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农业产业发展趋势大全11篇

时间:2023-12-28 16:10:4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农业产业发展趋势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农业产业发展趋势

篇(1)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中国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据较大比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农业的发展。要结合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加以修正和改善,并分析我国农业产业化未来发展的趋势,以便更好地顺应发展潮流开拓农业市场,促进我国农业未来更加科学合理地发展。

1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事实上,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通过实际的调查研究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首先,我国农业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农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农产品加工和营销企业之间,虽然农产品加工业在公民经济的发展中呈现出极强的势头和潜力,但其与我国农业产值的比例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显著的差异[1]。这与我国农业产品加工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工艺技术及设备落后、企业规模较小等有很大关系。其次,虽然我国农户有参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愿望和热情,但总体来说农户参与的程度不高。农民希望通过参与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化体系来增加自身的经济收入,并得到实质意义上的帮助比如法律上、技术上和资金上的支持,但目前,我国的许多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供的服务局限于信息层面,组织运行的规范化程度不高,不能很好地适应和满足农户的需求,导致农户实际的参与程度偏低。

2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未来趋势

2.1继续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可以带动农户进入市场,有利于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就说政府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实质上是对农民经济收入增加和致富的支持。从2000年开始,国家先后认证了几批龙头企业,其中有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以及小型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的多样化发展。在以后的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需要继续培育经济实力更加雄厚、经营机制更加灵活、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的龙头企业,带动全国的农户在农产品精深加工、良种繁育、现代营销和新技术推广等发面取得更大发展与进步[2]。

2.2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带动农民就业致富

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开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多样化道路。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组成上以农户作为经济主体,合作社中农户人数至少占总人数的80%以上,这就保证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相关信息、政策掌握的比较全面,真正为农户自身争取利益。在管理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民主制,入社自愿,退社自由,通过民主决策的方式进行经营管理,更具有创新潜力。与一般的股份公司制企业不同的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目的不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是为社员即农户提供农业交易所需服务,交易产生的盈余只留一小部分作为公共积累,其他大部分按照交易额和股份结合的形式分配给社员[3]。各级政府应该在未来稳步办好一批具有示范性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而引导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社自下而上、循序渐进的规范发展。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的是要坚持农户为主,注重体现专业性;坚持自愿原则,实行民主管理;明晰产权关系,保障成员效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合理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力,能够缓解农民的就业问题,实现农户自主创业,带领农户走上经济致富道路。

2.3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利益联结机制

首先,要鼓励和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自主投资建设集中的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按照市场高产、高效、优质和安全的需求来发展。企业负责提供技术支持、生产资料供应等服务,农户与企业签订合同或者被雇佣进行农产品的生产活动,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紧密的利益联结,这样既能保证企业有稳定优质的农产品来源,又能在地基的农户能获取优厚的经济回报[4]。其次,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协会,提供中介组织服务。一方面避免企业与农户之间产生经济利益纠纷,导致摩擦纠纷影响农业产业发展,另一方面站在第三方的客观立场有义务同时保障企业和农户的合法权益。最后,可以尝试创新机制,如农户把自己所拥有的土地承包权进行转让入股龙头企业,这样企业的发展和农户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农户同时获取地租和入股分红。

3结语

我国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很好地实现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变革,提高了我国农业的生产力水平,促进我国农民经济收入水平的整体提高。但在肯定农业产业发展成果的同时,也要及时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以此来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相信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现代农产品企业的不断管理创新及农户积极性响应、辛勤劳动的共同努力作用,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张正友 单位: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农业局

参考文献

[1]张晓云,修文彦,常亮,等.对农业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结合发展的思考[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4(4):41-43.

篇(2)

(一)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农业产业化是以广义农产品生产为基础形成的生产、加工、销售的专业化、规模化和商品化。农业产业化是在新时期促进农业发展,实现中央提出的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战略部署的要求。党的十报告提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战略,“四化同步”的短板是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农业产业化。因此,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四化同步”和中部崛起的重要基础。

(二)农业产业化的组织模式

农业产业化的组织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龙头企业+ 农户”组织模式。这种模式以农产品加工、储藏、运销企业为龙头,围绕一种或几种产品的生产、销售,与农户实行有机的联合,进行一体化经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二是“龙头公司+ 基地+ 农户”组织模式。龙头公司通过建设基地带动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主要有三种方式:公司利用自有土地建立基地,雇用农户在基地从事生产;公司租地建基地,雇用农户在基地从事生产;公司租用农户土地建基地,同时吸收农户以土地、劳动力、产品、资金等要素入股,再承包给出租农户或大户经营。农户从这3种方式中可获得劳动报酬、土地租金、股金和承包费等收入。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组织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实现农户小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相结合的直接组织形式,是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有效载体。该模式是合作组织根据基地农业资源优势,组织农民开展标准化生产,开拓和占领市场,自主延伸产业链,拓展加工、储运、营销等业务,有效发挥龙头作用的一种组织形式。四是“龙头公司+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农户”组织模式。这种组织模式的特点是各方分工明确,协会在公司和农户之间起联结作用,优势在于公司不用与千家万户农民直接打交道,而由协会代表农户与公司联系,这样就提升了农户的市场地位。五是种养加大户模式。这种经营模式类似于个体工商户,有的种养加大户发展成为龙头企业,有的种养加大户带动农民共同致富形成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

这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上连企业、下连农户,是组织模式的核心,既起着维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谈判地位、组织开展服务的作用,又发挥着按照公司原材料生产需求组织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开展技术指导等方面的作用,同时也是有效缓解公司与农户之间利益矛盾,实现利益共享、组织自律的重要形式。专业合作社主要提供种苗、肥料(饲料)、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和防疫)、统一销售,农户在专业合作社中的地位有紧密型会员和松散型会员两种。有的专业合作社依托或服务于龙头企业,有的专业合作社独立于龙头企业。与农户构成市场供销关系的经营型合作社,理事长或紧密型会员享受经营成果;统一经营的合作社,经营成果共享;而服务型合作社,会员各自享受经营成果。

二、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践经验

安徽省作为农业大省,淮河以北为黄淮海平原的一部分,是小麦、棉花等旱作物主产区;淮河以南,沿江平原是水稻、油菜和水产品主产区;皖西、皖南山区,是林、茶、蚕主产区。在安徽省所辖16个地市中,阜阳市、宿州市、六安市、亳州市、安庆市为传统的农业大市,粮食总产值较高。近年来,安徽省各地市在全省统筹安排下,积极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农产品生产已向优势产区集中,逐渐形成了淮北地区小麦、江淮地区油菜、沿江地区水稻的区域格局;棉花生产向沿江和淮北高产棉区集中;山地经济开发区以林、牧为主,重点开发板栗、核桃等特种经济体;丘陵经济开发区,以粮食、畜牧、淡水养殖等为主;平原经济开发区以小麦、棉花等生产为主。截至2013年末,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7 22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9%;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4 942家,比上年增加648家,实现总产值7 22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9%,增幅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1.9个百分点,对全部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24.3%,显示出我省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农业发展的效益和层次不断提升。

实践表明,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仍存在以下制约因素。

(一)多数农业龙头企业整体实力不强,未形成规模经济效益,缺乏市场优势,抗风险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弱

安徽省多数龙头企业家族式管理的特性十分明显,虽然绝大多数注册为公司制,但离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治理制度要求差距较大;财务管理能力整体较弱,除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财务管理相对比较规范外,其余数量众多的所谓龙头企业,基本上是小作坊式的加工型企业,其财务管理方式与个体工商户类似。

(二)产业化不足

种植业以初级加工为主,部分地区农产品加工分散,存在同质化现象,产业回报率低。产业链条短,关键节点不清晰。

安徽省龙头企业大多从事的只是农产品的初加工,经济附加值低,产业链短,农业产业化没有实现和工业的有效对接,没有发挥地方特色和资源优势。对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够,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有限。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化程度较低,农民与龙头企业利益链接不够紧密

