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文学作品语言分析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名称定义结果,都蕴藏着作家深刻的创作动机,即着重表现人物基础性性格特征、社会等级层次,特殊情况下还可为角色最终结局埋下伏笔。须知英语文学史中诸多文学佳作,都有着跨时代意义的角色名称,透过这部分命名内涵逐步透视解析,便有助于读者愈加深入地掌握相关文学作品主旨并学习当中独特的语言文化。
一、神话典故和前期专著中人名的合理引入
英语文学之所以得到系统化革新发展,主要就是因为得到古希腊神话和圣经内部思想源泉的支持,包括英国莎士比亚等诸多知名作家,代表著作之中必然蕴藏着希腊神话中的故事和人物原型,目的便是借助相关神话将个人中心思想予以暗示性表达。就像是德拉科Draco,在拉丁文之中的含义为龙,不过希腊神话常有龙蛇不分之嫌,所以作者在此暗喻德拉科为十足的蛇;再如赫敏Hermione,这类名字主要受到希腊神话中的神使Hermes名字启发,用来表现著作中角色的高端智慧形象。
再就是一些前期知名的文学专著,同样给日后英语文学创作,提供了完善且多元化的人名定义启示。就像是英国18世纪启蒙运动期间,有位现实主义作家菲尔丁,便在其长篇小说著作《阿美丽亚》之中,将主角Amelia描述成为一类温文尔雅、逆来顺受、贤妻良母式的人物形象;而持续到19世纪,又有一位小说家,名为萨克雷,其著作《名利场》之中同样有一位叫做阿美丽亚的人物,不管是生活背景或是身心发展特征,都和前个《阿美丽亚》作品中的主角有着共通之处。
二、人名设定期间相关词汇的灵活引入
许多文学作家在进行作品创作环节中,都会引入既有词汇或是适当修改,便设定为相关人物的名字。
就像是英国清教徒作家约翰・班扬一般,其在文学作品《天路历程》之中便借助寓言方式将当时英国王政复辟社会背景予以生动化演绎,目的是针对当中各类贵族不端的思想和行为加以批评。其中,包括基督徒(Christian)、忠诚(Faithful)、希望(Hopeful)、仁慈(Mere)等角色名称,代表的是一些品行端正的人物形象;而诸如恨善法官(Judge Hate-Good)、乐先生(ML Love-lust)等名字,则多被描写为一些性格偏激且素质低下的人物。
又如美国女作家Kristin Hannah便在传承前人优质化传统基础上,于21世纪初级阶段创作出代表作《Angel Falls》,其中核心角色Julian True,年轻时行为放荡并且成功邂逅了他的真命天女,但是其婚后生活并不是十分美满,开始沉溺于每日华丽且虚假的好莱坞明星生活之中。即便是这类角色名字被定义为True,但是他和世界的平凡人并无太大区别,始终不敢面对现实中的自己和生活状态,这里引入的词汇原有含义(真实),恰巧和作者暗讽世人爱慕虚荣的理念形成鲜明化对比,同时又阐述了当时社会和每个人内心原本真实的一面。这类暗讽类英语语言文化表达形式,有助于吸引更多人的瞩目和潜心阅读。
三、配合谐音等规则进行人物名字创造
首先,包括同音、新造字等,都可以成为文学著作中角色名字创造的指导性线索,毕竟这类方式和词汇直接套用途径相比,会显得稍微隐晦和神秘一些。如莎士比亚便在其著作《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之中创造约翰・福斯塔夫爵士(Sir John Falstaff)这样的人物名字,其中“Falstaff即”由“false stuff”转化而来的谐音表达形式,原有词组含义即为“假货”,这样就使得一位表面上品格高尚和有勇有谋,内心胆小无比且自私自利的矛盾类人物形象,予以鲜活地刻画。
其次,为了令文学著作中的人物性格愈加丰富,赋予阅读观赏人群愈加深刻的体验效果,某些作家便开始决定设计出利用多个词汇进行人物命名的方法。就像是爱尔兰编剧谢丽丹,就在其代表作《造谣学校》之中勾勒出斯尼维尔夫人的沙龙场景,其中斯尼维尔夫人(Lady Sneerwell),主要是由sneer和well两类词汇融合形成的,须知两类词汇分别表达冷笑和擅长的含义,如此便将一类成天无所事事又喜爱搬弄是非的长舌妇形象,予以成功化塑造。
最后,除了上述常见的人物命名方式之外,一位美国作家拉尔夫・艾里森便在其代表性著作《隐身人》之中,配合匿名表达方式“他”指代长期遭受歧视的黑人群体。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不同阶段文学著作中出现的角色名称,都清晰地刻画着当时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同时更蕴藏着诸多创新型语言文化、神话典故、等多元化内涵。之所以发生这类现象,主要是因为许多英语文学作者,在进行不同角色名字创造期间,都会自然地引入一些神话故事背景、或是套用相关词汇并进行谐音创字,使得特定人物性格和形象得到生动化地塑造。长此以往,映射出社会生活诸多状况,令后世广大阅读者能够深入性地掌握英语文化和语言改革发展历程基础上,愈加高效率地学习英语综合化表达技能并令自身人文素质得到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锦锐.透视英语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11(09):140-169.
