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微观经济学需求分析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西方经济学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门课程)是目前我国高校财经类、管理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理论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其他应用经济学科的基础课程。该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学派林立、内容抽象、偏重数学推理等特点,学生学习起来遇到的困难相对较大,对老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文章拟就笔者在这些年教学中的体验,对西方经济学教学中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改进进行探讨。
一、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框架与核心思想
在讲授每门课程的初期,应该从整体上将该课程的理论体系框架和核心思想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把握主线和方向,不至于迷失在一个个的具体原理和图表之中。本文将简要地对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框架与核心思想进行探讨。
微观经济学是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研究来说明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的。如图1所示,微观经济学以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为出发点,通过效用论研究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由此推导出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进而推导出市场需求曲线。生产论、成本论和市场论主要研究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由此推导出单个生产者的供给曲线,进而得到市场的供给曲线。结合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就可以决定市场的均衡价格,并进一步理解在所有的个体经济单位追求各自经济利益的过程中,一个经济社会如何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现经济资源的配置,进而结合具体的市场形式(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垄断市场)分析每一类市场的价格、产量的决定及其资源配置的效果。至此,便完成了对图1上半部分所涉及的关于产品市场的研究。从图1的下半部分来看,市场论进而将考察的范围从产品市场扩展至生产要素市场。从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出发,推导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从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推导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据此,进一步说明生产要素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及其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
在以上讨论了单个市场均衡价格决定及其作用后(局部均衡的研究),又从一般均衡的角度讨论了所有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问题,证明了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存在着一组价格(P1,P2,…,Pn),使得经济中所有的n个市场同时实现均衡。这样,微观经济学便完成了对其核心思想即“看不见的手”原理的证明,也就是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经济能够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在以上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微观经济学又进入了规范研究部分,即福利经济学的内容,证明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进一步肯定了完全竞争市场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在讨论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后,微观经济学也承认市场在某种特定情形下(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也可能失效即存在市场失灵问题,并针对市场失灵探讨了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框架如图2所示,它遵循理论基础-理论-理论应用的分析顺序,围绕着国民收入如何决定这条主线,包括一个总量(GDP),两大主题(短期经济波动和长期经济增长),三大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和AS-AD模型),四大问题(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其中又将四大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国际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和两大政策(货币与财政政策)的分析串联起来,构成一个较为清晰和严密的逻辑体系。
总供给和总需求是决定国民经济的两个主要力量,如图2所示,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取决于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又取决于三个市场的变量,即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国际市场。总供给曲线则是把总量生产函数与劳动力市场联系起来加以分析的。而需求冲击与供给冲击都可能导致短期的经济波动。在长期中,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一国真实GDP的增长取决于生产要素的积累和生产技术的进步,探讨储蓄、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这些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国民收入的长期决定则包含有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不同经济学家在不同的价格行为的假定前提下(价格是粘性的还是自由伸缩的),围绕需求与供给谁占主导地位就形成了不同的宏观经济学流派,也就形成主张自由经营还是国家干预以及如何干预等不同的政策取向。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要注重比较分析不同理论学派在基本假定、思想渊源、政策主张等方面的差异及其相互融合的趋向。
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要把两门课程的理论体系框架与核心思想反复给学生讲清楚,在教学中途还可以反复提示,让学生知道每一节课所讲的理论知识在学科体系中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加深对每一具体知识点的理解,将全局与局部的学习很好地结合起来。
二、通过学科之间及同一学科内不同理论部分之间的比较教学来增强教学效果
比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认识对象放在一起对照比较,从而确认认识对象属性的同异、地位的主次、作用的大小、性能的优劣、问题的难易或认识的正误深浅,以达到辨识、了解和把握认识对象之目的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引导学生把彼此相联系的知识加以对照,从相似中找差异,差异中找共性,从而找出其规律性和本质特征。
(一)通过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来增强经济学教学效果
一般高校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就开设政治经济学,接着在第二学期和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分别开设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西方经济学的时候,要适时与政治经济学对比,理顺两门课程的关系,分析两门课程在价值理论、收入分配理论、价格决定理论、资源配置的效率标准、经济危机理论等方面的差异,在比较中同时增强学生对两门课程理论体系与核心思想的理解深度。例如,要给学生指出,政治经济学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认为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它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而西方经济学是以要素价值论为基础的,从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入手,分析了生产要素的需求,并根据消费者效用的最大化理论研究了要素供给,是用效用和稀缺性来说明商品的价值的。在此基础上,两大经济学体系都各自形成自己独特的基本范畴,如工资、利润、利息、地租等,这些范畴所反映的经济关系都各不相同。政治经济学将其看作是剩余价值的分割形式,而西方经济学则将它们看作是要素报酬的形式。又如,在价格决定理论上,政治经济学是以价值说明价格,将其界定为价值的货币表现,而西方经济学则是供求决定论,即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其价格。在政治经济学中,资源配置的效率标准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节约,而西方经济学则强调帕累托最优,即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政治经济学将经济危机看作资本主义的特有产物,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无法解决经济危机问题,并必将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而西方经济学则从未将经济周期视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特有产物,认为经济周期是分工、专业化、市场化不断发展的结果。
当然,在对两门课程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两门课程都有鲜明的阶级性,代表了截然对立的两个阶级的利益。阶级属性使得两门课程在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存在根本的差异。因此,我们应该采取辩证的态度,对西方经济学进行科学分析,分清哪些是属于具有阶级性的意识形态成分,哪些是研究市场经济运行共性规律的合理成分,做到有批判地吸收。过去对西方经济学简单否定、批判的态度,现在对其盲目推崇、全盘接受的态度,二者都是不可取的。
(二)通过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及学科内部不同理论部分的比较来增强教学效果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与区别,在学科内部不同理论部分之间也同样如此,许多外形相似实质相异的原理和模型极易混淆,不同经济学流派的理论思想与政策主张存在争论,需要在教学中适时分辨,在比较教学中帮助学生深化理解。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在研究对象、讨论的主题、研究方法等方面的不同应该是在讲宏观经济学的第一堂课时就要给学生讲清楚的,上述关于两门课程的理论体系框架与核心思想已经讲的很清楚,不再赘述。例如,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模型与宏观经济学的AS-AD模型在图形上很相似,都是在供求平衡时确定最佳的产量和价格水平,但在内涵上却有很大差别:微观部分所讲的需求与供给是从经济的微观层次针对某一商品而言的,宏观部分的总需求与总供给是从经济的宏观层次针对整个经济而言的;两个模型中坐标轴上的变量内涵不同,微观部分的供求模型中的价格与产量是指某一商品的价格与产量,宏观层次的AS-AD模型中的价格与产量是指整个经济的一般价格水平和总产量。在教学时,应给学生把这些区别交待清楚。
还有更多的是要经常进行同一课程内部不同理论部分的比较。例如,在学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与IS-LM模型的时候,要在比较教学中将两大模型的联系与区别讲清楚。告诉学生,这两大模型都是在短期价格既定(水平的总供给曲线)的前提下用总需求分析方法探讨国民收入的决定,都是凯恩斯总需求理论的核心内容,而且IS曲线还是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收入-支出模型)推导出来的。不同之处在于,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暂时不考虑货币市场和利率,投资是外生变量,只考虑产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的决定。而IS-LM模型将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联系起来分析两个市场的同时均衡,将利率引入而投资取决于利率,这时自主性支出的乘数效应比只考虑产品市场时下降,两个市场在相互作用中同时实现均衡。而且,IS-LM模型还是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与作用效果的基本分析工具。在讲完凯恩斯理论体系后,可以上一堂总结课,将凯恩斯理论的基本框架用图表和数学模型分别加以概括,并将其与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进行综合比较,指出古典理论假设价格是自由伸缩的,认为国民经济由供给决定及货币中性,主张自由经营,而凯恩斯理论假设价格是刚性(粘性)的,认为国民经济由需求决定及货币非中性,主张政府实施总需求管理政策以稳定经济。
三、大量运用案例教学法来活跃课堂气氛并增强学生的经济分析和应用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将学生带入典型案例的特定事件中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长期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其内容本身具有极强的社会实践性和应用性,是学以致用之学。在教学中,通过大量的经济实例来与课本的原理相对应,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又可以增强学生运用基本原理解释和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师生交流,是一种学习西方经济学的重要方法。
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针对各种案例的不同特点可以实施不同的案例教学方式。有一些小型的经济学案例与某一具体的原理或知识点相对应,可以将其穿插在理论讲解中进行分析。例如,在讲授税收分担原理的时候,可以举我国对二手房交易征收5.5%营业税的例子进行分析;在介绍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之后,马上可以给学生讲“吃包子”的故事;讲纳什均衡与囚徒困境的时候,可以举我国地方保护主义与地区封锁的例子;讲GDP核算时可以举男主人与女保姆的故事;讲费雪方程式时可以举我国近年出现的银行存款负利率的事实;讲扩张性财政政策可以以当前的4万亿政府投资计划为例;讲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时可以分析我国近年来国际收支双顺差带来的人民币升值压力以及央行在2007、2008年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经济过热和“流动性泛滥”时的政策失效,等等。当然,在经济学的发展史上,有一些经典的经济学案例或故事是必须要讲给学生听的,讲科斯定理必然要讲“牛群到毗邻的谷地里吃谷”的故事,讲外部性原理时可以通过米德的“蜜蜂与果园”的例子以及庇古的“火车与飞鸟”的故事来阐述;讲公共物品时则可以通过“灯塔”的故事来阐述。
此外,还有一些比较大型的或综合性的案例,适合于在某一章或某几章讲完之后组织学生专门来分析讨论。例如,在讲完垄断理论后,可以给学生介绍微软垄断案的基本材料,让学生讨论垄断的社会成本及反垄断社会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在讲完财政政策与挤出效应后,可以介绍我国1998-2002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的基本情况,分析和讨论财政政策的实施背景、具体措施和实施的效果评价等问题;在讲完宏观经济学国际部分后,可以介绍这次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来龙去脉,分析和讨论此次金融危机与以往金融危机的不同,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造成的影响,给我国的启示和教训,以及我国的应对之策,等等。
四、在教学中要重视和加强对学生数学分析能力的培养和经济学方法论的训练
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侧重定性的理论分析和思想陈述,而忽视对学生数学方法和数学推理的训练,学生也往往只对定性分析感兴趣,对经济学的思想逻辑、经典案例、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表现出浓厚兴趣,而一旦涉及数学推导、证明和数学的规范分析,则有畏难情绪,不习惯接受。诚然,对于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存在一定的争议。但不可否定的是,数学对于推动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如果经济学不使用数学方法,经济学就不可能成为现代经济学,而学好数学已经成为真正学好现代经济学的重要条件。田国强(2005)指出,数学在理论分析中具有如下作用:第一,使得所用语言更加精确和精练,假设前提条件的陈述更加清楚,这样可以减少许多由于定义不清所造成的争议;第二,分析的逻辑更加严谨,并且清楚地阐明了一个经济结论成立的边界和适用范围;第三,利用数学有利于得到不是那么直观就得到的结果;第四,数学可改进或推广已有的经济理论。我们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要把数学工具与理论分析、思想阐述很好地结合,尽可能训练学生用数学来界定经济学的概念,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关于经济环境和个人行为方式的假设,用数学表达式来表示每个经济变量和经济规则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研究经济问题,并且按照数学的语言逻辑地推导结论。老师要向学生强调数学分析方法的重要作用,老师自己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数学涵养,以适应现代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发展趋势。当然,我们强调数学方法的应用和重要性,也要同时重视经济学思想方法和理论逻辑的训练,培养学生对于现实经济环境、经济问题良好的直觉和洞察力,尽可能弄懂数学形式下的经济学思想内涵,以避免学生迷失在各种数学公式和符号之中。
经济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教师在教学中习惯于按部就班地向学生讲解传授各章节知识,而往往忽视对学生经济学方法论的训练。即老师在教学中一味地传授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建立逻辑能力的锻炼。凯恩斯说:“经济学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容器,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也就是说,经济学的精髓在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思维过程。我们在经济学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尽可能在经济思想史的历史语境和经济学流派的学术纷争中理解现有理论的内涵,要尽可能让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学中的基本假设及其重要意义,让学生懂得“给定假定,简化关系;放松假定,逼近现实”的研究方法在经济学中的运用和体现,让学生熟悉和掌握经济学中广泛应用的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法,均衡与非均衡分析法、归纳与演绎法、短期与长期分析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法等丰富的方法体系,让学生不仅掌握理论知识本身,更知晓理论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增加学生经济学理论素养的深度与厚度。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5(2).
3、顾骅珊.如何正确处理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的矛盾[J].嘉兴学院学报,2007(3).
4、张继鹏,张家来.比较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J].统计教育,2008(5).
