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大全11篇

时间:2023-12-27 14:44:4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

篇(1)

1 林业在生态环境中基础地位

建设良好生态环境创建生态文明是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新论述,是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后的一个新亮点,在全面建设小康中将生态环境建设纳入为其中一项新的要求。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在调节人与自然和谐中起到关键和纽带的作用,它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应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

2 发展林业是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首要任务

2.1 林业的决定性作用

林业不仅肩负了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使命,还担任了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的职责。被誉为“地球之肺”、“地球之肾”、“地球的癌症”和“地球的免疫系统”的分别为森林、湿地、荒漠和草原,它们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4个子系统,发挥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的为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经科学研究表明,70%以上的森林和湿地参与了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对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林业不管在当前还是在今后,都将是一项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条件。

2.2 潜力与现状

森林生态系统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具有可再生性,还具有可降解性。从再生性来看,森林在支持经济发展中,是一项用之不竭的能源资源,被称为第4大能源资源。当前林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正在由一项产业转向另一项社会公益事业,由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转向既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更是生态建设的主题。林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发达的林业,已经成为国家文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2.3 特殊功能

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就是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其中森林生态系统不仅为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其还是最经济的吸碳器。经科学研究表明,森林在光合作用下,其每生长11TI蓄积,就能将1.83t的二氧化碳吸收,同时释放1.62t的氧气。当前约有2.48万亿t碳储存于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其中在森林生系统中就有1.15万亿t。只有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才能维护全球气候安全。在《京都议定书》中就有明确规定,直接减排和森林碳汇间接减排是2条减排途径。森林碳汇减排与工业减排相比,不仅少、代价低,且综合效益大,为此,其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共识和共同选择,还被列为“巴厘路线图”的一项重要内容。

2.4 良好生态环境是林业生态建设的目标

在建设生态环境的同时,不仅使林业建设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也给林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全面实施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的过程也即建设现代林业的过程,为此,要用现代林业科技对营林工作的质量和效益进行全面支撑,对森林、湿地、沙漠等生态系统进行建设和保护,以此来提高森林整理质量和综合生产力水平,从而为建设生态环境奠定基础。

3 良好生态环境的建设

3.1 法遵循自然生态规律

(1)坚持采用生态文明思维,对林业建设与发展进行谋划。

(2)在构建生态环境建设中树立生态生产力理念,以此人们协调、保护、适应自然和自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能力有所提高。

(3)在生态合理性平台上对关系到林业建设发展的战略问题、重要决策以及重大项目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索。

(4)在资源和环境可承载与可恢复范闸之内进行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增加经济总量时杜绝单纯依靠资源投入来实现,避免出现耗竭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要以自然生态规律为依据,以保持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3.2 全方位开展节能降耗,加强碳汇工作力度

(1)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体系,探索以提高森林资源生态效益为目的的森林资源管理新模式。

(2)尽快用新工艺与设备取代落后的工艺与设备,对粗犷型设施要加大对其维护,加大对更新项目的投资,实现清洁生产。

3.3 壮大林业产业实力

根据工业化、生态化的要求,并与林业资源利用现状相结合,因地制宜地调整林业经济结构,不断扩展林业发展空间,现已逐渐形成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逐渐转变现代林业经济的增长方式,逐步由资源型林业转向生态型林业。推广林业特色产品的开发,不断扩大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产业的规模,向着循环经济的发展,以使得资源利用效益得以大幅度提高。

3.4 培育生态保护观念

要积极开展创建生态文明的活动,并组织开展对森林文化和生态文化工程的建设,要让生态文明观、政绩观和消费观牢固树立于全社会中,要让广大人民群众逐渐形成尊重自然和善待环境的良好习惯。此外,还要积极推广绿色的开展、绿色文化的构建、绿色经济的发展和绿色家园的建设,要使全民生态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大大提高,要让每个公民都能全身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森林是一种纯自然现象,不具有社会性,没有经济意义;人类社会诞生后,森林就具有社会性,带有了经济意义。随着社会发展,森林的社会性日益显著,特别是当代社会,森林的社会性尤为显著。面对这种状况,如果仍然坚持作为纯自然现象的森林观,势必严重脱离实际,做出种种违背客观规律的事情来。林业是人类社会为了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在同森林进行物质变换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行业,是森林生态系统的行业。林业经营者需改变传统经营方式,向以林业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倾斜,整个生态系统中发挥森林生态的主导作用。保持并改善人类生存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篇(2)

一.史诗之渊源

在古巴比伦文学中,沉淀了三千年的《吉尔伽美什》无疑已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英雄叙事史诗。《吉尔伽美什》在国外的研究颇多,但由于我国未把其翻译过来,以至于国内学术界对这一史诗巨著的研究较为欠缺。而史诗本身年代久远等各种因素导致史诗的不完整,对研究该史诗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本文试用新的生态批评方法对史诗进行解读。

二.生态批评之界定

“生态批评应当一只脚立于文学——立足于文学文本、立足于审美和艺术等文学内在的特性;另一只脚立于大地立足于整个生态系统,要从整个生态系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1]那《吉尔伽美什》是否属于生态文学的范畴呢?王诺给生态文学的定义是:“生态文学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之关系和探寻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并从事和表现独特的生态审美的文学。生态责任、文明批判、生态理想和生态预警是其突出特点。”[2]史诗是一部具有悠久历史的英雄叙事史诗,歌颂的是英雄事迹。但并不代表着现代的批评方法不适用于研究经典作品。

三.人对自然的征服和破坏

本文着重分析吉尔伽美什与恩启都为了他们的英雄创举,成就英雄事迹而实行对杉树之妖芬巴巴的决斗这一事件,吉尔伽美什在征服芬巴巴、成为造福百姓的英雄的同时,无疑也是一个大自然的破坏者。吉尔伽美什代表了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与破坏。

在第一块泥板上对乌鲁克城进行了这般描写:“它无以伦比,任凭后代的哪家帝王!登上乌鲁克城墙,步行向前,察一察那基石,验一验那些砖,那砖岂不是烈火所炼!那基石岂不是七贤所莫。”[3]乌鲁克城是一座坚固而金碧辉煌的城堡,是世界上举世无双的人类文明的成果。但是构成城市的基石来自于大自然,砖的形成来自泥土,烈火的燃烧需要无数的树木,一座文明城市的形成最终是依靠自然的资源的销毁来实现。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也体现在依赖自然与征服自然上。吉尔伽美什是乌鲁克城的国王,统治这个城的所有居民,他所代表的是至高无上的王权。城市文明的出现代表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断深入,并开始有了征服自然与统治自然的意识。吉尔伽美什的征服欲与统治欲促使他去为百姓除害,成为造福于人的英雄。这也为吉尔伽美什去原始森林与雪杉之妖决斗埋下了伏笔。

当吉尔伽美什与恩启都决定进入森林找芬巴巴决斗时,吉尔伽美什做了三个梦,他描述了他的第三个梦里,“天灾轰鸣,地在震动;阳光消失,昏暗不明;电光闪烁,烈焰飞腾,乌云低迷,大雨倾注不停。光消失了,火也熄了,掉下来的一切都化为尘土灰星。”[4]吉尔伽美什打败了森林的保护神芬巴巴,大自然也开始变化。梦里的景象在今天看来无疑是天气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发起了大洪水。芬巴巴是树妖,是保护森林的使者,更确切的说是大自然的使者。吉尔伽美什打败芬巴巴,象征着对大自然的征服。人类获胜了,大自然失败了,但是大自然会实行报复。大洪水的到来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人为的破坏导致。卡森曾说:“人类总是狂妄地大谈特谈征服自然,现在他有能力去实现他的夸夸其谈了。这是我们的不幸, 而且很可能是我们的悲剧。因为这种巨大的能力不仅没有受到理性和智慧的约束,而且还以不负责任为其标志。人类没有意识到自己只是自然的一部分, 征服自然的最终代价是埋葬自己。”[5]

