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中医养生学的起源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学校体育课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掌握运动技能、增强自身体质的重要课堂,也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的教学中,健美操课以其多变的动作、鲜明的节奏、丰富的内涵以及运动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及其对塑造美好形体的明显效果,满足了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及精神需求,越来越为广大学生所喜爱,并逐渐成为很多学生走向社会以后继续进行体育锻炼的首选项目之一。为此,本文剖析了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通过健美操教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1. 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1.1 生理特点。高职院校中,女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19岁,正值青春发育旺盛的花季年龄。她们在中学阶段学习了一些体育知识,具备一些基本的体育技能,但是由于各自所处的教育环境部同和先天的身体素质水平不同,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均有明显差别。在大学阶段,女大学生身体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加上身体的个性差异,在上体育课时往往会选择运动量适中、难度适中的项目来健身。
1.2心理特点。17—19岁的女大学生,精力充沛,兴趣广泛,尤其追求向往美好事物。她们希望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苗条的身材。她们接受新生事物更快,追求时尚,而且在这个阶段,她们对趣味性、娱乐身心的要求也非常高。因此,她们需要一项既能锻炼身体,又能获得美好形体的运动项目来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
2.健美操教学符合高职院校院校女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健美操是一项全身运动的体育项目,可以通过自身各部位的多次重复运动,达到适中的运动负荷量,使肌肉力量增大,脂肪减少,改善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可以促使身体匀称、协调、健美。健美操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讲究造型美,动作美观大方、活泼奔放、富有力度、准确到位,每一个动作都能有效地训练身体各部位的正确姿态,培养健美的体态和高雅的风度,塑造健美体型。对于爱美的女大学生来说,健美操练习无疑是实现身体美、姿态美、神情美、心灵美的一种理想而且有效的途径。因此,根据以上女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适合对她们进行健美操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逐步让她们喜欢上这项运动,一直坚持练习下去,受益终身。
3.由健美操教学引导学生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3.1通过健美操教学,激发女大学生对健美操的学习兴趣,使之成为她们锻炼身体的基本方式之一。在健美操教学中,激发学生对健美操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关键的。根据本人几年来教授职业大专院校健美操课程的体会,要想使学生对健美操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必须注意在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通过观看录像等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健美操锻炼的价值,懂得欣赏健美操的魅力所在,提高她们对健美操的认识程度。
(2)通过理论课进行讲解,让学生从理论的高度深入了解健美操运动。学习任何事物都需要有理论的指导,学习健美操也不例外。健美操学习不是机械的动作重复,也不是简单的动作模仿,它要求练习者深入了解健美操,要懂得健美操动作与音乐、服装甚至化妆之间的关系,要学会自己编排动作并配上与动作相符的背景音乐,还要学会选择服装和比赛化妆,需要有很强的创造力和表现力,要掌握这些内容,必须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在健美操教学中,健美操理论教学是一个容易被教师淡化的环节,然而我认为,这恰恰是让学生学好健美操、坚持不懈地练习健美操的重要环节,只有全面系统地了解了健美操,学生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练习中持之以恒,不断进步。
(3)灌输健美操在陶冶情操,塑造体形,培养乐感、节奏感、美感和身体协调能力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很多女大学生最初选择练习健美操,是因为健美操能够塑造美好体型,锻炼苗条身材。当然,这是练习健美操的主要作用之一,然而健美操的功效绝非仅限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强化健美操在培养乐感、节奏感、美感和身体协调能力方面的突出效果,让学生对健美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判断美的标准,这也是帮助学生增强学习和练习健美操的兴趣,把健美操作为她们锻炼身体的一种基本方式的重要环节。
3.2女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学校体育教学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对进一步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和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应以一定的体育项目为基础。健美操运动形式多样,运动量可大可小,容易控制,动作可易可难,不受场地、器材等条件的限制,可以根据练习者自身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等情况随时调整运动量和运动幅度。正因为健美操运动具有以上这些特点,所以说健美操是一项非常理想的终身体育项目。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地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为了教学而教学,而应该在教授学生健美操课程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健美操运动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帮助她们养成锻炼的习惯,从而达到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
4.结论与建议
健美操的特点非常适合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是一项健身价值较高的运动项目。在健美操教学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育人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重视教学方法,让女大学生在学生时代学会“一技之长”,养成并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让她们认识到体育的价值,让她们终身锻炼,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王洪.健美操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2]王晓,等.健美操教学对提高女大学生心理品质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3)。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246-02
音乐对人身体的调节是多方面的,其可以使人的身心达到和谐的状态,进而延长人们的寿命。人们习惯用音乐来抒发感情,用音乐来表达意念,用音乐来鼓舞士气,用音乐来愉悦生活,发挥其在养生文化中的愉悦功能。
一、音乐愉悦性养生作用的起源
