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对于网络暴力的感悟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我国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中等职业学校也不例外,在进行智育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目前,一些职专学生中存在着不良品行,这种不良品行违犯了社会期望和社会规范。根据职专学生的年龄特点,主要存在以下六种不良品行,下面一一做以探索,并提出纠正与教育方法。
一、吸烟酗酒不良品行纠正与教育
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学习压力比普通高中学生小,人际交往多,吸烟酗酒现象比较普遍,有些同学吸烟酗酒成瘾,以吸烟酗酒为美,认为吸烟酗酒有风度,有男子汉气质。针对这些情况,学校加强禁烟禁酒很有必要,第一,重视人文环境建设。学校争创“无烟学校”。在学校中要求学生不吸烟不酗酒,全体教职工首先不吸烟不酗酒,作他们的表率。第二,重视家庭环境,家长吸烟酗酒不仅危害自己,也容易使子女沾染不良行为,要教育引导家长要逐步做到不吸烟不酗酒,并严格要求和监督子女。第三,心理治疗方法,比如通过而造成火灾的电影故事和生活中发生的火灾危害,让他们产生厌恶心理。对有些同学以吸烟酗酒为荣是有风度的心态,应通过有效教育,使其改变价值取向,让他们知道吸烟酗酒是一种不良习惯,让他们明了吸烟酗酒是一种貌似潇洒实则害人害己的行为,有效防止学生的吸烟酗酒现象。
二、网瘾不良品行纠正与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遍及家家户户和社会各个角落,但是,网络在带给人们大量信息资源的同时,也存在大量不健康的网游、网站、网页对学生造成危害,比如,因迷恋网络造成视网膜裂孔、割腕自杀、家庭暴力、离家出走、仇恨老师、跳楼自尽等都或多或少发生过,针对不健康网游对社会及学生造成危害这一现实,首先应该有公共政策,而公共政策的制定应更多地考虑到学生受害者,限制淡化学生网游,使其健康发展。其次是要大力呼唤网络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产业道德感,关心学生的成长。
三、不良性行为纠正与教育
由于受到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加上心理和生理的特殊阶段,使部分学生产生性意识性冲动,如果引导不好,会产生不正当性行为。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心理生理教育,使其明确人生发育各个阶段的特点,了解人体生长过程中各种变化,使他们对性不产生神秘感。加强德育教育,严禁黄色、物品在学生中流传,注意观察男女学生之间是否有过于密切的行为,如果有的话要及时教育引导,使之明确什么是真正的友谊。
四、欺骗行为纠正与教育
职业学校学生的欺骗行为主要包括说谎和考试作弊。眼下不少学生说话行事不讲诚实,不起好作用,犯错或违规,可以堂而皇之地用一个谎言来搪塞;交往中违约失信,难有发自内心的愧疚和歉意。班主任调查处理偶发事件,最感迷惑或头痛的是:知情者不讲真话,目击者不提供实情,个别班干部会昧着良心,给那些损人利己者保驾护航。从中表明,孰是孰非,没有原则;诚实与否,视同草芥。那些有害集体和公众利益的违规行为,那些造成负面影响的不良风气,屡见不鲜;见了不以为怪,不予抵制,任其蔓延。对学生欺骗行为进行矫正,首先要进行诚实教育,诚信是立身之本,是事业成功的保证,是维系人与人之间的纽带。要让他们懂得诚实是心灵美得的一种表现。其次,减少欺骗产生的机会,这就要求在教育学生时,家长和老师不要过于苛刻,严要有度,教育要注重方法。
五、偷窃行为纠正与教育
&nbs
p; 偷窃的动机主要是物质动机或者说是物质利益,而且偷窃具有感染性,比如学生宿舍某同学丢东西之后,他会有意识的或报复性的拿别同学同样的或价值更高的东西。因此必须加强对他们的教育,严防偷窃现象的发生。偷窃行为的矫正,首先是教育治疗。对于职业学校学生这种年龄段来说,教育过程中就注意价值观教育和法治教育。价值教育就是通过价值观辨别的方法,使有偷窃行为的学生改变价值观,认识到偷窃行为的危害。法制教育就是加强学生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明确法律的强制力和威慑力,让法律约束其行为。其次,采取惩罚的方法,当学生有偷窃行为时,则给以精神上谴责、物质和活动方面的限制。通过以上矫正方式,逐步改掉偷窃行为,完善其人格。
六、暴力行为纠正与教育
职业学校的暴力行为在近几年发展越来越快,主要表现在学校中拉帮结伙,以大欺小,甚至在班级、年级、学校中形成小团伙或是学校学生和一些不良嗜好的青年相结合。他们经常以暴力行为威胁和欺负其他小同学 ,强索钱物,打架斗殴,严重影响职业学校的教学秩序,也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使学校的发展受到不良影响。对有暴力行为的学生,应从其产生这种行为和基本原因出发,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加强个别教育,及时和家长联系,协同管理。第一,采取示范教育,让有攻击行为的同学生活在团结友爱文明礼貌的学生群体中,比如采取调整宿舍、小组和座位,使其攻击对象消失,同时在示范教育的过程中,多让这些同学观察其他有攻击行为的同学是如何受到惩罚和批评的。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关心有加,及时给以鼓励,使之坚定信心争取去掉攻击行为。第二、创造非攻击环境,学校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和学生家长协同。在学校中每天给他们以适当的学习任务和行为目标,并指定其与优秀学生和班干部做伴,并和家长联系好,让其放学及时回家,减少其在社会独立活动的时间。家长也可以和学校建立“情况联系卡”,以督促教育转化他们。
总之,学校、家庭、社会宜协调一致,从长远着眼,横下心来,创造优良的环境条件,营造育人氛围,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 拓宽他们的生活空间,要让传统美德在学生心田扎根,用感悟和体验丰富他们的人生,以纠正不良品行,培养合格的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5.037