由于吉尔伽美什与恩启都杀害了芬巴巴和天牛,这引起了天神的愤怒。他们两个人之间必须死一个。恩启都成为了人选。恩启都在临死之前进行了忏悔。他对着门说,就像与人言语一样:“森林之门岂能领悟出什么,本来就不会懂得什么事理。我看到高高的杉树,那还是遥远的过去!你这棵树,在国内无与伦比。你高六噶尔,你宽二噶尔,你的支柱,你的把手,你的柱基,你那个工匠在尼普尔把你削制。啊,门哟,若知道这就是你的结果,若知道你的可爱把这场灾祸招致,莫若我拿起板斧了事,编进那些筏子里去!”[6]恩启都一开始并不支持吉尔伽美什与芬巴巴决战,因为他是受到诱惑而逐渐与野兽分离成为一个文明人,森林就是他的最初的家园,吉尔伽美什杀死了芬巴巴,也就杀死了他家园的守护者。起初恩启都是犹豫吉尔伽美什的决定,并劝解吉尔伽美什不要与芬巴巴决斗。可吉尔伽美什心意已决,一心要成为百姓心目中的英雄。恩启都为了友谊而不顾朋友的决定是否正确,最终受到神灵的惩罚。临终前的恩启都是无限地忏悔自己的行径。来自大自然的他深深的知道森林的重要性,但是曾经的高大无比的杉树如今却已成为了门,恩启都的追悔也象征着对自然界植物的破坏就是意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遭到破坏,这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报复。

四.人与自然的和谐

史诗中反映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冲突的地方,其中也不乏体现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美好的一面。

创造女神阿鲁鲁创造出恩启都时,“他混身是毛,头发像妇女,跟尼沙巴一样卷曲的如同浪涛,他不认人,没有家,一身苏母堪似的衣着。他跟羚羊一同吃草,他和野兽挨肩擦背,同聚在饮水池塘,他和牲畜共处,见了水就眉开眼笑。”[7]这里描绘出一幅人与动物之间其乐融融的画面。恩启都与动物一起生活,他本身也与动物一般而不具备人的社会属性,因此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人与野兽和谐共居的理想状态。在原始公社制社会时期的古巴比伦,人类的文明早已出现,人与动物之间也已有了明显的区别。恩启都还没有从动物中走出来的状态在现实社会中已不存在,因此和谐共处的状态也只是当时人们的美好想象,体现出更深一层次的意义则是人们对动物的敬畏。

在第五块泥板上,吉尔伽美什与恩启都一起向森林进发时,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这样一番原生态的美景:“他们仰看森林,止步停留,他们看那杉树之高,他们看那森林的入口。芬巴巴所到之处都有痕迹存留——大路变得笔直,小径也平坦好走。他们看到杉树山、神祗和伊尔尼尼的宝座,山前,杉高遮蔽山头,令人舒畅的是树荫清幽,草丛盖地,也漫无尽头。”[8]漫山遍野都是高高耸入云端的巨大无比的杉树,烈日也无法将余晖穿入层层叠障的森林,走在阴郁的森林里,自然而然会有阴森森的凉气袭身,再勇敢的英雄看到如此之壮景也会对大自然的造化敬畏三分。古巴比伦人们是心怀对大自然的赞美与敬畏来吟诵这一史诗的。

五.人与自然那关系的启示

《吉尔伽美什》不仅仅是一部讲述英雄事迹的史诗,也是一部预言史诗,人类的文明不能依靠破坏森林、征服大自然为代价。梅原猛说过:“这个神话说出了城市文明建立的深奥的秘密。吉尔伽美什最初想借助于恩启都的力量要干的事, 是杀害森林神芬巴巴。杀害森林神对文明有着重大的意义。农耕和畜牧产生本身,本来就和破坏森林有着密切的关系。初期刀耕火种的农业,就是首先从火烧森林、改林为田开始的。......人类的农耕、畜牧文明的第一步是发端于对森林的破坏, 而当城市文明出现时, 就需要大规模地破坏森林。”[9]

梭罗曾说:“四季及其变化全在我的心中......自然与人类是多么完美的协调,因此他在她那里找到了家园。”[10]梭罗一生都在追求着与大自然的最直接、最亲密的接触。现代人开始越来越关注自然,亲近自然,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佳方式。而人类的这种意识是建立在如今大自然遭到破坏、土地荒漠化、环境污染的危机时刻下的,大地母亲的绿衣逐渐褪去原有的色调,各种自然灾害在全球各地不断出现,人类开始反思自我,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不断地向大自然剥削索取是否得当?而这一切在古代社会时期,祖先们就已经告诉我们,敲响警钟,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作为其中的一份子,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不是征服与统治,而是寻求与大自然中的生物群共生存。

文献资料:

[1]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2]张念红,王诺:《述评》,江苏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3]《吉尔伽美什》,赵乐甡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

[4]钟燕:《蓝色批评:生态批评的新视野》,国外文学2005年第3期。

[5]程虹:《寻归荒野》,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6]魏善浩:《人类文明启示录?抑或警告录?——史诗象征意义述评》,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1期。

[7]格伦A.洛夫:《实用生态批评》,胡志红、王敬民、徐常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8]蔡茂松:《吉尔伽美什是英雄,不是太阳》,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3期。

[9]邱紫华:《的哲学美学解读》,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3期。

10]王立礼:《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重读谭恩美的三部作品》外国文学2010年第4期。

[11]王岳川:《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价值》,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12]韦清琦:《方兴未艾的绿色文学研究——生态批评》,外国文学2002年第3期。

[13]李晓明:《比较视野中的当代英美生态批评》,北方论丛2008年第2期。

注释:

[1]张念红, 王诺:《述评》,江苏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2]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7页。

[3]《吉尔伽美什》,赵乐甡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5——16页。

[4]《吉尔伽美什》,赵乐甡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47页。

[5]钟燕:《蓝色批评:生态批评的新视野》,国外文学 2005 年第3 期。

[6]《吉尔伽美什》,赵乐甡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62页。

[7]《吉尔伽美什》,赵乐甡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8页。

[8]《吉尔伽美什》,赵乐甡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45页。

篇(3)

我国包括全球面临着森林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显著,例如:由于森林遭破坏,使得碳、水失衡,气候失调,自然灾害不断增加;过度砍伐,使水土不能有效保持和水域有效营养流失,旱涝成灾;过度森林资源砍伐,使生物生长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资源的不断减少,环境遭破坏,农作物生产受严重影响,而且森林木材产品来源减少,这些都增加了我国山区,特别是林区居民的生活、经济上的巨大压力,甚至最终会使人类生存和繁衍受严重损坏。由此可以看出,森林资源的锐减已经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阻碍,为解决相关问题,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国家都对保护森林资源采取相关措施。

1980年起,一些国际组织,如:国际野生动植物濒危和贸易会议、热带林业行动计划、巴西热带雨林保护行动计划等,就开始致力于协调和调整林业方面的政策。在1992 年,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着重强调了保护和发展森林的重要性。