一、需求分析
(一)影响周大福黄金饰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的因素
(1)价格因素。由需求定律可知,一般情况下,商品的价格水平越高,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小;反之,商品的价格水平越低,需求量就越大。
近些月来,由于黄金的价格的降低,人们的购买的欲望强烈(购买欲望是指人们想要获得某些商品和服务从而得到满足的愿望),导致其需求量迅猛的增长。如下图所示,
(二)影响周大福黄金饰品的需求的变动的因素
(1)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因素。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变化对不同产品的需求产生不同的影响。若其他条件不变,就正常品而言,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会导致对正常品的需求的增加,反之就会导致他们对正常品需求的减少;就低档品而言,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反而会导致他们对低档品需求的减少,反之,则会导致需求的增加。
(2)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偏好是指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爱和喜好。若消费者对某商品的偏好增强,则即使该商品价格不变,该商品的需求也会增加;反之,若消费者对该商品的偏好减弱,则该商品的需求就会减少。
近年来,人们对形象的关注度越来越大,所以说人们对黄金饰品的偏好越来越强,因此周大福黄金饰品的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3)相关品的价格。相关品分为替代品和互补品。就替代品而言,若某商品的价格不变,作为该商品的替代品价格越高,人们对该商品的需求就越多;反之,替代品的价格越低,该商品的需求就会越少。就互补品而言,若某商品的价格不变,作为该商品的互补品价格越低,人们对该商品的需求就会增多,即互补品价格的降低会导致需求的增多。
作为周大福黄金饰品替代品的其他的饰品,在近来也会有一些降价措施,所以说其它的饰品的价格的高低和周大福黄金饰品的需求呈正相关关系。
(4)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如果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未来会上升,那么该商品需求就会增多;反之,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未来会下降,那么就会导致该商品的需求减少。因为人们预期周大福黄金饰品的价格在未来会上升,所以周大福黄金饰品的需求就会增多。
除了上述各种因素或外生变量,注入时间的长短、消费信贷条件的改变、厂商广告费用支出的变化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从理论上说,除了商品本身的价格,一切能够影响商品购买量的因素,都是影响需求的因素。
二、需求价格弹性分析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作为自变量的商品价格每变动百分之一,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敏感程度。在该例中即是周大福黄金饰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的变化的敏感程度。根据Ep=-(/)/(/),由上面的表格可知,Q=3367-1704=1663,P=378-408=-30,所以周大福黄金饰品的需求弹性,Ep=-(1663/
3367)/(-30/378)=6.22>1,所以周大福黄金饰品的需求富有弹性,且周大福黄金饰品为奢侈品。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主要取决于:
(1)商品的性质。对于生活必需品而言,Ep1,属于价格富有弹性的商品,故它的需求受价格因素的影响大。由需求价格弹性得出周大福黄金饰品属于奢侈品,也就是说价格因素对于周大福黄金饰品的需求影响大。
(2)商品的可替代性。若某商品的可替代性强,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就大,需求受价格因素影响大;反之,若商品的可替代性差,则需求价格弹性就小,需求受价格因素影响小。周大福黄金饰品的替代性还比较强,所以说需求受价格的影响较大。
(3)某种商品支出在消费者预算中的重要性。占预算比重大的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就大,占预算比重小的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就小。周大福黄金饰品在消费者的预算中所占的比例较大,所以说周大福黄金饰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大。
(4)商品用途的广泛性。针对一种商品而言,若它的用途广泛,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若它的用途广泛性小,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小,需求受价格因素的影响小。
(5)时间的长短。从时间因素看,在长期中,人们对商品的需求更具有价格弹性,而在短期内,需求的价格弹性则比较小。所以周大福黄金饰品的价格弹性也受时间长短的影响。
小结:根据以上分析,周大福黄金饰品的价格弹性还是很大的,根据需求弹性的价格和收益的关系,富有需求价格弹性的物品可以通过降价来获得更大的收益。事实证明,周大福黄金饰品降价后需求确实增加,而且获得了更多的收益。
三、供给分析
(一)影响供给量的因素
价格因素:价格因素自然是影响周大福黄金饰品的供给的最主要因素。根据供给定律可得,商品的价格与其供给量成正相关关系。即商品的价格上升,它的供给量就增加;价格下降,它的供给量就下降。在近段时间以来,周大福黄金饰品的价格的下降,所以说周大福黄金饰品的供给量会有所减少。
(二)影响供给的因素
(1)投入要素的成本。如果其他条件不变,生产某种商品的投入要素的成本越高,所获得的利润就低,该商品的供给就会越少。
(2)生产的技术水平。若其他条件不变,某些商品的供给与生产该商品的技术水平正相关,生产的技术水平越高,商品的供给就会越多。近些年来,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周大福黄金饰品的生产技术水平越来越高,所以其供给就会越来越多。
(3)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周大福黄金饰品的价格不变,但它的相关产品价格上升,或导致厂商减少对周大福黄金饰品的生产,从而使周大福黄金饰品的供给减少;反之,相关品的价格下降,会使周大福黄金饰品的供给增加。
(4)厂商对未来商品价格的预期。若其他条件不变,如果对商品的价格水平有较高的预期,厂商就会扩大生产规模,商品的供给就会增多;反之,厂商对商品的预期较低,就会缩小生产规模,供给就会减少。
四、供给弹性分析
影响周大福黄金饰品的供给的因素。
(1)厂商调整产量时间的长短。不同产品的生产周期和生产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在此情况下,当产品的市场价格发生变化时,如果厂商在短期内不能轻易地扩大生产或缩小生产规模以调整产量,供给的价格弹性就比较小。反之,供给的价格弹性就比较大。周大福黄金饰品的综合能力还比较强,所以说在短期内周大福可以调整其生产规模,因此周大福黄金饰品的供给弹性就比较大。
(2)生产成本的变化。当产品的价格上升时,厂商增加产量会使生产成本较大幅度增加,产品的供给曲线会比较陡,供给的价格弹性就比较小;反之,价格弹性就大。
医疗卫生需求评价指标与方法医院覆盖范围内人群的实际医疗需求和基本医疗保障需求与人口情况、年龄分布、疾病谱等流行病学指标、个人或家庭收入、医疗价格等多种因素相关,研究建立医疗需求评价的数学模型,将上述指标与实际医疗业务发生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能真实反应群众医疗需求的指标和方法。总体医疗成本评价指标与方法医疗成本包括直接医疗成本和间接医疗成本。直接医疗成本指患者就诊-治愈全过程产生的医疗费用,间接医疗成本则包括患者就诊所发生的机会成本(选择不同医疗机构对就诊结果可能造成的差异性),时间成本(除就诊本身花费的时间之外,还包括交通、排队、预约等时间,以及多次治疗导致疾病进展从而影响疾病的转归和预后等变化的成本),家属及亲友围绕患者就诊所发生的交通、误工、看护、营养、误餐等间接成本等。可选择23种不同类型的疾病作为代表,研究疾病总体医疗成本评价方法,筛选适宜的评价指标,探索建立疾病诊治总体医疗成本的评价体系。医疗效果评价指标与方法居民健康的价值通常难以使用量化货币的方式来进行评估,使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研究达到预期个体健康目标所需成本,探索不同医疗机构相适应的健康保健目标,建立一套针对不同等级、不同层次医疗机构医疗效果评价的指标与方法。新型医疗措施评价指标与方法使用成本-效用分析方法,研究单一医疗项目或特定的综合医疗措施每增加一个质量调整生命年的成本,探索评价新型医疗项目实际效用的指标与方法,进一步探索建立新型医疗项目经济效益预测分析指标与方法体系。区域卫生经济宏观经济监控方法在重庆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基础上,选择各级医疗机构同类诊疗业务的经济指标进行横向对比,重点监控同类指标中超过上四分位数的项目、病人、处方、药品等诊疗活动的经济指标。
以单处方费用监控为例,可以统计一个医疗机构(针对医生)、一个区域(针对医生或医疗机构)、全市(针对医生、医疗机构或区县卫生局)中单处方上四分位数的金额,超过上四分位数金额的处方即列入监控范围;又如筛选重点监控的检查项目,既可以选择单价超过所有检查项目中上四分位数的项目,也可以选择开单频率(次数)超过上四分位数的项目进行监管;再如药品,可以选择在处方中出现频率超过上四分位数的药品,也可以选择用量,还可以选择单价,更可以选择费用等指标,监控同类数据超过上四分位数的处方、医生等。通过此类专门针对高成本的医疗行为的监控,可持续降低医疗成本,尽可能保证有限的医疗卫生经费能够被正确地使用,从而筛选出区域卫生经济宏观管理的有效指标,建立起一套宏观经济管理方法。医疗卫生机构经济评价采用横向对比、纵向对比、纵向对比横向分析等多种方法评估同类医疗机构的卫生经济效果。横向对比分析方法主要评估单个医生开单与本医疗机构、本区县、全市平均水平的比较(考察医生的医疗效率),单个医疗机构与本区县、全市范围的平均水平比较(考察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效率),某区县与全市范围的平均水平比较(考察区县卫生局的监管水平)。纵向对比分析主要是本医疗机构当期数据与历史同期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对比分析医疗机构卫生经济管理水平的历史变化。纵向对比横向分析则将纵向对比分析与横向对比分析结合起来,对比单个病人、单种疾病、单个医生、单个医疗机构、单一区县与历史同期数据中的平均水平相比较,并与纵向对比分析结果进行对照,可以考察医生、医疗机构卫生经济效率的改进程度。
确定一批能有效评价医院卫生资源使用效果的医院微观经济学评价工具,筛选出一套有效的成本-收益分析、成本-效果分析、医疗卫生供给-需求分析、医疗行为边际成本等多方面评价卫生资源使用效果的经济学指标,为重庆市卫生行业主管部门高效配置我市范围的卫生资源提供决策支持。此外,在本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可开发相应的软件系统,针对选定的主题建立多个主题数据库,按不同的统计维度和粒度生成各级统计分析报表,研究各指标间的内在关系,以更方便、有效的服务于卫生经济管理工作。
作者:程平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C-0040-0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与东盟十国组建的自由贸易区,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与东盟贸易总额突破四千亿美元。广西是中国大陆通往东盟的桥头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为广西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契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推动广西物流业的发展,同时也对广西物流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广西政府这几年在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物流园区等物流硬件设施的建设上不断地加大投资,物流硬件平台已初具规模,目前急需解决的是物流人才方面的软件配备。高校作为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重要基地和主要载体,其人才培养目标必须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如何结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特点,为当地培养面向东盟的中高级国际物流人才成为广西高校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
一、相关研究述评
(一)学术界对广西物流人才培养的研究综述
1.广西物流人才需求分析的研究。王珍莲、莫柏预对广西的物流人才需求进行分析,认为具有计算机及网络专业知识,熟悉国际物流惯例的国际物流人才比较缺乏;杨怀珍等通过实地访谈、网上问卷调查与电话咨询的形式进行了调研,得出广西物流人才需求集中于基层岗位的结论,而且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存在偏差。
2.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人才培养研究。朱芳阳从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人才需求出发,以钦州学院为例对如何培养服务于北部湾经济区的物流人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邓焱等对北部湾港口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时间分配模式、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论述;杨军,赵继新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优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及校企合作等方面对基于北部湾经济建设的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了初步探讨;林君暖对工学结合、订单式、“2+1”式等物流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
3.广西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兰必近从国际物流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内容选取、业务岗位技能、培养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等角度提出构建国际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路;岑丽阳提出要建立多层次的学历教育培养体系、共建“开放+实训”物流实验中心、完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构建国际物流实训基地和师资培养的平台、国际双向交叉培养中国―东盟国际物流人才;韦克俭等围绕专业优化知识与技能结构,对如何培养物流类实用性复合型人才进行探讨;王景敏提出构建地方高校“工学结合”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实现学生、企业、高校三方共赢。
4.广西高校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韦克俭指出东盟多数国家以英语作为官方语言,必须抓好物流专业学生英语的学习;韦克俭提出开设保税物流、世界物流地理实务等课程,以满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5.师资队伍建设及物流人才评价研究。朱莹对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需要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进行探讨;潘文昊提出构建面向东盟的物流人才道德素质、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的评价指标体系。
(二)相关研究评价
学术界对广西物流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才需求分析、港口物流人才培养、物流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物流人才评价等方面,并有了一定深度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学术界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环境下广西高校如何培养合格物流人才的研究较少,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广西物流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研究。
本文首先在调研的基础上对广西物流人才需求及广西高校物流管理本科教学体系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广西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教学体系进行了探讨。
二、广西物流人才需求分析
(一)广西物流人才需求抽样调查的基本情况
为了了解和分析广西对物流人才的需求状况,本课题组从2012年6月至2012年10月对广西北部湾地区物流人才需求现状开展了实地调查分析。本次调查通过向广西北部湾的防城港、钦州港、北海、凭祥等地物流企业、生产制造企业发放并收回了有效调查问卷表151份。本次调查的仓储企业45家,生产制造企业23家,货代企业20家,运输配送企业46家,贸易企业12家,快递企业5家。本次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物流人才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基本素质,物流人才各层次的需求和英语水平的要求等。
(二)广西物流人才需求抽样调查结果统计
1.企业对物流人才学历的要求。在所抽样调查的企业中,对中专和技校的物流毕业生需求为21%;对大专学历的物流人才需求最高,占41%;对本科学历的物流人才需求占26%;研究生以上学历的高端物流人才需求较低,仅为12%。
2.企业对物流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在调研的企业中,企业要求具备基本专业知识及计算机知识以外,有91家企业要求物流人员熟悉东盟国际物流的运作规则和惯例;96家企业要求物流人员熟悉东盟国家的政策和法规;102家企业要求掌握英语,能够用英语填写报检、报关及其他物流单据;86家企业希望物流人员掌握东盟国家的语言,与东盟国家企业的业务员能够熟练沟通交流。
3.广西企业对物流人才能力的要求。大部分企业对物流人才要求有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备物流战略、物流信息系统和物流业务模式等方面的规划与设计能力。
三、广西高校物流管理本科教学体系问题分析
目前广西有广西财经学院、广西民族大学、钦州学院、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学院、桂林理工大学等高校开设了全日制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根据本课题组调研,普遍存在如下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没有针对东盟物流需求等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广西大部分院校物流管理本科人才培养计划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专业的目标定位和专业特色不明确,各校对培养什么样的物流管理人才表述笼统。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物流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坚实的管理学、经济学和信息科学的理论基础,掌握物流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熟悉物流业务工作流程,具有物流组织管理和物流市场开拓能力,能初步设计、分析、优化和组织实施物流方案的物流管理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笔者认为该培养目标没有体现区域特色,没有体现出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
(二)课程设置需进一步完善
1.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有些高校在开设物流本科专业课程时根据本校或本系教师能上什么课程才开设什么课程,存在因教师开设课程的现象,本来需要开设物流法规,由于教师对该课程不熟悉,就改为经济法,当然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课程教学大纲不完善,教师选择教材比较随意,造成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有很大的交叉性,如开设采购管理课程,有些教师订购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教材与供应链管理的内容有交叉;课程的时间安排上没有考虑其他课程的同步性,如出现微观经济学与高等数学上册同时开课的情况,由于学生还没有必要的高等数学基础,听微观经济学很是吃力,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
2.课程设置没有实现模块化。广西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设置课程主要有物流导论、仓储与配送管理、运输管理、运筹学、运营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物流英语等课程。开设课程较多,有些课程学生毕业后基本上用不到,对毕业后职业岗位所需的合理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没有强化,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海商法课程对学生来说很难学,但如果学生毕业后不是去港口工作,而是去了制造企业,笔者认为学生在校完全没必要学习该门课程。
