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地质灾害风险普查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我市地质灾害多发于低山丘陵区、采空区及地下水开采严重区域,类型以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为主,缓变型地面沉降为副。截至2021年x月,全市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x个,威胁人数x余人,威胁财产约x万元,隐患点分布于xx山区xx、xx、xx、xx四个镇以及xx街道、xx林场两地。不规范的建设活动(尤其是切坡)、连续强降雨、过度抽取地下水等成为近年我市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因。
(一)重点防治区(见附件1)
1、滑坡和崩塌重点防治区。滑坡和崩塌主要分布在xx、xx、xx、xx等镇低山居民区及切坡建设区域。
2、地面塌陷重点防治区。地面塌陷分为采空区地面塌陷和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岩溶塌陷。采空区地面塌陷主要分布在xx、xx等镇;岩溶地面塌陷区域主要在xx镇查林村。
(二)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见附件2)
经汛前排查,2021年我市新增x个隐患点,分别为xx镇xx崩塌点、xx镇xx崩塌点、xx市林场东岳庵内崩塌点;通过实施治理工程,今年我市依法依规核销隐患点x个,分别是xx镇xx滑坡点,xx坡点。今年共确立地质灾害隐患点x个,同比去年增加x个,按《xx省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工作技术要点》中的危险性分级标准,x个隐患点中x处危险性小,x处危险性中等,x处危险性大。
二、2021年全市地质灾害趋势分析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预计今年我市汛期降水量较常年偏多1~2成,梅雨量接近常年,局部地区可能偏多2成以上,影响我市的台风为2~4个,可能有1个影响较重。
综合分析我市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隐患的分布特征、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和降水等诱发因素,预计2021年我市地质灾害发生频度、密度和造成的损失总体趋势与常年持平,灾害类型以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为主。5~9月汛期以及强风、高强度雨雪等极端天气是地质灾害的重要防范时段,连续降雨3天以上或日降雨量超过30毫米,过程降雨量大于100毫米的时段以及雨后120小时内,更应重点防范。
三、防治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xx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健全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严格落实各项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全面提升我市地质灾害防治水平,为xx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护航。
加强地质灾害“三查”、调查工作,健全隐患点群测群防责任体系,抓好监测预警,开展突发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强化应急值守,扎实推进治理工程,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完成新一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进一步提升地质灾害防治综合能力。
四、防治措施
(一)科学部署防治工作。
市自然资源规划局要本着尊重科学、尊重自然、因地制宜的原则,针对性地选择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宜防则防、宜治则治、宜搬则搬。要根据“十四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要求,认真总结评估上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实施成效,准确把握规划编制重点,严格按照规划编制工作进度推进,确保年内完成规划审批和备案。
(二)加强“三查”、调查工作。
各相关镇(园区、街道)、要全面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汛前排查、汛中巡查和汛后核查。市住建局、水利局、交通运输局、文体广电旅游局、民宗局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组织本行业地质灾害的“三查”工作。巡查、复查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工程建设、切坡建房等影响,发现新隐患点时,要及时查明现状与变化趋势,纳入防控体系。市自然资源规划部门要充分应用好我市低山丘陵区、岩溶分布区1:5万地质灾害详查和开发园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评估等工作成果,加强与防治技术支撑单位的对接,切实加强对“三查”工作的指导;按照《xx省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实施方案》的要求,推进历史地质灾害调查与行业减灾资源(能力)调查、地质灾害致灾背景调查、承灾体调查等工作,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查清孕灾背景和隐患底数,科学评估风险,努力实现隐患点和风险区“双控”,夯实防灾减灾基础。
(三)加强监测预警。
各镇(园区、街道)、各相关责任单位要继续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网络建设,逐点制定应急预案,发放明白卡,落实防灾责任和措施,采取“群专结合”的监测手段,通过人工、视频监控及自动化监测等方法,密切掌握隐患点动态,增强基层识灾报灾和监测预警能力;市自然资源规划和气象等部门要加强协作,积极利用多部门预警预报平台,拓展信息渠道,提高预警信息的覆盖面和及时性;对于地下水取水严重的西北乡镇,要定期开展地面沉降灾害监测工作,进一步加强地下水管理,严格控制水产养殖业地下水抽取。
(四)提升综合能力。
有重点防治任务的镇(街道)、市应急及自然资源规划等部门要组织防灾责任人、群测群防员和专业防治队伍开展管理和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增强基层一线人员的识灾防灾救灾的能力,提高专业队伍应急救援能力;各级各相关单位要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加强各类规划、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管理,强化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在防灾救灾中的应用;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主体多元化的优势,广泛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识灾防灾、灾情报告、避险自救等基本知识的宣传普及,增强全社会防灾意识,形成良好的防灾氛围。
(五)推进项目治理。
各相关镇(街道)要按照我市2021年度市级投资项目地质灾害治理类项目计划安排,积极推进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相关镇要扎实做好上年度结转项目的治理工作,保障项目质量与进度,会同自然资源部门抓好项目验收。市自然资源规划部门及治理责任单位要加强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全过程的监管,对已完成治理的隐患点要开展“回头看”,强化动态跟踪监督,发挥好治理工程的防灾减灾效益。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态度全力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切实履行地质灾害防治主体责任。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与全局性安全生产和减灾工作统筹起来,同时部署、同时落实、同时检查。
(二)严格责任分工。
要按《地质灾害防治条例》《xx省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工作分工方案》《关于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的通知》等要求,精心部署谋划,建立健全自然资源、应急管理、气象、住建、交通、水利、教育、文体广电旅游等多部门的联动协同机制,实现“防”和“救”全链条无缝对接,扎实做好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市自然资源规划部门要切实履行组织、协调、监督、指导职责,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共同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与应急救援工作。要严格考核问责,年内将不定期组织工作检查,对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领导不力、推诿扯皮、失职渎职的,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
(三)加大经费保障。
xxxx年,在省气象局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认真落实省气象局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围绕全市“东大门”建设、气象工作“三化”、为农气象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及基层综改等重点任务,扎实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各项任务。一是服务“东大门”建设取得新成效。圆满完成了汛期气象服务和10余项重大专题气象服务。市政府下发了为农气象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意见,资金落实开局较好,工作稳步推进 。人影多次开展了大规模防雹增雨作业,有效减少气象灾害所产生的损失。公共气象服务短信、电话拨打量稳中有升,气象影视节目质量和数量有所提升,部门合作力度进一步加大。行政执法效果显著,雷击风险评估等防雷业务增速较快。二是气象保障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基本业务的百班、250班获得突破。全市成立了“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综改试点澄城县较好的完成了试点工作。 “火车头”计划扎实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三是综合实力建设迈上新台阶。项目建设方面落实地方资金1353万元,同比增长33%。完成省局创新基金项目3项,自立项目13项。文化建设方面市局新获国家级文明台站标兵,富平局获省级文明单位。建成“华山气象精神教育基地”,举办了庆祝华山建站六十周年座谈会。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管理进一步规范,完成了xxxx年市政府绩效管理考核各项任务。宣传工作位居全省前列。
二、xxxx年全市气象重点工作
(一)需求牵引,做好 “东大门”建设服务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地质灾害会造成巨大的财产和人民损失,我国相当数量的地区处于地震威胁之中,有一半的城市处于地震烈度Ⅳ度和Ⅳ度以上,一半以上的处于基本烈度Ⅶ度和Ⅶ度以上,存在着发生破坏性地震的潜在危险。同时我国有多个省直辖市发生地面沉降,,地面陷落和地裂缝。
一、地质灾害的成因
