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海洋科学专业就业方向大全11篇

时间:2024-01-01 15:37:2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海洋科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海洋科学专业就业方向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201-03

海洋科学专业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新设专业之一,在北京市70所高校中独树一帜为培养海洋学院专业特色人才提供坚实的平台。在近9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不断积累着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经验,也不断对2004年制订的培养方案做了尽可能的局部的调整。目前,学院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两个本科教学方向:海洋地质与环境专业方向和海洋油气资源专业方向,在近5年的实践中取得了教学成果,学生就业率也达到了95%以上。随着经验的积累和利于海洋科学研究的深入,我们也越来越感觉修改和重新制订海洋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海洋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学生对海洋科学领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又要依托中国地质大学在地球科学领域的传统优势和雄厚基础,在海洋地质、海洋资源、海洋环境等方面彰显我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同时更要加强培养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将理论研究与海洋科技领域先进技术的应用相结合。培养方案的修改和重新制订,对我校海洋科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和将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存在主要问题

1.课程设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成立于2004年12月,迄今为止9年了。这9年中海洋学院的本科教学在摸索中前进,不断进行调整和改善,先后经历了3次大的改革。但是课程设置主要问题表现为:(1)2004—2006年,课程设置与学分存在矛盾,学院开设的部分课程由于师资力量的限制导致无法正常开设;有些选修课与本专业相关性太差。(2)2007年,我院培养方案做了较大的调整。随着2003级,即第一届从地质学院海洋中心分离出来的本科生的毕业,又暴露出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弊端,即海洋生物方向专业没有跟地质大学的地质特色密切结合,课程设置零散而无重点。学生专业优势不突出,用人单位产生很多疑惑而不利于学生顺利就业。(3)2008年,增加能结合生物与地质环境,突出地质特色的专业课,如第四纪地质与环境、矿物与岩石、海底构造地质学、海洋生态学、海洋微体古生物课程。这次调整是海洋学院一次比较重要的调整,深得教师和学生的认可。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经过多次学生座谈、教学研讨及用人单位信息反馈,现行的培养方案有待进一步完善。

2.课程衔接。现行的培养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课程内容重复及课程衔接的问题有所显现。内容重复主要表现同一方向,专业主干课的课程与院定选修课的课程有部分内容重复,选修课中两门课程会有部分重复,同一位教师上的同一类课程会有部分讲课内容重复。如,在专业主干课程中开设了某一门课程,在院定选修课中又有一门类似的。以海洋油气方向为例,专业主干课程中有海洋油气地质学,院定选修课中又有油气田地下地质学;同一位老师既讲全球海上油气区地质,又讲中国海上油气地质,会有部分内容重复。同时由于海洋科学专业包含方向较多,多年来学院根据国内所需并结合学院实际师资力量一直在对学科方向进行调整,导致课程设置、结构、内容等方面随意性较强。具体表现为课程内容含括面广、深度不够、专业课程主线不清、课程体系较散、不能较好地反映学科方向等。

3.实践教学的问题。由于经费不足、学院底子薄、海洋科学专业特殊性等方面的原因,实践教学中最突出问题是缺乏固定的实习基地和实习的连续性,具有“游击”式的实习方式。2005—2007年,我院实行一年级北戴河生产实习、二年级本科日照海洋科学综合教学实习,实习经费严重不足,每年东拼西凑。之后日照实习基地与我校的合作关系结束,我院的综合教学实习基地成了新问题。2008—2010年,考虑到海洋科学专业必须涉海,同时经费严重不足等原因,将一、二年级实习合二为一在北戴河进行,并将实习时间延长至5周。即便如此,由于北戴河实习基底每年承担的实习任务较重,5周的实习时间也不可能完全保障,从实习效果上看也不明显,三年级生产实习也存在一些问题。生产实习关系着学生的毕业论文,是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科研或其他工作中的第一步,但是原方案执行过程中有些不尽如人意。或是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连接不够紧密,或是实验条件有限,学生的实习效果为此大打折扣。

二、新教学培养方案调整情况及形成

1.根据学校新的总课时安排,调整专业基础课门数和教学内容。根据学校新的培养方案制订要求,课程分为“通识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实践必修课和校内公选课”的分段组合方式,并进行了课程整合与优化,所选的课程互相衔接、循序渐进;分清主次,强化专业基础课、明确专业主干课,扩大校内公选课程的选择范围;明确各门课程和各环节的内容、范围,注意相互间的联系和衔接,避免重叠和断层。专业基础课的课程设置,以海洋地质学、海洋化学、海洋地球物理探测为基本,新培养方案的专业基础课增加了《地球科学概论B》,并且把三门原来分给一个方向上的课程提前到专业基础课里,即《海洋生物学》、《古生物学与地史学》、《矿物与岩石》。以突出我们的专业特色,强调以地球科学为坚实基础,通过对海洋的结构构造、物质组成、包容水-岩、海-气和海-陆交互作用等方面的系统学习,认识海洋的构造演化、海洋物质的分布及交换规律和海水的运动过程,服务于海洋资源和环境保护。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增强适应性、强调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思路,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遵循循序渐进、相互衔接的原则,为学生提供较多的选择机会和发展方向。

2.调整两个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并确定主干课程负责人。新的培养方案中,海洋科学专业的两个方向确定不变,保持海洋油气与海洋地质与环境两个方向,专业主干课程进行了部分调整。学时由各320增加各480;原方案中海洋油气方向的主干课《沉积岩与沉积相》打通到两个方向共同上。在增加专业基础课环节中地学和岩石学课程的基础上,使学生的地学专业基础更厚实。每一门主干课程,落实了课程负责人和主讲合讲教师,保证每一门课程都有两三位教师共同负责,逐渐建立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小团体,以保证本门课程的内容、教学效果以及保证在按照培养方案的时间内可以顺利开出。

3.调整实践教学体系、课时安排和教学内容和目标。新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我们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在重视基础理论课教学的同时,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日常教学中注意合理安排实验课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和加强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把学生获取知识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暑期实习我们保留了大一的北戴河生产实习,同时增加涉海内容的比例;大二的地质实习,我们首次加入了周口店地质教学实习,并将实习放在了《地球科学概论B》和《矿物与岩石》课程结束之后。理论知识结合周口店大跨度的地质年代和丰富的地质地貌必将使我院本科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更加扎实。大三的生产实习也做了相应要求,要求必须与知道教师的科研项目,及相关生产或科研单位密切联系,注意教学与科研、生产的结合,使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机会参与科技活动,接受初步的科研方法训练。

三、新教学体系及教学内容特色

在新的培养方案框架下,对两个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程做了深入的讨论,细致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相互衔接以及实验课时的安排,结合主干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规划,逐渐形成了海洋科学专业的特色。

1.依托学校传统优势,强化“海洋科学”专业地学基础。海洋科学由于具有涉及面广、方向多等特点,早期培养方案(包括2004、2007年的培养方案)基于这些特点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设计了相应课程。但从授课效果和教学体系上看,明显存在一些不足,如课程内容含括面广,但深度不够;课程缺乏体系、不能较好地反映学科方向等。导致这些不足的出现主要在于学院在课程设置之前尽管对海洋科学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学科的方向凝练不够,或者目标方向一直较为模糊。基于上述原因,根据国内外海洋科学发展趋势以及我校的实际情况,决定依托我校在地球科学领域的传统优势和雄厚基础,加强我院“海洋科学”学科中的地学知识的培养,沿袭并深化“海洋地质与环境”和“海洋油气资源”两个专业方向的构成。结合专业方向分别对专业课程进行了深入剖析,首先打通一部分课程,如将原来只在海洋油气资源方向讲授的《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放到专业基础课中,将原来只在海洋地质与环境方向讲授的《矿物与岩石》作为两个方向共同的基础课程等。其次删减一部分与其他课程有重合或专业基础性不强的课程,如《海洋资源》、《综合地质学》等,同时根据专业需要将《海洋生物学》的课时进行了适当减少,由原来的80学时减为64学时。此外,根据方向需要新设置一部分课程,如《地史与古生物学》、海洋油气资源方向的《油层物理基础》等。

2.紧密围绕学科方向,加强课程衔接,制订并完善科学的教学体系和内容。随着经济的腾飞、社会的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是人才加工的“工厂”,学生是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我院对本科生培养的基本原则为:人才培养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人才培养向综合性发展;学科的发展走向前缘性;注重“实践性”人才培养。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充分做到:(1)注重课程体系的综合性、前沿性。根据课程体系修订课程教学大纲,编写配套教材,要根据海洋科学发展特点、国家关注重点、同类大学及院校专业特色、我院发展方向以及学院自身情况等设置课程和安排教学内容。开设基础地学综合性课程,如《海洋科学概论》、《海洋地质学》、《地球科学概论(B)》等,旨在加强学生的基础地质、海洋地质的综合培养和素质教育。同时在课程体系中也要设置反映学科发展和交叉边缘的课程,如《海洋微体古生物学》、《海洋地质微生物学》、《海洋生态学》。使专业课程和部分专业基础课教学与生产实习结合起来,加强课程的现代科技内容建设,如针对海洋油气资源研究的前沿热点,学院提出了深水油气勘探的学科发展方向,结合深水油气勘探的特点和难点,学院重点加强了地球物理探测以及相应技术方法课程的设置。(2)注重课程体系的层次性、衔接性。在多种形式的讨论中,对早期课程设置中存在的课程衔接、重复等现象予以深入分析,提出了课程必须注重层次性、课程之间相互衔接等关键问题。以海洋地质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等为主干学科,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增强适应性、强调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思路,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遵循循序渐进、相互衔接的原则,为学生提供较多的选择机会和发展方向。因此进一步进行课程整合与优化,使得所选课程互相衔接、循序渐进;分清主次,强化专业基础课、明确专业主干课,扩大校内公选课程的选择范围;明确各门课程和各环节的内容、范围,注意相互间的联系和衔接,避免重叠和断层。根据上述要求和原则,首先明确每们专业课程的授课教师,并分别编写课程的教学大纲;然后及时组织学院内外专家、教研室主任、学科带头人、专业主干课教师,对每一门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认真审核,确定主要的知识点,同时根据整个教学体系的设定,考虑课程之间的承接及衔接关系进行各个专业课程的内容和课时量进行适当调整。对于新开课程我们采取在现有师资力量的基础上,根据教师的专业特色和学院学科发展的需要,积极组织相关教师进行调研,重点分析该课程在国内外高校授课现状、课程设置的必要性、与学院学科发展的紧密程度以及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在此基础上,组织老师编写相应的教学大纲,并进行全院范围内的讨论、修改和最终成型。(3)注重课程体系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设置中注意到理论联系实践,在重视基础理论课教学的同时,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意教学与科研、生产的结合,使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机会参与科技活动,接受初步的科研方法训练;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确定合理的知识结构,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和加强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把学生获取知识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因此必须要求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做到课堂教学、实验课教学、生产实践三段教学环节紧密结合[1]。对课堂教学和实验型教学要求具有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同时加强相互之间的衔接,形成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的多层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强化基础性实践教学,逐步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践在实践教学中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及智力的开发。教师将产、学、研合作项目中积累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知识融入教学中,科研实践中掌握的高新技术知识、科研成果和学科前沿发展动态贯穿在教学中。培养方案的修改和重新制订是实现我校海洋科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基础,但同时也是学院长期发展的第一步。如何巩固教改成果、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有效实施、力争使得我院本科教学在学校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亟须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课程建设是教学建设的重要内容,课程教学既是决定我院海洋科学人才培养中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最基本标志,又是学院科研、师资和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体现。加强课程建设、突破名师精品是重中之重。把优质课改为内涵更为丰富的精品课程建设,有些课程如《海洋地质学》在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具有较高水准,具备冲击精品教材或名师的条件,同时这些课程又将起到示范和牵动作用,以此推动学院其他课程建设整体水平的全面提高。同时注意教材建设,明确提出建设基本原则是:重在质量,选用编写并举,突出特色,重点支持。加强教材质量和实用性的监督,学院每学期利用初期、期中进行教学检查、领导干部听课、督导团听课等方式,进行教材到位、使用的信息反馈,到期末进行评价的措施,确保教材使用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重在教育观念的转换,改变思维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注重实施创新教育。要从片面要求学生学好对口专业的知识转变到素质教育价值观;由强调统一、刚性的教学模式转向更加重视学生差异和个性特点;由奉行“专业中心论”,转向让学生自己根据需要自主构建知识结构;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逐步转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主动学习[2]。因此学院当前教学重点工作将根据现有师资力量情况,提出实施教师培训的“三项工程”,即:青年教师培训工程、以老带新的素质提高工程和名师示范工程等。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将对深化教学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2)

