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会计行业发展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引言
我国加入WTO以后,为会计行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会计行业的改革,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为了适应市场的实际需求,高职会计教育必须进行体制改革,努力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会计人才,与市场的需求进行同步协调发展,推动会计行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
1.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逐渐得到确立,推动了我国会计行业的改革步伐,使会计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两制”和“两则”之后,使我国的会计模式逐渐由原来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随后,我国又先后了各项会计制度,和十六项具体会计准则,并得到了有效实施,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想适应的会计标准体系[1]。同时,企业会计准则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标志着我国正式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企业会计震准则体系和与国际准则趋同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由此表明,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地成就。我国加入WTO之后,为会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有助于全面提升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水平。
2.我国高职会计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
2.1国外教育机构的强烈冲击。根据WTO的对等原则,各成员国之间必须相互学位证书或学历,鼓励在其他国家开展教学,彻底消除教育市场由政府垄断的这一行为。我国是一个经济大国,拥有广阔的会计市场空间,但如何在这巨大的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并形成自己的品牌,体现出自己的特色,是当下每一位高职会计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2.2社会市场对会计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获取会计信息的成本得到大大降低,并逐渐被运用于企业管理信息中。随着我国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各企业纷纷向国际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必须能够与不同国家的雇员或企业领导进行交谈,从而衍生新的业务和经济,使会计工作的变得越来越复杂,相应地,会计职业门槛也将不断提高。因此,如何适应社会市场对会计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培养综合型高职会计人才,打破传统的高职会计教育教学的工作思路,已俨然成为我国高职会计教育当前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3.为促进会计行业发展的高职会计教育教学
3.1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高职会计教育是一门具有较强理论性和技术性的学科,是两者的全面结合。目前,我国在会计教育方面还缺乏较为深入的研究,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2]。因此,要想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综合型优秀会计人才,在开展高职会计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充分利用我国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多多借鉴其他国家的高职会计教学模式,汲取国外的先进经验,不断对其他国家的高职会计教育教学规律进行认真研究,并与我国当前会计行业的发展现状结合起来,探索出与我国会计行业实际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教学路径,产学结合,走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3.2加强会计专业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职会计教育教学的课程内容在充分结合原有科学体系的基础之上,嵌入了必要的相关会计理论和会计行业知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在技术上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在高职会计教育教学中,应该在会计专业经济性和技术性特征的基础之上,以“学生”的学习委主要目的,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结合会计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实际发展需求,在实际教学中设计案例情境开展教学[3]。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全面的与会计行业相关的工具及资料,师生之间积极互动,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必备的会计基础理论知识,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努力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
3.3不断加强教师的自身实践经验
以认知心理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是高职会计教育所提倡的重要内容,力求为学生建立起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目标以及课程结构,并与会计行业的实际发展需求相结合,加强高职会计教育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已经迫在眉睫。因此,在高职会计教育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积极鼓励会计授课教师到具体的实践岗位去学习,在不断学习中积累新的会计职能经验,努力为高职会计教育的发展开辟一条新的有效路径[4]。在高职会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不断转变教学模式,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管理者聘请进来,鼓励学校原有的教师团队积极走出去,通过各种渠道不但加强教师的自身实战经验,与相关企业和会计行业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在实际教学中使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得到强化。同时,高职院校还应该不断加强基地条件,尽可能为学生建立实习基地和实训基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4.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会计教育是一门具有较强技术性的学科,与国外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高职会计教育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自从我过加入WTO以后,我国的会计行业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使我国的高职会计教育面临着的新的挑战,如国外教育机构的强烈冲击和社会市场对会计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已俨然成为我国高职会计教育当前所面临的重大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我们认为,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出符合会计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进一步推动会计行业的发展,则必须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强会计专业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不断加强教师的自身实践经验。(作者单位: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蒋亚琴.高职会计教育实行工学结合的SWOT分析[J].中国市场,2011,79(44):56-57.
(二)改进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
