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拓宽德育途径大全11篇

时间:2024-01-03 17:51:1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拓宽德育途径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拓宽德育途径

篇(1)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4-00155-01

下面就提高中职德育水平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为基础,构建德育教育体系

学生的择业观、就业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学生家庭尤其是学生家长密不可分,同时也受到社会就业氛围、环境的影响。中职学校要在充分发挥学校德育工作网络作用的同时,花大气力,精心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体系,有针对性的开展学生的德育工作。要切实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首”的观念,主动与社会、相关企事业用人单位联系、沟通,及时把握社会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新要求、新观念,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要建立明确的工作方案,密切关注社会、企事业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保持与其他学校的联系,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班主任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一面“镜子”,对学生能起到表率、楷模的作用。一名称职的班主任在学生的心目中,其形象、地位甚至比父母还要高大,中职学校的班主任要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熏陶学生,要利用与学生在一起的机会多沟通、多谈心、多鼓励、多帮助,要广泛而深入地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听取学生的意见或建议,做好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班主任为“桥梁”,加强与学生家庭特别是家长的沟通,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携手教育学生,从而形成合力,营造出人人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的德育工作氛围。

二、寓“爱”于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是不断提高学生德力的法宝

我们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责任,是教师作为教育这种社会活动的执行者而承担的责任。在学生学习的时候,老师总是耐心指导,确保进入我校的学生都能学到一技之长,让每位学生将都能生存和发展。在学生生活和各项活动过程中,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更是父母般或是兄弟姐妹般关心他们,处处充满着无私的爱。学校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并平等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沟通,为学生创设一种积极向上、求真、尚美、向善、宽容大度、有希望、有追求、有阳光灿烂心情的美好环境。为此学校专门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立心理咨询室,针对当前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实际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心理指导活动,及时解决学生的一些心理和思想问题,总是力争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

三、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树立自信心,是不断提高学生德力的必要条件

当前中职学生越来越重视自身和感受,独立和自主意识越来越强,而过去种种原因又使他们充满了自卑心理。根据这种情况,我们逐步提出了帮助学生找回成功的自信和成才的愿望的德育教育思想。要求每位教师接纳和尊重每位学生的心理现状,认真研究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和愿意去做的事情,即寻找兴奋点,逐步利用表扬的手段去引导学生从普通的行为中获得自信,从优秀的行为中获得荣誉感,从对困难的克服和劳动创造中真正获得成就感和价值。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出发,安排一些低起点、小步走活动。例如,大、小型体育活动、晚会、趣味活动、特长一显伸手活动、技能节活动、各种常规达标评比等等促使学生发现自己看到自己的力量和长处,从而感受成功。

四、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线,拓展学校德育内容

职业道德教育以职业道德教育规范为主要内容,着重结合行业特点和行业职业道德规范,通过对学生进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教育,逐步树立学生敬业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法纪观念,增强抵制行业不正之风的能力。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一是充分发挥学校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作用。二是全面、深刻地挖掘、展示不同学科在完成道德教育中的不同价值,并且通过体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五、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职业能力是指技能训练以外的从业能力。主要包括对事物的认知和创造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组织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中职学校的德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要给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机会,要把较多的自由思考、 自由活动、多方面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

在教学秩序的适当规范指导下,学校的任务在于提供舞台,提供较宽松的气氛让学生自己去发展个性。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科技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能力水平都得到全面的、综合的发展。

篇(2)

消费领域,是人们运用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满足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场所、环境、条件、方式,以及结果的通称。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决定着消费的水平、质量和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拓宽消费领域,应该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从消费对象上讲,从实物性消费向着精神性消费拓宽

人们生活消费不仅消费一定实物,还应消费一定的精神生活资料如书籍、报刊等,以汲取广泛的政治、经济、法律等各方面的常识。这是因为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维系人们关系的是一种固定规范和惯例,一个普通公民不可能把消费权益法、产品“三包”规定,以及民法、刑法中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条文背得头头是道,但他可以得到律师的支援,尤其在大件耐用消费品的使用上受到劣质产品困扰时,只用付出少量法律咨询费用,就可以享受到专家们的研究成果,从而避免自己的消费支出在市场上受到损耗、耗散。由此可见,这种生活消费从物质到精神、从“实”到“虚”的方面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二、从消费结构上讲,重点加大发展资料在生活消费中的比重

消费结构指的是用于消费的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民生活是吃着甘蔗上高楼──步步高节节甜,“吃要讲营养、穿要讲漂亮、用要讲高档,住要将宽敞”。但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加大享受资料的比重时,不应该冷落了发展资料。处于技术革命环境下的人们应该有终身教育的现代化观念。只有投入适当的发展资料,更新自己的知识、理论、经验、技能并且紧密结合从事的工作岗位,让这些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这样,消费者可以通过晋级、奖金得到回报,也可以从激烈的岗位竞争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

三、从消费空间上讲,由消费空间的相对静止扩展到空间移动型消费

中国长期的封建小农经济条件使人们长期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打破了“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桃花源”式的生活方式。尤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家有了结余,双休日的实行又提供了时间,经济的发展又带来了交通的便利,使人民有了更大的可能跨出家门,走出城市,这种消费空间的移动是明显的,精神的享受是实实在在能够回味的。还有就是信息消费。购买安装一部电话,你就可以和外界沟通;如果再加上计算机,你就可以踏上信息高速公路,享受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总之,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型经济,各个地域的公民乃至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启迪着大家的经历、经验,开阔视野,陶冶性情,这是空间移动型消费或者说是旅游消费带给大家的深层感受。

四、从消费效果上讲,从粗放经营式的消费到注重消费效用的方向拓宽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受封建主义和外来腐朽思想影响,还存在着婚事大操大办、请客送礼等铺张浪费现象。这种消费是十分有害的。人们在进行生活消费的计划、决策时,应该树立注重消费效用的新观念。消费效用的含义指的是一定的消费支出与获得的物质生活资料、精神生活资料,以及劳务的比例关系,在消费支出一定的情况下,获得的使用价值量越大,获得的消费效用就越大。影响消费效用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的支出情况、消费品利用程度,以及消费品对身体的损益情形。市场经济本身是一种效益性经济,效益高者生存,效益低者、无效益者逐步被淘汰。因此,我们倡导的是有益、无害消费,应该摈弃的是无益、有害性消费,这样才能为现代化生产生产出高质量的劳动者。有关专家预测,21世纪困扰人类的“富贵病”,诸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以及困扰人类的头号杀手艾滋病,无一不是和有害性消费行为和无益性生活习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对于即将步入小康的中国人来讲,克服有害性消费行为和生活习惯,有着更加直接的现实意义。

篇(3)

在口语交际课堂上,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要激发学生人人参与口语交际的热情,创造良好的民主氛围。教师还要根据每次口语训练要求,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就地取材,创设情境,使口语交际课成为说的最佳阵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活了,这堂课就成功了一半,训练效果就会大大地提高。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口语交际训练仅仅依靠几节口语交际课远远是不够的。这种训练不仅要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始终,而且要让每门学科都能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因此,我们让每位教师都成为课题的参研人员,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给每个学生口语交际的机会。大家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方法,学生口语交际的训练都能落到实处。这样,学生在心理上获得了成功的满足感,不仅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更增强了口语交际的信心。