为贯彻落实国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海洋战略部署,培养热带海洋人才,地方本科院校琼州学院于2015年9月更名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实现了由一所综合类院校向海洋类院校的转型。其办学宗旨与办学定位变为立足海南、服务南海、面向东盟,建设成为国际化、开放性、应用型、有特色、高水平的热带海洋类大学。随着陆地资源的开发,临海各国已将目光投向资源丰富的海洋,围绕海洋能源、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海洋权益的维护等方面展开不同程度的竞争。为了实现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国务院频布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部署了全国各沿海省份的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港、澳、台除外)。而海南海洋面积20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海洋面积三分之二的领海,已成为我国海洋资源与海洋战略十分重要的一个海洋省份。位于我国最南端的海南省,担负着国家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责任。自《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海南的海洋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已开始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区。“海洋战略”由此也成为海南新经济发展的引擎,培养海洋类应用型专业人才已成为实现海南海洋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琼州学院在原有办学基础上,转型发展成立一所海洋类院校,为南海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成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未来发展的重要使命。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生物科学专业成为学校转型背景下第一批培养热带海洋类人才的12个试点专业之一。如何在现有人才培养体系下实现海洋类生物应用型人才培养,本文围绕课程体系的设置、实践教学的改革、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课程体系的结构性调整与优化

(一)以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为基石,构建多元化的海洋类特长选修课程,凸显海洋特色

根据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教务处2015年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的修订要求,生物科学专业以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为指导,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培养热带海洋人才的特色理念,除了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必须开设外,通过设置特长类课程及实验(实践)等教学环节来确保在生物科学专业的基础上培养具有海洋特色的海洋生物类人才。将以前培养热带果蔬花卉栽培专长、生物技术专长等的课程改为海洋水产养殖专长如海洋生物学、鱼类学、鱼类遗传育种、水产营养动物与饲料、鱼类养殖学等课程,海洋生物技术专长如海洋生物制药、海洋调查与监测技术、海洋资源学、海岸带开发与管理、海洋生态等富有海洋特色的课程,使学生在知识结构上拥有较为丰富的海洋生物知识。

(二)开发校本教材,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凸显热带优势

生物科学的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包含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此类课程教学要求授课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取舍,结合海洋环境更新教学内容,赋予这些课程更多的海洋知识。比如植物学、动物学等课程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南海的海洋资源特色,侧重讲授南海海洋动植物的认识与分类及标本的制作;野外实习要求带领学生在海湾、海水养殖基地去实地考察与了解。微生物学课程侧重提高学生对热带海洋微藻等海洋浮游生物的认识。生态学课程注重让学生掌握海洋生态与海水养殖环境的关系等。目前海洋类书籍很多,但其知识内容比较零散,一些课程内容需要整合多本教材方可达到教学目标,且许多知识内容中缺少热带海洋资源介绍,这样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学生所学课程均缺少整体性与系统性。为了满足教学要求,体现课程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与前沿性,开发立体化的校本特色教材尤为重要。校本教材开发应以南海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保护为侧重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聘请行业和企业的一线技术员参与教材的合作编写,以南海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为素材,突出区域资源优势,以培养区域特色人才。

(三)优化课程性质比例,注重实践实训,强调知识应用,突出个性培养

生物科学专业在人才培养上探索比较多,但课程性质比例在地方院校仍然采用以理论教学为主体、实践教学为补充的教学模式。为了培养海洋类应用型人才,实现与企业、行业接轨,生物科学专业调整与增加了实践教学比例,增加实践实训课时,以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技能。鼓励学生参加实践类、职业类课程的培训与技能竞赛,在经费上支持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参加三亚举办的各类企业、行业及协会的海洋类专业技能竞赛与学术论坛。比如参加蓝色海洋经济论坛,学生可通过学术平台将教师承担的一些与企业合作的横向课题成果进行分享,也可以自己家庭养殖为基础进行创新创业。学生也可根据个人爱好利用暑期去红树林保护区、海虾养殖场、鲍鱼养殖场等基地实习,以实践活动的多元化提高实践技能,突出专业的应用性,注重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际当中,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不断拓展与完善

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满足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为出发点,而培养海洋类应用型人才,完善的实践实训基地与仪器设备,对培养学生解决海水养殖、开发利用与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十分重要。生命科学本来是实验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向培养海洋类人才转型,改革实践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技能是实践教学改革的突破口。生物科学专业在原有东岛、西岛等认知海洋动植物实践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先后在三亚周边及陵水、海口、东方等多个海水养殖场建立了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体的实习实践基地;实验室建设在现有生物仪器设备的基础上,通过对海洋大楼实验室的新建,原有基础实验室的扩建,与中国海洋大学兄弟院校实验室的共建等多种途径,为学生在海洋类领域基本技能训练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同时与中科院深海研究所实现了仪器设备等资源共享,部分学生可跟随老师搭乘深海研究所的科考船进行远洋考察与探索。为加强学生的技能,突出学生的应用能力,学校在转型过程中增设冬季小学期,要求各专业以职业技能为导向,应用型人才培养为落脚点,创新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开展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职业规划等方式革新实践教学体系。本专业在冬季小学期针对不同年级开展了集中性的以突出实践教学为主要目的的不同程度的技能比赛与学术论坛,聘请校外海洋专家、行业的公司总裁来校授课,学生去企业实地考察,为培养多元化的海洋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学生毕业论文逐步由传统的以论证性实验室研究为主体向解决实际生产问题为主体方向转型。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结合学校的规划建设,以海洋生物资源利用开发为大背景,将在原有海洋食品研究的基础上,与海南大学组建教育部热带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功能重点实验室,围绕海岸带生态资源保护平台、海水养殖与病害防治研究平台、海洋药物资源开发利用平台等多个研究方向开展工作。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将围绕海洋生物展开研究,为培养以海洋生物为背景的生物科学人才创造良好条件。

三、以专业特长为基础的平台搭建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在生物科学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突出海洋特长,设置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海洋渔业养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观赏鱼养殖等特长方向,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专业方向特长,为专业人才培养的分流就业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为学校新办海洋类专业的申报与筹办搭建了平台。学校在生物科学海洋方向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成功申报了水产养殖专业、海洋渔业等新专业。在生物科学海洋方向的基础上,学校以转型发展为突破口,对一些传统专业进行了重组,通过组建新的学院,如对传统专业食品专业,通过与生物科学海洋方向组建在一个学院,使生物科学、海洋渔业、水产养殖等食品专业在海洋领域的拓展提供原材料,食品专业也为海洋生物资源的深入开发利用拓展了更加广阔的人才培养空间。

四、以海洋为特色的教学改革与职业育人

生物科学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以传统的教学模式、经典的教学方法、原有的实践实训场地等能够满足社会对专业的需求,而海洋生物科学更注重海洋理论知识的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现有的师资队伍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海洋生物类人才的培养与企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在学校转型的背景下,专业与企业行业搭建平台,签订协议,通过专业教师与企业行业专家、一线技术员共同实施课堂教学,减少满堂灌,注重讨论、案例分析,以行业企业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为契机,由学生来处理问题,并通过实践实训与竞赛等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技能技术的提升。考核模式上改变传统“唯分是举”的重理论轻实践的考核方式,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考核、实践考核、技能考核,以提高学生的业务综合素质。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的生物科学职业育人的具体做法主要是学生进校一年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把职业教育纳入其人才培养体系中,根据海南海洋类企事业对海洋类人才的需求,依托学校大学生科技园,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制定就业创业培养计划,共同编写实用的实践实训教材,共同寻找与推荐就业岗位,初步实现了校企合作培养与全程职业育人的目标。五、应用性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构建与优化在学校转型后,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原有教师队伍的转型、分流、构建与海洋生物科学相适应的双师型师资尤为重要。首先是培训与提升。年长的师资根据个人意愿,可以外出培训或承担基础课程或分流从事行政。而青年教师可以借助学校与海洋类高校加强合作的平台来提升自己。学校聘请国家海洋局丁德文院士、国家海洋食品工程中心主任朱蓓薇院士、中科院广东分院陈勇院士等打造学校的“双聘院士”或特聘教授的平台,将青年教师送到国内的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院士工作单位等机构学习深造。有海洋教育或工作经历背景的青年教师,学校通过与周边的企事业加强联系,将青年教师送到相应的实践基地积累生产经验,参与到企业行业中去解决实际的生产应用问题。其次是聘用。将有专业技能证书的企业行业技术人员聘到本校对学生进行实践实训的指导,改变传统的单向引进人才策略,实现对教师人才构建与利用的多元化途径。再次是引进。对新进的人才如博士,不仅要求他们理论知识丰富,还需要对他们进行实践锻炼,如学校统一实行的挂职锻炼或是选派去实践基地锻炼,以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目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生物科学专业的教师通过分流、培训、聘用、引进等方式,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教授为学生授课,校外著名院士学者、教授来校讲学,青年教师进行实地训练、组建教学团队,为海洋生物科学专业师资队伍的优化、海洋类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六、结语生物科学在国内高校中为开设时间长、开设数量较多的一个经典专业,从总体看,其毕业生就业适应面不是很广,就业率不是很高,而且不同高校毕业生缺少各自特色和竞争优势。为办出与众不同的特色,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生物科学专业近几年以海洋生物为背景和材料,对课程体系的调整、实践教学的改革、师资队伍的重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开展了开创性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教学内容上,突出了应用性,体现了职业性,达到“培养目标的职业性、课程设置的应用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但是在办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规格要求与企业行业对海洋类人才要求相比仍有许多不完善之处。比如生物科学海洋渔业养殖特长类人才培养,学生在生物科学专业的背景下,除了掌握基础的遗传育种知识外,还需掌握与养殖相关的育苗、饲料喂养、鱼药(疫苗)使用、海洋生态等理论和技术知识。海洋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如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需要学生既要熟悉海洋药用生物的特性,还要具有化学、生化分离、结构解析等知识。而在生物科学的基础上增设这些课程,一方面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会增加专业的办学成本。因此生物科学海洋人才培养这一新课题仍需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李洪武,刘志媛,刘均玲.抓住机遇,进一步深化海洋科学特色专业建设[J].大学教育,2012(11):53-54.

