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网络的现象大全11篇

时间:2024-01-03 14:42:0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网络的现象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网络的现象

篇(1)

一、什么是网络偷拍

(一)偷拍的历史渊源

我们中国古代对偷窥行为也是深感羞耻的,“孔穴窥视是一病”是白云观的老道贴在墙上的,就是说,偷偷透过小孔看东西是一种毛病,应该得到抑制和医治。还有古代很多房屋、家具建设都是为了防止偷窥的,例如门前的照碑、卷帘、窗前的纱帐和床前的帐子,都是为了保留个人空间而防止被外人探知的设施和装饰,很多古画当中的美女身边必定有卷帘,纱帐,扇子,手帕等等,也就是说防偷窥是古代女性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有时候也是体现她们自己修养和美德的一部分。

(二)网络偷拍的概念

笔者分析认为,网络偷拍是一种将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隐私在其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别人利用现代多种拍摄工具多以照片和视频的形式,传入网络并公开传播谋取利益,侵犯他人相关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侵权行为一般表现为侵犯他人人格权,更甚者会侵犯他人生命财产安全权。

二、网络偷拍的表现

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名人隐私的曝光,另一种是普通大众在各种场所被偷拍,以及各种丑态被抓拍,这些偷拍照片或者视频被放在网络上之后,点击率非常高。

(一)名人隐私的曝光

关于名人私生活的消息各个网页都乐此不疲,几年前的“艳照门”风波就是最典型的事例,在此就不再赘述。

(二)普通大众隐私被偷拍

前不久,笔者在雅虎首页看到一张照片,在一架飞机的出舱口,有位女士的裙边被风高高的卷起,那位女士没来得及遮掩,春光乍泄,这张照片就这样被公然贴在了首页。由此,笔者对网络伦理问题颇为关注。分析之后,网络偷拍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首先,在公共场合被偷拍:大致表现为用摄像手机或者带有透视性摄像头的手机进行偷拍,偷拍对象大多为女性或者有女性存在的群体。偷拍地点随处可见,公交车、饭店、公园、缴费厅、马路等等,多表现在自身静止的环境中。可见,女性在公共场合尤其是处在静止状态时的环境中必须非常谨慎。

其次,在宾馆被偷拍:通常表现为用摄像头藏在卧室和卫生间,客人的一切活动都被一览无余。曾经有朋友去某电视台做过一期节目,就是揭发自己在宾馆被偷拍的行为。他的所有举动都被偷拍并且放到网上盈利,而且更不可思议的是被另外的朋友上网时看到才告知对方。更甚者,还会有人将拍摄到的私密不雅照发给当事人进行勒索。所以,建议在宾馆居住时将灯光尽可能调的暗一些。

第三,在自己家被偷拍:不可思议的是在这种被视为完全隐蔽的环境中都会被偷拍,那还有哪些地方是安全的?现代高科技的发展确实给人类生活、工作带来了空前的飞跃,但是,总有被不法之徒钻空的机会,给人类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扰。这种困扰表现为:给房屋装修时就在卧室被偷窥者装了针孔摄像头;或者从对面的楼上用高清望远镜偷拍;或者在租住别人房屋时,早就安装了一套“完备的装置”。一般就是传到网上刺激点击率赢取暴力,更可怕的是被偷窥者敲诈勒索当事人。

三、网络偷拍伦理失范表现在侵犯相关人格权

人格权是以权利人自身的人身、人格利益为客体的民事权利[1]。包括生命健康权、姓名权或者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权、著作权、人身权、生活秘密权等。网络偷拍所构成的侵权往往会涉及到侵犯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以及生命健康权等方面。

(一)侵犯隐私权

隐私是公民个人生活中不愿为他人公开或知悉的秘密,包括个人私生活、个人日记、照相簿、储蓄及财产状况、生活习惯及通讯秘密等[1]。隐私权是一般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受到法律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索、利用、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偷拍并且将超出公共领域的私人信息在未经当事人允许的情况下在网络上传播,确实构成了侵犯他人隐私权。公共领域是介于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威之间的一个领域,是一种非官方的公共领域。它是各种公众聚会场所的总称。虽然名人的隐私范围有待商榷,但是一旦涉及任何私人领域的合法行为都是受法律保护的。

(二)侵犯肖像权

肖像是指公民的个人形象通过摄影、造型艺术或其他形式的客观上再现[1]。往往通过绘画、照相、录像、雕塑、电影艺术等表现形式、把人的外貌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以人的面部为中心再现的视觉形象。肖像权是公民通过造型艺术或其他形式在客观上再现自己形象所享有的专有权[1]。是自然人的重要人格权,包括形象再现权和肖像使用权。我国《民法通则》第100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因此,构成侵犯肖像权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未经本人同意,二是有获取某种经济利益的主观故意。网络偷拍既然有“偷”的行为模式肯定是背离了被侵权人的意愿,但是否构成侵犯肖像权,还得考量偷拍的目的和后果,即是否有获利的主观故意或客观上已经获取了利益。

(三)侵犯名誉权

《美国大众传播法》一书认为:“名誉是指其他人在指定的时间、场合以及社会和文化背景中对你的看法。”名誉权是指社会或他人对特定公民、法人的品德、才干、信誉、商誉、功绩、资历、和身份等方面评价的总和[1]。网络名誉侵权是指行为人在互联网上故意采用讽刺、谩骂或者捏造事实等手段,通过留言、信息或者评论等方法,降低他人的道德品质,降低法人的产品声誉,造成严重后果并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从上述侵权形式可以看出,网络偷拍所表现的伦理失范其实是行为人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道德意识的触犯。道德意识新时代无论是互联网伦理体系还是媒介伦理体系都离不开中国传统道德,都是对传统道德的继承、发展,加强对民众的传统道德教育,一方面可以“使得民众更清晰地辨别网络中的美丑善恶” [2]。

四、网络偷拍构成侵权的法律责任

网络偷拍行为一旦构成侵权,或其行为达到一定程度社会危害,将会产生严重的法律后果。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要承担民事责任,民事责任承担在于被侵权人的主张,被侵权人在权利受到损害后,可通过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或在刑事审判中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在诉讼的主张中,可以要求侵权人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同时可以要求其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二是可能受到行政处罚,当行为人的侵权行为到达一定的社会危害程度,触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时,其有可能受到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行政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侵权行为人可以给予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劳动教养等形式的处罚。当然,行政机关在处罚中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自有裁量权,这要根据违法侵权人的违法情节和行为后果、社会影响等因素来定。三是可能受到刑事追究。我国刑法对于严重危害社会的网络侵权行为有相应的立法,当行为人触犯刑律,必将受到公诉机关的追诉,后果严重的,会受到刑事处罚。四是可能受到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追究,这种追责形式往往是同时进行。

从理论上讲,虽然在追究网络偷拍侵权人的法律责任问题上有上述法律救济途径,但在法律具体操作层面上仍有一些障碍,主要表现在立法上的滞后与缺失。完善立法明确保护隐私权目前我国隐私权保护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我国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比较零散,没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保护隐私权的立法。民法未能全面正确贯彻宪法中保护公民隐私权的原则性规定[3]。

五、如何解决网络偷拍问题

笔者分析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解决,当然,解决的力度还需各方共同努力方指日可待。

第一,网络技术是基础。我们都知道,科技的发展速度之快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网络技术作为网络发展的基础工程,对网络伦理规范来讲,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要让网民从潜意识中认为偷拍和传播作品或者以传播作品为名欺骗钱财的行为很可耻且不合法,那么,网络技术层面的工作需要更进一步的作为。那就是在支持网络传播和搜索技术的前提下,检测、扫描和追踪此类不合法行为以及记录违法消息源的技术也要有更高层次的发展。

第二,网络管理是根本。网络编辑、网络把关人以及网络警察等管理人员,应该对信息进行高度的把关,以及对违法行为进行追本溯源。严加杜绝不良信息和屏蔽各种偷拍行为在网上猖獗的可能性。这样,网络环境肯定会进入良好有序的状态。

第三,网民加强网络伦理观是核心。网络已经遍及全球并且涉及到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对于很多网民来讲,根本就是融入了生命成为了不可缺少的家庭成员。如果他们能够把对待网络环境如同对待现实生活环境一样,有了很强的道德观和公德心,自觉维护公共场合自身形象和公共安全的意识,网络偷拍和各种违法行为也会慢慢减少。

第四,法律规范更加精准是重点。我国的法律处罚条例中都有这样的现象,某人被处几日以上几日以下拘留,并且处几千元以上至几万元以下罚金。这其中的处罚范围活动空间很大,而且这个空间的权力归属于法官,从而导致法官权限过大,处罚违法分子时轻重程度的范围也就过大,很可能会导致腐败。所以,法律应该做出更加精准的规范,来缩小法官权限的范围,对违法分子处以更加合理的处罚,杜绝隔靴搔痒的现象,并且真正做到以儆效尤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2)