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报考资格要求较低,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均可报考。而在美国,注册会计师的报考人员要求具备硕士水平。此外,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内容理论不够深,实务不够强,有相当一部分非执业者对会计审计业务知之甚少,某些基础性、实务性工作几乎不得要领,但仅凭精通几本考试用书也能获得注册会计师资格。因此,应提高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门槛,建议要求报考者具有会计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允许非会计专业本科学历者经过强制性培训后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另外,还应加大考试的广度和深度,尽可能接近实务,并逐步向国际水准靠拢。
(三)加强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进一步发挥国家会计学院的作用
在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加强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更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关于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的内容,除了专业和相关学科知识、技能的培训外,还应对其进行计算机知识和外语培训。我国已于1998年在北京建立了国家会计学院,于2001年在上海建立了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这两个国家会计学院是进行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培训的重要基地,应遵循朱总理聘用世界最好的师资来教学,努力办成国际一流的会计学院的指示,重视与世界著名学府和国际机构的交流,加强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作,努力为中国注册会计师提供高层次、高附加值的职业后续教育,为提高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整体素质发挥重要作用。
(四)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目前在中国培养会计人员的高等教育中,还未单独开设职业道德课程,其他课程中涉及职业道德的内容也是一笔带过,很少有案例研究和相关讨论。在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会计及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中也难见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这是形成我国会计界职业道德水平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我国的高等学校教育及其有关后续教育中设置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已是当务之急,它将对提高我国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准起到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五)开展人才培训的国际合作
我国的会计人才培训应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方针,与国际会计公司广泛合作。一方面选派年轻、英语基础好的注册会计师到国际会计公司学习和锻炼;另一方面也邀请国际上的知名学者和国际会计公司的职业经理到国内传授经验和技术,引进原版培训教材,使我国注册会计师直接学习国际先进的会计服务业技术和经验,加速实现执业和管理水平国际化进程。
实现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经营
我国已基本上完成了会计师事务所的脱钩改制工作,现在又加入了WTO,要抓住机遇,有步骤地推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兼并与联合,争取在未来几年内形成一批实力较强、能与国际会计公司相抗衡的中国自己的一大、二大会计公司。笔者认为,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实现规模经营的具体途径,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
(一)组建国内集团事务所
所谓集团会计师事务所是由众多的具有内部联系的事务所,按专业化、协作化、联合化、集中化的原则,以一个或几个大所为核心,在自愿、平等、互利、互补的基础上,打破部门、地区、所有制、规模大小的差异,联合若干个分所、成员所组成的多形式、多层次的具有法人地位的大型联合体。这种会计师事务所要求各个事务所有统一的专业技术标准、统一的业务质量控制、统一的人事管理制度、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统一的企业文化,意味着人才、客户、信息等方面的资源共享,作到优势互补,分工更细。
1.培育核心所。核心所的成长方式主要有三种:(1)自身繁衍。事务所积极开发业务资源,广为招贤纳士,通过自身的积累来提高实力,以达到一定的规模。其优点为稳妥扎实,无须法律程序,但上规模缓慢,易受地域限制;(2)吸收合并。接纳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事务所加入本事务所,加入方解散并取消法人资格,仅有接纳方存续,即A+B=A。事务所的吸收合并是善意的、出于市场自主需求的主动行为,这种需求可能包括:大所看中了小所的人力资源、经营特色、地理位置,而小所因经营不善、债务沉重或客户变迁、经营多角化等原因,产生了加入大所以扩大发展的动机;(3)新设合并。事务所与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事务所合并成立一个新的事务所,原合并双方解散,取消原法人资格。新设合并一般适用于强强联合,采用这种合并方式前合并的各方都具备了在行业内较高的声望和品牌,丢掉哪一家牌子都是不小的损失,因此合并后名称合二为一,即A+B=AB。
在我国,以强强联合为特点的新设合并是效率最高的一种合并方式。其一,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壮大规模;其二,在我国的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发达城市不乏一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事务所,强强联合具有一定的基础;其三,同吸收合并相比,减少了传、帮、带的投入,合并双方已具有了较强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客户资源优势,更易形成优势互补,发挥规模效应。
2.建立分所和发展成员所。这属于核心所的扩张方式。(1)建立分所。新设立分所的目的是出于满足客户资源分布、节省交易费用的市场需求,而不必受行政区域的限制。分所只是总所的一个分支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其人、财、物、执业质量受总所的统一管理,其民事责任也由设立分所的总所承担;(2)发展成员所。成员所方式是国际会计公司扩大规模的通行做法,它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更大规模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核心所通过发展成员所,享有较高规模布局自由度,通过发挥品牌优势、技术优势和地区优势,可以满足企业集团对事务所的地区性要求、技术要求。发展成员所要本着宁缺毋滥、循序渐进、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逐步向外扩张。成员所不宜过多、战线不宜过长,松散型的成员尽可能不予考虑。在管理上,核心所应以资本控制为纽带,对成员所实施统一的人员控制、制度控制以及质量控制。
(二)成为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成员所
部分事务所,可以考虑加入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并成为其成员所,借助国际所来扩张规模和实力。成为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成员所,减少国内事务所上档次的漫长的探索道路,是一条迅速学习和进步的捷径。从目前的行业形势来看,证券市场的舞弊层出不穷,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的期望值日益增高,审计的难度和风险日益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单靠事务所自身的积累,难以上规模、上档次。而成为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成员所,不仅可以引进境外资本,增强我国事务所的资金实力,还能引进国际先进的注册会计师理论和执业经验,更好地和国际会计师进行沟通和交流,有利于提高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2.会计职业准入制度对高职会计教育提出全新的要求
