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垃圾渗滤液特征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近年来随着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不断建设,垃圾渗滤液的处理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垃圾渗滤液对垃圾场周围的水体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如何处理垃圾渗滤液成了一个需要迫切关心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控制垃圾渗滤液产生的影响,国家环保部于2008年4月颁布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99-2008),为满足新标准的要求[1],本文推荐采用反渗透处理的工艺进行垃圾渗滤液的处理。
垃圾在堆放、填埋处理过程中,由于厌氧发酵、有机物分解、雨水冲淋及地下水的浸泡等原因,会产生多种代谢产物和水分,形成渗滤液,破坏周围土壤的生态平衡,降低土壤活力,造成土壤或水源污染。垃圾渗滤液主要来自3个方面:①填埋场内的自然降雨和径流; ②垃圾自身的含水; ③在垃圾卫生填埋后由于微生物的厌氧分解而产生的水 。垃圾渗滤液具有不同于一般城市污水的特点:BOD5 和COD 浓度高、金属含量较高、水质水量变化大、氨氮含量较高、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失调等。渗滤液基本水质特征见表1
表1 垃圾渗滤液基本水质特征
项目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
颜色
黄、黑灰色
嗅
恶臭
总残渣
2356-35703
COD
189-54412
BOD
116-19000
pH
3.5-8.5
NH3-N
600-7400
NO2-N
0.59-19.26
TP
0.86-71.9
Fe
6.92-66.8
Cu
0.1-1.43
Pb
0.069-1.53
Cd
0-0.13
Cr
189-3263
Zn
0.2-3.48
Ca
中图分类号:R124.3
随着我国城市的迅速发展, 城市垃圾产量不断增加。目前城市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焚烧、堆肥和填埋等。其中卫生填埋由于处理量大、成本低廉、技术成熟等优点而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但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危害极大, 它主要来源于降水和垃圾内部的内含水。若处理不当,会严重危害周边环境和污染地下水。因而渗滤液的收集和处理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
1 滤液的产生
渗滤液是指城市垃圾在填埋和堆放过程中由于垃圾中有机物的分解产生的水和垃圾中的游离水、降水以及入渗的地下水,通过淋溶作用形成的污水。渗滤液主要来源[1]:(1)垃圾自身的水分;(2)垃圾中有机组分在填埋场内经厌氧、好氧分解产生的水分,产生量与垃圾的组成、pH、温度和菌种等因素有关;(3)填埋场内的自然降雨与径流。其中降水是渗滤液的主要来源,这些水分渗过成分复杂的垃圾时,使垃圾发生分解、溶出、发酵等反应,从而使渗滤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氮、磷和种类繁多的重金属类物质。
2 渗滤液的特点
渗滤液的水质随垃圾的组分、当地气候、水文地质、填埋时间和填埋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显著的不同。其显著特征[2]:
2.1 有机物浓度高
渗滤液中的BOD5 和COD 浓度最高可达几万mg/L,主要是在酸性发酵阶段产生,pH 值一般在6.0 左右( 显弱酸性),BOD5 与COD 比值在0.5- 0.6。
2.2 水质变化大
渗滤液的水质取决于填埋场的构造方式和垃圾种类、质量、数量以及填埋年数的长短,其中构造方式是最主要的。
2.3 氨氮含量高
城市垃圾渗滤液中氨氮浓度很高,且氨氮浓度在一定时期随时间的延长会有所升高,主要是因为有机氮转化为氨氮造成的。在中晚期填埋场中,氨氮浓度高是垃圾渗滤液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导致处理难度增大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目前多采用厌氧填埋技术,导致渗滤液中的氨氮浓度在填埋场进入产甲烷阶段后不断上升,达到高峰值后延续很长的时间直至最后封场,甚至当填埋场稳定后仍可达到相当高的浓度。
2.4 微生物营养儿素比例失调
对于生物处理,垃圾渗滤液中的磷元素总是缺乏的, 一般垃圾渗滤液中的BOD/TP 都大于300。此值与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碳磷比(100:1)相差甚远。在不同场龄的垃圾渗滤液中,碳氮比有很大的差异,也会出现比例失调现象。
3 圾渗滤液的处理方式
3.1 合并处理
合并处理就是将城市垃圾渗滤液就近引入城市污水处理厂与城市污水合并进行处理的方式。城市污水量较大,可对渗滤液起到稀释作用,但需控制好比例,以避免对城市污水处理厂造成冲击负荷。
3.2 土地处理
土地处理是利用土壤的自净作用进行处理的方法。目前应用于垃圾渗滤液土地处理的方法主要有人工湿地和回灌处理两种。用人工湿地处理垃圾渗滤液具有费用低、管理方便等优点,但处理效果随季节变化较大,处理有机物的浓度也较低。它适应植物生长期长、生长旺盛的南方地区,不适应北方寒冷地区。回灌处理渗滤液易造成土壤堵塞,氨氮累积,回灌处理后的渗滤液仍有较高的浓度,还需要做进一步处理,因此回灌处理很少单独作为渗滤液的处理工艺。
3.3 就地处理合并处理与土地处理比较经济、简单,但受各种客观因素的限制,大部分城市只能在填埋场建立独立的渗滤液处理系统进行就地处理。
4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技术
4.1 生物处理法
生物处理包括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及两者的结合。当垃圾渗滤液的BOD5/COD>0.3 时,渗滤液的可生化性较好,可以采用生物处理法,包括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及好氧一厌氧结合的方法。
4.2 物化处理法
对于老龄渗滤液,必须采用以物化为主的深度处理技术。常见的物理化学方法包括光催化氧化、Fenton 法、吸附法、化学沉淀法、膜过滤等。由于物化法处理费用较高,一般用于渗滤液预处理或深度处理。
4.3 化学法
和生化法相比,化学法不受水质水量变化的影响,出水水质稳定,尤其是对BOD5/COD 值比较低(0.02~0.20),难以生物处理的渗滤液的处理效果较好。但成木较高,所以通常只作为预处理或后续处理。
4.4 回灌法
回灌处理法是20 世纪70 年代由美国的Pohland 最先提出的,我国同济大学在20 世纪90 年代也开始对垃圾渗滤液进行了研究。渗滤液回灌实质是把填埋场作为一个以垃圾为填料的巨大生物滤床,将渗滤液收集后,再返回到填埋场中,通过自然蒸发减少滤液量,并经过垃圾层和埋土层生物、物理、化学等作用达到处理渗滤液的目的。回灌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期问渗滤液直接回灌至垃圾层、表面喷灌或浇灌至填埋场表面、地表下回灌和内层回灌。
5 结语
(1)在选择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工艺时,由于渗滤液水质复杂性,就需要测定渗滤液的成分,因地制宜,选择最为适合的处理方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通过一些模拟试验来取得可靠优化的工艺参数,并进行处理工艺的技术经济评价,对实践起指导作用。
(2)城市垃圾渗滤液中氨氮浓度较高,不利于生物处理,因此要开发高效的脱氮技术,其中生物脱氮技术可作深入研究。
(3)根据我国国情,宜发展投资省、效果好的渗滤液处理技术,处理工艺的研究和应用以多种方法的结合为方向,在开发组合工艺时要研究易于管理运行又同时达到处理要求的新型组合工艺。
(4)目前,城市垃圾渗滤液处理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对处理工艺,建设标准化的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的设计及运行参数等都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赵由才。生活垃圾卫生填理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 杨秀环,牛冬杰,陶红。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进展[J]。环境卫生工程,2006,14(1):46- 49.
