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体育产业调研大全11篇

时间:2024-01-05 14:57:4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体育产业调研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体育产业调研

篇(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5BJL067)

作者简介:刘凌霄(1971-),河南上蔡人,许昌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8)05―0058―03

收稿日期:2008―06―05

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总量增长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过程。区域经济能否稳步快速发展,并具有持续的发展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产业结构是否能在其演化中形成合理化、高度化的结构(喻新安等,2007)。但在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化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作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进程缓慢,有些时候,甚至出现伴随低度化进程的产业结构的严重不合理。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区域政府利用产业政策的作用,不断进行着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虽然在一些地区已经取得了效果,但从总体上看,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仍然有许多问题。从产业政策的制定上看,不仅区域之间存在政府产业政策的相似性,而且在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中,产业政策的作用十分有限。从政策效果上看,重复建设或产业结构同构化问题仍然很严重,甚至变成了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顽症。如何能够把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作用:有效地发挥出来,使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既能使产业发展和演化以市场选择为主,也可以发挥产业政策的作用引导区域产业的正常健康发展,不断趋于合理化和高度化,实际上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现状

从理论研究的成果上看,我国学术界对区域产业结构问题研究的出发点和使用的方法上不尽相同,也有些不足,但研究的内容很丰富。如有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从主导产业的选择角度人手(江世银,2004),把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结合起来,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诸多方法,分析了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问题;有从中国经济结构宏观调整角度人手(林善炜,2003),利用比较分析、案例研究的方

法,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结构调整、城乡经济结构问题,找出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及解决办法;居占杰从产业结构演进角度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了三次产业的演变过程及规律,并针对目前我国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中存在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李青、李文军、郭金龙等合著的《区域创新视角下的产业发展:理论与案例研究》一书,从区域创新的角度出发,采用理论论述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为主结合定量分析、历史与逻辑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等诸多方法,分析了区域内产业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我国理论界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是对区域产业结构的现状进行定量比较分析,主要是关于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升级方面的研究;二是关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发展的历程和作用、缺陷的研究;三是对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或重复建设的原因及解决办法的研究;四是对产业结构的区域分布及区域经济合作的分析;五是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作用的研究。

可以看出,理论界对区域产业结构的研究,绝大多数还是针对具体区域、具体产业的实证分析,而对结构演变进行系统理论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性研究,以及对产业政策的作用有限性研究的论著尚不多见。而且,在理论研究的方法选择上还存在着问题。如重视统计方法描述而强调产业结构的演化在宏观上的表现,缺乏系统的分析。对宏观上产业结构的状态与微观产业活动的联系分析,特别是对作为产业结构演化基础的作用分析,甚至把统计方法当作从微观向宏观跨越的唯一途径或唯一手段。在研究的视角上把区域产业结构看作是开放的复杂系统进行研究的更是少见。特别是把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体作用看作是具有活力(Active)的和具有适应性(Adaptive)的主体的研究还不够。实际上,当产业企业是具有主动性和适应性的“活”的主体时,单纯依靠统计方法是难以准确刻画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真实轨迹。

二、复杂适应系统一研究区域产业调整的新视角

面对上述方法论上存在的问题,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方面,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方法,来弥补上述方法的不足之处。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简称CAS)理论是霍兰(Holland,J)于1994年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把系统中的成员看作是具有适应性的主体(Adaptive agent),简称为主体(Agent)。所谓具有适应性是指它能够与环境以及其他主体进行交互作用,并在交互作用中不断“学习”或“积累经验”,以此来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整个系统的演变或进化,包括新层次的产生,分化和多样性的出现,新的、聚合而成的、更大的主体的出现等等,都是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演变出来的,这就是CAS理论的基本思想――适应性造就复杂性。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就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所谓的产业结构调整,实际上是通过改变产业主体行为的选择路径,使之符合经济发展目标的过程。政府作为产业调整主体,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的演化进行引导,具体的引导对象是产业企业,体现的是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王云平,2007)。对于区域政府来说,能否通过调整达到产业结构演化趋于合理化和高度化,并不直接取决于区域政府干预的愿望,作为产业结构演化的主体――企业来说,他们的选择行为,准确地说产业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才是决定着产业结构演化的直接因素。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从产业主体依靠市场经济机制的作用进行选择,以及产业主体之间相互作用来完成产业结构的演化看,市场之外的力量无法左右产业布局。可以说,区域产业结构反映的资源流向和配置,是通过产业主体的自我选择实现的,区域产业要发挥区域优势来满足市场需要,并形成区域产业之间的联系,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产业主体自组织的结果。产业之间、产业中的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既是产业及其结构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进一步演化的动力,在产业主体的自组织、自适应过程中完成产业结构的自我优化,所以,产业演化的最终的决定力量是产业主体自身和环境及其他主体的相互作用。

依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应用,我们认为,产业结构调整

从根本上可以看成是代表不同利益的经济主体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结果,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

三、适应性主体与主体的适应性

复杂适应系统中的主体实质上是适应性主体,关于适应性主体的基本认识是理解“适应性造就复杂性”的重要前提,如同主流经济学把“理性经济人”(汪安佑,2007)作为解释经济现象的逻辑起点一样,要逼真地解释经济现实,必须首先对适应性主体做出合理的的注释。

(一)适应性主体的内涵

在复杂适应系统中,主体是适应性主体,而不简单的是主流经济学中的“理性经济人”。一方面,适应性主体是指复杂系统中主体的内在规定性;另一方面,具有适应性规定的主体在其行为过程中,以其适应性为特征。从复杂系统思维的角度看,所谓适应性主体的内在规定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适应性主体蕴含着主体的主体性特征。主体性是主体内在的、质的规定性。一般意义上的主体是一个带有哲学思辩的概念,从广义角度来看,主体是在普遍存在的事物相互作用中能动的、主动的一方,客体是指受动的、被动的一方。人的主体性概念意味着人是进行自我运算、有思想、有意识的主体,是具有自觉、自主选择、策划和创造能力的主体。而当确立了人自身的主体性同时,人作为主体的内在规定也就具备了。所以,适应性主体首先意味着主体本能的渴望生存意识已经上升到以自我为中心的地位,生存的利益需求使主体具有了在其与客体的关系中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这种主体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就是主体的主体性。其次,适应性主体是环境依赖中的主体,也就是说,所谓适应性主体的主体性不仅意味着主体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主体,同时也意味着主体是在环境依赖中存在的主体。对于只能在与环境的依赖中才能生存的主体来说,适应性主体会与环境或其他主体之间进行反复、相互的作用。

第二,适应性主体的意蕴包括主体的目的性和主动性。作为具有自我意识的主体,适应性主体对自己的行为目的是明确的,并且有着强烈的主动性或能动性。为了生存和发展,主体对自身生存意义的渴望会形成一种强大的行为推动力或惯性,行为目的的选择和行为过程的意志力无不体现主体的自主性意识。其中,适应性主体的利益追求是最基础的目的性和主动性表现。对于经济活动中的主体而言,其作为适应性主体的行为目的性和主动性,主要体现在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追求和行为价值取向的基础上,主体主动改变自己的行为规则,与其他经济主体进行信息交流,对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朝着有利于自身的方向选择。

第三,适应性主体还包括主体的社会性和反应性。适应性主体最值得关注的特征是他的适应性,但具有适应性特点的主体是与其他适应性主体在共生的环境中实现行为选择的。从自主性、环境依赖性、目的性和主动性等主体性出发,复杂系统中的主体所有活动的意义只有在与其他主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体现出来(曾珍香等,2008)。主体对其他主体的行为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必须作出及时的反应,一方面说明主体是复杂社会系统中的微观主体,是带有社会性的主体,是在社会中存在的主体;另一方面主体生存和发展是在与其他主体相互作用和对环境变化及时作出反应的主体,反应性正是说明它是“活”的主体。与传统意义上对主体的“经济人”假说不同(孟捷,2007),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对行为主体的理解,强调其复杂性和适应性,行为主体是适应性主体。复杂适应系统最本质的特征是构成系统的主体具有某种程度的智能性,具有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能够了解其所处环境,预测其变化,并通过改变自身的结构、状态或性能来适应环境的变化。这种适应性主体既具有理性“经济人”的特征,又有非理性的一面;既受理性支配来选择行为,又受其他主体行为影响而改变自身行为。从主体与环境(包括系统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历史环境等,也包括由其他适应性主体所形成的环境)的互动性来看,复杂适应系统中的主体行为具有内生性,内生于系统之中。

(二)主体适应性

从复杂适应系统方法论的视角出发,适应性就是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不是单个主体之间的行为,而是复杂适应系统内所有的主体之间以及主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的复杂的、反复的相互作用。说主体具有适应性,就是说该主体具有相互作用的能力。

