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区块链技术的重要性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充当存储和管理事务的“开放式分类账”。它可以创建数字化的交易块,而无须集中控制。区块链有三个关键部分:计算机网络、网络协议和共识机制。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都会记录分类账的副本,并且所做的任何更改都必须通过算法检查以确保建议的更改显示有效。通过网络节点授权批准后,新交易块将添加到数据链中。区块链技术相对现有的市场商业体系,具有巨大的应用优势。首先,区块链消除了对第三方交易清算的需求,节省了时间和金钱。其次,增加了网络的责任性和安全性,因为所有参与者都是已知和可信的。区块链不仅仅是技术和金融行业的宠儿,现在已经深入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医疗保健系统需要处理有关个人的私密数据,区块链可帮助确保患者数据的安全性、实时性和准确性。
1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安全性
2019年是区块链诞生10周年,以物联网(IoT)、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人工智能(AI)、区块链(Block-chain)等为代表的智能科技将极大地拓展智能商业的边界,成为工业互联网时代的推动力。区块链带来的最大价值则是在万物互联的时代,用技术重构信任机制。这将对未来的金融和商业产生深刻影响。由于区块链上文件系统中固有的加密技术,区块链上的数据本质上是高度安全的。这意味着区块链非常适合存储高度敏感的个人数据,这些数据经过精心处理后,可以为生活带来许多的价值和便利。日常生活中,如果使用淘宝或亚马逊网站搜索引擎,它们会推荐我们想要购买的东西。当然,输入这些系统的数据是私密的。通常处理这些私人数据的企业必须投入大量资金来满足数据安全方面的标准。即便如此,大规模的个人数据泄露事件越来越常见。区块链数据库以加密状态保存,这意味着只要私钥安全,链上的所有数据就安全。AI在安全方面也有很多可以与区块链技术融合的领域。众所周知,数据处理过程中的任何一部分暴露了未加密数据,就意味着安全风险的存在。AI的发展使其网络算法能够在数据仍处于加密状态时进行处理或操作。
2医疗健康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当前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技术与医疗领域的结合日益紧密,使得各个国家的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我国已经开始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健康医疗健康大数据和AI发展。组织专家认证数据融合安全计算的技术可行性。各地政府明确机制,支持地方医院促进医疗AI发展。这些都为医疗AI数据创新提供了发展机遇。在互联网后时代,互联网价值的显著体现就是区块链技术。有了区块链技术,人们可以定义所有的资产,并且创建各式各样的去中心化应用,其中涉及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医疗、保险以及银行等。由于区块链具有每个单个事务的数据库记录,因此它为机构提供了一种数据实时挖掘模式的方法。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区块链极大地提高了数据分析的透明度。与以前的算法不同,区块链的设计拒绝任何无法验证且被认为可疑的输入。因此,建立在区块链技术上的大数据分析算法只需处理完全透明的数据。这样意味着数据质量的优化,提高了AI分析计算的效率。
3区块链技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技术
自互联网技术出现以来,医疗行业一直在大量涌入数据。随着临床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医疗健康领域的区块链商业智能已成为巨大的需求。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技术是指利用互联网平台,通过AI技术简化某些过程,而无须人为干预来实现预期的数据处理方法。在医疗保健领域,AI技术可以融入广泛的治疗保健流程中,从而减少管理工作量,消除资金浪费,增强信息交换,并能提供实时数据分析以及患者监控。医疗健康数据AI技术,除了能减少医疗保健组织必须处理的大量数据处理工作外,还有助于提高运营效率和降低人员成本。区块链技术与AI大数据处理技术的结合将会使医疗健康机构获得巨大的效益。具体分析如下。
3.1改善医疗机构治疗水平
医疗保健组织依靠数字工具和技术来支持他们的日常运营,最终目标是改善医疗水平。建立在互联网上的区块链技术,提供完善的区块链商业智能服务,与医疗保健数据AI相结合。通过使用AI工具引入预测分析元素,确定患者生命安全、检查等待时间、满意度评估、疾病和复发风险、潜在治疗成本、再入院可能性等参数,从而系统自动给出患者护理方案,计算平均住院时间,帮助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对患者诊断做出明智的决定。
3.2更好分配资源
目前医疗机构以电子方式存储患者记录几乎已成为常态。医疗工作者可以从集中存储的患者数据库中精准挑选出相关的信息,以促进更好地预测和可操作的诊断方案。将医疗保健数据AI与区块链商业智能相结合的另一个关键优势是,通过跨部门分配基于需求的精确数据来更好地管理资源,从而减少浪费。例如,由于预测分析可以帮助确定患者何时准备好出院,因此它还有助于更好地分配病床、药品和员工等资源,以帮助减少浪费。区块链商业智能工具能够从健康应用程序以及可穿戴设备(如计步器和健身带)访问可下载数据。这使医疗保健专家能够利用互联网准确跟踪健康指标和信息。这些数据对于医疗保健从业者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和病史非常有用。
3.3促进数据挖掘技术广泛使用
大数据技术工具变得越来越便宜,不断增长的吸引力促使各种医疗健康机构有足够的驱动力去购买相应的技术。区块链商业智能非常适合这种模式,它提供经济而全面的解决方案,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运营质量。通过与AI技术的融合,区块链技术能够分析实验室结果和测试报告等临床数据,它可以协助护理人员,帮助他们制定更有效的患者护理计划,更多地关注需要额外关注和护理的患者。区块链商业智能工具的数据挖掘能力可以帮助医疗保健从业者更精确地评估治疗计划,确定选择的治疗方案。这些工具还可用于预测任何给定治疗程序的确切结果,通过帮助组织了解医疗方案的缺陷并采取纠正措施,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
4区块链技术在医疗健康机构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 F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17-0122-04
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开始进入会计领域,以其分布式账簿的独特优势,能够实现在账簿范围内进行审计全覆盖、实时合规性监控与自动化税务合规申报,从而显著提升用户方、会计师事务所和监管部门的工作绩效和用户体验。虽然区块链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场景应用尚处于实验和小范围探索中,但已在降成本、增收入和提升客户体验等方面显示出强大的优势[1],德勤、普华永道等会计师事务所均已进行战略布局、团队构建和技术平台研发,并计划重点发展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全面会计和审计专业服务体系。在国内,区块链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也受到会计行业内部的高度关注,本文就区块链技术的原理特征及其在会计行业的创新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
一、区块链素描
区块链是一种利用密码学原理记录交易资金流向的数据结构,该系统可以将达成的交易按时间顺序组成一个主链,一个区块主要包括交易各方秘钥、数量、电子货币数字签名等在内的交易数据;用于连接区块的哈希散列,以及对交易达成起关键作用的随机数。交易达成主要通过各节点竞争性计算随机数的答案,第一个得到答案的节点便可以生成新的区块,并广播到所有节点更新交易信息。①
(一)本质与特征
区块链的本质,是一个安全、可信的分布式数据库,是服务于分布式账簿的互联网点对点底层技术。区块链最初服务于比特币等加密数字货币,其算法允许比特币交易在“区块”中集中,并通过密码学签名添加到现有区块组成的“链”中,可以有效防范去中心化的货币因可能被复制而导致的重复支付、重复计算问题[2]。区块链技术的主要特征包括:
第一,分布式储存。在区块链下,所有的信息数据载体将被网络节点所代替,信息均以代码和分类账的形式被记录,合约可以按照信息秘钥自由匹配,在设定条件的前提下,交易可以自动实现。
第二,多中心协作。区块链能够解决信息冲突下的行动一致,即“拜占庭将军问题”,通过允许每一个节点的信息与其他节点信息的独立交互以实现系统的有序运行,无需信息中介即可实现。
第三,高透明度数据。由于是分布式网络,各节点之间相互独立,因此单一节点的故障不会影响其他节点,储存的信息丢失的风险被降至最低。同时,任何数据的更新都会同步于其他节点,进一步降低网络信息的获取成本的同时,每一个节点都掌握着全局信息,提高了数据的透明度。
第四,相互信用验证。区块链中没有能够控制所有数据的顶层实体,因而信用不再靠积累的方式取得,而是通过全网节点记账,相应地无需提供保证、抵押等信用中介,以“盖时间戳”的方式即可实现信用验证。
区块链形成的主要过程见图1。
(二)发展和应用
区块链技术作为一项互联网的底层技术并不能直接应用于商业或公共服务的场景,要实现场景应用,须在用户与区块链应用处理之间增加包括智能合约在内的一个抽象层,目的是为应用场景提供应用规则和用户友好界面。由于比特币的发展,区块链技术主要在支付领域得到快速应用,金融资产登记和交易等领域也有突破。
2015年1月,在美国迈阿密举行的比特币大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2015白皮书》,提出了区块链发展的三个阶段和五大目标。区块链货币阶段(1.0版),即比特币阶段。下一阶段的金融阶段(区块链2.0版)将从电子货币拓展至金融产业,涵盖金融机构、工具和合约。区块链的第三阶段(3.0版)将广泛应用于政府治理、教育、产权保护、社交等领域,设立了五大发展目标,具体包括:(1)效率。提升数据交换协议、证书、审批流程、财务交易和报告等方面系统运行效率,降低成本、节约时间、避免错误、消除浪费、减少备份、突破信息不对称、增强信任。(2)消费者选择,连接,隐私和保护――提供更多可选的商品和服务,改善消费者隐私,维护其利益。(3)透明度――按照信息或记录的可获得性和公共底账的不变性给予其更强的透明度。(4)直接的自我治理――通过分布式授权给予个人和集体更大的权力。(5)人类能力――个人和集体对自身及健康、财富、知识、财产和其他影响自我环境,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2016年1月,摩根大通创建了区块链企业数据资产(Digital Asset),其试点方案主要目标是提高金融资产登记、交易及交易后清算、介绍和记录的效率。在中国,2016年4月,由万象区块链实验室牵头,并由11个商品、证券所和金融资产交易所组成的中国区块链联盟ChinaLedger正式建立,旨在创建一个开源的区块链协议,并推进区块链相关技术在金融、会计等更广范围的场景应用。