Abstract Internet game language, behavior patterns and values, imperceptibly influence on University Students' thought, formed a great challenge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traditional wa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faced with the challenge of the times. How to avoid the disadvantages, the network game is applied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actively explore the problems. Feasibility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game, on the basis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game analysis can be applied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find the value network game is the u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on this basis to explore the network game is applied to the thought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specific method.
Key words network games;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面对长期活跃在网络游戏当中,受网络游戏的观念、逻辑模式影响的大学生,如何在他们当中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应对挑战,必须“知己知彼”了解网络游戏的概念及特点,寻找网络游戏中可被运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探索运用网络游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成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者值得研究课题。
1网络游戏的概念及特点
1.1 网络游戏的概念
网络游戏,英文名称为Online Game,又称 “在线游戏”,简称“网游”。指以互联网为传输媒介,以游戏运营商服务器和用户计算机为处理终端,以游戏客户端软件为信息交互窗口的旨在实现娱乐、休闲、交流和取得虚拟成就的具有可持续性的个体性多人在线游戏。
1.2网络游戏的特点
(1)网络游戏的社会性。网络游戏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在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由人类设计创作而成,因此网络游戏就必然具有社会性。不管网络游戏的内容是科幻、神话还是战争的,不管网络游戏的画面是平面的还是3D的,其中所表达的还是网络游戏创设者的社会目标。除此之外,在每一种网络游戏的背后,都是一个个真实的社会人在对游戏进行操作。他们在操作游戏的同时,网络游戏所提供的环境,实际上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虚拟社会。
(2)网络游戏的竞争性与交互性。网络游戏的竞争性与交互性是网络游戏强大生命的源泉,竞争越激烈,交互程度越高的游戏,就越能吸引游戏玩家,越能留住玩家。因此,游戏创设者在开发游戏的过程中会在游戏中设计不同的等级,策划不同的困难程度,让游戏者在游戏中不断地相互竞争。在竞争和升级的过程中,他们或成为盟友,或成为敌人,不断地与其他游戏玩家进行交互。
(3)网络游戏的文化性。网络游戏不仅仅是一种娱乐的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产品,是一种将传统文化与科技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不是空洞的,而是充满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如精美的画面、震撼的音响效果、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逼真的特技效果,这些内容都是文化和思想的承载媒介。
2将网络游戏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可行性及意义
(1)网络游戏的社会性奠定其具有被引用到思想政教育中的可行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这说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就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而网络游戏就是社会中社会群体的一种社会活动。因此,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对其加以利用,通过在网络游戏中添加与国家、社会主流的政治立场、社会观念,道德规范,也可以把网络游戏转化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手段或方式。
(2)网络游戏的文化性决定着其能成为思想政教育中的新载体。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指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信息, 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 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活动形式和物质实体。①网络游戏中的所设计的情景或构造的故事情节都是现实中的人根据一定的思维和目标所重现,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总的来说,网络游戏也是一种意识,是一种文化产品。网络游戏中的故事情节或网络游戏的内容是支撑整个游戏存在的骨架,将网络游戏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转化为网络游戏的故事情节或游戏中的内容,将游戏转化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
