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社会治理主要特征大全11篇

时间:2024-01-03 17:51:0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社会治理主要特征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社会治理主要特征

篇(1)

Xu Lejun. Forced Relocation of Enterprises For the Project of Theatre in Heze, Shandong Province. .

[5]马少华.嘉禾事件的本质是用权“超界”[N].新京报,2004-05-24.

Ma Shaohua. Power Overuse Being the Nature of Jiahe Events. Beijing News,2004-05-24.

篇(2)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24.096

国土空间开发的主要内容是人工获取发展以及生存的相关物质资料的过程。而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定义是某个国家的人民通过较长时间的建设劳动而产生的经济重要元素的分布状态,产业、土地以及矿产资源等是国土空间的重要组分。本文阐述了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一些特点,并给出改进措施,旨在使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更加合理完善。

1 我国在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中的主要特征

我国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经过长期的发展显现出一定的基本特征,其主要特征如下:

1.1 经济要素存在着明显集中的趋势

我国的南部、北部以及东中部地区是运输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其对我国经济要素的流动与组织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我国经济要素向沿海地区等重要轴线的持续地聚集,标志着我国沿海城市产业以点――轴为主要特征的空间开发格局初步形成。

1.2 多极化聚集的特征

国家的集聚发展可以促进某个城市或者地区的发展,在国家空间开发格局呈现出集聚发展的特征时,大量的资源会涌入处于发展中心的城市或者地区,从而促进该地区的高速发展。不过,如果经济集中发展态势没有加以控制,则容易引起离发展轴较远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经济较为发达、国家空间格局政策制定较为合理的国家中,政府往往选择设计较为科学的政策,力求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经济集中发展的目的,同时还能使得不同地区共同发展,使其拥有较为均衡一致的生活水平与经济能力[1]。

1.3 拓宽经济活动所需空间,开展国土治理工作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采取了一系列拓展经济空间的措施,建立多个开发区聚集产业,如高科技开发区、外包产业园等生产园区。此外,国家还建立了大量的城市新区,其具有一定的产业聚集特征,拥有更为综合的功能。

另外,我国也在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例如提高退耕还林、水源保护、废气减排等环境治理工作的有效性,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确保健康稳定地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2 如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2.1 对城乡建设用地政策加以完善

农民在我国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因此,国家应当积极保障其基本利益,完善城乡建设用地政策,特别是目前的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我国的城乡土地政策中的增减挂钩方式是较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制度安排,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有效地改善城乡农民的居住环境,同时实现节约土地的目的。

建立完善的竞争性土地市场已是我国土地工作的重要议题,其能够实现城乡土地管理二元结构的有效转变。目前我国的征地制度不完善,因此,政府应当对现行的征地制度进行改革,使其更适用于我国的征地工作,与此同时,政府应当对征地范围进行严格的规定,杜绝违规征地现象的出现。第三方的评估机制能在保障农民权益以及促进征地工作趋向合理化等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因此,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并完善第三方评估机制。

2.2 促进城市规划管理趋于合理化

城市用地历来较紧张,因此城市要优化规划管理,尽量提高城市单位面积的人口密度而不是单纯地扩大城市面积。此外,城市应当完善防护林、人工水体以及绿化用地等必要项目的建设。与此同时,城市管理部门应当加大对违规建筑的治理力度,从而促进城市土地的使用更加合理[2]。

2.3 对相关的环境保护政策加以完善

我国社会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催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例如水体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以及空气污染等。对于上述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政府应当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2.3.1 开征环保税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污染问题,因此政府可以向污染企业征收环境保护税,并将税收投入到国家环境保护项目中,以此对生态环境进行补偿。

2.3.2 完善资源保护 政府应当完善有关的环保政策,健全针对企业乱排污行为的惩罚机制,促进企业排污行为趋于规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环境的压力。政府应当制定完善的环境资源价格政策,并使其具有以市场为基础的特点。

3 结语

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对于国家而言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工作具有长期性与复杂性的特点,因此,有关部门应当做好充足准备,积极借鉴相关经验,履行好应尽的职责,力求最大程度地促使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趋向合理化,为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涛,廖和平,潘卓,李靖,杨伟,潘美含.主体功能区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效率评估――以重庆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5,

篇(3)

中图分类号X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18-0096-02

1 人为干扰对矿区生态系统的影响

1.1 人为干扰的概念

人为干扰是区别于自然干扰的另一种主要干扰方式,是指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和其它社会活动形成的干扰体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施加的各种影响。人为干扰无论从伤害强度、作用范围、持续时间还是发生频率、潜在危害、诱发性等方面,都常常高于自然干扰。

1.2 人为干扰的方式

对于中国矿区环境生态系统,人为干扰的主要方式是污染。主要包括: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废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等污染。

煤矿开采矿区废水的排放使许多水域被污染,水质下降甚至丧失饮用水的价值,洗煤污水的污染程度较矿井水为重;煤矸石在露天堆放过程中,经雨水淋溶后部分物质形成地表径流进入土壤、地表水体或地下水体时,造成土壤、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污染;煤矿开采过程中噪声污染主要是由于各种机械设备工作时所产生的,不仅直接影响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周围居民的工作、生活和学习。

2 矿区受损生态系统的特征

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矿区受损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

1)生态系统受损伤的各种变化都始于结构的改变

矿区水土资源受到污染破坏、物种资源急剧衰减、矿区植被面积下降、植物光和作用的转换效率低,能量流动效率降低、物质循环受阻等,修复矿区生态需要借助于生态系统的外部力量才能促进矿区生态功能的转变,矿区生态治理和维持成本加大。

2)生态系统过程受阻和功能衰退是受损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矿区产业结构的演变通过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力和生态修复能力而影响矿区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开发初期,矿区生态恶化程度较低,生态系统维持成本较低,矿区生态自我修复的能力较强,对矿区生态长期影响较小;矿区形成期,矿区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力加大,矿区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急剧下降,治理成本上升,但是矿区生态治理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需要加大矿区治理的力度或实行清洁化生产,以消除开采过程生态系统的破坏力。如果失去矿山生态治理的时期,矿区进入衰退期,整个矿区的恶化程度急剧上升,矿区生态修复的周期长、成本高、修复能力脆弱,对矿区持续发展的长期影响大,严重阻碍矿区社会的持续发展能力。

3)关键组分和过程的状态决定着生态系统的回复进程

一个具有自我维持能力的生态系统才是真正健康的生命系统,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如建群种、优势种、关键的传粉动物、顶级食肉动物等)和关键生态过程,在受损伤的的生态系统中还是否存在,对于受损伤的生态系统的恢复进程至关重要。在矿区生态修复的过程中,要注重生物种类、数量、生物量的增加,更要注重物种间的竞争和协同关系,才能更充分地利用系统自身的潜能,促进矿区生态系统的恢复进程。

3 探索人为干扰下的生态演替规律

矿区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态系统经过漫长的发展时期才产生的,在人为干扰下矿区生态系统先后存在3种不同的类型:

1)原始型矿区生态系统

人类社会早期矿区生态系统,社会生产力水平低,矿业开发利用程度很低,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不大,生态与矿业开发的矛盾没有显现。