一、影视恶搞的现象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巴赫金曾说过:“艺术观察的新形式,是经过若干世纪缓慢形成的,而某一时代只是为了这新形式的最后成熟和实现,创造出最适宜的条件。”他在研究狂欢文化时就指出:任何艺术体裁和艺术形式都有一个历史形成的过程。影视恶搞当然也不应该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在以往的生活中也不是没有这种现象的先例。一种现象出现的时候也应该从历史的角度对其进行广阔的历史探索。影视恶搞这种新的表达现象出现就其含义而言,也应该有长时间的积累和一个历史的过程。在网络世界中“恶搞”的精神也不是突然出现的,人们往往也是由于在社会上广泛存在着一些恶搞的思想,当人们开始在对e人的图片涂鸦的时候,当人们在狂欢节上反常和完全自我的表演时,实际上这些行为已经具有网络影视恶搞的性质,这种恶搞性质的例子当然还很多。而在网络中的恶搞行为能让此想法表现得比较容易且形象而已。这里所谈到的网络影视恶搞也就是这样,只是在网络中为此行为有了个恶搞的影视类型定位而已。这个就像每个年代的人都会有自己“恶搞”的方式,比如当年的传统的恶作剧,但与之相比,恶搞的程度就深了很多。这个历史过程是结合了新的影视科学技术和传播方式,是对此现象的一种发展和创新,这样也成为一个文化发展过程。网络中所展现的影视恶搞现象,就更多的结合了后现代大众文化的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像《我在网络江湖的日子》、《“英雄”爆笑改编版》等。主流文化的淡化,调侃、戏拟与反讽,碎片性、零散化与拼贴艺术等等特征在这里展现了出来,而就本身这些后现代的文化特征又是在一个长时间积累和一个历史的过程中形成的。

二、网络影视恶搞现象的社会需求分析

人们在网络影视这个媒介中可以获得消遣和娱乐,可以把现实中的一些问题和不满转移到这里面,在这里获得满足,产生注意力转移的效用;在这里通过影视的表现替代人和人之间的表现,抒感,获得交流。通过对媒体信息的利用,获得人际关系的效用;通过这个媒介内容还可以了解自我,确认自我观念、发现真实,取得自我确认效用;通过媒介知晓信息,了解变化的环境监测效用。网络让人们体验了与在社会中大众传媒具有的相当差异的一种活动环境方式。这些都是在这种传播状况下,文化的民主化和信息传播技术的演进使得影视通过网络逐步的从少数人创造的影视幻境走向了大众的日常生活,并且成为人们表现大众生活的平台。其实这里的现象也早就被一些哲学家们讨论过,像克尔凯郭尔和尼等人都主张过艺术不应该只限于少数人和特定的场所,而应该成为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尼一直所强调的“生活化的诗人”在这里也是对此现象的一种肯定,发展到现今此现象所展现出的消解艺术与人生活之间的界限和鸿沟让艺术进入生活或者把生活引入艺术,在这里也就成为了对于此现象的一个重要表现。

从影视文化的发展角度来看,其实就是把影视文化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结合了起来,从而导致了影视文化向日常生活化的转变,也就促成了影视恶搞现象在网络中的崛起并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影视现象。“在其中满足的人们的需要也就像卡茨、格里维奇和赫斯等学者所将其具体分成的5类:认知需要的满足;情感需要的满足;个人整合需要的满足;社会整合需要的满足;疏解压力需要的满足。”网络影视恶搞现象的兴起其所满足的社会心理和要求也符合此理论的分析。网络影视的使用在满足人们心理需要的内容上没有本质的差别。也可以让个体在创作和观看网络影视作品时获得了任职和情感需要的满足功能;在影视的交流中使个体获得人际吸引和认同满足的功能;在其中使个体获得了自我呈现的机会,自我能力价值得到了最大的发挥,而没有了很多其他媒介中的顾虑,得到了肯定的心理需要和满足的功能。正是网络时代中影像的生产能力逐步增强、影像接触的密度加大,它所涉及的广泛领域和人群,把我们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影视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影视与人们无比接近了,人们开始通过自己的方式把日常生活以自己的审美方式呈现了出来,也就出现了网络影视的后现代表现恶搞现象。

三、网络影视恶搞现象中媒介在人们心理的特征显现

根据马克思的基本原理,存在决定意识,首先网络的存在就与传统的媒体有着本质的区别,不管是报章杂志、广播电视,还是电影,这些都是属于单向传播,而就单向传播本身,就有一种中心化的倾向。无论是听众、读者还是观赏者,都要求以被动地接收为前提,其本质上还是让观众无法参与主导。但网络作为一个开放式的空间,本身并没有什么进入壁垒,靠的是分布式的组成或共享的传递系统,而不是层级系统,其信息流动和把关措施相对于传统媒体也是较自由和宽松。正因为这种模式和共享机制为人们自由发表意见、张扬个性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平台,因此在网络社会中,受众可以就每一条信息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就造成了人人都可获得网络影视恶搞作品的创作修改等主导权,也就为影视恶搞作品在网络中开始在人们心中“狂欢”提供了依据。

篇(3)

大家经常在单位办公室中通过无线局域网互相共享交流各自的文件材料,但在互相访问的过程中,经常碰到这样一则奇怪的故障,那就是刚开始互相传输文件时,无线网络传输速度很快,但如果过一段时间不进行任何访问时,无线网络却提示网络连接已经断开,不能进行任何文件传输操作。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故障现象呢?我们又该如何让这样的无线互访操作变得顺风顺水呢?

其实在多数情况下,这种现象有时并不能算是网络故障。因为现在多数无线局域网使用的是无线路由器设备,这种设备常常会为用户提供多种通信连接方式,不过在默认状态下多数无线路由器设备会采用“按需连接”方式。在使用该方式进行工作时,无线局域网在侦测到有数据传输时就会自动进行连接,如果过一段时间后网络中没有数据进行传输时。那么无线局域网会认为当前网络线路处于空载状态,那么它就会自动将当前的网络连接断开。所以当我们下次再尝试通过无线网络进行互访操作时,无线局域网自然就会弹出连接已经断开的提示。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我们首先要登录进无线路由器的后台配置界面,并在其中找到有关连接方式的设置选项,并将该选项设置成“自动连接,在开机和断线后进行自动连接”,最后保存好配置参数。并重新启动一下无线路由器设备,相信这么一来无线局域网就不会出现频繁断开连接的现象了。

当然,要是经过上面的设置操作后,无线局域网仍然还是每隔一段时间就出现掉线现象的话,那么我们就有必要检查一下当前的无线局域网是否遭受了网络病毒或黑客的攻击。例如无线局域网一旦遭受到ARP网络攻击的话,那就会经常出现网络每隔一段时间就不能访问的奇怪现象。

此时,我们不妨打开本地工作站的网络连接列表窗口,用鼠标右击其中的无线网络连接图标,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属性”命令。打开无线网络连接的属性设置窗口:选中该设置窗口中的“TCP/IP”设置选项,并在对应的选项属性界面中,尝试通过手工方法来更换无线网卡的1P地址。倘若为无线网卡更新过地址后,本地工作站仍然还是经常出现掉线现象的话。那我们只有借助专业的抗攻击软件来保护无线局域网的互访操作了。

互访故障二:访问单位服务器速度慢

会计小李每天下班之前,都需要通过无线局域网网络将当天的账务信息上传到单位服务器的特定文件夹中。以便及时让领导审阅。以前传输账务信息到服务器中时,一眨眼的工夫就能完成,但最近单位调整了一下无线路由器的摆放位置后,小李向服务器上传容量和先前差不多大小的账务文件时。每次都需要等很长时间。那么小李为什么向服务器传输文件时的速度突然下降了呢?我们又该采取什么措施才能让小李的工作站与单位服务器之间的互访速度恢复到正常状态呢?

考虑到会计小李先前向服务器传输信息时速度比较正常,而调整过无线局域网中的路由器设备后,他才感觉到无线网络的传输速度明显下降了下来,这说明这种故障现象很有可能是无线路由器的位置变化,导致了无线信号微弱引起的,当然也有可能是单位的服务器在某一段时间比较繁忙,从而造成了小李访问服务器的速度受到了影响。

对于由单位服务器繁忙引起的访问速度下降故障,通常不是我们普通用户能够解决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避开服务器访问高峰期,同时每过一段时间去重复访问一次服务器,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请单位的网络管理员想办法提升服务器自身运行性能,确保服务器能够及时应答用户的访问请求。

对于由无线路由器摆放位置引起的访问速度下降故障,则是比较常见的,而且也经常被普通用户所忽略。当无线路由器摆放位置不合适时,那么无线工作站所能接收到的无线信号比较微弱,所以当它通过无线网络传输文件时速度自然也就很慢了。

为了解决好这种故障,我们可以将无线路由器放置在无线局域网的中心位置,同时确保该设备与其他的无线工作站之间不能间隔较多的水泥墙壁:还有一点要做到的,就是尽量将无线路由器放置在一个较高的位置上,只有这样无线工作站才能获取强度较好的通信信号,那样一来访问单位服务器的速度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互访故障三:不能通过局域网访问Internet

某单位组建了无线局域网。该单位员工能够通过无线局域网直接访问Internet中的内容。可是有一天,员工小孟打开自己的工作站准备上网冲浪时,发现不能访问Internet中的内容,查看无线网络连接状态时,发现系统提示为能够向外发送信息,但不能接收信息。遇到这种访问故障时,我们该怎样帮助员工小孟正确访问到Internet中的内容呢?

