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竞技体育专业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教学目标设定单一,项目自身条件的限制
加强身体素质,注重“三基”一般都被认为是田径课程中本来的教学目标。所以,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容易出现技术方面的问题。并且人们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等方面的发展也得益于体育教学的锻炼。不但要注重技术教学,还要注重对于体育的竞技追求,在竞技体育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极限化、标准化,只适合少数的学生,培养更多的精英学生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课程教学应该更多的趋向于多元化、普遍化,要根据大多数学生的要求来制定。
在教学实践中,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不愿意上田径课,其主要原因是练田径又苦又累,并且运动模式单一,不像球类项目,在运动的过程中需要相互间的配合和交流,练习的过程比较生动有趣,容易激发学生的热情。所以,在趣味方面,田径项目的特点具有自身的条件限制,不容易进行教学。
2教材内容空洞,缺少创新
在“田径课改改革方向”的调查中表明,有大约40qo的学生注重教学内容,39%的学生注重教学方法,21%的学生注重的是教学的形式。这种情况和很多普通高校师生的观点是相符的,很多大学田径教材只是单纯的对中学所学的内容进行反复,没有实际价值,也没有层次的递进性,从而严重的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的热情不高,没有引人人胜的教学内容。
3教学方法缺少创新力度,不能随机应变
现在很多的田径课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上课模式单调化,没有体现出体育课中应有的活动性、娱乐性和游戏性等等,这是十分普遍的一个问题。在技术学习方面一般都是使用“注入式”的教学,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没有给足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也没有给足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缺少欢乐和学生的积极配合。
4考评体系不完善
田径教材过去的评价方式是进行量化考评,只是注重“评价使用量化形式”、“量化胜于不量化”。这种模式,是一种一刀切的模式,也是现在教育的产物,让考试成为学生心理的负担。因为评分机制方面缺乏灵活性,教学的一致要求较多,在考核方面没有表现出人性的关怀,让体育成绩差的学生被忽略。有关研究表明,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最想获得的东西就是调节学习的占46.3%,重视锻炼方式的占32.2%、使用运动技能的占21.5%。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看出,学生使用单一的量化考评和很多学生所从事体育活动的初衷是相违背的,大多数学生在参与体育课的过程中,都失去了应有的欢乐和趣味。
二关于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教学问题的分析
1对课程目标与教学大纲理念的分析
高校体育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等学校体育教师,使其具有中等学校体育教师必备的运动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中等学校各项运动教学和训练工作的基本能力。对于偏重于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从以上培养目标看两者有其共同点,就是通过体育锻炼达到健身的目的。高校体育专业教学除掌握健身方法手段外,还要自身训练,体验和感受运动强度、超负荷的训练,才能适应将来教学。因此,在田径课程的教学中,应选择适合学生的运动内容,采用有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方法健身,运用竞技运动的训练内容和方法健身。
因此,未来的田径课程将摒弃竞技运动的教学观念,淡化竞技化的教学方法,无论是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的采用,都将会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来进行。高校体育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也要参考中学体育课程的目标来培养将来的体育教师。
2对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的分析
田径课程应强调运动爱好与习惯的养成,强调运动知识与技能的实际应用,要求学生学习的运动技能内容少而精,强调课程内容与学生个体发展和需要的联系。以目标统领内容的选择,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很大的选择余地,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高校体育专业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生需学习的内容较多,选择性不足,主要以学科逻辑组织课程内容,造成了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和情意感受的分离。未来的体育课程不管选择什么教学内容,只要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程的目标,都是好内容。
3对教学模式、方法与手段的分析
在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成果不断涌现的今天,掌握多少知识已不是最重要的,怎样掌握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学会学习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传统的田径课程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教师试图将动作要领讲深讲透,示范动作也力求完整的技能传授给学生,过分强调“跟我学”“跟我做”“跟我练”,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无需动脑地进行模仿和机械练习。这实际上降低了教学内容的思维价值。久而久之,养成了学生无需思考、也思考不出什么的不良习惯,以至于即使教师教得辛苦,学生也未能较好地掌握运动技能。
未来的田径课程强调改变传统的灌输——接受教学方式,师生之间将变成交往合作、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模仿和接受学习,教师仍需要在体育教学中进行示范和讲解,但不是满堂灌,不要花费过多的时间用在示范和讲解上,要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上,未来的田径课程强调以教促学、互教互学、相互尊重、共同提高,重视建立和谐、民主和平等的师生关系,关注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学会体育学习和自我锻炼。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学会运动知识和技能,教师与学生一起分享对田径课程的理解和快乐。
4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与管理方法的分析
学生的田径学习及成绩评价是体育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是否合理、有效既关系到课程目标的实现问题,也关系到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的问题。田径课程对学生的体能、运动知识和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合作精神和健康行为进行全面综合评价,注意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
未来的田径课程将淡化评价的选拔和甄别功能,强化评价的激励和发展功能,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强化评价的激励和发展功能旨在使学生能够尽早地发现问题,改进学习策略,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体验成功的感觉,以提高自己体育学习和活动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过分突出评价的选拔和甄别功能,实际上是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大多数学生只能体验体育学习和活动的失败感,进而不喜欢体育学习和活动。
三解决高校体育专业田径教学问题的措施
1修订课程标准,注重“健康因素”
要树立健康的意识,把进行田径教学作为一种健康的锻炼方式。在技术方面,要根据对象的能力和自身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不能进行统一或是较高的要求,要合理利用课堂教学来激发学生的热情,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多的融入“课内增知,课外强身”的观念,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注重学生情感方面的积累,让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收获。要明白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把握技术,更多的是以该技术为基点,建立体育观念,从整体出发,建立终身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在大学期间,其中的运动技能目标中规定,学生要掌握一到两个自己所喜爱的田径运动项目,培养学生合理的进行最普遍、最有效和最方便的跑步健身锻炼的能力,能够正确的制定和调整个人的健身计划,注重对锻炼效果的检测和评价,合理的使用田径运动来更好的提升身体质量,加强有关健康知识方面的内容。
2完善田径教材,注重学生的需求
根据田径运动中出现的容易疲劳、能量消耗大和一些不良反应的特点,首先要在运动生理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对于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心理准备;而且,在练习的数量方面,要加强人人参与;在组织方面,要摆脱运动过程中单一的运动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注重融入更多的游戏性、娱乐性和竞赛性,更好的活跃课堂氛围;在选择内容的时候,要注重自身教材的完整性、发展性和整体性,在选择运动项目的时候要尽量的选用学生接触比较少的,在难度和要求方面具有层次性的田径项目,而且要积极的吸收在田径教学中的研究成果,要进行有价值的户外活动,最好是贴近自然。
3优化老师的专业素养
老师的教学行动研究比较落后,已经成为高校田径教学中所面临的巨大威胁。所以,学校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办法,注重老师的继续深造。因为终身教育是老师的职业要求,高校田径老师所遵循的教学体系是以竞技为主,和过去的知识构造、传统的教学方式有许多冲突的地方,已经不能顺应现在高校田径改革的要求。老师如果没有足够的学习机会,不愿意去突破自己和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改革的效果很难呈现出来。在田径教学改革的模式来看,主要是对教学内容、方式和手段的改革,其实际上是让老师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表现,也是进行田径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它严重的影响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和进程。
中图分类号:G807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西北地区、南方地区共30所师范院校体育系2009级学生150人(其中男生120人,女生30人)及部分田径教师。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针对目前田径必修课程教学的现状及课程设置,共发出问卷150份,回收145份,回收率为96.7%。 通过网络媒体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分析,得出结果。
1.2.2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学校田径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标准、课程改革的资料,了解体育教育改革领域的研究动态。
1.2.3书面访谈法:笔者对本校及周边大学、在全国第一届大学生传统运动会期间对部分田径教师及参赛运动员进行了书面访谈。
1.2.4逻辑分析法:对教学实践成果及以上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2 结果分析
2.1教育观念因素
2.1.1 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我国的体育教育模式是从前苏联引进的以运动技术为核心的模式,虽然现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理论与实践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很多教师在观念上并没有更新或者改变,用这种旧观念指导教学就会落伍,影响田径教学工作及教学目标的实现。
2.1.2领导者的观念落后。目前领导对整个田径教学的主导思想、目标规划还是以传统的竞技观念为主,在教学上就体现为以传统项目为主,没有正确地引导教师开展多元化田径课程教学思想。
2.2教师的因素
2.2.1田径教师的队伍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基本上沿袭了竞技体育教学的模式,在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体育教师只是充当着一名教练的角色。
2.2.2有一些田径教师虽然是优秀教师,但由于受科研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科研能力薄弱,没有及时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没有把科研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导致自己落伍。
2.3学生因素
从表中可以看出,学生中学训练时间短,训练2-3年以上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小。通过网上调查、学生访谈了解到学生中学训练时间还要略低于问卷调查的结果。造成这种现象有多方面的因素,大多数体育考生学习较差,就是为了上大学获张文凭而参加体育训练,所以在中学训练时间短,参差不齐,以甘肃为例,2009年-2012年的体育考生连续4年都在5500人以上。招进来的一部分学生体育素质较差,很难完成规定的技术动作、技术原理及相关田径专业知识体系。
2.4教学目标因素
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及社会上人们对田径项目的偏见,尽管国家宣布新的体育教学目标及人才培养目标有十年时间,但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有些高校对学生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直接影响到田径教学目标不够准确。目标定位偏重学生对田径运动技术,技术原理及运动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田径文化意识兴趣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对田径运动知识的应用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
2.5教学内容
2.5.1田径教学内容单一,结构不合理
从表中可以看出,田径教学内容设置中还是以传统的竞技项目为主,新兴的田径类课程、大众化的田径健身项目却很少。这样的教学内容忽视了学生基本应用能力,综合素质教学的培养。
2.5.2 对抽样的145名学生所喜欢的田径项目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
现行的田径教学项目中,短跑、中长跑、竞走、跳高等主要竞技项目有60%的学生不喜欢,这些田径教学内容竞技性强、难度大,学习起来枯燥无味。而学生喜欢的项目如爬山、攀岩等田径健身项目,由于受条件限制又无法开设。
2.6教学评价因素
从表中可以看出,学校只重视绝对性评价,即终结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占问卷总人数的100%,这就说明只重视技术机能、理论的考核评价,未能体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践机能、学生创造、创新能力的评价。相对评价占问卷总人数的13.79%和10.34%左右,这说明只有及少数院校即重视学生运动技术、运动技能的评价,又重视学生学习步骤、技术技能转化为实践机能过程的评价。这种单一的评价方法,在理论上过于强调书本上的死知识,学生考前死记硬背,考后不知所云,造成学生分数不低而能力不强。