由于区块链技术在分布式账簿方面的上述特征和优势,它在全球会计行业中得到高度重视,满足了互联网数据经济时代对会计行业有效性、准确性和时效性的要求,众多公司致力于其开发研究和应用。例如,德勤运用自身开发的区块链平台Rubix,构建了全球分布式账簿Deloitte's Perma Rec,通过与企业SAP、Oracle等财务系统对接,实现了购销过程的透明度,同时,革命性地实现了实时审计,能够在账簿范围内进行审计全覆盖、实时合规性监控与自动化税务合规申报,从而显著提升用户方、会计师事务所以及监管方的整体绩效。德勤应用区块链平台Rubix目前主要提供四项服务,包括交易对手确认、实时会计和审计、土地登记、忠诚度积分等[3]。未来,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使得财务会计工作的参与者,如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公司、投资银行等的中介服务功能逐渐弱化,甚至被替代。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发的会计业务综合平台,通过与企业核算系统、信息系统的接口对接和指令交互,就可以自动完成数据的提取,同时完成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账务记录和报告,以及相关审计和报税工作。
二、与会计业务的场景应用融合
近年来,区块链在会计行业中的热度迅速提升,实际上是利用了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账簿优势,即通过区块链技术与智能合约的结合,在一定范围内建立透明公开的分布式账簿。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账簿,是在区块链的技术规则下形成多个机构组成的簿记网络,该账簿利用加密计算机算法并通过协作维护进行数字分布式记账,并允许多个站点、不同地理位置的用户进行交易、资产等智能数据库的分享。其中,账簿中的每个参与者,均可获得唯一、真实的账簿副本,通过一套公私密钥和签名获得控制账簿的访问权,账簿的任何改动会迅速反映在所有副本中,信息已经确认不允许修改,任何单方发起的任何修改都需要征得全网所有参与者的同意,从而实现了账簿在区块链网络内的公开和透明,保障了账簿中储存信息和资产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总体看,区块链最突出的优势是能够降低财务风险,数据资料“线上加密”,会计核算信息的传导不再是点对点式,而是点对网式,通过分布于各节点的计算机共同完成数据维护、更新和审查工作,不仅节约了交易费用,还使得个体因素和主观判断对数据的影响力会降至最低,价值的计量更为公允。因此,对会计行业的意义重大。同时,区块链是会计信息处理的一次革命,以区块为单位对金融资产、股权资产等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改变了账务处理的传统体系结构。
首先,区块链的应用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简单的数据应用,即将数据直接用区块链进行存储,作为存在性证明;第二是结构化应用,用以处理复杂的逻辑数据,如:身份认证,将名字、地址、时间、状态、区块号、交易号等进行绑定,通过主链和辅链编码分别进行索引和存储;第三是借助区块链处理流程。如:不同币种间的兑换,需要操纵多个主链完成挂单、核验、转账等多环节操作。从会计专业角度看,以上三个层次的功能可以在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基本程序中具体体现(详见图2)。
1.确认:如果说复式记账法实现了账户的横向联系和试算平衡的话,区块链则实现了在时间轴上对历史的连续追溯和向未来的无限延伸。会计的借贷记账法是双向记账理念下的纠错机制,区块链也有纠错机制,不同的是,系统中每一个参与的节点都会保留完整的区块链数据副本。因此,信息在每个节点的备份,使区块链具有超强的纠错能力。对于各项会计要素的确认,必须得到网络全体成员的认可,完全保障了要素确认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计量:区块链下的每个节点都独立保留了与交易、记录、清算在内的所有数据信息,因此每一笔交易都会经过每个节点的审查,并且这些信息分属于不同阶段,按链式排列,区块链可以让每一个影响计量属性的元素都相对透明,并共同为包括公允价值、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和现值在内的各种计量属性提供全面、准确、客观的基础信息,财务主数据和流程实现了标准化为价值计量的准确和客观奠定了坚实基础。
3.记录:互联网模式下,电子货币或资产发生交易必须经过中心端的认可,换句话说,若没有中心,由于以数据形式存在的资产可以无限复制,即便该资产是否被交易这一简单的事实也无法确定,这就是所谓的“双重支付(Double-spending)”。为解决该问题,会计中需要设立总账以反映各会计项目总体变动情况。在区块链下,交易按时间顺序保存在区块中,并且所有的交易都要对外进行广播,因此,只有非重复性的交易才会被其他区块所认可,“双重支付”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区块链改变了一套财务系统搜集记录所有信息的记账方式,财务系统成为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系统,即对以往的总账簿按照特定的规则进行碎片化处理,总账的中心地位“消失了”,实现了所有财务主数据的分布式管理、重要会计政策分布式管控,所有记录的会计信息数据的校验都由网络完成,不再需要互联网方式下的服务器验证,并对线索进行追溯,即其合规性可以瞬间被追踪和查询,有效防止了对记录和数据的篡改,使信息质量得到最高程度的保障,降低会计舞弊与差错的风险。
此外,区块链以电子档案形式对证、账、表等历史数据进行管理,实现历史数据的安全存储、庞杂数据的有效管理、不同数据源的分布式存放,切实提高了会计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同时,会计原始记录将由纸质文本转向电子管理功能部署,区块链会对通过信息化系统产生的、应纳入管控范围的财务电子文件进行系统自动管理,形成财务电子文件产生、传输、处置、保存、归档、利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标准、管理机制,为企业财务业务的开展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支持。
4.报告:在信息披露方面,区块链下,企业的财务信息不再需要主动披露,而是自动披露,并将传统的以人为主导的信息搜索变为以信息为主导,定制分派到需求主体。同时,相对于传统的会计信息互联网披露方式,区块链也有巨大的改进。互联网上的信息是零散的,并且所有的网上用户均可以零成本获取信息,而区块链模式下,使用者能够实时获得区块链中的全部数据,消除了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风险,但各用户的“秘钥”不同,所以,尽管每个区块都包含全部信息,也只能“一个钥匙开一把锁”。在审计方面,互联网层面要确定信息质量必须经过中心化背书,但在区块链下,审计师可以实现对网络中数据的全范围审计,任何一个节点上的虚假财务信息都将被其他节点识别和排斥,财务信息将被赋予信用价值而无需审计。
三、当前会计业务应用区块链技术面临两大挑战
我们也看到,在当前国内会计行业中引入区块链技术,虽然“看上去很美”,但是也存在着与新技术对接的挑战,需要相关机构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做好统筹准备,有的放矢。
(一)分布式账簿挑战中心化记录的会计基础业务架构和业务规则
目前,国内企业的财务会计系统普遍实行的是信息集中管理模式,即有“一本总账”系统负责核算企业所掌握的所有财务资源,在满足会计信息质量控制要求,不丧失原始数据集合部分性质的前提下,整合的信息资源低成本、高效率地与分布式要求相对接,会对区块链技术应用产生重大影响。
这就需要全面梳理业务应用系统,并根据业务系统的数据字典和样本数据,对业务系统数据进行分析,落实每一个明细数据项对应业务系统的具置,并通过样本数据验证评估算法的正确性以及对分布式的适应性,以优化支持全面交易的配套系统。此外,还需要不同业务系统在数据、应用集成上支持数据的细分。一方面需要将数据细分扩展,另一方面需保证区块链正常运行,不影响原业务系统操作,以便于共享,大量明细数据的调取、共享、复制、传输等。
(二)区块链会计时效性挑战当前会计业务数据资源管理能力
可靠的数据是市场化经济大潮中,企业运营最具有竞争力的工具之一,更是企业会计与财务的价值源泉,会计行业要更好地应用区块链技术,必须提升数据质量管理的能力。区块链技术提升了会计处理流程的整体效率,也将会计与审计、税务等后续业务紧密连接在一起,业务处理的时效性大幅提升,对当前会计业务的数据可靠性、准确性和时效性提出了挑战。在传统会计业务中,业务处理周期较长,给修正和调整数据留下了时间和空间。然而,一旦应用了区块链技术,会计业务处理的时限大大缩减,且与后续其他业务几乎同时完成,就要求会计业务的相关机构具备较高的会计业务数据资源管理能力。此外,数据安全也是保证对区块链应用的支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系统的总体安全防护方案包括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网络安全、物理安全和安全管理等方面,从技术接轨角度需重点考虑数据安全,包括数据完整性、数据恢复、数据安全属性分析等。
通常,影响数据质量的因素主要归结为流程因素、人为因素、信息因素和技术因素四类,从数据采集、主数据形成、梳理、整合、清洗、转化各阶段进行筹划。一是在数据采集阶段,无论是人工产生还是在智能数据采集情况下都应设立数据检测、检查模块或配套工具,兼顾效率的同时防止批量数据中出现非法或冗余数据,降低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从源头上保证进入区块链数据的真实可靠[4]。二是在主数据生成阶段,主数据是用来描述企业核心业务实体的数据,这些区域内数据质量状态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块链运行过程中完成各项关键指标的成败,由于公开的账簿以及比特币交易的不可逆转,使得对于数据实时监控和标准符合性检测的要求更高,以确保所有主数据的质量特性都达到较高验证级别。三是在数据梳理与整合阶段,设计清晰、全面、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数据定义,系统用户必须在数据的标准和数据的定义上达成一致并认可,针对可能变动的标准设立维护档案,根据相关重要性、应用范围、关联程度和接口复杂度等因素制定相应的修改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时期因不同目的而生成的数据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和清理,在整合过程对数据加工和原始数据汇总相应的核查步骤进行跟踪、确认和即时修订。四是在数据清洗阶段,数据清洗可以检测出数据中存在的错误和不一致,保证数据的有效性。数据清洗过程一定要结合特定应用领域知识或者是专家知识库定义的数据表示规则,可与人工干预、自动化工具及数据转化等技术手段相结合来完成。
【参考文献】
[1] 杨涛,王斌.去中心化金融与区块链[J].金融博览(财富),2016(6):18-19.
[2] 王文嫣.安全透明的公共账本――区块链[N].上海证券报,2016-02-26.