音乐用自己独有的旋律与语言来表现人类不同的情感。音乐最神奇的地方就在于其可以直抵心灵,因此,它在心灵的治愈上具有一定的功能,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我们可以将其称为音乐养生。音乐的愉悦性具有养生作用的起源非常早。
音乐治疗学是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据相关医学人士了解,在千年以前,音乐养生已经出现,《易经》上有句话概括的十分准确:“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我国的音乐养生文化起源非常早,而且意义深刻。春秋时期的医和是最早的音乐养生专家,他将人的疾病与音乐相联系,并且采取音乐治疗的方式,达到了治愈的目的,医和也成为推动音乐养生的重要发起人。而我国著名的大家孔子、庄子也对音乐养生有独到的见解,孔子就曾经提倡:“中声以节”,庄子的“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也对音乐养生的作用进行了一番阐述。
到了唐宋时期,音乐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其养生功能也逐渐被人们熟识,人们开始用音乐去治疗疾病。唐宋时期的诗歌是最繁荣的阶段,当时很多诗人在诗歌中对音乐养生的效果进行了说明,白居易曾在诗中写到:“本性好丝桐,心机闻即空,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清畅堪销疾,恬和好养蒙,尤宜听‘三乐’,安慰白头翁。”着重强调了音乐在心里调节上的作用。著名的文学大师欧阳修就亲身经历过用音乐治疗疾病的事情。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音乐愉悦性与养生文化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金元时期,张子和用音乐治疗疾病的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并且相对于用药其更加提倡用乐器治疗疾病,用其愉悦性来降低疾病所带来的痛苦。
到了明清,音乐疗法迅速发展,人们对音乐愉悦性对疾病的重要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其治病机理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清朝的医书《医宗金鉴》更进一步深入地将如何发五音,五音的特点与治病的机理作了详细的描述。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音乐愉悦性在中国医学历史上的成就十分辉煌。
二、音乐愉悦性的养生功能与中医的基础理论
(一)音乐愉悦养生与阴阳学说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文化之一,阴阳学说起源非常早,用万物的对立与统一关系说明事物的属性,阴阳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的一种动态平衡关系,而阴阳学说也成为中医理论的基础,其贯穿整个中医理论,是身心平衡的基础。东汉时期的《太平经》曾经对阴阳学说的起源于养生意义进行详细的分析,认为音乐是符合阴阳相生原理的,具体而言:“高为阳,低为阴;大调为阳,小调为阴;强为阳,弱为阴;刚为阳,柔为阴;金革之声为阳,丝木之声为阴等”。音乐愉悦性的养生功能主要就是从人机体阴阳出发,而音乐的阴阳正好可以弥补其不足,达到阴阳平衡,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二)音乐愉悦养生与五行
在古书中曾经将五行与五音相通,出现“五脏相音”学说,即宫声入脾,商音入肺,角声入肝,徵声入心,羽声入肾。利用五行中的相生相克原理,结合五音中的对立统一原理。音乐是用来传达人们情感的,古人曾经将精神效应归类,“宫音和平雄厚,庄重宽宏;商音慷壮哀郁,惨怃健捷;角音圆长通澈,廉直温恭;徵音婉愉流利,雅而柔顺;羽音高洁澄净,淡荡清邈”。这一学说在音乐愉悦性养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内经》中曾有记载:“宫为脾之音,大而和也,叹者也,过思伤脾,可用宫音之亢奋使之愤怒,以治过思;商为肺之音,轻而劲也,哀者也,过忧伤肺,可用商音之欢快使之高兴,以治过忧”一般而言,只要选好有针对性的音乐,其功能是非常明显的,会收获不同的养生效果。
(三)音乐愉悦的养生功能与七情
这里所说的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这是人心灵动态变化的一个总体概括,而在音乐中曲调的变化是与人心灵动态可以产生一定共鸣的,七情的变化是会引起一些疾病的,此时,音乐所发挥的作用就非常独特,著名的医学家张子和对此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以悲治怒,以怆恻苦楚之音感之;以喜治悲,以谑戏狎之言误之;以恐治喜,以迫遽死亡之言师之;以怒制思,以污辱欺罔之事能之;以思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凡此五者,必诡诈谲怪,无所不至,然后可动人耳目,易之视之。”只有心情愉悦才能保证人们的健康长寿,音乐正是通过这种意识情感的作用,进而影响病理的变化,用音乐来净化人们的心灵,达到养生的目标。
三、音乐愉悦性的养生作用
(一)平和人们的心态
音乐愉悦性的平复心态能力早已得到认可,音乐的和谐与适中性可以感化人的情志,达到心理的平和。选用合适的曲目与治疗方式可以发挥一定的保健作用。有很多文献中曾对音乐愉悦性的平和心态进行阐述,欧阳修曾在《书梅圣俞稿后》中对音乐的平和作用进行分析,认为其与人气达到一种相接,可以缓解疾病。除此之外,他在其他的书中也曾阐述音乐的平和性。除了欧阳修,司马光和周敦颐也曾对音乐愉悦性的调和心态功能做过相关的阐述。总之,音乐的平和心态作用不容忽视,其可以增加血脉的畅通,可以让人们精神愉悦,达到养生的目的。
现代也曾对音乐愉悦性的养生作用进行过分析,舒缓的音乐,和谐的美声,古朴的音调,悠扬的乐声都可以让人们的内心处于一种平衡,达到养生的目的。但是不是所有的音乐都有治愈作用,一些音乐还存在着一定害处,因此,要根据生病的机理,选择合适的音乐,达到养生的目的,只有选择得当才能发挥养生的重要功能。
除此之外,音乐的愉悦性对于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小艺术具有大作用。
(二)现代中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分支
音乐愉悦性的养生性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1、调和神气,宣和情志
音乐愉悦性与养生文化最重要的关系就是其对情绪的调节作用,效果十分明显。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音乐的情绪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生理与心理的双重作用实现的。在不良情绪的过程中,播放舒缓的音乐可以达到抑制的作用,在无法排泄情绪的时候音乐可以帮助舒缓情绪。在愉悦的音乐中,人们的态度朝着美好的方向转变,达到节制的目的。美好的音乐可以疏散人们抑郁的心情,可以宣泄不良的情绪,达到颐养心神,脱离烦恼的目的。
2、具有一定的智力开发能力
人们处于疾病的状态下,反应能力也相对缓慢,音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生活的乐趣,可以增强人们的信心,同时一些音乐可以刺激记忆力,增强人们的智力。
3、提升人们自身的素质
音乐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具有一定的怡情养性作用,其可以增强人们对生活的领悟。在音乐的熏陶中,人们的心灵得到充实,气质得到提升,人生的价值也会得到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对音乐的愉悦功能与养生文化之间的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对音乐养生的起源也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我国的音乐养生文化起源非常早。当前形势下,我们如何将音乐的愉悦功能发挥到位,达到促进人们健康的作用成为主要问题,我们要结合当前医学的发展形势,研究我国的养生文化,同时要了解音乐的发展历史,继承净化,不断地创新,“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能以一治其身者,免于灾,终其寿,全其天。”
参考文献:
李元文(1962-),主任医师、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医皮肤性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目前任中国性学会中医性学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性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国家自然基金等课题5项,培养硕士研究生15名,博士研究生3名。