3.课程设置没有体现区域特色。有些学校在做人才培养方案时主要参考一些国内知名高校的课程设置,很多课程设置模仿国内重点院校,结果课程设置趋同,没有体现本校的特色,不能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广西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怎么样体现自己的特色,如何更好地为当地培养更合适的人才,在课程设置上要有体现。
(三)实践教学环节明显不足
广西高校物流本科专业教育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性教学环节不足,虽然设置了实践教学内容,但没有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其原因主要有学校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必要的校内实训硬件设施;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没有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学生去企业实训基本上是参观学习,只是看看企业的仓库、货架等;部分教师没有真正重视实践教学,认为实践教学对学生作用不大。
四、广西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教学体系构建
(一)明确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管理中高级人才的培养目标
广西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培养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物流管理中高级人才,具体培养要求如下。
1.了解东盟风俗、习惯、文化、信仰、物产、资源、经济、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等。
2.熟悉东盟港口、口岸和重要物流节点城市。
3.熟悉东盟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线路,掌握我国到东盟国家的主要多式联运线路。
4.熟悉货物出口东盟报检、报关、贸易单证制作流程。
5.熟悉东盟物流惯例及东盟贸易相关政策法规。
6.掌握先进物流信息技术,能够熟练掌握如条码技术、GPS、ERP等物流软件。
7.能够熟练利用英语填写如订舱单、装箱单、到货通知单、报检报关单等。
8.掌握运输、包装、仓储、配送等物流基本业务技能。
(二)面向东盟的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
面向东盟的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参见图1。
1.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可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市场营销、管理学和会计学,专业基础课的开设目的是打下良好的经济管理基础,管理者在做物流决策时,不仅要能够定性分析有时还需要适当进行定量的分析,管理者还需能够看得懂基本的财务报表。
2.专业必修课。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必修课可以开设仓储与配送管理、采购管理、物流企业管理、物流运筹学、库存管理、国际贸易实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运输管理、国际物流、集装箱运输实务、供应链管理等课程,通过专业必修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物流专业基础。
3.专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主要是在大学三年级才开设,目的是使学生在物流某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学习,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分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国际物流三个模块。第三方物流模块:第三方物流管理、冷链物流、物流运输包装、物流系统规划设计;企业物流模块:运营管理、物流成本管理、商品学、电子商务;国际物流模块:海商法、报关与报检实务、国际货运、进出口业务与单证、国际结算。具体见图2。
4.任意选修课。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任意选修课开设物流专业英语、东盟国家社会与文化、越南语、东盟地理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发展进行选修。
(三)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性教学是物流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途径,所以学校领导、专任教师和学生必须重视物流实践教学,形成实践教学体系,具体见图3。
1.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申请国家财政资金建设校内实训室,购买必要的托盘、手推车、叉车、堆垛机、输送链、条码打印机、条码识读器、条码检测仪、物流周转箱、各种类型货架、自动打包机等物流设备,通过校内物流实训使学生对物流基本操作有初步的认识;购买合适的物流软件,如物流仿真软件、第三方物流模拟流程软件、进出口单证软件等,通过软件实训,使学生对物流流程有一定的认识。
2.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除了在校内实验实训室开展实践教学外,还必须通过多种途径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现与凭祥物流园、防城港物流公司、北部湾集团、中集国际物流公司、桂中海迅物流公司、中信大锰、南宁真龙烟厂建立紧密型的合作伙伴关系,与企业合作开发“产学研”合作教学。利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现场教学,或者聘请企业专家到学校开展讲座,让学生对真实的物流业务流程有深刻的认识。
(四)国际双向交叉培养中国―东盟国际物流人才
广西高校可以通过与东盟国家学校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培养国际物流人才,如中国的物流本科学生一、二年级在国内学习,三年级到越南或泰国学习,四年级再回中国进行毕业设计。目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有越南语专业和泰国语专业都采取联合培养的方式,但是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还没有与东盟国家实行联合培养,主要原因是广西高校的物流本科学生英语或东盟语言能力不强。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在一、二年级选修越南语的方式通过语言关,然后就可以实现人才国际化联合培养。
服务当地经济,为当地培养合格人才是高校的责任和义务。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广西的高校必须培养出更多的面向东盟的物流管理中高级人才,为广西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商贸中心和物流中心提供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苏飞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带给广西企业的机遇与挑战[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8)
[2]李湘.物流业发展与广西高校物流人才培养研究[J].新西部,2011(15)
[3]王珍莲,莫柏预.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需求的物流人才分析[J].市场论坛,2007(8)
[4]杨怀珍,董欢欢,李雷.广西区物流人才需求与知识结构调研[J].江苏商论,2012(2)
[5]朱芳阳.北部湾经济区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30)
[6]邓焱,潘旭阳,黄良芳.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4)
[7]杨军,赵继新.面向北部湾经济建设的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6)
[8]林君暖.广西北部湾高职港口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企业科技与合作,2011(17)
[9]兰必近.北部湾经济区高职国际物流人才培养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9(14)
[10]岑丽阳.中国―东盟国际物流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
[11]韦克俭,李继宏,吴砚峰,等.优化知识与技能结构,大力培养物流类实用性复合型人才[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下转第54页)
(上接第42页)
[12]王景敏.基于“工学结合”模式下地方高校应用型港口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市场,2011(32)
[13]韦克俭.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人才培养实施的模式与建议[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14]韦克俭.中国―东盟保税物流形式及人才培养[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15]朱莹.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需要的物流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5)
[16]潘文昊.面向东盟的物流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钦州学院学报,2010(4)
[17]王珍莲.广西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人才培养分析[J].市场论坛,2011(12)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5-0001-04 收稿日期:2009-08-15
当前,经济学的发展走到了一个瓶颈状态,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对现实的解释,都需要有新的突破。本文从四个方面讨论经济学发展的相关问题。
一、吸收科学发展的成果:经济学自然学科基础的更新
无论是西方经济学还是经济学,都有其自然科学基础,都是建立在一定的自然科学理论及其方法的基础之上的。近百年来,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经济学的发展也应该随着相应的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自然科学基础是物理学中的力学,主要是牛顿力学即经典力学(或称古典力学)。西方经济理论形成时期,在物理学界,正是牛顿力学兴盛时期。西方主流经济学使用了经典力学的基本范畴和方法作为自己的基本工具范畴和方法,并将这种状况保持至今。
例如,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基本工具范畴有弹性、均衡、均衡的变化以及均衡的稳定等等。这些基本工具范畴都是从物理学中的经典力学引入的。
在物理学中,如果,一个物体当一个力作用其上时发生变形,当这个作用力撤去后又回复原状,那么,就说该物体是“弹性”的。西方经济学引入这一范畴来分析商品需求的特性:将价格作为影响商品需求量的“力”,较高的价格,将需求量压到较低的数量。需求的价格弹性就是用来度量作为作用力的价格使需求量“变形”的程度。同理,需求的收入弹性就是用来度量作为作用力的收入使需求量“变形”的程度。需求的交叉弹性就是用来度量作为作用力的相关商品价格使需求量“变形”的程度。在西方经济学中,这种分析也用到商品供给、货币和资本的市场特性分析等各个方面。
在物理学中,“均衡”是指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一个系统或系统中物体所处的状态,并将这种状态作为常态来分析物体或系统的状态。西方经济学引入这一范畴来分析微观经济主体与市场、宏观经济主体与市场的状态,并将其看作是常态。在微观经济学中,在没有外力作用下,消费者的状态是最大效用,这是消费者均衡,看作消费者的常态;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厂商的状态是最大利润,这是厂商均衡,看作厂商的常态;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市场处于供求相等的状态,这是市场均衡,看作市场的常态。在宏观经济学中也是这样。
同样,西方经济学中的均衡变化、均衡稳定等分析,也都是从物理学中经典力学引入的,这里就不再一一说明。例如,对市场价格运动的分析。西方主流经济学由供给和需求均衡说明市场价格决定,由供给和需求的变化说明市场价格的变化,由稳定性分析说明市场价格的波动。但是,市场价格运动的统计数据与这些分析结果很难对接,从而也就难以由这些分析说明现实价格的运动。但是,如果拓宽思路,从古典力学方法的局限跳出来,使用电学的方法,将统计所得到的现实市场价格运动数据,分解为高次谐波、9次谐波、7次谐波、5次谐波、3次谐波等,则可以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提供一条新思路。
经济学的自然科学基础就宽于西方主流经济学,他不仅使用的古典力学的范畴,而且更加借重于生物学。例如,马克思将从产生、发展、衰退、死亡的过程来考察社会经济形态,这就来源于生物学的基本思想。再例如,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论述,就像是描述一棵大树的生长过程:商品就如一颗被埋入地下的种子,它长出两片叶子即价值和使用价值,在此基础上,长出货币和资本等树的主要枝条,剩余价值、工资、资本的循环、资本的周转……就如同众多的树枝和树叶,最后长成资本主经济制度这样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总之,不论是西方经济学还是经济学,都有其存在的自然科学基础,经济学的发展需要与自然科学基础的发展相适应。因此,时值21世纪的今天,我们需要随着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来更新经济学的学科基础。
二、从现实经济生活中吸取营养:经济学研究内容的丰富
一位伟大哲人曾经说过: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经济现实,是现实经济的理论总结。然而,现实经济生活是不断发展、不断变换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日益丰富。这日益丰富的现实经济中所出现新经济现象,为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养分。经济学要充分地从现实经济生活中吸收养分,才能不断完善,向前发展。
我们以关于市场和经济调节机制的理论为例。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机制完全可以自动调整社会经济,主张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自动调节的作用,这也成为20世纪30年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主导思想。然而,1929年~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引发的大萧条,给西方经济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认为市场机制不可能自动的完善的调整社会经济,主张国家干预和政府调节。这又被称为“看得见的手”。凯恩斯理论推动了西方经济理论的发展。
目前,关于市场和经济调节机制的理论认为有两只手:一只手是市场经济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另一只手是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然而,时至今日,现实经济生活又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的现象:“人造市场”,它既不是传统的“自然市场”,也不是传统的“政府干预”,它是人造的市场,它的运行规则不是自发的,而是人为的。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人造的手”。最典型的就是现在的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上的金融产品,特别是金融衍生产品,是由金融工程设计和制造出来的,他的运行规则是由金融工程设计的,是人为的。相应地,与金融市场及其产品设计相关的学科也成为“金融工程”。工程不同于科学,科学是发现和研究事物本身存在的规律,工程则是依据科学所发现的规律设计和制造出符合人们需要的产品。对于当前西方的金融市场,金融财团是主导者,金融产品的设计必然符合这部分人的需要和目的。正是这种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的设计,加剧了金融市场从发展到繁荣,再到泡沫高涨,最后泡沫破裂引发金融危机,进而引起全球经济动荡。这一系列过程都对世界经济运行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种以金融市场为代表的“人造市场”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为经济学提供了新的研究内容,为经济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养分。
经济学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些新事物的出现,吸收现实经济所提供的养分,丰富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实现自身的发展。
三、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马克思经济理论与西方经济
学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是连续的,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了解是连续的,科学的发展也是连续的。人们总是在前人的认识基础上不断推进科学的发展,经济学也不例外。因此。,经济学的发展一定要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不断吸收新的养分,不断发展。经济学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继承,既包括经济学,也包括西方经济学的合理部分。西方经济学理论有其合理的成分,但是,西方经济学理论在其学科基础上存在着明显的缺陷。经济理论对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有着深刻的分析,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我们需要继承和发展。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理论中关于产品市场的理论,就阐明市场运行来说,基本上是合理的。但是,微观经济理论本身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首先,作为需求分析基础的效用理论,没有解决对效用的度量问题;其次,作为供给分析基础的生产函数,没有解决资本的度量和以资本作为自变量的新古典生产函数的存在性问题。而需求与供给是微观经济理论的两个根本理论基础。然而,这两个问题都可以在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得到解决(白暴力,1996、2006)。
微观经济理论中关于生产要素价格决定和收入分配理论,从科学的角度看,基本是一个虚构的理论,是用来粉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因此,这个理论具有不可解决的内在逻辑缺陷和外在理论困难,难以自圆其说(白暴力,2002)。
宏观经济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描述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宏观经济运行,揭示了这种经济的矛盾,并在其总体框架之内提出了解决对策。例如,宏观经济理论指出,在纯粹的市场经济中,必然会出现“总有效需求不足”,并由此导致“经济衰退”,对此,提出了相应的需求管理政策。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有其合理性的。但是,由于不能深入到社会制度层面研究,宏观经济理论不能解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矛盾根源,也就不能提出解决这些矛盾的根本方法。例如,对于“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宏观经济理论不是从社会制度层面说明,而是从人类心理角度来说明,因此,难以提出根本解决的方法。同时,这也产生了一个理论困难:宏观经济理论缺乏微观经济基础。现代西方经济理论正在力图解决这个问题。
然而,在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础上,这些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马克思经济理论准确地解释了“总有效需求不足”的“微观经济基础”。经济学认为,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雇用工人没有生产资料,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雇用工人的收入被限制在劳动力商品价值的水平上;劳动力价值与雇用工人创造的价值之间具有固定的缺口,这个缺口的积累必将导致有效需求不足,进而导致经济危机和衰退(白暴力,2005)。