2.7 教学设备条件欠完善
从问卷调查可以看出,个别学校教学设备较差,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例如目前与大众田径类联系紧密的建身路径等新兴田径拓展项目,大部分高校都未开展。教学场地老化,器材规格与规定标准不符,无风雨操场,这些问题都影响了正常的田径教学,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
3 对策及建议
3.1更新田径教学理念
3.1.1必须摆脱竞技体育教学思想的束缚,正如前苏联教育学家马亚科夫斯基所讲:“你要让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教师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成为这样的榜样。”首先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树立教师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便于学生掌握田径知识技能服务的思想。
3.1.2田径教师要树立培养新的人才观、质量观,要有超前意识,要了解对未来人才的要求。
3.1.3教师要打破田径竞技教学模式,要有意识地把教学重点转向传授田径健康知识、田径健康技能、健身法则及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上来。
3.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价值
3.2.1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我们相当一部分学生都是为了上大学而选的体育专业,他们一进校就对体育教育专业没有兴趣,对田径更是如此,因此,教师要从思想教育入手,让学生真正了解田径专业,田径专业在未来人们健康锻炼的作用,田径专业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广阔的前景。
3.2.2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指导精神,淡化竞技项目多开发田径类健身项目,提高学生对知识掌握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对田径文化知识的欣赏能力。
3.2.3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吸收与田径相关的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探究性教学,培养学生对田径课程的学习热情,从而激发学生对田径项目的学习积极性。
3.3教学培养目标定位要准确
培养合格的体育师资是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重要目标,学生毕业大多数是以教学为主,他们将来面对是中小学生,根据中小学的《体育课程与健康标准》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将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健康人才,教学能力是培养师资的主要教学的内容,扎实的理论知识较完善的运动 技术是当好体育教师的一个必要的条件,因此,制定田径课程教学目标与中小学《体育课程与健康标准》接轨,能够真正培养出教学能力强、基础知识扎实的人才。
3.4教学内容与中小学培养目标接轨,应多元化
3.4.1田径教学内容选择应与中小学培养目标接轨,新课程标准里“田径类”命名意义在于拓宽视野,改变清一色“奥运项目”,所以,在田径必修课的教学内容应选择上应将田径教学竞技性、娱乐性和健身性融为一体,这样做才能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的可行性。
3.4.2项目应以多元化开展,目前都是以竞技化项目为主,多元化田径拓展项目,开拓学生知识面,增加理论课学时。
3.5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应多元化
3.5.1在教学中,应打破讲解—示范—练习的传统教学方法,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充分考虑到单位的教学设备条件,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所得,都有所成。
3.5.2 从教学的设计到教学的过程,方法要多元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个性特征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探究式及媒体技术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对项目学懂、学会、学乐,教师教学的方法的选择重点要培养他们的技能知识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教学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
3.6完善评价体系,加强评价过程
3.6.1打破重技术、轻能力的评价模式,在评价体系过程中,能体现出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机能和技能知识的转变能力。
3.6.2在评价中,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受益。
3.6.3在评价中,应把相对评价,形成评价(即过程评价)和绝对评价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全面的评价体系。
3.6.4通过完善评价体系,给学生搭建一个公平、公正地提高自己田径知识的良好平台,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田径的兴趣。
3.7改善田径教学条件
3.7.1由于田径课大都在室外进行,应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给田径专业教师提供一个相对良好的教学环境。
3.7.2完善场地器材、各项田径教学设备,尤其是多媒体技术教学设备,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教学资源,来提高田径知识、田径文化素养。
3.8开发环境资源及人脉的利用
3.8.1多请社会及高校田径专家给教师及学生定期讲座,让师生能够及时接受新的田径知识、田径信息及新的教学理念,来完善充实自己。
3.8.2田径专业教师应定期外出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田径课程设计能力;通过专项或专项探讨,提高体育教师的田径教学设计能力;通过专题交流,提高体育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能力。
3.8.3领导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支持田径教学工作。
3.8.4 充分开展校地联合,多参与社会田径活动,应和当地中小学接轨,观摩中学田径课,以便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杨文轩主编.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2]陈作松,季浏.新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对体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J].北京休育大学学报,2004(03).
中图分类号:G80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9-1240-05
教学计划是实现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的总体设计蓝图和实施方案,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也是学校对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基础性文件[1]。毫无疑问,宏观的教学计划是指导学校教学活动的准绳,特别是对新兴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而言,其意义显的更加重大,因为这直接关乎者整个学科的存亡,因此,我们在2007年教学计划修订时,必须依据科学理论和方法,对以往的教学计划进行理性的思考,以期完善新的教学计划,本研究选取民族传统体育中设立时间最长最具代表性的套路专业方向为主体,旨在对整个武术专业以及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计划制订起到一定参考意义。
1 2003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执行中问题凸显
1.1 培养目标所指职业与就业现实之间的脱离 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较系统地掌握民族传统体育基本理论、技术与技能,能在运动队、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健康指导领域中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针对这一目标与现实对比,我们看到巨大的反差,一是我们培养的人才很难进入各级运动队从事教训研等工作;二是社会上还没有针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设定的固定岗位,我们培养的人也不可能进入这样岗位工作;三是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流向大中小校,主要从事公共体育课的工作,以武术套路专项
学生为例(其他民族传统体育内容目前在各级院校的开展更是了如星辰),一般院校所设教学项目主要是初级拳术、简化太极拳等而已,而作为武术套路专项的学生在入校前就有3到6年,甚至10多年的训练经历,大部分是二级以上运动员水平,在校期间他们又学习了少则十余种的传统拳械,所学与使用之间反差巨大;四是目前已经有大量毕业生进入公安系统从事安保工作,但是,培养目标丝毫没有体现。
因此,就目前培养目标所设定毕业后去向与实际社会就业需求明显脱节。
1.2 培养目标人才规格与毕业达到要求之间的落差 从03教学计划中明确人才规格为“能在运动队、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健康指导领域中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特别是“高级专门人才”的定位,以及对“训练、科研”等工作的限定,虽然我们对所谓的“高级专门人才”还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界定,也先不考虑我们招收的本科生基础条件能否在4年的学习中达到“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目标,仅从一般意义上对“高级专门人才”的理解和目前所开设的课程种类、内容、时数,特别是现实学生实际所达到的水平看三方面思考,是否能达到“高级”呢?以科研方面为例,目前在必修课中只有32学时的“科研方法概论”课程,再有就是在“专项理论和教学实践课”中几个学时的专项科研讲授,试想这样的课程设置能培养出所谓“科研”、“高级专门人才”,事实证明,在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时,虽然学生已经接受了有关科研课程的训练,而事实上多数学生其科研素质几乎是空白,连最为基本的科研程序、论文设计、撰文规范等也不清楚,问及学生不是学习过科研课程了吗?回答常常是“没有听懂”、“早忘了”,以至于遇到学科检查毕业论文时,返工率几乎100%,当然,我们不否认科研能力培养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仅仅依靠一两门课所能解决的,但是,我们必需思考造成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是培养目标定位的问题,还是相应的课程体系不配套,或者是招收的生源基础差造成的现状,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相对科研方面,教学、训练方面的能力较好,但是同样存在现有课程体系难以支持和实现培养目标的人才规格要求。
1.3 专业必修课程设置中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特色的缺乏 突出专业特色是任何一门学科和其专业必须做到的,否则,将失去该学科和专业存在的意义。民族传统体育更应该是如此,其自身独特的技术体系、文化内涵、民族特性等无疑为本专业的特色提供了丰厚的资源。然而,03计划中武术专业在所列12门专业必修课程中,真正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课程大概只有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专项训练、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3门课(中国文化概论也不具备民族传统体育的独特性),占所有专业必修开设课程的25%,更难以体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的是所谓专项训练、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2门课程其实就是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以套路专业方向为例(散打等其他方向是同样的问题,甚至更为严重),就是以竞技武术套路为主体的训练,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仅目前的所谓专项训练类课程本身就很难反映出民族特色和专业特点,而且,即使现有的专项课程设置其理论与技术所安排学时比例也极其不平衡,专项训练为576学时,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仅仅为96学时,理论与技术课程学时比例是100:0.16,事实上,专项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最缺的是后者,而我们恰恰忽视了有关这方面的教学,然而,大量的专项训练时间,主体是竞技项目的训练,多数学生入学前就是以竞技项目考入大学,入学后还从事大量该类训练,以套路专项为例,一方面,随着新规则要求大量跳跃难度动作的出现,一些学生难以完成;另一方面,现有教学训练方法与入学前相比难分高低层次,加上学生年龄渐大,训练时数、场地等条件还不如以训练为主的一些武术馆校、体校、运动队,不少同学产生厌练专项的情况,以至于出现在通级赛中竞技水平不如入校前的现象,难怪一些新入校的大学生抱着在大学期间要好好提高竞技水平理想时,他们的学长的忠告是“别退步就不错了”,顺便提一句,长期以来把运动项目当学科和专业方向的混淆概念,这就是一个显例。如果说真正要突出本专业的特色,就应该出本专业出发,站在学科的角度,构建起专业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出专业特色,而不是过分地移植共性的体育基础学科,丧失自己的学科体系和特色,借鉴体育科学以及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必然也是必需,但是,决不是完全的照搬,民族传统体育学自身学科建设非常薄弱是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我们思想上认识的欠缺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因此,从专业必修课所开设的课程种类比例和专项训练内容安排、技术与理论课程比例等方面充分反映了专业必修课程体系缺乏作为独立的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自身特色!
1.4 专项训练课内容和限制选修课中有关内容选择和安排的无序 目前执行的03教学计划在专项训练课中安排了主项和副项,在以竞技武术为主的专项训练达到了一级标准后(只是本校认定的相当一级标准,我校目前没有一级运动员等级审批权,因此并没有证书等证明)即可转入副项训练,以套路专项为例,目前开设的副项训练有八卦、形意、查拳、伤科推拿,而在03计划的限制选修课中其实已经开设了这些课程,每种拳术大致16学时8次课,副项是96学时,结果是任课教师普遍反映经过了相应拳种16学时学习的学生进入副项训练时,一是所教内容设置重复,二是似乎所学过的同类课程并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不是遗忘就是不规范(不排除教师个人认识差异),出现教学内容重复和教学效果无效的问题。此外,由于没有明确限制选修课的专项限制,缺少充分考虑不同专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传统拳的选课时,出现了混乱,如散打专项在选择了该类课程时难以完成课程任务,还有针对散打专项学生所设置的长拳、南拳、刀术等限制选修课程是否合理也值得深究。
摆在我们目前的问题是专项训练课程的内容安排、限制选修课程设置其依据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些课程内容,这些内容能否搭建其本专业的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所选的这些拳种对完成培养目标到底能起到什么作用?
