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大全11篇

时间:2023-12-27 15:41:5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

篇(1)

关键词 跆拳道 礼仪文化 思想行为 一、前言

跆拳道起源于朝鲜半岛,近代起风靡世界各地,是一项集竞技、健身、娱乐于一体,内外兼修的体育运动。跆,意为以脚踢;拳,以拳头打击;道,则是代表道行、礼仪修炼的艺术。跆拳道不仅要求练习者学习技术,更注重礼仪和道德修养。跆拳道可以培养人的热爱祖国、谦虚礼让、坚忍不拔、尊重他人、守时守纪等优秀品质。

跆拳道运动在我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全国各地跆拳道馆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出现。全国各高校中也广泛开展跆拳道运动,主要开展形式有跆拳道课、跆拳道训练队、跆拳道俱乐部,颇受大学生欢迎。在上课、训练中将跆拳道礼仪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结合进行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在思想品德修养方面会起到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 二、跆拳道礼仪与精神

跆拳道礼仪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表现在人的行为上,高尚的、有价值的举动。外在表现形式为敬礼,表达尊重友好;内在表现人的自身修养。谦虚的语言、友好的态度、好学的作风是跆拳道的重要礼仪。练习跆拳道要做到“讲礼貌、重礼仪,尊敬师长、团结互助,谦虚友好、遵纪守法”。练习者在学习技术之前,首先要学习跆拳道礼仪知识,只有懂得并严格遵循跆拳道礼仪,才能练好跆拳道,从而达到更高层次。

跆拳道推崇“以礼始,以礼终”的精神,“以礼始”即练习者首先要向国旗敬礼,然后向教练致鞠躬礼,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师长的尊敬;训练比赛前,双方要互相敬礼,表达尊重。“以礼终”即训练比赛结束后,向对手、对方教练、本方教练致鞠躬礼,表示尊重、友好和感谢。跆拳道礼仪的作用在于提高练习者的道德修养,磨练其意志品质,使练习者能够始终在礼仪规范下学习跆拳道技能。

跆拳道精神主要体现在隐忍克己、百折不屈。跆拳道练习过程中注重培养练习者坚忍不拔的精神,练习者必须克服自身的弱点,全力以赴积极进取,战胜自己才能达到更高的竞技境界。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跆拳道的结合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中国是礼仪之邦,传承千年的传统文化在海内外广受推崇。“懂礼貌、重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要求,文明礼貌不仅是个人的事,它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一个人无论智力如何高,如果个人修养不够,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孝、勇、信、忠”等一系列内容也积极影响着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培养。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的实施情况

中国自古以来注重礼仪文化,跆拳道亦是如此,因此跆拳道礼仪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具有一致性。一个人呈现在别人面前的最直观印象就是文明礼仪素养。有些人的成长过程中缺少礼仪教育,连最起码的尊重别人都做不到。跆拳道礼仪中的“尊师重道”有效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

将跆拳道礼仪教育加入教学和训练中,让学生内外兼修,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做到强身健体与礼仪规范并重,让中国传统文化通过跆拳道礼仪得到传扬。

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历年的跆拳道课及跆拳道队训练为例,教师十分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第一节课并非讲授跆拳道技术,而是向学生讲授跆拳道礼仪和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跆拳道的真正内涵。

跆拳道课及跆拳道队训练中,都有严格的礼节仪式。学生需穿着统一的跆拳道服装,按要求系好道带,每位学生在上课及训练前都需向国旗和老师敬跆拳道鞠躬礼,以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和对老师的尊敬。两人配合练习时,要互相敬礼,练习结束后也要再次敬礼,以表示友好和尊重。练习过程中出现动作不到位、气势不够等情况,教师示意后要行礼以表示歉意,目的是让学生的练习动作到位,减少伤害。教师讲解时,不得随意打断讲话,如有问题需行礼鞠躬,得到许可后方可提问问题,得到回到后行礼并说“谢谢”。对抗比赛中,每局开始前双方要敬礼,以表示尊重;如果对判罚有异议,需先向裁判敬礼后再有礼貌的向裁判提出质疑;比赛结束,双方需敬礼,并向对方教练敬礼、握手。上课或训练结束后将跆拳道器材整理归位,所有学生在教师指挥下整理队形,行跆拳道鞠躬礼后离开跆拳道场地。大家一起发声、出招、用力,互相配合,互助友爱,从一定意义上说,跆拳道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四、跆拳道礼仪对大学思想行为的影响

通过在大学生跆拳道课和训练中实施礼仪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跆拳道礼仪的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致,可以说跆拳道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形式。 (一)礼仪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的文明礼貌培养

跆拳道课或者训练中,要求跆拳道练习者举止端庄,有礼貌,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队友。训练中队友之间比赛前后都要行礼,以表示友好和尊重。往往大学教育中注重社会规范,而对日常礼仪教育缺失,跆拳道礼仪教育恰巧对此进行了有效补充。从实际效果来看,接受跆拳道礼仪文化教育前后学生的表现有较大变化,言谈举止更符合当代大学生应有的气质。 (二)礼仪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跆拳道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培养优秀的意志品质。练习跆拳道的过程必定不是轻松的,跆拳道练习是循序渐进的,只有练习到一定程度才能向更高级别晋升,每一级的锻炼都是需要付出百分百的汗水才能实现。在面对困难时,可能会有放弃和逃避的想法,此时练习者一定要以坚韧不屈的精神克服各种困难,战胜自己心中的畏难情绪,迎难而上。对当代大学生来说,这种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在今后从事其他领域的工作也一定会受益匪浅。

大学生无论在校学习期间,还是今后走向社会,都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够在面对各种问题时迅速、准确的做出反应。相反如果缺乏好的心理素质,遇到问题时容易导致思维混乱,无法解决问题。练习跆拳道可以锻炼人的心理素质,因为在跆拳道对抗比赛中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这就要求练习者处变不惊,放松自己,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合理运用正确的技战术以打败对手。 (三)礼仪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现代社会任何活动都离不开交际,良好的沟通交际能力往往可以化繁为简,事半功倍。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一个具备较高修养的人更容易被别人认同,更能够在社会活动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跆拳道练习过程中,沟通交流非常重要,一个人闷头练习是无法得到提高的,这就要求练习者学会与教练、队友交流,发现自身问题及时改进。沟通交流必须严格遵守跆拳道礼仪要求,在一定的规范下进行。大学生在练习跆拳道的过程中如果掌握了跆拳道礼仪的精髓,就可以为建立人际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四)礼仪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修养