目前,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大多是以“公司+农户”模式为主,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合作主要局限在初级产品的买卖上,农户很难参与到随后的加工生产和销售之中,很难参与其中的增值分配。不少地方虽然成立了一些合作社、协会,但绝大多数企业、经济组织和农户还是松散的链接关系或买断关系,尽管采取合同订单、保护价收购等形式带动农户,但存在运作不规范、约束力不强、利益链接不紧密等问题,未形成真正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经济共同体,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的利益比较少,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整体不够规范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民间合作团体,缺少规范的章程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普遍存在规模不大、制度不健全、稳定性较差等问题。调查发现,多数合作社没有在银行开立结算账户,部分合作社证件不全,有的缺少组织机构代码,有的没有税务登记证。

(五)部分地区土地流转机制与规模经营的矛盾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安徽省部分地区土地流转规模小期限短,农户还没有因为土地流转而获得更多的收益,还没有因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土地不能有效转移,农户分散经营,使得大规模、产业化的农业生产难以开展。

(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品牌意识不强

安徽省龙头企业获得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专利的数量不多。许多农产品企业都是近一两年来才开始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开始注册一些优质农产品商标,多数农产品生产者缺乏品牌意识,产品知名度不够。

三、农业产业化未来发展方向

(一)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帮助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充分发挥农业部门的优势,扶持各级农业部门兴办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产品购销服务公司等经济实体,并通过推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办法,使各类农业企业不断扩大规模,尽快起到强有力的牵引带动作用。对于各领域中具有“龙头”作用和具潜力的企业予以政策、资金、技术、物资等方面的倾斜扶持,使一批经济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经营机制灵活、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脱颖而出,发挥带动作用。

(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

目前,安徽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以龙头企业协助创办为主。当前工作的重点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发挥资源优势,培育支柱产业,在巩固试点成果和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稳步办好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业产业化中的示范作用,自下而上地、循序渐进地、实事求是地引导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在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向着“民办、民管、民受益”方向发展过程中需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坚持以专业农户为主,体现专业性;二是要有比较明晰的产权关系,不改变土地承包关系,不改变成员的财产关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效益归其成员共同所有:三是坚持自愿,实行民主管理;四是开展力所能及的经营活动,对外追求经济效益,对内不以盈利为目的。

(三)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应加大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品牌意识

龙头企业要加强与大专院校、农业科研单位的合作。大专院校、农业科研机构和技术推广部门要进一步明确科技研发重点,优先研发关键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利用率,普及先进适用技术,为龙头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企业应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农产品强势品牌。利用信息时代的有利条件,通过政府、媒体、信息网络等渠道,加强内外宣传,注册优势农产品商标、专利等,龙头企业应积极参加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各种专业博览会、洽谈会、展销会等,展示生产成果,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农产品强势品牌,扩展产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

(四)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龙头企业同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

一是要引导龙头企业直接建立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由企业提供种子、技术、生产资料供应等服务,由农民按企业要求组织生产,企业实行保护价收购,真正建立起企业与农民的紧密联结机制,确保企业有稳定优质原料来源,确保基地农民有稳定的经济收入。二是大力发展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中介服务组织。一方面,可以减少农业龙头企业与千家万户农民的直接接触,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磨擦和矛盾;另一方面,能最大限度地代表和保护农民的利益。三是尝试将农民的土地承包权作为股份入股龙头企业,实现龙头企业的利益和农民的利益紧密连接在一起。农民不仅获得地租收入,作为股东还能获得收益权。

(五)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条,注重发展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整合农业产业链

篇(3)

(一)中小城镇具有商贸功能,为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提供重要保证中小城镇的商贸功能主要表现在中小城镇是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和交易中心。中小城镇的商贸功能突出体现在市场体系的完善,重点是建立各种类型的商品市场,充分发挥小城镇的贸易功能。中小城镇拥有比较发达的通讯、配套的设施、优美的环境,孕育出大量的企业群体和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城镇化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所需要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扩大了农产品的消费市场。截至到2012年,高陵县城镇现有批发市场35个,其中农蓄批发市场3个,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市场12个,纺织、服装及日用品批发14个,机械设备、五金交电及电子交易产品批发市场4个;零售机构80个,农副产品交易市场16个。

(二)中小城镇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载体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工业化,其中商品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动力,企业群体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专业化是农业产业化的标志,社会化服务是农业产业化的保证。农业产业化与传统农业区别是:它具有外部集聚效应,需要能源、交通、通信、金融、供水、供电、仓储、排污等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体系的支持,要求相对集中、连片发展。因此,小城镇是农业产业化的“摇篮”,农业产业化需要依托小城镇来发展。农村城镇化过程从两方面带动产业化:一是通过聚集经济效应,使得企业群体相对集中,降低交易费用,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进而促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二是随着人口在小城镇的集聚,人口规模扩大,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需求数量增加,市场范围扩大,进而促使农业产业化(见图2)。

篇(4)

辽宁、吉林两省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但重工业一直是其支柱产业,在经济中曾占有绝对主导地位。近年来,两省立足资源优势,培育主导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十五”、“十一五”实现了快速发展。进入“十二五”后,两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整体快速推进与转变方式相结合、园区聚集与产地加工相结合,在结构不断优化过程中,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持续大幅增长,在近两年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农产品加工业大幅增长成为突出亮点。目前,两省农产品加工业已具相当规模,并越过了起步阶段,正成长为新兴的产业大军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1.持续快速增长。辽宁省2010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 3200亿元,比2005年增长156.4%,年均增长20.7%。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8415.6亿元,比2011年增长19.9%;实现增加值2272.3亿元,比2011增长12.6%,增长速度快于全省增速(9.5%)和工业增速(9.7%)。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九五”开始起步,“十一五”逐步加速。2000年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300亿元,比1995年翻了一番;2005年销售收入980亿元,比2000年增长2倍多;2010年销售收入2550亿元,比2005年增长1.5倍;2011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3083亿元,增长20.9%;2012年销售收入突破3545亿元,增长15%。

2.成长为支柱产业。长期以来,辽宁一直以装备制造、冶金和石化三大支柱产业闻名于世,农产品加工业比重小、地位不突出。2008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2011年便紧随第一支柱装备制造业之后,发展成为全省第二大支柱产业。2012年辽宁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9.4%,仅次于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比(30.1%),支柱地位更为稳固。多年来,吉林工业一直以汽车和石化两大产业为支撑,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壮大,使工业经济从两轮驱动转向三足鼎立。2012年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突破3545亿元,增长15%,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吉林省第二大支柱产业。辽宁省的沈阳市、铁岭市和吉林省的长春市、吉林市农产品加工业也已发展成为本市的第二大支柱产业,长春的榆树市则已成长为第一大支柱产业。

3.产业特色初步形成。辽宁吉林两省注重立足当地资源优势,使农产品资源优势逐步转变为了农产品资源强势。辽宁已经形成了玉米、稻米、油料、乳品、生猪、牛羊、肉禽、果蔬、水产、药材、酒类、纤维面料、服装、饲料、家具等十五大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吉林以玉米、水稻为主的粮食加工业,以大豆为主的油脂加工业,以肉猪、肉牛、禽业、乳业为主的畜禽产品加工业,以中药、特产、绿色食品等为主的特产加工业等10大行业规模不断增加,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不断增强,粮食、畜禽和特色产品加工品种从不足100个发展到3000多个,其中玉米加工增值幅度达到数十倍。