2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制定的思考
为什么我们在制订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中会出现这些问题?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个体育学下相对的二级学科究竟有没有自身的特色?如果是有,那又是什么呢?如何制订切实可行,即符合体育学一般规律,又有本专业特色的教学计划呢?
2.1 缺失从学科角度深刻把握本学科的内在特点 “构建一个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体系方案,必须对学科的定义、内在规律、学科特点、发展规律、发展趋势、知识结构及其变化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在全面总结多年来学科教学规律、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从教育学原理出发,结合具体学科进行精心设计。”[1]
具体的教学计划涉及到教学目标的确定,而教学目标又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教育目标是课程设计的起点,亦是教育评价的依据"。美国泰勒认为:确定目标要有三方面的资料(图1) 。
依据教育学的一般原理,我们发现长期以来,在制订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时,缺乏从学科的高度和角度去思考,常常从一个运动竞赛项目为基点构建课程,忽视了项目与学科的不同,特别是没有深刻认识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学科个性,在各种教学计划改革中被动地适从大的改革指导纲要,迷失了自己,波及到各级各类的教学计划中,如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武术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受“淡化专业”的影响提出了“淡化套路”的要求,以至于出现“淡出”套路的现象,极大地抹杀了武术套路特有的文化、教育、健身等功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提出“增大学校课程设置的自由度。基本思路为:主干课程“领域"化,必修课程“学科"化,限选课程“模块"化,任选课程“小型"化。影响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时,把极具民族传统特性的传统武术拳械课程也“小型”化,不仅课时大大缩水,一个内涵丰富,技术性极强的拳种只设置6~8次课,连“点到为止”的作用都难以做到,试想这样课程的目标是什么?能达到培养目标要求吗?设立的意义何在?首先,我们肯定一点,作为国家宏观的一些指导性纲要没有问题,我们在制订本专业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但是,也决不能不深入具体地研究本学科特点,一味地随波逐流,丧失学科特点;其次,我们必须对本学科的定义、内在规律、学科特点、发展规律、发展趋势、知识结构及其变化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否则将会出现各种问题。所以,我们认为作为学科知识结构链上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一些传统拳种课程不能列为“选修课”,必须作为“专业必修课”,不能“小型”,必须“大型”,非此难以建立学生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不能体现民族、专业特色,这也是体现“厚基础”、“技术精、专”等教学改革指导思想从专业实际出发的具体反映。
2.2 缺乏从国内外社会需要视角及时创建性的修订教学计划 现有的教学计划所设定的人才就业去向与实际毕业流向已经出现了脱节,在原有基础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需求。如相当一部分学生流向公安系统,据2002年对北京体育大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业情况调查“毕业去向主要分布在:公安、公司、小学、机关、高校、体委、武警、。其中,公安部门占毕业生就业比例首位”,“进入公安系统占总的就业率50.9%,是整个就业率的一半”[2]。特别是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即将举办以及各种大型国际活动的不断增多,高级安保等方面人才的需求有巨大空间,可是,我们的计划中还没有明确这一培养方向和人才去向,相应的针对性的课程设置也还没有建立。民族传统体育国际化方面,因为民族传统性而受到世界范围人们喜爱的武术、传统养生等具有很大的国际市场,而面对这一世界性健身市场需要,具有巨大潜在发展空间的人才培养方向,我们还没有前瞻性地有计划成规模地培养这种国际性民族传统体育人才。民族传统体育的娱乐方面,面对各种大型活动中民族传统体育特别是武术的表演增多,动作影视的日益国际化,各种和武术表演有关的活动日益频繁,都预示了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的新兴方向,可是,在不断修订的教学计划中始终没有反映出较前沿的社会需求,近年来计划修订缺少创建性,大多是跟随大流和原有计划的一种“路径依赖”性修订,这不能不说是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修订的一种缺失!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这需要具体的艰苦的奋斗才能把计划完全变成现实。
2.3 缺少从学科知识体系角度确立计划和配套课程体系 如果说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体育学下的二级学科,那么,从学科角度认识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应该是一种必然。尽管按照有关学科理论和标准审视民族传统体育学科还不够成熟、系统、完善、独立,但是,这不妨碍我们以此观点构建学科体系,特别是其中的武术已经具备了相对较为完整的体系,可以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因此,我们不妨先从武术的学科角度思考教学计划制订和课程体系,这需要从宏观层面对武术的学科有个认识,所谓学科,从窄义来讲“是指作为代表真理的科学的知识体系,也可以作为科学的一个分支,即围绕着科学而展开的揭示事物规律的知识体系的分支,也可以作为有组织的科学的探究领域,旨在探索和解释多种自然的和社会的现象,揭示其内在的本质与联系。”[3]学科的第一层涵义就是指学术的分类,第二层涵义就是指教学科目,又称科目。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科学基础知识的体系。为了教学的需要把某一门科学的浩繁的内容加以适当的选择、合理的组织和排列,使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某一级学校教育应该达到的程度,这就形成了同这门科学相对应的学科。
基于这样认识,教学计划以及课程体系,应该排除竞技比赛项目的干扰,把武术作为一种以身体操作知识为主的知识体系来看待,即要反映武术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性,又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来确立计划,设置课程体系,目前的计划和课程设置缺少了这样的认识,如在教学计划中没有体现应该掌握的知识能力,在课程设置中以竞技武术比赛内容为主体,所选择和设立的拳种课程没有充分考虑各拳种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在整个武术宏大体系中的内在逻辑性,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学生武术知识、素质和能力的整合、优化、提高,也就难以完成既定的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
3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修订的设想
3.1 制订和修订计划的基本依据和方法 牢牢把握住制订计划的基本原理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内在逻辑性,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
制订教学计划的基本理论提示,一般地说,教学计划构建的理论基础是系统论,构建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 自上而下的方法。2) 扩展方法。3) 混合方法。
根据学科专业的特点,在构建(修订)教学计划时,主要采用混合方法。在构建整体课程结构体系时,我们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按单个课程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衔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课程之间表现出先后顺序的关系;课程内容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进行组织,体现知识和能力形成的循序渐进的规律。而在构建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结构体系时,主要采用扩展的方法,根据研究方向确定选修课程,培养学生能力,突出专业特色。所以说,教学计划构建的理论框架主要由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结构体系、专业知识结构树、能力培养途径和课堂教学环节几个部分构成。[1]
3.2 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专业教学计划修订具体内容
3.2.1 对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修订 对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养目标中:“能在运动队、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健康指导领域中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根据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结合实际情况,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对社会需求的符合,使专业教学过程能够完成学校所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最终达到学生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首先,面对国家提出“弘杨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要求,作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主要载体――民族传统体育,她还具有传承民族文化和弘杨民族精神的责任,因此,传承民族体育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本专业的首要目标。其次,本专业在原基础上,我们认为应该增加在“安保系统、娱乐演艺和国际文化传播等领域从事安全保卫、表演编排、文化传播等”工作。
关于“高级专门人才”的定位,从学制角度分析,作为高等教育的大学应该区别于中专、大专的教育培养定位,因此,称做“高级”不为过,当然,就目前的培养体系是否能培养出真正的“高级”,“高级”的标准问题还值得商榷,但是“高级”定位有它的合理性,即使不贯以这样的称谓,至少也应该突出这样一种理念,但是,针对目前实际生源情况和课程设置难度,对“科研”方面的“高级”要求适当回避更具有可行性。增加“复合”的限定是适应社会对新世纪人才要求的趋势,所以,我们建议增加“复合”的规格,同时,还存在“复合”的界定,是跨学科的大复合还是本学科不同专业的小复合呢?从学科的特性角度看,“专门”的特色绝对不可丢,否则将失去办民族传统体育以及其各专业的必要,所以我们主张首先是本学科的复合,然后才是跨学科的复合,因此,这里的复合以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内不同专业方向复合为基础,在学有所能的前提下,放宽复合范围。
综上所述,计划修订后的基本表述为“本专业培养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民族精神的,能系统地掌握民族传统体育基本理论、技术与技能,在运动队、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健康指导、安保系统、娱乐演艺和国际文化传播等领域中从事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等(原“科研”方面建议在研究生中体现,本科教育现状似乎还不足以现实)以及安全保卫、表演编排、文化传播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