首先检查员工小孟的工作站在物理连接方面是否正确。在进行这方面检查时,我们不妨先打开本地工作站的IE浏览器窗口,并在该窗口地址栏中输入无线路由器的后台管理地址。单击回车键后打开它的后台登录界面,再正确输入管理员帐号与密码。进入到无线路由器的后台管理界面,在该界面中Ping本地ISP的DNS服务器地址,要是Ping测试操作正常,那就意味着无线路由器到Internet之间的线路状态是畅通的,不然的话我们需要检查无线路由器的上网参数是否配置正确。

其次在无线局域网中任找一台普通工作站,并将该工作站系统的界面切换到MS-DOS窗口,然后在该窗口的命令行中执行字符串命令“Ping aaa.aaa.aaa.aaa”(其中aaa.aaa.aaaaaa地址为无线路由器的内部接口地址,也就是本地网络的网关地址),要是该命令能够执行成功的话,那就表示本地局域网网络内部的线路连接是正常的,不然的话我们就需要检查无线路由器配置和工作站配置的正确性了。同时还要检查它们之间的线路是否畅通。

要是上面的几项Ping测试都能通过,但是还无法上网访问的话,我们还需要检查普通工作站的上网参数是否设置正确,例如工作站内部的网关地址和DNS的地址是否正确等。当确认这些参数都正常后,我们再检查一下无线路由器关于NAT方面的配置是否正确。要是我们无法从路由器配置中找出错误的话,不妨再检查一下NAT的地址转换表,当然这项功能需要我们的无线路由器支持才行。

互访故障四:无法访问无线路由器后台界面

最近单位的无线局域网经常发生IP地址冲突现象,后来经过单位网络管理员小许的仔细检查,发现局域网中除了有一台专用的DHCP服务器为工作站分配地址外,无线路由器中自带的DHCP服务也在“抢”着为工作站分配IP地址。这样一来工作站的IP地址当然就容易发生冲突了。为了消除IP地址冲突故障,网络管理员小许准备登录进无线路由器后台界面,将其已经启用的DHCP服务暂时停用,可谁曾想到小许在自己的工作站中尝试登录无线路由器后台时,怎么也打不开它的后台登录界面,这是为什么呢?

造成这种故障的原因有很多,不同的原因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应对。其中硬件故障原因比较常见,例如网络线缆断裂或短路,网络连接接头出现松动现象,无线路由器自身存在硬件故障等。对于硬件故障原因,我们通常只要通过查看无线路由器控制面板中的信号灯状态,就能判断出是否是硬件出现了问题。当然,如果无线路由器的输入电压不正常,或者该设备内部的温度过高,或者该设备遭遇雷击的话,也容易导致无线路由器后台界面无法访问的故障。

篇(4)

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必将具有不同于传统社会的特殊性。因此,我们很难用传统的道德规范去对待网络社会这种全新的社会形态。由此引发的巨大反差使公众在享有更多民主与自由的同时,也会对大家的生活和思想领域造成负面影响,常被提及的现象之一就是网络炒作。

目前,学界对于网络炒作这种新兴社会现象的定义还未达成统一。比较普遍的说法认为:网络炒作总的说来就是利用网络媒体,通过推手或者幕后人,发动网络对某个人物或者公司、或者机构进行两方面的评论,一方面是正面效应另一方面是负面效应,从而引起网友的关注增加人气。当人气一定的时候,这个人或者公司或者机构就会被网络关注,这个人或者公司机构就开始走红。这就是网络炒作。可见,网络炒作的最终目的即通过引起轰动以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和影响。

笔者认为,网络作为一种现代传播媒介,本身并不具有伦理道德属性,它的伦理道德属性取决于特定的时期、特定的人对网络的使用。如今,网络炒作已经成为网络道德和秩序混乱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需要在对“网络炒作”现象进行伦理反思的基础上,根据网络社会的自身特点,寻求行之有效的解决路径。

炒作并非当代专利——古已有之

其实,炒作这一现象并非当代人的专利,而是古已有之。例如魏晋时期左思所著的《三都赋》一事。当时左思出身寒门、貌丑无势,他花了十年光阴写下的《三都赋》根本无人赏识。但有幸经一位高人指点,找到了赫赫有名的皇甫谧为其作序,如此一来,借由这场炒作,这篇千古名赋终于显现了它耀眼的光芒,人们开始争相拜读,都城洛阳的权贵之家也纷纷传抄《三都赋》,“洛阳纸贵”一时成为佳话。

无独有偶,唐朝的著名诗人陈子昂“千金碎琴”的故事也是炒作的典范。当时陈子昂满怀信心到京城求取功名,却屡屡得不到赏识。一日,陈子昂在街上看到了一个卖胡琴的人,那人开出了一百万文的天价,许多围观的人都纷纷议论说这把胡琴肯定是名贵的好琴,只是价位实在太高。陈子昂顿时心生一计,当场买下了胡琴。围观的人们都非常吃惊,认为陈子昂一定是位乐坛高手,请求他弹奏一曲。陈子昂说:“明天请到我的住处来吧,我弹奏给大家听。”第二天,人们如期而至,等着一饱耳福。陈子昂这才对大家说:“我陈子昂能诗善文却不为人知,这把胡琴只是乐工演奏的乐器罢了,根本不是我的兴趣。”说完就将胡琴一摔而碎,随即拿出自己的诗词文章,请大家鉴赏品评,众人看后赞不绝口。不久,陈子昂就名满京城。

当炒作遇上网络——如鱼得水

相比古代,如今的炒作技巧早已不断翻新、花样百出。随着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体的出现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在作为单方面的信息接受者的同时,也有机会作为信息的者、传播者和反馈者参与到传播过程中来,从而在短时间内大大增强了传播内容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我国当前的网民数量已经处于高位,网民数量的逐年递增使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力持续攀升,网络成为越来越多的人获取信息、互动交流、休闲娱乐的重要渠道。

和传统媒体主导的传播媒介相比,网络无与伦比的传播优势诚然为炒作插上了翅膀。 “网络炒作”这一以互联网为载体而发展起来的新型的炒作形式,继承了互联网本身所具备的全部优点。在如今这个信息知识爆炸、商品高度“同质化”的时代里,网络炒作以其成本低、效果好、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互动性强、参与度高等特点在网络营销中备受推崇。

炒作本身并无贬义——客观看待

炒作是一种营销手段,本身并无贬义。在当今网络海量信息的背景下,为了避免被淹没在信息洪流中,就算是再好的东西也需要炒作,才能脱颖而出、让大家了解、吸引大家眼球。从这个角度来看,网络炒作具有一定的存在合理性。因此,我们不能用有色眼镜去看待炒作,将其一概而论。只要不是恶意攻击竞争对手或诋毁他人人格,不是恶意造谣或以虚假信息扰乱舆论,不是损害公共利益或对网络用户带来干扰,都是无可厚非的。

比如说,早在2009年1月,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旅游局就利用网络炒作成功的实现了名利双收。由昆士兰州旅游局的一条号称“世界上最好的工作”的招聘信息,以工作内容简单、待遇福利丰厚的诱人信息,在短时间内便吸引了世界各地共34000多人参加应聘和数家著名媒体的追踪报道,成功的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使昆士兰州、大堡礁、哈密尔顿岛等词汇具备了全球的高知名度,活动的前几个月就收益过亿澳元。同样,我国近年来网络流行的“凡客体”、“淘宝体”,都是很有创造力、很成功的网络炒作,因为它不但加深了网络用户对品牌的认知,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营造出了一种轻松诙谐的网络文化氛围。

当炒作大行其道——伦理反思

然而,任何事都要适度,否则就会导致负面的结果。网络作为一种新型大众传播媒介,具有虚拟性和不具名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使网民具有了极大的话语权、选择权、自、决策权等自由权利。加之与网络发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相对滞后等各种因素,无疑会助长网络伦理道德失范的现象。如此一来,“网络炒作”的幕后推手变可以借助匿名方式无所顾忌的发表言论而不用担心要负任何责任,很容易使网络社会陷入道德无力的状态。

有社会学家认为,如今的网络炒作现象已进入成长之痛的阶段,给公众生活和思想领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为了在网络信息超载的情况下博得关注度,一部分网络炒作者开始通过不断冲击社会道德和良知的底线,恶意透支社会信任资源,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早已脱离了正常、良性的商业竞争和信息传播方式。如今的网络社会饱经低级媚俗内容的侵袭,充斥着太多的文化垃圾,过多过滥的网络炒作行为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厌烦和抵触情绪。基于这些原因,用伦理道德标准来对人们的网络行为进行规范的呼声越来越高。

多种措施综合治理——贵在落实

马克思曾经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诚然,科技进步与伦理价值体系之间的互动往往处于两难的困境,但技术的进步并不一定就意味着道德的倒退,它反而是为道德水平的不断提升创造了空间。

相对于现实社会,网络社会虚拟性、匿名性的特点,使传统道德规范难以适用于网络社会这种全新的社会形态,同时与网络社会发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又相对滞后,因此监管部门对于不良网络炒作行为的管控难度很大。另外,网络社会中,网民几乎享有无限开放的言论自由和选择自由,而与之不相衬的是,网民的自制力还未达到可以自觉维护网络伦理道德体系的高度,一旦毫无节制的滥用这些自由权利,就势必会造成网络环境的无序混乱状态。

可见,网络伦理道德失范现象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需要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综合治理。笔者认为,一要调动网民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在网络社会中,网民既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是信息的者和传播者,每一位网民都拥有充分的网络自由。因此,调动网络社会的每一位成员自主自愿的维护和管理网络炒作行为,是营造和谐网络氛围的关键。二要加强舆论引导。提升大众的审美趣味,鼓励以合理的方式进行网络传播活动,共同抵制低级趣味内容的侵扰。三要强化监管惩处。相关政府部门在对媒体和公众的信息进行监管的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监管机制,规范网络炒作行为,严厉打击恶意炒作行为,及时取缔恶意炒作现象。

结语

网民伦理道德能否进一步提升,网络炒作能否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网络环境能否得到真正净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取决于网民、舆论环境、政府共同抵制不良网络行为的决心和建立和谐网络社会的意愿。网络道德规范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多管齐下,相互配合,才能真正解决网络炒作失范现象所面临的道德困境,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传播环境。

参考文献

①黄梦石,《网络炒作现象与网络道德》[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5):223-224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

③王勇,《“网络炒作”现象的伦理审视》[D].上海师范大学,2011

④孙卫华、王艳玲,《网络炒作文化现象批判》[N].《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篇(5)

解决“迷航”问题的教师教学策略

从教师角度出发,解决“迷航”问题主要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

首先,在教学过程的准备阶段,教师应将网络学习中教与学的模式特点、与传统教学的差异、易出现的问题(“迷航”现象)等向学生做介绍,使其尽快转变学习观念,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必要时,教师还应向学生建议进行网络航行的训练和有关知识的准备,并为基础较差的学生开设先期的网络培训课程。

