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人居环境整治宣传稿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农村住房重建基本完成。市农村住房重建总户数(含维修加固)为451633户,其中,314989户维修加固房屋已于20__年全面完成;截至20__年6月底,新建的136644户已建成136048户、占总量的99.56%;已入住105672户、占总量的77.33%。314989户、8.7亿元的维修加固补助资金已全部发放到农户;新建补助资金24.013亿元已全部发放到位。
(二)城镇住房重建实现预期目标。截至20__年6月5日,全市城镇维修加固141512套、1537万平方米,已全面完工。全市城镇住房重建42958套、383万平方米,已竣工38769套,建成比例90.25%。全市城镇住房重建有序推进,进展较好,已建成了幸福家园二期、鱼凫新村、慧民苑、水乡人家、子龙安居房等项目。
(三)农村重建“三清一还耕”工作取得初步成绩。灾后农村住房重建已到最后决胜阶段,市灾后城乡住房重建办和各灾区县(市)抓住“三清一还耕”(清理拆除板房和自建过渡安置房、清理废墟、清理环境,宅基地还耕)这个重点,开展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初步成绩。全市共还耕宅基地51752亩,完成任务总量的78.15%;共拆除板房97716套,完成任务总量的64.34%;拆除自建过渡房24276套,完成任务总量的81.64%。
(四)城镇重建突出重点,着力打造特色场镇。目前,龙池、虹口、街子、泰安、西岭、花水湾、三郎等场镇重建已基本完成。突出龙门山脉旅游资源丰富的特点,山地特色旅游恢复较快,龙池、虹口等场镇已接待大量游客。其余场镇正在加快推进建设中,预计9月底可基本完成15个特色场镇的打造。
二、构建科学的城镇体系结构,形成组团式城市走廊带
按照田园式城市形态,全域形成组团式城市群走廊带布局的要求,加快中小城市建设发展。
(一)加快中心城区城市重大项目建设。20__年,中心城区以打通断头路、重要出入城通道及地铁建设为主,完善路网结构和优化道路功能,逐步形成一个以高速路、快速路、主干路和地铁为骨架,次干路和支路为基础,地面和地下交通优势互补、各项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保障公交优先通行,充分重视慢行交通的道路运行系统。目前,机场路东延线上跨红星路南延线立交桥6月底建成通车。一环路西门车站、羊西线、一环路高升桥上路口跨立交桥上已完成项目立项,现正在进行地勘、设计、招投标等前期准备工作,预计20__年7月份开工建设。东客站配套工程纬一路、二路上跨铁路立交桥预计年底完工。中心城区42座人行天桥建设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中心城区打通断头路建设中,长城片区a10线、a11线已建成通车,万石路、劼人路已于5月底建成通车。地铁工程一号已试运行,10月1日将投入运营,地铁二号线正在加紧推进。
(二)整体推进“四大新城”建设。二圈层的六个县城,按都市区“一主四副(四大新城)”的发展思路,按照都市区既连绵式又组团化的布局关系,凡与中心城区直接对接的重大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统一规划,统一计划,统一安排,市和区县二级按分工责任共同实施,实现都市区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大统筹。通过推进川陕路改造、国道317线老成灌路(郫县段)改造、天府大道新会展中心和海洋公园下穿隧道等重大项目,依靠快速出入城通道、城市放射性主干道及地铁、快铁等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路网密度,使中心城区与四大新城连接更加紧密。其中川陕路大天立交桥已于5月8日实现西幅桥通车,东幅桥梁正在进行东幅桥梁管线迁改及下部结构施工。天府大道新会展中心下穿隧道,已完成全部土方开挖和喷锚护壁工作,完成隧道主体6个框架段的底板砼浇筑,预计8月底形成通车能力。海洋公园下穿隧道,已于6月12日完成全部主体结构的施工,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预计8月底形成通车能力。三环路龙潭立交桥、成汉路立交桥预计于8月底建成通车。
(三)以中等城市的发展目标,提升县城建设水平。加强县城建设发展的研究,按照中等城市的规模和田园城市“城在田中,园在城中”的特征,优化县城的城市布局形态;快速改善城市功能和环境质量,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市承载力和辐射力;以高端化发展为方向,加强产业园区建设的服务和指导,形成主导产业明确、各具特色、高端化发展的产业集群。今年市建委支持县城基础设施和特色街区建设项目共计50多个,努力提升县城建设的水平。
(四)提高综合城镇化水平,大力推进重点镇建设发展。重点镇是全域城市群的组团,需要按田园城市组团化形态加快推进重点镇建设。各重点镇立足打破区域界限,在更大的范围发挥带动作用,按照田园城市的形态优化城市规划,优化发展空间,壮大主导产业,实现“三化联动”发展;充分运用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统筹城乡资源、多元化筹集资金,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城镇功能和承载力;运用政策扶持措施,全面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步伐,加强城镇和农村社区管理,提升城镇化质量。上半年,34个重点镇招商引资预计到位资金3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
(五)一般场镇改造全面实施。代市政府起草印发了《关于全面开展一般场镇改造的实施意见》(成府发[20__]15号)文件及6个重要的配套文件,成立了一般场镇改造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全年50个改造镇计划启动实施改造建设项目257个、计划投资25亿元,同时各地还增加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公共设施建设项目,确保年底一般场镇改造初见成效。各地统筹场镇内外建设用地资源,为引进社会资金投入场镇改造做好前期基础准备。目前,金堂县与市小城投
公司进行融资合作,共涉及11个乡镇,融资总额达6.17亿元,已到位资金2.4亿。郫县的花园镇资源优势积极转化为资本优势,引入广东广晟集团整体实施场镇改造。在大力引入社会资金投入场镇改造的同时,各地加大政府性资金投入,支持区位条件较差,难以引入社会资金改造的一般场镇。市一般场镇改造以奖代补专项资金5000万元的补助开始下拨,双流县计划配套资金约5亿元,新都区计划配套资金20__万元,金堂县匹配以奖代补资金1700万元,减免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蒲江县匹配资金注入国有平台公司,为一般场镇融资改造提供条件。目前,市一般场镇改造以奖代补专项资金5000万元的补助已送市财政局准备下拨,改造项目共开工150个,完工80个,风貌改造开工10万m2,道路改造开工80km,雨水管网下地完工30km,污水管网下地完工30km,小三线下地完工25 km,公建配套项目完工20个。(六)天府古镇整治向纵深发展。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历史文化名镇,加大城镇整治力度,增添配套设施,提高服务功能,改善城镇形象。黄龙溪镇投入上亿资金封闭整治,扩展了文化活动场所和内容,古镇起步区面貌焕然一新;新场镇的整治,政府投资与社会资金投入并举,已初现成效;安仁镇的世界博物馆小镇项目,有序推进;街子镇抓住灾后重建机遇,同步整治城镇形象,受到社会赞誉。加大历史文化古镇古村的发掘和申报,新增添市级历史文化名村2个,目前全市已有历史文化名镇23个(国家级5个、省级10个、市级8个),历史文化名村3个。
三、按照现代田园城市历史定位,积极促进农村加快发展
充分注重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在加快城镇体系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我市农村四大基础工程之一,是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的综合性项目,通过土地综合整治,推广运用灾后重建的政策措施,强化统筹配合,全市确定了21个结合土地综合整治实施农民集中居住区的点位。建立和运用好农房建筑设计方案图集库,提高农房建筑设计水平。拟20__年入库600个农村居住区项目方案,300个农房建筑单体方案。目前已落实资金100万元,启动该项工作。按照《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强管理力量,今年已下拨资金160万元,用于村镇建设质量安全协管员队伍建设;加强项目的设计指导和工程监管,确保“四性”的落实。目前,全市启动21个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均完成项目规划设计,大多数通过审查,一部分正在修改完善。其中金堂三溪镇、蒲江县大兴镇米锅村、新都区军屯镇静平村、都江堰柳街镇鹤鸣村、郫县花牌村、双流县永安镇、三星镇、大邑县安仁镇三河村等点位已动工,开工面积达45万平方米。