个人修养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我们的行为。任何一个人只有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才会被人们所尊重。古人曾经就提出过“修身养性”,现在我国也应把思想品德、个人修养作为学生的必修课。跆拳道教学、训练中要求必须遵守礼仪,因为跆拳道对抗是非常激烈的,故必须以礼为先,在不违反规则的前提下积极主动进攻争取胜利。在这个过程中,练习者身心得到升华,从而不断提高自我修养。 五、结束语

跆拳道既是一种格斗技术,更是锻炼个人修为的方法。跆拳道礼仪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跆拳道礼仪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相结合,对提高国民思想文化素质有积极促进作用。在大学跆拳道教学中将技术学习与礼仪教育并重,缺一不可。对于当代大学生,应该大力发展礼仪教育,让专业知识学习、强身健体与礼仪规范齐头并进,能够更迅速融入社会,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丁燕.浅析跆拳道的礼仪与精神[J].体育世界.2012.4:102-103.

[2] 魏箐河.试论跆拳道礼仪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耦合关系[J].科技创新导报.2012(26):243-244.

篇(2)

(二)完善课程教学模式体系,提高平面设计教学质量就目前中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来讲,许多平面设计学生在学完之后,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内容逐渐忘记,印象不深,这就说明中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无法有效激发中职生的学习热情,无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无法加深中职生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理解,因此学生无法有效将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平面设计中去。这些中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中的传统文化教学内容通常枯燥乏味,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照本宣科式的知识灌输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因此目前中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师要加强对传统落后教学模式体系的革新与完善,灵活采用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教学题材、元素开展平面设计教学,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提高中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的课堂质量,让学生在未来的平面设计中能够灵活运用传统文化元素。

(三)加强教学内容资料的收集,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教学资料的收集和文化内涵的挖掘,对中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在中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教学知识点加以重点讲述,比如在具体设计主题的教学环节中,总课题要紧紧围绕相关图片开展讲解,充分挖掘出图片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若是涉及到传统文化中的“礼”,那么就要从字面意思进行跨越式生发讲解,挖掘出所蕴含的身后文化内涵,以此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深入理解传统文化,提高传统文化素养,然后灵活应用于平面设计中。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让学生自己从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搜集图文资料、影像资料等素材,会加深学生对设计主题的理解。通过对传统文化意识的培养,学生会有意识地去收集相关素材,丰富设计,提升设计。

篇(3)

关键词 平面设计;传统文化;中职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及现代设计理念的广泛传播,在中职平面设计教学中,如何加强传统文化的培养,实现平面设计现代感与传统元素的完美融合,已经成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改革的重点方向和重要内容。

一、平面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概述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漫长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智慧源泉。比如传统的吉祥图案、传统年画、戏剧脸谱、民间灯笼、剪纸艺术和青花瓷器等,都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符号,是先代们在长期生活和实践中总结出的视觉艺术,这些符号随着中华文化的成功输出而得到了广泛认可,成为中华民族国际形象的重要构成要素。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和生活张力,具有非常强的艺术表现力。比如著名的青花瓷,是在唐宋元发展基础上,由于市井文化的深远影响,逐渐形成了稳定而独具魅力的艺术风格,此外,许多民间吉祥图案也都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至今依然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民众喜欢。同时,传统文化符号对于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有所涉及,是中华民族的思想结晶,是具有无限生机的艺术源泉。

正如大师韩美林所讲的,成功的艺术离不开“根”,这一说法得到了艺术界的广泛认可。我们不难发现,中国艺术的大树能够在漫长历史长河的冲洗后依然屹立不倒,正是由于它的“根深蒂固”。而传统文化就是滋养民族艺术大树的重要河流。试想,若是传统文化之流出现断流,那么民族艺术的大树还会像今天这般繁茂吗?

十八世纪中期,平面设计开始出现,是为服务人们生活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形态,在国内,平面设计的起步较晚,也没有经历过国外的历史变革。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开始广泛引进西方的设计理论和设计理念,但始终忽视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未能得到有效挖掘和利用,导致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几乎消失殆尽,面对这一问题,近年来许多设计大师开始将视角转向传统文化,强调两者的融合发展,因此才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现代感与传统文化要素融合的平面设计。

二、加强平面设计中传统文化培养的策略

(一)制定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加强民族文化的设计应用

在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要制定传统文化的授课内容方案,重点介绍我国设计史上先民是如何设计出依然具有现代实用价值的生活工具的,在历史长河的流动中去领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因此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设计史中去深入掌握平面设计的精髓。目前,国内中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中,大部分都开设了相关的中华民族历史教学内容,宗旨就是为了加强民族历史对学生平面设计的深刻影响,推动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应用。

(二)完善课程教学模式体系,提高平面设计教学质量

就目前中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来讲,许多平面设计学生在学完之后,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内容逐渐忘记,印象不深,这就说明中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无法有效激发中职生的学习热情,无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无法加深中职生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理解,因此学生无法有效将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平面设计中去。这些中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中的传统文化教学内容通常枯燥乏味,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照本宣科式的知识灌输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因此目前中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师要加强对传统落后教学模式体系的革新与完善,灵活采用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教学题材、元素开展平面设计教学,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提高中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的课堂质量,让学生在未来的平面设计中能够灵活运用传统文化元素。

(三)加强教学内容资料的收集,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

教学资料的收集和文化内涵的挖掘,对中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在中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教学知识点加以重点讲述,比如在具体设计主题的教学环节中,总课题要紧紧围绕相关图片开展讲解,充分挖掘出图片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若是涉及到传统文化中的“礼”,那么就要从字面意思进行跨越式生发讲解,挖掘出所蕴含的身后文化内涵,以此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深入理解传统文化,提高传统文化素养,然后灵活应用于平面设计中。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让学生自己从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搜集图文资料、影像资料等素材,会加深学生对设计主题的理解。通过对传统文化意识的培养,学生会有意识地去收集相关素材,丰富设计,提升设计。

