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措施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 S718.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2-0168-0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自然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日益突出。保护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实现区域发展的关键。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发展,对保护各地独特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是一个重要的方向。野生动植物资源是生态系统的首要组成部分,决定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及稳定[1-2]。同时,野生动植物资源更是非常重要的物种资源,维系着遗传基因多样性,是今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可依赖的物质基础。此外,丰富、多样的野生动植物构成了丰富多样的景观资源,提供了人类文化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为此,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对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3]。
1 陕西太安省级自然保护区及野生动植物资源概况
陕西太安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宜君县西北部,属子午岭山系桥山余脉,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8°55′40″~109°12′20″,北纬35°19′40″~35°35′20″之间。总面积25 872 hm2,其中核心区面积6 187 hm2,缓冲区面积9 453 hm2,实验区面积10 232 hm2。该地区处于我国东部季风湿润区与内陆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区位独特,地形地貌多样,生物资源丰富。
优越的地理位置使保护区在植被性质上带有过渡的特色,呈现出森林和森林灌丛景观。其地带性植被——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是渭北黄土高原地区保存较完整的区域之一。华北成分为该地区的建群种和优势种,东北成分、蒙古成分、华中成分和中国喜马拉雅成分等多种植被区系成分并存,同时在植被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黄土高原特有成分。华北成分代表种有辽东栎、山杨、油松、侧柏;蒙古成分代表种有柠条、针茅;华中成分代表种有漆树、山棉花;东北成分代表种有小叶杨、白桦;中国喜马拉雅成分代表种有甘肃山楂、刺五加;黄土高原特有成分为山杏、山桃、文冠果、黄蔷薇、甘草等。保护区内现存高等植物101科逾800种。经初步调查,现有野生药用植物和经济植物逾170种,其中根茎类55种,花草叶类48种,种实和其他69种。有宜君党参、柴胡、黄芩、连翘、核桃等名优特产。
保护区动物地理分布以古北界为主,兼有东洋界和广布种,拥有较丰富的动物种类。区内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4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5种。
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构成了该地区独具特色的森林生态系统,是渭北地区最大的一片“绿洲”,对维护生态安全、发展景观旅游业、增加当地的旅游业收益有着重要的作用。
2 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面临的问题
2.1 交通迅速发展对野生动植物构成严重影响
随着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强盛,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也不断加大,在公路交通方面,更是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保护区,公路的建设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但是对野生动物而言,则意味着生活和取食范围的缩小和破碎,在很大程度上对动物的迁徙、繁殖和活动带了不良影响。
2.2 人为活动的干扰
一方面,由于群众法制观念和保护意识的淡泊,在传统行为习惯的影响下,用私制“电猫”等工具滥捕滥猎野猪、獾等野生动物,也对其他动物造成伤害,乱采、乱挖野生植物的现象也十分突出;另一方面,不法分子受利益驱使,存在偷猎、偷采等隐患,给资源安全造成了威胁。另外,森林火灾也对保护区管护工作的首要大敌。
2.3 保护资金短缺
省级自然保护没有专项建设资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工作的开展,而保护区的管护工作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长期的监测和管护,由于资金的缺乏和限制,使保护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滞后。
2.4 队伍建设滞后
保护队伍专业水平低,培训学习机会少,没有一定具有专业水平的技术人员,跟不上现代保护工作的步伐。
2.5 科学技术应用含量低
现代高科技设备应用少,如缺少GPS和GIS设备及系统,监测、保护工作不能科学量化,无法与现代监测、保护工作接轨,保护工作在管理上技术含量有待于提高。
3 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对策
3.1 合理区划保护站
根据工作需要,区划保护站点,落实管理区域,建立制度,明确工作目标和措施,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监测,及时准确掌握动植物资源的变化,并针对意外、突发险情及时开展救治工作[4]。
3.2 加强队伍建设
从提高职工建设入手,确立合理的培训和学习计划,有目的地对职工进行进行培训,大力提高职工工作能力,使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单位所交办的巡护任务,遇到突况能够采取及时、得力的保护和营救措施。
3.3 加大资金投入
应千万百计保障资金的投入,以国家和地方政府为投资主体,同时吸纳各方投入,尽量扩大建设资金,以支持保护区的建设,发挥其应用作用。
3.4 加强执法力度和防火工作
从重、从严打击一切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活动,做到依法保护,从根本上让违法犯罪分子认识到高压线的作用,形成全社会保护的社会环境。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减少森林火灾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积极开展防火宣传,强化火源管理,尽可能消灭一切火源隐患,杜绝保护区内火灾的发生,保障野生动植物栖息的安全。
3.5 强化宣传
建立保护区宣传网站、科普知识博物馆、设立标志牌、开通彩信宣传服务功能,进行全方位宣传,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环境意识,形成热爱保护区的良好风气。在教育方法和渠道上,应实现多样性,对区域内群众以法律、法规为主,对参观和学习的其他群体以护林防火知识和科普教育为主。
3.6 充实科研力量,提高科研水平
稳定现有科研队伍,逐步扩大科研队伍人员数量,加强与科研院所、学校的合作交流,全面提高保护区的科研能力。在队伍建设方面,要制定符合实际的人才培训规划,定期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培养能主持课题研究的技术人员,奠定保护区的技术基础[5]。
4 参考文献
[1] 朱振华,毋其爱,杨礼攀.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J].林业科技,2003(6):63-65.
[2] 龙万.巴东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现状及对策[J].湖北林业科技,2004(2):59-62.
青藏高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青藏高原的气候一方面受夏季印度西南季风和冬季西北环流控制,另一方面又受到东南季风的影响,沿东南至西北方向,气候也由暖温湿润向寒冷半干旱和寒冷干旱变化,由此形成了东南部降水量达到2000―3000毫米,而在西北部仅为300―500毫米的现象。受地形地貌、气候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青藏高原的植被,也呈现由东南向西北方向的变化,依次出现了常绿阔叶林、寒温针叶林、高寒灌丛、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等。由于青藏高原具有严寒、大风、高辐射、蒸散量大、土壤侵蚀等独特特性,乔木生长发育的生理生化活动难以维持,因此,森林分布极不均衡,除东南高山峡谷地区和西南部分国境界附近外,青藏高原几乎没有天然分布的乔木和大灌木,仅在村镇周围附近可见到生长不良的零星四旁树。青藏高原地区现有林地面积720.27万公顷,保护区总面积147.50万平方公里。
天然原生植被的形成是一个复杂、长期积累的过程。一个地区的原生植被是在这一地域特殊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是光、热、气、水、温度等长期积累的过程。现存的原始生态群落、天然原生植被和自然资源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青藏高原原生植被的地位和作用
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的生物群落,青藏高原集中分布了大量的特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被誉为高寒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库,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根据我国生物工作者的10次考察结果,已知整个高原有维管植物1500属,12000种以上,种数占全国总数的40%,其中青藏高原有60余个特有维管植物。青藏高原主要有森林生态系统、高寒灌丛草甸生态系统、高寒草原生态系统和高寒荒漠生态系统,由于长期生活在特殊的高寒条件下,无论在组成、结构和外貌等方面均表现出独特性,并且非常脆弱,如果遭到人为破坏,则很难恢复甚至不可能恢复起来。高原原生植被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资源,是人类宝贵财富。
青藏高原现有的原始生态群落是自然界长期积累、长期演化、不断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生长的结果。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净土和宝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必须保护好这块高原原生植被和野生动植物资源。
三、青藏高原原生植被保护现状与问题
目前,国家正在实施的林业六大重点建设工程,青藏高原地区涉及到四项。自治区占青藏高原面积的一半左右,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因此自治区原生植被保护的现状与问题,在青藏高原地区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这里以自治区的保护情况来说明整个青藏高原地区原生植被保护问题。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等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拉萨周边造林绿化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立了一批自然保护区,实施了生态搬迁。太阳能开发试验点、薪炭林建设都是为了保护植被、补充能源的需要,是很好的做法。
目前,青藏高原原生植被的恢复与保护主要采取工程措施,如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自然保护区及野生动物保护工程等,主要目的在于保护好自然状况良好的原生植被,同时恢复已经遭到破坏的原生植被生态系统,双管齐下。
自治区天然林保护工程自2000年5月启动以来,经过4年多的实施,工程进展顺利,取得了较好成绩。一是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品性采伐,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二是对120万公顷天然林资源实行长年管护;三是较好地完成了生态公益林阶段性建设任务,累计完成生态公益林建设7967公顷;四是生态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进展顺利。退耕还林工程2002年正式开始启动,2002―2003年已安排退耕还林任务40万亩,目前已完成了30万亩,取得了较好成效。同时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生物多样保护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截止目前,已建自然保护区13处,形成了一个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网络,并且拥有全国三个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世界最大的陆地哺乳类动物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达39万平方公里,约占自治区总面积的32%,囊括全区珍稀动植物种类的90%以上。这些林业生态工程措施促进了原生植被的保护,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由于青藏高原区位特殊,植被单纯、生态型居多,经济林较少,农林牧关系复杂,人口少,素质较低,社会经济水平欠发达,加上恶劣的自然条件,导致林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原生植被保护目前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边缘地区森林采伐使许多优良珍贵树种锐减,同时也威胁到林间植物和生活在森林中的动物,如喜马拉雅山白皮松、驼绒藜、塔尔羊和赤斑羚等。
二是对野生动植物的滥捕滥猎和滥采乱挖,如高原北缘地区出现了较大规模猎杀野牦牛和藏野驴等现象,使国家级濒危动植物资源大量减少。
三是盲目发展畜牧业,草场过牧引起退化,直接威胁原生植被的保护。
四是森林面积少,覆盖率低。不包括实际控制线以外的面积,森林覆盖率只有6.97%。
五是保护力度不够,由于多年来对青藏高原原生植被保护缺乏足够的认识,对野生动植物数量与种类等基本家底不清楚,缺乏全面、长期的保护与发展规划,更缺乏合理有效的保护措施。
四、保护青藏高原原生植被的基本思路及应采取的措施
按照林业跨越式发展总体思路,结合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以保护和恢复林草植被为主,开发和利用动植物资源为辅,实行严格保护和慎重开发相结合,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恢复该地区的原生林草植被,维持雪山、冰川、河流和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增强区域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生态功能,提高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环境质量,恢复和发展生物多样性,形成一个以高原原生植被为主体、布局合理、类型齐全的自然生态系统,实现高海拔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