(二)增强川西林盘保护和整治利用力度,充分展现田园城市的特色。根据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和城乡统筹发展示范线、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以及城镇周边,以“连线成片,聚点成群”的思路,优化川西林盘保护点布局,通过聚居林盘配套设施和环境整治、农房改造,改善林盘人居环境,引导农民多种形式集中,传承和突出特色。今年按照田园城市建设的发展要求,完成全市林盘保护利用规划的优化调整,继续筛选确定一批整治利用试点示范点,加强林盘示范项目的指导和支持。目前,均已启动实施,其中纳入今年民生目标的50个林盘整治已完成27个,其余均已开工,正在建设。
(三)已建成农民集中居住的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日趋完善。20__年市、县二级设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专项资金,完善已建成集中居住区配套设施建设。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今年继续支持各区(市)县全面完成已建成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基础设施完善。
(四)结合“198”功能区建设,推进中心城区新型社区建设。继续强化对中心城区新居工程建设的指导和协调,加快新居工程和新型社区产权办理,结合198功能区建设,指导五城区完善新型社区建设方案。目前,117新居工程在建249万平方米,198新型社区在建267万平方米。
四、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
(一)扎实抓好出入城通道治理。按照市环治办《关于印发<市中心城区主要出入城通道环境容貌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成环治办[20__]108号)文件要求,我委立即召开了出入城通道环境容貌专项治理(以下简称容貌治理)动员会,对容貌治理工作内容及相关要求做了周密布置和安排。其中涉及中心城区的,安排市建筑设计院和中心城区建设局对10条进出城通道沿线从三环路至所在行政区范围容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摸底,并及时开展容貌治理行动,有的区还进行了除10条进出城通道外的延伸治理;各郊区(市)县结合林盘整治、农房风貌整治等积极做好所涉通道环境容貌整治工作。通过半年的治理,成灌高速、成彭高速、成温邛高速、成青快速路、城南高速、成绵高速和成渝高速等重要出入城通道两旁的广告、建筑立面都等到了有效治理。
(二)继续推进特色示范街和外环生态带建设。今年前确认锦江区东大街、新开街,成华区新鸿南路、建设南新路,金牛区老成灌路西门车站至金牛宾馆段、锣锅巷至一环路段,青羊区琴台路、锣锅巷至一环路段,武侯区玉洁东街、红瓦寺街,高新区肖家河北街、紫荆南路12条特色街道打造。其中,琴台路采用传统复古手法,与宽窄巷子连成一片,交相辉映;老成灌路西门车站至金牛宾馆段将以城西老商贸圈到生态田园城市的自然过渡为主题,充分展示国宾礼都的风采;锣锅巷至一环路段对该区域内的佛禅文化、商贾文化及水文化进行了有机整合与统一,展现了该区域的历史底蕴及人文气氛;东大街再现金融街风采。目前已完成了五个城区10条特色示范街区设计方案的审查把关,全面进入实施阶段。外环路生态带建设上半年共完成房屋拆迁392.4万平方米,占拆迁总量的53.8%。并在去年已完成绿化建设3880余亩的基础上, 11个区(县)明确了本年度的三项绿化工作重点任务:1公里示范段、50米固定防护林带、300亩景观节点,已完成选址,正进入方案设计工作,部分区(县)已正式实施。同时由市建委实施的成南、成渝立交桥区域绿化改造,成龙路立交区域绿化建设基本完成,面积共约23万平方米。
(三)推进绿地清理和建设。新增10个1000平方米以上的绿地目标,已完成8个公共绿地的设计方案评审,进入实施阶段。其中兴光华公司已全面完成了青羊区苏坡乡88亩的公园建设。对我市五城区和高新区建成区范围内的公园及公共绿地现状情况进行了联合检查。中心城区绿地清理目标,我委牵头普查城市公园、历史文化公园、街头绿地、小游园广场、滨河绿地、高压线走廊绿地,重点检查了82个公园绿地,其中公园27处,公共绿地55处。查处餐饮场所(含茶铺、咖啡吧、大排挡等)、停车场、网吧及其他经营性建筑侵占绿地的行为165余处。
五、以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为重点,加强建筑市场监管
(一)建章立制,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出台了《市建
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市关于对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整治强化监管的通知》;拟定《市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办》(征求意见稿)、《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在全市建设施工现场生活、办公区,项目出入口区域实施物业化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投诉处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着手《质量监督细则》的修订工作,制度建设为进一步规范质量安全及施工现场监督管理夯实基础。(二)积极开展建筑施工安全大检查和各项专项检查,杜绝安全事故发生。一是组织检查组对各区(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安全工作和全市68个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含灾后重建工程)、地铁建设施工安全情况进行了检查;二是加强深基坑施工安全监管力度,修改完善《市建筑工程深基坑安全技术规程》,组织基坑施工人员安全能力专项考核,召开深基坑汛期施工安全专题会,编制汛期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等;三是针对片区工地、临主要干道工地及安全管理薄弱的产权(租赁)单位开展专项机械设备交叉大检查,四开展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在岗情况专项检查,加强对各方责任主体履职督察。对检查出的问题和安全隐患要求及时落实整改的同时,对相关责任单位和个人进行了处罚。
(三)继续推进制度完善,加强建筑市场管理。继续推进工程项目电子化投标报名管理,自去年12月1日开始试行网络投标报名以来,共发放建筑企业市场主体信息卡1900余张。积极协调解决工程款和民工工资拖欠及纠纷问题,防范化解建筑民工工资拖欠风险。上半年市清欠投诉受理服务窗口共接待处理各类投诉上访案件57件,涉及拖欠金额约1.38亿元,处理率100%。全面实行建设市场网络信用评价管理制度,加强对建筑类市场主体及从业人员的信用管理,全市打印生成网络信用记录评价表约6300余份,信用管理系统已录入6600余家建筑业企业的信息资料。规范建筑行业实名制用工,加强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维护民工合法权益。今年,我委代拟的《市建设领域防范拖欠农民工工资管理办法》(送审稿)已于20__年6月22日以政府令168号公布、20__年8月1日正式施行。
(四)专项整治扬尘,重拳出击乱象。一是根据各个时期扬尘治理的特点,分别布置安排了土石方开挖、总平面施工、春节后复工、市政工程等专项整治检查,对380家违规单位给予行政处罚,对整治扬尘不力多次被处罚的104 家单位进行不良记录扣分并列入黑名单重点监管;二是细化现场标准,开展社会监督,制作扬尘整治 “六必须、六不准”宣传画,通过媒体对违规制尘104家工地进行曝光公示。
六、20__年重点工作安排
今年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为明年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明年,我们结合实际,扎实工作,奋发有为,推动我市城乡建设事业再上新台阶。
(一)全面完成灾后城乡住房重建工作。努力抓好农村住房重建的收尾工作,督促实施好“三清一还耕”。加快城镇住房重建的协调力度,确保在10.1前全面建成可入住,同时结合城镇住房重建,抓好灾后城镇重建,提升灾后重建场镇的形象和整体功能。加强对灾后重建集中小区的管理指导工作,积极做好服务,加快房屋装修进度,实施群众尽早入住。