[2]刘洋.对我国高校海洋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探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8):54-55+68.

[3]傅学丽,徐峰,曹瑞雪.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科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2(9):55-57+73.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1.010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ross-disciplinary Faculties

under Conditions of Across Campuses

WANG Guoying, LI Ying, HUANG Longzhou, CHEN Shengping

(School of Marine Science, Sun Yat-sen University, Zhuhai, Guangdong 519082)

Abstract From the staff set up with the teaching staff, disciplinary aspects of setting direc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personnel training and other professional direction, elaborate cross under campuses conditions of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departments, to explore the conditions under campuses administrative operation mechanism, promote discipline mechanism, teachers and students exchange mechanism, student service mechanism, try to resolve the contradictions school, to avoid running the risk.

Key words across campuses; disciplines; talent training; service guarantee

多校区办学,可在较短时间内对基础建设进行较大规模投入,实现学校规模的扩大、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①办学规模的扩大,为学科交叉、渗透、互补和综合提供了必要条件,可催生并促进新兴交叉学科发展,2008年中山大学海洋学院在珠海校区应运而生。然而,多校区办学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既存在有利因素,也面临诸多困难。②本文以中山大学海洋学院为例,探讨跨校区条件下交叉学科院系的组建与发展。

1 跨校区条件下的组建实践

中山大学自建校之初即开展南海渔业资源调查研究,在海水养殖动物繁殖与生长、营养与饲料、病害控制等领域中取得了瞩目成绩,是全国最早开辟海洋天然产物化学、河口海岸学和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等学科领域的单位之一。2001年,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建立为中山大学在21世纪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在上述基础上,2008年中山大学整合相关力量,在跨校区条件下组建交叉学科院系――海洋学院。

1.1 人员组建与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在大学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海洋学院始终把握和持续推进人才强院主战略,通过人才引进、聘任兼职教授、共建核心团队等方式,实现不同层次优秀人才的快速积聚。在组建过程中,学校将原分属地理学院、环境学院、生命学院的河口海岸研究所、近岸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生物有机地球化学团队整体划归海洋学院。新建的海洋学院通过配备研究生/博士后/讲师/副教授、联合实验室等方式,与生命学院共建海洋生物养殖与环境、海洋保护生物学、海洋化学与污染控制等团队,与地科学院共建海洋地质与地球化学团队,与工学院共建岩土工程与信息学团队,与地理学院共建遥感与地理信息学团队。此外,通过人才引进新建生物海洋学与生态学、海洋石油与矿产资源、海洋生物天然产物化学等团队。海洋学院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稳步增加人才体量,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形成了一支包括15位教授(珠海校区2位、广州校区13位)在内的专职教师队伍50人,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此外,学院还先后聘请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国家海洋局南海工程勘察中心、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海洋技术部、美国麻州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等兼职研究生导师/教授45名。③

1.2 学科方向设置与科学研究

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是衡量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和尺度。海洋科学是涵盖众多学科的大科学体系,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发展十分明显,海洋科学技术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权益的国家需求目标越来越突出和强化。海洋学院注重学科交叉和融合,根据国家南海资源开发与保护战略以及广东省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在一级学科层面上重点建设和发展六个学科方向: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海洋矿产资源形成机制与勘探;河流物质输入与海洋环境生态效应;河口海岸过程与工程;海洋生物天然产物与药物;计算海洋学与海洋模型开发应用。自成立以来,海洋学院着力整合学科资源,全面推进交叉学科与新兴学科建设,积极与校内外单位合作,强强联合,建成了河口水利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广东省海洋资源与近岸工程重点实验室、水产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河口水利工程实验室、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广东高校重点实验室和海洋微生物功能分子广东高校重点实验室,累计获资助科研经费超过2亿元,发表SCI收录论文200多篇,获得或申请发明专利50多项。

1.3 专业方向设置与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是大学教育的永恒主题。海洋学院始终坚持并不断强化教学工作的基础和中心地位,本着“博学专长”理念,形成了包括本科专业、一级学科硕士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在内的一套完整的海洋科学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本科生培养主要在珠海校区完成:一年级开始接受数、理、化、生、地等相关学科教育基础上,掌握海洋科学核心知识,培养宽广的知识面;二年级开始分海洋生物、海洋地质、物理海洋3个方向进行专业培养;注重创新科研能力训练;三年级开始面向学术前沿、行业应用等不同需求,设置个性化、高品质的选修模块,注重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四年级开始进入各科研团队,参照研究生模式培养本科生,完成论文答辩,实现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研究生培养主要在广州校区完成,学院依托南海资源开发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构建并完善了突出创新能力、专业潜能和综合素质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强化联合培养和国际化培养,提高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海洋学院通过促进师资队伍融合、寓教于研、寓教于社会服务,建成了海洋科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发展了一套跨校区条件下本创新能力培养方式,建立了一套分层次、多学科的海洋科学实验教学体系,③④并被列为广东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国家级专业综合试点。

2 跨校区条件下的服务保障机制

立足于跨校区办学现状,海洋学院注重跨校区办学的研究,积极探索跨校区服务和保障体系,努力尝试化解办学中的矛盾、规避办学中的风险。

2.1 行政运转机制

在多校区办学条件下的二级学院,其行政运转成本显然要高于单一校区学院(尤其是校本部整建制学院)。在行政/教辅人员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提高行政运转效率是一个关键。海洋学院从制度文化、学术文化、环境文化、礼仪文化、行政文化等角度出发,分析多校区办学条件下的组织文化对学院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营造网络式交流和沟通文化,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运转机制,并促进学院文化认同。⑤首先,处理好学院空间布局与管理协调之间的关系,明确党务、教务、学生等工作管理主体放在珠海校区,科研、人事、研究生教育等工作管理主体放在广州东校区,在珠海、广州两地办公室设置相应岗位,配备工作人员,保证两地工作任务顺利对接。其次,建立全体教职员工参与的QQ交流群,将通知通告、新闻动态、各项活动记录等及时到QQ群上,为分布于不同校区的老师提供一个交流空间,也为行政/教辅人员与教师之间建立一个无障碍交流渠道,让全体教职员工体验到相互尊重和公平公开,强化主人翁意识。再次,按科研、学科建设与行政综合,党务、学生服务与学业辅导,人事、教务与研究生教育,设备、安全与科研仪器共享,实验教学中心与学生科研等板块,每月编辑并公布《海洋学院工作简报》,规范日常事务性工作,实现责任到人、工作到位,形成督办机制,提高效率。

2.2 学科促进机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学科建设已成为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特别是对新建学院来说,关系着学院的生存和发展。只有抓住学科建设这条主线,才能做到纲举目张,统揽学院各个方面的工作。海洋学院借鉴国外大学资源配置方式,建立并完善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一方面通过共建核心团队、聘请兼职教授等方式与兄弟单位合作,推进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交叉融合,另一方面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建立重大项目策划机制,积极参与策划国家及省市海洋规划和项目立项。我院牵头申报的“海洋生物天然产物化合物库”获得批准立项,成为财政部和国家海洋局推进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的首批3个国家级公共平台之一;牵头申报的 “中国-东盟海水养殖技术联合研究与推广中心”通过专家论证,成为第一批落实的17个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项目之一;牵头培育的“南海资源开发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通过认定,成为广东省首批批准组建的20个协同创新中心之一。通过抓学科建设,促进教学科研发展和队伍建设,进而提高学院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及整体实力。

2.3 师生交流机制

多校区办学在一定程度上放大并凸显了师生间的“心灵壁垒”,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则有助于消除壁垒,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为此,海洋学院建立了全方位的师生交流机制。首先,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度,每位导师指导2~3名学生,全程关注学生的学习、思想、就业等问题,推动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其次,实施双班主任制度,为大一各班级配备专业班主任(以学术服务和专业指导为主,由专业教师担任)和副班主任(以行政服务和思想指导为主,由广州校区的行政人员担任),每学期开展3~4次班级活动,促进两校区师生之间的互动;第三,实施院长书记午餐会制度,每2~3周举行1次,每次安排6~8名学生参加,畅通学生意见反馈渠道,切实解决学生问题;第四,开展早期接触科研活动,分批安排低年级本科生到广州校区参观科研实验室,进行代表性科研工作示教,畅通学生与科研团队的交流渠道,为有科研兴趣的学生创造有利条件;第五,举办海洋大讲堂系列讲座,每月一期,邀请院内外知名教师担任主讲嘉宾,围绕“海洋”这一主题交流学术信息,启发学术思维。

2.4 学生服务机制

新建校区大多存在地理位置边缘化、校园文化边缘化、校园管理边缘化等特征,多校区办学条件下,来自学生内心的“被边缘化”感觉不容忽视。海洋学院通过学生工作的学术化/专业化和精品化/品牌化,促进学生学习,激发学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避免了因地区差异导致的心理失衡。⑥首先,实现学生工作的学术化/专业化,促进学生学习:组织低年级本科生到广州科研团队实验室观摩与交流,组建中华白海豚、红树林保护、海洋知识竞赛等以学术/专业为背景的兴趣小组,安排实验技术人员负责动员、引导、组织、保障低年级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大一本科生直接参与人数比例达35%,大二、大三比例高达80%以上。其次,实现学生活动的精品化、品牌化,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每年举办1次全国性海洋知识竞赛,以赛促学,促进学生涉猎广泛的专业知识,被列为中山大学第三批“顶尖课外学术竞赛项目”;每年举办1次为期半个月的海洋科技文化节,展现海院学子风采,被认定为中山大学(下转第30页)(上接第21页)第四批“实践育人精品项目”。海洋学院已形成“广州校区-珠海校区”相联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相互补的工作格局,构建了一套立体而系统的学生服务模式。⑦

3 建设成效分析

篇(4)

0、引言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不仅是人类全面认识、开发和保护海洋的世纪,更是培养高水平海洋科学人才的世纪。中国是一个具有漫长海岸线的发展中大国,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向海洋扩展,国内经济发展、科学研究的重点也逐渐面向海洋,朝着海洋大国的方向加速前进。海洋事业的建设对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国防与国家安全、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综合管理以及保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3S技术(GIS、RS和GPS)的发展,传统的海洋科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如海洋卫星、各类浮标、海底观测网和沿海台站组成的全球海洋立体监测与数据获取系统等,使得海洋数据以海量、实时、动态、多类、多源等形式产生,这种变化要求空间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海洋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国内迫切需要面对海洋信息的各类专业人才。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是运用计算机软件技术、通信技术,综合研究空间信息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和智能化的工程理论与技术科学,它将空间信息的各种载体向数字载体转换,通过网络通信技术加载到各个专业领域,支持各行业数字工程的实现,是一门集地理学、测绘科学、计算机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多门学科为一体的综合集成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的显著特点。2004年,武汉大学首先开设并招收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的本科生。上海海洋大学根据国家海洋事业发展的需要,立足于上海的区位优势,于2010年率先在上海市开设了“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由于该专业是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的特设专业,该专业并没有指导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各开办院校根据实际,结合服务国家、地方和行业的经济发展,进行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建设。上海海洋大学根据国家海洋大国发展战略和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海洋、水产、食品等学科优势明显,理、工、农、经、文、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教学科研型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办学目标,明确了基于海洋事业需求的“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的定位,进行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建设。