在适应性主体的适应过程中,适应不仅是一种能力,而且也是主体的一种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行为模式。区域产业主体要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中保存自己和发展自己,首先要具备适应环境选择的应变力和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以不断调整规则和保存有效的行为规则作为自己的行为模式。在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适应性主体在刺激一反应机制作用下,会主动地按照规则行事。当环境或其他主体行为变化时,主体也会根据接受到的刺激而改变自己以往的规则,以适应变化,从而保持自己利益的实现。

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局限性

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是主体适应性选择下共同作用力的结果。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体,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实际上形成了一种网状结构,主体就如同网上的节点,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线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每个主体的行为既会影响到其它主体的行为选择,又受其他主体行为选择的影响。由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各行为主体目标函数种所包含的变量是不一样的,这就决定了他们之间行为上的差异,竞争还是合作、协调还是背离不仅仅取决于对自身行为的利益预期,还取决于对其他主体行为结果的预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实质是基于利益追求的主体在适应性选择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主体基于利益追求的适应性选择成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源动力。

基于利益的主体适应性,是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基本原因,也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过程的基础。产业政策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产业政策在改变行为主体的预期从而影响其行为选择、协调区域产业布局以及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变动上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由于产业政策的制定是根据既定的信息,而政策的执行面临的又是一个由适应性主体组成的变幻莫测的世界,政策目标与适应性主体目标之间上的差异、地区之间在产业结构调整动力结构上的不同,将导致产业政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由于以往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并没有把产业调整的主体之间的利益及相互联系重视起来,忽视了作为产业调整主体的适应性、主动性,也导致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实施中的滞后性和作用的有限性。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建议

首先,区域产业结构是一个多主体的复杂适应系统,主体的特征是源于利益的主体,是适应性主体,具有自主性、主动性和环境的依赖性的主体。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地方政府参与调整区域产业结构的实践中,一是所制定和执行的产业调

篇(2)

体育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逐步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而高等院校是体育人口密集的场所,具有消费群体稳定、场地设施配套、项目分布合理、知识与技能水平高、信息丰富灵敏等优势,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人才、物质、信息和时间等重要基础。内蒙古高校在市场经营理念以及管理等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内蒙古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探索其发展的方向、途径和对策,对促进内蒙古高等院校体育产业在新世纪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的意义。

一、内蒙古高校体育产业的现状

内蒙古综合经济实力的较快增长,为本地区高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而体育事业的转轨,体育经济的迅猛发展,则要求高校体育必须主动适应这一形势,树立与市场经济规律相符的经济意识和市场观念,充分发挥在教育、科研、训练与培训以及场地设施等方面的优势,强化发展的意识,努力实现高校体育的综合发展。通过对内蒙古部分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状况的实际访查发现,由于经营的意识、思路、手段、经验等方面的原因,其发展规模、方向、效益等反映出如下特点:

1.经营内容丰富、形式繁杂,而发展模式封闭,缺乏规模效应。师资技术力量雄厚、专项内容丰富多样、场地设施器材完备等特点,为内蒙古高校体育产业的开发经营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体育主体市场所需求的产品,高校体育产业几乎都可提供。在所调查了解的20所高校中,学校体育师资队伍适宜本地区开展的各类体育项目布局齐全,且学历结构明显较高,具有专业水平特点。因此,在体育产业经营项目布局上可谓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然而,反观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模式则不难发现,大部分高校体育产业开发的组织行为,至今仍寓于校园之内,组织形式分散、项目开展单纯化现象普遍存在。消费对象则主要以本校师生为主,缺乏与社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缺乏优势互补联合发展的意识,各种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发展的功能和优势远未得到挖掘和发挥,根本不能形成规模效益,基本处于小儿散和自我封闭发展的状态。

2.消费对象稳定,场地设施配套,但发展目标单一,管理措施乏力。高校体育市场的消费对象,主要是相对稳定、人数集中的师生员工,且主要以充满活力与朝气的青年大学生为主体。随着健康休闲意识逐步深入人心,花钱买健康已成为现代大学生普遍推崇的消费时尚,对呼和浩特部分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状况的随机抽样调查发现:每年用于体育消费的支出比例,总体平均每人为5%~6%,最高的达8%以上;以本校为体育消费地点的占97%,而主要消费目的为娱乐和健身(81%);消费形式以个体消费(64%)和参加培训(21.2%)居多。由此可见,高校体育场地设施齐备、师资力量雄厚、活动内容丰富多样的优势,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更便利的条件,价低质高的有偿服务,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但调查中也发现,当前内蒙古高校体育产业的开发模式较为单一,开发管理上还存在着许多漏洞。如:各类体育项目在经营与开发管理上多属松散型,缺乏相应的经营责任制度,没有必要的服务质量监督体制,随意性大,因此,在项目管理、收费标准、培训质量、时间安排、场地器材使用等方面,造成了组织管理工作的混乱。

3.科研型体育专门人才优势突出,而市场开拓型人才匮乏。内蒙古高校的体育师资力量,在全国都是相对较强的。从学历结构看,研究生以上学历占被访查总体的31.8%,运动技能较为全面,是本地区体育群体中高学历、高智能、高职称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专业群体,在体育产业市场发展与开发方面,占有绝对优势。然而,一方面由于过去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高等教育历来注重教学、训练与科研工作,在高等体育学历教育中不进行市场开发与经营管理方面的学习;另一方面也由于高校教育体制和目标任务的约束,在高等院校体育师资队伍中,懂经营善管理的市场开拓人才严重缺乏,造成高校体育的各方面优势难以充分开发,人力、物力、信息等资源不同程度地闲置和浪费。

二、内蒙古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向与途径

1.发展方向的分析。内蒙古高校在实施体育产业化、市场化过程中,应立足学校办出特色,面向社会积极开拓,努力发掘自身优势,实施综合性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加强对外联系和经营合作,调动广大体育教师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经营责任制,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

2.发展考察内蒙古部分高校体育产业开发的情况,结合内蒙古高校体育工作实际,笔者认为高校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的经营开发,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积极拓展市场空间,在发展原有经营项目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面向社会,扩大经营创收,实现综合效益的提高。

(2)发挥体育信息与科研能力优势,加强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沟通与协作,大力发展应用性研究,促进高科技体育成果向产品与应用的转换。

(3)在发展多元化经营的基础上,充分了解体育市场发展信息,结合自身优势,以体育主体产业经营为重点,灵活开发适销对路的特色产品服务项目。

(4)积极倡导和扶持社区体育活动,面向社会提供优质的有偿服务。以创办社区体育俱乐部及实行会员制为开发重点,吸引和发展体育人口,培育社会体育市场。

三、内蒙古高校体育产业发展对策和建议

1.加强市场经营管理型人才的培养或聘用、引用懂经营善管理的专门人才,保证高校体育产业开发进入正常轨道并顺利运行。在体育市场中,最重要的资源是人,解决体育市场人才资源短缺和提高运作人才的素质,是体育市场向成熟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我国现阶段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高校体育经营管理者的经营决策与管理,决定着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平。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必须具有能够提供市场服务的体育经济、体育管理专业人才,尤其是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否则再好的市场策略也没有意义。

2.注重对体育市场发展的研究与分析,实现多元化发展与特色经营相结合,积极开拓市场,扩大经营。发展高校体育产业,关键是把市场培育好,拓展高校体育产业的新领域,关键是要把发展项目选择好。第一,要着力把体育教育市场、健身娱乐市场和竞赛表演市场作为高校体育产业的核心来培育。第二,要不断开展新体育项目。只要群众喜欢,有发展潜力、有市场需求的项目,都应积极开展,以满足不同时期、不同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第三,要积极培育体育中介市场,抓好经济人队伍建设,引进或组建中介组织,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在发展高校体育产业中的作用。第四,要抓好“黄金周”的假日体育消费。在研究市场需求和假日群众消费心理的基础上,积极把假日的人们吸引到健身、娱乐、休闲体育活动中来。第五,要开展全方位的群体活动。要发挥高校体育人才和技术优势,针对不同群体、不同需要。开办适合各种层次需要的俱乐部、协会和培训班。引导体育消费,提高健身技能。第六,要大力发展体育用品业。针对校内外的体育用品的需求,开展租赁和销售活动。

3.完善体育产业与市场开发的相关规章制度,加强管理与监督措施,合法经营,努力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政府主管部门应从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制定长远的高校体育产业发展规则,加强体育市场的立法管理,把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纳入法制的轨道。还应理顺各门类、各层次相应的产业关系,以及与其他各主管部门的关系,形成一个统一的、完整的系统结构,对体育产业进行有力、有效、有序的调控和监管。