中医性学(Sexology of Chinese Medicine)既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性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医性学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其起源上可追溯到两千年前中医学的形成阶段,但其内容则散见于历代中医专著中,如“房室养生”、“男科 ”、“女科”等内容。 “中医性学”概念的正式提出则是近20年来的事。中国性学会的成立为中医性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特别是中医性学专委会的工作促进了中医性学的学科建设和中医性学的稳健发展。
中医性学有自己的独特的理论体系,它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研究人类的性与生殖问题;中医性学有其特有的诊疗方法,它以辨证论治为基本治法,以中药、针灸等手段诊治性相关的疾病。中医学突出的特点是整体观念,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整体,通过气血和经络使人体各个器官成为紧密的整体。性不但是繁衍子嗣的活动,而且是养生保健、维持气血运动的重要活动。对于疾病的治疗上,中医学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多靶点调节,使人体达到平衡。此外,中医性学的中医房室养生学、中医性药学等更是中医性学特有的内容。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医性学内容虽然丰富,但学科建设一直是一项空白。在中医医院目前没有中医性学专科,中医大专院校目前关于性学的教育几乎是零。所以如何弘扬中医性学文化,建立我国独有的中医性学学科是目前迫在眉睫的一项任务。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在中国性学会的领导下,中医性学的发展将走入快车道。创立与现代性科学密切结合的崭新中医性学学科是我们的责任。“中医性学”这个古老而充满生机的学科,必将成为我国性学领域的璀璨奇葩。
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中西医护理虽起源不同,有着各自的特殊性,但是也有相似点,现就以下几点探讨。
1 中西医的起源和发展
1.1 早期的中医药学与护理学密不可分,医学与护理学合二为一,密不可分,"三分治,七分养",是我国古代对医学与护理学的关系所做出的高度概括。早在远古至春秋时期,为中医护理的萌芽阶段;中医护理初步形成为秦汉时期:《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系列医药典籍的相继问世,《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护理学的理论基础,《伤寒杂病论》在形成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同时,也为中医护理的辨证施护开创了先河;至唐宋、金元至明清时代,中医护理逐步充实。中医护理和中医同步经历了起源、形成、发展等阶段,然而由于中医治病医护不分家所以中医护理始终未能形成独立专业。
1.2 西医护理起源于远古时期,从远古时代的自我护理,古代的家庭护理,中世纪的宗教护理,19世纪中叶的近代护理和20世纪的现代护理。现代护理的发展主要是在西方各种护理学说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从19世纪佛罗伦斯・南丁格尔的环境护理理论到20世纪初奥瑞姆的自理模式,再到20世纪中期罗伊的适应模式,直到20世纪末纽曼的系统模式,每一次学说的形成都使护理理论向前推进了一步,而纽曼系统模式的出现对现代护理理论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
1.3 中西医护理的起源与发展走过了相似的阶段,同样经历过自我护理和家庭护理阶段,所不同的是西医护理学于19世纪中叶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而中医护理作为一种形式存在始终未能形成独立专业。
2中西医护理的理论基础
2.1中医护理是遵循中医学理论,以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为基础,采取形神兼顾的辨证施护方法。中医护理的基础是辩证施护,就是按照中医的理论,应用四诊、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等方法分析病因。判断病位,辨别病性,根据不同的病情变化给予同病异护、异病同护、三因施护等护理整体观。
2.2 西医护理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西方各种护理学说,他受到了西医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生物化学的指导,设计出西医护理中对于体温、脉搏、呼吸等测量的基础护理和一些专科护理诸如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并且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和自理能力提出一、二、三级护理和特护制度等等。
2.3 中医护理理论是在中医学的影响下形成的,是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各科疾病护理技术的一门独立学科。西医护理的建立也是受到西医的影响。两者虽然理论体系各不相同,但中医护理理论和西医护理理论是可以互通的。中医护理的切脉、按肌肤湿温和西医护理的脉搏、体温测量有异曲同工之妙。
3 中西医护理的过程
3.1 中医辨证施护的过程是认识疾病和护理疾病的过程,辨证是决定施护的前提和依据,施护是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辨证施护要求护士应用"四诊"及各种方法全面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症状、体征,应用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病因辨证等方法,首先确定其发病原因、部位、性质,进而找出通过护理手段和方法能解决的问题,然后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临床实践,并根据效果随时修改补充。中医护理操作灵活多样包括推拿、针灸、拔罐、热熨、刮痧、熏洗和气功等等,其中针灸疗法是我国古代的一大发明和创举,通过对人体体表的刺激,进行整体调节,疗效明显,适用范围广泛。这些技术操作具有使用器具简单,操作方便的优势。
3.2西医护理要求护士针对患者的身心需要,运用评估;诊断、确认结果;计划/实施;评价这种有计划的、系统的护理步骤来思考和解决患者的问题,是一种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决策和反馈的过程。
3.3中西医护理过程虽不同,但都具有决策、反馈、动态的功能。可见中西医护理程序基本相同。
4中西医护理对疾病的预防
4.1 养生,古代又称"摄生"、"养性"、"卫生"等,是人们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达到维护身体健康和延长寿命的行为过程[2]。中医护理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所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观、养生观。临床医疗护理实践中重视"三分治七分养"。在临床护理中,强调人是一个以脏腑、经络、气血为内在联系的整体,强调人体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关系,进行辨证施护[3]。中医护理有其独特的优势,在治未病中则更具优势。"上工治未病"的理念在中医护理工作中日益受到重视,这种理念在中医理论奠基之作的《黄帝内经》中最早形成,对中医及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医护理影响深远。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方面内容,"防"即预防,①防止疾病的发生,②当疾病已发生,如何控制处理不使之严重[4,5],而护理工作恰好把这些工作细化并发扬光大。
4.2 西医护理的疾病预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进行卫生知识传播和行为干预。改变人们的不良习惯'不健康不科学的生活方式而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其目的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活动,改善、达到、维护、和促进个体及社会的健康状态。
4.3 中医和西医在疾病的预防所采取的的方式不同但对健康的认识是一致的,作为新一代的护理人员,不仅要让我们的国粹"中医"好好的传承。更要把传统中医护理及现代护理的精髓发扬光大,为人类创造更多生命的奇迹。
参考文献:
[1]潘孟昭 .护理学导论[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9,5.