1、专业定位与特色

虽然在上海海洋大学开设“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之前,武汉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已开设了该专业,但在上海地区的高校还没有设置该专业,特别是具有面向数字海洋特色的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已成为国家及上海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新的增长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海洋信息是国家未来海洋建设的重点,是国家的重要战略需求。规划中从战略高度确定“推进海洋创新体系建设,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加强海洋科技平台建设,提高海洋科技基础能力”“加强海洋科技教育,培养海洋科技人才”。海洋信息学科是国家重要的战略需求,在数字海洋建设、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管系统建设、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国家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等重大海洋专项中有充分体现。海洋信息化是海洋战略的优先发展领域,上海在这一战略中具有非常重要地位,作为唯一国家级“数字海洋”示范区,其学科研究和人才需求巨大。

上海海洋大学在借鉴其他高校“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建设基础上,本着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的建设方针,按照“聚焦、错位、合作”的思路,构建一个具有海洋特色的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人才知识培养体系和平台,为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培养海洋信息技术人才,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为长三角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我们的专业定位为:面向国民经济各行业特别是海洋领域数字化建设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有扎实的软件工程基础与复合知识结构,具备大型数字工程设计和管理能力,能够对海洋、城市、农业、社会、经济等各类信息进行数字化的处理、网络化的传输、可视化的表达、智能化的决策的复合型人才。

2、专业培养目标

根据专业定位和特色,学院制定了相应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具有信息管理基础、海洋信息技术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基础以及应用能力,较好地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海洋大数据处理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知识能力,能适应海洋信息管理和开发以及其他企业、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海量数据库、海量信息处理以及GIS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①掌握海洋信息技术以及大型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②掌握海洋地理信息系统以及相关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③具有信息的组织与分析、检索与查询、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④具有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⑤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⑥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3、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付诸于实践的桥梁,课程体系设计的立足点在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结合学校“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为使本专业能培养出掌握海洋空间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双向人才,从而拓宽毕业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的专业范围,综合考虑了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信息管理和海洋科学专业的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我们制定了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将所有课程分为以下4种素质培养环节课程,课程地图见图1-4。

专业素质培养理论教学环节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离散数学、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空间信息导论、数字工程的原理与方法、空间分析与应用、数字工程前沿技术、现代通信原理、程序设计语言A、网络与分布式计算、软件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遥感应用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PS原理与应用、海洋技术导论、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空间信息分析理论与方法、信息检索技术、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等课程。

综合素质培养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包括:社会调查、C++课程设计、Java课程设计、空间信息应用基础、数据库课程设计、GIS系统开发实践,Oracle数据库实践、毕业设计和论文。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4-0061-03

一、前言

21世纪是海洋科学在多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蓬勃发展的时代。探索海洋的自然科学规律和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成为新世纪海洋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1]。

半个世纪以来海洋天然产物引起了全世界生物学家和化学家的关注。不同学科的科学家致力于将其中有效成分发展成新的药物。目前已经发现了至少16000种海洋天然产物,其中许多化合物显示出很有前景的生物活性。海洋如今成为潜在药物的巨大资源宝库[2]。现代生物技术在制药产业中逐渐发挥着引领作用,在海洋科学得到蓬勃发展的新世纪,海洋生物技术推动和承载着海洋生物药物的发展和进步[3]。

为顺应我们国家海洋药物发展方向和难治性疾病治疗新药物的探索的要求,我们国家迫切需要对海洋药物有着最全面了解的药学工作者。在“向海洋进军”的感召和新世纪国内外海洋科学和教育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上海水产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前身)融合生物学科、海洋学科、化学学科和食品学科等优势学科资源,于2001年设置了面向“海洋世纪”、支撑上海未来经济发展战略的海洋药物人才培养体系――海洋生物技术(海洋生物制药方向,070402)[1]。该专业自2001年9月招收第一届本科生以来,经过14年的建设,已经在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训条件和就业途径等方面形成内涵丰富、方向明确的教学、教管体系。

上海海洋大学“服务于国家海洋战略的高水平学科专业群建设工程”项目是“上海地方本科院校‘十二五’内涵建设”的一部分。“该项目的5大内涵建设工程之一是“国际化创新型海洋人才培养工程”,而生物技术(海洋生物制药)专业是“国际化创新型海洋人才培养工程”中重点要建设的10个本科专业之一[4]。

海洋生物制药专业本科教育旨在培养利用海洋生物来源的、具有明确药理作用的活性物质,按照制药工程原理进行系统地研究、开发和生产的海洋药物人才。其培养目标是“具备系统的海洋药物科学的基本思想,掌握药学科学、海洋药物科学和药物生物科学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运用海洋生物制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本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医药、生物制品、食品和精细化工等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和经营管理,属于海洋生物制药方面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3]”。

生物技术专业(海洋药物方向)的专业课程体系是化学类课程和生物科学的基础课程支撑的生物技术学科、药学学科、海洋药物领域的交叉融合,生物技术学科和药学学科共同支撑着海洋药物这一新兴学科领域[5]。

生物药物学是海洋生物制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主要研究生物药品的化学结构(或组成)、理化性质、生物学活性、构效关系以及临床应用的一门科学。主要介绍由动物和微生物产生的生物药物。生物药物学是生物技术(海洋生物制药方向)专业建设的5门重点课程之一[4,6]。

二、背景

“生物药物学”这门课是我校从2006年开始为生物技术(海洋生物制药)专业新配置的课程。这门课刚开始时面临无教材,主讲教师缺乏该门课程授课经验的现状。由于当年在拟定新的教学计划之前我们到沈阳药科大学做过调研,了解到那里有一本校内讲义《生物药品化学》(王起振,郑新立主编),并且买到了手中。真正接手这门课后,才发现这本讲义的某些内容已显陈旧,亟待更新。

三、改革方案与效果

我们采取以下措施,开始了对“生物药品化学”从无到有、由简至精的课程建设。

(一)举措一:收集讲课素材

以《生物药品化学》(王起振,郑新立主编)这本讲义所介绍的内容为框架,在网上大量收集相对新鲜的相关文字资料,补充进讲课时的PPT中。

(二)举措二:丰富教学资料,使PPT图文并茂,动感形象

借助互联网搜寻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生物药物结构示意图、作用关系示意图、课件资料,或自己制作生动形象的动画,使教学PPT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丰富多彩,从而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知识理解得更充分,掌握得更扎实。

比如,下面这张示意图就是从互联网上找到的,它清楚地说明了干扰素这种生物药物是如何由病毒诱发产生,又是如何在邻近细胞发挥抗病毒作用的。这使课程内容更加直观、更加形象地得以介绍。

(三)举措三:从“必然”到“自由”的发挥与启发式提问

在熟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把书本知识与生活中学生有所耳闻的某些病症或生理现象有机联系起来介绍,俗称“发挥”、“展开”,在适当时机启发式[7]地提出问题,让学生的思维随着教学内容动起来,避免一言堂的单向教学方式。这解决了学生听课犯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温故知新,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有机联系起来,并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四)举措四:以双语形式授课、自编双语讲义

我们在找寻资料时发现,国内关于生物药物学的资料相对不足,不完整。而国外英文版的资料相对来说更丰富、全面、专业、新颖,与时俱进。于是,我们手中积累的关于生物药物学的资料,英文版的越来越多。

我们并没有将这些英语翻译成汉语写在PPT上,而是直接让它们以英文形式原样出现在PPT上,并在课堂上即席口头翻译,即以双语形式教学。

教学实践的迫切需求(只有PPT没有讲义,学生上课时不便做标记和记录,不仅不方便他们做课后复习,上课时也容易走神)与学校关于双语课教材的具体条文竟在这里不谋而合。于是将手中的英文资料进一步整理成双语教材、汇编成册的念头就此萌生,并且迅速化为行动。我们将PPT中的内容,进一步整理,并将其中一些专业词汇在文中做了中文标注。这促成了《生物药品化学》双语讲义BIOLOGICS的诞生,并在2011年暑假后付印成册。

(五)举措五:改革考核方式

本门课的内容知识点中有些是反应原理之类的比较容易让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记忆的,而有些知识点则很琐碎,其中有些未必一定要学生牢记。因此,我把学生的考核成绩分为两部分,50分的闭卷考试分,督促学生学习、记忆,而另外50分则为平时成绩,其中40分可以以开卷考试的方式出现,这样,只要学生头脑中有某些知识的轮廓,却不甚清晰、准确时,也可以快速地找到答案,获得不错的成绩。毕竟现在是知识爆炸的年代,靠查询即能找到的知识完全不必要占用学生的大脑空间。让他们记住更有用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才更有可能向创造型人才的方向发展。

(六)举措六:双语教材的编辑

经过两轮教学实践的检验,证明我们编辑的这本讲义从内容到形式,都比较适合学生学习“生物药物学”的基本知识,并在同时强化了相应科技英语词汇的学习,对科技英语的句法、语法也有了进一步熟悉、巩固的机会。

借着这次“国际化创新型海洋人才培养工程”的具体实施和细化,我们有机会对“生物药物学”这门课程进行更系统、更高端地建设,也有机会对“生物药物学”教材进行建设,即将原讲义进一步充实、完善,成为正式出版教材。几年前“生物药物学”教学实践正在进行中时,本文作者征求了正在上这门课的本校2009级海洋生物制药专业李天宇、陈方乾、桂庆元等几个学生的意见,他们建议将讲义中某些重复出现的生词或专业词汇,在每章列个单词表,便于查询,提高学习效率。我们采纳了这个意见。而BIOLOGICS这本双语教学用书也在我们师生集体智慧的凝集中日渐成型,如今成为了大家学习生物药物知识最方便、最开卷有益的教材、专业参考书和健康宝典。

(七)举措七:开辟自学战场

在汉释英文版教材《BIOLOGICS/生物药物》》(王春晓,钦传光主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5.)出版后,学生终于可以手捧着教材,边听双语课讲述,边在教材上做着必要的注释、记录了。在2014-15、2015-16学年第1学期的两轮“生物药物学”授课实践中,能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增加――具体体现在对授课内容的关注度上。他们非常喜欢这种既能学专业知识,又能提高英语的双语教学的专业课“生物药物学”。他们在课堂上都能紧跟教师的讲授思路走,达到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然而,双语的授课模式,会使课程进展略显缓慢。这时,我们又做了新的调整:选择教材中最有意思,却不甚难懂的章节,留给学生做课外阅读。为了提高阅读有效性,我们提前留好自学思考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阅读。这过程仔细想来有点像英语水平考试中的Reading comprehension。又经过两轮教学实践,发现应用这种模式,学生们在认真跟随教师的双语授课完成课堂学习后,还能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大量课本课外阅读,并以较高质量完成与此有关的阅读巩固题目作业,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量和学生的专业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而我们教师也会依据学生的作业完成状况,一次次给出他们的作业成绩,并计入平时成绩,以鼓励那些平时认真学习的学生。

四、讨论

(一)关于双语形式授课的一些想法

1.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当揣摩学生心理[8],改变教学形式。这门课程我们以双语形式教学,先英文叙述,后中文讲解。先以英语讲授时,毕竟听众是中国学生,并不能一目了然,即刻全部领会那句话的意思,难度增加了,其实这反而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想知道其中的意思。这就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而如果采用中文,学生便认为自己反正看得懂,反而不在意听教师说什么,教学反而会显得平淡无奇、淡而无味,尤其是针对“生物药物学”这种类型的课。

2.双语教学有助于学生提高专业英语水平。上过这门双语课的学生,在后面的学期再上专业英语时,跟没上过这门课的学生相比,更显出驾轻就熟的优势。

3.外文版资料中有很多药品历史、逸事等方面的知识,在课程中介绍这些,像讲故事一样,也可增加学生的听课兴趣。

4.采用双语教学,同样的内容用英语说过,再用汉语说,学生对知识印象一定会更加深。但缺点就是教学进度会有所减缓,即在单位时间介绍的专业内容相对偏少。但由于学生学到了专业和专业英语两方面的知识,因此并没有使学习效率降低。而且我们也已采用增添课本课外阅读的方式,使学生知识量进一步增加。为使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知识更加完整,建议对本门课程适当增加一些学时数。

(二)从育人着手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将“教书又育人”的理念贯彻其中。在课堂上不忘培养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强意识,唤起学生们的责任心,使他们本着对民族的未来负责的精神,更努力、认真地学习目前的课程。

参考文献:

[1]吴文惠,陈舜胜,刘承初,杨靖亚,许剑锋,王春晓,周培根.海洋药物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及其内涵[J].科技创新导报,2008,(03):219.