[3] 赵宗升,刘鸿亮,李炳伟,等。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的控制技术
1、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随着我国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多,城市生活垃圾也相应的迅速增长。目前天津市中心城区日产生活垃圾约4000多吨。并以每年4.8%的速度增长。为了消除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恶劣影响,常采用焚烧、堆肥、填埋和综合利用等方法对垃圾进行处理,无论哪种垃圾处理方法均会产生渗滤液。本文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产生的渗滤液为例,分析了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式及回用途径。
2、垃圾渗滤液的危害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渗滤液主要来自降水和垃圾堆放过程发酵产生,因而渗滤液的产生量随季节变化较大。根据以往对渗滤液的监测,渗滤液与一般城市污水相比,具有有机物浓度高、金属含量高、水质变化大、氨氮含量高等特点。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的污染表现如下:
(1)恶臭污染
垃圾渗滤液中存在大量碳水化合物和含氮有机物质,溶解氧不足,处于厌氧或兼氧环境,会形成多种恶臭物质,如甲烷、氨、硫醇、硫化氢等。
(2)需氧有机物污染
垃圾渗滤液的主要污染物为需氧有机物的污染,它能提供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并易于在生物化学作用下分解,分解时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需氧有机物由于造成水体缺氧,对水生生物中鱼类危害很重。另外水中溶解氧的消失,厌氧细菌繁殖,形成厌氧分解,发生黑臭,同时放出甲烷、硫化氢、氨气等有害气体。
(3)病原微生物污染
受病原微生物污染的水体(特别是医院垃圾)微生物激增,其中许多是致病菌,病虫卵和病毒。它们往往和其他细菌、大肠杆菌共存,对人体健康有害。
(4)重金属污染
生活垃圾渗滤液中含有的重金属主要有Hg、Cd、cr、Pb、As。这些重金属一旦进入水体或土壤将造成环境的重金属污染。这些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汞能危害人体神经系统、心脏、肾脏、胃肠道;镉能引发“骨痛病”;铬有六价铬和三价铬,其中六价铬的毒性是三价铬的100倍,对中枢神经有毒害作用;铅在人体中富集会影响神经的正常功能;砷中毒则表现为肝、胃炎症以及皮肤和指甲病变。
(5)阴离子污染
垃圾渗滤液中含有一定量的亚硝酸和硝酸离子(NO2-和NO3-)。N02-对人体的最大危害在于引发癌症。NO3-虽然对人体无直接危害,但可转化为NO2-,间接对人体造成危害。
针对垃圾渗滤液以上特征,其一旦进入环境必将造成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土壤的严重污染。
3、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现状
3.1 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经历的阶段
第一阶段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处理工艺与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基本一致,多采用好氧生化法;第二阶段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研究人员考虑到渗滤液的水质特征,如高浓度的氨氮、有机物等。采取了脱氨措施.工艺一般为氨吹脱+厌氧处理+好氧处理;第三阶段在2000年后,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新建的垃圾焚烧厂一般远离城区,渗滤液没有条件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因此处理要求相应提高。一般需要处理到二级甚至一级排放标准,一般采用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的方法。
3.2 垃圾渗滤液常用处理工艺
垃圾渗滤液处理采用的最常用的处理方法是生化处理和物化处理,表I中列出了生化处理和物化处理技术对渗滤液中不同污染物的去除能力。
4、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措施及回用方案
下面以天津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为例,介绍其渗滤液处理措施及回用途径,为国内同类项目渗滤液处理提供借鉴。该垃圾焚烧发电厂最大日产生垃圾渗滤液约200吨。由于位置远离市中心,无排水管网,没有排水去向。且距离市政污水处理厂较远,渗滤液采用外运处置的方法,不具有经济可行性,因此该厂废水需实现零排放。
4.1 渗滤液水质
根据国内外对垃圾渗滤液的监测数据,该厂渗滤液处理装置进水水质指标见表2。
4.2 渗滤液处理工艺
由于该垃圾焚烧发电厂远离市中心,选址无市政排水管网。因此渗滤液需经处理后全部回用。该厂渗滤液处理工艺采用生物处理+膜处理,具体工艺见图l。
4.3 处理后水质
根据监测,采用上述处理工艺后,污水处理装置出水水质可满足GB/T1 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城市绿化)及GB/T19923.200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出水水质见表3。
4.4 回用途径分析
目前国内同类企业渗滤液经处理后最终处置措施一般为炉内回喷、回用于绿化、回用于生产(包括:渣池、配置石灰乳等)。但炉内回喷会降低炉温,因此对回喷量有一定限制。回用于绿化由于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在北方冬季一般绿化用水很少。回用于渣池、配置石灰乳等生产工序,回用水量不大。因此由于渗滤液产生量较大,单纯的采取绿化、回喷、回用于渣池、配置石灰乳等的途径不能完全做到废水零排放。
中图分类号: 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049-01
随着城镇生活垃圾的增多,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逐步向着城镇方向深入,污染物的排放标准趋于严格。本文结合工程实例,着重探讨两级DTRO在规模较小的垃圾渗滤液项目中的处理方法及应用优势。
1 小规模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点
(1)色度。垃圾渗滤液的色度较大,通常在200-4000倍间及其以上,并具有高毒性,通常呈暗褐色、茶色或深褐色,味具浓烈的腐化臭味。
(2)渗滤液前、后期水质变化大。渗滤液的水质变化幅度很大,它不仅体现在同一年内各个季节水质差别很大,浓度变幅可高达几倍,并且随着填埋年限的增加,水质特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3)重金属。因垃圾分类收集及填埋场的分捡不力,导致众多重金属废物残留于此,增加了渗滤液内部的重金属量。
(4)生物降解特性。垃圾填埋场初始阶段BOD/COD的值维持在0.4-0.5之间,此时的生物降解性能较佳;中、后期阶段,因BOD及COD浓度的降速各异,BOD/COD的值逐步下降到0.05-0.2。并存在未被生物降解的富里酸及腐殖酸,使生物降解特性每况愈下。
(5)氨氮浓度。由于大部分填埋场为厌氧填埋,堆体内的厌氧环境造成渗滤中氨氮浓度极高,并且随着填埋年限的增加而不断升高,有时可高达1000~3000mg/l。当采用生物处理系统时,需采用很长的停留时间,以避免氨氮或其氧化衍生物对微生物的毒害作用。
(6)电导率。渗滤液的电导率持续偏高,一般在30000~60000μs/cm间。
2 工艺设计案例
(1)预处理系统
渗滤液的pH值随环境、场龄等各类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其成分异常复杂,包含各类硅、钙、镁、钡等难溶解盐,这些难溶的无机盐透过反渗系统之后,便被高倍浓缩,当其自身浓度高于该状况下的溶解度时,就会在膜外表产生结垢。而调节原水的pH值可抵抗碳酸盐无机盐的结垢,因此,在透过反渗系统之前,要调节原水的pH值。调节池原水通过提升泵进入反渗系统的原水罐内,在原水罐内调节pH值,并掺入酸性物,在原水泵压力增大的状态下,原水罐的出水进入到石英砂过滤器中,其过滤精度为50 μm。砂滤出水之后进入到芯式过滤器中,针对渗滤液级系统而言,因原水内钙、钡及镁等结垢离子及硅酸盐量较高,通过DT膜高倍浓缩之后,这一系列硅酸盐极易在浓缩液一端呈现过饱和态,因此,依照水质状况,在芯式过滤器前掺入固定量的阻垢剂,避免硅酸盐结垢,掺入量需根据原水的水质状况加以明确。
(2)两级DTRO系统
①一级反渗透。经由芯式过滤器的渗滤液直接入至高压柱塞泵内,DT膜系统的每台柱塞泵后端均设有一减震设备,主要用途在于抵消高压泵所产生的压力脉冲,并为反渗透膜柱提供稳压力。经高压泵后端的出水进至膜柱或在线泵,因高压泵的有限流量无法为膜柱提供水源,因此,经在线泵把膜柱出口的一批浓缩液回流到在线泵的入口处,借以确保膜外表拥有充分的流动速度及流量,有效地杜绝膜污染。
②二级反渗透。二级DT膜系统实质上是对一级DT膜系统的继续处理,通过一级DT膜系统处理之后的渗滤液不必掺入任何药剂即可被送至二级DT膜系统的高压泵内。二级高压泵设有频率变化控制设备,其输出的具体流量及运行频率可依照一级渗滤液流量传感仪器的反馈值自行配合完成,二级高压泵的入口管理处配备浓缩液自补偿装备,避免一级系统所生成的水量影响到二级系统的常态运行。二级浓缩液一侧配有一台伺服电机调控阀门,其作用是严控膜组内压及回收率,当透过液进至脱气塔时,以吹脱的方式可去除CO2等诸气体,使PH的值稳定在6~9间,实现达标排放。
③系统的清洗及冲洗。膜系统的清洗包含化学清洗及一般冲洗,目的在于维持膜片的高效,有效杜绝污染物质在膜片外表残余。化学清洗一般由电子计算机系统自行控制,能在计算机界面上设置清洗的具体参数,清洗时长通常控制在1~2 h,清洗中的残留液体要排放到调节池内。清洗的周期通常取决于进水污染物质的实际浓度,当进入条件恒定不变时,若膜系统的透过液量下降10%~15%,则要开展清洗,清洗的时长根据清洗方式的不同而各异。在系统常态运行的过程中,如若停机,可选用冲洗后再停机的模式;如若发生系统出现故障而停机,则需执行具体的冲洗流程。
3 工艺特征
(1)组件养护较容易,运行相对灵活 DTRO组件通常采用标准化设计工艺,方便拆卸养护,组件一经开启即可查看膜片及其余配件,维修较简易,当零配件数目不足时,组件可安装少量的导流盘及膜片而对其使用不构成妨碍,这也是其余样式的膜组件所不可比拟的优势。DTRO系统的开启速度快,运行较灵敏,可持续或间歇性地运行,也可尽快完成系统串并联方式的调整,并同另外的工艺搭配使用,以达到水质水量的规范要求。
(2)防污性能高。DTRO系统可对SDI指数达15~20倍的进水开展有序处理,且膜的防污抗结垢的性能依然维持在较佳的状态。
(3)系统出水稳定,受外界因素制约较小。DTRO系统不受渗滤液的碳氨比及可生化性等诸要素的制约,可更好地适应各填埋时期的渗滤液水质,对于处理北方严寒地区及老垃圾场的渗滤液具有显著的优势,系统出水的水质较平稳。
(4)占地面积较小。DTRO系统属一类集成系统,其结构相对紧凑,附属设施均为型号较小的构筑物体,占地面积较小。
4 结语