(二)统筹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一是进一步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扩大城建资金来源,保障城市建设进程。深入研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最大限度的吸引社会投资进入重大城建项目建设,通过多渠道筹措城市建设资金。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发挥投融资平台的作用,发挥投资公司融资的主体作用,吸收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建设,扩大城建资金总量。二是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区缓堵保畅工程措施。下半年,为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区缓堵保畅措施,我委还将陆续开工中心城区节点立交4座,同时将有川陕路大天立交桥、天府大道新会展中心下穿隧道、海洋公园下穿隧道、三环路成汉路立交桥等10座陆续完工通车。启动第三批21座人行天桥建设,预计年底前建成。打通长城片区b1线和万石路2条断头路。三是完善和强化定期专项协调机制。针对于目前重大项目建设中存在的拆迁难、协调难等问题,在定期召开重大办例会和专项协调会的基础上,对涉及军队、铁路、省级交通、水务等特殊部门,建立专项定期协调机制,成立协调联络小组,指定联络人,定期召开协调会,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发生的问题,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四是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全面统筹机制。为对中心城区项目开工建设和占道打围进行更加有效地监管,我委将结合我市建设领域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占道和建设项目全面统筹机制,与市城管局、市公安交管局建立联动机制,对中心城区占道开挖及开工情况进行科学统筹和监督管理。
一、今年主要城建工程项目完成情况
根据市委十届二次全会和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城建目标任务,今年,城市建设项目主要涉及道路桥梁、城市绿化、城市防洪、后街背巷、“两房”建设、旧城改造、市政公共设施、文物保护、小城镇建设、房地产开发等10大类、59项。其中,由我局承担的有39小项。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全年的城建工作目标,我们在项目建设上立足于一个“早”字,春节前基本完成了工程招投标工作,春节后各项工程相继进场施工,项目建设呈现出良好推进态势。
(一)狠抓畅通工程建设。围绕15路4桥建设任务,重点突出英武中路及英武大桥建设,进一步构筑城市路网,增强城市通行能力。健全工程例会和会办制度,以月度施工计划为节点,坚持进度与质量并举,考核与监督并重,每月定期召开工程督办会,检查项目建设情况,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目前,各项工程正在紧张有序地按计划组织施工,其中,食品站路、五里大桥东侧引道改造、张阳路西沿、中和路东延、宜平路等工程已竣工,英武大桥将确保于6月20日前竣工,英武中路和老兴东公路改造工程预计将于8月底前竣工。
(二)狠抓配套工程建设。推进赵海仙洋楼修缮工作,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量80,正在组织洋楼门房、道路和内部装饰施工,确保于9月底全面完成洋楼修缮工作。重点加大了新区基础设施和配套工程建设力度,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加快新区道路、给排水、环卫、通讯、供电、供气、绿化等功能性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切实改善了新区人居环境,提高基础服务质量,增强环境对项目的吸引力。
(三)狠抓环境工程建设。紧紧围绕省级园林城市创建目标,大力开展城市生态绿化建设,1到4月份,城区新增绿化面积75.94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至6.22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5.93,绿地率为31.25。通过规模造绿,以城市十大园林景点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公共绿地、单位绿地、居住区绿地和风景林地建设;通过依景配绿,注重绿地的空间布局和与周边建筑物及环境的协调,形成城市绿化整体格局;通过依法保绿,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任意侵占绿地、非法砍伐、破坏绿化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全面提升城市绿化景观质量。积极开展创建“省级园林式居住区和单位”的活动,推广庭院绿化、阳台绿化、屋顶绿化、墙面绿化和室内绿化,大力发展垂直绿化和立体绿化。4月份,顺利通过了省级园林城市调研组的调研,调研组对我市前期创园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目前,城市十大园林景点建设正按照序时进度加快推进,其中,城市“三大公园”建设即板桥竹石园、水上公园、城市森林公园建设正在招投标之中,近期将分别进场施工,力争年底前全部竣工。直港河景观绿化带、中心河景观绿化带建设正在组织清淤。高兴东公路垛田至大垛高速口、兴泰公路、北过境公路两侧绿化已完成。
(四)狠抓民心工程建设。为使城市建设最大限度满足群众需要,让城市建设成果最大限度惠及于民,我们始终坚持关注民生、善待百姓,从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以为民办实事项目为平台,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为民举措。一是全面落实后街背巷维修改造任务。组织了20家施工队,在城区二十四个社区内,分四大片区全面展开后街背巷维修改造。计划实施的762条后街背巷中,已有631条开工改造和维修,竣工516条,同时清理、整修和新建老住宅楼化粪池117个,确保年底前全部完成后街背巷维修任务。二是加快推进防洪工程建设。主要承担了昭阳桥北—沧浪河西闸站防洪墙、王家塘防洪墙和五里大桥以北防洪设施等三项城市防
洪工程建设。目前,王家塘防洪墙建设基本完成,防洪堤和绿化施工已结束,正在实施后续配套工程。昭阳桥北—沧浪河西闸站防洪墙和五里大桥以北防洪设施老高兴东公路西闸站建设正在抓紧组织施工,确保于汛期前全部竣工。三是切实加大“两房”建设力度。城堡经济适用房一期工程完成了各项配套扫尾工程,已正式交付使用。城堡经济适用房二期工程正在组织土方回填和桩基施工,近期土建工程将开标。农民安置房一期工程计4.6万平方米,其中,已完成3.5万平方米桩基施工工作,其余1.1万平方米正在组织打桩。新区经济适用房小区建设正在进行场地平整,近期将进场组织勘探。为确保将市委、市政府的各项为民举措落到实处,我们经常性深入群众之中,进行零距离接触,认真听取群众和社会各方面意见,及时了解和掌握群众的诉求和愿望,尤其是听取为民办实事项目施工现场周围群众的意见,对于群众好的意见,对的意见,我们虚心接受,立即整改;对于部分群众不理解,我们积极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有力推动了为民办实事项目地落实。同时,为进一步畅通民生通道,我们开通了“12319”城建服务热线,热线自开通以来,共受理300多件的来电、来信、来访,办结率达到95。下一步我们将从服务平台硬件设施着手,逐步完善软件设施建设,积极放大服务平台为民效应,使“12319”城建服务热线作为一条“民声通道”,真正起到听民情、帮民需、解民忧、暖民心的积极作用。(五)狠抓改造工程建设。以英武中路三期拆迁为重点的旧城改造工作正在按计划组织实施。目前,英武中路三期拆迁涉及的1373户中已签订协议369户,占拆迁总量的27。张家路拆迁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批拆迁12户,已签订协议12户,第二批拆迁正在组织力量予以实施。为顺利推动英武中路三期拆迁,我们成立了专门的动迁班子,明确专人负责,同时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一是先期完成了英武中路三期1373户,近10万平方米的丈量评估工作,为拆迁工作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拆迁地块拆违工作成效显著。3月5日前完成了三期地块违章建筑调查认定工作,发送拆除通告,3月10日前对20__年以来的违章建筑进行自拆或助拆,并和规划、城管等部门联合执法,实施大规模,共拆除违章建筑156户,狠刹拆迁地块违章建筑的歪风。三是安置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加大。为确保对拆迁特殊群体进行合理安置,我们通过小高层回迁安置、异地安置、经济适用房和解困房安置等多种安置方式,为被拆迁户提供足够的房源,保证不同情况的拆迁居民能够进住不同档次、不同类型的住房,最大限度地维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六)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抓规划。