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属于会计行业严格执行的准入标准。国内统一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以及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是会计职业准入认定的先决条件。这不但是对学生会计知识能力以及接受职业教育的考核,同时也是对会计技术要求以及会计发展方向的向导;不但是认同会计人才的标准,同时也是高职会计教育的主要方向。
2.1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对高职会计教育的要求。
培养具备高技能以及高素质人才是当前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网络与电脑的不断普及有效的降低了会计工作的成本;企业的国际化以及经济的国际化要求会计行业必须不断提升其与国外企业处理会计工作的能力。经济形式的不断变化,各种新的经济业务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从而使得会计行业的入门条件越来越高。怎么适应会计行业的不断发展,改革高职会计教育的模式与思路,培养适应会计行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是会计职业准入制度对高职会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2.2国外教育机构的竞争对高职会计教育的冲击。
根据WTO的对等制度,各个成员国之间要互相承认学位证书或者学位,解决了国家对于教育市场的垄断统治。国内拥有非常大的会计市场,怎么在这个市场获得一定的地位,是当前会计教育工作者应当研究的重要问题。会计行业的发展途径,基本上都是取决于对会计人才的教育培养水平。高职院校作为会计人才重要的输出场所,必须要适应当前会计行业发展的趋势,在考核评价、教学改革、师资队伍、教材改革以及课程设置等各个方面都要进行对应的提升,从而让高职学生能够在毕业后快速进入会计市场,成为国家需要的会计人才。
3.适应会计行业发展的高职会计教育改革
3.1改革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高职会计教育应当着重提倡学生以认知心理来建设主义学习理论,希望在学生的脑海中建立起具备实践性与时效性的课程目标,同时与当前会计行业的需求与发展相结合,加强高职会计教学课程的实用性与针对性。
3.2专业课程体系要充分体现会计行业的综合技术。
高职院校的会计教育课程内容应当在原来的教学体系基础上,充分掌握当前会计方面的理论与知识,着重培养高职学生在会计技术层面上的综合应用水平,切实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以及实践操作的教学进程,从而实现会计发展与教学理论的“双循环”教学模式,进而有效的提升高职学生在技能以及操作方面的综合能力。
3.3高职会计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体现行业的特色。
在高职会计教育的课程设计中,必须要将高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同时结合当前会计行业的发展情形作为教学情境,并且为学生提供会计行业方面的工具与资料,教师与学生之间采取互动交流的模式,让学生多去实践,从而让学生掌握会计行业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实践动手能力,进而培养一批专业素质与实践能力都较为突出的人才。
3.4加强会计教师的自身实战经验与学生的动手能力。
高职会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国内会计行业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因此在高职会计教学中,会计教师应当参与到社会中的会计岗位去实践,从而去积累丰富的会计知识,并且不断更新自己的会计经验。在讲课的进程中,应当争取“学校的教师要走出去,企业的管理者要请进来”的教学方式,让校方与会计行业相关的企业密切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以及训练的基地,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去动手。
(二)改进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
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报考资格要求较低,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均可报考。而在美国,注册会计师的报考人员要求具备硕士水平。此外,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内容理论不够深,实务不够强,有相当一部分非执业者对会计审计业务知之甚少,某些基础性、实务性工作几乎不得要领,但仅凭精通几本考试用书也能获得注册会计师资格。因此,应提高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门槛,建议要求报考者具有会计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允许非会计专业本科学历者经过强制性培训后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另外,还应加大考试的广度和深度,尽可能接近实务,并逐步向国际水准靠拢。
(三)加强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进一步发挥国家会计学院的作用
在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加强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更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关于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的内容,除了专业和相关学科知识、技能的培训外,还应对其进行计算机知识和外语培训。我国已于1998年在北京建立了国家会计学院,于2001年在上海建立了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这两个国家会计学院是进行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培训的重要基地,应遵循朱总理聘用世界最好的师资来教学,努力办成国际一流的会计学院的指示,重视与世界著名学府和国际机构的交流,加强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作,努力为中国注册会计师提供高层次、高附加值的职业后续教育,为提高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整体素质发挥重要作用。
(四)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目前在中国培养会计人员的高等教育中,还未单独开设职业道德课程,其他课程中涉及职业道德的内容也是一笔带过,很少有案例研究和相关讨论。在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会计及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中也难见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这是形成我国会计界职业道德水平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我国的高等学校教育及其有关后续教育中设置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已是当务之急,它将对提高我国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准起到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五)开展人才培训的国际合作
我国的会计人才培训应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方针,与国际会计公司广泛合作。一方面选派年轻、英语基础好的注册会计师到国际会计公司学习和锻炼;另一方面也邀请国际上的知名学者和国际会计公司的职业经理到国内传授经验和技术,引进原版培训教材,使我国注册会计师直接学习国际先进的会计服务业技术和经验,加速实现执业和管理水平国际化进程。
实现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经营
我国已基本上完成了会计师事务所的脱钩改制工作,现在又加入了WTO,要抓住机遇,有步骤地推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兼并与联合,争取在未来几年内形成一批实力较强、能与国际会计公司相抗衡的中国自己的一大、二大会计公司。笔者认为,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实现规模经营的具体途径,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
(一)组建国内集团事务所
所谓集团会计师事务所是由众多的具有内部联系的事务所,按专业化、协作化、联合化、集中化的原则,以一个或几个大所为核心,在自愿、平等、互利、互补的基础上,打破部门、地区、所有制、规模大小的差异,联合若干个分所、成员所组成的多形式、多层次的具有法人地位的大型联合体。这种会计师事务所要求各个事务所有统一的专业技术标准、统一的业务质量控制、统一的人事管理制度、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统一的企业文化,意味着人才、客户、信息等方面的资源共享,作到优势互补,分工更细。