[2]姚菊峰 .中医护理优势及前景[J] .护理杂志, 2005,22(5):47~48
二、实施步骤
县卫生局和县教育局共同负责实施。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把开展中小学中医文化启蒙教育活动作为让中医走向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托幼机构广泛发动,全面动员,提高思想认识,形成爱中医、学中医、用中医的良好氛围。
第二阶段集中学习:各医疗机构结合本单位实际,抽组有一定基础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县托幼机构和中小学学校中医文化启蒙教育代课老师培训任务分解表》对各教学和托幼机构代课老师进行培训,随后由经过培训的代课老师向在校学生和托幼机构幼儿开展宣讲。各教学和托幼机构要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由老师讲授外,还可采取名老中医作报告、主题班会、集体诵读及命题作文等多种形式,校园内掀起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的热潮。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县卫生局和教育局将抽组专人在全县范围内检查验收活动成效。检查验收采取现场查看资料、给学生发放中医药启蒙知识调查问卷和抽查学生背诵《中医药知识启蒙教育系列读本》有关内容的方式进行,对开展活动成效突出的单位通报表扬。
三、有关要求
加快中医医疗养生体系建设
曹洪欣委员认为,应充分认识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先进性,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突发流行性疾病以及养生保健方面的优势作用。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完善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体系,特别是加强覆盖城乡社区的中医药防治慢性病服务体系建设,真正实现慢性病防治重心下移、有效控制的目标。其次,构建中医药防治突发流行性传染性疾病机制,保障中医药在及时有效地防治突发传染病中发挥作用,加强传染病医院中医防治能力建设,形成中西医结合防治传染病体系。第三,要加快中医养生保健体系建设,统筹协调,将中医药养生保健纳入国家疾病预防医学体系。
曹洪欣委员表示,目前很多媒体开设了中医养生保健专栏,这对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和推动中医知识普及具有积极作用。但是,曹洪欣委员也注意到,部分非中医专业的人士也做起了中医保健知识的宣传,目前这种非专业的“科普”宣传比比皆是,且缺乏科学性、知识性与理论指导,甚至常出现明显的、常识性的谬误。这种现状不仅对指导养生保健无益,而且严重影响了中医药的声誉。由此,曹洪欣委员认为,中医保健知识的宣传亟需正确与科学的方法引导与普及,否则难以真正发挥中医药对人民健康的促进作用。
“我建议由政府主导,在全面实施区域卫生规划的同时,根据公共卫生和居民医疗服务的基本需要,加大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资源配置。”曹洪欣委员认为,这对调整优化结构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科普宣传必须专业化,宣讲者要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水平,并建立必要的审批程序和机制,杜绝非中医专业人员宣传中医知识与理论的现象,健全中医药医疗养生保健服务网络。”
推进中医药自主创新
目前,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都设立了中医药研究专门机构,并迅速加大经费投入开展研究,陆续有产品问世。
曹洪欣委员认为,证实疗效、揭示中医药的作用机制,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特别是坚持有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后再创新,是中医药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建设中医药国家实验室是有效提高中医药自主创新能力、保持我国中医药原创优势的战略性选择。
然而,目前在科技部重点支持的众多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没有一个属于中医药领域,这样就影响了中医药与其他国家实验室的学科交叉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因此,曹洪欣委员建议科技部在加强科研院所创新体系建设的同时,把中医药国家实验室建设纳入规划,重点支持中医药国家实验室、中医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全面开展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突发流行性疾病以及养生保健方法的技术基础与应用研究,保持中医药原创优势与中医医疗保健水平的国际领先地位。
发展中医文化
1.1中医药学的起源发展史
中医药的起源是由于人类生存的本能需要,自从人类诞生之后,随之而来的疾病和伤痛自然就需要医药知识和医学技能来治疗伤痛和疾病,那么就有了后来的中医药学。有了中国人,当然就有了中医药学,中医药学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是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生产、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一点一滴积累下来的,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远古时代是中医学的萌芽阶段,到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则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阶段,而晋至隋唐,则是中医学分化、融合和发展阶段,宋至金、元时期,则是学派涌现、理论突破阶段,后来的明、清时期,则是综合集成和深化阶段,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则是中医学从低谷中向更高的地方飞去。历经远古时代、春秋战国、秦、汉、唐、明、清等时期,中医药学无论是在人体结构、生理、诊法、辨证等基础理论方面,还是中药在临床运用等各个领域都有着令人羡慕的丰富的经验和知识积累。最早的医学巨著就是《黄帝内经》,而最早的药学巨著则是《神农本草经》。
1.2中医药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就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所谓的整体观念也就是整体思维方法在中医学理论中的体现,即强调人们在观察、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必须要时刻注重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统一性、完整性和关联性。普遍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人与社会密不可分,这种机体的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这一整体观念思想始终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诊断、治疗和养生等各个方面。所谓的辨证论治也就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就是辨证论治的过程。
2.中医药文化
作为中华文明瑰宝的中医药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唯一的仍在发挥重要作用的传统科学技术。中医药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哲学、天文、地理、数学、历史、军事等多种自然和人文学科的知识,同时又融进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成为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2.1中医文化
中医文化具有强烈的历史意识。中国文化最早就是以宇宙和生命的内在的统一性为出发点,是一种源头型的文化,未来所做的一切都只能是对这一源头思想的肯定和发扬。如此强烈的意识表现在中医文化当中,这种寓创作于解释,寓创新于继承的发展模式,保证了中医发展的连贯性和继承性。中医文化具有服务于现实的实用理性。这种实用理性满足于对事物的笼统的模糊的整体直观的把握,中医学是服务于现实的实用理性精神的最完美的体现,中医理论的发展总是随着临床医学的进步而进步。中医文化是有机的自然主义。有机的自然主义即“天人合一”,这种有机的自然观使得几千年的中医文化经久不衰。
2.2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及其核心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组成部分是以阴阳、五行为代表的哲学思想,以道家为代表的养生学,以易学为代表的天文学和地理学,以及各种传统理论融合而成的其他理论。这些理论共同形成了中医药学的文化背景和知识基础。而中医文化背景和现实临床结合,便产生了独特的中医学基础理论,由此可见,中医药学体系是由中医文化、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构成。这其中的中医文化是基础,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是致中和、道法自然和以人为本。
3.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背景下翻译人才教学的创新模式
中医走出去的方向是,立足国学、走向科学。中医一方面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不能故步自封,要努力和现代科学相融合,将中医放入现代化科技发展的大平台中,这样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中医药走向世界,极大地提升了中医药在海外的影响力,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翻译人才教学创新的模式有哪些呢?