对于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的金融――经济危机,普遍认为是由美国的次贷危机直接引起的。不少西方学者认为次贷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缺乏金融监管和合理的金融秩序。其实,次贷危机的原因还是在于以房屋为代表的产品卖不出去,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其根源还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在这个制度下,工资被限制在劳动力价值的水平,工人即使贷款买了房,也无力偿还贷款。这样一来,厂商资金链断裂,由此引发了次贷危机(白暴力,2008)。这正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解释。
由此可见,经济学的发展要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不仅要吸收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更要坚持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
四、遵循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发展的两条道路
科学发展有自身的客观规律,如果遵循这些规律,我们就可以顺利地推进科学的发展,就会事半功倍;不遵循这些规律,则会一事无成,至少事倍功半。经济学也是这样。因此,经济学的发展也要遵循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发展的道路通常有两条:一条是基本范畴的分解和深入,另一条是理论从特殊向一般的演进。这正是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
(一)第一条道路:基本范畴的分解和深入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基本范畴,对基本范畴的分解和深入研究是科学理论发展的一条重要道路,每一次对基本范畴的分解和深入都会带动学科质的飞跃性的发展,使该学科在一个新的层次上展开。这是一个无限的过程,每一次对基本范畴的分解和深入所带来学科质的飞跃性的发展,都只是这个无限过程的一个阶段。
例如,物理学中基本粒子的研究,在初期,人们认为分子是物质的最小基本粒子;后来,进一步发现分子又可以分解为原子,人们认为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基本粒子;再后来,人们又进一步发现原子又可以分解为原子核和电子,原子核又分解为质子和中子;再往后来,人们又发现了光子、……、轻子、夸克等等。每一次对基本粒子的分解和深入认识,都使得物理学取得了质的飞跃性的发展。当前人们已经认识到基本粒子是无限可分的。
经济学同样如此。例如,早期,人们笼统地认识到商品具有价值,建立了价值的概念;后来,认识到商品同时具有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概念分解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再到后来,价值概念又进一步分解为价值、交换价值、使用价值、价值实体、价值形式、价值的转化形式等等。
(二)第二条道路:理论从特殊向一般的演进
建立更一般的理论,将原有理论归纳为这个新的更一般的理论在特殊情况下的特殊理论,是科学发展的一条重要道路。科学的这种发展是一个无限的进程,每一次从特殊到一般的发展都只是这个无限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对于这个问题,需要从人类认识的本质开始讨论。
1 科学的内在矛盾
人的认识能力,一方面,“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恩格斯,1950;原版,1878)。这无限的认识能力只有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无限进程中才能得到实现。另一方面,人的认识能力,“按它的个别实现和每次现实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恩格斯,1950;原版,1878)因为,个人“总是在客观上被历史状况所限制,在主观上被得出该思想映象的人的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所限制”(恩格斯,1950;原版,1878)。这是人类认识能力的内在矛盾。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因此,人类认识的内在矛盾也就必然表现在真理之中。一方面,所谓绝对真理对应于人类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因而也只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无限进程之中。人类“永远不能通过所谓绝对真理的发现而达到这样一点,在这样一点上它再也不能前进一步,除了袖手一旁惊愣地望着这个已经获得的绝对真理出神,就再无事可做了”(恩格斯,1972;原版,1888)。另一方面,任何具体的真理都被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所限制,是有限的,因而都只是相对真理。“如果人们在研究工作中始终从这个观点出发,那么关于最终解决和永恒真理的要求就永远不会提出来了;人们就始终会意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知识必然具有局限性,意识到他在获得知识时所处的环境对这知识的
制约性”(恩格斯,1972;原版,1888)。
人类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有限性这一内在的矛盾,还表现为具体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一方面,具体真理,就它是人类无限认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就它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来说,具有绝对性。另一方面,就它自身的局限性来说,它具有相对性。因此,具体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真理的这些矛盾性,进一步决定了科学理论的矛盾性。首先,一切科学理论,作为绝对真理只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的无限进程之中,任何具体的科学理论都具有局限性,因而都只是相对真理。其次,任何具体的科学理论又都具有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两个方面,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矛盾统一。这个内在的矛盾最充分地表现为任何具体的科学理论都有一个适应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它是正确的,从而表现出绝对性;然而,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它就是不正确的,就不适应了,从而表现出相对性。
2 科学的辩证发展
既然任何具体的科学理论都是相对的,都有一个适应范围,那么,随着自然和人类历史的发展,与任何具体的科学理论相适应的客观范围都会被突破,同时,原有的科学理论就会被更高级的科学理论所取代。下面,我们讨论这一规律的实现过程,即科学发展的辩证道路。
由于任何科学理论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因而必然具有内部矛盾。这种内部矛盾的存在是绝对的、正常的、必然的,是任何理论内部所不可避免的(恩格斯,1972;原版,1888)。所以黑格尔说:“在一切种类的对象里。在一切表象、总念和理念里,均可以发现矛盾,知道并认识一切对象之矛盾性乃是哲学思考的本质”(恩格斯,1950;原版,1817)。不过在原理论的适应范围内,这种内部矛盾表现不出来,这个理论是无矛盾的,前后一贯的,逻辑统一的。但是,一旦客观事物的进程突破了原理论的适应范围,一旦原理论与新的更广阔的客观范围冲突时,原理论的内部矛盾就明显地表现出来,这个理论就表现出存在着内部矛盾、前后不一的地方。这正是恩格斯所指出的:“今天被认为是合乎真理的认识都有它隐蔽着的、以后会显露出来的错误方面,同样今天已被认为是错误的认识也有它合乎真理的方面,因而它从前才能被认为是合乎真理的”(恩格斯,1972;原版,1888)。
一方面,原理论的内在矛盾是原理论与新的更广泛的客观条件矛盾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它的显明化又是原理论与新的更广阔的客观条件不相适应的明确标志。所以,原有理论内部矛盾的显明化,就把用更高级的理论代替原理论的任务提到人脑思维的议事日程上来了。
从何处出发使原理论过渡到更高级的新理论呢?出发点不在别处,正是原理论已显明化的矛盾。黑格尔说:有限物“以内在界限而建立为自身矛盾,通过矛盾,它被驱迫推动而超出自身”(黑格尔,1977;原版,18(2))。
怎样从原有理论通过矛盾过渡到更高级的理论呢?既然理论内部矛盾的存在是正常的、必然的,那么,任何在原理论范围内,通过在个别问题上的修修补补,通过解释、注释来消除矛盾的试图都是图劳无益的。这些试图不仅不能推动理论前进,而且由于其不可避免的牵强附会,使原理论大失光彩。这只不过是用新理论取代原理论必然性更加显明的表现罢了。
要解决原理论内部的矛盾,只有用更高级的理论取代原理论,这个更高级的理论应该是适应于新的更广阔的客观范围的更广阔、更一般的理论。但是,它不是对原有理论的简单否定,而是辩证的否定,即扬弃。具体地说,就是把原理论“降为”(黑格尔,1950;原版,1817)新理论在特定范围内的特定形式,或者说,把原理论降为新理论的特殊。这同样是由人类认识能力的内在矛盾所决定的。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任何具体科学理论的相对性,因而它要被否定,要向更高级过渡;另一方面,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决定了科学理论的绝对性,因而它又不是被简单否定,而是被降为特殊而保留。
关于科学理论发展的这个辩证道路,黑格尔作了最精彩的论述:“为了争取科学的进展……唯一的事就是要认识以下的逻辑命题,即否定的东西也同样是肯定的;或说,自相矛盾的东西并不是消解为零,消解为无,而是基本上仅仅消解为它的特殊内容的否定;……它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比先行的概念更高、更丰富;因为它由于成了先行概念的否定或对立物而变得更丰富了,所以它包含着先行的概念,但又比先行概念更多一些,并且是它和它的对立物的统一”(黑格尔,1977;原版,1812)。关于矛盾解决的方式,马克思也作了同样的论述:“我们看到商品的交换过程包含着矛盾和互相排斥的关系。商品的发展并没有清除(Sweep away――《资本论》英文版第103页)这些矛盾,而是创造了这些矛盾能在其中运动的形式,一般来说,这就是解决实际矛盾的方法。”(马克思,1972;原版,1867)
同样,新建立的更高级的理论也是具体的理论,因而也有其适应范围,它也同样会由于自身内部的矛盾而扬弃自身,过渡到更高一级理论。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12-0036-05
众所周知,汇率决定理论是外汇理论的核心,其理论较为完善,而汇率作为自变量如何影响其它经济变量的分析较为薄弱,尤其是汇率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分析。国际贸易研究资源配置问题,使资源在国际间转移与交换,既然交换就涉及到交换比率问题,由于历史原因与出于简易性的考虑习惯用以物易物的古典分析方法来分析国际贸易问题,从而也把汇率变量从国际贸易领域中剔除出去。然而国际贸易条件 和实际汇率就是对交换比率的一种度量 ,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回避对货币因素的分析,但却不能忽视对汇率因素的分析。因此从理论逻辑上讲汇率本应该属于国际贸易领域,而不应该游离于国际贸易理论之外。并且在浮动汇率制度下,频繁波动的汇率也必将影响到一国的贸易层面。因此无论从理论逻辑上还是现实经济生活中,贸易理论中的汇率变量分析都是值得探讨的。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汇率变量研究虽然历史悠久,但研究文献数量有限。古典与新古典主义因所处于固定汇率体制中的金本位时期,所以并未给予汇率以足够的重视;凯恩斯主义在总需求分析的框架中研究汇率,因此其汇率分析也必然带有凯恩斯主义固有的缺陷――缺乏较坚实的微观基础;新国际贸易理论在产业内贸易框架中分析汇率变量,缺乏宏观高度。本文基于浮动汇率前提,试在宏观经济层面寻找国际贸易中汇率变量的微观基础,并给出程式化分析。
一、国际贸易理论模型评述
(一)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汇率变量分析
1.斯密在其绝对成本理论中汇率的痕迹
斯密在绝对成本理论中关于汇率的描述为:“假设国际贸易条件 为1,即一单位红酒换一单位布匹……”。[1]从描述可知,其人为假定贸易条件为常数,并且为1,故完全忽略了贸易条件的分析;没有分析贸易条件因素,而是单纯设定为一个常数,更没有分析贸易条件变动对贸易的影响。并且斯密绝对成本理论在汇率这一层面的分析是随意的、不科学的,假定贸易条件为1,完全是出于其理论分析的便利与理论的成立。如果贸易条件不是假定为1,而是其它数值,贸易可能就不会在不同国家展开,那斯密所论述的自由贸易能够促进国际专业分工、使每个国家都能增加财富的结论,就可能不复存在。
2.李嘉图与穆勒在比较成本理论中关于汇率的考虑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中关于汇率方面的论述为:“国际贸易发生的条件是国家间比较成本差异的存在,这仅是其中一个必要条件;充分条件是国际贸易价格位于有差异的比较成本之间。当两个条件都满足时,专门生产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将使每一个国家都获益。”[2]李嘉图的论述可抽象成下列数学表达式:
穆勒在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比较利益的分配问题。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在差异成本之间确定,在此限内交换,两国均可获利,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确定在哪一点,关系到比较利益的分配问题。比较利益的分配取决于贸易国对交换的商品相互需求强度的对比,在交换中获得比较利益最大份额的是那些在对外贸易中处于最有利地位、其产品最为国外需求而自己对国外产品最少所需的国家。这就是穆勒的“国际需求方程式”。相对李嘉图而言,穆勒进一步给出了国际贸易条件与贸易利益之间成正比关系,但未能进一步分析贸易条件与贸易利益之间的具体函数关系。
(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汇率变量分析
“在封闭条件下只有当需求与供给相等时经济才达到均衡,同理,在开放经济中,要达到一般均衡其必要条件也是在世界范围内,需求与供给相等”。[3]以均衡分析为特点的新古典主义同样把均衡引入到国际贸易领域的分析中,认为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总额以及贸易条件取决于国家间的技术差异、禀赋的不同和消费者的偏好结果等诸多因素,而不能简单地由单方面因素决定,它是一般均衡的结果。新古典主义从生产与消费的均衡中推导出贸易的均衡。也就是说,不能单纯地由贸易决定贸易,而是经济整体的均衡会自然而然地确定贸易模式、总量和贸易条件。开放条件下的均衡并不要求各国国内各自达到均衡,恰恰相反,国际贸易却是建立在各国国内的非均衡的基础之上。从新古典主义论述中,可知新古典主义更注重于贸易条件的决定问题,认为贸易条件由各国的需求与供给共同确定,贸易条件内生于世界市场的均衡。即各国的需求与供给状况决定了贸易条件,因此,在贸易条件决定问题上相对于比较成本理论迈进了一步。但在分析汇率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方面显然受到贸易条件内生性的束缚。
(三)凯恩斯主义关于汇率变量的分析
1.传统凯恩斯学派
金本位制在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中崩溃,1944年后建立以美元为中心双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在此协定下,各国政府有义务维持汇率稳定。因此相对于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金本位制而言,迫切需要探讨汇率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以国民收入分析为核心的凯恩斯主义,可以运用到开放条件下分析汇率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其分析模型如下:
凯恩斯主义是以国民收入作为对贸易利益核算指标,在其需求分析的框架中得出汇率与国民收入函数关系,但这种分析方法是建立在经验逻辑统计之上,缺乏较坚实的微观基础。
2.马歇尔―勒纳条件
(四)新国际贸易理论关于汇率变量的分析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出现了许多新的倾向。主要是发达国家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以及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又称为行业内贸易)量大大增加。许多国家不仅出口工业产品,同时也大量进口同类工业产品。国际贸易为什么会在相似的要素密集型产品和相似的要素充裕国家之间进行?坎普(kemp)和克鲁格曼从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角度来解释这一国际贸易现象。这种行业内贸易的好处可以通过扩大市场、增加生产从而降低成本来获取利润。由于国际贸易主要是在两国或多国多厂商之间进行的,因此用博弈论把国际贸易表述为寡头贸易或垄断竞争模型,就能定量研究各种贸易政策的后果。多恩布什和马丁研究了汇率对国际贸易影响。马丁把两国行业内贸易看作为古诺双头垄断模型,研究得出结论:当一国货币贬值时,该国厂商的国内销售量与出口量都增加,对手出口量下降,从而使该国总量下降,国内价格上升。由此可知一国货币贬值,贸易使国内消费者利益受损,厂商获利。学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得出:在两国行业内贸易中,一国货币贬值,本国净社会福利是增加还是减少是由调整前汇率值和汇率的调整幅度所共同决定的。存在汇率值e*,当e>e*时,货币贬值增加本国净社会福利,当e
综上所述,在分析汇率与贸易变量关系的众多文献中,主要差别集中于以下两点,分析方法与因变量的选择。在分析方法上,马歇尔―勒纳条件采用的是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其余都是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模式。在因变量的选择上,古典理论采用实物收入,新古典主义采用国民收入,凯恩斯主义选择了净出口量来反映贸易,多恩布什采取了社会总福利。以上理论的缺陷分别为:古典贸易理论中,斯密、李嘉图和穆勒分别在古典框架中对贸易条件进行了分析,但斯密的贸易条件简单而僵硬。李嘉图和穆勒更多地关注贸易条件的决定机制,也未给出贸易条件与贸易量的具体函数关系。新古典主义在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中得出贸易条件内生于经济体系中,这与实际经济情况相差甚远。凯恩斯主义是以国民收入作为对贸易利益核算指标,在其需求分析的框架中得出汇率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但这种分析方法是建立在经验逻辑统计之上,缺乏较坚实的微观基础。罗宾逊夫人虽然分离出汇率调整对净出口的影响,但分析方法仍旧采用的是局部均衡分析,同样缺少较坚实的微观基础。多恩布什和马丁分析了汇率调整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但这种分析是建立在产业内贸易这一分析框架之中,缺乏对宏观经济的总体把握。因此,当分析汇率调整对整体贸易量的影响时,这种优美的分析方式就显得无能为力了。
二、国际贸易模型中的汇率变量:始于微观基础的逻辑
本文在分析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汇率问题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进出口额 作为因变量,并试图给出国际贸易理论中汇率变量模型的微观基础。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也成为影响决策者行为的变量,资源有效配置问题就可以纳入行为人最优选择的新古典分析框架中,进口可以看为一国对国外商品的消费需求,出口可以看为国外对本国商品的消费需求。因此国际贸易分析可以纳入开放条件下消费者的最优选择――这一新古典分析框架中进行。这种分析方法既能从国际贸易与汇率的程式化分析中给出两者之间的清晰关系,同时又符合国际贸易这一学科自身的定义:开放条件下的微观经济学,从而为这一宏观分析提供较理想的微观基础。
(一)消费者最优选择下汇率调整对进口量的影响
模型的前提假设:(1)消费者符合理性假设;(2)汇率外生决定且浮动;(3)国际间贸易忽略交易费用,例如运输费用、关税等;(4)两国模型;(5)完全竞争;(6)小国模型;(7)长期分析两国国内价格可以变动。
三、结论
结论1:根据1.6a式,开放条件下,消费者的最优消费进口量是关于实际汇率与实际收入的函数,即汇率的变动将影响进口需求。
结论2:根据1.7式,如果其它情况不变,实际汇率与进口量成反相变动关系。根据1.9式的斯卢茨基方程,实际汇率对进口量的影响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替代效用和收入效应。替代效用表明,当真实汇率变动时,面对新的国内与国际的相对价格,消费者重新在国内商品与国外商品之间进行替代选择。收入效用表明由于真实汇率变动,影响消费者的实际收入,进而影响对国外商品的需求。
结论3:根据1.8式,如果其它情况不变,收入与进口量成正比变动关系。当收入增加时,将对国外商品需求增加:当收入下降时,国内将减少对国外商品的进口。
结论4:根据2.0式,开放条件下,一国最优净出口量是关于实际汇率、本国实际收入与国外实际收入的函数,即汇率的变动将影响净进口。
结论5:根据2.1式,如果其它情况不变,实际汇率与净出口量之间的关系取决于两国相对的实际收入与实际汇率的水平值。
结论6:根据2.2式,如果其它情况不变,本国实际收入与净出口成负向变动关系。当本国收入增加时,对国外商品需求增加,实际净出口下降。当本国收入下降时,国内将减少对国外商品的进口,实际净出口增加。
结论7:根据2.3式,如果其它情况不变,收入与实际净出口成正比变动关系。当国外实际收入增加时,对本国商品需求增加,实际净出口上升。当国外实际收入下降时,国外将减少对本国商品的进口,实际净出口下降。
参考文献:
[1] 亚当・斯密:国富论(下册)[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2] 李嘉图: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4)[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6.