青藏高原原生植被保护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保护为主的原则,要统筹好生态保护与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好生态保护与地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统筹好生态保护与农业、畜牧业发展。
二是坚持持之以恒的原则。根据国家的财力,代代相传,不可随意改变规划,法德并重。当前国家对林业的投入是空前的,一定要抓住这难得的历史机遇,乘势而上,开创性地把保护青藏高原原生植被工作抓上去。
三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青藏高原地区的社会、经济与自然状况,采取适合当地情况的措施与政策。
四是坚持分区突破的原则。在摸清家底的情况下,根据不同类型,划分若干区域,在易于保护的地区首先得到突破,积累经验,逐步开展。
五是坚持以科技为先导的原则。要积极推广和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提高科技含量,广泛吸收包括国内外不同主体参与保护与开发。
为了更加有效地促进青藏高原原生植被的保护与发展,有必要采取如下措施。
(一)开展科学考察和专题研究工作
青藏高原原生植被的状况和高海拔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特点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不清楚就不能很好地加以保护与发展,要改造自然必须认识自然。因此,要弄清青藏高原的社会、经济与自然资源保护的现况。应组织有关部门和科研单位,开展青藏高原原生植被和高海拔地区可持续发展专题研究,在充分调查摸清家底的基础上,针对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充分尊重当地人文、历史文化和资源利用方式,提出切合高海拔地区实际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对策,为有关政府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搞好规划和工作指导
为了促进高海拔地区可持续发展,青藏高原原生植被保护与发展要有一个好的规划,一个大的规划,明确青藏高原原生植被保护和高海拔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重点及需要采取的相应政策措施,以便指导今后的工作。
(三)加大投入,加快原生植被保护和建设步伐
鉴于青藏高原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生态环境脆弱,保护任务繁重,治理环境和开展生态保护需要国家给予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因此,要结合国家实施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防沙治沙等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加大对青藏高原生态建设和保护的力度,尽快恢复这一地区原生植被生态系统。同时要多渠道筹集各种资金,加快保护和发展进程。
(四)加大保护力度,强化保护措施
我县共有自然保护地四处,分别是****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区总面积*****公顷。其中:*****。
二、野保股工作主要做法
1、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
(一)全面摸排清理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按照县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文件要求,野保科高度重视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按照清理排查的问题清单,我们密切配合,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沟通衔接,对需要整改项目做了重点督查,积极填报了污染防治攻坚战进展情况,督促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整改落实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
(二)加大对林业法规政策的宣传和执行力度。严厉打击盗猎滥猎野生动物和滥采乱挖野生植物的违法行为,结合林政执法和“绿盾行动”“候鸟行动”等专项集中整治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和典型教育,有效制止了非法开采、乱捕乱猎、盗伐等破坏活动,积极处理了冷集镇**流域非法布设拦鸟网的举报信息,部署冷集林业管理站积极进行拆除处理。把破坏自然保护区内林业生态建设的人为因素降到了最低,为生态环境的快速恢复提供了保障。
(三)确标立界工作顺利推动。重点协调**保护区管理局开展好自然保护区勘界立标工作,经过现场踏界,目前已布设界桩界碑预布设界桩点,基本完成确标立界工作任务。仅有边远、河流和功能区界桩因自然因素影响未布设到位。
(四)积极开展自然保护区联合专项执法检查工作。根据省环保厅文件要求,积极安排部署,抽调专人成立专班,认真梳理有关资料,全面开展“绿盾2018”专项行动回头看和自然保护区问题排查工作,确保自然保护区各类问题检查到位、查处到位、整改到位。对全县各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开展的各项执法检查。主要是***坚决整改等,完成自然保护地环境突出问题验收整改销号工作。
2、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工作
(一)加强林业行政执法工作。认真学习贯彻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项保护管理责任措施,切实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日常管理。
(二)强化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与管理。学习了解野生动物和珍稀植物保护管理流程、制度,严格坚持审核审批程序,依法办证,积极鼓励驯养繁殖、基地种植和合理开展经营利用活动,不断扩大建设规模,努力把好全县野生动植物养殖种植关。
(三)积极开展保护执法专项行动。协同联合森林公安、资源林政等部门开展了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有效维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安全。全县清理整治集贸县场、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场、查处非法猎捕、收购、运输野生动物及制品、收缴、处置等工作。达到了震慑犯罪、教育群众的目的。
(四)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工作。以“爱鸟周”摄影展为突破口,切实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政策法规和舆论宣传。
3、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
(一)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工作。围绕“宣传月”、“爱鸟周”活动主题,结合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重点和有关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在县区举办了宣传展板。各自然保护地和基层林管站相继组织人员深入重点林区、集镇,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宣传活动。
(二)认真开展野生鸟类疫源疫病布线监测活动。每年秋冬季,大批候鸟从北方迁飞途径我县,大量冬候鸟陆续迁至我县越冬,是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的关键时期。按照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要求,及早安排部署,加大陆生野生保护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力度,切实做好以禽流感为主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和监测工作,及时掌握湿地鸟类活动动态,有效防范突发性重大陆生野生动物猎杀猎捕案件和疫情的发生,确保了生态安全,全年计划共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活动达*以上。
4、自然保护地建设工作
(一)对**湿地公园已争取的中央、省财政补助等项目实施方案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湿地公园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同时做好相关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的协助争取工作。通过开展湿地恢复工程、湿地保护工程、科普宣教工程的,实施围绕加大生态保护力度,进一步推动适度人工干预。围绕推动生态保护目标,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公园旅游战略提升。围绕构建生态**战略支点,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公园科普宣教工作。改善了湿地生态修复,为当地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用水安全保障。
(二)加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项目争取力度,确保能力建设资金,加大社会资金投资力度,实现社会投资零突破,加大生态监测投资争取力度,确保生态监测落实到位。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进一步建章立制完善保护措施,切实抓好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协调有关全县各自然保护地抓好对动植物保护工作的建设,积极开展乡镇林业站、国有林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调研和检查,进一步强化基层保护工作。督促各保护区落实管理和巡护制度,加强对珍稀野生动物栖息繁殖地及其湿地的保护,持续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清查力度,严厉打击非法乱建、非法开采、乱捕乱猎、盗伐等违法行为,切实做好自然保护区的各项保护管理工作,全面提高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管理水平。
(二)提高政治站位,健全长效机制,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全面停止核心区、缓冲区各类生产经营活动,严格依法规范资源保护开发和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工作。严厉查处保护区范围内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全面落实“整改销号”制度,确保各项整改任务有序推进,全面完成。
(三)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调整工作步伐,完善保护区管理机构设置。针对个别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界限不清等问题。做好勘界立标工作,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调整工作步伐,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职能作用。
(四)积极开展联合专项执法检查活动,进一步加强各自然保护区监控工作。
(五)加快对**、**总体规划的上报审批工作,积极督促森林公园按照规划既定的方案逐步落实。
中图分类号:S8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0004002
1引言
野生动物在维护生态平衡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野生动物保护是一项生态性、公益性、社会性很强的事业,日益成为社会所重视和关注的热点和敏感问题,甚至关系到一个国家、地方的形象和文明程度。宣恩县位于鄂西南边陲,北纬30°,境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经济利益的驱使,乱捕滥猎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到野生动物的栖息和繁衍。为加强宣恩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笔者对该县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2宣恩县野生动物资源现状
宣恩县地处鄂西南边陲,位于东经109°11′~109°55′,北纬29°33~30′12′,南北长73.9km,东西宽71.5km,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山地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夏凉,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全县林业用地1870km2,占国土面积的68.5%,森林覆盖率68.38%,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了野生动物的栖息与繁衍,使得该县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仅境内的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有野生动物146种,其中有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大鲵(娃娃鱼)、水獭、大灵猫、小灵猫、獐、林麝、苏门羚等,还有经济价值较高的果子狸、穿山甲、狗獾、黑熊、黄麂等。
3宣恩县野生动物保护现状
3.1乱捕滥猎现象比较突出
由于利用野生动物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野生无主,谁猎谁有”的习惯思想比较严重,加之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对蛇类、湿地鸟类和冬季兽类的乱捕滥猎情况尤为突出,严重破坏了该地陆生野生动物的生息环境。如:2004年底,湖南龙山县的向某伙同其兄、其叔与宣恩县珠山镇的郭某、李某5人,在天井堡采取挖坑、埋网、诱骗的方式非法猎捕了11只猕猴。2009年9月,龚某在椿木营乡非法猎捕了6只飞狐(棕足鼯鼠),准备运往湖南贩卖,被该乡派出所民警查获。
3.2野生动物资源数量保护与利用的矛盾突出
宣恩县现有的野生动物资源虽然丰富,但可利用资源不多。近几年来,随着野生动物药用、食用、保健、工业用等方面的价值被不断地发掘和利用,越来越多的保健食品和药物需以野生动物作原料,宾馆酒楼野生动物的菜肴也越来越受到顾客的青睐,社会消耗对野生动物需求量的猛增,对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在群众的保护意识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和保护管理力度不足够强大的情况下,其结果往往是野生动物遭到过量的猎捕,导致资源本底的持续下降。
3.3栖息地环境人为干扰多
宣恩县对野生动物栖息地产生较大干扰的人为活动是森林植被破坏,大型水利工程、城市化和集镇化建设等,使许多野生动物失去了栖息地或将栖息地人为割离。各种地质灾害对栖息地的破坏也十分严重,引起一些动物当场死亡或失去栖息地后被迫迁徙。
3.4资源浪费严重,人工培育替代资源少
例如爬行动物繁殖周期长,人工养殖技术尚未得到解决,蛇类养殖技术不成熟,利用水平粗放,综合利用和深度开发水平较低,大多数通过直接食用被消耗掉,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一直较低,不管是取胆弃蛇或取肉弃胆,都存在着严重的浪费,如此势必造成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
