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生态环境效益分析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6-0142-03
前言
土地作为稀缺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中的主体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趋重要,制约性也日益明显。而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和人口的高速增长导致非农业用地急剧膨胀,城市化进程加速,农业、城市、交通及工业等各业用地之间的需求矛盾日益加剧。对土地的利用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统一,土地利用不是单纯的经济利用,而应该是在强调生态利用的基础上的生态经济利用,即既要追求经济利用和社会稳定,也要强调生态效益。因此,土地利用效益中要兼顾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一、研究区概况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省会,是中国东北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省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居第二位的特大城市。全市土地面积5.31万平方公里,辖8区10县(市),2008年总人口989.9万。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是连接欧亚大陆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近年来,哈尔滨经济高速发展,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 436.8亿元,比上年增长16.37%。从2002―2007年,哈尔滨地均GDP由2 382万元/km2,增长到4 667.73万元/km2。生产总值由12 642亿元增长到24 768亿元。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由4.75 m2增加到6.65 m2。但是废水排放达标率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却有逐年降低的趋势(如表1所示)。
二、评价模型
(一)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评价函数模型
fi=wijxij F(X)=wifi(1)
gi=pijyij G(Y)=pigi (2)
式中:Xij,Yij为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各指标的标准化值;wij,pij为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各指标的权重;fi,gi为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目标层得分;wi,pi为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目标层权重;F(X),G(Y)为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综合得分。
(二)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指数评价模型
T=α×F(X)+β×G(Y)(3)
T为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指数,α,β为待定系数,依据土地利用中社会经济效益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相对重要程度确定。
(三)土地利用协调度评价模型
根据协调概念的定义,F(X),G(Y)的离差越小越好,C为协调度,反映了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的协调程度;k为调节系数,一般情况下,5≥k≥2。它反映了在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综合效益或发展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即F(X)与G(Y)之和一定),为使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复合效益或发展水平(即F(X)与D(Y)之积)最大,两者进行组合协调的数量程度。显然,0≤C≤1,协调度C达最大时即最佳协调状态;反之,协调度C小,则越不协调。
C=K(4)
(四)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度模型
协调度C是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相互协调的重要指标,它对于约束环境与经济的发展行为,促进两者健康协调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协调度在有些情况下却很难反映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整体功能或综合效益的大小(或发展水平)。因此,引入度量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高低的定量指标“协调发展度”就十分有必要。
D=(5)
(五)耦合度模型
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概念推广得到多个系统相互作用耦合度模型,即:
R=(u1,u2,u3,…,um)(ui+uj)1/n (6)
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具有耦合关系,他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土地利用效益系统是非线性系统,借助物理学中的耦合概念可以建立二者之间的耦合度模型,由此得出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度函数,可以表示为:
R={[F(X)G(Y)/[F(X)+G(Y)(F(X)+G(Y))]}1/2(7)
三、数据处理与结果评价
通过确定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得出哈尔滨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指数,以及协调度、协调发展度、耦合度(如表3所示)。
由计算结果得知,哈尔滨市2002―2007年生态环境效益指数波动较小,属于平稳上升阶段,说明哈尔滨市生态环境势态良好,生态环境指数由2002年0.468到2007年0.496。2003年和2005年指数值相对较高,这一方面反映哈尔滨生态环境建设情况基本良好,另一方面暗示着它的环境保护政策执行情况较好,而同阶段中,社会经济效益则变化明显,由2002年0.275发展到2007年的0.464,说明近年来,哈尔滨市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尤其是2002―2004年,呈直线上升趋势,到2005年和2006年有缓慢下降趋势,2007年又达到0.464的高值,说明哈尔滨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经济发展的同时没有对生态环境破坏,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呈现正向发展的方向。
通过计算我们得出哈尔滨市2002―2007年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关分析图,如上图所示,土地利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度呈波动上升趋势,协调发展度趋势与协调度相似,总体上呈协调关系,说明哈尔滨市六年来,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关系良好,经济的发展没有破坏到生态环境,反而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尤其是耦合度也是非常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显著。
结论
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具有系统的相关性,他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土地利用效益系统是非线性系统,借助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可以建立二者之间的相关分析模型,结合哈尔滨市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土地利用效益相关分析。总体看来,2002―2007年六年间,哈尔滨市土地利用效益处于协调发展阶段。
为维持土地利用效益协调发展的趋势,土地资源开发要在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土地利用集约水平的同时,注意经济结构优化,通过科技创新,降低能耗,加大对环境的投入,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1.1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包括水利建设项目达到设计规模所需由国家、地方、集体和个人以各种方式投入的主体工程和相应配套工程的全部建设费用,包括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固定资产投资以工程总投资的90.00%计,即调整前工程投资为371.69万元,调整后为334.52万元,作为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投资。
1.1.2固定资产折旧费工程经济使用年限按30年计算,采用静态折旧法(不计利息),公式:d=k(1-3%)/n,式中:k-工程设施投资;n-折旧年限;d-年折旧费。计算分摊年折旧费用为10.08万元。
1.1.3年运行费用年运行费用指项目区的节水灌溉工程实施后,项目运行期每年所需支出的新增加的运行费用,年运行费主要包括工程维护费、燃料动力费、管理费及其他费用。程维护费:按总投资的1.50%计算,共计5.53万元。燃料动力费:燃料动力费指机泵正常运行时所需消耗的电量,项目运行后年总耗电量为8.9万度,每度电按0.27元计算,年电费为2.43万元。管理费及其他费用:按总投资的0.55%计算,共计2.0万元。则项目年运行费用为9.96万元。
1.1.4效益分析根据以上费用及效益计算结果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社会折现率按12.00%计算,现金流量表及各项指标计算结果如下: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21%>12.00%;经济净现值:ENPV=415.80>0(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1.63>1.2本项目的经济内部收益率大于社会折现率12.00%,经济净现值大于零,经济效益费用比大于1.20。因此,该项工程经济上是可行的、合理的。
2社会效益分析
本工程的建成不仅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也将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该工程的建设,将加快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大大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同时,该工程建成后将有效减少输水损失,大大改善项目区的灌水条件,杜绝跑水、漏水现象,节约水量,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活环境。
3生态环境效益分析
项目实施后,通过管道输水到林区进行灌溉,减少了渗漏,节约了用水量,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对改善项目区局部小气候、提高水土资源的利用率,调整生态林种植结构,可使当地土壤得到改良,提高了生态林的生长成活率,减少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农民收入,有效促进了当地水土环境及生态环境健康发展。
一、引言
生态系统为经济发展提供自然资源与环境保障是经济活动的载体。当生态系统的物质流、价值流、能量流运转通畅时,整个系统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当经济高消耗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与破坏,生态系统则会阻碍经济发展,进而造成生态经济系统结构与功能恶化。
行政村是以一定数量的农村居民为主体的社会、经济、科技、生态环境的复合系统,农业行政区划的基本单元。村作为一个生态系统,不断与环境的物质、能量、价值及信息进行交换。以村级为单位构建科学的村级生态系统发展模式,势必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技及生态环境的发展,实现农村的和谐发展。
二、村级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原理
1、生态平衡
村域可持续发展模式要求:生态平衡,即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循环顺畅,价值效益与生态效益实现最大化,生态系统调控能力很强。村级生态系统在达到生态平衡的同时,实现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
