平。特别是在湖东主粮区大力抓好小麦、玉米机械收割粉碎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同时,在果菜主产区,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二是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水平。在畜牧规模化养殖区,推广秸秆青贮氨化技术。三是提高秸秆基料化利用水平。在戴庙镇、旧县乡食用菌主产区,推广秸秆养殖食用菌技术。
4.2农田“两减三保”示范工程
以减少化学农药、化肥使用量,保产量、保质量、保环境为重点,在全县每个乡镇(街道)按高标准建设“两减三保”的示范典型区。一是建立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预报制度,制定农作物有害生物安全控制技术规程。二是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广以杀虫灯、性诱剂、粘虫板、防虫网和生物农药为主要内容的绿色控害技术,结合农业病虫害专业化防控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有害生物专业化统防统治。三是积极开展土壤养分抽样检测,大力推广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技术,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施用量。
4.3农业标准化工程
大力发展“三品一标”,重点抓好斑鸠店大蒜,沙河站花生、西瓜,彭集圆葱、花生,大羊核桃以及库区莲藕、大豆等品种的基地认证、巩固、升级与管理工作,加强生产过程监控,严格按《规程》进行生产。在湖东主粮区建设小麦、玉米基地;在平原乡镇,以沙河站镇、彭集街道为重点,建设绿色花生基地;在库区以斑鸠店镇、银山镇、戴庙乡、旧县乡为重点,建设无公害大蒜基地。
4.4退耕还湿工程
认真落实国家有关实施“退耕还湿还林”政策,制定用于湖区“退耕还湿”生态补偿机制,积极引导农民在湖滩地、河滩地调整种植结构,改种一些有经济价值的湿地作物,积极发展干果、苗木、休闲农业、培育人工湿地等产业,实现规模化“退耕还湿”。重点在稻屯洼、入湖口及出湖口实施此项工程。
4.5水陆复合立体种养生态工程对库区涝洼地实施生态改造,形成“上粮下渔”的总体格局,并对其基面、水面子系统及其联系系统布置复合立体种养,实现多层次、多业结合、种间互补,促进良性循环。重点在沿湖乡镇特别是在新湖镇、商老庄乡实施此项工程。
4.6农业休闲功能拓展工程
组织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最美休闲乡村、美丽田园创建及休闲农业创意精品推介和休闲农业示范园区提升,不断拓展和培育农业休闲资源,进一步创新机制、完善标准、优化环境、规范服务,促进“三产”融合发展。重点在沿湖乡镇实施此项工程。
5保障措施
5.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县政府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分工副县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及乡镇(街道)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农业开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业局。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包工程责任制,层层分解落实任务,实行一个模式,一套班子,一抓到底。涉及乡镇(街道)也分别成立相应组织。
5.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宣传车、专题讲座、以会代训以及利用现有的典型和成功经验等,深入宣传生态农业开发建设的意义、作用、前景,达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在全社会形成以发展生态农业为抓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共识和良好氛围。
5.3建好体系,增强功能
县农业局成立由农技研究推广中心主任任组长,业务科站长及中高级农艺师为成员的技术指导组,负责生态农业开发建设的宣传、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技推广机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配套完善土肥、植保实验室,建立无公害、绿色生产专营农资营销网点。
5.4搞好示范,抓点带面
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提高生态农业开发建设的科技含量,并且围绕关键问题,组织科技攻关,注意总结推广成功经验,以农业科技入户的工作机制抓好生态农业开发建设,充分发挥科技户的示范带动作用,从试点村抓起,逐渐向乡镇区域扩展。
5.5强化技能,提高水平
将县、乡农技人员,按区域、产业组织起来,利用广播、电视、网络、专家讲座、印发资料、培训班等形式,对其开展继续教育、科技培训,加强生态农业知识教育,提高参与生态农业开发建设的技术水平,确保发挥综合效益。
中图分类号 X7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6-103-03
Disposal of Municipal Waste by the Cement Kiln in the Area around Chaohu Lake
Liu Wei
(Chaoh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nitoring Authority,Chaohu 238000,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city waste disposal and pollution situation in the area around Chaohu Lake,several ways of city waste disposal 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municipal waste disposal using cement kiln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introduced,and feasibility of using the cement kiln to co-dispose of waste in the area around Chaohu Lake was analyze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using the cement kiln to co-dispose city waste,to achieve city waste“reduction,recycle and harmless”disposal in the area around Chaohu Lake,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aohu City demonstration area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 words:Cement kiln;Co-dispose;Municipal waste
巢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湖区面积760km2,流域面积1.35万km2。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巢湖污染逐步加重,湖泊富营养化状况严重,成为国家水污染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之一。2011年,安徽省实施行政区划调整后,巢湖湖区成为合肥市的内湖,本次调查以合肥市域为主。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合肥市常住人口为745.8万,其中市辖区人口合计335.2万,占全市人口的45%。长丰、肥东、肥西、巢湖、庐江常住人口均在50万~100万人。全市城镇人口453.4万,乡村人口292.4万,城镇化水平约60.8%,城镇化率平均每年提高约2个百分点。随着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环巢湖区域周边垃圾与日俱增,垃圾围城现象日趋严重。
1 环巢湖区域城市废弃物处置现状