3.5基层保护体系不健全,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在乡镇一级,至今没有设置保护管理机构,有的连专职保护工作人员都没有;在许多乡镇林业工作站,保护管理职责常常被忽视。此外,在一些极度濒危野生动物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分布区、自然保护区,至今没有设立专门的保护机构,在不少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较集中的地方,以及野生动植物产品的集散地,没有执法监管队伍,有的虽然成立了机构,却是无编制、无专职人员、无经费的空架子,资源保护和执法监管工作根本就开展不起来。同时,由于保护管理工作专业性、政策性强,基层保护管理人员总体素质不适应现阶段保护工作的要求,导致对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理解出现偏差,很多政策贯彻到基层时,就走了形变了样。
3.6配套法规不完善
许多亟待开展的工作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也得不到法律法规的保障。例如,现行的《自然保护区条例》在管理机构设置、经费保障等方面的有些规定跟不上保护形势的发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对许多管理环节没有做出规定,难以实施有效的执法监管;对野生动物损害补偿问题,大部分地方没有制定补偿办法和标准。
4宣恩县野生动物保护措施
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要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要以项目为载体争取资金投入,在机构和编制问题上实施上下联动,将生态补偿范围扩大到地方级自然保护区,调整审批权限、集体林改革与保护等,从制度、监管、问责、惩处、宣传五方面着手,破解野生动物保护难题。
4.1切实抓好制度建设
一方面随着时展,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对野生动物捕、售行为的事实认定、保护范围等都当有所完善和加强;另一方面,着手启动宣恩县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掌握资源本底数据,研究编制好《林业“十二五”规划》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总体规划,争取《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实施方案》、《极度濒危野生动物拯救保护规划》和《宣恩县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建设规划》,推进野生动物损害补偿试点,积累经验,研究和规范化管理政策,逐步实现野生动物损害补偿工作的制度化;依法制定补偿办法、补偿标准,尽快出台地方配套法规,争取早日纳入中央财政补助的试点范围。
4.2建立野生动物监管体系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一旦发生在野生动植物集中分布区域或自然保护区,将对资源造成难以预料的损失。在这些区域一旦出现环境污染、乱捕滥猎、乱挖滥采等情况,也将直接威胁到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的安全。此外,野生动物疫源疫病还直接关系到公共卫生安全,责任重大。对上述潜在的隐患,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一定要未雨绸缪,制定周密的应急预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人员组织、物资储备,加强平时应急演练,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应急队伍,坚持观测、监测,发现情况及时上报,一旦遭遇突发事件时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稳妥处置,将突发事件可能导致的危害或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4.3提高野生动物保护队伍素质
人员素质不适应形势,是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贯彻落实难以到位或者走形变样的主要因素。要建立制度,为保护管理人员定期提供多种形式的培训、交流机会,促使他们及时更新保护理念,掌握保护专业知识和最新科技动态,准确理解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提高他们保护管理的实际能力;要逐步建立人员考核达标上岗制度,促使保护管理人员自觉学习保护法律法规、政策和专业知识,形成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良好风气;还要组织编制、完善工作手册和技术指南,逐步实现巡护、监测等保护管理行为的规范化。
4.4加大打击惩处力度
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各项保护和疫源疫病监测防控措施落到实处。滥捕乱猎滥食野生动物之所以频繁上演,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监管部门不作为有直接关系。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大对现有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使违法者承担更大的风险和代价,迫使其放弃捕猎野生动物、食用野生动物。
(1)切合实际,采取措施,提高防控职能。根据辖区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预案,公布举报电话、加强巡护和对护林防火队伍的领导与监督,充分发挥护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广大群众的监督作用,做到防患于未然,大造“严打”声势,进一步增强森林公安机关的威慑力。
(2)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对集贸市场及商店进行全面检查和集中整治。森林公安局与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时取得联系并密切配合,对全县的集贸市场和经营野生动物制品的商店进行全面检查,对无证经营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商贩依法进行查处,从末端切断贩卖野生动物的流通渠道。
(3)加强对交通要道的车辆检查,切断贩运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运输通道。根据实际情况,宣恩县森林公安局在209国道及省道对过往车辆进行昼夜检查,严防严查,进一步扩大了行动的影响面,保持了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
4.5搞好保护宣传教育
从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战略高度,切实提高对野生动物保护和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的认识。只有保护好野生动物,人类才具有良好生态环境和生存基础,才拥有一个鸟语花香、莺歌燕舞、生机勃勃的美好家园。同时,野生动物的保护状况直接关系到国民形象和国家声誉,对社会、经济、文化、外交的影响越来越广泛。认真开展保护野生动物资源重要意义以及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法律意识和保护野生动物的积极性。将宣传材料印发至辖区各村组,做到家喻户晓,制作宣传标语并在县电视台滚动播出,不定期出动宣传车,发放宣传资料,营造全民爱护、保护野生动物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宣传引导,使人们逐渐明白食用野生动物有害无益,是愚蠢和不文明的行为。只有食用野生动物的行为减少,野生动物失去销路,才有可能遏制非法捕猎野生动物现象的发生。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林业系统干部职工要做出表率,林业系统不得用野生动物菜肴招待客人,林业干部职工不得非法食用野生动物。
参考文献:
[1]张国庆,唐景文.市县级野生动物保护机构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林业勘查设计,2010,156(4):100~101.
1基本概况
1.1自然概况。漳河源保护区地处荆山山脉东麓,是由中山地形向低山、丘陵过渡的地带,位于市县西南山区,海拔在570~1300m之间。保护区内最高点海拔1236m,最低点海拔500m。全区地形西北高,坡度陡,东南低,地势较为平缓。
保护区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区。气候温和,雨热同期;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
保护区的成土母质主要是泥质页岩和石灰质页岩,除薛坪镇基本为石灰岩外,其它山地各种母质交错分布,土种错综复杂。
漳河为长江二级支流,由明阳洞河、九甲河、杨家河、西林河、东林河、甘溪河、小漳河、麻城河、茅坪河等支流汇集而成,干支流总长度593.7km,占县河流总长的30.28,流域面积1140km2。漳河北部源头三景庄,海拔1220.5m,河道险狭,两岸群山对峙,几无人烟,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植被完整,自然景观优美。漳河干流河床平均宽30m,河床比降为0.008%,河道面积为28km2。据历史水文资料记载,汛期水位平均为249m,最高水位为250.63m;最大流量为1020m3/秒(1963年8月1日),汛期平均流量为368m3/秒,枯水期流量为12m3/秒,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5亿m3。
1.2资源概况。县的薛坪镇、板桥镇、巡检镇、肖堰镇构成漳河源保护区的主体。保护区总面积39800hm2,其中林业用地26326hm2,农业用地10089hm2。这里森林覆盖率为66.2%。
保护区内共有植物1793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1种,国家珍稀濒危保护野生植物28种,国家珍贵树种13种,古树103株。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5种(银杏、红豆杉、南方红豆杉、珙桐、光叶珙桐)。
此外,漳河源区域茂密的森林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较为优越的栖息、繁殖场所。据动物普查资料记载,保护区共有野生脊椎动物268种;爬行类动物34种;两栖类动物23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8种,其中国家Ⅰ、Ⅱ级保护兽类16种,国家Ⅰ、Ⅱ级保护鸟类30种,国家Ⅱ级保护两栖类动物2种。漳河源自然保护区中有金钱豹、云豹、林麝、水獭、斑羚、小灵猫、大灵猫、秃鹳、黑鹳、雀鹰、穿山甲、金雕、大鲵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2保护区建设意义
2.1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漳河保护区森林覆盖率高,有大面积的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具有多种代表性的生态系统,自然环境稳定,适宜作长期的科学监测。保护区内山峰林立,是县境内高海拔的集中地带,地理环境特殊,地质历史悠久,地形复杂。加之地域偏远,保护区内相对人口较少,区内生态系统多样性至今仍保存完好,核心区基本呈原始状态,具有良好的自然性。保护区地形的复杂性、气候植被的过渡性,造就了其生态系统的敏感性和脆弱性。保护区石灰岩分布广泛,山势坡度较陡,植被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生态系统将逆行演替。
2.2种质资源保护的需要。保护区有189科828属1793种植物,26目80科268种野生脊椎动物,物种资源相当丰富,多样性十分显著,是一个巨大的种质资源库。同时,保护区内有许多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物种稀有性程度高,这对于保存珍稀野生动植物种质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3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森林资源数量减少、质量降低、水源涵养能力下降,部分河流已经出现断流。据调查,近几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县西南山区农作物受害面积达4000hm2,灾害严重年份受害面积达6000hm2。因此,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保障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区域各级政府和群众的迫切要求,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2.4保障水库长期稳定的发挥效益。位于漳河下游荆门市境内的漳河水库是全国人工水库之一,属特大级水库。总库容量20.35亿m3,正常库容17亿m3。水库宽阔,风景如画,水质优良,气候宜人,是疗病避暑和开展水上娱乐项目的理想之地,被喻为“湖北西湖”。1998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漳河源保护区的建立,将对水库安全运行,长期稳定发挥调节、灌溉、城市供水、防洪和发电等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建设的总体设想和措施
3.1建设类型。漳河源市级自然保护区是以森林植被及其生境所形成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即保护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植被、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共同形成的自然生态系统。主要保护对象包括:①保护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②保护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存栖息地;③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群落和模式植物、特有植物种;④保护森林、自然及人文景观。
3.2保护区建设应遵循的原则:①坚持以保护为主,保护与培育并重的原则。在保护好现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宜林荒山荒地的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提高林草植被覆盖度;②坚持重点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强化对核心区现有植物资源及珍稀野生动物严加保护,对实验区进行一般保护,在不造成污染、不破坏自然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可以在实验区适当开展生态旅游、多种经营、植被恢复等经营活动;③坚持保护与地区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有利于自然保护区发展的措施,将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纳入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④坚持科技推广、科研优先的原则。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特别是在水源涵养林建设模式、保护管理、旅游资源开发与评价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以科技成果指导和推动自然保护区建设。