2、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改变了粗放型的线性经济模式,提出资源――产品――再生利用的封闭流程,属于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统。村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要求实现“三化”,即资源循环利用减量化、环境循环无害化、废物循环替代与资源化。
三、村级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原理
1、依托本地资源
本地农业发展模式的确定要根据本地域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生产技术,采取最佳的农业生态模式与具体实施途径。在确定发展模式时,应在依托本地资源,首先要改变其与环境适应的经济结构;其次改善与恢复有利于生产模式实施的环境条件。
2、循环利用资源
持续、高效的村级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应该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包含农、林、牧、渔及农产品加工业的综合发展模式。在选择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时,村域须依据本地资源及经济条件,调整生产结构,把各子系统依据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科学的联系起来,实现农副产品及废弃物能的有效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提高光合作用的利用效率。
3、注重可持续发展
村级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目标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内的综合效益,生态效益是前提,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改善是最终目标。村级生态系统要协调其农业相关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子系统间关系,促进子系统间物质、能量、价值的良性互动,最终实现生态系统的功能最大化。
四、村级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构建
(一)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是将林果与农作物通过时间与空间的科学搭配,在同一土地单元上同时经营,即可以实现增加农作物的产品效益,又起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循环经济的作用。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模式可以促进农林、农牧等产业间的相互协调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作区资源利用率。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可以实现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与提高农民收入等综合效益。
1、林果业多元复合种植模式
该模式要求在保持种植数量与规模的同时,扩大其它林果如苹果、桃等作物的种植规模,最终形成“一元为主,多元发展”的林果种植格局。
选育优良的林果株系,引进品质优良、丰产高效、抗逆性强的林果品种及林果加工技术,合理调整早、中、晚熟品种构成比例。
效益分析:通过改善作物品种,增加作物种类的方式实现农业系统稳定性,促进果业更新换代,调整果品成熟期,改善本地农业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2、林果――粮立体生产模式
在时空上利用作物与林果间的互补关系与资源差异,在林果株行距间种植粮食、蔬菜、药材等经济作物,例如林果间种植的作物包括:(1)豆类、油菜、花生、麦类等粮油作物及牧草等其他经济作物;(2)喜阴湿环境的草本与藤本药材,从而形成立体的农林复合种植模式。
这种模式既能提高复种指数,增加产出,又巧妙地应用了生物间的相互竞争和相互促进的生物原理,减少病虫害,培肥地力,提高产量,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从经济效益分析,林果――粮立体生产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降低了经营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动植物种类,进而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二)“果――畜――沼”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果――畜――沼”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是依托林果资源,集林果、沼气、畜牧能源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它以沼气发酵环节为连接转换点,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能量流、物质流的多层利用,建立起规模化养殖、沼气能源、林果生产的发展模式,实现生产良性循环。该模式实现了生产与生态的科学结合,以沼气为转接点,将种植业与畜牧业有效结合,通过秸秆饲料化降低农业废物排放量,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该模式增加了分解者链环,进一步实现食物链增值,实现了物流循环的多层次利用。
效益分析:1、经济效益分析。(1)直接能源效益:沼气作为生活燃料,即缓解能源危机,又增加农民收入;(2)林果业经济效益:用沼液作为药物防治林果病虫害。沼液、沼渣作为饲料饲喂动物,或者有机肥料,实现废料有效利用;2、生态效益分析。沼气作为新型燃料,有利于减少碳排放,缓解温室效应。
中图分类号 X1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1-0252-03
要实现海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走用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协调发展道路[1-2]。目前,对我国海域使用效益的研究甚少,狄乾斌等[3]运用均方差权重法对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全国性评价,段晓峰等[4]根据生态位态势理论,运用多边形综合指标法,评价了我国不同区域间海洋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益差异。而对同一海域不同时期的用海效益研究报道就更加少。
用海效益可以直接体现人海关系,用于衡量海域使用水平,反映单位面积海域投入与物质产出的效果,涉及经济、社会、生态与环境等方面。为了综合评价广西钦州地区海域使用效益,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态势,采用定量方法,研究区域内海域使用效益的变化规律及趋势,并且为实现海域使用结构适应于当地发展的优化组合,提出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数据来自钦州市海洋局每年统计的海域使用现状数据,2002—2010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广西统计年鉴》《钦州年鉴》《广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已发表的相关论文数据。在获取2002—2010年钦州市社会经济及海洋自然、经济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出钦州市海域使用效益指标数据。
1.3 研究方法
目前,关于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的研究方法,学者们采取的方法有功效系数法、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TOPSIS模型等方法[5-8],并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但是对海域使用效益评价的研究甚少。在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的研究方法,采用TOPSIS模型方法对钦州市海域使用效益进行评价。
1.3.2 指标权重的确定。指标权重可以反映评价指标对评价结果的重要程度,有多重方法来确定指标权重。本文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该方法属于客观赋权法,客观性较强,其原始数据采用各指标实际数据,并非评价人的主观判断,是经过一定数学处理后获得的权重。各评价指标权重见表2。
1.4 用海效益评价模型
本研究采用TOPSIS模型,即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该模型于1981年由Hwang C L和Yoon K首次提出。TOPSIS模型评价的基本原理: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计算最劣解(负理想解)和最优解(正理想解)。根据二者之间的距离,最后求取各评价对象与理想方案的相对接近程度。具体的评价步骤如下。
2 结果与分析
2.1 海域使用经济效益分析
2.2 海域使用社会效益分析
2.3 海域使用生态效益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的TOPSIS 评价模型对钦州市2002—2010年的海域使用效益进行了评价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期间钦州市海域使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逐年提升,但是逐年下降的生态环境效益制约着海域使用综合效益的提升,因此要充分考虑三者协调发展。总体上,本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钦州市海域使用效益动态变化情况,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生态环境效益方面的指标都是负影响指标,正影响指标的原始数据很难获取或资料不全,所选取指标并不能比较全面反映出海域使用的生态环境效益。另外,海域使用效益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反映,虽然有关指标的选择、权重系数的确定在国内尚无统一标准,但是用简单的数量指标来表示复杂的海域使用效益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4 参考文献
[1] AGUIRRE-MUNOZ A,BUDDEMEIER R W,CAMACHO-IBAR V,et al. Sustainability of coastal resource use in San Quintin,Mexico[J].Ambio,2001,30(3):142-149.
[2] EUROPEAN SCIENCE FOUNDATION(ESF).ESF marine board position paper 5:integrating marine science in Europe[EB/OL].[2002-11-01].http://.
[3] 狄乾斌,韩增林.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综合效益的评价探讨[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3(3):16-18.
[4] 段晓峰,许学工.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效益的地区差异评估[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5(6):1055-1060.
[5] 马晓婧,刘学录,张丽萍.庆阳市西峰区土地利用效益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2012,37(2):59-64.
[6] 张旺锋,林志明.兰州市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5(5):99-103.
Abstract: the land consolidation benefits land consolidation is a basic research work, the land arrangement is to promote the cau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good; The main goal of the land consolidation is continuous exploration overall efficiency of land arrangement, i.e., land through sorting ultimately get after the social benefit,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is a body comprehensive benefits.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s land consolidation benefits to carry on the detailed analysis and research,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land consolid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 of quality.