将全市各乡镇的镇村布局规划报市政府批准,目前规划已经市政府批准正在付诸实施,积极组织年初确定的100个村庄建设规划和40个村庄平面规划,先行编制的21个村庄建设规划即将形成规划方案。二是抓宣传。将全市各乡镇村庄环境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在我局编印的新农村建设简报上登载,供全市各乡镇互相了解、互相借鉴、互相学习,通过新农村建设简报这个载体,广泛宣传发动,促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自我加压,互相赶、学、帮、超,促进村庄环境整治的受益者——广大农民能自觉地投向于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去,真正成为村庄环境整治的主人。三是抓现场指导。对各乡镇列入全市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的参赛村、重点村,我局坚持到现场指导,与各乡镇、各村的管理者、决策者边跑、边看、边谋划,从房前屋后的乱搭乱建、主干道两侧的违章搭建,到露天粪坑、草堆、垃圾的清理,以及公共绿地、公共厕所的布置,现场拿出指导性建议。应该说,新农村建设特别是村庄环境整治取得了一定成效,尤其是我局所挂钩的大垛管阮村效果更加明显。
二、机关效能建设有关情况
(一)坚持以改进行业作风为抓手,努力塑造便民、高效、务实的部门形象。今年来,我们把解决突出问题同加强长远建设结合起来,把纠风治乱同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结合起来,努力创建一流的软环境。一是严格依法收费。严格按照市纪委要求,将有关的园区收费各项优惠政策和文件精神传达给每位干部职工,让他们能够准确了解上级有关精神,进一步增强工作人员依法收费、按规收费的自觉性。在此基础上,局纪委加大了对系统内乱收费行为的督查力度,有效推进了系统依法行政进程。二是加强机关内部管理。切实加大了系统内财务制度、会签制度、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机关行政管理制度、文明创建长效管理制度等五项制度执行力度,推进了机关效能建设。三是大力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加强了行政服务中心办事窗口和系统内各办证服务大厅管理,实行了全员挂牌上岗制度,健全了来访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一次投诉查实待岗制等制度,严格兑现各项服务承诺,大力开展群众评议活动,使建设系统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四是大力推进政务公开。一方面,加快我局门户网站建设步伐,通过网站建设公开建设系统办事程序、办事流程和收费标准,切实加大网上正面宣传力度。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建设系统工程建设管理规范化、公开化和效能化,制定了《兴化市建设局、建工局工程建设管理流程办事指南》(讨论稿)、《兴化市建设工程管理内部流程表》(讨论稿)和《兴化市建设局建设工程收费汇总表》,近期,我们还将结合市政府全面推进行政权力公开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细化内部管理流程,创新管理模式,全力打造公开透明服务新机制。
(二)坚持以贯彻民主集中制为核心,不断提高领导班子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水平。一是求真务实,锤炼工作作风。为确保完成年度各项工作目标,局领导班子进一步健全了局长办公会和局大办公会制度,每月定期召开一次局长办公会或局大办公会,总结交流当月城建工作开展情况,集中研究部署下月工作,有计划推动项目建设。二是民主决策,形成工作合力。不断完善班子的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和纪律要求。在具体工作中,凡属全局性的问题和重大事项,局领导班子都要严格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原则的要求,集体讨论确定,确保民主集中制的落实和工作的成效。三是切实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大力选拔一批“靠得住、有本事”的优秀干部,促进干部队伍结构的优化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加大干部培训工作,促进年轻干部尽快成才。去年以来,根据市委组织部的要求,实行了对局中层干部的轮岗制,进一步扩大了干部
人事工作的公开和民主程度,有效地防止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三)坚持以完善制度和依法行政为重点,狠抓工程廉政建设。一是推进廉政工程建设。坚持把廉政建设作为工程建设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到工程建设的运作体系,从工程的组织领导、操作实施到资金运作,都被纳入到廉政监督的范围。二是建立完善权力运行的约束机制。切实加大了对财务、项目建设等重要岗位和敏感环节的控制力度,努力实现对权力运行的有效规范和制约,防止问题的发生。三是建立完善的制度执行监管机制。定期对系统内各项制度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对制度执行情况实施制度化的有效管理和监督,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教育提醒和及时查处纠正。四是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执行元旦春节期间各项党风廉政规定,转发了《市纪委关于加强20__年元旦春节期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通知》,今年,对建设系统春节期间收受“礼金、礼品、礼券”的情况进行一次专项的自查自纠;严格贯彻落实了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严格控制公务宴请活动的规定》,设立举报电话、举报箱,切实加强对公务宴请活动的监督和各项要求的落实,增强了全员控制公务宴请意识。今年又转发了市级机关作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重申“不准在工作日午间饮酒”规定的通知》,明确了各科室、单位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增强执行规定自觉性和严肃性。
今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以城市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为重点,强化规划建设管理,推动了我市城乡建设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工程矛盾需要协调的比较多。有房屋拆迁、违章拆除、土地征用、杆线迁移、管网下埋、障碍物清理、群众工作等等,内容多,涉及面广,有的协调比较难,时间长。工程矛盾经法院排妨周期长。部分工程由于复杂的程序,导致总体进展放缓,使个别重点工程受到影响。工程工期推进不快。主要是一些施工单位接到工程项目后,不能按实施时间组织施工,少数工程队缺少技术、机械设备,施工人员不足,有的甚至无资质,借靠资质,影响了工程进度和质量。工程建设拆迁拆违工作量比较大。道路桥梁、城市防洪、滨河绿化等工程建设,先要组织力量实施拆迁、拆违、清障等工作,工作量大,周期比较长。系统软环境和机关作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党风廉政建设上不能完全克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上述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建工程项目的整体推进。为此,我们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快改变这种状况,确保各项城建目标任务的完成。
三、下一步打算:
(一)抓组织,进一步推行目标管理。根据今年确定的城市重点建设项目,由我局党委对项目建设实行集中管理,为项目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同时由市政工程、园林绿化、旧城改造等三个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对项目建设实行切块管理,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大项目例会制度的落实力度,将局长办公会与工程例会相结合,定期召开项目例会,随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加大领导力度,通过项目例会,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突出问题,切实督促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序时进度推进项目建设。建立健全项目建设矛盾协调处理机制,科学预测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阻力,提出应急预案,及早制订措施,妥善加以解决,确保工程按计划有序实施。