3.2.2 对课程结构体系修订的设想 根据宏观的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指导,1) 在遵循:“厚基础,宽口径”为原则整合课程门类,突出专业特点,“保持和加强运动技术的专、精”特色,优化课程结构的要求下,对现行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本学课课程种类扩充,增加主干课程的学时夯实基础。2) 在压缩和精简理论教学课时,改变课程内容陈旧、分割过细和简单拼凑,避免相互脱节和机械的重复的弊端,对专业必修课课程体系中的一些公共课程如运动解剖、生理等进行合并精简为人体科学概论课程。3) 课程设置是一个科学构建学科的过程,应该杜绝和防止因制订人员的专业特长和个人喜好而设课,也需要避免过分强调本校传统拳种特色而设立课程,忽视了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和系统,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我们充分深入研究本学科的内容和体系结构进行了整合优化,从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出发,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以期真正体现本学科的内在逻辑性,办出学科特点,民族特色。基于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学下,武术专业方向的相对成熟,以武术套路专业方向为例。
从知识角度审视,武术就本质而言是以攻防知识为本体的由身体操做和思维认知的两类知识,表现为技术和理论两大部分,学校是传授知识的专门机构,不妨站在这样一个基点,从武术知识体系来构建课程体系,仅就攻防知识而言,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相应的内容,或者说都有自己的“武术”(技击),但是,中国武术以众多拳种为特征是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此,可以说武术知识体系是由丰富多彩的拳种知识构成,从拳种产生过程、技法特点、锻炼功效、认知规律出发各拳种之间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一定联系,由此,可以构建起一个相对完整的武术知识体系(见图1)。按照“注意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教学计划改革制导思想,突出拳种课程化,课程分层体系化,最终完成武术的学科化是我们的基本思想。
从身体操作的技术层面试图做个尝试,按照:1) 功架类,如查拳、华拳等拳种择其一、二重点练习基本功架、基本功、基本技法、全面打好身体素质,这一类拳种适合对初学武术入门知识的掌握;2) 长击类,如劈挂、通臂、戳脚等,这类拳种突出在功架基础上的放长击远技法练习,作为入门以后的提高,突出了上肢臂背掌和下肢腿脚的技击技法,重点进一步开发人体“先求开展”的素质,特别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具有特殊功效;3) 短打类,如番子、八极、南拳、形意等,这类拳术在开展基础上“后求紧凑”,突出上肢拳法、肘法等技法,作为长击技法的补充使的武术技术全面发展,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4) 象形类,如螳螂、鹰爪等,这类拳术增加学习情趣,突出特殊技法如螳螂拳对勾法的应用,鹰爪对爪的使用等;作为全面身体素质提高的有益补充;5) 圆柔类,如太极拳、八卦等,这类拳术更加注重内在文化思想的表达,内与外的统一,对思维、文化修养以及内脏功能的改善价值突出,体现出一种哲理高度的技击方法,使的中国武术技术从掌、拳、勾、爪、肩、肘、胯、膝、腿、足的部位使用与锻炼到打、拿、顶、撞、靠、踢、跌等技法的丰富与全面,从外在招势变化到内里劲意的贯通,充分体现了中国武术内外兼修兼用的全面整体性,也由此从技术层面,内在逻辑地搭起一个技术学科体系(表1),这本身就是贯彻教育教学“全面发展、整体优化、多样性和统一性”相结合原则的具体体现。
这里还有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当某一拳种课程化时,同一拳种之间的差异如何处理,怎样取舍?比如形意拳课程,同为形意拳山西、河南、北京等地域流派风格各异,甚至是明显不同,这就需要从学科角度对各个流派的形意拳进行共性提纯,搭建最为基本的知识基础,同时,考虑其原真性、普及性、科学性整合和优化课程内容,对难以纳入课程主干内容的技术,通过选修课、课外训练等方式进行补充。其中课外训练是指本科期间,根据教师特长以及学生爱好和传统武术的特性,采取类似论文指导的导师负责制,一名导师不超出10名学生,“师徒传承”方式坚持2-3年的全面指导,不占用学校安排的正常课时,利用早操、假期、课余时间系统地专深地学习某一传统项目,但是,同样作为一门课程有相应的教学和评价体系等,其连续性、专门性,精深度超出课堂程度,以更大限度地向“专、精”方向发展专业技能,这是更加自主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技艺的要求和特色。
从学科角度,我们还有一个设想,即从众多拳种中高度提取和抽象出最具共性的技术内容,自下而上建立起一门公共基础技术课,作为技术体系的基础课程,称为基功课,具体方法是从传统武术各拳种的腰、腿、臂、桩功入手,归纳总结形成一个课程,作为必修科目,这样更加完整地形成一个学科技术体系,当然,这个大体系的具体拳种可以置换,根据各地特色和具体情况,但是,由此形成的武术学科技术体系构架相对固定,以保证学科体系的相对完整。
作为理论体系,首先,要与相应技术体系相配套,既在技术课程同时开设相应的理论课程,具体内容包括拳种产生演变历史、健身修身理论、技击技法理论、教学训练理论等,其次,从下自上通过对各个拳种的抽象和归纳,提出共性的理论内容形成武术理论概论课程,这样与技术体系,共同构成武术学科的基本和主体知识体现,由此在横纵向衍生不断扩大和完善本学科体系。
3.2.3 对课程设置修订的具体建议 1) 在武术专业必修课中加大真正意义上的突出民族传统体育本学科特色的课程,理论课程如民族传统体育史、武术拳种史、传统武术典籍导览、民族传统体育竞赛、教学、训练概论、传统体育养生概论等,同时,浓缩现有人体科学和人文社会学课程并且尽可能站在本专业角度讲授。技术课程将原有的“专项训练”(改为专业训练课更为体现学科特点)按照本学科的技术体系安排相应课程,具体武术套路专业方向,按武术学科的技术体系设立拳种课程,如按表1所列内容设立一系列课程,其中,原专项也作为一门课程纳入其中,同时,根据不同拳种体系内容和难易程度安排必要的课时,总体上加大专业课时,至少保证每天1次专业技术课,“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课增加与技术课程相配套的理论内容,其课时比例与技术课大致为2:1。2) 限制选修课中与专项训练重复内容部分合并到专业必修课,限制选修课作为必修课的必要补充,开设非专业课中的其他拳种课程,特别是开设濒临失传的拳种技艺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武技项目以承担传承民族文化和拓宽知识面的作用,如中国的两翼通背、日本的武道、法国式拳击等。3) 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本学科内不同专业方向之间专业课程互选的课时,以体现“复合”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再考虑跨大专业的复合。
教学计划的修订意义重大,从大的教育改革指导思想到本学科具体特点,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到学生基本素质,从计划制订和落实实施等都要做考虑,显然,我们的考虑肯定不够全面和成熟,但是,突破项目对我们学科的束缚,深刻思考本学科的特点,适应社会的发展,探求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弘杨,是我们的初衷,也是我们不断修订教学计划应该努力的方向,衷心祝愿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在世界范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西南大学体育学院 重庆 400715;2.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湖北 恩施 445000)
摘 要:前体育舞蹈专项毕业生在面临激烈的人才竞争环境下如何能立于不败之地的角度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综述和分析了提高体育舞蹈专项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背景和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特点以及我校体育舞蹈专项同学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对我校体育舞蹈专项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与对策进行了探讨,同时从就业方面和体育舞蹈专项学生自身方面提出了提高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几种途径。
关键词:体育舞蹈,学生,就业,竞争
一、本次论文分析的理论意义、实际意义
1.本课题分析的理论意义
随着1999年第一次大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与市场需求的暴露,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当前,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进程加快的时代,高校毕业生是我国急需的宝贵人才资源,每年有数万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涌向社会寻求工作。据反映,受传统的教育体制和培养模式的影响,我国高校体育舞蹈专项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体育人才的需求变化反应迟钝,应变性差,培养出来的学生也缺乏品牌竞争的优势,从而在社会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二、体育舞蹈的起源、传播、分类以及经济价值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人将该舞蹈传播到全球各地,并形成一股跳舞热潮,至今不衰。标准交谊舞起源于古代士凤舞,经历了圈舞、对舞、行列舞、集体舞等演变过程,成为流传广泛的社交舞蹈。19世纪20年代后,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对原舞种、舞步、舞姿等进行规范整理,制定出比赛方法,开始形成第一届世界标准交谊舞锦标赛。现今已发展成艺术性高、技巧性强的竞技性项目。国标标准交谊舞自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到20世纪80年展较快,曾先后与日、美、英等国家进行交流活动,1987年举办首届全国国际标准交谊舞比赛,1991年举行了首届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
体育舞蹈按舞蹈的风格和技术结构,分为标准舞(摩登舞)和拉丁舞两大类、按竞赛项目可分为三类:标准舞、拉丁舞和团体舞(队形舞)。
体育舞蹈的经济价值表现在健身价值、健心价值和社会价值,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价值,体育舞蹈是一种国际流行的社交舞,它是沟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情感的一种世界“形体语言”,也是任何语言无法代替的艺术,它具有广泛的社交性。体育舞蹈大体上可分为自娱、表演、竞技等三个层次,自娱性的体育舞蹈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不分东南西北,也不分男女老幼,都可在跳舞中互相交往,交流感情。
三、体育舞蹈的发展趋势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体育舞蹈这项体育运动,便迅速得到普及,体育舞蹈在中国发展不过十几年,20世纪80年代只有少数的广州和上海人会跳体育舞蹈,而大多数人还是在跳八十年代的交际舞,和现在真正的体育舞蹈有很大的差距,知道1986年11月,日本业余舞蹈竞技协会会长山口紫雄先生与中国对外友协联系,举办中日国际标准舞友好赛事,当时中国对真正的体育舞蹈还没有接触过,随即中国对外友协与中国舞蹈家协会联系,把握此次机会促成中日文化交流,中国舞协积极参与此次舞蹈交流工作,从1986年11月至1987年3月,重点培养一批体育舞蹈人才。
为使中国体育舞蹈尽快发展,山口紫雄先生和小林韩寿枝女士亲自来北京授课,培养24对舞者,其中摩登舞12对,拉丁舞12对,这些舞者都具有一定的舞蹈基础,大部分来自北京专业舞蹈院团和舞蹈学院。
20世纪80年代末,根据当时社会的需要,曾担当一、二届全国标准舞大赛评审的王镇同志建议,成立中国舞蹈家协会国际标准舞总会,并请贾作光同志任会长。该提议很快得到当时的中国舞协书记处的大力支持。中国舞蹈家协会国际标准舞总会于1989年初正式成立。
1990年5月,由中国舞协国际标准舞总会在南京市体育馆举办了第四届“压力龙虎杯”国际标准舞全国锦标赛。
现在我国开始举办承办一些国际邀请赛或公开赛,使中国体育舞蹈的技术有了很大提高。
四、本人见解
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舞蹈已经逐渐产业化,据统计,全国每个省市都有相关教授体育舞蹈课程的老师,健身房和学校还有自己开设的舞蹈班是体育舞蹈老师的主要收入来源,我作为一名体育老师,专项是体育舞蹈,那么我就该学好体育舞蹈,将来有机会教授给我的学生,我的学生再教给他们的学生,让体育舞蹈事业得以传承。