2)掠夺型矿区生态系统

19 世纪开始社会生产力有了飞速提高,对矿产的需求量不断扩大。人们仅仅为了追求经济发展而进行掠夺式的开发,环境污染严重,矿区环境生态系统严重破坏。

3)协调型矿区生态系统

这种矿区生态系统类型以生态与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作指导,必将成为普通存在的先进矿区生态系统类型。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高, 矿区灾害很少发生, 矿区生态系统处于健康状态。

4矿区生态系统修复和重建技术

矿区生态修复的综合技术主要包括监测、预测及风险评估技术,管理技术,规划设计 技术,工程修复技术,化学与生物修复技术。

4.1 监测、预测及风险评估技术

主要是对矿区生态环境损害进行动态监测与预测,揭示损害的程度、范围、机理和规律及风险,为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技术的选择和有关法规与技术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4.2 管理技术

主要是对受损矿山生态环境进行科学的管理、宏观过程管理以及矿山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修复管理。

4.3 规划设计技术

矿区生态环境规划设计技术包括传统规划法和计算机辅助规划法。在详尽调查、监测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的规划技术和手段对矿区生态进行详细的规划。

4.4 工程修复技术

包括回复生态系统的各种工程措施。应根据不同的破坏特征、不同的自然条件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生态破坏的工程修复技术和环境污染的工程(物理)修复技术。

4.5 化学与生物修复技术

指提高和改善重建系统生产力和环境安全的各种化学和生物措施,其中生物工程(含植物修复)、生态工程、化学修复和土壤改良技术等是十分重要的。

4.6 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技术

采煤沉陷是我国两大面广的矿区生态问题,其主要的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疏排法、挖深垫浅法、充填复垦法、直接利用法、修整法、生态工程复垦法等方法。将土地复垦技术和生态工程技术结合起来,综合运用生物学、生态学、经济学、环境科学、农业科学、系统工程学的理论,运用生态系统的物种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等原理,结合系统工程方法对破坏土地所涉及的多层次利用的工艺技术。

5 结论

本文主要阐述了在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的变化,特别是对中国矿区生态系统的研究,提出矿区生态修复和重建技术,在开发矿产能源的同时,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孙庆先,胡振琪主编.中国矿业的环境影响及可持续发展[J].中国矿业,2003,12 (7):23-26.

[2] 秦万德主编.煤炭工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和对策[D].中国煤炭学会,1992年年会论文集,郑州,1992-12-18.

篇(4)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3-0057-03

【作者简介】唐玉辉,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江苏淮安,223001)校长。

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与区域教育现代化初步实现的背景下,学校办学使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一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从片面追求升学率向立德树人转变,二是学校的教育场域从相对封闭的校园内部向社会转变,三是教师的教学方式从关注教师的教向关注学生的学转变,四是学校的发展方式从关注学生的成绩向提升师生综合素质转变,五是学校的管理方式从单一的领导管理向师生共同参与的学校治理转变。这一系列的转变正逐步成为许多中小学管理的新常态。

围绕新常态建设,近年来我们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紧扣求真文化,努力构建本真课程教学体系,通过变革教学管理、强化课程建设、改进课堂教学、深化教学研究等一系列措施,提升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了学校的生态式发展。

一、构建本真课程体系,奠基学生综合素质

学校课程决定学生素质。我校在传承求真文化的同时,深刻分析教育及社会发展的走向,确立了“以人为本,滋养生命”的办学理念,以及“中国情怀、全球视野、厚德博学、躬身健行、健康向上、勇于担当”的学生发展目标,构建本真课程体系,引领学生主动健康发展。

本真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板块:一是本真课程,即以基础、规范、科学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性课程;二是纯真课程,即以发展、研究、游戏为特征的发展性课程;三是率真课程,即以个性、合作、创造为特征的个性化课程。本真课程主要是国家课程,以开足上好为主要目标,是学校的主干课程。纯真课程是以阅读课程、思维课程、体艺课程、综合课程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率真课程是以专题研究、兴趣特长、专业技能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创造力、发展个性为主要目标的选修课程。本真课程、纯真课程以国家教材、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为内容,纳入课表,定时定人,保证教学质量。率真课程主要根据教师的个性特长、专题研究、兴趣爱好等开设,结合学生社团活动,要求每位教师均要承担一定的课时数量。率真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基本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师生共同成长搭建了新的平台。

二、强化本真课堂实践,提升课堂教学品质

常规工作赋予新内涵。教学常规是一所学校基本的教学规范,也是正常教学的基本保证。传统的教学常规大多是“按时上课”“按课表上课”以及“教学六认真”等要求,许多要求或浮于表面,或过于笼统,很难真正触及课堂的灵魂。近年来,我们变革教学常规,把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融入其中,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课堂学习的“听说读思议写”几个方面,提出明确的学习策略、方法和要求,使学生逐步实现从认知到实践再到养成习惯,自觉地学习;把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基本思想融入其中,构建了课堂教学新常规。新常规体现了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年段要求体现能级区分。比如课堂发言,低年级要求是“声音亮,说完整,有条理”,中年级是“先思考,后发言,再补充,有新意”,高年级则是“会质疑,表见解”,要求逐步提升。二是关注学习策略与方法。比如低年级的“上课时,仔细听,用心想,听明白”,“写字时,姿势正,辨字形,笔到位”;中年级的“写话时,现生活,语句顺,表真情”;高年级的课前预习“读课文,理文脉,解新知,做批注,问疑难,试解答”。三是注重习惯养成。比如低年级的“铃声响,进教室,书放好,坐端正”,高年级的“写作业,讲美观,行款齐,速度中”等等。新常规的推行,有效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课堂面貌。

日常研究创造新节点。为了将日常研究落到实处,我们根据学校同轨班级多的特点,创造性地构建了“1+3”课堂研究范式,聚焦课后重建,着力提升行为转化的能力,保障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开展专题性研究,将学科所有内容进行梳理分类,编排进一个个专题,分层分类开展研究。每个专题都从文本特点、教学定位、教学策略、难点突破、学力转化、拓展延伸等方面明确要求,进行深入探讨,并以具体事例进行阐述,形成经验以备共享。抓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充分利用好省市教学平台,集中力量进行重点攻关,力争多出精品力作。分年龄段进行开放式教学竞赛活动,培育精品课、成型课,分层次做好节点式研究。

强化精品提升新品质。我们把打造精品课作为构建本真课堂的重要抓手,通过学习研讨,让全体教师初步明确精品课的主要特征:有较为充裕的自主学习、讨论质疑的时间。努力打造以“五还”“教结构、用结构”等为主要特征的自主课堂,以课程资源的科学合理转化与运用为主要特征的灵动课堂,以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为主要目标的高效课堂。通过教研组日常研究、全校性分层次分年段评比、开展“我最满意的一节课”评选活动等,推动本真课堂研究的持续深化,努力实现“科科都有精品课,组组都有精品课,人人都有精品课”的目标。

