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全球气候变暖的建议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步入新世纪以来,日本在“环境立国”战略和“低碳社会行动”的指引推动下,将绿色低碳发展作为经济转型的核心,不仅在低碳节能技术领域保持优势甚至引领世界发展方向,而且在实践中取得巨大成效。
2004年,日本环境省设立了全球环境研究基金,着手制定“面向2050年的日本低碳社会”研究计划,集中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力量研究日本走向2050年低碳社会的发展情景、路线图和具体对策。此后的2007年,日本确立了“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以建设“低碳社会”、“循环型社会”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为途径,实现社会经济结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革,促进了日本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社会向可持续、节能、注重质量的环保社会转变。
2008年,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了“实现低碳社会行动计划”,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上升作为国家战略,把环境与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作为构建低碳社会的核心和基础。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碳交易制度、征收环境税、提高太阳能发电普及率、开发碳捕捉和封存技术、推行商品的“碳足迹”标注制度、开展环境示范城市活动以及通过设立“凉爽地球日”提高国民的温室气体减排意识等一系列具体措施。
同年,日本综合科学技术会议公布了“低碳技术计划”,明确了到2050年日本能源创新技术发展路线图,即重点发展高效天然气火力发电、高效燃煤发电技术、二氧化碳的捕捉和封存技术、新型太阳能发电、先进道路交通系统、燃料电池汽车、生物质能替代燃料、节能型住宅建筑、固定式燃料电池、氢的生成和储运技术等21项创新技术,提出了实现低碳社会的技术战略以及环境和能源技术创新的促进措施。
配套完备的法律体系
早在上世纪末,日本就先后颁布了《关于促进新能源利用的特别措施法》、《新能源利用的特别措施法实施令》、《日本电力事业者新能源利用特别措施法》、《日本电力事业者新能源利用特别措施法施行规则》和《独立行政法入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法》。完备的应对气候变化法律体系,不仅显示了日本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姿态,也为其建设低碳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8年,日本通过了全球第一部旨在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法律:《全球气候变暖对策推进法》,为依法应对气候变化率先提供范本,并在此基础上不断配套完善,构建起了完善的应对气候变化法律体系。在这之后的1999年,日本又制定出《全球气候变暖对策推进法实施细则》,阐释了温室气体的种类,具体规定了温室气体排放量算定方法、排放量报告、分配数量账户簿等制度,对使用煤炭、汽油、天然气等燃料征收碳税,以此控制企业和家庭的燃料消耗和一氧化碳排放。
除此之外,日本针对环保教育特别制定了《环境教育法》,不仅为加深对环保的理解而进行的教育及学习创造了条件、完善了途径,而且也进一步提高了普通民众、非政府组织、企业共同参与环保的热情和能力。
多方携手的合作机制
日本政府非常重视气候变化应对,在日本的《全球气候变暖对策推进法》第一条就明确规定了国家、地方、公共团体、事业者、国民应对温室气体的基本职责。从1997年起,日本政府就成立了以内阁总理大臣为首的“全球变暖对策本部”,副本部长由内阁官房长官、环境大臣及经济产业大臣担任。在环境和气象部门设立“气候科”、“气候变化对策室”,各都道府县设立“气候应对措施室”、“气候变暖情报中心”等,从而建立起了完备的政府应对组织体系。
如今,日本环境省支持协助民间建立起了“全国防止地球变暖活动推介中心”,而都道府县则协助当地民间建立起“区域中心”、聘请“防止气候变暖活动推进员协议会”等合作网络。“全国防止地球变暖活动推介中心”主要在日本全国范围内举行针对气候变暖现状和对策的普及教育活动,支持区域中心的工作,对推动气候变暖的团体予以支持,开展应对气候变暖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调查研究。而“区域中心”就主要在指定区域进行针对气候变暖现状和对策的普及教育活动,支持相关团体从事应对气候变暖活动,接受居民的咨询,与地方公共团体合作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防止气候变暖活动推进员”的职责则是要加深居民对防止气候变暖问题的理解,对居民进行减排指导和建议,为参与相关活动的居民提供信息和合作,加强政府机构和自治组织在实施应对气候变暖措施方面进行合作。最后“区域协会”主要是搭建平台,让自治组织、区域中心、推进员、企业、居民和其他活动团体就防止气候变暖的话题及措施进行协商和谈论,以取得一致。
全民参与的行动体系
在日本,将应对气候变化从国家战略拓展到基层并最终成为全民意识和行动的不是政府而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NPO组织,包括全国防止地球变暖活动推介中心、防止地球变暖活动区域中心、防止气候变暖活动推进员和区域协议会等。这些组织以专业人士、德高望重的知名人士和志愿者为主,他们受国家认定,并独立于政府、企业及民众之外,专门从事应对气候变化公众参与事务,一方面从政府获取经费支持,为政府和地方制定相关对策计划,开展教育和普及活动,同时接受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企业、其他组织的委托开展应对气候专项活动。
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冲击,将大大改变当代人传统的行为方式。从内外环境的刺激影响来看,与人的客观需求相联系的各类因素是刺激人类行为产生的最主要原因。人类行为影响着气候变暖,气候变暖的不利影响也起着一定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将刺激人改变行为方式。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低碳生活是人类就对气候变暖的行为选择。
一、个人行为对气候变暖的影响
随便人口的增加与人类活动的频繁出现,原本处于平衡状态的自然界系统被打破。工业革命后由于人类大量的能源消费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人类其他活动减少了各种碳吸收源。在此相互作用下平衡被破坏,气候状况也随之发生改变。个人行为严重的影响了气候的变化,导致气候变暖。
二、气候变暖的反作用
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突出。气候变暖对农林业、生物方面、水资源都起着一定的反作用。除此之外也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及各国的政治关系。这些反作用的日益突出都将影响人类的行为方式的选择。
三、气候变暖对人的行为方式的影响