三、结语

经过上述对中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中如何加强传统文化教学问题的思考和探究,我们不难看到,要想有效提高中职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加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平面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能力,需要从各个方面同时进行,在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设计出现代感与传统文化要素完美融合的优秀设计作品,增加平面设计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砝码。

参考文献

[1]杨浩然,宗同惠.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茶馆设计中的分析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3(06)

篇(4)

关键词:

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文化之间的碰撞和冲突日益激烈,给我国社会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减弱,培养大学生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成为现代高校的重要任务。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及时发现现阶段大学生在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提升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的策略。

一、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特点

为了了解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状况,课题组成员对六所院校大学生作了相关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有以下特点。

(一)认同中华民族文化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从大学生对汉语言的使用,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知、情感、态度及行为分析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较强。从语言角度来看,数据显示出大学生在日常交流中最常使用的语言是藏语和汉语。在认知方面,对于“藏传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一问题,89.7%的学生认为,藏传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文化内涵认知清晰,把握准确。在对学生访谈中,问到“怎样理解中华民族文化问题”时,学生也谈到中华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含着56个民族的文化,同时也彰显了各民族文化的特点与魅力。从情感和态度上,86.0%的学生愿意向朋友介绍中华民族文化,73.0%的学生愿意过中华民族传统节日,78.4%的学生入党的动机和目的是为人民服务。

(二)对中华民族文化和藏文化的双重认同

夏威夷亚太研究中心DruGladney教授认为,族群或民族认同是根据环境、时代和具体情况经常变化,每个人都有多种类、多层次、多范畴的群体认同[1]。大学生也是如此,其文化认同感随所处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一些特定条件下,个体的本民族文化认同能够得到激活,民族文化认同感强烈,人与人的关系基于特定角色而建立时,认同就尤为突出。在调查中,对问题“是否因自己是中华民族一员而感到自豪?”的回答中可以看出,89.7%的学生感到自豪。当大学生将自己放在中华民族的角色基础上时,他们对中华民族文化表现出强烈的认同感,而调查中对问题“是否愿意在纯藏的学校读书”的回答中可以看出,80.4%的学生愿意在纯藏的学校读书,大学生对藏文化表现出强烈的认同感。此外,笔者在长期教学中观察发现,藏族学生在纯藏的班级中,对藏文化的认同感更强,而在藏汉混合的班级中,对藏文化的认同感相对弱于纯藏的班级,并且汉族学生越多的班级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越强。从语言的使用角度上,在藏族群体中,大学生完全使用藏语进行交流,有少数汉族存在的情境中,基本上使用藏语交流,并且表现出本民族强烈的自豪感,在汉族存在较多的情境中,主要使用汉语交流,并且汉族越多,汉语使用的频率越高。在藏族与汉族比赛或竞争的情境中,藏族表现出更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正如先生所说:“多元一体格局中,中华民族认同是高层次认同,对本民族的认同是低层次认同,不同层次认同可以并存不悖,甚至在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色,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

(三)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差异性

为了解决家庭环境对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影响,笔者对大学生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其家庭所在地区进行交互分析。结果表明,农牧区学生比城镇学生的汉族文化认同高,城镇学生比农牧区学生的藏族文化认同高。文化的交流是文化融合和移入的重要前提。农牧区是藏民族的聚居区,但是交通十分阻塞,和外界社会交流、沟通十分困难,交流渠道不畅使得农牧区的社会文化中更多地保留了藏族传统文化,而城镇是藏、汉杂居的地区,比农牧区的藏、汉文化交流多,也受到了汉文化更大的影响和冲击。因此,来自城镇的大学生与来自农牧区的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反映在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上,城镇大学生受汉族文化影响更大,在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上倾向于选择分离式认同;农牧区大学生则受汉文化影响较小,在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上倾向于选择同化式认同。即农牧区大学生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比藏文化认同要高,城镇大学生的藏文化认同比中华民族文化认同要高。另外,农牧区大学生和城镇大学生在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上存在的差异,还与父母的文化程度相关。父母文化程度越高,有更多的机会获取外部社会的信息,就越有机会接触汉族文化,所以可以更理智地看待中华民族文化和本民族文化所处的大社会背景,可以更理性、客观地对待中华民族文化。

二、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

大学生在认同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同时,又认同藏民族文化,在这种一体化二元认同模式下,大学生必然要面对如何在保留并发展藏民族文化认同的同时,适应主流文化这一问题。大学生作为文化水平较高的群体,在主流文化的冲击下,对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忧虑,甚至个别大学生对主流文化产生对抗情绪,在非理性情况下盲目认为藏文化将走向衰落。访谈中学生谈到随着汉文化的广泛接触,大学生对藏文化的学习和使用越来越少,从而感到藏文化会衰落的危机。笔者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长期承担四观教育概论课程的讲授,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针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让学生进行演讲,而在演讲中个别学生公开谈到当前大学生由于汉语言的使用,而使藏语言逐步边缘化,甚至可能消失,包括藏族日常生活受汉族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影响越来越大,以至使许多藏族日常生活发生重大改变,个别学生演讲中带有偏激的情绪,呼吁藏族学生着装上以穿藏装为主,表现出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以及对民族文化低层次的认同。

(二)缺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

现阶段,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并未突出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教育的课程。高校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院校在相应的课程设置上,也没有凸显民族特色。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新建设的栋梁之才,大学里没有明确关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课程,导致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藏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入,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也就没有了载体,其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情感并没有得到有效培养。高校对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也较少,使得高校对大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不足,而且高校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指导更是缺乏,开设的关于民族文化认同的选修课和辅助课程甚少,导致大学生缺乏对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一味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锻炼学生的技能,传授学生知识,却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爱国主义精神、民族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培养[2]。此外,在课余时间,大学生也很少关注民族传统文化知识,高校及相关部门也未开设过关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讲座,高校很少举办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及以民族文化为内容的各类实践活动。影响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学习的另一重要因素是西方文化的渗透。西方文化凭借其经济的优越性、科技的先进性,宣扬其价值理念,对我国原有的价值体系带来了挑战。西方文化企图控制人们的意志、思想和价值观,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政治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从而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减弱[3]。