城市废弃物按照其产生的来源,主要有生活垃圾和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等。数据显示,在过去的5a,我国的生活垃圾以每年6%的速度增加,2013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日处理规模已达44万t。2013年,环巢湖区域生活垃圾日处理规模量为3 760t,其中合肥市(包括肥东县)2 900t、巢湖市260t、庐江县230t、肥西县200t、长丰县170t。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方式是卫生填埋。环巢湖区域现有垃圾填埋场5座,分别位于肥东县(收集合肥市区和肥东县生活垃圾)、肥西县、长丰县、巢湖市、庐江县,总占地面积1 168.6hm2。环巢湖区域现投入运行城市污水处理厂19座,设计日处理能力126万t,实际日处理能力119万t,日产生沉淀污泥量(含水率80%)约775.7t。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方式为堆肥。目前环巢湖区域内城市废弃物处置方式比较单一,没有做到减量化和资源化。环巢湖区域属于水环境保护区范围,垃圾卫生填埋、污泥堆肥都需要占用较多的土地资源,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对该区域内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环境均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环巢湖区域探索有效的城市废弃物处置方式,解决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问题显得非常重要。
2 城市废弃物处置方式优选
我国城市废弃物处置的常用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堆肥、焚烧和水泥窑协同处置等。从表1可以看出,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废弃物,既减少了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又避免了卫生填埋、堆肥、焚烧等处置方式造成的二次污染,具有天然的优势和环境友好性的特点,是实现城市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最环保、经济、适宜的方式,取得了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成为环巢湖区域处置城市废弃物的最佳发展方向。
表1 城市废弃物处置方式对比分析
[内容\&卫生填埋\&堆肥\&焚烧\&水泥窑协同处置\&选址\&困难,需考虑地理、地质条件,防止污染地表水、地下水,一般远离城区,运距较远\&有一定难度,需避开居民密集区,运距适中\&容易,可靠近市区建设,运距较近\&利用现有水泥企业,无需重新选址\&占地面积\&需大面积土地\&中等\&小\&小\&适用条件\&适用\&有机垃圾组分高,需防止重金属污染\&热值较低,需添加燃料\&适用\&产品\&可回收沼气发电\&生产肥料\&发电或提供热能\&提供原料和燃料\&环境污染\&渗滤液污染,臭气污染,产生甲烷气体\&恶臭污染、重金属污染\&烟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二恶英污染\&依托水泥窑技术优势,烟尘、二恶英污染降到最低\&最终处理\&无\&非堆肥物需填埋处置\&焚烧残渣需填埋处置\&无\&特点\&处理量大,投资、处理成本均较低,但渗滤液污染等对环境和人群健康危害很大\&废弃物变肥料,有利于资源化,但占地多,易造成土壤、水体、大气的二次污染\&投资大,运行成本高;二恶英不易达标;焚烧残渣需处置,易造成二次污染\&技术成熟、技改和运行成本均较低,粉尘、二恶英排放达标,无二次污染,真正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3 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废弃物技术特点
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废弃物技术,主要是利用水泥高温煅烧窑炉焚烧处置城市废弃物,是一种在水泥生产过程中使用固体废物,通过废弃物来替代燃料和原料,并从中回收物质和能量的过程。在焚烧过程中,城市废弃物中的有机质被彻底分解无害化,产生的热量被水泥生产回收,实现了能量利用的最大化,灰渣作为水泥组分直接进入水泥熟料产品中,在实现资源化的同时做到了废弃物的减量化。
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废弃物为水泥工业和城市废弃物处置提供了“双赢”的方式,是目前发达国家处置城市废弃物和危险废物的重要手段之一,成为城市清洁、高效处置废弃物的理想选择,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中国是水泥生产大国,具有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废弃物的天然优势,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废弃物对于缓解环境压力,降低处置成本,提高城市废弃物资源再利用水平和无害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4 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发展现状
自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德国、荷兰等发达国家已开始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技术,目前广泛应用在生活垃圾、污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置上。发达国家已将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作为水泥行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方法之一。以作替代燃料为例,发达国家有2/3的水泥企业使用替代燃料,2009年欧洲水泥企业的替代燃料比例达18%,比1990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其中,荷兰燃料替代率达到92%,为世界最高,其次为德国燃料替代率达到58.4%,瑞士、挪威和奥地利等国家燃料替代率达40%以上[1]。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再利用,即将废弃物转变为生产水泥的原料和燃料,该技术在经济和环保2个方面均显示出巨大优势,在发达国家处置城市废弃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从事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的技术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效果。目前,我国水泥企业已基本掌握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的关键技术,技术体系逐渐完善,利用废弃物的数量和品种不断增加。中材水泥、海螺水泥、越堡水泥、华新水泥等企业已在利用水泥窑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厂污泥等城市废弃物上取得成功。广州越堡水泥厂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600t/d污泥项目、中材国际投资并管理运行的“溧阳市利用水泥窑无害化协同处置450t/d生活垃圾示范项目等陆续投入运行以来,各项指标均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均成为行业内的示范工程[2]。天津水泥、重庆南山水泥、北京水泥等企业也先后取得了危险废物的经营许可,并形成了一定的处置能力。
5 环巢湖区域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废弃物的可行性
5.1 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政策体系日趋完善 为鼓励和加快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各类废弃物,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技术规范和标准,积极引导水泥工业走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国家发改委2013年第21号令《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明确国家鼓励利用现有2 000t及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炉窑处置工业废弃物、城市污泥和生活垃圾,奠定了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是固体废弃物处置的重要手段。2014年5月,国家发改委、环保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出《关于促进生产过程协同资源化处理城市及产业废弃物工作的意见》,将在水泥、电力、钢铁三大高温工业中推动工业窑炉协同处置城市及产业废弃物的发展战略,要求培育一批协同处理废弃物的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在有条件的城市和大企业率先开展工业窑炉协同处置产业化发展模式,起到启发、借鉴和引领的示范作用。2013年12月,环保部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标准》(GB30485-2013)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提出了明确的排放控制要求。