3.3建设措施。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是一项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除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森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以外,还应就其综合性和特殊性,制定专门的保护管理条例及相应的政策,以保证管理工作行之有效。在保护和管理上应采取如下措施:①尽快建立保护区管理机构,组织强有力的保护队伍,设立保护区公安及执法机构;②加大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的资金投入,建立健全保护体系,加大保护力度,为保护区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③采取多种措施保护和拯救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物种,逐步扩大珍稀濒危植物群落和动物种群,保持生物多样性;④开展广泛的宣传
教育工作,提高专业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保护区及周边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
植被保护和恢复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措施,也是自然保护区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争取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支持,搞好天然林保护、公益林建设、日元贷款造林、退耕还林建设等工程,逐步改善保护区生态环境。
保护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奇特的自然景观、秀丽的风景是开展生态旅游的佳境。既有高山峡谷、珍禽异兽、源头溪流、奇山怪石、森林等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有玉印岩、卞和庙、卞和墓,明、清文人墨客的集聚地——三景庄,有“中武当”之称的九龙观,有建于明朝崇祯元年(1628年)的王氏民居、冯氏民居,以及青龙寨、五峰寨、点子寨、樊家寨等28座古山寨,有举世闻名的“鳄”化石,旧石器时代的石斧、石凿等著名文物的出土地和临沮城遗址、罗国遗址等多处重要人文景观。在不破坏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在实验区适当开发景区景点,突出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特点,建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旅游区,推动保护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保护区的科研工作。当前的主要任务是:①深入研究森林资源的保护措施、保护方式、管护体制、森林生态效益、植物群落演替规律;②探讨植被恢复措施,树种选择及树种配置,林、草植被的比例、盖度、种类对水资源变化的影响;③研究不同植被类型、不同牲畜承载量对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等;④利用保护对象存在的长期性和天然性,进行各种环境监测和定位研究;⑤从生态学原理上研究保护区旅游资源承载能力及旅游资源评价。参考文献:
[1]贺庆棠.森林环境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树木学(南方本)编写委员会.树木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中图分类号:S79 文献标识码:A
塞罕坝机械林场坐落于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北部,地处河北省最北部,是全国北方最大的人工林场。其营造的大面积以落叶松为主的人工林有效地阻止了浑善达克沙地向南推进和风沙对京津的侵袭,涵养了滦河、辽河水源。经过六十年的经营和保护,塞罕坝地区已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以及动物资源。目前,共有维管束植物8l科303属618种,陆生脊柱动物66科261种,鱼类5科32种,昆虫114科660种[1]。本文将在介绍塞罕坝地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一些保护和生态建设发展对策。
1.自然概况
土壤、植被、立地条件。林区内母岩多为玄武岩、凝灰岩,并有少量花岗岩和变质岩。土壤类型主要为灰色森林土和山地棕壤,也有部分草甸土、沼泽土,土壤质地多为壤土和沙壤土,有机质含量较高,一般在1.2~2.0%之间。林区内生物资源极其丰富,以寒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为主,以落叶松、樟子松、云杉、山杨、桦木类等为建群种。灌木主要有山刺玫、绣线菊、小叶锦鸡、黄柳、金露梅等;草本主要有针矛类、菊类、蒿类、披碱草、沙打旺、草木犀等。人工栽培种也成多样化,乔木主要为落叶松、樟子松、云杉等。
2.塞罕坝地区野生动植物资源
塞罕坝地区属典型的北温带气候。目前有藤本植物9种,木本植物102种,草本植物507种。具体来说,有大型真菌22科5l属79种;自生维管柬植物8l科303属618种,其中蕨类植物6科、10属、16种;裸子植物2科、4属、10种;被子植物73科、289属、592种,其中双子叶植物63科、227属、462种,单子叶植物10科、62属、130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4种,特有植物1种1变种2变型,在河北仅本地区有分布的植物有30余种。该地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种,即野大豆、蒙古黄芪、刺五加和沙芦草;有特有植物1种1变种2变型,即光萼山楂、长柱多裂叶荆芥、围场茶藨子和黄花胭脂花[1];保护区植物群系中含20种以上的大科有7科,含1~19种的较大科有8科,含5~9种的较小科有13科,含2~4种的小型科有25科,仅含1种的科有28科。含10种以上的大属共有6属,含5~9种的中型属共有13属,含2~4种的小属共有124属,区域单种属163属,真单种属6属[2]。
该地区有陆生野生脊柱动物4纲24目66科261种,鱼类5科24属32种,昆虫12目114科660种大型真菌22科5l属79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7种,其中一级保护5种,二级保护42种[3]。塞罕坝省级自然保护区共有陆生野生动物152种、亚种,隶属于4纲21目51科。其中两栖纲1目3科4种;爬行纲1目3科4种;鸟纲14目33科118种;哺乳纲5目12科26种[2]。
3.塞罕坝地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存在的问题
生物多样性不够丰富,植物种类较少。当地林地主要以人工纯林为主,林分郁闭度较高,因而林下植被种类较少。而在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处也未见较多的针阔叶、乔灌木和草本植物,野生动物种类少,种群密度不高。
野牛植物资源乱采现象严重。不少游人、当地农民和职工在林中任意采挖药材、各种山野菜等,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减少了物种。
存在次生污染。随着当地旅游的兴旺发展,出现了许多度假村,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度假村建设出现无序状态。垃圾处理不足,在景区内经常见到建筑和生活垃圾,造成次生污染。
4.生态建设发展对策
A.加强植物资源的保护
一是加大执法力度。以森林公安派出所和林政执法为主,经常性的开展打击破坏林区违法行为的活动,同时结合退耕还林和封山禁牧政策,二是加强宣传力度,转变保护观念,必须宣传到位不留盲区,不留死角。把保护植物资源工作提高到全民的高度,使全民具有爱护大自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尤其是一些稀有的金莲花基地,在利益驱使下有村民竟然夜里偷采,一定要从根本上改变观念来保护这些植物资源。离村落近的森林资源包括幼龄林地,要设立防护栏防止牲口践踏。
与科研院所联合建立新奇特植物资源繁育基地。充分利用塞罕坝地理优势及特殊的气候优势建立繁育基地,扩大繁殖规模,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根据植物特性和市场需求,分类筛选培育不同物种、品种的良种繁育基地,具备发展规模生产的苗木,为植物资源开发和永续利用奠定基础,如坝上白蘑、紫蘑、肉蘑、肉香远销国内外,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探索其菌种的永久保存方法就可保证这些种质资源永续利用。
加大造林、营林新技术投入力度,提高造林成活率。在造林树种选择上首先以乡土树种为龙头,该地区的乡土树种主要是落叶松、云杉、樟子松,采用这些树种造林是人工更新获得成功最大的保证。挖掘本地植物资源,培育多树种多层次混交林,实现不同地段、不同树龄、不同类型森林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森林资源经济与生态“双赢”目标。采用抗旱造林技术,主要有营养袋造林技术、保水剂造林技术、新型节水容器植树技术、ATP生根粉、抗旱造林粉、土壤强力增墒剂、地膜保水、茎干缠膜法等方法,提高造林成活率,确保造林质量。 伐区作业严格按照设计执行。伐区管理实行责任到人,管理员应根据伐区设计的数量、要求,在伐中负责监督检查,做到勤上山勤检查,制止违规行为、控制采伐类型,确保伐后林分郁闭度和保留株数达到设计要求,防止越界采伐、超强度采伐和异地采伐。伐区台账登记及时、账目清晰、数据准确。应把好伐区验收关,确保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
B.加强塞罕坝地区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
强化对群众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未来的教育与宣传,将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全民教育活动中,从而不断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此外,还要特别加强对犯罪分子集中区和野生动物分布区周边社区群众的教育,防患于未然。
建立健全基层管理机构,加大管理力度。加强就地保护即:在塞罕坝机械林场自然保护区设立森林公安局;在州、地一级设立管理分局,下设森林公安分局;在核心区、缓冲区设立管理站,下设森林公安派出所。以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为主体,以地方林业主管部门为依托,形成一个布局合理、科学有效的保护网络,进行就地管护,切实有效地保护野生动物的安全。
坚持依法保护,建立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为中心,以可操作性强、切合实际的配套法规为补充的法制体系,使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典型案件要公开曝光,甚至采取公审、公判的形式,达到震慑犯罪、教育群众的目的。并且,我们每一个执法者要不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自身素质,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用法律利剑来保护林区野生动物。
1 建立环境保护体系
1.1 建立环境保护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部应成立环境保护管理小组,设专职环保管理员。项目经理为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生产经理、项目总工、各职能科室负责人共同参与、分工负责。专职环保员负责制定项目的环保措施方案,全过程监督施工环保工作情况,负责检测现场的环境保护质量,解决工程施工中出现的环境污染技术问题,并配合好当地政府环保部门的工作。
1.2 制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根据ISO14000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律法规,制定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明确环保目标及措施。把环保责任层层分解到人,实行环保绩效与个人收入挂钩,提高职工的环保积极性。
2 落实环境保护措施
2.1 控制空气污染
2.1.1 在土方工程开工前做好最大干密度击实试验、土方碾压试验。确定最大干密度、最佳铺土厚度、最优含水量、最小压实功。根据最小压实功,确定合理的压实遍数,避免过压造成能源浪费;进行开挖区、弃土区、填筑区原地形地貌测绘,精心做好土方平衡,尽力做到土方综合运距最短,节省运土能耗,实现节能减排,减轻空气污染。
2.1.2 正在施工的开挖面、弃土面、填筑面应及时洒水、保持湿润;已施工完成的工作面应采取绿化、固化、覆盖措施,防止土体外漏;生活区、机械停置区、机械修理区应平整坚实,上撒石子,碎石地面既可回收利用,又能吸尘防尘。
2.1.3 选用清洁能源、清洁燃油、燃油清洁剂及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施工机械,降低机械废气排放量。
2.1.4 土方拉运须选用密闭式运输机械,防止沿途遗撒,运土时应避开4级以上大风,减轻扬尘。现场出入口处设置冲洗台,出场时必须将车辆清理干净,不得将泥沙带出现场。
2.1.5 施工现场禁止焚烧废油、塑料、油漆、沥青等易产生恶臭气体的废弃物。
2.2 防止水土流失
2.2.1 较陡的开挖面、疏松的弃土区、没削坡的填筑外边坡在雨水和地面径流冲刷下容易产生水土流失。因此在土方施工时,应避免陡坡开挖,防止土方坍塌滑坡;在弃土区、填筑区等地表处播种速生草种,进行绿化和水土保持;在施工区应尽量避免大面积砍伐树木和破环植被;雨季施工时还应设置截流沟、疏水沟,及时将工作面雨水排除,防止水土流失。
2.2.2 工程结束时,应将生活区、设备停置区、施工道路等临时用地恢复原貌。将因施工而破坏的植被进行绿化。
2.3 野生动植物保护
2.3.1 在施工过程中,对全体员工进行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宣传教育,提高保护野生动植物和生态环境的认识。注意保护动植物资源,尽量减轻对现有生态环境的破坏,创造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不捕猎野生动物,不砍伐野生植物,不在施工区水域捕捞任何水生生物。
2.3.2 在施工场地内发现正在使用的鸟巢或动物巢穴及受保护动物,妥善保护,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施工现场内有特殊意义的树木和野生动物时,设置必要的围栏加以保护。
2.4 噪声控制
2.4.1 挖掘机、推土机、运土汽车等施工机械进场必须先试车,确定系统良好,紧固件无松动、无不良噪声后方可投入使用。运行过程中经常检查保养,不准带病作业。施工过程中严禁施工机械超负荷运转,对噪声严重超标的机械应安装消音降噪设备。
2.4.2 禁止夜间(晚22:00至次日凌晨6:00)在居民区、医疗区、科研文教区等噪声敏感物集中区域附近进行施工作业。
2.4.3 长期工作在高噪声环境下而不采取任何有效的防护措施,必将导致永久性无可挽回的听力损失,甚至导致严重的职业性耳聋。强噪声除了可导致耳聋外,还可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血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生殖机能等产生不良影响。特别强烈的噪声还可导致神经失常、休克甚至危及生命。机械操作人员应佩戴噪音防护用具,预防职业性耳聋及其他职业病。
2.5 做好垃圾清运及废水排放工作
2.5.1 土方工程清障区域内的废弃民房、庄台、桥梁、涵洞须进行清除时,应将建筑垃圾填筑施工道路或废弃坑塘。禁止倒入河流、水沟影响行洪。
2.5.2 生活区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并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及时清运。
2.5.3 施工现场应针对生活、冲洗等污水设置相应处理设施,如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做到达标排放,避免污染水体。