三、教师从幕前走向幕后,让学生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人

“六、一”儿童节的文娱晚会,语言类作品增多,鼓励学生自编自演,鼓励教师写,学生演。并且,节目主持工作全都交给学生。红领巾广播站更是培养和展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舞台。教师、学生一起写广播稿,由学生播音。

四、强化阅读积累,让学生说得更加精彩

篇(4)

一、 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中挖掘课程资源

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真实的生活,利用调查法、谈活法,了解学生入学前和入学后和情况、兴趣、爱好方面的特点。如“我家地址、电话号码,我最喜欢看的动画片,我最大的愿望,我最爱做的事,人最不喜欢的事”等情况进行统计,对这些资源与教材重组,设计出活动方案。在设计“我像小树苗”的主题活动中,我试图消除教育与生活、课堂与社会、知识与实践之间的隔阂,寻找最佳的教学切人点,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营造开放、宽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孩子们在开放式活动中充分去体验、去感悟、去获取。让孩子向爸爸妈妈了解自己出生的情况,找找自己成长中的变化;邀请怀孕的妈妈谈十月怀胎的感受,并在游戏中获得体验;采访现场的爸爸妈妈,说说自己成长中难忘的事,体会父母养育孩子的辛劳。通过与小伙伴、老师、家长、周围人的平等对话,孩子们学会合作交流,认识在亲身体验中得到了感悟,情感在相互碰撞中得到了升华。我不失时机地抓住孩子情感的火花,让他们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爸爸妈妈表达心声,通过打热线电话传递孩子与父母的真情,使孩子们学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样,将“生活化的课堂”、“课堂中的生活”融为一体,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自然、学得快乐,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上明白的道理,还应回到生活中进行体验,从而使之成为学生内在品德修养。当学生感悟到生命来之不易,父母养育自己非常艰辛,产生了对爸爸妈妈的感激之情后,我又布置了一个课外活动——让孩子回家后和父母一起想办法制作一张成长卡。一是继续在生活中体验父母、家庭的亲情,和父母共享成长的快乐;二是体现课程“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激起学生创造的愿望和乐趣,制作的应是一张有爱心、有意义、有创意的成长卡;三是通过“成长乐园”的展示,渗透一种积极人生观的启蒙教育,人的成长道路上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平坦的大道,有坎坷的险途,有时一帆风顺,有时逆水行舟。我们的生活还刚刚开始,今后的路还很长,我们要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父母,以愉快、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未来!

二、从环境中挖掘课程资源

“生活即教育”,环境是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潜积默化影响着学生。学校环境、上学路上、社区、家庭等这些儿童生活环境中蕴藏的丰富的资源,学生在其中的发现、存在的问题都是活动设计和开展时极好的载体。走进社区,深入生活,调查研究,学会生活,是一条极佳的途径。通过儿童的亲身感受、操作来完成,并在活动过程中,积累直接知识或经验,体验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发展自己的创造力。我带着学生走出教室,到社区去调查:我们社区有哪些公共设施,它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方便?你觉得还应增加哪些设施,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我们周围的环境又脏又乱,是怎么样造成的?我们身边有哪些危险,我们怎样做才能避免伤害?然后,对调查材料进行整理、交流,再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在亲身的体验过程中,学生懂得要保护环境,受护公共设施,对危险说“不”,才能生活得更好、更愉快、更安全的道理。

三、从教材中挖掘课程资源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提醒教师教材是个实现目标的工具,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学时要通过儿童的真实生活经验和活动去“激活”教材中的生活,使两者之间建立条通道。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通过儿童年的真实生活和自主活动来“展开”教材中的“生活”和“活动”设计,达到感受、理解、体验的目的。如教材中游戏“交通安全棋”,我引导学生多种方法玩,在课间玩,与家人玩,让“生活走进课堂,在课堂中学习生活”。

四、从教师自身挖掘课程资源

新课改中教师观已发生彻底改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中不是专注于“备教材”,而是以对儿童高度关怀的精神,去了解儿童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发展现状,与儿童双向交流加深这种了解,在此基础上创设有意义的情境教学,支持儿童身心投入地活动学习,促使他们心智的发展。根据教师的特点,充当“知心姐姐”的形象角色参与到活动中来,按尊重、理解的原则,对学生的困惑进行疏导与点拔,给学生切实的帮助。

篇(5)

由此我们提出,德育的功能就是培养人的完满的德性;德育过程是引导个人合于德性的现实生活展开的过程;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好生活,是生活的幸福。

一、现代德育的困境----与生活疏离

(一)生活对德育的疏离

社会发展至今,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物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人不知不觉就陷入了铺天盖地的物质世界。不仅如此,人们对物质的欲望也越来越大,这使得人陷入物质主义的泥坑而难以自拔。有用性成了生活的唯一尺度。与物质主义密切相关的是工具理性的扩张与技术的至上。“20世纪是第一个技术起决定作用的方式重新确定的时代,并且一开始使技术知识从掌握自然力量扩转为掌握社会生活,所有这一切都是成熟的标志,或者也可以说是我们文明危机的标志。”

现代社会强调个人利益,越来越多地赋予个人以独立和自由,非个人的标准已不再成为个人认可并乐于接受的生活基本准则,个人自由决定自己生活的方向。

个性得到了极大的张扬,个人不再刻意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共通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德性传统无法为继。人们越来越多地被赋予选择道德与选择何种道德的自由,共性的追求不再成为德育的庇护,个人可以自由决定是否接受德育影响。这既是一种进步同时又不可避免地消解了德育的力量。

物质主义与工具理性的高扬造成了德性在生活中的失落,大大削减了德育在生活中的地位,削减了德育之于生活的吸引力。个性的高扬与其性的失落则意味着尽管德性已越来越远离生活,恨铁不成钢的德育又无可奈何,它必须尊重个人的自由,这样的结果是生活越来越疏离德育。

(二)德育对生活的疏离

在生活逐渐疏离德育的同时,德育并没有积极应对,反而出现了背离生活的倾向,这样就加大了德育与生活之间的距离。

现代德育过分地强调外在功能,德育活动本身过多地着上了功利色彩。受外在功利制约,德育活动便不能按其当下应有的内在方式深入,从而不能使活动过程本身有效地充盈与愉悦。德育更多地进行的是与个人真实生活并无关联的活动,这样德育并没有改善个人当下的生活状态,个人不可能获得因德育展开的过程而带来个人生活的充盈与完满,德育影响与个人生活异质,德育影响会自然地受到个人当下生活的拒斥从而使德育在个人生活中趋于失落。

现代社会分工的加剧与现代生活变化的加快,使个人的整体生活为自身不同的角色分割,现代生活难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们在不同角色中履行不同的责任、完成不同的任务、遵循不同的准则。“现代把每个人的生活分隔成多种片段,每个片段都有它自己的准则和行为模式。”与此同时,现代德育并没有表现出对个人整体生活与内含于整体生活之整体德性的关注,过分地强调角色道德与职业道德,更准确地说是角色规范与职业规范。它强调的乃是角色行为和职业行为本身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而非个人整体生活的德性。个人遵循规则的行为是一种“创制”而非个体的道德“实践”。这样就加剧了个人整体生活与角色行为、职业行为的分离,大大削减了道德的内涵,淡化了德性的内在精神,最终意味着德育对个人整体生活的软弱无力。