1.培育核心所。核心所的成长方式主要有三种:(1)自身繁衍。事务所积极开发业务资源,广为招贤纳士,通过自身的积累来提高实力,以达到一定的规模。其优点为稳妥扎实,无须法律程序,但上规模缓慢,易受地域限制;(2)吸收合并。接纳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事务所加入本事务所,加入方解散并取消法人资格,仅有接纳方存续,即A+B=A。事务所的吸收合并是善意的、出于市场自主需求的主动行为,这种需求可能包括:大所看中了小所的人力资源、经营特色、地理位置,而小所因经营不善、债务沉重或客户变迁、经营多角化等原因,产生了加入大所以扩大发展的动机;(3)新设合并。事务所与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事务所合并成立一个新的事务所,原合并双方解散,取消原法人资格。新设合并一般适用于强强联合,采用这种合并方式前合并的各方都具备了在行业内较高的声望和品牌,丢掉哪一家牌子都是不小的损失,因此合并后名称合二为一,即A+B=AB。
在我国,以强强联合为特点的新设合并是效率最高的一种合并方式。其一,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壮大规模;其二,在我国的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发达城市不乏一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事务所,强强联合具有一定的基础;其三,同吸收合并相比,减少了传、帮、带的投入,合并双方已具有了较强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客户资源优势,更易形成优势互补,发挥规模效应。
2.建立分所和发展成员所。这属于核心所的扩张方式。(1)建立分所。新设立分所的目的是出于满足客户资源分布、节省交易费用的市场需求,而不必受行政区域的限制。分所只是总所的一个分支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其人、财、物、执业质量受总所的统一管理,其民事责任也由设立分所的总所承担;(2)发展成员所。成员所方式是国际会计公司扩大规模的通行做法,它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更大规模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核心所通过发展成员所,享有较高规模布局自由度,通过发挥品牌优势、技术优势和地区优势,可以满足企业集团对事务所的地区性要求、技术要求。发展成员所要本着宁缺毋滥、循序渐进、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逐步向外扩张。成员所不宜过多、战线不宜过长,松散型的成员尽可能不予考虑。在管理上,核心所应以资本控制为纽带,对成员所实施统一的人员控制、制度控制以及质量控制。
(二)成为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成员所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当前社会,我国的投资担保会计行业迅速发展,资本实力在不断的增强,由于一些担保会计行业并没有完善的建设体系或者是自身并不具备专业规范的运作管理体制,在投资担保会计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和担忧。以下就是对我国投资担保会计行业发展前景以及现状的简要的分析。
一、我国投资担保会计行业目前的发展现状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下,各种投资担保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这些投资担保公司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我们社会效益的激增,以及推动了社会信用机制的健全并且实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投资担保会计行业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是,新事物的诞生必然也伴随着社会弊端的出现,在投资担保会计行业在萌芽并且快速成长的过程中也要面对重重的阻碍和困难。目前大多数的投资担保行业都存在着建设体系不完善、不具备一定的专业规范运作管理体制、有关于投资担保会计行业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一些企业的诚信度缺失等这些问题,甚至导致某些投资担保会计行业公司濒临破产。所有的这些问题引起了金融界的广泛关注,所以笔者对于我国目前的投资担保企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简要的讨论和思考。
二、目前投资担保会计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建设体系
目前一些投资担保会计行业的从业机构的建设体系并不完善,很多的机构的担保实力不足,很多有关机构的担保资金都不足,这在该机构建立之初都没有得到很大的重视,其建设体系存在很大的问题,另外行业的各个机构分工都不完善,这样使担保资金出现问题的时候得不到有效的解决。除此之外,目前我国的投资担保会计行业需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各地的财政一次性输入的资金很少,对于一些中小型机构的入股资金也是很有限的,一些社会上的闲散资金量也不大。这样就导致了投资担保行业在建设体系中会存在的不完善问题。另外,一些机构也存在了治理机构不合理的问题,其一是一些担保会计机构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在政府出资建立的中小型企业融资担保会计机构组织大多数都依附于某一层政府机构或者类似的机构,其内部运作程序复杂繁多,不能够与企业的性质很好的匹配。其二是担保会计机构在进行决策、执行以及监督的业务时三者不能够达到制衡的状态,很多根本就没有设立法律事务部门以及风险监测部门,对担保风险缺乏实现预警措施,很多机构也缺乏对资料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的机构或者部门。
(二)不具备一定的专业规范运作管理体制
一些投资担保公司的自身运作管理体系很多也是不规范的,由于其行业管理、行业准入以及财务制度等等这些内部重要结构均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所以使得一些担保公司在缺乏制约的情况下,就容易忽略自身的规范管理和运作。有些机构存在很多不完善的贷前调查、担保审批、资产管理、风险控制、债务追偿制度,很容易造成了员工在进行业务处理是随意性很强,同时,领导在进行审批的时候的主观性很大,这样就很容易埋下安全隐患。
(三)没有有效的资本补偿以及风险防范机制
投资担保会计行业作为银行防范经营风险的一大保障,其经济来运存在着高风险低效益的特点,本来自身就缺乏有效并且可靠地资本补偿以及风险防范的机制,但是大多数的银行却又让担保会计公司承担大部分的企业贷款风险,另外又缺乏担保会计机构,一些中小型的担保会计行业的大战基金还不健全,就会导致一些投资担保会计公司倒闭。
三、投资担保会计行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具体解决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行业内部组织建设体系
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完善行业内部的组织建设体系,第一步要完善的就是资金体系,一个投资担保会计行业的机构首先要具备的是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在引进资金的同时,也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这样投资担保会计公司才能够有足够的投资风险担保能力,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另外需要面临的问题就是投资担保会计公司和政府的关系问题,这是投资担保会计机构得意发展的关键。为解决这个问题投资担保会计公司应该坚持选优扶持的政策,防止政府的行政干预,至于在具体的运作模式上,应当始终坚持商业化机制运作的模式来发展。
(二)引进并且培养高素质的担保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
投资担保会计行业要想取得长远的发展,必须要对业务人员进行技能的提升以及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内人员的业务熟练程度,才能够在繁复的业务中应变自如,才能够使在进行业务操作的时候避免错误的发生,这个是投资担保会计行业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对行业内部的风险管理体制进行完善
要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要对行业内部的风险管理体制进行完善。首先要完善内控机制和业务制衡机制。其要通过集体智慧和廉洁的制度来建立制衡机制,方法就是设置三个业务部门,一是设立担保业务部门作为开拓部门,二是风险管理部门作为业务的合规审查和合同文本审核的部门,其三是综合管理部为章证管理和重要档案管理的部门。这三个部门之间要有明确的职责与任务分工,实现部门之间的相互制衡。其次是要建立科学的担保风险评价体系,其可参考银行的客户评价体系,这样可以减少人为的误差,同时可以结合业务开拓的需求惊醒建立,建立的同事要体现出该机构的经营特色,以此来对申保客户进行风险评估来作为评价的依据。