2.5.4 施工机械应加强维修保养,防止燃油跑、冒、滴、漏;油料储存地,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
2.6 做好土壤水体、地下设施、文物等资源保护
2.6.1 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如电池、墨盒、油漆、涂料等应回收后交有资质单位处理。严禁在施工现场掩埋,更不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2.6.2 施工前应调查清楚地下各种设施,做好保护计划。保证施工场地周边的各类管道、管线、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运行。
2.6.3 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文物,立即停止施工,保护好现场并及时通报文物部门,协助文物部门做好工作。避让、保护好施工场区及周边的古树名木。
3 做好施工环境监控
3.1 项目经理应定期、不定期对施工现场和办公生活区环境进行全面细致的合规性检查,对环境工作人员应遵循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和检查,对环境工作人员进行督促指导,便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持续改进。
中图分类号 P93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5-97-03
Hebei Luan River Nature Reserve Wetland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Zhi Qiankun
(Mulan-weichang Forestry Administration,Weichang 068450,China)
Abstract:Wetlands is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survival,reproduction,development,is enriched biodiversity,has great ecological,social,social benefits.Hebei Luan River Nature Reserve wetland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enables wetland ecosystems and wildlife resources to be more effective in protecting,to allow ecosystems to function more perfect,and promote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Luan River nature reserve;Wetland;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湿地是由陆地系统和水体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综合体,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自然生态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1-2]。湿地是地球上最具活力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多样性的富集地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防止土壤侵蚀、美化环境等方面具有其它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湿地因具有巨大的水文和元素循环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3]。
我国沼泽湿地以东北三江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四川若尔盖和青藏高原为多,各地河漫滩、湖滨、海滨一带也有沼泽发育,山区多木本沼泽,平原则草本沼泽居多[4-5]。湿地占全球陆地面积的6%,是目前各种环境资源系统中受威胁最大的一类[6]。特别是20世纪以来,由于湿地被转化为工业、农业、居民用地等,造成湿地面积不断减少,湿地数量和质量下降的速度明显加快。据《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国家林业局2000年),全国围垦湖泊面积达130万hm2以上,由于围垦湖泊而失去调蓄容积350亿m3以上,超过了我国目前五大淡水湖面积之和,因围垦而消亡的天然湖泊近1 000个;由于水污染以及水源储量的减少,造成湿地质量持续下降,功能逐渐降低。一方面,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和危害程度越来越大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湿地资源和环境的多功能性和多价值性,以及湿地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因为湿地资源和环境是多功能和多价值的,所以必须根据不同湿地类型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实现对湿地资源的储存、湿地价值的替换和持续管理。
1 研究区域概况
河北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地处内蒙古高原和冀北山地的汇接地带,行政区位在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中西部地区,地理坐标为北纬41°47′~42°06′,东经116°51′~117°45′,海拔高度在750~1 829m,距承德150km、北京384km、天津504km,东以滦河支流伊逊河为界,南临庙宫水库,西接卡伦后沟牧场和郭家屯镇,北与御道口牧场、棋盘山镇为邻。
河北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位于阴山山脉、大兴安岭山脉的尾部向西南延伸和燕山山脉余脉的结合部,大体可分为侵蚀构造地形、构造剥蚀地形、剥蚀堆积地形、河谷阶地形四种地貌地形。土壤以棕壤、褐土、风砂土、草甸土、沼泽土、灰色森林土和黑土分布。气候属于中温带向寒温带过渡、半干旱向半湿润过渡、大陆性季风型高原山地气候。具有水热同季,冬长夏短、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的特征。年平均气温-1.4~4.7℃,无霜期67~128d,年均降水量380~560mm,太阳辐射总量为533.30~560.51kJ/cm2,年晴天稳定系数65%,≥6级大风日数27d。
河北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涉及御道口、老窝铺、南山嘴、西龙头等10个乡镇30个行政村。保护区周边现有882户,人口3 770人(含一个农业村)。据2005年统计,保护区内的人口达2 256人,其中满、蒙、回、鲜等少数民族人口占50.6%。这部分居民以放牧、采集山野资源、耕种部分土地、外出做工为生活来源,对资源保护管理影响不大。
2 湿地资源
河北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0 637.4hm2,由陆地和湿地两部分组成。其中:陆地面积40 130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9.25%;湿地面积10 507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0.75%。保护区内自然环境独特、生物资源多样,多条河流在保护区内相连穿过,由此而形成的河流湿地、下湿滩、草本沼泽湿地与周边的林地、草地相接,为鸟类栖息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境,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湿地生态系统。
区内分布有9条河流,包括小滦河、伊玛图河、伊逊河等,均属于滦河的支流,其中最大的支流是伊逊河,每年可为潘家口水库涵养和增加水源38亿t。同时还分布有大大小小的水泡子、河滩地、低洼地等。
区内生态系统完整,植被自然状态保持完好,生境多样,类型较多,结构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目前已知保护区有高等植物1 016种,其中苔藓植物201种,占全国苔藓植物总科数的27.2%、总属数的12.39%和总种数的5.83%;蕨类植物22种,占河北省蕨类植物总科数的60%、总属数的38.89%和总种数的22.49%;有野生种子植物90科、371属、793种(裸子植物11种,被子植物782种),占河北区系科数的70.3%、属数的52%、种数的39.4%。保护区是河北省野生种子植物区系中多样性较为丰富的区域之一。在野生植物中,列入保护区保护的植物有22种,其中有国家三级保护植物4种。
区内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据调查目前已知有各种野生动物1 278种。其中森林昆虫970种,隶属13目125科,以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为主,占区内昆虫总数的76.1%;鱼类21种,隶属4目5科,;两栖类5种,隶属1目3科;爬行类15种,隶属1目5科;鸟类228种,隶属16目5科,约占全国鸟类种数的1/5;哺乳动物46种,隶属6目14科。哺乳动物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有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有4种[7]。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有17种,河北省重点保护动物有貉、豹猫。
鸟类资源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有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33种,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165种,河北省重点保护动物15种,有白额燕鸥、普通夜鹰、三宝鸟等。
3 湿地保护与恢复的效益评价
3.1 生态效益
3.1.1 物种保护 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将使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得到更好地保护,人为干扰因素进一步减少或完全无人为干扰,成为野生动植物自然繁衍的栖息地和避难所。同时,通过积极开展资源保护和科学研究,有目的恢复、培育湿地植物资源,繁殖、驯化、招引珍稀鸟类,使野生动植物资源进一步增加,确保了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
3.1.2 净化污水 湿地内植物茂盛,具有较强的吸收和转化能力,同时水中生物种类繁多,大都具有富集氮、磷等功能。通过对上游水质和进入河北滦河上游湿地的水质进行分析比较,净化率分别为总氮47.1%、总磷63.4%、CODQr62.5%、BODs73.6%、硝酸盐氮60.8%、氨氮82.1%、总锰95.7%、总铁81.2%,可以看出河北滦河上游湿地不但对氮、磷具有较强的净化功能,而且对铁、锰等金属具有极高的吸附性[8-9]。
3.1.3 调节局部气候 河北滦河上游湿地水资源丰富,植物茂盛,对维持大气碳氮平衡,净化空气,防风固沙起到一定作用。据研究资料统计,河北滦河上游湿地每年每hm2释放氧气100t,吸收CO2137.5t,湿地面积10 507hm2,每年可释放氧气105.1万t,可吸收CO2145万t。此外,茂密的植被具有降低风速、蒸腾水分之功能,对局部气候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10]。
3.1.4 补充地下水 水由滦河上游湿地渗入地下含水层,不仅能恢复地下水的供给能力,而且能对废物和可溶性污染物产生过滤作用。据研究资料表明,河北滦河上游湿地每年可通过渗透补充地下水104万m3以上,对局部地下水的补充起到一定的作用。
3.2 社会效益
3.2.1 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利用保护区的资源优势发展生态和观鸟旅游业,向社会提供一个生态环境优美,旅游内容丰富多彩,具有较高旅游接待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的假日观光和休闲场所,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愿望、增强人们热爱大自然的情趣[9]。
3.2.2 带动周边社区经济发展 河北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湿地的保护与恢复通过技术应用、资金扶助,再加上政府的政策扶植,可以帮助、引导周边居民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带动周边社区经济的发展。还可通过生态旅游开发带动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周边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3.2.3 科研教学基地 河北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湿地的保护与恢复使各种野生动植物及其生态环境得到更加有效地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将会进一步增加,湿地生态系统将会得到更加有效完整地保护。类型多样的原生植被,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必然为研究自然、认识自然、探索自然奥秘提供良好的科研教学基地。
3.3 经济效益
3.3.1 直接效益 河北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湿地的保护与恢复直接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发展替代后续产业方面。通过发展湿地植物资源产业化开发、畜牧业、水产养殖、禽类养殖以及湿地生态旅游业等,不仅能够解决部分资源保护资金问题,为项目建设注入资金,而且对保护区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据初步测算,本项目具有较好的财务盈利能力,按每hm2湿地收入300元/a计算,保护区每年可增加收入300万元以上。
3.3.2 间接效益 基于绿色GDP的理念,河北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湿地的保护与恢复所带来的间接经济效益也是不可估量的。粗略估计,涵养水源调节空气减少风沙危害遏制土地沙化这几项年效益可超亿元。这种间接的经济效益虽不能直接以货币的形式体现出来,无可否认它确实是存在于现实之中的。植被覆盖率的增加,野生动植物种类对整个环境的影响,都有着潜在的经济效益,即间接经济效益。对这种经济效益的估算是一个长期的工作,目前尚无统一标准计算。因此,对保护区间接经济效益的评估和量化将作为一个专题,进行长期的研究。
4 总体评价与展望
河北滦河上游湿地保护与恢复将使保护区的湿地生态系统与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更加有效地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不断增强,生物物种资源不断丰富,蓄水滞洪能力更能得到充分发挥;保护区的管理体制更加科学,行政管理机构健全高效,保护管理和科研手段较为先进。同时,湿地生态旅游和多种经营活动取得长足进步,自养能力和造血功能得到增强,职工生活水平获得改善,并初步建成为全国重要的原生性温带湿地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和科研教学实习基地,提高河北滦河上游省级自然保护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促进整个河北滦河上游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MitschW J,Gosselink JM.Wetlands[M].NewYork:Van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 Inc.,1986.