4.涌现出一批优势骨干企业。吉林全省较大规模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4000个,国家级龙头企业达到47户,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51户,其中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176多户;超百亿元的7户,粮食加工能力达到350亿斤,畜禽加工能力达到4.1亿头(只),农产品加工业覆盖农户253万户,占农户总数的66.4%。农产品综合加工水平由全国的第十二位升到第八位。目前,长春大成玉米公司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玉米深加工企业之一,加工能力位居世界第二,赖氨酸销售量占据世界市场的70%。皓月集团成为亚洲最大的肉牛加工企业,牛肉出口量占全国的50%。德大公司成为国内最大肉鸡加工企业,进入全国进出口500强。辽宁省2012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866个,优势企业如辽宁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内外注册企业已达108家,2012年产值达到139亿元,位列全国饲料行业前10强。辽宁辉山控股集团自营牧场已达52个,存栏奶牛12万头,自有奶牛数量位列全国第二位。

5.企业集群化趋势明显。辽宁吉林两省近几年新建的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多建在了省、市、县三级的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农产品加工业园区等各类园区,并且老企业也积极向园区聚集,农产品加工园区的产业集群、示范引领和规模效应正在迅速增强。如辽宁建设形成了沈北辉山农产品加工区、大连庄河水产农产品加工区、海城纺织工业园、本溪中药加工园、铁岭开西农产品加工区、东港海产农产品加工区等一大批高密集度的农产品加工园区,沈阳市沈北辉山农产品加工区已拥有农产品加工企业428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8家、国家级龙头企业6家,2012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598亿元。长春市目前已相继建成15个规模较大、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业产业化集中区,如长春生物产业园区规划面积61.3平方公里,已建设27个项目,投资1亿元以上的项目13个,其中投资10亿元项目1个、100亿元项目1个。

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明显成效和突出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促进粮食等农产品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和龙头骨干企业的快速发育,一方面,稳定了粮食和畜产品市场与价格,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一方面直接建设了一大批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带动了农户生产的标准化和专业化,提高了粮食等农产品生产能力。吉林省粮食生产连续七年丰收、近五年连创历史新高,2012年粮食产量达到668.6亿斤,总产位居全国第五位,亩产实现966.8斤,多年居全国第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升到600亿斤阶段性水平;畜牧业产值实现1139亿元,人均肉类占有量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吉林省农委同志讲,吉林近几年农业之所以取得这些成绩,最根本的原因是吉林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对农业生产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是破解了长期困扰主产区卖粮难的难题。辽宁吉林两省特别是吉林省,作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农民卖粮难、购销企业储粮难、销售难长期是困扰粮食生产流通的“老大难”问题,成为影响粮食价格、收益和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关键因素。2011年吉林取得加工许可证的企业,稻谷年加工能力达到了1104万吨,相当于当年水稻产量的1.78倍,实际加工405万吨,相当于水稻产量的65%。全省玉米加工能力2000年只有185万吨,2011年仅深加工能力就增加到1000万吨左右,加工能力增加至当年产量的42.7%。粮食加工业产能迅速增长,一方面拉长了粮食产业链条,转化增值的幅度不断提高,供给能力不断增强,把吉林人的玉米黄金梦变成了现实;另一方面,改变了库存粮食超负荷状况,克服了仓容(即库存)严重不足、储存条件差的问题,缓解了铁路运输压力,彻底扭转了过去丰收后粮食卖不了、储不下、调不出、补不起和增产不增收甚至增产减收的局面,破解了卖粮难题,粮食生产形成良性循环,在更高层次上保证了粮食安全。

三是成为农业大县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农产品加工业不仅正在改变“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弱县、农民穷县”的状况,而且成为农业大县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2012年长春德惠市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70%和农民收入的35%来自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吸纳就业20万人,辐射40%的农户。长期位居全国产粮大县之首的榆树市,2012年农产品加工业企业总数8798户,占全县工业的88.9%;从业人员8.7万人,占全部企业的89.7%;总产值451.1亿元,占全部工业的89.8%;实现利税34.3亿元,占全部企业的88.6%。

四是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城镇化。目前,吉林省多数县市,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县域工业的主导产业,县域GDP、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三项指标增速连续四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012年县域GDP7400亿元,同比增长16.2%;固定资产投资8711亿,同比增长30%以上;财政收入805亿元,同比增长35%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增强了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并且通过园区等形式实现产业聚集,进而有效推进了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推动了农村城镇化步伐。

各地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战略产业来抓

辽宁吉林两省农产品加工业之所以能在短期内迅速做大做强,重要原因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业,制定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引导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

一是加大组织推动力度。近些年来,面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指导思想,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共同繁荣的战略高度,把农产品加工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用效益理念运作农业,用提升产业层次发展农村经济,加强指导,合力推进,研究对策,出台措施,有效推动了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

二是制定出台扶持政策。辽宁省从2010年开始,全力推进10亿元农产品加工大项目建设,每投资建设一个10亿以上项目,省政府给予1亿元奖励资金,目前已有92个特大项目开工建设,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7.3亿元。省政府制定出台了新建私营企业(含农产品加工企业)三年免征所得税政策。省发改委每年拿出2000万元配套支持国家投资的农产品加工业项目。省财政从2008年开始每年拿出4000万专项资金,开展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担保试点,并且给担保企业2%的利息贴息,目前担保资金总额已达到2亿元,一次性分别奖励省级名牌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和国家级名牌产品20万元、 60万元和100万元。吉林省2005年、2009年和2012年分别出台了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文件。省政府设立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项目补助形式,引导金融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业,连续七年每年安排2亿多元专项资金,拉动社会投入300多亿元。

三是政府搭台银企合作着力破解融资瓶颈。吉林省农委与省建设银行、省农村信用社签订了《全面合作框架协议》,组建农业担保机构,开展银企对接,2012年仅建设银行就为涉农企业融资148.75亿元。辽宁省为了帮助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缓解贷款难题,2008年、2010年、2011年举办银企对接活动,解决了1200多个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贷款需求,落实贷款资金38.5亿元。同时,配合10亿元大项目建设,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招商活动,2011年、2012年两次举办了全省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招商峰会,世界500强企业、国内多家知名企业出席了峰会,招商项目600多个。

四是坚持实施园区发展战略。各级各地突出强化了农产品加工园区、经济开发区等各类园区建设,把园区作为承接农产品加工项目的主要载体,并不断完善园区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力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业集约发展,有效缓解了生产要素不足的制约和环保治理的压力。榆树市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各乡镇村,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分散无序,仅五棵树镇就有小酒厂160多家、豆腐作坊140多家。榆树市重点建设了五棵树经济开发区和环城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六通一平,以优惠条件引导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进入两区,新建项目尽可能摆放两区,目前,园区集群和集聚效应以及辐射带动能力已初步显现。

五是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农产品加工业的强势主体。辽宁吉林两省在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过程中,采取多种政策措施,积极培育、发展和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农产品加工转化、多重增值、打造品牌、开拓市场、辐射带动农民的重要作用,在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迅速成长起来。吉林省近几年新上较大规模农产品加工项目2129个,其中投资1亿元以上的就有52个,形成了玉米、水稻、大豆、肉猪、肉牛、禽业、中药、特产、乳业、绿色食品等10大龙型加工企业群。辽宁铁岭市实施项目牵动发展战略,把项目建设与招商引资有机结合起来,以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以上大项目建设为重点,同步推进亿元及500万元以上中小项目建设,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2年新上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22个,固定资产投资45.42亿元。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425家,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270家、超5亿元企业27家、10亿元以上企业8家。

当前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在调研中,基层有关部门和企业反映了许多当前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归纳起来,比较突出和集中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税费负担过重。一是总体税负重。吉林省地税局同志介绍,目前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体税费负担相当于营业收入的17.5%左右;辽宁蒲兴禽业集团反映,总体税费相当于其利润的40%。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多微利,不堪负重。二是增值税抵扣不合理。除农产品加工企业存在的“高征低扣”现象外,税务部门将一些深加工产品视为非农产品加工品,比如将淀粉加工成酒精当作一般工业生产,导致精深加工不能享受农产品加工的相关扶持政策。三是税种不合理。生产酒精除交增值税外,还要征收5%的消费税,但目前酒精除食用外,还用于医药和工业,单纯以食用为依据征收消费税不合理,消费税是导致目前吉林、辽宁酒精行业普遍亏损的重要原因。四是农产品初加工免税目录范围过窄。许多初加工产品不能享受免税扶持。