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也将“支持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污泥生产线和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线”建设作为建材工业发展重点之一。政策体系的日趋完善为水泥行业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带来了极大的鼓励和信心,为我国的环保事业和水泥工业转型升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5.2 环巢湖区域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废弃物的有利条件 环巢湖区域石炭岩储量丰富,合肥市所辖的巢湖市和庐江县建材工业发达,是安徽省重要的水泥生产基地,主要的水泥企业有中材水泥、巢东水泥、皖维高新公司、南方建材安徽大江公司等水泥企业,现有熟料产能4.3万t/d,产能在2 000t/d及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窑生产线有11条,其中4 500t/d新型干法水泥窑生产线就有8条。因此,在环巢湖区域推广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固体废物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实现环巢湖区域城市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最有效手段。现水泥企业都面临着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和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废弃物为水泥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利的契机。一是实现了传统产业的转型,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废弃物具有投资少、处置量大、资源利用率高等优点,有效地解决了废弃物的处置问题,并且降低了水泥企业的能耗,同时将水泥企业转型为环保服务型制造业。二是转型后的传统工业可以服务于现代化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企业与城市的和谐发展,从而推进区域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
6 结语
环巢湖区域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废弃物,在利用现有水泥窑的基础上,不需要征用土地,只要对现有水泥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废弃物处置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并将城市废弃物所具有的热量和物质转化为水泥生产的替代燃料和原料,即可以处置城市废弃物,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还为水泥行业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项目的实施,对于缓解环巢湖区域城市废弃物处置能力不足,削减对巢湖水环境的污染负荷,改善巢湖水环境质量,保护巢湖生态环境,建设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三农”问题对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影响深远,任何时候都应倍加重视。切实加强农业、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心。而要让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增加,须优化现有农业产业结构,加速壮大第三产业,高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创新农村发展道路。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结构优化、农民收入增加以及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由于旅游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致使财富、技术与产业部分从城市流向农村,增加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因此,乡村旅游在众多国家和地区被认为是遏制农业走向衰退与增加农民收入的极佳手段[1]。乡村旅游作为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开放产业与民生产业,与“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发展理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及共享)紧密相关,在扶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中大有作为。近几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对满足城市居民旅游需求与发展农村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实践证明,发展乡村旅游是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农村地区创新经济发展模式与创新城镇化的明智之举[2]。这也契合了中央有关“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构全新农业经营体系”以及“完善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工作要求。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将有力地助推“三农”问题解决。
1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国内外研究简评
1.1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乡村旅游最早于19世纪出现在欧洲。1865年“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在意大利成立,标志着乡村旅游从此诞生。相较而言,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晚于欧美发达国家,20世纪50年代开始萌芽,20世纪80年代兴起,20世纪9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3]。以2005年国家旅游局公布首批203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为标志,我国乡村旅游开始了组织化、标准化与规模化发展。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类型主要有三种[4]:(1)城郊农家乐型。该种类型的乡村旅游利用紧邻城市的区位优势,依托乡村差异性资源与城市市场相邻关系,开发满足城市居民的旅游项目。(2)景区农家乐型。此种乡村旅游主要是通过借助风景名胜区的强大吸引力,开发设计各类旅游项目以满足旅游者(包括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的需求。这些分布在旅游景区周边的农家旅店(以景区为依托),为周末来郊野景区旅游的客人提供食宿服务,其产品优势是兼有自然环境与风景名胜。(3)农村农家乐型。该种类型的乡村旅游散布在广大乡村地区,其产品优势在于优美的自然环境与宜人的气候条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并且带薪假期制度不断完善,人们对乡村自然环境与人文风俗的向往与追求,助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对农业结构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推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等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1.2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简述