[2]陈宜瑜,吕宪国.湿地功能与湿地科学的研究方向[J].湿地科学,2003,1(1):7-11.
[3]雷昆,张明祥.中国的湿地资源及其保护建议[J].湿地科学,2005,6(3):81-86.
[4]赵魁义.中国沼泽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5]赵魁义.青藏高原沼泽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育[J].湿地科学,2003,1(2):82-97.
[6]汤国平,刘小青. 湿地功能及保护措施探讨[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6(13):4-6.
[7]赵建成,吴跃峰,李盼威.温带暖温带交接带生物多样性研究―木兰围场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Abstract: xinjiang YiBiHu wetland nature reserve for national wetland nature reserve. Animal and plant resources around the lake district, it has rich natural wetland ecological system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typicality, importance, vulnerability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ourist value. YiBiHu wetland resources once suffered damage, ecological system presents a sign of recession. Now needs to intensify the wetland protec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restoration efforts, and moderate development and and reasonable use,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wetland functions benefit.
Key words: YiBiHu wetland resources, protection, research, tourism, and a variety of business
中图分类号: S15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概况
新疆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博乐市东北部,距博乐市40公里。在行政区划上地跨精河县、博乐市和阿拉山口口岸区。地理坐标为东经82°36′-83°50′;北纬44°37′-45°15′。东西长102.63公里,南北宽72.3公里,面积2670.85平方公里。艾比湖是准噶尔西部最低洼地和汇水中心。以艾比湖湖体为核心,包括湖滨地带形成了5500平方公里的湿地。
2000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新疆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 2002年6月成立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站址在阿拉山口。2003年管理站站址迁至博乐市市区。2007年4月国务院批准晋升为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9年3月升格为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级别为副县。
2 自然条件
2、1地形地貌
湿地自然保护区三面环山,仅东北部与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相连,湖滨地带由山前洪积冲积湖积平原组成。广泛分布石漠、砾漠、沙漠、土漠、盐漠、沼泽、滩涂。艾比湖地处湿地中西部,海拔189米。
2、2气候
艾比湖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属典型大陆性干旱气候,光热充足,保护区光照有效辐射量为65Kcal/cm.a,日照时数约2800小时。年平均温度为6—8℃,积温3000—3500℃,无霜期160天。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0%,极端相对湿度为5%以下。年平均降水量90.9毫米。与之相对的年蒸发量达3790毫米以上。艾比湖湿地位于阿拉山口主风通道区,年平均大风(大于17米/秒风速)天数高达165天。
2、3生物
2、3、1野生植物资源
艾比湖植被可分为5个植被类型,8个植被亚型,17种群系。艾比湖湿地处于中亚植物区系与蒙古植物区系的交汇带,造成了各个植物区系的接触、混合和特化,植被组成从藻类、菌类、苔藓、地衣、蕨类到有花植物,种类多样,艾比湖湿地的种子植物有53科191属385种,被子植物52科190属378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37科132属263种;单子叶植物15科58属115种。双子叶植物占优势,裸子植物种类最少。占中国干旱区植物种类总数的64%。
2、3、2野生动物资源
保护区湿地资源丰富,存在着河流、湖泊、森林、草原等隐域性生境,为各类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养育了丰富的动物资源。保护区内目前查明共有野生动物50科135种,其中两栖类2科4种,爬行纲6科10种,鸟纲28科111种,哺乳纲12科32种,鱼纲2科10种,水生浮游动物5类21种。
2、4水文
艾比湖流域是一个封闭性流域,地表、地下水资源的提供与不补给主要来源于山区,流域内有奎屯河、四棵树河、古尔图河、托托河、精河、大河沿子河、博尔塔拉河等7条主要河流和33条地表径流,水资源量为37.8亿立方米。艾比湖湖底平坦,属浅水湖。最大水深3米,平均水深1.4米左右。水质矿化度100—300克/升。
解放初期,入湖的补给水量为30亿立方米,湖水面积1250平方公里。二十世纪70年代以后,人口增加和大规模水土开发,拦截河流,艾比湖流域的河流入湖水量剧减,使湖面缩小到520多平方公里,地下水位下降了2—3米。储水量由30亿立方米减到7亿多立方米。流域内年浮尘天气超过100天。近几年来,在丘陵及平原区广泛实施了造林绿化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在荒漠区实施国家和地方重点公益林保护;水利部门严格控制水土开发,提取地下水。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了艾比湖及周边的植被保护,水资源量有所增加。目前精河、博尔塔拉河年补给入湖水量6亿立方米左右,地下水入湖水量1亿立方米左右,使湖面稳定在500—600平方公里范围内。
3自然资源评价
3、1 典型性
艾比湖是我国西部的国门湖泊,是中国重要湿地。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该地形成盐湖、沼泽、滩涂、石漠、砾漠、沙漠、土漠、盐漠等多种植被群落。艾比湖湿地独特的地形、地貌,多样化的湿地类型和较丰富的野生动植物种类,使这里构成了国内极端干旱区最具代表性的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典型性和较高的保护价值。
3、2 稀有性
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处准噶尔盆地西南缘,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条件,使这里的野生动物、植物种类明显多于周边地区。有国家一、二类保护野生动物35种,国家保护植物12种。同时这里又是中国新疆西北部重要的鸟类迁徙地、繁殖地、越冬地。这些宝贵的生物资源成为我国内陆干旱区一座独特的生物基因宝库。
3、3 多样性
一是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区内盐湖、沼泽、滩涂、石漠、砾漠、沙漠、土漠、盐漠构成了复杂多样的生境类型;植被类型多样,主要有旱生、湿生、盐生、水生等多种植物类型。
二是植物物种多样性。野生植物物种十分丰富,共有野生植物52科191属385种,水生浮游植物7门57属。
三是动物物种多样性。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大面积的湿地植被是各种野生动物的主要繁殖地、越冬地。保护区共有野生动物50科135种,其中两栖类2科4种,爬行纲6科10种,鸟纲28科111种,哺乳纲12科32种,鱼纲2科10种,水生浮游动物5类21种。
3、4 脆弱性
艾比湖及湖滨地带处在阿拉山口大风通道,处于影响区域生态环境的敏感地带,这里的地形、地貌、土壤、水文及植被构成的环境综合体极易受各种自然力和人为活动的影响。艾比湖地区的植被是其周边乃至整个天山北坡地区的天然绿色屏障,如不能很好地保护植被,会给周边及整个天山北坡的生态环境带来重大的风沙灾难。
3、5 重要性
保护区内有胡杨、中麻黄、甘草、 大叶白麻、精河沙拐枣、白梭梭、梭梭、阿魏、肉苁蓉、瓣鳞花、艾比湖桦等12种国家Ⅱ类保护野生植物。
保护区有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49种,其中:属于国家一类的保护动物有:四爪陆龟、黑鹳、白鹳、胡兀鹫、小鸨、大鸨、遗鸥、玉带海雕、金雕、波斑鸨;属于国家二类的保护动物有: 斑嘴鹈鹕、白鹈鹕、大天鹅、疣鼻天鹅、鸢、猎隼、苍鹰、灰鹤、长耳鴞、荒漠猫等39种。
此外属于自治区一、二类的保护动物有:鸢、草原雕、红胸、极北蝰、沙狐、赤狐、虎鼬、艾鼬、伶鼬、鸿雁、针尾鸭、鬣蜥、沙蜥、角鸊鷉、风头潜鸭、赤麻鸭、赤嘴潜鸭、环颈雉等18种。
3、6 科研和旅游价值
艾比湖与其周边地区具有丰富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资源,利于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艾比湖湖面和周围湿地为许多鸟类与其他动物、昆虫等提供了生息繁衍的栖息地,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地。
丰富的旅游资源。地文景观有沙漠、戈壁、雅丹地貌、湖积堤等。水文景观有大面积湖泊水域、小湖群、风景河段、沙质湖岸等。动植物景观有各类珍稀动植物。人文景观有丝绸之路北新道等古道穿越。另外,亚欧大陆桥从湖旁通过,为艾比湖的旅游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
4 主要保护管理措施
4、1动植物保护措施
4、1、1植物保护措施
根据保护区内植被分布和自然条件,划分不同类型的植被分布区,如艾比湖水生植物分布区等。
(2)在原有科克巴斯陶管理站和阔克塔拉管理站的基础上,增设8个管护站,修建巡护道路,配备交通、通讯工具,修建瞭望塔等设施。
(3)禁止向保护区内倾倒或排放工业废水、废渣、废液、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其它废弃物或污染物。