1.引言
文学作品作为人类社会的瑰宝,自古吸引着社会的目光,它不仅给读者带来巨大的愉悦、指导也对文化和文明的传承起着功不可没的作用。认知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新兴学派,正以蓬勃生机向前发展。以往的语言学和文学研究大都是各自进行,鲜有两者交叉研究。然而语言学,特别是认知语言学中的言语行为转喻理论与文学作品进行共同研究具有巨大重要性和必要性。一方面,文学作品,特别是剧本中充满了人物角色的会话交流,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对话是整部作品演进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言语行为转喻理论对人类会话行为,更具体来说对会话中的言语行为进行研究分析。所以将言语行为转喻理论应用在文学作品研究中,有很大的新颖性和可行性,这也将给我们带来许多全新视角。本文就以言语行为转喻理论为基础,分析田纳西・威廉姆斯的作品《玻璃动物园》,尝试剖析出作品会话中所潜藏的信息。
2.《玻璃动物园》作品简介
《玻璃动物园》是作家田纳西・威廉姆斯二战结束后的一部重要作品。和作品中的汤姆一样,田纳西・威廉姆斯也在鞋厂做过工人,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深知社会底层百姓的悲欢离合,艰辛穷困,为田纳西以后的习作生涯积累了大量素材。在《玻璃动物园》这部作品中,作者以戏剧的形式,通过一个普通家庭的悲剧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人类的精神危机(鲍秀文 2008)[1]。有人认为《玻璃动物园》是田纳西・威廉姆斯的自传性作品,它讲述了三十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为背景下温菲尔德一家人的生活,讲述他们在现实和幻想的冲突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李燕 2007)[2]。母亲阿曼达经常沉浸于昔日的回忆,一遍一遍地讲述在少女时代醉心于自己的那些翩翩君子。劳拉是个自卑并带有些许残疾的女性,她经常摆玩玻璃动物和爸爸留下来的那些留声机唱片以安慰自己,始终活在自己那封闭的小小世界。阿曼达的儿子汤姆是个诗人,但却在制鞋厂打工,为了一家人的生活过着自己并不喜欢的生活。但他不满足于现状,向往冒险和自由却不被任何人理解。由此汤姆计划着自己能向过去爸爸那样为自己的冒险和爱好一走了之。妈妈阿曼达十分担忧两个孩子,特别是劳拉,她不愿敞开自己的心灵,在外人眼中十分害羞。用妈妈阿曼达的话语来讲就是她“十分了解那些不结婚又没有工作能力的女人会有怎样的下场”。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劳拉不得不遵从母亲的意见为自己的婚姻去接待男客人,汤姆也没办法答应了母亲邀请自己的男同事去家里做客。汤姆的同事吉姆让劳拉看到了生活的热情与希望,她尝试不再那么自卑,可是吉姆却是一个有婚约的人,这让劳拉又一次陷入绝望。这次约会以失败告终,劳拉送给吉姆一个被摔坏的独角兽。母亲阿曼达责备汤姆的不是,导致汤姆最终的愤怒和离家出走。
3.言语行为转喻理论
“事态前”(BEFORE)指执行言语行为所必需的条件,如动机、能力等。“事态核心”(CORE)指行为所拥有的本质特征。“事态效力”(EFFECTS)指言语行为得到实施后所出现的及时结果。“事态后”(AFTER)则主要指言语行为执行后所出现的预期后果。因此言语行为转喻通常有三种模式(张辉、卢卫中 2010):事态前部分指代或指向整个事态场境;事态核心或事态效力部分指代或指向整个事态场境;事态后部分指代或指向整个事态场境[3]。
根据言语行为转喻理论,说话者可以用言语行为场境的各个组成部分(场境前,场境核心,场境效力和场景后)来转喻性的指代整个言语行为场境。与此同时,听话者也可以由此来推理转喻式的言语行为。
4.《玻璃动物园》中的言语行为转喻分析
4.1 《玻璃动物园》言语行为转喻定量分析
玻璃动物园描述了温菲尔德一家的悲剧,整部作品的步调看似让人啼笑皆非,实则让人内心压抑,悲剧色彩很浓厚。阿曼达、罗拉。汤姆和吉姆都有自己说话的方式,这也反映这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有的害羞,有的总是回忆过去,有的不善吐露真心话,有的充满积极性。同样,不同的性格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说话方式会有不同。通过对这一规律的总结归纳,将对我们进一步解读文学作品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在《玻璃动物园》这篇作品中,符合言语行为转喻的动词共有120个,其中属于用场境前部分代替整个事态场景的有24个,用场境核心代替整个事态场境的有42个,用场境效力代替整个事态场境的有36个,用场境后部分代替整个事态场境的有18个。
由此次微型的定量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玻璃动物园》个人物在实施言语行为特别是间接言语行为的时候,都有采用转喻的方式去实现,也就是说,他们都会出于某种特殊的原因或者由于自身的性格特点而使用婉转间接地方式去表达言语行为。那么各人物用不一样的场境部分去代替整个事态场境又能反映出那些内在的含义呢?
5.结语
《玻璃动物园》是田纳西・威廉姆斯的重要作品,它对西方社会中下层阶级的苦难做了生动的描述。本文突破传统思维,从语言学角度分析文学作品,将《玻璃动物园》放在认知语言学的言语行为转喻视角下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在文学作品中作者也可以转喻式地对言语行为进行表述,然而不同的表述也可以帮助作者对任务形象性格做出更好的刻画,读者也可以由此来发掘作品深层词的意义。但是此项研究由于笔者的浅薄和研究不可避免的不足也有很大的地方需要改进,后续研究也有待加强。
参考文献:
关键词:跨文化视角;英美文学作品;语言特点
在跨文化视角下,要想更好地了解英美文化,就必须要对语言文化的特点进行分析,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掌握英美文化的特点。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文化进行传播的重要载体。因此,加强对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研究,对于文化交流以及语言学习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基础
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大都源自于宗教和神话,《圣经》和希腊神话都是英美文学语言的重要来源,所以在进行语言特点分析的时候,必须要对《圣经》和希腊神话进行阅读和理解,这样可以有助于促进跨文化视角下,对英美文学语言的理解。
首先,英美文学作品的重要代表《圣经》,里面的一些长诗等,经常作为英美文学中的重要引用。例如,在《农夫皮尔斯的幻象》中,就对《圣经》中的文化和思想进行了传播,所以在阅读此类文学作品的时候,必须要对《圣经》有基本的阅读和理解,这样才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背景和语言特点。
除此之外,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与古希腊神话之间也息息相关。古希腊罗马文化是欧洲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对英美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大部分的英美文学作品中,都会看到古希腊文化的影子。一批著名的近代欧美作家,例如但丁的《神曲》都是对古希腊神话体系的探索与分析。英美文学中对自我的追求以及追求自然之美的思想,都可以从希腊神话中找到对应的地方。所以,在进行跨文化视角下,进行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的研究,就必须要对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基础和来源进行分析。
二、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
(一)重视引用经典
在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时候不难发现,大部分的英美文学作品都会去选择一些神话故事或者是典故来进行文学创作,加深作品的深度,使作品的语言更具特色。例如对希腊神话故事阿基里斯英雄事迹的引用,借助简单的故事寓言,来增加文学作品的深度。通过耐人寻味的故事,使读者更加耐心和深入的品味文学作品的艺术内涵和语言特色。由此可见,英美文学作品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借助简单朴实的故事寓言,通过平凡的Z言,来表达深刻的含义,这是英美文学作品的重要语言特色。
(二)在现实基础上的艺术创作
对于文学艺术来说,往往是源于现实,却又高于现实。所以在分析英美文学作品语言特点的时候,就需要对作品所描写的社会环境进行查阅和分析,这样才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语言特色。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可以看出,英美文学作品重视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在语言表达上面更重视体现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虽然英美文学的语言风格是多变的,但是反映的主题都是与现实相关。采用多元化的语言表现特色,来展现作品的丰富语言特色。以英国作家詹姆斯・巴里文学作品《彼德・潘》中船长胡克出场时语言描绘的片段为例。作者之所以可以将船长的形象描写的如此生动,最主要原因就是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体会,形成了现实与艺术相结合的语言特色。