(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意识淡薄

造成大学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意识淡漠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高校没有开设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有关的课程,导致学生也很少关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第二,社会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普及太少。当今时代是知识信息时代,互联网、电视、广播等成为当前知识传播的主要手段,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并没有通过这些手段进行广泛传播。目前,许多文化作品呈现出大众化、通俗化、娱乐化倾向,主导文化、精英文化、高雅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冲击着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在市场经济时代,文化产业也出现了大繁荣,但是商家为了追求高额的商业利润,一些文化产品为迎合世俗潮流表现出文化精神的缺失,而这些文化产品的精神缺失削弱了大学生对历史传统文化的关注。第三,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使得国人在抛弃自身传统文化时,盲目崇拜并接受西方文化。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在我国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西方敌对势力为了达到颠覆中国的目的,不断向我国输入西方文化和价值观,通过文化和价值观渗透,影响青年学生的思想和信念,从而使青年学生形成了西方的价值观念,并表现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淡漠,特别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大学生的文化感知体系中越来越淡漠。

(四)获取中华民族文化知识的途径单一

中华民族文化经过了数千年的沉淀,是我国漫长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多元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高校应该将中华民族文化教育作为整个大学教育的精神主线,贯穿到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重理轻文的现象仍然很普遍,也没有给予民族文化教育应有的重视和关注,导致大学生获取民族文化知识的渠道单一,这也是造成大学生民族文化知识贫乏的主要原因之一。调查了解到,大学生获取中华民族文化知识主要通过课堂学习(76.5%),其次是上辈传授(50.1%)。

三、结语

现阶段,我国社会正处于战略发展转型期,地区的高校应主动承担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历史使命。但是,高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尤其是民族文化教育水平及体系和内地相比,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更是相去甚远。所以,高校必须不断优化民族文化教育资源配置,合理设置学科课程,加强学科建设,加大文化科研力度,丰富民族文化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增强民族文化教育的综合竞争力,提高大学生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以促进地区与内地地区的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

作者:郑雪莲 单位:拉萨高等专科学校公共教学部

参考文献:

篇(5)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职业学校要注重职校生的素质教育,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职校生的渗透与浸润作用。在职业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培养职校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南疆职业学校中,职校生整体素质较低,职业素养不高,因此,在南疆少数民族职校生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必要的。随着中考制度逐渐转型,南疆少数民族职校生的人数逐年递增,因此,引导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文化观、民族观,有利于提高职业学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成效,为南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基础。故而,引导南疆少数民族职校生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南疆少数民族职校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问题

据统计,我院少数民族职校生所占比例在90%左右。此次调查问卷主要围绕我院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少数民族职校生,总人数是250人。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不同年级的少数民族职校生进行调查,总共设置了18个问题,主要包括少数民族职校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情况、学习态度以及少数民族职校生对我院开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评价、建议等方面的问题。本次调查问卷于2021年12月中旬开始,共发放250份问卷,有效回收241份,回收率为96%,并于2021年12月末完成数据整理与分析工作。通过整理和分析回收的调查问卷和访谈记录,笔者发现南疆少数民族职校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一)南疆少数民族职校生没有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从表1可以看出,对于语文课中学习古诗词和文言文知识,65%的南疆少数民族职校生持不喜欢态度,21%的南疆少数民族职校生持一般的态度,只有14%的南疆少数民族职校生喜欢学习古诗词和文言文知识。以上数据表明,大多数南疆少数民族职校生不喜欢学习古诗词与文言文知识。同时,通过对教师访谈,教师表示:在教授古诗词和文言文过程中,大多数南疆少数民族职校生学习不积极,一些南疆少数民族职校生也表示教师教学内容复杂、难懂,跟不上其他学生的学习进度。只有个别南疆少数民族职校生会积极学习,跟上教师教学进度。78%的南疆少数民族职校生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运用极少,基本没有实际用途。所以表示,不愿意花时间去学习。通过对教师访谈,教师表示:一些南疆少数民族职校生不能完整地回答出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哪些。大部分南疆少数民族职校生表示不会主动庆祝传统节日。从而可以看出,大多数南疆少数民族职校生还没有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南疆少数民族职校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学习停留在表面。这充分说明南疆少数民族职校生对传统文化知识不感兴趣,不愿意接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意识不强。充分表明,南疆少数民族职校生没有认识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二)南疆少数民族职校生获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途径、方法单一

86%的南疆少数民族职校生表示,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主要依靠学校教师教授,以及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接受熏陶。而在学校教学中,因为南疆少数民族职校生接受能力弱,教学效果不佳,教师一般会跳过古诗词、传统经典篇目的教学内容。南疆少数民族职校生表示,很少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大部分南疆少数民族职校生表示,教师讲授有关传统文化的理论知识太多,教学方式单一,与现实联系较少,缺乏实用性、趣味性。大多数南疆少数民族职校生建议学校多开展一些多种表现形式的传统文化熏陶渗透教育活动,不要把课堂教学作为唯一的教学方式。由此可见,单一的教学方法、枯燥的教学内容、陈旧的教学理念、被动的学习方法等导致教学效果达不到学校的要求,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三、南疆少数民族职校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应对策略

(一)增强南疆少数民族职校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意识,提升学习传统文化能力

南疆少数民族职校生想要学习和深刻领悟传统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就要具备较高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对语言文字有一定的理解力和感受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工作。一是我院语文教师和普通话教师主要承担我院少数民族职校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升的任务。学院在课程设置方面,侧重语文课、普通话课、思政课,基本每学期的课程中都设置了语文课、普通话课,主要目的就是提升少数民族职校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同时,精选教学内容,尽量选择一些少数民族职校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教学。在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方面,不只是一味地灌输式讲述,要尽可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课堂才是关键,此外可以创新引进现代化的信息化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二是学院计划2022年3月开始,让每位教师进行包班制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督促少数民族职校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二)加深南疆少数民族职校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

根据之前研究,一方面职业教育客观因素的影响偏重实用性和功利性,另一方面少数民族职校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缺乏学习积极性。因此,要增强南疆少数民族职校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信心,就要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一是营造人人参与的校园氛围。例如,在校园公共区域、图书馆等学生集中区域放置孔子的塑像;在校园以及教学楼张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标语,在教学楼墙面张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人物的画像及简介,如韩愈等;此外还可以通过邀请专家学者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座。二是明确教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责任,同时教师要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深刻把握内涵和精髓,全面深入地掌握传统文化知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少数民族职校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