[2]Bhakuni,D.S.,and Rawat,D.S. Bioactive Marine Natural Product[M].Anamaya Publishers,New Delhi,India,2005.

[3]吴文惠,张朝燕,李燕,包斌.海洋生物制药本科教育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适应性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36):195.

[4]上海海洋大学.《服务于国家海洋战略的高水平学科专业群建设工程》项目建设规划(上海地方本科院校“十二五”内涵建设项目建设规划)[Z].2011.4.

[5]张朝燕,吴文惠,王春晓,李燕,陈舜胜.海洋药物专业短学期实践教学研究与探索[J].中国药房,2013,24(32):3069-3071.

篇(6)

 

                                   李尚平

   (钦州学院,广西  钦州  535000)

 

     内容摘要:  地方院校要实现快速健康发展,首先要转变发展观念,突出办学特色,地方院校的办学特色应该体现服务于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体现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素质的综合要求。 钦州学院作为目前广西沿海唯一一所公立本科高等院校,正凭借北部湾经济区大开发的东风,以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和筹建北部湾大学为契机,积极探索一条符合服务地方发展,具有地方办学特色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北部湾经济区  钦州学院    办学特色

  

   我国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稳步发展的时期。高等教育多样化成为这一时期的内在要求,也将逐步成为整个大众化阶段的主要特征,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社会需求和高校本身的能级差异,对地方高校办学定位提出了要求。如何引导地方高校合理发展,解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与单一化的发展目标的矛盾,突出办学特色,是地方高校发展中急待解决的难题。钦州学院创建于1973年,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由钦州师专和钦州市民族师范学校合并升格为综合性的本科院校,目前是广西北部湾沿海唯一一所本科高等院校,学校升本以来一直坚持走服务地方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发展道路。

一、把握机遇,科学规划,凸显“地方性、海洋性、国际性”办学特色

     大学办学定位取决于办学优势与特色。所谓办学优势是比较同类院校在办学地域环境条件及学科发展等方面具有的比较优势;而特色是强调与众不同的鲜明特征。这些是大学在对高等教育形势正确判断和自身发展潜力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强化优势和彰显特色来确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定位。这是一个学校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①]

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十二五规划”等战略性规划文件中,我国将在未来的一个时期内,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海洋经济,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发展海洋油气、运输、渔业等产业,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加强渔港建设,保护海岛、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环境。正是基于对时展潮流、国家地区发展战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校的办学实际等方面因素的考虑,钦州学院在经过多次调研,认真研究,反复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立足和依托北部湾经济区,服务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的办学定位,着力打造“地方性、海洋性、国际性”办学特色。

作为一所新升本的地方院校,从举办者和服务面向的角度看 ,地方院校主要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承担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培养任务,为本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各种类型的高层次人才。因此,“地方性”是地方本科院校最基本的属性,决定着其办学方向和建设发展目标。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开发海洋,教育先行。广西海洋资源丰富是我国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中惟一的沿海省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海洋的开发利用已经被国家列为优先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广西海洋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广西海洋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发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陆海组合”的资源优势,努力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区域性海洋产业基地、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和制造业中心,到2012年,海洋产业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支柱产业之一,海洋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北部湾人才资源现状与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也迅速凸显,广西在海洋研究方面整体上仍比较薄弱,在2007年以前,广西在海洋科学人才培养、涉海专业建设上几乎为空白,海洋新兴产业起步晚,迫切需要给予重点培育和优先扶持。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期待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呼唤广西高等教育海洋专业学科提速发展。作为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地方高校,钦州学院抓住机遇,积极打造“海洋性”的办学特色,加快学科专业调整和优化步伐,着力建设海洋科学、石油化工、东盟、北部湾文化等服务地方特色学科,重点发展涉海类专业,形成海洋科学、航海技术、能源化工、语言艺术、教师教育、管理等学科专业群,其中,轮机工程、航海技术、海洋装备制造、港口机械、海产品储运与加工、港口物流、海洋科学等专业填补了广西高校没有开设海洋类专业的历史空白,并于2010年9月成立了广西首个海洋学院,奠定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构架,特色优势学科专业正逐步显现。

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高等教育国际化拓展了钦州学院“国际化”办学的空间。中国—东盟自由合作贸易区的启动及泛北部湾合作的开展 ,为广西发展提供国际平台,同时也扩展了广西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空间,有利于国际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互补。随着与东盟国家交流的日趋频繁,钦州学院积极探讨培养面向东盟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通过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联合办学、在国外办学、招收外国学生到本地学习等方式与世界各国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钦州学院正抓住机遇,迅速提高钦州以及北部湾地区文化品位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适应国际合作交流的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地缘和地域优势,加强与东盟各国的教育与文化交流,促进各国各民族文化交融和发展国际友好关系。

    二、转变观念,理清思路,积极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北部湾经济区新的发展形势和任务,对石油、化工、造纸、造船、物流、管理、港口经济、海洋经济、海洋开发、商务、外语、东南亚经济贸易与文化交流等人才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2008年起至2010年,急需以上各种人才将达到10万人以上。在广西沿海三市中,处于北部湾核心工业区的钦州市人才资源现状与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最为突出,与其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极不相称。作为广西沿海唯一一所公立本科高校,钦州学院正加快自身发展,积极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更好地培养适应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所需高层次专门人才,满足北部湾沿海地区和钦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导向方面,新升本院校如果盲目追求培养高层次学术型人才,那无疑是拿自己的弱势跟别人竞争。因此,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钦州学院切实分析长期办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优势,重心适度下移,突破学科型人才的束缚,培养应用型人才。确定了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学科专业是大学组织的基本构成单元、是大学的命脉、是大学办学实力的体现。学科、专业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的面向和领域,都是以学科和专业为基础的。[②]地方院校要确定其骨干学科在本地区乃至全国同类高等学校中的优势地位,打造自己的特色专业和特色学科,培养有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的人才。

钦州学院正积极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重点和特色学科专业建设,积极发展新兴、交叉和应用性强的学科专业,以“科技兴海”的需要为动力, 重点建设与海洋相关的学科专业,拓展海洋工程类、海洋经济与社会发展类及海洋信息类专业群,继续巩固和加强师范类优势专业群,形成结构合理、具有较强发展潜力和发展前途的学科专业群;加强新建学科、新设专业的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突显海洋特色,把拓宽专业口径与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有机结合,促进各学科专业的协调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三、立足北部湾,服务地方,为地方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第一,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其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最重要的体现。钦州学院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以培养本地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学校的学科专业布局与地方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紧密结合,课程设置要以实践性课程为主,教学模式重视实践性环节、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的数量、类型、层次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积极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人才培养方面,钦州学院积极与地方合作,培养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学校与广西海事局共同培养航海人才;与钦州港口集团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部分乡镇中学开展师范生顶岗实习活动;与企业合作培养坭兴陶方面的专门人才;与越南、泰国等国外高校探索“2+1”、“3+1”小语种对外汉语培养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二,科研服务地方。钦州学院的科学研究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注入科研力量。钦州学院自升本以来,共获得省级立项的50项、国家级立项的2项。其中有3项课题,分别获得2008年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有2项研究项目获国家级科研立项。教师获得国家专利6项。办学以来,获国家级和省(自治区)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80余项。市政府积极支持学院利用意大利政府贷款1000万欧元建设“北部湾海洋研究与教育中心”的项目,该项目已获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批准,目前该项目正在进入招标程序,加快实施。学校正积极加强服务地方的能力,鼓励科研人员和教师走出校园,与当地的工厂、企业、学校等开展合作,联合进行科技攻关,进行科研成果转化和科技咨询服务等,进一步推动产学研合作跃上新的台阶。

第三,努力实现与地方的产、学、研结合。地方院校要锁定本校在功能上的合理区分,比如是以所在城市、地区为首选服务对象,还是以本省、跨省或全国为服务对象等,目的是要做到各种有限教育资源的最佳组合。钦州学院处于西部沿海,紧靠东盟国家,便于与外界联系紧密,便于收集信息,开阔视野,了解世界,不断地调适自己,培育创新人才,也有利于钦州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与国际化。学校正通过与其周边的生产、科研等经济实体的互动,努力服务地方经济,几年来,学校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式合作办学的路子,积极与北海、防城港市、钦州市各海洋部门建立了合作和共建关系,积极与广西、钦州海事局、钦州港务局、中石油广西石化分公司、钦州力顺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建实验室、实践基地、人才小高地,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拓宽国内校际、校企和国际合作办学渠道,探索联合办学模式,提升合作办学水平,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合作共赢”。

 

      结语

  一所地方高校只有在社会和高等教育体系中找准空间和位置,科学合理定位,才能找准发展空间,办出特色。作为地方院校,办学特色应该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区域经济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体现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综合要求。积极打造自身鲜明的办学特色,主动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有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才能保证学校的办学活力和生机。

 

 

作者简介:李尚平(1956—),男,广西博白人,钦州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篇(7)

海洋技术专业是综合了原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地质等专业中侧重于应用的部分而产生的新专业。盐城工学院海洋技术专业成立于1999年,是为适应江苏“海上”的开发战略而设,在目前《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时仍然是人才培养与输送基地之一。作为一所地方性普通工科院校,盐城工学院海洋技术专业主要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海洋技术专业(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监测、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和相近专业的理论知识,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能在水产养殖、饲料、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海洋保护与管理相关行业从事生产、营销、质检、科研和企业管理等工作的本科应用型创新技术人才。

应用型创新技术人才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及冒险精神,能够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去,具备深厚的科学基础理论的人才。对大学生进行对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创造、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高校的重要任务,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1]。实习基地应成为学生自主训练,激发创新思维的基地。

一、实习基地的现状与不足

盐城工学院海洋技术学科经过10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学科发展方向明确、教学规模适中、科研水平有一定提升、教师学缘组成相对合理,尤其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路与实践上有了较大的收获,但由于学校的整体发展要求、所处的地区性差异及其他一些客观条件,我校海洋技术学科仍然有诸多改进与提高之处,尤其表现在培养应用型创新技术人才的实习基地建设上。