[3] 全国利,李静江:西方经济学说史与当代流派[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9.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with Respect to Foreign Exchange Rate
LIUWei1;ZHOU Gao-bin2
(1.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GDUFS,Guangzhou 510420,China;
2.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Guangzhou 510521,China)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近年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媒体市场化的探索与实践也形式多样。在种种改革和实践当中,活动营销无疑是媒体市场化行为的典型举措。如: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同一首歌・走进系列;湖南卫视主办的金鹰电视艺术节、超级女生;旅游卫视主办的“打的到伦敦”、“打的到埃及”跨国旅行活动;深圳电视台甚至把2004年定位为“活动营销年”,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当前中国电视媒体已进入了活动营销的时代。
活动营销的英文原为Event Marketing,中文翻译为事件营销或活动营销,指企业整合自身的资源,通过借用社会关注焦点,策划富有创意的活动或事件,使之成为大众关心的话题、议题,因而吸引媒体的报道和消费者的参与,进而达到提升企业形象以及销售产品的目的。 其概念来源于市场营销理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买方市场的形成,市场营销的观念也由原来的以生产-销售为中心的观念为主转变为以市场-社会为中心的营销观念为主,主张将企业利润、消费需求与社会福利三者统一起来。活动营销一是其关注社会热点,策划公众活动,从而给公众提品物质收益、经济收益之外的社会效益和精神收益;二是大众媒体和消费者的积极参与,提供了产品和品牌宣传的互动渠道和调查反馈机会。通过活动营销,企业不但实现了产品销售目的,而且提高了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从而有效的将企业利润、消费需求和社会福利三者有效的统一起来,从而使活动营销成为现代企业主流的营销方式。
对于媒体活动营销的定义,笔者认为:媒体活动营销是指媒体根据企业和受众的需求,凭借其渠道优势和传播优势,举办具有公信力和影响力的主题活动,满足公众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从而促进企业与媒体产品销售,提升企业与媒体品牌价值。
本文以电视媒体活动营销为例对此进行基本的经济学分析:
一、供给需求分析
微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模型是供给一需求模型,提供需求的买方和提供供给的卖方是构成市场运行的主要因素。而需求从本质上来讲是受预算约束的主观偏好和客观能力的统一,是市场形成的原动力。
首先,在现代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海量广告面前,企业表现出以下需求:一是企业有不断降低营销成本,更直接的到达目标受众的需求;二是企业有摆脱单纯广告营销所造成的疲劳效应,寻求更具备影响力的营销方式的需求:三是企业比以前更需要大众媒体的支持和评价,寻求与大众媒体更健康的互动关系,而非单纯的广告买卖关系的需求。
其次,随着电视产业的改革深入,利润在电视决策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电视媒体在产业化和市场化的驱动之下,面对行业内竞争与盈利目标也具有突破媒体节目同质化的桎梏,在独家新闻成为传说的情况下通过“独家活动”实现差异化战略,扩大影响力,提高收视率的需求。也具有通过举办活动带来的经济活动增加经济收入,减少活动成本的需求。
从需求方我们可以发现,企业需要更经济、更有影响力的产品和品牌宣传方式,虽然可以通过自己主办活动实现,但是如果无法吸引大众媒体的参与,效果将微乎其微,因此企业的这种被动位置使得活动营销的风险较大,性价比不高。受众需要更节约、更大信息量的信息获得方式,虽然可以通过人际传播方式或广告传播获得,但是受经验信息的局限性、个人偏好的差异性、商家盈利本质等因素影响,使得其决策依据具有巨大的波动性和随机性。我们看到企业受盈利本质的制约缺乏公信力,受众由于个人偏好和资本限制缺乏影响力,而这两者恰恰是媒体的长处,因此媒体所具有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使其成为唯一合格的供给方。例如:在美国企业投放在电视上的广告只占其营销费用11%-12%,但是在活动营销方面的投放占到了42%左右,即其在活动营销方面的投入是电视广告投入的3.8倍左右。
二、成本一收益分析
成本收益分析是经济学中最核心的内容,企业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一般而言可以通过提高收益和降低成本两种方式来实现。对现代企业来讲,交易成本中的寻找和发现交易对象的成本成为比较重要的成本,广告费用就是其具体体现。传媒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越来越依靠大众媒体来降低寻找和发现交易对象的成本,从而降低总成本。然而,随着媒体增多,信息过载,使得企业单纯的广告策略的成本越来越大,效果越来越差。例如:乐百氏公司的纯净水广告一27层净化,简单、易记,开门见山地传达了产品的独特卖点,是全国红棉杯广告大赛金奖作品,堪称中国理性广告诉求的经典之作。事实上,就是这条普遍被看好的广告,乐百氏在1997年5―7月仅仅3个月内在上海地区花了560万元高额投入电视广告,立即进行的调查结果却显示,只有7.2%的人在不提示的情况下能回忆起“27层净化”。可见单纯运用重金打造广告的模式在当今媒体信息过载的时代已经收效甚微,所以运用传播理论,举办吸引媒体和受众的活动来降低交易成本成为有效的办法。企业之所以选择活动营销,是根据现在大众媒体频道增多,观众兴趣分化,广告有效影响力降低,覆盖成本增大的形势进行的有效调整。在现代媒体由原来的搜寻信息、信息功能向整合信息、选择信息的功能扩展与转化过程中,通过具有特定主题的活动来实现的信息集中和整合可以使得受众获取信息的成本大大降低,利用信息的有效性大大增强。
对于媒体生产信息来讲,信息生产成本是信息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信息材料,消耗的物质材料,投入的劳动量及信息流通费用构成。那么通过活动的费用赞助和实物赞助可以大大降低媒体生产成本,甚至通过准确定位可以实现除人力资源外的“零成本”。至于收益首先活动可以提升广告收买的整体性和稳定性,使得企业广告费用投放集中,对于活动产生的冠名权、套播权等稀缺资源形成竞争,产生超额利润;通过现代通信手段满足受众沟通需求,从而获得互动收入;而且可以扩大产品线,形成产业链,获得衍生收入;还有通过对社会资源的整合,成为产业变革的催化剂,实现额外收入。
三、盈利方式分析
信息产品消费的特殊性决定电视产品的盈利模式必然是一个间接模式,公共电视无法对所提供的新闻和娱乐节目直接收费,但是其集聚的受众的注意力以及潜在的消费力,可以使得企业和广告商来购买,从而获得利润,这也构成了媒体的特殊盈利模式。传统媒体盈利模式的这种被动性和间接性使得媒体过分依赖广告所带来的利润,利润来源局限于媒体的资源之内;电视媒体不
同时段经济价值的不平衡使得利润大部分来自于主要频道黄金时段的“单点盈利”,导致频道资源的大量闲置、开发不充分;而且随着网络全天候新闻和即时RSS新闻的分流,使得未来电视媒体频道价值面临危机。
电视活动营销的直接性、互动性和目标性不但可以提高媒体内部资源的开发程度,实现体内增值,而且可以突破媒体资源限制实现体外增值,从而提升媒体的盈利水平。
首先我们通过分析可知,电视运营的黄金时间之所以存在,其本质是传统社会中长期形成人们生理因素和生活节奏所决定的;之所以珍贵,是隐藏在时间后的公众注意力所可能带来的购买力使得其具有了经济价值。因此可以认为,黄金时段虽然已形成共识,但不是绝对固定的,而是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文化认知、消费倾向和价值观念的变化而变化着,所以在人们价值观念多元化,生活节奏多样化,消费倾向多层化的今天,通过人为的方式在具有宏观集中的黄金时间之外创造出微观集中的白银时间是可行的。面向特定受众、具有特殊价值的主题活动正是迅速形成这种白银时间的有效手段,通过活动定位不同生活习惯、收视偏好的目标受众、开展具有“互动性、竞争性、激励性”的主题活动,用互动参与、成功期望和物质、精神激励提升垃圾时间的含金量来实现集中增值,实现点增值。而且活动的展开本身是一个过程,其不但提供点上的价值集中,而且提供线上的收视集中,其持续进行的赛程、评选过程不断制造动态新闻与焦点事件,从而紧紧抓住受众的注意力,形成固定的收视约定与进程关注,从而为稳定的收视群和盈利收入提供保障,实现线增值。例如超级女生从4月22日开始的长沙赛区海选,到最后9月29日总决赛,持续5个月之久,再加上前期的宣传推广和后期的总结回顾,长达半年之多,凤凰卫视的千禧之旅持续120天,两极之旅持续240天。况且通过优秀的活动节目,清晰的受众还可以提升黄金时段的竞争能力,从而实现对同时段不同媒体的节目的有效竞争。那么湖南卫视的实践就表明了这点,湖南卫视超级女声节目的收视率远远超过了央视的同类节目,收视率也超过同时段节目,该节目的广告价格一度也达到了15秒11.5万元,超过了央视的最高纪录。
其次活动可以突破频道资源限制实现体外增值。通过活动所需要的城市、路线、场所、设备、服饰、食品、通讯器材等等都可成为媒体可资经营的资源,通过选择提供商的途径获得赞助收入、置入性广告有效降低媒体活动成本,实现体外增值,这是最基本的突破方式。而且恰当选择的活动地点可实现企业和媒体面对特定城市或地区的营销战略,把’频道收视’延伸到户外,媒体和企业的品牌直接面对现场观众和沿途观众,从而提高收视范围和认知程度、突破卫视落地限制,吸引当地企业的广告资源,从战略上获得体外增值。况且对于上市媒体和企业来讲,通过活动产生的效益可以使得媒体的股票产生升值,直接产生经济效益。
四、品牌分析
现代媒体广告已经进入“品牌营销”时代。“现代企业购买的不仅仅广告时段本身,而更多是其所依附的节目和媒体品牌,因为由节目品牌、栏目品牌、频道品牌汇聚而成的媒体整体品牌,能够为企业的品牌传播带来更高的附加价值。”品牌有表明商品质量的功能,消费者经常希望通过商标寻找商品的稳定质量,认为贴有同样商标的相同商品的价值和质量的信用担保。凤凰卫视老总刘长乐认为:“知名媒体和知名品牌之间存在一种交互传播的关系,凤凰在宣传知名品牌的同时,知名品牌也在宣传凤凰。”
对于企业来说,通过与媒体活动品牌的关联,从而使得受众从对媒体活动的形成的固有印象延伸到企业品牌,对媒体活动所倡导的精神认同延伸到企业文化的欣赏,对媒体活动质量的信任延伸到企业的产品信任,从而促进对企业品牌乃至企业产品的认同和信任。而且一次次的赞助活动不断给仅仅具有商品标志意味的企业品牌赋予实体内容和文化内涵,也更容易获得受众的直观理解和认同。比如在凤凰卫视主办历次驾车旅行活动中,其使用越野车辆的品牌向来是观众注意的重点。因为普通受众在观看中间就会意识到,这种活动历时数百天,跨越几万里,各种类型气候、各国路况对车辆本身质量就是巨大的考验,况且很多是无人区和局势紧张地区,那么车辆质量对于人员的安全和节目的顺利播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凤凰的选择肯定是慎之又慎,观众由于对凤凰卫视判断和选择的信任延伸到企业,从而不但凤凰使用的“开拓者”越野车销售量大增,甚至夸张到其后备厢所携带的塑料油桶都成为众多汽车爱好者追捧购买的对象。
对于媒体来讲,通过活动亦可给媒体自身的品牌形象提供内容支持和内涵赋予,提升品牌形象和价值,从而提升广告客户的投资价值。活动赞助企业的产品和品牌在受众中的既有印象也会传递给媒体品牌,而且活动品牌是媒体多品牌战略实现的有效途径。通过针对不同受众、不同行业的主题活动不但使得活动成为行业标准建立和公正评判的依据,而且为媒体突破品牌受自身性质的限制,介入相应行、实现多元化经营提供基础。
五、风险分析
任何市场行为都在获取价值的同时存在风险,媒体活动营销也不例外。传统的媒体盈利模式在现代媒体的扩张与市场化的步伐的压力下,对广告的依赖性,尤其是特定行业的依赖性增大,从而带来盈利性风险的加大。然而媒体通过活动,可以与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可以将企业原本分散于各个媒体的广告资金投放集中化,形成规模效益,增强盈利的稳定性,从而大大降低了媒体的成本,避免了恶性竞争。采取这种方式,媒体仅仅通过几个合作企业的长期合同就可以维持盈利,从而降低广告受行业兴衰和政策调节的风险,而且活动所带来的其他方面的增值也会降低对于单纯广告盈利的依靠,从而降低风险。
根据信息经济学理论,媒体产品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相对于普通产品而言具有的巨大的外部效应,其产生的外部成本或收益遍及所有社会成员。成功的媒体活动营销可以产生正向外部效应,带来外部收益。而如果活动营销选择的合作企业如果出现经济问题或对社会危害的行为,那么对于具有关联性的媒体会产生公信力和品牌的危害,或者媒体由于过分注重盈利丧失媒体的公正性和公信力,从而对社会造成危害,从而成为媒体的外部成本。媒体活动的这种外部经济性是影响媒体活动风险的特殊因素,其既可以增强媒体风险,也可以降低媒体风险。所以在此媒体在举办活动时要认真考虑这种外部性经济的存在,要以公信力为中心,将盈利原则和社会公正有效界定,与企业和受众有效合作、沟通,将媒体活动的风险降至最低。
综上所述,中国电视媒体活动营销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背景下,企业需求、受众需求和媒体需求共同作用的产物,是有效降低企业宣传成本、受众信息成本和媒体制作成本,提高企业、受众和媒体三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手段,是实现媒体面对市场化、产业化盈利方式的转化与扩展,实现与企业的品牌融合和渠道融合,有效控制盈利风险和外部成本的重要发展模式。
[作者简介]王 琳(1978-)男,汉族,山西长子人,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4级硕士生
(―)国外“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组织体系
1.P产缪尔森体系
1936年凯恩斯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被看作第一部系统论述宏观经济问题的著作,也是凯恩斯学派出现的标志性著作。凯恩斯认为席卷世界的经济大萧条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接下来30年中,凯恩斯的思想经过众多学者的努力(其中之一就是萨缪尔森),于20世纪60年代建成了一个系统化、模型化的“凯恩斯学派”。各种“宏观经济学”教科书是学者对经典宏观经济理论的总结,教科书中比较经典的宏观经济理论内容差异不大,但在具体内容的组织安排上体现出编者的观点和思路。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占据主导地位的凯恩斯学派的代表人物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占据当时教科书的主导地位,这和当时正处于顶峰时期的学派有直接关系。总需求理论是萨缪尔森体系的核心。
2.曼昆理论体系
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一时期,西方世界普遍蔓延着滞涨现象。这种通货膨胀和失业相伴的经济现象是“凯恩斯主义”所不能解释的,于是新的经济现象激发了经济学家的思想火花。弗雷德曼和他的“货币主义”是宏观经济学理论发展的一个新高峰。之后,以卢卡斯、穆斯、萨金特、巴罗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发动了“理性预期革命”。学派纷争最后的结果是很多宏观经济学家对经济理论的认识逐渐趋于一致,多数学者认可“古典理论用来分析宏观经济运行的长期规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则在解释宏观经济运行的短期行为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的说法。聚焦到教科书理论体系上,萨缪尔森第15版《经济学》被一些评论家委婉地挑明“其流行势头似成强弩之末”。斯蒂格利茨和曼昆的教科书都开始引起轰动,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在内容组织上很明确地将宏观经济理论分成两部分内容一长期和短期分析,这基本是古典理论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不同时间范畴的应用,称之为曼昆体系。
(二)国内“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组织体系
国内“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组织也经历了从萨缪尔森到曼昆体系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经济学课程引入国内,萨缪尔森体系也就最早地体现到国内教材中。“宏观经济学”教科书编著大体按照短期到长期分析的理论演变脉络,按如下顺序安排宏观经济学内容:基本概念和理论铺垫、宏观经济分析概述、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及政策效应分析、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其中以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下)为代表。随着曼昆体系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其著作的中译本在中国的流行势头逐渐超越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成为国内选用较多的原版经济学教科书。同时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的理论体系也逐渐被更多的中国经济学者接受,成为国内学者编著“宏观经济学”参考的对象,黄亚钧的“宏观经济学”即为主要代表。
二、“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体系架构及在中国的教学实践
(一)“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体系架构
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不同,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
前者是以价格理论为核心,采用个量分析方法,分析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优化资源配置;后者是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核心,采用总量分析方法,分析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宏观经济学学科体系由一个总量指标、三大模型和四大问题构成。总量指标指国内生产总值GDP;三大模型分别指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以及AD-AS模型,核心是IS-LM模型;四大问题分别是失业问题、通胀问题、经济增长问题和经济周期问题。整个体系框架包含五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首先对宏观经济学进行概括性描述。分析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演进,以及该学科的知识体系;其次,阐述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以及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重要的IS恒等式,为引入三大模型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作了铺垫。
第二部分是封闭条件下的三大模型,重点阐述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观点及总需求分析模型。一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模型。该模型假定投资需求为外生变量,不受利率影响,只分析产品市场的均衡,也只涉及消费需求对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二是IS-LM模型。与简单模型不同,该模型假定投资需求为内生变量,是利率的减函数,引入投资变动分析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进而分析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三是AD-AS模型,为接近现实,放宽假定,引入AD-AS模型,分析总需求、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其中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观点,也有非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第三部分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问题分析。通过引入BP曲线,建立IS-LM-BP模型,分析讨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决定问题。