1.地质基础和地貌条件是地质灾害产生的内因。地质灾害的产生是内、外力地质作用的结果,其中还包括愈来愈强烈的人为活动对地球表层系统的作用,既人为地质作用。地质基础和地貌条件是地质灾害产生的内因。一是地壳的稳定性,凡是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活跃的地区,容易发生地质灾害。二是地层岩性与岩体结构特性。抗风化能力弱的岩石和断层面、节理面、裂隙面发育的岩体容易发生崩解破碎,为滑坡、崩塌、泥石流提供了物源。三是山地、丘陵和岗地坡度大,由于重力作用,物质容易发生崩塌和滑移。水文和气象条件是诱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地表径流的发育程度对岩层、土层的结构影响很大,山地丘陵区流水的侵蚀、切割作用强烈,加大了地形高差和坡度,使岩土体的下滑力增大,平原区流水的堆积作用突出,泥沙淤积;地下水会削弱岩土体的抗滑力,降低稳定性;气温的剧烈变化会加快岩石崩解破碎;连续性降水和暴雨能够增加岩土体的自重,降低抗拉强度及抗剪强度,成为诱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因子。
2.人为地质作用力是地质灾害产生的外因。随着城市的迅猛发展,人为地质作用力愈加强大,特别是由平面开发转向空间开发,工程建筑活动和工业生产活动对环境地质的影响与日俱增,成为目前地质灾害频发的重要外因。在修建高楼大厦、铁路、公路、河道、地下洞室、地下管网以及在周边地区进行采石、采矿、修路架桥、挖渠建库时,不同程度地破坏了自然场地的稳定状态,导致岩土体的力学强度降低,从而诱发斜坡地质灾害或地面塌陷。人类在坡地边缘堆积的碎石、渣土和各种废弃物,增加斜坡的负荷,并成为崩滑流的物源,加快了斜坡地质灾害的发生。同时,废弃物堆积地带和垃圾掩埋场如果不加防渗处理,有害物质会造成地质化学环境恶化。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活动的加大,用水量剧增,如果过度抽取地下水,势必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土层压缩,地面沉降。植被具有削弱降水强度、增加降水入渗、减少地表径流、加固土壤、拦蓄泥沙下泄的作用,在植被缺乏或遭到严重破坏的地区,降水的蓄渗和产流时间短,径流流速加大,侵蚀作用强,加快了斜坡地质灾害和洪水的发生。
地质灾害防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地质灾害虽然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但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灾害的活动强度,减少灾害风险,降低灾害损失。
2.全面规划与重点防治相结合。应将防治地质灾害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制定全面的防治规划,确定主要灾害和次要灾害,有重点地组织防治,确保安全。
3.综合治理。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规划与指挥、监测、预报、防灾、抗灾、灾害评估、救灾、灾后恢复与重建、立法与教育、保险与基金、减灾科学技术等,需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才能实现预防灾害、减轻灾害损失的目的。
4.科学化和最优化。要加强地质灾害的理论研究,用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指导减灾,推进灾害防治的信息化、科学化;同时要遵循经济规律,通过多种防治方案的比较,以较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
三、地质灾害的综合防治优化策略
1.做好地质填图基础性工作。
组织开展地质调查,形成详细的地质图件,是防治地质灾害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的依据,开展有多学科参与的、综合的、全面而系统的地质调查,查清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逐步建立起地学信息数据库。通过对地质资料进行科学分析,一方面要对地质条件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编制专题或综合地质灾害风险图,为防灾减灾提供指南;另一方面要研究不同历史时期地质条件的变化,建立动态变化模型,识别现展可能造成的致灾因子和数值,为地质环境监测提供指导。
2.加强地质环境的保护。
地质环境是人类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并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为有效地降低地质灾害的风险,必须改变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切实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质环境。在制定建设规划时,应同步制定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在大型工程建设中要做好前期地质调查,尽量避开地下活动断层,在斜坡地带施工要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合理利用地质资源,防止滥采滥挖和过度抽取地下水,加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降低“三废”排放量,提高绿化率、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防治地球化学环境污染。
3.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建设。
地质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灾害体和承灾体,二者的结合决定了成灾程度。因此,防治地质灾害一是要控制灾害源,消除或减弱灾害体的活动能量,减少灾害威胁。二是对受灾体采取防护或避让等保护措施,使其免受灾害破坏或增强对灾害的抗御能力。针对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地裂缝、地面沉降、洪水等灾害源,首先要查清灾害体的类型、性质、分布范围和活动情况,然后科学选择有效的防治措施,合理设计防治工程规模,以取得最优的减灾效果。由于自然的原因,像地震等一些地质灾害要完全制止是不可能的,因而人类必须立足于增强受灾体的抗御能力。在制定建设规划和工程选址时,要尽可能地避开潜在的地质灾害发生区;工程建设要根据本地区的基本烈度和抗震设防标准进行施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防灾能力;开展对老城区旧房屋抗震性能的普查工作,并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在铺设电力、燃气管线时,设置灾害发生时自控或人控减灾技术设备,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
4.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网络是减轻灾害损失的有效途径,应建立长期的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运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及时捕捉地质灾害临近爆发的特征信息,预测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趋势,为抗灾减灾做好准备。在加强灾害监测的基础上作出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做好抗灾救灾准备,一旦灾害临近,有关部门能够及时向公众预警信息,疏散人员,组织抢险。
5.组织开展地质灾害评估和灾害发生时的各项准备工作。
地质灾害评估是抗灾救灾的重要依据,对减轻地质灾害具有重要意义。灾害评估是对灾害规模及灾害破坏程度的估测与评定,主要从经济社会的易损性和破坏损失两方面来进行,可分为灾前预评估、灾时跟踪评估和灾后评估。平时要做好灾害发生时的抢险准备工作,一旦发生地质灾害,能够根据预案迅速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开展抢险救灾,及时发放救灾物资,开放灾民安置场所和应急通道,实施治安管理,保障信息畅通和能源供应。经过短期的紧急抢救之后,还要及时转入各项恢复重建活动,修复交通、通讯、供电、供水、供气等生命线工程,使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逐渐趋于正常。为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应积极推行灾害保险,设立减灾基金,及时向受灾人群和单位提供资金援助。
6.大力开展地质灾害宣传教育。
抗灾减灾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减灾意识和社会减灾能力的重要措施。目前,民众对地质灾害普遍存在麻痹思想,认识不够,更谈不上防御避险。有关部门应通过媒体宣传、举办主题宣传活动日、咨询服务、课堂教育和专门培训等形式,向社会宣传普及有关地质灾害的成因、灾前征兆、避险自救、防灾救灾的各种知识,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使人们掌握避险逃生和救灾的方法,提高对灾害谣言的识别能力,树立战胜灾害的信心,积极参与到抗灾救灾的斗争中去。
7.落实和完善抗灾减灾法规。
利用法律、法规对地质灾害进行管理,其主要作用是指导和规范减灾活动,以一定的强制手段约束人们在抗灾减灾过程中的行为,保障各项措施的顺利进行,以实现既定的抗灾减灾目标,为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营造一种社会舆论氛围。必须坚决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根据抗灾减灾的需要,进一步完善有关的法规文件,为抗灾减灾提供法律保障。
8.强化地质灾害管理机构的职能。地质灾害管理在抗灾减灾事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协调各方面的因素,使之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互补互助,从总体上提高减灾效益。地质灾害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地质灾害调查与勘察管理、监测预报管理、灾情评估管理、防治工程施工管理以及制定抗灾减灾规划与法规、推行抗灾减灾技术、管理和合理使用减灾资金等。建议尽快成立由地震、气象、水利、消防、卫生、劳动安全、民政等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参加的灾害管理常设机构,强化职能,全面负责抗灾减灾工作。常设机构平时侧重于灾害目标、抗灾减灾过程和项目管理,组织开展地质灾害研究、宣传教育、应急准备、灾害监测预警等工作;当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地组织各方面的力量,有条不紊地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参考文献
[1]肖和平,潘芳喜.地质灾害与防御【M].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公共气象
的发展方向,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提高预警信息时效性和扩大覆盖面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网络,加快推进信息系统建设,积极拓宽预警信息传播渠道,着力健全预警联动工作机制,全面提高趋利避害水平,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依靠法制、创新科技,统一、分级负责,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重在基层”的原则,有效落实各级政府和各行各业防灾减灾责任,多种形式增加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传播资源,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做到监测到位、预报准确、预警及时、传播快捷、应对高效,最大程度扩大预警信息公众受益面,最大限度减轻气象灾害的不利影响。