困境是客观存在的。现代德育必须面对物质主义,工具理性与个性滥觞的事实,此构成德育的外在困境;必须面对远离生活而自身乏力的事实,此构成德育的内在困境。如果德育不能在解决以上问题中找到突破,德育将不可能走出失落。

困境的焦点在于德育与生活的疏离。“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德育同样也要而且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德育。

现代德育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回归生活。

二、走出困境----德育向生活回归

(一)回归生活----德育外在困境的突破

现代社会容许且尊重个人对物质的追求。问题在于盲目与过份。在四处高举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德育提倡个人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要注重精神追求,在实际中此两手抓便很难避免一手硬一手软的结局,德育流于空泛。要从根本上突破物质主义的樊篱,惟有指向物质之上的更高目的----生活的幸福,好生活。生活的目的在生活自身,在生活的善。物质在走向个人生活幸福的过程中只是外在的基础与手段。物质本身是非自足性的。德性作为手段与目的内在地统一于生活之中。这样,有用性作为手段的手段便不再是生活的尺度,德性就可能重新渗透生活。所以,德育应该的指向乃是个人的幸福生活,德育只有把个人引向生活,引向好生活,引向对好生活的追求,才可能摆脱以手段取代目的,以生活手段作为生活标准的歧途。

科学技术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科学的精神。问题在于,对科技的盲目崇拜支配了个人生活,使个人生活迷失了方向。在崇拜科技的信条下高喊要弘扬价值性必然是微弱的。要突破工具理性独尊的地位,必然要回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共同的指向----生活世界。个人的生活世界原本是整体性的、不可分割的。完整的生活世界离不开完整的经验,“生活是经验的生活”,只有经验的整体性,才可能建构生活的整体性,才可能实现人、生活的完整性。单纯依靠科技理性显然无法获得个人完整的经验。个人只有让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共同进入自己的经验,才可能获得经验的完整,才可能实现生活的完整与充盈。幸福的生活离不开生活的完整。德育应该把人引向人的生活世界,引导人去积极建构个人完整的生活经验,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在完整生活的建构过程中同时获得德性的完满,实现德育的目的。

个性解放乃是人类发展的表现,是人类长期力争的结果,强调个性的发展是时代的潮流。现代社会已很难建构一套统一的客观的非个人的标准,事实上已不可能再重新恢复古典时代的德性传统。强调个性意味着尊重个人的选择自由。个人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个人可以选择高尚无私的生活,也可以选择在不违法乱纪的前提下平庸自私的生活。不管是高尚还是平庸,都是你自己的生活,你必须对你自己的生活负责,德育引导你去选择而决非强迫你去选择----强迫之下实际上不存在选择。德育不可能让人彻底放弃他当下的生活来接受另一种规范的生活,选择总是自愿的,个人只可选择他可能接受的生活。德育必须先尊重真实的个人生活,在此基础上逐渐拓宽个人的生活视野,拓宽更广地践行个人生活意义的途径,从而更多地践行人类生活的共性,逐步提升个人的生活境界。只有尊重个人的生活,才可能赢得生活的尊重,个性总是再现于个人生活,表现为个人生活的特性。扼杀个性意味着扼杀个人生活的丰富性与独特性,现代德育决不应该如此,而是保护个人的个性,引导个性更好地展现并充盈于个人的生活,获得当下生活的充盈,并在此过程中寻求人类生活的共通性。

(二)回归生活----德育内在困境的突破

内在困境的关键在于德育偏离了其本意的目的。强调德育的外在功能未尝下可,问题在于,如果其内在功能都未能很好的实现,那么它怎么可能充分地实现其外在功能?个人的生活本并非为了成就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相反,成就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曾把生活分成三种:享乐的生活、政治的生活、思辨的生活,在他看来,德性比荣誉更能成为政治生活的目的,故政治活动本身亦内在地指向个人生活的完满。德育在引导牵涉政治思想品质的现实活动展开的过程上,应使之成为个人生活进一步拓展的活动,是内在于个人整体生活的,个人在此过程中能感受到生活意义的相应拓展与生活的充盈,个人能领略因其有关政治思想品质活动的展开所带来的生活的富足。德育不可能劝导人真诚地去做与其当下真实的个人生活毫无关涉的活动,去献身于个人生活世界之外的某个目的----除非该目的成为了一种生活的精神内含于个体生活世界----既如此,则该目的已经成为个人生活世界的一部分。

现代社会强调角色行为与职业行为的正当与合理,并不强调把完整的个人投入于角色与职业之中,使得人与行为分离,职业规范与个人德性分离。“不同人从事不同的工作,偏重于不同的活动,具有不同的生活经历,但作为生活中的每个人,他是整体性的,不可分割的。他不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一活动中,他的生活不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的狭隘的范围。”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他首先是人,然后才是特殊的人;他首先是生活中的人,然后才是从事某项恃殊活动的人。个人的德性是角色规范与职业规范的基础,只有以个人德性来统整人的职业规范,才可能使职业规范内化为个人整体德性的一部分,并真正成为个人真诚的行为准则。只有使人的德性渗透于生活全过程,才可能保持生活的整体性与统一性。这样,职业规范的遵循就不仅仅是个人职业行为公正合理的保证,而且是当下个人生活完满的重要内容。当个人倾其身心入于职业行为中,此行为即是个人的生活行为,个人生活由此而统一起来。这样,德育不是在加剧个人生活的分离,而是在增进并维护个人生活的完整与统一性,从而实现人之为人的统一与完整。

三、回归生活的德育途径

(一)从德育走向生活----德育途径之一

要实现德育向生活的回归,德育要先改变自己疏离生活的形象,主动关怀生活,建立与个人生活世界的广泛联系,拓宽德育影响与个人之间的对话语境,赢得生活的尊重,有效地渗透个人整体生活,改善自身对生活的软弱乏力。

爱祖国不是空洞的。真正的爱国之情必然牵涉个人的生活世界,是源自个人生活世界的内在的情感积累,是个人生活的精神支柱。不是因为祖国本身可爱就会自然地产生一种深厚的祖国之爱,不是因为你是祖国之子你就得无条件地去爱祖国,而是因为祖国与个人生活世界发生了有意义的牵涉,个人在此意义牵涉中内在地发生祖国之爱。只要这种牵涉永在,则个人对祖国之爱便永不消失。意义牵涉的改变也必然会引起祖国之爱的改变。所以,德育的关键在于把外在的目的转化为内在的目的,把德育内容转化成为与个人生活世界的意义牵涉,并引导个人理解、丰富、践行这种“牵涉”,在此“牵涉”中获得德性的发展。个人需要的不是理论的生活,而是生活的理论,即作为生活精神的理论。任何德育影响如果不能给生活以启迪,增进生活的理解与智慧,勇气与力量,那么它就只是说教----谁会需要空洞的说教呢?