体育舞蹈专项作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一个核心,它的传播速度已经遍及世界,我很热爱舞蹈事业,不论是对舞蹈演员和教师都十分热衷。在校四年时间里我需要跟随老师从最基本的练习开始,具备好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好拉丁舞和摩登舞还有戏曲身段等知识;还需要具备一些简单的舞蹈编导能力。不过我仍然一直在努力的将自己的专业进一步的提高。对我来说四年的时间远远不够,我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学习和同样的,从上述材料中的趋势分析可以总结出,体育舞蹈专项的学生有更好的就业竞争实力,社会正缺乏这样类似的人才,在好多中小学中,体育舞蹈这门科目还没有开展起来,就是由于一些条件的限制,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打破这种束缚,传承舞蹈的精华,作为一名老师,要敢想敢做,体育舞蹈的发展趋势不容小视,短短十几年时间的转变足以证明它的发展趋势是积极向上的,我认为我们自身就更加应该把自己的底子打牢,将自己所学的舞蹈传授给学生,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必将在不久的将来引发出一阵阵体育舞蹈的热潮。
五、分析的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法、访谈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
1.文献法。充分利用图书资料、电子文献检索系统和网络资源,搜集了国内外关于体育舞蹈专项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分析整理,详尽地了解关于高校体育舞蹈专项的核心竞争力,以作为本次统计的起点。
关键词 教学 步法 非专业学生
一、前言
(一)选题依据
羽毛球运动是我国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也是青少年所喜爱的运动项目。近几年来,随着羽毛球运动的不断普及,普通高校也把羽毛球列为了主要体育活动。但是高校教师过于注重手法练习而忽略步法练习,会导致学生无法掌握和提高羽毛球技术,因此,让学生快速正确地掌握羽毛球技术,做好步法移动教学是非专业羽毛球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解决好羽毛球教学的关键环节。
(二)文献综述
陈金刚在《羽毛球步法技术教学探讨》一文中提到步法是羽毛球技术的基础,高校大学生在羽毛球学习过程中应加强步法的训练。根据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就步法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提高学生羽毛球步法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吴宏江,王剑在《羽毛球步法教学研究》一文中提到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决定了羽毛球步法教学的重要性。因此,在进行羽毛球教学时必须重视步法的教学。王春保在《羽毛球运动步法移动技术的教学浅议》一文中提到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学生十分喜爱的体育运动。步法移动是羽毛球运动各项技术的基础,是羽毛球运动击球手法的前提和保证。因此,在羽毛球运动技术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注重和加强步法移动的教学。
综上所述,专家对羽毛球的教学过程研究的主要观点有:步法练习可结合教材内容,学生的技术特点,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提高学生步法移动的能力。
本文是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我校非羽毛球专业学生特点,以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统计等方法对非羽毛球专业学生步法移动教学进行探讨,以期为非专业羽毛球学生的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北京体育大学2009、2010级非专业羽毛球学生70人,每年级抽取2个班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查阅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的馆藏图书和学术期刊以及大量有关羽毛球步法移动技术的相关文献资料,包括教材、专著、科学期刊、网站等,并通过中国知网等查阅。
2.问卷调查法
通过发放专家和学生问卷获取有关步法移动技术和教学的有关资料和观点,为总结和论证适合非专业羽毛球学生步法移动技术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1)样本抽样方法
(2)问卷效度检验
为了确保问卷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向北京体育大学和首都体育学院共10名羽毛球教师专家征求意见和建议,专家一致认为问卷调查是可行的,见表1。
表1 效度检验基本情况(n=10)
非常合理 较合理 一般 不太合理 不合理
选择人数 2 6 0 0 0
百分比(%) 33.33 66.67 0 0 0
(3)问卷信度检验
3.专家访谈法
根据访问提纲,先后走访了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羽毛球专项老师,对羽毛球步法教学等问题进行了访问,并提出宝贵建议。
4.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问卷和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羽毛球步法移动技术特点分析
羽毛球比赛中,运动员场上步法移动技术会直接影响到击球的质量。
1.羽毛球运动中常用的基本步法和移动
羽毛球运动的步法移动是由几个单个步子组成的在场区上移动的方法。只有熟练掌握了羽毛球运动中常用的基本步法,才能根据战术的需要组成合理的综合步法。
羽毛球运动的步法移动方法很多,但它们的技术是一样的。
起动的关键来自于判断和反应。在这关键的一步,除了反应速度的训练 ,还需要不断提高判断能力。
协助完成击球动作是在击球时,上肢和下肢摆动,共同完成的动作,这是步法结构中的关键步骤。因此要求动作准确、合理、协调,给人以一种轻松自如的感觉是专家的共同认识。
2.羽毛球运动中步法移动技术的应用分析
羽毛球的飞行速度、落地位置、方向等都是多变的,即使是高水平运动员在比赛中,对各种步法的应用,也决定了比赛的成功。以下是根据统计中国优秀羽毛球男子和女子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步法使用频率,见表2。
表2 我国优秀羽毛球运动员比赛中步法使用频率统计表
序号 步法名称 男子 女子 合计
1
2
3
4
5
6
7
8
9 左前场蹬跨步
左后场蹬转(一步)起跳
右前场蹬跨步
右前场垫步
左前场垫步
左中场后交叉步
左中场垫步
左前场后交叉步
左中场蹬跨步 1041
739
771
703
529
361
273
292
279 292
379
174
195
98
127
152
90
9 1333
1118
945
898
627
488
425
382
369
从表2中可以看出,男女运动员有极高的相似性。
从上述统计分析可知,步法移动对羽毛球移动的重要性。
为了引导非专项学生正确认识技术学习,调查专家建议首先要让学员在思想上明确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全身性的体育活动。然后树立羽毛球步法移动练习与手法练习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关系概念。
(二)北京体育大学非专业羽毛球学生步法移动技术特点分析
1.常用的步法移动技术分类
只有熟练掌握了羽毛球运动中常用的基本步法,才能根据战术的需要组成合理综合步法。
2.非专业羽毛球学生常用的步法移动技术统计
通过现场观察统计4个班的教学和练习,并发放调查问卷,研究对象的步法使用特点见表3。
表3 非专业羽毛球学生步法使用统计
垫步 并步 交叉步 小碎步 蹬转步 蹬胯步 腾跳步
最困难 10 12 41
最简单 18 16 10 19
最不感兴趣 6 4 5 7 10 28 8
运用最多 11 12 10 15 14 9 7
最感兴趣 7 7 5 2 12 10 20
从表3中可以看出,非专业学生最感兴趣的步法是腾跳步,大家一致的认为腾跳步的运用能完美的体现出扣杀动作的优美;而蹬跨步却是学生最不感兴趣的步法,这跟非专业学生没有受过系统的训练,身体素质和技术动作等各方面原因都有关系。小碎步步幅小、步频快,一般在起动或回动中运用,因此在步法运用中是最多的。同时,由于大家运用的比较多加上相对简单,大家普遍认为像小碎步和垫步这样的基本步法是最简单的。于此对比,由于动作的复杂性,腾跳步是大家认为最困难掌握的步法。
(三)北京体育大学非专业羽毛球学生步法移动技术教学方法的调查分析
1.单一和组合步法教学分析
单一步法是学习步法的基础。在熟练掌握各个单一步法的基础上,将几个单一步法组合起来进行全场综合性步法的练习。包括固定路线和不固定路线的组合步法是羽毛球教学的重点。
在初学阶段,教师及其教练要抓住基本步法进行反复练习。在学生对步法练习逐渐熟悉提高后,则可以进行手法与步法相结合的练习方法,以提高熟练度和准确度。
2.固定移动路线和不固定移动路线的步法教学分析
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在固定路线上熟悉各个步法的移动路线。
3.多球练习方法的作用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材内容,学生的技术特点,做到有针对性的练习,可以从单个步法的练习到固定路线的步法练习,最后到不固定移动路线的步法练习,一步一步提高步法移动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4.步法教学应注意的问题调查分析
为了了解非专业羽毛球学生步法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应用专家访问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和总结,专家普遍认为,在羽毛球教学中,步法与手法的统一是提高羽毛球水平的重要思想之一。调查结果见表4。
表4 羽毛球步法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调查统计结果(n=10)
序号 教学重点技术特征 专家频数
1
2 重视步法与手法训练的结合
重视步法之间的联系 10
10
从表4看,专家对步法教学强调点主要集中在重视步法与手法训练的结合和重视步法之间的联系两方面。
(四)北京体育大学非专业羽毛球学生步法移动技术教学重点的调查分析
突出重点,强化羽毛球步法的综合锻炼,是羽毛球运动的重点。非专业羽毛球学生步法移动技术教学重点调查结果,见表5。
表5 羽毛球步法的综合训练应注意的几个方面调查统计结果(n=10)
序号 教学重点技术特征 专家频数
1
2
3
4 站位姿势的合理性
步法起动及回动的灵活性与节奏性
步法的调整技巧。
手法和步法相结合 10
10
9
8
从表5可以看出:专家认为站位姿势的合理性与良好的步法有很大关系。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站位姿势。
大多专家同意注意步法的小调整技巧是部分教学的重点之一。手法和步法相结合是综合教学的重点。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手法和步法的结合上,而不是单一的指导学生进行手法或步法的学习以及单纯的战术练习。在教学中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无论是网前技术还是后场技术,羽毛球运动的技术都有它们的共性与个性,即前期动作(准备姿势、引拍动作)的相仿或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拍击球时的击球点、用力方向、用力方法的不同。因此在组织教材时,就有意识地将它们分类组织在一个学习单元内,运用新旧知识的对比进行比较教学,而不是按部就班、照本宣读地进行技术教学。另一方面,运动技术是可以迁移的,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运用对比、迁移、联想等方法将羽毛球和其它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进行联系与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共性特征,进行运动迁移。如告诉学生排球运动中的扣球技术与羽毛球运动中的杀球技术,身体的用力方法、击球方向、击球点都是相同的;正手发球时身体的蹬、转、挺等动作和投掷铅球时的发力动作是一致的,从而使学生更快地掌握动作要领,加快教学进程。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羽毛球步法羽毛球手法相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技术。熟练掌握羽毛球运动中的基本步法,对战术需要的综合步法有着重大作用。
2.北京体育大学非专业羽毛球学生步法移动技术教学应注意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重视步法与手法训练的结合和重视步法之间的联系两方面。教学重点主要有:站位姿势的合理性;步法起动及回动的灵活性与节奏性;步法的调整技巧;手法和步法相结合。
(二)建议
1.由于非专业羽毛球学生体质状况不一,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状况合理的安排教学,注意教学的重点难点,时课程达到良好的效果。
2.非专业羽毛球学生在教学中应认真对待,努力的领悟和掌握羽毛球运动的步伐的重要性,运用到今后的训练和学习中。
参考文献:
[1] 王素平,彭敏.羽毛球步法教学的焦点问题及其原则[J].辽宁体育科技.2002(08):43.