DTRO系统开启时长较短暂,可满足我国北方严寒区域的需求及特征。实践表明,规模较小的垃圾渗滤液处理采用该工艺模式,均能合乎国家排放要求,并为工程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垃圾也越来越多,垃圾的成份也日趋复杂,因此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城市垃圾的处理已经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目前比较经济和环保的处置方法是卫生土地填埋,它能够长期、安全、可靠地处理无再利用价值的固体废弃物[1]。因此,近年来垃圾卫生填埋场在各个城市兴建起来。填埋场设计和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垃圾渗滤液的控制和处理,如果垃圾渗滤液处理不当就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致使垃圾的卫生填埋失去应有的价值和意义[2]。故垃圾渗滤液处理是否达标排放是衡量一个填埋场是否为卫生填埋场的重要指标之一[3]。渗滤液的成分相对比较复杂,含有很多污染物质,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将会对城市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并且由于垃圾渗滤液的水质和水量变化较大,给处理工艺的选择和运行带来困难。因此,垃圾渗滤液是一种处理难度较大的废水[4]。
2垃圾渗滤液的性质
2.1渗滤液的来源
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主要有以下来源:自然降水、废物中自身含有的水分、地表径流、有机物分解生成的水分、地下水等。
2.2渗滤液的特征
影响垃圾渗滤液水质的因素包括水分供给情况、填埋场表面情况、垃圾性质、填埋场底部情况、填埋场操作运行方式和填埋的时间等[5]。正因为影响垃圾渗滤液的因素多种多样,才会使得渗滤液中污染物质的种类、浓度变化很大,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是水质波动较大、成分相对复杂、生物可降解性随着填埋场的场龄增加而逐渐降低、金属离子含量低、污染物浓度高、持续时间长、流量小且不均匀等[6]。城市垃圾渗滤液污染物含量的典型指标见表1[7~12]。
从表1中可知,垃圾渗滤液分为年轻渗滤液、中位年龄和老龄渗滤液,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质很多,且含有10多种重金属离子,水质很复杂。并且渗滤液的COD、BOD和氨氮含量很高。除此之外,垃圾渗滤液的水量变化很大,填埋场中产生的渗滤液量的多少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降雨量、蒸发量、地下水的渗入量、垃圾自身的特性、地表径流量和填埋场的结构等等[13]。
3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技术
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在欧美等经济发达的国家,对垃圾渗滤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在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上,现在比较常见的有:物理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土地过滤法等。
3.1物理化学处理法
物理化学法就是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不可溶组分和可吸附有机物,同时将垃圾渗滤液中的难生物降解有机物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并将其去除[1]。物理化学法主要有混凝沉淀法、活性炭吸附法、化学沉淀法、化学氧化法、密度分离法等。物理化学处理法受水质水量变化影响较小,出水水质相对比较稳定,尤其是对BOD/COD比值介于007~020之间含有毒、有害的难以生化处理的渗滤液处理效果比较好[14]。
3.1.1混凝沉淀法
混凝沉淀法是将混凝剂投加在废水当中,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聚集形成絮凝体,再加以分离的方法。在目前,常采用的混凝剂多为AL2(SO4)3、FeSO4、FeCl3以及聚铁、聚铝等[15~17](表2)。
3.1.2化学氧化法
化学氧化法是利用强氧化剂氧化分解废水中的污染物质,以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是最终去除废水中污染物质的有效方法之一[18]。化学氧化法主要去除渗滤液中的色度和硫化物,对COD的去除率通常为20%~50%[19]。处理垃圾渗滤液方面应用的化学氧化法主要有Fenton法、光化学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等(表3)[21~29]。
(1)Fenton法。Fenton 试剂是一种由H2O2、Fe2+组成的均相催化氧化体系,氧化和絮凝作用是其去除有机污染物的2 个主要途径。选用Fenton工艺对经过生化处理的城市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氧化和混凝的双重作用,其最优工艺条件为:[H2O2]=38.8mol/L、初始pH值=3、混凝pH值=8,反应时间60min,H2O2为一次投加。在此条件下,COD和TOC的去除率分别达63.43%和80.58%[20]。郭劲松等[21]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实验,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考察了Fenton试剂对渗滤液中不同表观分子质量和不同种类有机物的去处效果。结果表明,进水COD为4500mg/L,去除率可达76%,且Fenton试剂对富里酸和腐殖酸的去除率分别为85%和68.4%。王杰等[22]以颗粒活性炭为催化剂,建立活性炭-Fenton催化氧化体系,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有效处理,分别考察了反应时间、pH值、活性炭用量和过氧化氢用量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30min、pH值=3、活性炭用量20g/L、硫酸亚铁用量0.02mol/L和过氧化氢用量2ml/L的条件下,可使废水的COD从3000mg/L降至1522.2mg/L,COD去除率达到48.26%。
(2)光催化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是一种能耗低、易操作、工艺较为简单、没有二次污染的技术,并且对于一些特殊的污染物质的处理比其他方法要好,因此该法应用前景良好。其原理是在废水中加入一定数量的催化剂,在光的照射下产生自由基,利用自由基的强氧化性达到处理目的[23]。光催化化学采用的半导体有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二铁。D E Meeroff等[24]用TiO2作催化剂进行光催化氧化垃圾渗滤液实验,垃圾渗滤液经过4h的紫外光催化氧化后,COD去除率达到86%,BOD/COD从0.09提升到0.14,氨氮去除率为71%,色度去除率为90%;反应完成后85%可被回收。黄本生[25]等以城市生活垃圾为研究对象,采用悬浮态半导体催化剂对渗滤液进行处理实验。研究表明,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用ZnO/TiO2复合半导体催化剂处理垃圾渗滤液效果较好,用光催化氧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COD的去除率可达84.48%。T I Qureshi[26]等用紫外光-光催化氧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TOC和颜色的去除率分别为61%和87.2%,BOD/COD显著增加,从0.112提升至0.32,COD的去除率也达到63%。
(3)电化学氧化法。电解氧化法处理废水的实质就是利用电解作用把水中有毒物质变成无毒或是低毒物质的过程[27]。E Turro等 [28]对影响垃圾渗滤液电解氧化处理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以Ti/IrO2-RuO2为电极,HCLO4为电解质,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电流密度和pH值是影响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在温度为80℃、电流密度为0.032A/cm2、pH值=3的条件下反应4h,COD由2960mg/L降至294mg/L,TOC由1150mg/L降至402mg/L,色度去除率可达100%。魏平方[29]等用电化学氧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表明,电化学氧化过程可有效的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污染物。当电流密度为12A/dm2,氯化物浓度为6000mg/L时,用SPR阳极电解240min,可去除90%COD、3000mg/L氨氮。
2014年7月绿色科技第7期3.1.3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吸附材料的巨大表面积和不规则的网孔结构,使垃圾渗滤液中的污染物质吸附在其表面而被去除。吸附法应用于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中,主要去除的是渗滤液中难降解的有机物、金属离子和色度等[30~32]。
3.2生物处理法
生物处理法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以及厌氧~好氧组合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法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适合于处理生化较好的渗滤液。目前为止,生物处理法是目前最有效、应用最多的处理方法,该法可以有效的降低渗滤液中的COD、BOD和氨氮,还可以去除铁、锰等金属。
3.2.1好氧和厌氧生物处理法
好氧生物处理法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活性污泥法、曝气稳定塘、生物膜法、生物滤池和生物流化床。好氧生物处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水中的BOD、COD和氨氮。O.N.Agdag[33]等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研究了一个两阶段的顺序升流式厌氧污泥反应器(UASB)和好氧完全搅拌式反应器(CSTR)。结果表明,COD的去除率一直在稳步提升,最终可高达90%。A.Uygur[34]等进行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研究实验,在pH值=12时用石灰石进行预处理,再用序批式反应器(SBR)进行深度处理,最后可去除62%的COD。