当今全球气候变暖主要因为高碳消费和过量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因此低碳生活是人类应对气候变暖的行为选择。
1、低碳生活的内涵与行为方式
为实现人类社会在环境系统工程的单元中能够和谐共生、共同发展,实现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的消费方式低碳消费的实质是以低碳为导向的一种共生型消费方式。其行为方式主要表现为1消费过程中就采取可持续发展方式,消费过程中注意生产、生活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生活上采取低排方式,生活中注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3生活中采取经济消费,生活中注重节约能源和资源,尽量减少消耗。
2、低碳生活是历史与现实的客观要求
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界各种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吸收之间会有一定的平衡。但随着人类文明和科技进步,人类活动日益增加,对资源、能源等高度的开发和利用,已经严重影响到后来人的生存和发展。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类,我们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为代人留下必须的资源和空间。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在生资源都是有限的,从目前来看,人们的部分不良消费模式和不文明的生活方式所产生的浪费现象仍大量存在。因此,树立节能、环保为特征的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已经势在必行。
3、低碳生活是人类应对气候变暖的行为选择
为满足人类的生产生活要求,人类对煤炭、石油、天然气、森林等为代表的能源开采也达到史无前例的水平。这种高碳消费是以消耗资源为特征的生产与消费模式。由此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公众必须要关心的问题。理念是行为的前导和驱动力量,现实物质生活是理念形成的基础。要中止一种行为方式必须首先消除它的理念驱动力量,消除错误的理念,树立正确的理念。现今我们已经知道只有低碳生活的实现才能实现从高碳消费到低碳消费的转变。
随着人们理念的转变,低碳生活不仅仅只是一种设想,更是值得公民践行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能提高人们对环保的认识,同时能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应对全球变暖提倡低碳生活,只有让更多民众改变目前的高碳生活方式,才能向低碳经济转换,真正的实现低碳生活,改变全球变暖的不利影响。因此我们提出生活中的低碳建议,通过垃圾分类、节约能源、家庭绿化等来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大力推动环境意识的宣传活动,将实用的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推广出去,让更多人的参与到低碳生活中来;举办经验交流活动,将生活中身体力行节约能源的经验、低碳消费的经验普及起来;大力倡导与培育全民族的环境道德意识,使人们低碳生活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充分发挥每个城市家庭与公民在践行低碳文明生活方面的作用,用规范指导全民的行动,才能真正的实现低碳生活,实现环境、经济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气候变暖与人的行为方式是相互作用的,目前看来只有二者相互适应,在适应中协调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低碳消费方式就是在气候变暖反作用的影响下人类做出的行为选择。只有人们从观念上改变,从行为上践行低碳消费才能真正的实现低碳生活,实现环境、经济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世晓.人类不合理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J].人与自然.2001.06
[2]李国琛.便于气候变暖成因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05.05
[3]刘庆强.个人行为改善与减缓气候变暖研究 [J].四川环境.2007.08
0引言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影响着每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加强合作、寻求共识和探索对策是人类的自然选择[1-4]。但是,由于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原因的认识不足、意见不一,导致了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立场存在严重的分歧与斗争[5-6]。于是,作者近来研究了各种可能引起气候变化的因素,找到了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本原因,即随着地球质量的增加,地球可以吸引越来越多的来自宇宙空间和人类生产的温室气体,使地球大气层逐渐增厚,被包围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难以逃逸,导致温室效应逐渐增强,引起全球变暖[7-8]。这一研究成果为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在气候变化共同对策方面提供了科学基础,为人类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指明了方向。
1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本原因
为了有效地应对全球气候的变化,首先必须弄清楚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然后再找出相应对策。
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可知,能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主要有:
1)地球轨道的变化:地球轨道的微小变化就能改变阳光在地球表面上的季节性分布和地理性分布。地球轨道的变化对气候的变化影响较大,而且与冰期和间冰期显著相关。
2)太阳辐射:自1978年以来,人们已用卫星精确地测量了太阳辐射。这些测量表明自1978年以来太阳辐射并未增加,所以在过去30年中,气候变暖不能归因于太阳辐射的增加。
3)火山活动:火山喷发可释放气体和微粒到大气层中,从而能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影响气候的变化。
4)磁场的强度和海洋的变化:一些近来的分析显示全球气候的变化还与磁场的强度和海洋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5)人类的影响:有人认为气候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在这些人类因素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燃烧化石燃料所排放的CO2浓度的提高,其次是制造水泥所产生的飘尘的增多,此外还有土地利用、臭氧层破坏、畜牧业和农业活动、森林砍伐等都会对气候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成为气候变化的因素。