(三)工作目标。加快构建气象灾害实时监测、短时临近预警和中短期预报有序衔接,预警信息、传播、接收快捷高效的监测预警体系。力争到2015年,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15—30分钟以上发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到2020年,建成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体系,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进一步提升,预警信息时效性进一步提高,基本消除预警信息“盲区”。
(四)职责分工。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工作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市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县级气象台站负责本预报服务责任区内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因气象因素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预警信息由有关部门和单位制作,根据政府授权按预警级别分级;市、县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网站、手机报等新闻媒体和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要迅速播发主管部门的预警信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及时研判预警信息对本地、本行业的影响,科学安排部署防灾减灾工作。
二、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五)加强气象灾害监测网络建设。加快推进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防御工程建设,建成我市气象灾害立体观测网,实现对重点区域气象灾害的全天候、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连续监测。加快推进市气象灾害预警中心和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全市各乡镇布设多要素自动气象站。辉县市、卫辉市加密布设山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自动雨量站,站点平均间距缩短到5公里。强化我市粮食生产核心区、重点林区、生态保护重点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重点区旱情监测,加密布设土壤水分监测设施。交通运输、水利、通信、电力、林业、旅游等部门与气象部门按照共建共管、代建共享的原则,加快推进交通和通信干线、输电线路、水利工程、林区、旅游区等的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建设,尽快构建国土资源、气象、水利等部门联合的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市至少建设1套移动应急观测系统、应急通信保障系统。各县(市、区)根据需要配备移动气象服务设备。市气象局建设高性能计算机和海量存储设备,实现气象灾害监测信息快速收集、处理及共享。
(六)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水平。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山洪地质灾害多发区等重点区域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着力提高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的预报精度。建设气象灾害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系统,实现对暴雨、雷电、强对流天气等突发性、局地性灾害天气的实况监测和实时预报预警。气象、水文、国土资源部门加强合作,建设综合临近报警系统,在人口密集区及多发、易发地质灾害地带加强联合监测,及早发现山洪及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险情。充分利用卫星遥感等技术和手段,加强森林火点监测,及时森林火险等级天气预报。
(七)开展气象灾害影响风险评估。各级政府要组织开展气象灾害普查、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工作,全面查清本区域内发生的气象灾害种类、次数、强度和造成的损失等情况,建设以社区、乡村为单元的气象灾害调查收集网络,组织开展基础设施、建筑物等抵御气象灾害能力普查,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全市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范围,开展基层应急准备认证工作。市气象部门加强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建设,编制分灾种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建立健全雷击风险评估制度。在城乡规划编制和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重大工程项目、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建设前,要严格按规定开展气象可行性论证,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避免、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
(八)推进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和传播系统建设。积极推进市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包括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在内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的快速。充分利用当地主流媒体,做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全面、快速、及时地插播工作,完善预警信息传播功能,即时播发公共应急预警信息,推广普及气象灾害防御科普知识。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要根据应急需要,及时对手机短信平台进行升级改造,提高预警信息发送效率。
(九)加快基层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和各基层企事业单位在充分利用现有信息传播资源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快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与传播设施建设,在学校、社区、车站、旅游景点、工矿企业等人员密集区和公共场所建设电子显示屏等畅通、有效的预警信息接收设施。重点加强农村偏远地区预警信息接收终端建设,利用有线广播、高音喇叭、鸣锣吹哨等多种方式及时将灾害预警信息传递给受影响群众。
三、完善预警信息快速传播机制
(十)完善预警信息管理制度。各级政府要尽快制定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管理办法。气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细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标准及流程,分类别明确灾害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等。市通信管理局和各级广电、新闻出版部门要与同级气象主管机构密切配合,协调各类媒体和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建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紧急制度,定期督促检查各类媒体和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落实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等责任。
(十一)健全突发事件信息组织体系。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机制,加强突发事件信息组织体系建设,规范信息程序,拓展预警信息功能,建立统一、高效、权威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平台。各级突发事件信息组织要加强对包括气象灾害在内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研判,根据授权及时预警信息,提醒社会公众主动应对防范,形成全社会共同预防突发事件的有利氛围。
(十二)建立预警信息快速传播渠道。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网站、手机报等新闻媒体和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要切实承担社会责任,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科学、及时、准确、无偿播发或刊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努力提高预警信息时效和公众覆盖率。对暴雨、暴雪等气象灾害红色预警和局地暴雨、雷雨大风、冰雹等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要减少审批环节,确保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接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提供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后,应在15分钟内插播,实现实时播报。电视台插播时,应在屏幕上悬挂相应等级的预警信号图标。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接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提供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后,应在15分钟内向灾害预警区域内的手机用户免费快速全网发送。
(十三)建立面向基层的预警信息传递工作机制。各级政府要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县级政府有关部门、乡镇、街道办事处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要指定专人作为兼职气象信息员,并将学校、医院、工矿企业、建筑工地等单位负责人以及乡村种养大户发展成为气象信息员,负责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传递工作,延伸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网络。健全传递工作机制,形成县—乡—村—户直通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渠道。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气象信息员传播预警信息的作用,为其配备必要的装备,进行必要的培训,给予必要的经费补助。
四、加强防灾应对工作