3.1自学――指导式
主要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辩证统一的教学观,主要步骤:第一步,提出要求,根据教学要求,教师对自学的范围、重点和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要求,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第二步,开展自学;第三步,讨论启发;第四步,练习运用;第五步,及时评价;第六步,系统小结。这种教学模式一般情况下教师要设计出要求明确的自学提纲,提供必要的参考书,学习工具,如字典、词典等。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具备一定阅读能力的学生。
3.2目标――导控式
主要是设计一个由低到高的一个程序化目标,通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水平,合理安排学习条件和学习时间,让每个学生都发挥到最好。主要步骤:第一步,前提诊断,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所涉及的基础知识点,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要的提示、复习和回顾,为学生学会新知识做铺垫;第二步,明确目标;第三步,达标教学,通过讲课,使同学们掌握所学内容;第四步,达标评价;第五步,根据评价结果,查漏补缺。这种模式下,教师要提前充分的备课,分析每个知识点,让学生牢记。
3.3传递――接受式
【关键词】:泡脚的历史;原理;方法;注意的问题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于自身的健康越加的重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该如何有效进行身体的保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睡眠的减少,很多人都觉的没有时间去考虑做身体的保健。泡脚是一项既简单又易行的保健活动。下面这首歌谣道明了足浴能够养生的道理: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怯;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
1、 泡脚的历史
泡脚一般称为足浴。中国是足部疗法起源最早的国家,几千年前就有关于足部按摩的记载。距今两千多年前的经典医著《皇帝内经》中就有“足心篇”;晋代《肘后备急方》;隋朝高僧所撰《摩河止观》之“意守足;汉代神医华佗的《华佗秘笈》之“足心道”。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已认识到脚部的许多敏感反应点与人体内脏器官的关系,指出:脏腑有病可以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穴位,根据不同穴位的症状可以推断相关的脏腑功能出现了问题,为足部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从医学发展史来看,足疗的起源早于其他疗法。在古代,由于意外或某些原因造成身体的损伤,使身体产生疼痛不适等症状,人们有意或无意中用手或其他器具碰触足部某些部位,发现疼痛缓解,症状减轻,发现劳累后用热水泡脚后可以缓解疲劳等,人们逐渐认识到通过对足部的刺激可以治疗一些疾病。经过长期的探索发现总结后,出现了现在的足部按摩法、针灸法、足部熏浴法等足疗法。
2、 中医泡脚的理论
我们都知道热水浸泡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因此我们在用热水泡脚时会发现脚上的血管会扩张,脚表皮变红,这是因为热水泡脚时加速了脚部血流循环,使更多的血液流向下肢的末梢血管,并使大脑血流量相对减少,使人产生困倦感。同时由于脚掌上无数神经末梢与大脑紧密相连,热水泡脚时对脚部末梢神经的温热刺激作用,可对大脑皮质产生抑制作用,使人感到脑部舒适轻松,从而加快入眠,使睡眠加深。从筋络学的观点,人的五脏六腑的功能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穴位,脚部不仅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还是足三阳经的终止处。这六条经脉之根都分别在脚上的六个穴位中。仅足踝以下就有三十三个穴位,双脚穴位达六十六个,占人体全身穴位数的十分之一。经常进行足浴泡脚可以使穴位受到热力刺激,就会促进人体血脉运动贯通,调理脏腑,达到交通心肾、疏肝理气、健脾益气、宁心安神、减轻疲劳的功效。因此,“天天洗脚,胜吃补药”、“夜夜把脚洗,难得寒气从脚起”,这些谚语还是有道理。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只要坚持下去,人体素质肯定能够得到提高的。
3、 中医泡脚方法
怎样进行泡脚才能达到理想的养生效果呢?专家研究表明,足浴泡脚是养生的一种有效方法,先取适量水于脚盆中,水温应因人而异,以脚感温热为准,或烫或凉都不好。水的多少开始以刚覆脚面为宜,先将双脚在盆水中浸泡7—8分钟,接着用手反复揉搓足背、足心等位置,也可以有意识的揉搓足部的一些穴位,以达到更好效果,为维持水温,需边洗边加水,最后加到足踝以上就行了。在泡脚时可以用湿毛巾在小腿上反复揉搓直到腿上皮肤发红发热即好。一般来说,每晚一次即可达到养生的目的,当然,也可一天多次。
一般我们在家里因为条件的只是纯粹的用热水泡泡脚,加速血液循环、通气血、排毒、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对于健康人来说,一般用清水或用盐水、醋水泡脚就可以了,简单方便。当然如果身体方面有疾病,那么单一的热水泡脚对治病就没什么效用了。在中医理论中,泡脚还有益于其他全身性的疾病,比如说风湿、关节炎、感冒等常见疾病,只要坚持每天泡脚,可以起到减缓症状的保健作用。通常泡脚是煲好的中药水、中药材直接浸泡、中药制剂等。中药煲好后用来泡脚:首先在咨询中医后,让中医帮助调配好药方,这样就可以针对性治疗一些疾病。使用中药泡脚片来泡脚:比如苦参泡脚片清热解毒、燥湿止痒、抑菌除臭、去脚气、改善湿疹等;五味泡脚片养心安神、舒肝解郁、改善睡眠;老姜泡脚片祛风除湿、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散寒止痛、改善风湿关节疼痛;丹参泡脚片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促进血液循环;参芪泡脚片补益气血、改善疲劳;阳起石泡脚片补肾壮阳、温肾散寒。如因高血压常出现头痛眩晕感,可加夏枯草、桑叶、、钩藤等;腰腿冷痛的,可加威灵仙、当归、桂枝、川芎等;冻疮加当归、桂枝、生姜、麻黄等;皲裂则可加白芨、甘草、地骨皮、刘寄奴等。在此之上我们可以在泡脚过程中加点光滑圆润的鹅卵石,一边泡一边踩着石头按摩脚底,刺激穴位,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4、 泡脚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泡脚的同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时间不能太长,最好控制在15--20分钟。②水温不能太高,刚开始泡脚最好是在37摄氏度左右。因为脚的表皮温度一般在30—32之间,等脚适应后,再慢慢往里加热水,直到42左右就一直保持这个温度。③饭前、饭后30分钟不宜经行足浴。由于足浴时,足部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造成肠胃及内脏血液减少,影响肠胃的消化功能。饭前可能抑制胃液分泌,对消化不利,饭后造成胃肠血容量减少,影响消化。另外,空腹、酒后也不宜泡脚。不宜泡脚,它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长期下来会使人营养不良。泡完后千万不要猛然起身,这样容易头晕。在泡完脚后的半个小时内,要及时饮用一大杯温开水,300—500毫升左右,这样就能解决口渴,而且有利于帮助体内代谢物的排出。④泡脚后不能马上睡觉;⑤水量不可过少,一般应以淹过踝关节为度。⑥泡脚桶的清洁和抗菌处理。⑦有足癣者宜单独使用浴具。⑧用中药泡脚应咨询医师,如果在使用药物泡脚时,由于药物引起了皮肤的过敏,应该立即停止泡脚。