(4)在生态旅游区适当控制游客人数,最大限度的减少游憩对植被的影响。
4、1、2动物保护措施
(1)各管护站要配备责任心强的巡护员,加大巡护力度,以确保资源的安全性。
(2)林业主管部门和自然保护区要严格控制枪支、弹药。杜绝行政执法者执法违法、犯法现象发生。
(3)各管护站要利用法律武器,坚决打击非法猎捕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活动。
(4)建立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及时救护伤残、病弱、失散和周边群众送来的野生动物,通过救治,精心养护,使其恢复自然生存能力。对于幼小动物,需经历适应野外生存环境的驯养野化过程,否则不能放归野外。
(5)在各管护站建给饲站。在动物缺食期,管护员在巡护时定期对管护区内各给饲点补充食物并采取投食、引食等方式,扩大给饲范围。
(6)针对鸟类习性,建人工仿真鸟巢、建投食台,改善鸟类生存、繁殖环境。
4、2 科研宣教
4、2、1科学研究
(1)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属温带干旱区盐生湿地生物的汇集地带,大力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为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提供基础资料。
(2)湿地生态及演变规律的研究。通过对湿地生态系统内部生物物种的内在联系及生物链之间内在规律的研究,找出湿地生态及演变的规律,寻求人工促进的科学方法,维护生态平衡。
(3)湿地建群植物及珍稀濒危植物繁育、更新、复壮技术研究。
找出其个体及种群的生长发育规律,探索恢复种群、扩大数量的科学方法和途径,为有效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4)水生生物生态学研究。对水生生物生态链进行系统研究,找出水生生物的繁育、发展、消亡及对水体自我净化作用等保持和稳定湖泊和生态作用。
4、2、2科研监测
(1)气象监测:在石头房子管护站、阔克塔拉管理站建两个气象观测站,配备气象仪器,开展保护区气象观测工作。
(2)水文监测:在博河口、精河口、奎河口设置三处水文检测站,开展保护区水资源监测。
(3)病虫鼠害监测:在病虫鼠害发生严重的区域,建立固定的病虫鼠害观测点,掌握病虫鼠害发生、发展规律,为积极有效防治提供依据。
(4)生态定位监测:配备全球定位系统、地理遥感监测系统,对保护区内的土壤、植物、动物及生态环境进行动态监测,为艾比湖湿地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4、2、3科普宣教
建立科普教育中心,建成集科普宣教、大型会展于一体的综合楼。系统制作一批艾比湖历史演变模拟沙盘、图册、光盘等。
积极与宣传媒体建立业务关系,聘请专业人士来保护区进行现场拍摄,制作专题片。邀请各级新闻机构考察,撰写宣传报道,鼓励保护区职工在报刊杂志上投稿宣传。
(3)对保护区内所设置的标牌、指示物的内容进行精心制作,融标示与知识于一体。在鸟岛及博河口建观鸟台处,设置水鸟图谱、生活习性、迁飞路线等解说牌。
(4)在保护区不定期举办植树周、爱鸟观鸟周、保护知识竞赛、有关保护区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讲座等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环保法制意识。
4、3生态旅游设施建设
鸟岛景观建设
(2)特种动物养殖场建设
(3)沙疗中心建设
(4)生态旅游探险区建设
(5)湖面游览
(6)湖滨浴场
(7)建设盐湖景点
4、4多种经营设施建设
(1)人工种植经济林。在保护区内 有灌溉条件的实验区人工种植枸杞、俄罗斯大果沙棘等经济灌木林和肉苁蓉、甘草、麻黄等中药材,既美化绿化了保护区,又可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
(2)绿色食品深加工。在精河县建绿色食品加工厂,加工枸杞、甘草、肉苁蓉等中药材及特种养殖动物的肉类深加工。
塞罕坝机械林场坐落于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北部,地处河北省最北部,是全国北方最大的人工林场。其营造的大面积以落叶松为主的人工林有效地阻止了浑善达克沙地向南推进和风沙对京津的侵袭,涵养了滦河、辽河水源。经过六十年的经营和保护,塞罕坝地区已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以及动物资源。目前,共有维管束植物8l科303属618种,陆生脊柱动物66科261种,鱼类5科32种,昆虫114科660种[1]。本文将在介绍塞罕坝地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一些保护和生态建设发展对策。
1.自然概况
地理位置与地形地势特点。塞罕坝机械林场总经营面积140万亩,有林地面积112万亩,全场商品林面积38.3万亩,林场地理坐标为东经116?1′~117?9′、北纬42?2′~42?6′,林区属冀北山区与蒙古高原交汇区是华北唯一的坝下、坝上过渡带和森林~草原、森林~沙漠交错带,海拔1100~1840米。含高原和山地地貌,山地称为坝缘山地,属阴山山脉与大兴安岭余脉的交界地带。
土壤、植被、立地条件。林区内母岩多为玄武岩、凝灰岩,并有少量花岗岩和变质岩。土壤类型主要为灰色森林土和山地棕壤,也有部分草甸土、沼泽土,土壤质地多为壤土和沙壤土,有机质含量较高,一般在1.2~2.0%之间。林区内生物资源极其丰富,以寒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为主,以落叶松、樟子松、云杉、山杨、桦木类等为建群种。灌木主要有山刺玫、绣线菊、小叶锦鸡、黄柳、金露梅等;草本主要有针矛类、菊类、蒿类、披碱草、沙打旺、草木犀等。人工栽培种也成多样化,乔木主要为落叶松、樟子松、云杉等。
2.塞罕坝地区野生动植物资源
塞罕坝地区属典型的北温带气候。目前有藤本植物9种,木本植物102种,草本植物507种。具体来说,有大型真菌22科5l属79种;自生维管柬植物8l科303属618种,其中蕨类植物6科、10属、16种;裸子植物2科、4属、10种;被子植物73科、289属、592种,其中双子叶植物63科、227属、462种,单子叶植物10科、62属、130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4种,特有植物1种1变种2变型,在河北仅本地区有分布的植物有30余种。该地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种,即野大豆、蒙古黄芪、刺五加和沙芦草;有特有植物1种1变种2变型,即光萼山楂、长柱多裂叶荆芥、围场茶藨子和黄花胭脂花[1];保护区植物群系中含20种以上的大科有7科,含1~19种的较大科有8科,含5~9种的较小科有13科,含2~4种的小型科有25科,仅含1种的科有28科。含10种以上的大属共有6属,含5~9种的中型属共有13属,含2~4种的小属共有124属,区域单种属163属,真单种属6属[2]。
该地区有陆生野生脊柱动物4纲24目66科261种,鱼类5科24属32种,昆虫12目114科660种大型真菌22科5l属79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7种,其中一级保护5种,二级保护42种[3]。塞罕坝省级自然保护区共有陆生野生动物152种、亚种,隶属于4纲21目51科。其中两栖纲1目3科4种;爬行纲1目3科4种;鸟纲14目33科118种;哺乳纲5目12科26种[2]。
3.塞罕坝地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存在的问题
生物多样性不够丰富,植物种类较少。当地林地主要以人工纯林为主,林分郁闭度较高,因而林下植被种类较少。而在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处也未见较多的针阔叶、乔灌木和草本植物,野生动物种类少,种群密度不高。
野牛植物资源乱采现象严重。不少游人、当地农民和职工在林中任意采挖药材、各种山野菜等,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减少了物种。
存在次生污染。随着当地旅游的兴旺发展,出现了许多度假村,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度假村建设出现无序状态。垃圾处理不足,在景区内经常见到建筑和生活垃圾,造成次生污染。
4.生态建设发展对策
A.加强植物资源的保护
一是加大执法力度。以森林公安派出所和林政执法为主,经常性的开展打击破坏林区违法行为的活动,同时结合退耕还林和封山禁牧政策,二是加强宣传力度,转变保护观念,必须宣传到位不留盲区,不留死角。把保护植物资源工作提高到全民的高度,使全民具有爱护大自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尤其是一些稀有的金莲花基地,在利益驱使下有村民竟然夜里偷采,一定要从根本上改变观念来保护这些植物资源。离村落近的森林资源包括幼龄林地,要设立防护栏防止牲口践踏。
与科研院所联合建立新奇特植物资源繁育基地。充分利用塞罕坝地理优势及特殊的气候优势建立繁育基地,扩大繁殖规模,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根据植物特性和市场需求,分类筛选培育不同物种、品种的良种繁育基地,具备发展规模生产的苗木,为植物资源开发和永续利用奠定基础,如坝上白蘑、紫蘑、肉蘑、肉香远销国内外,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探索其菌种的永久保存方法就可保证这些种质资源永续利用。
加大造林、营林新技术投入力度,提高造林成活率。在造林树种选择上首先以乡土树种为龙头,该地区的乡土树种主要是落叶松、云杉、樟子松,采用这些树种造林是人工更新获得成功最大的保证。挖掘本地植物资源,培育多树种多层次混交林,实现不同地段、不同树龄、不同类型森林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森林资源经济与生态“双赢”目标。采用抗旱造林技术,主要有营养袋造林技术、保水剂造林技术、新型节水容器植树技术、ATP生根粉、抗旱造林粉、土壤强力增墒剂、地膜保水、茎干缠膜法等方法,提高造林成活率,确保造林质量。
伐区作业严格按照设计执行。伐区管理实行责任到人,管理员应根据伐区设计的数量、要求,在伐中负责监督检查,做到勤上山勤检查,制止违规行为、控制采伐类型,确保伐后林分郁闭度和保留株数达到设计要求,防止越界采伐、超强度采伐和异地采伐。伐区台账登记及时、账目清晰、数据准确。应把好伐区验收关,确保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
加强森林病虫害防御体系建设,加强森林病虫害的监测、预报网络体系建设,重视生物防治制剂研发,确立生物措施在防治森林病虫害中的主导地位;加大植物病虫害的检疫和执法力度。对不呈现高发态势的虫种一定要认真细致做好调查监测,以防突起,被动防治。
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每年9月15日到次年6月15日为防火期,在期内攀火楼每8分钟嘹望一次全场林火情况,同时增加流动岗对林火进行监控。森林防火设施包括望火楼、检查站、防火线、电话线路、大型防火牌、林道等。防火设备包括:用于防扑火的汽车、摩托车、链轨拖拉机、扑火机具、电台、中继台、电话等防火通道的建设、组建高效善战的专业扑火队伍,提高森林火灾综合防御控制能力。