可见目前有些人偏向于认为温室气体是全球变暖的主因,但许多科学家仍然持怀疑态度。IPCC的第4次评估报告AR4也承认全球增温研究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许多预测没有给出定量判断的科学依据[5]。2007年成立的非政府间国际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NIPCC)就针对AR4进行了逐条反驳,认为自然驱动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6]。针对当前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作者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各种可能引起气候变化的因素,获得了一个折中的研究结果,即发现随着地球质量的增加,地球可以吸引越来越多的来自宇宙空间和人类生产的温室气体,使地球大气层逐渐增厚,被包围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难以逃逸,导致温室效应逐渐增强,全球气候变暖[7-8]。
2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自然对策
既然我们找到了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本原因,我们就可以找到相应的对策。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既包含自然的因素又包含人为的因素,因此在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时,我们应该酌情处理、对症下药。
针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人为因素,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人类掌握的科学技术手段来控制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制定适当的能源发展战略,逐步稳定和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温室气体吸收量,并采取必要的适应气候变化的生产和生活措施。一种简单但不够实用的方法是把废气排放到大气层的平流层之外。
针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我们并不是束手无策。事实上,老天爷早就给我们安排了巧妙的对策。那就是在地球绕太阳旋转的过程中,地球朝阳面所受的大气压力大于背阳面所受的大气压力,这就会使地球沿螺旋线渐渐地远离太阳,从而使地球变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关于这一点可以证明如下[9]。
在地球绕太阳旋转的过程中,地球朝阳面受到来自阳光的照射,使该面的温度高于背面的温度,从而使该面蒸发起更多的水气及其他气体分子,这些气体分子被高速流动且层层叠加的平流层包裹在对流层中,逃不出去,所以两个半球的大气体积相当。由于地球上朝阳和背阳两个半球的大气参数近似地满足理想气态方程,即pV≈nRT,其中p是指气体的压强,V为气体的体积,n表示气体物质的量,T表示气体的热力学温度,而R表示理想气体常数。因此,根据计算可知,朝阳半球的大气压强通常大于背阳半球的大气压强。又因为两个半球的面积相当,所以朝阳面所受的大气压力通常大于背阳面所受的大气压力,夏至时北半球地轴北端完全倾向太阳就是两面压力差造成的,如图1所示。另外,由于地球正常运转时太阳对地球的万有引力等于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因此当地球朝阳面所受的大气压力大于背阳面所受的大气压力时,就会使地球沿螺旋线渐渐地远离太阳。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早在公元前三世纪,一些观星家就曾发现地球正在逐渐远离太阳[10]。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进一步测得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每年都会增加15厘米。但关于地球逐渐远离太阳的原因,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争议不断,许多解释无法令人满意。于是这里给出了一个比较科学和令人信服的解释。
下面是重庆、四川高温干旱事件的主要成因分析:
一、四川、重庆干旱高温是在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增加背景影响下发生的
我国2006年四川、重庆干旱这种极端高温干旱是全球气候变暖大的气候背景影响下发生的。四川、重庆这种极端高温干旱事件,实际上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一种现象,近百年以来,地球气侯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气候变暖导致全球极端气候事件增加,如:2006年7月欧洲大部分国家、美国西部和东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区也出现了持续近3周的高温热浪袭击,根据美国国家防旱中心公布报告说,滚滚热浪已经给农业造成巨大灾害,美国60%的国土出现本世纪以来罕见的旱情。2003年夏季欧洲大部地区遭受高温热浪袭击,造成3万多人死亡。气候变暖的原因是由人类活动和气侯自然波动共同造成的。气候变化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尤其明显,我们中国的很多地方实际上就处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所以我国也是气侯变化比较明显的地方。重庆、四川恰好就处于这个地区,所以说这是在北半球及我国夏季极端高温热浪频繁出现的大背景下引起的,不是局地气候变化所造成的。
二、四川、重庆干旱高温与大气环流特征关系密切
首先,2006年,西太平洋海温比往年偏高0.5℃,副热带对流活动明显,副热带高气压的位置较往年偏北、偏西,尤其是进入8月以来,副高脊线每日均维持在27°N以北,而8月多年平均副高脊线位置为26°N,同时西太平洋副高位置也比常年略偏西。副高的这种形态,不利于将南方的暖湿气流带到西南地区东部。另一方面,受大陆高压稳定控制,川东、重庆上空盛行下沉气流,对流活动受到抑制,致使该地区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旱情严重。这种气候状况长期控制了我国长江中游地区,导致伏天高温天气出现时间较长,对重庆、四川等地区影响十分突出。
第二,去冬今春,青藏高原降雪较常年偏少两成左右,热状况偏强。作为冷源的青藏高原积雪减少,造成高原热力作用显著,青藏高压也比常年偏强,并与副热带高压连接成一个强大的高压带,持续控制重庆市的大部分地区。同时,来自中低层孟加拉湾的水汽通道受大陆高压阻断,使我国西南地区水汽条件不充足,空气湿度偏低,造成干旱少雨。
第三,2006年北方冷空气较弱。大气环流比较平稳,冷空气没有南移下降到西南地区,而是平移到我国东部,造成北京、黄淮、东北等地带降雨较频繁。而西南地区南北气流交汇不明显,造成该地区降水偏少。由于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因此川东、重庆等地旱情严重。