结果表明,在平均进水氨氮,TN质量浓度和COD分别为2315,2422,13800mg/L的条件下,去除率分别可达99%,87%,92%,能同时实现有机物和氨氮的有效深度去除。高锋[40]等利用ASBR和SBR组合工艺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实验。ASBR 反应器作为厌氧消化反应器,主要完成初步降解有机物的目的,并且处理后的渗滤液对后续的好氧生物处理较为有利,经SBR处理后的渗滤液COD的去除率可达92%左右。
3.3土地处理法
土地处理技术利用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组成的陆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机制和对污染物的综合净化功能处理填埋场渗滤液,常见的渗滤液土地处理方式有人工湿地和回灌两种。土地处理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但受气候条件限制,一般只应用于干旱地区。王传英[41]采用回灌技术处理城市生活填埋场渗滤液,结果表明,渗滤液的回灌对COD和氨氮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土地处理技术与其他处理系统相比,是一种便宜去除填埋场渗滤液污染物的途径,但从长远看来,该系统存在重金属及盐类在土壤中积累与饱和问题,这会对土壤结构及植物的生长带来负面影响。另外,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其处理效率会下降。
4结语
最佳的渗滤液的处理方法要求充分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这也正是现代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面临的主要问题。生活垃圾渗滤液作为一种高浓度、成分复杂和水质变化大的有机废水,采用单纯的生化法、物化法及土地法等无法实现渗滤液的最终无害化处理。虽然近年来各种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不断涌现出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因此选择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的时候,应根据渗滤液的特性以及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用处理方法,并通过实验取得优化的工艺参数,用于指导实践。
垃圾渗滤液处理首先应该在源头上进行有效控制,减少渗滤液量,并且加快污水处理的先进技术在渗滤液处理上的研究和应用,探寻渗滤液高浓度有机废水资源化处理利用的新途径,争取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在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过程中,选择何种工艺最适合还得依赖于渗滤液废水的性质。根据废水中COD、BOD以及氨氮和重金属的浓度,选择适当的工艺进行处理,并且应该在处理过程中考虑整体的因素,如填埋场的年龄、厂房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季节变化、投资和运营成本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因此,选择恰当的处理方法应考虑诸多因素,以选择最有效、最经济并且对周围环境影响最小为原则。
综合考虑经济和处理效果等诸多因素,今后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中将有可能更多的采纳过滤-混凝沉淀法,采用常用的混凝剂及活性炭吸附过滤就能达到很好的处理效果,并且投入成本相对较低。
参考文献:
[1] 刘雅娜,马淑敏,黄昌兵,等.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及应用对策[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6,23(1):11~15.
[2] 胡慧青,周启星.天子岭垃圾填埋垃圾渗滤液治理及其工艺改造[J].污染防治技术,1998.11(1):62~64.
[3] 孟了,熊向陨,马箭.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J].给水排水,2003,29(10):26~29.
[4] 柯水洲,欧阳衡.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及其研究进展[J].给水排水,2004,30(11):26~32.
[5] Kanggk S P.Characterization of humic substances present in landfill with different landfill ages and its implications[J].WaterResearch,2002,36:4023~4032.
[6] 蒋海涛,周恭明,高延耀.城市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的性质特征[J].环境保护科学,2002,6:11~13.
[7] Lopez A,Paganom,Volpe A,et al.Fenton's pre-treatment ofmature landfill leachate[J].Chemosphere,2004(54):1005~1010.
[8] Ozturk I,Altinbasm,Koyuncu I,et al.Advanced physico-chemical treatment experiences on youngmunicipal landfill leachates[J].Wastemanage,2003(23):441~446.
[9] Frascari D,Bronzini F,Giordano G,et al.Long- term characterization,lagoon treatment andmigration potential of landfill leachate:a case study in an active Italian landfill[J].Chemosphere 2004,554:335~343.
[10] Wu J J,Wu C,Ma H,et al.Treatment of landfill leachate by ozone-based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J].Chemosphere,2004,54; 997~1003.
[11] Tabet K,Moulin P,Vilomet J D,A,et al.Purification of landfill leachate withmembrane processes:preliminary studies for an industrial plant[J].Seperate Science Technology,2007,37:1041~1063.
[12] Aziz H A,Yussffm S,Adlanm N,et al.Physico- chemical removal of iron from semi-aerobic leachate by limestone filter[J].Wastemanage,2004,24:353~358.
[13] 赖吾生.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探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2(11):199~203.
[14] ,赵朝成.城市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发展现状[J].油气田环境保护,2006(3):37~40.
[15] 徐艳,徐建平,史武元.混凝沉淀-UASB对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研究[J].应用化学,2014,1(1):111~114
[16] Tatai A A,Zouboulis A I.Matis K A,et al.Coagulation-flocculation pretreatment of sanitary landfill leachates[J].Chemosphere,2003,53(7):727~744.
[17] 赵玲,尹平河.PAC混凝一粉煤灰吸附对老龄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的研究[J].广东化工,2007,33(2):41~48.
[18] 支卫兵,谭惠忠.城市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总数[J].江西科学,2007,10(5):656~660.
[19] 王振,王玲利.垃圾渗滤液的工艺比较[J].给水排水动态,2012(8):13~15.
[20] 姜守武,曲浩.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及工艺探讨[J].电力与能源,2013(7):460~461.
[21] 郭劲松,陈鹏,方芳,等.Fenton试剂对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的去除特性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8,24(3):88~90.
[22] 王杰,马溪平,林,等.活性炭-Feton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2008,35(4):367~369.
[23] 孙友,张超,李本高.物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进展[J].工业水处理,2013,1:1~5.
[24] Meeroff D E,Bloetscher F,Reddy D V,et al.Application of photochemical technologies for treatment of landfill leachate[J].Journal of Hazardousmaterials,2012,209/210:299~307.
[25] 黄本生,王里奥,吕红,等.用光催化氧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实验研究[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3,4(4):22~26.
[26] Qureshi T I,Kim H T,Kim Y J.UV-catalytic treatment ofmunicipal solid-waste landfill leachate with hydrogen peroxide and ozone oxidation[J].Chem.Eng,2002,10:444~449.
[27] 聂发辉,李文婷,刘占孟.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3,2(30):21~27.
[28] Turro E,Giannis A,Cossu R,et al.eL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of stabilized landfill leachate on DSA electrodes[J].Journal of Hazardousmaterials,2011,190(1/2/3):460~465.