Keywords: land consolidation; Benefit; Analysis;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F30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土地整理能够实现土地的循环利用,其对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及促进生态环境良好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土地整理效益研究是土地整理技术研究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其是促进土地整理事业持续良好发展的重要保障,分析土地整理运行过程中对国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等造成的影响,能够将土地整理理论进一步的完善,同时还使得土地整理实际运行行为越来越规范。虽然国内与西方国家的土地整理无论是在目标,还是在技术等各个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不过从客观角度而言,实行土地整理能够促进农业产量、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同时对于促进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以及为人类创造出优质的环境氛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我国土地整理效益的内涵
我国从一开始实行土地整理工作阶段,就特别重视将社会、经济、生态这三种效益综合起来共同发展,然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土地整理事业的实际发展水平还不够完善,致使我国土地效益评价只将经济效益评价作为主体部分。从各级地方政府向国土资源部门递交的土地整理工作实施情况以及其项目可行度研究报告中看出,对于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分析比较关注,而对于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没有过多的重视。经济效益评价涵盖的主要内容是土地整理实际运行中所获取的一切收益;社会效益分析涵盖的主要内容是土地整理过程中对社会进行良好的服务,其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存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生态效益分析涵盖的主要内容是土地整理过程中对一定区域内的土壤、水资源等环境及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所以,当前我们不仅要对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同时还要对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
2.对土地整理的整体效益进行分析
2.1对经济效益评价分析
土地整理经济效益主要指的是将投资行为或者其他经济行为作为主要部分,通过土地整理过程中所获取的所有收益,即经济效益。从西方国家成功的土地整理工作实践经验来看,土地整理过程中的资金主要是从三个渠道获取的,分别为国家(涵盖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土地整理相关的企业、土地整理范围内的土地所有人。当前,我国在开展土地整理工作过程中主要以国家作为投资主体部分。
土地整理投资人十分热衷于开展土地整理工作,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能够利用土地整理这一渠道获取更大的收益。土地整理过程中得到好处最多的要属土地整理区域内的农户们,因为土地经过整理之后他们的生产成本得到了进一步的降低,而总产量却呈现出提高的趋势。
2.2对土地整理的社会效益分析
指的是土地整理过程所获取的整体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提高就业机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土地整理社会效应涉及面极为广泛,其具有间接性、滞后性以及潜在性的特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会与经济效益及生态环境效益之间混淆,辨别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性。本文对土地整理的社会效益归纳为了三点:第一点是,土地整理后对农村社会环境的影响;第二点是,土地整理后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第三点是,土地整理后对利用自然资源的贡献。
首先,土地整理对农村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当前时期,我国土地整理的主要任务就是进一步加大耕地面积,以此将各种工程建设与其他建设设施占用耕地的问题有效的解决,这对于处理人多地少问题非常有帮助,从而使得一定时期内自己所生产和储备的粮食能够满足粮食消费总需求。二,现阶段,我国大都以农田整理与村庄整理为主,土地整理的核心部分主要在农村区域,有效的将不发达地区的贫困现象全面的改善了,拉近了城市乡镇群众的生活方式,推动了农村朝城镇化方向发展的步伐;三,当前,农村田间道路、村屯路的供电设施与排水设施的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从而为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提供了便捷。
其次,土地整理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一,随着土地整理的进行,使得耕地面积扩大、土地生产能力水平提高、生产成本降低,从而影响到农民对土地投入与产量之间的比率,进而影响了农民的年均收入;二,土地整理后,使得劳动场所进一步增加,各个生产行业涌现,有效的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三,土地整理后,使得农村各种农田水利设施与交通设施更加的完善,从而推动了农村朝着规模化、机械化的方向发展,对于促进现代农业技术的广泛运用十分有利。
另外,土地整理对利用自然资源的贡献具体体现为:一,土地整理后能够确保土地循环利用,其有效的将以往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改善了,同时还避免了土地利用中各种制约因素的发生,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土地的实际利用率及耕地总面积;二,在干旱区域,土地整理过程大量的建立蓄水、节水等各种设施,对各种水资源进行了合理的利用;而在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土地整理过程中建立的诸多的提水设施,有效的利用了陆地水。
2.3土地整理生态环境效益分析
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指的是投资行为的主体经济对生态环境系统的整体结构与功能作用造成的影响,最终导致生态环境系统对人类的日常生产生活质量水平发生的生态效应,不过这种效应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也就是投资行为后的产生的结果,一方面会使得生态环境系统产生正面效应,另一方面也会产生负面效应。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系统整体结构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土地整理后致使生态环境系统中各个组合的要素彼此之间的关联与其空间配置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比如土地整理后,水资源与土地资源整体结构出现了变化、各种生物出现了多样化等等。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系统功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地整理后,使得人类原本在自然环境中正常生产产品的能力发生了变化;比如土地整理后,使得土地投入与产出发生了变化等,土地整理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地整理后,使得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与人类生产生活环境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比如土壤质量发生了变化、耕地面积发生了变化、区域内部环境发生了变化等。
当前,我国土地整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实际进行土地整理过程中对于经济效益比较关注,生态效益方面关注的甚少,主要是因为经济与生态这两种效益在土地利用者身上所产生的利害关系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通常而言,经济效益与土地利用者当前的利益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生态效益主要与社会未来发展中的利益有着紧密的关系;所以,我国在进行土地整理过程中采用了不切实际的方式及技术操作方法,比如,实行了单一连片的种植,从而对土壤养分的循环效益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机械填埋导致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土料分散,同时,由于在整理过程时使用了大量的水泥,对农田物种的延伸造成了影响,并且各种建设使得生物繁衍、生活的环境进一步恶化,以上种种现象最终导致了负面生态效应的发生。
3.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土地整理所要实现的目标就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环境效益这三大类,并且这三种效益在土地整理具体项目中是共同生存、相互互补的。所以,土地整理过程中应充分的将这三种效益存在的利弊行为进行充分的考虑,结合综合效益的基本原则,合理的分配各种土地资源。
参考文献
[1] 齐伟.区域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2] 徐建春.联邦德国乡村土地整理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农村经济,2001,(6)
[3] 王万茂.土地整理产生、内容和效益[J].中国土地.1997.(9).