5、 中医泡脚的益处
①改善血液循环。水的温热作用,可扩张足部血管,增高皮肤温度,从而促进足部和全身血液循化。②促进新陈代谢。由于血液循环量的增加,从而调节各内分泌的机能,促使各内分泌腺体分泌各种激素,这些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③消除疲劳。泡脚的最大作用就是消除疲劳。古人从实践中早已总结出热水足浴来消除疲劳,再适当的加些药材,达到更好的效果。④改善睡眠。通过促进足部及全身血液循环,加速血流,驱散足底沉积物和消除体内的疲劳物质,消除疲劳使人处于休息状态从而改善睡眠。⑤养生美容。足浴还具有养生美容,养脑护脑,活血通络等一系列保健作用。⑥缓解、治疗病痛。在泡脚水中根据个人实际状况加入不同中医药材可以缓解病痛,治疗病痛。
结论:
俗话说得好:“养树需护根,养人需护脚”, 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 保护它要讲究科学。泡脚,不但可以促进脚部血液循环,降低局部肌张力,而且对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大有裨益。中医认为,足部是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起止点,与全身所有脏腑经络均有密切关系,用中医泡脚,可以起到调整脏腑功能、增强体质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283-02
亚健康状态通常是机体并无明确疾病,但却呈现活力降低、适应力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人体于非病非健康、有可能趋向疾病的状态。较多的流行病学资料证实亚健康在护士中高发,护理人员亚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每天,面对各种病人痛苦的表情,暴露于各种职业危险因素(如病原微生物、噪音等)中,出现亚健康,在所难免。
1护士亚健康状态
1.1亚健康及其表现。
1.1.1亚健康状态通常不被人们所意识,不被社会所承认,也不为医学确认。非常普遍和严重;既可向疾病发展,又可向健康逆转的双向性。它是人体多种疾病的重要起源。
1.1.2在护士亚健康人群中,躯体症状出现率较高的为易疲劳、腰酸腿痛、头晕头痛、双眼干涩、少气懒语、体力不足等。生理状态又直接影响心理状态,即出现心理亚健康,失眠多梦、困倦、烦躁易怒等不能保持正常生活质量、良好工作状态。在家庭生活、情感交流、人际沟通、精细操作等方面,护士们都会感到困惑、压抑、郁闷等。
1.1.3亚健康发生年龄分布在20~45岁之间,护理人员、女性、中级职称及工作年限长等特征的人群较严重,且女性略占多数。护理工作是致力于人类健康的服务性工作,临床护士在紧张繁重的护理工作中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再加上家庭、社会、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工作性质和特点决定护士的职业压力很高,常常导致护士出现身心紧张性反应,直接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生活和工作,故临床护士的亚健康问题尤为突出。
1.2护士亚健康的发生原因。
1.2.1生活不规律。护士因长期三班倒、工作不定时、节奏快、作息时间不固定等,容易出现入睡困难、难以维持睡眠、睡眠程度浅、经常梦魇、早醒等睡眠障碍的症状,不能规律的生活和睡眠,而且夜班常只有一个人,工作紧张、工作压力大、责任重等,严重影响其睡眠质量。因此,睡眠的缺乏是健康的重大杀手,长期倒班造成的睡眠质量低或睡眠缺乏是护理人员群体高发亚健康的重要因素。
1.2.2工作责任重。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每天面对的是表情痛苦的患者,情绪压抑,如有急危重症患者时精神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而且家属的期望值较高,重大的责任关系常使护理人员背负了沉重压力,各式各样医疗事故或纠纷的报道,也让护士们不敢放开手脚,无形之中加重了护士们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
1.2.3心理压力大。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护理人员在完成紧张的工作之余,还要完成各种各样的培训与考核及参加继续教育,如规范化护士培训、三基理论基础与技能、急救知识和技能等培训与考核,这样无形中给护士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同时还参加全国职称考试、职称英语考试、职称计算机考试等,沉重的压力使她们身心疲惫,心理压力加大。
1.2.4护士人力不足,超负荷工作。各医院护士大都缺编,护士与床位配比严重不足。一个护士往往要负责几项工作,工作量大。经常拖班,不能按时就餐往往使机体不是处在饥饿状态,就是暴饮暴食,使得机体不能按照一定规律摄取营养物质。
2中医与养生
2.1中医在防治亚健康状态有其独特的优势,中医认为亚健康状态的总病机为肝肺气血失调,阴阳失衡。正常体质的人因为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的变化、心理压力的影响,正常中医体质可能转向不健康中医体质。
2.2饮食养生。医食疗方法中的食药同用、食药同源,一直是中医饮食养生的一大特点。现代研究如生山楂、燕麦可以降低血脂,芹菜、木耳可以降低血压,莲子、百合、龙眼肉可以安神,核桃可以消除大脑疲劳等。总之,以饮食调理或治疗机体的例子不胜枚举。
2.3起居养生。护士长期处于竞争激烈、超负荷运转的状态,加上缺少锻炼与自我调节,导致身心出现疲劳、乏力、健忘、失眠、头晕头痛等而不得缓解的亚健康状态。中医养生强调起居有常、动静结合,其中起居有常主要是指日常生活中包括食衣住行、站立坐卧、苦乐劳逸等都能够有一定的规律并合乎自然界和人体生理常规,对于人体的养生保健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2.4情志养生。现代人由于长期处于快节奏且高度紧张的竞争环境下,造成精神状态与社会适应能力的不协调,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心身症状已是亚健康人群普遍存在的现象,因而精神心理的保健也成为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医学认为人有七情,而七情致病不但影响人体气机血液的运行,也影响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