三、类似高温干旱历史曾出现过,并非大坝建成才有
重庆地区历来伏旱发生频率就非常高,当地农民有“十年九旱”的说法。重庆历史上就是我国四大“火炉”之一,历史上40℃以上高温纪录也不少见。比如重庆1992年、1994年分别出现5天和4天超过40℃的高温纪录。涪陵1961、1964年也出现过7天和6天超过40℃的高温纪录,今年涪陵超过40℃的高温有6天,未超过历史同期最多。四川、重庆发生类似的干旱年份有1959、1966、1972、1992、2001年等,主要是因为大气环流异常造成的。只是2006年就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来说是50年来最严重的。
四、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是其中原因之一
重庆地区城市化建设加快,导致了城市热效应的加剧,这虽然不会对整个气候产生大的影响,但是大面积下垫面的改变,即大量生长着绿色植被的地面被混凝土代替,使太阳辐射后产生的热能无法很快被吸收、扩散,再加上重庆地处盆地这个特殊的地形,这些也都是导致重庆市这次持续高温的原因之一。
五、库区水面面积扩大,水域调节气温是降温作用
由气候学的基本原理可知道:三峡大坝建成之后,库区水面面积扩大,而水域具有调节功能,水气蒸发的过程实际是一个吸热的过程,由于水域蒸发效应可降低水域周围的气温。这就和海边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在相同时间里,海边的温度低于内地的道理是一样的。
六、局地气候监测表明三峡工程建设对局地气候影响很小
在三峡工程建设开始之时,国家就启动了“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工程”,由国务院三峡办组织实施,旗下囊括了水质、水文、气候、农业、生态等17个子系统。经过多年监测观察,并没有发现三峡库区蓄水量的变化对气候造成明显的影响。根据气候数值模拟研究表明:水域升高后,三峡库区水域变化对气候的影响范围在20公里左右。水域周边20公里以内地区气温表现为冬升夏降,变化幅度在0.5℃左右,而降雨在接近水域地区稍减,远处稍有增加。超过20公里的范围,三峡工程对气候基本就没有什么影响了。2006年特大高温干旱包括了重庆、四川在内的长江中游近百万平方公里地区,这样大面积的高温干旱事件已经远远超出了三峡水库的影响范围。
由此可以看出,三峡工程影响在气象学上是局地中小尺度的概念,对于大尺度天气气候的影响是相当有限的,只能说在局部地点有所影响。另外,2006年中国频繁的台风、东北低温以及大范围的高温干旱,这些现象在气候上是互相联系的,应该将它们同全球的大气环流相联系看待,而不是区区几公里的水位变化能影响的。这次重庆、四川高温干旱主要原因是大气环流异常变化引起的。
七、 重庆、四川地区高温干旱天气气候预测
面对公司面临的危机,库克公司董事长卡诺找到技术总监吉安寻求解决的办法。但吉安表示,全球气候变暖,这谁也无法控制,要想生产出和以前一样品质的苹果,除非另寻种植基地。但这显然是不合实际的,除非去国外,但那样生产成本将会提高很多。
卡诺对吉安的回答并不满意,责成吉安在技术上寻找突破,否则将会被炒鱿鱼。于是吉安硬着头皮尝试引进不同的加工工艺,但都收效甚微。其实吉安清楚,没有好的果子,再怎么改进加工工艺也生产不出优质的果汁。但是,经过研究,吉安意外地发现,意大利北部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特别适合种植猕猴桃,而猕猴桃果汁也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很受消费者欢迎的饮品。于是,吉安建议库克公司砍掉所有的苹果树,改种猕猴桃。
吉安的建议让卡诺眼前一亮,但随即便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反对者认为,砍掉苹果改种猕猴桃,猕猴桃从种植到大量挂果至少需要5年时间,这期间公司将面临巨额的亏损。又有人建议,砍掉一半苹果改种猕猴桃,另外一半土地继续生产苹果用以加工果汁,但这样便意味着公司的设备在5年内只能有一半在运转,公司也将面临巨额亏损。最终,公司对改种猕猴桃一事未达成一致。
面对公司的困境,吉安感到无力回天,他开始考虑如果失业了怎么办。好在吉安未雨绸缪,在这几年一直在自学计算机,而且水平相当不错,他投了几份简历,有好几家公司都愿意聘他。
吉安为可能失去这份富有感情的工作而遗憾,又为自己的未雨绸缪庆幸。这样想着,他突然灵机一动,他可以未雨绸缪,给自己创造了一个缓冲期,为何不把这个方法也用在果园里,让苹果地里长出猕猴桃?
于是,这一年,库克公司所有的苹果地里全部栽上了猕猴桃苗,但苹果树并没有被砍掉一棵,因为所有的猕猴桃苗都是种在一棵棵苹果树的间隙。苹果树继续结着苹果,果汁厂继续加工着果汁。
中图分类号:F31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1)-10-0159-1
1 重视林业在低碳经济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活动所带来的大量温室气体使人类面临全球气候变暖的严重环境威胁。而森林具有多种多样的生态功能,特别是它能吸收储存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在发展低碳经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进程中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加强林业建设是应对气候变化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森林系统是巨大的碳储存库。森林植物在其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降低其浓度,减缓了温室气体对地球生态的影响。森林贮存巨量的碳被公认为一种最为有效的生物固碳方式,加快林业发展、增加森林碳汇,已经成为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潜力,赢得更广阔发展空间的战略举措。
重视林业建设是低碳经济下的必然选择。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该议定书肯定了通过造林、再造林项目等生物固碳途径对于减排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据测算,1亩天然草原固碳能力为0.1吨,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0.46吨;而1亩林地每年吸收二氧化碳约为0.5-1.2吨。我国有草原面积近60亿亩,是森林面积的2.5倍,碳汇总量远远大于森林数量。
2 我国建设碳汇林业的现状
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社会消费模式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潮流。中国已成为温室气体第一大排放国,必须顺应这一潮流建设碳汇林业,争取抢占未来国际经济竞争制高点。因为通过林业措施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花费的成本较低、综合效益好,得到了中国政府和企业的认同。把建设碳汇林业从呼声落实到产业政策上,在内蒙古、广西、四川云南等多个地区试点。但是由于资金技术、能源结构等因素的限制,总体低碳仍面临较大困难和挑战。现阶段中国造林绿化和增加森林覆盖率还不够;二是林业碳汇项目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能够实施的林业碳汇项目数量很有限,收益少且阻力较大需要技术的创新、技术进步和突破,需要大量资金和先进技术。三是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林业碳汇和计量监测工作是基础性的工作,而工作经验和专业人才缺乏。