(3)引用网络游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丰富教学方式。我国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历时数十载了,但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上没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只能使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教学模式枯燥、方法单一,无法满足新时代追求新奇的大学生需求,以致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沦为任务或空谈,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效率低下。如果利用网络游戏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方式,则更能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
(4)引用网络游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体现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灌输理论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经典方式,最初较为完整地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理论的是列宁,他在《怎么办》(1901-1902)一书中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意识。”“为了向工人灌输政治知识,社会人应当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应当派出自己的队伍分赴各个方面”。②从这套理论可以看出,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受教育一直都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只能接受教育者的传授而无法主动去探寻和感悟。引入网络游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基于受教育也就是玩游戏玩家,他投入一种游戏,首先是他对那款游戏的认可,并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主动地参与到游戏当中,凭借着对游戏中未知内容的探索热情和游戏中亦敌亦友的相互竞争,而不断地在游戏中体验、总结和感悟,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认识,达到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引导,并使受教育者对于被传授的知识深切感悟,牢记在心。
3 利用网络游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
(1)需要培养一支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将网络游戏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定然会对传授者提出新的要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如果仅一味固守老一套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必然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将网络游戏引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中,如果传授者对网络游戏根本不知为何物,那么又如何要求他们做到对受教育传达授业解惑。因此,必须要培养一批自身思想政治素质较高,非常了解和熟悉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同时对网络游戏技术又非常通晓的多方面技能都掌握的全面人才队伍。这支队伍他们可以是专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又可以是兼职的;应该有思想政教育事业的专家、教授和网络游戏的管理人才;有不同部门的机关干部、又要有教育的骨干和熟悉网络技术的专业人才。他们同时具备开展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和实践网络游戏技术的才能,他们能熟练地通过网络游戏的内容或情节,讲述这一内容和情节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感悟出游戏想要传达的正确思想、观念和规律。
(2)开发一款适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游戏。引用网络游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有相应的载体,目前网络世界中的网络游戏大部分都是商业性质,其中开发者为了达到利益目的,实现游戏的商业价值,吸引更多的游戏玩家参与到游戏当中。他们的设计充斥着暴力、血腥、自私、追求享乐等消极思想,不适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载体。因此,必须设计和开发一款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能够引导玩家建立正确、积极的思想和观念的网络游戏,使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全新传播载体。在开发这类游戏的过程中,需要将思想政治的主要知识和内容以及重要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渗透到网络游戏的相关情景之中;或者把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作为网络游戏的主题,将网络游戏与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具备历史的教育意义,兼顾游戏的娱乐性和教育性。如此不仅可以向游戏玩家传播正确、丰富、生动的思想和价值观,而且能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引导游戏玩家(受教育者)建立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以及健康积极的精神状态,最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