2.生产要素供给趋紧。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面临着融资、用地、用工等要素制约,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的矛盾突出,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增大。一是资金不足。目前金融机构嫌贫爱富、喜大厌小,大企业基本不存在融资问题,融资难现象主要体现在中小企业上。中小企业盈利小、风险大、抵押物少,金融部门目前不愿意贷款。二是用地缺乏。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多享受不到用地指标,并且限制过死,种养企业用地不能搞筑路修墙盖房等建设。三是用工紧张。由于农产品加工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强度大,年青人不愿意干,铁岭开原市目前企业人员普遍在40以上,30岁以下的青年人很少。四是技术创新落后。目前除了少数大企业外,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普遍较弱,没有专门研发人员,缺乏相关研发设备,影响企业的产能扩张和产品质量的稳定。

3.企业规模偏小。目前,农产品加工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上规模企业数量不多,市场占有份额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同时,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小、市场竞争力不强,产业链条衔接不紧密,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能力弱,影响了农业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沈阳市1039家2000万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中,年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有60家,比例仅为5.8%。

4.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总体上看,目前两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质量控制体系仍不健全,不适应提高加工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需要,主要是:生产加工标准数量少,一些标准技术水平低;企业检测检验设备落后,人才不足,体系不完善;部分行业企业污染严重,如猪、牛、鸡等畜禽养殖加工企业的粪便和污水处理滞后,已成为农村新的污染源。而且畜禽养殖污染处理费用高,铁岭一家畜禽养殖加工企业反映,每年粪便等污染物处理花费达700万元。

5.效益下滑。近几年,除人工成本大幅上升外,企业的原料、能源、物流等成本也明显上升,但产品价格上涨幅度不大,上挤下压,企业效益普遍下降。辽宁吉林粮食加工企业特别是玉米加工企业,目前普遍处于亏损状态。吉林省粮食局同志介绍,玉米价格2000年0.43元/斤,2012年涨到1.1元/斤,而且由于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价的比价效应等原因,玉米价格未来还要上涨。吉林省发改委同志说,2012年淀粉、酒精价格分别为2700元/吨、6100元/吨,同比下降了10%和12%左右。一些企业如果不是为了冬季取暖、维护设备运行和员工开支,恐怕早已停产。

6.出现社保新问题。农产品加工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用人多,特别是临时性、季节性用人集中,并且人员流动性大。劳动保险条例和劳动法规定,企业一旦用人,“五险一金”必须上齐,否则有关部门按违法处理,但由于是临时性用工,务工人员根本不愿意交,这样,企业单方面上交,起不到社保作用,却增加了企业负担。铁岭市嬴得肉禽食品集团公司每年上交“五险一金”500多万元,其中60%左右由于农民流配白白上交。

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是重点扶持农产品中小加工企业和产地初加工。目前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国家有明确的扶持政策,各地也非常关注、给予优惠多,融资条件好,同时大企业讨价还价能力强,获取政策资源的能力也非常强。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面临的制约因素多、发展的困难更大。建议中央将扶持重点转向中小企业和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对中小企业以及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农产品加工,采取固定资产投资贴息等政策予以扶持。大企业扶持重点应是提高研发能力,建议参照农机购置补贴办法,对大企业购置先进研发设备、检验检测设备给予一定补贴。

二是实施分行业分区域的差别扶持政策。粮食加工企业扶持重点应是原料基地建设,畜禽养殖加工企业扶持重点应是污染治理,建议对粮食加工企业建设原料基地给予用地优惠,将玉米等大型粮食深加工企业纳入国家粮食储备体系,购买国储粮时中央财政给予一定补贴;将目前已有的农村清洁生产、环境治理等政策向畜禽养殖加工企业倾斜,鼓励企业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发展沼气和发电。比照粮油大县、生猪大县奖励政策,国家对粮油大县、生猪大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行专项奖励,同时从国土部下达各地的建设用地指标中,切一块用地指标专项用于粮油、生猪大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篇(5)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011-1

1 立足优势,走规模化、产业化之路,倾力打造山葡萄酒名城

1.1 科学规划布局,建设规模化种植基地

以柳河镇、三源浦镇等10个乡镇28个村为基础,实施“五纵四横”葡萄基地框架和产业布局建设,着力打造30公里山葡萄产业带,全力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县政府每年都根据山葡萄生产的实际情况,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大对种植户的扶持力度。连续三年,县财政给予山葡萄基地种植补助,每亩补助500~700元;对贷款的农户给予50%的贴息补助;村机动地优先发包山葡萄种植户;建立种植风险基金,对灾害造成的困难户进行补助等等。

1.2 产业化发展,打造特色山葡萄酒品牌

以提升质量、打造品牌、扩大规模为山葡萄酒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山葡萄酒加工业,引导企业走民族化、特色化、差异化之路,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加强对外宣传与联系,扩大葡萄酒企业对外影响。成立了山葡萄产业化办公室,协调农户、基地、企业关系,指导生产加工等。在资金、税收、行业管理等各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目前,园区内通过QS认证的山葡萄酒企业24家,可生产干酒、甜酒、露酒、爽口起泡酒和无醇葡萄酒等五大系列、百余个品种,年生产能力15万千升,实现产值2亿元。

2 正视现实,走特色化、差异化之路,倾力打造粮品产业

2.1 倾力打造火山岩稻米产业

一是科学规划稻米产业发展。以“中国火山岩稻米之乡”为统领,以一统河、三统河流域为主体,以“四区八乡”为基础,强力推进“一横两纵”稻米产业基地建设,打造火山岩概念米、绿色有机米、营养精品米,逐步实现“基地标准化、稻米特色化、加工精品化、营销品牌化”的四大目标。二是实施四大战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战略。2008年开始,每年投入1000万元资金,对全县水田进行升级建设,重点实施了农田水利、地力培肥、耕地修整、低产田改造、田间路面硬化五大配套工程。投资300万元,对1万个新建标准化育苗大棚给予补助。加强科技体系建设,提升水稻生产标准化水平战略。重点建立了三大标准体系。建立了无公害、绿色和有机稻米生产操作技术规程,投资60万元开展水稻标准化技术规程培训,培训骨干1000人,直接培训农户5万人次,发放标准化栽培模式图6万份;建立投入品管理体系,在县乡村成立监管队伍,保证投入品科学使用;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在水稻生产全过程,对基地每个农户、地块都建立规范化档案,追溯产品质量。鼓励企业大力发展标准化生产稻米基地,对建设千亩以上连片的标准化稻米生产基地,每年每亩补助10元。水稻标准化生产面积发展到32万亩,其中绿色有机认证水稻面积15万亩。加强龙头企业建设,提升稻米产业化水平战略。紧紧围绕“火山岩稻米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精品稻米加工业。

2.2 倾力打造特色玉米产业

我县玉米生产面积比较小,很难实现规模效益,并且有效积温比较低,常年有效积温2300℃~2700℃,玉米种植以中熟品种为主,严重影响了玉米产量和生产效益的提高。近年来,为破解玉米产业发展的这一瓶颈,我们全面实施玉米产业提升工程,以“三区”15乡为基础,构建“金字塔型”玉米生产布局,巩固稳定高产区,提高推进中产区,改造发展低产区,在提高品质上下功夫,在提高效益上做文章,倾力打造特色玉米产业。在高产区,以种植高产品种为主,集成推广高产栽培技术。在中低产区,大力发展地膜玉米和保鲜玉米生产。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可增加有效积温300℃~400℃,大幅度增加玉米产量。通过每亩补贴20元的优惠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全县种植地膜玉米10万亩,平均亩产提高了400斤。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运作机制,大力发展甜玉米、粘玉米等保鲜玉米生产。县财政每年补助资金300万元,用于龙头企业甜粘玉米基地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贴息补助。全县发展甜粘玉米4万亩,亩产值达1800元以上,比普通玉米增加600元以上。“向阳红”甜粘玉米品牌,已成为首都机场定点产品。