[4] 严金明.钟金发等.土地整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土地利用现状,采取行政、经济、工程、技术、法律等手段,通过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调整,对土地资源进行重新分配,以达到协调人地关系,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资源条件分析是进行土地整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摸清土地整理项目区的资源状况,才能因地制宜地对项目区进行科学的规划,全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确保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达到合理的协调统一和效益的最大化。本文以三沟镇土地整理项目区为例,在资源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土地整理项目进行效益分析与评价。
1.项目区基本概况
项目区位于承德县三沟镇老牛河中游,介于东经118。12'21”~118。15'49",北纬40。59'30"~41。02'43"之间,涉及承德县三沟镇的二沟、北杖子、三沟、东庄、苏家营、孤山等6个行政村,总规模为558.7hm2。
1.1自然条件
项目区地处西河北岸、老牛河及老牛河与西河交汇处的小冲积平原上,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度在405~420m之间。气候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9.1口,年降水量550mm,多集中在六、七、八月,降水量合计357.5mm,占全年降水量的65.1%。年平均蒸发量908mm,为年降水量的2.8倍,尤以春夏两季的蒸发量最大,易造成春旱和伏旱。太阳辐射总量为129.8千卡/cm2,年平均日照2702.9h,无霜期平均132天,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为3000℃,能满足一年一熟的热量需要。
土壤以草甸褐土为主,土壤质地以轻壤为主。耕地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速效钾相对较丰富,处于中等偏上。
1.2社会经济条件
项目区所在的6个行政村,总人口为8726人,占全镇人口总数的40.16%。人均耕地面积0.088hm2/人,比全县人均耕地(0.076hm2/人)略高。经济以农业为主,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夏玉米等。农民人均纯收入1293元/人,低于全县1321元/人的平均水平。农村劳动力占项目区人口总数52.5%,劳动力资源充足。
1.3基础设施现状
京沈北线(原101国道)由东南向西北穿过项目区,为项目区主要交通干道,其他田间道路与此相通,但宽窄不一,坑洼不平;在老牛河和西河的沿岸,修有河坝,防洪设施比较完备;区内没有配套的灌溉和排水设施,大部分农田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10kva高压线自西北向东南穿过项目区,变电设施基本齐全,电力供给有保障;区内有零星林地分布,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少。
2.资源条件分析
2.1土地资源分析
2.1.1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区土地总面积558.68hm2,其中耕地482.81hm2,占项目区土地总面积的86.42%;坑塘水面2.19hm2,占0.39%;农村道路1.10 hm2,占0.02%;未利用土地72.58hm2,占12.99%。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见表1。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表
表1 单位:hm2
权属
单位
农用地
未利用地
合计
耕地
其他农用地
其他土地
未利用土地
灌溉水田
水浇地
旱地
菜地
坑塘水面
农村道路
滩涂
荒草地
孤山
70.16
2.23
0.18
3.24
0.48
76.29
苏家营
89.91
1.91
0.20
6.25
2.73
101.00
三沟
167.75
1.58
0.32
22.27
8.88
200.8
东庄
17.89
38.42
0.18
0.52
16.05
73.06
北杖子
3.08
79.66
4.48
2.19
0.16
6.67
5.49
101.73
二沟
5.74
0.06
5.80
小计
17.89
3.08
451.64
10.20
2.19
1.10
38.95
33.63
558.68
2.2.2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土地质量差,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低
低产旱地面积451.64 h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80.84%。耕地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处于中下等水平,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土地产出率低。项目区内存在2.19 hm2的坑塘水面,常年闲置,无法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
(2)林木覆盖率低,生态环境差
植被稀疏,只有零星林地分布,林地内树木缺株断带,树木老化、枯死现象普遍,基本失去了生态防护功能,项目区生态环境差。
(3)基础设施状况差,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
无灌溉设施,无法有效实施灌溉;内、外沟渠长期弃置不用,淤积严重;有一部分配套田问路和农村道路,但未经合理规划,路面宽窄不等,且多为土路,不能满足机械化作业要求。
(4)重用轻养,经营粗放
广种薄收现象普遍,实行粗放经营和掠夺性经营,不注重对土地的养护,致使土地生产能力越来越低,土地退化现象严重。
2.2.3耕地整理潜力分析
土地整理的最终目标是增加耕地的数量,提高耕地的质量,不断地增加土地的单位面积的产出率,保障粮食和其他主要农副产品的持续稳定供给,改善农民生活和农村社区基础设施条件,加快农村现代化步伐。
通过对项目区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和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项目区增加耕地的潜力主要来源于未利用地中的荒草地和开发滩涂。
现有未利用地72.48 hm2,其中荒草地10.39 hm2,滩涂38.95 hm2。经土地平整,增施有机肥,可新增耕地57.89 hm2,新增耕地率达到10.40%。通过实施土壤改良,使其变成高产、稳产良田。
现有低产旱地451.64 hm2,年均亩产低于500kg。这部分土地的主要限制因素是缺水,通过新建农田灌溉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使低产旱地变成高产稳产良田,年均亩产达到900kg,土地产出率提高80%。
现有坑塘水面3.0 hm2,常年闲置,淤泥淤积。通过整理变为养殖水面,可增加当地农民的农业收入,提高当地的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当地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
最终把项目区建成土地平整、田块成方、面积适度、四周林网、路渠成行、灌排分开、生态环境良好、便于机械操作、具备规模经营条件的高效农田。
整理前后各类用地指标变化情况见表2。
整理前后各类用地指标变化统计表
表2 单位:hm2,%
地 类
规 模
比 例
整理前
整理后
增加
整理前
整理后
增加
耕地
旱地
451.64
水浇地
3.08
540.70
菜地
10.20
57.89
86.42
96.78
10.40
灌溉水田
17.89
林地
农田防护林
3.69
3.69
0.66
0.66
其他
农用地
坑塘水面
2.19
-2.19
0.39
-0.39
养殖水面
3.00
3.00
0.54
0.54
农村道路
1.10
5.92
4.82
0.2
1.06
0.86
沟渠
5.37
5.37
0.96
0.96
未利用地
荒草地
33.63
-33.63
6.02
-6.02
滩涂
38.95
-38.95
6.97
-6.97
合 计
558.68
558.68
100
100
2.2水资源分析
2.2.1水资源状况
地表水:经承德县水利部门测算,项目区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深124.1mm,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9.33万m3。
地下水:地下水分布情况自上而下大致可分为3类含水层:潜水、风化裂隙水(风化壳潜水)、浅层裂隙水。潜水:储存在第四纪松散层中,沉积厚10~15m,局部6~8m,水位埋深3~5m,含水层4~6m,分选性好,透水性良,水量丰富单井出水量可达loom3/h以上:风化裂隙水:因风化裂隙发育,泉水出露广泛,出水量3.6~36m3/h,风化厚度5~20m,可供生活用水;浅层裂隙水:水位埋深25m以下,出水量21.6n13/11。各类水的矿化度在0.5~2.0g/l之间,水质良好。
近年来,气候连年干旱,天然降水逐年减少,地表水已不能作为农业生产的可靠水源。地下水位降低,潜水和风化裂隙水已不能满足项目区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迫切需要开发浅层裂隙水,来满足项目区农业生产的需要。
2.2.2农业需水量估算
根据承德县降水资料,参照《中国主要作物需水量与灌溉》和《河北省用水定额》(试行),以及河北省水利技术试验站灌溉试验研究成果,结合当地用水习惯,确定不同种植结构的灌水定额和灌溉定额,推求项目区整理后总灌溉水量。见表3。
表3各种作物灌溉用水量表
种植作物
面积
(hm²)
灌水定额
(m³/hm²)
灌水次数
(次)
灌溉定额
(m³/hm²)
灌溉用水量(万m³)
地膜水稻
250
900
4
3800
90.00
蔬菜
200
750
5
3000
75.00
夏玉米
90.70
750
2.5
1875
17.01
合 计
182.01
2.2.3供水量估算
运算下列公式,可计算出项目区地下水可利用量共计191.35万m3。
w 开=入w补
式中:
w开为地下水可开采量(万m3/年);
入为开采系数,根据《承德县水利志》和现有实测资料,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能以及开采后不致引起地下水持续下降、水质恶化等条件下确定地下水开采量,老牛河流域的开采系数一般取值0.90。
w补为地下水总补给量(万m3/年),项目区内地下水的补给主要包括降雨入渗、地表径流、出山口后渗漏补给和地下径流侧向补给。
经过计算,推算出项目区地下水总补给量191.35万m3。
2.2.4水资源平衡分析
水资源可利用量为191.35万m3,农业需水量为182.01万m3(见表3)。可知供需水之间的比例为191.35/182.01=1.05:1,可见,项目区水资源能够满足农业用水的需要。项目事实后,采取节水措施并设计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和适当的种植结构,如采取秸秆还田、地膜覆盖、使用蒸腾抑制剂等农艺节水措施和化学节水措施,可减少作物腾发量30mm。因此,水资源供给完全能够满足项目区灌溉要求。
3.效益分析
3.1土地整理效益分析的目的及意义