三、变革学校管理方式,提升管理育人水平

抓教学,核心在于抓管理。没有管理的保证,无法提升教学质量。然而,管理工作如何常抓常新,如何抓在实处,如何提高效益,需要每一位管理者变革思维方式,打破传统观念,出实招,出新招。

从管理走向治理。以“自治与服务、平等与合作、参与与协商”为主要特征的社会治理结构是现代学校办学的必然要求。年级自治:我们根据学校规模大、分校区的特点,采取类学校的行走方式,实行分级部管理,每个级部组建级部管委会,并给予一定的经费、决策权力,自主承担年级事务,自主策划师生活动,较好地解决了层级过多,不易管到边界的问题,提高了管理效益,也提高了广大教师的积极主动性。成立学科专业委员会,由广大教师推荐产生各学科管委会,既有校级分管领导,也有学科第一责任人,还包含部分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定期研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真正把学科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领发展”的权利交给了广大师生。引导扶持成立教师读书社,引领教师自我发展、自觉发展;学生岗位建设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全面激活学生社团,促进学生自主成长。

从封闭走向开放。一是课程更加开放。课程不是教材,课程是学生所应接受学习的学科的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如果我们“只叮在一处”,必然就“所得非常有限”。二是师资开放。能者为师。校内的、家长中、社会上的各类专业人员都成了学生们的老师,于是,警察来讲安全课,医生来讲卫生保健,军人来讲兵器,导游来讲“世界各地”……“圣人无常师”,学生走班、教师轮班,让学生们感受到了不同教师的风采,受到了来自不同老师的教诲。王老师是个灯谜爱好者,他开设的专题性学习《谜语猜猜猜》,在全年级掀起了热潮。李老师是个摄影师,他带领的学生社团,足迹遍布周边的山山水水,品尝了光与影的乐趣。三是空间开放,“社会即学校”,广泛建立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充分利用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工厂、敬老院、社区等,让学生在体验中成事成人。四是心态开放。少一些限制与控制,多一些引导与鼓励,充分尊重师生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实现师生发展的自主与自觉。

从分数走向素质。我们认为,学校要提供给孩子的不仅仅是知识,而应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学校要让学生在校园过一种有意思的学习生活。我们实施三大行动――教学变革行动、岗位实践行动、节日生活行动,从而保证学生生命质量的提升。所有管理人员及教师从思想到行动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从过分关注学科成绩向关注学生综合素质转变,从过多关注纸质书本的学习向关注实践体验转变,从封闭的校园生活向丰富的社会生活转变,从只关注学生智能发展向关注学生生命成长转变。

四、锤炼教师业务素养,培植教育教学根基

赫尔巴特在阐述教学的境界时说,教学的特权是掠过草地和沼泽,不能总让人在舒适的山谷中游荡,相反却让人练习登山,并使人在获得广阔的视野中获得补偿。为避免教学成为一种重复、单调、原地打转似的枯燥行为,提升研究的品质,我们提出:常规领域要出精品,成熟经验要有新思考,专题研究要有深度,主题研讨要有广度。

篇(5)

1、公共危机衍生的问题语境——风险社会的到来

1986年,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风险社会》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风险社会理论。历史的发展似乎越来越印证了风险社会理论的深远洞见,使得我们不得不认真反思我们是否真的面临一个不同于传统的新社会。这种反思在诸如“非典”、禽流感的全球性爆发以及波及世界的金融风暴等一连串事件的背后,都似乎印证了风险社会正日益成为当代社会的主要特征。换言之在风险社会中,不明的和无法预料的后果成为历史和社会的主宰力量。风险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发展的常态现象。

风险时代的到来,让人类社会在兼顾诸多发展困境与现实挑战时,亦将不得不时常面对危机式的生存状态。与人们一般意义上所理解的范畴不同,公共危机与风险社会概念上的诸多相似之处,并不能代替事实上有关这两者莫衷一是的争论,两者的同质化的区别在于:危机与化解解决、处置相对;风险与忧患意识、反思而相随。L·巴顿说:“那些能够预防的危机,只能称之为问题,只有那些无法预知的、被忽视的、具有颠覆力的意外事故,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危机。当人们不再把危机看作确定的,就意味着一个社会已经与它过去的主要特征决裂了。

当人类社会发展演变步入变幻莫测的风险时代,一切动荡与不安仿佛都源于人际之间、社会领域的利益纠葛以及维系彼此信任沟通的阻塞。风险社会亦是危机四伏,危机频发的社会,公共危机式的事件也就从单一变得不再偶然。具体到我国而言,近年来随着各种公共危机事件的不断发生,我国业已处于“公共危机事件”的高发阶段,一些公共事件呈潜伏频发的态势。因此探索如何有效的处置公共危机以期构建社会治理新模式,创新抵御风险的社会管理工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向意义。

2、公共危机的化解——社会管理体系的构筑与风险防范

在试图化解和降低公共危机所引发的风险的努力中,有关社会管理机制的探讨都有赖于对公民自身价值的深层挖掘。而公众的对于社会价值的高度认同则是构筑社会管理体系的基石。正由于公民的大众参与使得公共危机的管理不再局限于政府治理的视野。公民人际关系网络的广泛性,更容易促成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与协作;政治生活中的成员资格是指公民权利,这是公民参与的前提;团体层面的社会协作主要包括信任、规范和网络。高度的信任可以降低合作的成本、增加信息的传递速度、促使互惠行为的实现,公民参与中的信任表现为政府、NGO和个体公民等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社会规范为公民提供了参与规则,社会规范是指正式的规定和非正式的习俗,这能保证公民参与的有序性;社会网络是组织之外的各种联系,构成了公民参与的机制,公民参与使最广泛的利益得到了表达,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公民参与增强了公共危机管理维护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社会拥有广阔的资源,完善的公民合作网络能够调集最广泛的社会资源,提高公共危机管理的效率。

除此之外对于营造树立社会核心价值理念,传递重要信息的传媒而言,新闻传媒在传播、舆论引导等方面的天然优势,自然成为化解和规避社会风险与危机的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由此看来在当前风险社会情况下,在公共危机事件处置中,新闻媒介需要积极地引导舆论,达到化解风险与危机的目的。新闻媒介正确的舆论引导有助于将危机事件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新闻媒介正确引导舆论有助于安定民心、维护社会稳定。公共危机事件由于不可预知且破坏性大,对人民的伤害大,所以容易引起混乱和恐慌,而新闻媒介在塑造公众价值观念、反映和引导舆论方面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新闻媒介正确引导舆论有助于防范此类危机的再次出现。公共危机事件结束后,新闻媒介对危机事件发生的原因、背景,危机应对中的经验、教训等进行及时的总结,在全社会形成广泛的危机规避和防范意识,也将有助于降低再次发生类似危机的风险。