银行在客户信用构建时,传统方式是通过实体机构对经济社会的渗透与接触,人工收集客户相关的各种信息,并通过中心化系统处理数据以完成客户信用评估。以社会分工的组织形式解决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这种传统模式的核心是通过规模化运营降低个体信用评估的边界成本,从而实现专业化信用中介的经济功能。这种中心化集中处理的模式,受到信息收集成本的限制。故银行业评估客户信用时采用数据通常较为单一,以结构化的经济数据为主,效率较低;并主要聚焦于正态用户,缺乏对长尾用户的关注。
不同于传统银行业所依赖的经济性数据,涉及个体的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事实性数据都可能成为信用评估的依据,如:网络消费与交易、个体通信数据、交通地理轨迹、网络社区记录等等,过去未纳入银行业客户数据的信息受到征信评估的广泛重视,这依赖于数据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以及个体生活的数字化趋势。
相对于传统银行业依赖于个体接触实现信息收集的模式,大数据征信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大数据突破基本经济数据范畴,扩大了行为数据来源,从而为改善信息不对称提供了新的资源;在信用风险定价上,大数据模式下个体数据具有易得性和广泛性,具备了成本优势和信息基础以扩展覆盖到长尾客户的服务上;且不同于调查和实验数据,人类行为与观点数字化所产生的数据本质上是田野观察数据,某种意义上摆脱了数据生成中的主观因素。银行业在客户信用评估中引入大数据已成为必然。
但信息化时代的海量数据,由于数据来源与传播差异,各种虚假、欺诈信息充斥其间,噪声数据对大数据的应用产生了严重干扰。信息泛滥、数据可操纵使得数据本身面临信任问题。数据清洗与鉴别为大数据应用带来了额外的成本,这类数据灾害在数字化社会中因数据爆发式增长而愈演愈烈,数字世界中数据本身的信任问题、数据的无序生产等成为大数据征信中的重要阻碍。
数字世界中区块链认证模式及其对传统信用中介的威胁
“区块链”是指用密码学方法产生的动态编程数据块链,本质是对数字世界中数据与代码的认证,使用某类区块链协议的数据或代码,被赋予了某类共识性信任。区块链解决数字化社会中数据与代码自身的可信任问题,从而改善了大数据应用中数据处理成本急剧恶化的趋势。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使得我们在面临大数据资源拓荒时,对数字矿产资源有了辨识标签。
由于解决了数字世界中的认证问题,区块链对客户信用的构建产生了颠覆性的冲击。类似于现实世界银行等信用中介对个体经济事实的审核,基于区块链的数字事实审核成为信息时代信用构建的重要基石。
对于信用构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区块链技术重新定义了大数据资源的应用价值,信息社会中各类数据的生产,具有了潜在的价值意义。扁平化的数据生成、传播与共享,有效地改善经济个体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不仅如此,通过区块链技术的数据授权模式,克服大数据应用中的隐私权问题,从而使得开源数据的透明化使用具备了法理与伦理基础。
通过对程序代码的认证,区块链技术可将金融交易的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评估与决策有效融合在执行过程中。从而改变传统银行业对信用风险的管理与定价方式,例如“智能合约”在“互联网+”的世界中具有无限想象空间。
区块链通过对数字事实的认证,其适应信息社会的去中心化、去信任、时间戳、非对称加密和智能合约等特征,为实现信用的共享式评估与可编程管理提供了技术保证。
传统基于规模化优势的银行业等金融中介信用评估模式,由于其覆盖范围小、数据片面、调整僵化等局限性,越来越不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网络信息社会的扁平化、共享式特征,要求信息社会的个体信用评估,转变为基于技术与平台资源的分享式信用评估模式。区块链解决了数字世界中数字事实本身的信任问题,奠定了信息社会信用评估的技术基础,信息社会的个体信用权威中心面临重构。
因此,具有信息技术和平台优势的机构或组织纷纷进入信用评估市场,试图争夺信用评估的核心地位。银行业具有的传统实体与专业人员的规模化优势,在信息社会中极度弱化,这使得银行业信用评估面临迫切的转型需要。而拥有技术优势的科技公司,拥有互联网客户平台资源优势的公司,甚至未来拥有智能产品的“物联网”平台类制造业巨头,都可能凭借其数据优势与平台资源切入征信业务,挑战银行业信用中介的核心地位。
基于区块链构建客户信用的银行业优势及其转型机会
与科技公司和“互联网+”平台资源的公司相比较,开展区块链信用构建,银行虽然在新技术和平台资源上存在劣势,但也具备一些核心优势。
信用客户传统资源。由于社会分工,银行业拥有庞大的金融客户群体,几乎涵盖全社会经济个体。首先,个体银行账户数据是信用构建中最为重要的数据,含有直接的经济后果信息,即使在区块链大数据范畴下,银行账户数据仍是信用构建不可或缺的内容。这种专业领域数据使得银行业在信用构建中具有先天优势。其次,银行客户数据记录具有历史性,难以寻找替代资源,这通常是科技企业或新兴“互联网+”平台企业所无法追溯生成的数据资源。当然,要体现这一竞争优势,需要银行业对传统业务数据进行数据资源转化与保护,并逐步采用区块链技术对这些数据资源进行标签、认证,通过版权保护与主动授权管理,逐步形成“互联网+”社会下的信用数据资源供给中心。
监管门槛与成本优势。基于社会个体征信对经济影响的重要性,国家监管严格。这提高了该领域的准入门槛和成本,而银行业相关业务准入与牌照管理上,由于传统经营业务因素,具有先天优势,这对于试图进入信用评估领域的新兴科技公司或平台公司则是巨大的阻碍。
专业人才聚集优势。影响信用的因素众多,不仅涉及个体经济状况,与个体行为、观念及社会经济环境等都具有重要关联。征信技术发展的跨领域与领域交叉虽然成为趋势,但信用评估与管理仍具有极强的专业性要求,其专业特殊性是其他专业的技术人员难以完全掌握的,“码农”对个体信用风险的理解一定与金融客服人员的理解是不一致的。银行业积聚和培育的大批信用评估专业性人才,这是新入公司难以实现的。
机构信用优势。面临“互联网+”时代层出不穷的创新信用产品,老牌商业银行多年累积的信誉可减少客户顾虑,提高客户对创新产品的接受度和合作度。如花旗银行2015年发行的“花旗币”(Citicoin),首日上线兑换达7.32亿美元。
当今,在数字智能化发展的大趋势下,供应链金融的变化越来越明显,通过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商业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供应链金融以数字驱动为基础,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与此同时,供应链金融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发挥数字化技术的优势,实现信息流、物流、商流等的交融,由此来消除信息不对称的难题,以及融资难、难融资的现象,同时实现整个产业生态圈的良性、高效发展。
1新时期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背景
从国家统计局数据来看,截至2019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数量有36.4万户,而小型企业数量为32.1万户。全国65%以上的GDP、85%以上的就业人口都是由中小企业贡献的。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融资难问题一直是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一大难题,如何推动中小企业快速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问题。同时,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供给侧、产业端的优化日益凸显其重要性,而其中作为我国实体经济主力军的中小企业的活力及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一直没有得到完全的释放与激活。供应链金融作为新型的融资模式,是以供应链管理概念和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真实交易为发展基础,为生产、采购、销售等多个环节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以满足供应链上各企业的融资需求,推动供应链的高质量发展。相比于传统的贷款模式,供应链金融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帮助,对核心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以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为研究内容,对供应链上所有企业进行全面的信用审计,从而降低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限制。
2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存在的问题
2.1融资模式问题
供应链金融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的融资诉求问题,通过供应链上各企业间的关系,将存货、购货单等作为抵押物,为供应链上核心企业提供相应的担保和授信,并向金融机构进行融资,由于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交易和合作关系,融资风险也相应减少。所以对于供应链上的各企业而言,形成了“1+N”的融资模式,其中,1表示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N是处于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该种融资模式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确保供应链上资金的稳定性,提高资金的流转速度及效率,但对于核心企业而言,在融资过程中自身所承担的风险较大,所以核心企业的意愿性并不强。因此,核心企业更倾向于构建自有融资平台,为有融资需求的企业、资金方、金融机构搭建桥梁,通过自有融资平台连接各方,从中赚取息差,不仅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同时核心企业也能从中获取一定的收入。该种操作方式由于存在息差的问题,导致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仍旧居高不下,所以中小企业融资贵的问题仍然存在,并没有解决中小企业的实际融资问题。有效管理链条中的信息流、资金流等,能从根本上加快供应链中各环节的运转,并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由此不断呈现出物流企业作为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发展趋势,物流企业在实际经营中,自身发挥着强大的优势,物流企业掌握着处于供应链上各企业的物流信息,以及其业务交易情况,可通过交易信息判断抵押物的真实价值,如采购单、存货等信息,而围绕物流企业这个核心所建立的供应链模式因此诞生,在供应链中,物流企业掌握着物流链条中的大量信息数据,所以能够很好地把控中小企业的征信问题,由此降低供应链上的融资风险。通过引入物流相关数据信息,实现成本风险降低的目的,但在实际过程中,物流企业是担保的一方,这在无形中加大了物流企业的风险,对于其能否成为核心企业的意愿也明显减退。如果其转为提供服务方,则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其融资面临着成本高的问题。
2.2中小企业自身的问题
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存在,在此问题背后,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短、资金量少、经营风险高、抵押物少或者无抵押物等这些问题使得中小企业在发展中不愿意贷款,也不敢尝试贷款或提供低额高价的金融服务。
2.3金融机构的问题
在供应链金融中,金融机构也存在着自身的问题,由于其为高风险行业,在交易中必须能够掌握现金流、风险及交易信息。但在实际情况下,对于银行机构而言,在供应链中对链上产品和相关信息的真实性的获取有一定的难度,如果通过第三方平台来获取信息,其中的风险不言而喻,而中小企业给出的信息数据的可信度不高,也导致产生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传统模式下,供应链金融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这使得金融机构在办理供应链金融业务时积极性不高,金融活水难以精准滴灌到链条上的中小微企业。
3数字智能时代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建议
数字智能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供应链中大量的信息数据被收集,通过利用先进的技术,分析这些数据信息,可以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及偿贷能力,以确定风险程度,从而对风险进行合理定价。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了很大缓解,实现了去除中间链条的目的,环节越少,效率越高,而由此产生的成本也有所降低。另外,随着金融资产交易所互联网化程度不断加深,供应链金融资产的流通变得更加高效,资金的利用率得到了明显提升,由此从根本上降低了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投入成本。当下,随着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4.0时代已经悄然来临,数字智能金融时代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必然,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取代了传统的人工处理数据的工作,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可确保数据分析的精准度,而在传统手工操作计算中,无法判断数据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对数据深层次的挖掘,并对供应链中的交易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体现中小企业的实际价值,通过对中小企业经营数据的剖析,可以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清晰注释,提高企业报表的分析效果和编制质量。另外,在金融科技不断自我优化成长和加速迭代的过程中,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效果显著,在供应链和产业链上的各企业交易信息,能够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追溯和还原,使交易变得有迹可循,从而有效避免企业骗贷风险,将风险指数降到最低,同时优化整个供应链信用体系。区块链中可信任的多中心体系,能够很好地去除中介化,大幅增加信用指数,由此形成全新的供应链金融模式,真正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激发中小企业的生机和活力,对经济的发展起到强劲推动力。具体可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1)构建供应链自身发展的物联网体系,并使其与互联网体系进行融合,对供应链上各流程环节的数据进行清晰的记录,以便于掌握整个供应链情况,更有助于对企业资质进行评价,同时也为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的应用提供数据基础。与此同时,从物联网技术层面而言,其使用范围较广,在供应链仓储管理及实际运输方面通过利用物联网的传感定位技术,可实现对货物的控制,提高交易的真实度。从人工智能技术层面而言,通过利用该技术并加载传感器,可积极更新客户画像,对客户进行精准定位,并为其匹配相应的额度。通过应用区块链自身的特性,各个节点业务数据的可信度得到了最大的保障,而且信用变得可溯源,金融机构信用评估的可操作性也更强,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任关系也更为稳固,由此中小企业便可获得相应的融资。(2)积极完善中小企业数据库体系,数据库体系中应包含企业的各项数据信息,为构建企业资质评价体系提供数据支撑,另外,要一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信用体系,最大限度地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导致的风险,由此实现企业融资中降成本的目的。(3)凭借人工智能技术手段和大量的数据,构建供应链上各企业的知识图谱、链上企业的知识图谱,清晰明确供应链上各企业的上下游关系、合作关系等,以各企业自身建立的数据征信为出发点,通过企业间的上下游关系,对供应链各企业的精准画像进行优化,最终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时根据企业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开展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和相关服务。(4)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对金融资产交易的清晰记录。在此过程中,在供应链内部建立区块链体系是先决条件,接着要将区块链体系融入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中,由此来记录金融资产的相关交易事项,提高资金的流动性,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实现资金利用率的最大化,同时激发供应链的生机和活力,不断引入外部资源,完善供应链体系,提高自身的运行效率。(5)金融机构通过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供应链中各企业的风险水平进行测评,对其还贷能力进行评估,降低融资风险,提高融资效率,平衡供应链内部风险。综上所述,在数字智能时代下,供应链从以往的对核心企业进行关注,逐渐对链上各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等进行关注转变,这是供应链金融未来发展态势,同时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这也是新的尝试。总之,对供应链中关键信息内容掌握得越清晰,越有利于企业实现快速发展,提高自身竞争力。
4结语
在供应链金融链条中,协同合作、实现共赢是其内在关系,尤其是在竞争白热化的时期,企业之间只有联合协作、共同进退、共同发展,才能推动整个产业的进步。在以数字为驱动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下,处于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更应促进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高速运转,由此实现数字化链条的发展,提升整体效率,同时构建共生、互利、共赢、和谐、良性的供应链体系。
参考文献
[1]黄彦琳.数字化供应链金融业务在商业银行的探索[J].现代金融导刊,2022(3):47-52.