4.强化市场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高校体育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领导要树立新的管理理念,体育工作部门也要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改变那种自我封闭,不求发展的思想。既不能将高校体育产业等同于高校体育,所有体育活动都以盈利为目的;也不能没有高校体育产业观念和市场意识。凡属于体育教学、课余体育活动和教职工业余体育活动等范畴的体育活动,坚决不能收费。除此之外,其他的体育活动则一定要按照市场规律和产业运作规律进行商业运作。

篇(3)

体育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逐步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而高等院校是体育人口密集的场所,具有消费群体稳定、场地设施配套、项目分布合理、知识与技能水平高、信息丰富灵敏等优势,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人才、物质、信息和时间等重要基础。河北省高校在市场经营理念以及管理等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河北省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探索其发展的方向、途径和对策,对促进河北省高等院校体育产业在新世纪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的意义。

一、河北省高校体育产业的现状

河北省综合经济实力的较快增长,为本地区高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而体育事业的转轨,体育经济的迅猛发展,则要求高校体育必须主动适应这一形势,树立与市场经济规律相符的经济意识和市场观念,充分发挥在教育、科研、训练与培训以及场地设施等方面的优势,强化发展的意识,努力实现高校体育的综合发展。通过对河北省部分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状况的实际访查发现,由于经营的意识、思路、手段、经验等方面的原因,其发展规模、方向、效益等反映出如下特点:

1.经营内容丰富、形式繁杂,而发展模式封闭,缺乏规模效应

师资技术力量雄厚、专项内容丰富多样、场地设施器材完备等特点,为河北省高校体育产业的开发经营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体育主体市场所需求的产品,高校体育产业几乎都可提供。在所调查了解的20所高校中,学校体育师资队伍适宜本地区开展的各类体育项目布局齐全,且学历结构明显较高,具有专业水平特点。因此,在体育产业经营项目布局上可谓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然而,反观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模式则不难发现,大部分高校体育产业开发的组织行为,至今仍寓于校园之内,组织形式分散、项目开展单纯化现象普遍存在。消费对象则主要以本校师生为主,缺乏与社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缺乏优势互补联合发展的意识,各种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发展的功能和优势远未得到挖掘和发挥,根本不能形成规模效益,基本处于小儿散和自我封闭发展的状态。

2.消费对象稳定,场地设施配套,但发展目标单一,管理措施乏力

高校体育市场的消费对象,主要是相对稳定、人数集中的师生员工,且主要以充满活力与朝气的青年大学生为主体。随着健康休闲意识逐步深入人心,花钱买健康已成为现代大学生普遍推崇的消费时尚,对石家庄市部分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状况的随机抽样调查发现:每年用于体育消费的支出比例,总体平均每人为5%~6%,最高的达8%以上;以本校为体育消费地点的占97%,而主要消费目的为娱乐和健身(81%);消费形式以个体消费(64%)和参加培训(21.2%)居多。由此可见,高校体育场地设施齐备、师资力量雄厚、活动内容丰富多样的优势,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更便利的条件,价低质高的有偿服务,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但调查中也发现,当前河北高校体育产业的开发模式较为单一,开发管理上还存在着许多漏洞。如:各类体育项目在经营与开发管理上多属松散型,缺乏相应的经营责任制度,没有必要的服务质量监督体制,随意性大,因此,在项目管理、收费标准、培训质量、时间安排、场地器材使用等方面,造成了组织管理工作的混乱。

3.科研型体育专门人才优势突出,而市场开拓型人才匮乏

河北省高校的体育师资力量,在全国都是相对较强的。从学历结构看,研究生以上学历占被访查总体的31.8%,运动技能较为全面,是本地区体育群体中高学历、高智能、高职称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专业群体,在体育产业市场发展与开发方面,占有绝对优势。然而,一方面由于过去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高等教育历来注重教学、训练与科研工作,在高等体育学历教育中不进行市场开发与经营管理方面的学习;另一方面也由于高校教育体制和目标任务的约束,在高等院校体育师资队伍中,懂经营善管理的市场开拓人才严重缺乏,造成高校体育的各方面优势难以充分开发,人力、物力、信息等资源不同程度地闲置和浪费。

4.高校体育产业具有人才、物质、信息等方面的有利因素,但资源浪费普遍存在

发展体育产业,开拓体育相关产业与市场的信息必然地成为重要因素之一。高等院校体育产业与市场的开发经营,同样要把握市场经济规律,依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实际进行营销决策,而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市场信息搜查、整理和分析之上。河北省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在获取、分析和体育产业与市场发展的能力等方面,是被动的、缺乏超前性的,这无疑使其体育产业与市场开发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虽然高等体育教育的目的和任务规定了高校体育产业的经营活动只能在充分保证完成高校体育各项工作前提下,利用场地设施及师资的空闲时间进行,但每年的假期与课余空闲时间,为开发体育产业与市场提供了足够的时间保证,而此大好机会未被充分利用。人才、物质、信息及时间等有形和无形的资源优势,是高校体育产业开发所特有的有利因素,但在调查中发现,很多高校都有管理、经济、工程、广告等完全可以和体育联姻的学科,但是高校体育部并未将其优势转化成经济收入,许多有能力开发的体育经营项目基本属于空白,诸如体育科研服务、体育广告设计、体育竞赛表演服务、体育与运动保健咨询,体育活动策划等。部分场馆设施由于功能单一而得不到合理和有效的利用。这些现象都是高校体育产业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河北省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向与途径

1.发展方向的分析

河北省高校在实施体育产业化、市场化过程中,应立足学校办出特色,面向社会积极开拓,努力发掘自身优势,实施综合性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加强对外联系和经营合作,调动广大体育教师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经营责任制,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

2.发展考察河北省部分高校体育产业开发的情况,结合我省高校体育工作实际,笔者认为高校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的经营开发,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积极拓展市场空间,在发展原有经营项目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面向社会,扩大经营创收,实现综合效益的提高。

(2)发挥体育信息与科研能力优势,加强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沟通与协作,大力发展应用性研究,促进高科技体育成果向产品与应用的转换。

(3)在发展多元化经营的基础上,充分了解体育市场发展信息,结合自身优势,以体育主体产业经营为重点,灵活开发适销对路的特色产品服务项目。

(4)积极倡导和扶持社区体育活动,面向社会提供优质的有偿服务。以创办社区体育俱乐部及实行会员制为开发重点,吸引和发展体育人口,培育社会体育市场。

三、河北省高校体育产业发展对策和建议

(1)加强市场经营管理型人才的培养或聘用、引用懂经营善管理的专门人才,保证高校体育产业开发进入正常轨道并顺利运行。

(2)注重对体育市场发展的研究与分析,实现多元化发展与特色经营相结合,积极开拓市场,扩大经营。

(3)完善体育产业与市场开发的相关规章制度,加强管理与监督措施,合法经营,努力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4)强化市场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高校体育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领导要树立新的管理理念,体育工作部门也要更新观念,解放思想。

(5)学习和借鉴国内外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实现规模效应,加强校企之间的横向联合和高校与社会之间的经营协作,促进优势互补。加快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必须引入市场经济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发挥社会各界的人才、资金、技术、项目等优势。

(6)优化配置,提高高校体育资源的利用率。高校体育产业应强化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与各方面建立密切的联系,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达到互惠互利,一举两得的双赢的结果,进而促进高校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健康、稳步的发展。

作者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体育部

参考文献:

[1]杨松年.体育产业与体育事业、体育产业化、体育市场化及其相互关系[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45-47.

[2]刘宗伟.论高校体育与高校体育产业的关系[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2):63-65.