土地整理效益分析的目的是为土地开发整理提供科学的分析依据,通过这一科学决策的实施,去影响农业生态环境系统,提高农业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使人类——土地——环境成为和谐的统一体,取得土地整理的最佳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在土地整理过程中,效益的预评估是预测土地整理合理与否的重要步骤。通过综合效益分析,可以比较清楚的认识到不同的土地整理模式对社会、环境所产生的效果,以及时地采取措施调整用地结构和整理模式,按经济、社会、生态规律来改善农业系统的运行。
3.2土地整理效益分析
3.2.1经济效益
土地整理经济效益是指投资行为主体或其他经济行为主体通过对待整理土地进行资金、劳动、技术等的投入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本文对项目区的经济效益采用静态分析法分析。
(1)生产成本
农业生产资料成本构成:种子、肥料、农药、用电量、机械作业费等。依据当地生产经营状况,确定生产资料成本见表5。
农业生产耕作成本构成表
表5 单位:元/亩,元
种植种类
地膜水稻
蔬菜
夏玉米
总成本(元/亩)
305
500
157
用种
40
60
7.5
肥料
120
160
66
农药
10
100
10
用电量
39
80
25.9
机械作业费
75
75
40
其他
21
25
7.6
(2)年效益
整理后,项目区形成旱能浇,涝能排的高产、稳产田540.70hm2。随着生长条件的根本好转,种植结构调整为种植地膜水稻、夏玉米等农作物和蔬菜等经济作物。调整后的经济效益分析见表6。
表6 项目区整理后年经济效益分析
作 物
地膜水稻
蔬菜
夏玉米
耕地面积(hm²)
250
200
90.7
单产(kg/hm²)
10500
22500
6000
总产量(t)
2625
4500
544.2
单价(元/kg)
1.4
0.6
1.0
产值(万元)
367.50
270
54.42
投入(元/hm²)
4575
7500
2355
总投入(万元)
114.38
150
21.36
纯投入(万元)
253.13
120
33.06
纯收入合计(万元)
406.19
整理前,灌溉水田的面积为17.89 hm2,水浇地的面积为3.08 hm2,旱地的面积为451.64 hm2,菜地面积为lo.2 hm2。项目区整理前年经济效益分析,见表7。
表7项目区整理前年经济效益分析
地类
灌溉水田、水浇地
旱地
菜地
作物
水稻
夏玉米
蔬菜
耕地面积(hm²)
20.97
451.64
10.20
单产(kg/hm²)
4500
4500
18000
总产量(万kg)
11.00
203.24
18.36
产值(万元)
15.41
203.24
11.16
总投入(万元)
7.86
135.49
6.12
纯投入(万元)
7.55
67.75
4.89
纯收入合计(万元)
80.19
综上,整理前的纯收入为80.19万元。则整理后净增纯收入为326万元。
投资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的具体计算公式为:
投资收益率=(新净增纯收入/项目总投资)*100%=23.49%
投资回收期=1/投资收益率=4.26(年)
通过分析,该项目的实施经济可行。
3.2.2生态效益
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就是土地整理投资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影响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从而使得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条件和质量产生直接和间接的生态效应。对土地的局部平整,土壤的改良,改善了土壤的团粒结构,提高了土壤肥力,生物资源得到保护和繁衍增殖;建设健全该区的道路与水利排灌系统,从而达到增加有效灌溉耕地,提高土壤的利用率;通过对坑塘水面的整理,有效增加水域面积,可以有效改善项目区局部小气候,增加湿度;植树46320棵,完成道路绿化林带、农田防护林网的建设,使林带、林网的配置方向、林带防护间距等均符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及林业行政管理部门颁布的相关标准,林木覆盖率达到3.91%。加上附近山林,将大大增加项目区内生态系统的容量。从而,使项目区进一步提高了防风固沙、防治水土流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降低了项目区内土地水侵、风蚀、水土流失的可能,更加可以起到调节气温,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最终使区内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并逐步改善。使项目区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
3.2.3社会效益
土地整理的社会效益指土地整理实施后,对社会环境系统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宏观社会效应。即土地整理在获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基础上,从社会角度出发,为实现社会发展目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缩小城乡差别、公平分配等)所作贡献与影响的程度。
3.2.3.1耕地面积增加
通过土地整理,目前大面积的未利用土地、河滩地将得到整理利用,增加有效耕地57.89 hm2,耕地面积增加率为10.4%。耕地面积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使人地矛盾得到缓解,从而起到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作用。
3.2.3.2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
通过土地整理,目前耕作不便的状况将得到彻底改变,将形成配套完善的田间道路系统和农田灌排系统,所有的耕地将成为早涝保收的标准农田,耕地质量将得到全面提高。
3.2.3.3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项目实施后,耕地的生产力将会逐步提高,有利于农民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从而提高产量和改善农产品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总上所述,可见本项目社会效益明显,经济效益良好,生态效益显著,具有较高的综合效益。
4结束语
资源条件分析和效益分析是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投资前期工作的中心环节,是项目决策的依据,其目的是论证项目是否适合建设、技术上是否可靠、经济上是否合理。本文在项目区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分析的基础上,对该项目实施后的效益进行了预见性的分析,是对土地开发整理相关理论的一次尝试性运用。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在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时,只采用了静态分析的方法,但对全部由国家投资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来说,已能说明问题。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5-000-01
一、集安市园参用地变化分析
从集安市园参面积的变化趋势看,园参面积在不断减少。1997年园参面积为1391.19hm2,2013年末为765.39hm2。
根据集安市地貌气候特点,将集安市园参用地划分为老岭以南、老岭以北和鸭绿江沿岸三个区域作为效益分析的地域单元。
岭北园参面积从1997年至2000年持续攀升,2000年达到最大值1134.82hm2,2000年后均低于1000hm2。岭南园参面积较为稳定,变化相对较小。鸭绿江沿岸园参面积自1997年71.83hm2降至2000年的62.04hm2,2005年至今,无园参种植。
二、园参用地生态效益
本文对涵养水源、固定土壤和保土养肥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选用目前国际上较通用的等效益物替代和货币置换法进行“产品”的转换和量纲统一(以货币为准)。园参的种植方式是毁林栽参、参后还林,毁林后土壤极易发生水土流失,且还林树种单一,生物多样性下降、土壤肥力降低、涵养水源的能力削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大。
1.研究方法
(1)水源涵养效益
园参的种植多为毁林栽参,园参地的水源涵养效益当于无林地的效益。这部分效益的指标量化一般采用“等效益物替代法”,计算公式为:
(1)
式中:V1―园参用地水源涵养效益经济评价值(元);
Si―第i种森林类型面积(hm2);
Hi―第i种森林类型拦洪能力(m3/hm2);
H0―天然林地拦洪能力(m3/ hm2);
n―森林类型个数;
b―拦蓄1m3洪水的水库、堤坝修建费(元);
β―效益与投入比值。
(2)固定土壤效益
固定土壤效益经济评价值采用影子工程法,用泥沙淤积损失作为衡量园参地经济损失的指标。最终淤积处的损失可用河流、水库等因泥沙淤积清淤费用计量。
Vg=K・S・G・d (2)
式中Vg―园参用地固定土壤效益经济评价值(元);
K―清淤费用(元/t);
S―园参毁林面积(hm2);
G―进人河道或水库泥沙占总泥沙流失量比值(%);
d―天然林比园参地减少的年侵蚀量(t/hm2)。
挖取或拦截1t泥沙的平均费用为1.5元,即K=1.5元/t[76]。依据舒尔茨(1983)的研究,进人河道径流中的固体物质约为泥沙流失量的1/2,故取G=0.5[77]。
园参用地生境相当于无林地,S取园参历年水土流失面积。相应地,d值取天然林比无林地减少的年侵蚀量(36.85-0t/hm2))。
(3)保土养肥效益
园参的保肥效益(氮、磷、钾)可用弥补养分流失所需肥料价格计量。此处仅计算主要养分氮、磷的变化量,并将土壤中纯N,P量分别换算成碳酸氢铵、过磷酸钙之量,计算公式为
(3)
式中: V1―园参地保土养肥效益经济评价值(元);
d―天然林比园参地减少的年侵蚀量(t/hm2);
S―园参毁林面积(hm2);
P1i―园参土壤比天然林地土壤氮、磷的减少量(%);
P2i―纯氮、磷折算成化肥的比例,79/14,506/162;
P3i―化肥在当地的销售价(元/t)。
碳酸氢铵、过磷酸钙两种化肥的平均售价为386元/t和365元/t。测定园参用地土壤和对照样地土壤中氮、磷含量。
2.园参用地生态效益分析
集安市园参种植历史久,计算1997-2013年间园参的生态效益,绘制园参生态效益走势图。
园参用地的涵养水源、固定土壤以及保土养肥效益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集安市园参生态效益指标也从1997年的74698003.99减至2013年的64439934.54。
三、结论
集安市园参产业为支柱产业,本文以集安市-园参用地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1997-2013年园参用地变化,从涵养水源、固土,保肥等方面对参业用地的生态效益进行了定量计算和时空变化分析,分析可知,集安市园参用地面积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其生态效益值也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应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和国情、省情,提出较合理的补偿值及补偿渠道和方式,从而为集安市园参用地的合理布局及参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一、引言