[29] 魏平方,邓勇,王春宏,等.电化学氧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5(3):50~51.
[30] Aziz H A,Yussffm S,Adlanm N,Adnan N H,et al.Physicochemical removal of iron from semi-aerobic leachate by limestone filter[J],Wastemanage,2004,24:353~358.
[31] Kargi F,Pamukoglu F.Simultaneous adsorption and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pre-treated landfill leachate by fed-batch operation[J],Process Biochem,2003,38:1413~1420.
[32] 于清华.化学絮凝-吸附预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试验研究[J].四川环境,2012,31(3):9~12.
[33] Agdag O N,Sponza D T.Anaerobic/aerobic treatment ofmunicipal landfill leachate in sequential two-stage 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 reactor(UASB)/completely stirred tank reactor (CSTR)systems[J],Process Biochem,2004,40:895~902.
[34] Uygur A,Kargi F.Biological nutrient removal from pre-treated landfill leachate in a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J].J.Environ.Manage,2004,71:9~14.
[35] Deniza,Cigdem K A,Kozet Y,et al.Tratment of landfill leachate using UASB-MBR-SHARON-Anammox configuration[J].Biodegradation,2013,24(3):399~412.
[36] 陈小玲,李金城,孙鑫,等.ABR反应器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试验研究[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2(5):21~24.
[37] 刘子旭,孙力平,李玉友,等.UASB启动及不同浓度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J].环境工程学报,2013,7(5):1621~1626.
[38] Govahi S,Karimi-Jashni A,Derakhshanm.Treatability of landfill leachate by combined upf;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 reactor and aerated lagoon[J].Int J Environ Sei Technology,2012,9(1):145~151.
[39] 刘牡,彭永榛,宋燕杰,等.厌氧-好氧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短程硝化的二次启动[J].水处理技术,2011,37(2):52~58.
[40] 高锋,李晨.厌氧消化与SBR组合工艺处理城市垃圾渗滤液[J].环境工程,2008,12(26):33~35.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a)-0116-01
垃圾渗滤液是指来源于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进入填埋场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扣除垃圾、覆土层的饱和持水量,并经历垃圾层和覆土层而形成的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以及堆积的准备用于焚烧的垃圾渗漏出的水分。垃圾渗滤液中CODcr、BOD5浓度最高值可达数千至几万,和城市污水相比,浓度高得多,所以渗滤液不经过严格的处理、处置是不可以直接排入城市污水处理管道的。一般而言,CODcr、BOD5、BOD5/CODcr随填埋场的“年龄”增长而降低,碱度含量则升高。
1 项目基本情况
某个生活垃圾填埋场位于浦城县。垃圾填埋场总库容约63.27万m3,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日处理规模确定为130t/d;填埋场采用“改良型厌氧卫生填埋处理工艺”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浦城县是重点林业县,乡镇居民多以木材为燃料,因此,生活垃圾中煤渣成分较少,而以果皮、塑料袋、厨余垃圾为主。
填埋场操作顺序的总体规划为按单元依次逐层推进,层层压实,依次类推直至最终填埋标高。卫生填埋处理场的防渗处理包括水平防渗和垂直防渗两种方式,由于该填埋库区内不具备天然防渗的条件,为了保障人工衬层的安全性,采取环保型高密度聚乙烯(HDPE)土工膜作水平防渗工艺,同时采用复合防渗系统;渗滤液导流层位于场底,主要是有利于产生的渗滤液迅速汇集到主支盲沟中。
2 渗滤液污染特性
该项目处理对象为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渗滤液的水质受填埋垃圾的成分、规模、降水量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通常而言,具有如下特点。
(1)渗滤液水质变化大:渗滤液的水质变化幅度很大,它不仅体现在同一年内各个季节水质差别很大,浓度变幅可高达几倍,并且随着填埋年限的增加,水质特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如渗滤液的碳氮比、可生化性随着填埋年限的增加而降低。通常在填埋初期,氨氮浓度较低,用生物脱氮就可去除渗滤液中的氨氮,但随着填埋年限的增加,氨氮浓度不断增加,COD不断下降,最好采用物化法处理。
(2)有机物浓度高:垃圾渗滤液中的CODcr和BOD5浓度最高可达几万mg/L,与城市污水相比,浓度非常高。高浓度的垃圾渗滤液主要是在酸性发酵阶段产生,pH值略低于7,低分子脂肪酸的COD占总量的80%以上,BOD5与COD比值为0.5~0.6,随着填埋场填埋年限的增加,BOD5与COD比值将逐渐降低。
3 渗滤液的处理工艺
渗滤液的水质较为复杂,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的无机物和有机物,且还含有较高色度。以氧化沟为主的生化处理工艺,不适合处理高浓度有机物和高氨氮含量的垃圾场渗滤液,不能有效去除污水中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和氨氮,同时对色度的去除率较低,脱氮效率也不高,氨氮出水的稳定性较差,不能建立稳定的硝化反硝化功能。因此建议增加预处理工序,采取高级氧化技术进行预处理,推荐FEO技术,该技术是利用微电解以及催化氧化的原理来达到脱色、分解大分子难生物降解有机物的目的,可有效去除重金属。同时,将氧化沟改为A/O工艺,由兼氧段、好氧段组成,A池在利用原水中碳源进行反硝化的同时,也起一定的水解作用将不易降解的大分子物质水解为小分子物质,利于好氧的降解,提高COD的去除效果。
该填埋场使用:“渗沥液调节池FEO预处理A/O+MBR纳滤+反渗透消毒排放”的工序;浓缩液使用:“浓缩液储池一体化设备臭氧反应池搅拌澄清池活性炭过滤消毒排放”。工艺流程详见图1所示。
4 结语
渗滤液处理由于较高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在对其进行处理时应根据当地情况,采取综合处理的措施。对于北方降雨量少、且垃圾含水率较低的填埋场,采取回灌措施是比较经济、有效的方法,但对于南方部分城市,其应用却受到一定的限制。由于垃圾渗滤液的产生量直接与降雨量有关,因而垃圾填埋场的清污分流与防洪措施对于减少降水对渗滤液的影响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有利于减少进入垃圾堆体的雨水量,从而减少垃圾渗滤液的产量,另一方面合理设计防洪措施有利于降低渗滤液的事故排放。
参考文献
渗滤液的危害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由填埋场逐渐向地下渗漏,日积月累后,污染物会随着地下水逐步向四周扩散从而造成地下水污染。其二渗滤液在未经过处理之前就被用来灌溉农田或者直接被排入江河,这样会直接污染地表生物和水生生物,同时也会污染地下水。此外随着食物链的传递,渗滤液中的亚硝酸盐、重金属离子等最终会进入人类体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巨大影响。镉会造成“骨痛病”,而汞会损害人的心脏、肠胃和神经系统。此外,渗滤液中还含有多种有机污染物,可能会致癌,不少存在于美国和我国EPA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中。
1 垃圾场渗漏液特点
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不同于一般工业废水,有其特殊性,具有特征如下。
1.1 垃圾成分:各个垃圾填埋场主要含有的垃圾种类不同,这就造成了渗滤液的组分不同。若垃圾主要是由废弃的纸张、厨余和植物等组成时,有机物含量较高,则渗滤液中就会含有大量COD、BOD和氨气。若垃圾主要由旧金属构成,则渗滤液中的重金属含量就会相应较高。
1.2 垃圾分解:垃圾在逐步分解阶段可能会消耗部分氧气,导致填埋场内氧气含量的变化,一般由以下五个步骤组成:
