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大全11篇

时间:2023-12-25 10:35:3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篇(1)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社会发展已经进入转型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是关键。国有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的中坚力量,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过程中,应该勇担重任、敢于作为,成为引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导力量。

国有经济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

国有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既有一般的经济作用,也有转型中的特殊作用。

一般作用。国有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起主导性作用。首先,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对国民经济的控制上。目前,关系国家安全、重要公共产品供给、自然垄断的行业以及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和支柱产业都控制在国有经济领域,而这些行业关系到社会的基本运行和经济的平稳发展,因此可以说国有经济把握着我国的经济命脉。其次,国有经济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对社会资源配置进行调控和管理,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自身的调控功能是按照经济规律发挥“看不见的手”的基础性作用,而国有经济则是通过制订计划、产业政策、财政和货币政策、法律规制以及行政手段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国有经济的宏观调控主要作用是掌舵社会经济整体的发展方向,对市场的总供给和需求有所控制,弥补非国有经济功能上的不足。比如,国有金融机构可通过货币、信贷、利率等金融手段政策对社会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进行调控。在遭遇金融危机时,国有银行通过金额巨大的投资来刺激社会经济发展,从而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国有经济的宏观调控对于保证国家经济稳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特殊作用。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随时代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期,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又有了新的变化,它在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一是带动作用。我国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二者虽然都在经济体制范围内,但国有经济还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而这种责任又是由国家赋予的,在某些特殊时期,国有经济的社会责任功能是高于其盈利性的经济目标的。在社会经济转型期,各方面处于不稳定状态,此时国有经济更要起到身先士卒的带头作用,对新的经济发展形式进行大胆尝试,并以先试先行的经验刺激社会经济发展。2001年至2008年间,我国国有经济对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从17606.97亿元上涨到53024.32亿元,逐步加大的投资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带动作用。在历次的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国国有经济都保持了较为稳健的状态,这为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挥了极大作用。在金融危机中,国有企业还担负着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将国民经济从金融危机的低谷逐步带向稳定和复苏,从而保证了我国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打击下,仍能保持稳健的发展势头。

二是辐射作用。国有经济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始终保持主导地位,能够对我国其他性质企业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应该利用国有经济这一特性,积极发挥国有经济的影响力,使之对其他性质企业产生辐射作用,促进社会其它性质企业在国有经济的影响下主动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国有经济的这种辐射作用已经被各级政府充分重视,比如地区省市在进行招商引资时极力邀请国企,并希望利用国企的实力、影响力和辐射力来带动地方企业的发展和转型。

国有经济发挥主导性作用的优势

首先,国有经济实力雄厚,为其主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物质基础。在中国企业500强之中,国有企业占据了大多数,在2013年的中国500强企业名单中,国有企业有310家,占到了总量的62%,其在资产总额与营业收入上也占据了绝对优势。这表明我国的国有企业始终把握着国民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主导性作用,能够在关键领域发挥自身的领导力和影响力,因此其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生产方式等方面能够对其他企业起到带动作用,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载体。

其次,国有经济作为创新的主体,引领科技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近年来,国有企业加大对科技研究的投资力度,据统计,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的国有企业中设立研发机构的占比11.6%,其中研究与发展的经费投入为467.8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近41.4%,而且国企的研发投入在数量和强度上都要高于私营企业和集体企业。大量的科研投入也为国有企业带来了丰厚的科研成果,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国有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21.4万项,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导力量,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提供了科技动力支持。

最后,国有企业在“走出去”战略中发挥主导作用,起到领军作用。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要想在国际竞争中保持发展实力,必须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海外市场与资源的开拓与开发。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是海外投资的主力,据《2011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截至2011年年底,在中国非金融类对外投资存量中,国有独资企业占63%。其投资方向逐步从单一的能源、资源开采领域走向多元。这种走出去战略,不仅为中国发展提供了能源和资源,还带动中国技术、劳力、设备等走入国际市场,为国内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国有经济发挥主导性作用的难点

我国的国有经济在政府支持下迅速发展,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以及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经济旧有体制下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调整和改革,才能使其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国有产权的政府及其问题。国有制作为公共产权的国家制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国有经济是以强制性国家政权为依托的关系,并不需要得到作为初始委托人的全民授权;二是人在获得委托权后,其不仅具有公共财产的控制权,还具有剩余索取权,而且这种委托关系的维护是以剩余索取权不可转让为必要条件的,而初始委托人则是通过国家再分配渠道来获取国有资产收益的其他剩余收益;三是由于国家概念的抽象性,政府成为公共产权的行使者,政府在逻辑上成为国家的选择,相应地,公共财产的控制权和剩余收益分配权由等级制来界定;四是政府进行公共产权的运作,其最大目标并不一定是利润的最大化,目标具有多元性。

我国国有产权的委托问题在于委托人与人之间效用函数不一致以及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巨大成本。作为初始委托人的全民,期望在国有资产的运作下带来自身福利的最大化。而政府作为人,其目标却具有双重性:一是要促使租金最大化,完全产权结构竞争与合作的规则;二是要实现社会总产出的最大化,在确定规则的情况下降低交易成本,最终达到税收增加的目标。但这双重目标在实践过程中却存在着动机冲突,政府要想实现社会总产出量的最大化,必然要实现产权的高效率,这使得政府具有改善产权结构的动机,但当政府要想实现租金最大化的第一个目标时,其必须通过歧视性的政策来维护低效率的产权结构。由此可见,初始委托人的目标与政府这个委托人之间存在冲突,导致最终结果是生产资源被低效率配置,初始委托人的利益受到损害。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模式的弊端。庞大的国有资产使国家不得不建立一个纵向授权系统来完成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而且为了保证国有资产正常运作,国家必须建立一定的监督机制,但目前我国的国有资产监督系统并没有解决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政企不分的问题。

在委托关系中,委托人在满足委托约束条件的前提下,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且委托人本身是风险的中性者,具有监督人的积极性,委托人可以行使退出权以此来转让剩余索取权,从而起到惩罚人违约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目前我国的国有资产监督机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国有资产的出资人角色并不明确。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可以代表国家行使国有资产出资人权利,与此同时,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这些法律规定没有明确出资人角色,且在具体的运作中,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与其他政府部门并无本质区别。二是委托者与者在国有资产运作中的效用函数不一致,导致国资委的行为异化。作为委托人的政府,其目的是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而国资委作为人,除了担负起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责任外,还要考虑部门利益,包括权力、地位、声望以及规模等。制度设计的矛盾与缺失,使得我国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中出现了“谁来监督监督者”的问题。三是目前国有资产中委托人与人之间仍然具有行政上下级关系,难以形成真正的监督和约束。

国有企业治理机制的弊端。现实中,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普遍存在委托问题,但国有企业自身的特殊性使之在委托中面临更加复杂和特殊的问题。在国有企业的委托关系中,委托人一般为政府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但其在法律上有定位不清、权限边界模糊的问题,这容易导致出现两种状况:一种是委托人对国有资产处理并没有足够重视,从而出现管理上的缺位;另一种恰恰相反,委托人过度重视国有资产管理,出现委托人对人干预过多甚至侵犯人的越位问题。此外,在国有资产的治理上还存在委托人与人信息不对等的问题,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对企业的信息掌握得更加全面,而委托人获得国有资产的信息往往是间接的,其获得的信息内容也具有片面性,甚至会出现人故意向委托人隐瞒国有企业信息的情况。而人往往利用自身具有的授权与信息优势,产生在管理经营中的渎职等机会主义行为,甚至为了自身获取更多利益而侵蚀国有资产。

发挥国有经济主导性作用的建议

正确处理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存在利益博弈。地方官员升迁与当地经济政绩挂钩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地方积极推进经济建设。大量的投资是实现地方GDP增长的最简单直接的方式,但这种发展是粗放的,实践中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新时期,国家鼓励推动经济、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必然期望国有企业在实现发展方式转型方面有所作为,这就导致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存在利益分歧。要改变这一状况,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减少政府以奖励方式推动地方政府进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行为,代之以完善政府监管机制,最大程度压缩权力寻租空间,减少地方政府在国有企业运营中的非生产;二是严惩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国有企业,增加国有企业保持传统发展方式的成本,优胜劣汰,促使国有企业尽快转变发展方式。

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制。为促使国有资产更好地主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建立严密而有效的国有资产监督机制,要需要考虑到国有资产的特征、运用方式与目标等,实现差异化监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针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国有资产制定相应的监管条例,细化监管法律法规,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形成一套完整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实现国有资产监督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系统化。其次,明确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改变以往政企不分的状况,使市场在国有资产的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国有企业适应市场规律,防止国有资产陷入权力寻租而受到侵犯。再次,解决国有资产监管中的监管权分割问题,逐步探索建立一套能够覆盖所有国有资产的监督体系。最后,将国有资产的监管从实物形态向价值形态转变。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原本以实物为监管方式的国有资产监管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形势需要,因而要以监管资本为主,加强对国有资产资本的管理,这也就意味着要改革国有资本的授权经营体制。根据当前的发展形势,可逐步推行“国资委―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生产经营企业”三级管理模式。要发挥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主导作用,首先要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这将为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提供基本条件。国有企业担负的重要社会责任,决定了国有资本的运营投资主要服务于国家战略,国有资本投入行业关系着国家安全与国民经济发展命脉,要重点发展具有前瞻性的战略产业、支持科技进步、保护生态环境等,这些行业都需要国有企业进行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升级。