生态系统功能是地球生命系统的支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然而在人类对自然利用和改造过程中,往往只重视自然资源的直接消费价值,而忽略了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服务效益价值。人们在资源开发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有过无数次的深刻教训。此时人们意识到了经济发展不应该建立在牺牲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因此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观,它一方面已成为区域的战略目标选择,另一方面也成为诊断区域开发及其是否健康运行的标准。要使区域经济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必须构建合理的区域生态经济体系,进而使区域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区。
区域生态系统是区域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生态经济,是指人们按照自然生态规律,效法自然,获得主观能动性,把传统生产力的经济社会转移到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轨道上来。良性循环的生态整体,可实现自我增殖、再生。同时,投入现代技术完善对生态环境的建设,从而创造出更多的自然物,使区域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生态经济体系,是指在区域经济系统运行机制理论指导下,区域内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构成的有序、立体、网络关系的生态经济社会结构。
二、构建区域生态经济体系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1、构建区域生态经济体系的指导思想
构建区域生态经济体系的指导思想是以系统和生态理论为构建区域生态经济体系的理论基础。即以系统的整体观点和生态理论的生态控制理论、生态创新理论为指导,构建区域生态经济体系;充分发挥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只有将区域经济建设成生态经济区,才能形成经济高效、产业结构健全、制度健康公平、生态意识浓厚、社会安康、自然与人造资本融通,实现生态经济、生态服务、生态文化相统一的经济区。
2、区域生态经济体系构建的目的
前苏联学者E.D 基鲁索夫认为:“生态意识是根据社会与自然的具体可能性,最优地解决社会与自然关系的观点、理论和感情的总合。”所以要发展生态经济,首先就必须树立生态意识,从宏观上根本转变以前单一追求经济效益的目标为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目标。同时,发展生态产业,必须有大批掌握高科技、具有生态知识的人才。不仅生态产品的生产者需要高科技人才,而且经营者也需要高科技的知识。
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业系统。产业生态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循环性。区域中各企业只有在生产过程和技术应用中,运用生态学的观点,用生态学的思维指导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把生态技术重新置入与自然有机统一的整体中进行清洁生产,进而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产业系统和生态经济系统,使现代社会的运行与发展转移到良性生态循环和经济循环的轨道上来,使人、社会与自然重新成为有机的统一体,最后才能使整个区域形成生态经济区。
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从传统的工业文明社会发展模式中解脱出来,转向新的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式,生态经济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面对世界经济发展生态化与知识化的时代潮流,在经济发展中必须使工业化与生态渗透发展,走工业化、生态化与知识化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面对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通过技术改造和采用清洁工艺,提高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率,使资源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品,减少废弃物排放,努力减少产品在消费过程中对环境的占用和产生新的污染。在排放阶段,首先应考虑的是废弃物的资源转化工艺,其次才是部分利用自然净化条件下的污染治理措施,转变高消耗、重污染的传统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有利于绿色管理的实施。绿色管理是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全球风行而萌生的一种新型管理理念,它是将生态环境管理纳入到工业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使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经济发展协调共进的一种企业管理模式。在管理目标上由过去的片面强调经济效益转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的轨道上来。它不仅强调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经济原则,而且还强调遵循生态规律办事,形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有利于绿色管理的实施。绿色消费是可持续发展观在消费领域的本质表现,它从维护人类社会长远发展的观点出发,坚持消费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其基本思想是指人们在满足自己的生产、生活需要时,具有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坚持购买和消耗符合环境标准的商品。
三、区域生态经济规划基本内容
区域生态经济规划就是在对区域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进行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对全区域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态环境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实现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同步协调发展,实现宏观效益和部门效益,长远和当前利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
1、区域生态经济状况调查与评价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区域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状况,是区域生态经济规划工作的第一步。区域生态经济状况调查和评价应包括:区位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及其评价;社会经济条件及其评价;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生态经济现状分析与评价。
通过以上分析评价,达到下述目的:明确规划区域内各种资源在地域上的组合状况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明确影响规划区域经济、生态、社会持续发展和进步的有利因素、制约因素及相互关系,并明确哪些是关键因素,哪些是一般因素;明确规划区域内存在的主要生态经济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
2、区域生态经济规划的目标选择
区域生态经济规划目标是指规划期内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系统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在确定各项发展指标时,要紧密结合当地情况,并参照上一级国民经济计划和规划目标,提出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发展指标。对不同层次、不同规划阶段的指标,应提出数种发展方案。指标既要先进,又要切实可行,定性定量结合,定量为主。
3、区域生态经济分区与规划布局
区域生态经济分区是从区域生态经济系统整体出发,根据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把特定的空间划分为不同功能的区域单元,也就是说对生态经济要素和生态经济活动在空间存在状态的分类。其理论依据主要是生态经济系统的地域差异性、区内相似性和发展阶段性。生态经济分区的指标设计必须满足全面性、科学性、可行性、适用性和完整性原则。
区域生态经济分区指标体系主要有:生态经济成本底指标,包括地形地貌指标、气候指标、土地类型及利用状况指标、人口指标、产业结构指标、人均GDP指标、人均收入指标、森林覆盖率指标等;生态经济平衡指标,有能量投入产出指标、成本费用指标、森林蓄采比指标、矿藏储采比指标等;生态经济效益指标,它包括:森林覆盖变化率、土地退化治理率、土地利用率、环境治理率、资金利润率等指标。
通过上述三类指标衡量、对比、分析和综合,就可将水平相似或大体接近的地区划为同类型生态经济区。在生态经济分区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合理地配置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进行生态经济的布局规划。
4、区域生态经济主要建设领域和重点建设任务规划
区域生态经济规划中,包含着许多重要建设领域,如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环保产业,改善能源结构和住区环境,保护耕地、保护脆弱生态经济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防灾能力建设等,以上各领域(因具体情况不同可有增有减或个别交叉合并)都应规划重点建设任务并安排具体建设项目,重点建设领域应制定专题规划。
5、区域生态经济规划经费概算与效益分析
经费概算应包括两部分:一是部门规划预算和总体预算,二是经费渠道。合理安排经费预算,并确保经费来源,是保证区域生态经济建设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效益分析要从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方面进行。