(三)重视戏剧独白的效果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非常重视戏剧独白的作用。通过借助语言独白部分的描写,可以更好地了解作品中的主人公思想,体会作品的深刻内涵。例如在《威力神父的祷告》这部文学作品中,不仅可以听到作品主人公的内心描写,还可以欣赏到作者对主人公的评价,这样可以借助文学语言更好的体会作者的描写意图,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而且借助戏剧独白的语言设计,还可以给读者留下充足的想象空间,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欣赏。
三、促进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赏析的基本策略
(一)加强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
为了更好地促进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赏析,就必须要加强对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首先,在跨文化背景下,必须要加强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量,只有多读一些文学名著,才可以提升自身的阅读感觉,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读者对英美文学语言的理解和认知;除此之外,读者还需要加强对作品的作者经历以及文化背景进行分析,这样通过对作者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提高对语言的欣赏准确度。
(二)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在跨文化视角下,对于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研究来说,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这样才可以更好地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更好地理解作品的语言特色。除此之外,读者还要加强对英美文化的学习和了解,这样有助于更加深入地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促进对不同文化的欣赏与分析。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跨文化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分析,必须要以了解文化背景以及作者写作风格为基础,在这样的前提背景下,才可以更好地欣赏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分析作品深度。
参考文献:
经典文学作品是语言运用的最高境界,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个分支,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文学作品赏析》是美国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结晶,折射着美国优秀的人文智慧。其内容涵盖了美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以及各阶段的代表作家及经典作品,反映了殖民地时期、独立战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南北战争时期和两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在高校语言教学课程中开设《美国文学作品赏析》课程,不仅能使学生了解文学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感受优秀作品带来的审美愉悦,提高人文素质修养,而且能帮助学生扩大词汇、夯实基本功,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美国文学作品赏析》课程教学目标定位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运用丰富的语言,表达作者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和态度,激励人们积极向上,不断奋进。《美国文学作品赏析》教学的目的,就是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培养学生对文学的阅读兴趣和欣赏、判断能力,使学生通过对《美国文学作品赏析》中的文学作品的鉴赏,探究作家的创作倾向、语言技巧、写作手法,系统把握美国文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和创造过程,提高对人生价值、生命意义的感悟能力,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高理性认知的能力和基于审美与理论思辨的文化鉴赏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美国文学作品赏析》教学中的问题及改革必要性
1.《美国文学作品赏析》教学存在的问题。在素质教育的目标指引下,我国语言教育日益重视与国际的接轨,在注重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强调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以改变我国语言教育中,学生实用能力不强,不能流畅地用英语交流、看不懂英文原著等状况。从目前高校教学现状来看,《美国文学作品赏析》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仍然属于比较薄弱的环节,其原因有很多,主要有如下几点:
首先,由于《美国文学作品赏析》中所选的名著,都是用地道英Z创作的,作品涉及的词汇量很大,很多句法结构比较复杂,而且,由于作品年代久远,如果不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很难非常透彻地理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会感到晦涩难懂,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其次,在教学中,《美国文学作品赏析》对高校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英语教师除了要具备专业语言能力外,还要具备丰富的文学知识、历史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运用这些相关的知识,帮助学生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及作品的内容,化繁为简地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和鉴赏作品,初步掌握文学批评、文体分析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理论修养和审美能力。这对很多“重语言轻文学”,惯于逐字逐句地讲解英语文学作品的教师而言,无疑是很大的挑战。
再次,在我国很多高校英语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过分强调语言基础性、工具性的现象,而对于语言与文化或文学的关联性则重视不够。不管教师还是学生,受应试教育影响,在《美国文学作品赏析》的教与学过程中,过多地关注语言点和教学重点,往往忽略其中作品的人文美感,使《美国文学作品赏析》的文学教学流于形式,失去了其真正的教学意义。
最后,思想上受到就业与升学的影响,存在对《美国文学作品赏析》的认识偏颇。在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化,社会化、职业化、现实化令很多教师与学生,都非常重视效用比较明显的实用英语学科,对于《美国文学作品赏析》潜移默化的素质培养型学科的重要性则认识不够。在实际学习中,很多学生更愿意把精力放在实用学科上,比如商务英语、口译、写作等,而忽略了《美国文学作品赏析》中的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人文教育功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文学作品赏析》在高校英语中的教学效果。
2.《美国文学作品赏析》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美国文学作品赏析》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但是,教学改革不是对以往大学教学模式的全盘否定,而是对其进行创新与发展。高校外语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基础语言教学与文学教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美国文学作品赏析》在拓展了高校语言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通过分析西方国家的历史与文化,将其与本国文化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批判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于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将《美国文学作品赏析》对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育意义的重要作用,切实贯彻在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引导学生去探究作品的内在价值与意义,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
三、《美国文学作品赏析》教学模式改革的途径探讨