而我国在1998年出现了长江、嫩江特大洪灾后,中央政府提出了:实施禁伐和逐步禁伐天然林的重大战略,使森林资源保护真正成为中心上。我国NFPP在1998年开始在部分省区试点运行,在2000年启动了于黄河上中游、长江上游、东北等地区启动重点国有林区NFPP。由此我国的顺利资源保护工程正式逐渐展开。

2 森林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简述

在人们一般概念中是:森林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它是大家共有的。人们对森林的认识,是伴随着人们利用和开发森林而出现发展的,很少有人把森林看做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来对其应用。而森林资源一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细则》规定:“森林资源,包括林地以及林区内野生的动物和植物”。笔者认为:森林资源是森林及其林地等有机物的总称。而翟中齐提出森林资源是以乔、灌为主体,由植物、动物、微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综合体,能为社会提供木材和其他各种林产品、副特产品,并具有保护环境功能的地域或者空间。[1]

协调发展:区域PRED系统(即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系统)中诸要素和谐的、合理的、使总效益最优的发展。[2]它的核心是自然环境与人类使用的一种平衡,又是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其内容丰富多彩,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其解释,但其核心只有一个:协调发展是人类的使用和生态环境之间的一种平衡状态,是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而在核心基础之上我们可以找到协调发展所包含的内涵:共同的、可持续的发展;相互之间促进着发展。而从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看:协调发展并不是绝对的,它是相对而言的,经济与环境的协调是有一参考系统存在的。而且满足人类需求的发展是可以在环境接收的极限内进行的,环境和发展以达到持续发展为目标。

3 森林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的可行性

在讨论我国森林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可行性时,我们必须首先对我国森林资源的外部机会与威胁、内部的优势与劣势有全面的认识。因此,笔者现在采用SWOT方法对我国林区做简要分析。

在我国林区内部优势(S)是:我国林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环境优势(尤其是非木制资源);而且我国公民具有强烈的保护森林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的愿望;我国具有相对充足的劳动力;我国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和传统知识、技术。

林区内部劣势(W):在林区生活居民经济收入太低,产业结构有单一,致使居民对森林资源依赖性太强;在林区生活居民上学困难,致使居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传统落后观念较重;林区居民还在使用传统管理体制,致使当地经济发展滞缓、开拓性较弱。

林区外部机会(O):我国在很早以前就确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许多国际组织不断关注和支持森林资源保护;国家在不断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政策支持;通过国家对森林资源保护教育推广,人们保护森林资源意识不断加强;国家在加强通过社会资金和技术含量高的技术来保护森林资源。

林区外部威胁(T):通过森林禁伐和限伐,使得当地传统生产方式受影响,人们经济收入急剧减少,劳动力出现富余现象;社会市场经济影响传统的林业管理系统。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内部优势与劣势并存、外部机会与威胁明显,我们现在应该做的是:“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克服弱点、回避威胁”。[3]

从SWOT的简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追求森林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我国现正发展经济的主要目标,而且则以目标是可行的,也是可以实现的。

4 森林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的建构

在历史上我们看到过许多文明的的兴起,但我们也不难发现许多古文明因为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失衡而消亡。诸如:曾经辉煌无比的文明古国――古巴比伦王国,它是世界上最早文明发祥地之一。但由于当时人们大量破坏河流上游森林,引起下游灾害频发而失去控制,主要农耕经济严重受损,最后国家消亡。还有玛雅文明的衰败、古印度文明的消亡、我国黄河流域古文明衰亡等等。在一个个中外古今实例下,我们应该吸取教训,努力不重蹈覆辙。森林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的建构就是在努力协调还经济与森林环境之间关系,这是必然要做的,也是必须做的。

机制的建构是在总的系统之内,机制与其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机制运行的好坏直接影响系统总体状态,而系统决定机制的特点、内容、结构。系统是复杂的、多样的、层次性强的,因此机制也具有了以上特点。机制的建构必须要符合以下几个原则:坚持系统性;以市场为导向;相互开放互助合作;兼顾全局和未来。

篇(4)

摘要:隐私权是公民权利的重要内容,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与互动过程中,公民个人的隐私保护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隐私管理理论是美

>> 个人住房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地方政府改革的启示 浅析官僚制理论及其对我国行政管理的启示意义 浅析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高校管理工作的启示 浅析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社区管理和工作的启示 索罗斯的资源诅咒理论及对我国的启示 庞德的社会控制理论及对我国当代法治建设的启示 政府俘获理论及其对我国治理商业贿赂的启示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及对我国的启示 西方资本结构理论及对我国的启示 几种主要科学教育理论及对我国科学教育的启示 弗洛姆消费异化理论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分工理论及其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收入分配理论及对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启示 熊彼特创新理论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资产建设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简述效率工资理论及其对我国就业问题的启示 成功智力理论及其对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启示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及启示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公共管理的启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KATHRYN Greene,VALERIAN J Derlega,GUST A Petronnio.Privacy and disclosure of HIV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s:a sourcebook for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M].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Publishers Mahwah,2003.

[3] HAYS R,MCKUSICK L,POLLACK L,et al.Disclosing HIV seropositivity to significant others[J].AIDS,1993(3):425.

篇(5)

广场以其在城市空间环境中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有巨大的凝聚力。每到夜间,人民趋之若膺,休闲、散步其乐陶陶。即使广场粗制滥造人们亦乐此不疲。这说明广场得到社会价值的认同。社会价值构成有物质因素也有精神因素,广场则满足了社会价值中人的精神需要。因此我们可把广场的建设上升到精神文明的高度。可以说,广场是社会价值体系中物质文明达到一定高度后的精神文明的必然反映。只要物质文明在发展,广场就要不断增加!所以说当今中国,广场不是多了而是还不够。最近不断有报章在呼吁给广场热“降温”,我想人民会不答应。

当前的“广场”是一种泛广场概念。住区、商业、办公、街心绿岛、绿地等均可美其名曰“广场”,这也充分反映出人民对精神生活的渴求。城市开发商迎合这种社会价值心理,想通过“精神补赏”来产生物质效应是广场泛化的根源。这也善意地“误导”了政府(或许是政府故意被“误导”)。我们大可不必对此较真。给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民更多的“精神空间”吧!

二、城市广场的经济价值

城市广场的建设是一种“消费”,在带动传统社会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促生了一批象水景、亮化等新兴产业。另外城市广场建设所发动起的巨额资金对国民经济的总体循环有重要意义。站在战略高度,是对我国“鼓励消费、拉动内需”的总体经济战略部署的响应。这是其经济价值的一种体现。此外城市广场的建设对城市总体经济还有潜作用。上海市总规曾对园林绿地所带来的产氧、吸收二氧化硫、滞尘、蓄水、调温进行量化,发现每年的绿化效益竞达89。49亿元。有兴趣的同志可将城市广场在旅游、生态、周边商业、交通、能源消费以至城市形象感召、招商引资等方面的潜效益算一笔帐,我想数目一定惊人,应足够城市广场的建设营运。

三、城市广场的价值藕合作用

国城市更新的陈年老帐使不少城市综合价值呈现负效应,借城市广场的建设勾销老帐以使价值回升这便是价值学说中的耦合。耦合使城市综合价值呈现正效应,其结果是周边物业、产业的升值。这就不难理解城市广场在建设的同时还会带动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即所谓“借船搭车”现象。价值耦合作用是城市或建筑的完善与改造活动的基本动因。

四、城市广场的文化价值

篇(6)