经济效益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分析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和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物质、能量的利用水平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系统价值产投比、总产值、总利润、产业结构、人均产值和人均收入等。
生态效益分析,主要分析系统结构是否合理,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土地利用率、光能利用率、能量产比等),系统绿色植被覆盖率及对环境污染的降解和自净能力,环境优美舒适度等。
社会效益分析,主要看规划后区域的生态经济建设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提高和社会人员素质的提高;生态意识是否增强,是否有利于区域的科技进步和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区域是否具备高效的信息反馈系统和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
6、区域生态经济规划的保障措施
根据规划目标的要求和生态经济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与规划、主要建设领域及重点建设任务相适应的对策与措施。通常包括经济措施、行政措施、法律措施、市场措施、以及能力建设、资金筹措、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到方面,尤以能力建设(科教事业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等)、政府和生态经济政策调整最为重要。
四、结束语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区域生态环境差异大,不少地区经济的发展以消耗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损失为代价。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应有利于环境的平衡与稳定。人类应平等善待其他生命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人类的开发活动要遵循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管理和绿色消费的模式。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要加大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维护与修复的投入力度,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把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世界银行的国民财富指标已在发达国家逐步纠正国民经济账户的指标体系,即在传统的国民经济账户中反映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的信息,这是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原有的国民经济账户进行调整而建立环境国民经济账户,能进行国内产品和财富的绿色衡量。我国在这方面应从区域生态环境人手积极开展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对区域和国家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M].中国工业出版社,1999.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建国以来,我国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我国自然生态环境仍很脆弱,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遏制住。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带来了极大危害,加剧了贫困程度,加重了经济和发展的压力,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
1 森林生态效益分析
1.1生态效益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据测定1公顷森林可蓄水30万公升;松树树冠可拦截雨水40%,阔叶树冠可拦截雨水20%,林下深厚的腐殖质层可提高保水量,延长渗水时间,因此,森林可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缓解温室效应。森林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据测定1公顷针叶林每年吸收22吨二氧化碳,放出16吨氧气;阔叶树吸收二氧化碳14吨,放出氧气10吨,使空气进一步得到净化,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而引起的温室效应得到缓解。
调节气候。森林降温增湿,树冠下气温比空旷处低1.4 ℃,温差可形成1级风,1棵成年树在生长季节可蒸腾400 kg水,可降低风速,背风面相当于树高的 30倍~40倍,在靠近林带相当于树高10倍~20倍的距离内,可降低风速50%,可吸附尘埃及悬浮微粒,每公顷森林每年可吸附数百千克。树木可吸收和降低噪音5分贝~10分贝。可杀菌,有些树种如松、杉等能分泌杀菌物质,使空气中细菌减少。
1.2 社会效益 丰富的森林给社会带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养育人类的能力,也标志着国家兴旺、社会安宁、人民安居乐业、经济振兴发达。同时森林具有保健游憩作用,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1.3 经济效益 防护林对农田有增收效益,对草牧场有增草护畜效益。生态林生产部分木材、林产品、非林产品及木本粮油与有营养价值的食品,药材、经济动物等。
2 生态林业现存的问题
2.1植物破坏,水土流失 林区水土流失以沟、河岸边侵蚀和降雨冲刷为主,水土流失造成耕作层变薄,养分流失,肥力下降,土地生产能力降低。侵蚀的表土被冲人河流,淤塞河道,使河床升高,泄洪能力减弱,从而导致洪涝、干旱灾害的频繁发生。
2.2环境保护与开发利用 生态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广度不够,特色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接续产业、非林脱木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有些区局还把眼睛盯在林木资源上,没有摆脱对林木资源的依赖,有的为了保吃饭,甚至向中幼龄林动手。有些职工在搞林下经营、采集业、发展畜牧业上,还存在对生态环境产生一些污染和破坏的现象:有的还存在靠山吃山的依赖思想,盗伐林木、毁林开荒的现象还没有完全杜绝。
2.3 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随着经济的发展,使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和破坏,其主要原因是盲目开垦和湿地改造破坏了小区域生态环境,致使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水蒸发量加大,气候干燥,旱灾增加,土壤局部出现沙化,水土流失严重。这些现象的出现严重破坏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使野生动物数量锐减,分布区缩小,生物多样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3 做好植树造林工作
为彻底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必须通过植树种草来实现,通过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来牵动改革,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作法。
3.1要改变造林的指导思想 改变过去植树造林重数量轻质量、重造林轻经营、重速生纯林轻漫生混交林、重短期效益轻可持续发展的作法。
3.2 改变造林工作重点 改变过去造林不规划设计,难以保证森林生态功能的充分发挥的作法;选好品种,适地适树,保证质量效益;种苗建设重点转向多品种,优质苗,注重新品种选育;植树造林的各个环节转向以科技实用技术应用推广上来。
3.3 改变森林培育方式 植树造林工作,按不同培育目的和森林主导功能来确定造林方式,适合封山育林的应选择封山育林;适宜飞播造林的选飞播造林,适宜人工造林的要以人工造林为主,定向培育;对低产林,应先补植,尽量不大砍大造,对病虫害严重的应尽快改造。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从中央到地方着重解决的一件大事。随着不断增长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急剧提高,而作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之一的农村供水工程也是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对于农村供水工程的实施即产生了巨大的效益,对生态环境也不免有一些的影响。
1 效益分析
1.1 社会效益分析
农村供水工程的实施,彻底改变广大农村群众由于长期缺乏卫生饮用水而造成的“脏、乱、差”现象,使广大农民群众吃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减少了由于生活用水而产生流行性疾病的机会,进而提高了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卫生条件有了改善,身体健康有了保障,稳定了民心,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稳定。为农村创造了基础性条件。首先,由于有了水的保证,创造了更多的劳动就业机会,将可促进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并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化进程,不断缩小城乡差别。其次,由于区域环境卫生状况的改善和人们健康教育水平的提高,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对招商引资、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第三,由于群众的饮水条件得到彻底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将得到逐步提高,饮食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带动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促使当地经济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第四,群众还可以利用节约的自来水,并充分收集雨水和利用原有水源,进一步发展小部分的庭院经济,从而丰富群众的“菜篮子”,提高当地群众的生活质量。第五、树立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为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提供了依据。为中央提出的2020年年底全面建成小康型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 经济效益分析