(一)专业设置注重短期利益,缺乏足够的发展性
许多高职院校由于受到扩招与就业两个方面压力的影响,一味的注重开设“热门专业”,而不注重基础工作,师资力量缺乏,实训场所、设施不足,在专业设置过程中不注重进行科学论证,不注意从总体上规划专业布局,从而导致专业设置没有充分的发展性,只注重眼前利益,存在严重的短视行为。
(二)专业定位与标准不一致
统计数据表明,到2012年为止,我国的专业数为1139种(教育部),410个高职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公布。然而,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由于受到师资力量与教学实训条件的影响,各专业的定位具有非常明显的区别。比如,某高职院校设置有导游与旅游管理2个专业,但是两者设置的主要课程却基本上相同,相对于别的高职的旅游管理专业来说,课程设置却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样专业定位的不同以及标准的不同,肯定会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差别。
(三)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存在较低的契合度
高职院校作为职业院校,其创办旨在为社会培养职业人才,因此,其专业结构应当和社会的产业结构保持一致。然而,研究发现,我国高职存在普遍的问题:一、二产业的专业设置欠缺,特别是第二产业表现的非常突出,另一方面,第三产业的专业设置相对较多,存在过剩问题,对于这个问题需,办学者必须认真对待。
(四)专业设置的管理质量相对较低
现在高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相关机构对专业设置的管理开始从传统的审批制变成备案制,从而导致高职的专业设置存在相对较强的灵活性。如果程序满足要求,申报创办学校均能够获批。该管理模式看起来符合权力下放的思想,但对高职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产生阻碍,使得高职的专业设置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各个地方各自为战,根本不注重协调发展,最终使管理水平降低。
二、高职专业设置与专业预警的对策研究
(一)做好顶层设计,构建相应的管理机构
国家管理机构对高职专业设置的管理主要经历了以下2个时期:(1)在计划经济时代,主要是通过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来进行管理,这种模式管理的较为宽泛、并且太过于苛刻。(2)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体系日益优化,相关机构开始放权,规定高职专业设置按照市场需求进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专业设置的无序性与盲目性,一味的追求热门专业,区域专业结构不平衡问题较为严重,最终使教育资源严重浪费,并且使得人才培养质量逐渐降低。专业设置与预警工作的顺利进行,单纯通过高职院校是很难取得成效的,必须构建起专门的管理部门,该管理部门必须坚持政府的领导,同时还需要企业与行业的积极参与,这属于高职事业长期发展顶层设计的有机内容,这个管理部门的职能主要包括:第一,宏观调控区域专业布局,充分确保冷热专业平衡发展;第二,制定科学合理的规范、条例,开展法治化管理;第三、充分激发企业、行业的主动性,组建专业设置相应的指导委员会。
(二)提高信息化水平,使高职专业设置更加科学合理
做好顶层设计,是高职学校合理设置专业的前提条件。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应构建专业设置信息共享系统,不断提高其信息化水平,使有关信息实现充分的共享,这是有效确保高职专业设置科学性的基础。这个平台的功能包括下列几点:第一,对地方政府发展规划相关信息进行,使高职在设置专业过程中有依据,降低随意性;第二,对社会用人需求进行,促使高职学校在设置专业前开展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获得全面、准确的信息,提高专业设置的科学性;第三,增加专业设置预填报信息功能,这可以提高该项工作的针对性。
(三)进一步完善督导评估
首先,实现督导主体多元化。拿高职院校来说,主要包括内外部督导两种类型,前者的主体主要涉及到学院领导、督导组、教务处、院系、学生5个不同的层次,而对于后者,其主体涉及到第三方督导部门、政府管理机构、行业、企业、学生家长等。两者共同组成了多元化的督导主体。其次,评价指标科学化。设置过程中,不但应当不断完善显性指标,还应当注重对各种隐形指标的评价。对于前者,包括报考率、录取率、报到率、就业率、薪酬指数等诸多方面,对于后者,包括专业发展潜力评估等方面。再次,切实加强督导后管理,即注重应用督导结果,需要构建督导后管理机制。
二、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现实窘境及原因
1.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一是继续教育的呼声来自于外界,体育教师认为继续教育是国家和单位的事情,与自身无关,自己只是完成任务,而政府部门的强制性培训任务,反过来又造成了在职体育教师的反感。二是体育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保证。体育教师承担着日常繁重工作的压力,加之继续教育的时间安排不够合理,致使体育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参加培训学习。三是继续教育开设的课程与教学实际联系不大,教师觉得参加没有多大意义。
2.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效果不显著。究其原因是体育教师没有明确继续教育的目标,对继续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认识不足,将继续教育看作拿证、晋升的手段,这样使得继续教育流于形式。二是培训内容理论抽象性强,只能使体育教师了解一些理论知识,很难让体育教师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教育实践中,体育教师仍然按照以前的经验进行教学,对教育质量的提高并无大的益处。三是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不平衡。主要原因是:各省市有关领导对体育教师培训工作的认识程不同,各地区经济、教育、发展不平衡。在新形势下,继续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将其纳入体育教师专业化的轨道,以体育教师专业化内涵来规范体育教师继续教育。
三、顺应专业化发展要求,实施有效的培训对策
1.确立以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本的人本化培训目标。继续教育要确立人本化培训理念,以人为本,就要求体育教师培训以体育教师为本,体现对人的终极关怀,体现人之为人的精神。体育教师培训过程中既要强调体育教师为社会、发展所应承担的义务,同时也应赋予体育教师自我发展和自我需要的权利。因为,只有弘扬体育教师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唤起体育教师自我发展的心智,树立继续学习的理念,体育教师培训工作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为本,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济法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作为不同于会计系列课程的法律课程,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既保留经济法的特色和理论体系,又能与会计学科相互衔接,让学生能够融会贯通,是教学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经济法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培养目标分析
经济法课程一般在会计专业本科低年级开设,目前笔者任教的会计信息化专业学生功课繁杂,教学内容有计算机专业和会计专业课程,对经济法基础知识了解很少甚至完全不清楚。使经济法教学遇到很多困难。如何在经济法教学过程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衔接,培养懂法律、知经济的复合型会计人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教材问题分析
经济法教材欠缺会计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整合。有些教材过于陈旧,无法适应经济法发展。例如2014年公司法、预算法都做了大量修改。笔者使用的2012年版经济法教材无法反映诸多变化。教材内容罗列法条,缺少具体案例,课后缺少习题练习,导致教学陷入单纯讲授法条而缺乏基础知识支撑的困境。
(三)课程内容选择分析
第一,经济法是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国家干预措施,面对日新月益的经济情况,经济法呈现变动性强,数量繁杂状况。多数教材中既包括市场契约法又包括市场主体法,还包括市场规制法律制度,宏观经济调控法律制度等。内容远超法学中经济法界定。经济法教师面临内容选择困境。第二,学生对经济法理论内容理解困境。学生受应试教育影响,习惯标准答案,面对纷繁复杂的理论学说,感觉较难接受。例如会计和审计法律制度,有的教材列入宏观调控法,有的教材列入微观经济规制法。
(四)教学方式困境分析
第一,经济法需要大量法律法规做支撑,内容繁杂,会计类学生对高度概括原则和抽象法律规范难以理解和掌握,感觉十分枯燥。第二,经济法内容多、课时少、任务重,每周3节,整个学期48课时难以深入讲解经济法内容。教师害怕案例占用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把多数课时用于理论教学,案例教学缩短或取消,使得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能力难以提高。
(五)考核方法仍需改进
经济法课程教学时数较少,考核次数也较少,缺少平常考核,以期末闭卷一次考核为主,考试时间为2小时,若内容以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方式来考核记忆内容,易导致学生死记硬背,缺少理解。难以满足实用性教学目的。若试卷中以过多案例方式考核,2小时内也难以全面考核课程重要知识点。
二、解决会计专业经济法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明确教学目标
第一,会计专业学生主修课程是会计学,经济法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能够正确掌握会计专业有关经济、民商法律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综合实践能力。第二,经济法教学目标应与就业和考证相衔接。用人单位希望会计专业人才具备丰富会计专业知识,掌握相关经济法律知识。在校期间考证主要是会计证或初级会计资格考试。教学目标应明确为培养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从单纯学历教育到学历加素质教育。
(二)经济法教材建设
首先,经济法教材要联系会计专业课程培养目标,与会计资格考试以及注册会计师考试内容衔接,给会计专业学生拿到毕业证同时参加资格考试提供帮助。教材应加大实践能力训练,附有较多实际审判案例题目,并配套大量习题供学生熟悉知识点。其次,会计专业经济法教材适当融入会计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比如会计准则相关知识融合,保证学生具有必要知识结构适应会计专业相关法律事务需要。
(三)课程内容设置的优化
首先,课程内容要考虑学生就业和发展需要。笔者认为内容应包括:(1)法学基本理论,主要涉及法的概念、特征、渊源和体系,经济法基本制度;(2)民法,主要涉及物权法、民法通则、合同法、知识产权法等内容;(3)商法,主要涉及公司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等内容;(4)社会法,主要涉及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内容;(5)经济法,主要涉及宏观经济调控法,如票据法、税法、银行法、证券法等内容;微观经济规制法,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等内容;(6)诉讼法,主要涉及民事诉讼法、仲裁法、行政诉讼法等内容。对与会计工作相关性不大的,如产业调控法律制度,特许经营法律制度,土地法和房地产法、环境保护法等经济法律制度可略去。其次,教学计划要考虑理论与实践教学分配,分清知识点教学效果。让学生掌握专业及就业相关经济法规,能正确分析案例。最后,对会计专业法律知识要求应有别于法学专业,内容要体现会计特色,有针对性联系会计工作中遇到的经济法问题。如票据法内容编排可参考基础会计中原始凭证填写要求。
(四)改善课程教学方式
首先,经济法作为会计专业无先修课程的专业基础课,要求教师以恰当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会学生正确学习方法。如通过合同法学习,使学生学会应用合同法律知识维护合法权益。产生学习欲望和动力。其次,避免授课出现经济法与会计知识脱离现象。着重讲解会计监督经济法规。例如:上市公司做假账的问题源头在大股东、董事长、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有做假账的强烈动机,会计师事务所如果不粉饰或掩饰财务报告,就难以被大股东控制的董事会聘请。政府(税务局、检察院等)因技术和政治障碍,难以短时间遏制大企业造假,社会投资者、内部职工力量太弱,没能力遏制大企业财务造假,小股东如持股排第三名至第十名的机构持股者,有一定能力,但权利不够。引导学生提出公司法改革建议,拓宽创新思维。最后,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后大多从事会计工作,要重视涉及会计学条款学习。下面以公司法公积金条款(第166、167、168条)为例说明。
第一,法定公积金范围有些学生常将法定积金和资本公积相混淆,第166条第1款规定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提取利润百分之十列入法定公积金。第3款规定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公积金。第167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以超过股票票面金额的发行价格发行股份所得的溢价款以及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列入资本公积金的其他收入,应当列为公司资本公积金。因此,公积金分为盈余公积金和资本公积金两类。盈余公积金是从税后利润中提取公积金,分为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两种。法定公积金以公司法为计提依据;任意公积金计提由企业权力机构决定。资本公积金是由资本原因形成的公积金。
第二,盈余公积提取基数很多学生认为盈余公积提取基数是净利润或可供分配的利润。授课要讲清会计公式。例如:可供分配的利润=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年初未弥补亏损)+其他转入,其他转入是指盈余公积补亏加其他调整因素后的金额。公司法第166条规定: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在提取法定公积金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公积金。因此,提取盈余公积金基数,不是可供分配的利润,也不一定是当年税后利润。会计处理如下:①如果年初未分配利润为正数,即历年累积盈利提取的盈余公积=净利润×盈余公积提取比例②如果年初未分配利润为负数,即历年累积亏损提取的盈余公积=(净利润-年初未弥补亏损)×盈余公积提取比例
第三,法定公积金与任意公积金转增资本比例限制。公司法第168条第2款规定:法定公积金转为资本时,所留存公积金不得少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百分二十五。学生常混淆盈余公积构成及留存比例计算。可用举例明确。例: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2014年,该公司提取法定公积金累计为60万,提取任意公积金累计为40万。当年,该公司拟公积金转增公司资本50万。A方案用法定公积金30万、任意公积金20万转增资本,B方案用法定公积金40万、任意公积金10万转增资本。问:应选择何方案?解:转增后至少留存的法定公积金数额=100×25%=25万。任意公积金不受25%限制。应选A方案。
第四,资本公积与盈余公积的用途公司法第168条第1款规定:公司公积金用于弥补公司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者转增公司资本。但是,资本公积金不得弥补公司亏损。教学发现学生对公积金用途难以分清,可提及公司法条款结合会计处理明确。资本公积有两个明细科目:资本(或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能够转增资本的是资本公积的资本/股本溢价,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新发生经济业务形成的“其他资本公积”不能转增资本。
(五)考核的方式要围绕会计人员具备的专业技能
第一,课堂测验要改变标准化或记忆性考核方式,注重课堂案例分析和阅读理解等能力培养。例如布置思考题,如何理解公司法第166条规定:公司持有本公司股份不得分配利润。若同学难以解决,可结合库存股会计处理提示。例:甲上市公司于2014年11月1日回购1万股奖励员工,2015年2月1日尚未计入个人账户,若2015年2月1日甲公司分配2014年利润,那么在2015年2月1日甲公司持有本公司的1万股用于奖励职工股份是不参与2014年利润分配的。原因是公司利润归投资人所有,如果公司分配利润,需将公司分得利润分配给股票持有人。导致循环往复。第二,布置课程网站作业与考试,利用课程中心网站开展网络化学习。通过网站论坛及时答疑,加强教学互动。平常可布置对某法律现象提交论文方式,加深法律条款应用能力。第三,做好期末考试题型和内容的设计,要推行教考分离制度,构建经济法试题库,采取随机抽题考试模式,实行教师流水批改试卷方式。
综上所述,经济法教师应该从教学内容、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等方面与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考证需要相衔接,以明晰教学目标为前提,不断完善课程内容体系,合理编排教材,分清教育对象,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素质拓展,最终培养出懂法律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1重视体育技能教学,轻视理论课教学
目前,很多体育院系存在着重视体育技能课教学、轻视理论课教学的情况,无论是从教学管理的重点、教研活动的内容、课程建设的偏重,还是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课程和课时的设置来看,理论课的比例都是偏低的。理论课教学是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同时体育教师也可以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要有全局的、战略的眼光看到理论课教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才有广阔的出路,体育院系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1.2教材不适用
体育经济学是体育管理、体育产业等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更多的是作为体育专业的选修课程,但现在不管是体育管理、体育产业等相关专业,还是体育技术相关专业所采用的教科书基本没有太大的差别。据了解,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主要依赖教师的教师水平和管理水平,想通过自学掌握几乎是不可能完成学习任务。这些教材理论性过强,内容过深,不利于体育教育专业选修试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造成的困难,容易抑制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会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同时也会导致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和保持课程教学的完整性陷入困境。
1.3教师教学水平不高,影响教学质量