(3)对思想政教育游戏的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及网络游戏的监管。开发教育类的网络游戏,由于创造此类游戏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健康的价值观,因此,在开发游戏过程中必须剔除游戏中可能存在的暴力、血腥、追求享乐等刺激性的、消极的因素。如此,由于教育类的游戏缺乏了这些消极的因素,而事实上这些因素恰恰是吸引玩家的一部分,那么教育类游戏就会缺乏一定的吸引力。如果将其投入到社会当中与其他商业类游戏进行激烈竞争,那么教育类游戏必然处于下风,难以生存。对此,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或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支持教育类网络游戏的研发和发展。此外,国家必须加大对网络游戏的监督和管理。引导游戏行业积极主动地建立自我约束机制,以机制的形式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网络游戏市场监管。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建立起来的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作用,在网络游戏管理中给予展示他们的管理才能机会,让他们当担管理者的角色,使他们以自身的才能切实做好网络游戏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4)引导受教育者合理安排游戏时间。虽然是教育类的网络游戏,但由于游戏的娱乐本质,还是会对受教育者存在一定的吸引力。因此,要密切关注网络游戏中游戏玩家(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教育和引导他们要合理安排游戏与学习的时间,防止他们因沉迷游戏无法兼顾专业知识的学习而难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此外,可以通过管理者的身份,要求准入的网络游戏,必须合理地考虑游戏者的生理规律,在网络游戏的情节中注入现实的时间概念,通过一定的方式提醒受教育者注意休息,合理安排时间。
高校教育是人生中最关键的教育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是学生塑造自我,思想自由开放,充分吸收科学知识精华,创新实践能力提高的黄金时期,为将来步入社会,参加就业做好了积极准备。再加上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本可以满足高校学生求知欲可的愿望,但从实际来看,大多数高校学生自由散漫,缺乏管理,其中加强学生自我管理教育的观念更是落后,不仅给学校造成了影响,更是损害了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学生们思想的腐化,孤僻、高傲、自私的性格在他们当中表现的淋漓精致,自我约束管理的能力极差。
1.什么是“自我管理”
所谓自我管理,就是在高校学生接受教育阶段,在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加强学生自制力的前提下,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自我教育包含三个方面:一是一个学校的学生有较强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二是学生有教育自主权,对自己实行必要的教育手段;三是自我教育与他教不同,自我教育显得更实在,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现代高校实行学生自我管理,是指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不实行强制性的规章制度,而是将管理这把抓手放在隐形地方,强调学生自治,学校的一些制度只是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2.加强高校学生自我管理教育的措施
2.1依法治校
虽然高校学生自我管理不实行强制性的规章制度,但是也不能离开法律,没有绝对的自由,只有在法律的约束和管理下,自由才能得以实现。因此依法治校,在法律的约束下学生自我管理教育才能实现。当代高校教育正是缺乏了法律约束,法律制裁,学生管理中才会出现混乱的局面,如学校黄色、暴力网络信息的传播和蔓延,严重影响了学生们的思想心理健康,其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下降,导致高校学生犯罪明显上升,如失恋犯罪、艾滋病传播、性犯罪、精神恍惚、痴迷于网络游戏世界,沉醉于酒吧娱乐厅等。当学生们高兴的失去理智的时候,任何想法就开始产生,因此再这样的状况下谈自我管理教育,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做好自我管理约束,必须加强法律管理,依法治校,让学生们懂得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或者不能做的,只有让他们认清法律底线,才能从思想上行为上重视起来,从而自我管理教育的理念才能实现。
2.2加强学校的管理机制
加強学校管理机制不是牵制学生怎样做,而是在依法治校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学生们自由开放,兼容并蓄的学习氛围,放开放活学生管理,为此从以下方面进行:
(1)强化高校课程改革
从实际情况来看高校教育,任然是应试教育为主,理论课程较多,实践课程较少,这也是我国教育严重的弊端,正因为缺乏了实践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是高分低能,眼高手低的人才,给社会、家庭以及个人前途造成了严重的伤害。社会发展需要实践创新人才。事实上实践教育对于完善学生自我管理教育更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实践教学给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平台,创新实践机会,从枯燥无味的课堂学习转入了有趣的实践教学,不仅解放了学生,而且解放了老师,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发现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实践中找到了创新成功,试问学生那还有心思去考虑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没有了胡思乱想的信念,其学生们自我管理教育不就自发形成了吗。
(2)强化思想教育
看似高校学生知识丰富,思想敏捷,但做起事来往往不计后果,直到发现自己错误的时候,才感到后悔莫及,这就是高校缺乏了思想教育造成的原因之一。因此强化思想教育对加强学生自我管理教育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为此我们做好这些方面:一是加强师生沟通,真诚交流,通过心贴心的交流,老师才能掌握学生们的心理和思想状况,才能找出高校管理、学生自我管理的办法来。老师的言行始终影响着学生们的健康成长,也影响着自我管理教育的实现,因此只有通过热情交流,学生们才能尊重老师,从而变老师管理为自我管理。二是老师充分尊重学生们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意见,激发学生们的自主创新能力,高校是学术思想最为开放的地方,很多创新理论和科技发明都是在偶然间发现的,因此尊重学生们的学术意见,是实现自我管理教育的最好方法。
(3)强化文化体育锻炼
加强文化体育锻炼,重点是培养高校学生们的集体观念、团队意识,从而克服学生们自私私立、孤僻、高傲的性格,锻炼积极向上的性格。高校教育除了传授知识和实践教学外,其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和身体素质很重要,有了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学生自我管理教育才能顺利实现。因为心理素质与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是紧密相连的。如高校举办足球、篮球比赛、户外越野爬山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促进了互相团结、互相帮助的集体观念,不但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教育,而且为以后的人生道路塑造了良好的思想性格。
(4)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高校学生管理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很大部分受了网络传播的影响,因此要实现自我管理教育,还需加强学校网络安全管理,净化学校网络环境,将一些暴力网站、黄色网站进行严格清除和屏蔽,给学生们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其次学生当中也要发起文明使用网络、绿色网络的倡议,在大家集体的呼声下,配合公安部门严厉打击网络犯罪,使校园网络资源积极向上,因此有了健康的网络资源,学生们接触到的网络信息才是安全的,从而影响学生们的心理也是健康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会避免网络犯罪的心理,消除消极的心理思想。
3.结束语
总之,面对高校学生管理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要从多方面进行入手,强化学校管理,依法治校,净化学校网络管理,进行高校课程改革,充分调动和发挥高校学生们的学习实践能力,让他们在探索中找到成功,失败中感悟人生,培养积极向上的集体观念,从而不断完善和强化自我管理教育实践。
参考文献:
1.隐性教育内容的隐蔽性符合青少年学生道德教育的接受心理
道德教育作为一种价值教育,其教育目的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接受程度。道德的接受过程是接受主体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理解和整合的过程。作为接受主体的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环境、经历、文化背景、感情、心理等主观意识,加之所处的时代背景、民族传统等外在因素都制约着青少年学生的接受程度。道德教育首先需要内化为学生的价值体系,并外化为具体的道德实践,能否实现这一飞跃,关键在学生的接受心理和接受程度。青少年学生的接受心理受到态度、情感和立场等价值因素的影响,而且具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性。然而道德作为社会本位的价值要求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具有外在性和相异性。因此学校道德教育与青少年学生的接受活动可能存在相排斥的现象。在学校德育过程中,青少年学生接受道德教育不仅是国家、社会的需要,更是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不过并非所有青少年学生都有清醒、自觉的认知,有的青少年学生受到大环境尤其是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功利主义已在其心中“扎根”,实用主义已“占领”其头脑,由此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并对德育的重要性做出不正确的选择与判断。一旦形成这种心理障碍,就会影响其接受程度,甚至连德育工作者也可能被其拒绝和否定。而隐性教育对于克服道德教育和接受主体间的排斥现象具有积极的作用。隐性教育将教育的价值目标隐藏在所创设的教育性活动和教育性环境中,通过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或载体完成教育内容,既可以规避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又符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和接受心理。隐性教育可以使青少年学生通过自己的内心体验活动接受道德信息和价值。