(三)开展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一是开展多样的实践教育活动,有利于少数民族职校生拓宽视野,学习知识,增长见识。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使少数民族职校生在实践活动中增长知识,深化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和理解,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发自内心地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地区博物馆、人民英雄纪念碑、柯柯牙纪念馆等反映历史、蕴含文化的场馆。二是系统化建设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在育人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少数民族职校生塑造良好的品德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学校从2020年8月搬至新校区,特别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在教学楼的楼道里,随处可见张贴伟人事迹、名人照片、名人名言等,在教室内,专门设计了文化墙建设和黑板报,每周都会更新。少数民族职校生根据每周教育主题,创新性设计和制作黑板报、手抄报,进一步优化各类宣传板报,都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积极开展社团活动包括乐器、舞蹈等都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三是学院教师要做好宣传,给少数民族职校生讲解传统节日、传统风俗习惯、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等。

篇(6)

1.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的最终体现是理想人格的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道德理想人格,诸如“中庸人格”、“君子人格”和“内圣外王人格”等内涵丰富,充满了人文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理应传承。如在人格主体性方面,强调“为己之学”,提倡道德的自我建构、自我完善;在人格志向方面,强调“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个人情操方面,强调“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以及“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人生困境方面,强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当然道家“天人合一”的人格理想,墨家“兼爱”人格理想等都是重要的教育内容。这些教育内容,结合具体的理想人格原型,如屈原、勾践、苏武以及苏轼等等,必然会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人格产生积极的影响。

2.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德向善的道德教育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中,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崇德向善的价值理念和道德教育的系统思想,崇德向善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孔子指出:“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特别是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积淀在民族心理之中,已有深厚的情感基础。其中,“仁”、“义”和“信”的道德教育在今天尤为重要,应构成《基础》课程的重点教育内容。“仁”的教育重点要放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层面上,以培养现代人的友善观念;“义”的教育重点应强调“以义获利”、“以义制利”,达到义与利的和谐统一。“信”的教育重点应强调以“以诚育信”,通过对自然规律的崇敬和内心的真诚达到外在的言而有信。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方法设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需要借助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达成,不同的课程和课程内容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一般来说,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教学方法有三种,这些方法也可以在《基础》课教学中加以运用。

1.文化比较法

文化比较法是文化教育中较为常用的方法,早在古希腊时期和18世纪的启蒙主义哲学家那里就开始运用,到19世纪已经形成基本的规范,成为文化教育和研究中的基本方法论。一般说来,文化比较法是在建立一定的价值标准下,通过比较找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点,揭示出带有普遍性的文化规律。当然,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文化比较法,其目的是通过比较,让受教育者更加有兴趣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产生情感认同。在教学活动中,文化比较法的运用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妥善寻找文化比较的规范和标准

我们知道,当今世界各种文化并存,气象万千,表现各异。运用文化比较法,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是:文化之间有无优劣之分?何者为优?何者为劣?历史上,由于西方社会近代的崛起,在文化领域中曾出现“西方文明中心论”,一些人也言必称西方。后来有学者对此进行反思后,又提出无优无劣论。但无优无劣论掉入了文化相对主义的泥潭,使得文化比较失去了理论基础,在文化教育中无法对文化价值进行选择、学习和借用。虽然文化比较的标准建立到现在还是个难题,但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而运用的文化比较法,必须建立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立场,通过比较让学生重新发现已经失落的中华文化的宝贵性和独特性,确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2)妥善选择比较的对象和材料

在文化比较时,一定要选择能够反映双方具有典型特质的材料,尤其是在选择中国传统文化的材料时,应选择能够真实地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材料,比较时力求不偏不倚,目的是为让受教育者接受与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文化实践法

恰当地开展文化实践活动容易激发受教育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达到教育的目的。文化实践法就空间来讲,主要分为校内、校外两种文化实践空间。校外主要是引导受教育者对传统文化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作为一种投身现代社会生活的方式,能够从中发现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诸如有些高校已经形成多种形式、多种类型的文化教育实践平台,像“中华文化之旅”、“中国寻根之旅”等大型活动,每年组织几百名学生利用假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亲身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当然,校外文化实践更多地还是要充分依托建立多个文化教育实践基地来完成。几乎每个地方都有当地特色的传统文化、文物与文化遗迹,定期组织学生对其进行参观和考察,以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深入认知。校内文化实践的主要形式是开展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中华文化节、儒家文化节、中华传统美食文化节以及汉服文化节等,让学生通过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挖掘和感受活动背后的中华优秀文化内涵、价值观念和思想精华。文化实践活动也可以依托学生自发成立的传统文化兴趣小组来开展。文化实践法以实践对象划分,可以分为文化实物实践法、文化场景实践法和人文实践法等。尤其要提出的是,人文实践法是一种有效的“以文化人”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使人文化”的教育价值,是在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织开展人文精神的体验活动,就是一种人文实践法。中国传统文化中充满着对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的关怀,诸如孔子的“仁爱”精神、墨子的“兼爱”精神、孟子的“大丈夫”精神以及范仲淹的“先天下”精神等等,而这些人文精神学生可以通过文化实践法加以感受与体验。

3.文化情景法

文化情景法是一种在教学活动中引入或创设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文化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文化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文化态度体验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为文化情景法在课堂上的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在《基础》课中,可以创设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情景,利用听觉和视觉,对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力。如《论语•子路》第18章有关叶公和孔子关于如何对待父亲偷羊的讨论,“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虽然短短几句话,但其中包含着丰富内容和道德争议的道德文化情景,可以让受教育者在教学中进行角色扮演,就可能遇到的情景展开讨论。文化情景法还应使学生能够将传统文化运用到当代社会情景中去解决现代问题。因此,传统文化情境设立后,一般最后要转向现代情景。例如“父亲偷羊”在现代社会里会遇到什么新问题,如何处理这些问题,这都是新情景,通过情景转换,可以促使学生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比,更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的社会背景,这样更容易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文化建构