[2]孙国茂,邢之光.普惠金融框架下的供应链金融模式研究:基于微商零售生态圈理念[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78-89.
[3]宋华,韩思齐,刘文诣.数字技术如何构建供应链金融网络信任关系[J].管理世界,2022(3):182-200.
[4]徐志鹏,张锐,张歆彦.物资一体化管理赋能数字供应链经济创新应用:中建五局安装武汉华星光电项目的实践探索[J].施工企业管理,2022(3):100-103.
[5]王伟姣,陈姗姗.供应链金融文献综述:理论发展与未来趋势[J].信息与管理研究,2022(1):67-80.
[6]高明华.“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理论框架与案例分析[J].商场现代化,2022(4):180-182.
[7]史浩,戴小红,郁国培.数字贸易产业链、生态链金融服务体系构建:从供应链金融到区块链金融[J].时代经贸,2021(12):36-41.
[8]窦彦红.普洛斯金融:数字供应链金融助力产业链、供应链健康发展[J].中国储运,2021(12):38.
[9]张晓慧.探析以数字供应链金融助力区域经济转型[J].产业创新研究,2021(21):37-39.
[10]李孟军,乔静静,安志勇.数字经济下“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发展模式探讨[J].质量与市场,2021(20):145-147.
[11]金晓龙.从1+N到1+N~(2):供应链金融进入数字时代[N].经济观察报,2021-10-18(15).
[12]林仁志.科创企业数字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分析:以高新技术园区中小企业为例[J].黑龙江金融,2021(9):78-80.
[13]袁闽川,官伟民.高效+智能:抓好数字供应链金融,破解金融普惠难题[J].现代商业银行,2021(15):40-43.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英文简称AI,是一种通过普遍使用的计算机编程软件来模拟和呈现出模拟人类智能的科学技术。人工智能的概念最早在1956年被提出,在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应用发展后,目前的人工智能已经应用在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制造企业的自动化生产线、物流行业的智能匹配配送系统等。而审计作为社会治理中重要的一环,也必然需要进入到审计智能化领域中,智能化的审计管理模式和科学化的技术手段不仅有助于实现审计的全覆盖、提升审计效率、延伸审计内涵。但在智能审计的不断发展中,由于新的审计技术带来新型风险也不断暴露,想要更好地在审计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正确识别风险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是必不可少的。
一、人工智能在审计中的运用情况
(一)人工智能在审计中运用的理论基础
1956年8月,人工智能在美国达特茅斯会议上被正式提出。直至近十年来,计算机和芯片行业的发展,存储条件、处理器性能的更新以及新型技术手段的出现才为人工智能领域奠定了基础。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的主要面向2030年的关于推进推动我国新型下一代工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主要战略目标之一是加快推进建立一个创新型工业国家和大力推进建设世界性的高新技术产业强国[1]。随着越来越多的行业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审计作为国家和社会监管的最主要途径之一,也必须与人工智能技术相适应才能更好地监管和促进各部门各企业的良性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审计人员从重复性较强的数据计算处理、分析等工作中解脱出来,审计人员可以更好地从事其他重要工作[2]。此外,智能审计借助于人工智能技术既可以对审计的流程和模式自主学习,也能够通过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3]。我国传统审计流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审计计划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和审计结束阶段。在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后,这三个阶段的模式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在审计计划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审计人员从多渠道,以内外部结合的方式获取信息,分析被审计单位的内外部环境、风险水平、重要性水平等因素,同时根据审计机构的人力资源数据,分析匹配最合适该项目的审计小组,确定审计范围和时间。在审计实施阶段,人工智能主要可以用于审计证据的获取和工作底稿的自动生成。除了通过直接链接被审计单位财务系统外,还可以利用数据挖掘和OCR技术等将非结构化数据转换成易分析审计证据。同时结合了人工智能的持续监测、实时数据记录和区块链技术,可以自动定时地生成审计日志,降低数据被篡改的风险。此外,还可以通过提前设置或自动抓取审计文书模板的方式,自动生成审计通知书、函证书等。在审计结束阶段,可以根据审计过程和以前的审计结论自动生成审计报告和整改方案。
(二)人工智能在审计中运用的实例分析
实际上,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对于智能化的审计已经进行了一些探索,如德勤在2017年推出的智能财务机器人“小勤人”,随后又推出了主要面向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智能审计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审计人员可以在输入审计数据和需求之后,由平台自动分析审计风险并生成审计报告。通过对德勤公开案例的研究发现其在风险评估和选择应对措施方面遵循的还是如图1所示的基本逻辑。但在数据收集方面则基本交由“人工智能”来进行,有效地提升了工作效率。根据德勤消息,其有效地减少了审查法律合同文件,发票,财务报表和董事会会议记录的时间达50%以上。而毕马威开发的“人工智能信贷审阅工具”则更为详尽地描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如何与审计过程相结合。其主要功能如图2所示。首先,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信贷文本的批量秒读,和自动化快速分类。其次,识别信贷文本与相关资料中的重要信息,实现对自动化摘要处理。再次,利用深度学习模型,自动识别资料中包含的各类风险信号,提取对应的关键风险信息。随后,运用大数据技术收集整合金融机构内部和外部数据,深度挖掘风险点,进行多维度风险信息分析。最后,可视化展示内外部整合数据的风险信息,提供更直观、更具洞察力的辅助决策。总的来讲,人工智能技术在审计中运用,可以根据对各种业务类型的划分归纳,自动对所涉及的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进行了采集、初步处理、分析及实时监测,自动产生各种预测和应急预警的信息,为被审计的项目提供了线索及相关资料。这些措施有利于审计人员明确审计的重点与审计范围,科学地安排年度审计工作,将有限量的审计资源合理配置投入至公司经营业务中存在较大风险的领域,实现了审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
二、人工智能审计带来的新型风险
大数据审计是指面对大量的数据,运用大数据技术方法和工具,开展多层次、多部门联合的数据收集、分析和验证。与传统审计相比较,大数据审计所使用的数据更多源复杂,所使用的技术方法更科学高级。而人工智能审计则是在大数据审计的基础上,将审计过程智能化和标准化,可以说大数据是人工智能审计的基础,而人工智能是大数据审计的未来提升的必然方向。而在这种发展衍生的过程中,通过分析发现会面临以下三种新型风险:
(一)数据安全风险
人工智能审计的所有构建都基于大量的数据和数据模型,所以数据安全风险既包括数据源获取是否准确与全面的风险,也包括数据泄露的风险。我国目前各地管理标准不一、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水平差异较大、各地和各部门出于信息安全性考虑对大部分数据保密等情况,造成了各级审计机关之间、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之间数据流通不畅的问题。并且在大数据时代,信息量巨大,信息结构复杂,网络中充斥着大量的虚假信息、错误信息,如果数据源出现错漏,将影响整个审计过程和审计结果。而在进行数据储存和传输的整个过程中,一旦用户的数据库和服务器遭到黑客的袭击,很有可能就会造成数据泄露。例如,成本和原材料等信息如果被外泄,该企业会在供应链的定价战略等诸多方面陷入被动的状态。
(二)人机沟通障碍风险
在审计中的人机沟通的目标就是为了使得用户和计算机软件之间能够做到尽可能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换。然而目前审计机构的审计方法大多都停留在基于SQL的数据查询和基于电子表格软件的数据查询两个层面。然而这两种方法都有其无法避免的不足之处。在SQL的数据查询方法中,需要根据不同的问题特征编写较为复杂SQL语句,这对于审计人员的电脑和编程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而这种分析的结果通常以二维表格展示,当所得到的结果数据量较多时,无法直观的展示筛查结果。而在基于电子表格软件的数据查询中,大多软件无法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同时半结构化的数据也很难用到传统的电子表格进行分析。而当今数据量不断扩大,数据类型和结构也更加复杂,很显然电子表格软件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对于大数据审计工作的需求。
(三)人工智能代替职业判断的风险
审计的职业判断,是指审计人员在对于审计准则、财务报表的编制及其职业道德操守进行熟悉和掌握的基础上,将其相关知识、技术以及实战经验进行综合应用并针对具体审计业务做出的一种有根据性地决定的判断。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运用水平下,人工智能的运行还是要依赖以往的经验判断和设定的程序语言,再通过高速的运算,最终做出类人的行为,无法取代人脑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新事物探索定义问题的能力。尤其在被审计单位或人员不配合、刻意隐瞒作假、行为言语有异常引起审计人员警惕的情况时,人工智能则完全无法对审计人员起到替代作用。在不能够保证所有被审计单位都对审计机构保持绝对信任和完全的数据共享的前提下,人工智能想要完全取代审计人员,代替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还需要在技术和制度两方面都作出更多的努力。
三、人工智能审计新型风险的应对措施
(一)靶向数据安全风险:加密技术和“区块链+审计”
针对数据安全问题、加密及安全技术的发展。比如,基于数据仓储单元的信息安全技术、查询方凭借设定的访问授权才能对所指定的数据记录或者是数据库中的文件进行查询。伴随着大量的数据搜索收集及分析,查询方的组织属性、访问类别等信息将以“安全标签”的形式嵌入至其中的原始数据,形成唯一的新型数据单元结构。将大量的数据仓储单元安全技术综合运用于监督信息共享的平台,可以直接通过对访问授权的方式进行控制,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原始数据的采集存储、流通等相关信息的完整性及其安全,使得审计过程和审计成果的应用可以变得更加高效、便捷。而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基于去中心化的全新分布式记账技术,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点,减轻了存储审计数据的管理压力,降低了审计数据存储的安全风险。同时,区块链也充分利用了时间戳技术来有效保障本地客户端与远程移动终端之间的数据实时更新顺序完全相符。时间戳技术能够直接作为对区块数据“存在性”和“真实性”的事实证明,确保了应用该技术的审计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相关信息准确真实性,大大增加了审计抵御技术风险和辨别真伪能力。
(二)靶向人机沟通障碍风险:数据可视化
数据可视化的应用在很大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数据分析技术难度高和分析结果不直观的问题,数据可视化主要是通过各种易于理解的手段,将复杂的数据显示出来,从而能够清晰有效地直接表达出数据中的信息,审计人员通过数据可视化就能发现隐藏在数据之下的规律。基于SQL的查询方法、基于电子表格的查询方法,以及基于数据可视化分析方法的主要优缺点如表1所示。在对交通运输、地理资源、环境保护等领域进行审计时,其业务数据包括融合了几何、像素信息的图形和影像数据。此时,数据可视化分析的优势就体现在:第一,拥有友好的人机交互功能,可以实现数据分析的操作只需系统页面的简单点击就可完成。第二,具有丰富的图像功能,有助于审计人员掌握审计要求和重点。第三,具有强大的图形分析技术,可以交互地构建和调节曲线、表面、节点等各种数学模型,可以替代一部分编程工作,提取异常的数据。
(三)靶向人工智能代替职业判断风险:机器学习与审计经验结合
机器学习是现代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分析模型的建立进入自动化的程序。机器学习用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其预测是否可靠,依赖于其所输入的历史资料质量。所以,人的偏好可能影响到为了训练人工智能所需要选择的数据集、为过程所选择的计算方法和对输出进行诠释。而为了使得审计智能化和自动化,不仅要及时地搜集到所有审计的数据,还要反复进行数据处理,推导得到可以广泛应用的公式。在数据库的选择与筛选中,任何一个数据如果出现错误都有可能直接造成最终分析结论准确性的下降,但人工智能在其现有的信息化和科技水平之下,无法通过自主机器学习的方式来弥补其中这一缺陷。换句话说,目前人们只能通过培训提升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减少甚至消除了劣质数据的形成和产生,再通过对数据的存储分析来积累优质审计人员和专家的经验,以此来应对人工智能无法代替职业判断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杨明增,任庆玲.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运用及其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3):95-99+3.