其次,在学习资源的设计上,最好能选择几种方式进行学习。心理研究表明,在用一种方式学习一段时间后变换为另一种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注意力的分散,从而降低“迷航”现象出现的机会。此外,不同的网络学习方式出现“迷航”现象的几率也不同,如网上讨论就比看直播课堂易发生“迷航”现象。同时,教师最好在课前将本次课程所需的相关网络信息下载到本地服务器中,在课上让学生调用服务器中的信息而减少真实上网的时间,这样既可加快学习速度又可减少“迷航”的发生。

最后,在学习评价环节,教师更要及时地对学生网络学习的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学习落后的学生发出警告,督促其及时跟上其他同学。从而间接地克服“迷航”带来的负面效果。

解决“迷航”问题的学生学习策略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解决学习中“迷航”问题的学习策略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提高网络学习的自信心

国外相关心理研究表明:造成“迷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一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产生的一种高度的不定位感。Gayle等专家的实验更进一步揭示了定位感强的学习者是靠自信、系统指示与练习为基础来做航行决定的;而有着不定位感的学习者则更多依靠好奇、熟悉和兴趣来决定航行。由此可知,学习者的自信心是解决“迷航”问题的内在因素,而自信心则直接来自学习者的网络操作技能、新旧知识的联结能力等。

2.在网络学习中使用认知策略

当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时,由于对复杂的浏览环境不熟悉,同时既需要努力搜索所需的信息,学习与保持各种主题信息间的相互关系,又要抑制自己有兴趣但与主题无关的信息,因此认知负荷相当高,极易导致“迷航”。所以,学习者在网络学习时有必要使用一定的认知策略。

搜索时必须有明确的目标,且最好一次对一个目标进行搜索。

浏览文本信息时应首先粗略浏览,并尽量回避按钮、超链接等标志。

应避免一次打开过多的窗口,研究表明,一次平均打开3.7个窗口较合适。

篇(6)

随着web2.0的出现,网民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越来越便捷。博客、社区、BBS等都成为了网民进行信息和沟通的工具。然而,无论是博客、社区还是电台、报纸,都无法实现传统新闻资讯与读者及时的互动交流的愿望,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新浪网于2000年6月最早开设了与网友进行互动的功能。这一平台的建立解决了网民与媒体之间实现互相沟通的难题,通过跟帖的形式,网友在网络上逐渐实现了自己的话语权。

一、网络新闻的“跟帖”现象

网络新闻跟帖这一形式首先出现在商业网站,它指的是依附于网络新闻报道而存在的一种短小精悍的网络跟帖形式,是受众看完新闻后所感所想的自然流露,是受众接受新闻后所产生的心理反应的外在表现或情感的宣泄,它不能脱离网络新闻报道而独立存在。目前,大多数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均设有跟帖评论窗口,供网民发表观点。

跟帖一直以来受制于技术条件而发展缓慢,而跟帖现象真正成为网友瞩目的焦点,并从幕后走向前台,还得归因于网易的“盖楼”现象。2003年12月3日,网易公司出现了第一条针对平面媒体新闻内容的跟帖。2005年2月24日,网易第一座跟帖楼盖起。加之识别IP地址技术的突破,跟帖迅速流行起来。2008年网易共239.7339万条新闻,收获4165.8635条跟帖。而网易2008年的年终策划《无跟帖,不新闻》则使跟帖现象引起了受众的广泛注意,展示了这一新闻衍生产品广阔的发展空间。网络体育新闻的跟帖经过几年的发展,其影响力已经显现出来,甚至出现了专门去收集精彩跟帖的网站。

二、网络新闻“跟帖”现象的特点

1、群体性

跟帖是网络文化中最平民、最具亲和力,也是参与度最高、参与人数最多的组成部分。由于在网络媒体上信息的过程非常简单,而且网络的进入门槛很低,在拥有了电脑的基础上,只需要简单的上网技术就能够成为网民。因此,网络能吸引众多的使用者,并且在没有其它渠道发表自己的观点时选择网络来实现自己的意见表达的权利。众多网络使用者的意见聚集起来就能够形成庞大的舆论群。网络实现了一个跨越性的发展――网民可以将意见直接出来,既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也能够在他人的跟帖中寻找到情感上的共鸣。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用户直接阅读跟贴评论,并激发了人们看到精彩跟帖,马上前赴后继持续跟帖的热情。

2、瞬间性

自发、及时、客观、未加审查地传播,是互联网传播新闻信息的特点。在网络上,新闻信息是即需即得的,网友可以在任何方便的时候浏览新闻,了解事态发展,并根据自己的感受来发表看法。而且,网络的快捷使网友的评论能够马上出现在网络上,被其他所有关注同一新闻的网友看到。阅读新闻,查阅跟帖,引发感慨,自觉跟帖,在这样一个简短的过程中就又给某条新闻盖了一层楼。

3、不同观点的对峙性

由于网络媒体的进入门槛很低,网络使用者的数量急剧增长。据CNNIC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披露,截至2009年6月30日,中国网民已突破3亿,手机上网用户达到1.55亿,占网民总数的46%。如此多的网友间必定会出现观点和立场的差异,因此,网友在跟帖留言时可能会遭到别人的质疑,引发一定的争论。对于跟帖的作者来说,这种观点的对峙性不仅可以将自己的帖子和观点展现给其他网友,从而获得一定程度的心理满足,还可以与那些有着不同观点的发帖者进行辩论。可以达到既了解别人的想法,又开阔了自己的视野的效果。

4、与传统新闻媒体联系的紧密性

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可以互相推动。从以往来看,网络热点话题形成的主要来源是新闻报道,而新闻报道对于网上的信息关注却并不多。但2007年以来,传统媒体与网络的互动明显加快。网民在网上发帖,传统媒体跟进报道,网民再根据报道进行讨论,媒体再报道,网络报道的热点就这样以滚雪球的方式迅速扩大。

网络新闻媒体对传统媒体具有依赖性,传统媒体是网络新闻媒体的信息源。因此,跟帖是在传统新闻报道的基础上出现的,而众多网友在网络上所的针对新闻报道的跟帖也不单单是网民对新闻的简单态度和评议,它也是新闻本身的另一种附加值。有时候它甚至会纠正新闻本身的单一和传播的偏差,从而引导出更恰当的新闻视角。

三、网络新闻“跟帖”体现了受众的话语权

话语权意即言说与表达应该享有的自由度,它是社会在尊重自然权利与崇尚理性法则之下私权利对抗公权力的状态,是公民依法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政治权利。网络话语权就是指网民所具有的表达观点的权利,这种权利主要是网民通过网络对国家事务、社会事务以及各种社会现象提出建议和发表意见的权利。网络话语权也能通过集合性的效果而对权利机关产生一定的影响,发挥潜在的影响力。

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选择通过网络表达诉求,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网络民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反映了社会的原生态的民意。随着国民的政治素质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话语权的重要性,认识到只有掌握说话的权利才能成为真正的权利的拥有者,而网络的低门槛则给人们实现话语权提供了一种便利。

新兴的电子传媒如网络突破了传统媒介单向传播的弊端,通过自由、平等的匿名交流,通过新闻跟帖、论坛等空间无阻隔的互动形式使得公众的观点、意见被尽情表达,收到及时反馈。以往不能形成群体意见的话题现在有了公开展开的可能性,覆盖范围更广,影响力更大,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空前的表达自由,使网民在社会中展现了前所未有的主动姿态,这是网友话语权得以实现的具体表现。

四、网络新闻“跟帖”对传统媒体的冲击

网络媒体的发展对传统媒体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因为网上浏览新闻的方便、快捷、经济、内容丰富等特点,越来越多的网友开始选择网络来获取新闻,而传统的报纸、电视等媒体则被冷落。跟帖的互动性特点更是将网友拴在了网络上,相比较网络上的自由表达,传统新闻媒体的受众则是比较被动的。

另一方面,人的获取权利的本性也是促使传统新闻媒体受众向网络靠拢的原因之一。因为针对网上新闻的跟帖可以使受众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主人翁的感觉,这种感觉通过传统媒体是得不到的。而且,在当下政治民主化程度日益提高的情况下,人们会更向往能找到自由发表意见的领地。网络新闻跟帖正迎合了这样一种心态,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种需求。所有这些跟帖的特性都吸引了网友的眼球,并且刺激了受众最敏感的神经,使他们积聚已久的活力爆发在网络上,从而使网络新闻跟帖热闹起来,而相应的,传统媒体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冷落。

结 语

网络新闻的“跟帖”是一种现象,它体现了网民急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心情,表明了网民自主意识增强的现状,也展现了民意所形成的舆论所具有的强大力量。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传达整体社会舆情的平台,也是民众的民利得以实现的一种良好的途径。在各大网站的新闻排行榜上,一些热点新闻的跟帖量达到几万条之多。跟帖这一新闻依附功能开始显现出其独特的市场价值和潜力,受到各大商业网站的关注,也逐渐成为各大门户网站新的竞争平台。■

参考文献

①陈堂发 主编:《媒介话语权解析》[M].省略nic.省略/index/0E/00/11/

index.htm

③周敏、范红芝,《无跟帖,不新闻――跟帖的价值与门户网站的品牌化运作》,《传媒》[J],2009(6)

④殷秦,《2007年bbs跟贴凸显六大网络舆情特点》,《网络传播》[J].2008(2)

篇(7)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1-0182-02

0 引言

新时期,伴随新媒体的繁荣发发展,网络自拍行为俨然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与时尚,成为了现代人纾解压力、表现自我的一个方式,成为了现代人追逐名利的一个渠道,并由此而引发了对网络自拍行为的思考。下面,笔者从文化角度对这一现象展开具体的分析。