(十四)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气象与工业和信息化、公安、民政、国土资源、环保、交通运输、铁路、水利、农业、卫生、安全监管、林业、旅游、地震、电力监管、通信管理等部门及军队有关单位和武警部队建立气象灾害预警联动机制,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实时共享。市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及时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通报当地驻军有关单位和武警部队,共同做好应对工作。充分发挥各级政府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的协调、指导和监督作用,定期召开气象灾害应急联络员会议,沟通预警联动情况,协调解决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十五)组织做好防灾避险工作。预警信息后,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及时组织采取防范措施,做好队伍、装备、资金、物资等应急准备,加强交通、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监控和水利工程调度等,并组织对高风险部位进行巡查巡检,根据应急预案适时启动应急响应,做好受威胁群众转移疏散、救助安置等工作。灾害影响区内的社区、乡村和企事业单位要组织居民群众和本单位职工做好先期防范和灾害应对工作。
五、强化支持保障措施
(十六)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协调,督促落实部门职责,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政府绩效考核范围,建立健全问责机制,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工程、科技、经济等手段,大力推进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工作。认真落实气象灾害防范应对法律、法规和预案、制度,定期组织开展预警信息、传播及各相关部门应急联动情况专项检查,做好预警信息、传播、应用效果的评估工作。
(十七)加大资金投入。市、县(市、区)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在年度预算中安排资金,保证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及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维护。建立财政支持的灾害风险保险体系,探索发挥金融、保险在支持气象灾害预警预防工作中的作用。市、县(市、区)政府要把气象灾害预警工作作为气象灾害防御的重要内容,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积极支持相关工程项目建设。
市第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为突发事件成立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我市第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中发生的突发事件和应急工作的指挥、组织、协调、监管。
组长:
副组长:
应急指挥预案指导思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范结合。
应急指挥办公室的职责是:贯彻执行人口普查条例和人口普查方案,负责全市人口普查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的指挥和协调,统筹安排和组织全市人口普查的应急工作。
二、运行机制
1、突发事件的主要种类
第一类是指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如波及较大范围的雨雪、洪涝、地质灾害等;
第二类是指技术和物资类突发事件:如发生大面积设备故障,通讯和网络突然中断,普查表等物资大量受损等;
第三类是指安全生产类事件:如因重大交通安全事故,人身意外伤害和其他突发性伤害事故使普查人员受到人身伤害等;
第四类是指影响社会安定类事件:如普查人员和普查对象间矛盾激化,个别媒体的不实报道造成一定的范围社会公众强烈反应或突发等。
2、预测与预警
市第次全国人口普查应急领导小组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科学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3、突发事件报告程序
在人口普查工作中一旦出现突发性事件,基层人口普查办公室有关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向本级人口普查办公室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如实上报,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性质、影响范围。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主任为本单位履行报告制度的第一责任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本级政府主管领导汇报情况,根据突发性事件类型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及时开展工作。同时,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逐级上报至市人口普查办公室急领导小组。
对于一些事件本身比较敏感或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或可能演化为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送,要高度重视,严密监测事态发展,及时上报上级人口普查办公室急领导小组。
三、应急保障
根据事件危害程度,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应急领导小组按照职责及相关预案要求,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人力、财力、物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及通讯等保障工作,保证第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报告上报的形式和要求
建设发展用地有保障
上半年以来,湖南省争取国家新增建设用地计划18.68万亩,较去年增加1050亩。有序实施增减挂钩试点,全省已批复实施方案20个,批准建新面积6135亩。低丘缓坡开发试点方案经省政府批复实施,规模4500亩。全省累计审批建设用地15.76万亩,同比增长15.6%。上半年,湖南省出让土地5.82万亩、实现价款43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57%。土地出让均价1118元/m2,较去年同期上涨40%,较去年全年土地出让均价上涨19%。
耕地保护政策落实到位
上半年,湖南省批准建设占用耕地项目755个、面积5.15万亩,全部实现占补平衡和先补后占。同时,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2012年度项目总体进度达70%以上,其中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18个子项目全部进入扫尾阶段。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上,预算投资51亿元,安排2013年度土地整治项目471个,建设规模274万亩。其中,利用省内资金启动娄邵盆地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2013年度子项目10个。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进展顺利,已完成12个市106个县(市、区)的外业调查成果验收。土地复垦力度加大,累计审查《土地复垦方案》56个,全面完成历史遗留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调查评价工作,安排省级损毁土地复垦项目12个。完成了第三轮省级以上开发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更新评价。桃源、隆回、安化、汉寿获评第二届“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
矿产资源管理不断规范
上半年来,湖南省煤、铁、有色等主要矿产品价格持续下跌,为适应形势变化,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着力加强矿业权市场建设,上半年新立探矿权98个、采矿权12个,实现价款和使用费2.23亿元,同比增长62%。同时,不断加大地质找矿力度,安排省级矿业权价款项目144个,预算投资4.5亿元,同比增长28.6%。争取中央地勘资金1.09亿元,安排接替资源勘查项目5个、大调查项目41个。继续推进危机矿山找矿工程,对浏阳七宝山硫铁矿等15个老矿山组织开展资源潜力调查评价。积极推进整装勘查,花垣-凤凰国家级整装勘查区在部组织的综合评估中获评优秀级别。页岩气勘查稳步推进。
地质灾害防治有实效
湖南省上半年9次强降雨,引发了各类地质灾害1143起,造成9人死亡、2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9464万元。各级政府层层落实责任,初步形成了“党委政府守土有责、国土部门靠前指挥、村组干部动态监测、应急力量随时待命”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机制。同时,严格落实防治措施,密集开展灾情会商,及时通过电视、短信、广播等多种途径预警信息,加强群测群防,认真落实24小时值班、定期巡查、应急处险等制度,成功预报地质灾害26起,避免人员伤亡1326人、经济损失6428万元。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严格落实矿山环评等相关制度,上半年审查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验收报告112份,缴存矿山环境治理备用金9604万元。
数字湖南地理信息基础工程建设加快
上半年,湖南省安排了1∶1万地形图更新任务1623幅。天地图・湖南正式纳入国家主节点,全面完成了14个市州的矢量电子地图和5个市州的影像地图布设任务,录入地名地址100万余条。累计对外提供纸质地图2604幅、数字地图15392幅。数字湘潭通过验收,数字张家界、数字韶山项目设计书通过评审。启动地理国情普查,目前已完成了试点任务。地理信息共建共享力度加大,相继与省工商局、省交通厅等10个省直单位签订共建共享协议。在测绘行业管理方面,全面完成2013年测绘资质年度注册、测绘资质单位信用信息评定等工作,审核测绘资质单位信用信息430条。成功举办全省第三届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管理秩序不断向好
上半年,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301件,拆除及没收构建物 17.1万平方米、罚没款 1150.52 万元,党纪政纪处分7人;立案查处矿山违法案件147件,刑事处罚5人。土地违法发现数、立案数以及矿山违法立案数分别同比下降155%、97%和56%。深入推进执法专项行动,完成相关市州未报即用和边报边用重大违法案件实地核查工作;扎实做好卫片执法前期工作,在土地变更调查环节提前介入,全面完成统一技术标准、业务人员培训、数据资料审核等工作。
重大基础工作进展顺利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稳步推进,累计制作底图19.9万平方公里,成果覆盖率94%;完成地籍调查11.7万平方公里、调查土地125.2万宗,涵盖2.6万个村、26.4万个村民小组。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扎实有序,现状数据库顺利通过国土资源部审核,财务保障能力继续加强,落实部门预算55亿元、征收各类税费59.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61%。地质资料两化工作取得新进展,坪宝矿区建成三维空间地质数据库并实现多元数据集群管理和统一服务;完成长株潭城市群水工环补充勘查野外工作任务;启动第二批2个重点矿区和4个整装勘查区地质资料两化工作;长沙展开地质地下三维建设和城市地下管网三维建设。成功举办首届中国(长沙)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省及12个市级、99个县级土地整治规划获得批复。78个市、县矿产资源规划完成数据库建设工作。