推动国有经济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技术创新的转化平台,代表着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其技术的创新与转化能够给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带来深刻变革。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和渗透性,其产业发展能够带动相关基础产业研究的技术突破,进而扩散到相关行业,引起整个产业的技术革新,这必将淘汰传统生产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至关重要的,但其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方式,也存在资金不足、技术不完善、市场不成熟等情况,面对这些问题,需要国有资产给予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大力支持,使国有企业发挥其自身影响力和控制力,促进战略新兴产业稳定快速发展,主导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篇(2)

中图分类号: F120.3;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2-0087-06

一、引言

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不仅是一个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也是一个经济增长方式不断转变的过程,还是一个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改革开放之初,以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以承包制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生产经营机制改革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但并没有立即导致产业结构的调整。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逐步推进,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逐渐向新的增长方式转变以适应市场化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传统的产业结构逐渐向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演变。短期内,经济增长变动程度大于产业结构的变动程度,即经济运行中的周期性(business cycle)与非周期性波动程度高于产业结构的转换程度。经济增长方式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具有互动互补效应(complement effect),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需求诱致和技术促进两个方面影响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进程。研究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效应,能够为政府部门的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中国转型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相关关系一致为学术界所关注,发表了一系列与此相关的有价值的研究文献(赖明勇等,2005;沈坤荣,1999;李贺军,1999)。一些学者通过对以Solow 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模型进行内生化处理以研究人力资本、需求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R.M.Romer,1990;G. Grossman and E.Helpman,1991),还要一些学者以开放经济、资本流动为背景研究中国经济增长态势问题(课题组,2004,2005),另一些学者则从经济周期波动角度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态势(刘金全、张鹤,2003)。但以中国经济转型为背景,系统研究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与技术影响效应的系统研究文献仍嫌不足,本文试图弥补这一研究领域的某些不足。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二节分析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突出特点,第三节分析转型期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特点,第四节分析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诱致效应与技术促进效应,第五节是结论。

二、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历史演进特点

自从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迅速,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成长速度最快的开放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增长较大地改变了世界经济增长的格局,对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更为显著。根据联合国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1978-2004年间,中国经济增长最高的1984年达到15%,最低的1990年为2.7%,宏观经济整体保持持续增长态势,但增长的波动性较为明显,如下表所示。

资料来源:/unsd/snaama/selectionbasicFast.asp(联合国统计部门网站,2006年11月21日访问)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从1992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长的波动性有所降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逐渐提高。如下图所示:

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随着经济运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经济增长方式处于不断的调整与变化之中,逐渐由粗放型向集约型与知识型转化,由非均衡高速型向非均衡、可持续、稳定型转变。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和知识型转化。在转型初期,通过增加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和规模,最大限度地动员社会存量资源,提高社会总产出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必然造成生产要素大量投入和消耗,甚至破坏生态环境,浪费资源,而经济效率提高较慢。经济高速增长必然带来生产要素供给紧张,整个宏观国民经济绩效难于得到根本性提高。粗放型经济增长还会使原材料、能源等的价格全面上涨,引发通货膨胀,使宏观国民经济过热运行,增大了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和风险,不利于经济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一系列治理整顿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宏观经济过热运行状态有所缓解,宏观经济实现了软着陆,过高的通货膨胀率降低,经济运行的泡沫成分减少,靠增加生产要素及相关经济资源投入支持经济增长的状况有所改变,宏观经济运行绩效逐步提高,制约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及相关经济资源的瓶颈有所缓解,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渐向集约化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第二,经济增长方式由非均衡高速型向非均衡可持续、稳定型转变。在计划经济时期,受平均主义思想的影响,使各省区市保持相对平衡的经济增长是中央政府的追求目标,在转型初期,各经济区域逐渐摆脱命令计划的束缚,充分发挥优势,都实现了较高速度的经济增长。但各区域由于资源禀赋、历史基础、区位条件、所享受到的优惠政策不同,呈现出非均衡增长态势。在20世纪80、90年代,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差异明显,东部沿海特别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的经济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同时,国民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周期性明显,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可持续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国家加大了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力度并适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加之我国成为WTO新成员国,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步伐加快,国民经济进入中速增长阶段。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东部沿海开放地区享受到的特殊优惠政策日益扩散到中西部地区,各经济区域、各行业经济增长的非均衡程度有所减少,虽然各经济区域增长与发展差距仍然存在于某些发展阶段,某些经济领域还有进一步扩大趋势。

随着知识、技术、信息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投入要素和影响因素,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知识化、技术化、信息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伴随着全球性新经济的逐渐形成、完善、传播和不断发展,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的网络化、信息化、知识化特征将更加明显,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将逐渐由新经济增长发式所取代。同时,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减弱,经济增长周期性明显,但经济增长的非均衡状态仍然存在。随着各经济区域之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深化、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增长的相互协调程度也相应提高。宏观国民经济增长进入非均衡中速发展阶段。

三、转型期中国产业结构变迁特点

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根据联合国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农业、牧业、林业和渔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从1978年的28%下降到2004年的15%,除了采矿、制造业和公共事业、建筑业、批发、零售、餐饮和酒店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通信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发展迅速,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78年的12%增加到2004年的17%。如下所示。

可见,中国经济的转型过程,也是一个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过程。上表数据可以用下图更为形象地表示:

图2 经济转型时期中国的产业变化从上面的表和图可以看出,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也始终处于不断的调整与演变之中,传统产业结构逐渐向新型产业结构转变,产业结构逐渐轻型与开放化,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市场逐渐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引导力量。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 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与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经济发展差距,属于追赶型经济。我国在追赶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并不是重复地经历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每一个发展阶段,必然要利用后发优势,跨越经济发展的某些阶段,实现跨越式发展。在这一追赶型跨越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速度也会相应加快,产业的生命周期会越来越短,新兴产业出现的速度越来越快,传统产业退出市场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事实上,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的另一重要原因在于我国市场化转型的日益深入,全球性的电子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与传播,以及市场化条件下供给推动型、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都使我国经济在转型过程中,缩短了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生命周期,表现为产业技术寿命周期、制度寿命周期、经济寿命周期的缩短。一方面为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也使传统产业更快地从市场中退出。

第二, 重型产业结构逐渐向轻型产业结构转变。在计划经济时期,钢铁、机械制造、石化、能源开发及相关军事工业等重工业是我国优先发展的重点项目,农业、轻工业的发展比较缓慢。在转型初期,重工业比重过高,轻工业不发达,农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自20世纪80、90年代以来,在第二产业得到充分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第一产业也得到了加强,重型产业结构逐渐向轻型产业结构转变。电子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传统产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以信息化带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进而实现产业化成为政府推动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手段,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传统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日益萎缩并逐渐退出市场,呈现出新旧产业更替的新趋势,电信、金融、保险等服务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轻型化处于进一步发展之中。

第三, 封闭型产业结构向开放型产业结构转变。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外开放刚刚起步,产业结构的封闭程度仍然很高,一些产业特别是战略性的支柱产业仍处于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控制之下。随着对外开放程度和市场化进程的深化,高度封闭的产业结构逐渐得到改变,一些外商独资、合资、合作企业的出现,加大了产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大而全、小而全的产业结构状况有所改变。由于实施梯度推移的对外开放政策,各经济区域、各行业的对外开放程度也明显不同。加之“重复建设”、“地方保护”等行为的存在,使得我国源自计划经济体制的封闭型产业结构在向开放型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中存在着地域空间差异和行业差异。相对而言,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的对外开放程度高于中西部地区。21世纪以来,我国作为WTO新成员国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原来相对封闭的产业结构将会被完全打破,产业间的跨国分工与合作将成为经济开放的重要部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演进将更多地受全球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跨国转移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和演进的跨国转移成为开放经济的重要特点。

第四, 政府推动型产业结构调整向市场调节型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在转型初期,市场力量不强大,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拥有较强的资源配置功能,仍然是经济发展的主导性推动力量,政府不但是对外开放与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发动者和推动者,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推动力量,政府推动型产业结构调整仍然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形式。政府推动型产业结构调整最为典型的是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与重组,“关、停、并、转、迁”及“上市”、“改制”是重要手段。随着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市场逐渐成为我国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力量,传统产业改造与新兴产业产生都更多地受市场供求力量、价格波动和市场竞争的影响。相应地,转型经济中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和深入发展,一些原来属于政府的资源配置与经济调控权逐渐转移到市场,政府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和影响力日益削弱。市场调节型产业结构调整方式将最终取代政府推动型产业结构调整方式。