篇(4)

一、兵团产业结构调整及金融支持现状分析

(一)兵团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

兵团第三师共有15个农牧团场,分布在喀什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境内,师部驻扎在喀什市内,师市总面积80.4平方公里,人口21.3万人,其中汉族9.37万人,维吾尔族11.68万人,其他民族0.25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4%、54.8%和1.2%。兵团经济主要以大农业为主,农业人口15.05万人,占总人口的70.6%,棉花、林果业种植是兵团经济的主导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兵团不断深化改革,利用自身优势,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兵团以农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逐步向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转变。截至2012年年底,师市实现生产总值59.71亿元,同比增长2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32亿元,同比增长10.8%;第二产业增加值12.61亿元,同比增长44.9%(工业6.23亿元,同比增长27.7%,建筑业6.38亿元,同比增长67.8%);第三产业增加值16.78亿元,同比增长23.8%。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5%、29.9%和35.1%,分别拉动经济增长7.2、6.1和7.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5.2:18.6:26.2调整为50.8:21.1:28.1。

(二)金融支持兵团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

兵团第三师的金融组织体系目前以银行机构为主,保险公司少数机构涉足,证券机构还是空白。近年来,随着兵团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兵团经营效益大幅提高,兵团市场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日益受到各家金融机构的重视,金融对兵团的网点建设和信贷投入逐年递增。特别是2011年,《国务院关于支持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若干意见》(国发[2011]33号)文件,将兵团第三师纳入了喀什经济开发区区域范围,对加快兵团经济发展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截至2013年7月末,兵团各农牧团场有银行机构网点14家,自助设备485个(ATM机、POS机,转账电话),从业人员116人。目前,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已进驻的金融机构有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农村信用社。截至2013年7月末,兵团第三师各项存款余额77.99亿元,较年初增加6.16亿元,同比增长14.66%;各项贷款余额15.84亿元,较年初增加2.18亿元,同比增长27.63%。

二、金融支持兵团产业机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一)兵团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问题

1.兵团经济结构发展不均衡

团场经济是以现代大农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军垦农业经济,目前团场的经济结构中,农业仍占据首要地位,第二、三产业的占比较低,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55.2:18.6:26.2调整为2012年的50.8:21.1:28.1。

2.政企不分的经济管理体制导致团场负担不断加重

团场具有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性,长期以来自行管理团场的一切事务,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但团场没有地方建制镇的管理权限和职能,因此没有独立的财政收入,各项费用支出往往以支定收,通过行政摊派手段过度征收所属企业、联队利费和耕地收费,最终变相转嫁到承包土地的职工身上,加重了所属连队和职工的负担。

(二)金融支持兵团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问题

1.兵团所处的地理环境制约了金融业的发展

兵团第三师各团场多处在沙漠边缘,且分布分散,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落后。以图木舒克市周边五个团场为例,距图木舒克市最近的团场12公里,最远的团场50公里,53个团中最远的连队距团部38公里,团部距图木舒克市50公里,这样长距离的团场分布使得金融机构在这些地区经营各项业务的成本远高于其他地区,金融机构在这些地区设立网点更为谨慎。

2.兵团产业机构发展格局制约金融业的发展

兵团第三师是以大农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农业占GDP的比重多年来一直在50%以上,由于农业的低收益、高风险的特质,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更多地流向收益高、风险低的行业;第二产占比不足10%,涉足行业单一,新型行业发展缓慢,粗放型加工较多,缺乏高附加值工业,且地处偏远,工业发展基础较差,对金融信贷资金缺乏吸引力。

3.兵团金融组织体系不完善,不利于金融业的发展

目前,服务于兵团第三师的金融机构仅有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农村信用社和中华联合保险公司,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还是空白。金融服务自助设备严重不足,每百人拥有自助设备0.25台。虽然近年来农业银行投入了大量的网上银行、转账电话、POS机和ATM机等自助金融设备,但仍难以满足团场职工及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金融服务短缺现象严重。

三、加强金融支持兵团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良好的金融体系有利于资本的积累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构建完善的兵团金融体系,可有效调整和优化兵团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对外开放,改善民生,实现兵团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一)完善金融政策,加强金融合作

对兵团采取特殊的金融政策,积极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兵团设立分支机构并给予土地、税收、业务拓展上的扶持优惠政策;兵团应主动与金融机构展开合作,在金融机构网点建设、授信等各方面指导制定一套符合兵团发展的金融合理办法,增进互信,扩大共识,有效推进资金供求的衔接落实;加快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有效支持兵团经济发展。

(二)建立多元化金融体系,优化信贷结构

提高商业银行和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在兵团金融体系中的比例,大力发展非银行类金融机构,重点探索建立兵团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将兵团闲置资金引向资金需求最为迫切的中小企业,有效解决兵团金融供给不足,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密切关注国家及对口支援城市对兵团的支援项目,做好配套信贷资金支持。以对口援疆的国家政策为抓手,加快组建各类担保体系建设。积极建立多种资金来源、多种组织形式参与的师、团级担保体系,形成相对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农户贷款担保体系,解决贷款投入的后顾之忧。

(三)扩大直接融资渠道,积极培育上市企业

兵团应加大直接融资规模,推动非金融企业作为债务融资工具的工作,围绕降低融资成本,灵活融资方式,释放担保资源,积极发展短融、中票、私募债、公司债和企业债等多个融资品种,推进信托、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等产品的应用。加快发展创司建设,助推企业上市,对市场前景好、具有产业带动能力的大型优质企业,积极开展上市引导和培训,为兵团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融资保证。

(四)调整保险产品结构,加强保险对兵团产业发展的支持

兵团要加强与各类保险公司合作,促进保险支持兵团经济发展。一是保险业要参与市场竞争,走改善经营效益的转型之路,走科学发展之路;二是加强内部管理,提高风险管理控制能力;三是调整险种结构,扩大新的险种,开发适合兵团大畜牧业、大林果业等保险品种,支持兵团农业产业化发展,对新型工业化发展中的关键技术、进口商品等,可以开发新险种,支持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四是加强保险企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客户信息平台,实现办公自动化、网络化,推进保险业有效支持兵团经济发展。

篇(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却呈下降的趋势,这种趋势与其他国家所经历的过程是一致的。而与全国相比,东北地区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转换的速度较慢,就业下降的趋势更加突出,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第一,东北地区就业量绝对减少,特别是第二产业就业量大幅度下降,城镇登记失业率较高。我们根据各省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整理了东北地区1997-2004年总体及三次产业就业人员变动情况。其中,总体就业人数在1998、2001、2002年均为负增长,从2003年起,尤其是2004年有了较大幅度的正增长。分产业看,第一产业近几年的就业情况有升有降,对总体就业的影响不大,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则保持了较平稳的增长势头,而第二产业自1997年以来始终保持负增长,直到2004年就业人员大幅度增加,估计这与2003年振兴政策所带来的大量政策性资金投入密切相关。

东北地区近年城镇登记失业率较高,就业形势严峻。我们整理了1997-2004年全国和东北地区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如表1所示。东北三省城镇登记失业率的绝对数值近年来持续上升,其中吉林、黑龙江省与全国水平较为接近,辽宁省2000年之后城镇登记失业率是全国平均水平两倍。辽宁省的工业规模较大,国企改革导致大量企业冗员离岗是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

第二,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不足,就业弹性持续下降,就业增长主要源于第三产业。我们考察了东北三省1978-2004年26年间的就业弹性系数变化情况。由于东北地区国有企业偏多,就业状况不仅受经济自然增长的影响,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国家政策,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1999年后,东北地区的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因此,我们分几个时段来观察就业弹性:1978-2004年的年平均水平;1978-1998年国有企业改革前的情况;1999-2004 年国有企业改革后的情况,测算结果如表2所示。

从各省GDP就业弹性系数看,1998年国有企业改革前后变化较大:辽宁省由1998年前的0.1929降为0.1179,吉林省由0.3098降为0.1296,黑龙江省由0.3741降为-0.0539。这从总体上说明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效果不明显,而结构调整对劳动就业的负面影响较大。分产业看,三个省份前后两个时期第一、二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均有较大下降,1998年以后已多数降为负值。同时,三省的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系数虽然前后两个时期相比略有下降,但始终保持了较高水平。

第三,东北地区就业结构不合理,呈现出逆工业化趋势。近年来东北地区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同时伴随着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稳步上升,这符合发展经济学关于工业化过程中就业结构演化的经典理论。但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却长期保持在高位水平,甚至呈现缓慢爬升趋势。一般来说,劳动力要素从劳动生产率较低的产业部门向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业部门流动,有利于经济增长。而从近年来东北地区就业结构的变化来看,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保持畸高,呈现出了逆工业化趋势,这既不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也不符合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要求。

二、分析与对策

从我们所提供数据的时间分期上看,产业结构调整是东北地区就业减少、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升高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从1998年后,国企改革造成的大量企业冗员下岗加大了东北地区的就业压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辉煌得益于计划经济时代政府的政策支持,而如今在体制改革中面临着的种种困难正是对这种政府干预经济行为的理性调整。