(一)农村住房重建基本完成。市农村住房重建总户数(含维修加固)为451633户,其中,314989户维修加固房屋已于2008年全面完成;截至2010年6月底,新建的136644户已建成136048户、占总量的99.56%;已入住105672户、占总量的77.33%。314989户、8.7亿元的维修加固补助资金已全部发放到农户;新建补助资金24.013亿元已全部发放到位。
(二)城镇住房重建实现预期目标。截至2010年6月5日,全市城镇维修加固141512套、1537万平方米,已全面完工。全市城镇住房重建42958套、383万平方米,已竣工38769套,建成比例90.25%。全市城镇住房重建有序推进,进展较好,已建成了幸福家园二期、鱼凫新村、慧民苑、水乡人家、子龙安居房等项目。
(三)农村重建“三清一还耕”工作取得初步成绩。灾后农村住房重建已到最后决胜阶段,市灾后城乡住房重建办和各灾区县(市)抓住“三清一还耕”(清理拆除板房和自建过渡安置房、清理废墟、清理环境,宅基地还耕)这个重点,开展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初步成绩。全市共还耕宅基地51752亩,完成任务总量的78.15%;共拆除板房97716套,完成任务总量的64.34%;拆除自建过渡房24276套,完成任务总量的81.64%。
(四)城镇重建突出重点,着力打造特色场镇。目前,龙池、虹口、街子、泰安、西岭、花水湾、三郎等场镇重建已基本完成。突出龙门山脉旅游资源丰富的特点,山地特色旅游恢复较快,龙池、虹口等场镇已接待大量游客。其余场镇正在加快推进建设中,预计9月底可基本完成15个特色场镇的打造。
二、构建科学的城镇体系结构,形成组团式城市走廊带
按照田园式城市形态,全域形成组团式城市群走廊带布局的要求,加快中小城市建设发展。
(一)加快中心城区城市重大项目建设。2010年,中心城区以打通断头路、重要出入城通道及地铁建设为主,完善路网结构和优化道路功能,逐步形成一个以高速路、快速路、主干路和地铁为骨架,次干路和支路为基础,地面和地下交通优势互补、各项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保障公交优先通行,充分重视慢行交通的道路运行系统。目前,机场路东延线上跨红星路南延线立交桥6月底建成通车。一环路西门车站、羊西线、一环路高升桥上路口跨立交桥上已完成项目立项,现正在进行地勘、设计、招投标等前期准备工作,预计2010年7月份开工建设。东客站配套工程纬一路、二路上跨铁路立交桥预计年底完工。中心城区42座人行天桥建设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中心城区打通断头路建设中,长城片区A10线、A11线已建成通车,万石路、劼人路已于5月底建成通车。地铁工程一号已试运行,10月1日将投入运营,地铁二号线正在加紧推进。
(二)整体推进“四大新城”建设。二圈层的六个县城,按都市区“一主四副(四大新城)”的发展思路,按照都市区既连绵式又组团化的布局关系,凡与中心城区直接对接的重大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统一规划,统一计划,统一安排,市和区县二级按分工责任共同实施,实现都市区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大统筹。通过推进川陕路改造、国道317线老成灌路(郫县段)改造、天府大道新会展中心和海洋公园下穿隧道等重大项目,依靠快速出入城通道、城市放射性主干道及地铁、快铁等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路网密度,使中心城区与四大新城连接更加紧密。其中川陕路大天立交桥已于5月8日实现西幅桥通车,东幅桥梁正在进行东幅桥梁管线迁改及下部结构施工。天府大道新会展中心下穿隧道,已完成全部土方开挖和喷锚护壁工作,完成隧道主体6个框架段的底板砼浇筑,预计8月底形成通车能力。海洋公园下穿隧道,已于6月12日完成全部主体结构的施工,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预计8月底形成通车能力。三环路龙潭立交桥、成汉路立交桥预计于8月底建成通车。
(三)以中等城市的发展目标,提升县城建设水平。加强县城建设发展的研究,按照中等城市的规模和田园城市“城在田中,园在城中”的特征,优化县城的城市布局形态;快速改善城市功能和环境质量,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市承载力和辐射力;以高端化发展为方向,加强产业园区建设的服务和指导,形成主导产业明确、各具特色、高端化发展的产业集群。今年市建委支持县城基础设施和特色街区建设项目共计50多个,努力提升县城建设的水平。
(四)提高综合城镇化水平,大力推进重点镇建设发展。重点镇是全域城市群的组团,需要按田园城市组团化形态加快推进重点镇建设。各重点镇立足打破区域界限,在更大的范围发挥带动作用,按照田园城市的形态优化城市规划,优化发展空间,壮大主导产业,实现“三化联动”发展;充分运用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统筹城乡资源、多元化筹集资金,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城镇功能和承载力;运用政策扶持措施,全面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步伐,加强城镇和农村社区管理,提升城镇化质量。上半年,34个重点镇招商引资预计到位资金3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
(五)一般场镇改造全面实施。代市政府起草印发了《关于全面开展一般场镇改造的实施意见》(成府发[2010]15号)文件及6个重要的配套文件,成立了一般场镇改造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全年50个改造镇计划启动实施改造建设项目257个、计划投资25亿元,同时各地还增加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公共设施建设项目,确保年底一般场镇改造初见成效。各地统筹场镇内外建设用地资源,为引进社会资金投入场镇改造做好前期基础准备。目前,金堂县与市小城司进行融资合作,共涉及11个乡镇,融资总额达6.17亿元,已到位资金2.4亿。郫县的花园镇资源优势积极转化为资本优势,引入广东广晟集团整体实施场镇改造。在大力引入社会资金投入场镇改造的同时,各地加大政府性资金投入,支持区位条件较差,难以引入社会资金改造的一般场镇。市一般场镇改造以奖代补专项资金5000万元的补助开始下拨,双流县计划配套资金约5亿元,新都区计划配套资金2000万元,金堂县匹配以奖代补资金1700万元,减免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蒲江县匹配资金注入国有平台公司,为一般场镇融资改造提供条件。目前,市一般场镇改造以奖代补专项资金5000万元的补助已送市财政局准备下拨,改造项目共开工150个,完工80个,风貌改造开工10万M2,道路改造开工80KM,雨水管网下地完工30KM,污水管网下地完工30KM,小三线下地完工25KM,公建配套项目完工20个。
(六)天府古镇整治向纵深发展。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历史文化名镇,加大城镇整治力度,增添配套设施,提高服务功能,改善城镇形象。黄龙溪镇投入上亿资金封闭整治,扩展了文化活动场所和内容,古镇起步区面貌焕然一新;新场镇的整治,政府投资与社会资金投入并举,已初现成效;安仁镇的世界博物馆小镇项目,有序推进;街子镇抓住灾后重建机遇,同步整治城镇形象,受到社会赞誉。加大历史文化古镇古村的发掘和申报,新增添市级历史文化名村2个,目前全市已有历史文化名镇23个(国家级5个、省级10个、市级8个),历史文化名村3个。
三、按照现代田园城市历史定位,积极促进农村加快发展
充分注重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在加快城镇体系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我市农村四大基础工程之一,是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的综合性项目,通过土地综合整治,推广运用灾后重建的政策措施,强化统筹配合,全市确定了21个结合土地综合整治实施农民集中居住区的点位。建立和运用好农房建筑设计方案图集库,提高农房建筑设计水平。拟2010年入库600个农村居住区项目方案,300个农房建筑单体方案。目前已落实资金100万元,启动该项工作。按照《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强管理力量,今年已下拨资金160万元,用于村镇建设质量安全协管员队伍建设;加强项目的设计指导和工程监管,确保“四性”的落实。目前,全市启动21个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均完成项目规划设计,大多数通过审查,一部分正在修改完善。其中金堂三溪镇、蒲江县大兴镇米锅村、新都区军屯镇静平村、都江堰柳街镇鹤鸣村、郫县花牌村、双流县永安镇、三星镇、大邑县安仁镇三河村等点位已动工,开工面积达45万平方米。