3、社会管理机制的构建——社会治理主体的介入

(1)责任政府的主体地位决定着社会治理的成效

危机管理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和职责之一。为了强化政府管理危机的能力, 政府有必要建立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的组织体制。责任政府作为决定社会治理最终成效的主体,只有不断强化主体管控公共危机预警和预控的能力,方能使危机在大规模爆发前将其有效控制,从而避免造成巨大的破坏和损失。因为如果人们没有及时发现危机信息,或者对危机信息判断错误,认为不会引发危机,自然就不会采取预控措施,就会造成危机突然爆发,或者危机迅速扩大,这时当然也就失去了进行危机预控的最佳机会,危机管理职能立即进入应急处理阶段。增强政府公共危机处理的能力危机的预防只能减少或预防危机的发生,并不能完全阻止危机的发生。一旦危机发生,原有的社会公共生活秩序被破坏,整个社会处于危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根据预防危机管理程序,立即进人危机处理状态,采取各种措施解决危机,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

(2)公共危机的化解与社会管理的完美契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加强公共危机管理,是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公共危机管理,实施公共危机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政府参与下的社会治理更加注重公共危机管理。因此公共危机的化解离不开对相关制度的构建,特别是关于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性思考和探索。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2011年度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篇(6)

一、界定内涵: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概念约定

近年来,我国的财务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目的出发,对财务治理的内涵的界定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程宏伟(2002)认为,财务治理是财务治理主体对企业财力的统治和支配,即关于企业财权的安排,它决定财务运营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所采取的财务政策;杨淑娥(2002)则把财务治理理解为通过财权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不同配置,从而调整利益相关者在财务体制中的地位,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一系列动态制度安排;饶晓秋(2003)提出,财务治理的实质是一种财务权限划分,从而形成相互制衡关系的财务管理体制;林钟高(2003)指出,财务治理是一组联系各利益相关主体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和结构关系网络,其根本目的在于试图通过这种制度安排,以达到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权利、责任和利益的均衡,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合理统一。以上这些有关财务治理的定义,虽然都从不同角度对财务治理的内涵进行了阐述,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认识偏差。他们要么从制度安排的角度将“财务治理”与“公司治理”等同,要么将“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混为一谈,或者只强调财权配置的重要地位而忽视其他方面,因而无法全面准确地理解财务治理的内涵。

综上所述,对于财务治理内涵的理解,笔者比较倾向于衣龙新(2005)的概括,即财务治理就是基于财务资本结构等制度安排,对企业财权进行合理配置,在强调以股东为主导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前提下,形成有效的财务激励约束等机制,实现公司财务决策科学化的一系列制度、机制、行为的安排、设计和规范。这一概念的主要特征就是既肯定了财务治理是一种制度安排,又强调了财务治理是对财权的合理配置,同时还突出了财务治理是为了形成有效的财务激励约束机制。

我国绝大多数财务管理学教材都认为,财务管理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的管理,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这一概念的主要特征就是表明财务管理是一项管理活动,其直接对象是企业的资金运动和企业的价值。

从以上对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概念约定可以看出,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区别主要在于,财务治理是一种制衡机制,其目标是协调企业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而财务管理则是一种运行机制,其目标在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也就是说,财务治理规定了整个企业财务运作的基本网络框架,财务管理则是在这个既定的框架下驾驭企业财务奔向目标。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同时也存在许多共同点,那就是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理论基础具有同源性(都以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为基础);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对象具有同质性(都涉及到财权问题);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具有体系上的统一性(同属财务范畴且都是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因素);财务治理决定了财务管理的框架和轨道,财务治理的模式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财务管理的模式特征。

二、财务管理学目前存在的缺憾:基于财务治理的考量

“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这一概念特征决定了财务管理学的研究应从财务的二重性:经济属性(财务活动)与社会属性(财务关系)相结合来进行考察。但现实情况是,传统财务管理学仅从数量层面来对财务的经济属性进行分析和论述,而对财务的社会属性――财务关系的处理这一财务管理的本质问题却一带而过。而财务管理作为一种综合管理,企业内部各种权利的制衡、责任的分担以及利益的划分,最终将以财务的形式体现。但这些问题的解决,光靠加强日常财务管理是不够的,应注重公司各利益相关者财务权利和责任的明晰界定和有效行使,以及在公司治理中的财务行为规范等财务治理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是,当人们过于注重研究财务管理学的具体内容时,却忽视了一个对推进公司财务理论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这就是从财务治理的角度把握财务管理学的特征。

从财务治理的角度来观察,笔者认为,传统财务管理学存在以下的缺憾:第一,把企业财务行为视为一种把非经济动机排除在外的纯经济行为,较少关注制度与财务文化等社会因素对财务行为和财务效率的影响,而是把影响财务行为的制度看作是一既定的前提而加以认同,致使制度无法纳入财务行为的解析框架,对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也缺乏深入的分析,从而使财务管理学的构建日趋保守乃至封闭。第二,没有进行相关财务治理影响分析,因而产生对“财权配置”问题的轻视及与此相关的“内部人控制财务”,导致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财务监控的弱化及其财务利益的受损,致使理论与实践相背离。第三,以理性经济人假设作为理论前提,必然形成对经济属性(财务活动)的过度关注而轻视其社会属性(财务关系),从而加剧财务冲突和财务道德的失落。

三、财务管理学再造:基于财务治理的创新

公司财务理论构建于特定的企业假设基础之上,企业的不同界定和企业特征的现实变迁都会对公司财务理论产生决定性影响。现有的公司财务理论构建于传统的企业特性之上,从总体上属于价值管理理论。诚然,企业作为系列契约的联结现象是一个客观事实,但我们同样不能忽视一个更为重要的事实,即企业的本质特征并不在于这种联结以及实现这种联结的契约本身,而是在于形成这种联结之后的企业财务活动以及在活动中产生的财务关系。随着公司制企业的出现和现代企业理论对成本、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的研究,由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带来的公司治理问题便成为当前公司财务理论的主要议题。现实表明,单纯从各自的学科出发独立研究财务管理或财务治理问题,已经不能满足学科发展和现实经济的需要。因此,财务管理学需要拓宽研究视野和丰富理论内涵,就必须与财务治理进行交叉性融合研究。

(一)财务管理目标的重新界定与企业财权的有效配置

合理界定和选择财务目标,建立和完善财务的导向机制,是保证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高效运行并实施有效对接的前提。近年来,财务管理目标的定位经过了企业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等发展阶段。但就我国目前的企业组织形式主流为非上市公司、资本市场的弱势有效、法治建设处于起步期、商业伦理有所缺失、公司治理结构不太完善等现实背景下,新《企业财务通则》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界定为“企业价值最大化”,既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其资源供给者创造财富的受托经济责任,也是当代财务管理学教材普遍接受的观点,具有较强的理论逻辑性和实践有用性。但也应清醒地看到,这些过分强调股东或企业价值的财务管理目标,势必会将非价值性的社会责任排除在财务管理目标之外。结合我国公司法改革局限于“股东至上”的逻辑和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权被弱化的现状,以及企业是在复杂的、充满竞争的关系网络中开展经营活动的现实,笔者认为“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应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终极目标。这一目标不仅有利于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矛盾,而且还使企业的经济性目标和社会性目标得以有机结合,保证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经济性目标就是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是由企业的本质所决定的,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并不总是与宏观社会的要求保持绝对的一致性。于是,国家往往利用法律手段来强制企业必须履行社会责任。但是,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在许多场合无法完全进行硬性规定。这就需要企业的社会性目标,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追求社会效益的最优化,这是由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的。任何企业都不可能独立于社会而存在,若过分强调企业的经济性目标而忽视社会性目标,将会失去社会的支持,从而使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举步维艰。特别是随着SA8000在全球范围的推广和实施,企业重视社会责任、推动社会责任以及落实社会责任便有了最佳保证。这一坚持多边主义的理财目标,是与公司财务治理的思想和目标相适应的。按照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企业财权配置不能只考虑股东和经理层的利益,每个利益相关者在企业财权配置中都有权享有相应的财务权利,有不同的财务利益诉求。此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相机财务治理,也应在财务管理学再造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重视制度因素在财务管理学中的地位