下半年目标:加强调控 强化保障
进一步加强土地调控
争取将一批重大项目纳入国家计划笼子。积极推进增减挂钩、低丘缓坡、城镇低效用地再利用等试点,拓宽用地空间。严格节约集约用地,抓好供地率考核、开发园区用地评价、闲置土地清理、地产市场管理、定额指标研究、节地模式推广等工作。出台土地储备与融资管理政策。修订《湖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条例》,从严控制规划调整与修改行为。
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
以环洞庭湖、娄邵盆地两个重大工程以及25个连片推进土地整治示范县为主战场,全面加强土地综合整治和土地复垦工作,确保按时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严控建设占用耕地,从源头减轻耕地补充压力。
努力实现找矿重大突破
落实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方案,推进整装勘查,创新找矿机制,加快商业跟进,努力实现找矿重大突破。抓好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能源勘查开发。加强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管理,加快规划数据库建设。巩固扩大整规工作成果,维护良好勘查开发秩序。加强矿山规划、审批、交易等相关数据库建设,摸清家底,夯实管理基础。推进矿业权审批制度改革。切实加强中介机构监管,规范从业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抓好矿补费征收管理。
抓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严格执行巡查值班、监测预警、灾情速报、应急处险等防灾减灾措施,努力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严防群死群伤事故。抓好宁乡煤炭坝等特大型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力度。
全面推进数字湖南地理信息基础工程建设
加强地理信息共建共享机制建设,研究出台地理信息交换与共享管理办法、国土资源数据管理办法。推进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加强数字城市建设与推广应用,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加强市县测绘机构建设,充实人员、编制、装备,提高统一监管能力。开展测绘行业督查活动,严格资质、市场、质量、保密管理。建立完善地理信息企业市场信用信息体系。
统筹抓好执法监察、与依法行政工作
加快完善案件调查协作和案件移送机制。结合卫片执法、打非治违、新开工项目清理等专项行动,公开督办和严肃查处一批典型案件。抓好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力争零问责。全面实施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主动化解积案,编制实施应急预案。加大国土资源普法宣传力度,完善应复应诉工作机制,努力畅通群众合法利益诉求渠道。
扎实推进重大专项工作
加大资金争取和技术支持力度,确保年内高质量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发证任务。全面完成长株潭城市群和3个重点矿区“两化”任务;加快修订《湖南省国土资源系统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及标准》、《湖南省探矿权采矿权价款管理办法》等国土资源收费政策;研究出台《湖南省地质环境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湖南省土地整治项目预算定额标准》等相关制度;在节约集约、占补平衡、矿业权审批制度改革等方面出一批成果并及时转化;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教育引导全系统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解决突出问题。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群众,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制订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加大气象灾害防御建设投入,加快县、镇(乡、街道)两级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夯实防灾减灾工作基础,切实增强对各类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综合防御、应急处置及救助能力,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水平,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大力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水平
(一)强化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系统建设。要进一步完善综合气象监测网络,加快气象监测与灾害预警工程建设。加快建立和完善雷电、酸雨、臭氧、大气成分、负氧离子、土壤墒情、风能、太阳能、GPS水汽等专业观测系统。尽快做好*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的延伸工作,充分发挥其监测预报作用。进一步完善中尺度灾害性天气自动监测站网建设,实现每个镇(乡、街道)、每个风景名胜区、重点景区,省级以上森林公园,每一座大、中型水库,境内主要河流上、中、下游地段、重点非煤矿山的每一座小(一)型以上尾矿库,每一处地质灾害重点防御区等至少建立一个中尺度灾害性天气自动监测站的目标,力争今明两年分批再建4个重点地质灾害防御点中尺度灾害性天气自动监测站。尽快建成车载式气象灾害应急观测系统。
(二)加强气象灾害预测预报。尽快建成与县级气象信息处理中心相链接的信息接收与传输系统,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体系和分灾种气象灾害预报业务系统。加紧完成可视天气会商系统。建设人机交互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平台,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加快建立和完善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预警和精细化天气预报系统、相关灾害气象预警服务系统以及农业、林业、水利、粮食、卫生、交通、国土、工矿企业等专业气象预警服务系统,增强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的气象服务能力与水平;重点加强对危害性大的暴雨(雪)、强降水、雷电、大风、冰雹、大雾等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和中短期精细化预报,实现对各种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实时动态诊断分析、风险评估分析和预测预警工作。
(三)提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水平。由县气象局牵头,按照集约化的要求,以拓展气象防灾减灾信息系统功能为主要内容的四级公共信息平台,力争2009年汛期前完成全县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系统和不同群体的接收子系统建设。完善和扩充气象手机短信预警系统和专业信息网站功能,与广播电视、报社等社会公共媒体、有关部门和行业内部信息渠道相结合,实现各种防灾减灾预警信息向社会公众的免费。进一步建立和健全重大气象灾害天气手机短信免费群发和广播电视信息接发机制。20*年12月底前开通重大气象灾害天气信息播发绿色通道,实现对不同级别气象灾害发生地手机(小灵通)用户的免费、快捷、定向群发,以及电视全屏覆盖或滚动字幕等接发工作。加快车站、主要交通要道等人员密集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建设,以便和接收气象灾害、地质灾害、交通安全等各类公共预警信息,保障城镇、乡村等区域的预警信息的覆盖率和受众面,全面实现各类预警信息发送接收渠道无障碍。
三、切实增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一)制订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按照《*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制订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预案的动态管理,经常性地开展预案演练,特别要加强人口密集地区、重点保护部位和边远山区的气象灾害预案演练,促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
(二)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要利用有利天气条件,开展对污染物扩散、环境污染等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作业;要充分发挥人工影响天气在抗旱、城市降温和绿化、降低高森林火险等级、扑救山火、消雾等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作用。要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地建设,在皂头、花厅等地设人工消雹基地,在中型水库(茗洋、上潭、下会坑电站)、重点林区和灵山风景区等重点地区,建立和完善不定期人工增雨作业基地。
(三)加强防灾减灾信息员队伍建设。各镇(乡、街道)、村(居)委会、生活小区、矿山企业以及学校、医院、车站、码头、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要落实防灾减灾信息员。县减灾办要定期对全县560名防灾减灾信息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确保防灾减灾信息员能够及时准确地接收、传递气象灾害等预警信息和反馈灾情信息,组织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帮助群众做好防灾避灾工作。要采取物质和精神激励措施,调动防灾减灾信息员工作积极性。要整合资源,将水利部门的报汛员、森防林护员、义务消防员等其他自愿者队伍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一员多能、一员多用的工作要求。
四、全面做好气象灾害防范工作
(一)积极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和隐患排查。要认真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全面调查收集本行政区域历史上发生气象灾害的种类、频次、强度、造成的损失以及可能引发气象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的因素等,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要加强灾害分析评估工作,根据灾害分布情况、易发区域、主要致灾因子等逐步建立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有针对性地制订和完善防灾减灾措施。同时,要认真组织开展气象灾害隐患排查,深入查找抗灾减灾工程设施、技术装备、物资储备、组织体系、抢险队伍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和薄弱环节,特别要加强对学校、医院、敬老院、监狱及其他公共场所、人群密集场所的隐患排查,制订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责任和措施。