第四部分是宏观经济学问题分析。运用上述模型探讨失业、通胀、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四个主要宏观经济问题。
第五部分探讨了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动态和前沿问题,主要分析货币主义、新凯恩斯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等经济学流派的理论观点及政策主张。
(二)“宏观经济学”课程在中国的教学实践
1.经典宏观经济理论在中国不完全适用
从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看,宏观经济理论从来都是与现实经济环境紧密相连的。虽然不同学派针对不同的经济环境得出不同的经济理论,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都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环境的。市场经济在发达国家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对中国说来仅仅几十年的事情,几乎是全新的概念。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建立的过程中,通货膨胀、失业会出现明显的过渡阶段的特征,成熟市场机制下的的失业、通货膨胀理论有时难以准确解释中国特有的失业、通货膨胀现象,出现非完全的适用性。
(1)失业理论在中国的非完全适用
自然失业、周期性失业是基于发达国家成熟的劳动力市场和经济运行历程总结出来的失业理论。最早定义自然失业概念的弗里德曼主张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周期性失业由凯恩斯提出,他认为经济衰退的有效需求不足是周期性失业的根本原因,主张以扩张需求为手段,通过看得见的手解决有效需求不足。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过剩的国家,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体制仍然存在,且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够通畅。因此,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确立,二元经济中的农村失业、转制过程中国有企业的隐蔽失业转化为公开的失业,一段时间内难以消除。因此,中国特有的失业背景是我们参考借鉴发达国家的失业理论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2)通货膨胀理论在中国的非完全适用
依据发达国家发展规律总结出来的通货膨胀理论一般将通货膨胀分为需求拉动型和成本推动型两种。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前通货膨胀是微弱的,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通货膨胀严重,如果忽略中国经济转轨的背景直接套用发达国家的经验标准,显然不够准确。中国80年代末到90年中期的通货膨胀从生成机制上看更多的是和当时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背景有直接的关系。经济转轨中,市场货币化表现为长期的成本推进,从而造成了结构性物价上涨。经济转轨之前,中国的初级产品、基本服务实行福利化低定价,工业品高定价,生产要素的低回报。转轨过程实际是上述价格向市场化合理价格的调整过程,表现为工业品价格小幅上涨,初级产品、基本服务价格价格回归合理、价格上涨,实物性收入分配改革逐步推开基础上的工资成本真实化。这样的过程分解到各年度表现为成本推动,也必然会使各年度物价水平出现上涨。这也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必经过程。
2.对经典“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继承和丰富
中国发展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速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需要从别人的实践中获取经验,因此,对于经典的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国内教科书大都予以继承。要完成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速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使命也需要从现阶段实践中总结教训。加入中国宏观经济问题很大程度上有这种意图,同时也是宏观经济学现实性的一种体现。
(1)对经典“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继承
总体看我国的“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组织体系可以分成萨缪尔森体系和曼昆体系,围绕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开放经济等基本问题展开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IS-LM模型、AD-AS模型、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但上述理论源自于对西方经典教材的借鉴,也就是以西方国家的国情为基础的,其中的案例和资料、数据也以西方国家为主。
(2)“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丰富
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宏观经济学”课程既要体现理论性又要体现实用性。这就要求教学内容要更加客观。西方经典宏观经济模型和理论得出的假设前提当前在中国适用与否、中国特色宏观经济问题出现的现实背景一定要在教学内容中进行明确,这更加能够体现“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实用性。如何以合适的方式引中国宏观经济问题进入教科书,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引入后,篇幅的大小也需要谨慎对待。目前看国内编者主要的引入方式有以下三种:第一,以案例或者阅读材料的形式将中国的宏观经济问题引入“宏观经济学”教科书,同时详细论述该问题的市场条件。第二,在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后,在章节总结处,通过介绍理论在中国的不完全适用性引入并简单交代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第三,单独列出一个篇章,详细讲解中国宏观经济问题。以第一和第二种方式引入中国宏观经济问题,一般所占篇幅不大,论述不够详细,但重在中国宏观经济问题和西方经济理论的直接对比,结论鲜明。第三种方式虽然论述全面,但初次接触宏观经济学的学生容易产生中国经济问题和宏观经济理论脱节的印象。总之,任何方式引入带有中国市场条件基础的宏观经济问题都有其优点,缺憾也无法避免。
三、、宏观经济学”教学方式的改革
(一)“宏观经济学”教学方式改革的主体内容
目前围绕“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方式改革,国内学者并没有很大争议,主要原因就在于讲授式的教学很难解决理论的抽象性,在有限的课时限制下,想完成宏观经济理论同时结合中国宏观经济实践,有一定难度。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却可以根据不同宏观经济理论的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如讲授宏观经济的测量时可以采用仿真式的授课方式,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对理论的掌握也就更加准确。对于经济增长理论的学习可以采用专题报告的方法学习,通过课前的资料准备和课堂上的分组报告使得复杂的理论更加条理化,不仅满足学生了解中国宏观经济的现实愿望,也能降低抽象的宏观经济学的教学难度的愿望。同时,多样化教学包含学生课前准备的阶段,课时安排也会缩短。
(二)互动式教学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实践
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为教学方式,具体而言即改变教师一言堂知识灌输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研究式教学适合培养理论研究型的重点院校的学生;由于普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和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优点高度契合,因此互动式教学是普通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生比较适用的教学方式。互动式教学的实现可以有很多方法如专题讨论、专题报告、案例分析等。以下以自然失业理论为例对互动式教学课前准备和具体过程设计做一简单陈述。
1.教科书选用
选择一本合适的具有中国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和理论体系清晰完备的教科书是互动式教学的首要课前准备。本次互动式教学教科书选用贺金社编著的《经济学:回归亚当?斯密的幸福和谐框架〉〉(下),2014年由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第二版。该教科书内容的特点是借鉴曼昆宏观经济理论体系和理论框架,反映经济思想的演进历程,同时注重理论内容和中国国情的有机结合。
2.内容选取与教法的确定
其次,合适的教学内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互动方式选择对互动式教学的成败也很关键。失业问题一直是宏观政策制定者和公众关注的焦点。也是当代大学生最为关注的宏观经济问题,大学生会由该问题直接联想到自己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因此对国内的就业环境和失业的具体情况有很强的了解动机,具备了学习失业理论的强大意愿。同时在经济学的微观部分已经学习了不同类型市场的资源配置的方式。在宏观经济部分学习了测度宏观经济健康运行的指标。该部分学习中学生已经有了如下的知识基础:世界劳工组织对于失业的定义、失业率测量方法,我国的失业率测量手段,我国官方失业率统计数据的局限性。学生具备了学习失业理论的基础知识。我国的具体国情是缺乏实际的失业率调査数据,较难运用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课堂互动。失业理论学习采用专题报告和讨论具有可行性,但专题讨论更加适合学生高度参与。自然失业理论为教科书的第十七章,根据教学大纲安排,本章内容课时设置4个学时。2个学时时间可以安排第一至第二节“失业的分类和职业搜寻”理论。
3.教学目标设计和教学内容
开展互动式教学前教师一定要做到对教学目标和内容了然于心,以免互动中偏离主题。本次失业理论的学习最后要达到以下效果:
(1)教学目标设计
通过自然失业理论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古典学派的失业理论。另外失业理论与现实联系紧密,对教学内容应该适当展开,开阔学生的视野与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自己寻找“中国目前失业总体状况”这一问题的答案。
(2)教学内容
主要完成三部分教学内容:失业的分类,职业搜寻理论对自然失业的解释,我国的失业现状及治理。
4.互动式教学的任务驱动
基于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教师和学生应该做到互动前心中有数,互动时言之有物。因此无论是授课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做足课前准备,査阅资料、预习理论内容,否则,互动讨论或者转化为教师的一言堂,或者浮于生活争论,脱离理论学习。
(1)教师的任务驱动
教师将学生分成4组,然后分组抽签,根据教学大纲设计自然失业的4个讨论主题,分别为自然失业的分类及中国现阶段的自然失业类型、职业搜寻理论以及中国就业市场与发达国家的差异、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变动趋势、发达国家的失业治理对策以及有中国特色的失业治理对策。基于讨论主题,制定3篇必须要査阅的经典参考文献,组织学生査阅资料,引导各小组成员代表阐述本组观点,其他组成员可以反驳、质疑该观点,进而形成辩论、产生思想碰撞,最后主讲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2)学生的任务驱动
本次课要求学生对失业理论和中国的失业现状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作为讨论课要求学生对这些内容首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根据教师的安排每组学生必须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査阅以下3篇参考文献:(1)袁志刚的《失业理论与中国的失业问题〉〉?;⑵张怡的〈〈有关中国失业问题的思考》CT;⑶张少为、贾明德、刘艳的《改革30年中国失业统计的测算与评析》。然后根据本组抽中主题,小组成员进一步査阅及丰富参考资料。根据本组抽中的讨论主题,合理安排宣讲组员、辩论组员、质疑组员等身份,团结协作。
5.互动式教学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应用小结
第一,国内教科书呈现百家争鸣状态,很多高校都编著了自己适用的教科书,因此互动式教学教科书选取面很广。教科书选取应该关注教科书的内容体系是否具有经典性、教科书中理论是否和现实有机结合。
第二,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丰富,每一部分教学内容可能都有比较适用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每个教师可能都会针对自己的授课对象和授课内容做出选择,选择时应该充分考虑相对于授课对象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对象的可参与程度。
第三,互动式教学最忌形式主义,互动一旦脱离教学目标就没有任何意义。因此,互动式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要严谨,确保内容能够互动,同时互动不脱离内容。
第四,互动式教学中,教师始终是一个主导者,无论是生生互动还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掌控互动不偏离主题;内容上,教师设计的程序合理、任务驱动准确是关键所在。好的程序设计不仅能使学生始终不偏离主题,而且能充分考虑授课时间。好的任务驱动应能够在内容主题下实现充分互动,不至于无话可聊。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结论
第一,由上述“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的分析可以看出,“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丰富是以现实的经济环境为基础的,体现了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和现实性兼具的特点。越来越多的中国宏观经济问题被引入到教科书中,为中国“宏观经济学”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了基础。
第二,随着越来越多的现代教学方式方法引入中国,“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式改革也顺应趋势出现,这就要求“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不能仅是西方经典理论的总结,如果加入中国实际的教学内容则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容易开展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方式改革又进一步加速了教科书的改革。
第三,“宏观经济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共融共生、联系紧密,抛却其中一个谈另一个问题很难说清,这也是本文将它们放在一起讨论的最主要原因。在“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改革间互相促进的良性作用下,教学机制得以改善,最终达到契合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推进“宏观经济学”互动式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第一,在教材中加入更多的中国宏观经济问题。任何一种教学法的实践或教学理论的提出,往往是通过教材来实现的。因此,提高互动式教学效果,教材建设是基础。为了使学生通过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国内经济现象,教材中应该加入更多的中国宏观经济问题。
1.萨缪尔森体系
凯恩斯认为席卷世界的经济大萧条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接下来30年中,凯恩斯的思想经过众多学者的努力(其中之一就是萨缪尔森),于20世纪60年代建成了一个系统化、模型化的“凯恩斯学派”。各种“宏观经济学”教科书是学者对经典宏观经济理论的总结,教科书中比较经典的宏观经济理论内容差异不大,但在具体内容的组织安排上体现出编者的观点和思路。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占据主导地位的凯恩斯学派的代表人物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占据当时教科书的主导地位,这和当时正处于顶峰时期的学派有直接关系。总需求理论是萨缪尔森体系的核心。
2.曼昆理论体系
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一时期,西方世界普遍蔓延着滞涨现象。这种通货膨胀和失业相伴的经济现象是“凯恩斯主义”所不能解释的,于是新的经济现象激发了经济学家的思想火花。弗雷德曼和他的“货币主义”是宏观经济学理论发展的一个新高峰。之后,以卢卡斯、穆斯、萨金特、巴罗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发动了“理性预期革命”。学派纷争最后的结果是很多宏观经济学家对经济理论的认识逐渐趋于一致,多数学者认可“古典理论用来分析宏观经济运行的长期规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则在解释宏观经济运行的短期行为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的说法。聚焦到教科书理论体系上,萨缪尔森第15版《经济学》被一些评论家委婉地挑明“其流行势头似成强弩之末”。斯蒂格利茨和曼昆的教科书都开始引起轰动,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在内容组织上很明确地将宏观经济理论分成两部分内容———长期和短期分析,这基本是古典理论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不同时间范畴的应用,称之为曼昆体系。
(二)国内“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组织体系
国内“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组织也经历了从萨缪尔森到曼昆体系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经济学课程引入国内,萨缪尔森体系也就最早地体现到国内教材中。“宏观经济学”教科书编著大体按照短期到长期分析的理论演变脉络,按如下顺序安排宏观经济学内容:基本概念和理论铺垫、宏观经济分析概述、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及政策效应分析、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其中以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下)为代表。随着曼昆体系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其著作的中译本在中国的流行势头逐渐超越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成为国内选用较多的原版经济学教科书。同时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的理论体系也逐渐被更多的中国经济学者接受,成为国内学者编著“宏观经济学”参考的对象,黄亚钧的“宏观经济学”即为主要代表。
二、“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体系架构及在中国的教学实践
(一)“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体系架构