投资担保会计行业的发展给我国的金融界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因为其是社会发展的新事物,在迅速发展的同事也必然面临着重重的困难和阻遏,笔者认为应该从上述的三个方面来对我国的投资担保会计行业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建设体系进行完善,这样才能够为其进行发展和企业壮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改革开放20 多年来,特别是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中国会计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会计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1992 年“两则”、两制“的,完成了我国会计模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随后又并实施了16 项具体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等,初步建立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会计标准体系;先后修改和制定了《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法规,加强了会计法制建设,使会计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实施了46 个独立审计准则项目,基本建立起了中国独立审计准则体系;逐步开放会计服务市场,允许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在国内建立合作所和代表处等等。这些都表明中国会计改革和会计行业的发展与开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
中国加入WTO , 标志着中国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从而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换,为中国会计改革和会计行业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从而有助于全面提升中国会计的整体水平。
二、目前我国会计行业的工作性质和会计资质证书
目前我国的会计行业按照严格意义上的工作性质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 做会计的”,即从事会计核算、会计信息披露的狭义上的会计人员,全国大约有1200万人;第二种是“查会计的”,包括注册会计师和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审计部门的审计人员、资产清算评估人员,全国目前大约有8万名注册会计师以及为数不少的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第三种是“ 管会计的”,也就是总会计师,全国大约有3万人左右。到目前为止,大约有300万人取得相应的会计资格证书。但由于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仅占47%,因此,我国会计从业人员总体上的文化程度和职业水平还比较低,会计职业道德操守也不近如人意。
解决这一问题,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认证各级别的会计资格。因此,从90年代开始,我国建立了完备而又严格的会计考试制度。而且,除了我国国内自己的各种会计资质证书外,从1993年ACCA(英国特许公会会计师资格认证) 登陆中国大陆开始,至今我国已经批准了若干种国际会计资格认证在中国内地发展他们的注册学员、会员。
目前,我国国内的会计资质考试可以大体按照难易水平和参加人员的素质分为三个级别。第一是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第二是会计职称证书考试;第三是注册会计师、注册评估师、注册税务师等资格证书考试。
1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根据国家现有的规定,在我国所有要从事会计行业的人,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即俗称的会计证).考试科目包括: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基础知识、会计实务、初级会计电算化。
2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职称考试)
考试分为初级资格考试(获取助理会计师证)和中级资格考试(获取中级会计师证)。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并从事会计职业2年的人,可申请初级资格考试。初级资格考试科目包括:经济法基础、初级会计实务。考生必须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两个科目的考试,才可以取得助理会计师证书。中级资格考试科目包括:财务管理、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一)、中级会计实务(二)[ 2005年将实务(一)和(二)合二为一,中级资格考试成绩实行单科累计制,单科合格成绩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有效,各科考试成绩合格标准均以考试年度当年标准确定。凡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取得以上四个考试科目合格成绩者,均可取得中级资格。另外,目前,我国对已取得中级职称并从事会计工作满若干年的会计人员,采用评审制来认证其高级会计师职称。但是申报高级会计师职称的人员均需在评审前参加《会计实务与法规》的考试,并取得合格成绩。《会计实务与法规》考试合格成绩有效期为3 年,考试主要考察申报人运用财务管理和会计理论及其相关法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注册会计师考试(CPA)
凡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的学历、已取得会计或者相关专业(指审计、统计、经济)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中国公民都有资格报考。考试科目包括:审计、税法、会计、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共五科。依据相关规定,具有会计或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包括学校及科研单位中具有会计或相关专业副教授、副研究员以上职称者),可以申请免试一门专长科目。考试实行滚动式,从第一门单科合格成绩取得之年限算起,五年内必须考完所有科目,才可获得申请注册会计师资格。
4 、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CPT)
这是一种类似于注册会计师,但主要以税务相关工作为主要内容的会计类资格考试。取得中专以上学历并从事税务相关工作规定年限者均可报名参加。
三、现有会计职业准入制度和会计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形成了我国会计行业的一套职业准入制度。全国统一的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是职业准入认定的前提,它不仅是对考生接受职业教育和专业知识水平的考核,还是对会计发展趋势和职业技术要求的导向。因此,这一准入制度不但是确认会计人才的门槛,也是高校会计教育的方向和内容,尤其是会计高职教育。
1 、目前我国的会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的教育,目标散乱,未能形成共识;
(2) 教师队伍老、中、青三个层次结构不合理,青黄不接;
(3) 教材陈旧、更新缓慢,不能有效地满足会计实践的需要;
(4) 教师主讲的传统模式未能改变,多媒体教学、情景模拟教学、远程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尚未充分运用;
(5) 学生重实务,轻理论的倾向比较严重等等。
2 、会计高职教育将主要面临两大挑战加入WTO 后,中国的对外开放将从政策层面上升到体制层面和制度层面,这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等各方面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1) 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对会计高职教育的挑战:科技进步,计算机、互联网使得会计信息取得成本降低,并参与到企业管理信息的集成中;经济的全球化、企业的国际化要求会计人员能与不同国家的企业领导和雇员打交道;新经济、新业务的不断出现和日趋复杂,将使会计职业门槛不断提高。如何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和变化,转变高职教育的工作思路,培养新型高职会计人才是会计高职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
(2) 国外教育机构的竞争对会计高职教育的冲击:按照W TO的对等规则,成员国之间相互承认学历或学位证书,鼓励在他国办学,取消政府对教育市场的垄断。我国会计市场是非常巨大的,如何在这个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并办出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品牌,是会计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财政部自1993年颁布《企业会计准则》以来,我国的会计工作就不断地向国际惯例靠拢,至今已颁布了一系列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随着我国加入WTO, 我国经济将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对此,我国将会加快完善会计制度, 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可以预见,中国的会计事业将面临一个大发展,而会计人才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会计教育水平。作为大专层次的会计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适应这一形势,在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和考核评价各方面都要有针对性,使毕业生能够迅速进入会计行业,成为合格的会计人才。