《美国文学作品赏析》教学的目是让学生通过对作品进行鉴赏,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阅读、写作等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要充分发挥该门课程的积极作用,促进高校教学目标的实现,笔者建议进行相关教学模式的改革,根据学生的语言基础和兴趣特点及学习能力、学习目标,构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1)根据体裁赏析作品。文学作品的体裁决定了其表现形式,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其语言的运用也是迥然不同的,各有各的特点,比如,小说语言一般强调通俗易懂、详细刻画,诗歌、散文等则要注重凝练、寓意深刻。高校外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根据体裁来对作品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探究其创作技巧、语言表现手法,进而揭示其深刻的社会意义。
(2)结合作品学习语法。由于中西方语言习惯的不同,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英语语法是比较难学的。在学习《美国文学作品赏析》时,如果对语法不能有效掌握,就会影响对文学作品内容的理解,甚至难以读懂这些文学作品。而且,由于《美国文学作品赏析》中的作品,都是用美国英语创作的,由于年代久远,其语法与现代美国英语语法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别。在教学中,教师要对此进行明确的讲解,引导学生结合文学作品内容来学习语法,否则,脱离语境的语法学习,将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
(3)撰写阅读心得。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写作的成功范例,也是语言艺术的最高形式。在学习《美国文学作品赏析》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心得体会,用英语语言进行总结表述。撰写阅读心得,能够加深对《美国文学作品赏析》中优秀作品的理解,也能使学生在举一反三的总结、反思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4)多角度鉴赏分析。“横看成岭侧成峰”,对《美国文学作品赏析》的鉴赏也一样,不仅要从专业语言学习的角度去鉴赏,还要从文学艺术的角度,结合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去分析,以全面理解作品,探究文学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文化内涵、创作理念,避免枯燥、乏味的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美国文学作品赏析》的兴趣。
(5)带着任务去学习。通过实际调查,在学习《美国文学作品赏析》过程中,一些学生因为《美国文学作品赏析》中的部分作品篇幅较长,而难以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高校英语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合理制定一定的阅读任务,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强化学习效果。
2.在教学中开展专题研讨会与第二课堂。相对于其他英语专业课程来说,文学课教学内容比较多,但是,课时设置又相对比较少,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常采用“满堂灌”的方式,以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法,使课堂教学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实践证明,在英语教学中,专题研讨会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将课堂时间分为讲授与讨论两部分,在讲授部分,主要针对《美国文学作品赏析》的文学要素进行教学;在讨论部分,则采用小组方式,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对前面讲授的内容进行讨论,分析人物、主题、风格等要素在作品中的表现。讨论完毕后,每组派出代表汇报本组讨论结果,最后,由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及汇报,进行相应的点评与总结。这种讲授与小组教学模式,不能使师生之间实现了良好的互动,也增进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互动与写作,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专题研讨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总结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及用于表现自我的自信。
第二课堂活动是对《美国文学作品赏析》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教师要帮助学生成立美国文学第二课堂活动指导小组,通过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形式,使《美国文学作品赏析》从单一的小课堂教学,拓展成以校园为主的大课堂。另外,还可以组建英语戏剧社团、设立英语电影周和英美文化周、美国文学俱乐部等,形成一个立体式的、学习氛围浓厚的英语文学学习环境。
3.突出美国文学作品的整合教学与文化传递功能。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语言类文学课要注重对学生阅读、欣赏、理解文学原著能力的培养,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以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对西方文学及文化教育的理解。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同一主题的作品,集中起来进行整合教学,集中讲授该类文学作品创作的社会背景,及作者的经历与境遇,使学生能系统地了解该时期的社会背景,并通过比较,更好地理解与体验作品中的丰富情感,真正领悟到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此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学生需要更加全面地了解与把握西方优秀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认知能力和文化传递能力,这也是新时期对外语人才的切实要求。通过学习《美国文学作品赏析》来提高文化认知与文化传递能力,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在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教学中,教师不妨从文化视角来解读文学作品,深入挖掘作家及作品的文化内涵,帮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和体会该作品,从而提高自身鉴赏性阅读能力。
4.创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课程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是《美国文学作品赏析》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保证,要改变当前一卷定最终学科成绩的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过程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全过程考核评价体系。同时,还要创新教学评价方法,使教学评价方法实现多元化。比如,单元测验可以采取知识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同时兼任出题教师、比赛评委和竞赛选手,增强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利用微信、微博、博客等自媒体形式,为学生创建师生互动、展现自我的平台,并将学生在自媒体上的表现,纳入到考核评价体系中。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教师与学生过于重视语言点与知识点学习的现状,将其教学重点落实到《美国文学作品赏析》的教学过程中来,调动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促进教学效果与质量的全面提升。
综上所述,《美国文学作品赏析》在高校第二外语教学中,其作用不可忽视,是提高语言教学效果、全面提升学生外语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高校教师必须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顺应新时期外语教育趋势,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地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为我国社会经济及文化发展,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1 注重选材
具有审美价值是作为幼儿文学作品的基本要求,选择结构简单、情节有趣、形象鲜明生动、语言浅显易懂的儿童文学作品是实现语言教育功能的前提和基础。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文学作品包含:童话、寓言、故事、儿歌、儿童诗、散文、散文诗、绕口令等。各类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风格、结构都各具特色,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有助于幼儿体会语言艺术的美,提升幼儿对艺术语言的敏感性,积累文学语言素材,并得到创造性运用语言的启示。