1.2.1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简述。国外乡村旅游发展较早,相关研究较为全面深入,国外学者主要对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居民态度与居民感知以及乡村文化旅游等进行了研究。关于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的研究,国外学者主要通过对案例发生地进行分析,在研究乡村旅游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有关乡村旅游的认识与感悟。MartinOppermann(1996)[5]通过对德国南部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指出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以及改变居民传统观念,同时也得出乡村旅游由于规模小且受季节影响致使其贡献较小;RosaMariaYaguePerales(2002)[6]以西班牙为例,深入研究了传统乡村旅游与现代乡村旅游的差异;ChristopherS.Thompson(2004)[7]指出乡村旅游除了是商业机会,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当地居民认识乡村生活意义的理想途径。对于乡村旅游中居民态度与感知问题的研究,M.DolorsGarcia-Ramon、GemmaCanoves、NuriaValdovinos(1995)[8]通过对西班牙两个乡村旅游案例发生地进行深入研究,指出乡村旅游增强了女性家庭责任,拓宽了居民收入渠道,女性环境保护意识也得以提升;M.JeannieHarvey、JohnHunt、CharlesC.HarrisJr(1995)[9]选取旅游低度发展、旅游中度发展与旅游高度发展三类地区,探索了三类地区女性与男性对旅游感知的差异以及三类地区女性旅游感知的差异;MichaelD.Smith、RichardS.Krannich(1998)[10]则通过收集美国四个乡村旅游地数据,深入探讨了居民对乡村旅游的感知状况。关于乡村文化旅游的研究,MoyaKneafsey(2001)[11]探讨了当地居民参与乡村文化旅游的影响因素以及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模式;RobertMacDonald、LeeJolliffe(2003)[12]通过研究法国Acadian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认为该地区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发展乡村文化旅游需坚持五个原则(即真实性与质量原则、教育与解说原则、保存与保护原则、当地优先与容量原则、合作原则)才能做到可持续;MaiaLordkipanidze、HanBrezet、MikaelBackman(2005)[13]在研究瑞典Soderslatt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上,指出企业合作因素对旅游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2.2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简述。国内学者主要对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乡村旅游规划、乡村旅游市场、乡村旅游开发对策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关于乡村旅游开发意义的研究,粟路军、王亮(2007)[14]指出乡村旅游开发对城乡统筹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唐建兵(2007)[15]认为发展乡村旅游不仅直接效应(如实现生产发展、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促进乡风文明等)明显,而且关联带动效应(如促进乡村社会、文化事业及环境保护发展)亦十分显著;贾红风、李云霞(2009)[16]则认为乡村旅游业能促进农民脱贫致富、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速美丽乡村建设。张进伟(2016)[17]指出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传统农业产业化,实现传统农业区域可持续发展。关于乡村旅游规划与设计的研究,唐建兵(2007)[15]在深入研究乡村旅游规划中存在误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改进措施;曹国新(2008)[18]认为乡村旅游开发规划总体上经历了由“游客之极(强调风格)的规划模式”到“遗产之极(强调趣味)的规划模式”再到“多元互动(强调综合)的规划模式”的演变过程。程哲等(2016)[19]指出旅游驱动乡村转型发展的关键在于注重产业融合,加强生态环保,创新开发模式,重视社区参与。关于乡村旅游市场方面的研究,李桐、张晓智(2008)[20]指出:基础设施不能适应旅游发展的需要、乡村旅游市场制度建设滞后以及农民的素质偏低等是乡村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卢冲、张晓慧(2008)[21]基于SWOT分析提出了解决我国乡村旅游市场发展问题的应对策略;钟晓鹏、陆林(2010)[22]以合肥市民为研究对象,在探索合肥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余兵(2015)[23]对新媒体语境下乡村旅游产品营销方式创新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具体的营销方式。关于乡村旅游开发对策方面的研究,李俊梅(2012)[24]从乡村旅游经营主体与政府管理部门主体两个角度研究了基于地方旅游产业促进政策的乡村旅游发展对策;蒋述东(2012)[25]基于城乡统筹的视角,从乡村旅游规划、资源开发、经营策略、旅游人才、旅游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发展重庆乡村旅游的对策;彭顺生(2016)[26]在分析我国乡村旅游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应对措施。
综上所述,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早于国内,相关研究也较全面成熟,国外关于乡村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乡村旅游中的居民态度与居民感知以及乡村文化旅游等方面。相较国外,国内乡村旅游发展较晚,相关研究不及国外成熟,但国内学者从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乡村旅游规划、乡村旅游市场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理论成果对于指导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实践将起到积极作用。
2发展乡村旅游对破解“三农问题”、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
2.1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旅游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面广且就业方式灵活多样。根据相关统计,旅游业每提供1个直接就业岗位,便会增加5至7个间接就业岗位。乡村旅游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就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就业机会。首先,乡村旅游对从业人员的进入门槛要求较低,而且不存在年龄、性别等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在技术技能要求高的行业就业难度较大,但在技术技能要求相对较低的乡村旅游中,由于村民对当地文化、环境等较为熟悉,通过一定的旅游服务技能培训,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包括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便能从事导游接待、卫生、景区管理等工作,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找到用武之地,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乡村旅游的主力军。其次,从事乡村旅游的村民可以兼顾旅游与农耕。当进入农忙时节,农民从事农耕操作;进入农闲时节,农民可从事乡村旅游,极大地拓宽了就业渠道[27]。因此,开发乡村旅游能够增加就业机会,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2.2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其脱贫致富
乡村旅游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具有较强的乘数效应。据统计,旅游从业部门每增加1元收入,将为社会带来6-7元的综合经济效益[28]。发展乡村旅游,一方面能促进产业链延伸,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将农村的无形资源(如农业生态效益、乡村文化等)转化为经济资源,增加乡村居民收入。由于乡村旅游具有投入成本低且收益回报快、经营风险不大、经营方式多样且灵活等特点,因此,特别适合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开发。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乡村旅游,通过旅游业的带动辐射,能大大提高该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使当地居民脱贫致富。由于乡村固有的自然景观、农耕生活、民俗民风等,村民可以不离开乡村在家经营乡村旅游。另外,村民也可以选择入股的方式,参与旅游项目,增加收入来源。同时,乡村旅游的迅猛发展也促进了生态农产品的生产、销售,成为广大农民一条强劲的收入源泉。