(二)不断强化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基础。要建设和完善水库、城镇防洪排涝设施、紧急避难场所等应急基础设施,及时疏通河道,对病险水库、矿山尾矿库、堤防等重要险段除险加固,保证工程设施防灾抗灾作用的有效发挥。
(三)加强防雷减灾安全工作。要按照国家规定的防雷安全技术标准和设计、施工规范,在各类易遭雷击建筑物、设施和场所安装防雷装置,并加强定期检测工作。要严格执行防雷安全管理“三同时”制度,确保防雷工程与主体建设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加强建设项目的防雷工程质量管理,切实将新建建筑物防雷设计审核和验收纳入建设审批程序中,严格规范防雷设施设计、施工、监理、验收和防雷安全评估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要严格落实防雷减灾责任制,将单位、各生产企业应将防雷安全生产纳入各自的目标管理工作中,明确责任,健全雷击事故责任追究制;适时开展防雷安全工作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做好督促整改工作。要认真执行防雷装置定期检测制度,各有关单位和企业要主动申报防雷装置的定期检测工作(即年检),对安装不规范、年检不合格在使用的防雷装置或设施,要及时进行整改,以消除安全隐患,否则将依法查处和追究法律责任。要加强防雷产品质量监督与管理,对使用不合格防雷产品的单位依法进行查处。要重点加强中小学校的防雷安全工作,力争用3-5年时间,对全县初中、高中部、中心小学规模所存在防雷安全隐患的学校都安装上标准化、规范化的防雷设施。
(四)积极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气象部门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法律法规,对城市规划、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工程建设、主要农业产业、重点领域或区域发展建设规划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有关部门在规划编制和项目立项中要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对工程项目实施、重要工程设施及产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五)编制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要组织有关部门结合我县的气象灾害特点,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明确气象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措施,优化、整合各类资源,统筹规划防范气象灾害的应急基础工程建设。
五、切实做好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工作
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办法》、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等气象法律法规的要求,做好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工作。规划、建设、国土、环保等有关部门,在审批可能影响已建气象台站探测环境和设施的建设项目时,要事先征得有审批权限的气象部门同意。
六、建立和完善稳定增长的气象灾害防御投入机制
要建立气象灾害防御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气象支出基本预算要保持稳定增长。要将涉及民生的公益性气象防灾减灾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大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应急指挥、灾害救助及防灾减灾工程等重大项目、基础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投入。要充分调动公民、法人、组织等社会投入气象灾害防御的积极性,逐步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
七、切实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宣传教育
一、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统一、分级负责的原则,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提高预警信息时效性和覆盖面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网络,推进信息系统建设,拓宽预警信息传播渠道,健全预警联动工作机制,加快实现气象灾害实时监测、短时临近预警和中短期预报有效衔接,健全预警信息、传播、接收快捷高效的监测预警体系,做到监测到位、预报准确、预警及时、应对高效。到2015年,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15至30分钟发出,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5%以上;到2020年,建成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和沿海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系统,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和预警信息时效性进一步提高,基本消除预警信息“盲区”。
二、提高监测预报能力
(一)加强监测网络建设。加快推进农业、海洋、人工影响天气、气候变化等监测系统以及雷达工程建设,建成气象灾害立体观测网,实现对重点区域气象灾害的全天候、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连续监测。按照共建共管、代建共享的原则,加快推进交通和通信干线、输电线路、水利工程、林区、旅游区、重点经济区、渔业作业区和海上养殖区等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建设,尽快构建国土资源、气象、水利、林业等部门联合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加快海洋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建设,着重推进北戴河、曹妃甸、渤海新区等区域海洋气象灾害监测系统建设,提高对环渤海和海上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制订实施全省防治山洪地质灾害的气象监测设施建设规划,实现灾害易发区乡、村两级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全覆盖。加快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与农业气象服务工程建设,完善气象灾害和农业气象监测系统,提高农业趋利避害水平。组织开展江河流域、森林草原、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气象灾害跨部门监测,建设综合气象信息网络共享平台,提升观测资料的管理、应用和信息共享能力。强化我省粮食生产核心区、重点林区、生态保护重点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重点区旱情监测,加密布设土壤水分和地下水监测设施。完善气象应急观测系统和视频会商指挥系统建设,提高对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
(二)强化监测预报。开展气象灾害调查,加强灾害发生、发展及致灾机理研究。建立气象灾害预报系统,重点加强城市、乡村、江河流域、海洋等区域气象灾害预报,着力提高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预报的精细化和准确率。强化灾害性天气的预测、预报和预警,缩短突发性、局地性的灾害性天气预警时效。在台风、强降雨、暴雪、冰冻、沙尘暴、大风等灾害性天气来临前,及时做好滚动预报,特别是要做好短时临近过程的实况监测和实时预警。完善省、市、县三级山洪地质灾害精细化预报系统,加强农村、林区及雷电多发区域的雷电灾害监测和预报。加强森林、草原致灾因子的监测,建立火险监测预警服务平台和森林火险信息交换平台,及时高火险天气预报预警。
(三)开展风险评估。各级政府要组织做好气象灾害普查、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工作,查清本行政区域内气象灾害种类、次数、强度和造成的损失等情况,建设以社区、乡村为单元的气象灾害调查收集网络。组织开展基础设施、建筑物等抵御气象灾害能力普查,推进基层应急准备认证工作。加强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建设,完成分灾种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及评估。建立健全雷击风险评估制度。在城乡规划编制和建设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重大工程项目、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前,要严格按规定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避免、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省发展改革等部门要牵头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政策研究,形成较为完善的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和技术体系。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气象局等部门要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的项目定期执法督导。
三、加强预警信息
(一)加快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加强省、市、县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的快速。依托中国气象频道建立我省综合防灾减灾频道,加快推进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插播系统建设,实现预警信息在省内各级电视台和广播中的快速插播。把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系统建设、运行情况纳入公共安全监管范围,定期开展监督检查。
(二)加强预警信息规范管理。制定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管理办法,明确预警信息权限、流程、渠道和工作机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由各级气象部门负责制作,因气象因素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预警信息由有关部门和单位制作,根据政府授权按预警级别分级,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自行向社会。
四、强化预警信息传播
(一)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手机短信的作用。各级广电、新闻出版、通信主管部门及有关媒体、企业要完善预警信息联动机制,建立重大和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绿色通道。具有实时传播能力的广播电视台站、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及政府门户网站,收到气象预警信息后5分钟内,要采取增播、插播、增加播报频次和滚动字幕等形式准确播发。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要根据应急需求对手机短信平台进行升级改造,按照政府及其授权部门的要求及时向预警区域手机用户免费信息。省、市主要新闻媒体接到干旱、暴雨、暴雪、寒潮、大风、道路结冰、高温等时效性较长的预警信息后,要在显著位置予以刊载。