1 网络自拍现象的起源与表现

“自拍”一词,早在1984年就已存在,英文名为Self-timer,当时仅仅只是代表照相机本身的一个功能――自行设定拍照时间,且这个功能多是针对那些单独使用照相机,却又想拍摄自我影像的用户而定的[1]。然而,伴随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起与发展,自拍遇上了网络,于是“网络自拍”应运而生。

在早期,网络自拍多指的是网友通过借助照相机所具有的自拍功能拍下自己照片,并将其上传至网络的一种行为,即“网络+自拍功能”。而这时,因技术的限制与新事物发展受阻,使得网络自拍并没有全面流行,人们在本质上对其还存在一定的恐惧感,加之受到传统文化影响,也使得人们不愿把自己照片上在网络上公开。而紧随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自拍开始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几乎所有的网站都以网络自拍作为主打栏目来吸引看客的眼球。就如天涯社区为例,自其在2003年开设网络自拍栏目――天涯真我以来,仅仅两年的时间,就使得其帖子数量达到了50余万,又比如猫扑上的“贴吧”、QQ上的“网络相册”等等栏目中,其点击率一直都居高不下,特别是“芙蓉姐姐”的自拍画,更是使得网络自拍行为变得家喻户晓。

如今,网络自拍已经被逐渐泛化,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网络+自拍功能”,而更多的是“网络+拍自己”,不管拍摄者为何人,只要所拍摄的对象是自己,而照片又被上传至网络,就称得上是“网络自拍”。而从形式上而言,网络自拍的照片,大致可分成三类:一,摄像头照片,即通过电脑摄像头与手机摄像头拍摄的照片,这部分照片不仅容易拍摄与传输,而且只需对灯光做一定处理,就可拍出较好的效果,故深受大众欢迎;二,生活照片,这类照片被看成是网络自拍的关键部分,同时也最易被网民接受,有着较高真实性,较大的视觉符号性与较强的情境性,大多数的网民还喜欢在自拍后留上自己的想法,将其制作成心情故事,或是将其放入自己的blog,变成生活日记;三,专业照片,即聘请专业摄影师,应用高档设备与完善的后期制作来拍摄出唯美的网络自拍照,因其成本较高,故在大众中普及程度不及前两者高。

2 网络自拍现象流行的原因

俗话说,“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任何一个新事物的生成,都是有着某种诱因的,而网络自拍亦是如此。而网络自拍现象的从无到有,从初期的萌芽到后期的繁荣发展,是有着一定的经济基础与社会条件的,是在现代人思想文化观念转变与社会文化发展推动下逐渐形成的。

首先,技术的革新是其基础所在。新时期,伴随各种科学技术的成熟发展,各种各样数码摄影产品的出现与普及,为现代人的自拍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同时,宽带的日渐普及与网络存储空间的逐渐拓展,更是为现代人网络自拍照的上传提供了很好的便利。加之一些诸如美图秀秀,相机360、光影魔术手等的Photoshop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得人们可以随意修改、美化自拍照片,更是为现代人大量分享自拍照建立了信心与安全感,最终使得网络自拍现象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个非主流

文化。

其次,人同网络文化间的良好互动是其外在动因。一方面,人在互动中有着一定的主体性,即一个人将网络文化看成一个对象,并不是消极、孤立的表现,也不仅仅只是为了自我的欣赏与满足,同样也是为了通过网络文化这样一个平台来为自己提供相应服务,实质上代表的是现代人基于网络文化对自身本质的一种肯定,代表着现代人个人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意识的觉醒。而且在网络自拍行为中,网民不仅充当着生产者的身份,同样也充当着接受者的身份,从而使得其传播过程远比传统大众媒介灵活的对。另一方面,人在互动中有着一定的社会性。即现代人利用网络文化交流系统来横跨时空限制,所想要指涉的不仅仅只是有网络文化所带来的那种虽看不见却感受得到的虚拟空间,同样还包括了那种所谓人为制造的“虚拟实在”情境,从而使得人们在这样一个无限延伸、拓展的网络文化空间中,构建起一种广泛的社会联结,形成一个共同文化世界与可随意选择的身份[2]。

最后,网络对现代人心理诉求的迎合与对身份性别的视觉化是其内在动力。一方面,交流和放松的实现。心理学家认为,“人作为一种群体性的社会动物,每个人都有着倾诉、分享与交流的欲望,为此,在现实生活中不断需求可以宣泄的方式,进而将内心想法宣泄出来。”而网络自拍行为,就是一种压力的释放,人们通过将自己工作照与生活照放在论坛上,收集生活中有趣的事件与新闻同网友分享,来获得心理上的放松。另一方面,“看”和“被看”其实是相互促进的。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那些拥有出众外表,或是能力的人被人们广泛关注与肯定,而对于那些平庸的大众却无人问津,为此,这些大众在这样一种期待和失落的心理作用下,开始将目光转向于网络,企图在这里摆脱现实身份的束缚,尽情的展现自己,并得到虚拟网友的关注。加之,每个人在本质上都有着一定的窥视欲,在自己自拍照得到了网友的关注和与评价之后,就会产生一定的满足感,并想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度,进而一发不可收;而作为自拍照浏览者,在看到他人的照片得到认同与评价之后,也会在心理产生一种向往感,进而主动尝试自拍。于是,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网络自拍变得更加流行。同时,网络自拍行为的出现,还给女性人群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可看成是女性解放的一个结果,但根本还是在于企图得到男性人群的价值肯定。如今,苗条、清纯与性感等等词汇,俨然已经成为了男性人群对网络自拍照的一个既定标准,而大眼睛、45°仰角与后期PS等自拍技术的流行与出现,更是打造了一大批“千人一面”的美女。而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网络自拍行为的普及与流行。

3 网络自拍文化结构与身份建构

如今,打开电脑,随便找个搜索软件,只要输入“自拍”两个字,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各种各样的网络自拍照,使得网络自拍俨然已经成为了一种现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网络自拍文化。然而,网络自拍,不仅仅只是简简单单的图像的“看”与“被看”,在其背后,所隐藏的更多的是后现代主义背景下人们文化观念的转变,即从传统精英文化朝着大众文化的走向与发展。以前,网络多是精英文化这个主体的,且在这个主体中,知识分子是其主流人群,这些人普遍拥有着较高的学历与素质,且其在网络世界中所想要追求的和展示的多是自身高雅的一面,如自身审美趣味与对文化价值的自身判断等。但是,紧随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人们普遍开始以获取最大化经济效益作为行为目的,从而使得网络文化逐渐走向了产业化道路,这样一来,因大众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更加迎合了当今浮躁气息背后的社会发展风格,日渐成为了网路的主体,开始将传统精英文化拉入边缘。为此,网络自拍,可以说是一种解构主义下的后现代文化,彻底将以往精英垄断文化彻底打破,使得网路不再是政客、明星们的天下,使得精英与草根成为了互为平等的存在。

从某种意义上说,以德里达为主导的解构主义,之所以能够在西方社会流行,最大原因就是受益于后现代主义文化氛围的渲染,而解构主义其实就是从语言角度入手,引导后现代主义对当前大众文化进行全面的反思和重构[3]。而大众文化“并非属于一种单一的文化,可因为受到人的性别、年龄与文化背景等的不同而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而网络自拍文化,其实就是大众文化中的一种,属于大众文化。”而且,网络自拍文化不仅仅被划分在大众文化中,而且它还是一种经后现代主义解构的文化,体现的是后现代大众文化对传统主流精英文化的结构。但是,网络自拍文化,又不仅仅只是大众文化对传统精英文化的解构,还是自拍主体对自我身份一种建构与寻求,即寻求一种青年亚文化。而何为“青年亚文化”,即以青少年为主体的一种青年文化,在这些人群中,他们拥有共同的文化观念、生活行为方式与思想价值观念。而反观如今的网络自拍现象,其主流人群其实就是青年人,因为,青年人在思想方面,有着一种敢拼敢闯的精神,他们敢于反抗传统文化,敢于在大众面前展示自己,不愿意受到传统文化的道德束缚,迫切希望摆脱社会与家庭的牵制,而这时,网络就作为一个虚拟的空间而存在,为他们尽情地展示自我、宣泄“欲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这里,那些有着共同理想追求、志同道合的人们欢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网络自拍群体”,而这也正是网络自拍文化得以形成的前提所在[4]。在这里,以青年人为主的网络人群,一方面,他们自主上传自拍照,自主发表自我言论,将自我内心深处对社会的不满发泄出来,另一方面,他们也将自我个性、追求与理想充分的表达出来,并积极寻求对自我身份的一种建构,进而形成了主流文化价值观念之上的非主流文化。而这种非主流网络自拍文化在促进文化多元格局形成的同时,也对主流文化造成一定解构威胁,这样一来,大众主流文化势必会对其进行一定的遏制与收编。

如今,网络媒体早已认识到网络自拍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与潜在的商业价值,并试图将其纳入到主流文化中。但是,网络自拍文化,一开始就是凭借着独特的风格来向主流文化发起挑战,进而逐步构建集体认同感的,故在其同主流文化的对抗中,网络媒体发挥着一个比较微妙的作用,即一方面,网络媒体使得网络自拍亚文化变得更加奇特与受人欢迎,另一方面,网络媒体的过度关注与追捧也推动了商业收编行为的开展[5]。面对如此形势,网络自拍文化不得不改变自我风格来迎合社会大众的审美趣味需求,以有效抵制主流文化与商业主义对其的收编,然而,网络自拍文化一旦成为社会主流文化的分支,其原有创意与灵性被将逐渐被同化,最终消失。为此,对于这样一种非主流文化,我们在给予其一定发展空间的同时,也需指引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而不是一味的利用主流文化对其进行收编,因为只有这样,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的网络自拍文化才能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前进。

4结论

总而言之,网络自拍行为,作为当今新媒体上时代下的一个客观产物,从本质上而言并无好坏之分,关键就在于人们怎么看待。为此,在新时期,对于网络自拍行为,更应该注重的积极引导网民进行自我的约束,使之成为一个现代人交流沟通、真正展现自我的平台,使之逐渐成为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有力途径。

参考文献

[1]王传芬.网络自拍的传播心理探究[J].编辑之友,2013(8):77-78,84.