内生于公司财务行为的制度因素可按财务活动的关系分为财务本体性制度和财务关联性制度。但目前在我国的财务管理学中,只是企业财务通则、公司法、税法等财务本体性制度散见于筹资、投资、收益分配和资产重组及清算等财务活动中,而对在性质上并不是财务性的却会对公司财务行为及利益相关者的财务网络起约束和限制作用的财务关联性制度(如产权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伦理道德等)闭口不谈,这不仅背离现实而且还会把财务管理学引入歧途。财务管理学的再造,除继续重视和完善财务本体性制度对公司财务行为的规范约束,还应当重视财务关联性制度与企业财务行为之间关联性研究,这是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引入财务关联性制度的研究,将有利于摆脱现有财务管理学“就财务论财务”的思维偏差,使财务管理学再造更具动态调整性和环境适应性。

(三)注重激励和监督机制构建的研究

财务管理学如果只关注具体的资金运动而忽视在这一过程中的激励与监督问题,势必会导致资本运营的效率低下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受损。因此,财务管理学再造就必须注重激励和监督机制构建的研究。目前的财务管理学中在阐述企业财务活动时,本能地运用了诸如企业财务通则、公司法、会计法等财务本体性制度来约束与制衡管理者,而对于内部控制这一影响企业命运的制度安排却没有片言只语,这与企业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本质要求极不相称。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这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融入财务管理学再造提供了绝好的契机。公司的成本问题,仅仅靠制衡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恰当的激励机制能够通过委托人设计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促使人采取适当的行为,最大限度增加委托人的效用。近年来,以财务治理的观点考察薪酬对公司财务业绩的敏感性渐成潮流。因此,许多学者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应采用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但股票期权的应用是有条件的,需要有比较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比较健全的资本市场和透明度高的公司信息披露及相关的法律框架等,而这些条件我国目前并不完全具备。我们在财务管理学的再造中,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必须紧密结合中国的国情,关注中国特殊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不能掉进“国际大厨房陷阱”而食洋不化。

(四)关注财务文化对解决财务冲突和财务败德行为的作用

目前的财务管理学较为强调和崇尚“工具理性”,致使社会责任和道德品质等人类的一些基本价值在现代企业理财中倍受蹂躏而变得支离破碎,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财务关系也日趋恶化,使企业无法实现全面、健康的可持续发展。财务管理学关注资本、成本、利润等本是应有之义,但影响和决定这些物化因素的人及其行为也不应该忽视,因为这有利于解决财务冲突和财务败德行为。企业财务文化是一种“内隐文化”,是企业为了实现财务目标而一贯倡导、逐步形成、不断充实并为全体成员所自觉遵循的理财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工作态度、行为取向和生活观念,以及由这些因素融会、凝聚而形成的整体财务管理精神风貌。财务准则有形而财务文化无形,但财务文化对企业的影响却无处不在。鉴于财务文化对企业竞争力所具有的原生性决定作用以及它所蕴涵的更为深刻的企业本质特征,要求人们在财务管理学再造过程中必须高度关注这一问题。财务管理学再造关于企业财务文化研究,其最终成果是要拿出具有中国企业特色、与中国企业协调发展的财务文化发展战略模式,从而更好地指导企业财务管理实践。

【主要参考文献】

[1] 申书海,李连清. 试论公司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的关系与对接. 会计研究,2006,(10).

[2] 伍中信. 现代公司财务治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会计研究,2005,(10).

[3] 李心合. 利益相关者财务论――新制度主义与财务学的互动和发展.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4] 衣龙新. 公司财务治理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篇(7)

公司治理评价的内容相当广泛,涉及到公司治理行为的各个方面,主要有董事会治理、经理层治理、股权结构、信息披露等多个方面,并且随着公司治理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1976年9月,英国学者米勒(Robert K.Muiler)从能力、道德、代表性、独立性、准备程度、实践经验、发展潜力、任职经历、任职时间保证程度、任职资格、特殊服务能力等11个方面对董事人员素质进行评价,根据评分将所评董事分为优秀、合格、不及格三个层次。1978年6月,英国学者迈斯维希(Edward Mcsweency)编制了一套管理人员评价计分卡,用来评价包括CEO在内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业绩。1990年12月,美国学者托马斯(C.C.Thomas)对董事会应具备的技能和素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因此,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完善是一个动态性的优化过程。

自21世纪以来,公司治理评价的研究在我国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在国外公司治理评价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于我国企业公司治理的内外部环境,对我国企业公司治理评价的内容、方式与策略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有效地促进了我国企业公司治理的实施与改进。

2002年,北京连城国际理财顾问公司推出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考核指标体系,涉及经营效果、独立董事会制度、信息披露、诚信与过失、决策效果五个方面,主要从董事会的有效性的角度对公司治理进行评价。2002年,福建省结合我国现阶段公司治理的现状,初步建立了一个适合我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所有权、控制权结构及影响、股东权利、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构成及运作、激励约束机制、公司经营状况和关联行为、公开信息披露等方面。

2003年4月,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从股东权益、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六个维度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 在业内被称为南开治理指数。南开治理指数充分考虑了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的治理环境特点,侧重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强调公司治理的信息披露、中小股东的利益保护、上市公司独立性、董事会独立性以及监事会参与治理等, 从股东权利与控股股东、 董事与董事会、监事与监事会、经理层、信息披露以及利益相关者等六个纬度全面评价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状况。

2005年,岳中志、蒲勇健将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度水平指标体系分为四个要素:融资结构、股权结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其中,融资结构要素包括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两个指标,股权结构包括机构持股比例与个人持股比例两个指标,激励机制包括经营者年薪与经营者股票期权比例两个指标,而约束机制包括董事会监督约束度和监事会监督约束度两个指标。

由此可见,我国企业公司治理评价的研究与国外的相关性研究成果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公司治理的基本特征,与我国公司治理环境相适应,有利于我国公司治理评价的实施与开展。然而,由于公司治理评价是一个动态性的机制,因此,在新的公司治理环境下,新的评价体系的设计同样具有前沿性的应用价值。