一、新宾满族自治县“满洲故地”的旅游业发展情况简述

1. 新宾基本情况介绍

新宾地处辽宁省东部山区,国土总面积4432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全县共辖16个乡镇,320个行政村。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新宾县成立新宾满族自治县,也是我国第一个成立的满族自治县。新宾历史悠久,人杰地灵。1587年努尔哈赤在新宾永陵赫图阿拉城建立女真国,奠定了清王朝三百多年基业,因此新宾成为满族的故乡,满清王朝的发祥地。目前该地区满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0%以上,被誉为“满洲故地”。

2.新宾旅游业发展环境和发展优势阐述

新宾地处东北植物系和华北植物系交汇处,资源独特,生态环境优良,物产丰富,是辽宁省的绿色屏障和立体资源宝库。境内土壤、水和空气全部符合绿色产品生产要求,中国林蛙、野山参、陆地香菇、鹿茸被誉为“东北四宝”。人文资源独特,境内有世界文化遗产――清永陵,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赫图阿拉城等县级以上文物239处。又有国家级猴石森林公园、“辽宁屋脊”钢山等自然景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新宾近年来将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确定并实施了“农业立县,工业富县,旅游强县”战略,做出《关于实施旅游强县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作为三产业(农业、工业、旅游业)的龙头和全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优先发展,实现旅游业的倍增计划和旅游强县目标。

二、查找旅游业发展不足、推进民族特色旅游建设的可行性论述

1.推进民族特色旅游建设的宏观、中观、微观角度论证

从大局来讲,我国是多民族国家,除汉族的五十五个少数民族聚居地遍布全国,许多地区实行少数民族自治的行政管理模式,在当地有着较具特色的基础设施和文化氛围。这既为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提供了便利,也对我们追求各民族平等、发展和共同富裕提供了条件。宪法要求“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十七大报告中要求“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发展扶持力度”,“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是新宾通过发展特色旅游业、推进民族特色旅游建设的远景依据。

就旅游业发展自身而言,《2007―2008年旅游业市场分析报告》中提到了“从投资环境来看,‘十一五’期间我国旅游行业管理将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旅游业必将成为新时期的优势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的一支名葩,旅游经济发展尤其要关注民生,着重满足普通老百姓的需求:旅游需求、就业需求以及发展需求。

对政府(government)、企业(company)、民众(people)这些微观群体角度进行实证分析,我们认为:对于普通的游客和经营者而言,发展旅游业,尤其是发展富有特色的民族旅游业,饱了游客眼福、口福,富了经营者的钱包、腰包,这是“双赢”的好事情。对于地方政府等相关主管部门,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就为地区品牌建设和经济建设做了无声的宣传,就可以“旅游搭台、经济唱戏”,为推动地区特色经济发展、为发展地区生态文明和搞好“四位一体”建设、形成特色链条经济做好铺垫。

2.民族特色旅游建设的可行性分析(WOT)

PEST分析。从政治(policy)角度看,新宾发展民族特色旅游顺应民心、反映民意,尤其在巩固国家政权、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方面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在经济(economic)方面,新宾以旅游为主业配套建设了中国北方根艺市场、东北香菇市场等旅游商品专业市场,建成了兴京宾馆、启运宾馆等星级宾馆,兴京、交通、腾飞、紫薇、方圆5家旅行社,旅游行业规模基本形成,这样以旅游业驱动餐饮、娱乐、休闲等第三产业发展,从而建设特色产业链条经济,这样具有示范效应;从社会(society)角度,安居乐业、乐得其所的调研心得让我们感佩许久;实际技术(technology)上,政府的探索、民间的支持、商业的诱导、学界的成果、个人的努力使我们看到了新宾“生态文明”、“和谐旅游”建设的累累硕果。

SWOT分析。从优势(superiority)角度看,新宾具有良好的人文、自然环境,是“满洲故地”,他处难以匹敌;从劣势(weaken)上看,新宾围绕“满洲故地”建设还是存在不足之处,将在下一部分详细阐述;从机遇(opportunity)上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休闲经济、假日经济方兴未艾,正是大有前途的辉煌时机;从威胁(threaten)角度看,景点重复建设、缺乏品牌保护、特色未见浓郁,都会使我们的新宾旅游业发展面临危机,过度依赖旅游业,甚至会威胁地区经济腾飞。

三、发展好“满洲故地”文化、推进新宾生态文明和和谐旅游建设的若干构想

通过对旅游业相关群体的走访,我们认为,造成新宾民族特色旅游业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有:

当地旅游新建景区满族文化气息淡薄,旅游项目民族特色不突出,缺乏品牌意识、名牌意识;过分依赖原有的基础设施,游客游览项目基本局限在对建筑物的参观上;知名度低,美誉度低,资源整合力度不足,生态旅游概念不明显;与外界交流较少,不能形成特色对比和良性互动,等等。对此,我们提出一些建议:

1.以新宾民族地区特色为优势,加大对该地区旅游行业和产业的公共关系宣传。抓住地区独有的文化背景,打出旅游品牌、旅游名牌、文化品牌,注重本地区的文化品牌保护。在县域经济发展建设中广泛宣传倡导“满族文化”为主的和谐文化,构建浓厚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文化氛围,试点“满族文化品牌”整合和保护工作,建设生态文明的民族友好城市。

2.在旅游区适量投入人力、财力、物力,建立正规化、系统化、专业化的现代服务体系。要在推进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同时,注重旅游工业、尤其是轻工业,以及农副产品业的发展,合理规划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到与发展旅游相和谐。

3.加强当地治安、交通、文博、科考等相关基础设施和基础工程建设。营造好健康优越的旅游文化氛围,学习和借鉴北京、大连等先进城市的旅游业发展经验,以旅游业为龙头促进全县走上又好又快的良性轨道。

篇(7)

是近千年以来最伟大、最有影响的思想,为人类精神世界的发展作出了不朽贡献,其理论内容包罗万象。研究的经典著作不难发现,无论是《经济学批评大纲》、《资本论》还是《自然辨证法》、《反杜林论》,其中涉及“物质变换”的思想不胜枚举。研究物质变换思想,可以助益于实现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平衡、建设生态文明。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并不是时至今日才出现的,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大国,一直致力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每况愈下。同志在党的十中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关系到人民的福祉、关乎到民族的未来,是中华民族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由此,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同时,这也彰显出在物质变换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可持续发展的严重性,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遭到了严重破坏,改善中国生态环境迫在眉睫。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实现人类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要改善中国的生态环境,就应该在物质变换思想的指导下,遵循自然规律,变“征服自然”为“善待自然”,正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探寻改变物质变换断裂的途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一、物质变换的来源与内涵简述

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广泛地使用了“物质变换”的概念,但它并非马克思、恩格斯二人的独创。“物质变换”源于德语Stoffwechsel一词,最早出自德国生理学家希格瓦勒,原为新陈代谢的意思。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多次使用“物质变换”的概念不容置喙,但学术界对“物质变换”的来源并未达成一致。以法兰克福学派的施密特为代表,他认为的“物质变换”思想来自于当时的自然科学唯物主义者摩莱肖特和毕希纳以及谢林的自然哲学;而以美国学者福斯特及日本农学家棰名重明为代表的一派,则认为的“物质变换”概念源于与马克思处于同时代的德国农业化学家李比希;也有人介于这两种观点之间,认为的“物质变换”思想受到以上双方思想的共同影响而来。总体看来,第二种观点较为大多数学者认可,他们认为的“物质变换”思想受到了李比希的“归还定律”的影响,使马克思在级差地租、人与自然、商品交换等理论中彰显出物质变换的思想。