首先,解决就业问题应加快就业体制改革。改革以来,我国开始从计划经济时期“统包统配”的就业体制向市场化的就业体制转变,在城市形成了相互分割的二元劳动力市场,即与传统就业体制相联系的传统经济部门和与市场化就业体制相联系的新生经济部门。传统部门中冗员现象仍很突出,企业负担沉重,难以提高自身竞争力;而新生经济部门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以企业生存发展为导向,实行市场化的就业体制。我们应该立足于打破这种两个市场并存的局面,统一到市场化的就业体制上来,这符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同样也有助于促进传统经济部门提高竞争力,加快发展。实现这一目标,东北地区的主要困难在于国有经济比重过大,而非国有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针对这一问题,今后政府在引导投资时,应参照各行业的就业吸收能力确定重点投资领域的优先顺序。信贷政策需要改变那种偏好大项目、大企业、国有经济的倾向,应充分重视中小企业、农村非农产业的资金需求,取消不合理的人为障碍,让这些新生经济部门能够有平等的机会获得资本要素,同时要进一步发育和完善劳动力市场,矫正对劳动力要素价格的扭曲。针对东北地区国有经济调整中下岗职工较多的事实,政府的就业扶助政策应着眼于完善劳动力市场功能,帮助提高劳动者的职业转换能力。此外,加强对具有就业吸纳倾向的小企业、非正规部门的政策扶持,从投资、税收、融资、技术改造等多个方面给予扶持。

篇(6)

一、问卷调查的目的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高等教育连续的扩招,大学毕业生规模越来越大,而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职院校毕业生因专科学历等原因而遭遇求职尴尬的现象时有发生,要想更好地解决高职学生毕业即失业的问题,高职院校和用人单位必须进行深层次衔接。本次问卷调查对近3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从而为本课题的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明确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和对策。

二、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形势喜忧参半。调查问卷显示,21.2%的高职院校学生认为非常乐观,有多个意向职位供自己选择,自信能找到好工作;32.2%的高职院校学生认为乐观,通过努力能够找到比较满意的岗位;33.6%的高职院校学生认为不太乐观,通过多次面试后能够找到合适岗位;12.3%的高职院校学生认为不太乐观,通过多次面试后能够找到合适岗位;0.07%的高职院校学生认为形势堪忧,根本找不到工作。

(二)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在和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过程中,仍需要适当的调整。为更好地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2005年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实施的决定》。近些年,高等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为了达到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目的,不断进行调整。但是,在调查中发现35.6%的学生认为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存在一定的差距;14.4%的学生认为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高职院校学生对产业结构调整及相关政策缺乏了解。调查问卷显示,仅有14.7%的高职院校学生了解产业结构调整,其中深入了解的仅占到1.4%,53.4%的高职院校学生仅听说过产业结构调整,而对产业结构调整一无所知的学生占到调查总数的31.9%。

(四)如果重新选择专业,高职院校学生会将专业设置是否适应产业结构调整放在首位。52.7%的高职院校学生会将专业设置是否适应产业结构调整,有无良好发展前景作为首要考虑因素。25.3%的学生选择的是个人喜好;选择行业薪酬的学生占到16.5%;而选择亲友建议的仅占到5.5%。

(五)高职学校学生在行业选择时,将行业是否符合产业结构调整,前途远大列为主要考虑因素。调查中发现,45.9%的高职院校学生主要考虑行业符合产业结构调整,前途远大;20.9%的高职院校学生主要考虑与自己的专业对口;11.5%的高职院校学生主要考虑创业机会大;选择创业机会大和行业收入较高各占到8.8%;选择其他的占到4.1%。

三、建议与思考

纵观而言,政府、高职院校、用人单位、学生自身等需要多方面协调,才能保障高职院校学生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顺利就业。

(一)从政府角度思考。第一,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对产业结构调整了解程度不深的现状,政府应大力加强产业结构调整相关政策宣传,使高职院校学生在学校选择、专业选择、行业选择时,切实考虑到适应产业结构调整,从而顺利就业。第二,制定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政策,提高产业结构调整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

(二)从高职院校角度思考。第一,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要与产业发展相对接,切实做到招生与产业人才和行业人才需求相适应,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第二,高职院校应完善教学体系,合理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及课程安排体系,专业课程的安排应与产业需求相适应。加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课程,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转变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的需求,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专业就业适应度及就业竞争力的目的。第三,高职院校要加强就业引导,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机制。首先,发挥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学生选择合理的长期就业目标,帮助学生选择那些能够发挥自己特长和潜能的职业,让学生学以致用,增强就业竞争力,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其次,建立科学的就业指导制度,就业指导应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及时掌握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和信息,对学生适时作出现代化、专业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确保毕业生高质量的就业。

(三)从用人单位角度考虑。用人单位要努力创造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要树立正确的择才观念,根据本单位的长远人才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选拔不同专业、不同层次、适销对路的毕业生。针对各地人才数量与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间不平衡现象,以长远的、科学的、战略眼光,建立人才后备队伍,和高职院校共谋发展,解决就业难题,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协调、全面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四)从高职院校学生自身考虑。第一,就业观念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是首要问题。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应将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思想,贯穿始终。第二,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必须主动适用产业结构调整。第三,高职院学生要认清新形势下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树立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崭新的就业观,经受锻炼,接受考验。从思想观念上真正实现转变,树立实事求是、敢于竞争的就业观念,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四、本次调查的局限性

由于本次调查受一些因素的制约,调查对象大多数为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学生,女生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的比例。但本次调查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产业结构调整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方面的一些意识、态度、观念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产业结构调整下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边际消费 三次产业 结构调整 优化

边际消费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作用机制

(一)动态投入产出模型

动态投入产出模型是在静态投入产出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控制理论、宏观经济理论而构建起来的,又被称作变结构控制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它在研究经济发展、消费和投资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的对三次产业发展的状况、结构和方向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和反映,还能揭示出更多的经济内在运行规律。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基本公式行为为:

(1)

式中P为生产消耗系数矩阵,向量B=[B1,B2,…,Bn]S表示消费结构因素组成的向量,d为边际消费倾向,即MPC,H=(hij)为投资消耗系数矩阵,向量L=[l1,l2,l3,…,ln]S代表投资结构,k表示全社会的投资倾向,c和q分别表示自发消费量和自发投资量,Z0、ZF和ZM分别表示出口贸易向量、进口贸易向量和库存货物向量,F=[1,1,…,1]S,I代表单位矩阵。

(二)边际消费倾向对产业结构变化的作用机制

整个社会每增加的单位收入中有多少用于消费的比率被称为边际消费倾向,它是决定整个社会总体消费总量和增加幅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边际消费倾向值越大和增长幅度越快,代表整个社会的总消费额在增加,从而为更多的产业产出留下空间和驱动因素。从对公式(1)的计算分析中可以得出,当边际消费倾向发生变动时,其对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及三次产业部门各自产出的影响幅度,从公式(1)中可以看出,三次产业部门产出水平X(s)是变量边际消费倾向d的函数。边际消费倾向对产业产出的影响和边际消费倾向产业产出增量系数是研究边际消费倾向对产业产出影响作用时常用的几个指标。

1.边际消费倾向对产业产出的影响。边际消费倾向变化率会对国民经济三次产业产出产生影响,产业产出对边际消费倾向变化率是用来反映边际消费倾向变化率发生微小变动时的产业产量变化情况。用MMP表示边际消费倾向对三次产业产出的影响幅度,则有:

(2)

国民经济第i个部门的产出水平受单位边际消费倾向影响的变动幅度用MMPi表示,其经济学意义是每增加的单位边际消费倾向对第i个产业部门所产生的产品产量增加幅度,而MMP是由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对于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化率所组成的列向量,MMPi值的大小代表了第i个产业部门的产出水平与边际消费倾向变化率的紧密程度,也就是其产出与最终消费总量之间的关系。该值越大说明该产业部门与最终消费总量的关系越大,反之则越小,当MMPi=0时,说明该产业部门的产出水平主要依赖投资拉动,与最终消费没有任何直接性关系。

2.边际消费倾向产业产出增量系数。边际消费倾向产业产出增量系数的引入,主要是出于研究和分析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对于边际消费倾向的依赖程度。用MMAi(1%)来表示当边际消费倾向变化率出现1个百分点的变动时,第i个产业部门的产出变动的百分点。如果1个百分点的边际消费倾向变化率所引起的某个产业产出水平变化幅度为0.01MMP,这时其可以表示为MMP(1%),即有:

(3)

式中MMPi(1%)表示第i个产业部门对于边际消费倾向出现1个百分点的变化时,其产出变化额度,另外还有MMPi(1%)=0.01MMPi。根据上述分析,边际消费倾向产业产出增量系数为:

(4)

该式的经济学意义是反映在边际消费倾向出现1个百分点的增加幅度情况下,国民经济中第i个产业部门的产出增量份额在原产出中的比例和份额,从而可以计算和评价单位边际消费倾向变化对于第i个产业部门产出水平的影响程度。该系数可以用来分析国民经济内部不同的产业部门之间对于边际消费倾向变化的响应程度或变化幅度大小,该系数的值越大,说明单位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化对于该部门的产出水平影响程度越大。