二、我国企业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构建

我国企业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构建不仅需要基于我国企业公司治理实践的基础性平台,并承接于我国企业公司治理研究的既有成果,同时更要充分借鉴于国际著名公司治理评价机构的前沿性评价思想与方法,才能实现我国企业公司治理评价的根本性目标。 近年来, 我国市场机制的发展日臻完善,企业运营环境与国际企业运营环境日渐融合, 因此,国际性公司治理评价机构的成熟性经验也愈益适合我国企业的治理评价行为。目前, 国际著名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主要有标准普尔评价体系、 戴米诺评价体系、里昂评价体系与穆迪公司评价体系,其基本内容与特征如表1所示:

一般而言,公司治理模式的界定也是公司治理评价体系设计的前提性条件之一。在国际范围内,公司治理分为两种模式,即外部控制模式和内部控制模式。外部控制模式也称为英美模式,主要特征是,股权分散在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手中,通过富有流动性的资本市场对公司经理进行监督。内部模式也称为德日模式,主要特征是,股权集中在银行和相互持股的企业手中,通过公司内部的直接控制机制对管理层实施监督。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企业国际竞争的加剧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内部控制模式逐渐显露出诸多弊端。由于不能够有效协调许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内部控制型公司很难制定长期的战略发展目标,公司往往片面地追求规模的增长,从而导致竞争力的衰落和盈利能力的下降。

由于我国市场机制的非成熟性、以及我国企业成长路经的特殊性,很难对现阶段我国企业公司治理的模式做出准确的界定。我国企业的股权既不是分散在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手中,也没有集中在银行和相互持股的企业手中,而是形成国有股份“一股独大”的局面。同时,管理层的监管既不是来自于市场机制的自发性监督,也非来自于公司内部机制的直接监督,而是来自于行政性的稽核与审查。因此,我国企业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设计要兼顾内部治理模式与外部治理模式的诸多特征。

根据以上的分析,在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将我国企业公司治理评价体系分为四个要素:股权结构、股东权利保护、治理结构与公司业绩。每个要素包括若干个指标,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

三、实证检验

本文将我国企业公司治理评价体系分解为4个因子(潜变量)和16个指标(观察变量),因此,可以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Certification factor analysis)来验证模型的收敛性,同时验证因子负荷的显著性、因子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指标误差方差的显著性,以及模型的整体拟合性,从而实现对研究模型的检验。

本文采用李克特7点量表制对16个观察指标进行数据收集,样本单位为我国境内的企业。 本次数据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问卷160份,回收率为80%, 满足数据调查回收率不低于20%的要求。在回收的问卷中, 选择数据质量较高的问卷112份,从而使样本数与指标数之比为7:1, 满足验证性因子分析的基本要求。数据收集自2010年3月1日起, 至2010年4月1日止,共31天。

采用了SPSS11.5和LISREL8.7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因子负荷列表如表3所示:

得模型拟合指数列表如表4所示:

四、结论

根据检验结果可知,模型拟合效果较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我国企业公司治理评价的基础。同时,在因子负荷参数列表中,指标X5、X6、X10、X11与X16的因子负荷值缺乏显著性。结合于我国企业公司治理的现实性实践,可以发现我国企业的公司治理存在如下突出性问题:

第一,股东大会与临时性股东大会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对治理机制的促进作用,即股东大会对于股东权利的维护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事实上,在我国企业的股东大会或临时性股东大会的召开过程中,很少有首席执行官出席。

第二,董事会缺乏应有的均衡性,从而失去对经理层的有效监控。在我国现阶段公司治理机制中,董事会独立性仍然难以保证,董事会成员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不完善,董事与独立董事在责任履行时缺乏必要的主动性,同时,执行董事、控股股东董事、大股东董事与独立董事之间缺乏应有的均衡性,从而进一步约束了董事会职能的发挥。

第三,我国企业普遍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从而很难创建良好的社会效应。一般而言,在我国企业的现阶段公司治理中,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十分有限,即公司员工、供应商、顾客、社区与银行并未对公司治理的实施产生实质性的推进,从而导致大部分企业在公司治理过程中没有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1]彭成武:《中国公司治理评价体系设计》,《新疆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2]岳中志、蒲勇健:《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度水平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管理世界》2005年第5期。

[3]李维安、程新生:《公司治理评价及其数据库建设》,《中国会计评论》2005年第2期。

篇(8)

二、自媒体传播的主要特征

(1)大众性。从基本内容角度出发,可以发现自媒体传播的主要特征为大众性,也就是说现阶段的自媒体传播具有一定的自身发展特征。首先,社会群众每个人都可以是媒体传播的主体,可以说,自媒体的传播趋势呈现一定的公众性。其次,利用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实现在线的注册申请,这种简单的运作手段方便了不同者的繁琐操作,为新闻的提供了一个绿色通道。例如,现阶段的微博或者微信等沟通较为便利的互联网工具等。(2)丰富的传播内容。首先,自媒体的传播手段多样,并且传播的主要内容也较为丰富,并且现阶段的自媒体呈现了一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为具体内容的传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沟通途径和检查机制。可见自媒体的传播内容,与传统传播手段相比,更为丰富。(3)具体的交互性。现阶段,自主媒体在传播方式上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传播的范围以及效果,与传统单向的传播方式有所不容,自媒体在实际传播过程中,主要针对数量较多的人群,开展多向的传播方式。[2]并且大幅度地扩大了传播内容的多样性,真正将内容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展现给社会大众。真正发挥自身的媒体传播影响力,并尽可能实现媒体新闻的透明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应用运作的机制,不断完善了自身的结构模式,打破了传统具有限制性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手段,保证了信息的流通性,掌握了现阶段新媒体的传播规律,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

三、行业报与自媒体传播的创新措施

(1)更新创新理念。首先,从实际角度出发,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并摒弃传统操作的旧内容和机制,积极地吸收国外先进的行业报媒体传播理念和结构。从根本上掌握是运作规律,并根据自身发展的情况和发展目标,制定合理科学的发展方向。其次,应该不断落实我国在新闻产业的相关实际政策,并充分发挥当代媒体的带头作用,尽可能帮助现代媒体人从根本上掌握运作规律,制定明确的操作纲要,对员工自身的实际操作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为未来的行业发展打好基础。(2)坚持体制创新,完善治理结构。现阶段,我国的相关行业报应该根据实际的资产运作形式,灵活性地转换操作模式。并根据市场经营的具体情况,完善人文治理结构,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社的最新方案制定内容,吸引投资者,并且不断地完善自身的管理手段,提高自身企业的运作效率。并将企业产品品牌策略与财务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融合,进一步完善企业管理运作的体系。最后,应该制定明确的相关管理人员实际岗位职责,并根据不同岗位的实际内容,对应用范围实行合理的管理和监督。(3)坚持品牌创新。在现阶段新媒体的发展环境下,我国行业报在实际的市场运作中,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品牌优势,摈弃传统报纸行业的守旧,进行行业突破。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运作效率,并积极地传承行业报的优良品质。其次,应该加大自身品牌的研发力度,全方面提高我国行业报企业自身的品牌效应,并扩大品牌发展的范围,积极地开展网络音乐以及视频方面的业务,加大文化与实质内容的融合力度,扩大发展范围。

篇(9)