①调整。在垃圾处理最初,由于填埋场内有充足的氧气,垃圾会逐渐消耗这部分氧气,持续过程大约只有几个小时。消耗氧气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垃圾中的糖类和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由于氧气的存在,垃圾中的氮和硫也会被氧化为硝酸根和硫酸根离子。这个步骤中的氧化过程能够减少垃圾中的可溶糖类,从而也使得后续步骤中的酸积累相应减少。此步骤中产生的渗滤液一般较少,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是垃圾中的颗粒,渗滤液中含有一定浓度的硝酸根和硫酸根离子。
②过渡。在上一步骤之后,填埋场内的氧气基本被消耗完,水分含量达到饱和,填埋场由富氧状态转变为缺氧状态,硝酸根和硫酸根离子代替氧气成为了电子受体,在还原菌的影响下两者浓度均有减少。此过程历时较短,产生的渗滤液也不多,没有甲烷生成。由于填埋场逐渐形成水解酸化环境,渗滤液的pH值下降,并能检测出少量VFA。
③发酵。随着填埋场的氧气逐步减少,厌氧微生物如产酸菌和水解菌快速繁殖,使填埋场的环境完全酸化。水解是指含氮有机物和碳氢化合物在脂肪分解菌、蛋白质分解菌、纤维素分解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糖类、细胞原生质和醇类的过程。酸性发酵最终生成的是氢气或醋酸,一般是通过产氢菌和醋酸分解菌在水解过程中产生可溶物质提供电子来实现的。在这个步骤中,垃圾中固体有机物迅速水解,产物经过酸发酵产生氢气和醋酸囤积在渗滤液中,渗滤液中有机物含量增加,pH值进一步下降。但在后期会受到VFA影响,水解和酸化速率均被抑制。
④生成甲烷。上述步骤产生氢气和醋酸后,甲烷菌会利用其作为电子供体来进一步在厌氧环境下发酵生成甲烷。此步骤进行过程中,也伴随着持续进行的水解反应和酸发酵反应。当越来越多的含氮有机物发生水解和酸转化后,渗滤液中氨氮浓度增大,同时硝酸根和硫酸根离子持续被还原为氮气和硫离子。由于脂肪酸的消耗,渗滤液的pH值在此过程中会逐步上升到7以上,在碱性溶液中重金属离子会生成沉淀而脱离渗滤液。可见,当在厌氧环境下产甲烷过程开始后,渗滤液中的易降解物质如挥发性脂肪酸逐渐成为沉淀分离,残留物质主要为难降解物质,渗滤液呈碱性,重金属离子浓度相较之前大大下降。
⑤成熟。当垃圾慢慢降解后,渗滤液的组成渐渐趋于稳定,VFA和COD浓度均已经达到很低的水平,满足排放标准。同时,也不再有甲烷产生,此时收集的气体中以二氧化碳、氮气和氧气为主。
1.3 外部水的影响:填埋场之外的水进入填埋场会对渗滤液造成很大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渗滤液的稀释和对不同阶段降解的影响。若碰到多雨季节,大量外部水进入填埋场,使渗滤液的体积大大增加,从而起到了稀释的效果,使得污染物在渗滤液中的浓度相对较低。渗入的外部水越多,就越容易达到填埋场的持水能力,从而产生渗滤液,之后的水解、酸化、甲烷生成等步骤也会相应提前发生。同时,渗入的外部水越多,场内微生物分解垃圾的能力就越强,造成最初渗滤液中污染物浓度较高,但在污染物陆续降解后,其浓度就会很快下降。
2 渗漏液控制系统构建分析
按目前技术水平,渗漏液控制系统一般可依次分设为四层:
2.1 防止渗入层
该层的主要用途是防止运行过程中填埋场内的渗滤液渗漏到地下水体或者土壤,此外也能防止外部水进入填埋场。根据各国的国情,目前主要有两套防止渗入系统。其一是采用厚度为0.6米的压实黏土与土工膜组合而成的符合防渗系统;其二是仅有人工黏土和天然黏土两种黏土构成的防渗系统。为了保证水平方向渗滤液也不会渗漏,一些填埋场还会利用挡水坝、地连续墙、帷幕灌浆等来进行进一步防御。
2.2 加强防护层
加强防护层能够有效减小垃圾的渗透系数,从而起到阻挡外部雨水进入渗滤液的作用。此外,加强防护层还能防止质量较轻的已被填埋物随风飘扬污染周边环境。同时,该层还可以防止鸟类等进入填埋场觅食,从而可能引起的蚊虫滋生、病菌传染等。目前,对于加强防护层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国均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和建设。美国一般要求在填埋垃圾层上还需要覆盖高度为15厘米左右的砂土或黏土;我国对于覆盖层的高度要求一般为20至30厘米。
2.3 最终覆盖层
该层位于填埋场垃圾体的最外层,主要是用来防止降雨进入填埋场,避免渗滤液被稀释。对于该层,各国现阶段也有不同的设计与要求。发达国家通常要求封闭填埋场时要铺设压实的低透水性土层、气体排放层、排水层、土工膜以及保护层。我国则一般在封闭填埋场时先在其垃圾体上方铺设厚度为30厘米左右的自然土,随后再覆盖15至20厘米左右厚的黏土,并要保证适当的坡度。
2.4 调节池
渗滤液最主要是由降水形成的,质量和体积会随着实际降水情况而时刻改变。但是就实际而言,每个处理站每天能处理的渗滤液量基本为定值,因此碰到多雨季节,相关部门应当及时将多余水分储藏到调节池内,从而填补少雨季节正常运行处理站水量的空缺。调节池应当保证一定体积,防止渗滤液外渗,同时还应该设计为厌氧环境,方便渗滤液在其中水解、酸化。
3 小结
对于垃圾卫生填埋来说,如何处理好渗滤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体积庞大,且填埋时间不同时污染物的含量也不同,因此为了提高填埋场质量,相关部门应当从各个方面入手,合理地处理好渗滤液。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垃圾也慢慢的增加。近年来,我国兴建了一批垃圾填埋场,改变了对垃圾的长期以来无法控制处置的状况。然而,垃圾填埋后剩余的垃圾渗滤液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并且其成分复杂,若不对其妥善处理,对周围的环境会造成严重污染。为此,摆在人们面前的问题又出现了:垃圾渗滤液的处理问题。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COD,BOD5 值很大) ,且NH3-N含量高。过高的NH3-N 加重了生化处理的负荷, 导致C/N 降低,致使渗滤液中的营养比例严重失调,产生的高浓度游离氨还会对微生物起到抑制作用,使生化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研究渗滤液中NH3-N的脱除技术,对于生化处理设计要求以及COD的去除等显得极为重要。
一、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NH3-N之特性
高浓度氨氮是渗滤液水质特征之一,根据填埋方式和垃圾成分的不一样,渗滤液氨氮浓度一般是从数十到几千mg/L不等。慢慢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中的有机物转变为无机氮,渗滤液的氨氮浓度慢慢开始升高。和城市中的污水相比较,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浓度高出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由此,在处理高氨氮浓度渗滤液工艺流程中,一般都是使用先氨吹脱,再生物处理的工艺流程。到现在为止,氨吹脱的最主要形式有曝气池、吹脱塔和精馏塔三种。国内用得最多的形式是前两种,由于曝气池吹脱法气液接触面积小,吹脱效率低,不太适合于处理高氨氮渗滤液。吹脱塔的吹脱法,虽然它具有较高的去除率,但是它具有运行投资成本高,脱氨尾气难以处理等缺点。
另外,对年平均气温较低的地区来讲,空气吹脱法存在在低温条件下无法正常运行和冬季吹脱塔容易结冰的问题,那么在我国的北方地区,该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采用汽提的方式虽能够较好的解决氨氮的去除问题,但是,由于须提高渗滤液的水温,它的处理成本还是比较高。
综上所述,各种吹脱方式的特点对比见表1。
二、 渗滤液中NH3-N的处理技术
由于晚期渗滤液中的营养比例失调等问题,那么对生化处理系统中的渗滤液进行氨氮吹脱调整C/N比是预处理脱氨氮的最主要目的。预处理脱氨技术对中、晚期渗滤液极为重要,预处理脱氨技术分别为曝气与吹脱塔吹脱两类。
1、氨吹脱法
氨吹脱包含大量空气通过渗沥液,因此,必须使氨气从液相传到气相中。许多学者详细的研究了此项技术在渗沥液处理中的应用。平时遇到的技术难题都是温度上面的问题(eg. Damhaug and Jahren, 1981)。其他学者都认为氨吹脱塔需大量空气造成运行很贵(Knox,1983)。当环境温度接近零度的时候,空气通过塔产生的风冷效果也被认为是一个难题(Reynolds, 1982),温度通常会降低5~6℃。然而,填埋场中的沼气能量能够使这个工艺运行。填埋气能被用作来提升渗沥液的温度,(通常提升至65~75℃,治理1立方米的渗沥液大概需450MJ的能量,这个相当于25m3沼气(CH4 50%)的能量),所以易去除氨,而且不会遇到早期研究者提出的问题。温度的提升不仅减少了冰冻的危险,而且能够增加去除的氨气量。
氨吹脱是以出水达标为目的的氨氮处理技术。渗滤液经吹脱预处理脱氨后,氨氮的浓度大大的降低,那么,原来讲的营养比例失调的问题就得到了解决,但是出水中的氨氮浓度达不到填埋场渗滤液出水GB16889-2008二级标准,必须进行进一步处理才可。
2、 生物脱氮技术
垃圾渗滤液:也就是指垃圾在堆放、填埋过程中,因为发酵,并在地表地下水和天然降水的浸泡或冲刷下而滤出的污水。国内外的有关资料显示,现有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工艺还是主要使用传统的生物处理法和物化法。以混凝-沉淀-吸附-膜处理-深度氧化等为主的常见物化法,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不受水量水质的影响,出水中的水质稳定,对BOD/CODcr比值较低的难生物降解的垃圾渗滤液比较有效果,但是需要投入大量的吸附剂、混凝剂,造成运行成本较高,并且不容易管理。生物处理法包括厌氧处理、好氧处理以及二者的联合处理。
全面考虑到高浓度氨氮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并且结合物化和生物处理法的优点,现设计一套“脱氮-混凝气浮-高效厌氧(UASB)-接触氧化”工艺,对南京市江宁区某垃圾场的垃圾渗滤液的氨氮进行处理,经过半年的稳定运行,使得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二级新扩改标准。
三、 结束语