简言之,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国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逐渐由重型向轻型化转变,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政府推动型产业结构调整向市场调节型产业结构调整转变。

四、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诱致与技术促进效应

转型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经历了一个由供给推动向供需互动再到需求诱致的过程,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调整了产生需要诱致和技术促进效应。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转型初期需要饥渴和供给不足时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出现投资饥渴和资本主导经济发展的现象。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所造成的短缺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普遍性的供给不足特别是消费品短缺是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讲,短缺正是诱致经济改革与转型的重要动因。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解放受到计划约束的社会生产能力,扩大产品供给特别是消费品的供给能力,以满足处于饥渴状态的社会需求,进而维持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在需求饥渴的短缺经济条件下,由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能力而形成的供给增加能够较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在转型初期,最大限度地动员存量资源,提高社会总供给以满足处于饥渴状态的社会总需求,是实行市场化改革的主要目的,生产经济活动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在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中,资本的稀缺程度最高,资本成为发展生产、经济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不断积累资本、获取资本、转移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国民经济运行中表现出来的资本短缺与投资冲动强化了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中心地位。在此阶段,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整个东部沿海地区之所以能够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关键在于动员了较大比例的资本投向东部地区,资本主导是这一阶段经济增长的又一重要特征。

第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经济增长逐渐转变为供给与需求共同推动型,市场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20世纪90年代,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使短缺状况逐渐得到缓解,在某些领域特别是日用消费品领域出现了结构性过剩,社会总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约束越来越强。供给增长快于需求增长,结构性、阶段性过剩开始出现,经济增长的波动性较为明显,但宏观国民经济仍显现相对平稳状态。在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运行的短缺状况仍然存在,但有支付能力的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同时,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等全国性、地方性公共品需求旺盛,加之政府预算软约束,由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主导的公共品投资冲动成为供给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经济增长逐渐由供给推动型转向供给与需求相互推动型转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和完善,市场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经济增长往往伴随着市场开放和市场容量的进一步扩大。当市场开放程度加深,市场容量进一步扩大之时,国民经济往往呈现出快速增长势头。当市场开放速度放慢,市场容量萎缩时,经济增长便会放慢,甚至呈下滑趋势,这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表现最为明显。由于经济增长市场约束特别是出口市场约束增强,加之通货紧缩,使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市场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

第三,目前,中国经济增长逐渐由供需互动型逐渐演变为需求诱致型转变,技术进步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力量,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需要诱致和技术促进效应。随着中国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生产要素的作用和地位不断变化,经济增长要素由资本主导型逐渐向市场主导型和技术促进型转变,产业结构向轻型化、高新技术化方向发展。需求拉动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需求也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约束。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和社会存量与增量财富积累的增加,短缺经济状况转变为过剩经济,经济过剩成为经济运行的常态,虽然结构性、阶段性短缺仍然存在,但已不构成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技术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依托,技术创新成为扩大市场规模、刺激有效需求、提高市场供给的主要推动力量。

随着中国的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与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应大力推进以投入增长为特点的经济增长向需求拉动和技术促进的经济增长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必须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互协调与相互促进。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逐渐由粗放型向集约型与知识型转变,由非均衡高速型向非均衡、可持续、稳定型转变。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同步,产业结构也始终处于不断的调整之中,产业结构的轻型化与开放化特征明显,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市场逐渐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引导力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需求诱致和技术促进两个方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制订全国性或者地方性经济增长与产业发展政策时,应充分考虑经济增长对的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拉动与技术促进效应。

参考文献:

[1]赖明勇、张新、彭水军、包群. 经济增长的源泉:人力资本、研究开放与技术外溢[J].中国社会科学,2005,(2)..

[2]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国际资本流动、经济扭曲与宏观稳定――当前经济增长态势分析[J].经济研究,2005,(4).

[3]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开放中的经济增长与政策选择[J].经济研究,2004,(4).

[4]刘金全、张鹤. 经济增长风险的冲击传导和经济周期波动的“溢出效应”[J].经济研究,2003,(10).

[5] 沈坤荣.体制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增长[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篇(3)

研究方向:国际贸易、服务经济、谈判等。

主要著作:《科技兴贸战略:外贸跨世纪发展的必然选择》(论文)、《新经济和国际经济贸易》、《知识经济和国际经济贸易》等。

摘要 服务经济是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次新的产业革命,是从技术到产业组织、经营管理、商业模式、运行体制、发展方式的全方位变革,是一次深刻、全面的经济革命。当前,世界经济全面向服务经济转型。随着全球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成为引领创新的主导力量。中国经济要崛起于这一轮的全球化,关键是要在尚未定势的全球服务经济中占据一席之地。发展服务经济成为新时期中国经济的战略抉择。

关键词 服务经济 产业革命 经济全球化 发展现状 基本模式

随着全球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占世界经济比重超过3/5,服务业占发达国家经济比重超过70%、占发展中国家经济比重约为60%;服务业跨国投资占国际投资总额的比重超过2/3;服务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超过1/5。更重要的是,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成为引领创新的主导力量。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轮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席卷世界,两次经济危机仅是这大变革、大调整中的波澜。中国经济要崛起于这一轮的全球化,关键是要在尚未定势的全球服务经济中占据一席之地。发展服务经济成为新时期中国经济的战略抉择。

全球服务经济发展现状与特征

篇(4)

一、县域基本情况

近年来,望城县紧紧抓住“两型社会”配套改革、坚持“融城强县”的发展战略和“工业兴县、园区兴工”的发展方针,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工业经济稳步推进,食品加工、有色金属、能源化工等主导产业取得长足发展,砂石等传统产业得到振兴,工业园区逐渐壮大,农业农村加快发展,科普农业、休闲农业初具规模,古镇建设、观光旅游等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94亿元,同比增长15.5%;实现工业总产值276亿元,增长24%;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7.5亿元,增长2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亿元,增长16.5%。实现财政收入15亿元,增长42.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9075元和9339元。县域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运行良好,经济综合实力连续多年稳居全省三强,成功跻身中部十强、全国百强县行列。

二、国库收入增长特征

望城县国库收入从2006年的9.3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5亿元,国库收入显著增长,收入增长呈以下四方面的特征:

(一)国库收入增速超经济增长特征非常明显。2006-2009年,望城县GDP分别增长15.1%、16.7%、16.1%和16.1%,年均增长16%。2009年,剔除区划调整的乡镇后全县GDP仍达194亿元。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拉动下,望城县国库收入大幅增长。四年来,全县国库收入年均递增31.5%,比全县GDP平均增幅高出15个百分点(见图1:2006――2009年望城县GDP增长与国库收入增速对比)。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国库收入增长中还有许多非经济因素,如税收体制、政策等因素,对国库收入增长的影响较大。而国库收入主要由税收和非税收入等收入构成,税收增长主要由税率、税基和税收征管情况共同决定,经济增长则主要是通过对税基的作用来影响税收增长,经济增长与国库收入增长之间虽不存在直接的数量对应关系,但县域经济增长是拉动国库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对国库收入增长十分突出。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投资的规模、增速及结构变动,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各产业、行业的发展,进而对国库收入产生多重影响。据调查,2006年到2009年望城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49亿元,年均投资总额137亿元,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源于投资的不断增长。投资可以带动生产要素集聚,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增强资金投向行业的综合实力,进而带动其税收收入增加。首先,从财政收入总量上看,随着全县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增长幅度的逐年攀升,财政收入的基数不断壮大,增长加快。2006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0.2亿元,财政总收入9.3亿元,到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77.5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15亿元(见图2:2006-2009年财政收入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比)。其次,从具体税种看,税收增长的投资拉动特征更加突出。以房地产行业税收为例,2009年建筑业营业税和房地产营业税两项收入总额为2.1亿元,比2006年增长91%,两项税收当年新增额为4000万元,占当年新增税收总量的61%,税收增幅高居国民经济各行业之首,是投资增长推动行业税收增长的一个典型例证,成为望城县财政收入跨越式增长的重要支撑。

(三)产业结构调整,第二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的主导力量。在国民经济的三次产业中,各产业所创税收收入不同,目前我国税收主要来源于第二、三产业。因此,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变动对税收收入总量及结构产生重要影响。望城县2006年到2009年三次产业结构数据显示,由2006年的16.7:57.1:26.2调整到2009年的10.2:65.4:24.4(见图3:望城县2006-2009年三次产业结构表)。四年中,一、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6.5和1.8个百分点,二产业比重上升8.3个百分点,在“工业兴县、园区兴工”发展方针的指导下,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2006-200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分别增长36.9%、42%、35.7%和23.8%,年均增长33.9%。200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302亿元,其中规模工业产值216.6亿元。目前,望城县工业已初步形成了以食品医药、机械制造、有色金属、印刷包装、电力能源为主导的优势产业,2009年其产值分别为37.15、16.18、47.55、6.88和17.94亿元,几大支柱产业共实现财政收入为7.5亿元,工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的主导力量。