的物质变换思想主要包含三种含义:第一种意义上的物质变换,认为是自然界内部单纯的物质变换。这种物质变换是发生在无人类干预的自然系统内部,属生物学上的新陈代谢,也是一种客观的自然规律,如马克思认为“机器由于自然界物质循环的破坏而解体。铁会生锈,木会腐朽……”。第二种意义上的物质变换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人作为有机生命体,为了生存要通过劳动这一中介实现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即实践活动不仅是人猿相揖别的关键,而且也是联系人和自然物质变换的纽带,正是劳动才得以让人类维持自身有机的物质循环,让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维持生命继续存在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第三种意义上的物质变换是社会的物质变换,也就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商品流通。马克思指出“交换使商品从把它们当做非使用价值的人手里转到把它们当做使用价值的人手里……这个过程是一种社会的物质变换。一种有用劳动形式的产品代替另一种有用劳动形式的产品。”(923)物质变换的三个方面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它们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自然界是人无机的身体,同时,人的各种生活资料及用于交换的生产资料也源于自然界,人离不开自然界,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界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由此看来,物质变换的三个方面最重要的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因此,所谓“物质变换”,就是指人类通过劳动这一中介与自然界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以实现物质的循环往复、不断再利用的过程。然而,人类在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当中,没有尊重伟大的自然规律,物质变换出现了巨大的裂缝,物质变换受阻。

二、改善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一)革新观念,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思想决定行动,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人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是先有思想、后有行动,有正确的思想才会有正确的行动。依据物质变换的思想,只有正常持续地实现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人类才能在地球上永恒地生存。马克思在使用物质变换概念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正常的物质变换被扰乱的现实,但那时生态环境问题并非是那个时代的主要矛盾。可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要致力于改善中国的生态环境,就首先要革新观念,让人与自然界之间合理物质变换的思想深入人心,树立人与自然平等的观念。马克思曾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认为,人与自然具有不可分割性,即相互依存性。自然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而人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是属“人”的自然,人是“自然存在物”,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需要依靠自然界进行生产与生活,所以两者是统一的,而并非是对立的。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的物质变换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主要内容和理想目标。可以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在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不断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物质变换的历史。马克思早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未来社会是“人与自然界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实现了的人道主义”。既然要改善中国的生态环境,就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端正对自然的态度,摆正人所处的位置。恩格斯也早就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519)这说明我们应该和自然界进行和解,应该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当然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物质变换并不是要我们放弃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而是要在遵循客观规律、符合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以合乎自然发展规律的方式,以最无愧、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物质变换,以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

(二)调节国内经济物质变换,助益于生态环境建设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对资源与环境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中国的经济起飞比较晚,生产和消费方式也较落后,经济复苏发展对自然资源进行了严重破坏。回顾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代价,不难发现在社会经济和国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环境恶化的问题也接踵而来,比如,过度开发土地资源、破坏自然植被和乱垦滥伐等现象,极大程度上忽视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自然环境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另外,中国各省市的经济增长方式都显得比较粗放,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量大,利用效率却很低,从而导致污染排放严重,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社会和经济的损失。

在现代科技突飞猛进、全球经济空前发展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真正崛起不仅是物质世界、精神世界的崛起,而且也包括生态上的崛起即绿色世界的崛起。要实现中华民族的真正崛起,就要改善中国的生态环境,因此,物质变换的顺利实现就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利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维护自然生态的动态平衡。根据物质变换的思想,要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减少经济发展对自然生态的破坏程度,就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相对于产业内部而言,绿色经济的实现方式具有多样性,我们要减少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除此之外,在中国国内要调节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也不能忽视产业间的物质变换。只有产业之间的物质变换进行的顺畅,物质资源消耗减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因此,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既要大力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又要促进第二产业的集约化发展,减少物质消耗。

(三)改善国际经济物质变换,致力于生态环境建设

要改善中国的生态环境,不仅要调节国内经济的物质变换,还要重视改善国际间经济的物质变换,维护国际间物质变换的动态平衡。中国一直追求“经济增长至上”,长期依赖外国的科学技术,科技开发率低,总是“中国制造”而不是“中国创造”,“中国制造”虽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力推动器,但很大一部分“中国制造”却也严重危害了中国的生态环境。中国要改变一味重视经济增长而实行的外发式的发展模式,不能为取得短暂的、一时的经济利益,而利欲熏心、不顾一切、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众所周知,工业文明的能源基础是以化石燃料为核心的不可再生能源,这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不可持续的,从大自然界中获得的物质能源无法归还给大自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受阻。目前,在信息时代,各个国家推崇的是以非化石燃料为核心的可再生能源,中国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发展低污染的生态经济,变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受阻为物质变换顺畅。

但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中国采取了以出口为导向,以外资为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向境外出口了大量农产品、工业制成品尤其是发达国家借助于中国要发展经济的时机,向其转移资源消耗多的工业,甚至多种战略性资源都以矿产品出口的方式直接流向国外,导致了物质资源的大量流失。因此,要改善国际经济的物质变换,就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减少对外向型经济的依赖,将经济发展的重心放在国内需求上。刺激内需,提高内地居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这才是解决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国际经济间物质变换平衡的必然选择。

三、结语

总而言之,的物质变换思想,对于探索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路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才能合理调节国内及国际经济间的物质变换。以达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共同进步、协调发展、共存共荣。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顺利实现就能保证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及中国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受阻则会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就会出现生态危机。所以,一旦发现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不顺畅,就应该修复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裂缝,致力于建设更适合我们生存、生活的生态环境。因此,的物质变换思想,在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成为社会焦点问题的中国无疑具有独特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一、水利设计中融入生态理念的简述

水利设计中融入生态理念是指在水利设计的同时要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要满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在设计过程中使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建立科学、合理的关系,在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降低自然环境的破坏,同时还要考虑到水利工程要发挥出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的作用。水利设计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水利工程有效发挥防洪抗灾、蓄水灌溉、发电等作用都起到了直接的影响,因此,重视水利设计中生态理念的融合对于水利工程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着严重的短缺和污染,在水利工程设计中融入生态理念,对于水利工程的实施和规划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可以有效地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在进行水利设计中充分重视生态理念的融入是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水利设计中生态理念的融入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水利设计中生态理念应用不足

1、水文资料的匮乏

所谓的在水利设计中融入生态理念,实际上就是在建设水利工程时,要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水利设计人员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前,必须要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做充分的了解,只要这样才能实现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融入。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水文资料的匮乏,使得工作人员根本无从下手,自然难以实现生态环境在水利设计中的融入。水文资料是对当地生态环境的记载,从中能够准确地掌握当地的生态环境状况,然而水文资料的缺失,使得水利设计者很难对当地的环境做出准确的判断,无法发现水利设计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当水利工程完成后,才发现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有破坏,但为时已晚。

2、水利设计人员生态理念不足

水利工程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需求,尽可能地提供较为便捷的供给。现今,多数的水利设计人员一般都将水利工程建设作为首要目标,而忽视了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不良影响,往往会导致水利工程建成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过大,不得不采取后续补救环境的措施,不仅对企业形象有影响,还有可能因为环境的破坏给水利工程带来阻碍。

三、如何将生态理念合理应用到水利设计中

1、水利工程建设是间接地改善生态环境

实施水利工程建设本身,就是为了让资源合理配置。将丰富的水源有效地配置到干旱缺水的地方,或者是采用科学技术的手段,挖掘可利用的水源的同时,还要采取各种方式实现水资源的储存、分配、再利用的循环过程。那么,在水利工程设计的过程中,除了考虑到人类的需求,生态环境的改善也是水利设计的初衷。