农村供水工程的实施不仅解决了饮水安全问题,同时节约了一大笔医药费开支,节省了劳力,发展了庭院经济,促进了农村经济和地区经济。按每人每年可节约药费20元,每户4人计算,每年每户可节约药费80元。节省了取水工,解放了劳动力。按每担水(按60升)1小时计算,每人每年需水360担。每户每年节工为1*4*360=1440小时,一个劳工按工作8小时10元计算,则每户每年可节省1800元,另外充余的水源还可以灌溉,更有利于发展庭院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和地区经济发展。按每人增收50元计算,每户可增加200元。
1.3 环境效益
农村饮水问题的解决,促进了农村改灶、改厨、改厕和改造环境,使农村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显著改观。环境卫生用水的增加、农民生活习惯的改变,都大大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有利于中国特色的新农村建设。
水环境状况与社会区域人口状况是息息相关的,水不但可以影响人的体魄,也影响人的智能,钟灵毓秀,水利通过改善环境促进经济、效能和信息的发展,改善社会环境。反过来社会环境影响人的素质,人类对水的利用调节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形成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或创造出新的有利于人类的生态系统,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否则招致生态自然灾害,危机人类的生存。
中图分类号 TN9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82-0234-02
西吉县2010年基本口粮田水浇地建设项目涉及什字乡和马莲乡的12个行政村43个自然村,2084户11591人,全部为退耕户,退耕面积15405亩。现有水浇地面积3428亩,人均不到0.3亩。
为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发展后续产业,规划在项目区发展小片水浇地3868亩,其中新增灌溉面积440亩,改善灌溉面积3428亩,项目覆盖率达到100%。项目的实施对彻底解决项目区退耕农户口粮田问题,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当地经济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退耕农户生活水平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西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项目区概况
1.1 自然概况
2010年基本口粮田水浇地建设项目区位于葫芦河一级支流什字河和马莲河的川道区。葫芦河川道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气候适宜,作物适应性广,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好,农业增效潜力大,自然条件较好,是西吉县主要库井灌区,也是全县主要粮食产地。灌区范围内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干旱、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比较频繁,旱灾是限制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水库自流灌区建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主要由人工完成,国家投入少,建设标准低,先天不足;加之缺乏维修资金,渠道淤积破损严重,建筑物老化损坏,灌溉依靠土渠输水,造成水资源大量浪费,致使灌区有效灌溉面积锐减,灌溉效益下滑,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及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在水库灌区边缘有零星分散的水平梯田,由于当地财政困难,群众收入水平低下,没有能力筹集资金对水平梯田进行水利工程配套建设,致使有限的水资源得不到开发利用。“十年九旱”是制约当地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桎梏,当地农民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的局面,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其脆弱。
1.2 建设布局
项目区灌溉水源为水库和机井,库坝自流灌区规划对斗渠进行衬砌,渠系的布设遵循尽量少占耕地,减少工程量,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最大限度地控制灌溉面积,节约投资的原则,因此渠道的布设和原渠道基本相同,并尽可能地利用完好的渠道和建筑物,并配置斗口、量水堰、农口、跌水等建筑物。
井灌区均以机井为水源,规划新打机井及更新机井并配套机泵、输电线路和低压管道。工程共布设干管、支管二级管道,田间通过给水栓接快速活接头移动软管进行灌溉,采用移动软管+沟灌(或小畦灌)的节水灌溉技术模式。
2 效益分析
2.1 经济效益
本项目效益按有、无项目对比可获得的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计算,效益计算采用分摊系数法。
2.1.1 直接效益
1)新增灌溉面积的灌溉效益。项目实施后,新增水浇地440亩,灌溉效益指该项目向农、林、牧业提供灌溉用水可获得的效益,按项目实施前后的效益变化量计算。小麦、油料的价格均按当地市场价格计算。同时随着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完成和农技措施的不断提高,作物产量将得到提高,各种作物产量的预测详见下表。
经分析测算,项目实施后灌区农业生产达到稳定时,新增粮食生产能力8.28万kg,增加油料生产能力1.76万kg,年增加效益为22.07万元。由于灌区新增效益是由水利工程及农业工程等综合投入的结果,故对效益进行分摊。灌溉效益分摊系数按0.45计,则项目实施后灌溉效益为9.93万元。
2)改善灌溉面积的增产效益。项目实施后,保证了作物的适时适量灌溉,可改善灌溉面积3428亩。作物种植以小麦为主,正常运行期平均单产增加量按20千克/亩计算,年增加效益为13.03万元,灌溉效益分摊系数按0.45计,则分摊灌溉效益为5.86万元。
根据经上分析,正常运行期年增加效益为35.1万元,亩增效益90元,分摊灌溉效益为15.16万元。
2.1.2 间接效益
间接效益只考虑通过节水改造措施而且不增加灌溉面积的情况下,可实现的节水转移效益。通过节水改造,库坝自流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由现状的0.6提高至0.78,田间水利用系数达到0.9,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现状的0.54提高到0.70。井灌区管道水利用系数由现状的0.73提高至0.95,田间水利用系数达到0.9,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现状的0.6提高到0.86。灌区每年将节水32.33万m3。灌区年节水量计算详见下表。
2.2 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后,使退耕还林区3868亩农田的灌溉保证率大大提高,工程安全运行,改善了灌区的灌溉条件,提高了灌区农业效益,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农民收入,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密切党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效益。
2.3 生态效益
通过渠道防渗砌护和管道输水,减少渗漏,节约水量,将多余水量用于生态环境建设,对改善灌区局部小气候、提高水土资源的利用率,都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2.4 环境影响评价
2.4.1 水土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西吉县气候干旱、降雨偏少、蒸发强烈,水资源贫乏,旱灾频繁,通过库井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实施节水灌溉,实行节约用水,增强水资源调控力度,有效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结合基本口粮田建设及调整作物种植比例和种植结构,建立起适合当地气候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作物种植体系,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为农业生产服务。
通过水浇地项目建设,改善灌溉条件,增加灌溉面积,增强了农业抗御干旱的能力,提高了单产。项目实施减轻了水土流失,提供了水源保障,增加了水源涵养能力,调节了当地小气候,而且有效地抵制了干旱、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使水土资源得到了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生态环境大为改善。促进了生态环境向良性、持续、稳定的方向发展。
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弃土、弃渣等数量甚微,可采取集中处理,通过植物措施就近恢复,实施项目对环境不会造成较大负面影响。
2.4.2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基本口粮田建设水浇地项目实施后,可高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改善项目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极大地的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退耕还林区的粮食安全,有效的保护退耕还林成果。
建设基本口粮田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心工程,可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对于项目区受益退耕农户尽快脱贫致富以及密切党群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当地的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郑义.项目后评价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初探[J].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