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塞罕坝的生态效益远大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能将塞罕坝机械林场自然保护区纳入生态公益林补偿范围,建立补偿机制,实现公益林的生态效益,确保塞罕坝植物资源稳步增加,使塞罕坝机械林场林业发展步入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轨道。
B.加强塞罕坝地区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
强化对群众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未来的教育与宣传,将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全民教育活动中,从而不断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此外,还要特别加强对犯罪分子集中区和野生动物分布区周边社区群众的教育,防患于未然。
建立健全基层管理机构,加大管理力度。加强就地保护即:在塞罕坝机械林场自然保护区设立森林公安局;在州、地一级设立管理分局,下设森林公安分局;在核心区、缓冲区设立管理站,下设森林公安派出所。以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为主体,以地方林业主管部门为依托,形成一个布局合理、科学有效的保护网络,进行就地管护,切实有效地保护野生动物的安全。
增强投入,建立自然保护区管理投入的保障机制。塞罕坝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东南缘,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冀北山地交接处,地理坐标:北纬42?3′~42?7,′东经117?6′~117?5′。地貌上界于两个一级单元即内蒙古熔岩高原和冀北山地之间,主要是高原台地;南北长25.5km,东西宽27km,区域海拔高1500~1939.6m[3]。
经国务院批准的塞罕坝机械林场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0029.8公顷。保护区目前的管理部门装备落后、设施陈旧,不仅严重影响着管护工作的正常开展,而且对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也难以进行有效的打击。因此,应当建立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投入的保障机制,将这项工作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
坚持依法保护,建立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为中心,以可操作性强、切合实际的配套法规为补充的法制体系,使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典型案件要公开曝光,甚至采取公审、公判的形式,达到震慑犯罪、教育群众的目的。并且,我们每一个执法者要不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自身素质,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用法律利剑来保护林区野生动物。
水利水电工程一般涉及范围较广的施工工地,包括建筑工地施工区、生活办公区、加工场、料场、弃渣场及运输道路等,大多是位于野外,线长面广,往往涉及到土石方施工,工程施工很容易影响周围的环境,因此要特别重视保护环境。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规模大、工期长、强度大、机械化程度高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特点,机械设备数量多,且以中大型为主,加自卸汽车、大型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土石方开挖量可高达数百万至数千万立方米,施工高峰人数可超过万人。
1.1对水质的影响
(1)化学药剂的排放
接缝灌浆材料与主体工程的固结,一般以水泥灌浆为主,特殊情况需采用丙凝、甲凝和环氧树脂,并附加部分固化剂和稀释剂,这些化学试剂材料的外溢部分和少量残余,很可能会进入水体。
(2)大量生产废水的排放
大坝、电站、船闸等基础的开挖与骨料冲洗、混凝土保养,以及施工初期大面积的围堰填筑、场地平整、隧洞排水等,容易引起杂物和浑水流入天然河流。尤其是人工沙石料的加工和采掘的浑水排放量极大,可能增加旌工区江河水质的悬浮物质和混浊度。
(3)生活污水的排放
旌工人员生活污水、粪便,尤其是旌工初期的厕所多系简易式的,极易使清、污水造成混流而污染水质。
1.2对大气的影响
(1)各类粉尘排放的影响
飘尘、工区粉尘等污染物主要来自爆破、钻孔、开挖、散装水泥作业和围堰填筑,以及基坑出渣、开挖、大型汽车的运行等。另外,前方各施工企业、工厂车间及生活区各类炉、灶燃煤煤烟排放也会对大气造成一定的污染。
(2)各类燃油机械尾气排放的影响
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旋工的动力主要为燃油,各类大、中型机械设备中,土石方工程机械设备占多数。
1.3对噪声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工区噪声源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系统为主的固定、连续式的噪声源,另一个是以砂石料系统和混凝土拌。最大噪声如皮带输送机可以达到109dB左右,球磨机、空压机、振动筛等约达115dB,一般均属高频性质。
1.4固体废渣的问题
水利水电施工会产生大量废渣,主要包括开采后不用的石渣、弃土、砂料和淤泥等,如果不能及时清理,这些废渣会对当地生态造成一系列的危害。
1.5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施工期人员高度集中,又有很大的流动性,卫生条件和生活条件相对简陋,可能使当地一些流行病、传染病得到传播。
2环境保护措施
2.1加强水质的保护
(1)处理砂石料加工系统生产废水。经沉砂池沉淀,生产废水去除粗颗粒物后,再进入沉淀池和反应池,为了保护当地水尻并实现废水回用零排放,在沉淀池后设置抽水泵以及调节池,采取废水回收循环重复利用,损耗水从河中抽水补充,将经过处理后的水进入调节池储存,与废水一并处理再用。在沉淀池附近安置干化池,沉淀后的细沙和泥浆由污水管输送到干化池,经干化后运往附近的渣场。
(2)楼生产废水和混凝土拌集中后经沉淀池二级沉淀,充分处理后回收被循环使用,沉淀的泥浆定期清理被送到渣场。
(3)施工场地修建给沉沙池、排水沟,减少泥砂和废渣进入江河的量。施工前要制定施工措施。土石方开挖施工过程中,要充分保护开挖邻近建筑物和保持边坡的稳定。
(4)治理生产、生活污水,按要求对生产污水设置挡板、水沟塞、沉砂池等净化设旖,保证排水达标。
2.2防止污染和扰民
(1)要在工程开工前详细编制生活区和施工区的环境保护措施计划,尽可能减少施工方案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2)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以避免扰民施工作业,主要防止公害的产生。
(3)采取一切必要手段防止运输的物料进入场区道路和河道并安排专人及时清理。
(4)与施工区域附近的团体和居民建立良好的关系。可能造成噪音污染的,随时通报施工进展,事前通知,并设立投诉热线电话。
2.3加强噪声控制
(1)合理布置施工场地,隔音降噪。
(2)严格选用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施工机具。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提前对工程施工中需要使用的运输车辆以及混凝土振捣棒、打桩机等施工机械进行噪声监测,修理或调换噪声排放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机械以达到要求。
2.4保护空气质量
水泥、粉煤灰的防泄漏措施
在粉煤灰以及水泥运输装卸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密封状态,并从罐车由密封系统卸载到储存罐,储存罐安装警报器,并定期对其密封性能进行维修和检查。
(2) 减少开挖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①尽可能采用凿裂法施工。工程开挖施工中,可以用一般常用的挖掘机械直接挖装砂卵石和表层土覆盖层,尽量对岩石层的开挖采用凿裂法施工。
②减少钻孔和爆破过程中粉尘污染的具体措施。钻机安装除尘装置,减少粉尘:运用产尘较少的爆破技术,如光面爆破或缓冲爆破技术、正确运用预裂爆破、深孔微差挤压爆破技术等都能起到减尘作用。
混凝土拌和系统的防尘措旌
在混凝土拌和楼中安装了除尘器,在拌和楼生产过程中,除尘设施同时运转使用。制定除尘器的维护、使用和检修制度及规程,始终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2.5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1)施工后期对渣场顶面以及坡面进行整治,使场地平顺,利于覆土绿化以及复耕。
(2)做好弃渣场的综合治理。要采取工程保护措施防止渣场弃渣流失和边坡失稳。按照批准的弃渣规划有序地利用和堆放弃渣,在堆渣前要进行表土剥离,并合理堆存剥离表土。确保开挖和渣场边坡稳定,完善渣场地表给排水规划措施,防止任意倒放弃渣降低河道的泄洪能力以及影响其他承包人的施工和危及下游居民的安全。
(3)保持生活区以及施工区的环境卫生,在旋工区和生活营地设置足够数量的临时垃圾贮存设施,定期将垃圾送至指定垃圾场,防止垃圾流失,按要求进行覆土填埋。
2.6生态环境保护
(1)在施工场地内外发现正在使用的动物巢穴或鸟巢及受保护的动物,妥善保护,并及时报告给有关的部门。
(2)尽量避免在工地内造成不必要的砍伐树木或生态环境破坏,严禁在工地以外砍伐树木。
(3)在工程完工后,按要求清除施工区和生活区及其附近的的施工废弃物,拆除有必要保留的设施外的施工临时设施,完成环境恢复。
(4)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全体员工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宣传教育,提高保护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的认识,注意对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尽量减轻对现有生态环境的破坏,创造一个新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
(5)施工现场内有特殊意义的树木和野生动物生活,设置必要的围栏并加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