[2]马千里.解读网络自拍文化[J].新闻爱好者(上半月),2012(12):69-70.

篇(8)

前言

网络掀开了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新视域,网络交际是当代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由于网络的便捷性,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都汇聚在这个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又由于交流语言、交流手段、交流语境的差异性,为了方便交流,一些新的汉语语言表达方式由此产生。本文将主要从汉语普通话、汉语方言和外语的角度阐述网络语言中的跨文化特征,以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网络语言与跨文化交际

网络语言,所谓全新的语言媒介日渐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按照社会语言学的术语来说, 属于一种社会方言/变体。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不仅包括网络文化中人际交流的语言,还包括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编程专业语言(毛力群,2002);狭义的网络语言是指网络文化中人际交流的语言/信息符号,本文主要关注后者。

跨文化交际学作为一门学科,除研究文化、交际的定义、特征以及相互关系外,还着重研究干扰交际的语言、非语言手段、社会准则、社会组织和价值观念等;其基本目的是培养人们对不同文化持积极理解的态度、 跨文化交际的适应能力和技能。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包括跨种族交际、跨民族交际和同一主流文化内不同群体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主要是语言交际的过程,那么网络语言的发展和特点必然会对跨文化交际产生影响(付林林,2008)。

二、网络语言的跨文化特征

网络语言的跨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汉语普通话、方言和外语的相互结合来表达意义方面,其中有的促进了跨文化交流,有的给跨文化交际带来冲击。

(一)方言特征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语中涉及到的方言的数量不计其数,由于网络交流的广泛性,某些方言如闽南话、四川话等由于发音有趣新奇而受到万千网友的追捧,进入网络语言系统。

具体来说,语音和词汇方面,由于某些方言中“h”与“f”,“n”与“l”等的发音混淆不清,因此词汇“否定”变为“吼定”,“南京”变为“蓝京”。港台等地的方言有合音和反切现象,合音指的是两个音节词汇由于快读而拼合成一个音节,而这个音节代表原来的两个音节的意义者,如“知道”合音为“造”;反切指的是当声母为zh、ch、sh、r、z、c、s,韵母为i的音节,在与零声母字组词快速连读时,就会出现合为一字的现象,如“丑”反切成“吃藕”,这其中也蕴含委婉意义。语法方面,粤方言中有一种倒置的语法结构影响着语言的标准结构,如“宾语+谓语”(饭吃好了),“副词+宾语”“别说话先”。

方言特点与普通话的结合使得网络语言更加丰富有趣,也促进了各方言使用者之间的语言和文化交流,加深了相互间的感情。

(二)外语特征

网络语言中的外语特征主要表现在对英语的应用,但日语、法语、泰语中的日常用语在网络语言中也拥有一席之地,如对日语“我回来啦”(ただいま)的音译为“他大姨妈”。

语音方面,汉语中把英语独有的语音吸收进来,如汉语中没有“th”,故而把/?/吸收进来(康忠德,2011)。词汇方面,主要有首字母缩略。如:GF指女朋友。语法方面,网络语言中应用最多的一类是进行时的改用,构成“×ing”表达形式,表示 “×”进行中, “×”的词性主要涉及形容词和动词。如:“不开心ing”表示正处于不开心的情绪当中。

网络语言中很大一部分都和英语相结合,可能会导致网络文化帝国主义,影响跨文化交际中语言与文化的平等和平衡发展(李婷,2006)。

(三) 综合特征

所谓综合特征指的是对汉语普通话、外语和方言之间的关系做进一步处理或在交流中几者共存的现象。

将汉语普通话、英语、方言等多类语音混合使用以及相互代用的的现象有很多,例如数字谐音代替外语:比如88(byebye);谐音与常态组合:I服了U(我服了你);方言与外语组合:What are you 弄啥嘞?

网络语言中很多交流的语言都是汉语普通话、外语和方言的双重处理体,如“你真是史努比的弟弟”是对“你真是stupid” 的再次处理。

此外,表情符号几乎通用于所有语言使用者,包括标点组成的表情如“^_^”表示“微笑”,聊天软件里系统的表情如 “”表示“好的”。

由于这些跨文化特征的出现,网民更加自由地投入网络交流中,交流时使用的汉语句子中经常夹杂着方言和其他外国语言,这表现出对其他民族的包容性与热情。但这些语言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如对于上面提到的双重处理,无论英语使用者还是汉语使用者,若没有对跨文化特征的了解,就会阻碍跨文化交流。

三、成因分析

网络语言的语言变异的原因大致为内因和外因,前者是语言本身发展的需要,外因是国际间的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因为语言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是文化的载体,所以语言的产生与变异必然受社会经济、文化与科技发展的影响(曾利娟,2007)。

四、结语

汉语普通话、方言、外语和符号并用的跨文化网络词汇的出现预告一个新时代的语言变革(李进喜,2008)。在应用跨文化语言时,使用者要充分了解其反映的心理和文化特征,促进其向有益的方向发展,降低网络文化帝国主义的可能性,以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机会的平等。

参考文献:

[1]付林林.(2008).网络交流与跨文化交际.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J]:汉文综合版,28(4),104-105.

篇(9)

2008年至今,一场“网络问政”风暴席卷中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官员纷纷上网与公民对话,利用互联网倾听最真实、最迅捷的民意表达。在这场风暴中,广东地方政府的表现令人注目,从2008年4月广东省委书记和省长黄华华与网友的珠岛宾馆座谈到2010年7月现场听取网民代表意见并在线回答网民问题,广东“网络问政”的深度和持续度在全国名列前茅。如何理解“网络问政”这一当代中国新兴的政治沟通现象,在批判地呈现了前人阐释互联网政治沟通现象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我们尝试着作出自己的解读。

“公共领域”的中国场景:西方范式影响下中国互联网政治沟通的理论镜像

自互联网于20世纪90年代成为人类的重要沟通工具之一以来,互联网与政治沟通的关联就成了西方政治学、传播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热门话题。许多西方学者讨论互联网政治沟通的范式承袭了检讨“新”媒体与“公共领域”之间关联的传统。自哈贝马斯(Habermas)描绘了一幅介于公共权威与私人领域之间、能催生理性讨论以求得社会共识的“公共领域”的美好蓝图以来,不少西方学者关于新媒体的政治内涵的讨论便被嵌入到“公共领域”的背景之中,“对公共领域的讨论依着报纸、广播、电视到网际网路等各类沟通器械……每当一个媒体因‘使用不当’失去公共涵意时,新的媒体便被赋予担任公共领域的重大责任”①。一部分学者期待沟通更便捷、参与成本更低、互动性更强的互联网能促进政治沟通主体的多元化,为实现真正的“公共领域”创造可能,“互联网既是一种传播方式,也是一种彻底改变民主进程的工具。这种媒体的互动性鼓励更多的公民参与公众舆论表达、政府治理和决策”②。更多的学者则趋于理性,认为互联网上的政治沟通整体上趋向于碎片化、无焦点和零散化,对“公共领域”的作用有限,至多只是促成了囿于小圈子讨论的“迷你公共领域”(Mini-public Sphere)而已③。

在西方范式影响下,许多剖析当代中国互联网政治沟通现象的文献也将“公共领域”作为主要理论资源④;它们大都聚焦互联网对中国公民相对独立于政府的自发意见表达的推动作用,而对中国政府与公民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的政治沟通则甚少讨论或评价不高。关于互联网上的民意表达,有学者将中国的网络论坛视为“凭借新的在线对话媒介沟通的零乱的公共空间”⑤,还有学者用公共领域理论剖析中国报纸网站BBS上的讨论,认为“中国网络空间里的政治公共领域尚在发育,讨论质量已臻一定水平,但若用对话复杂性及异见呈现度衡量则远未成熟”⑥。至于互联网“公共领域”与中国政治转型的关联,人们的看法见仁见智。郑永年等对作为“公共领域”的互联网之于当代中国政治转型的意义评价甚高,“通过由赛伯(cyber)公共领域促进的社会互动和身份政治,互联网促进了集体行动”⑦,麦康勉(McCormick)等则从反面指出政治转型是中国互联网公共领域变迁的前提,“关键问题是后时代的体制变迁。接踵而来的新媒体技术欢迎一个集中性和政治性较弱、商业性更强的体制结构”⑧。哈特福德(Hartford)的论文是笔者视野里为数不多的论及当代中国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联网政治沟通的文献,对网上市长信箱等沟通形式持保留态度,“它们对改善官僚-行政运作更有效,而非促进迈向公民社会的参与式民主”⑨。

中国特色的互联网政治沟通实践:历史视野下的广东“网络问政”

当代广东的“网络问政”呈现出两大特征:一方面,地方政府在“网络问政”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据广东“网络问政”主要平台奥一网编辑蓝云回忆,广东“网络问政”的第一推动力源自2007年底广东省委书记发出的解放思想号召;该网站旋即推出了题为“捎给书记的话”专题,得到热烈响应,日发帖量在500条以上⑩。在问政议程设置上,奥一网围绕国务院颁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从2010年5月起先后举办了五场线上和线下同时开讲的群众论坛,涉及交通、文化、教育、住房保障等市民关心的重大话题。为将“网络问政”制度化,广东省委办公厅已召开了四次网民集中反映问题交办会,设定了相关职能部门反馈时限、定期公布处理结果等措施,主要涉及国土资源与环境保护、医疗保障、综合治理、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等问题。