1.2 注重教学形式
兴趣是学习的驱动力、快乐的情绪体验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激发幼儿表达、表现的愿望。在文学作品学习活动中,除了传统的倾听欣赏、阅读理解、朗诵表演的方式,更应充分运用:制作课件、设置情境、观看短片、互动表演等多种教学手段及方法;与音乐活动结合、与游戏活动相结合、与简单的手工或绘图相结合等形式,积极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获得综合体验。如:在大班绘本欣赏活动《我妈妈》中,我制作了《孕妇》及绘本《我妈妈》的课件,邀请了班上所有的妈妈们到园参与活动,我在活动开始时通过一个问题引导幼儿谈谈对妈妈的认识――“我们每个人在出生前都住在妈妈的肚子里,是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我们住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辛苦吗?”,孩子们纷纷回答“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睡觉都不能翻身”、“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走路很重、非常不方便”……,接着我问妈妈们:“孩子们住在妈妈们的肚子里,妈妈们感觉怎么样?”在家长回答后我又引导家长与幼儿一起在配音中观察课件《孕妇》中妈妈们在孩子不同成长阶段对孩子呵护和照料的图片,启发他们思考“妈妈照顾我们这么辛苦,为什么脸上却总是笑眯眯的?”并设置了一次互动“那你爱妈妈吗?你是怎样爱妈妈的?”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我会给妈妈捶背”、“我会拥抱妈妈”……在充分表达、交流之后,我切入主题,引导他们展开对绘本《我妈妈》的阅读、理解。孩子显得非常的专注和投入,都能跟随我的问题认真地观察画面内容、品读细节、积极表达、交流想法。最后我让孩子们用红色的手拉花用最快的速度给自己的妈妈送上了一朵大红花,整个活动中孩子不但理解了绘本的内容、丰富了语汇、张弛了想象,更加深了与妈妈间的情感。
2 采取多种教学策略感知文学作品语言和结构的艺术表现特点,了解和掌握文学作品艺术语言的构成方式
2.1 运用图谱展示的形式,帮助幼儿直观理解文学作品的结构
只有掌握了文学作品艺术语言的句式结构,才能有目的地进行仿编与创编的活动。而运用图谱展示文学作品的教学形式将较复杂、抽象的文学作品内容转化呈现为简明、直观、易于理解的图文,突出作品的结构指向,更加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增加了学习的顺序性和可视性,更有利于集中幼儿注意力。
2.2 利用自主排图的方法,促使幼儿梳理文学作品发展的顺序
大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但是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通过自主排图的学习(下转第256页)(上接第241页)方法促使幼儿认真观察每一张图片上场景、时间、人物表情及动作等细节,引导幼儿分析判断图片间的内在联系,在头脑中梳理出文学作品内容合理的发展线索、顺序,然后进行排列组合。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幼儿分析、判断、推理能力,充分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更巧妙地帮助幼儿掌握作品的整体结构。
2.3 通过合作表演的形式,引导幼儿理清文学作品内容的发展线索
表演不仅是简单传达和再现,也是重要的创造性艺术表现活动,对培养幼儿的想象和综合实践能力有着独特的作用。表演文学作品时幼儿必须合作探讨作品中情节发展的顺序、摸清事件的主要线索,分析作品中人物的心理、表情,并恰当地运用语气、语调及文学语言进行展示,整个过程不但体现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无形中也帮助幼儿熟悉、理解了文学作品的内涵和特点。
2.4 采用有效提问,启发幼儿总结文学作品艺术语言的特点
幼儿对语言结构和特点的认知是在逐步地熟悉、理解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但并不是反复倾听,幼儿对文学作品结构形式的理解就越深入。关键在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提问,启发幼儿感受、理解和认识作品的结构和艺术语言的特点:提问应层次清晰、循序渐进,体现作品的情节、紧扣关键性细节——转折点、中心点;提问应指向明确,突出作品中艺术语言的特点,如拟人、排比等文学表现手法的感受和理解。
3 通过多种手段构建合理想象的空间,激发创造性运用文学语言的兴趣和潜能
3.1 “第一现场”——幼儿创造性讲演的窗口
文学作品学习活动中常常有幼儿仿编、创编、续编出别具特色的内容,及时帮助幼儿记录并给予展示将鼓励幼儿的创作行为。例如在仿编儿歌《红红的世界》时,我先提供给每个孩子一副贴有红色亮光纸的“眼镜”,引导孩子将看到的“红色的世界”依据儿歌句式结构进行仿编,然后再提供贴有各色亮光纸的“眼镜”让幼儿自由选择、仿编。在幼儿仿编的过程中,及时通过录音笔记录下来,并整体成文张贴在“家教园地”的“第一现场”栏目中,引发家长的跟踪、赞赏,进一步激发幼儿创造性表现的愿望。
3.2 “每日播报”——幼儿创造性讲演的舞台
续编故事使幼儿张弛想象、乐在其中,其间闪现的不仅是创造的火花,更有丰富的文学语言,无论是一个词,还是一个短句、一次文字修饰,在相互交流中都能带来新一轮的知识收获和创造启示。为此我鼓励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将对文学作品学习的再创造书写成文,积极参与每天晨间的“每日播报”活动。进一步扩大了幼儿的词汇量,拓展了幼儿的思维空间。
3.3 “心有所想”——幼儿文学创作的园地
基于幼儿对文学创作的喜爱和热爱,为了鼓励幼儿的创作、增进幼儿文学创作的交流,我们特地在大班下学期起设立每月底举办一次的“心有所想”小艺术家交流会,鼓励幼儿自由投稿并集中展示,邀请家长和幼儿共同欣赏。“心有所想”活动令参与活动的幼儿获得强烈的荣誉感,增强了运用艺术语言时的自信心,满足了幼儿自由创作表达的愿望。
通过多种途径的培养、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文学作品学习活动中呈现出自主、快乐的学习特点,较好地掌握文学作品的语言和结构,并能创新、创造地运用文学语言,完成从理解到表达,从模仿到创造,从接受到运用的整合过程。
1 运用多种形式、调动多种感官欣赏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积累文学语言素材
1.1 注重选材
具有审美价值是作为幼儿文学作品的基本要求,选择结构简单、情节有趣、形象鲜明生动、语言浅显易懂的儿童文学作品是实现语言教育功能的前提和基础。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文学作品包含:童话、寓言、故事、儿歌、儿童诗、散文、散文诗、绕口令等。各类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风格、结构都各具特色,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有助于幼儿体会语言艺术的美,提升幼儿对艺术语言的敏感性,积累文学语言素材,并得到创造性运用语言的启示。
1.2 注重教学形式
兴趣是学习的驱动力、快乐的情绪体验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激发幼儿表达、表现的愿望。在文学作品学习活动中,除了传统的倾听欣赏、阅读理解、朗诵表演的方式,更应充分运用:制作课件、设置情境、观看短片、互动表演等多种教学手段及方法;与音乐活动结合、与游戏活动相结合、与简单的手工或绘图相结合等形式,积极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获得综合体验。如:在大班绘本欣赏活动《我妈妈》中,我制作了《孕妇》及绘本《我妈妈》的课件,邀请了班上所有的妈妈们到园参与活动,我在活动开始时通过一个问题引导幼儿谈谈对妈妈的认识――“我们每个人在出生前都住在妈妈的肚子里,是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我们住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辛苦吗?”,孩子们纷纷回答“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睡觉都不能翻身”、“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走路很重、非常不方便”……,接着我问妈妈们:“孩子们住在妈妈们的肚子里,妈妈们感觉怎么样?”在家长回答后我又引导家长与幼儿一起在配音中观察课件《孕妇》中妈妈们在孩子不同成长阶段对孩子呵护和照料的图片,启发他们思考“妈妈照顾我们这么辛苦,为什么脸上却总是笑眯眯的?”并设置了一次互动“那你爱妈妈吗?你是怎样爱妈妈的?”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我会给妈妈捶背”、“我会拥抱妈妈”……在充分表达、交流之后,我切入主题,引导他们展开对绘本《我妈妈》的阅读、理解。孩子显得非常的专注和投入,都能跟随我的问题认真地观察画面内容、品读细节、积极表达、交流想法。最后我让孩子们用红色的手拉花用最快的速度给自己的妈妈送上了一朵大红花,整个活动中孩子不但理解了绘本的内容、丰富了语汇、张弛了想象,更加深了与妈妈间的情感。
2 采取多种教学策略感知文学作品语言和结构的艺术表现特点,了解和掌握文学作品艺术语言的构成方式
2.1 运用图谱展示的形式,帮助幼儿直观理解文学作品的结构
只有掌握了文学作品艺术语言的句式结构,才能有目的地进行仿编与创编的活动。而运用图谱展示文学作品的教学形式将较复杂、抽象的文学作品内容转化呈现为简明、直观、易于理解的图文,突出作品的结构指向,更加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增加了学习的顺序性和可视性,更有利于集中幼儿注意力。
2.2 利用自主排图的方法,促使幼儿梳理文学作品发展的顺序