进行体育经济学教学不但需要熟悉体育科学知识,而且需要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功底。知识的交叉不等于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将体育科学知识与经济学分析相结合使体育活动更加符合经济原则。多数从事体育经济学教学的教师原本都是传统体育专业出身,只是由于后来教学的需要才半路出家,并没有经过系统的经济学理论的学习,更谈不上对这门课程的宏观把握。这样在体育学和经济学的交叉运用中,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模模糊糊,根本达不到教学的要求。再加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本身知识基础薄弱,使教与学根本达不到要求。
1.4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体育院系理论课教学理念滞后于其他学科,主要是体育学科有自身的特殊性,技能学习多于理论学习,体育学科的理论课教师往往由术科教师转换居多,受自身理论知识素质的限制,教学理念传统,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坚持死板的填鸭式满堂灌的课题讲授,学生一字不落的被动接受。即便教师采用课件教学,也只是把教学内容精简的罗列展示给学生,并没有起到提供视觉印象和更多知识信息的作用。教师整堂课一讲到底,课件一放到底,教与学没有互动,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昏昏欲睡,极大的制约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传统和陈旧的教育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教学发展的需求了。
2促进体育教育专业体育经济学教学的策略
2.1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教育的本质是教与学的双边互动,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交融的过程。体育经济学是一门侧重于应用的理论学科。教师必须抛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尝试以一些体育经济案例为纽带,充分展开课堂讨论,形成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的教学氛围,是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在互动过程中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必须抓住一切积极因素,鼓励学生敢于探索,使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充满悦性。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始终秉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给学生最大程度的自主选择权,创设一个优良而和谐的学习氛围,创设“开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2.2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引进专业教学人才
教师必须既有扎实的体育专业知识,还得熟练掌握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对于比较单薄的体育院系来说,这样的体育教学人才是极度缺乏的。必须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师资样培养战略来充实壮大教学对伍,积极引进一流体育院校体育经济或体育经营管理专业培养的优秀毕业生,以及有其他高校教学经历、教学经验丰富的、高称职的教师。并对现有的教师,可以把有培养潜力的青年教师送到国内名校或国外院校进行深造学习。
2.3重视教材建设
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经济学教材选用不同于体育管理、体育产业专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接受能力,必须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教材评选,既要选出真正适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使用、教师顺手、学生易于接受的教材,同时还要保证教学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和学科的前沿性。必须用发展的理念看待教学需要,应组织教师自编适合本单位教学的教材,在保证教学内容完整、教学层次合理的基础上,教师可考虑把一些能充分体现学校的专业特点以及地方体育经济学特色的丰富多样、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放入教材中。
2.4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应在准确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尝试创新,灵活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经济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引入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可以把世界体坛发生过的和正在发生的故事引入课堂,用“球星为什么不自己修剪草坪”来讲解机会成本,再让学生深入讨论各种选择下的“成本和收益的关系”;用“为什么NBA超级巨星的年薪都在2000万美金左右”来讲解特殊劳动力商品的供给弹性,学生可以进一步讨论社会中各行业劳动力的差别。类如,“球场各个位置票价为什么不同”、“2011年底NBA为什么会出现长时间的停摆”等现实案例都可以引入课堂,学习源于兴趣,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学生会激发出最大的学习潜能,最好的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此外,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学以致用,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用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处理。
2.5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师应认真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准确运用多种教学工具,做好教学设计。目前,一些先进的教学工具,如投影仪、录音机、幻灯机、电视机都频繁地在课堂教学中被使用着,但是要做到始终正确使用教学辅助手段,却并非易事,未经设计随心所欲地使用教学媒体,会让大量的或杂乱无章的迅速更替的感性体现,钝化学生原来就很脆弱的认识能力。从本质上说应用现代技术不是为了满足教师教学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将学生置于学习主体的地位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向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使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易于接受学习内容,能提高教学效果。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软件和媒体不再是具有“教具”的特征,而成为学生自己学习、师生共同探讨的材料和工具。
2.6增加课时数
体育经济学在体育教育专业中作为选修课出现,一般开一个学期,每周两课时,总课时为28—34学时,据调查很多教师难以在这样短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当前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过多,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已被教育部连续亮就业黄牌。拓宽就业渠道,积极推进就业多元化是必由之路。加大选修课的课时量是增加学生内在素质,实现多元化就业的手段之一,体育院系应该尝试增加体育经济学的课时量,让教师通过系统的教学安排和充实的教学内容奠定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使学生将来在激烈的就业中能有一席之地。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作为一个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专业之一,受到各个院校的重视,越来越多的院校都设立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培养综合型、复合型的人才对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需求概况
2004年7月1日新的《贸易法》正式实施,我国对外贸易权的管理方式由原来的审批制改为备案登记制,准入门槛降低后,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大幅增加。2006年中国外经贸培训网的数据显示,全国备案的外贸企业已骤增至18万,5年内国内外贸企业的数量将是目前外贸企业的2倍。外贸主体在迅速壮大,但外贸人才队伍建设却严重滞后,存在大量的供给缺口。我国外贸人才主要是由高等院校培养,目前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约380所。所培养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每年几万人,与百万的需求相距甚远。而根据2007年国家教育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统计,我国每年高校经济类毕业生在13万人左右,即使13万经济类毕业生全部从事外贸工作,也只能培养出65万外贸人才,按照每家新增企业需要3名外贸专业人才计算,尚有100万人才的大缺口。
由于国际贸易特殊的贸易环境和运作惯例,外经贸业务工作具有较高的风险性,较强的专业性。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不愿承担培养和训练毕业生操作技能的的费用,在员工招聘中倾向于录用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能够直接进入业务状态的外贸应用型人才。但是,据2005年麦肯锡咨询公司对83家高等院校毕业生进行的调查,进入到企业后马上就能够胜任工作的仅占10%。
二、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
调查显示,企业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数量问题,选择“越多越好”的占54.1%,认为“只是关键岗位需要”的占43.2%。企业招聘时看中的首先是实践能力,其次分别是持续学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可以看出,企业更看中一个人面对新事物的再学习能力以及面临新问题的解决能力,也就是应用创新能力。由此看来社会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量是很大的。
产生这一矛盾的原因很多,从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来看,具体存在如下三方面的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趋同于理论型
各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偏重于学生在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等宏观方面的理论知识掌握,而对于国际贸易具体、实务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大多数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高校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并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在具体业务中的岗位要求。
2、专业课程体系趋同于局限纯经济类
在1998年以后.我国政府改变以往以计划为主的调控经济的手段,不断加强宏观市场经济调控手段的运用,通过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发挥来促使我国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一时间,国内高校也开始重视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金融学、计量经济学等经济类课程,各种经济类理论课程进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在总培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各校原有的专业课程体系自然就向纯经济类课程体系趋同。
3、专业人才培养方式集中于课堂上理论知识的传授
在人才培养目标趋同于理论型和专业课程体系趋同于局限纯经济类的特点下,我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普遍存在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重理论、轻应用的问题。各高校虽然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了各种实习。但在高校评价体制以科研为主,国际贸易实际、业务实践集中体现在商品流通过程而非生产过程等客观背景下,高校专业教师不得不集中精力侧重研究国际经济理论的发展以提高科研成绩,外贸公司和企业也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所以,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也面对无稳定的实习基地、实习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精通进出口业务操作的教师流向企业等现实问题,从而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培养方式过于倾向课堂理论教学。
上述国内高校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式的趋同性,最终形成国内该专业毕业生知识结构、技能水平的单一和相近,该专业的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严重。因此,一般本科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目标必须要立足社会需求,注重能力培养,构建一个将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学生进行综合技能训练,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三、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措施
举措之一: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
科研、生产合作教育是世界各国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的一条成功经验 ,是实现经济、科技、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也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根本措施。为加强学校对产学研合作工作的领导,学院成立了产学研领导小组,开始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措施地推进产学研合作工作。在专业建设与改革过程中,积极主动地采取走出校门到企业第一线实践锻炼的方针,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建立了共建立了上海通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等十几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经过实践,我们认为:校企合作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训。通过校企合作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企业,也使企业对学生有准确全面的评价。这样,学校就在学生与企业之间架起了一座联系的桥梁,在“双向选择”时减少了盲目性,同时也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增强了学习的动力。
举措之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推动高校实践环节教学改革,并把实践教学作为教学工作评估的关键性指标”。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校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高校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相结合的主渠道、主途径。
在近两年内学校加大对实验教学的投入,建立专项基金,以支持实验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实验教学软件的研究开发项目、实验教学教材出版等,组织专家认真研究论证,提出实验教学教改项目的选题指南和实验教学软件的开发要求,确保实验教学教改项目和教学软件开发的针对性和实际应用价值。除此之外,我们为了使实践环节教育得到落实,制订了规范周密的实践环节教学总计划与执行计划,增强国际贸易综合技能的校内模拟实习环节。
举措之三:加强师资建设,优化教师结构
第一,努力提升教师实践业务素质。对于外贸实践阅历缺乏的教师,一方面要求教师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学校适当安排专业教师到条件较好的重点经贸院校去进修培训,也将教师送到企业挂职锻炼3-6个月,以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
第二,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在教师中实行 A、B角色轮换制,规定各系部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教师到企业第一线去,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鼓励、支持部分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到企业去兼职或担任一定的职务;建立校外兼职教师队伍,聘请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来院讲授专业课。通过这几种途径,迅速提高“双师型”队伍的素质。
第三,积极推行见习导师制。地方本科院校可以积极利用校企合作的方式,从外贸企业中聘请一些具备熟练业务操作能力的工作人员作兼职导师。由每个见习导师负责指导10-15名学生,集中一周左右的时间安排学生到外贸企业见习,让学生有机会充分了解真实环境下外贸业务的整个流程。
举措之四:创建学生实践活动中心
依托拥有的研究所创建学生实践活动中心,下设就业促进工作室、学科竞赛工作室、创新项目工作室、科研训练工作室、社会调查工作室,为学生参加创新活动、展示个性和锻炼能力搭建平台,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专业技能与基本方法,学会收集、处理信息和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在团队协作精神、开拓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创造思维。 转贴于
参考文献
[1]陈乃芳.特色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5(2).