党的十提出了两个百年的宏伟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一宏伟梦想,要求我国加快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就要求进一步改革以权力过度集中为主要特征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努力消除高校行政化的问题,实现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一、从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面临的陷阱

当前,我国在从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过程中,主要面临两大陷阱,一个是市场化陷阱,另一个就是行政化陷阱。多年来,一方面我们在不断强调高校去行政化,另一个方面高校行政化之风却愈演愈烈,行政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

行政化首先表现在行政人员对于学术事务更具有发言权,学术权力被少数具有行政职位的人垄断行使,学术成为权力的婢女。其次,学术组织被行政机构越俎代庖,学术组织如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等专门治学机构形同虚设。第三,学者、教授迫于行政压力,往往服从行政权力而放弃对良知的恪守、责任的担当和真理的追求。第四,不少学者、教授争相行政领导职务,甚至不正当地利用行政权力谋求学术发展,追名逐利。

行政化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危害,导致机构臃肿,人员超编,高校部门之间壁垒森严,各自为政,管卡林立,效率低下,不能以学术为中心分配资源,影响学校资源的科学配置。学术成为权力的玩偶,影响教学科研人员积极性的发挥,影响科研创新,影响学生的成长成才。如果不能及时去行政化,我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将化为泡影。

二、从政府与高校的关系看 从政府主导转向高校自主办学

行政化的主要根源是当前我国依然实行以高度集权为主要特征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因此要去行政化,首先必须改革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一方面,从政府过度集权转向扩大高校办学自。政府要向高校下放权力,依法确定政府的管理权限,确保高校拥有一定的办学自,实行管办评分离。如果政府不下放权力,则高校的改革一般都会因为遇到强大的行政阻力而半途而废,近年来高校改革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同时要及时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监督管理和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强化国家教育督导,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另一方面,为了防止高校成为政府的下属机构,要依法明确高校的相对独立的学术共同体的性质和地位,改变政府运用行政手段直接管理学校的单一管理方式,综合运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措施管理高校,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实现政府对高校的管理方式从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相结合。

三、从高校内部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看 从行政主导转向教授治学

为了去行政化,除了要改革政府管理高校的体制,理顺政府与高校的关系,还必须改革高校内部的管理体制,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理顺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否则,在政府把权力下放给高校后,如果高校内部依然存在行政化的现象,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治理结构,掌握高校行政权力的人依然会滥用权力,行政化的弊端会依然存在,这往往会导致政府收回已经下放的权力,重新集权,从而陷入“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恶性循环。以往改革的实践已经反复证明了这一点。为此应当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大学制度,从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混淆转向明确区分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从行政权力过大转向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平衡,防止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肆意干预,从行政人员治学转向教授治学,把教授委员会作为教授治学的基本形式和重要平台。在明晰学校党政机构、教授委员会、教代会各自职责的前提下,理顺党政管理、教授治学、教职工民主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党政管理、教授治学、教职工民主管理“三位一体”的分工协作、相互支持的互动协调机制。

篇(10)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8-0101-02

审计收费(Audit Fee)也称审计定价(Audit Pricing),是审计服务供需双方就审计服务供求所达成的价格,是客户与注册会计师之间重要的经济联系,是审计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1]。我国恢复注册会计师制度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是审计服务市场的低价竞争一直困扰着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我国特殊的公司治理结构对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分析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及其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的影响,对解决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行业审计收费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师事务所行业在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活动与社会公众利益、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资本市场的发育完善等都息息相关。但是,审计市场上的审计收费问题却一直困扰着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行业的发展。综合表现为以下两大问题:

1.审计收费的标准不统一。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中介服务收费管理办法》。《中介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的第6条规定:“中介服务收费实行在国家价格政策调控、引导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制度”,其中第二款规定:“对评估、、认证、招标服务收费等市场竞争不充分或服务双方达不到平等、公开服务条件的中介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由此,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审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格。由于《中介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未对收费作出统一的、具体的规定,因此,各省财政部门会同物价管理部门又制定了本省的收费标准。从各省的收费标准来看,都规定有计时收费和计件收费标准,而且标准都不一致,地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2.真实的审计收费价格为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的协商价格。会计师事务所通常是与被审计单位通过谈判最后达成协议金额。以笔者所在地区为例,审计收费通常由会计师事务所在考虑了收费标准、同行的收费以后,提出报价,最后由双方协商确定报酬。这样,会计师事务所就很难按照标准收费,据笔者所在地区的业内人士告之,实际收到的费用只占标准的50%~60%,收费低廉可见一斑。西方国家的研究表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收费由三部分组成:产品费用(执行必要的审计程序、出具审计报告所需的费用);预期损失(包括诉讼损失和恢复名誉的潜在成本);会计公司正常的利润[2]。在低廉的审计费用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只有通过降低审计证据的质量和减少审计证据的收集数量来降低直接成本。审计证据的不足可能严重降低注册会计师发现会计报表存在错误和舞弊的概率,进而造成审计质量下降。

二、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特征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特征是股东的缺位。财产所有者无论是大股东还是中小股东都处于缺位状态,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缺位的原因又有所不同。

1大股东的缺位。主要是多层次的委托―关系。以国有控股企业为例,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或行业性总公司―国资委―上市公司的管理阶层这三个层次的委托关系中,代表国家利益的中央政府是国有控股企业的实际大股东(最终委托人);地方政府及国资委是名义大股东(中间人);中央政府通过中间人把国有控股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委托给上市公司管理层(最终人)。由于存在至少三个层次的委托关系,每个层次都会使实际大股东对国有控股企业的监督或多或少的衰减,从而造成大股东的缺位。

2.中小股东缺位。主要是中小股东缺乏法律的授权。以上市公司为例,中小股东一般是通过购买流通股形成的。中小股东为了保护自己的投资而有非常强的监督公司财务的意愿。但依据现行法律,中小股东因为持股比例过小难以进入公司的董事会或者监事会,从而造成中小股东的缺位。中小股东投资决策时只能被动依赖上市公司提供给社会的公开财务信息。

三、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扭曲了正常的审计收费模式

理论上,正常的审计收费方式应该是注册会计师接受审计委托人的委托对被审计人进行审计,并向审计委托人报告工作和收取费用。此时,委托人是现实的,审计人员的审计收费独立于被审计人,从而形成正常的审计委托关系。财产所有者把自己的财产委托给经营管理者进行经营管理,同时委托注册会计师对经营管理者的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因此,正常的审计关系应该是注册会计师接受审计委托人的委托对被审计人进行审计,并向审计委托人报告工作和收取费用。在这三者的关系中,会计师事务所应是独立的,管理层经营者与审计主体的代表注册会计师也理应是相互独立的,二者之间不应存在任何契约利益关系,这样才能保证注册会计师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切实对股东负责[3]。三者之间正常的审计关系图如下(见图1)。