四、会计人才市场、会计职业资格和会计高职教育目标
会计高职教育如何适应当前的挑战,也就是说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应当如何定位、专业课程如何设置、教学模式如何选择。
1.会计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社会改革的深入发展、经济环境的日趋复杂使我国经济在未来的发展中对相应的建议与服务提出了更为复杂且严苛的要求。会计、税务、财务规划以及审计等工作,都必须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如此才能够保证我国国民经济以及和谐社会在发展和建设方面的稳定性。
1.1执业环境方面
从目前我国会计行业的执业环境上来看,会计人员所处的执业环境并不完善,这为其会计处理行为的落实和执行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第一,与会计处理相关的法律规范及制度体系并不健全,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我国现行的与会计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等,不能够从根本上为会计工作中各种问题的处理提供有效参考,因此会计实务中往往出现无法可依、无据可循的状况。
第二,会计行业发展以及会计人员的执业过程所处的经济环境相对复杂,行业的自律建设也不够规范,会计信息的公开问题透明度不足,从某一角度上看,这已经成为我国会计行业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
第三,基于企业或者是事业单位自身利益的影响,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处理的时候,往往需要按照相关负责人的要求对外提供一种虚假,但同时又“合法”的会计信息,此时,会计人员往往会陷入到两难的境地,迫于上级的压力而选择屈服,按照“要求”进行会计处理。
可以说,这样的执业环境,无法使会计人员的会计处理行为得到有效规范,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我国会计行业的整体发展。
1.2人才建设方面
从人才建设的角度上看,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会计行业竞争的加剧。但会计行业特殊的行业属性决定了其行业竞争不仅仅是在产品方面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人才”竞争。会计行业可以说是高智商的行业,要求业内的会计人员能够向内部提供会计服务和经营管理所需的财务信息,可以向外对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债权人以及投资者等提供财务信息报告;同时,会计人员还必须具备包含职业判断能力、经济预测能力和投资决策等经济能力,具有会计监督能力,且能够对整个证券市场的业务进行熟悉。但目前我国高端会计人才在会计从业人员中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再加上国外经济机构通过高薪及优越工作环境的待遇战略参与到人才的争夺中,会计人才流失问题的出现又进一步加重了我国会计行业在人才建设方面的负担和风险。
1.3信息化运用方面
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时代的全面到来,推动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在各个行业中的推广与应用,会计信息化则是以上技术在我国会计行业中综合运用的一种产物。从理论上来看,会计信息化是管理信息化与企业经营理念相融合而创造的理念上的创新,是会计科学与现代网络及信息技术的交叉、融合和综合性发展。目前,尽管各种财务及会计的软件系统都已经进入市场开始贩售,但基于软件开发人员在会计知识和会计技术方面的匮乏,使软件系统的开发严重滞后于我国会计改革的发展,因此信息化的运用也造成了会计信息的不准确,甚至会引发会计信息无法进行及时传递的问题。影响会计处理质量的同时,也阻碍了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
1.4会计信息处理方面
会计信息实质上就是会计计量与会计确认的一种最终结果,是会计人员在经济活动中利用各种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在会计实践的基础上所获取的能够对会计主体的价值运营状态进行集中反映的一种经济信息。在我国现有的经济形势下,为了满足企业内外利益主体在投资和经营决策方面的准确性,进而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的要求,企业自身的运营以及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都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我国会计工作在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计量以及无形资产管理等方面都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严重影响着会计信息的质量。
总之,我国会计行业在发展的进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不足之处,与现代社会、经济及政策发展的基本要求并不复合。因此,基于会计行业的发展来考虑,则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对以上问题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2.基于会计行业发展的治理对策研究
2.1完善会计的执业环境
要对会人员所处的执业环境进行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首先要根据现有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对相关的会计制度进行调整和改革,建立起合法、合理的现代会计体系,通过对行业自律性的提升带动会计人员执业水平的提高;同时,要针对人员管理加强会计人员管理体系的构建,从组织结构、制度规范、人事关系以及工资福利等方面进行调整,摆脱会计人员与利益主体之间的衣服关系。
2.2关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要对会计行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进行关注,培养出更多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复合型人才,则应当将知识更新和会计人员专业水平提升进行有效结合,加强对会计人员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务实能力。当然,要时刻保持会计人才与市场环境发展变化相适应,需要形成会计人员在知识更新和知识提高方面的良性循环,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2.3强化信息化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要加强会计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则需要从信息化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方面进行强化。为了保证信息化系统在开发方面的时效性和有效性,会计行业应当与系统开发行业进行有效地联合,通过行业之间信息交流的及时性,保证系统开发可以事中以最新的会计知识和会计技术为基础,使信息化系统在应用的过程可以发挥其在信息获取、传输、加工和应用等方面的功能。
2.4提高会计信息的整体质量
要提高会计信息的整体质量,则需要从会计实务中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改善,保证会计人员在贯彻并落实我国现行会计法规和制度的基础上,明确会计要素在确认方面的标准和基础,并对会计资料的确认和计量进行改进,使其与现有的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具体来看,会计人员需要在会计实务中对资产的减值准备核算、固定资产的这就以及无形资产管理等处理行为进行规范,在保证会计处理及时、全面、严谨且细致的基础上,其实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3.结论
在现有的经济形势下,社会、经济以及制度环境都处于不断改革创新的发展过程中,而会计行业要始终保持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做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服务工作,则必须在不断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完善,以动态性的管理和发展模式维持会计行业的先进性、发展性和适应性。
参考文献:
[1]张万里.浅谈会计行业发展的新要求[J].现代经济信息,2010,(07).
[2]熊春秀.新时期会计行业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改革问题研究[J].科技风,2010,(04).
一、造成供求双方矛盾的主要原因
(一)国家层面:以指导惩戒为主,行业保障力度弱