(四) 经济增长对增值税的稳定增长非常明显。增值税是望城县的第一大税种,在税收总量中占比高达35%以上。增值税的税基大体相当于工业增加值和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增值税的税基与GDP直接相关,因此经济增长对增值税的影响最为明显和直接。在2006年到2009年的四年时间中,从调查中数据显示,望城县工业持续稳定地保持了两位数增长,随着工业经济的不断壮大,增值税税收逐年不断增加,既壮大了地方财政,又增大了地方经济发展对国家的贡献率。增值税收入规模从2006年的2.6亿元增加到2009年划出五个乡镇后的3.3亿元,按照分税制,四年来县级所得增值税分别为0.6、0.8、0.9、0.8亿元,上划增值税分别为1.9、2.3、2.6、2.5亿元,贡献率逐年增大,四年累计为国家贡献9.3亿元。因此,经济的快速增长对拉动增值税增长发挥了一定作用。

三、存在的不足

(一)经济结构不尽合理。2009年的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9.3:68.7(其中工业增加值比重51.8): 22。第二产业比重较大,工业主导地位突出,但作为省会城郊县,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以金融、贸易、服务、旅游、物流等为主的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数较多,对资金和技术要求较高,对环境和资源污染较小,本应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但四年来望城县发展缓慢,难以满足产业间协调的发展要求。“十二五”期间需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持别是现代服务业,迅速提高第三产业在整个县域经济中的比重。

(二)主导产业不够突出。虽然望城县形成了以食品医药、机械制造、有色金属为主导的优势产业,但主导地位还不十分突出,企业之间的关联度仍然不高,尚未形成上、中、下游相互配套的产业链条,产业集群度不高。同时,为工业配套的生产发展也较为滞后。

(三)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大多数企业研发投入较少,研发能力薄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不多,特别是拥有高新技术和核心技术的更少,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对策

增值税主要来源于二产业,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是推动工业增加值及增值税增长的主要因素。营业税主要来源于三产业,其中房地产业营业税发展相对较快,主要是房地产业投资快速增长所致。企业所得税来源于二、三产业,主要决定于各行业的利润水平,由于适当扩大投资规模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投资增长会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企业所得税的增长;同时因三产业各行业附加值和利润水平相对较高,在目前三产业占比相对较低、服务行业征税难度相对较大的情况下,其企业所得税增速及占比均已超越二产业,即较二产业而言,发展三产业对企业所得税增长的正面影响尤为显著。四年来望城县虽然二、三产业比例逐年提高,但仍以二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低于GDP平均增速),鉴于三产业大部分行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具有较大的增收潜力,对扩大税源、增加税收、提高税收增长率意义重大,政府财政应积极扩大对三产业的投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迈向新一轮的经济大发展。

(一)优化产业结构,明确投资导向。重点加强对食品、机械制造、印刷包装等主导产业、高新产业、现代服务业的财政扶持力度,着力优化完善财税扶持政策,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激发企业意愿,提高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与一二产业关联紧密、功能互补的现代服务业和商贸、旅游、住宿餐饮业等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全面提升金融保险服务业地位,充分发挥融资、租赁、理财、创业投资等各种综合性金融服务资源,大力开展金融创新,为地方经济提供广泛的金融支持,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力度,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国库部门要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支付系统平台,积极开辟农业直补“绿色通道”,重点扶持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等新型特色农业发展。完善农副产品加工和批发环节的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服务力度,根据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的要求,按照公司+农户的生产方式,促进自主承担市场风险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通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带动农民增收。

(三)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石。政府相关工作部门要引导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从直接优惠为主转变为直接和间接优惠的综合运用,积极探索设立财政支持自主创新专项资金,出台创业投资风险补偿办法,充分利用财政担保和贷款贴息等有效手段,加大对科技创新、环境保护、节水节能以及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的投入,积极推进科技和信息服务业发展,加快科技和专利技术在传统产业的成果转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四)转变招商引资思路,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地方政府应摈弃以减免税收优惠为吸收外资企业投资的思想,转而注重改善投资、生活环境,提高基础设施水平,以稳定透明的政策制度、公平法治的市场环境、底蕴深厚的城市文化和优秀充足的人才资源作为吸引外资的新优势、新亮点。

参考文献:

[1]夏艳婷“湖南县域经济现状与对策探讨”《现代商贸》2009第7期,82-83页。

篇(5)

连续5年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其实施的目标主要放在刺激投资需求上,也可以这样说,即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所筹集来的国债资金,其政策导向是积极地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来拉动国民经济的适度快速增长。由于我国投资增长主要依赖于政府增发国债和由国债投资而带动的贷款所拉动,社会投资增长则相对缓慢。这种性质的投资,主要是靠政府政策性投资行为的推动,市场机制的内在驱动因素较少。它一方面说明政府主导型的投资增长格局仍未有根本改变,另一方面也反映经济增长对政府政策性投资的依赖过大,社会投资明显不足。由于政府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这将部分抵消财政政策所产生的“乘数效应”。与此同时,财政投资主要是面向基建投资,技改投资明显减少,且银行配套资金的贷款部分,也是以中长期贷款为主,因而造成流动资金的明显不足,即长期资金“挤出”短期资金。同时由于国内大多数企业面临“相对过剩”的市场环境,且它们的创新能力较低,在“低物价、高成本”的双重约束下,绝大部分行业的利润很低。这是当前难以启动民间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因。无论从防范财政风险,还是提高投资效率来说,我们都不能再走政府主导型的投资路子,而是应当在稳定市场的同时,促进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有机结合,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使企业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实现有生命力项目的融资投资。所以,持续扩大投资需求的根本途径,是以增加政府投资来带动和扩大信贷投资,以增加基础产业投资来带动和扩大其他方面投资,最终形成全社会“投资乘数效应”。

伴随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已经成为扩大内需的主要因素,使得连续多年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明显超过GDP的增长速度,使得投资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近40%的水平。与此相对称,消费占GDP比重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连续多年我国居民的人均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GDP的增长速度,这也是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从投资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特点看,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拉动作用是很明显的。但从社会再生产角度看,只有消费需求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的持久的拉动力量。消费启动是以家庭为支柱的消费性需求,投资启动则是以扩大企业投资为支柱的生产性需求。虽然在全部投资中会有一定份额形成居民收入,但这并不会改变投资启动的基本属性,即投资启动主要是着眼于扩大生产性需求。消费需求既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又是社会再生产的起点,投资需求归根到底是由消费需求派生出来的,在消费需求没有明显回升的情况下,投资需求的大幅度回升,只能是行政力量的推动。如果没有消费需求的支持,不能将行政启动转变为市场启动,这种投资增长与经济回升是不会持久的。

2002年1月至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比2001年同期增幅回落4.4、0.1、1.2和1.5个百分点。从市场发展趋势看,国内消费增幅确实出现令人不安的下滑迹象,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2002年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7%,增速同比提高10.1个百分点。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增长8.2%,投入和供给资源的增长明显大于国内消费的增长。2002年4月末,城乡居民储蓄额高达近8万亿元,同比增长15%,其增速远远超出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反映出城乡居民投资和消费倾向降低。2002年4月,全国消费品价格水平同比下降1.3%,是自2001年11月份以来连续5个月同比出现下降。2002年4月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继续下降,同比下降2.1%,是自2001年6月份开始连续11个月出现同比下降。流通环节的生产资料价格下降4.4%,是自2001年5月份以来连续12个月出现下降。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3.8%,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的购进价格下降4.5%,降价幅度继续扩大。所有这些都反映近两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通货紧缩的趋势不仅没有得到缓解,而且还进一步加深。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5年来,宏观经济运行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市场驱动力明显不足,使得投资增长缺乏市场机制的内在推动力。怎样才能使投资需求旺盛起来呢?关键在于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如果没有消费需求的支持,不能将行政启动转变为市场启动,这种投资增长和经济回升都是不会持久的。从中长期看,只有把投资建立在消费的有效需求上,共同拉动经济增长,才能有效扩大内需。消费的拉动历来在我国GDP增长中占居主导地位,消费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可拉动GDP增长0.6个百分点。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调整与淡出

自1998年起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及调整税收政策,更直接、更有效地刺激经济增长,促进社会稳定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它是针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而采取的熨平经济周期的调节措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多久,不能以具体时间界限来确定,只能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和国民经济的运行状态来确定。由于积极财政政策是一种以需求管理为主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它是以国民经济中存在闲置资源为前提,以扩大政府财政赤字和增加债务为代价,不仅受到社会闲置资源有限性的制约,还受到财政承受能力的制约。因而不可能一直实行下去。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必须具备如下几方面的条件:

(一)通货紧缩趋势得到扭转,物价实现一定幅度的正增长,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2002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双双走低。到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已连续7个月出现同比下降,商品零售价格连续13个月同比下降,生产资料价格连续13个月同比下降,这种现象值得人们高度关注。