[2]陈莉.加快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建设的六大任务[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9(11):34-35.
[3]李强,谢汶莉.大数据审计中的可视分析[J].中国内部审计,2016(2):79-86.
[4]宋夏云,周琬宇.大数据视角下智能审计取证模式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8(12):71-74.
[5]许汉友,汪璐璐.智能审计本质之问[J].商业会计,2020(23):4-8.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ki.rmltxsqy.2016.12.00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经济增长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我国未来金融发展的路径仍有待进一步理清,各项政策的着力点需要进一步精准定位。这些都需要对金融形态理论的最新发展进行梳理。
金融形态理论的一些最新发展
金融形态的传统理论从金融部门所具备的功能这一角度来解释金融形态的特征。以Shi Shouyong和Randall Wright等人的研究为代表,新一代金融形态理论试图回答比金融功能更深层次的根本性问题。新一代金融形态理论认为,以下两方面因素对未来金融形态的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各国金融发展竞争力的比较,从根本上也是以下两方面的竞争。
一是金融部门比其他部门会更加履行承诺(commitment)。所有金融交易都是建立在最终按事先承诺履行交割的基础之上。金融交易的中心不是凭空形成的,也不是简单的规模效应和成本效应带来的;所有交易都是经过这个“中心”进行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这个“中心”最能履行承诺。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不会去“中心”化。非“中心”的处于边缘地带的金融主体履行承诺程度不高,相互之间只能够通过处于“中心”的履行承诺程度高的金融机构来完成交易。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没有削弱处于“中心”的金融机构的重要性,反而扩展了这些“中心”的金融机构促成交易的空间。网络和信息技术使得稀缺的“履行承诺特性”的市场价值更高――未来金融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此。
具体来说,在承诺条件下达成金融交易,成本最低,也给交易双方带来最大的收益。金融部门的履行承诺程度越高,金融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越大――越能够使得原本无法达成的交易得以达成,同时也意味着在各种短期利益的诱惑下,金融部门更具自我制约性。履行承诺的内涵不仅包括诚信、不违约,而且涉及金融活动所有相机抉择场景。在金融交易中,交易双方达成协议,对于交易中的收益“蛋糕”划分有了事先的约定。不论是哪种金融形态,不论未来的情况发生何种变化,不论交易双方在未来偏离事先协议时可能面对多大的利益诱惑,交易双方必须按事先约定的承诺履行义务。反之,当缺乏自我约束、不履行事先协商所确定义务带来的好处更大时,金融交易主体相机抉择,面对短期利益的诱惑,会选择违背承诺,放松对自身行为的制约。
当金融危机发生时,金融界的业内人士往往会提出金融业要加强监管。监管不仅要公开惩罚业内的“害群之马”,也要披露业内履行承诺水平较高的“明星”机构。在一个不重视承诺的金融形态中,有组织的加强自律行为只有在出现承诺危机、行业难以生存时才会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金融规划的目标之一是,使每一金融主体加强自律、高水平地履行承诺成为金融形态的常态。
二是流动性被“认可”(recognition)程度的重要性。流动性在此的定义是非实物资产作为购买力支付手段被接受的程度。流动性最初的起源是,商业性金融基于自身承诺的金融业内部的对流动性票据的“认可”。
金融形态的“进化”很大程度上是流动性工具的“进化”――能够被接受的作为购买支付手段的非实物资产越来越多。金融形态的发展程度越高,被接受作为购买支付手段的资产种类就越多。流动性工具的进化,根本的还是愿意在常态下履行承诺的商业性主体越来越多的结果。对流动性工具的“认可”,其实就是对该工具发行者履行承诺程度的“认可”。
未来我国金融形态演化的环境特征
在金融行业,一场深刻的变革蓄势待发,国内外金融技术、产业和业态不断变革。未来我国金融发展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但是,我国金融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并非“风调雨顺”,挑战与机遇并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依然存在,外资对我国金融部门的渗透也将日益加强。未来总体环境有以下特点:
首先,技术对全球金融活动规则的影响越来越大。对全球金融治理话语权的争夺从来都是激烈的。发达国家在技术上的优势正在强化这些国家在金融规则方面的影响力。通过提高技术标准,发达国家正在有意识地使得未来的金融规则对自己更加有利。
未来,通过实现技术上的优势,我国应多提供规则方面的公共产品。技术是未来金融形态演化的推动力。在反洗钱、反假钞、金融机构合规、金融客户合适性等方面,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已经落地,并大幅度降低了合规的成本,同时也提高了金融活动的规则标准。在新技术的支持下,金融活动主体可以更精确、更清晰、更及时、更低成本地监控所有金融交易信息,更永久地保存历史信息。
其次,理论研究的不足制约着未来的金融发展。金融问题不是工程问题。金融形态的核心不是技术的机械性效率,而是人的承诺。相对于其他许多方面的不足和制约,金融发展理论上的不足是最为突出的。我国未来的金融发展是否具有优势和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论是否先进。理论并不是万能的,很多时候也不能与具体操作对接,但是,不在逻辑上讨论金融发展理论的前沿问题,对最新分析方法因不能应用而忽视,是金融发展有可能全局落后的主要原因。
落实到金融形态和监管方式等操作问题,理论研究也亟待加强。比如,国内金融业分业监管的制度是否能够适应基于新技术的金融发展新形态尚无定论。一方面,区块链技术为金融账户在线上直接开展所有金融业务提供了实现的条件。对客户而言,每个移动终端都是一个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功能的集合。技术发展已经为未来金融混业发展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混业金融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技术带来的便利有可能无法完全抵消从分业到混业的转换成本。
再次,我国金融发展仍处于战略机遇期。从实体经济总量来说,我国无疑是经济大国,而且随着人均收入水平增加,储蓄的规模越来越大。庞大的储蓄规模客观上需要一个庞大的金融服务部门来将这些储蓄转化为投资,使得我国具备了成为金融大国的基本条件。作为一个经济大国,我国具有成为金融大国的先天优势。
由于我国储蓄规模庞大,客观上要求我们在全球范围内配置投资组合。如果仅在一个局部区域内配置组合,可能导致资产价格泡沫。因而,大国经济还使得我国具有成为一个全球化金融大国的先天优势。任何国内的金融创新和金融业务都有潜在的国际市场。
全球化金融大国需要处理的规模庞大的金融业务,给国内全球化金融业务的专业化分工带来了巨大的规模效应。就以支付业务而言,国内的专业化分工使得支付的快捷速度、低廉成本已经达到全球领先的水平。同样,任何国内金融业务的专业分工发展都有国际市场的应用。微信支付在海外的运用就是一个例子。
我国有大量迫切希望获得财富的人群。随着我国经济的规模越来越大,人均收入不断提高,老百姓手中的财富越来越多。一个能够为老百姓财富带来更高收益的金融体系在未来应该具备一个更加先进、成本更低、更加安全稳健的金融运作形态。在这一金融运作形态下,百姓们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渠道,企业也会有越来越多的融资渠道。随着金融交易平台的多样化,场外交易日益专业化、分散化;但同时,金融交易的信息却日益集中化。金融资产的细分,导致金融资产价格的多样化,金融价格体系的多元化。面对这一变化,整个金融市场的估值会给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更加精细的获利机会。
促进我国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依据国家“十三五”期间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发展理念,我们将参与几乎所有金融领域(包括产品、服务、技术、研发、治理结构、机构、保障体系与支持机制等)的全球竞争,并以全球先进水平为标杆。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争取尽快在所有领域达到世界领先的水平,并力争在规则制定中具有话语权,最终使我国金融发展的理念和实践成为全球的参照。具体而言,我国今后的金融发展可着重在以下四方面谋篇布局:
一是立足金融发展理念的普适性和合理性原则,把握金融发展的主动权。从长远来看,实施高标准的金融活动规则是大势所趋。在贸易和投资领域,美国主导的TPP协定和TTIP协定迫使世贸组织原先制定的全球贸易投资规则更新升级。今后,我们需要做好准备的是,通过不断提高全球金融活动规则标准来占据金融发展的制高点,控制话语权。我国还应在一些金融发展的优势领域主动提出符合全球先进理念和发展趋势的新议题(比如,互联网金融等领域),成为这些领域全球规则的制定者之一。
展望未来,我们应对国内外金融形势不利变化的经验将会更加丰富,把握金融发展的主动权、抢占金融发展制高点的意识将更加超前,我国应对国内外复杂金融局面的能力将继续得到增强。
二是集中力量优先研发包括区块链在内的金融基础设施相关技术,抢占金融技术创新制高点。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计算机技术、数学、通讯、经济学和金融学等多项学科的交叉渗透,未来的货币形态、金融机构形态、金融市场形态和支付形态都将发生变化。从上世纪70年代还在使用的计算尺和算盘,变为现在计算速度极快的电脑,电脑信息技术的出现使得计算变得方便。尤其是,得益于强大的计算能力,人工智能在学习深度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本世纪以来,互联网与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发展风起云涌,基于强大计算能力的数据应用机会在金融领域越来越多。上世纪90年代曾出现电脑能够改变人类未来的大胆预测,现在看来许多都得以实现。未来的金融形态将越来越带有各类新技术的色彩。
对于中国,世界各国真正拭目以待的,可能已经超越了钢筋水泥的国际大通道、贸易投资便利化安排和金融货币合作。在当前世界金融动荡的形势下,世界各国真正需要的是一次在新思想指导下的金融技术革命。中国应力争成为下一次金融技术革命的发源地。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的制度优势。在研究与试验发展(R&D)方面,2014年国家安排了3997项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129项“863”计划课题。截至2014年底,累计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3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54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098家。未来,需在金融领域进一步明确提出利用制度优势加快创新的路线图:实施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国家实验室,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集中支持事关发展全局的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加快突破金融领域的核心技术,瞄准瓶颈制约问题,制定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
三是处理好金融创新试点与全面准入的关系。金融涉及老百姓的财富安全。金融创新全面准入,可以与新药品的全面准入相类比。鉴于药品对人健康安全的重要性,美国对药品的管理原则是,只有具备证据表明,新药显著地好于当下使用的药,才能批准新药的准入。
处理金融创新试点与全面准入的关系的方法之一是提高金融创新全面准入的门槛,未来出现新的金融形态全面准入需要达到显著优于现有形态的高标准。具体地说,尤其需要在两方面比现有的金融形态做得更好,一是具备更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和更高的履行承诺程度;二是具备提供更强的流动性工具的能力。同时,试点的门槛可以放低,在全面准入之前的试点,主要为收集证据的需要;从保护金融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试点不能以盈利为目的,而且参加试点者因承担试点失败风险,是需要支付一定费用的。
四是金融监管向混业方向过渡,提高金融活动违约的成本。分业的金融监管模式容易带来不同金融业态的不同监管理念之间的套利行为。随着技术的发展,套利的成本不断下降,这将导致套利活动的增加。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现有金融形态均达到了发展的高级阶段,从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方向过渡的条件会越来越成熟。