会计工作是纲领性、政策性要求很强的职业,我国有诸如《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等多层面、多监管的众多国家税收法律法规。根据现行规定,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从原来的25年上升到30年。职业风险几乎伴随财务人员职场生涯的终生,而财务行业待遇并不高,致使很多财务人无所适从。
(二)行业层面:行业自律要求高,却弱化监管力度
会计人员按属地原则由各地财政部门进行日常管理,职称评定、职业资格考试统一由国家组织安排,组建了会计行业人才梯队。市场经济中,企事业单位并没有意识到配备有资质的财务人员的重要性,面临复杂业务缺少专业支持;一面是中高端人才没有用武之地,造成极大的教育资源浪费。
(三)单位层面:对会计工作高要求却无监管,对会计人员收入分配低关注
单位要求财务人做到保障资金安全,提供会计信息准确,尽可能地化解企业财务、税务风险等;另一面又认为财务工作并没有给单位创收,有一些中小企业财务人还身兼数职,职责混乱不清,监管无力。 而会计工作贯穿企业一生,频繁的人员变动,留下太多乱账、坏账,有良知的会计人员会进行更正,但如若得不到应有的补偿,工作积极性从何而来?当今社会,财务风险已跃居经营风险之首,单位不与时俱进,认为财务就算个账管个钱而已,不重视、不引导、不监管,被有心的人所利用,就会出现“管家婆”意外演变“家贼难防”。
三、解决措施及建议
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核算是基础,监督是保障,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要建立有效机制的财务体系,必须从强措施和软环境下手。建立健全行业规范、内控制度来约束考核财务人员;通过行业平台、专家服务,提升财务人员专业素养。
(一)国家鼓励,行业推动,进一步打造以业务专长为主体的专家团队,建立各种会计交流发展平台,抓服务质量和行业政策落实
众多中小企业,自身还在生存线上挣扎,没有条件“供养”专业专职会计,但依法纳税是法定义务,也是社会责任。因此,加大对中介行业的投入,鼓励成立以服务中小企业为主的财务管理专家团队;地方财政可以将管辖区域内的中高层专业人才组织起来,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对企业资质的审核加入财务资质要求,为更多中高级人才创造更大的就业舞台;建立行业监督与自律相结合的有效机制,进一步促进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企业通过制度控制,摧毁职务犯罪根基,并合理定位会计人员价值,打造专业化+量化相结合的收入分配机制
加大内控制度建设,通过分工合作、职务分离分解企业管理风险;制定以专业化水平和工作量化为考核目标的绩效考评制度,通过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进一步促进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回顾过去的一年,内蒙古注册会计师行业取得了很大成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业务收入增加明显。2003年全区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收入为107亿元,比上年增加980万元,增长10%,收入增幅达两位数,令人深感欣慰。
第二,盈利户数增加,盈利额度上升。2003年全区会计师事务所共计121户,其中实现盈利的56户,比上年增加13户,盈利额为5369万元,比上年增加3408万元。
第三,亏损户数减少,亏损额度下降。全区121户事务所中,发生亏损的62户,比上年减少25户,亏损额为4508万元,比上年减少3305万元。
第四,实现了全行业扭亏为盈。2002年全行业盈亏相抵以后净亏损501万元。2003经过全行业共同努力,一举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861万元,确实很不容易。
第五,上缴国家税金大幅度增加。2003年全区会计师事务所共向国家上缴各种税金731万元,比上年多交183万元,其中所得税上交165万元,比上年多交114万元,为国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存在的问题。通过财务年报不难看出,当前我区注册会计师行业在前进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第一,小所多、大所少,规模和档次上不去。2003年全区121户会计师事务所中,业务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只有1户;超过500万元不足1000万元的也只有1户;超过300万元不足500万元的有5户;超过200万元不足300万元的有6户;超过100万元不足200万元的有25户;超过50万元不足100万元的有18户;超过10万元不足50万元的有46户;其余19户业务收入均不足10万元。
第二,亏损的多,盈利的少,经济效益不理想。2003年全区121户会计师事务所中,亏损的62户,占全所的512%;持平的3户,占全所的25%;盈利的56户,占全所的463%。其中亏损总户比盈利总户多6户,这充分说明经济效益不太理想。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以下4个方面:
一是幅员辽阔、面积很大,过去批准建所的过程中,原则上照顾了行政区划的需要,基本按一旗(县)一所设计的,所以事务所的数量上去了,而规模和质量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和影响。
二是属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总体上经济比较欠发达,与先进省、市相比,有关审计、评估、验资等业务资源有限,致使部分事务所在一定程度上吃不饱。
三是客户不严格履行合同,审计业务结束后不按时付费,形成费用拖欠,有些事务所虽经多次讨要也无济于事,有的只好付诸法律仍难以奏效,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事务所的经济效益。
四是区外大所来内蒙古竞争客户,使原来就吃不饱的一些小所,更加陷入困境,这等于雪上加霜,难上加难等等诸多原因,造成了上述问题的发生。对此我们应该做到心中有数。
三、今后解决办法和措施
根据上述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和改进今后工作,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为推动全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第一,控制数量,提高质量。根据目前内蒙古经济发展状况,全区会计师事务所究竟达到多少就算饱和了,这个问题谁也很难一下子作出武断性的结论,但就当前全区121个所来看,数量也相当可观了,暂时不宜从数量上再行扩张,今后的关键是如何在提高质量上作好文章,这是我们应该把握的重点。
第二,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大所在自愿两利的原则下,联合、兼并、收购小所。逐步走规模化的路子,以便上档次、上水平,争取把事务所进一步做强、做大、做好。
第三,根据目前中注协、中评协和工程造价协会都将分设的实际,建议基层事务所实施一套人马、几块牌子、多头对上的体制,力争做到与时俱进,适应形势。不宜采取分人、分财、分物、分立的体制和办法。
第四,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为了提高执业人员素质,每年由中注协和内蒙古注协分别举办不同类型的培训班,这都非常必要,而且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今后应该进一步办好,增强针对性、适用性和时效性。
第五,积极开拓业务领域,进一步拓宽业务渠道。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人的积极因素,开辟市场广招客户,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千方百计提高业务收入。
合并是事务所扩张的重要途径。诸如安永、德勤等国际大所都是在经历了数次的合并后才有了今天的规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本土所也将合并作为其提高市场占有率的不二法则,如中天瑞华等大型所都是合并的结果。事务所的合并对审计领域也有重大影响。在不同制度下,其合并的动因及经济后果也不相同,其他地区事务所合并的经济后果未必适用于大陆。下文将对合并浪潮对本土所全行业发展的影响展开分析。
国内学者已从审计质量等角度对合并的后果进行了研究。其中,刘成立(2008)指出,政策主导型的事务所合并后没有提高审计质量;蒋力等(2009)对内资所合并前后审计收费的变化检验后发现,内外资合并之后其审计收费要显著高于合并前,认为内资所与国际所的合并产生了品牌溢价。对于合并所能产生的后果,西方学者关注的是合并是否会导致审计市场的垄断。Dunn et al.(2008)发现,合并实际上扩大了领先与落后事务所之间的市场份额差距;刘嘉雯(2003)对1991年我国台湾地区合并案研究后,未发现客户股价在事务所合并期间有显著的异常报酬。Lai检验了1997 年德勤与香港KWTF 合并前后老客户审计收费的变化后发现,德勤在合并前收取了审计溢价而在合并之后并未收取。因此,规模经济效应是一个广泛的现象。
可见,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合并给会计师事务所行业带来的影响鲜有分析,下文将在结合前人观点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新一轮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浪潮对全行业带来的影响,并针对此对我国事务所合并道路的完善提供可行性意见。