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不同,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前者是以价格理论为核心,采用个量分析方法,分析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优化资源配置;后者是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核心,采用总量分析方法,分析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宏观经济学学科体系由一个总量指标、三大模型和四大问题构成。总量指标指国内生产总值GDP;三大模型分别指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以及AD-AS模型,核心是IS-LM模型;四大问题分别是失业问题、通胀问题、经济增长问题和经济周期问题。整个体系框架包含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首先对宏观经济学进行概括性描述。分析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演进,以及该学科的知识体系;其次,阐述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以及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重要的IS恒等式,为引入三大模型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作了铺垫。第二部分是封闭条件下的三大模型,重点阐述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观点及总需求分析模型。一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模型。该模型假定投资需求为外生变量,不受利率影响,只分析产品市场的均衡,也只涉及消费需求对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二是IS-LM模型。与简单模型不同,该模型假定投资需求为内生变量,是利率的减函数,引入投资变动分析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进而分析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三是AD-AS模型,为接近现实,放宽假定,引入AD-AS模型,分析总需求、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其中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观点,也有非凯恩斯主义的观点。第三部分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问题分析。通过引入BP曲线,建立IS-LM-BP模型,分析讨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决定问题。第四部分是宏观经济学问题分析。运用上述模型探讨失业、通胀、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四个主要宏观经济问题。第五部分探讨了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动态和前沿问题,主要分析货币主义、新凯恩斯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等经济学流派的理论观点及政策主张。
(二)“宏观经济学”课程在中国的教学实践
1.经典宏观经济理论在中国不完全适用
从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看,宏观经济理论从来都是与现实经济环境紧密相连的。虽然不同学派针对不同的经济环境得出不同的经济理论,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都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环境的。市场经济在发达国家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对中国说来仅仅几十年的事情,几乎是全新的概念。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建立的过程中,通货膨胀、失业会出现明显的过渡阶段的特征,成熟市场机制下的的失业、通货膨胀理论有时难以准确解释中国特有的失业、通货膨胀现象,出现非完全的适用性。
(1)失业理论在中国的非完全适用
自然失业、周期性失业是基于发达国家成熟的劳动力市场和经济运行历程总结出来的失业理论。最早定义自然失业概念的弗里德曼主张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周期性失业由凯恩斯提出,他认为经济衰退的有效需求不足是周期性失业的根本原因,主张以扩张需求为手段,通过看得见的手解决有效需求不足。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过剩的国家,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体制仍然存在,且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够通畅。因此,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确立,二元经济中的农村失业、转制过程中国有企业的隐蔽失业转化为公开的失业,一段时间内难以消除。因此,中国特有的失业背景是我们参考借鉴发达国家的失业理论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2)通货膨胀理论在中国的非完全适用
依据发达国家发展规律总结出来的通货膨胀理论一般将通货膨胀分为需求拉动型和成本推动型两种。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前通货膨胀是微弱的,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通货膨胀严重,如果忽略中国经济转轨的背景直接套用发达国家的经验标准,显然不够准确。中国80年代末到90年中期的通货膨胀从生成机制上看更多的是和当时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背景有直接的关系。经济转轨中,市场货币化表现为长期的成本推进,从而造成了结构性物价上涨。经济转轨之前,中国的初级产品、基本服务实行福利化低定价,工业品高定价,生产要素的低回报。转轨过程实际是上述价格向市场化合理价格的调整过程,表现为工业品价格小幅上涨,初级产品、基本服务价格价格回归合理、价格上涨,实物性收入分配改革逐步推开基础上的工资成本真实化。这样的过程分解到各年度表现为成本推动,也必然会使各年度物价水平出现上涨。这也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必经过程。
2.对经典“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继承和丰富
中国发展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速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需要从别人的实践中获取经验,因此,对于经典的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国内教科书大都予以继承。要完成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速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使命也需要从现阶段实践中总结教训。加入中国宏观经济问题很大程度上有这种意图,同时也是宏观经济学现实性的一种体现。
(1)对经典“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继承
总体看我国的“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组织体系可以分成萨缪尔森体系和曼昆体系,围绕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开放经济等基本问题展开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IS-LM模型、AD-AS模型、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但上述理论源自于对西方经典教材的借鉴,也就是以西方国家的国情为基础的,其中的案例和资料、数据也以西方国家为主。
(2)“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丰富
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宏观经济学”课程既要体现理论性又要体现实用性。这就要求教学内容要更加客观。西方经典宏观经济模型和理论得出的假设前提当前在中国适用与否、中国特色宏观经济问题出现的现实背景一定要在教学内容中进行明确,这更加能够体现“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实用性。如何以合适的方式引中国宏观经济问题进入教科书,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引入后,篇幅的大小也需要谨慎对待。目前看国内编者主要的引入方式有以下三种:第一,以案例或者阅读材料的形式将中国的宏观经济问题引入“宏观经济学”教科书,同时详细论述该问题的市场条件。第二,在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后,在章节总结处,通过介绍理论在中国的不完全适用性引入并简单交代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第三,单独列出一个篇章,详细讲解中国宏观经济问题。以第一和第二种方式引入中国宏观经济问题,一般所占篇幅不大,论述不够详细,但重在中国宏观经济问题和西方经济理论的直接对比,结论鲜明。第三种方式虽然论述全面,但初次接触宏观经济学的学生容易产生中国经济问题和宏观经济理论脱节的印象。总之,任何方式引入带有中国市场条件基础的宏观经济问题都有其优点,缺憾也无法避免。
三、“宏观经济学”教学方式的改革
(一)“宏观经济学”教学方式改革的主体内容
目前围绕“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方式改革,国内学者并没有很大争议,主要原因就在于讲授式的教学很难解决理论的抽象性,在有限的课时限制下,想完成宏观经济理论同时结合中国宏观经济实践,有一定难度。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却可以根据不同宏观经济理论的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如讲授宏观经济的测量时可以采用仿真式的授课方式,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对理论的掌握也就更加准确。对于经济增长理论的学习可以采用专题报告的方法学习,通过课前的资料准备和课堂上的分组报告使得复杂的理论更加条理化,不仅满足学生了解中国宏观经济的现实愿望,也能降低抽象的宏观经济学的教学难度的愿望。同时,多样化教学包含学生课前准备的阶段,课时安排也会缩短。
(二)互动式教学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实践
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为教学方式,具体而言即改变教师一言堂知识灌输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研究式教学适合培养理论研究型的重点院校的学生;由于普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和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优点高度契合,因此互动式教学是普通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生比较适用的教学方式。互动式教学的实现可以有很多方法如专题讨论、专题报告、案例分析等。以下以自然失业理论为例对互动式教学课前准备和具体过程设计做一简单陈述。
1.教科书选用
选择一本合适的具有中国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和理论体系清晰完备的教科书是互动式教学的首要课前准备。本次互动式教学教科书选用贺金社编著的《经济学:回归亚当•斯密的幸福和谐框架》(下),2014年由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第二版。该教科书内容的特点是借鉴曼昆宏观经济理论体系和理论框架,反映经济思想的演进历程,同时注重理论内容和中国国情的有机结合。
2.内容选取与教法的确定
其次,合适的教学内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互动方式选择对互动式教学的成败也很关键。失业问题一直是宏观政策制定者和公众关注的焦点。也是当代大学生最为关注的宏观经济问题,大学生会由该问题直接联想到自己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因此对国内的就业环境和失业的具体情况有很强的了解动机,具备了学习失业理论的强大意愿。同时在经济学的微观部分已经学习了不同类型市场的资源配置的方式。在宏观经济部分学习了测度宏观经济健康运行的指标。该部分学习中学生已经有了如下的知识基础:世界劳工组织对于失业的定义、失业率测量方法,我国的失业率测量手段,我国官方失业率统计数据的局限性。学生具备了学习失业理论的基础知识。我国的具体国情是缺乏实际的失业率调查数据,较难运用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课堂互动。失业理论学习采用专题报告和讨论具有可行性,但专题讨论更加适合学生高度参与。自然失业理论为教科书的第十七章,根据教学大纲安排,本章内容课时设置4个学时。2个学时时间可以安排第一至第二节“失业的分类和职业搜寻”理论。
3.教学目标设计和教学内容
开展互动式教学前教师一定要做到对教学目标和内容了然于心,以免互动中偏离主题。本次失业理论的学习最后要达到以下效果:
(1)教学目标设计
通过自然失业理论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古典学派的失业理论。另外失业理论与现实联系紧密,对教学内容应该适当展开,开阔学生的视野与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自己寻找“中国目前失业总体状况”这一问题的答案。
(2)教学内容
主要完成三部分教学内容:失业的分类,职业搜寻理论对自然失业的解释,我国的失业现状及治理。
4.互动式教学的任务驱动
基于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教师和学生应该做到互动前心中有数,互动时言之有物。因此无论是授课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做足课前准备,查阅资料、预习理论内容,否则,互动讨论或者转化为教师的一言堂,或者浮于生活争论,脱离理论学习。
(1)教师的任务驱动
教师将学生分成4组,然后分组抽签,根据教学大纲设计自然失业的4个讨论主题,分别为自然失业的分类及中国现阶段的自然失业类型、职业搜寻理论以及中国就业市场与发达国家的差异、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变动趋势、发达国家的失业治理对策以及有中国特色的失业治理对策。基于讨论主题,制定3篇必须要查阅的经典参考文献,组织学生查阅资料,引导各小组成员代表阐述本组观点,其他组成员可以反驳、质疑该观点,进而形成辩论、产生思想碰撞,最后主讲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2)学生的任务驱动
本次课要求学生对失业理论和中国的失业现状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作为讨论课要求学生对这些内容首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根据教师的安排每组学生必须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查阅以下3篇参考文献:⑴袁志刚的《失业理论与中国的失业问题》;⑵张怡的《有关中国失业问题的思考》;⑶张少为、贾明德、刘艳的《改革30年中国失业统计的测算与评析》。然后根据本组抽中主题,小组成员进一步查阅及丰富参考资料。根据本组抽中的讨论主题,合理安排宣讲组员、辩论组员、质疑组员等身份,团结协作。
5.互动式教学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应用小结
第一,国内教科书呈现百家争鸣状态,很多高校都编著了自己适用的教科书,因此互动式教学教科书选取面很广。教科书选取应该关注教科书的内容体系是否具有经典性、教科书中理论是否和现实有机结合。第二,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丰富,每一部分教学内容可能都有比较适用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每个教师可能都会针对自己的授课对象和授课内容做出选择,选择时应该充分考虑相对于授课对象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对象的可参与程度。第三,互动式教学最忌形式主义,互动一旦脱离教学目标就没有任何意义。因此,互动式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要严谨,确保内容能够互动,同时互动不脱离内容。第四,互动式教学中,教师始终是一个主导者,无论是生生互动还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掌控互动不偏离主题;内容上,教师设计的程序合理、任务驱动准确是关键所在。好的程序设计不仅能使学生始终不偏离主题,而且能充分考虑授课时间。好的任务驱动应能够在内容主题下实现充分互动,不至于无话可聊。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结论
第一,由上述“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的分析可以看出,“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丰富是以现实的经济环境为基础的,体现了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和现实性兼具的特点。越来越多的中国宏观经济问题被引入到教科书中,为中国“宏观经济学”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了基础。第二,随着越来越多的现代教学方式方法引入中国,“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式改革也顺应趋势出现,这就要求“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不能仅是西方经典理论的总结,如果加入中国实际的教学内容则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容易开展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方式改革又进一步加速了教科书的改革。第三,“宏观经济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共融共生、联系紧密,抛却其中一个谈另一个问题很难说清,这也是本文将它们放在一起讨论的最主要原因。在“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改革间互相促进的良性作用下,教学机制得以改善,最终达到契合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房地产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房地产价格一直飙升,房价成为各个城市街头巷尾经常议论的话题。房价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生活质量,甚至关系到社会稳定。由供求理论可知,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比。但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随着价格的飞涨,需求量也不断扩大,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二、我国房地产供求现状分析
1.房地产价格水平分析
按照国际标准,衡量房价合理性的指标是房价收入比。房价收入比是指一个国家或城市的年平均上市房价与居民家庭年平均收入之比,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合理的住房价格”的“房价收入比”应该为3~6倍,世界银行专家的说法为4~6倍。
目前已经公开的信息显示,我国的房价收入比超过7.8倍,许多大城市房价收入比持续在10倍以上。该指标显示,当前我国房地产价格明显偏高并不断升温。资料显示,2005年1~4月,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同比增长12.5%,同比提高约5.7个百分点。2006年9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5%。房地产销售价格震荡起伏较大,房价的总体趋势还在不断攀升。