(二)增强川西林盘保护和整治利用力度,充分展现田园城市的特色。根据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和城乡统筹发展示范线、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以及城镇周边,以“连线成片,聚点成群”的思路,优化川西林盘保护点布局,通过聚居林盘配套设施和环境整治、农房改造,改善林盘人居环境,引导农民多种形式集中,传承和突出特色。今年按照田园城市建设的发展要求,完成全市林盘保护利用规划的优化调整,继续筛选确定一批整治利用试点示范点,加强林盘示范项目的指导和支持。目前,均已启动实施,其中纳入今年民生目标的50个林盘整治已完成27个,其余均已开工,正在建设。
(三)已建成农民集中居住的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日趋完善。2009年市、县二级设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专项资金,完善已建成集中居住区配套设施建设。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今年继续支持各区(市)县全面完成已建成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基础设施完善。
(四)结合“198”功能区建设,推进中心城区新型社区建设。继续强化对中心城区新居工程建设的指导和协调,加快新居工程和新型社区产权办理,结合198功能区建设,指导五城区完善新型社区建设方案。目前,117新居工程在建249万平方米,198新型社区在建267万平方米。
四、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
(一)扎实抓好出入城通道治理。按照市环治办《关于印发<市中心城区主要出入城通道环境容貌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成环治办[2009]108号)文件要求,我委立即召开了出入城通道环境容貌专项治理(以下简称容貌治理)动员会,对容貌治理工作内容及相关要求做了周密布置和安排。其中涉及中心城区的,安排市建筑设计院和中心城区建设局对10条进出城通道沿线从三环路至所在行政区范围容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摸底,并及时开展容貌治理行动,有的区还进行了除10条进出城通道外的延伸治理;各郊区(市)县结合林盘整治、农房风貌整治等积极做好所涉通道环境容貌整治工作。通过半年的治理,成灌高速、成彭高速、成温邛高速、成青快速路、城南高速、成绵高速和成渝高速等重要出入城通道两旁的广告、建筑立面都等到了有效治理。
(二)继续推进特色示范街和外环生态带建设。今年前确认锦江区东大街、新开街,成华区新鸿南路、建设南新路,金牛区老成灌路西门车站至金牛宾馆段、锣锅巷至一环路段,青羊区琴台路、锣锅巷至一环路段,武侯区玉洁东街、红瓦寺街,高新区肖家河北街、紫荆南路12条特色街道打造。其中,琴台路采用传统复古手法,与宽窄巷子连成一片,交相辉映;老成灌路西门车站至金牛宾馆段将以城西老商贸圈到生态田园城市的自然过渡为主题,充分展示国宾礼都的风采;锣锅巷至一环路段对该区域内的佛禅文化、商贾文化及水文化进行了有机整合与统一,展现了该区域的历史底蕴及人文气氛;东大街再现金融街风采。目前已完成了五个城区10条特色示范街区设计方案的审查把关,全面进入实施阶段。外环路生态带建设上半年共完成房屋拆迁392.4万平方米,占拆迁总量的53.8%。并在去年已完成绿化建设3880余亩的基础上,11个区(县)明确了本年度的三项绿化工作重点任务:1公里示范段、50米固定防护林带、300亩景观节点,已完成选址,正进入方案设计工作,部分区(县)已正式实施。同时由市建委实施的成南、成渝立交桥区域绿化改造,成龙路立交区域绿化建设基本完成,面积共约23万平方米。
(三)推进绿地清理和建设。新增10个1000平方米以上的绿地目标,已完成8个公共绿地的设计方案评审,进入实施阶段。其中兴光华公司已全面完成了青羊区苏坡乡88亩的公园建设。对我市五城区和高新区建成区范围内的公园及公共绿地现状情况进行了联合检查。中心城区绿地清理目标,我委牵头普查城市公园、历史文化公园、街头绿地、小游园广场、滨河绿地、高压线走廊绿地,重点检查了82个公园绿地,其中公园27处,公共绿地55处。查处餐饮场所(含茶铺、咖啡吧、大排挡等)、停车场、网吧及其他经营性建筑侵占绿地的行为165余处。
五、以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为重点,加强建筑市场监管
(一)建章立制,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出台了《市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市关于对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整治强化监管的通知》;拟定《市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办》(征求意见稿)、《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在全市建设施工现场生活、办公区,项目出入口区域实施物业化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投诉处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着手《质量监督细则》的修订工作,制度建设为进一步规范质量安全及施工现场监督管理夯实基础。
收稿日期:2010-06-14
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城镇污水处理好氧污泥颗粒化技术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08C23083)
作者简介:刘金生(1961―),男,河北徐水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保护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944(2010)07-0139-04
1 引言
城市与乡村之间从对立、分离到开放、协调,最终走向融合,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历史趋势。目前发达国家基本进入城乡一体化阶段,而我国由于种种原因,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十分突出,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2003年6月,浙江省在全省农村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计划用5年时间对全省1万个村进行全面整治,并把其中1000个左右行政村建设成全面小康示范村[1]。农村生态环境是浙江省生态省建设的主要细胞工程,其基础设施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由于农村生产力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区域差异明显、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农民生活水平较低以及农村生活方式的城市化、环保基础设施落后等原因,农村生活污水设施的建设面临着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严峻考验,建设任务十分艰巨。本课题组成员对浙江省内的11个地区、159个乡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情况进行了一年的实地走访、调研,经过数据分析、比较,总结归纳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存在的系列问题,为浙江省政府新农村建设决策提供了可借鉴的依据。
2 生活污水处理区域分布状况
2.1 从经济情况分析生活污水区域分布
在被调研的159个村庄中,处于平原地区的村庄106个,占被调研村庄总数的66.7%;处于半山区的村庄26个,占被调研村庄总数的17%;处于盆地的村庄17个,占被调研村庄总数的11%;处于海岛和山区的村庄各5个,各占被调研村庄总数的3%。从村庄所在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看,经济发达地区的村庄占85%,欠发达地区的村庄占15%,但对于山区及海岛地区而言,所调研的10个村庄均为欠发达地区。由于大多数村庄集聚分散在山区、半山区、盆地、海岛等地,因此,此区域农村生活污水普遍存在排放分散、难以收集、难以集中处理等现象。调查发现,除少部分城乡结合村庄基础设施统筹建设纳入到污水收集管网,大多数农村的生活污水均通过化粪池简单处理后直接排放到自然水体,图1为调研村庄具体地形分布图。