2、河道改造工程

经过对实际水利工程的研究可以发现,河道是水利工程中占地面积及影响力最广的组成部分,它在一方面对水利工程引水、蓄水做出了积极地贡献,但是有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对环境的保护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这时对水利工程河道结构建设的改造就显得至关重要,在河道建设的设计中应用生态化理念,能够较大程度上改善其对人们和环境的不良影响。对于生态化河道建设,我国已经存在了相关的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延河道的人们生活与生态问题。在水利工程设计环节上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在河道整治过程中,生态理念在工程中的运用要因地制宜,在进项规划之前,要对河道的生态环境进行相关调查,继而提出相应的生态保护措施,最终实现人与水道流域环境的和谐统一;结合当地所独特的自然特征,对护坡断面和定位河道岸线等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要坚持河道流域生态环境的自我设计和自我修复的原则,因地制宜的进行水利设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水利设计真正符合实际需要,真正造福于民。

3、科学、合理的进行水文分析与计算

水利工程的服务对象很多,不仅要满足供水,同时还要满足绿化的需求,因此,水利工程在进行设计前要弄清水资源配置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规律,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够满足更多的服务对象。资料显示,浙江省的一个水利设计研究院,在承担一个湿地生态改造工程的过程中,就是从生态水文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在实施工程过程中对服务对象的需求给予了充分的考虑,提出了在非灌溉期或灌溉空隙时间为湿地补水和利用灌区尾水给退化湿地进行补水的生态水利设计方案。这是最近几年很典型的一个生态水利设计案例。该方案有很多方面的好处,既满足了施工附近农民在农业生产上的需求,在湿地的补水方面也起到了恢复生态良好的作用。

4、将生态理念植入设计人员心中

现在,大多数水利部门的设计人员都具有高学历高水平以及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但是对环境保护意识匮乏,不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这就可能导致他们设计出来的工程会对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和破坏。作为一名设计人员,不仅要考虑工程的质量和设计合理性,同时还要考虑到水利工程与环境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应该充分认识到生态理念不仅是可以带来环境的保护,可以在提高水利工程工作效率的同时,最大化的保护环境,互惠互利,协同发展。所以,要让这种有益的生态理念深入每个设计人员心中,让他们时刻谨记生态建设立足于经济建设之上,只有好的环境,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5、在设计当中充分分析关键生态敏感目标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必然会对一些环境因素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要想让这些影响的程度降到最低,就需要进行水利设计的工作人员在设计水利工程的时候对这些生态目标进行准确识别,这些所谓的生态目标也就是关键生态敏感目标。这一个观点在很多生态水利设计中都没有很好地体现。如果在设计的过程中忽略了关键生态敏感目标,将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威胁。只有在生态水利设计中对关键生态敏感目标给予非常高的重视,并把这些考虑融入到设计当中,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大程度地保护人类所居住的环境。

四、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应用的意义

近些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各方面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促使水利部门建设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水利工程作为人民对水资源需求的基础设施,不仅关系着人们日常生活的供给需求,也起着对自然灾害的抵挡和预防的作用,对我国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在进行水里工程施工时,事先设计阶段并没有对实地进行过勘测和考察,那么,在施工时候必然会对环境带来非常大的危害,不仅不会给水利工程带来好处,反而可能由于施工导致的环境恶化、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经常发生。

为了更好地利用水利工程,更合理地设计出完善的水利设施,实现人类与生态文明共同发展的战略,水利工作者必须要将生态理念带入到水利设计之中。以生态理念为核心基础,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更为合格质优的水利工程,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出水利设施的实际功能,还可以实现生态环境与水利设施协同发展的目的,进一步实现国家提倡的人类与生态和谐发展的策略。

结束语

随着地球环境的日益变化,国家经济的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很多影响,尤其是水利系统直接影响生态环境。因此,要想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就要在水利设计中加入生态理念,使得水利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持平衡,进一步落实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张雅,邓丽,王展.如何在水利设计中融入生态理念[J].河南科技,2014,02:28+31.

篇(9)

论黄石新型城镇化的构建

新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科学发展观理念下农村和谐干群关系的构建

建国初期中国现实主义外交战略选择

列宁对待宗教问题的政策

以人为本与发展经济的辩证思考

论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

清代诬告案件依法判决情况的原因分析

对公有和非公有经济刑法平等保护的再思考

对法律诊所创建与运行的思考

不结盟运动倡导和促进南南合作的历程探析

二战时期英瑞在转运德军及战争物资问题上的纠葛

"第三国外交"下的美伊关系及其对二战的影响

刘备"三顾茅庐"辨

孙犁抗日小说审美情趣探析

《乌鲁木齐杂诗》的创作与版本

触动中国人真性情的风景油画语言解析

融入生活的设计——从韩剧中体味现代韩国室内设计风格

黄石矿冶文化的精神内涵及其现实启迪

刍论矿冶文化

后危机时期的大产业发展——以湖北省黄石市为例

试论黄石市物业管理行业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住房公积金利率管理研究

中国商品住宅市场非有效性及原因分析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养老保障分析

汉代七言镜铭的时代精神

"平民作家"刘恒的英雄叙事——以剧本《集结号》为分析个案

简析电影《一一》中的空间语法

《请女人猜谜》的文体实验分析

解读《宠儿》人物命名中的象征意义

商务英语委婉语的顺应性解读

"帅哥"和"美女"的使用状况与文化内涵

文学翻译中的语境思维

关于新建本科院校教育理念的理性思考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之争的思考

论图书馆员主观幸福感的提升策略

简述高等教育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

简析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ERP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

口令在女子防身术教学中的运用

英语听力教学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对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的研究——以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拒绝言语行为为例

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肩负的重要任务

矿冶文化与工业文明——黄石矿冶文化的价值定位研究

对黄石矿冶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战略性思考

黄石市中小企业信息化的SWOT分析报告

关于构建低碳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

党内腐败现象的表现、成因及防治对策探析

论基层人民政府财政信息公开——从四川""乡政府事件说开去

淘上复淘下,浮来又浮去——评何方形的古代诗歌审美论

论20世纪中国田园牧歌式平民小说

从《汤姆叔叔的小屋》、《飘》和《根》看美国黑人的文学形象

论闻一多《楚辞校补》

《三遂平妖传》札记二则——《三遂平妖传》语言研究系列之一

进入"想+N(P)+V"格式的语法条件

《国史要义》史例观的比较考察

篇(10)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对城市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一种新的城市间发展模式应运而生,即同城化发展。自深圳与香港最早提出“同城化”发展以来,湖南长株潭地区、广州与佛山、西安与咸阳、沈阳与抚顺、郑州与开封等地相继提出同城化发展,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二、沈抚新城发展回顾

自2007年沈抚同城战略提出至2011年十二五规划开局,沈抚新城建设成绩斐然,沈抚新城发展空间迅速拓展,产业布局日臻完善,经济实力逐步增强,民生质量明显提高,经济和社会事业建设全面步入发展快车道。

回顾四年来沈抚新城的建设,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定问题:各片区空间拓展迅速,但增长极的带动和辐射效应还较弱;东陵片区的产业定位尚不明确;需进一步统筹考虑设施共建。

三、新城概况

沈抚新城行政辖区范围605平方公里,其中,沈阳市342.2平方公里,包括棋盘山片区203平方公里,东陵片区139.2平方公里;抚顺市262.8平方公里。 规划总人口为230万人,其中,沈阳棋盘山片区50万人,沈阳东陵片区50万人,抚顺片区130万人。