2.3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乡村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产物,其借助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多姿多彩的乡村文化及农业生产活动场景吸引旅游者前来观赏、体验、休闲度假。乡村旅游者追求“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因此,乡村旅游经营者应以市场为导向,变革原有农业结构,充分利用乡村的自然文化景观,大力发展农特产品,提高农业的观赏性,塑造宜人的自然人文环境,为游客提供灵魂的归宿。而这样必然会增大经济作物的比重,有利于农业结构优化,形成区域农产品特色化。乡村旅游的高关联度必然会带动相关产业(如商业、农产品加工业、咨询业、建筑业、物流业、交通运输业等)快速发展,促进农业向第三产业的延伸与渗透,产生诸多新业态,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乡村旅游突出乡土性与农业特色,坚持农业资源开发与自然生态有机结合,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利于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29]。
2.4有利于提高乡村居民素质,促进乡风文明
众所周知,开发乡村旅游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这是乡村旅游给农村物质层面带来的变化。精神层面,乡村旅游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在乡村旅游的推动下,乡村居民开始追求精神上的富裕,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蓬勃发展。乡村旅游吸引了大量城镇旅游者,他们为乡村带来大量信息与先进的理念,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农民的思想与行为。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许多地方建起了图书阅览室、文化交流室等,开办了各种文化补习班与技能培训班,极大地提升了农民的文化水平与专业技能。另外,有许多村民为了适应乡村旅游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与游客沟通交流,积极学习普通话和外语(通过阅读、网络自学等方式),个人素质得以全面提升。部分农村还组织村民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环境保护、生态文明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所有这些都有利于乡村居民素质提升,乡风日益文明。
2.5有利于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
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是城市居民,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能为乡村地区带来富集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促进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有力地推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发展乡村旅游能促进农村资金加速流转,积累农村建设资金,缓解广大农村资金供给不足的困局,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注入资金源泉。便捷的交通条件、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必要条件,因此,建设与维护道路交通、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是发展乡村旅游的要务。各乡村旅游目的地为了吸引游客,为游客提供美好的旅游体验,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不断完善优化接待设施,加强环境保护,美化村容村貌,形成天蓝、水绿、山清、人和的优美乡村画卷。
2.6有利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推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发展乡村旅游能引导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传向农村,促进乡村居民与城市旅游者物质与文化交流。来自城市的乡村旅游者在价值观念、消费水平等方面处于强势文化地位,会对处于相对弱势文化地位的乡村居民产生一种示范效应,促使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靠拢,有利于城乡文化融合发展。与此同时,为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涵盖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各乡村旅游目的地政府也积极采取措施(如集体出资、个人投资等)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乡村道路、通讯、供电、供水以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与提升,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别日渐缩小,为城市乡村统筹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发展乡村旅游,能促进乡村农业由弱转强以及城乡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化,加速乡村非农化与城镇化进程,有效破解“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30]。
3发展乡村旅游以破解“三农问题”的思路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当前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而发展乡村旅游是基于我国国情而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应积极推进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培育乡村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解决“三农”问题找到突破口。具体应从以下七个方面努力:
3.1政府引导,规范管理
乡村旅游的发展与“三农”问题息息相关,政府应加强引导,在政策层面予以大力支持,以推进乡村旅游业加快发展。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实践证明,在经济社会欠发达的乡村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初期,政府主导是取得显著效益的关键因素。因此,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应加强政府引导,规范乡村旅游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因地制宜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各地应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乡村旅游发展的理想模式(如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型、工业企业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型、休闲产业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型以及畜牧养殖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型等)[31]。(2)合理规划,科学管理。各地政府应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资源评价、市场调研与科学规划,努力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制定出台扶持乡村旅游发展的优惠政策(如银行贷款、财政补贴以及税收优惠等),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政策保障。(3)协调好各方关系。