提高违约的代价适用于所有金融形态的所有金融协议。违约成本指协议人在违约情况下需要支付的代价。对金融机构而言,不履行承诺最大的成本是从“中心”位置被转移到“边缘”的位置。这也符合本文通篇的逻辑,处于“中心”的金融机构是最能履行承诺的。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披露,截至2016年1月,我国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达到98.16万亿人民币,相当于2015年末我国67.7万亿人民币GDP的145%。2016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为3.4万亿。在“十三五”期间,面对规模如此庞大的金融部门,做好发展规划意义自不必言。本文从规划的定位、思路和框架上提供几点意见,希望为找准政策的发力点,避免不必要的政策干预和市场波动,提高金融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提供参考。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高校智库内涵建设项目“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背景下上海布局的新思维与新举措”;2019年上海高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项目“信息安全原理”进阶课程建设。
引言
在大数据时代,获取信息,利用信息,把握信息成为各国提高综合竞争力的一个关注点。信息安全影响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安全领域的人才数量不足,而社会对信息安全领域人才需求近年来持续增长。对高校信息安全课程的教育教学提出挑战。
高校信息安全课程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在面对实际网络安全问题时,没有合适的技术手段设计合理的解决方案;信息发展给信息安全带来的变化日新月异,课程中所使用的教材版本过于陈旧,学生会面临所学习的知识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差距过大的问题;针对课堂上的教育模式,普遍还是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在面对疑难问题时,也没有有效的手段能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
因此,针对已经开设的信息安全原理课程,更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结合翻转课堂和慕课的混合型教学互动方式,慕课(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是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的缩写,它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在线学习平台。它利用了现代的信息安全网络技术,打破了传统教学所受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整合了多种数字化教学资源,形成了多元化的学习工具和教学资源。慕课自从美国起源后,全球各大高校纷纷加入慕课的學习浪潮中。现在,慕课已经是教育方法中的重要工具。因此,研究如何利用慕课这样新型互联网教学平台,改进传统信息安全课程的教学方式,是尤为重要的。
慕课具有学习灵活、教学资源丰富等特点。教师可以将在课堂上难以表述的程序命令或者实验操作融入视频中,让学生能够快速理解。另外,慕课的课程具有可重复的特点,对于复杂难懂的知识点,学生不会局限于课堂的时间,在课余的任何时间,只要能够通过自己的手机、电脑等就可以进行反复学习,从而更好的巩固知识。
基于这些优势,结合在线资源和传统教学,将学习的主动权移交给学生自己,刺激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从而加深理解。课程不光要注重课堂内理论知识,还要面向实际问题,进行课堂拓展实践,以及和社会中的优质企业开展交流合作,培养进入社会后能够满足信息安全岗位需求的学生。解决信息安全领域的人才缺失,研究拓展高校信息安全课程的培养对象,快速提升高校信息安全原理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传统信息安全课程的基本现状
1.1教材未与时俱进
由于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以及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兴起,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计算机技术发展在给我们带来便利性的同时,却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但是由于当今时代信息更新迅速,传统的信息安全教材未能囊括前沿的相关知识,导致学生所学习的相关理论知识未能很好地解决目前所发生的相关网络安全问题。例如在数字出版方面,利用最新的区块链技术中的身份验证和公式机制与知识产权的确权、授权和维权等环节结合起来。能够使用基于区块链的新型互联网技术,管理数字出版和知识产权,从而能够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1.2授课方式重理论
信息安全课程理论上包含了编码技术、防火墙技术、VPN技术、数据库加密技术等,但是学生只是对相关算法理论有了初步了解,并未很好结合这些算法的实践操作,尤其如防火墙的基本配置、以及利用Internet密钥交换技术进行相关的加密解密等涉及信息安全的基本操作,所以学生普遍课堂积极性有所欠缺、课后思考有限。
1.3学习方式被动化
到目前为止,国内大多数院校授课的主流方式仍然是以传统的“老师站上讲台教、学生坐在台下学”的方式进行,导致学生被动地汲取相关知识,自主性、积极性和接受度都有限。而且教学任务固定,每节课学生和老师之间无法进行充分的有效互动。而且受到上课时间、地点的限制,未能很好地应用移动互联网平台的便捷性、共享化的优势,存在学生疑虑解决滞后的缺陷。
1.4考核方式单一化
该课程多采用课堂考勤和期末考相结合的这种单一化的考勤方式,但是由于该课程教学内容综合了计算机、数学、管理等学科,所以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较高要求。且当前的考核方式在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所不足,未能通过构建系统化的考核体系,比如引入实践考核以及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以及创新能力。
1.5培养人才供不应求
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网络空间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空间,同时网络安全成了人们面临的又一主要问题,近年来国家对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也愈加重视,正如《2019网络安全人才现状白皮书》指出,2016至2018这三年期间,在全国范围内网络安全及相关专业开设院校新增数量达到98所,如图1所示,其中华东地区院校新增相关专业的数量最多,达到21所。与此同时,社会对网络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由于这一方面的人才却远远供不应求。即使目前很多人可以自学成才,“网络空间安全”也成为一级学科,但目前该领域人才缺口重大。正如智联招聘的《2018网络安全人才市场状况研究报告》指出,如图2所示,安全大数据分析师将会在未来几年内成为最为稀缺的人才资源,且每年需求仍在不断大幅上升,2018年上半年增长率接近10%。
2、信息安全原理课程建设方法
从以上可以看出,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课程不能拘泥于旧的课程体系,必须创新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有效互动,培养新型的信息安全人才。
如图3,在MOOC背景下,信息安全原理课程教学体系分为“教学基础建设”、“核心教学方法”和“拓展教学内容”三大层次。“教学基础建设”是整个教学体系结构的基础和保证,“核心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多元化教学手段,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拓展教学内容”是教学之后的延伸。
2.1教学基础建设2.1.1理论教材建设
由上一节分析可以看出,现有的信息安全原理教材相对落后,读者在阅读信息安全原理教材的过程中,往往只能了解到过时的知识,而无法学习到最新的信息安全技术。基于对“信息安全原理”课程六年的总结和发展,以及对最新时代信息安全课程的要求,结合最新的大数据技术、信息安全理论及案例和相關试验知识,设计如下的教材建设方案。
第一点,结合最新技术发展的章节实验。在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章节,设立大数据、区块链体系等最前沿的安全应用相关的章节实验,读者可以通过完成章节实验,检验学习成果,并牢固掌握章节知识点。第二点,强调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在原理理论部分的章节中,添加多种多样的真实案例,范围可以涉及政府治理、经济发展、文化民生等等方面的社会应用问题。读者可以充分运用所学知识,组成小组互相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或思路,从而更有助于知识的理解。第三点,强调书籍内容的新颖性。教材既要保留经典的信息安全理论知识点,也要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十三五期间的新观点、新理念,如网络安全法的实施、勒索蠕虫病毒的防范、电子签名法的实施、新型计算机犯罪的特征、数字水印等。读者不仅可以在教材中学习到信息安全理论的基础知识,还能从教材中了解到目前世界信息安全发展的趋势和我国信息安全建设的方向。
2.1.2MOOC网站建设
在课程前期,搭建信息安全原理这一课程的一个线上教学平台,线上教学资源可由学校和企业双方提供。对于该课程所涉及的一些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可由学校老师提前进行相关视频的录制,然后再提交至该在线课程平台;对课程于内容相关的实践操作知识、该知识在社会工作中的相关应用以及社会对相关人才的技能考查侧重哪方面的知识,都可以由企业的有关专业人士进行提前录制,后再上传至MOOC平台。对于提高学生MOOC完成率,可以通过课程个性化定制、提高远程实现技术的应用,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点学习,也有助于学生尽早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以及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进而弥补社会在信息安全领域这一方面的人才空缺。
2.2核心教学方法
2.2.1MOOC教学
利用MOOC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约束的特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课余时间,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反复学习,反复思考,从而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同时,利用MOOC平台中的强大互联网技术,教师可以制作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程视频观看完毕后进行自测,教师从后台可以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有效的掌握。
如图4,教师和企业紧密合作,搭建基于理论知识和实现项目的MOOC平台,形成校企强强联手的知名MOOC资源。学生通过MOOC平台进行课程学习与课后练习。
例如对于密码学、加密技术、数字签名等概念性的知识,就可以通过制作MOOC课程,视频以轻松有趣的动画或者是案例来阐述复杂难懂的概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视频课程之后,学生可以在MOOC网页上进行简单的加密解密题目的解答,就能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提升专业知识的能力。
2.2.2基于MOOC平台的实验教学
课程实验是对教学成果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检测方式,也是提升学生技能水平的重要手段。我们不能拘泥于传统实训中基于硬件实体和老旧的密码技术的实验和实践课程。应该着眼于最新的互联网发展趋势,结合目前新的教学实验平台,对区块链、数字版权、用户隐私等方面进行实践训练。通过与时展最紧密的知识和实践,提升学生对信息安全知识的掌握能力。MOOC平台不仅仅能作为一个视频学习平台,更能成为一个基于先进互联网技术的虚拟实验平台。基于MOOC平台的实验,不仅没有传统实验平台搭建难、维护贵、易损耗的缺点,还有便捷、快速、高效等优点。
例如在网络攻击与防御的专业知识课程之后,利用计算机虚拟技术在MOOC平台上搭建一个信息攻防实验平台,让学生分为两组对于OSI七层协议或人工智能病毒互相攻防,体验不同的角色。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真实体验到信息安全的攻防原理的操作,加深学生对信息安全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心中对于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2.3拓展教学内容
高校培养信息安全人才,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的人才需求进行服务,课程建设的过程也是高校对社会服务能力的一种提升方法。学生在完成信息安全相关的知识课程后,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但并不意味着学生已经成为一个信息安全行业的专业人才,还缺乏许多实战项目经验。同时,在企业中也缺乏高校的先进理论知识。因此,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增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拓宽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是必然的。