四、规划理论指导及应用

1.大都市圈理论

大都市圈理论,又叫城市群理论,是区域发展的基础理论之一。自1957年法国著名经济学家戈特曼教授提出这一概念以来,已在全世界被广泛运用,并被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所谓“大都市圈理论“,就是在一定地域内,由一二个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核心,辐射并带动周边一定范围内的一批中小城市,使其成为在世界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竞争力的区域城市群或城市带。

由于大都市经济圈着眼于世界范围的影响力,所以,不能仅就沈阳和抚顺两个城市来思考沈抚同城化的意义。应从更广域的角度来思考沈抚同城化的战略意义:一是辽宁中部城市群层面;二是沈阳经济区与辽宁沿海经济带互动层面;三是东北区域振兴及东北亚经济合作层面。应把推进沈抚同城化作为推动辽宁中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并为建设沈大经济带积累经验,为建设哈长沈大经济带乃至推动东北亚经济合作创造条件。

2.生态补偿理论

生态补偿(Eco-compensation)是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以经济手段为主调节相关者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生态补偿应包括以下几方面主要内容:一是对生态系统本身保护(恢复)或破坏的成本进行补偿;二是通过经济手段将经济效益的外部性内部化;三是对个人或区域保护生态系统和环境的投入或放弃发展机会的损失的经济补偿;四是对具有重大生态价值的区域或对象进行保护性投入。

党的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战略地位,并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

沈抚新城的建设日新月异,同时,对新城生态环境的保护更加不容小视。新城北部有棋盘山国际旅游风景区,抚顺高湾生态组团等,是沈阳与抚顺的城市绿肺,建设沈抚新城必然选择走生态发展之路。

五、新城发展目标

总结近年来该地区的相关规划与实际建设情况,确定沈抚新城规划定位为:

将沈抚新城建设成为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的先导示范区;沈抚城际连接带的生态文明都市走廊;一个功能完备,宜居、宜商、宜业的现代新城。

确定新城发展目标:

1.创造城市协作典范,引领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

通过新城建设,优化沈阳经济区整体功能布局,推动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在沈抚新城率先实现资源共享、生态共建、发展共谋、功能共升的战略目标。

2.探寻高效――低耗的发展模式,走绿色发展之路

加强对生态区的保育和修复,合理确定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产业园区集中布置,有利于规模效益形成。通过交通引导,使生活空间与生产空间联系便捷,同时在控制开发空间形成屏障,控制车辆进入。

3.生产生活互动,打造功能完备的现代新城。

以往规划要么在规划产业园区时,偏重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缺乏城市的依托;要么在规划城镇时,偏重于“土地的城市化”,缺乏产业和人口的支撑,从而陷入“产城脱节”的误区。一个成熟的产业园区,一定是个功能完备的城镇社区。由此可见,“产城融合”的突破口就是激发城镇社区这一结构单元活力,把产业园区作为城镇社区加以精心打造,把城镇社区提升为“产业发展服务区”,从而实现产业园区由工业园区向产业集中区转型,产业集中区向产业社区提升,产业社区向城市特色功能区转变,推动经济发展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多功能的“生产、服务、消费”等“多点支撑”城市型经济转型。让一个个产业“细胞”的活力在新城建设中得到提升,使产业园区借助城市功能、城市功能服务产业园区。

六、实现目标的策略

按照“产业先导――产城融合――生态示范”的总体策略逐步推进新城发展。

策略一:对外衔接、对内统筹,助推一体化建设

加强沈抚新城与沈抚铁三市的交通衔接与重大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沈抚新城与沈阳的交通联系主要有:集锡高速、沈吉铁路、沈抚大道、沈抚轻轨、棋高路、马宋路、沈棋路、沈抚南环、三环、四环等;与抚顺的交通联系主要有:集锡高速、沈吉铁路、沈抚大道、沈抚轻轨、沈抚南环、沈通线、沈环线等。

策略二:绿色发展、创新优先,强化生态文明示范

新城从规划到建设应充分运用国际先进绿色低碳理念,从用地布局,交通组织,产业选择,绿色建筑评价等多方面体现绿色发展的思路,真正起到生态文明的示范作用。

在生态敏感区域设立保护区:棋盘山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区、秀湖保护区、抚顺高湾生态保护区等。严格控制保护区内开发建设与保护区无关的项目。

策略三:功能引导、合理布局,实现现代新城发展

首先,通过区域层面宏观分析,在全国主体功能区划、沈阳经济区战略的大背景下确定沈抚新城总体空间规划构想。

其次,运用综合功能区划引导,提出核心提升区、功能拓展区、生态建设区三个层次空间的划定,对每类空间提出相应的管制措施。

七、四大空间格局

1.生活空间发展格局

构建功能完备、配套完善的现代宜居新城,根据各功能或行政片区将沈抚新城居住用地划分成九个生活居住组团。

2.生产空间发展格局

沈抚新城以“绿色、生态、低碳、环保”理念为依托,北部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度假产业,中部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南部为工业产业区。

3.交通空间发展格局

道路交通作为城市的骨架,是城市内部各功能正常运转的保障,也是城市对外联系的通道。沈抚新城和沈阳主城区的交通联系主要有集锡高速、沈棋路、马宋路、三环、四环沈抚大道、沈抚南环、棋高路、沈平路等交通干道,和抚顺主城区的交通联系主要有集锡高速、沈通线、沈抚大道等交通干道。

4.生态环境空间格局

基于“生态文明都市走廊”的总体定位,以棋盘山北部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区、秀湖保护区、抚顺北部高湾生态保护区和南部自然山体为基底,结合主要水体和交通干道,形成“四横四纵”的生态廊道。

八、结语

沈抚新城建设实施已近五年,新城本着“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避免了盲目开发造成的建设用地无序蔓延的现象。新城交通便捷,产业落位合理,并借助河流与山体等构筑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并通过绿道的贯穿使自然生态环境渗入建设用地集中区域,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新城。

空间是城市的基本载体,随着新城的发展,产业聚集,人口增长,建设用地也将趋于紧张,因此,新城更应该严格按照规划布局保护生态用地及绿色廊道,控制好各功能片区的开发强度,使沈抚新城成为同城化模式下城市间协作的典范。

参考文献:

篇(11)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和基础,而河渠道的生态绿化建设便成了摆在水利人面前的重要任务。河渠道生态绿化建设既与民生息息相关,又与城市绿化步调一致;既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又可以美化环境;既能提高渠道运行的安全性,又能实现灌区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可谓是一举多得。

1 基本情况

东风渠灌区位于美丽富饶的“天府之国”成都平原腹心地带,管理的干渠16条,全长816公里。灌区水利工程设施大多处于郊外农村,河渠道两岸地形千差万别,这也为渠道生态绿化治理及景观打造提供了天然的大舞台。从2004年至今,东风渠管理处每年利用丘陵区干渠进行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之机,对改造渠段两岸进行生态绿化,在管理站、点或必要地点打造水文化景观长廊,相续建成了一批在大型灌区具有示范作用的河渠道生态绿化示范点。如东风渠眉彭干渠生态渠建设,将人文景观融入自然生态之中,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又如东风渠总干南北闸景点建设以历史人文景观来突显水文化的特点,既富含哲理又具浓厚的文化底蕴等等。