高校教育的发展要与社会问题和市场需要紧密联系,要服务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在当前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发展背景下,服务社会也成为我国高校体育专业的重要宗旨,体育专业服务社会的理念不仅是适应社会的发展的重要措施,而且可以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调整专业布局从而推动高校体育专业的改革和创新。
1.地方高校体育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的必要性
地方高校体育专业在一些方面具有一定的功能和优势,这也决定了地方高校体育专业应该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这不仅是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我国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1服务地方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通过从地方群众的实际体育所需出发,是探究与解决地方经济发展问题的主要措施,也是促进地方发展关键。地方高校体育专业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学校体育资源与地方社会群众的共享,如学校体育场馆可以向社会,可以大大提高高校体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充分彰显地方高校体育资源有力优势。通过在地方建立现代化体育服务的平台,会更有利于科当前我国全民健身的发展与健康中国的有效进步。此外,高校将培养体育专业人才与地方实践相结合,能为社会体育人才建设提供有效的保障与支撑。
1.2服务地方是有效衡量地方高校体育专业办学质量的有力见证
地方高校体育专业教学的设立目标,是为了培养大量的优秀体育人才,为地方的发展能提供有力条件。通过服务地方让学生了解地方的实际的体育所需,这也将会成为他们留在地方做贡献的主要原因,为今后地方的发展提供优秀体育人才。通过研究地方体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可以为今后地方体育发展提供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地方高校体育专业通过为地方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体育服务资源,不仅可以有效推动地方经济的进步,还可以证实与实现其体育专业办学的实力与根本目标。
1.3服务地方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服务地方是地方高校体育专业最基本的职能之一,是促进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社会和谐的根本,对高校的体育发展和提升也有重要意义。服务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活动,通过社会体育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同时通过服务地方,让更多地方的群众认识到学校,这对学校的声誉有重要作用,而且可以为学校的未来引进大量专业的人才。除此之外,通过服务地方经济实践能充分了解地方群众的体育所需,与地方的群众建立友好的关系,这会为高校今后的发展奠定有力的基础。
2.地方高校体育专业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面向范围
关于地方高校体育专业服务地方经济中的服务,在广义上是指地方高校的主要职能,狭义是指地方高校可以利用现有的各种体育资源,通过多种途径来向社会群众提供各种各类的多样化体育所需。
2.1服务地方教育
体育专业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专业的体育人才,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现有的各种体育教学资源服务地方教育。比如:可以让地区的教师到地方知名高校参加专业的体育培训,让更多的地方老师都能学习到优秀的教学经验,或者教师与教师之间可以对双方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训练方法,以及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指导,并提出优化地方体育教学的建议。此外,还可以利用体育教学资源开展成人教育,例如:远程教育、微课等形式。
2.2服务地方经济
为了发展地方经济,高校可以利用学校体育专业人才的强大感染力,来为地方的厂家或者企业进行宣传和推广,提高厂家的销售量促进企业和商家的发展。其次,可以利用高校的专业技术和人才针对体育产业开发一些体育用品或者保健品,而且还可以在一些体育赛事上进行推广。此外,还可以将一些体育精神作为地方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基本立足点。例如:地方企业可以为员工播放一些体育专业学生刻苦训练的视频和宣传片,以培养员工终身体育意识,并且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责任心、勇于创新、肯吃苦、追求完美的能力,通过建立地方企业文化建设,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2.3服务健身俱乐部以及其他健身行业
高校体育服务健身俱乐部和其他健身行业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服务健身俱乐部的过程中,高校可以让一些体育专业的学生到俱乐部担任教练或者专业指导人,同时还可以让一些优秀的体育教师为体育俱乐部的经营和发展提供有效的措施和方案,并建立适合俱乐部发展的推广体系,合理配置高效的资源,为提高健身俱乐部和其他建设那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4参与地方农村的体育文化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农民也越来越有了锻炼身体的意识,但是目前很多农村健身的群众急剧匮乏专业的健身锻炼知识,导致很多不科学的健身行为出现。为此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可以下乡为农民普及体育知识,通过大力宣传让农民认识到科学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并指导农民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比如在农村开展一些讲座,通过一些实例、视频、图片等给农民展示科学健身的知识。同时高校还可以将学校多余的健身器材、设施、专业技术等送到农村,为农民建设体育文化奠定基础。
3.地方高校体育专业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途径
随着地方经济的不断繁荣,地方高校的体育专业教学内容也不断丰富,功能也日趋多元化,因此,地方高校也应该承担起为地方社会培养全面型人才的重任,以多元化的发展形式来为地方经济服务,这也是社会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必然需求。
3.1增强高校体育专业社会服务意识
增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服务地方经济的意识是高校主要的教学目标,而且是高校办学宗旨的重要体现。因此高校首先要让大学生认识到服务地方社会的内涵和重要意义,更新大学生的理念,正确定位自己同时要鼓励体育专业学生善于改革和创新,为今后促进地方经济奠定基础。此外,学校还要加强和地方以及政府的联系,为高校的服务提供理论依据,而且还可以丰富服务的形式从而提升服务的水平。
3.2将社会服务环节纳入教学计划
地方高校体育专业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体育的专业人才,他们不仅要有专业的技能,而且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这是社会需求型人才必备的素质。所以在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让他们通过科学的、可行的方法进行探索和创新。同时体育老师在制定训练计划时要将适合社会服务环节纳入到教学计划当中,加强实践教学,针对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专业指导和帮助。
3.3加强政策和制度的保障
政府的政策和制度的支持是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因此国家应该支持高校建立并完善服务机构的完善程度,将社会服务贯彻到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当中,同时还可以加大对高校社会活动资金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政策和制度,以引导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对体育专业社会服务地方经济的注重,来支持与促进地方高校体育专业社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力进行。
3.4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建立社会服务基地
地方高校体育专业要想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首先,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了解地方社会的真实的体育耳边头发需求,并制定科学的体育社会耳边头发发展目标和方向,为提升社会经济找准基本点。此外,高校要避免“闭门造车”的教育思想,应不断提升与创新体育教育与体育服务水平,要“走出来”用高校的优势资源建立适合社会服务基地,建设地方社区体育文化,构建与完善社会体育服务制度。
3.5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
为了充分发挥高校体育专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高校要拓展体育服务的领域,比如将体育服务领域拓展到体育旅游领域,将服务普及给更多的人。同时还要针对体育服务的形式、体育服务的内容进行补充,从而提升体育服务的质量。同时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地方高校要抓住时代的机遇,为构建现代化的“健康中国”提供更加有效的社会体育服务。此外高校要加强和企业的合作和交流,为一些企业的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4.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因此在建设体育文化的过程中要结合地方的经济发展需求,为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条件。为此,高校要加强社区体育文化的宣传,加快发展体育文化的步伐,丰富群众的体育文化生活,充分发挥地方高校体育专业在服务地方经济方面的优势,这也是决定高校体育专业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尹柏翔.全民健身社会体育专业指导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01):101-102.
[2]于超.浅析社会体育专业的假期实践[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01):28-29.
[3]李尹.论转型期我国社会体育政策的有效执行[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09):139-140.
[4]何忠,许志琳.地方高校体育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实践探索[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2,(11):33-36.
[5]孟丽梅.职业分析视角下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构想[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170-172.
[6]狄明明.大众化背景下应用型人才需求对地方高校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1.
[7]王道杰.论体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D].北京体育大学,2009.
[8]张琳.地方高校社会服务问题研究[D].青岛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