1.基地没有完全体现海洋技术人才培养特色

海洋技术专业主要是培养具备海洋高科技和海洋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海洋高新技术开发研究的能力,具有从事海洋调查和海洋科学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能从事海洋高科技、海洋资源开发及海洋工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各个学校可以根据实际状况进行适当调整,我校的海洋技术专业目前偏重向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在目前的实习基地中大多数是与淡水养殖相关的一些企业,如养殖饲料生产厂、鱼种繁育场等,而对于以海洋生物资源、海洋化学资源等研究对象及一些海洋高科技研究的实习场所很少。

2.实习基地提供的实习内容单调

培养计划中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综合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四个方面,不同的实习时间、内容是与理论讲授的内容相适应的,目前除毕业设计需要投入系统的研究过程外,其他的实习形式基本上都是观摩学习,浮于表面,对实习基地的整体没有深入的了解。

3.部分实习内容档次低

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程度与水平的一种检验方法,也是对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体系优劣的考核,目前海洋技术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大多数是由本专业理论课老师指导,绝大多数内容是在学校实验室中完成,研究内容基本上是理论课多个实验内容的重复,更重要的是学生自主思路少,完全是按照老师的完整方案执行。

4.适应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习基地较少

海洋技术专业主要是以海洋科学、海洋资源与环境等方面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盐城工学院海洋技术专业方向是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监测、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是以生物体为具体研究对象的,生物的生长周期较长,如盐地碱蓬的一个生长周期需要6―7个月,鱼从幼体长成成体也需要数月,而目前较多的实习单位是饲料生产企业、水产品养殖企业,以直接程序化操作为主,加上实习单位的管理章程、效益要求,学生到实习单位后仅仅是看看、望望、逛逛,无法真正上手操作。

二、应用型创新人才实习基地的建设目标

盐城工学院是面向地方建设的一所省市共建普通院校,服务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其发展定位,在目前沿海大开发的利好形势下,海洋技术学科的发展前景广阔。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加强学科实习基地建设是重头戏之一,在海洋技术学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业务单位和高校三个方面要共同参与基地建设;调整与提升现有基地层次,发展与完善基地特色;在发展过程中只有相互尊重、目标明确、效益兼顾,才能完成海洋技术学科创新应用型人才实习基地的建设目标。

1.基地组成的层次性

实习内容的多样性决定了基地组成的层次性,包括认识实习、综合实习、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四个方面,针对不同的实习内容,可以组建不同内涵层次的单位。不同层次包括有单位的整体经济实力、研究实力、与海洋技术专业的相关程度等。认识实习、综合实习主要是给学生以加强专业知识的了解、明确专业在社会的应用状况,学时较少,基于此目的的实习单位需要与海洋技术学科相近的即可,如水产养殖场、水产品加工、微生物研究所、滩涂湿地保护区等。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是给学生专业课程的全面检查与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所耗的时间较长,基于此目的的实习单位就需要与专业科学较为密切的单位,如海洋化工生产企业、滩涂资源研究机构、海水养殖场、海洋生物技术研究机构等。

2.发展方向的多元性

人才培养方向与发展的多元性决定了实习基地发展的多元性,海洋技术专业创新性人才包括创新应用型人才、创新研究性人才。由于自身的发展,实习单位在基地组成层次中可以易位,原来主要作为认识实习的单位可以发展成毕业实习单位,原来科研型单位可以发展成科研生产一体化的单位,实习单位多元化与创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是相辅相成的。

校内实习基地建设与发展是必不可少的,校内基地是校外实习基地多元化发展的必要补充,校内基地的建设应当采用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软件系统,实习指导教师也应具有较强的科研和实践能力,保证学生学到本行业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完善校内基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功能[2]。

3.实习内容的完整性

整合基地单位优质资源,同类实习基地要各具特色,采取学生在不同单位轮换实习的方式弥补实践内容单一的缺陷,保障实习效果,并对不能达到要求或效果不理想的实习基地及时予以淘汰。在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实习内容的完整性显得更为重要。海洋技术主要是以生物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对象生长周期长,任务完成需要时间也长,要求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及与社会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如果研究失败,则付出的时间和经济上的代价就较大。因此,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的时间要相互调剂,与实习单位的生产周期或者研究周期相适应。

4.实习过程的理论性

实习指导教师是专业实习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发挥着主导作用,实习指导老师的素质、水平是学生实习质量的保证,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理论老师更为重要。高水平的实习基地离不开高水平的实习指导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既要有较全面的专业理论水平,更重要的是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同时还应了解和熟悉企业的运营情况[3]。

在校外实习基地指导的老师大多数都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解决实际工作的能力较强,但及时给学生以专业理论归纳解释则缺火候,如果让校内教师充当实习指导老师,则理论强而实践弱,因此需要注重校外基地指导老师的培训工作,让校内指导老师可以作为带队老师直接深入到校外基地进行实践,通过理论、实践、提高、再应用,讲懂、讲通深奥晦涩的理论,提高实践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校要把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和健全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快建设一支理论与实践共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海洋技术学科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育体系。

5.基地建设的动态性

实习基地建设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实习基地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从内容上看,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物质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从布局上看,有不同地域、不同背景、不同条件的实习基地的建设。同时,教育实习基地需要高等院校、教育行政部门、实习学校、当地政府等多方面通力合作与共建,因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4]。

在当今市场经济起主导作用的社会,效益是企业的生命线。要想实习基地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校企双方就要本着“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原则进行合作,最终实现学校、企业、社会都受益的“共赢”目标[5]。创新性实习基地的组成是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体系,优胜劣汰,去劣存优,校企共赢是保证其良性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春潮,王平祥.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5):137-139.

[2]阎玉科.论创新型人才特征及培养关键[J].江苏高教,2004,(2):87-89.

[3]申忠宇,赵瑾.加强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sup.):106-107.

篇(8)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a)-0153-02

上海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水产、食品学科为特色,教育体系完备,学科门类众多,农、理、工、经、文、管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具有百年历史的大学。海洋技术专业属于上海海洋大学重点建设的涉海专业,面对国家海洋产业发展和地方社会经济的需求,以及创新国家建设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技术专业以特色专业建设为主要内容,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进行了海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1 专业定位

根据国家和上海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技术专业的定位是立足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构建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等特点的专业培养体系,培养具备坚实的数理基础,掌握海洋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海洋信息探测与应用方面的基本训练,能在海洋信息技术、空间测量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管理及技术工作的高素质的海洋科技人才[1]。

2 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专业定位,海洋技术专业进行了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课程教师目前达到20人,其中主干课程教学任务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其中20~29岁教师占教师总数5%;30~39岁占50%;40~49岁占35%;50岁以上占10%。在这些教师中,具有海洋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水下信息探测、水声学等学科背景,能承担所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授课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85%。针对海洋技术专业青年教师数量多的情况,本专业采取“传帮带”制度,为每位青年教师配备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作为导师,新进青年教师必须参加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开发研修班,并制定《新进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并对新进教师和新开课教师进行试讲。

为了进一步提高师资水平,派出专业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进修,促进了海洋技术专业教学的内涵建设,缩小了上海海洋大学在海洋技术专业教学方面与国内其他院校的差距,同时也提升了学校海洋技术专业的国内外影响力,逐步形成了教师培训、交流和深造的常规机制。

3 课程设置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上海海洋大学《关于制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的精神,制定了海洋技术专业培养方案,构建了以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符合教指委建议的专业规范。海洋技术课程体系和教指委规范总体吻合,在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上,上海海洋大学注重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声学等课程内容,通过选修课体系,拓展学生的视野。加强了基础课的建设力度和专业课程中的实践能力培养,课程设置注重通用性与专业性的结合,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相关选修课、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相结合,突出了学生知识运用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新技术在本学科和专业中的应用,建设了集海洋科学、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声学为一体的专业课程体系。与其他国内各高校海洋技术专业相比较,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技术专业建设了体现海洋信息探测与应用学科特点,在海洋资源环境遥感信息技术、基于3S的渔情预报技术和水下信息工程三个方向具有明显的特色。

4 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研究

海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特色明显。两年来,加大了实验课程开设力度,并积极开展实践竞赛和大学生创新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推动了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2]。

海洋技术专业十分注重并鼓励本科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活动,每年选派优秀本科生分别赴台湾海洋大学和东京海洋大学交流学习。交流生培养计划有利于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前进入学术研究活动。同时对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学风、提高外语水平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海洋技术专业积极实施导师制,加强师生联系,发动全体老师关心学生。老师在学生选课、专业学习、参加科研项目、毕业论文及就业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交流和沟通。导师制的实施,对于学生了解本专业,规划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毕业后的工作意向均有积极意义。鼓励导师吸收大三的优秀学生进入科研团队,已经取得显著效果。

合理利用网络教学方式。所有专业课程相关教学资料100%在学校统一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上网,教师可以通过学校教学网络平台进行课程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内容,学生可通过网络和教师交流,获得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源。

实施短学期制度。从2009年开始实施了每年为期2周的短学期教学模式。在短学期,集中进行专题报告、交流讨论、实践实训、师生座谈等活动,同时举办每年一度的专业技能大奖赛。实践表明:增设短学期,有利于营造科学研究、学术活动、师生互动、突出实践认知的氛围,与长学期相配合形成了一种教学活动上的节奏感。

学校根据海洋技术专业特点,在利用社会力量办学方面给予特殊政策,即柔性引进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直接或间接参与本专业建设。兼职教授和专家学者来校进行短期讲学与讲座交流带来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理念,使学生享受到了优质的教学资源。专家学者丰富的教学科研经历,生动、诱导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得到广大学生的好评。同时,在有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专家们也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对本专业内涵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为了充分保证学校和学院的一系列教学质量保障规章制度能得到有效执行,建立了从管理、反馈、评估等各个角度一整套的教学质量评估和检查系统,形成了“学院―教师―学生―信息员―学院”一条流畅的信息反馈途径,切实保障了教学情况能及时、准确、全面地反应到学院,使教学质量落实到实处,充分保证了教学质量。

5 实验室建设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技术专业以“海洋遥感”、“海洋地理信息系统”和“水下声学探测”和“空间测量”等课程为核心进行实验室建设。购置了地物光谱谱仪及其配件、Olympus 5072PR手动脉冲发射接收仪、ODOM Digibar Pro声速剖面仪、鱼探仪、工控测深仪、海洋导航测量软件、红外测距仪、电子经纬仪、电子全站仪、自动跟踪全站仪、徕卡RTK-GPS和手持GPS等,保证学生实践、实验仪器设备能够分小组进行,每个学生都能够熟练使用常规专业仪器设备。这些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的大幅度改善,不仅为实验课程的开设提供了资源,也为大学生创新活动和技能大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海洋技术专业许多实习和计算机密切相关,例如:“遥感原理课程设计”、“GIS综合应用实习”、“GIS应用与开发”、“WebGIS原理与方法”和“卫星海洋学课程设计”等,近期对遥感与GIS专业机房部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进行了升级,并购置了遥感图像、电子海图以及潮汐表等相关实习资料,提高了实习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给学生们提供了更好的学习平台。