3 在低碳经济下如何抓好林业建设
3.1 加快植树造林步伐,加强森林植被恢复
植树造林增加碳汇,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生态文明;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通过开展绿地认建认养、造纪念林等活动,拓展义务植树的方式实现山区及心城区生态修复绿化工程,扩大森林面积,增强森林碳汇功能。
3.2 启动实施森林经营工程,提高森林质量,构建林业发展的保障体系
加强森林火灾预警监测和扑救指挥系统建设控制森林火灾,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和防治减灾体系建设,对重大林业疫情进行有效治理,延长森林寿命,可固定大量二氧化碳;重点抓好退耕还林、防护林建设和生态公益林保护等综合性工作,使受污染的湿地逐渐恢复生态功能,减少碳排放。此外应加强森林抚育和低产低效林分改造,逐步优化树种结构,积极发展农林复合经营,提高单位面积蓄积量,增加森林碳汇。
3.3 依靠科技进步,推进林业发展
深入开展森林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基础研究,重点推广生产造林的关键性技术,建立林业科学研究基地,大力发展生物材料、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着力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提高林业产业总产值。加强对林农、果农的培训,推进科技兴林、科技富林、科技强林的进程。
3.4 大力宣传普及林业碳汇的相关知识,引导全社会参与林业建设
林业建设在缓解气候变化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还不被大多数人了解。利用电视、广播等宣传媒介,还可通过生态讲座、宣传标语等渠道广泛宣传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优势,积极倡导社会各界人士真正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增强造林固碳意识。
3.5 加大林业生态工程投入,重点抓好碳汇造林试点及计量监测工作
国家应在现有造林规划的基础上加大对林业生态建设的投资和扶植力度,积极碳汇试点项工程在财力资金充分保证下的有序开展。引进国外开展碳汇项目先进的交易做法,结合本国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积累碳汇项目经验;加大科研力度,培养碳汇专业人才,建立可测量、可报告、可的碳汇计量监测技术体系,保证碳汇项目的顺利开展。
4 结束语
当前,林业改革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承担着十分重大的历史任务。在这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我们应当转变观念,树立大林业观,依靠国家政府的扶持,依靠人民群众的参与,依靠科学技术建设碳汇林业,完成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X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2104(2009)03-0008-04
近几十年来,全球气温持续上升,气候变化问题愈受关注。尽管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还有大量的科学技术问题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对各种适应气候变化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需要进行研究和验证,但是人类需要开始共同努力以减缓气候变化趋势。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对温室气体减排规定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通过发达国家转移低碳环境友好技术(Low-carbon Environmentally-sound Technology,EST)给发展中国家,可以促进后者提高能源效率、减少化石能源使用,可以延缓全球变暖趋势。EST是有利于减少碳的排放,能减缓或消除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技术。EST具有局部实施而全球受益性,即在全球任何一个国家实施该技术,全球各国均可享受到该技术所产生的环境效益。EST国际转移成为人类社会关注的重要内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将促进EST国际转移作为重要的内容,“巴厘岛路线图”中也明确了“发达国家将以优惠的非商业性的条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所需的先进技术”的基本原则。但是由于气候变化本身的不确定性和众多国家对EST特性的不了解等原因,目前该类技术国际转移仍处于困境中。本文将对此类技术转移尝试建立起博弈模型,分析重要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关促进政策。
1 博弈模型的建立
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以价格制度为主要研究对象,满足两个基本假设:①市场参与者的数量足够多,从而市场是完全竞争的;②参与人之间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EST技术转移行为不满足上述两个假设:①主要参与人数量非常有限,市场竞争不完全;②基于转移客体(技术)的特殊性,信息不对称。因而,对于EST转移过程中的理性有限参与人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经济问题的研究,博弈论成为了最佳方法之一。
1.1建立完整概念模型
定义如下EST国际转移主要参与人:①技术受让国、转让国分别定义为该国所有个人、法人、合法组织的集合,具体包括政府、企业和所有公民;②政府定义为所有公民选举出来的国家政权机构,负责制订政策、管理国家;③公民定义为所有生活在该国的人民的集合;④企业定义为直接转让或者受让技术的组织。根据各参与方关系建立完整概念模型如图1。
1.2建立完整博弈模型
基于技术转移双方均为自由决策,没有联盟的特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转移EST的博弈为非合作博弈。
博弈模型中假定条件如下:①所有参与人都是理性人,以实现自身收益的最大化为目标;②同一国的公民与政府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存在互相博弈;③技术转让国和技术受让国就是否支持技术转移进行直接博弈;④技术转让企业和技术受让企业之间就技术转移(转让和受让)进行直接博弈;⑤企业决策过程中不受公民的直接影响,但政府基于公民对其政策支持率大小的考虑,会接受公民诉求的影响,并将采取措施对企业间的技术转移进行支持或者不支持,满足公民的需求。
政府在国际技术转移过程中采取的行动主要是针对企业行为制订政策,其态度为{支持,不支持}中的一种;公民针对政府对企业的态度作出回应,为{拥护,不闻不问,反对中的一种;企业采取的行动为{转移,不转移}中的一种。因此代表各自国家的政府进行宏观博弈,转让双方企业进行微观博弈,均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见图2。