渗滤液作为一种特殊性质的废水,它的处理的投资、运行成本远远高于一般城市的工业污水,这主要是因为渗滤液氨氮浓度过高、有机物浓度也高,导致处理工艺复杂,所用设备也多。由于渗滤液在垃圾体已经经历过厌氧过程,它的生化性相对比较差,生物处理的停留时间也是比较长,导致设施和设备投资比较大。然而处理量相对一般较小,导致折旧和维修费比较高。针对有条件将渗滤液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合并处理的地方,在不影响污水处理厂运行的前提下,可直接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否则应处理至符合《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三级排放标准。针对没有条件与城市污水合并进行处理而直接排放到水体的地方,应该视不同水域,将其严格治理达二级、一级标准,以避免对环境的污染。
参考文献:
前言:
垃圾渗滤液,通俗来说就是指经过了垃圾处理之后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物理反应,再加之降水污水排放等其他外部的来水的渗疏作用和淋溶作用下,产生的一种高浓度的污水,它也是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通常有以下几各方面是影响垃圾渗滤液的关键因素:降水量、蒸发量、地面流失、地下水渗入、垃圾的特性、地下层结构、表层覆土以及下层排水设施情况。垃圾渗滤液中含有众多的高污染因素,存在大量的有毒物质,对环境的危害难以表述,一旦垃圾渗滤液不经过处理就排放到江河湖泊,将会产生难以估量的污染后果。会对动植物以及人体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对于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是非常必要的,能够帮助我们拥有一个良好健康的生存环境。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极具复杂性,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已经成为一个较困难的难题。
1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难点
1.1垃圾渗滤液所具有的特点
垃圾渗滤液的特点基本上就决定了其处理的难度性。垃圾渗滤液的水质波动大,渗滤液的成分复杂,很难对症下药。而且垃圾渗滤液的成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填埋时间的长短逐渐变化,这其中有众多的因素影响着它的变化,垃圾所含有的内含物质,降水对于土壤的渗透,填埋时间的长短,填埋时期的专业技术的人才的素质问题,填埋场地防渗透技术,填埋场中具体的操作细节,填埋场的运营状况等,特别是降水渗透量和填埋时间长短是两个关键的影响因素,甚至可以说,这两个因素已经决定了垃圾渗滤液的成分的复杂性特征。并且我们要看到所有这些变化都是不可控的,这也是一个垃圾渗滤液处理困难的一部分原因。另外,COD 和氨氮的浓度高,众所周知,氨氮过多会是水体产生恶臭,对人体的伤害是很大的,其中还含有很多的致癌物质,一旦不小心排放到环境,对我们的生存环境的恶劣影响可想而知。还有重金属的含量也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艳丽的颜色中同样含着恶臭,对环境的污染极其严重。
1.2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现状
与城市污水一同处理。这种处理方式简单明了,它可以节约了处理城市废水和垃圾渗滤液的双重费用,降低了处理成本,基本上算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方案。但是有的时候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一般城市污水处理工厂往往和垃圾填埋厂的距离很远,这样对于两者的共同处理的方便性提出了挑战。同时运输也会增加一定的经济成本和处理费用,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点和城市污水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污水处理厂的重负荷。还有一种处理方式就是运用渗滤液回灌技术,回灌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专门运用于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的技术,它依靠简单的技术设备,操作简单,经济成本也相对较低,但是同样存在着问题,一方面产生大量可挥发的恶臭气体,这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最后一种方式是现场建立渗滤液处理厂进行处理,这是一项相对较为先进的技术,主要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使用,就目前中国的现状而言,有一部分大城市也有这样的渗滤液处理厂,它需要坚实的技术支持,运用的范围现在还有待开发。其技术核心总结而言就是对污水处理的一种模仿。
1.3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难点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难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单一的处理方法无法满足排放标准,因为垃圾渗滤液的成分复杂,含有的物质水溶性差,难以分解,这就造成了在垃圾渗滤液处理过程中仅仅靠一项处理程序很难达到达标排放的标准,另外的垃圾渗滤液中的水质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单单靠一项处理技术对其进行处理不能实现对多种水质的处理;有较高氨氮浓度的垃圾渗滤液难以处理,垃圾渗滤液中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处理难题,随着近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已经成为大街小巷中的常识性问题,由于重金属的特殊性,只要有少量的重金属物质进入人体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出现畸形等各种生理变异,所以对于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越来越严格,以确保不会在排放后对人体产生负面的影响。
2 针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难点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2.1 增强对垃圾渗滤液的全过程监控
全过程监控是指对于垃圾渗滤液整体性的一个把握,对于降低经济成本和节约不必要的开支,能加大对与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投入,同时全过程包括在开始阶段,过程阶段,结束阶段都能都有一个好的监控,首先是开始阶段,开始阶段就是垃圾渗滤液的源头,控制源头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一方面能够减少工作量,另一方面是能够培养人们对于垃圾再回收利用的意识。在过程阶段,注意对于技术的创新和新技术的应用,加大对于研究的力度,发展出更加有效的方式对待垃圾渗滤液;同时在过程阶段,应该严格对待每一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不能马虎过关,严肃对待处理的每一项环节,保持高达标排放的效率。
2.2 加强对新技术和新设备的研发和利用
增强对于新技术的利用和研发对于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相当于就是质的飞跃,只有有一项可观的技术支持,众多的垃圾渗滤液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所以对与新技术的投资不仅仅是迫于形势,而且是必要的,能够给我们将来处理垃圾渗滤液带来很好的效果和发展前景。对于现在较为先进的技术设备要注意加大资金进行推广其使用范围,增强这项技术设备的使用效度,给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带来更多实际的效果。实现一项新的技术设备的产业化结构,使之能够在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行业中发展壮大,这是很有必要的,是符合市场现实需求的体现。
2.3 对于重点技术的运用
微电解处理工艺,主要原理是通过金属的腐蚀原理,通过物理沉淀和相关的化学反应来实现对垃圾渗滤液中的物质的吸附和处理,这个方法主要对于污水处理的模仿,但是对于垃圾渗滤液同样具有良好的效果;氧化沟处理工艺,是一种主要正针对垃圾渗滤液填埋的技术处理,这种工艺具有超强的耐冲击负荷、良好的脱氮效果,另外一个广受人们欢迎的特点是它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产泥率进行有效的降低,近几年来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和使用;砂滤处理工艺,主要是对于水中的杂质的处理,使用过滤层过滤掉垃圾渗滤液中的悬浮杂质,它能够一定程度上使水质澄清。
3 结语
总而言之,垃圾渗滤液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共同应对的问题和技术难题,不断有学者在孜孜不倦的进行着研究和创新,相信在未来垃圾渗滤液能够得到很好的处理。同时对于现有的各种技术应该加大对于它们的技术处理和管理,使之能够真正的有所作用,能够真正在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中发挥正确的作用。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city, city garbage problem increasingly, urban waste landfill method because of low cost, simple, processing technology relatively quickly, is most widely used at home and abroad and garbage disposal method.