此外,对已有的卫星接受处理中心、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岸带环境信息系统实验室等进行了改造建设,改善了教学环境。

6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技术专业建设的实习实训基地主要有3个,分别是“上海海洋大学的测绘实习基地”、“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芦潮港环境监测站海洋观测实习基地”和“中国水产科学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海洋观测实习基地”。这些实习基地的建立为海洋技术专业学生的测量学、空间测量与制图、海洋调查与海洋观测实习等实践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此外,为了进一步加强海洋技术专业实践性的特色,还有多家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他们每年接收海洋技术专业学生实习,提供学生实践锻炼的平台[3]。

7 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技术专业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明显得到了加强。累计获得12项市级大学生创新项目资助,多人次获全国和上海各类奖项,包括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上汽教育杯”上海市高校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展示评优活动三等奖以及“联想idea营销创意大赛”上海赛区二等奖等。这些实践成果与本专业加强实践课程是分不开的。海洋技术专业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富有创新意识,吃苦耐劳、综合素质高,普遍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随着专业的不断发展,今后社会对本专业学生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

8 结语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技术专业将继续秉承上海海洋大学优良办学传统,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紧紧抓住内涵建设不放松,把科研和教学工作密切结合。深入生产第一线,解决生产中的重大与关键问题,促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努力做到让每一位学生在校期间都能受到更好的教育,让每一位学生在毕业时都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让每一位毕业生在工作中都能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参考文献

篇(9)

A.理学类: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地质学类、地理科学类、大气科学类、海洋科学类、力学类、电子信息类、心理学类等。

B.工学类:矿业类、地质类、机械类、仪器类、材料类、能源动力类、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土木类、水利类、测绘类、化工与制药类、纺织类、轻工类、交通运输类、海洋工程类、航空航天类、兵器类、核工程类、农业工程类、林业工程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生物医学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建筑类、安全科学与工程类、生物工程类、公安技术类等。

C.农林类:农学、园艺、植物保护、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动物药学、林学、园林、森林保护、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草业科学。

D.医学类:基础医学类、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药学类、中药学类、法医学类、医学技术类、护理学类。

E.管理学类:管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图书馆学、档案学等。

F.经济学类: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税务、保险学、贸易经济、金融工程、国民经济管理、信用管理、网络经济学、体育经济、投资学、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海洋经济学。

G.法学类:法学、理论类、社会学、社会工作学、国际政治、政治学与行政学、思想教育学、外交学、治安学、侦察学、边防管理学。

H. 教育学类:教育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

I.军事类测量工程、车辆运用工程、船艇指挥、弹药工程、导弹工程、导航工程、地雷爆破与破障工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等。

很多同学容易把理工科混为一谈,不清楚二者的关系和区别。理科是基础科学,基础科学原创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国家的科学水平;工科是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科学的原理,结合生产实践所积累的技术经验而发展起来的学科,各类工学人才直接推动着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理科和工科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学科的特点,理科专业的数量和培养学生的数量要比工科的少,但更要求精益求精。理科专业的同学可以在研究生阶段转入工科学习,由于有坚实的理科做基础,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更得心应手。在现代科技领域,理和工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同学们在选择专业时应注意兼顾理科专业的基础、工科专业的发展趋势,确定长远的发展目标。此外,要注意管理学类、法学类、教育学类部分专业在招生时更侧重文科生。

理科生的就业现状

(Status of employment)

理科生的就业现状相对文科生来说要好很多,但由于近年来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导致高校毕业生也在持续增加,那么相应的理工科毕业生人数也越来越多,这使得很多理工科专业岗位的需求正在向“日趋饱和”的方向发展,因此,就业前景也不容乐观。再加上近年来海归人数的不断增多,更加剧了就业压力。

面对这样的状况,理科生们要想在本科毕业时轻松顺利地就业,就一定要弄清楚什么才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理科生的核心竞争力

(The core competence

对于理科生来说,专业是其核心竞争力,甚至比学校的名气更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有三。

1.专业技术性更强

对于理工科专业来说,培养的内容技术性强,行业的社会分工非常明确,对于大多数理科学生来说,将来主要也是从事技术工作。而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不论是行业内的龙头国企还是民营企业,招人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大学生的技术能力。综上所述,理工科学生的技术能力是个人发展的最重要的衡量指标。

2.院校行业性更强

任何一个理工科院校都有自己的行业背景,不论是综合型理工科院校(重庆大学,电力、建筑、制造工业)还是典型的理工科院校(西北工业大学,航天、航空、航海).二本层次中的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文行业)、昆明理工大学(资源行业),这些院校都有非常明确的行业背景。因此,这些院校的相关工科专业不但具有非常好的行业需求,同时也具备极强的专业培养能力。必须指出的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将来转型的机会更多,不论是考研换专业,还是从技术型工作到管理型工作的转型。由于理工科专业的学习难度本身就很大,所以理工科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强,以至于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理工科学生更容易适应变化的环境。

篇(10)

一、河北农业大学2013届毕业生专业分析

河北农业大学2014、2015年共有毕业专业25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学科。校区专业设置过程中经过论证均按渤海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置,毕业生面向新区就业前景广阔。但是由于后期建设投入、专业培养成本、社会认可度等多方面原因影响,导致毕业专业人数出现以下问题,将对学生就业和新城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1、专业技术型毕业生比率偏低,开拓专业对口就业渠道困难

分析渤海校区设置的25个专业,专业技术型专业只有: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水产养殖学、水利水电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化学工程与工艺、室内设计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水产养殖技术、食品加工技术等11个专业。虽然专业比重占到44%,但专业人数比率仅有2014届的19.32%和2015届的33.64%。专业技术型毕业生最容易对口就业的,就目前的比率而言势必出现企业需求量大,毕业生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企业发展迫切需要人才,毕业生因为有就业选择二持就业协议观望。反之,占绝大比率的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管理学、艺术学毕业生因缺乏专业对口需求而就业困难。

2、高学历毕业生比率偏低,对新区科技拉动有限

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高学历人才是最为宝贵的人力资源。渤海新区2015年才能迎来农大首批本科毕业生,且本科毕业生只能占到当年毕业生总数的16.89%,2014年毕业生均为专科生。据悉农大近几年内没有到渤海校区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的计划。没有了高校科研的拉动作用,就失去了高校对地方经济最有力的科技支撑。

3、个别专业比率失调,直接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

以渤海校区会计电算化为例,2014、2015年毕业生所占比率分别为28.13%和21.16%

二、沧州渤海新区人力资源供给分析及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人力资源供给和结构是地方发展重要指标,对于分析就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人力资源供给分析:

常住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从2007年起,渤海新区人口增速逐步加快,2012年,全区居住满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规模已达54.6万人,渤海新区年平均自增率为7.07‰(不含黄骅市)。人口密度小。渤海新区人口密度为272.8人/平方公里,比环渤海五省(市)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少172.2人,与天津滨海新区的1112人/平方公里相比,沧州渤海新区的人口规模不大,城市人口密度不高。生态资源约束来看,可建设用地以外是生态用地,按照生态资源承载力,根据目前国际上可比城市的技术和生活水准,现代城市一般每人需要150——200平方米的绿色生态空间。渤海新区有1700多平方公里的非农用地、307平方公里滩涂、1051平方公里浅海,生态地区面积约为3058平方公里,得出渤海新区相应适度人口规模可以为203.8万人。

2、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人口年龄结构分析:成年型特征明显,人口抚养比率低。劳动适龄人口占61.32%。如何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在国际上尚无统一标准,一是由于人口的平均寿命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不断提高,二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地理位置、气候、风俗习惯、劳动就业制度等的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人口的平均寿命和就业者的退休年龄差异较大。但为了分析研究问题的方便,人们还是有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和界限是65岁以上老龄人占总人口比重是否大于7%。以中捷产业园区为例,2012年,常住人口为41472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11.99%(4973人),具有明显的老龄化型特征。加之人口文化结构中低素质人口比重较高,虽然沧州渤海新区高素质人口比重上升,低素质人口比重下降,但与河北省发达城市相比,依然是人口文化结构不合理,整体文化水平较低。

三、渤海新区城市建设与人力资源结构互动调整的对策分析

1、加大教育投入,促进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

教育是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地方高校则更是要面向地方经济,服务于地方经济,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渤海新区积极建设科教园区,吸引了河北农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建立校区,缓解了沧州市技能型人才需求与学科设置不适应的矛盾,这些高校根据区域资源优势、支柱产业和发展方向科学的预测人才需求设置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设特色专业,并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2、人力资源专业结构不断适应产业结构调整

篇(1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C-0039-03

学科专业群是社会需求变化与学校内在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学科专业群的完善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钦州学院涉海学科专业群的持续发展,必须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海洋学科的发展逻辑,采取科学的策略,在夯实基础、深化改革、提高水平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和完善自己的涉海学科专业群。

一、营造海洋学科文化氛围,浸润涉海学科专业群发展

蕴涵着学科内部成员共同认可并内化于心的道德观念、思想意识、信仰、工作态度,以及在教学、研究等学术活动中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学科文化,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当它呈现出积极进步的良性特征时,会派生出新的学科文化内容,或与不同的学科文化整合形成另一种新的学科文化体系,从而推动学科间的融合,促使学科向广度和深度迈进得以发展。同时,学科文化通过价值观念体系、工作习惯、思维方式等,对人的发展起着指导和规范作用,有助于人们在特定的环境熏陶中相互感染、相互学习、相互制约,形成统一规范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言行举止,起到增强学科凝聚力、协调人际关系、培养团队精神的作用,促进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学科专业群的形成。

然而,学科文化是一定范围内、在学科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从简单到复杂的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运动形态,必须通过建设和培育才能形成。钦州学院目前存在于涉海学科专业群和学科专业建设与管理中的“文化”因素,还缺乏科学意义上的海洋学科文化的特征。而涉海学科专业的发展离不开海洋学科文化的浸润与导引。钦州学院要引领涉海学科专业群持续、纵深发展,必须注重海洋学科文化与院校文化的营造,在尊重各个具体的海洋类学科文化的基础上,强调兼容并包的精神,突出跨学科的特点,保障涉海学科专业群能够在自由宽松、团结协作、公平竞争的文化氛围下发展。可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海洋科学文化的建设。

(一)凝练鲜明的海洋学科方向。要根据现有的涉海学科专业群基础,发挥自身的区位和地缘优势,着眼于广西建设“海洋强省”的长远发展,并充分预见到海洋科技的发展,围绕海洋学科方向进行凝练,大力推进涉海学科专业的交叉与融合,突破原有的学科界限,使海洋学科方向相对集中与稳定,涉海学科专业结构更加优化,涉海学科专业办学定位更加准确,建设重点更加突出,海洋特色更加鲜明,培养出新的涉海学科专业群,服务广西海洋经济发展。