在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由于股东缺位,本应由董事会来选择会计师事务所,实际上由公司的经营管理者来选择了,而且还有权决定审计收费的支付,这就打破了相互独立的“三位一体”的审计关系,扭曲了作为审计主体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处的位置。会计师事务所首先应对作为委托人的股东、董事会负责,而事实上很难做到。会计师事务所受雇于管理层,作为交换以评价管理层的经营业绩来收取经营管理者支付的审计费,这就难免有看管理层眼色行事,出具欠恰当的审计报告。再深一层看,注册会计师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同样也受到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诱惑和驱使,在受雇于经营管理者而不是董事会的情况下,理性选择也会趋向与经营管理者进行审计合谋,以图“双赢”。“三位一体”的审计格局被破坏(见图2)。

由于股东的缺位和审计市场的恶性竞争,审计市场就出现了“柠檬市场”现象。由于经营管理者拥有选择会计师事务所和支付审计费用的权力,所以,在审计市场上就出现了购买审计意见的现象,高质量的审计被规避,于是就出现了审计收费的高低与审计质量的高低不匹配的现象,也就是出现了柠檬市场,低质量的审计报告反而可以卖个好价钱。

四、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使审计收费模式正常化

解铃还需系铃人,只有积极地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公司的内在监督机制,才能使会计师事务所摆脱这种尴尬境地,并且能为注册会计师保持独立性提供一个良好的执业环境。本文具体给出以下建议:

1.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在公司内部建立审计委员会制度。1972年,美国证监会第123号会计研究公告,要求所有的上市公司建立由非执行董事(独立董事)组成审计委员会。加拿大等国也有同样要求。欧美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几乎均要求所有的上市公司建立由非执行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结合我国实际,在董事会下设立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作为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的监控机构,上对董事会负责,下对管理层监控,具体负责会计师事务的聘用、续聘和收费等事项。这样做能够割断管理层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直接利益关系。

2.大力推进国有股权分置改革。按照我国证监会出台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进行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后可以流通上市,实行同股同价同权,这样能够分散股权,增加股东代表的广泛性,有利于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和股权分置的问题,从而改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在基础层面上预防由于公司治理不完善可能存在的舞弊行为。

参考文献:

篇(11)

一、多元社会治理的涵义

从社会管理的角度来看,尽管不同学者对“多元社会治理”基本内涵的理解存在细节上的差异,但也包含着两大基本共识:社会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既包括在社会管理中一直承担重要甚至主导角色的政府,也包括这些年逐渐凸现出来的作为政府重要补充力量的社会非营利组织、市场化的组织、公民社会等等。社会治理的手段是复合的,既有政府通过行政或者市场手段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也有市场化组织通过市场化手段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还有非营利组织通过市场化手段或者社会动员手段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为了进一步把握多元社会治理的涵义,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多元社会治理的本质:

1.在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认识上,传统行政管理体制的合理性基础被打破,政府不再是惟一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提供者,而更多的转向为社会主体活力的持续释放提供制度保障这一角色上来。政府从繁杂的具体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用法律、经济乃至政治的途径与方式发挥全局性统筹协调功能,开始做更多的冷静思考、制度研究和长远规划。

2.在政府与公民关系的认识上,公民作为政府行政行为的相对方,享有参与权和发言权。政府行政的效果取决于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关系,有赖于行政相对人的合作与支持。政府和公民之间不仅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同时还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被监督者与监督者的关系。

3.在责任意识上,多元社会治理实现了从片面强调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单方责任向同时强调政府、市场、公民社会共同责任的转变。可以说,多元社会治理既是对传统行政集权式社会管理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更是现代社会管理模式的一场深刻革命。

二、多元社会治理模式的特点

1.多元社会治理模式的运行以法治为基础。法治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制度资源和调控模式,多元社会治理模式的形成首先是以法治为基础的,国际社会提出的构成“善治”的八个特征,即:参与性、协商性、责任性、透明性、回应性、有效性、公正性、包容性以及合法性几乎都与法治精神相契合。社会生活需要不同的手段来调节,社会治理也需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手段,如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等,但整体而言,多元社会治理模式的运行是以法治为基础的,强调运用法律调整手段把政府行政机关的行政权限、方式和程序用法律手段固定下来,把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权力和义务用法律手段固定下来。从而运用法律调整的公开性、规范性和普遍性来有效地制约公权力和私权利的滥用。

2.多元社会治理模式的成效受多种环境条件的制约。众多环境条件如市场发育程度、有关社会组织的法律法规、民间资本的规模、绩效评估机制以及监管机构和监管机制等等,都会影响到多元社会治理模式的成效。尽管“我们不是在完善的政府与完善的市场中选择,而是在不完善的政府和不完善的市场之中选择”,但是,“尽管有不完善的政府,不完善的市场和不完善的社会,但我们是在完善的多中心治理模式中做出选择。”

3.多元社会治理模式的实现路径具有动态、权变的特点。和传统社会管理模式的稳定和刚性相比,多元社会治理模式具有动态和权变的特点,在不同国家,其实现路径不同。首先,现代社会面对的外部环境是多变和模糊的,各种信息的不确定性,必将会增加公共决策过程的模糊性。其次,社会成员是流动的,具有多样化的需求。现代社会面临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成员本身的动态性要求社会治理必须遵循权变原则,也就是因地施治原则,注重环境因素和偶然因素。社会治理的权变方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社会治理没有一个最佳方法;第二,在特定情况下,并非所有方法都同样有效,其有效性取决于设计或方法对情景的适合程度;第三,管理方式的选择应该以对环境中的偶然因素的细致分析为依据。多元社会治理是一种互动的过程,以协商、参与机制为基础。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是权力、利益逐渐分化的多中心社会,政府只是社会之一极,它用服务而不是用集权来获取公民的支持,这就是多元社会治理理论的核心思想。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系统,社会治理也应该是多元的。首先,社会治理应坚持利益的多元化,制定社会政策、方针、对策、措施必须考虑各种不同社会利益,并且以社会最大利益为取向,尤其应使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利益得到保护和体现。多元社会治理主体之间是相互协作的关系,追求公共责任的实现。政府与公民、政府与公民社会组织在传统社会管理模式中的管理与被管理、控制与被控制之间的关系变成了相互协作的关系。在协作关系中,一个核心概念就是公共责任,多元社会治理实现了从片面强调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单方责任向同时强调政府、市场、公民社会共同责任的转变。在公共责任的框架下,一是要求确立现代公民观,包含权利本位意识、竞争与合作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制度合理与合法性认识等基本内容。二是民主公平价值观的确立。社会的自治与自我管理在各个组织与公民个体的民主参与下才可以实现,这种民主意识不仅体现在多元的社会主体相互合作之间,而且在各个社会自治组织内部更应该实现民主管理。马克思・韦伯式官僚体制的组织特征如具有严格规章制度的正式结构、有限的沟通渠道、狭窄的创新和变革空间等特点,是不符合多元社会治理模式的要求的,因为多个社会治理主体之间的协作意味着商议、参与、合作、信息的自由和无限制的传递,以及以妥协和相互理解为基础的契约,还有对权力和资源的更为公平的分配和再分配。

参考文献:

[1]孙晓莉,多元社会治理模式探析,改革研究,2005(5).

[2]张康之,论主体多元化条件下的社会治理,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2).

[3]童星,城市化进程中社会治理的难点与出路,华东师范大学“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暑期课程201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