兼顾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是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真正惠及村民的关键所在。因此,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应切实协调好当地政府、旅游投资企业以及乡村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力避消极现象产生,使乡村旅游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3.2科学规划,力避盲目开发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乡村旅游项目,是农民在“农家乐”的基础上自发发展起来的。许多项目在开发前没有进行科学的规划与市场调研,致使重复建设严重、项目特色缺乏、资源环境遭受严重破坏、项目整体建设水平低下、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旅游环境较差。同时,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主要是当地农民,由于整体文化素质低下及技能培训缺乏,其接待服务水平偏低,甚至有的地方时常发生“蒙客”“宰客”现象,严重损害了旅游形象。乡村旅游要健康持续发展,“高起点、高水平”的发展道路是其必然选择,而科学合理的规划是重要保障。因此,发展乡村旅游要做到规划先行,将乡村旅游规划与农村其它发展规划(如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等)相结合,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及资源持续利用相统一,努力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以改善农村环境,制定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计划、提升其服务意识与服务质量,从而促进乡村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环境效益协调发展[1]。
3.3塑造品牌,增强竞争力
乡村旅游要扩大影响,提升知名度,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努力朔造品牌形象,增强竞争力。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加强品牌营造。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通过科学规划乡村旅游和营造乡村旅游品牌,挖掘资源特色,形成不同的规模,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化迈向健康之路。(2)努力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质量是品牌延续的保障,国内外所有著名的品牌都是因为有质量一流的产品,乡村旅游要朔造品牌,增强竞争能力,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为旅游者提供优质、舒适的旅游服务和流连忘返的旅游体验。(3)强化乡村资源特色和文化挖掘。乡村旅游的意蕴在于优美的自然生态风貌与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因此,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应凸显乡村宜人的自然环境资源,挖掘与包装好乡村文化,突出乡村当地的特色文化与民俗风情,以此吸引外部资金投向乡村旅游。(4)重视品牌定位。品牌定位对于塑造品牌形象意义重大,品牌定位不准确(定位过高、定位过低以及定位模糊等)将对产品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各乡村旅游目的地在开发旅游的过程中,应根据其资源、市场等条件进行合理的品牌定位,满足旅游者不同的需求。(5)做好广告宣传。品牌形象是消费者的主观感受,其好坏取决于品牌本身的知名度与美誉度,社会公众对品牌的信任度与忠诚度也对品牌形象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塑造要以旅游者为中心,加强广告宣传,不断提升其知名度与美誉度。
3.4挖掘内涵,突出特色
特色是旅游产品的生命线,亦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生命线。乡村旅游的特色突出地反映在两个方面:(1)乡村旅游产品的总体特色(乡村旅游区与一般旅游区的差异)。“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重要标志,而独特的农业自然资源与乡村文化资源是乡村旅游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应突出特色,体现“土”、“新”等特点,立足农业本身建设各类设施,避免乡村城镇化而导致自然风貌与民族特色的丢失。(2)各个乡村旅游目的地的自身特色。目前,旅游产品单一、缺乏特色以及经营理念雷同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因为没有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地方特色没有发挥出来,造成“千村一面”的状态。地方文化的独特性与多样性是游客向往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原因,乡村旅游为游客提供不同于居住地的多种文化体验,农业生产的地域性与差异性也为多样性乡村旅游的开发提供了条件。因此,乡村旅游开发应立足当地资源,深挖其内涵,将乡村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与风土人情及传统文化融合,突出地方特色,朔造强势旅游地形象,形成有地方特色的自主旅游品牌。
3.5强化参与性,确保旅游者与乡村居民利益
参与性原则包含旅游者参与及社区居民参与两个方面。旅游者参与方面,随着旅游者旅游经历的不断丰富,旅游者开始将目光由观光转向参与及体验。人们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渴望参与而选择乡村旅游,在此背景下,乡村旅游初级产品(观光农业)将难以满足现代旅游者的需要,旅游者开始转而选择参与性强的乡村旅游产品(如体验农家生活、品尝农家风味、参加农事活动等)。因此,乡村旅游经营者应把握市场需求,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凸显旅游者的参与性需求,在各类旅游产品中丰富参与性内容。在乡村居民参与方面,乡村居民参与旅游开发是增加其收入、确保其利益诉求的有效途径。因此,乡村旅游解决“三农”问题应遵循乡村居民参与的原则,因为旅游发展如果只让少数人受益,扶贫与解决“三农”问题将是一句空话,只有农民广泛参与到旅游开发中,才能真正让乡村居民脱贫致富,“三农”问题才能最终破解。政府应采取措施积极引导农民参与旅游发展,使其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真正受益者。一方面,通过乡村居民参与乡村旅游,能有效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增强乡村特有的文化氛围,提高乡村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乡村居民通过参与旅游,能够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满足其利益诉求,认识到保护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与乡村文化对发展旅游的重要性,并主动保护生态环境与乡村文化,从而促进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3.6培训人才,提升服务质量
人才资源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第一资源,乡村旅游要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从业者的整体素质。在农民进入乡村旅游行业之前,相关部门应对其进行旅游管理、市场经营、服务技能、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培训,在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乡村旅游工作,这将为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此外,对农民的培训应持续不断,将定期与不定期培训相结合,努力建设学习型农民旅游服务团队,这样才能达到培训效果,才能真正提高农民的服务技能与综合素质,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保障。乡村居民积极参与培训、投身乡村旅游活动,对乡村居民而言,有利于提高个人素质,提高收入水平;对旅游经营者而言,为乡村旅游持续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3.7加强环境保护,彰显生态性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现在,艺术已经可以通过建筑的形式来向世人展示,建筑设计本身也可以着重体现人居环境来进行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注重建筑艺术的追求的同时,也应该建立一个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平衡状态,人应当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从某种程度上也有助于环境艺术设计元素在建筑设计中得到更多的集成。下文同时也根据建筑设计和环境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1、建筑设计