(二)完善预警信息传播手段。各级政府要把气象预警信息配套设施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的工程范围,在机场、车站、码头、旅游景点、重点林区、渔港、渔船出海口,以及学校、医院、社区、林区等气象灾害敏感区域配备预警信息接收、传播设备。建立政府主导、各部门自建电子显示屏共建共享机制,将部门自建的预警电子显示屏运行维持经费纳入地方经费。重点加强农村偏远地区预警信息接收终端建设,因地制宜利用有线广播、高音喇叭、鸣锣吹哨等多种方式,及时将灾害预警信息传递给受影响群众。
(三)加强基层预警信息接收传递。县、乡、村和学校、医院、社区、工矿企业、建筑工地等要指定专人负责灾害防御工作,建立各类灾害防御责任人包干到户的预警信息传播机制,形成县—乡—村—户直通的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渠道。将气象信息员等队伍纳入基层应急救援队伍,所需经费纳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
五、有效发挥预警信息作用
各级气象部门要与民政、国土资源、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卫生、教育、安全监管、林业、旅游、海事、通信、电力等部门及军队有关单位,建立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联动机制,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完善气象灾害预警厅际联席会议制度,会商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工作,协调解决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中的重要事项。军地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信息军地共享机制,通过建立网络专线等方式,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共享,为军队参加应对气象灾害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撑。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适时修订相关应急预案,实现与气象预警信息的有效联动。对矿山、旅游景点、重点林区、水库坝区和重要交通、输油(气)、输电、通信线路等重点区域,要制定气象灾害防御的强制性标准,提高气象防灾减灾应急响应能力。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要在第一时间传递预警信息,迅速组织群众防灾避险。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各级政府要组织建立气象灾害联防体系,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联防机制,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定期开展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各相关部门应急联动情况专项检查,做好预警信息、应用效果评估工作,不断提高气象灾害预警应急联动能力和水平。县级以上政府要加强对气象监测、预警、信息播发等专用设施的保护,按照法定标准制定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专项规划。
(二)加强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进一步完善市县两级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体系。完善新一代可视化、人机交互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平台。大力推广运用先进的预报预警技术,重点加雨、大雾、雷电、大风、冰雹等气象灾害的短时临近预报,全面提高预报的精细化水平。加强对灾害性天气事件的会商分析,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的预报和趋势预测,实现对各种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实时动态诊断分析、风险分析和预警预测。
二、全面落实各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措施
(三)切实抓好气象灾害普查和隐患排查。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防灾减灾有关规划和要求。认真做好气象灾害普查和隐患排查工作,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加强气象灾害分析评估,根据灾害分布情况、主要致灾因子等,逐步建立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深入查找在抗灾减灾工程设施、技术装备、物资储备、组织体系、抢险队伍等方面存在隐患和薄弱环节,并及时整改到位。
(四)依法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象部门要依法开展城市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工程建设、重点领域或区域发展规划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发展改革、水利、农业、林业、国土、建设、交通运输、能源等部门在规划编制和项目立项中要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
(五)抓紧制订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各县市区要组织有关部门结合实际抓紧编制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优化、整合各类资源,统筹规划防范气象灾害应急基础工程建设。
(六)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江河堤防、水库、城市排水设施、紧急避难场所等防灾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工程设施的防灾抗灾作用。气象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新建、扩建、改建的建(构)筑物防雷装置的竣工验收,并加强检测、监督和管理。暴雨、山洪、滑坡等灾害易发地区,要科学制订防洪、防渍涝、防滑坡等工程建设标准,提高综合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
(七)加强气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农业、林业、生态旅游、地质灾害、电力、交通、城镇环境、重点工程建设、人工影响天气等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建设。
三、努力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八)制订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各县市区要按照《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要求。明确各灾种的应对措施和处置程序。加强预案的动态管理,针对气象灾害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不断完善相关应急预案。经常开展预案演练,特别要加强城市、人口密集地区、重点保护部位和边远山区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演练,切实提高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
(九)及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完善多部门相互配合、资源互补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与传播体系。及时各类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号。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和电信部门要及时播发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并根据需要及时增播、插播重要灾害性天气警报。人员密集场所、关键街区、主要建筑物、公交设施上布设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电子显示屏、公众广播,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建立村级气象灾害预警传播网,组建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及时传递预警信息,帮助群众做好防灾避灾工作。
(十)加强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专业队伍建设。加强人工增雨、防雹、防雷、防汛抗旱、灾害救助等各类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专业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不断增强应对各类气象灾害的能力。学校、医院、车站、码头、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要明确气象灾害应急联系人,定期开展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确保能够及时准确地接收和传达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并采取相应处置措施。动员和鼓励志愿者参与气象灾害应急救援工作。
(十一)增强气象灾害抗灾救灾能力。灾害性天气警报后。根据需要及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积极主动予以应对。高度重视气象灾害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防范应对工作,加强查险排险,科学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避险,并及时上报灾情。认真落实减灾救灾措施,全力做好气象灾害救助、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工作,确保灾区生产生活秩序稳定。充分发挥金融保险行业在灾害救助和恢复重建工作中的作用。
(十二)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重点抓好烟叶、高山蔬菜、柑橘等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增雨防雹作业点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础设施建设。
四、切实加强气象防灾减灾保障体系建设
我县当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防灾减灾等工作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我县气象灾害防御的基础比较薄弱、农村防灾减灾组织体系不够健全,气象灾害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为此,各地和各有关部门务必针对气候变化的新趋势、新特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切实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