3 加大投入,走设施化、科技化之路,倾力打造烤烟生产名县

篇(6)

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c)-0106-0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对农服务是气象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政府及气象部门各级领导都充分意识到了气象为农服务的重要性,在这个大好的形式下,改善农业气象观测工作的条件,提升农业气象观测工作的地位,势在必行。对农业气象观测工作实行全面动态管理,增强代表性,保证人员和资金,加强现代化建设,农业气象观测工作的质量一定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1 农业气象服务现状

1.1 服务对象亟待调整,服务领域亟待拓宽,服务水平亟待提高

在多年的气象为农业服务工作中,我国各级气象部门在服务对象方面,多重视对领导层的决策服务,而对直接服务农村和农民关注不够;在服务领域方面,多数气象部门都停留在为粮食生产服务上,而为经济作物、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林业、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的服务基本上未开展起来;在服务水平方面,由于各级气象部门普遍对当地农业生产缺乏深层次的理解,所以在服务过程(材料)中只能是清晰地给出气象情报和气象预报,而对当地政府和农民应采取措施所提出的建议则多数是模棱两可,可操作性不强。

1.2 气象监测站点偏少,监测数据不能满足为农业服务的需求

目前,我国的气象监测站网设置基本上是每县一个气象站,对于广东来说,有的乡镇也有气象数据采集自动站,只是有些非常偏远、实在无法安装的山区才没有安装。对于平原地区来说,气象站的监测数据大致能代表一个县的气象状况;而对于山区来说,虽然村与村之间的距离仅几公里或十几公里,但两地的气象状况却相差甚远,所以气象站的监测数据很难代表整个县的气象状况。

1.3 气象预测预报的针对性不强

预报内容和形式与农业防灾减灾的需求有一定差距,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农用天气预报。目前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对农业的针对性不够强,实际上真正对农业生产有指导作用、农民更关心的是农用天气预报,其中包括农业年景预报、农事关键期的天气预报(如长期干旱后的降水预报、麦收季节的晴雨预报)、气温稳定通过3 ℃、5 ℃和10 ℃等界限温度日期的预报、土壤水分预报、各种农业气象灾害(如倒春寒、干旱、暴雨、大风、冰雹、连阴雨、初霜冻、终霜冻)预报和有利于病虫害发生发展的气象条件预报等。

1.4 农业气象观测工作现代建设程度不高

农业气象观测工作经过多年发展,观测手段、观测仪器都有很大的改善,但是比起地面测报,比起其他行业的迅猛发展,还是明显地相对滞后了,尤其在观测仪器和手段方面。大力加强农业气象观测的现代化建设,已经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了。

2 农业气象服务发展趋势

综观当前国内外的发展状况,不难看出,近20多年来,农业气象预报和情报取得了极为迅速的发展,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2.1 加强农业气象数值模拟及其应用模式的研究

以生长模拟为核心的农业气象数值模拟与应用模式的研究是近年来最富活力、进展最为明显、最具应用前景的一个领域。这不仅是由于它能改进和提高现己投入使用的各种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新一代的实时统计一动杨模式,更重要的是,以生长模拟为主的模式研究是整个农业气象学科发展的关键、核心和基础,是世界农业气象研究的共同目标。国内近年来,在引进一些主要生长模拟模式的同时,开展了对作物生长模拟及其应用模式的研究,研制了春小麦生长简化模式、水稻生长简化模式等。这些模式虽繁简不同,但其基本思路都是利用作物的基本观测资料以及平行观测的气象资料。

2.2 进一步开发和应用卫星遥感和计算机技术

近年来,农业气象科学的另一个重大发展是卫星遥感和计算机技术的引进与开发。这不仅大大地改进了农业气象的动态监测手段和分析方法,而且开拓了农业产量气象预报的新途径,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农业气象学科的发展。

其发展趋势是,在加强遥感监测的基础理论研究的条件下,大力开展气象卫星遥感监测和估产技术的研究;扩展新的监测对象(如地温、土壤湿度、洪涝、干旱、森林火灾和大面积虫害等)和估产作物(如水稻、玉米、大豆等更多的作物)。

2.3 加强农业气象服务系统的研究

实现农业气象服务的自动化、定量化和正规化,向国家农业生产指挥部门提供实时、客观、准确的农业气象预报和情报,是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迫切任务之一。因此,农业气象服务系统的研究是农业气象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近20年来,由于新技术越来越多地在农业气象部门得到引进和应用,促进了国内外对农业气象服务系统的研究。美国通过遥感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网络建立了果园的霜冻低温警报系统。该系统是由NOAA卫星转播的、由位于赤道上空的GOES一1卫星提供并通过电视讯号变为可见图象,再由计算机增强影象,显示出不同颜色以反映低温状况(如-0.6~0 ℃时出现白色影象;0.6~4.4℃时出现灰白色;小于-4.0 ℃,大于4.4 ℃则出现黑色等)。从而使果园防霜建立在十分可靠的情报基础上,以节省费用和能源。

2.4 增强农业气象观测工作的代表性,准确性

农业气象观测工作给了观测员很大的选择权利,对观测地段的选择,对作物品种的选择,以及对于各种产量因素测点的选择,几乎都有很大的灵活性,这一点是和气象基本观测最大的不同。所以,对观测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资料的代表性,要考虑以下方面:(1)观测地段一定要代表当地的地形、地势、气候特点、土壤和产量水平、耕作制度。(2)观测品种具有代表性。(3)产量因素测点的代表性。

3 结语

气象部门不仅要加强对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认识,还要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技术难题。不仅如此,气象部门还要加强对气象服务者的培训工作,因人而异,通过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气象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以及态度,为农民提供更高质量、更准确的气象信息促进农业增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运志,唐熠,唐桥义.关于做好农业气象服务的几点思考[J].气象,2010,34(4).

[2] 党修伍.气象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调研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

篇(7)

一、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

1.鼓励农业龙头企业技改投入。对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改投入额在100万元、200万元、500万元、1000万元以上的,分别给予2万元、3万元、5万元、10万元奖励。种养业相应减少(下同)。

2.鼓励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对农业龙头企业销售额首次突破500万元、1000万元、5000万元、1亿元的(以统计部门数据为准),种养业可以相应减少,分别奖励1万元、2万元、3万元、5万元。

3.鼓励农业龙头企业积极申报上一级农业龙头企业。对当年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称号的,分别给予20万元、5万元、2万元、1万元奖励。

4.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总部经济”,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总部在瓯海并在区外直接投资设立的生产基地,具有一定规模的规范企业,一次性奖励1--5万元。

5.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出口优势特色农产品。农产品自营出口额50万美元以上、100万美元以上、500万美元以上的,分别给予奖励3万元、5万元、15万元。

二、积极培育涉农市场主体

6.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对当年购置农机具、运输车辆并为本区农业生产服务的,凭发票按购置金额给予1/3的补助。对购置钢管大棚,且面积在10亩以上的,给予10元/平方米的补助。农产品加工设备和新建加工、销售、仓储、管理用房的投入,在10万元以上的,给予投入额20%的资金奖励,最高奖励额度为5万元。

7.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销售上台阶。对农产品销售额首次突破50万元、100万元、300万元、500万元以上的,分别给予1万元、2万元、3万元、5万元的奖励。

8.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化建设。新获得省级以上、市级、区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分别给予奖励5万元、2万元、1万元。