现实德育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德育活动过程之于个人的乏味。“最完美的感觉就是那种处于良好状况的、指向自身最好对象的感觉。快乐使现实活动变得完美”,“使生活变得完美,使我们去追求它。”德育过程时刻指向当下的个人生活,引导个人生活的展开与充盈,积极影响个人当下的生存状态,使德育过程自身充实饱满、为快乐所充溢的过程。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助人乃是他充实他当时当地的生活状态的最佳途径,换任何一种行为他都无法享受到困这种方式而带来的充实与快乐,助人与他的好生活密切相连,助人就是他的好生活。很难想象,如果以助人为苦,是否能成就一种真正的雷锋精神。为什么说雷锋每年三月来四月去,根本就在于雷锋式的行为并没有真正内化为个人生活状态并作为充实个人当下生活过程的快乐途径。人们只是在做一种表浅行为的模仿,而没有触及真正的雷锋精神。

我们比较一下两种德育视角。以教导“诚实”为例。一是你应该诚实,诚实对社会和他人有利,你若欺骗别人,对人不利,你会失去别人的信赖,陷于孤立。

一是诚实是个人的好品性,它使个人心怀坦荡,既得人情之平又得我心之安,是个人好生活的重要品质。第一种乃是规范型的德育,“你不遵守A就会出现B,B对社会和你不利,所以你必须遵守A”。假设个人通过此过程遵守了A,但此人并非作为人整个地接受了A,而是出于B的利害关系贮存了这一规则。个人获得的是A的形式非A的精神,一旦条件许可个人就可能放弃A。显然这没有构成真正的德育,因为没有实现真正的内化。第二种始终立足个人及其生活,德育的展开与个人生活的展开相统一,个人不仅在践行某种德性,而且在获得生活的完满。正因为个人需要好的生活,所以他无法背离好生活的品质。个人获得的并非简单行为规范,而是内在的德性。个人既践行品质又获得了生活的完满。德育既实现了内在目的,又实现了外在目的。

我们认为,德育走向生活的关键是还原德育的外在目的,实现德育的内在目的,促进德育过程的生活化。

(二)从生活走向德育----德育途径之二

德育把个人带入人的真实生活中,激励个人去交往、创造、劳动,激励个人去生活、去经历、去体验,拓宽个人的生活视野和整个生活世界的内涵,激励个人不断去追求好的生活,在对好生活的追求中获得生活的完满,提升个人的生活境界,与此同时也获得内含于个人好生活的德性的完满。

人需要有意义的生活。德育引导人去追求生活的意义,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

“意义,来自于人在其世界中的‘牵涉’……人在世界中的‘牵涉’使得他的生活成为有意义的。”德育把人引向与环境的积极的对话,引向与周遭世界的广泛交流,拓宽并践行人与世界的生动、活泼、丰富的关系,拓展实现个人生活价值和践行生活意义的可能途径,为个人走向好生活、生活幸福拓宽道路,个人得以践行充实而富有意义的人生。

篇(6)

由此我们提出,德育的功能就是培养人的完满的德性;德育过程是引导个人合于德性的现实生活展开的过程;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好生活,是生活的幸福。

一、现代德育的困境----与生活疏离

(一)生活对德育的疏离

社会发展至今,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物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人不知不觉就陷入了铺天盖地的物质世界。不仅如此,人们对物质的欲望也越来越大,这使得人陷入物质主义的泥坑而难以自拔。有用性成了生活的唯一尺度。与物质主义密切相关的是工具理性的扩张与技术的至上。“20世纪是第一个技术起决定作用的方式重新确定的时代,并且一开始使技术知识从掌握自然力量扩转为掌握社会生活,所有这一切都是成熟的标志,或者也可以说是我们文明危机的标志。”

现代社会强调个人利益,越来越多地赋予个人以独立和自由,非个人的标准已不再成为个人认可并乐于接受的生活基本准则,个人自由决定自己生活的方向。

个性得到了极大的张扬,个人不再刻意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共通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德性传统无法为继。人们越来越多地被赋予选择道德与选择何种道德的自由,共性的追求不再成为德育的庇护,个人可以自由决定是否接受德育影响。这既是一种进步同时又不可避免地消解了德育的力量。

物质主义与工具理性的高扬造成了德性在生活中的失落,大大削减了德育在生活中的地位,削减了德育之于生活的吸引力。个性的高扬与其性的失落则意味着尽管德性已越来越远离生活,恨铁不成钢的德育又无可奈何,它必须尊重个人的自由,这样的结果是生活越来越疏离德育。

(二)德育对生活的疏离

在生活逐渐疏离德育的同时,德育并没有积极应对,反而出现了背离生活的倾向,这样就加大了德育与生活之间的距离。

现代德育过分地强调外在功能,德育活动本身过多地着上了功利色彩。受外在功利制约,德育活动便不能按其当下应有的内在方式深入,从而不能使活动过程本身有效地充盈与愉悦。德育更多地进行的是与个人真实生活并无关联的活动,这样德育并没有改善个人当下的生活状态,个人不可能获得因德育展开的过程而带来个人生活的充盈与完满,德育影响与个人生活异质,德育影响会自然地受到个人当下生活的拒斥从而使德育在个人生活中趋于失落。

现代社会分工的加剧与现代生活变化的加快,使个人的整体生活为自身不同的角色分割,现代生活难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们在不同角色中履行不同的责任、完成不同的任务、遵循不同的准则。“现代把每个人的生活分隔成多种片段,每个片段都有它自己的准则和行为模式。”与此同时,现代德育并没有表现出对个人整体生活与内含于整体生活之整体德性的关注,过分地强调角色道德与职业道德,更准确地说是角色规范与职业规范。它强调的乃是角色行为和职业行为本身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而非个人整体生活的德性。个人遵循规则的行为是一种“创制”而非个体的道德“实践”。这样就加剧了个人整体生活与角色行为、职业行为的分离,大大削减了道德的内涵,淡化了德性的内在精神,最终意味着德育对个人整体生活的软弱无力。

困境是客观存在的。现代德育必须面对物质主义,工具理性与个性滥觞的事实,此构成德育的外在困境;必须面对远离生活而自身乏力的事实,此构成德育的内在困境。如果德育不能在解决以上问题中找到突破,德育将不可能走出失落。

困境的焦点在于德育与生活的疏离。“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德育同样也要而且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德育。

现代德育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回归生活。

二、走出困境----德育向生活回归

(一)回归生活----德育外在困境的突破

现代社会容许且尊重个人对物质的追求。问题在于盲目与过份。在四处高举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德育提倡个人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要注重精神追求,在实际中此两手抓便很难避免一手硬一手软的结局,德育流于空泛。要从根本上突破物质主义的樊篱,惟有指向物质之上的更高目的----生活的幸福,好生活。生活的目的在生活自身,在生活的善。物质在走向个人生活幸福的过程中只是外在的基础与手段。物质本身是非自足性的。德性作为手段与目的内在地统一于生活之中。这样,有用性作为手段的手段便不再是生活的尺度,德性就可能重新渗透生活。所以,德育应该的指向乃是个人的幸福生活,德育只有把个人引向生活,引向好生活,引向对好生活的追求,才可能摆脱以手段取代目的,以生活手段作为生活标准的歧途。