二、全面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实施意见》的要求,以减轻农村气象灾害损失,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为目标,争取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一)加强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加快现代农业气象观测系统建设,整合气象、水利等部门资源,优化布局,加密站点,统筹推进重要流域、气象灾害易发地区等农村重点部位的气象灾害监测站网建设。要因地制宜开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的监测分析,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预报和农用天气预报,进一步提高监测预报的准确性、灾害预警的时效性和风险评估的针对性。
(二)加强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组织建设。各乡镇政府,各开发区(新区)、管委会要有一名分管农业的领导分管气象工作,在机关干部中指定专人担任气象协理员,负责本地气象信息员的管理和有关指导、协调、督办工作。每个行政村设立一名气象信息员,按照公益性和自愿性相结合的原则,以村干部或农业技术人员为主体,挑选具有一定文化素质、责任心强、熟悉本地农业生产、乐意为农民服务的人员担任气象信息员,并通过适当的途径解决气象信息员的通信费。县气象、农业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农村气象信息员进行灾害预警、灾情收集、信息传递、防灾减灾、农业实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努力把农村气象信息员培养成农业气象知识的宣传员、农业气象信息的传播员、农业气象灾情的情报员和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员。
(三)加强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措施建设。各乡镇政府,各开发区(新区)、管委会要做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完成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加强农村气象灾害普查,加快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优化各气象灾种的应对措施和处置程序。积极开展气象灾害预案演练,尤其要加强气象灾害易发、多发地区和农村人口密集区的预案演练,提高农村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及各单位协同作战水平。
(四)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机制建设。要建立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和气象风险灾害评估制度,把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纳入城乡规划和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管理,尤其是重点加强对农村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农村迁建选址、农民建房等气象灾害风险评估,避开气象灾害风险区和隐患点,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要积极开展乡镇、村(社区)和重点单位的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
(五)加强农村防御雷电灾害能力建设。按照防雷规范标准,科学设计、安装防雷装置,推进农村学校等公共设施、企业以及成片农民新村的防雷设施建设,并逐步纳入当地政府建设项目的审批管理。气象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组织编制农村住宅防雷装置设计安装指导图集,引导农民按防雷规范标准建房。各地要加强农村防雷减灾科普与宣传,建设至少一个农村防雷科普示范点,提高农民防御雷击灾害的能力。
三、全面推进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
要以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城乡均等化为目标,以推进城郊生态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重点,争取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结构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先进的气象为农服务体系。
(一)开展保障粮食安全的气象服务。县气象部门要开展针对水稻、油菜等作物关键生育期、农事季节的农用天气预报服务;县农业部门要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建立重大气象灾害影响会商分析联席会议制度,指导农业生产采取抗灾避灾措施,保障全县粮食生产安全和稳定。
(二)建设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基地。按照共建、共享方式,结合高产创建,城郊生态型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区建设,建立集农业气象观测、农业气象服务示范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气象示范基地。完善气象为农服务“联系卡”制度,开展为示范性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的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气象服务。
(三)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在农村的传播。建成以气象服务系统为依托的县级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平台,完善乡镇、村以及气象灾害敏感行业(单位)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机制,建立村村有电子显示屏、气象预警大喇叭的气象信息接收平台。使气象信息进村入户,为农民防御气象灾害和安排生产、生活提供服务。深入开展各类气象科普教育、气象信息应用培训等活动,增强农民的气象信息运用能力。
(四)加强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深入挖掘农业气候资源生产潜力,科学规划农业生产布局,为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供决策支撑。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环境建设,认真组织开展气候资源普查评估和精细化农业气候资源区划,结合农业区域开发、商品粮基地建设、良种引进等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动态预警服务。积极组织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落实人工增雨作业经费、装备和队伍等,开展针对农业抗旱、水库蓄水、缓解高温及森林防火的人工增雨作业。
四、切实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领导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地质工作一度萎缩。近几年来,特别是近一、二年,地质工作由低迷逐步回升,要求加强地质勘查工作的呼声很高,多渠道投入地质勘查工作的势头强劲,对地质勘查工作的国家需求和社会需求明显增强,不少地方政府大力投资地质勘查工作,出现了可喜的局面。
从国家层面上看,投入地质勘查工作的渠道有:中国地调局的地质大调查经费以及各种专项经费,国土资源部(厅)的矿产资源补偿费,财政部的中央财政补助专项经费,商务部的援外经费以及发展和改革的专项经费等等。
从社会层面上看,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份制以及民营企业投入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也很多;外商投资矿业也出现了比较好的势头。
地质勘查工作的领域在不断扩大,由资源为主型向资源、环境并重型转发。农业地质、城市地质、灾害地质、环境地质、旅游地质等工作已经在全国展开。地质工作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涉及到地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山西省是矿产资源大省,能源重化工基地,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频发,摆在地质工作者面前的任务十分艰巨而繁重。虽然我省的地质工作外部环境有待改善,但我们一定认清形势,树立信心,抓住机遇,发挥地质技术优势,为我省的经济建设和我局的地勘经济发展,在地质勘查工作中做出新的成绩。
二、认真做好地质勘查和矿权经营工作
从事地质勘查工作,前提是有地质勘查资质和矿产资源的探矿权,因此,一定要把这些基础性的工作做好。
1、地质勘查资质以前没有分类分级,今年上半年国土资源部已在北京、河北等8省市开展了地质勘查资质注册登记的试点工作,全国性的地质勘查资质注册登记工作将要展开。13个专业分别按专业技术人员、设备仪器、资产等条件为甲、乙、丙三级,分类分级界限明确、要求条件较高。有关地勘单位一定要早做准备,摸清家底,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完善资质条件,确保本单位的主要专业获取甲级资质。
地质灾害有关资质以及其他资质,各单位要责成专人,对已获资质要认真维护与管理,使资质作用得以发挥;对未获资质或需升级资质,要创造条件,想方设法申报获取。版权所有
2、有了矿产资源的探矿权,才能依法开展地质矿产勘查和探矿权经营工作;有了矿产资源探矿权,也就有了矿产资源采矿的优选权。在局《关于加强地质勘查和矿产权经营工作的意见》中,对矿权,特别是对探矿权的经营提出了明确的思路。目前需要各地勘单位注意问题一是要把现有的探矿权盘活,该维护的维护、该立项的立项,该流转的流转;二是要拓宽获取矿权的思路,可参与招拍挂,也可从他人手中买进,还可到省外、特别是到西部申报获取;三是在矿权经营中,要防止低价转让、低价入股等现象的发生,积极探讨矿权转让的方式和途径,可采取协商转让,也可采取转让公告、竞拍的办法。
3、地质勘查工作的立项与实施,关键是要抓好立项质量和实施效果。地质大调查主要是区域性、基础性、公益性的地质调查工作和战略性矿产资源评价,对矿产而言,是普查前的工作。资源补偿费中央财政专项等项目,主要分普查和详查工作,这样在立项时,就一定要有比较充分的立项依据,没有一定的工程控制,没有品位,看不出资源前景是很难立项成功的,这点务必请各地勘单位注意。局计划项目,主要也是为了立项作前期的地质工作,为立项创造条件。地勘工作探索性非常强,投资风险也非常大,所以,我们一定优选项目,立项质量高了,只要去认真实施,就可能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项目的实施环节非常重要,要选好项目负责人,保质保量完成实物工作量,注重分析总结,就有获取勘查成果的希望。今年的地质勘查项目主要安排在中条山地区,从上半年执行情况看,还是有一些进展的。希望有关单位再加把劲,力争取得铜矿找矿的新进展和新成果。
要发挥各单位总工程师的作用,兼任二级实体负责人的总工,要拿出一定的精力考虑本单位全盘的地质勘查工作,不要顾此失彼,要统筹兼顾,统领地质技术业务工作。
要加强地质资料的管理。近几年,各单位承揽了不少为社会服务的“小报告”,多则上万元,小则一、二千,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地质资料的流失也非常严重,特别是一些重要矿产地的钻孔资料、物化探资料等外流了不少。因此要提醒大家,不要因小失大,得不偿失,希望各单位认真把好关。地质资料的汇交工作已强调多次,但汇交情况依然很差,各单位要有全局观念,按规定汇交地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