传统文化教育虽然需要依托传统知识的传授,但其实质是价值教育,是要学生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与文化的认同。因而,需要建构出由价值、规范、信仰以及表意象征符号等构成的课程文化,以适应文化教育的特性。试想一下,如果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自身存在着文化缺失、亏空与虚无,从而引致课程缺少人文关怀而呈现粗暴化的状态,文化教育的价值目标怎能实现。以《基础》课为例,《基础》课应主动地遵循文化逻辑,在一种文化体系中理解课程本质及其属性,建构“超越性”、“鲜活性”和“本土化”的课程文化。

1.超越性的课程文化品质

强调《基础》课要建构超越性的课程文化品质,目的是避免使《基础》课在“教育市场化”观念的引导下,成为为经济、就业和技能服务的课程,而遗忘了“精神成人”和“文化养成”的职责。如果《基础》课被现实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名利所诱惑、困扰和束缚,其教育活动只是培养没有思想和没有灵魂的工具人,其结果只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么被抛弃,要么被庸俗化。因而,超越性的课程文化是《基础》课完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的前提,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基础》课以内化传统文化成果为己任,以创造性转化传统文化,建构超越现时代的精神文化为担当。

2.鲜活的课程文化生命

由于传统文化教育属于价值教育,此类教育的重大障碍是“课程学科化”。所谓“课程学科化”就是以学科逻辑理解课程,以标准化、效率化及定量化为课程诉求,以课程结构、课程方法及课程密度曲线为主要关注点,以定义、判断、推理、分析、综合、逻辑演算以及公理等符号系统为外在表现。“课程学科化”之所以不适合价值教育和文化教育,根本原因在于它会使课程凌驾于教师和学生生活、经验之上,把人类实践活动过程中最真实、具体、生动和富于生命活力的东西“去情境化”、“去过程化”了。而作为比知识传授要复杂和困难的价值教育和文化教育必须借助课程的“情境性”、“体验性”和“互动建构性”才能产生实效。首先,有了情景性,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文化体验才具有可能的环境与条件。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在文化教育中唤醒自我,并主动了解文化的意义。其次,体验是文化教育的重要基础,如果体验性活动不足,很难形成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度理解。最后,文化教育必须在“我们”之间完成,需要利用交往、对话和商谈等互动方式进行,这样才能达成良好的效果。

3.本土的课程文化意识

课程文化类型多样,因而《基础》课不仅要建构课程文化,而且要建构本土的课程文化。本土的课程文化就是立足于中国课程文化的现实问题,对传统课程文化的要素实现创造性转化,最终生成具有民族文化风格的课程文化。实际上,我国的儒、道、释三大文化传统生成了具有民族独特性的课程智慧和非常有益的价值取向、课程内容。如儒家思想蕴含的中庸、和谐和对话的课程文化,道家哲学中蕴含的自然主义的课程文化,释家智慧蕴含的“禅思”、“领悟心性”等课程文化,等等。这些传统的课程文化理应成为我国当代课程文化的深厚底蕴,如果弃之不理,实在可惜。我国的课程教学中所强调的服从教师的指导、服从集体的利益以及强调和谐发展、共同发展等价值观,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孝”、“礼”等范畴一脉相承的。因而,不能对这些传统完全抛弃,束之高阁,更不能妄自菲薄。

篇(7)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90082

近年来,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及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制定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其中如何在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力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

(一)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学段有序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校园中的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各自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在中小学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以各个年级学生发展的特点和需求为出发点,有选择地进行培育。正如纲要所指出的:小学低年级,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小学高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高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不难发现,针对各个年龄段的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侧重点各有区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同,“梯级式”的培养目标对于系统、全面地在中小学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立足学校教学特色,积极构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体系

课程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其选取和设置是中小学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在中小学语文、历史等学科中,蕴含着较多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例如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家乡风景名胜的介绍等,不仅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共鸣。此外,各中小学校应立足地方特色,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资源,开设校本课程,编写具有地方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通过它不断生发的生长点,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忽视学校少先队组织的重要作用,少先队作为少年儿童的群众性组织,也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承担者。在小学以及初中一、二年级,依托少先队组织开展主题教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中,这也不失为中小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另一条道路。

(三)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

教师不仅是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还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引领者、协调者。因而,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各地中小学校可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分三个层次开展教师培训:一是学习相关各级文件精神,如《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二是邀请专家做专题讲座;三是成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研组,集体备课,共同讨论相关课程的设计。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够加深广大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遵循传统文化教育所特有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真正打造一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骨干队伍。

二、集聚“家―社”教育力量

(一)引导家长共同合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引起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也离不开家庭教育。各地中小学校要重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以及成立各级各类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积极组织开展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和公益性活动,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在家庭教育中,将传统文化传承的内容锁定在传统礼仪礼节及自立能力的养成上,突出家长的言传身教和传统节庆日的熏陶功用,家长可以将传统道德、伦理、处事之法教给孩子,用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价值观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

(二)以社会为天地,借助各类教育资源

1.引进来:鼓励传统文化传承者积极参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文化传承者的努力。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事象、传统的民间工艺正不知不觉地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为此,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进课堂,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通过他们亲身的讲述、演绎、展示,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如何源起、如何保存至今的。

2.走出去:充分利用校外教育基地

传统文化教育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园内部,中小学校可以借鉴全国各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的建设经验,利用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遗址、名胜古迹和现有各类教育基地等场所,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建立中小学生定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遗址等公共文化机构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拓宽传统文化的教育渠道,使这些过去被忽视的教育资源成为教育的主流渠道。

3.促交流:借助新媒体的教育力量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日趋进步,互联网、手机、iPad等新媒体已渗透于青少年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各级各类学校也应转变旧的教育观念,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使传统文化教育紧跟时代的步伐。校园网站是学校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学校网站开设传统文化专栏,并根据青少年自身的特点,选取一批有代表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电子文本,拓宽适合学生学习特点的线上教育平台。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任重道远的文化传承工程,需要凝聚全社会的教育力量,真正以学校为阵地,以社会为天地,以家庭为支撑,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增强青少年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殷翊.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特质与策略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09.