科学技术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科学的精神。问题在于,对科技的盲目崇拜支配了个人生活,使个人生活迷失了方向。在崇拜科技的信条下高喊要弘扬价值性必然是微弱的。要突破工具理性独尊的地位,必然要回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共同的指向----生活世界。个人的生活世界原本是整体性的、不可分割的。完整的生活世界离不开完整的经验,“生活是经验的生活”,只有经验的整体性,才可能建构生活的整体性,才可能实现人、生活的完整性。单纯依靠科技理性显然无法获得个人完整的经验。个人只有让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共同进入自己的经验,才可能获得经验的完整,才可能实现生活的完整与充盈。幸福的生活离不开生活的完整。德育应该把人引向人的生活世界,引导人去积极建构个人完整的生活经验,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在完整生活的建构过程中同时获得德性的完满,实现德育的目的。

个性解放乃是人类发展的表现,是人类长期力争的结果,强调个性的发展是时代的潮流。现代社会已很难建构一套统一的客观的非个人的标准,事实上已不可能再重新恢复古典时代的德性传统。强调个性意味着尊重个人的选择自由。个人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个人可以选择高尚无私的生活,也可以选择在不违法乱纪的前提下平庸自私的生活。不管是高尚还是平庸,都是你自己的生活,你必须对你自己的生活负责,德育引导你去选择而决非强迫你去选择----强迫之下实际上不存在选择。德育不可能让人彻底放弃他当下的生活来接受另一种规范的生活,选择总是自愿的,个人只可选择他可能接受的生活。德育必须先尊重真实的个人生活,在此基础上逐渐拓宽个人的生活视野,拓宽更广地践行个人生活意义的途径,从而更多地践行人类生活的共性,逐步提升个人的生活境界。只有尊重个人的生活,才可能赢得生活的尊重,个性总是再现于个人生活,表现为个人生活的特性。扼杀个性意味着扼杀个人生活的丰富性与独特性,现代德育决不应该如此,而是保护个人的个性,引导个性更好地展现并充盈于个人的生活,获得当下生活的充盈,并在此过程中寻求人类生活的共通性。

(二)回归生活----德育内在困境的突破

内在困境的关键在于德育偏离了其本意的目的。强调德育的外在功能未尝下可,问题在于,如果其内在功能都未能很好的实现,那么它怎么可能充分地实现其外在功能?个人的生活本并非为了成就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相反,成就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曾把生活分成三种:享乐的生活、政治的生活、思辨的生活,在他看来,德性比荣誉更能成为政治生活的目的,故政治活动本身亦内在地指向个人生活的完满。德育在引导牵涉政治思想品质的现实活动展开的过程上,应使之成为个人生活进一步拓展的活动,是内在于个人整体生活的,个人在此过程中能感受到生活意义的相应拓展与生活的充盈,个人能领略因其有关政治思想品质活动的展开所带来的生活的富足。德育不可能劝导人真诚地去做与其当下真实的个人生活毫无关涉的活动,去献身于个人生活世界之外的某个目的----除非该目的成为了一种生活的精神内含于个体生活世界----既如此,则该目的已经成为个人生活世界的一部分。

现代社会强调角色行为与职业行为的正当与合理,并不强调把完整的个人投入于角色与职业之中,使得人与行为分离,职业规范与个人德性分离。“不同人从事不同的工作,偏重于不同的活动,具有不同的生活经历,但作为生活中的每个人,他是整体性的,不可分割的。他不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一活动中,他的生活不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的狭隘的范围。”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他首先是人,然后才是特殊的人;他首先是生活中的人,然后才是从事某项恃殊活动的人。个人的德性是角色规范与职业规范的基础,只有以个人德性来统整人的职业规范,才可能使职业规范内化为个人整体德性的一部分,并真正成为个人真诚的行为准则。只有使人的德性渗透于生活全过程,才可能保持生活的整体性与统一性。这样,职业规范的遵循就不仅仅是个人职业行为公正合理的保证,而且是当下个人生活完满的重要内容。当个人倾其身心入于职业行为中,此行为即是个人的生活行为,个人生活由此而统一起来。这样,德育不是在加剧个人生活的分离,而是在增进并维护个人生活的完整与统一性,从而实现人之为人的统一与完整。

三、回归生活的德育途径

(一)从德育走向生活----德育途径之一

要实现德育向生活的回归,德育要先改变自己疏离生活的形象,主动关怀生活,建立与个人生活世界的广泛联系,拓宽德育影响与个人之间的对话语境,赢得生活的尊重,有效地渗透个人整体生活,改善自身对生活的软弱乏力。

爱祖国不是空洞的。真正的爱国之情必然牵涉个人的生活世界,是源自个人生活世界的内在的情感积累,是个人生活的精神支柱。不是因为祖国本身可爱就会自然地产生一种深厚的祖国之爱,不是因为你是祖国之子你就得无条件地去爱祖国,而是因为祖国与个人生活世界发生了有意义的牵涉,个人在此意义牵涉中内在地发生祖国之爱。只要这种牵涉永在,则个人对祖国之爱便永不消失。意义牵涉的改变也必然会引起祖国之爱的改变。所以,德育的关键在于把外在的目的转化为内在的目的,把德育内容转化成为与个人生活世界的意义牵涉,并引导个人理解、丰富、践行这种“牵涉”,在此“牵涉”中获得德性的发展。个人需要的不是理论的生活,而是生活的理论,即作为生活精神的理论。任何德育影响如果不能给生活以启迪,增进生活的理解与智慧,勇气与力量,那么它就只是说教----谁会需要空洞的说教呢?

现实德育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德育活动过程之于个人的乏味。“最完美的感觉就是那种处于良好状况的、指向自身最好对象的感觉。快乐使现实活动变得完美”,“使生活变得完美,使我们去追求它。”德育过程时刻指向当下的个人生活,引导个人生活的展开与充盈,积极影响个人当下的生存状态,使德育过程自身充实饱满、为快乐所充溢的过程。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助人乃是他充实他当时当地的生活状态的最佳途径,换任何一种行为他都无法享受到困这种方式而带来的充实与快乐,助人与他的好生活密切相连,助人就是他的好生活。很难想象,如果以助人为苦,是否能成就一种真正的雷锋精神。为什么说雷锋每年三月来四月去,根本就在于雷锋式的行为并没有真正内化为个人生活状态并作为充实个人当下生活过程的快乐途径。人们只是在做一种表浅行为的模仿,而没有触及真正的雷锋精神。

我们比较一下两种德育视角。以教导“诚实”为例。一是你应该诚实,诚实对社会和他人有利,你若欺骗别人,对人不利,你会失去别人的信赖,陷于孤立。

一是诚实是个人的好品性,它使个人心怀坦荡,既得人情之平又得我心之安,是个人好生活的重要品质。第一种乃是规范型的德育,“你不遵守A就会出现B,B对社会和你不利,所以你必须遵守A”。假设个人通过此过程遵守了A,但此人并非作为人整个地接受了A,而是出于B的利害关系贮存了这一规则。个人获得的是A的形式非A的精神,一旦条件许可个人就可能放弃A。显然这没有构成真正的德育,因为没有实现真正的内化。第二种始终立足个人及其生活,德育的展开与个人生活的展开相统一,个人不仅在践行某种德性,而且在获得生活的完满。正因为个人需要好的生活,所以他无法背离好生活的品质。个人获得的并非简单行为规范,而是内在的德性。个人既践行品质又获得了生活的完满。德育既实现了内在目的,又实现了外在目的。