1.3国家之间宏观博弈分析
宏观博弈即政府间进行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参与方就是转让双方政府,分别采取支持或者不支持技术转移的行动。转让国政府的支付函数为获得公民支持率和管制费用。受让国政府的支付函数为获得宏观经济收益和公民支持率,并付出补贴费用。
博弈战略式分析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分析出:①不管受让国政府是否支持技术转移,转让国政府都会支持技术转移:因为在受让国支持的情况下,转让国如果支持,将获得高公民支持率和管制费用,收益大于不支持转移情况下仅获得的低公民支持率;在受让国不支持的情况下,转让国如果支持,将获得高公民支持率,收益大于其不支持情况下仅获得的低公民支持率;②因为转让国政府总会采取支持态度,那EST转移是否成功开展,仅仅取决于受让国政府是否支持。后者若支持,将获得高公民支持率和宏观收益,但是得付出补贴费用;后者若不支持,将仅仅获得低公民支持率;③因此,博弈均衡将可能在(支持,支持)和(支持,不支持)中产生,具体是哪个结果,取决于受让国政府的收益1(=高公民支持率+宏观收益-补贴费用)和收益2(=低公民支持率)之间的比较。
作为技术受让方的发展中国家中,如公民的环保意识相对低一些,当政府采取一项支持EST引进的政策,带来的公民支持率升高幅度不大,但政策实施过程中政府需要付出的补贴费用较多的时候,如果技术引进带来的宏观收益也不足以抵消补贴费用,政府将宁愿不出台支持政策,结果形成了技术转让方政府支持转让、受让方政府实际上不支持引进而技术转移最终不发生的局面。目前,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能源高效利用技术转移方面就出现这样的局面:发达国家支持本国企业转移该类技术到发展中国家,但是后者却没有很大兴趣引进。
但是如果出现如下情形,将可以出现(支持,支持)的结果,并最终促成环境友好技术的转移:①技术引进国的公民环保意识水平进一步提高,引进国政府在出台支持环境友好技术转移政策时能获得较高的公民支持率;②被转移的技术本身具有很高的适用性和扩散性,技术被引进后,经过引进方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带来较大的技术扩散成果和宏观经济收益;③在支持本国企业引进技术转移的过程中,受让国政府提供的补贴资金大幅度增加。
1.4企业之间微观博弈分析
微观博弈即企业间进行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参与方是双方企业,分别采取转移或者不转移技术的行动。参
与方的支付函数是在技术转移项目中获得微观经济收益,其博弈战略式分析如表2所示,其中转让国企业用i表示,受让国企业用j表示。
从表2可以分析出,只有在uj>=0且ui>:0的情况下,才出现(转让,引进)的均衡结果;其余情况下,出现(不转让,不引进)的结果。一般情况下,ui和uj有如下表达:
ui(P)=P-(ci+ci)-S(ri)・s'-ti-Gi(1)
uj(P)=B(rj)-(cj+cj)-P-tj+Dj(2)
其中,c为交易价格,ci为转让方在双方确定转移后的转让成本,ci为转让方在双方确定转移前的转让成本,s(ri)・s'为技术转让而减少的出口销售额s(ri)与销售利润率s'的乘积,ti为转让方在转移过程中缴纳的税收,Gi为转让方在转移过程中缴纳的管制费用;B(rj)为受让方获得的增量收益,cj为受让方在双方确定转移后的受让成本,cj为受让方在双方确定转移前的受让成本,乃为受让方在转移过程中缴纳的税收,Dj为受让方在转移过程中获得的补贴资助。
因此,对于某个拟定交易价格P,只有ui(P)≥0且uj,(P)≥0,才会出现纳什均衡结果(转移,引进)。
2 重要影响因素分析
从上述博弈分析可以看出,影响企业间EST国际转移的主要因素为企业、国家和国际社会三个层面:①企业层面的项目投资回报率等;②国家层面的国家税收、管制费用、补贴资金水平等;③国际社会层面的环境项目补贴水平等。另外,公民环保意识水平通过干预国家政策成为了重要间接影响因素。
结合博弈模型的均衡结果状态和社会实际情况,对上述因素变动影响技术转移均衡状态的情形进行分析:
(1)随着时间延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全球气候变暖”意识都将增强,各国公民对减缓气候变化政策的支持率将增大,发达国家政府对技术输出的管制费用将减少,发展中国家政府对技术引进的补贴资金将增加,同时随着技术进步,技术转移的成本降低,技术交易量会增大。通过促进技术转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效果将增强。
(2)发达国家作为技术转让方,对本国企业输出技术减少税收、取消管制费用,能大大促进企业降低转让报价,提高交易成功、转让顺利的机会。
(3)发展中国家作为技术受让方,对本国企业引进技术进行项目贴息、专项补贴等财政支持,或者减少税收,也有利于企业提高技术引进报价,提高实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并产业化的机会。
(4)发展中国家对技术引进企业提供的补贴资金能促进交易成功的机会,但补贴比例较小时,效果不明显,如果集中力量支持重点项目或者重点企业,效果将更显著。
(5)国际社会的支持资金,对促进技术转移能起到很大作用;但是,支持发展中国家引进技术的效果要强于支持发达国家转让技术。
(6)企业作为利益实体,进行涉及EST技术相关项目投资决策时,考虑到公众“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意识水平将对其未来环境友好产品的市场容量、销售价格甚至获得利润的影响,可适度调低预期此类项目的投资回报率要求。
(7)公众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认知和认同程度,影响着政府相关政策制定出台,如公众认同程度高,将大力支持有利于技术转移政策,而反对不利政策。
(8)由国际社会提供,或者由发展中国家自筹资金,加强气候变化相关教育培训、媒体宣传,能有效提高公众的“全球气候变暖”的认知和认同程度。
3 结论及政策建议
碳排放是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衡量一个国家承载的环保能力的重要指标,由于气候问题是全球性问题,因此全球气候变暖需要世界各国合作来解决。目前,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举措除了有WTO等这些国际组织的推动之外,还有区域贸易协定以及双边贸易协定的推动,与此同时,国际贸易规则受其影响也在发生着变化。并且,很多民间组织以及国际组织所形成的非官方规则也对国际贸易规则有着很大的影响。发展低碳经济是经济领域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举措,目前国际上已经有大量的企业、非政府组织、行业协会等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行为规范与标准,用以使全球的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使全球的温室气体排放降至最低,目前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非政府组织制定的温室气体核算工具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