2 实践与探索

2.1 将新理念融入河渠道生态绿化建设的原则之中

在渠道岸坡绿化的规划设计中,以现代水利的理念为依托,重点突出人文水利及生态水利,按照以人为本、立足长远、注重特色的原则,突出山系与水系融为一体的和谐绿色长廊特色。在规划设计中,严格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科学搭配乔、灌、草三层绿化物种和巧妙布局小景点,有效控制地表径流冲刷侵蚀两岸水土,最大限度降低入渠洪水的浑浊度和有效拦蓄入渠洪水量,减少地表径流对新建水利工程设施的破坏,充分发挥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水土保持效益,同时达到绿化景观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融为一体的人、水、自然和谐共处的终极目标。

(1)在沿渠带状绿化规划设计方面,利用渠道地处郊外、农村原有的田园风光,以及河渠道两岸自然的挖填相间的起浮地形,形成高雅别致、错落有致、美观和谐的绿化风景;依托河渠道原有的弯曲,制造出曲径通幽、曲则有情的效果,以岸坡绿化衬托出水的洁净之美和灵动之美。在绿化效果上,按照注重层次、合理搭配的原则,充分利用植物的大小、色彩、季相等特点,把乔木、灌木、图案及地被植物进行巧妙配置,努力打造四季有花、四季常青、富有变化的植物景观。在绿化苗木选配上,充分考虑维护成本、适宜性、成活率,按照“观赏、实用、便于维护”的绿化要求,做好苗木品种的选配。以渠堤两岸生态绿化治理为侧重点,大面积铺种防冲刷、耐干、维护方便、低成本的草坪。新南干渠王家冲填方渠段外坡在物种的选择上,大面积铺种根系发达、生命力强耐旱、耐冲刷的铁线草,渠堤外坡间种植美人蕉和芭蕉树加以点缀,增添了美感。通过治理,达到了固坡、减小雨水径流对坡面的冲刷和美化环境的目的。如图1所示。

(2)充分利用一些节点工程,依托河渠道两岸现有的挡墙、桥梁等水工建筑物,植入具有个性的文化小品,用以增加渠道绿化的文化品位和哲学内涵,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眉彭干渠地处丘陵山区,在生态渠道打造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挖方渠段两岸现有条石挡土墙的立面,打造成壁画形式展现出来。壁画两端雕刻有刘禹锡的“山不在高,有仙者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和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的千古名言。壁画巧妙点题、引题将人文生态融入自然生态之中,更展现了水利人知性的一面。如图2所示。

(3)在重要枢纽闸、管理段的景点,根据管理段庭园结构形式的特点,引入园林景观打造的风格,将增加水利工程的水文化作为重点,突出景观的哲理和文化底蕴,以提高水利工程设施的品位。总干渠南北闸景点建设,利用总干渠和北干渠分水处的三角地带,在原堰塘内作景观设计,共设计“太极阴阳、龟负洛书、飞沙溢流、翠瀑洒珠、碧泉吐玉、七星伴月和空亭翼然等景点,用“龟负洛书”展现大禹治水,“飞沙溢流”则是小型的宝瓶口,展现李冰治水的画面。如图3所示。

2.2 强化河渠道绿化管理,巩固绿化效果

俗话说:“三分栽、七分管”,作好日常管理和维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加大生态绿化建设的同时,要按照“建管并举”的思路,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已成绿化区域的管护力度,巩固绿化成果。

(1)聘请专业绿化维护公司对绿化区域进行维护。绿化管护的专业性较强,植物的习性各异,需制订具体的维护方案。为此,东风渠管理处聘请专业绿化维护公司对绿化区域进行维护,签订维护合同,明确维护目标。由承包人负责实施绿化合同区域内的管护养护和保洁工作,管理项目包括:绿化区域的施肥、施药、杀虫、修剪(树、灌木、草坪)、清除杂草、换种、延伸草皮等技术管理。绿化维护公司聘请当地群众为管理员,并对他们进行业务技能培训,通过业务知识讲座和实际操作,使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保证了绿化管理任务的有效圆满完成。同时聘请的管理人员要负责日常巡查工作,防止并制止出现侵占、人为损坏绿化工程的现象发生。如图4所示。

(2)加大绿化执法力度,维护绿化成果。为确保河渠道绿化的长效管理,要认真抓好绿化执法工作。充分利用水管单位已有的水政执法队伍优势,安排执法人员参加绿化执法方面的业务培训,负责对破坏绿化行为的查处工作。设立举报电话,实行“群防群治”,确保损坏绿地和苗木的行为得到及时有效的制止。

(3)加大舆论宣传,提高沿渠居民文明素质。进行河渠道生态绿化建设,主要受益的是当地居民,加大宣传,强化舆论监督,鼓励、引导沿渠两岸居民参与绿化管理。充分结合水法规宣传和平时普法的时机,不断地加大绿化建设法律法规的宣传,形成全社会参与爱绿护绿的氛围。设置温馨标语牌,提醒广大居民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共同爱护我们共同的水利生态环境。

2.3 大力发展“以绿养绿”的循环模式,促进绿化工作良性循环

随着绿化工作的不断开展,绿化面积及规模越来越来大,需要投入的维护经费也不断增加。多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经费管理模式为自收自支,绿化建设方面已投入很多资金,在没有国家资金投入的情况下,还需要在维护方面投入大的资金已经捉襟见肘。为此,要尽可能地开展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模式,依托现有的大面积绿化区域优势,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以绿养绿”的循环模式,促进绿化工作良性循环,减轻单位支出负担。

(1)利用已成绿化区域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苗圃产业,套种生态经济林。在新南干渠生态绿化区域,由专业绿化维护公司牵头运作,业主单位以现有绿化区域为资源入股,用分红收入抵扣部分维护费。绿化公司在渠道管理范围内种植长势和见效较快的巨桉树,计划用5至10年时间,逐步减少河渠道绿化维护方面的投入,实现生态绿化自身良性循环。

(2)充分利用部分河渠道管理段(点)的区位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拓展增收渠道,补贴绿化建设。总干渠进口段约有8000余平方米的绿化区域,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好,利用地处城市近郊的区位优势招租,盘活了资源。

3 经验与启示

3.1 按建设水生态文明的理念统筹规划,科学设计

按照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多树种、草种的合理配置,提高河道生物多样性,改善河道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3.2 坚持五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原则;二要坚持“满足功能,兼顾景观”的原则;三要坚持“保障水利工程设施安全”的原则;四要坚持“保护与新建结合”的原则;五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3.3 按照“突出功能,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与搭配物种

(1)乔灌草结合,形成复层林冠结构。乔灌草结合能更好地发挥林冠对降雨的截流作用,减弱雨水直接对地面的溅击作用。

(2)深根系植物种类和浅根系植物种类结合,形成立体的地下根系结构,不仅能更好地防止水土流失,而且提高了土层营养的利用率。

(3)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混交,植物群落可以形成不同的季相,避免色彩单调,提高景观效果。

(4)阴性树种与阳性树种搭配,河坡和堤顶较宽时,在四周可采用阳性树种,林带中间和林下则采用阴性树种,以减少树木间的竞争。

(5)不同花期的植物种类混交,不同花期的植物混交,改善河道的视觉效果。

(6)在优先考虑防止或控制河岸水土流失的条件下,充分考虑植物护岸植被带的绿化,美化的亲水景观效果和提供动物良好栖息地等生态效能。

4 结语

做好灌区河(渠)道生态绿化建设,为灌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水利生态绿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应是我们长抓不懈的重点工作。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水利建设与管理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人水和谐、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