[2]张媛磊.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篇(8)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另一方面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因而,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不可分。

一、大学生对英语学习和传统中华文化的了解现状、原因

在相对重视西方文化的大学英语教学背景下,很多学生知道Valentine’s Day是西方的情人节,却不知道中国的七夕节用英语怎么说;他们知道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但不清楚中国四大名著的英文表述;他们知道国外的fortune cookie是签语饼,但不了解中国的红茶在英语中叫black tea。

究其原因,无非是主客观两方面。客观上,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采用的教材本身过于强调英语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等英语语言知识,对英美文化相关信息的介绍不胜枚举,大多忽略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递。多媒体的普遍应用及网络电视等渠道,使英美文化潮水般地以影片、教学试听材料等形式进入学生视野,相对而言,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介绍的资料寥寥可数。

主观上,很多英语教师自身忽视了在英语教学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认为英语课堂的教学目的就是单纯地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和相应的英语国家文化。甚至有些教师本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就十分匮乏,更不用说在课堂上靠自身修养激发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产生兴趣。学习英语的大学生们大多以考试过级、多掌握一些英美文化知识为目的,课堂内外主要对英语语言、英语国家相关的文化背景、有关资料进行阅读和涉猎。他们没有主观意识到,其实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并把本民族传统文化用英语表达,能够更好地促进对英语语言的掌握。

二、课堂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英语课堂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首先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本民族灿烂文化的热爱。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包含了许许多多优秀、积极的民族精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能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传统文化积极的一面,使学生为民族特有的宝贵文明骄傲自豪。其次,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能够增强学生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中西方两种文化之间进行信息传递,成为二者沟通的桥梁。再次,它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中华文化知识更贴近中国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不同于中华文化的英美文化与之相辅相成,在英语教学中,对于二者在文化上的对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具体方法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激发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热情,从而使中华优秀文化得到传承。教师应如何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时间引导学生培养这种文化意识,在不断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兼顾英语作为一门重要外语工具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教师首先应认识到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多多研究如何利用英语课堂这块阵地有效地把英语语言的学习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相结合。让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华传统文化,既能操练他们的英语基本功,使得语言得到锻炼,又能真正了解本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传播中华文化,达到双赢的目的。

那么如何具体地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灌输中华传统文化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三个环节着手:

1.课前学生的presentation环节

笔者在自身的教学过程中,一直坚持在每堂课前利用3~5分钟让学生做presentation,以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因而教师可以让学生轮流做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presentation。往往在presentation环节,学生自己选择topic的空间很大,涉及的面也很广,包括:唐诗Poetry of the Tang Dynasty,宋词Ci Poetry of the Song Dynasty,中国菜Chinese cuisine,二十四节气The24 Seasonal Division points,传统节日 traditional festival,民俗folk customs,等等。给大家做展示的学生会精心搜集素材,准备稿子并认真练习表述;在下面听的学生不仅能锻炼自己的听力,而且能了解到相应的文化讯息,可谓一举两得。当然,教师可以灵活地把presentation环节改为discussion,由教师选择一个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主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组陈述。

2.讲课文时的导入环节

在每课的课文导入环节,介绍课文背景知识时,可以联系传统文化中的相关点。例如在讲《现代大学英语》第一册中“Going Home”一课时,在介绍背景或分析题目时,教师可以联系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Random Notes of a Returned Native),可以把这首诗的英文译本读给学生,让学生猜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poem,Who is about going home。这样会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认真听这首诗的英文译本,并迅速调动大脑已知信息寻找诗的题目和作者。此环节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听力,还能够引发学生对中华传统诗歌的回顾和兴趣。

比如讲《现代大学英语》第二册“Quick Fix Society”这篇课文时,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先讲解fix的含义,再解释题目的意思并让学生讨论快节奏社会的种种表现方式,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快节奏。其中在对待快节奏的态度上,教师可以援引《老子》第37章:道恒无为,而无不为。Nature does not hurry,yet everything is accomplished.教师先把这句英文说给学生听,让他们说出汉语意思,进而把传统文化中先人对待快节奏的态度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谈谈他们对老子这句话的看法。同样,学生会对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叹服并产生兴趣,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再如讲“Discovery of a Father”的时候,可以联系朱自清的《背影》(“The Sight of Father’s Back”),摘选这篇散文中的一小段译文让同学们进行赏析。讲“The Greatest Invention”这课的时候,首先就让学生说出“Four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这篇课文是寓言故事,因而教师还可以联想到我们春秋战国时期盛行的诸如揠苗助长、守株待兔等寓言故事。教师让学生练习用英文讲古代寓言故事,就能达到操练口语、锻炼表达能力,感受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双重目的。

3.课堂学习中的点滴渗透

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可以适当根据具体情况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比如授课若是涉及国外的某些习语或谚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与之相对应的中国文化的习语或谚语的表达,例如teach fish to swim就是中国成语班门弄斧;love me love my dog就是我们所说的爱屋及乌。如果涉及西方的咖啡文化,则可以让学生联想中国的对应饮品――茶,思考茶在中国的渊源文化底蕴。再如提到英美文化中的色彩,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中华文化中的色彩含义,并鼓励学生辨别二者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讨论出其背后的深层次文化根源。

四、结语

教师需要开动脑筋,平时多注重自身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才能做到在讲授英文课本的同时,恰当地联想相关中华传统文化,逐渐地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点滴渗透到课堂中,继而实现既激发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兴趣又锻炼语言能力的目标。笔者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在课堂上对学生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方法,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更多英语教师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2]吴友富.外语与文化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顾嘉祖,陆.语言与文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

[4]于鸿雁.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海外英语,2012(11).

篇(9)

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传统文化对我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代教育应十分注重传承传统文化,注重其对中学生的思想素质的指引作用。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我们既要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更要学习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不仅要将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其传统,更要将其传播到世界,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一、传统文化概述

中华民族文化包罗万象,蕴涵着丰富的内容,是我们后人的自豪与骄傲,是进行传统文化精神与思想教育的教材,我们都可以从中发掘出当代中学教育的意义。中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精神实质。时间从远古到近代,内容从国事到百姓衣食住行等。大致内容有:天文、地理、历法、民族、战争、国家、教育、思想、艺术、哲学、制度等50多项。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教育者的责任,在于教育学生分清优劣,有选择地继承并发扬民族文化中优秀内容,批判并抵制民族文化中落后、恶劣的内容。尤其要注意向学生介绍、分析、研究、批判那些混杂在民族文化中的恶劣的东西,使中学生能辨别好坏,区分优劣,并能从现象中看清本质,产生抵制民族文化中侵蚀中学生灵魂的那些垃圾的能力。我们要做的工作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而是思想文化的教育与熏陶,因此,我们必须从中找到进行思想教育,文化熏陶,精神陶冶的最佳途径。必须针对中学生普遍性的实际问题,展开卓有成效的思考分析,深入浅出,有节有序,更加适合中学生理解接受。