在古代,建筑设计和建造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设计师往往又是组织施工人员,在建筑设计的建设单位中,通常是根据他们的需求,然后依靠自己的经验和适当运用自己的创意来进行设计。它是建筑文化的积累,逐步形成了建筑文化。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建筑设计是非常有创意的艺术。建筑设计实际是指设计师根据投资或用户的需求,在投资限额范围内经过仔细考虑,从而创造一个预定合理的计划的过程。任何环境之间的存在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我们的问题,到底是人主宰着环境亦或是环境影响人们?事实上,在空间的刺激和影响下,表现为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其效果满足了人类的需要。环境需要从外部表达出人类活性状态空间的刺激,延续人的心理活动,也可以简单地描述为人类的行为。以上这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属于相辅相成也相互制约的类型。建筑设计主要是室内空间,使用中有很高的审美要求,在追求外在形式的同时,还必须在一定的特色与周围环境风格的前提下,体现城市文脉和城市规划的协调性。建筑的物质功能性另一表现是在于它的耐久性。建筑是卜大的、造价可观的物质实体,一旦建成,除非地震火灾和战争破坏,它都会长期保留下去,很难被人遗忘或丢失,事实上成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纪念碑。
2、环境艺术概述
(1)环境艺术内涵。环境艺术可以说是环境设计,建筑设计是一门近几年来新出现的学科。它一般包括了建筑设计、建筑学和艺术设计,运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艺术设计的生态环境中建设和谐的东西。环境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更卜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这是一种爱管闲事的艺术,无所不包的艺术,早己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环境艺术的实践与影响环境的能力,赋护环境视觉上秩序的能力,以及提高、装饰人存在领域的能力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二战后在欧美逐渐受到重视的,它是二十世纪工业与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中,科学、经济和艺术结合的产物。它一步到位地把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作为有机的整体统一起来。
(2)环境艺术发展局势。在1981年全球建筑师举办的国际会议上环境艺术的概念被正式提出,中国建筑行业从1985年初开始关注建筑设计,逐渐对环境艺术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1987年,我国正式成立了中国环境艺术学会,在之后的1992年,该艺术学会转变成为了中国环境艺术委员会和中国建筑文化艺术协会,这个委员会的正式成立,标志了中国的环境艺术在发展道路上的前进,也标志着我国的环境艺术在正确的轨道跨出了一大步。
3、生态环境
在建筑设计中衡量艺术设计是否合格,要在建筑外形美观的基础上,还要兼具节能和环保的功能,同时还要保证功能的完备和设施的齐全。在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中,绿地是整个城市绿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对生态平衡具有非凡的意义,同时在净化空气和保护城市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创建绿色城市的必要条件之一。只有将城市绿化做好,创建一个干净、舒适、健康、美丽的生活环境,才可能够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当前全球环保人士强烈呼吁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因为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4、环境艺术与建筑设计的联系
使地理景观具有特殊的外部空间环境,不仅与建筑形象密切相关,而且与室外的绿色景观紧密联系,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特定的空间环境,而且不同于其它的艺术门类。虽然现代信息的共享使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但是伴随着逐渐趋同的审美取向,建筑风格必然转向同化。在城市中出现的不同室内和室外的绿色景观,给人类带来了完全不同的视觉景观,这是一个城市最不易融合之处和最难以磨灭的印记。建筑物的整体形象的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独特的城市艺术形象是不同风格和不同风格的绿色环境相互融合的建筑。从审美的角度看,建筑中蕴含艺术设计的,要根据建筑物周围的环境,协调总体上的统一和融合,更好的体现完美的设计感和环境设计建筑水平,最终表现出和谐的城市规划布局的特点。绿色植物的修剪的特点和季节变化将是外部空间环境建设的基本要素。勾画总体架构的轮廓,对比现有的周围的建筑立面,体现了较强的对比度和完善的色彩处理,力求与建筑物周围环境风格相协调,呈现出流线风格,符合环境的纹理。环境问题作为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当前不断变化着的环境问题确定了一个观点,那就是“环境问题是发展的本质”,马克思认为自然是一个延续我们的人性本身的存在,人的生存和生活都依赖于大自然提供的基础产品。
建筑设计只是一方面,只有将建筑设计和环境艺术进行一起设计,才会满足人们的需求,随着,经济的进步人们己经不满足与简简单单的建筑的设计方面,而是,周围的环境与其环境艺术设计。简单来说,也就是生态环境艺术,在建筑设计中除了建筑本身优美动人的造型外,其配套设施也是衡量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保持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面貌方面,具有其他设施不可替代的功效。生态地理环境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相关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的功能系统。在特定的生态系统演变过程中,当其发展到一定稳定阶段时,从而保持了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平衡。是创造生态环境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托条件。
5、构造生态建筑
“生态建筑”不仅仅指的是应用绿色植物,或者是单纯的色彩变化,更重要的是合理使用建设环保材料。在各种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城市建筑设计师们的职责所在就是,使每个人能有一个健康的生活、工作环境。能源消耗的主要领域是建筑领域,它对建筑施工的需要在不断的变化,人类在经历一个比较长的发展过程后,逐渐转变为追求绿色、舒适、健康的生活居住环境。首先是对于低能耗零能源追求的阶段,之后则是高能耗的时期,生态建设则是作为第四个阶段,目前探讨的问题主要是能源的效率问题,鼓励大家广泛使用可再生资源,同时加强对资源和节能建筑材料的使用和回收,更加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对于建设过程中出现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或者过度使用资源的现象要尽量避免。目前中国的建筑能耗约占材料总消耗量的13%,占能源消费的23%,对建筑材料的生产和施工活动引起的污染占35%。因此,推进建筑节能,发展绿色建筑,这些都对解决目前中国面临着的能源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随着我国的生态建筑的发展,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遵循平衡绿色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文与建筑的和谐统一,注重科学技术和环境艺术的有机结合,在实施规划的过程中,努力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落实绿色节能减排的措施,有效营造健康、舒适的建筑环境,以及形式的灵活多样。