(二)汇聚海洋学科人才,构建海洋学术团队。涉海学科学术队伍是海洋学科文化的载体,能够组织和带领学科成员开展教学、科研和各类学术活动的涉海学科带头人,对涉海学科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钦州学院要建设具有竞争力的涉海学科专业群,必须下大力气引进或培养在国内同一领域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和一批教授、博士,通过各种合作将广西区内外海洋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汇聚起来,并每年选派中青年教师赴国内外科研院所进修深造,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组建强大学科专业团队,形成涉海学科的老中青学术梯队。钦州学院要在涉海学科专业群的建设上有新的突破和大的发展,就要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和采取科学的策略措施,培养和增强学科团队、教学团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调动和激发学科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自己融入到涉海学科专业发展的集体事业中去,共同创造、分享学科专业的荣誉和成果,形成良好的涉海学科学术队伍建设环境和浓厚的和涉海学科文化氛围,在实现自我发展和满足高层次精神需要的同时,带动学术团队的成长和涉海学科专业群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塑造海洋人文精神和海洋科学精神。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科文化建设的培育。而学科文化在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钦州学院要打造海洋办学特色,其校园文化建设就应凸显海洋学科文化的内容,注重海洋人文精神和海洋科学精神的塑造。一是要积极组织校园海洋文化活动和开展宣传认识海洋、热爱海洋、保护海洋、合理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活动;联系地方实际,开展与海洋有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理论上探讨海洋文化的问题。二是建设具有海洋特色的高品位的建筑、设施以及以海洋为主题的景观,营造校园海洋文化环境,体现海洋学科特有的理念和学科发展的精神氛围。三是举办各种形式的涉海学科专业的科研教学学术交流活动,组织涉海学科的跨学科研究,为涉海学科注入生机和活力;推动学科间相互融合、渗透,促进涉海学科交叉综合和发展,使人才在学科文化的特定氛围中成长。

(四)创建良好的海洋学科文化发展的软硬环境。良好的软硬件环境既是形成学科文化的基础,又是涉海学科专业群持续发展的前提。软环境是指完善的组织结构和制度,以及良好的学术氛围。为此,要加强涉海学科专业群的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建设,坚持学术性价值导向,形成良好的尊重学术、尊重人才的校园人文环境,在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良性互动、和谐共进的人际关系,为学术发展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使海洋学科专业群在浓厚的文化氛围、自由的学术空气,平等、融洽的人际关系,民主、宽容的科学精神等文化层面上发展。硬环境是指要拥有开展教学科研的物质基础和平台,能够为学科发展提供良好的实验、研究环境和条件,包括有实验室、仪器设备或者相关研究基地、创新平台等。学科专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钦州学院,要创建良好的海洋学科文化发展的硬环境,保障涉海学科专业群的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大投入,加快建设步伐。一方面,应尽快建设好“北部湾海洋研究和教育中心”大楼,购置完善该中心所属各研究机构的仪器设备配置,强化涉海学科专业的实践基地建设,提高涉海学科专业教学仪器设备的现代化水平。另一方面,应根据北部湾沿海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需求,围绕海洋产业、海洋生态环境等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海洋科技研发重要领域,与区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融合多学科,规划建设北部湾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和北部湾临港产业科技创新平台。

二、建立涉海学科专业群与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

高校学科专业群建设在受到所在地区产业集群经济影响的同时,也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与学科专业群建设的关系通过人才供需结构和科技成果的应用得以反映。产业群发展和学科专业群建设的互动是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和提高的过程,要有效实现两者的互动必须建立相应的机制。钦州学院涉海学科专业群要想在服务广西海洋经济中持续发展,就要顺应海洋产业群发展的要求,深入研究广西海洋产业集群、产业链的战略发展对涉海专业人才层次、结构、规模的变化的影响,按照产业集群、产业链的发展战略要求,采取措施建立与广西海洋产业群发展互动的涉海学科专业群建设机制,使涉海学科专业群满足海洋产业集群、产业链对人才需求,实现广西海洋高等教育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

(一)建立与海洋研究机构、涉海企业人力资源的共享机制。进一步深化改革,采取措施促进涉海学科专业与海洋科研单位合作承担科研项目、开展课题研究;与涉海企业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加强产学研合作,广泛进行人员交流、合作开发活动,合办科技创新机构,人员培训机构和共建实验室等,把教育科研和实践教学扩展到企业生产、技术开发一线,把为海洋产业、涉海企业提供人才培养及培训工作与涉海学科专业建设相结合,从而形成教学和服务的统一、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的双赢,并通过制订的政策和制度建立双方的人力资源的共享机制。

(二)构建海洋行业(企业)参与涉海学科专业群建设的机制。学校在争取政府对涉海学科专业建设优先投入政策和加大扶持力度,引起社会对高校开设涉海学科专业关注的基础上,通过政府相关部门如海洋、海事等部门的组织协调,邀请海洋产业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参与论证涉海学科专业的发展规划,构建学校、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涉海学科专业群建设评估模式,建立涉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和发展状况跟踪调查制度;定期开展对涉海学科专业群建设的检查和督导,强化来自海洋行业等相关方面的社会监督机制,促进学校实现自主发展、特色发展,促进涉海学科专业建设始终贴近广西海洋经济协调发展。

(三)建立与海洋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多渠道筹资建设涉海学科专业的机制。钦州学院要把涉海学科专业群做大做强,必须解决涉海学科专业群建设经费的支撑问题和经费配套机制,以保障涉海洋学科专业群的建设顺利进行和持续发展。一是在广西实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时,争取自治区财政专项支持,逐年增加涉海学科专业建设经费投入,并列为常设预算项目。二是要争取海洋、海事、教育等部门对对接海洋产业发展开设的涉海学科专业,给予项目办学经费和资金政策等方面的倾斜支持。三是充分利用国家海洋产业政策和地方政府扶持海洋经济发展的措施,通过各种方式吸收企业等社会力量资金建设涉海学科专业。四是与海洋、海事管理机构和涉海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开展广泛的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实质性合作,争取更多的研究和发展资金,保障涉海学科专业群稳步发展。通过上述各种形式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实现涉海学科专业群建设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提高涉海学科专业群发展的能力。

(四)与地方政府及涉海企业建立紧密联系的工作机制。钦州学院应做到:一是与广西沿海地区市级政府建立和完善政策体系,打破高校服务地方建设、地方支持高校办学的政策瓶颈,通过明确双方发展海洋经济的责任与义务,制定科学的规划与实施计划,建立稳固有效的服务与支持关系。二是主动寻求与广西沿海地区市级政府或涉海行业(企业)共建的办事机构,通过其落实政策、沟通各方、传达需要、研究情况、解决问题,保障学校涉海学科专业群的建设能更好地服务地方海洋经济发展,以及使地方支持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促进学校发展的渠道畅通和工作常态化。三是积极与地方政府及涉海行业(企业)共建各类互动平台,如成立海洋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咨询服务站、科技开发与课题研究合作服务工作中心,定期开展活动,为涉海学科专业教学科研人员和地方及企业技术人员的直接交流与合作创造条件,进一步推动学校涉海学科专业群的建设及其直接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的适切度。

三、不断完善涉海学科专业群建设的运行机制

为了适应广西海洋产业群的不断发展,形成产业集群,钦州学院涉海学科专业应在现有涉海学科专业群的基础上,以重点海洋学科为核心,通过涉海学科相互间的耦合共振,对其他相关学科产生辐射与凝聚作用,将若干密切相关、互动性强的学科组织在一起,形成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多学科有机综合体,及其产生和发展的群落效应推动涉海学科专业集群的生长。然而,它的实现,必须以不断创新完善涉海学科专业群建设运行机制为前提。

(一)建立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在涉海学科专业建设中,实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以实施学科带头人负责制为切入口,根据涉海学科专业建设、海洋科技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需求,遴选和培养一批涉海学科专业带头人,加强创新型海洋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和涉海学科团队建设,打造涉海科技人才有序汇聚、健康成长、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以尽快提升涉海类师资与科技人才水平。学校要明确二级学院行政负责人与学科带头人之间的责权利,对学科带头人实行岗位责任制管理,赋予学科带头人一定权利、相应的职权。为了激发学科带头人的工作热情,鼓励创新,使他们的责、权、利相匹配,应制定学科带头人指导团队建设与管理的相关规定,对学科带头人的学术水平、思想政治表现、教学成果、科研能力、岗位聘任、队伍建设和培训、考核与奖惩等方面进行明确细致的界定,并定期考评。

(二)建立高校之间涉海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要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强与区内外的高校之间加强联系,开展海洋教育、教学、科研和产业开发等领域的合作,实行涉海学科专业共建,人才资源和教学资源共享;在广西区内开设有涉海学科专业的高校中,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教学互动合作机制和涉海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推动教师跨校教学,学生跨校选课,学分互认。钦州学院应首先通过利用建成的海船船员教育和培训中心和其他的海洋教育资源主动向其他高校开放,开创高校之间合作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局面。

(三)建立健全涉海学科专业群建设管理制度。学科专业群由于学科之间、专业之间、学科与专业之间具有交叉性、融合性,因此引出的矛盾和利益关系显得尤为复杂。学科专业群内科研项目的实施、成果的共享、工作激励机制等问题都有赖于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和评价机制去协调和管理。为适应涉海学科专业群的建设发展要求,钦州学院应建立健全包括行政管理、科研教学管理和资源利益分配等各项规章制度,用规章制度来理顺各种关系,使涉海学科专业群中既有激烈有序的竞争又有默契的协作,形成有机结合的状态,趋于发展的交叉性和融合性。同时,在涉海学科专业群的建设过程中,明确职责,完善监督管理和评价机制。通过建立和实施完善的管理制度,科学有效地处理既有精细分工又有广泛协作的学科专业群内的复杂关系;协调全体教学科研工作者的行动,激发他们的积极性;组织发挥涉海学科专业群各种要素的作用,提高学科专业群的整体效能;实施监督和评价,规范涉海学科专业群的建设;使涉海学科专业群的建设达到既定的规划目标,取得建设的最大化效益,健康持续地发展。

四、在融入区域创新体系中发展涉海学科专业群

区域创新体系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将经济发展的新要素或实现要素新组合方式引入区域经济系统中,从而形成促进创新所需的各种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各种先进要素得到合理配置和使用的体系。地方高校是区域创新体系不可缺失的主体要素,钦州学院应发挥区域创新体系主体要素的作用,发展涉海学科专业群。

(一)主动融入区域创新体系,推进涉海学科专业群发展。学科专业建设是高校提高办学水平、创新知识、培养人才的重要基础和手段,也是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产业的发展需要高校学科创新的推动,产业集群是科技创新的有效温床,是创新因素的集聚和竞争动力的放大,地方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只有紧密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的需要,才能有所创新,有所作为,才能创出特色。因此,钦州学院应在与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相关联的学科领域有所作为,涉海学科专业群的建设应主动与广西海洋产业融合,把涉海学科专业的创新动力和资源集中到海洋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目标上,即融入区域创新体系中,力求涉海学科专业群的发展与区域创新体系及创新对人才的需求吻合,与广西海洋产业规划的要求相一致,大力发展与海洋新技术、海洋新产业相关的学科专业,构建新的涉海学科专业群。从而实现涉海学科专业群的持续发展,形成自身的地方性、海洋性办学特色。

(二)产学研结合实现区域创新主体要素融合,增强涉海学科专业群发展的动力和资源。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三个创新主体要素,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同开展技术创新的活动,既是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结合的必然产物,又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钦州学院要实现涉海学科专业群建设与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相结合,就应加强与海洋科研院所和涉海大中型企业的合作,走产学研合作办学的道路。通过产学研结合的形式,实现区域创新主体要素的有机融合,涉海学科专业群建设与海洋科研机构、企业紧密的结合,不仅能使人才资源、科研资源、智力资源等社会各类资源得到整合,实现有效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