9.当年新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工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等相关手续齐全,并经区农林渔业局备案的,给予补助1000元;成立当年销售额在10万元以上的,再给予一次性补助5000元。

10.注册在瓯海的新农业种养企业,注册资本在200万元以上,具有自主品牌,并能组织正常生产加工或销售服务的,一次性给予补助2万元。

11.鼓励农业龙头企业组建集团公司。注册地在本区的农业企业集团(含农产品专业市场),一次性奖励20万元;种养殖企业集团、园林绿化集团一次性奖励15万元。同时获得园林绿化资质一级、二级、三级的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1万元奖励。

三、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

12.鼓励实施品牌战略。对行政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的农业生产经营企业和组织奖励100万元;对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名牌”产品、“名牌农产品”、“著名商标”的农业生产经营企业和组织奖励10万元;对获得“名牌”产品、“名牌农产品”、“知名商标”的农业生产经营企业和组织奖励2万元;对获得“瓯海名牌商标”、“瓯海名牌产品”的农业生产经营企业和组织奖励1万元;对获得“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单位和组织分别给予奖励30万元、50万元;对获得其他农产品集体商标的农业生产经营企业和组织给予奖励10万元;农业生产经营企业和组织每注册一枚农产品商标的给予奖励2000元。

13.鼓励农产品标准化认证。对建成连片面积500亩以上的绿色农产品基地,或被新认定为省无公害农产品(省森林食品)基地的,每个奖励5000元;被新认证为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的,每只奖励2万元;企业新通过HACCP认证的,每家奖励1万元;首次通过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认证的,每只奖励3万元;首次通过出口基地认证的每个奖励3万元。

14.鼓励农业标准化生产。对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农业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每个标准分别奖励5万元、2万元、1万元、5000元;对国家级、省级、市级标准化生产示范项目,面积在100亩以上的,经验收合格后,分别奖励5万元、3万元、2万元。

15.扶持农产品展销营销。积极组织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加各类农产品推介会和展销会,给予获得省级以上(含省级)金奖的农产品,每只奖励1万元。

16.鼓励农产品营销模式创新。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虚拟经营、农产品配送等营销模式,培育建设农产品品牌集中展示、产品展销等新型流通业态的,对取得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经认可为瓯海名优农产品展示展销的(或有标志的),给予1-5万元的奖励;对经业务主管部门许可、由农业企业组织在举办全国性农产品展销会、博览会的,一次性给予5-10万元补助。

四、突出农业“两区”建设

17.鼓励各类生产主体参与农业“两区”建设,给予争取省级及以上现代农业园区(包括现代农业综合区、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特色农业精品园)财政支农建设项目、市级农业功能区建设项目的,按有关要求优先给予项目立项的经费配套。

18.鼓励杨梅、瓯柑等基地果园技术改造和基础设施改造。对列入集中改造计划、连片面积在50亩以上的基地,经农林渔业局备案,验收合格后,给予每亩200-500元补助。

19.鼓励发展蔬菜基地。安排一定资金,重点对连片面积200亩以上的市级蔬菜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设施改造项目予以1/3配套资金补助。

20.鼓励做精、做强花卉种苗产业。重点扶持花卉种苗生产,对利用山坡地、废弃地建立花卉种苗培育基地,面积在50亩以上的,给予每亩1000元的奖励。

五、鼓励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

21.大力开展“森林城市”创建,积极建设美丽乡村。对获得省“兴林富民”示范村称号,省级“森林城镇”称号,省级、市级“绿化示范村”称号的,分别奖励省级5万元、市级2万元。

22.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对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基地,面积在20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200元;新建市民体验农场、家庭农场、虚拟农场、农业休闲观光园的一次性给予1-5万元奖励。

23.鼓励发展“农家乐”项目。对村户型“农家乐”项目,经市级、省级评比确认为三、四、五星级的,分别给予1万元、2万元、3万元奖励。以行政村为单位,达到10家以上,形成“一村一业”聚集效应,经验收合格后给予每家5000元的奖励。

24.鼓励保护野生保护的动物驯养繁殖与保护利用。对经过有关部门批准、符合法律规定与规划要求的野生动物养殖基地,其养殖规模、技术能力、繁殖数量在全市领先或在经营利用(延伸产业链)上有创新的,一次性给予2-5万元的奖励。

25.积极鼓励并引导初级农产品加工、生产单位改造提升、转型升级。以行政村为单位,凡初级农产品加工生产单位达到5家以上,并按照标准化生产、规范化加工等要求落实监管措施,分别给予村、企1万元、3000元的奖励。

26.扶持种子种苗产业发展,重视农业本土种质资源保护和乡土树种的开发。鼓励农作物及经济林木的野生近缘植物物种的搜集、整理、鉴定、保护、保存和合理利用农业种质资源。对农业种质资源原生境保存的保护小区或保护点,非原生境保存的低温种质库或田园种质库(种质圃、植物园)的建设,视情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10万元。对组织通过国家或省部级新品种认定的单位,视效益给予每个品种2-10万元奖励。

六、完善农业创新体系建设

27.鼓励农业科技创新。对被认定为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的,给予补助5万元;对被认定为市、区级科技中小型企业的,分别给予补助4万元、3万元。

28.发展农业创新创业平台。鼓励农业企业与院校合作、交流,共建农业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增强农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对被认定为区级以上行业(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给予补助10-30万元;对被认定为省、市、区级企业研究开发中心的,分别给予补助10万元、5万元,3万元。

29.培育壮大农业企业。凡注册在瓯海的规模上农业企业,在本区没有厂房的,经有关部门认定,三年内给予每年每平方20元厂房租金补助,科技试验(中试基地)基地每年每亩补助300元。

30.鼓励大学生从事农业创业。凡在瓯海工商注册登记且本人担任法定代表人满1年,并经区农办认定备案的,给予企业2万元的一次性专项创业补助,生产、经营达到一定规模的,给予50%的贷款贴息补助,同时列入重点劳动力素质专项培训。

31.切实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定期开展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评选活动,鼓励广大农村实用人才更好地发挥其创业、致富带头作用。对获评区级以上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其生产、经营的农业项目贷款额度在50万元以内,给予贴息补助。

32.加大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扶持力度。对按省、市、区规定完成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及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与村级服务站点“三位一体”建设任务的镇街,一次性给予3万元补助。33.安排100万元建立农业风险基金。主要用于:农业基地自然灾害应急基金,技术改造风险补偿基金;对农产品加工企业与本区农户签订蔬菜等农产品保护价收购合同,如遇市场价格波动,农产品市场价低于合同保护价时,按合同保护价收购,由此造成的损失,对下订单者给予一定的补助。

七、加强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

34.项目的实施: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项目单位组织实施。项目专项资金由区财政统筹安排,采取“以奖代补”方式进行运作,专项资金可滚存使用。

35.坚持节约土地、集约用地的原则。根据有关政策,建立和规范农业设施用地和配套用地审批、建设和管理制度,支持和服务农业发展。

篇(8)

中图分类号 S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7-0305-01

近年来,驻马店市驿城区坚持科学发展观,立足资源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将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来抓。

1 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1.1 狠抓项目建设,培植产业龙头

龙头企业上连市场,下连基地,辐射带动千家万户。驿城区始终重点发展龙头企业,通过增加项目、政策改革使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具体措施为:一是区财政每年都安排一定数量的项目资金,用于重点培育和扶持发展具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二是将综合开发、扶贫、科技示范等农业项目资金实行捆绑使用,优先用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目前,全区发展了较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7家以上。十三香、大程粮油集团、正大饲料、雪花啤酒等农业龙头企业已成为在河南省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农产业加工骨干企业。众信、大华被确定为驻马店市农产品定点批发市场,年交易蔬菜、水果达20万t,猪牛羊鱼肉1.5万t,年交易额达到8亿元,辐射带动周边地市和相邻省份,带动周边农村蔬菜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32家,辐射带动农户逾4.5万户。