中注协于2006年下发了《关于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意见》的通知,揭开了本土所新一轮合并浪潮的序幕。该通知进一步强调了本土所需在竞争中做大做强的总目标,落实了本土所用5到10年的时间,发展培育数10家国际化事务所的要求。10月,上海立信长江、北京中天华正和广州羊城联合组建上海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管理有限公司。
一、新一轮事务所合并浪潮对全行业发展的积极方面
(1)事务所的合并有利于全行业的规模化发展。通过合并,事务所可较快达到一定规模,从而降低单项业务的固定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合并后,事务所拥有一批稳定的客户,可保持审计业务的连续性,从而通过利用以前年度审计工作底稿提高鉴别审计证据的效率,降低以后审计的成本,增加利润。同时,还有条件向客户提供多样化的鉴证、税务和咨询服务,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并分散经营风险。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出,事务所合并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表现,能够最大程度上促进全行业规模化发展,达到1+1大于2的效果。在此,我们整理出近几年本土大所的收入情况,见表一。
根据表一,我们可以看出,在2006年新一轮事务所合并浪潮拉开序幕后,本土所的年收入有了显著提高。其中,岳华会计师事务所在2008年合并为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后,其年收入上涨了140%,万隆会计师事务所在合并为万隆亚洲会计师事务所后,其年收入上涨了105%,各种数据都显示本土所的合并有利于扩大业务收入,提高综合排名与竞争实力。下面,我们再用一组数据说明本土所的合并有利于占领“四大”的市场份额,促进本土所的规模化。
(2)事务所的合并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规范行业环境。审计的质量历来都是研究事务所的重要课题。通过不断合并与重组,有利于逐步提高上市公司审计业务的集中度,进而形成寡占型的审计市场结构,克服显见弊端,产生良好效应:首先,合并有利于降低地域垄断,避免当地政府的行政干预,打造公平、合理的审计市场,优化行业环境;其次,可以规范上市公司的市场行为,从而提高上市公司审计的可靠性,使信息更加合理对称;最后,有利于促进数家规模巨大的事务所的形成。审计学家DeAngelo曾指出:规模较大的事务所具有更强的担保能力;同时,也避免了小型事务所因其职业生涯的不可控性而导致的对审计质量的不确定。因此,事务所的合并带来的优胜劣汰使一些实力雄厚、行为规范的事务所留存下来,也为本土所走出国门奠定了基础。
二、新一轮事务所合并浪潮对全行业发展的消极方面
(1)强强联合使中小所失去市场占有率。纵观近几年事务所市场的合并状况,我们不难发现,所谓合并,以强强联合居多,如原本综合排名就位居前十的岳华会计师事务所,在合并后为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万隆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后为万隆亚洲会计师事务所等,而中小所却因为业务量小、规模小等原因离合并较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中注协“做大做强”的初衷。
强强联合固然能加速本土所的规模化,但却会使得大的更大、强的更强,从而导致中小所失去市场份额,更加无法在行业立足,不利于全行业的健康、有序、协调发展。
(2)合并的外表下实质有可能是各自为政。从目前的市场反应来看,合并已成为本土所在短期内迅速扩张的唯一途径。市场的过度反应以及政策的导向极有可能导致某些本土所为了赶上这一浪潮仓促上马合并。在短期内到处“找对象”、“拉郎配”,对合并可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没有研究透彻,合并对象之间的了解与磨合也不够到位,表面上出于同宗,实质上各自为政,远没有实现所谓做大做强的目标,这与中注协的初衷是背离的,也不利于行业的发展。合并并不代表人合,过度合并会导致人员流动性过高。本土所做大做强,规模的扩大只是其外在的表现形式,而事务所进一步做强的核心基础却是其内部控制的机制是否健全。合并后的事务所规模扩大、业务量急剧上升,其内部控制与治理机制若不能与合并后的事务所内外部环境相适应,则欲速不达,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并且不利于全行业的发展。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发现,本土所的合并确实能够促进全行业的规模化发展,提高全行业的竞争水平,走合并之路是顺应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同时合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合并并不是“做大做强”的全部。要想使合并切实地发挥作用,本土所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1)加强本土所的质量控制。这主要体现在完成合并后事务所的内部控制制度的统一。诚然,诸多因素都会对审计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政府干预等,但事务所仍需抓牢质量控制的主动权并保持其应有的独立性,同时对审计工作各个环节实施控制,尤其是事前与事中控制。控制和提高审计质量,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1.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与道德。审计人员是审计工作的核心,因此在审计工作中要不断调整队伍结构,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2.灵活运用审计策略。如注册会计师在考察委托人的审计历史等因素的时候,可以通过查明其历年审计报告意见来了解以往对其审计的结果,以此判断其以前在财务工作中是不是按照财务制度的要求,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2)中注协需加强政策引导,进一步规范事务所合并事宜。针对本土所合并后遇到的种种问题,中注协等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使事务所的合并审批等程序得以进一步的规范,尽量避免本土所现存的盲目合并等问题。在支持少量大所“做大做强”的同时,积极引导小事务所拓展其业务范围,为众多中小事务所营造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行业氛围,帮助其找准自身定位,从而保证整个会计师事务所行业的健康、有序、和谐、持续发展。(作者单位:东南大学)
参考文献:
[1] 李长爱、吕伶俐,2010,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化发展问题研究[J].会计论坛,2010-18
[2] 李明辉,2011,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与审计质量[J].中国经济问题,2011-1
[3] 坍檀,2009,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并非坦途[J].财会学习,2009-11
[4] 李明辉,刘笑霞,2010,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动因与经济后果[J].审计研究,2010-5
[5] 蔡春;鲜文铎,2007,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长与审计质量相关性的检验——来自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市场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7-6
注解:
二、为促进会计行业发展的高职会计教育教学
(一)教育理论摆脱了行为主义,强化了教学的针对性
高职会计教育主要提倡以认知心理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力求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的课程结构以及课程目标,结合会计行业目前的发展需求,强化会计专业教学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迫在眉睫。
(二)专业课程体系体现了会计行业的综合技术
高职会计教育的课程内容在原来的学科体系上,把握了必要的行业知识和相关理论,重点培养学生在技术上的综合应用能力,加强了实践操作和技能练习的全过程,实现了教学理论和行业发展的“双循环”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在操作和技能考核上的综合能力。
(三)会计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突出行业特色
在高职教育教学设计中,会计专业主要在技术性、经济性的基础上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结合会计行业的发展设定案例情景教学,并提供全面的有关会计行业的资料和工具,通过师生互动和实践教学,使学生全面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会计人才。
(四)借鉴国外的经验,走产学结合的路子
会计教育是一门技术性和理论性全面结合的学科,我国对它的研究还不深,在此基础上多多借鉴外国的职教模式,通过对其他国家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结合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现状,走特色化的产学结合的发展路子是最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