我国三次产业产出中的边际消费倾向作用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和研究,本文选取了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相关资料和数据来研究边际消费倾向对于三次产业部门产出水平的影响幅度。根据公式(1),需要的相关数据包括生产消耗系数矩阵P、消费结构向量B以及2011年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产出向量X(s-1)。生产消耗系数矩阵P是各产业部门因为产品生产而消耗的投入,其具有长期的稳定性,消费结构是指全社会消费总额在三次产业部门结构中的分配比率,从其发展变化趋势来看在一段时间内基本上保持了相对稳定,根据相关数据可以得出:

将上述三个变量数据代入到公式(2)、(3)和(4)中,可以得到2010年经济运行的相关指标:

单位边际消费倾向变动对于国民经济三次产业产出量的影响为:

国民经济三次产业边际消费倾向增量系数为:

以上生产消耗系数矩阵P、消费结构向量B、上一时期产出水平X(s-1)等因素变量可以基于统计资料而进行确定,所以在第s年的边际消费倾向发生变动,第s年的国民经济产业部门的产出水平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以上计算分析,2010年国民经济运行中三次产业产出水平与边际消费倾向的关系如下:

第一,三次产业产出水平变化率对于边际消费倾向的反应均大于0,这说明增加和提高边际消费倾向可以有效地提升国民经济三次产业部门的产出水平。但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化对于每个产业产出水平的影响不同,第一产业在边际消费倾向提高1个百分点的情况下可以实现约467.04亿元的产出,第二产业可以实现约2876.04亿元的产出,第三产业可以实现约2137.35亿元的产出。

第二,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化对于三次产业产出水平的影响也是不均衡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对于边际消费倾向变化率的敏感性要明显强于第三产业。边际消费倾向产业产出增量系数可以用以判断每个产业受边际消费倾向变化率的影响幅度和大小。从计算结果来看,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边际消费倾向产业产出增量系数分别为1.12%和1.30%,均大于1,这意味着边际消费倾向每实现1个百分点的增加就可以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出水平带来多于1个以上百分点的增加,而第二产业的产出水平增长速度要小于边际消费倾向增长速度,说明其产业性质具有与第一、第三产业明显不同的特点。

基于边际消费视角的我国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一)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目标

根据国际公认的国民经济三次产业价值结构模式,如果一个国家的人均GDP为2000美元,那么三次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应该分别为15.4%、43.4%、41.2%。而我国2010年的经济数据统计年鉴中三次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分别为11.8%、48.1%、40.1%,如表1所示。从数字比例结构上看,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与国际公认的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过大,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滞后,这种产业结构不均衡的现状使得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遇到了瓶颈。所以需要以公认标准为参考依据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本文使用三次产业产出水平和产业GDP增加值置换的计算公式:

将三次产业在GDP中的比例转换为三次产业产出水平结构比例,转换后的结果如表2所示。

(二)调整边际消费倾向促使三次产业结构优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披露的相关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我国边际消费倾向与欧美国家相比平均要低20-30个百分点。本文假设k为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化幅度,且k

解此方程组得:k=0.3,ε1=-0.0237,ε2=0.0237,这时优化后的差距最小,ε12+ε22=0.0011932422,于是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分别为:

第一产业结构比例

第二产业结构比例

第三产业结构比例

从以上模型构建和计算结果上来看,当边际消费倾向提高30个百分点时,对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影响作用最大。这时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例上升到6.78%,与原先相比增加了0.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例下降到63.45%,与原先相比减少2.11个百分点,和目标值相差2.53%;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例上升到29.77%,与原先相比增加了1.92个百分点,达到了目标值。2010年产业产出结构调整前、调整后及其与目标产业结构比例的差距如图1所示,其反映了边际消费倾向的提高对于我国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的优化效应和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萍,梁新潮.厦门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发展研究,2009(1)

2.高欣,申博.印度产业结构变化对我国的启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6)

3.彭玲桃.内资投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12)

篇(8)

延寿县立足自身发展实际,置身国家实施新一轮老工业基地改造规划、长白山森林生态功能区建设、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等利好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大局,进一步深化对省情、市情、县情的认识,科学分析延寿发展的现实基础、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和阶段性特征,提出了“实施新战略、打造新优势、推动新发展、建设新延寿”的总体要求,制定了“兴产富县、兴园强工、兴水拓城、兴业惠民”的发展战略,确定了“建设民生事业强县、打造特色产业名城”的发展目标,进一步顺应了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实践中,我县特别是坚持把产业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引擎,始终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的有效途径,加快产业兴县、产业富县、产业强县的步伐。《哈市各区县(市)重点产业发展及布局规划》出台后,我县立足全市“8315”工程中“重点发展禽类屠宰加工业、培育发展粮食深加工业、打造亚麻产业基地”的产业定位,重点加快发展壮大绿色食品、亚麻纺织、医药制造、养生旅游等特色产业,全力打造绿色食品、亚麻纺织、养生旅游“三大特色产业名城”,全面发展稻米、大豆、粗粮、肉鸡、果菜、食用菌,以及纺织、医药、建材、装备制造、旅游等11个产业链条。

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构建特色产业体系

篇(9)

医药产业的发展决定药学教育的人才需求,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人才的层次、种类、数量有不同的要求。医药行业发展在新的产业规划布局刺激下发生变化,人才的供应无法实现同步提升,必将出现供应缺口。传统药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对市场需求反应慢,岗位指向宽泛而导致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弱,将很难适应新的医药市场需求,为避免产生课程设置与相关行业实际需求的时间差矛盾,保证药学毕业生就业率不受教育滞后现象影响,树立超前意识,科学预测未来新产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类别,超前调整课程安排,使人才的供求尽可能同步。

目前有许多教育科研工作者和机构对于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开展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发现药学本科生近年来就业形势良好,就业率在91%~100%之间[1-7];也有部分高校对药学人才需求进行调查和预测研究[8-10],认为未来生物药学、临床药学、医药市场营销学、循证药学等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将会大幅度提升,对药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研究指出应该重新定位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增强个人能力[11];对江西省6所高校药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创新能力培养、毕业实习及就业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应加大选修课及实验课比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订药学专业培养方案[12]。上述研究工作未基于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对药学人才就业能力需求变化的新特点开展相关的研究,因此,本文根据教育供给与需求理论,拟针对医药产业结构调整药学生就业能力需求变化对课程体系进行研究以提高药学生就业能力。

一、医药产业结构调整,药学人才就业能力需求变化

2010年11月,工信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了《关于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随着国家“十二五”相关政策的出台,医药行业带来了新一轮发展良机。未来国家医药产业结构将向优质化、学术化、集中化、国际化四个方向调整,“优质化”重质量;“学术化”重循证研究;“集中化”重GMP、GSP认证;“国际化”重品牌创新。因此,在新形势下未来药学专业人才需具备生产质量控制能力、循证研究能力、临床用药服务能力、创新药物研究能力等。随着医药市场的迅猛发展,药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及医疗机构药房对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药物研发、药品生产、质量监控、物流销售、医院药品调剂及药学服务相关岗位是药学专业人才的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就业岗位群。针对医药产业结构向优质化、学术化、集中化和国际化四大趋向调整,就业能力需求将随市场发生变化。

(一)药物研发岗位。新药研发的特点、现状、发展趋势决定了对药学人才的需求。我国的新药研发环节是医药产业链上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受研发投入低、知识产权保护不利、创新体系不合理等问题的困扰,我国医药产业自主创新水平低。但我国研发成本低、技术人员多,疾病谱和临床样本丰富,在中药新药研发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新药研究和开发阶段高层次的药学人才为主,但在新药研发申请和上市等环节,需要大批既懂药学相关知识又懂法律法规的复合型人才,层次要求不一定像新药研究阶段及临床前实验阶段那样高,药学本科生经过培训就可胜任。在临床试验环节,需要拥有基础医学知识、药学知识、统计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药学本科生也可胜任。考虑到我国医药专利环境的建设,还应加强对制药企业专利人或专利律师等专业人才的培养,以提高专利保护意识,加强药品的知识产权保护。

(二)药品生产岗位。自2011年3月1日起,凡新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生产企业新建(改、扩建)车间均应符合新版药品GMP的要求。而目前相关人员素质、知识结构难以适应新版GMP要求。根据药品生产组织过程、现状及发展趋势,可以判断药品生产岗位对人才的需求特点,要求毕业生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一是熟悉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的就业能力。能够根据药品的性质,筛选出包括质量监控,检验化验,自动化仪表控制等合适的设备,设计出各种参数。