近两年,我国把大数据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布局新时代数字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有人说“大数据就像是石油,谁掌握大数据,谁就掌握主动权”,确实如此。大数据技术自身不仅能够迅速衍生为新兴信息产业,还可以同云计算、物联网(含AI技术)和智慧工程技术一起联动,支撑一个信息技术的全新时代。
有人会问:人工智能(AI)、大数据(Big Data)、云计算(Cloud)三者之间关系如何呢?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含AI技术)、智慧工程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云计算是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深度应用,实现了从芯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到服务产业链的垂直整合;物联网(含AI技术)突破了机器到机器的连接,是感知、传输、处理、语音等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大数据是大量数据的处理技术,实现了从数据到知识的飞跃;智慧工程基于云计算、物联网(含AI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完美结合,将数据、知识、设备、网络转换成为智慧,由此可见,ABC战略将会是未来企业发展的重头戏。
大家都知道,很多中国著名企业己经制定了三位一体的ABC战略。如今的阿里巴巴、百度、京东、腾讯等著名品牌,它们先后实施了此战略。
比如,开放的百度云,己经服务于几万家企业,而无人汽车研发也如火如荼;腾讯的大数据品牌“慧聚”,它已应用于消防、警务、交通、气象、园区、物联、电力运营等场景;京东的无人送货车和无人飞机,正在逐步变为现实;阿里巴巴的无人超市,引起了“新零售”的终端革命……等等。而国外巨头,如谷歌、亚马逊、微软等国际品牌,ABC战略在质疑声中走了十多年,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前景非常广阔。据权威统计,2017年,美国云计算平台和服务,己发展成一个规模数千亿美元的产业,它的发展速度超出了人们的想象,由此看来,ABC战略将成为一个全球化新时代的主题。
正如说“不进则退”,创新己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命脉,随着众多企业ABC战略不断地实施,以新技术彰显的“独角兽”品牌,将会雨后春笋般涌现,品牌细分化也将会越来越明显,围绕ABC战略相关技术和服务品牌,将会改变我们生活。比如,区块链、深度机器学习、语音、人脸、瞳孔识别、VR\AR、AI、大数据、云计算、量子通讯等新技术,以及商业模式创新和广泛应用,它将会改变全新的智能化品牌生态。
令人遗憾的是,中国很多企业仍然没有“觉醒”,直至美国发动了贸易战,直接封杀了“中兴通讯”品牌以后,很多企业家才意识到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否则,品牌像是沙漠中的海市蜃楼,成败一瞬间呀。
比如,笔者前年受邀考察过一家经营锁业为主的集团公司,成立了二十多年,辉煌时期,该企业有十多亿元的销售额,利润几个亿。2012年,它着手企业战略转型发展,老板十分自负,迷恋于OTO创新模式,把企业大量资源投入到建立线上商城和线下终端店,忽视了技术研发如智能锁、指纹锁等核心产品更新,典型的“重营销不重视技术”的民营企业,如今,伤痕累累,奄奄一息,到了“神仙也救不了”地步,十分令人可惜,在中国,类似的企业衰败案例比比皆是。
一、再保险概述
再保险又称分保,指在原保险合同的基础上,保险人可以通过签订分保合同的方式把原本自己所承担的一部分风险转嫁给其他保险人的行为。这个行为中将业务分出的公司是保险人,也称原保险人;接受业务的公司是再保险人,也称分保接受人。再保险的基础是原保险,再保险是基于原保险人降低和分散风险的需求而产生的,其本质是对原有风险的纵向转嫁,即第二次风险转移,通过再保险,风险分散得以细化。按照责任限制分类,再保险产品可分为比例再保险和非比例再保险两种。比例再保险是再保险人和原保险人之间签订再保险合同,根据保险金额的比例分担责任,这种情况下对于所约定比例中的业务,原保险人有义务及时分出,再保险人有义务接受,双方都无选择权。非比例再保险是比例再保险的对称,它以赔款金额作为划分再保险人和原保险人的责任基础,即再保险人不分担任何比例责任,只在赔款超过原保险人自负额的情况下担负相应责任。
二、再保险市场现状
1.我国再保险市场SWOT分析
目前,国外的再保险业市场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而相比之下中国的再保险业尚处在襁褓之中,且其中以国资企业为主,市场化程度不高,再保费收入占全球市场份额比重很小。但是与再保险市场发展状况相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出生率下降、社会老龄化现象严重,无论是保险业还是再保险业在我国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如图1所示,我们可以看到近年中国大陆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仅次于美国。在这样潜在的巨大市场前,许多国际再保险公司纷纷在国内设立分部,或通过不同渠道间接进入中国市场,外资在再保险业中的占比不断攀升。截至2019年,我国境内已有10家外资再保险上市公司,如表1所示。
(1)中国再保险市场面临的外部机会。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即新国十条),对再保险市场的发展提出了国家层面更高的要求和期待,也为发展再保险市场、增多再保险主体提供了坚实的国家政策作为依据,这一方面对再保险行业提出了更多具体要求,另一方面,保监会很快便出台了相应的再保险登记制度,简化了再保险主体的审核流程,对于新生的再保险公司来说专业牌照变得不再那么难以获得,这些新鲜血液的承保额度也逐步得以提升,推动了各类社会资本更多更快地涌进再保险市场。2018年银保监会成立,统一监督管理银行业和保险业,维护银行业和保险业合法、稳健运行,保险监管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不过几年,便有超过5家再保险业主体成立,各类民营资本纷至沓来。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再保险市场取得了长足发展,再保险业务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其中日渐完善的监管制度、风险意识的增强、我国经济的发展等都对再保险业务的进步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除了我国国内的制度变化之外,国际再保险市场的全球化趋势也给我国再保险市场带来了新的机会。先从再保险本身来说,其风险额度大、波动多,因而再保险企业不能过度集中于地理上的某一个特定市场,而是应该尽可能拓展自己的经营范围以实现分散风险的目标。而科技的高速发展使直保市场全球化成为可能,这同样推进了再保险市场的全球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再保险市场的转型势不可当,这也为我国原本落后的再保险市场提供了弯道超越的机会。
(2)中国再保险市场面临的外部威胁。我国再保险市场的监管制度还不够健全,相关法律还不完善,这表现在重审批、轻监管的观念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再保险业内很多规定存在比较明显的滞后性,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再保险业务管理规定》等。和国外的再保险行业规章制度相比,我国相关法律还存在疏漏和不足之处。此外,资金不足也是一大威胁。再保险企业的承保能力高低取决于其资金的多少。可惜的是我国政策对再保险企业主体的资金方面扶持非常少,根本不足以助其应对资金不足的问题。目前,中国的再保险公司大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其再保险收入并不能弥补资金的缺乏,这又反过来制约了其承保能力的提高。
(3)中国再保险市场的自身优势。由于中国的保险业起步较晚且中途发展一度停滞,到目前为止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方国家。但由于我国人口数目大且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对保险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由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总保费在全球位居第二,仅次于美国,这说明我国保险市场购买力巨大。但我国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远远落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也就是说保险的普及程度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保险市场尚有极大的发展空间(表2)。在旺盛的需求和高速发展的经济推动作用下,我国的保险市场发展十分迅速。截至2018年,我国保费的复合增长率达到惊人的15.5%,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到2019年后虽然预计增速有所放缓,和平均水平差距减小,但总体来看仍是翻了一倍。由此可见我国的保险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这也正是再保险市场发展的一大优势(表3)。
(4)中国再保险市场的自身劣势。从我国再保险的供给侧来看,专门从事再保险行业的保险公司数目十分有限,且资金实力和保费收入水平不尽如人意,保险产品设计也远不如其他种类成熟,所以再保险市场在供给上问题颇多;而从需求侧来看,再保险产品的主要客户应该是保险公司,然而很多保险公司对于再保险的认识和投保再保险的意识远远比不上发达国家,这就导致了我国市场需求较小的状况。除了意识缺乏外,我们也可以看出对于大型保险公司来说,它们资本实力雄厚,财务风险分散,这些特性降低了它们对再保险的需求。而小公司资金不足,扩张业务的需求远优先于财务稳健性的需求,更不可能放弃自身业务来分散风险。总而言之,我国再保险供需问题严重。除此之外,专业人才的匮乏和从业人员总体素质低于发达国家也阻碍了再保险市场的发展。我国再保险业务历史短暂,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再保险体系,因此专业从业人员数量较少。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中介人员的匮乏。因为再保险业务具有高度的专业性,所以其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很高。而我国的保险经纪人素质参差不齐,使得连接原保险人和再保险人的中介人极度匮乏,且目前我国这方面人才流失严重,精通金融精算知识的人才大量流向国外,大大制约了再保险业的发展。
2.全球再保险市场平台化发展趋势及案例分析
(1)再保险市场平台化趋势概述。所谓平台化,是一种新的合作模式,指再保险公司、直保公司和互联网平台通过联手进行产品设计、市场推广及风险控制来搭建大型再保险平台生态系统的策略。目前,平台化已成为全世界再保险巨头所共同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策略。欧洲再保险巨头联合成立了巨灾数据及服务平台PERILSAG公司,其股东包括慕尼黑再保险公司、瑞士再保险公司等在内的众多再保险公司,提供行业暴露和损失数据库及行业亏损指数服务;类似的公司还有成立于2016年的B3iServiceAG,它由欧洲的Allianz、Aegon、MunichRe、SwissRe、ZurichInsuranceGroup联合成立,开发运用区块链技术以为再保险公司提供更多全新的发展空间。我国再保险市场要快速发展,就应该顺应这股潮流,紧跟行业态势。实际上,中再集团已经在2019年度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建设好“一带一路”平台、巨灾管理平台、共保体平台、业务创新平台、资负协同平台、战略协同管控平台、战略研究和重大创新平台、战略合作伙伴平台平台,以平台化、科技化、全球化为支点加快集团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现阶段常见的平台化模式包括联合科创公司搭建创新平台的外部合作模式、通过投资和科技创业加强平台化的业务创业模式和投资并购模式、共同出资搭建共享合作平台的共同体经营模式和直保公司打造新型保险平台的合作经营模式。事实上,平台化战略在再保险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再保险行业本身就具有风险高、范围大的特点,建立平台有利于整合宏观数据、合理分散风险。但这并不意味着再保险行业搭建平台就是一件易事。平台化过程中企业很可能面临战略安排不清晰、核心业务受益少、工作监管效率低下等问题。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们试图用“转型和颠覆”来预测2016年数字营销趋势。我们预测了品牌和营销的两大转型:从内容公司到数据公司的转型,从静态内容到流体内容(实时化和视觉化)的转型;我们也预测了消费者互动和体验的颠覆:个性体验和原创内容颠覆借势和跪舔,破坏性创新和营销自动化颠覆慢公司和懒服务。
今年,转型和颠覆将更加猛烈和深刻。我们还没有好好准备10X的时代,10%的时代就已经过去了。所有的品牌都面临这样的一个问题:转型或者被转型。
无论是高大上的Alpha Go、区块链、Amazon Alexa等底层“设计”, 还是拽酷炫的裸眼3D、无人驾驶和Google Home等表层应用,这些“黄金一代”的新技术和新应用将推动从“数字化”向“智能化”的转型。
?