篇(6)

连续5年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其实施的目标主要放在刺激投资需求上,也可以这样说,即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所筹集来的国债资金,其政策导向是积极地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来拉动国民经济的适度快速增长。由于我国投资增长主要依赖于政府增发国债和由国债投资而带动的贷款所拉动,社会投资增长则相对缓慢。这种性质的投资,主要是靠政府政策性投资行为的推动,市场机制的内在驱动因素较少。它一方面说明政府主导型的投资增长格局仍未有根本改变,另一方面也反映经济增长对政府政策性投资的依赖过大,社会投资明显不足。由于政府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这将部分抵消财政政策所产生的“乘数效应”。与此同时,财政投资主要是面向基建投资,技改投资明显减少,且银行配套资金的贷款部分,也是以中长期贷款为主,因而造成流动资金的明显不足,即长期资金“挤出”短期资金。同时由于国内大多数企业面临“相对过剩”的市场环境,且它们的创新能力较低,在“低物价、高成本”的双重约束下,绝大部分行业的利润很低。这是当前难以启动民间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因。无论从防范财政风险,还是提高投资效率来说,我们都不能再走政府主导型的投资路子,而是应当在稳定市场的同时,促进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有机结合,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使企业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实现有生命力项目的融资投资。所以,持续扩大投资需求的根本途径,是以增加政府投资来带动和扩大信贷投资,以增加基础产业投资来带动和扩大其他方面投资,最终形成全社会“投资乘数效应”。

伴随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已经成为扩大内需的主要因素,使得连续多年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明显超过GDP的增长速度,使得投资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近40%的水平。与此相对称,消费占GDP比重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连续多年我国居民的人均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GDP的增长速度,这也是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从投资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特点看,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拉动作用是很明显的。但从社会再生产角度看,只有消费需求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的持久的拉动力量。消费启动是以家庭为支柱的消费性需求,投资启动则是以扩大企业投资为支柱的生产性需求。虽然在全部投资中会有一定份额形成居民收入,但这并不会改变投资启动的基本属性,即投资启动主要是着眼于扩大生产性需求。消费需求既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又是社会再生产的起点,投资需求归根到底是由消费需求派生出来的,在消费需求没有明显回升的情况下,投资需求的大幅度回升,只能是行政力量的推动。如果没有消费需求的支持,不能将行政启动转变为市场启动,这种投资增长与经济回升是不会持久的。

2002年1月至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比2001年同期增幅回落4.4、0.1、1.2和1.5个百分点。从市场发展趋势看,国内消费增幅确实出现令人不安的下滑迹象,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2002年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7%,增速同比提高10.1个百分点。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增长8.2%,投入和供给资源的增长明显大于国内消费的增长。2002年4月末,城乡居民储蓄额高达近8万亿元,同比增长15%,其增速远远超出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反映出城乡居民投资和消费倾向降低。2002年4月,全国消费品价格水平同比下降1.3%,是自2001年11月份以来连续5个月同比出现下降。2002年4月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继续下降,同比下降2.1%,是自2001年6月份开始连续11个月出现同比下降。流通环节的生产资料价格下降4.4%,是自2001年5月份以来连续12个月出现下降。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3.8%,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的购进价格下降4.5%,降价幅度继续扩大。所有这些都反映近两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通货紧缩的趋势不仅没有得到缓解,而且还进一步加深。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5年来,宏观经济运行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市场驱动力明显不足,使得投资增长缺乏市场机制的内在推动力。怎样才能使投资需求旺盛起来呢?关键在于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如果没有消费需求的支持,不能将行政启动转变为市场启动,这种投资增长和经济回升都是不会持久的。从中长期看,只有把投资建立在消费的有效需求上,共同拉动经济增长,才能有效扩大内需。消费的拉动历来在我国GDP增长中占居主导地位,消费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可拉动GDP增长0.6个百分点。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调整与淡出

自1998年起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及调整税收政策,更直接、更有效地刺激经济增长,促进社会稳定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它是针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而采取的熨平经济周期的调节措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多久,不能以具体时间界限来确定,只能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和国民经济的运行状态来确定。由于积极财政政策是一种以需求管理为主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它是以国民经济中存在闲置资源为前提,以扩大政府财政赤字和增加债务为代价,不仅受到社会闲置资源有限性的制约,还受到财政承受能力的制约。因而不可能一直实行下去。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必须具备如下几方面的条件:

(一)通货紧缩趋势得到扭转,物价实现一定幅度的正增长,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2002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双双走低。到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已连续7个月出现同比下降,商品零售价格连续13个月同比下降,生产资料价格连续13个月同比下降,这种现象值得人们高度关注。

篇(7)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中小企业飞速发展,企业数量成正比例增加,发展水平也逐渐提高。据统计: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达到4700多万家,在中国企业比重中占到了97%以上。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数量达到44.9万家,实现总产值49.8亿,创造了全国60%的国内产值,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甚至在科研方面全国的65%的发明专利和80%的新产品都是由中小企业研发的。据此看来,中小企业对我国的经济快速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

然而,近些年看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逐渐显露出来。根据国家工信部出台的统计数据,2011年中,规模以上中小企业亏损面达15.8%,同期增长0.3%,亏损额度增长率高达22.3%。而规模以下的小企业,亏损情况可能更加严重,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第二轮危机,正在逐渐向中小企业靠近。主要表现的方面有:人工涨、汇率涨、原材料价涨;用工荒、用电荒、资金短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必须认真对待。因此,我们必须对中小企业目前的存在现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1.我国中小企业所有制的结构和地区的分布现状分析

从现在来看,我国的中小企业已经形成多元化所有制结构,非国有中小的企业占了中小企业的很大的部分。非国有企业包括资产集体所有、合作所有、私人所有、合伙所有、外资所有以及混合所有类型的企业。乡镇企业包括乡(镇)办企业、村办企业、联合办企业和个体企业这四个层次,是农民自筹资金所兴办的企业。整个乡镇企业在中小企业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并且起着重大的作用。

而在中小企业的地区分布方面,我国东西部分中小企业的发展存在不平衡的现象。东部地区中小企业增加了地区经济的实力,而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对经济的贡献表现的还不怎么明显。上述表格是2010年统计的数据,充分说明了东西部中小企业的分布不均的状况。

2.我国中小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发挥的地位和作用

无论是处于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处于制度变迁中的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并且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加速中小企业发展,可以为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奠定一定的基础。中小企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小企业数量大范围广,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并且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有效的辅助和补充的作用。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新增产值的76.7%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现在我国的食品、造纸和印刷行业产值的70%以上,服装皮革、文体用品、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行业产值的80%以上,以及木材、家具行业产值的90%以上,都是由中小企业制造的。

2.2中小企业是增加就业的基本场所。对于中小企业发展基础方面有关扩大就业的问题上,这在我国还需要一段时间挖掘其潜力,需要人来做的事而没有人来做的现状还是普遍存在的。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经济的快速推进以及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得更加简单,更加方便,社会的需要是各种各样,变化莫测的,利用中小企业与知识经济有着某种协调性和关联性的特点,这更将有利于就业岗位的更新和创造。

2.3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主力军作用。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是推动科技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往往是一个国家技术进步的重要载体。中小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依据和保障,这充分发挥了中小企业呈现的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取代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发展态势的特点。在我国,中小企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科技创新等方面意识强、行动快,逐渐在技术创新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2.4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逐渐成为了主导力量,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在作为市场竞争机制的真正参与者和体现者方面,中小企业可以说是在很大程度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这不仅反映了经济分散化和经济多样化性质的内在需要,还体现出了中小企业的先进性、革命性的优势。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并且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2.5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产品出口的重要力量。我国的对外出口产品当中,每年工业制成品的比重正在逐渐增加。就其中的一些大众出口产品来说,例如服装、手工制造品、轻工业、玩具等产品,主要是依赖中小企业提供。在充分利用很多中小企业充分利用机制灵活和低劳动力成本的特点,我国生产出了大量众多的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为我国的外贸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也为提高我国的出口外汇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我国中小型企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主要制约因素

中小企业的发展使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但是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资金是很关键的因素,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问题成为中小型企业成功的关键。然而采取融资的方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融资也是有困难的,那么影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因素有:

3.1抵御经营风险和融资能力差。中小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不像大企业可以有很多的资金支持。那么对中小型企业来说融资特别困难,尤其是非国有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尤为突出。资金不足、 生产能力不能有效地发挥,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存在这种问题,有外部环境因素和企业内部因素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就外部环境而言,我国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提供融资的对象主要是面向国有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受国家政策银行的管理和控制,现在我国很多大中型城市已经成立了城市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条件的要求非常苛刻,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几乎很难得到这些金融机构资金的支持,根据不完全的统计,中小企业贷款申请遭拒率达 56%;目前我国虽然成立了一些风险投资基金和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基金,而且中小企业也可上市融资,但是这些基金和能上市的企业数量占很少的一部分,范围也很小,基本上是面对经营时间在十年以上,有一定规模,技术发展比较娴熟的中小企业;我国的金融市场还没有实现大规模的对外开放,中小企业很难融到外资,我国的中小企业很难像发达国家一样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得到发展资金。其次,中小企业自身也存在着各种各样问题。一是不懂融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大多数企业只有在用钱时才会想到融资,没有长远的规划和目标,在融资项目资料和筹备相关数据的准备方面表现的不重视,到关键的时候错失融资良机,最后导致失败。现存中小企业大多数都没有可供担保的资产,没有财产担保融资很难获得成功。国家统计局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显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整体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其中不到三成的中小企业具有一定的成长潜力,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成长能力有限。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估计,有近 24%的中小企业在创业两年内倒闭,有近53% 的中小企业在四年内退出市场 ,由于风险高,使进入中小企业的资金成本和风险很高。因此,融资困难,依旧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3.2产业结构趋同,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中小企业总体规模比较小,缺乏创新,品牌意识薄弱,粗加工产品很多、 深加工产品很少,缺乏很好的产品,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灵魂,这对一个企业的兴衰至关重要。从中小企业的发展轨迹来看,大部分是开始于家庭工业,脱胎于个体私营经济,再加上所在区域范围小、文化和技术不足,致使工作规模小、企业组织离散度大、产品技术含量低、 企业技术进步迟缓等。生产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产品合格率低等资源的匮乏致使中国中小企业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没有创新能力一些企业甚至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破产企业数量逐渐增加。当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行业结构雷同、缺乏合理有效的分工等现象,在主要从事一些劳动密集型、传统的资源粗加工型等行业上,经常会出现一哄而上的现象,进入高科技领域的中小企业相当少。

3.3人才流失严重、企业无能为力。在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和壮大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是在整个企业的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战略。受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原因的限制,中小企业在人才方面表现出来诸多困难问题,而这些困难大多是由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例如,规模小、行业分布广、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等。中小企业的人才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才流失,尤其是民营企业的人才流失问题比较严重,这是让管理者最头疼的问题。所以,企业要在如何留住优秀员工上多下功夫。二是员工的积极性不高,影响生产效率。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人才紧缺已成为中小企业的普通存在的问题,这也是企业管理落后的一个方面。还有,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中小企业的人员素质在短时间内很难提高,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也跟不上企业和时展的需要。所有的这些都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背道而驰。在我国目前民企引进人才主要是高薪聘请的方式,虽然这在短的时间里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但今天所表现出现实的问题是,仅仅依赖高薪已经很难吸引住真正的人才,在这个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在分获企业利润上老板与人才缺乏合理的比例关系,人才智力的付出与获得的回报已经不成正比。人才与民企老板缺少相对稳定的利益共同体,人才永远是高级打工者,企业的兴衰对于人才来说无关紧要。当人才们认为像他们这样打工者在社会上应得的报酬远低于老板所给的报酬时,人才们很容易产生“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心理,按照原来的分配机制不变的原理这时候人才很难留住。现代企业应当认识到他们所要面对的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为企业创造财富的宝贵人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上升到了人力资本的高度,也就是说企业家的资本所有者地位等同于的智力资本所有者,这样企业与人才之间不在是简单的雇佣、使用的关系,更多的是资本所有者之间平等的合作关系—那就是资金与智力的合作。虽然说“重视人才,以人为本”的观念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但从接受观念到将观念转化为有效的实际行动还需要一定的实践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比较困难的。在实施这个过程当中,有效的策略是根据内外环境的实际状况,因地制宜的制定相应的人才使用策略,并在实际中不断改进、完善、发展,真正做到让人才发挥巨大的作用,并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利润,这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金优,浅谈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经济论丛,(200)

[2]张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2011-10-21

[3]王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商洛学院学报,2010年12月

篇(8)

在这次宏观调控中,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际工作者,对采取财政金融政策刺激经济的做法都持基本一致的看法。但各方普遍有一个感觉,那就是一系列的宏观经济政策措施出台以后,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并不象想象的那样明显特别是有些政策,如财政政策,在扩大投资、刺激内需方面被寄予厚望,但具体的可操作方案并不是很多,从己经出台的一些财政措施来看,力度也比较有限

 

本文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我国经济中“弱财政强金融”的特征有很大关系作为宏观经济的两大方面,财政和金融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各有自己的作用范围和机制,也都各有自己的优劣势宏观经济政策要能取得好的调控效果,必须以财政金融的协调配合为基础改革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中出现了财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削弱,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强的现象,致使宏观调控越来越依赖金融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迟迟不能出台,这是造成我国宏观经济调控难度加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这种情况,当前的宏观调控应从改变财政金融地位不对称的状况入手,在财政金融协调配合的基础上完善宏观调控手段,以顺利实现国民经济的各项中远期目标。

 

“弱财政、强金融”是我国经济运行的显著特征

 

(一)我国经济中的弱财政现象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按照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罗纳得。麦金农的观点,发展中国家的弱财政现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缺乏一个有效的税收管理制度,这往往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严重的税收流失问题;二是对政府支出特别是预算外支出不能进行很好的控制,导致这些国家不得不面对日益积累,居高不下的财政赤字。根据我国的财政状况,弱财政还应包括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不断下降的特征,也即通常所说的财政两个比重问题限于篇幅,这里主要从财政收入方面剖析弱财政的特征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笔者计算了“财政收入増长率/GDP増长率”这一指标,该指标反映财政收入对国民经济増长速度的弹性从计算结果来看,该指标值极不稳定,波动幅度在0.22~1.09之间。而且波动无规律,与时间序列没有相关性说明财政收入増长还没有内含于经济的増长,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与经济増长相适应的稳定的财政收入机制

 

财政收入下降使财政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下降财力是财政进行宏观调控的基础,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使有限的财政收入扣除掉用于政府管理国防、文化教育领域的支出后,可用于经济领域进行财政调控的财力相当有限。统计显示,经济建设费用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从改革之初接近60%的水平,一直降低到1995年的41.9%,下降了18个百分点,表明财政职能总体上日益向消费型倾斜。在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财政预算内投资资金的平均増长速度很慢,仅为12.3%。远远低于其他来源的投资资金的増长速度(分别为93.%-152%),也远远低于基本建设投资总额平均71.4%的年増长率。预算内投资占投资总额的比重,己经从1985年的35.5%下降到1996年的6.2%,下降幅度近30个百分点如此低的预算内投资,极大地制约了财政对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进行投资,以缓解经济发展“瓶颈”制约的努力。

 

除了受到财政收入的限制外,财政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还受到财政自稳定机制方面的影响。众所周知,财政调控包括自稳定器和相机抉择两种我国目前财政收入増长弹性极不稳定,波动无规律,说明财政税收制度中的财政稳定器作用还很差好的税收制度能使财政收入内含于经济波动,通过増减居民和厂商的可支配收入自动调节经济,我国财政显然还没有作到这一点。在经济高涨时期,财政收入没有出现递増比例的増加,有的年份甚至连等比例的増加都没有做到。在经济不景气时期,财政收入没有出现递减比例的减少,有的年份反而出现高速度地増加这就使得我国财政实施经济调控职能基本上不能依靠自动稳定器作用,而只能靠相机抉择的政策操作,这必然使财政调控经济的功能大打折扣

 

(二)我国经济中的强金融现象

 

改革前我国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格局,是“大财政,小金融”金融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影响不大,基本上只起配合作甩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经济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计划经济下金融的附属地位,金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有学者用计量方法测算了1985年至1996年12年间GDP与M2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该计算期内,我国货币供给与产出之间存在着稳定的联系,平均每増加1个百分点的货币,相应可以推动0.4个百分点的产出増长这充分说明改革以来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具体而言,金融在经济中的作用増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随着货币化程度的加深,货币化系数保持在较高水平。经济的货币化程度(以M2/GNP表示)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经济越发达的国家,M2/GNP系数越高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包括中国在内的20个国家的M2/GNP的统计,1994年中国的货币化系数为83.%,仅低于日本的112%,英国的9齡和埃及的86.3%超过了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如美、法德意四国都在65%左右,韩国为39.2%,泰国为68.%,印度为55.牴,印尼为39.3%,菲律宾为32.%。

 

2银行可贷资金急剧増长M2/GNP可同时用来表示一国银行的可贷资金状况据统计,我国银行可贷资金状况自改革以来一直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M2由1979年的1350.4亿元扩大到1997年的89259.32亿元,扩大了65倍。M2对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也由1979年的0.34提高到1996年的1.13可贷资金的急剧増长,为金融部门扩大信贷规模调控国民经济运行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

 

3.企业生产和投资中政府投资和银行贷款的比例发生大幅度逆转。改革以前,我国经济是财政一一计划主导型经济,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绝大部分资金都由财政直接拨付和调配,银行只起一个出纳和记帐员的角色改革使资金的分配机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预算在生产和投资中的角色逐步淡化,银行贷款的地位则不断上升。