图1 调研村庄地形分布图
2.2 从人口居住情况分析生活污水区域分布
截止2006年底被调研村民人口情况统计分析,被调查村庄的人口分布见图2、图3。调研村庄的平均村民人数1760人(其中人数最多的为湖州南浔区水口村4953人、最少的为三都镇渔业村185人),平均户数541户。从地区分布看,以宁波市的村庄规模最大(平均2220人、844户),衢州、丽水、金华等地区的村庄规模相对较小。尽管受所处地区、村庄主导产业等因素的影响,被调研村庄的经济收入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作为省级小康示范村,人均10322元的年收入水平远远高于人均年收入7335元的全省农村平均水平。省级示范村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比非示范村建设在资金及管理上更容易。
图2 被调查村庄平均常住人口(人)
图3 被调查村庄平均外来人口(人)
2.3 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分布
在本次调研的159个乡村中,污水处理设施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有113个,占被调研村庄总数的71.1%;在建和未建污水处理设施的村庄有46个,占被调研村庄总数的29.0%。在113个已建污水处理设施并投入使用的小康示范村中,共有82个(占72%)村庄采用集中式处理方式 进行污水处理,29个(占26%)村庄采用分散式处理方式,而采用纳入城市污水管网进行污水处理方式的村庄只有2个(占2%)。多数村庄采用的是“格栅-沉淀池-生化厌氧池-出水”的集中处理方式,部分村庄采用流程相对简单的“沉淀-过滤-排放”的分散式处理方式。从经济条件、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集中式处理方式并不适合所有村庄。从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看,各村平均设计污水处理能力约为107t/d,实际污水处理量89t/d,能基本满足农村生活污水的日常处理要求。其中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的平均设计污水处理能力为79.4t/d,实际处理量平均为58.4t/d;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处理能力118t/d,实际处理量92t/d。在经济发达地区,随着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农村居住人口不断增多,所产生的农村生活污水也随之增加。调研发现:在被调查的159个村庄中,能确定污水水质情况的有29个,处理后污水水质指标,除了BOD5之外,其余指标均能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二级排放标准。
表1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基本情况
村庄数量所占比例%
处理方式处理能力处理方式和技术适用地区
8272分散处理相对较差无动力厌氧污水处理技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农民及村集体经济较弱或地形条件较复杂
2926集中处理相对较好化粪池,沼气池,人工湿地等经济条件较好、村庄分布集中
22纳入城市管网出水最好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城市边缘(不超过5km)
注:文中所指的集中式处理指的是10户以上居民集中处理生活污水的方式。
2.4 生活污水处理资金投入情况
调研显示,被调查村庄平均每村生活污水设施建设的投入建设资金73.1万元,资金来源主要是以村集体经济和财政支持两种方式。省财政投资约占5%,县市财政投资约占23%,乡镇财政投资约占3%,村集体经济投资约占64%,村民自筹约占7%。目前农村生活污水设施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为村庄自身,即村庄集体经济的实力,资金到位是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成败的关键。从建设资金构成的地区分布情况看,杭州、金华、衢州、温州、台州、绍兴、湖州地区等地村庄的村集体或村民自筹资金的出资比例都超过了50%,许多地区甚至超过了80%;而舟山、丽水、宁波、嘉兴等地区则主要以财政支出为主。从经济层面上看,分散处理方式的费用稍低,但优势不明显。人均收入较高,村庄集体经济实力较雄厚的村庄,在理论上可以采用化粪池、沼气池、人工湿地等集中处理设施,甚至可兴建小型污水处理厂或纳入城市污水管网处理,达到比分散处理更为理想的效果。但处理方式的选择,仍然受人口集聚规模、污水的数量与类型、村庄所在的位置和地形、以及环境容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3 新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环境管理、污染治理与人口规模适应问题
农村聚居点环境问题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于城镇发展,与快速推进的城市建设和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相比,农村的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和社会发展明显滞后。
(1)村庄建设规划滞后,“散、小、乱”问题比较突出。村庄布局散、规模小、建设乱。一些地方的村庄布局缺乏规划指导和约束,农民建房缺乏科学设计,有新房无新村、环境脏乱差等现象普遍存在[2]。浙江省有超过4万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又有若干个自然村,有的行政村的自然村和居住点多达几十个,村庄布局分散,不仅造成了土地利用率下降,还增加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成本,影响了社区服务业发展。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010年7月
绿 色 科 技
第7期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脏、乱、差”问题比较突出。由于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组织掌握资金不足,村庄管理程度下降,村庄公共服务滞后于新村建设,其中生活污染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尤为滞后,造成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显著劣于城市。
3.2 污水处理设施问题
小康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率(71.1%)大大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16.06%),建设成效卓越。但是从全省农村看,仍有约2.4万个行政村未建污水处理设施,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任务仍十分艰巨。
3.2 处理技术与环境要求问题
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是为了改善农村环境,因此农村环境是否能得到真正改善是选用污水处理技术的重要标准。从多数村庄的污水处理效果只能满足二级排放标准可以推断,一些村庄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只求设施有无、不求环境好坏的思想,致使处理效果不理想、环境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此外,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发展的不成熟也是导致处理设施选用与环境要求不协调的原因之一。因此,需要尽快出台有关农村污水处理的相关技术标准,以规范农村污水处理的方式与技术规范,保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后的环境要求。
3.3 污水处理资金问题
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维护等费用少则上千,多则需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资金。调研显示:采用分散处理方式,人均投资约为500元/人,年维护费174元/人;采用集中式处理方式,人均投资约为734元/人,年维护费263/人。村庄集体经济本身非常薄弱,让农民自行负担这些资金较为困难。因此能否切实解决农村污水处理的资金问题,不但涉及到设施能否建成,更涉及到设施建设的质量和运行效果等问题。