大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但是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通过自主排图的学习(下转第256页)(上接第241页)方法促使幼儿认真观察每一张图片上场景、时间、人物表情及动作等细节,引导幼儿分析判断图片间的内在联系,在头脑中梳理出文学作品内容合理的发展线索、顺序,然后进行排列组合。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幼儿分析、判断、推理能力,充分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更巧妙地帮助幼儿掌握作品的整体结构。
2.3 通过合作表演的形式,引导幼儿理清文学作品内容的发展线索
表演不仅是简单传达和再现,也是重要的创造性艺术表现活动,对培养幼儿的想象和综合实践能力有着独特的作用。表演文学作品时幼儿必须合作探讨作品中情节发展的顺序、摸清事件的主要线索,分析作品中人物的心理、表情,并恰当地运用语气、语调及文学语言进行展示,整个过程不但体现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无形中也帮助幼儿熟悉、理解了文学作品的内涵和特点。
2.4 采用有效提问,启发幼儿总结文学作品艺术语言的特点
幼儿对语言结构和特点的认知是在逐步地熟悉、理解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但并不是反复倾听,幼儿对文学作品结构形式的理解就越深入。关键在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提问,启发幼儿感受、理解和认识作品的结构和艺术语言的特点:提问应层次清晰、循序渐进,体现作品的情节、紧扣关键性细节——转折点、中心点;提问应指向明确,突出作品中艺术语言的特点,如拟人、排比等文学表现手法的感受和理解。
3 通过多种手段构建合理想象的空间,激发创造性运用文学语言的兴趣和潜能
3.1 “第一现场”——幼儿创造性讲演的窗口
文学作品学习活动中常常有幼儿仿编、创编、续编出别具特色的内容,及时帮助幼儿记录并给予展示将鼓励幼儿的创作行为。例如在仿编儿歌《红红的世界》时,我先提供给每个孩子一副贴有红色亮光纸的“眼镜”,引导孩子将看到的“红色的世界”依据儿歌句式结构进行仿编,然后再提供贴有各色亮光纸的“眼镜”让幼儿自由选择、仿编。在幼儿仿编的过程中,及时通过录音笔记录下来,并整体成文张贴在“家教园地”的“第一现场”栏目中,引发家长的跟踪、赞赏,进一步激发幼儿创造性表现的愿望。
3.2 “每日播报”——幼儿创造性讲演的舞台
续编故事使幼儿张弛想象、乐在其中,其间闪现的不仅是创造的火花,更有丰富的文学语言,无论是一个词,还是一个短句、一次文字修饰,在相互交流中都能带来新一轮的知识收获和创造启示。为此我鼓励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将对文学作品学习的再创造书写成文,积极参与每天晨间的“每日播报”活动。进一步扩大了幼儿的词汇量,拓展了幼儿的思维空间。
3.3 “心有所想”——幼儿文学创作的园地
基于幼儿对文学创作的喜爱和热爱,为了鼓励幼儿的创作、增进幼儿文学创作的交流,我们特地在大班下学期起设立每月底举办一次的“心有所想”小艺术家交流会,鼓励幼儿自由投稿并集中展示,邀请家长和幼儿共同欣赏。“心有所想”活动令参与活动的幼儿获得强烈的荣誉感,增强了运用艺术语言时的自信心,满足了幼儿自由创作表达的愿望。
通过多种途径的培养、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文学作品学习活动中呈现出自主、快乐的学习特点,较好地掌握文学作品的语言和结构,并能创新、创造地运用文学语言,完成从理解到表达,从模仿到创造,从接受到运用的整合过程。
关键词:日本 语言文学 中国元素
中图分类号:J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1
日本是我国的重要邻邦。从历史上来看,日本社会发展与我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日本的文化和文学作品,更是与我国传统文化联系十分紧密。早在汉唐时期,日本政府就派遣大量的官员和学生来到我国进行访问和学习,这批最早的“访问学者”长期在我国生活和学习,有的还在朝廷担任官职,深刻融入了我国社会生活之中。他们学到了我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精华,并将其带到了日本本土,深刻影响到了一批日本文学家及文学作品。从日本古代文学作品来分析,绝大部门作品都带有十分浓厚的中国元素。
进入近代社会,日本的“闭关锁国”政策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所打破,日本国内开始发生深刻变革,饱受西方思想的影响。这期间,日本国内的文学创作风格也开始发生了深刻变化,“西式”作品开始大量出现,但是与此同时,“中国元素”也并没有完全消失殆尽,仍然可以在日本文学作品中寻得端倪。
“二战”以后,日本国内文学界开始深入分析和反思战争带给全人类的灾难,中国元素开始重新成为日本国内文学界的重要因素。可以说,中国元素至始至终伴随着日本文学的发展进程,是日本语言文学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一、日本语言文学中中国元素的特点分析
笔者认为,日本语言文学中中国元素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和特点。
1.日本语言文学作品中饱含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主流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规范。儒家思想不仅深刻地影响着几千年来我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也对邻国日本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日本远古时代的文学中,充满着“忠孝礼义”等儒家传统文化精髓[1],许多诗歌也在歌颂忠君爱国的思想意识和儒家思想中提倡的社会秩序观念。
到了近代社会,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虽然儒家思想已经不再是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但是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生命力却一直对日本文学的发展实施着影响。虽然“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开始改变君主制政治体制,但是君主作为国家名义上的统治者,仍然没有被完全废除,许多文学作品中对于君主的歌颂仍然是主要题材,而这也正是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2.日本文学作品中包含着中国社会的生活方式。无论是日本古代文学作品还是现当代文学作品,其中都不乏中国社会的生活方式的再现和真实写照。一些文学作品直接以描写中国社会为主要背景,体现着我国社会的众生百态[2]。还有一些文学作品中直接或间接地映射出中国社会的传统文化特点,通过通读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这些作品中鲜明的中国特色。即使是那些以西方社会为背景的文学作品,我们也可以发现其“中国式”的思维方式。由此可见,中国社会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日本文学作品中重要的素材库。
3.日本文学作品中的中国人形象数量非常多。无论是早期的文学作品,还是当代文学作品之中,中国人的形象数量都非常多。有很大一部分文学作品中的中国人形象都是正面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比较符合中国人本来的生活方式和特点。还有一部分作品中的中国人形象比较扭曲,成为“落后、迂腐、自私、贪婪”的代名词。这部分日本作家对于中国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敌视和误解,因此才会将这种极端化的情绪体验转移到文学作品之中。笔者认为,无论是正面形象还是负面形象,“中国人”大量出现在日本文学作品之中,是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也是日本文学作品中“中国元素”的代表。
4.日本当代文学中体现出的中国元素形式更加丰富。“二战”给日本国内和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战后日本民众饱尝战争苦果,家园遭受毁灭,亲人离散,许多日本当代作家都以战争为背景,对战争带给日本国内和全人类的灾难进行深刻反思。其中许多作品都以中日战争为主要背景,描述了日本的残酷和给两国人民带来的痛苦。应当说,这期间大部分作家的作品都是客观深刻的,只有少数作家作品存在刻意歪曲史实的情况。这部分作品既然以中日战争为创作背景,自然就不能缺少大量的中国元素。
二、日本文学创作对于我国文坛的借鉴作用
笔者认为,通过研究日本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元素”运用技巧和方式,可以给我国文坛一些有益的启发和借鉴,同时也能够给我们一些警醒。
1.要善于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先进文化元素,充实文学创作方式。对于我国文学界来说,要能够善于吸收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精华,不断丰富创作题材和创作方式,特别是对于一些邻邦的先进文化,要保持虚心学习的态度,并能够将其引进到文学创作的模式中来,真正实践“融贯中西”的目标,始终保持我国文学创作领域的生机和活力。
2.通过分析日本文学创作反思日本国内的思想动态。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从日本文学的创作历程来看,其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动态基本上是与其社会主流思想和思潮相一致的。当前,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开始抬头,军国主义思潮复辟,这个趋势也反映在当代日本文学作品之中,一些作品中流露出的对于中国的敌视、污蔑等极端民族情绪,足够引起我们的警惕和注意。由此可见,通过分析日本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动态和作家观念,可以有效地反映出日本当代社会的主流思想动态的发展和变化。