 

二、“弱财政、强金融”格局下的财政金融关系及其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

 

弱财政除了直接对宏观经济调控造成影响外,由于财政力量的不足,许多本应该由财政承担的职能,都推给了金融,对国民经济的微观方面和结构方面也造成了一系列的影响主要的有:

 

1.财政硬化与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后,企业转而依靠银行,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一是银行使用低息贷款以维持亏损的国有企业改革近二十年来,国有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仍然没有彻底摆脱“父与子”的软预算约束格局面对国有企业长期、普遍的不景气,银行迫于各种压力不得不用低息贷款维持企业的生存。二是国有企业效率长期得不到改善,负债率又过高,成为导致中央银行一再下调存贷款利率的重要原因。我国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己从1978年的28%升到1997年的66%据估计,1996年国有企业贷款余额达到45500亿元,需支付利息4680亿元1997年贷款余额达6273亿元,需支付利息7527亿元国有企业如此高的利息负担直接促使了中央银行下调利率,前四次降息至少使企业少付了3000亿元的利息。

 

2财政无力向企业注资,阻碍了国有企业的财务重组目前,我国国有银行、国有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平均的资产负债率己分别达到80%和70%左右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1997年末,我国各银行贷款余额59317.5亿元中,不良贷款约占25%其中逾期两年以上的呆滞贷款约占5%-6%,预计无法收回的呆帐贷款约占2%呆滞贷款总额己超过商业银行的资本金总额这意味着即使动用所有资本金也无法全部核销呆帐金融改革要使专业银行按商业性原则经营,必须首先清理银行与企业的资产负债关系,使银行和企业摆脱历史包袱,在新的起点上运行。

 

对银行、企业进行财务重组的理论方案很多,但各种财务重组的方案都包含着较大的财政成本,如果没有必要的财政收入支持,这些方案都难以付诸实施进一步讲,即使顺利地清理了银行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资产存量结构调整了。如果财政收入入不敷出的状况得不到根本好转,最终很可能使银行和企业重新复归到初始的财务困境。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麦金农所一再强调的观点:在财政得不到控制的情况下,金融最终会因为财政压力而陷入困境。

 

篇(9)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内部控制 问题 现状 对策

一、前言

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进一步的推动了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在国有企业取得成绩的时候,怎样去实现国有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完善其内部控制,增强市场竞争了和占有率,是我国国有企业当前必须改革的一个重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时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有企业进行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已经成为了人们比较关注的社会话题之一。国民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经济体制中占有主导地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因此,为了进一步的完善其建设,为国家经济做“标兵”,我们就要对其内部控制进行研究,建立一套科学的、实用的、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

二、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自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以来,国有经济以国有经济为载体,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单位”,其资产的管理主要是由国有企业直接进行管理的,这种管理体制剥夺了企业发展的主动权,损害了国有企业经营和创新的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国有企业不断地崛起,由于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已经摆脱了政府的传统经营模式。逐渐的单独经营,积极开拓进取,从市场竞争中崛起,并且挤进了世界的前列。比如说青岛海尔集团、上海宝钢、一汽等已经成为了世界的佼佼者。国有企业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赢得了市场,也占据了市场,大多数的国有企业严格的按照我国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政策办事,结合其自身的需要,逐步的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工作流程。

(一)产权链条的合理化建设

近几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治理逐步的完善,管理水平也逐渐的提高,很多国有企业公国对其自身存在的问题加大改革和清理,逐渐的理顺了产权关系,并且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逐步的建立起了自己较为明确的、合理的产权链条。

(二)逐步的规范了投资决策和管理

在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中,许多的企业已经逐步的将重大的项目和重大的决策集中到一起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安排,或者通过人员的业绩授权管理制度;有些跨区域的大型国有企业,基本的建立和完善了在境外的投资专项管理制度,明确的规定了投资项目的决策和管理过程中的调查研究、风险预算、申报核批、实施和评估的一系列流程。

(三)集中化和电子化的资金和财务管理

在国有企业的管理方面,很多的企业已经建立了重要职位的委派制,定期的对员工进行绩效的考核。比如说上海宝钢集团,研究了一套有效地人才选拔、提升、薪酬的安排和企业内部控制等一系列相关的管理制度和人员的安排制度,充分的体现了企业“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

(四)审计监督的有效加强

在国有企业的审计监督方面,设立了专职的内部审核人员,对企业内部的资金、员工的绩效、企业经营的总体情况都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审计。比如说中石化集团,就成立了相关的审核委员会,全面的加强对企业内部的审核。

(五)加强企业内部人员的管理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人员的管理逐渐的融入到了网络化管理中,降低了传统模式人的随意性,及时的了解企业内部人员的动态,是管理比较集中。

(六)风险意识得到了强化

在许多的大中型国有企业,专门成立了有关的风险预测和风险管理部门,严格的控制了企业在发展中遇到了风险,通过建立相关的风险管理办法和风险承担来对企业进行管理。比若说我国的中石化集团就建立了相关的风险预算部门和承担部门,减少了风险,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益。

三、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仍然采处于低级水平状态下,主要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一)缺乏激励、没有动力

在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中,激励机制欠缺现象一直存在,虽然有很多的企业注意到这类问题的严重性,也采取了相关的措施来进一步的弥补,但是效果不佳。在激励机制欠缺的情况下,许多的有高业绩、高回报的员工得不到企业的激励,很难在他们的心理形成动力,他们的进取心和积极奉献的精神就慢慢的消退,企业的总体经营水平也就得不到提高。随着企业的逐渐改革,企业赋予了更多的自主经营权,但是这些权利掌握在经营者的手里,有的员工为了竞争高职位和高水平的收入,利用大量的时间进行夺权,而不是放在业绩和经营上;也有的员工好吃懒做,贪图享乐,希望弥补激励不足的问题。

(二)产权结构制约了内部控制的发展

在我国的国有企业中,产权结构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了惩罚措施,导致了内部控制难以进行。国有企业的员工工资都是“稳工资”,员工不论是业绩的多与少,都接受的是固定的工资,这样就让很多的员工认为工作与不工作都一样,自己的那份工资还是会有的。在国有企业,只要员工进入企业,就享有“终身制”的待遇,只要员工不犯重大错误,他们正常的情况下都会终身的留在企业,享受企业的待遇,这样很多员工也就有机可趁,工作偷懒、不认真、寻找闲暇时间进行娱乐消遣等现象比比皆是。因此,造成了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难以实施,处于低级水平状态,不能发挥有效地作用。

(三)没有完善的控制环境和统一的内部控制标准

在企业的发展中,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体系,会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和法律等影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也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当前的经济体制下,我国国有企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的影响下还不完善,存在着许多的不利因素制约和其内部控制的有效进行。主要表现在计划经济体制制约着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形成和发展;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考核评价等缺乏统一的指导;国有企业的外部监督缺少乏力和必要的管理手段等。这就说明了国有企业还没有完全的建立一个统一性、完整性的内部控制和标准化的管理体系。

四、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对策

(一)改变产权结构,有效加强内部有效控制

国有企业现有的产权结构很不符合企业的发展和生存,我们要将产权结构有中央集权向地方所有进行转变,一些关系着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国家必须掌握控股;对于一些数目比较多的企业,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我们应该重组,下方到省、市地方政府,更有利于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站稳脚跟。通过这样的产权建立,能更好的改变国有企业的不足现状,加强了内部的有效控制。

(二)完善人事管理制度

根据国有企业的发展状况,国家一定要对国有企业的负责人建立严格的人事管理制度,凡是国有企业经营状况不好的,负责人不得晋级或者调任到其它部门任职,这样就可以给那些不负责人工作人员给予重大的打击,堵死他们的后路。要让国企的董事长和总经理两人承担,起到真正的内部有效控制。

(三)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我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和实际的运行情况进行建立。不仅要建立相关的内部控制体系,而且还要建立企业的独特文化,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意识,达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最终目的。

(四)加强国有企业内部员工的建设,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

国有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员工的大力支持和努力,企业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国有企业人才引进机制,要引入适应企业发展的新型人才,留得住老员工,再经过培训与教育,提高员工的素质,确保企业“以人为本”战略目标,以此来增强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五)建立科学的信息平台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离不开信息平台的建立,对于和企业内部不相关的商业机密,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公布出来,既可以让企业的员工都能了解更多的企业信息,加强民主监督,也能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六)完善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体系

财务管理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国有企业要根据企业发展经营的状况制定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实行财务集中管理,统一进行审核,确保财务管理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五、结语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是我国市场经济的主导力量,其内部的有效控制,可以提高市场占有率,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我们要进一步的解放思想,发展生产力,加快国有企业内部改革步伐,充分解决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我国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不断地壮大,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高东云.加强国有控股企业内部控制的方法和对策.企业研究.2011(9).