2.房地产供给分析
2005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为15759亿元,同比增长19.8%,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17.8%,其中全国住宅投资总额为10768亿元,同比增长21.9%,占房地产开发投资比重为68.3%。2006年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额12902亿元,同比增长24.3%,商品住宅完成投资9076亿元,同比增长29.5%。纵观我国房地产投资数据,供给一直处于增长态势。
3.房地产需求分析
首先,按照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要求,到2020年GDP要比2000年翻两番,城市化水平要大幅度提高,家庭财产要普遍增加,人民生活更加富足,房地产业所必须担当的角色不可或缺;而且目前中国经济总体增长趋势举世瞩目,对拉动经济增长有举足轻重作用的房地产业不可能突然裹足不前。
其次,我国近几年房地产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快速增长。但这种发展是在几十年增长缓慢的背景下出现的,起点非常低,压抑了几十年的需求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释放出来,客观上必然刺激、拉动房地产行业的强劲增长。所以市场需求保持着持续强劲势头,尤其是高品质、高性价比的住宅产品,高性能的商业地产,从发展趋势上看都有很强的内在需求。
三、房地产现状及发展态势分析
根据数据资料显示,2005年我国商品房空置率是26%,大大超过国际公认的10%的警戒线,处于空置危险区间。下表为我国2000年~2006年商品房空置面积。
数据显示我国房地产市场供过于求,按照供求理论:当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当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故我国房地产价格应呈现下降趋势,但事实正好相反,房地产价格仍保持高温。
1.我国房地产市场有效需求与有效供给现状
在房地产市场上,有效需求即为消费者愿意并有能力购买的房地产数量,有效供给则为开发商提供的真正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房地产的数量。
供给方面:全国经济适用住房投资出现负增长。2003年,经济适用房在供应中的比重为6.1%,2004年为4.1%,2005年1~4月经济适用房投资进一步下降到2.6%,2005年经济适用房完成投资同比下降6.8%,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仅为3.59%。部分城市2004年销售的商品住宅中,户型为120平方米的都在40%以上,最高的超过60%。以上数据表明,普通房、经济适用房在房地产市场中比例不足,而高档房地产则严重过剩。
需求方面:中国虽有13亿人口,但有效需求不足,大部分中低收入者买不起房。这至少表明四个问题,一是绝大部分存款掌握在极少数富人手里;二是房价上涨过快,远远大于居民收入增加;三是房地产市场结构不合理,中档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偏少;四是政府用以满足低收入人群的社会住房供给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少数人手中的巨大存款,仍然会形成社会需求,继续拉动房价上涨。但这部分需求仅占少数,相对于大部分中低收入者来说,他们的购买力毕竟有限,有效需求只集中在中档商品房、经济适用房。
以上分析表明,有效需求与有效供给不能达到均衡状态。由于国家金融政策,银行贷款提供了房地产开发的大部分资金,银行直接承担了投资风险,开发商并不急于获取资金,融资途径未受到明显的约束,所以他们不愿降低房地产价格,使价格一直高于均衡点。开发商为了赚取高额利润,一并抬高普通房、经济适用房价格,制造了不少泡沫,导致高昂的价格。
2.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房地产业的稳定运行对整体经济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2000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额直线上升,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36.8%上升至2004年的51.3%和2005年的48.6%。由此扩大的产能需要消化,房地产业产品主要是住宅等生活消费品,市场需求大,可以拉动上游产业。其次,有预测认为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将放缓,外贸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将弱化,扩大内需保持较快经济增长的权重上升,内需是大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由此可知今后房地产市场发展潜力仍很强大。故房地产供给数量仍会增加。
商品住宅价格将稳中有降。近年来,商品住宅市场供过于求,依照供求理论,商品住宅价格应下降以刺激需求。商品住宅价格居高不下,供求规律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中不起作用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发育不完全的市场,其需求主体不是个体消费者,而是集团。随着我国福利住房制度改革,商品房市场需求主体逐步由集团向个人转移,需求规律在房地产市场中作用逐渐增大。因此,在商品住宅大量积压的情况下,住宅价格当有逐步下设的可能。
加入WTO商业用房将会走俏。目前,外资企业对中国经济形势一般持观望态度,不少外国公司只在中国设办事处而非公司,除了大集团公司外,一般只租不买。入世后,关税等条件放宽,在中国投资有了保障,各种不同规模的外资企业具备了进入国内市场的条件和信心,可为写字楼和外销公寓市场提供一个可观的客户群。而房地产业由于其本身的不流动性,将导致“入世”后的房地产市场只有外销需求的扩大而不会有境外供给的直接增加。
四、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对策
1.调整商品房供应结构
由于经济适用房供不应求,而高档住宅供过于求,商品供给结构严重失衡。故应调整住宅供应结构,通过增加中低价商品房、经济适用房的供给,抑制高档住宅的建设,使房地产市场恢复均衡,真正解决居民的需求。
2.合理确定商品房价格,降低置业门槛
商品房的定价要合理,要让多数市民有供楼的能力,不能超出市民还款能力太多,让多数老百姓买得起商品房。房地产企业要加强管理、控制成本、提高技术、加快施工进度,同时也要结合市场变化,合理确定房地产的价格,树立品牌,提高信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加强宏观调控,确保房地产市场规范、有序发展
房地产市场虽然能依据供求关系、价格走势、信息反馈等进行自我调节,但这种调节难免会出现消极、被动、滞后和带有局部性的缺陷。所以,政府必须从全局的角度进行宏观调控,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总量控制,使总供给与总需求大体平衡;二是优化结构,使产品适销对路,兼顾社会多层次的住房需求,实现有效供给;三是规范行为,研究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对市场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保障市场的公平公正;四是调节收益,通过合理的收益分配调节引导市场行为,扩大有效需求。
五、结论
本文在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房地产市场实际价格与基于供求理论的理论价格相悖之原因,并提出了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对策。相信未来几年中国房地产业必将逐步规范,供求关系将更趋优化,供应结构更趋合理,价格涨幅渐趋理性,房地产市场将保持持续平稳发展的势头。
参考文献:
[1]黎诣远:微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牛凤瑞: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邹坦曾慧群:供求理论看现行房地产市场价格居高不下的现象[J].商场现代化,2006,(456):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2-0201-02
民航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发达程度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现代化水平。在2010年的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中国民用航空局党组提出了全面推进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构想。可以预期在未来二十年,中国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与此同时,中国航空运输业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首先,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中国航空运输业的开放程度将不断提高,中国航空运输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将日趋激烈,而现状是中国航空运输业在国际竞争中与处于劣势地位。其次,从国内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发展趋势看,中国航空运输业的国内市场受到切割。近几年来,中国高速公路快速发展,尤其是高速铁路建设,都对中国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带来显著影响。最后,中国航空运输业发展的外部资源环境,比如空域资源等严重不足,同时还存在保障能力不强、基础设施跟不上、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诸多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总结、完善航空运输经济理论,在形成航空运输经济理论体系的同时应用其系统的分析航空运输实践,从而有效指导中国航空运输实践,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航空运输经济学》的学科定位
运输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运输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研究探讨与运输有关的各种问题的一门学科。运输方式通常分为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运和管道运输五种,因此运输经济学不是局限于某一特定的运输方式,而是在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经济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的一门跨部门的综合性的经济学学科。虽然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应该是普遍适用的,但这些原理一般不能随意平移或套用,因为每一个具体领域都存在着使用经济学一般原理的技术约束或体制约束。同样,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运和管道运输虽然都是运输方式,运营的目的都是为满足社会经济活动对人或货物空间位移的需求,但是其相互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各有各自的特点和经营范围。因此,我们认为非常有必要应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结合各种运输方式的实践特点分别开创各自的经济学,比如航空运输经济学、铁路运输经济学和公路运输经济学等等。
既然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居于首要地位,理所当然地也就决定了航空运输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以及它在运输科学中的地位。令人遗憾的是,关于航空运输经济学的学科定位,到目前为止,中国理论界没有定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1)中国民航业的发展虽然十分迅速,但是起步晚,因此,有关航空运输经济学的研究当然会更加滞后;(2)虽然有很多学者就航空运输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虽然一些民航相关的高等院校开设了《航空运输经济学》这门课程,但是很少有学者站在航空运输经济学这样一门学科的角度去全局、系统的研究。直到今天为止,中国还没有航空运输经济学这样的书籍问世。国外虽然有几本航空运输经济学的著作问世,但是关于航空运输经济学的学科定位没有给予阐述。我个人认为航空运输经济学不应该作为运输经济学的分支,因为它与运输经济学的区别仅在于研究对象的不同,一个是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五种运输方式的共性,一个是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航空运输,因此二者的关系不是包含与被包含,而是并列关系,都应该是经济学的分支。同时,航空运输经济学在一定程度上为其他有关航空运输的学科提供必要的经济理论基础。当然,航空运输经济学也必须与有关航空运输的其他学科一起共同发展,只有航空运输经济学与其他学科互相渗透、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探索航空运输经济问题的内在规律,比较圆满和有效率地实现航空运输目标。
二、《航空运输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航空运输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确定是航空运输经济学这门学科产生和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前提。为了确定航空运输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必须清楚地认识民航。
民航是民用航空的简称,是指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航空活动,包括航空运输与通用航空两大部分。它是一个行业,属于服务行业。航空运输又可分为航空客运与航空货运两种业务内容。经营这些业务的都是一些大型企业,提供航空服务可获得一定的利润,所以也被称之为商业航空。商业航空是交通运输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很大作用。通用航空是指某些企业或个人自驾飞机从事的各种活动。一般使用小型飞机或直升机。例如农用播种、灭虫、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空中摄影、旅游、驾驶员学习飞行、私家飞机等等。通用航空灵活机动,用途很多,在发达国家中已是大众飞行的领域,在中国还处于发展阶段。
民用航空从组织体系上主要可分为四种,即政府部门、空管部门、机场和航空公司。机场构成网络的节点,空管部门保障网络路线的形成与正常运转,而航空公司在由机场与空管部门构成的运输网络上,完成航空运输生产,即旅客和货物的空间位移。作为网络性产业,机场与空管部门形成的路网由于大量的资本沉淀及国家空域资源的特殊性等,具有自然垄断性的特点;而在路网之上运营的航空公司则体现竞争性的一面。同时机场、航空公司和空管三者间又相互依存、相互协调,共同完成航空运输生产。政府作为行业管理部门必须按照三者的特点,三者间的关系,制订相应的政策,促进行业的发展。
航空公司处在航空运输生产链的最前端,直接与消费者发生联系,受到的关注最多,对航空公司经济特性的研究也较多。同时,在民航运输生产的整个供需链条中,航空公司处于中心地位,而机场、空管部门的产品则是为航空公司提供的服务。因此,航空运输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以航空公司为主,即以向公众提供航空运输服务以获取报酬的承运人为主。国际上这一系统包括从最小的“空中的士”到最大的拥有大型机队的航空公司,从包机到定期航班,从货邮运输到旅客运输等所有提供公共航空运输服务的方式,但不包括军事飞行和我们称之为“通用航空”的范围广阔的民用飞行。
三、《航空运输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在明确航空运输经济学的学科定位和确定研究对象之后,航空运输经济学这门学科的主要内容实际上已经清晰了。概括来讲,就是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探讨与航空运输有关的各种问题。具体来讲,就是研究航空运输的需求、供给、市场结构、运价和政策等内容。其中,航空运输需求这一部分注重分析航空运输需求的特征、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航空运输的需求函数,进行需求弹性分析和需求预测等。由于民航是属于服务行业,而消费者在服务行业就是上帝,因此,航空运输的需求分析在航空运输经济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航空运输供给这一部分在阐述航空运输供给特点的基础上,重点通过构建航空运输的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分析航空运输生产的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同时,深入剖析航空运输生产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网络经济三个特性,并且界定三者的关系。此外,近二十多年来,航空公司联盟发展非常迅速。由于航空运输生产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网络经济是航空公司联盟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因此,对航空公司联盟的产生背景、主要合作形式、分类、经济动因和发展现状的阐述也是非常必要的。由于只有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才会趋于均衡,并且出现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而现实经济社会中,完全竞争的市场几乎是不存在的。因此,航空运输经济学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研究一个国家内的航空运输市场的市场结构。市场结构决定了市场行为,而市场行为又决定了市场绩效。其中市场行为包括价格行为和非价格行为。在明确航空运输市场结构的基础上,航空运输经济学重点研究航空运输价格的影响因素、制定方式和管理方式等内容。但是,航空运输价格与其他运输方式的价格相比更加复杂。首先,航空运输涉及国内航空运输价格和国际航空运输价格,而且这两种价格的形成方式不同,其中国际航空运输价格更加复杂,涉及到国家之间的谈判和协商,不是由一个国家所能掌控的,因此航空运输经济学侧重于国内航空运输价格的研究。其次,由于航空运输自身的特点,使得航空运输价格具有其他运输方式的价格所不具有的特点,比如多等级票价体系等,这些也是航空运输经济学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最后,与航空运输价格有关的航空公司的其他一些行为比如超订也在航空运输经济学研究的范围之内。航空运输政策对航空公司的影响非常巨大。航空运输政策主要涉及航空公司市场进入和退出、航空公司间的合并和收购、航空运输价格的制定和管理、航线(包括准入、暂停和终止经营)和航班安排等方面。
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央行于2005年7月份进行了以建立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为目的的改革。中国航空运输业的特点决定了汇率变动对其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对航空公司防范汇率风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此外,随着经济学中外部性理论的成熟和完善,很多国内外学者对运输外部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对航空运输外部性系统的研究工作可以说还没有展开,至少在国内是这样的。因此,航空运输经济学应该系统全面地探讨航空运输的外部性,并且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比如为制定机场收费政策)和进行机场投资决策时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 陈林.航空运输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2] 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第4版[M].张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