结语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要严格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对资源和能源的使用进行有效合理的规划,完善环境和功能来满足人类的精神生活需要,充分反映一体化设计的优势和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本质。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城乡经济、社会各项政策的融合,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农村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要求越来越高,农村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也逐步得到了改善,衣食住行、休闲娱乐、生态保健等方面的要求愈加凸显。由于村庄绿化可以给人们带来较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因而村庄绿化间题已逐步成为体现“三农”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村庄绿化工程规划中要遵循的原则
1、社会性原则
赋予环境景观亲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通过美好生活环境,体现乡村文化,促进人际交流和精神文明建设。
2、经济性原则
因经济条件的限制,在乡村绿化规划中要注重节能、节材,注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并尽可能以植绿为主适当点缀硬质景点。
3、生态性原则
绿化的材料是选用有生命的绿色植物,因其具有自然属性故而使乡村绿化具有相应的生态效益。多用乡土树种,少用外来引进树种,搞好乔、灌、草结合,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合理配置,突出以绿为主,提高乡村的绿化覆盖率。
4、地域性原则
尽可能的保留原有的乡村特色,在维持其原有形态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将乡村所处地域优势尽可能的发挥,因地制宜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
二、村庄绿化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1、绿地率仍然不足
根据省林业局颁布的农村中心村绿化率达35%以上的要求,当前很多农村地区的绿化水平依然无法满足这一要求,从初期的总体规划到后期的绿地建设,绿地率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由于缺少高水平的规划,不少新建居住区的绿化面积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加上各种配套设施的挤用和占用绿化用地,造成绿地总量的严重不足。
2、维护管理不当
在社会事业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农村也不例外,绿化设施、体育器材在投入使用之后,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草坪的践踏,树木随意移动、砍伐,导致以前的绿化再好,几年之后已不如当年,比如一些居住区挖掉绿地种蔬菜,有些变成物品堆放地。
3、结构配置不尽合理
为降低工程造价,有些地区绿化品种单一,在很大的区域范围内广值草坪,过多强调草坪的视觉效果,有些是种2~3种灌木,仅栽黄杨、杜鹃等值物,再配置一些小苗木,乔木较少,只是将空地填满,以应村验收。单一的品种绿化值物的抗御性有限,难以达到综合绿化的效果。
4 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比例失调造成毁绿现象的发生
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比例失调,不能充分体现地带性植被的景观特色;而且观花、观果植物和彩叶植物应用较少,导致植物景观季相变化不明显,绿地建设缺乏四季植物景观的时序变化。
三、村庄绿化建设的管理对策
1、加强领导,加大投入
要加强农村绿化工程的领导,切实从规划设计、组织实施、竣工验收上负起责任。投入方面,在以开发商绿化投入为主的前提下,政府部门验收合格后,将其作为环境整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财政给予适当的以奖代补。绿化区种植果树的,服从统一规划,农民自己投人,产权归农户所有。通过多途径的投人,促进农村绿化的全面达标,为农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2、搞好调查,科学规划
对农民集中居住区开展全面的调查摸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论证、分类、规划,对于留足30%绿地的小区,按设计的要求组织实施。接近30%绿地的区域,在绿地上种足、种好,并充分挖掘潜力,利用立体绿化,使其绿化覆盖率达到35%;未达30%绿地的区域在搞好绿化的同时,还应种植围村林、进村景观林、护河林等。
3、完善制度,规范手续
绿化工程的施工要严格绿化规划设计和施工的审核程序,实施“绿色图章”制度,从源头上把控绿化面积的达标。绿化实施单位要有绿化资质,中标后按设计要求实施,并实行绿化施工监理制,全程跟踪绿化质量,不合要求的不予验收认真做好绿化工程的竣工验收,凡绿化工程不达标、不合格的区域,有关部门不予办理相关的手续,促使开发建设方落实绿化建设工作
4、明确责任,精心养护
绿化工作“三分栽,七分管”,绿化效果的好坏,养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乡村绿化工程的绿化前期1~2年由施工单位负责,2年后的养护是决定绿化水平的关键,为此相关部门要制定有关管理办法和制度,落实绿化专一、兼职管护人员,把绿化管护具体落实到人,做好病虫防治、修剪、浇水、排水、补值等方面的养护工作。同时在路口设立宣传牌宣传绿化的意义和管护办法,增强农民的环境绿化意识;对于农民原有的见缝种菜的习惯进行引导、教育,对于故意破坏绿化的,给予严肃处理,从而达到保护绿化的目的。
5、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根据村民的生活习惯,结合建筑的组织结构,做好绿化美化规划,丰富景观,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按村因地制宜:一是有部分水域的村,规划将水域河道的整治与沿水系两侧结合种值高大的乔木和灌木,借用水和周边的绿地及树木形成村庄成片的绿色开敞空间。二是沿村庄主要道路两侧进行道路绿化,形成村庄的线状绿化渗透。另外居住村庄内,在建筑山墙与道路之间规划块状绿地、休闲场地,并布置健身设施,适当增加四季树木的种植,通过道路向居住村庄内部延仲渗透,构筑点、线、面结合的符合休闲需求的多样化绿色场地,形成颇具浙南特色的开敞空间,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增加村庄主要路两侧绿化,并注重乔、灌、草的结合增加树木种值树种配置,充分采用乡土树种,以增加成活率并降低成本。可选择银杏、黄山栾树、无患子、樱花、薄壳山核桃、玉兰、石榴、樟树、桂花、竹柏、浙江楠、红豆杉、罗汉松、罗木石楠等;结合村庄人口增设村标及园林小品、游园等。选择适宜的品种,四季错开,按时轮流,确保四季常绿、四季飘香做到分层次、立体种值,使其种值错落有致、漂亮美观做到既投入少,又见效快。
6、整合资源,落实政策
整合农村优惠政策资源,推进农村绿化长效机制,建立按照“谁开发、谁所有、谁收益”的原则,积极地对林业经营的新机制进行探索,鼓励企业与个人参与到村庄的绿化造林中来,对以往单纯的政府种值进行改革。决定绿化工程成败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村庄绿化管理工作开展的如何。为了有效地避免发生“重栽轻管”现象,对村庄绿化过程中栽值的全部树木实行专业队进行管护或者承包到户,并对各项相关的优惠政策进行落实。
四、结语
总的来说,村庄绿化是新农村建设当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为满足村民对生活休闲、视觉美观要求而产生的一种公共型绿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认识到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对于村庄绿化工程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环境已成为人们的迫切要求。乡村绿环工程的规划要充分结合群众生活、生产需要,体现风俗习惯和人文特色,以乡土树种为主,按照城乡一体以及的园林绿化建设发展要求,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引导、指导、促进实现园林绿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切实改善广大农民群众的居体生活条件。
参考文献:
[1]记者 李广瀚. 突出村庄生态文化特色 促进农民实现增收致富[N]. 太行日报,2012-09-2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