另一方面,网民的政治沟通热情在“网络问政”中被充分激发。奥一网上设置了给广东省市各级干部留言的板块,到2010年9月15日,网友给广东省委书记的留言已达74580条,给广东省长黄华华的留言也在万条以上。2008年2月,十名在广东“网络问政”活动中见解独到的网民精英关于广东发展的长篇帖子被汇编成“岭南十拍”并结集出版,他们也因此获得了在2008年4月17日与和黄华华亲自对话的机会。

若我们沿用上述西方讨论互联网政治沟通的惯常范式,在“公共领域”视野里看待当代广东“网络问政”实践,很可能会得出一边倒的批判性结论。哈贝马斯意义上的“公共领域”憧憬的是一个由私人组成的相对独立于政府与商业利益的讨论空间,政府对政治沟通的影响自然不被看好,“在这个领域中作为私人的人们聚在一起,他们在理性辩论的基础上就普遍利益问题达成共识,从而对国家活动进行民主控制”(11)。地方政府对互联网政治沟通的深度介入和组织,显然不符合“公共领域”的要求。

丁学良曾呼吁国人考虑西方社会科学范式的成长背景,“西方社会科学无论从起源看还是从迄今的问题形成体系看,均是根植于和反思于西方社会变迁的认知体系。即使是它的那些最抽象的分析概念构架,也无法把其中历史的、经验的内容全然‘蒸馏’去尽”(12)。这促使我们反思用“公共领域”理论探讨当代中国互联网政治沟通的适用性。我们认为,“公共领域”理论的生长离不开自社会契约论以及大多数西方国家个人权利至上的思想土壤,借以比照全球化时代西方权利观影响下中国公民在互联网上相对独立于政府的自发意见表达(如强国论坛上的网民讨论)大致不错,可若要以之观照自1978年以后“国家与社会相互渗透”(13)的社会主义中国里发生的互联网政治沟通的全貌,只怕是管中窥豹、解释力有限。

既然“公共领域”的视角较为片面,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当代广东的“网络问政”呢?周永明在当代中国的互联网引进与清末中国的电报架设之间建立的勾连提醒我们(14),研究的历史化是我们透视当下现实的捷径之一。联系1978年以来中国政府在与公民的政治沟通中对媒体的应用,我们认为,广东的“网络问政”延续了1978年以来中国政府与公民之间成功的政治沟通“上下平衡”的特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纵向民主”在互联网政治沟通上的生动体现(15)。当代广东“网络问政”是互联网时代广东地方官员主动契合公民表达诉求的开明之举,既充分展示了地方政府的社会动员力,挖掘出以“岭南十拍”为代表的关于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的民间智慧;又通过设置话题、举办网民集中反映问题交办会等方式,让公民的表达诉求既得到充分回应,又被界定在不危及社会稳定的空间之内。

结语:如何理解中国互联网政治沟通中的政府角色

知识分子的责任是记录历史,对于这场“网络问政”,还有太多将要发生的细节值得我们期待和剖析,但其基本走向是可以被确定的:这是一场地方政府与公民合力通过互联网进行的政治沟通试验。广东“网络问政”中已发生的故事再次说明,互联网提供的只是一种变革社会政治生态的潜力而已,“在决定技术如何被使用的过程中,政府或个人的政治需要常常起了关键作用”(16)。

进一步的问题,就是如何寻找超越“公共领域”视角的可能性,理性地剖析当代中国互联网政治沟通中的政府角色了。在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全面向西方靠拢的背景之下,用源自西方的理论范式剖析中国问题已成流行趋势。“公共领域”范式下对当代中国互联网政治沟通的观照,提问的重点是互联网是否能带来一个相对独立于政府的公民自由表达意见甚至组织社会运动的园地,其中体现的是西方学术界构建的问题意识,而广东“网络问政”中体现出来的政府与公民在政治沟通中的积极互动相对于当代中国政治生态的重要性则被消解。

在当代中国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之下,管理社会的传统单位模式已随人员流动性的增加而逐渐式微,脱离单位的“体制外”公民越来越多,政府成了人们利益诉求的主要指向者,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的针对政府的即为例证。互联网时代的中国各级政府能否突破、内参等传统政治沟通手段的现实障碍,在“网络问政”中迅速回应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利益诉求的同时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这是我们眼中当前中国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联网政治沟通最迫切的目标。我们认为,与其追求一个在中国历史和现状中都不存在的想象中的“公共领域”,倒不如寄希望于现实中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政治沟通的切实推动。中国各级政府有可能将互联网上被碎片化、极端化的政治表达组织起来,聚焦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广东“网络问政”中已经发生的故事就证明了这一点。[本文为2010年度广州市社科规划课题《广州市政府与公民网际政治沟通策略研究》(10Q23)的阶段性成果]

注 释:

①刘慧雯:《因特网公共领域角色的反思:以东海劈腿事件与鸿海打压新闻自由事件为例》,《新闻学研究》,2008(97)。

②Savigny,H.,“Public Opinion,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Internet”,Politics,2002,Vol.22,No.1,p3.

③Papacharissi,Z.,“Democracy Online:Civility,Politeness and the Democratic Potential of Online Political Discussion Groups”,New Media and Society,2004,Vol.6,NO.2,p280.

④也有国内讨论互联网政治沟通的文献抛开了“公共领域”理论,而从“把关人”、“议程设置”、“知沟”等理论入手剖析它们的内涵在互联网政治沟通中的新变化。参见淦家辉,《中国网络政治沟通研究》,中央党校2006级博士学位论文。

⑤Wu,M.,“Measuring Political Debate on the Chinese Internet Forum”,Javnost,Vol.15,No.2,2008,p93.

⑥Zhou X.,Chan Y.,Peng Z.,“Deliberativeness of Online Political Discussion:A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Guangzhou Daily website”, Journalism Studies,Vol. 9,No. 5,2008,p759.

⑦Zheng Y.,Wu G.,“Information Technology, Public Space,and Collective Action in China”,Ca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Vol.38 No.5,2005,p522.

⑧Mc Cormick,B.L.,Liu Q.,“Globalization and the Chinese Media: Technologies,Content,Commerce and the Prospects for the public sphere”,in Lee C. C.,ed.,Chinese Media,Global Contexts,Routledge,2003,p145.

⑨Hartford,K.,“Dear Mayor:Online Communications with Local Governments in Hangzhou and Nanjing”,in China Information,vol.19,2005,p217.

⑩,2010年9月5日登录。

(11)哈贝马斯:《公共领域》,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12)丁学良:《华人社会里的西方社会科学》,《香港社会科学学报》,1997(10)。

(13)Mc Gregor,R.,The Party:The Secret World of China’s Communist Rulers,New York: Harper Collins,2010,p30.

(14)(16)参见Zhou Y.,Historicizing Online Politics: Telegraphy,the Internet,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Chin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篇(10)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兴起,网络语言的研究成为人们探索的一个新领域。作为信息时代的言说方式,网络语言中的新词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语言经济学中的“经济原则”这个术语最早是法国语言学家马丁内(Andre Martinet)在其《普通语言学纲要》中提出来的。此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交际中的语言单位(指符号、音素),由于人在各方面所表达出来的惰性,要求在语言活动中尽可能减少力量的消耗,使用比较少的、省力的、已经熟悉的、或是比较习惯的、或者具有较大普遍性的语言单位。这两方面的因素互相冲突的结果,使语言处在经常发展的状态之中,并且总能在成功地完成交际功能的前提下,达到相对平衡和稳定。人们在语言交流过程中,为了满足言谈互动时的经济原则条件,语言表达会逐渐导向简约化,最为明确的证据就是语言形式的固定化与说法的俗成化。

语言简约原则是英国语言学家莱文森(Levinson)在1987年提出的,是社交经济理论当中的概念之一。简约原则的观点是:人们在言谈对话当中,为了达到语言传达的经济效益,就必须使用最接近的说法,也就是差异性最小的说法来传达最大的信息量。为了掌握发言权,只有用最短、最有力的说法来表达,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传达信息的任务,进而掌握发言权。为了社交礼貌或社交互动,言谈的隐含性随着双方关系而调整,也就是说言谈言语形式的长度与社会关系的亲疏远近成正比,关系越近言谈形式越简约。

一、网络新词汇遵循“经济原则”和“简约原则”的特点

由于网络语言根植于传统语言的母体,因此传统语言的语用理据也适用于网络交际。此外,由于网上交际的特殊性,网络语言遵循经济原则和简约原则还表现出自身的一些特点。

(一)信息减缩

网络信息社会高效快速的特点要求网络语言必须遵循“经济原则”和“简约原则”,最大程度地对已知信息进行缩简。在高速运转的信息社会里,时间就是一切,交流变得简约化。在这种情况下,语言用来传递信息、阐明事理的功能成为语言的第一功能。网络交流中,人们注重的是信息传递的效率,突出有效信息。略去不必要的多余信息,是这类交际的特点。为了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必然要求语言符号形式上的简化。例如,在输入中用英文字母代替汉字,缩略语代替单词,出现大量字母词等(例如,现在大多数网友在网上聊天时用“AUV”来代替“哎呦喂”,用“LZ”来代替“楼主”)。总之,速度是第一要务,只要不妨碍沟通就尽可能地简化在键盘上的操作,这就是为什么连数字和标点符号都被赋予特定内涵的原因。