1.2 强化科技支撑,建设好标准化优质产业基地

近年来,驿城区紧紧围绕具有地方特色的蔬菜、林果、畜牧养殖、优质粮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五大主导产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优先发展的产业。截至目前,全区共有蔬菜园区10个,菜田1 666.67 hm2,日光温室400座,大中小棚6 200个,蔬菜年产量达15万t。已建成3.27万hm2优质小麦、3.93万hm2优质高蛋白玉米,老街、香山办事处及水屯镇蔬菜种植,顺河办事处生猪饲养,胡庙乡白桃和蔡酥梨、菜用豌豆角、红香椿,诸市乡小杂果,宿鸭湖万亩湿地速生林等27个基地,带动农户近4万户,保障了龙头企业的形成与发展。

1.3 打造知名品牌,开拓市场

驿城区强力打造知名品牌,重点以一批市场前景广、关联度大的优势产品、优势产业为突破口,加大扶持力度。目前,全区无公害生产面积达3 333.33 hm2,已培育出12个名牌产品,如邓瓦房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大程勤生面粉、十三香等;天中面粉、十三香等5家企业已取得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其中荣盛养殖获得中国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许可证、金元乳业有限公司已成为全省唯一的一家获得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证和全脂乳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1]。充分利用全国农洽会宣传平台,积极组织驻马店市驿城区农业龙头企业参展;同时,组织企业参加全国性农博会,进一步提高了特色农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11年在全国农洽会农业龙头企业产品评奖中该区获得了2个国家级金奖。

1.4 实行多元统筹,加大组织领导和政策扶持力度

多年来,驿城区坚持实行“多元统筹,科学指导,大力扶持,合力推进”的原则。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农业生产,营造了全区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业的氛围;同时区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性文件,重点从税收、招商引资、土地征用、供电、产品流通、人才培养等方面扶持农业产业化,使其能够迅速发展[2]。在强化合力上,区、乡、办专门成立了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和推进年领导小组,由政府主管领导直接负责,农业局、农办、发改委、财政、税务、银行等部门按职能明确分工,使各部门落实责任。目前,已形成了分工协作、密切配合、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保障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3]。

2 存在的问题

由于该区的龙头企业还处在发展初级阶段,规模小、势力弱、辐射带动能力低、组织化程度低、合作观念差,主要是以单独发展为主,合作发展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还不强;部门协调不力,上下缺少互动。农业产业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产加销各环节、贸工农各方面,横跨三大产业,牵扯诸多部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缺乏资金投入、新技术引进少、项目少、政府扶持不够等问题造成企业融资难,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企业制度不健全,利益机制不规范。

3 对策

3.1 加快优势产业的发展

快速发展无公害白桃、无公害蔬菜、无公害畜产品、无公害粮食等优势农作物产业和特色产品[4],在发展的同时要提高其产量、经济效益,进一步做大做强以上产业。

3.2 提高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力

一是积极引导、扶持、发展、壮大现有龙头企业。二是通过各种宣传吸引公司、个人投资,同时政府要制订、落实优惠政策。三是紧抓项目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四是紧密将企业和农户结合,实现产、销一条龙服务;同时健全企业和农户之间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二者共赢,共同促进驿城区的经济发展[3]。

3.3 开展考核评审工作,落实扶持政策

对8家省级龙头企业、19家市级龙头企业进行考核,以此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快速发展。驿城区应该根据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际,安排一定的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并列入财政预算,专门用于扶持龙头企业发展。

3.5 整合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驿城区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时要对各项支农资金进行整合,围绕农产品加工和生产基地建设,进行捆绑使用;通过政策引导和优化投资环境,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的力度,紧紧抓住中部开发的机遇,以优越的资源和优惠的政策,尽可能多地引进资金和技术。

4 参考文献

[1] 邱美.驿城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N].驻马店日报,2011-10-09.

篇(9)

[2] 韩继锋,梁仁君.临沂市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和可持续发展对策[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9-101.

[3] 付爱斌.关于龙山县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与思考[J].江西农业学报,2011(2):204-206.

篇(10)

农产品企业中,有发展全产业链的中粮集团,建设强势终端的膳博士,构建直销系统的优菜网,建立高标准的有机生态农业有机农庄等,这些商业模式的出发点,都来源于传统模式和电商模式。传统模式是指生产+加工+直销的经营模式,农产品企业通过生产建立基地与农户签订生产合同,并派放技术人员指导农户生产,将农户收获的产品进行不同层次的加工,销往农贸批发市场、大型超市、机关学校等机构,以及企业自己创建的生鲜超市等,规模扩大后产品可销往全国甚至海外市场。电子商务模式则是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利用网络订单销售产品,减少流通环节及店铺、员工费用,直面零售端的营销模式。

一、传统模式的发展趋势

农产品企业传统模式相对于电商模式发展更成熟,消费群体更稳定,简单地以传统配送的方式扩大消费群体打开市场并不现实。这种模式的发展必须依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创立品牌。现在早已不是打价格战的恶性竞争的时代了,企业必须建立品牌效应,才能更富竞争力。品牌首先来源于品质。“伊都菜彩”是日本九州规模最大的农产品直销店,它最大的卖点就是绝对保证产品的安全、新鲜,采用食品安全责任制,定期对产品品质安全进行检验,通过生产者设立对消费者负责的统一保险,并且各家农户的产品都上印有他们的姓名、电话,以此来加强农户对产品的生产责任心。这些措施使消费者更加认可其品质和新鲜度,因此也打响了“伊都菜彩”这个品牌。除了产品品质,安全的运输保管,准确快速的派送,丰富的产品品种等都是企业品质建设的途径。因而,农产品企业需要狠抓品质为发展根本,此后再从品牌的名称、标志、包装等方面进行品牌的外在形象塑造。

2.技术水平提高。技术水平的提高将直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物流环节,成熟的冷物链技术不仅能降低损耗,节省成本,还可大幅延长农产品的保存期,便于企业把控市场价格,获得更高利润。据统计,我国的果蔬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率高达25%-35%,每年的损耗量超过8000万吨,而发达国家的果蔬产品的损耗率平均仅为5%左右,这背后靠的就是技术水平的支撑。以美国为例,美国的蔬菜物流形成了一条冷链,从田间采后预冷冷库、冷藏车运输批发站冷库自选商场冷柜消费者冰箱,始终保证处于采后生理需求的低温条件。由于处理及时得当,美国蔬菜在加工运输环节中的损耗率仅为1-2%。在生产环节,山东寿光在蔬菜棚里使用物联网技术,利用遥感设备采集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土壤温度及含水率等信息,通过移动设备把这些信息传输到工作台,实时分析大棚的状况指导种植。这套技术在为企业节省劳动力的同时,也为企业更精准地把控产品数量、质量做出了巨大贡献。

3.信息化管理。企业的生存靠管理,信息化管理是农产品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农产品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并不高,而国外企业已经普遍建立了先进的管理信息平台。这类企业运用大量的高科技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连锁超市的库存安全报警系统,在企业供应链管理信息平台上第一时间获得各种产品的准确订单,企业根据订单数,通知每天需要多少流水线工人,确定在什么时间段需要从生产点运送多少产品,需要多少时间生产,需要多少部配送车辆才能按时按点配送等。这种信息化管理不仅节省人力物力,而且配送精准,企业也不会出现生产浪费的情况,消费者也能在24小时内可以将新鲜的食品端上自己的餐桌。有需求就有市场,消费者有快速获取商品的需求,企业就有必要去改善管理满足这种需求。