二、传统文化与中学生道德修养的密切联系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一直是生活在我们这块大地上的炎黄子孙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也是今天我们提升文化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周易》有两句话: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一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当年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作《论君子》演讲,引用了这两句话,后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成为清华校训;张岱年更是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概括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党在十报告中更加着重强调:“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并且号召“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认识,建立理解民族文化,热爱民族文化的思想情感,能够辨别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并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从而运用民族文化的知识、方法与情感,处理现实学习、生活、工作中各种相关问题的目的,最终达到爱我民族,爱我人民,爱我国家的崇高境界。

三、如何发挥传统文化在提高中学生道德修养的作用

1.要编写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优秀文化典籍。中国古典文学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或坚强豁达;或忧国忧民;或孝感天下;或高山流水;或积极乐观;或坚忍不拔。赏析经典篇章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世界,阅读古典诗文可以使学生感受生活的多姿。编写适应中学生使用的相应读物,研究在中学教育中进行文化教育的具体措施。目前中学教育急需解决中学中国传统文化的运用问题,相关的知识介绍、理论分析、思想教育的具体方式、教育过程的研究等问题,将传统文化教育具体落实在教育实践中,既提供理论知识,传播文化精神,使之更加贴近中学生的水平和需要。

篇(10)

一、艺术院校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立德树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艺术院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引领教师通过教书育人、科学研究、艺术创作保护传承、研究阐发、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对于提升大学生学习能力、行为规范和文化素养,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其树立开放包容、相互合作的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二)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艺繁荣发展

艺术院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进一步增强师生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师生的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以艺术的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担当意识、奉献意识、勤俭感恩、助人为乐、宽容自省、自律自强等道德理念、爱国主义精神、社会文明风尚体现出来。同时,可以使师生创作出优秀作品,不断繁荣文艺事业。

(三)有利于勇担使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

艺术院校应充分发挥学校的专业优势,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通过艺术作品来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的人文思想、价值理念、行为规范、中华美德等,教育学生筑牢理想信念之魂,深扎艰苦奋斗之根,满怀为民服务之情,不断创作出与国家、社会现实相契合,与人民群众情感相融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作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艺术院校在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内涵能力不足

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艺术院校长期以来都存在重专业技能轻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所以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思想内涵,并将其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教育与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基因,理解其思想内涵及时代价值,切实发挥课程文化育人作用,而部分艺术院校的教师以德育人、以文化人方面的能力略显不足。

(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意识不强

长期以来,艺术院校的教师侧重于技能教授或拘泥于传统文化某一方面的阐释,而对如何在专业课程中以时代精神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精华,如何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以及基本走向,如何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让学生在丰富学识、修身立德、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深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的意识还不强。

(三)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较为单一

新媒体的发展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机遇。艺术院校也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改造、激活以及创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焕发新的活力。长期以来,艺术院校多以实习实践、汇报展演等方式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以艺术的形式为社会提供精神供给,借助新媒体以及艺术创作研究、校企合作等方式来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引领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途径较为单一。

三、艺术院校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

(一)在专业建设中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艺术院校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专业建设中,调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专业方向,如可在综合性艺术院校的工艺美术专业中增设陶艺、印染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征浓郁的专业,在表演专业中增设京剧表演专业等。此外,还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从而赋予艺术类专业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二)在课程体系中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艺术院校可以在艺术类专业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课程和课时,调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中华经典诵读、中国哲学史、古典诗词鉴赏等公共选修课程。同时,改进教学评价机制,让学生在课程学习、感知体验、艺术实践以及创作展演中产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三)在科研项目中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要积极地构建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的内涵和艺术表达形式,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与阐释,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艺术院校可以在科研项目中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项目,并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创作出更多的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和展现审美风范的文学作品,不断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

(四)在师德师风建设中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艺术院校的教师必须坚守教育初心,不断修炼与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静心教书,潜心创作研究,在涵养优良品格的同时,不断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以及完善,努力践行宽厚仁爱、认真负责、谦虚好学、温和耐心的教化精神,担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使命。

(五)在网络育人中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较2018年底增长110.2%。因此,新时代,运用新媒体是艺术院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之一。可以利用线上平台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共享,运用校内新媒体平台,开展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并通过学校的微信公众平台、校园网站、校园广播等开设专题,以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方式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六)在大学文化建设中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学生的实践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内容,在校园内打造和开展德润人心、品位高雅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如艺术展演、经典诗词诵读、美术作品展示、礼仪服饰作品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展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环境育人作用,在教室、校园景观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觉元素,形成能够体现艺术院校特色的视觉标识与表现形式,从而营造出格调高雅、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环境。

(七)在艺术创作中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艺术院校可以在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和基地中发挥引领作用,与各级各类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开展教学、展演、师资培训、校园文化建设等合作,如可面向中小学创作“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主题的系列绘本、舞蹈、歌曲、动画、墙绘等艺术作品,教育引导学生欣赏真善美、远离假丑恶。

篇(11)

二、举办传统文化专题讲座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果有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时,可以给学生随堂渗透,介绍相关知识文化背景知识,及时为留学生扫除语言学习中的障碍。但是对于一些中文程度较好,且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非常感兴趣的留学生们来说,他们更渴望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系统的了解。这种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的随堂渗透,已经无法满足他们旺盛的求知欲。所以,适当举办一些“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就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了。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对某一部分的中国文化有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认识,在知识性文化教学方面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比如可以开设书法课、剪纸课、中国音乐欣赏课、中国传统手工艺制作课、太极拳课等中华才艺课等,这些生动有趣的文化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了一项中国才艺的情况下,也了解了这项才艺的起源,传承和发展。此外,还在特定的节日举行主题文化的交流讲座,这种交流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在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中的积极性。学生经过主题交流,对中国文化的某一方面作详细深入而理性的思考.并且可以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变被动为主动。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的主题交流讲座既培养了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和汉语写作能力,又加深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