[2]张秀云.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现状与改进.经济研究导刊.2009(23).

篇(10)

1分析当前宽带技术的重要性

自从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网络宽带技术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宽带技术不但落户千家万户,更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承载了重大的使命,在国民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历史的推动作用。宽带技术不但打破了传统的工业技术,更是技术革命的核心力量。与此同时,伴随着宽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时代的网络宽带技术自然而然的代替了我国传统的通信技术,使人们的生活逐渐进入信息化革命的轨迹上来。由此看来,信息化云计算是未来国民发展国际化、世界化的大趋势。

1.1未来我国宽带技术的发展趋势网络光纤宽带技术的发展速度,也就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经济发展日益多样化、复杂化,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宽带技术进行终端云计算。信息化技术时代,宽带技术可以在复杂的大数据中进行信息的转变与输送,在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完成大数据资源的整合与发展,宽带技术也在逐步的成为经济发展核心应用,同时云服务也在快速扩展,所有这些新技术的发展,都为传输数据领域的快带技术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所以,宽带技术结合大数据的发展,只有时时更新、与时俱进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有一定的发展优势。

1.2宽带技术发展的战略意义伴随着计算机网络以及大数据技术的普及,宽带技术已经为信息安全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客观来说,目前我国宽带技术的发展以安全可控为原则,以快速进行数据整理为准则来加强我国宽带技术的稳步发展。另外,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也要以数据驱动行业发展为主流。在战略层面上,融合大数据发展催生网络网络安全保障需求,同时这也是履行了软件与信息服务相互融合的使命。

2宽带技术所涉及的重要领域

宽带技术各个产业链不可或缺的基础智能化服务平台,它不仅在大量的信息流中整合出信息,更在许多的传统行业中实现资源共享。总体来看在工业,制造业,现代农业,服务业等领域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的渗透率逐步提高,各个行业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宽带技术发展的额基础上,所以在大数据时代宽带技术是各个行业发展的领头羊。

2.1宽带技术在发展中的应用信息化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及工作等。宽带技术无时无刻的都在提供着便利的大众平台。大的方向,宽带技术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垫脚石,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传媒以及交通等媒体平台的存在方式。从广义上讲,宽带技术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卫星通信技术,在当下流行的网络购物以及蓝牙通信技术等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宽带技术的认知也越来越深,改变了以往的陈旧观念,打开思路,不但在生活以及工作中多有应用,更让宽带技术深入到孩子的学习当中,让孩子通过宽带技术的平台对知识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与应用,使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创新思路。

2.2宽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宽带技术应运而生,互联网宽带技术对于人类的影响意义深远,宽带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的改变着我国的社会经济体。从发展的角度讲,宽带技术不但对于人们的生活水平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更对于我国的国民政策起着互相推动的作用。宽带技术从多角度的融合了东西方文化,传承历史,发展文明,将东西方文化友好的互联,更好的促进了我国民族文化发扬光大。宽带技术已经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它更代表着我国民族经济的崛起,是我国技术领域不断创新发展的伟大标志。互联网宽带技术的多元化发展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再就业发展,由此看来,宽带技术是我国国名经济发展的重要枢纽。

3结束语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进步着,随着而来的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迅猛的进入千家万户,网络日益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必备工具。在宽带技术应用中,网速是至关重要的。众所周知,宽带技术越是先进,数据传输速率就越高,宽带技术就越是精湛。自从进入了计算机的革命时代,宽带技术就以惊人的速度影响着国民经济改革以及人们的生活范畴。从前宽带技术对我们很重要,对于未来我国工业革命乃至人均生活水平、城乡结合发展等等都在根本上离不开宽带技术的应用。在以后的经济发展中,宽带技术也是影响着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国国民发展的重要板块。

参考文献:

[1]期刊论文.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40(32).

篇(11)

一、政治课教学所遇见的尴尬综述

“教师讲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是应试教育背景下政治课教学的一大特色。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有序推进,这种教学特色本应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是由于升学考试中政治学科的地位没有提高(有的地区干脆取消了政治课的考试),政治课教学被边缘化了,“教师鄙视它、家长想不到它,学生远离它”,政治课几乎在夹缝中生存。

另外,由于师范选读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比较少,有的师范学校早已经停招政治教育专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中小学政治课师资的不足,一些学校只能采取由其他学科教师或非专业教师代职的办法。这些教师教法简单、手段落后、启发不到位,学生感觉不到政治课教学的价值和趣味,不能获得准确的教学信息,学习政治课的动力明显不足,在课堂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不善于深入消化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常常回避思维性的问题,很少举手发言,懒于动手记录,课堂参与意识较差,极大地影响了政治课教学的实效。

二、政治课教学所遇尴尬的应对策略

1.和谐师生关系,拉近学生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亲其师,信其道”,师生间的心理距离的长短直接影响到教学能否有序高效地开展。因此,政治课教师应该努力面对政治课教学所面临的尴尬,想尽一切办法,抓住一切机会,努力建立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

(1)搞好家访工作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一个重要平台,是沟通师生之间关系的有效手段。记得刚参加工作那时,学校在农村,交通不便,晚上生活也不丰富,为了打发晚饭后的时光,我经常和几个老师去周边学生家串门,也可说是家访,但是这些所谓的家访,并不谈及学生的不好表现,而是总挑一些学生有“闪光”的地方说,鼓励的话多。几次下来我发现学生总喜欢和我亲近,每次家访后学生学习的劲头总比以前足得多。现在我照例也延续着以前家访的做法,每到我新接一个班都寻找时机去学生家家访,因而家访成为了我近师生心理距离的一大法宝。

(2)和学生一起游戏

游戏是人与人彼此增进了解的最好媒介。在游戏中没有上下等级之分,没有师生的距离之感。

教师不能一味崇尚师道威严,而应走近学生,和学生一起做游戏,除了参与外还要帮助他们搞策划,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可近可亲。无论是在课外,还是在课内,我们都要借助游戏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课堂的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学“孝敬父母”这一课时,我会充当学生的“父亲”或“母亲”,和学生开展对话,将学生生活中的“父母”言行融入课堂教学,给学生一种真实的感受,增强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学会如何和父母交往。

游戏是我和学生走近的一种渠道,在游戏中我和学生走得越来越近,在政治课课堂上,每个学生脸上都挂着幸福的笑容。

2.引进乡土案例,实现教材与学生的“零距离”。

乡土案例是学生直接生活的资源,与学生距离最近,因此最容易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为此,我在开展政治课教学时将贴近学生生活的乡土案例引入新知教学,大大提高了政治课教学的实效。

(1)用乡土案例导入新课

如在导入人教版八下年级“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这一课时,我引用了本地因国道线改造要砍掉拦路的古障树,引起村民的不满,村民联名保护古障树的案例。学生们被这一身边的案例所吸引,一下子热闹起来。有的说:“村民联名保护古樟树是吃饱了撑着――没事干。”有的说:“为造国道线砍掉古樟树,太可惜了,我们要肩负起保护的责任。”我抓住学生的话题,问道:“村民联名保护古樟树的做法从法律的角度应该怎样解释呢?”由此导入新课。

(2)用乡土案例帮助学生解疑

如在讲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制度”这一课时,学生对书中“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产生怀疑,因为我市本是浙江省的工业老大哥,自从市场经济以来,许多国有企业纷纷倒闭,连规模巨大的浙江铝业股份公司都被浙能集团所兼并。如何使学生接受“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这一观点,我将课前收集到有关浙江铝业股份公司和本地的一些个私企业的生产流程、生产的产品及近三年的收入的电子影像呈现在学生面前,然后引导学生比较讨论。这种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乡土案例引进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感性认识材料,加深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体会。

成长需要自身的体验,那种忽视学生社会生活体验的教学是没有真正意义的。我们要用贴近学生的教学资源案例开展教学,这既能化难为易,又能使学生倍感亲切,激发学生积极投入探究新知识的活动,使课堂效率倍增。

3.采用菜单式学习,满足学生的“猎奇”心理。

初中学生的普遍特点是“猎奇”心理十分明显,于是我在教学中尝试采用菜单式学习方式,以唤起学生心理上的学习动机,帮助他们树立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意识。

由于当前的新课程安排是专题式,这为我们开展菜单式学习提供了方便。例如在开学之初,我会安排一至二节课时间给学生自由通读全册教材,并给每一个学生发一张白纸,让学生们将自己最想最早学到的书本知识写在白纸上,然后我再根据学生的所写调整教学的计划。有时会将最后一节内容提前到开学讲授,有时从教材的中间部分章节开始学习。循序渐进,中间开花,首末换位等教材处理的方法也应运而生。由于菜单式学生符合了学生的意愿,满足了学生的“猎奇”心理,学生们投入学习的动力十足,教学的效果也增强了。

总之,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只有努力面对当前政治课教学的现实,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设计,才能发挥出政治课应有的学科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最终达到提高政治课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