(二)语体的混合和特殊符号的产生

网络语言是用手敲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书面语言。但同时,网民们在线交流时是脑子里想到什么就马上打什么,加上追求输入速度,表达时基本上是一种没有经过很好整理的口语。这种情况也形成了网络语言的最大特征,即介于口语和书面语的特殊语言状态。因此,网络语言带有很大程度的随意性。另一方面,由于网上交际大多既听不见声音也看不到表情,网民们就特别需要利用键盘符号的象形性来表达交际人在言谈时的神态表情,于是便出现了情感符号这种新兴的交际符号系统。情感符号的流通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构成越简单、越接近原始图像的情感符号,采用的比率就越高。现在网上流行的情感符号,大都具有这种特点。例如:用“囧”来代替“窘”,用“O(∩_∩)O”来表示“开心”等。

(三)大量谐声字词的产生

尽管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在线语音聊天成为可能,但是就目前来讲,网上交流大多数还是采用打字这种方式。对很多网民而言,打字毕竟没有说话那么直观。因此,从经济角度出发,也为了使网络交际更富有人情味和形象性,网民们就创造出许多局外人不好理解的新词。另一方面,“网虫”们多有网瘾,一旦登录因特网,马上精神亢奋、思想活跃,而不熟练的打字技能直接影响着思想感情的表达和交流。因此,在线交流中他们就有意无意地“创造”了大量的谐音、缩略型的网络词语,起到了简洁、形象、幽默的效果。例如:

1.网络热门流行语“神马都是浮云”中的“神马”并非一匹神奇的马,而是它的谐音“什么”的意思;“浮云”的意思即虚无缥缈,转瞬即逝。“神马都是浮云”的意思是“什么都不值得一提”,有抱怨感叹之意。

2.大虾:“大侠”的通称,指网龄比较长的资深网虫,或者某一方面(如电脑技术、或者文章水平)特别高超的人,一般声誉较好才会得到如此称呼。

3.“XX控”中的“控”是英文“complex”的音译,即情结,表示极度喜欢的意思。如“微博控”指的就是特别喜欢玩微博的人。随着微博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人见面就聊起微博。但由于迷恋微博,网友中出现一大批“微博控”,他们没日没夜地上微博,一上就是十多个小时,甚至放弃睡眠时间。

4.“你out了”里的“out”指的就是“out of time”的意思,指“过时、落伍、外行”的意思。

(四)借代的广泛使用

篇(11)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1-0204-02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是苏轼《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诗中的第一句,其中的“旧书”当然不是指老旧的书,而是指儒家的经典。东坡先生所谓的“百回读”对于古人来说也并非是夸张,“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是古人信奉的真理,读书百遍也是很多古人都能身体力行之的读书之法。成语韦编三绝是说孔子读《易》,阅读的次数太多,以致于多次磨断穿连竹简的牛皮绳;清朝的康熙皇帝在其皇子的教育中就有“书必背足120遍”的规定。他本人从五岁开始读书,于儒家经典,日日必读,字字成诵。17、18岁时,读书过劳,至于喀血,但仍不肯休息。24岁时,在内廷设南书房,选择汉儒为侍读学士,常侍左右讲究文义。他命学士日日进讲,虽在瀛台避暑,也未尝间断。不论是孔子还是康熙,他们一生对经典不是“百回读”,而是千回读,万回读了。

前人的读书不仅体现在对一本书读的次数的多上,更体现在理解的精上。南宋时期理学大家朱熹说:“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守而致精。……所谓急不得者,功效不可急;所谓不可慢者,工夫不可慢。”他还批评那种读书贪多的倾向,一再讲“读书不可贪多,且要精熟。如今日看得一板,且看半板,将那精力来更看前半板”。

“旧书不厌百回读”的苏轼在《又答王庠书》中答侄女婿王庠“问学”,介绍了他首创并实践的一种读书方法,说:“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如果说这种“循守而致精”的“百回读”是一种专心致志的“深阅读”,那么,与其相反的就是“浅阅读”了。

1 阅读的层次

美国当代哲学家、教育家莫提默・J・艾德勒(Mortimer Jerome Adler,1902~ 2001)在他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将阅读分为由低到高的4个层次:

第一层次,基础阅读(elementary reading)。这是一个摆脱了文盲的状态,识字并获得初步的阅读技巧。这是一个理解句子大意的阶段。

第二层次,检视阅读(inspectional reading)。这个阅读层次要求读者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项阅读任务,并理解文章的主旨。这个层次的阅读是一种略读或预读。

第三层次,分析阅读(analytical reading)。分析阅读是全盘的完整的阅读,分析阅读要求读者对自己所读的东西提出有系统的问题。

第四层次,主题阅读(syntopical reading)。这是所有阅读中最复杂也最系统化的阅读。主题阅读要求读者能够对相关主题的文章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比较分析获取知识或思想的收益。

很显然,艾德勒的阅读层次说为我们的浅阅读和深阅读说提供了理论的依据。徘徊于一、二层次的阅读很显然就是浅阅读,达到三、四层次在=的才是深阅读,蛤事实上,对于多数的读者来说,他们在阅读文艺、休闲、科普等方面的读物时,都是采取浅阅读的方式,很少有人能达到分析阅读甚至是主题阅读的学阅读层次。

以阅读古典四大名著为例,如今的多数的读者能够达到对人物和故事的理解已经实属不易,进而达到对人物和历史背景的分析已经是凤毛麟角,而能达到周汝昌和鲍鹏山那样对《红楼梦》、《水浒传》有透彻分析和精辟见解的人更是少之双少,但这并不影响这些名著对大众文化素质的影响。

事实上,前人的阅读也并非都是深阅读,晋代陶潜在他的《五柳先生传》中对自己的评价就是:“好读书,不求甚解。”陶潜之前的诸葛亮读书也同样是不求甚解,《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大略,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读书“独观大略”是算不上深阅读的。

不仅诸葛亮、陶潜在读书时多采取“浅阅读”的态度,就连宋学家陆象山也曾说过:“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

鲁迅在《随便翻翻》中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拿来翻一下,或看序目,或读几叶内容,不费力,不劳神,往往在看非看不可的书籍觉得疲劳后,拿来消遣。”

西方学者弗兰西斯・培根也曾说过:“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在他看来,多数的书是只需要浅阅读即可。

然而,应该明确的是从古代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学者们的浅阅读是有选择的,那就是不拘泥于字面而沉浸于思想,否则就不会有诸葛亮的“未晓不妨权放过,过后须要细思量”和陶潜的“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和培根的“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

2 现今社会浅阅读现象分析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文献的增长,人类的浅阅读现象也从一种气挑剔文人的个别现象演变成为一种大众文化中的普遍现象。这种演变主要是由于自19世纪以来的人类知识的倍增。据英国学者詹姆斯・马丁(James Martin 1933~ )统计,人类知识在19世纪的倍增周期为 50 年,到了20 世纪前半叶,缩短为 10 年;20世纪70年代,再次缩短为5年;到互联网出现的八、九十年代之后,几乎每 3 年人类知识的总量就翻一番。最近20年来,人类生产的信息总量,已经超过自人类产生以来 100 万年生产的信息总和。

在这样的信息环境下,“旧书不厌百回读”实在是一种误人子弟的教诲了,如今,即使是专业人员对待专业文献也多半是略读多于精读,而处于多媒体信息轰炸下的城市白领在休闲阅读时更是采取浮光掠影的浅阅读方式。

与诸葛武候“观其大略”的“浅阅读”不同的是,当今社会城市白领的“浅阅读”是一种浅层次的,以简单轻松、消遣、实用、娱乐为目的阅读形式。在这种浅阅读中,即使部分读者也希望在阅读中获取知识,这些知识也多半是拓宽视野、丰富谈资为目的的,而很少有为了提高素养、增长才干而进行的阅读。

从近年来的畅销书排行榜而知,当今社会浅阅读的主体是城市白领,尤其是城市白领中的知识女性。

在《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12月17日的“2010年度全国优秀畅销书排行榜”的前十名中无一是纯文学或纯理论、纯技术的图书。在笔者所在的图书馆,流通量最大的书全部是言情、武打、玄幻类的小说,或记实文学、婚恋及养生类图书,读者平均每本书的阅读时间不超过一周,除去正常的学习工作时间和其它的生活娱乐时间,一部平均二十多万字的书,读者真正阅读书的时间不超过十个小时,这种甚至算不上“观其大略”的阅读不可能是深层次的阅读。

浅阅读现象的出现,从表像上来看是一种社会浮躁的表现,人们一方面对新知识新动向充满好奇感;另一方面又不肯潜心研读,但究其根源,笔者认为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

在传媒形式单一的时代,印刷型文献是人们获取知识和陶冶性情的最佳载体,文献资源的相对匮乏也使得人们对图书的态度与今天大不相同,一书难求,自然更容易手不释卷。而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在带来了知识信息的激增的同时,也加速了知识信息的自我淘汰,网络、电视、手机等无处不在的信息传播使得许多书本上的知识成为明日黄花,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于多数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纸本文献的阅读必然是“观其大略”的浅阅读。

而对于数字化的电子文献,由于检索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找到自己所需的知识内容,浏览这种浅阅读甚至已经成为没有必要的阅读方式。

一方面浅阅读的泛滥使文献中的知识得不到有效的挖掘,另一方面,浅阅读也有效地拓宽了读者的视阈,便于他们对个性化需求文献的深阅读。

3结论

网络,尤其是搜索引擎的出现,改变了以往人们对阅读的理解,一味地指责浅阅读肤浅本身就是一种肤浅的行为。在信息超载的时代,信息焦虑已经成为现代人的通病,浅阅读的功能还在于能将人们的心理带回宁静中去。

当前浅阅读的群体的迅速膨胀,不是一个值得非议的现象,相反恰恰是文化复兴的先兆,其实,对于大多数人,养成一种读书的习惯比从书本中学到什么更重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