3.4 管理人才与制度问题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维护需要有一支专门的管理队伍。从目前的情况看,许多地方并没有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已有的专门管理机构也远远不够完善,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由于队伍建设与管理的不完善,导致农民生活垃圾投入排放水体、畜禽养殖排泄物与生活污水混杂、农村工业污水偷排、污水处理不彻底、处理后污水回收利用率低、污水处理的相关档案管理凌乱等等问题。因此,各级政府需要切实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管理机构与管理队伍建设,并尽快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4 对策及建议
4.1 加强地方组织管理、建立协调反馈机构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是一项集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工作,也是新农村建设中任重道远的重要工作。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涉及到的部门多、范围广、情况复杂、难度大,因此需要成立以村为单位的地方组织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建设、农办、环保、农业、财政、卫生、科技等部门职责。建立协调反馈机制,进一步明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建设目标,完善目标考核责任制度。
4.2 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编制,促进生活污水建设整体水平提升
目前,浙江省新农村村庄规划编制正在进行,但许多在编的村庄规划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规划深度不够等,致使村庄污水处理设施的用地无法得到保证、排污管道的建设与道路建设不合拍,建设中村庄道路被随意破坏等现象仍十分普遍。污水处理方式的选择与村庄布点规划等也常常有所脱节[3]。因此,要切实加强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规划编制的指导工作,根据不同村庄所处的区域条件,合理选择生活污水处理方式,布局收集管网和处理设施,加强科研投入力度,激励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开展农村污水对策研究,加大新处理工艺的实验和开发力度。尽快出台全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指导意见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标准,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适用技术研究和推广,提供一批投资少、能耗省、资源综合利用率高、维护管理方便、实用性强、操作简单的污水处理技术,供农民选择,确保农村环境的改善要求,促使农村生活污水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4.3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寻求社会资助渠道
(1)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财政向农村倾斜的政策导向。设置村庄污水设施建设与管理的专项资金,采取实物、资金、贴息等多种方式扶持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加大对集体经济薄弱的欠发达地区农村的资金扶持力度[4]。
(2)鼓励和支持企业、个人、社会团体等以各种方式参与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提供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支持。倡导村企结对建设活动,营造新农村污水处理建设的良好氛围。
(3)多方配合扶持建立乡镇企业和农村聚居点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从财政、税收、信贷、价格等渠道制定优惠政策,降低乡镇企业和农村聚居点的污染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成本,为专业污染治理公司留出足够的市场化条件下的生存空间。
4.4 实施人才培育工程,健全管理机构和队伍
污水处理设施的规划、建设、运行和管理,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和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管理队伍。目前我省存在农村环保和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专门技术人员等问题。因此,当务之急是建立和健全相应的政策,完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管理机构。同时,要努力提高镇村干部的技术素养,拓展人才培养渠道,鼓励大学生下农村,并有计划地把镇村干部和技术人员选送到大专院校进行专业技术培训。
5 结语
浙江省现有行政村32449个,自然村115256个,农户10747066户,全省常住人口为4976万人[5],具有数量多、规模小、集聚散、地形杂等特点。要全面把握浙江农村污水处理的实际情况,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的投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式的选择,也应按经济发展水平、资金条件、人口集聚规模、污水的数量与类型、村庄所在的位置和地形以及环境容量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
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要遵循“分步实施、分类对待、有序推进、科技创新”的原则,对不同区域地形条件、污水水质和规模的村庄进行分类对待,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针对农村实际情况,加大新的处理工艺的研发力度,加快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村环境。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可继续通过小康示范村等各类“示范工程”的开展,解决目前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和技术处理上的一些难点,为其它村庄带来示范效应。加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宣传工作,带动周边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中村民的积极性,提高广大农民的环境意识,从点到面,逐步推开,稳步推进。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浙江省才能真正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环境整治村,才能全面完成省政府制定的目标任务。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统计年鉴――200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2] 朱宏兰,高伟生.我国乡村城市化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J].环境科学进展,1998(4):80~84.
[3] 陈海霞,高广德,高 婷.浙江农村水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7):95~96.
[4] 罗 艳,王莉红,王卫军,等.浙江省农村水污染成因与防治对策探讨[J].农机化研究,2006(9):196~197.
Province in Zhejiang the New Village Construction Live the Dirty Water
ProcessingPresent Condition and Counterplan Research
Liu Jinsheng
(Zhejiang constucts an occupation technical college, Hangzhou311231,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