2.5心理护理与养生。中医认为形与神在生理上、病理上相互作用的密切相关联的。治病要形神共治,因此中医注重心理养生。当护士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心里失衡时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学会情绪的自我控制和调节方法,进行自我修养方面的锻炼,自我淡化和松弛。
3亚健康人群的产生
虽然尚未达到疾病的诊断标准,然而在生理、心理与社会环境方面已反映出不和谐,这些不和谐可通过适当的预防手段转化为正常健康状态,若不加以干预则会进一步发展为疾病状态。中医养生保健方法有着独特性与实用性,在西方国家也逐渐受到多数人的欢迎与推广。护理职业有着特殊的服务对象―身心失衡的病人,由于工作压力大、工作负担重、长期高度紧张,极易造成护士心理和体力的透支,如护理人员本身处于亚健康状态,身体不适,精神不振,则不可能对患者进行高质量的护理,甚至还易发生护理差错。因此,降低或消除护士群体亚健康状态和发病率,保证护理人员以健康心态和充沛精力对患者进行高质量的护理,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护士亚健康状态以中医体质学说理论为指导,制定出科学的、安全的、有效的治疗、保健、康复等一系列的个体化调养方案,包括起居、药膳食疗、情志调节、动静养生等,它既符合当代科学技术的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祖国医学“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观”、“辩证观”和心身康复的特色,又与现代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统一。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09-0060-02
健康与长寿,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和普遍关心的一件大事。特别是随着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渴望健康,盼望长寿,希望能够“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本文就《黄帝内经》中养生思想,浅谈一些体会如下,谬误之处,请同道斧正。
1 把顺应自然作为养生的重要原则
《黄帝内经》中养生理论和方法是在“天人相应”的整体思想下指导建立起来的。“天人相应”为《内经》的基本学术思想,是中医养生的精髓。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故必须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的变化,才能减少疾病,达到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1.1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指出人体的根本在于阴阳二气的协调,且人体阴阳之气与自然界阴阳之气是相互通应的,要达到相互协调统一。《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认为“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已从其根。”指出了四时养生的重要原则,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养阳”,是指在春夏顺其生长之气,以适应自然界阳气渐生而旺的规律。春夏养阳的关键是要避暑固阳。“秋冬养阴”是指秋冬养收、养藏。养护好体内的阴气,以顺应阴长阳消自然规律。
1.2 “顺四时而适寒暑”以夏为例,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曰……。”指导我们夏天每天要早点起床,要晚些入睡。夏季多阳光,不要厌恶日长天热,仍要适当活动。夏天睡眠需要注意的是:夜里睡觉不宜在外面睡,因为夏季暑热外蒸,毛孔开放,汗液大泄,机体最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睡觉前也不要乘凉太晚,更不宜长时间在水亭中、树荫下、过道中、凉台上乘凉。
1.3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意思是对于能使人致病的风邪疫疠要能够及时地躲避它,这一点在春季尤其重要。原因是春天是风气主令,虽然风邪一年四季皆有,但主要以春季为主。人生活在自然之中,自然之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是万物生长的基础条件,对人体无害。而六气的异常变化,则成为六,成为人体的致病因素。此外尚有“疫疠之气”等各种外界致病因素的困扰。所以避免外界致病因素的侵袭,是中医养生学的一个重要原则,至今对我们仍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2 把调摄精神情志作为养生的重要措施
所谓情志,即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在正常情况下,是人的七种不同的情感反应,不会发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不良情志刺激,超过人体心理承受能力和调节能力,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紊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是以志闲而少欲,细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即保持心态的安闲清静,淡泊名利、无杂念、少贪欲、防止情绪的剧烈波动,这样才能维护体内气化活动的良好环境。即达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若不,则伤及脏腑气机,导致气血运行紊乱。《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又可直中脏腑,中医认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近年来,中医学中的心理保健思想正在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当代社会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心身疾患亦愈来愈多。现在疾病谱的改变也充分说明了情志致病的广泛性,而这些疾病的产生与社会心理情志因素又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情志保健必须重视,不可等闲视之。