我们认为,德育走向生活的关键是还原德育的外在目的,实现德育的内在目的,促进德育过程的生活化。

(二)从生活走向德育----德育途径之二

德育把个人带入人的真实生活中,激励个人去交往、创造、劳动,激励个人去生活、去经历、去体验,拓宽个人的生活视野和整个生活世界的内涵,激励个人不断去追求好的生活,在对好生活的追求中获得生活的完满,提升个人的生活境界,与此同时也获得内含于个人好生活的德性的完满。

人需要有意义的生活。德育引导人去追求生活的意义,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

“意义,来自于人在其世界中的‘牵涉’……人在世界中的‘牵涉’使得他的生活成为有意义的。”德育把人引向与环境的积极的对话,引向与周遭世界的广泛交流,拓宽并践行人与世界的生动、活泼、丰富的关系,拓展实现个人生活价值和践行生活意义的可能途径,为个人走向好生活、生活幸福拓宽道路,个人得以践行充实而富有意义的人生。

篇(7)

学校德育作为专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必须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必须遵循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要提高德育实效性,必须使学校德育工作与时俱进。我校在此推行了“主题合作,实践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1 实现德育无痕性

从德育的内容和艺术性来看,我们学校德育的特点是小、近、真、恒、实。即从小处入手,从身边事做起,用真心换真情,持之以恒,收到实效。

1.1 内容突出一个“小”字。长期以来,学校的德育内容“假、大、空”,抽象的口号式的教育过多,导致了德育实效性的下降。实际上,道德教育应是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只有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才更充实。中小学德育必须突出一个“小”字,从行为习惯抓起,让学生做有教养的现代文明人。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尽量小一点,尽量使他们能看得见,摸得着,具体、形象、直观,这样才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和执行。只有在实现了学校德育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这一最低层次目标的基础上,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 内容讲究一个“近”字。德育缺乏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脱离了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致使德育成为“无效劳动”、“低效劳动”甚至“负效劳动”。而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过程。为此,我们要讲究一个“近”字,德育内容要贴近时代、贴近学生。要根据不同年龄特点和心理水平由易到难安排教育内容,让教育内容和受教育者产生共鸣,教育内容得到受教育者的认同。例如,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一个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的时期,既有真、善、美,又有假、恶、丑。我们要让学生有思想准备,让他们看清主流,也要知道有支流。要培养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信息筛选能力、辨别能力、抵制能力、批判能力。要把一些新观念列入道德: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时间和效益的观念、竞争的观念、公平的观念、文明消费的观念等。

1.3 内容强调一个“真”字。过去,我们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道理讲得多,行为指导少,存在着严重的知行脱节现象,虚而不实。为此,我们要强调一个“真”字。据资料表明,养成道德习惯的学生,60%是在初中,20%在高中,20%在高中以后。可见,在中学阶段,对青少年进行基本道德教育,养成良好道德习惯是德育教育的基本任务,为此,我们要坚持贯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校纪校风建设,狠抓“养成教育”,让良好的道德融入学生心田,使学生成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

1.4 内容实现一个“恒”字。从小处入手,从身边事做起,用真心换真情,持之以恒,收到实效。我们要求教师要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学生的问题;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学生的生活。蹲下来倾听学生的诉说,选择灵活的教育方法,做到导之得法,导之得体,导之得当。使教育不露声色,不留痕迹,达到润物细无声的高妙境界。

2 达到德育自主性

学校德育的传统模式是一种包办式的德育模式。在德育过程中,教师以权威者的身份,以训诫的口吻,要求学生服从、忍让、遵守规则等,忽略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把学生当作一种“美德袋”而被迫接受着单一化的教育要求,接受着纯品德知识的灌输,没有品德情感的体验和品德意志的锻炼,更谈不上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学生对规则、条例的遵守,不是出于道德需要,而是迫于外界的压力,这样包办式的教育效果是不大的。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人的主体意识,要求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因而德育模式必须改革。要倡导自主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自主自立的能力和进取创新的精神。

首先,德育教育要有方向性,要在坚持社会规范的前提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要坚持民主性,通过民主的交流和合作,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选择能力;再次,要有集体性,不仅要为个体制造自我教育的机会和条件,而且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群体适应能力。

3 拓宽德育合作性

学生生活在社会环境中,其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既受到学校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也要受到无意识、无目的、无计划的日常生活的熏陶,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信息和价值观念逐步多元化,学生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他们产生了各个方面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大力拓宽德育途径,把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以学校为主体,家庭为基础,社会为依托,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把德育课堂延伸到社会的广阔天地,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的互动中接受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志之以行。以学校为主体,就是要发挥学校的主阵地、课堂主渠道、教师主角色的作用;以家庭为基础,就是通过开办家长学校、进行家庭访问、举办家长沙龙等活动,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自觉性,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以社会为依托,就是在发挥学校主体作用的同时,努力挖掘和利用社会德育资源,拓宽德育领域,创建德育基地,为德育工作的开展和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篇(8)

二是拓宽校本研究途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第一,教研活动同步。协作校通过举行集体备课、观摩课、理论讲座、校本培训等校本教研活动,加强协作校教师间的教学交流与沟通,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第二,常规教学同步。协作校不断加强教学常规、教学进度检查等实质性措施、方法的沟通与交流,逐步建立起了“教学业务一体化”机制。形成了优势互补。第二协作组多次开展教师培训及质量检测活动,有效推动了组内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推进。

三是拓宽教育科研月合作交流途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2010年11月在沙区教育科研月中,协作组内学校以深化展示联动发展共同体的教科研水平为主旨,安排了“教育管理焕生机、教育科研赢发展”等六大板块,各校教师均参与每个版块的活动,或参加智慧讲坛、现场评课、课题沙龙、校际间师徒结对等活动,为各校领导、教师搭建了相互学习、交流和共同进步的平台。

篇(9)

校企合作是当今技工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是为企业培养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的重要措施;是使学生更快、更好、更准确适应企业环境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当今社会,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日显重要,员工的道德素养又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德育教育是提高技工学校学生竞争能力的必要手段。面对新形势,技工学校原有的德育工作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企业的需要。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德育教育要实现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互赢,就必须加强校企合作人才模式下的德育教育工作。

一、加强技工学校德育教育的作用

1.更能够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与一般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同,是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岗位实际工作相结合。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学生能够在真实而直观的企业环境中学习与锻炼。它不仅打破了德育课原有教学模式的限制,还使学生很快地获取和了解真实的企业文化。将德育教育和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结合起来,更加符合“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符合社会和现代职业的发展趋势,使技工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更具有时代感。

2.有利于改进德育教育方法,创新教学模式

通过校企合作开展德育教育,改变了以往只限于传统、单一、简单的理论教学方法,取而代之的是灵活、多样的实践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学的教育模式。通过组织学生到校外德育教育基地进行现场教学与学习及邀请企业有关专家到校座谈等形式,组织学生参观实习及接受职业道德等内容的德育教育,拓宽教学渠道,拓宽知识面。多渠道、多方式,大胆改革传统德育教育模式,使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走出校园,走向企业,越来越社会化。