目前国际上核算温室气体的标准有很多,但是应用最广的是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与国际资源研究所共同提出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由于该体系基本上包括了所有温室气体的核算标准,所以其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被很多国际组织所认可,并且国际标准化组织把其作为核算温室气体标准的基础。
该体系对企业碳排放量进行核算的时候,主要计算企业三个方面的碳排放:首先,企业直接拥有或者是直接控制的排放源的碳排放,被称作企业的直接碳排放。其次,企业使用的外购供冷、蒸汽、电力、供暖等产生的碳排放,被称为是企业的间接碳排放。最后,企业价值链下游与上游的碳排放。值得注意的是,企业价值链上下游的碳排放不是强制性的要求,而是选择性项目,但是企业要想使其整体碳排放减少,就必须使其外部间接碳排放以及内部直接碳排放同时降低,尤其是其价值链上游所购买的服务及产品的碳排放。这时企业就会要求其价值链上游的供应商对其碳排放进行核算,若是这种情况在国际供应链中出现,就会影响到国际贸易规则。
(二)ISO制定的能源与气候变化标准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
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定国际标准的机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能源效率以及气候变化方面制定了很多标准。据统计,现在ISO制定的与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有关的国际标准已经有150多个,主要包括提升能源管理、核算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环境管理等一系列标准。目前ISO正在制定与产品碳足迹标准、碳捕获封存标准、能源节约标准、风能等新能源标准以及其他与低碳有关的标准。
虽然ISO不是政府官方组织,但是在国际上是最具影响力的制定国际标准的机构,并且世界贸易组织也在引导各个国家在ISO制定的标准之上来制定自己国家与碳排放有关的标准与法规;ISO制定的与能源管理、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标准都是自愿性的。因此,企业能够依照其发展情况来自愿选择是否要使用这些国际标准,但是各国政府以及民间机构都在大力提倡低碳经济,大力推进碳标签、碳足迹等活动。因此,各国政府、民间机构对于企业碳排放的测量很可能会使用ISO制定的标准,这时ISO国际标准与各国政府及民间机构的结合,将会形成一个影响力特别大的非官方的国际贸易规则。现在已经有很多ISO技术法规及标准被世界各国用作国内标准,并对国际贸易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低碳经济方面,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其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报告、核算的时候采用ISO14065、ISO14064标准,对其能源绩效进行管理的时候采用ISO50001标准。综上可知,ISO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国际化标准,并且低碳经济已经对国际贸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企业发展低碳供应链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
企业是制定低碳规则的重要参与方,主要通过其供应链与价值链来实现低碳经济。沃尔玛、乐购等大型零售企业为了表明自己发展低碳经济的立场,一般会制定一些与之相关的企业发展战略,并要求其上游供应商参照这些战略来执行相关标准。例如,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给产品加贴碳标签等。这种来自上游价值链的低碳要求在国际贸易中会变成有效的国际规则,对出口企业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这些低碳领域的企业标准会对国际贸易规则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中国应对国际贸易中低碳经济的措施
(一)我国要积极参与制定低碳领域国际标准
低碳领域的国际标准虽然不是官方标准,但是对低碳经济发展与国际贸易有很大的影响,其通过供应链的环节,要求国际贸易中的企业遵循其标准要求,与这些非官方标准不符合的企业在国际贸易中会面临着出口受阻的问题。由于ISO制定的低碳标准在WTO具有重要的地位,会通过国际贸易对企业产品发展以及企业竞争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ISO这些低碳标准的重视,积极参与国际上与低碳经济相关的标准的制定,尤其是要积极参与ISO正在酝酿的与碳标签、新能源、碳足迹、能效标准等有关的国际标准的制定,为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发展争取一定的话语权,用以提高我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以及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
(二)我国加强对国际贸易供应链中私营标准及低碳规则的重视
虽然国际上那些非官方的低碳规则以及私营标准没有法律约束效力,但是国际供应链管理一般会运用这些规则。因此,国家贸易规则会通过供应链受到这些规则的影响,并且企业的运营也会受到其很大的影响。目前我国经济不断加强对外开放的力度,国际贸易不断增多。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些规则加强重视,为我国企业提供与之对应的培训,使其了解国际上这些低碳规则,并鼓励我国行业组织、民间机构等非官方组织参与这些私营标准的制定,尽量能够对这些低碳规则的制定产生一定的影响。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已经列出了国际上比较有影响力的130多个非官方组织制定的低碳标准,这些标准可以成为我国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依据。目前还有很多与低碳经济相关的资源性标准正处在制定的过程中,建议我国的行业组织及协会对国际上这些与低碳经济相关的标准的制定进行跟踪并提供我国企业的意见,为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争取更多的准备时间与话语权。
这是国家节能中心联合我国各大移动运营商,向全国手机用户发送的节能减排公益短信,也是该中心发起的“节能减排我承诺”倡议活动的一项内容,目的是号召每一位公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把节能减排理念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切实行动,来推广更健康环保的低碳生活方式。事实上,低碳的生活方式的确能带给人类健康的生活环境。
“高碳”孕育生活危机
很多人在看过美国大片《2012》和《后天》等灾难片后,都被这些极端气候灾害造成的毁灭性场景所震慑。虽然这只是虚构的电影,但是,假如地球人还是毫无节制地过着浪费能源、浪费粮食的“高碳生活”,这些灾难总有一天会降临,只是危害的程度不同罢了。
近期肆虐整个北半球的极端寒潮,以及这些年频发的海啸、厄尔尼诺现象就是大自然给人类敲响的警钟。毫无疑问的是,气候恶化对人类自身的健康威胁也在一步步加剧。从现在开始,就该为自己的健康负责,让我们看清威胁健康的“高碳”生活,向“低碳”生活迈进一步吧!