二是熟悉生产工艺设计的就业能力。具备将实验室的药物生产工艺中试、放大,直至确定规模化大生产相应条件的能力;选择最合理、最经济的生产流程。在进行生产的同时还要进行工艺验证,采取周密的计划、严格的实验寻找出那些恰当的要素,包括最优的生产条件、操作参数、工艺限度及原材料的投入;何时、怎样对其进行评估;每一个重要工艺步骤应做的检测(中间控制、放行和特性)及验收标准,确保产品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

三是熟悉生产管理的就业能力。能确定生产计划指标、计算和核定生产能力、安排产品的生产进度、确定各车间的生产任务、组织实施、总结计划完成情况;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控制生产进度、测算实际产量与计划产量之间的偏差,并纠正偏差。

(三)药品流通岗位。根据《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要求及药品流通情况分析,药品流通环节注重的是从业经验的积累,对人才需求的层次并不高。《纲要》提出要加强药品流通理论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国内药品流通人才培训机制,支持和鼓励药品流通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形成层次多元、市场需要、企业欢迎的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全国药品流通职业经理人和其他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建立药品流通领域人才激励与约束机制。实施从业人员培训工程,“十二五”期间培训高级职业经理人2000人,中级职业经理人5000人,执业药师继续教育5000人,药学技术服务人员10000人,其他重点岗位20000人。药学高等教育应紧密结合这些要求,培养适用于流通环节的药学人才。

(四)药学服务岗位。目前我国药师数量不到40万名药师,而2020年我国共需要药师100余万名,培养药学服务型人才的工作显得任重而道远,成为药学人才缺口最大的一类。在药学服务方面,需要高层次人才要面向医疗机构提供临床药学服务。这类人才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用药知识,了解疾病诊断与治疗过程,善于与医生沟通和协作,可以作为医药结合的桥梁和枢纽。要熟知药物性质和作用,能够审核处方和指导合理用药,参与药物治疗决策并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临床用药利用与评价研究;参与查房和会诊;听取病情,了解病情及治疗方案,询问用药史,监测病人的用药。

除了医疗机构所需的高层次药学服务人才之外,还有数量众多的社区诊所、零售药店,这些机构需要大量的药学服务人才。依据我国药师缺乏的程度和药学教育的现状,可以培养大批药学服务人才充实这些岗位。每一位走进药店想购买药品的消费者都希望从药店获得用药方面的指导,而实际上能够得到的正确指导不多。药学高等教育应该认识到这种潜在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药学服务型人才。

二、就业能力需求变化,课程体系研究

药学类专业的知识结构经历了“化学一药学一工程学”到“化学一生物学一医学一药学”的过渡和发展。这类变化的动因是产业发展和产业需求,包括产业关联的发展和产业关联的需求。在医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经常有许多相关联的理论和技术手段逐步应用的药学研究中,逐步形成在药学教育中新的课程,或者作为新知识被纳入原有课程的知识体系。通过对文献进行研究,归纳出下列的知识内容极有可能在将来的药学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议临床药学服务方向开设药学心理学、药物基因组学、时间药学等课程作为选修课程;生物药学方向开设生物信息学、代谢组学、药物代谢学等课程作为选修课程;医药市场营销学方向开设药物计量学、药物经济学等课程作为选修课程;循证药学方向开设循证药学作为选修课程。

三、在实践教学体系中探索构建岗位技能培训模块

采用情景模拟或课外科技活动等方式,在传统实践教学体系中探索新增包括药房服务情景模拟、药厂制剂生产观摩及药品模拟营销等内容在内的岗位的技能培训模块,以适应不同就业岗位技能需求。在《药事管理学》实践教学中探索构建药房服务岗位技能培训模块;在《药剂学》实践教学中探索构建药厂制剂生产岗位技能培训模块;在《医药市场营销学》实践教学中探索构建药品营销岗位技能培训模块。通过岗位技能培训,学生比较系统地联系用人单位药事活动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实际工作中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药房服务岗位技能培训。①医院药房和社会药房情景模拟。学生分组扮演药房工作人员和患者,完成收方审方配药复核发药等药房调剂实践环节。②病区药房调剂情景模拟。由学生扮演护士角色,进行病区药品的核对,通过实战训练提高药房服务岗位的就业能力。

(二)药厂制剂生产岗位技能培训。以课外科技活动形势参观药厂GMP生产车间,制剂生产线,学型仪器设备操作方法等,提高药厂制剂生产岗位的就业能力。

(三)药品营销岗位技能培训。采用药品营销模拟实训,学生角色扮演药品推广销售人员、临床处方医生、药房进销管理人员等,拟设计两种情景模拟培训。①商务谈判情景模拟。学生两人为一组,自拟谈判课题,进行模拟商务谈判,最后撰写合同,拟定协议书。②医药促销情景模拟。学生自拟背景资料并以此为依据设计电话邀约方案,并结合电话沟通的技巧按照邀约方案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并模拟药品销售场景。观察者对销售人员所提出问题的质量和问题的效果进行评价。让学生掌握电话邀约的步骤和方法及拜访客户、进行产品演示的技巧。

四、在第二课堂环节增设拓展知识讲座

不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对临床药学服务进展、生物制药技术前沿、药物营销管理、循证医药学等前沿热点进行专题讲座,开阔学生的视野。

提高药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质,就是解决高等药学教育供求矛盾、公平与效率问题。根据“十二五”医药产业结构调整新趋向适时调整课程结构与教育模式,明确药学专业教育目的,才能提供高素质的药学人才服务于大众,才能形成适应就业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机制,药学生才能把学习作为提升自己人力资源和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转变就业观念以适应社会需求。因此,本文根据教育供给与需求理论研究以市场为导向的药学生就业能力完善课程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龙亮.药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J].华夏医学,2007,03:581-582.

[2]万忠兴,李荣科.我院医药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医教育,2009,05:20-22.

[3]李常玉,吕雄文,张媛媛,等.药学(临床药理学)专业本科已毕业五届学生就业状况及分析[J].安徽医药,2009,07:847-849.

[4]李刚,姜汪维,王露,等.石河子大学药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J].西北药学杂志,2009,05:411-413.

[5]焦淑清,侯巍,于莲.药学系2004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J].药学教育,2004,04:56-58.

[6]叶桦.历届药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J].药学教育,2006,05:58-60.

[7]马晓匡.我院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调研报告[J].大理医学院学报,2001,S1:154-155.

[8]王春玲,李民胜,黄贵华.广西药学类本科专业人才需求调查与分析[J].高教论坛,2009,03:55-58.

[9]陈雁,符崖,王羚郦.药科类学生质量追踪与毕业生需求调查[J].药学教育,2008,02:60-62.

[10]庞挺.我国药学服务型人才需求预测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篇(10)

一、高校体育产业概念

体育产业是指生产体育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并且提供体育服务的行业总称。 高校体育产业是属于体育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是指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高校所提供的各类体育服务及其有关体育产品活动的总和。高校体育产业作为社会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双重性 :一是经营性,二是社会性。

二、河南省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背景和机遇

(一)河南省社区体育场地器材缺乏,而高校体育资源丰厚

河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社区体育场地器材缺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随着经济的发展,河南省体育消费市场发展势头良好,需求较大,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来,由于各个高校都兴建了校校区,体育场地和器材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从市场的供求关系平衡上看,高校的体育资源势必要走向社会化,从而实现其自身的经济价值。

(二)河南省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加速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河南省社会的发展,经济体制的改革,居民的经济实力得到改善,从而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居民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人们的体育需求和健康意识日益增长。闲暇时间的增多,休闲娱乐体育的兴起,加快了体育消费市场的发展,随着我国离退休制度的建立,大批的离退休人员涌向社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以及人们的健康意识的提升和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人均寿命的逐渐增长加快了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我国目前60岁以上的人口约1.8亿,我国已进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老年人拥有大量的空余时间,而且还有迫切的健康长寿愿望,体育活动正好是他们保持健康,消除孤独与寂寞,延缓衰老,打发闲暇时间的理想途径,老年人对体育的热爱,推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随着河南省经济水平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实力增强,参与者体育消费能力提高。这也说明了现代人“花钱买健康”的体育意识正在形成。全民健身的快速发展对体育健身娱乐消费需求日益增大。

三、河南省高校体育产业的现状

(一)高校体育产业发展体制需要完善

高校体育产业的体制主要是管理体制和运营体制,一般情况下,学校把体育设施和各类场馆都安排给相关体育部门进行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学校领导部门就相关管理体制和运营方案的实施进行研究讨论,并安排有独立的负责人进行管理,而这些只是在实践中发展体育产业经验的总结,而没有形成一套完成的产业制度来进行规范操作。理论上也没形成一套完整的体育产业制度。