3.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通过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学生能更好地接触到企业的真实环境及文化氛围,了解到道德素质与个人成长的紧密联系性,更好地以企业标准要求自己,注重自主体验和探究,不断加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锻炼,提高自觉性,发挥主体的作用和积极性。

4.有利于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水平,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通过校企合作,结合社会、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道德需求,深化德育工作的教学创新,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适应21世纪职业发展的趋势,适应新时代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加强技工学校德育教育的措施

1.改革德育教学模式,创新德育教学

校企合作模式是将理论教学讲授与生产实践、实训有机结合的一种人才模式。在合作过程中,部分学校只注重教学和学生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学生的德育教育,难以达到企业要求的道德素质,因此,要加强德育教育,进行德育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空洞理论教学和说教变为学生感兴趣、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将企业文化、现实生产等内容与德育教学内容相联系,融于一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要转变教学理念,将德育课程与社会实际生活相结合,改革现有的德育教学模式,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三原则,使德育教学与校企合作教学共同发展,共同促进。二要根据德育教学内容,结合90后学生特点,将德育寓于校企合作教学活动中,开展形式新颖、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优秀文化进校园,加强合作,拓宽德育渠道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方式,以校企合作为载体,引进优秀的企业文化,邀请企业人士、专家、优秀毕业生等到校进行讲座,宣传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管理理念等,使学生初步了解企业相关状况、管理规范。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到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参观学习和实习,让学生了解企业、熟悉企业,感受企业文化,并围绕企业用人标准、岗位需求等内容进行德育创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德育教育内容,拓宽德育渠道,切实有效地促进校企合作顺利进行。

3.加强就业指导,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人生价值观

进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改革,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就业竞争水平,因此要加强“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进行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规范为主导的职业道德教育,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加强学生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就业观念等方面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品德高尚的职业人。

此外,通过校企合作,营造德育氛围,一方面建立模拟企业环境的实训室,培养学生良好的企业文化素养;另一方面组织学生顶岗实习,亲身感受企业的严格要求,以及体验竞争给企业和员工带来的极大压力。21世纪,学生只有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力,有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精神,才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

价值。

4.加强实习过程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素质

篇(10)

关键词: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德育教育;途径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倡导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德育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德育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般。从人文性上看,语文教育具有文化性、思想性、情趣性的特点,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德才兼备成为人才素质之本。在这种形势下,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更应发挥其积极作用,将德育融入其中,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能力。

1德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在技工院校教学工作中,语文是一门基础教学科目,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当前从我国技工院校学生整体情况看,存在学生思想素质水平不高的问题,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之中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与我国倡导的素质教育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这对技工院校办学质量和学生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语文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知、情、意”能力的重要手段,更应发挥其积极作用,在教学工作中重视德育教育,走文道结合之路,做到知识学习与道德培养的统筹兼顾。做好语文德育教育,必须充分认识德育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简而言之,语文教学与德育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广泛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比如周国平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里,体现出了人的肉体本无高低贵贱之分,但是却由于思想性格及其它各方面的影响而造成人们对“高贵”的不同看法。其次,语文教材课文之中承载了深厚的思想内容,比如在学习莫泊桑的《项链》时,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要联系实际生活,理解文中女主人公的虚荣心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区别的同时,也要理解女主人公诚实坚毅的一面。第三,语文教材所用的文体有利于开展德育。不论是文言文、记叙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思想性都很强。充分认识了德育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将德育融入到语文教学工作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2德育融入语文教学的途径

2.1德育与智育的兼顾:

当前语文教学仍以课堂教学为主,语文课文是精湛的写作技巧与强大思想的结晶。将德育融入语文教学应做到两者互为一体,不可片面化。德育需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但语文教学又不能做德育的附属,语文是重要的语言交际工具,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同时做好语文知识的传授。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了,就能够从更深层次上体会作者的情感思想,达到了陶冶情操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一碗清汤荞麦面》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仔细阅读全文,而后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深层含义。让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明白这样的道理,在人的一生中,可能会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遇到这样的事情时,我们不能怨天尤人,更不能去逃避现实,而应当坚强面对。文中的母亲是伟大的,面对种种困难,她没有被打到,而是以自己的言行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她是伟大的。这位母亲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只有让学生充分理解文中的含义,才能真正发挥语文在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方面的积极作用。

2.2拓宽视野,增强阅读:

对于语文方面的学习来说,最离不开的就是开阔的视野和广泛的阅读。开阔的视野能让学生拥有更为高远的眼光,而广泛的阅读则能够有效地积累知识、储存能量。任何一个博学多识的人都离不开这方面训练和积累,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课堂时间的有限性和课本的寥寥数语根本不能满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求知欲。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鼓励学生拓宽视野,增加阅读量,从各个方面和角度来理解、把握语文中的奥义,要根据所学需求和年龄层次找出适合阅读的书籍,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在知识的海洋中多读、多看、多记。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成为井底之蛙,亦或因为没有知识活水的流入而使知识储存枯竭,除此之外,注重阅读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可以说是裨益良多。总而言之,拓宽视野、增强阅读,是德育融入技工院校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忽视书籍和知识的力量,它能使得一个人焕然一新。毫无疑问,知识的积累、知识层面的拓宽、阅读量的增加都是其至关重要的内容,它们会在人们最想不到的地方和时候发挥出强劲的能量和耀眼的光芒。“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江郎才尽”这两个自古流传的诗句和典故分别从正面和反面突出了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储存知识的重要性。

2.3广纳名言名句:

古今中外有很多书籍都潜藏着非同凡响的力量,很多引人深思和经久不衰的语句让人记忆深刻,这些句子以语言的力量充斥在漫漫历史长河。这些书籍不乏有值得人们学习的文学底蕴、生活经验和知识技能,更是有警示世人的重要作用。正是由于这些优秀的书籍充满了丰富情感和文字力量,它们才可以从一些冗长复杂的句子蜕变成简明扼要、意味深远的警示格言,这种精简是对文字语言精华的提炼,可以更为直接和简洁地表露语言深藏的含义。因此,在技工院校语文教育过程中,德育思想要着重抓好对名言警句的学习和理解,从前辈和先人穷其一生留给后人的文化财富中汲取知识、淬炼品质。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之时,不单单是对字面意思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要深入挖掘文字中所蕴含的感情和含义。在教授很多文章时,教师对知识的表面讲解仅仅是基本的,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从初步了解上升为深入领略。从作者的背景、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文章的宗旨等各个方面来理解文章和名言警句的中心思想。尤其是在学习古人的文章和诗句时,往往要结合诗人的生平、时代的背景等来理解文章宗旨,从而才能体会文章中名句的魅力。

2.4注重德育,熏陶品德:

在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德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注意对学生品德的熏陶。从古至今,不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朝代的人,先要立本、学会做人,具备最为基本的道德观念。在语文教材中,不乏会有许许多多令人敬佩的英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行为和生平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才是高尚的品质,历史上许多革命先辈为国家的复兴和繁荣昌盛抛头颅洒热血,许多科学家不顾国外优渥的待遇毅然决然回到祖国报效祖国,许多科学家废寝忘食为国家的科技事业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而那些许许多多的平凡百姓则以自己兢兢业业的学习和工作来为祖国添砖加瓦。这些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久不息,仍旧生机勃勃的传统优秀文化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看、向前进。而教师的职责和任务就是要在语文教学中淋漓尽致的讲解这些先进事迹和令人可歌可泣的先辈,这是对学生美好高尚情操的完美阐释,以此来触动学生内心,使学生在学习之中潜移默化地具有了中华美德。