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是一个深层次长远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有负面的也有正面的。但是从整体来讲,负面效应远大于正面效应。其主要健康危害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极端气候(热浪、台风等)频繁发生,可导致人体相关疾病,如热应激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等,以及意外伤害发生频率的增加。其次,引起感染性疾病发生率的增加。气候变暖导致了昆虫媒介滋生繁衍季节延长,数量增加,且气候变暖使得昆虫媒介所携带的病原体数目和致病性增加,其共同导致了虫媒病发生率的增加。再次,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增加。气候变暖使空气中的一些过敏原,如尘螨、真菌孢子、花粉等浓度的增加,导致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增高。最后,灾害性气候会造成精神性疾病增加。气候变暖将对世界食物供应系统造成压力,从而导致营养不良性疾病的增加。
从长期来看,气候变暖导致的健康损害是一个逐渐积累、逐渐暴露、逐渐恶化的过程。如果人们对高碳生活还不能悬崖勒马,那么,初见端倪的全球气候变暖将在未来的几十年或上百年内愈演愈烈,其对人类健康危害会越发严重和显著。因此,保护人类健康,遏制全球气候变暖,要从建立“能源节约型社会”开始,过低碳生活。
现在开始“低碳”生活
哥本哈根会议让许多人第一次知道了一个新词“低碳”。“低碳”生活虽然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世界对此问题的共识日益增多。
由于“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顺应了人类“未雨绸缪”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理与理想,因此“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低碳生活”理念也就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如果说保护环境、保护动物、节约能源这些环保理念已成行为准则,低碳生活则更是我们急需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其实与我们密不可分,例如:每天少开一会儿电脑,出行多乘公交车,脏衣服用手洗……“低碳生活”不仅节能减排,更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少用电脑缓解眼疲劳。很多白领上班大部分时间都呆在电脑前,下班之后最好就别再依赖电脑了。少用电脑不仅可以减少热量的排放,对自己的眼部健康也大有帮助。长时间使用电脑会造成眼部疲劳、眼睛干涩,有些中青年人久盯电脑后出现视物模糊,在减少使用电脑的时间后,症状就会大大缓解。
坐公交帮助舒展四肢。与开私家车相比,公交车内活动空间更大,可以站一站,摇摇头,甩甩手,伸伸腿,四肢舒展一下,在不知不觉中活动颈椎、腰椎及四肢的大关节和肌肉组织。当然,如果出行距离近的话,步行或者骑自行车也是不错的选择。
手洗衣物好处多。由于洗衣机的出现,很少有人再用手搓洗衣服了。事实上,手洗衣物对身体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在洗衣服的时候,会增加上肢活动的频率、锻炼手指各个关节的灵活度。同时,身体也在不停地消耗着热量。从中医角度上讲,人体十二条经脉中,有六条都经过手,因此,它还可以起到调理阴阳平衡的作用。
TIPS:“低碳”生活建议
低碳生活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用等各个方面,是每位公民应尽的责任。科技部早就已经提出了适用于普通家庭日常生活行为的节能减排建议,若将其细化可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衣:少买不必要的衣服。一件普通的衣服从原料到成衣再到最终被遗弃,都在排放二氧化碳。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就可以减少2.5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另外,棉质衣服比化纤衣服排碳量少,多穿棉质衣服也是低碳生活的一部分。
[4] 黎贞发,于红.持续低温及低温连阴天气下几种典型日光温室保温性能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3(23):123-128.
[5] 张永红,葛徽衍,李秀琳,等.关中东部设施农业气候资源分布及变化特征[J].中国农业气象,2009(2):153-157.
你是否曾经想象过这样的场景:在上班的道路两旁,“人造树”沿两边排开,办公楼外墙的管道里种植着藻类,屋顶能够将热量反射回空中――这些措施可以减少全球变暖效应。英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建议利用新技术改变全球气候。全球气候变暖和过量二氧化碳排放有很大关系,工程师发现,在办公区道路两旁种植“人造树”,在墙壁和屋顶管道种植藻类,可有效减缓全球变暖的影响。这个提议的原理是通过植物抵消相应的二氧化碳量,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效应。
该设想是由一名机械工程师提出的,他说:“在未来20年,这个提议可产生不错的生态效应。”
所谓“人造树”,其外形大体和天然树差不多,高7米~10米,有树根、树干和树叶,但都是由耐火的聚酯类酚醛泡沫塑料制成。硬而挺直的树干,由布满孔道的聚氨酯做基本材料,这种孔道能通过毛细作用吸收水分。树根由三条边上带孔的空心管道构成,呈三脚架状,然后将聚氨类高压注入这些管道,使它渗入土壤形成长长的聚氨酯类压出带,外向延伸达20米之远,起到固定作用。树顶被浇注成棕榈树冠的外形,这种外形有利于冷凝露水。这种没有生命的人造树在严寒的沙漠夜晚,吸收凝在表面的水分,并将其贮存在体内,到了炎热的白昼,水分缓慢散发,可以降低四周气温,形成降雨冷空气云团。在气候可能有所改善的前提下,适时栽种天然耐旱的植物,这样,沙漠就有可能向希望中的绿洲演变。
英国环境和气候变化大臣说:“人造树在外形上有些像树,也有点儿像插在棍子上的一个散热器。在设计上,它们会像树一样吸收二氧化碳并储存起来。它们看上去像挂着百叶窗的门桩,功能则与植物光合作用一样。据统计,十万棵人造树即可捕捉整个英国家庭、运输和轻工业的碳排量,而500万棵即可应对全世界碳排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