在幼儿文学作品欣赏活动中,由于幼儿教师文学素养水平有限且缺乏有效的指导策略,此类活动的开展难以达到课程设计者期望的质量要求。具体表现为:在目标和功能上,过分关注知识的灌输和记忆,而忽略了文学作品本身的审美价值;在教学过程中,单纯强调教师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分析,却弱化了幼儿对文学作品的主动建构与创造;在学习方式上,过多地采用单一的感知记忆,而忽略了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意境感受、意义建构,更忽略了幼儿主动参与的意愿、情感的体验、合作分享与创造性想象。这些状况都表明目前的幼儿文学作品欣赏活动,难以发挥幼儿文学作品的多方面教育价值。诸如此类的问题,其根源在于幼儿文学作品欣赏活动中教师缺乏具体有效的指导策略。因此,探究出一套适应幼儿文学作品欣赏活动的切实可行的指导策略,使幼儿成为幼儿文学作品欣赏活动过程中的合作者、参与者、文本解读者和意义建构者,需要我们做认真、深入的思考。
二、重建活动目标,找准幼儿园文学欣赏活动的价值定位
文学欣赏活动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高级形式,是一种引导幼儿主动投入并沉浸于文学活动的过程。儿童文学作品是以精练、生动的文字,表现儿童真挚感情世界的人和事物,重视意象的浮现,营造音韵、图画美感的意境,让幼儿乐于阅读且能促进其正面成长的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学欣赏活动是一个能实现儿童发展的过程,它最能集中反映幼儿语言发展水平、思维能力及情感体验。
文学欣赏活动的目标应当关注以下几方面:第一,作品审美。幼儿文学欣赏活动的突出功能是培养儿童的美感和审美能力,具体包括语言与韵律美、幻想与想象美,而活动在智育、德育等方面的功能也是在审美过程中实现的。第二,作品体验。促使幼儿体验和理解作品,轻松、自然地接受情感教育。在目标定位上,应由从对作品做理性分析转为运用直接感受,强调意会、体悟。第三,作品情感基调。引导幼儿与主人公产生情感共鸣,激发想象,鼓励幼儿以多种方式再现作品。第四,激发想象,以多种方式再现作品内容。
三、依据欣赏过程,探索幼儿园文学欣赏活动的指导策略
对作品意境和情感的体验,是幼儿文学作品欣赏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幼儿文学作品欣赏活动的各阶段,应当根据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分别采用不同的指导策略。前期经验的准备是加深体验的基础,教师应当根据即将欣赏的作品内容,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和体验,并在活动开始时配合相关的谈话和讨论,唤起幼儿原有的经验或体验。通过教案分析、观摩课评议、录像反馈等方式,我们总结出了幼儿文学作品欣赏在选材、导入、提问、体验、多媒体使用等方面的具体教学策略。
(一)选材策略
文学作品的选择是幼儿园文学欣赏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幼儿文学作品欣赏活动总体上要求作品的复杂程度较低,作品应当情节简单、主线分明、形象生动、语言优美、趣味性强。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小、中、大班选择的作品应当有所区别,如关于故事的选择,小班的故事简短、主线单一、角色形象鲜明、语言浅显易懂、有一定的韵律感、循环中有变化;中、大班在选材上,应选择作品情节较复杂,多主线、语言优美、丰富而有变化的。
(二)导入策略
导入是引导幼儿为即将开始的文学作品欣赏活动做好心理准备的过程。一般可分为稳定幼儿情绪、启发相关经验、营造情绪氛围等方式,根据幼儿的经验水平,不同年龄导入方式也各不相同。小班幼儿生活经验有限,注意力容易转移,教师宜多采用直接导入的方式。中、大班的幼儿有了相对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欣赏活动的经验,这对于即将开始的欣赏活动是很好的基础,有助于幼儿对作品的感知和理解,教师在进行作品感知活动之前,可通过谈话启发幼儿的相关经验和情感体验,以便于幼儿对作品更好的感知和理解。
(三)提问策略
提问是利用作品引发的问题引导幼儿深入地感知作品内容、体验作品情感、评价作品形象及其行为,从而提升幼儿欣赏水平的重要方式。常用提问方式有:事实性提问(如故事里面都有谁、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某一个角色做了什么?是怎么做的?)、因果关系分析提问(故事里发生什么事情、结果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评价性提问(如你喜欢这个故事吗?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个角色?为什么?这个故事美吗?美在哪里?)。
针对不同的年龄,提问的方向应各有侧重。小班多用事实性提问,且不要求幼儿按照角色的出场顺序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回答,只是在幼儿回答之后,教师给以归纳;中班在小班的基础上,应强化因果分析提问关系,引导幼儿理解角色之间的关系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大班在中班的基础上,要强化评价性提问,引导幼儿对故事和故事中的角色进行道德评价和美学评价。
(四)体验策略
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5-0175-01
一般情况下,人们在使用语言的时候都要求做到精确,认为精确了就做到了语言表达的鲜明以及生动。但是,模糊性是世界中的常规现象,能够反映自然现象的语言都带有模糊性。语言的模糊会影响到表达的效果,但是语言的模糊性有它自己的优势,它可以帮助人们适应交际方面的需要,在文学作品当中也有独特的美学功能。模糊语言已经成为了文学作品中必须研究的一种语言现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有大量的模糊语言,比如大或者小,美或者丑等等界限不清楚的概念就属于模糊语言。模糊语言虽然模糊,但是却并没有影响人们的交际活动,有时还必须使用它。人们对世界的认知都是主观的,很大程度上是有不确定性的,这种不确定性也需要用语言表达出来,这个时候,就必须使用模糊语言表达出来。比如千里马,我们知道马是不可能日行千里的,千里并不是一个精确的数字,而是模糊的数字,它所要传递的信息是很丰富的。本文从认知以及逻辑分析的角度出发,运用认知范畴理论对模糊语言做了探讨。
一、对模糊语言的认识
人们识别和定义某事物是根据事物的本质来进行的,各种事物的属性不同,相互之间有明确的界限,任何事物都具有某个特征,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并没有如此简单。文学是艺术的语言,是在语言当中的各种语言的结构运用了特殊的艺术调度,塑造生动的形象,能够使读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文学作品当中的模糊语言是带有艺术性的,它的词语很朦胧,有深意,刚开始阅读会有朦胧感,但是会最终走向豁然。它经常和一些修辞等语言现象难分彼此,比如说歧义、比喻和借代等等手法。文学作品是一种艺术形式,它含有美感因素,这些因素是在语言信息意外的,而且并不都是有形的因素,而是隐含在语言的修辞当中的,比如对景物的描写,对情感的传递等等,让人能够感受到模糊的,而且主观的美的感受,从而能够构建起人们的不确定性的动态美学因素。这些因素是隐含在文学作品当中的主观因素,它可以唤起审美意识当中人们的联想以及感悟。文学语言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运用模糊语言,如果没有模糊语言,就没有文学作品的产生。模糊语言是文学作品当中美学的体现,体现了文学作品的神韵。
接受美学能够把读者和作品紧密联系到一起,能够探讨读者对作品的接受程度和在阅读过程当中对创作的干预程度,而且能够研究作品产生的社会、历史以及个人的原因。接受美学从文学艺术美学的角度为模糊语言提供了理论的依据,它认为文学作品使用的语言是一种表现性语言,能够表现审美价值的,这种语言包括很多的意义,能够促进文学作品的语言的模糊;它可以吸引读者来参与到文本的创作过程当中,给读者很大的想像空间,让读者发挥自己阅读过程当中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每个读者不同的思维来对文学作品做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展现文学作品的巨大魅力。也就是说,模糊语言更加有利于读者与作者进行对话,它可以调动审美的主体,扩大艺术表现的空间,增加阅读过程当中的美感。如果在文学作品当中含有的信息很丰富,那么美学的信息也就会很丰富,丰富的内涵的表达方式就是运用模糊语言,因为概念的外延有很强的伸缩性,模糊语言月多那么文中所含有的意义空白就会越多,这样能够召唤读者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并且留给读者创作的余地,显示出语言的美的特性。如果文学作品的语言很精确,没有了朦胧感和神秘感,那么文学的魅力就会变小。
二、模糊语言与范畴化认知
文学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缩影和民族心理透镜。它不仅反映出某一种社会生活和人的主观世界,它还深刻地透视出整个人类共有的基本问题。文学作品传递的意义不会随时间流逝而消失。如莎士比亚戏剧被重新用精神分析法和辩证法加以分析、理解以迎合现代读者的口味。这样,一部文学作品超越时间和文化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历史时代的人们直接交流,文学作品的意义不再是静止不变的了。