2.5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从古至今,教师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楷模。一个教师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各方面会在与学生的相处中逐渐潜移默化。言传身教,是以教师的一言一行来教授知识的一种重要形式。若是教师在讲解语文知识要想达到更为深刻丰富的理解。一个品质高尚的教师,往往会带动学生刻苦学习。依据着这些方面,不难想象教师的言传身教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这种方式能够便捷有效地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完善技工院校学生的价值观,以榜样的力量督促学生弘扬社会正能量,以便尽可能地让院校学生获取自己老师所具有的优良品质和道德精神。有了目标,有了榜样,就会有无形的力量驱使和鞭策着学生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向前发展。这样一来,教师的表率作用就会充分地显露出来,使得人们看到学生从其教师身上所获取的经验、知识、道德、理想等等,这些潜在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3结语

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之时,教师要深刻明白学生共性和个性的差别。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在面对技工院校的学生时,首先需要明白的是学生的根基素质薄弱,非常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时给予充分的引导和管理,主动积极的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所遇到的困惑和难题,以语文教材为教学根本,寻找适合学生的不同方法和途径,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科优势,使得学生在德育过程中能够成长为有理想、有价值、有抱负的人。德育,是一项关键性的内容,在技工院校的语文教育中占据着半壁江山。不论学习什么,一个良好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都是首当其冲的,只有拥有端正健康的三观,才能在不断的成长和进步中汲取更多的养分,才会在以后的发展中拥有光辉灿烂的明天,才会在社会生活中具备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德育,作为一项最为基本的教育内容,需要完全的渗入到各个学科和领域,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德育的融入使得语文教学更加具有深刻的价值和崇高的意义,德育的融入使得语文教学不再单调乏味,进而更加具有深远影响。

作者:梁志红 单位:来宾市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王继辉.高职“问题”学生德育途径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8(01).

[2]陈晓明.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增强学生公民意识与法治意识[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01).

[3]余晓林.关于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04).

篇(11)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快速步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为改进和加强高校德育创造了机遇,同时也对原有的德育内容、方法、手段提出了挑战,传统的德育工作模式已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笔者认为,高校德育必须转变观念,实现工作模式的创新,必须立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际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在借鉴西方德育理论和实践成果及方法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成功经验,建立多样化、综合化的德育工作模式,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德育改革和学生成长服务。

1、德育理念创新:“自主化”

高校应充分发挥德育的“自主化”理念,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从而达到“助人自助”的教育目标和“慎独”的道德境界。

德育要确立“自主化”的理念,就要强调激发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比如,通过建立公寓学生自律管理组织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把公寓建成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场所;引导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在情境体验中获得思想的升华。当然,对开放环境中可能出现的负面因素,德育工作者必须加以教育引导、规范约束,这样才能使大众化背景下的德育更大程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总之,“自主化”理念可以让德育者更好地应对大众化背景下学生人数激增等新情况,而且可以更好地体现学生的尊严和价值,更多地为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提供自由空间,尤其是可以促进德育由“外加”向“内需”转变,由专门化向全面化、系统化、普遍化转变,由“教会学生顺从”向“教会学生选择”转变。

2、德育内容创新:“生活化”

在新形势下,必须加强学生公寓、社区公共场所的德育工作,应该根据新情况在学生公寓、社区构建德育平台,积极探索德育进公寓的新方法、新途径。“教育即生活”是美国教育家杜威的三大著名命题之一。生活世界是德育的根基,生活世界蕴藏着丰富价值和意义,学生在具体的生活中能够感悟到人生的乐趣、意义和价值;同时,生活世界能够帮助学生确立生活信念,它是学生形成对生活、人生及世界的真切认识的主要来源。因此,德育应该把目光投向学生的生活世界,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去积极建构个人完整的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逐渐拓宽个人的生活视野,逐步提升个人的道德境界,从而实现德育的目的。换言之,德育要增强实效,必须回归生活,在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优良的作风,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的德育,才能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

3、德育载体创新:“网络化”

第一,拓宽德育的信息传输渠道,健全校园信息网,建立专门的德育网站或网页。通过网络上“论坛”、“电子信箱”、“热线服务”等形式拓宽师生互动交流的领域,主动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第二,建立掌握互联网技术的教育队伍,制作生动直观的多媒体德育软件。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声像交融的特点,组织力量制作一批思想性高、教育性强、趣味性好、适应性广的信息资源,以达到更好的德育效果。

第三,加强网络内在约束机制建设,提高大学生的信息识别和抵御能力,使其不受消极网络环境的左右。

4、德育方法创新:“咨询化”

大众化阶段德育需要“咨询化”,这里的“咨询化”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德育应与心理咨询相结合。心理咨询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形式之一,同时也是高校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心理咨询不应纯粹以解决心理问题为目的,而应该成为高校德育的一种手段和内容,其更高的目标应是培养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质。将德育与心理问题的解决有机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和学生的心理素质。二是德育要借鉴心理咨询的观念和方法,采用“咨询型”的工作方式。由于心理咨询的观念、方式(如平等、尊重、共情、保密、协商等),比较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特点,德育如能借鉴心理咨询的观念和方式,必将有效地改变其引导现实苍白无力的局面。

5、德育形式创新:“环境化”

“环境化”主要是指从方法论的角度,强调以环境为载体,以环境教育为手段,充分发挥环境潜移默化的渗透功能,关注点应当是德育与环境的统一性。具体地说:

一是要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德育工作者要重视心理环境的营造与运用,通过引导学生去体验、感知和反思,使德育成为一个双向交流、心理相融的过程,使学生在融洽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启迪与教育。

二是要美化校园的物质生态环境。通过将校园打造为和谐、优美、洁净、绿色的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空间,在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环境伦理、环境价值观的同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空间。

三是要培育和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德育方法的实施必须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更多地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寓教于环境熏陶中。德育工作者应该进一步营造多层次的校园文化,以高品位和高学术性为目标,广泛组织以文化、思想、娱乐、学术、科技为基本内容的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环境教育功能,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优化,保持德育目标的方向性。防止在大众化背景下大学校园文化可能存在的功利性、垄断性与冲突性的误区。

四是发挥立体环境的教育合力作用。一方面高校应当与家庭、社区、社会团体交互贯通、形成教育的合力;另一方面实现德育的“全校化”,即强调全校教职工都以不同的途径参与德育过程,从教学、管理、服务等多层次中渗透思想教育。德育渗透到育人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与其他各项工作结合着开展,是德育科学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并且,在大众化时代德育全方位和多角度渗透的特点将越来越强。

在大众化时代,德育决不是一个不受外界影响的“独立体”,而必须成为一个面向社会、多渠道、多层次的开放式体系,本文提出的五个创新点,是针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们可以创新之处,且这五个创新点在事实上是相互交叉和渗透的,我们只有不断研究新问题,提出新思路,实施新办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进一步提高德育的实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