你好,智能I销
?
被称为技术趋势风向标的Gartner年度报告,用智能化(Intelligent)、数字化(Digital)和网格化(Mesh)清晰地描述新一年的十大技术发展趋势。
这十大技术包括应用智能和高级机器学习、智能软件和应用、智能硬件(Intelligent Things)、VR和AR、数字模拟(Digital Twins)、对话式互动生态、网格化应用和服务架构(Mesh App & Service Architecture, MSSA)、数字技术应用平台、以及自适应安全架构。
与Gartner对标的Forrester则在报告中使用了“新技术革命”这个词来形容这一年的精彩。在《2017预测:消费者为王时代,重塑未来的变革》(2017 Predictions:? Dynamics That Will Shape The Future In The Age Of The Customer)报告中,Forrester指出三种革命性的技术将改变商业世界游戏玩法和消费者体验:以虚拟和现实、数字以及语音交互推动的互动技术(Engagement Technology)、以个性化和预测性分析推动的消费者“微洞察”技术(Insights Technology)、以及以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等推动的支持技术(Supporting Technology)。
这些技术和消费者趋势逐渐勾勒了未来应有的模样。我们看做未来的“数字化”,只是“智能化”前奏。
再见了,数字营销。数字营销赖以生存的社交媒体红利已经耗尽,免费的时代和社交时代结束了。靠一个80后运营和一个90后文案撑起一个官微的好日子到头了。同样受迫于人口红利锐减的Facebook和WeChat等老一代和新一代媒体正在限制官微的影响力并鼓吹广告的威力。但广告不是营销的未来。
宝洁全球首席品牌官Marc Pritchard三年前关于“数字营销已死”的神论,现在有了越来越多的支持者。日产汽车全球营销和品牌副总裁Roel de Vries建议把数字营销的“数字”两个字拿掉,因为在“无数字不营销”的情境下,我们不再需要强调“数字”的重要性了。
而正在发生的“去乙方化”,与其说是甲方的思路转换和创新之举,不如说是一次营销圈的“腾笼换鸟”。一个“数字营销官”头衔,并不能让广告和公关公司改变依赖内容创意(文案和设计)而缺乏解决方案(洞察、技术和执行)的窘境。一旦甲方用更严格的考核方式来衡量结果,数字营销的最后一丝光环也将黯淡消散。
颠覆者并不能对颠覆免疫,相反颠覆者更容易被颠覆。当数字营销用“数字”颠覆了传统营销,未来的营销也将用“智能”颠覆数字营销。
你好,智能营销。Gartner和Forrester总结的这些技术趋势和消费变革,将重新定义“个性化”和“实时化”,并把新的沉浸式内容和会话式交互模式带入营销领域。
从流体内容到沉浸式内容
?
是时候停止Html5的迷信和崇拜了。再牛掰的2D流体内容(图片和视频)也可能比不过入门级360度视频相机Theta带来的新鲜感和沉浸感。?Pokemon Go游戏、支付宝AR红包、以及阿里巴巴的VR购物应用“Buy+”,只是AR和VR小试牛刀的玩法。
在刚刚落幕的2017年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 2017)上,VR和AR主题的站台超过了70个,与去年相比增加了近50%。同时,本次CES和VR/AR相关的活动超过了25个。
AR、VR以及跨界的MR将开创一个无屏时代,我们对内容的创作、观看、转发、和互动将从此改变。
在过去的一年,我们经历了火热甚至有点过热的VR淘金热,也见证了口袋妖怪的奇迹。Niantic 和任天堂在2016年7月用一款AR游戏,普及了增强现实的概念,并教会了我们如何更好地玩手机。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当前,中国面临百年之未有大“变”局,各行各业都要求变化、求创新。作为我国金融体系下的核心,商业银行同样不能例外。数字化转型既是商业银行内部寻求可持续发展,保持竞争力的明智之举,也是其“破而后立”应对危机的有效手段。目前国内学者对数字化转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转型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数字化转型的策略和路径等内容。渠赞(2019)指出了商业银行应向数字化方向转型发展的时代要求,并提出数字化转型战略应从数据应用、风控、人才引入、素养培训等方面入手。汪伏(2020)、张静(2020)基于政府、跨界竞争、混业经营发展趋势等角度探讨了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为明确转型目标和方向、聚焦“五个重点”、加强智能风控建设等路径选择有利于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张大鹏(2020)、吕慧敏(2020)侧重通过SWOT系统分析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应着力于数字化基础、数字资源积累、信息安全等层面推进数字化转型。但置身于特殊形势下,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出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数字化转型战略方向的相关研究不多,商业银行如何制定与自身业务发展相适应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又是一项艰巨且复杂的工程。基于此,本文采用SWOT战略分析法,对农商行整体数字化转型的优势、劣势,以及机遇与威胁进行一个系统的分析,最终得出有效推动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对策建议。
二、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趋势
(一)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已成必然选择
根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2019年的《中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调查研究报告》将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定义为传统银行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手段变革银行业的经营管理和商业模式,实现商业银行从部门银行到流程银行和全渠道一体化的转化。随着大数据、金融科技时代的到来,数字经济的“大行其道”。数字化的浪潮已经覆盖到各行各业甚至每个角落,金融生态和金融格局都发生了显著的转变。商业银行主动进行数字化转型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需求,也是通过自我革新巩固自身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要举措。商业银行一旦踏上数字化的赛道,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能释放和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商业银行通过数字化转型能提升其普惠金融的服务能力和效率,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实体惠及大众,不忘初心。积极拥抱数字化已成为商业银行前行道路上的必然选择。
(二)特殊形势下加速银行数字化转型进程
重大卫生事件爆发后,“线上化”“零接触”“无人化”等线上金融服务需求的猛增,客观上促使商业银行加速数字化转型。在此特殊背景下,商业银行因受经营利润、管理成本等因素影响,线下网点数量锐减。根据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发现,截至2020年5月14日,共有889家商业银行机构的线下网点停止营业,2019年同期退出的机构也达到了700多家。同时,重大卫生事件加剧了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格局,甚至出现了“两极”分化。大型商业银行相对于中小型商业银行在面对数字化浪潮中占据主导地位。以上种种对商业银行的“施压”和“挑战”,使重大卫生事件成为了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一道“催化剂”,倒逼其数字化转型进行自我改革、创新经营模式,以数字化思维引领发展更好地面对未来挑战。
三、特殊防控背景下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SWOT分析:以湖南省农商行为例
(一)优势(S)
线下网点覆盖广,辐射范围大。我国农商行主要面向和服务于广袤农村地区,经过多年潜心经营,乡镇地区的线下渠道和业务网点得以拓展与深化,农村地区网点数量占比高达92%。在渠道广度与深度上具备天然优势。农商行属于地方性金融机构,主要面向的是农村市场,而人情关系依然对我国农村有着重要影响,农商行相比其他银行在农村积累了广泛的人脉,具备吸引客户的先天优势。同时,农商行属于中小型商业银行,整体规模较小,内部机制相对灵活可控,不易受组织结构所掣肘和拖累,决策成本较低,内部改革易于推行。在金融科技与重大卫生事件相互交织的背景下,渠道广度和深度、客户粘性以及差异化竞争等内部优势有利于推动农商行数字化转型。
(二)劣势(W)
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处于劣势。农商行个体规模普遍较小,虽有接近万亿级的农商行,但资产规模在100亿以下的农商行超过一半[1]。农商行深植于农村市场,大多地处偏僻和欠发达地区,难以吸引合适的数字化人才加入,且缺乏相应的内部人才培养、激励机制。风控管理能力弱。相对于大型商业银行,农商行风险管理能力较弱且在重大卫生事件的冲击肆虐下,对农商行的风控管理和预防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业务结构单一。农商行偏重存贷业务收入,收入来源单一,多数农商行非息收入占比不到10%[2]。置身于此次特殊背景下,在风控管理、业务结构及资金、人才、技术方面的短板会被显著放大并制约农商行数字化转型。
(三)机会(O)
1.政策支持。突发卫生事件期间,为加大金融战“疫”的扶持力度,中央有关部委出台各项政策扶持商业银行来为受突发卫生事件影响的中小微企业纾解困难。具体措施有,2020年1月26日银保监会《关于加强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服务配合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除此之外,乡村振兴战略以及聚焦三农的利好消息都为农商行数字化转型进行“护航”。2.消费金融潜在市场庞大。伴随着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指数连续多年高于城镇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商行现有客户涌入城镇工作,收入增长促使消费进一步升级。且突发卫生事件压抑了农村居民的金融消费需求,以上种种都将在未来产生庞大的金融需求和市场。
(四)威胁(T)
1.整体利润率的下大卫生事件的肆虐和防控让农商行的诸多经营业务强行按下“暂停键”以及受利率市化、经济下行趋势的影响,导致农商行整体利润率和经营业绩的下滑。2.跨界竞争加剧竞争格局大型银行和城商行愈发重视三农与小微问题,通过改变渠道转向和占据技术、资金、人才的优势抢夺农商行市场。且金融科技公司和互联网巨头们越来越看重农村市场,多方汇聚加剧了市场竞争格局。
四、对策建议
基于前文对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做出的SWOT战略分析,本文将从拥抱金融科技、个性化转型之路等角度提出加快商行数字化转型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拥抱金融科技,赋能数字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