二、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趋势

1.渠道拓展。在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农产品本身保存期短、易损耗变质,加上建立电子商务系统的成本很高,要发展下去,必须依靠市场规模取胜。据武汉家事易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从该公司目前的电商资金投入来看,每天订单达到8000单的时候才能达到盈亏平衡,而目前家事易每天的成交量平均仅约为5500单,根本无法达到盈利状态。所以发展电商的农产品企业必须拓展渠道,扩大市场,才可能获取更高利润。

“千岛湖渔业”特供餐饮店,“阳澄湖大闸蟹”建立了机场零售终端,都是成功拓展渠道的例子,但并不适合农产品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直面零售终端的消费对象,因而渠道拓展必须偏重于网络零售。除了广告宣传,配套设施的配置也是重点。例如,武汉新辰食品公司除了与公共自行车亭合作进行广告宣传,还在社区建立了便利服务站和社区实体店,为网络消费者提供固定的取货点;家事易公司受超市存物柜启发创造性地开展电子菜箱配送系统,与小区物业协商,上缴物业费在小区安装电子菜箱,形成终端网络,小区居民可在在网站上拣菜下订单后,利用会员卡或短信收到的密码直接去电子菜箱取货,很大程度地简化了快递人员与消费者之间的对接过程。这些配套设施就在消费者身边,消费者能更直接地感受电商的优势。

渠道拓展也要考虑拓展对象。农产品电商的产品相对来说更适合喜欢“宅生活”的年轻人、上班族,他们很少有时间买菜,即便去了超市也很难买到新鲜菜,企业要考虑到拓展渠道的成本,就必须从这类特殊的消费对象入手进行。除了本地市场,企业还可以发展异地市场,当拓展到全国和国外的市场时,企业不定只能自己去打开异地市场,也可以通过输出、扩散先进的商业模式、专卖技术使用权、寻找加盟商等途径,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出发更大幅度地开拓市场。

2.产品聚焦。产品必须有对应的消费群才能生存,也就是产品聚焦。很多企业认为,生产的产品越多,销量就越多。阿尔·里斯说过“市场是不讲逻辑的,你要做的是如何控制消费者的心智,不能什么东西都卖,而应该让消费者聚焦到某一个点上去吸收”。一般的烟草公司会把男女消费者都作为消费对象来开发产品,而万宝路的产品只针对男性,除一般男性外还包括牛仔。现在,万宝路成为了美国市场上最大的烟草销售公司,它所做的就是把消费对象聚焦到某一类人,聚焦生产符合这一类人“胃口”的产品。同样,农产品网络销售的消费对象很明显,集中在生活节奏较快的年轻人,农产品企业推出的网上销售产品要符合这类特殊人群的“胃口”才有市场。目前,市场上针对年轻人推出的可直接烹饪的盒装速冻菜肴,针对发胖人群推出的瘦身菜肴,针对孕妇的营养菜肴等,都是针对特定消费者进行产品聚焦的发展趋势。

3.结合现代化物流。相对于传统模式,电子商务模式对物流的要求更高,其特定的消费人群需要有品质的农产品配送,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建立起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紧密结合的农产品速递平台,发展现代化物流,将商品采购、加工,库存管理、分拣、配送和客户自行提取等各个环节高度信息化,并随时与中央数据库交换信息,从采购到配送,使整个物流链都完成信息覆盖,实现从田间到餐桌高效率配送。由于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流通中的推广,现代化物流不再遥不可及,它成为快速发展农产品电商必不可少的支撑。目前已经有大量的信息系统在企业物流操作中推行应用,包括电商平台系统,仓储系统,电子标签分拣系统,物流系统,ERP系统等等。

结束语:农产品企业的传统模式和电商模式在国外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了,并随之滋生出一系列高效率的新型模式,方便了消费者购物,也确保了企业的利润。当然,并不是国外所有的模式都适合我们,我们要做的是结合自己市场的特点,分析前景,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然后奋勇直追。

参考文献:

[1]郭永宏,文化传播与营销[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出版

[2]刘真真,电子菜箱:生鲜电商突围的法宝[J],支点,2013年2月

[3]杨萍,聚焦是营销成功的关键[J],支点,2013年4月

[4]史贤龙,农产品企业如何走出商业模式的战略误区?[J],价值中国,2010年12月

[5]欧阳斌,国外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成功案例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月

篇(11)

中图分类号: F31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003-1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耕地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占到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以上,相当于150亿吨的二氧化碳。发展生态农业系统可以减少80%因农业导致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所以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农业潜力巨大。河南等粮食核心产区作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农业发展方式同样亟待转变。

1 低碳农业发展困境剖析

1.1 水利设施老化失修

近年来特别是2010年频繁发生的洪涝干旱灾害,反映了水利设施“基础脆弱、欠账太多、全面吃紧”的突出问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投入巨大的人财物力进行大规模建设,在提升抗灾能力的同时,也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然而,在之后30年里,全国仅修建各类水库827座,不及前30年的百分之一。以河南省安阳、鹤壁、许昌、商丘为例,2009年各市已配套机电井占总量的97.55%,平均61.44亩耕地拥有一眼机电井,离国家50亩地一眼井的标准还有不小的差距。

1.2 施肥结构不合理

化肥是土地的粮食,但是如何为农田“营养配餐”,减少环境污染增产粮食却是目前农业生产面临的难题。资料显示,1980年至2002年我国化肥用量增长了61%,而粮食产量只增加了31%,简单依靠大量化肥投入已经很难再度实现农业大幅度增产。调查显示:传统的氮、磷、钾等化学肥料使用率高达32.53%,复合肥占到34.09%,缓控释肥仅占到24.38%,农家肥也只有9%左右。

1.3 土壤固碳手段落后

过度翻耕、湿地排水、过度和不适时的机耕、无投入或低投入生产都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加速土壤退化。相反土壤恢复措施能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恢复土壤肥力。这些措施包括保护性耕作技术,把严重退化的土地恢复为草地和森林,平衡施肥、轮作、秸秆还田以及灌溉等。目前我国农田土壤固碳手段主要有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和平衡施肥,调查发现,固碳手段中秸秆还田率最高,达到79.43%,而保护性耕作仅占25.07%,平衡施肥比例为29.75%。

1.4 化学农药过度使用

据统计,我国每年农药使用面积达1.8亿公顷次,受污染农田近1,330万公顷,土壤中累积的DDT总量约为8万吨。然而,农民对于农药危害却所知甚少,在对滑县留固乡、鹤壁浚县、河北邯郸磁县以及安徽宿州萧县的341名农民进行调查中有55.43%的农民回答“否”,44.57%回答“是”,正是由于农民对农药的危害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农药使用量逐年递增。

2 政府作为

2.1 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发展低碳农业,首先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淘汰农业生产过程中高能耗、高污染等生产方式,积极进行高效生产,降低碳排放,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碳平衡。其次,积极调整农业生产中的能源结构。既要充分进行生物质能源等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开发,又要进行风能、地热能、水能等低碳能源的研究和开发,最终实现农业生产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2 推广应用低碳技术

推进农业生物、工程技术和农业投入品技术创新,逐步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为更好的促进低碳技术为农业发展服务应不断加强自主创新,增强低碳农业技术的竞争力;进一步加大国家投入,拓宽渠道;以市场为导向,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特别是要重视县乡两级农技站的建立和运行,加大研发资金和农业技术人员的投入,实现农业生产技术共研、共享,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2.3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对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在政策上适当倾斜,加大对建设资金的投入,以引导、带动、激励企业、农户对农田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同时,政府还要针对农户出台专门的优惠政策,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等。例如对水利设施经营者实行减免税收、银行专项优惠贷款;对农户进行免费技能培训。其次,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补贴性激励机制,政府补贴性激励机制是促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定心丸”。

参考文献

[1] 江泽慧.发展低碳经济 建设低碳林业.世界林业研究,

2010,(23).

[2] 杨志,郭兆晖.低碳经济的由来、现状与运行机制.学习与探索,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