开设文学课是传播文化。自然科学无国界,而民族特性则几乎为现时代的文学所无不具有。作为教学手段,通过对作品内容的分析,学生获得各方面的文化知识,因为文学作品具体综合地反映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风土人情、历史发展、哲学思想等。在语言这种跨文化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时空、文化所带来的障碍。学一种语言而不了解该语言国家的文化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到家的,这一点勿庸置疑。就连中学外语教学也强调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并用,而文学作品又是较综合而集中体现和传递文化的最好媒介。社会、文化知识的获得反过来又会深化语言的学习。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文学作品是具有语言真实性的阅读材料(authentic material),很多语言教科书和课堂练习材料都恰当地收编了许多真实的语言范例(authentic samples of language)。例如,旅行时间表、各类表格、小册子、广告、报纸及期刊文摘,学生通过学习接触到真实、完整的语言。虽然大多数文学作品不是以语言教学为目的而写成的,但却是对教科书及其他材料的有价值的补充,特别是当最初生存阶段(the initial survival level)已过,这一点显得更为重要。
阅读文学作品时,学生们面临的是为本族人而写的语言,这样,他们便有机会熟知、掌握此种语言的不同使用特点。笔者认为对一部文学作品较透彻的理解对语言学习和语言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文学作品提供了应用中的语言结构,这些可以做为语言技巧训练的基础,特别在阅读理解后可附有不同的语法分析和解释。此外,也可设计些句型和其他练习形式,以此把语言练习转移到学生们的综合技能训练上。
同时,有些古旧语言现象正是当代语言中某些习语的渊源所在,讲清了来龙去脉,学生就会对语言有深一层的理解,运用起来也更贴切。肯定地说,文学作品有其丰富的语境。在这种语境中,单个词、词组和句法语项变得更容易记忆,在阅读小说和戏剧中,学生可以根据语言学线索(linguistic clues)做出推理和判断,又可根据上下文推断出词、句的意思,这两种阅读技巧在阅读其他文章时也是很有用处的。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和鉴赏能力
一、语文分析的原则
篇章的语文学分析(филологическийанализтекста)是集语言学、修辞学、文学、诗学于一体的综合性的分析,也就是说,文本的语文学分析是在文化、历史、文学框架内的分析。文学作品的语文学分析原则是:其一,文学语言随着俄语标准语的变化在不断发展;其二,表达层面的结构单位具有信息性。
二、作者形象
文学篇章是介于读者与作者间的一种特殊交流方式,在文本中会直接反映作者的世界观和美学风格。在文本中除了作家、文本、读者外,经常还有一个,就是作者形象。作者和作者形象是有区别的。作者是在现实生活中写作、出版作品的人。通常会有这样的情景,过了一段时间作者不同意自己的观点、表达方式,作品已不属于他自己。读者不知道作者观点的变化,而只是习惯性地认为一个具体的人的观点被反映在文本中。语文学家维诺格拉多夫院士认为,无论哪个作家在自己不同的作品中都会反映各种政治和审美观点。尽管在文学作品中作者所反映的周围世界是直接的、主观的,但是并不完全都是这样。
作家以尽可能的形式表现所看到的周围世界,试图与读者分享自己的感受、思想、感觉。文学作品的建构在于作家对复杂的、多层次性抽象现实的描述。作家在美学接受角度变换词汇,以被描述者个体的名义进行叙述,作者赋予了这个个体道德与心理特征。我们可以称此为作者形象,个体决定最高道德标准,这是不可避免的,由于人类所具有的独特美学特点,人类以此为工具选择美。
文学篇章的作者形象是组织基础,表现在思想美学、语言美学层面。传统的复杂的现实评价美学规范、选择与组织语言手段和言语的应用,这些在文学作品中是紧密相连的。对于分析文学作品的重点在于确定、发现作者形象作为语言个性。可以准确地说,作者建构的艺术是文学现实或言语现实,只有在作者形象作为语言个性的条件下,读者才能理解和接收作者的思想,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在读者的想象中构建作者提出的艺术现实。
作者形象不是简单的言语主体,甚至在文学作品的结构中,通常不提到它。作者形象是一部作品真谛的集中体现。它囊括了人物语言的整个体系,以及人物同作品中叙事者、讲述人(一人或多人)的相互关系。它通过叙事者、讲述者而成为整个作品思想和修辞的焦点,作品整体的核心。作者的态度决定内容的取舍,也决定形式的选择,构成整个作品的灵魂。作者的评价态度升华为作者形象。任何个性鲜明的作家都有与众不同的作者形象。
三、文学篇章作为信息美学整体
文学作品与其他艺术品一样,是作家与读者之间的交流手段,是文学大师的言语创作,是相互联系、有目的的组织语言成分形成的复杂体系,这些成分的选择与安排完全取决于作者对世界的认识。作者给文学作品赋予了一定的现实和美学信息。文学作品被理解为介于作家与读者之间的一种与众不同的交流方式。篇章是书面语言,在美学层面反映了作者或主人公的世界观和立场。文学作品是内容与结构的统一。内容是由作者的目的决定的,借助相应的语言单位、语言结构的选择。完整性和交际性是文学作品最明显的特点。文学作品所选用的语言单位、句法结构总会引起读者对作品中反映和叙述的情节产生情感评价。文学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作者创作出作品后,作品具有独立性。如果把文学言语称为文学作品的现实,那么美学现实只是相对地出现在读者的意识中,是在阅读、思考、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的反应。文学作品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暗示性,引起诗学思考。
四、文学篇章的词汇语义结构
任何称名单位都具有内部形式。这种内部形式绝大多数是能产的。词语的内部形式、富有诗意的内容在文学中得以再生,这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在任何一个新文本中词汇都具有新的意义。在小说中,通常大量采用语言素材,对现实的客观描述具有重要意义。这很难传递出语言富有感情和表现力的内容,经常导致知识储备不足的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过于天真。这些读者不能凭借语言的外部描段理解和领会社会、哲学、道德和心理的碰撞。文学作品建构的语言表现力层面始于读者对词汇的关注。
文学作品是作家和读者在文学、美学领域共同创造的形象体系,是用艺术的语言,即所谓的形式,表达思想美学内容,这种形式很大程度上影响读者的意识和情感,相对于思想―美学内容,通常称其为文学篇章的语言内容。文学篇章的最小单位词是形象体系构成的元素,词在文学功能中不仅是概念的载体,而且是形象的载体,形象性的保障在于语言的内部形式。言语中的形象不是孤立的,形象的发展在于形象的联合,即由形象性句子建构的,最后形成了统一的形象图景。在日常言语中连不起来的词在文学篇章中形成了统一体,主要在于大多数词具有多义性。
五、文学篇章的结构―句法单位
文学言语与日常言语一样,是合乎逻辑、具有连贯性的语言单位,在复杂句法整体中是动态的扩展的语言段。在美学功能下,研究文学篇章需把文本看做是语言现象,不仅要从词汇―语义的角度分析,而且要从结构―句法的层面,同时不应忘记文本中这两个层面是统一的,把它们区分开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科研目的,分开研究词汇―语义和结构―句法便于更好地理解篇章的形象―动态体系。
在文学片段之间存在各种连接形式。言语切分的唯一目的是在结构层面便于读者理解。篇章切分为单个片段,从不同的角度变发展题。有些篇章采用空格形式,增强交际的未完成性。
结构―语义联系规则的使用取决于作者的立场和想法,使用内部联系和结构成分考虑作者的个性特征,可以分辨出一些文本组织的共性规律,文本言语除间接性外,内部联系具有倾向性的变化。
六、文学言语的类型和形式
俄罗斯标准语是一个符号体系,该体系是依据一定的规则和规范体现的。作家的言语是五花八门的,或许是叙述者言语,或许是故事的参与者,言语中反映了作者的立场,表明是正面的、中性的或者是负面的。言语可以表达出客观性或主观性。文学作品中言语可分为作者言语、讲述者言语、主人公言语等。对于文学研究者来说,明确作者为何、如何使用这样或那样的言语类型是至关重要的,文学作品的言语类型是作家塑造美学世界的表达方式。
口语是最基本的,在口语的基础上发展了其他书面修辞语体。所有这些修辞变体都可在文学作品中使用。但需要附带说明,口语在言语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但不是关键作用。在言语实践中,公文言语、科技言语和政论言语的使用取决于情景、背景。由于口语的无准备性和直接性是作家在文学作品中使用的前提。作家运用口语是为了在读者和观众中让鲜活的对话富有想象的余地。
作者言语具有解释说明的特点,在小说篇章中作者言语明显具有预设性,从作者言语中读者可以得到对话人的各种信息。作者的叙述言语更详细地揭示了讨论的主题,讨论者就讨论问题的态度。从作者言语可以了解:讨论在什么情况下进行,判断作者的立场,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文学言语是由作者言语和主人公言语构成的,但这种划分是有条件的,因为原则上这是不同主体的言语,对话和主人公的独白事实上是为了达到作者某种目的的口语副本,运用是为了实现作者的目的、目标,完成具体的任务(情节、形象等)。
七、俄罗斯小说的特点
小说是文学言语的变体。其所叙述的事件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典型性。“人”被全面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因此,文学作品相应反映了人际交往间的社会、道德―心理规范。从文本叙述的现实中可以得到这样或那样一些信息,一些是有意识描写的,而一些是无意识的。散文文本传递出人民生活的信息,既有自然的,又有社会的,可以称其为国情学。在这个意义上,散文反映的信息资源不仅是生活、风俗、传统,而且是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Н.М.Шанский.филологический анализ текста,изд.Русское слово,М.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