3 重视保养正气在养生中的作用
《素问・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因此,养生之道的目的,就是为了培补正气。增强抵抗力,而达到“辟邪不至,长生久视”的目的。
3.1 保精护肾,节制先天之精由父母遗传而来,藏于肾,精化为气,是为先天精气。即肾气。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衰老主要取决于肾气的强弱,也就突出了肾在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养生的关键问题,就在于保精护肾,而保精护肾的关键在于节欲。《紊问・上古天真论》日“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支持满。”指出了节欲保精预防衰老的重要养生方法。
3.2 节制饮食、注意起居、不妄作劳《紊问・上古天真论》曰“食欲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总是以“适度”为原则的。生命活动中任何环节的过度或不及,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以酒为乐,以妄为常……,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饮食上的饥饱失常、饮食不洁、饮食偏嗜,劳逸中的过劳、过逸,都是引发疾病的重要因素。所以,在饮食上应当遵循“谨和无味”的法则,在劳逸方面要做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同时避免各种外伤的侵害,以此而达到“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的目的。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就已经注意到脸面活的重要性,比如,我们现在每天出门前必做的事情――洗脸,古时,它是文字记载的最早的美容行为。古时还有“一白遮百丑”的说法,皮肤是否白嫩往往被看作是女性美的第一标准。《诗经》云:“素以为绚兮”,素者,白也。可见,现代的“白富美”们即便穿越回古代仍是十分吃香的,然而并不是每个女人都能天生丽质地拥有白皙肤色,于是,人们开始用米制作成一种可以增白的粉敷面,在夏商时期,经过进一步改良,敷面的材料换成了铅,原来含有重金属的化妆品古亦有之,而且还大行其道呢,真是令人唏嘘不已呀。
当然,古人们也讲究健康美,古代诗词曲赋中描写美女面容,并非着意单纯的白色,面无血色的林妹妹大概也只有贾宝玉喜欢吧?与白色相协调的是粉红,白里透红才是世人所欣赏的。如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绘邻家女:“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就提出了白里透红的和谐美的标准。白色、红色完美结合的描述还有《汉孝惠皇后外传》:“不傅脂粉而颜色如朝霞映雪”,红色的朝霞映照在白雪上,单是意境,足以美得令人心醉。于是,胭脂就这样大摇大摆地登上了历史舞台,到春秋战国时期又出现面脂、唇脂、发蜡。
然而,若想标本兼治,内部的调理也是不可忽视的,文史资料表明,西周时对损美性皮肤病就有了内治法,战国时《山海经》就记载了一些美容的药物可以治疗痤疮、狐臭、疣等。《十问》中的内容则更加吸引人,讨论了具备哪些因素可使皮肤细腻、白嫩、有光泽。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均各自提出了自己的养生术、养生论,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养生理论,至今仍然指导中医美容的实践。
秦汉三国时期中医经典著作大谈“美容经”
“丝绸之路”开通后,促进了各民族之间交流,其中也包括医药的交流。国外与美容相关的一大波药物、食物传入中国,比如:胡桃、龙眼、犀角、麝香、琥珀等。此外,这一时期,已经有了不同变化的发型,并配以不同发饰,脂粉的使用则更加广泛,连皇宫中的男性也施以脂粉,民间经营化妆品的商人们赚得盆满钵满。
秦汉时期,中医药学也取得巨大成就,出现了一些经典医药学著作,使中医学逐渐形成统一的、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这也为中医美容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世人皆知的中医学经典巨著《黄帝内经》中多处散见涉及中医美容的内容,它从人-自然-社会这样一个大视角来审视人的美,中医美容整体观已初见雏形。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所载的365种药物,有一半都具有保健美容和医疗美容的作用。如白瓜子“主令人悦泽,好颜色”,白僵蚕“灭黑斑,令人面色好”等,为后世中医美容及食膳美容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则几乎囊括了目前为止中医对黧黑斑病因病机的主要认识。
总而言之,这一时期不仅生活美容进一步发展,随着中医药理论的建立与发展,中医美容理论也开始建立与发展,并从“术”向学转变。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公开美容秘方的“大神”出现了
两晋南北朝虽动荡不安,思想却高度自由,形成了包括美学在内的学术思想的高度发展,隋唐统一后,对于美的追求更加强烈,无论在装饰、发饰、服装上都更加讲究。从面妆上看,仅眉型就有几十种,唇型也至少有十七种。脸上除了涂脂粉外,还要贴上花细(面部装饰),五代时期花细发展到高峰。
西晋的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将美容内容列为专篇,同时,他还以鸡蛋、杏仁、香粉,首创出我国最早的中药面膜。此外,南北朝齐梁・陶弘景的《养病延命录》中记载:“摩手令热以磨面,从上至下,去邪气,令人面有光……”这可以说是按摩推拿美容的起源。
当然,提到为中医美容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人,一定要重点表彰一个人,他就是唐代的医家孙思邈。
在他之前,美容方法多秘而不宣,而孙思邈则十分厚道,他将美容秘方公布于世,使美容方能“家家能悉,人人自知”。在孙思邈的著作中,通过食膳、气功、养生等方面,全面论及了美容,以自己亲身实践提供了养生长寿驻颜的实例,堪称中医美容史上一代巨匠。此外,另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是隋唐时期出现了第一本美容方专集――《妆台方》。
宋元明清“美容”作为专有名词转正了
金元时期医学界百家争鸣,产生了很多医学流派,几大名家创造的如防风通圣散、补中益气汤、黄连解毒汤等方药到现在仍广为传用。此外,由于印刷术与造纸业的发展,医学专著的数量也增多,元代《饮膳正要》是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极大地丰富了饮食美容内容。《普济方》中有一首治疗头面靥子的方叫美容膏,这是“美容”第一次作为专有名词出现在医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