(二)受传统思想的束缚,缺乏市场意识

河南省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一方面,整个国家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平制约了河南省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目前,整个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高校体育市场的改革和发展,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和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受传统思想的约束,缺乏开放性,只注重学校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训练,也有部分领导认为高校体育搞产业化发展是不合理的。目前,高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主要目的是围绕教学,忽视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要求,在教学之外,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资源过分闲置,没有充分利用,增加了维修、保养经费的投入。因此要加快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首先要改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市场意识。

(三)缺少市场化运作的环境与手段

高校在进行体育产业化过程中,经营管理手段都比较简单,即使在盈利的情况下,也是进行着简单的“再生产”,很少在经验总结和创新的基础上进行宣传和扩大经营。没有合理通过现有的体育资源获的更大的利润,场馆器材设施的利用率也比较低,高校体育产业仅处于困家投资建成体育场馆设施的出租,以及有偿指导等低层次的经营阶段,覆盖的对象只是少数市民和高校师生,如此单一的资金投入和服务对象,影响了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缺乏市场化运作和商业赞助。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没有得到政府的政策扶持,整个社会也没有形成巨大的体育消费群体,许多居民缺乏体育消费观念,这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也起到了阻碍作用。

(四)政府对高校体育产业投入少,且投入渠道单一,体育产业自身经济价值和潜力尚未得到开发利用

河南省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在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的影响下,严重限制了社会各届办体育产业的积极性。缺乏经营市场的开拓性人才,高校体育产业自身经济价值和优势尚未得到开发。以往的高校体育产业,因受到体育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影响,否认它具有创造价值的经济属性,因而长期以来只靠国家投入,不重视自身的产业开发,只靠国家财政性体育经费维持,政府依旧承担着高校体育场地建设投资的主体责任,而这些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求。高校体育产业以体育教育为主导的体育主体产业尚未开发,体育教育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发展重点不突出。尤其是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和后备人才培养,以及高校体育科技产业等方面。

四、河南省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对策

(一)规范和完善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体制

高校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有良好有序的运行和管理体制。学校应当在原有体质与机制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使得产业的经营管理能够更加高效、规范、透明,从而更好的适应市场的发展。成立独立的体育产业管理委员会,培养选拔水平的体育产业负责人,通过改革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各级管理模式以及相应的检查评估机制, 确保在产业管理及其运营中不出漏洞。

(二)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强管理

高校的管理部门应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学习创新理念,提高对体育功能的认识。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的体育资源,向广大的居民提供有偿服务。同时对高校体育经营的部门机构提供政策的扶持,提供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高校体育管理者应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合理有效的利用自身的资源,找准发展的方向,突出高校体育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同时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实现高校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转换经营观念,引入市场机制

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是观念的转变。只有合理配置资源,才能推进高校体育资源的社会化和商业化,缓解社会体育资源缺乏的矛盾。高校体育产业的管理经营者,要培养服务意识和市场意识,要求与社会建立密切的联系,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多形式、多渠道地发展体育产业。了解社会居民对体育消费的需求。经营者在学校管理体制下有自和决策权,实行单独的方式运作,避免学校的行政干预。高校应采取有偿资助和联办,以及共享等方式,广泛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弥补资金不足的问题,促进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发展。领导者要围绕效益抓经营,围绕经营抓管理,管理要以效益为重点,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高校体育产业化运作环境。拓宽高校体育产业市场领域,提高经营的效率。

(四)充分利用高校自身的优势,积极发展体育产业

高校的体育资源丰富,师资力量雄厚。应充分利用高校的资源优势,对高校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改善体育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高校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大力培养体育产业人才,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体育产业管理者的水平。利用现有的场馆和师资开展一些培训班和辅导班,有效的利用教育资源。积极探寻适合体育产业发展的项目,形成自己的产业特色,整合体育市场。抓住市场的机遇,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高效益。充分利用体育人力、科研、场地器材设备等优势,积极开展学校和社区的健身活动。组织建立相应的体育机构,且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开展群众喜爱的体育竞赛和体育活动,全面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建立健全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机制,完善高校的体育赞助。高校体育和企业的联合是双赢的,高校应抓住机遇,发展体育产业。

基金项目:2013年度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课题编号:SKY―2013―2881

参考文献:

[1]龙冲.挖掘高校体育资源推动地方低于产业的发展[J].体育科技,2010,(04).

[2]崔晓霞.安徽省高校体育产业发展发展现状调研[J].中国体育科技,2003,(11) .

[3] 张鑫. 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策略探讨[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10,(1) .

篇(11)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西安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主要偏向于两个方向,从产业发展针对的人群来讲,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部分是在校的学生。另一部分是企业白领,从产业开发的项目来讲,主要集中在健身俱乐部和体育用品消费两方面。分析其消费人群,通过走访和翻阅文献资料,大体总结如下:学校众多是西安地区非常鲜明的教育特色,数十所高等学校都聚集在西安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近些年的高校扩招,西安地区的学生人数与日俱增,所以很多针对学生群体消费的宣传和消费内容就被众多的商家搬到了学校和学生聚集人数较多的场所。与此同时,随着西安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白领生活日益成为西安城市市民生活形态当中不可忽视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所追求的自然、时尚健康的生活内容成为众多体育产业商家研发的目标。所以,针对学生的消费心理所大量消耗的体育服装、体育赛事、体育宣传等等都有了充足的市场群体,白领所开展的假日休闲娱乐活动、健身健美娱乐活动等等都得到众多消费者的认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西安地区近些年大量涌现出的各种不同规模的健身俱乐部也反映出市民对于健身需求的增加,在体育产业的发展道路上,众多的商家看到了市民健身的需求,使得俱乐部化的发展成为西安市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对于体育服装的消费,从不同的款式到不同的价格,西安市中低高档体育服装的消费基本上呈现一比一的关系,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在体育服装消费市场中,产业的发展呈现不同层次的并进。

二、西安地区体育消费的特征

随着西安市逐步提升自己城市经济水平的同时,市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年提高,据调查研究报道,2000到2005年,西安市对于体育服装的消费大体上呈现高档服装与低端产品的消费数量在一比一左右,随着时间的延续和发展,我们调查发现,在目前的产品消费市场中,对于高端体育消费和低端体育消费的比值在逐年改变,这种改变主要来源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1)学生群体的消费能力在提高。(2)产业化的飞速发展加剧了产品的市场竞争,使得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更加明显。(3)地租的上涨也是消费出现重新选择的原因之一。(4)物价上涨和收入的增加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5)消费观念的改变是消费内容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三、西安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

每一个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都有其客观存在的因素,西安的经济发展在借鉴发达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还有一些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1)西安地区高校的发展 ,带动了西安的交通、旅游、通信、餐饮、娱乐等等行业的发展,调查中有人给我们阐述了一个不争的事实,高校出现封校的时候,西安很多高校周围的各种商业活动瞬间进入寒冬季节,很多商家甚至坦言,没有学生,他们考虑关门休整几个月。由此可见,高校的学生是促进一个片区甚至整个西安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2)便利的交通是连接东西方向贸易活动的枢纽。对于西安来讲,地理位置上的优越感是与生俱来的,便利的交通极大的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3)优厚的教育储备资源促进了该地区技术产业的发展,在高校如此密集的西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无疑找到了最好的归宿,

在经过几年的发展之后,西安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已经初具规模。

四、西安地区体育消费的趋势

根据调查,我们大体上对于西安地区体育消费的趋势做如下的概括:(1)休闲娱乐业会成为体育消费市场当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对于西安这样一个拥有大量高等学历人口的城市来讲,人们对于健康的概念日渐清晰,一方面健身娱乐是下班之后的健身健美运动会成为众多城市白领工作之余活动的首选,因为运动健康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节日休闲体育会成为众多家庭聚会的内容之一。户外体育运动可以放松疲惫的身体,也可以让亲人在户外呼吸新鲜的空气,所以这些活动无疑会成为时尚和潮流。(2)体育产业的消费在以往服装、体育用品消费上会进一步加大之外,对于高档体育用品和时尚运动项目的开展也会成为城市的新亮点。因为对于年轻人不断涌入的西安来讲,有活力有朝气的生活方式会逐渐的给城市带来新的气息。

五、西安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的对策

为了全面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使其在第三产业当中的市场比重愈显重要,作为体育产业的从事者来讲,在充分调研市场需求和掌握消费者心态之时,应该进一步加大对新兴体育产业的开发和利用,进一步刺激市民的消费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