Key words: the city; Life waste; Landfill site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垃圾填埋场的选址
垃圾填埋场选址是填埋场建设项目中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如果选址不当,将会给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和运营带来种种困难。卫生填埋场场址的选择涉及到当地经济、交通、运距、地理地形、气候、环境地质、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等,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作为设计单位在工作的前期就应详细核实其资料的准确性,实地踏勘现场,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场址是否合适的准确判断。
(一)、垃圾填埋场不应设置的地区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中明确规定,有9类地区不应建设垃圾填埋场,这属于强制性规范,必须要遵守。现场实地勘查时,若发现符合其中一项,该垃圾填埋场就必须更换场址。这9类地区为:(1)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及补给区;(2)洪泛区和泄洪道;(3)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居民居住区或人畜供水点500m以内的地区;(4)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河流和湖泊50m以内的地区;(5)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民用机场3km以内的地区;(6)活动的坍塌地带,尚未开采的地下蕴藏区、灰岩坑及溶岩洞地区;(7)珍贵动植物保护区和国家、地方自然保护区;(8)公园,风景、游览区,文物古迹区,考古学、历史学、生物学研究考察区。在实际选址过程中,应避开上述地区。经常遇到的是其中第3条情况:垃圾场不应建在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居民居住区或人畜供水点500m以内的地区。遇到此情况,如没有其他合适的场址,评估单位通常要求在该区域内的居民搬迁。但是往往由于搬迁费用较大,执行起来较为困难。
(二)、环境地质条件
垃圾填埋场类型根据场址地形分为山谷型、平原型、坡地型。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填埋场影响周围环境最为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对场址的勘察过程中,应重点注意环境地质条件。在选址的各项主要条件中,以其重要性为评判依据,应按照如下顺序排列:环境地质条件>环境保护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场地建设条件>垃圾填埋场与城市的距离。这就要求我们在场地实地勘察时,应特别注意地下水的保护和废弃物的力学稳定性,并分析地下水流的途径及边界(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分布与水力特性、场址所在位置的地下水是否为独立水系、当地的地形和土层构造、地基土的变形特性以及改善地基土层水密性的可能性等。对渗滤液可能产生渗漏等不利条件也要做出分析,并提出可行的补救措施。
二、垃圾场渗滤液的处理
(一)、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及主要特点
(1)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受多种因素影响,不仅水量变化大,而且变化无规律性,其来源主要有:①垃圾自身含水及从大气和雨水中的吸附量。②垃圾降解生成水。③地下潜水的反渗。④大气降水。其中由大气降水形成的渗滤液占总量的绝大部分。因此我们在研究渗滤液处理的同时,也要关注影响其产生量的各种主要因素,如大气降水强度、频率,地下水的流向、流速、位置,地表地形、顶盖材料,温度、风、湿度、植被、太阳辐射等。
(2)垃圾渗滤液的主要特点:
①渗滤液水质极为复杂,污染物种类繁多、危害大。渗滤液中不仅含有耗氧有机污染物,还含有重金属和植物营养素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及生物污染物,如病菌、虫卵等。
②污染物浓度大,变化范围大。垃圾填埋渗滤液的CODCr、BOD5、总氮、氨氮、碱度、硬度、重金属污染浓度都很高,且变化范围大。垃圾渗滤液的这一特性是其它污水无法比拟的,突出了处理和处理工艺选择的难度。
③水质水量的明显变化性:a.渗滤液的产生量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雨季明显大于旱季;b.污染物组成及其浓度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如平原地区填埋场干冷季节渗滤液的污染物组成和浓度较低;c.污染物组分及其浓度与填埋年限有关,如填埋层各部分物化和生物学特征及其活动方式都不同,“年轻”填埋场(使用5年以内)的渗滤液成黑色,有恶臭、SS(悬浮物)高、pH值较低、BOD5、CODCr、VFA、金属离子浓度和BOD5/CODCr较高,具有较好的可生化性;“年老”填埋场(使用10年以上)的渗滤液pH值近中性,BOD5、CODCr、VFA浓度和BOD5/CODCr较低,金属离子浓度下降,但氨氮浓度较高,可生化性差。
④渗滤液中含有大量微生物,但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严重失调。填埋场条件比较适合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所以渗滤液中含有大量微生物,其中许多微生物对渗滤液的降解起着重要作用,主要有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脱硫杆菌、脱氮硫杆菌、铁细菌、硫酸盐还原菌以及产甲烷菌等7类细菌。此外,渗滤液中还有大量的病原菌和致病微生物。另外重金属元素、氨氮等物质含量过高,使得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失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二)、渗滤液处理方法及其分析
(1)物理化学法。包括吸附、化学混凝沉淀、密度分离、化学氧化、化学还原、离子交换、膜渗析、气提、湿式氧化、消毒等法。
光催化氧化和电化学技术的应用是渗滤液污染化学控制的新发展。以TiO2作催化剂的光催化氧化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COD去除率40%~50%。与生物法相比,物理化学法不受水质水量变动的影响,出水水质稳定,尤其是对BOD5/CODCr比值较小(0.07~0.20)的可生化性差的渗滤液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是处理成本高,在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上不适于大量渗滤液的处理。
维尔利在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创新出一整套符合我国渗滤液处理的产品、技术和工艺。2003年公司率先在青岛小涧西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项目中,采用“MBR+纳滤”工艺,建成了国内首座运用膜生化反应器及其衍生工艺的渗滤液处理厂,处理水量达到设计规模,出水水质优于设计标准,开创了我国膜生化反应器及其衍生工艺在渗滤液处理行业应用且达标排放之先河。目前,膜生化反应器工艺、膜生化反应器与纳滤的组合工艺已被环保部列入《2009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公司在2008年率先实施了超滤、纳滤、卷式反渗透等膜处理设施的系列化、标准化、集成模块化设备设计和应用,即所有的膜处理设施按照标准化设计在车间完成集成、装配,形成一套或多套集成模块化设备,集成模块化设备高度集成,并且在出厂前需经过严格的测试、检验,大大缩短了项目工期,提高了工程质量和效率,又有效地降低了公司技术流失的风险。公司目前拥有9项专利,4项专利申请已获受理,1项独占使用的发明专利,以及德国WWAG和WUG拥有的MBR相关专利、商标和技术等在中国大陆的20年独家使用权。
项目经验丰富创立高端品牌
维尔利通过多年的项目实践,不仅积累了非常丰富的项目经验,更重要的是对这些地区的渗滤液水质特征有了详细的了解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我国渗滤液水质数据库。公司承接的渗滤液处理项目涉及北京、山东、东北三省、湖北、四川、江苏、湖南、广东等省市和地区。基于数据库丰富精确的经验数据,公司在渗滤液处理过程中进行工艺选择和参数设定等时更加准确和快捷,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服务质量并有效缩短了项目时间,节约了人力成本和资金成本,为公司日后承接并顺利开展更多的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维尔利是我国第一家在《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新标准要求下完成1,000吨/日以上渗滤液处理项目的企业,已先后承接36个渗滤液处理项目,总处理规模排名国内第一。公司目前已先后承接8个日处理规模超过500吨/日的渗滤液处理项目,在500吨/日以上大中型项目市场的占有率排名第一。优良的市场业绩和突出的示范效应,使公司在行业内积累了良好的高端品牌形象和市场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