2.隐性教育对道德说教的淡化与青少年学生的道德需要具有契合性
道德不仅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和人们行为的外在软约束力,而且是人的内在需求。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青少年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生活的主体,道德是其参与社会生活、获得别人尊重、获得社会认可的必需。然而传统的德育模式注重道德说教和灌输,方法手段较为单一,无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及其接受度,导致德育实效性欠佳,甚至引起学生的抵触和逆反。由此,迫切需要转变德育模式,采用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探索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德育模式。而隐性教育通过隐蔽的、潜移默化的形式进行道德教育,淡化了传统德育的说教,避免了因学生逆反产生的效果不好等现象。隐性教育可以把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隐藏在教育性环境和活动中,作为接受主体的青少年学生因此也由被动的接受转换为主动接受,他们的德育主体性从而得以彰显。在此基础上,可以激发青少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使其内在的道德需要逐渐转化为道德学习的动力。
3.隐性教育的体验性与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具有一致性
道德教育的实质就是通过道德知识的灌输和道德实践,把道德观念转化为人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习惯的过程。道德实践是沟通校内与校外、学校与社会的桥梁,其能使青少年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投入社会大课堂,在实践中感受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从而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发展,是青少年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道德实践强调青少年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其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恰恰与隐性德育所强调的体验性相一致。隐性教育强调受教育者的内心体验在其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学校德育工作者要积极搭建德育实践平台,为青少年学生提供各种道德体验的机会,使他们能亲身经历各种道德活动,感悟道德真谛,产生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并最终形成道德行为。
二、网络载体的发展使隐性德育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网络时代的德育工作者除了利用传统的各类书刊、报纸、广播电视开展德育工作之外,还可以通过网络载体收集和合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这些资源包揽中外、纵贯古今,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通过网络载体可以缩短人们之间的时空距离,最大限度延伸德育工作的时间和空间。与传统的德育载体相比,网络德育载体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和特点,网络德育载体给隐性德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1.网络载体有助于扩大隐性德育的覆盖面
隐性德育的传统载体包括物质载体、制度载体、精神载体和实践载体等,这些载体从不同维度充分发挥着隐性德育的功能。进入网络时代,隐性德育的载体不应局限于传统载体,应充分利用网络载体的优势,积极扩大隐性德育的覆盖面,延伸隐性德育的时空范围。相关研究及实践证明,结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有效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网络形式进行道德教育,更有助于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引导青少年学生在满足精神需求之中潜移默化地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道德修养。
2.网络载体有助于转变隐性德育的对话模式
与传统隐性德育对话模式不同,网络载体往往采用交互式沟通方式和对话模式,这种沟通与对话模式常常通过QQ、飞信、微博、网络空间等多种途径实现师生互动。随着传统德育模式由“主体―客体”关系模式向主体间性德育转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活动真正成为了双向互动性的交往活动。在此沟通与对话显得尤为重要,它将更有利于形成一种体验式的交流沟通境域,凸显青少年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其积极性,最终提高德育效果。通过网络载体进一步实现沟通与对话,可以使主体间性德育迈向新的高度。在网络的双向互动中,虚拟的网络环境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达真实想法的平台,由于聊天主体部分信息的隐匿性,使得师生能以平等的身份在同一平台探讨道德问题,这种互动、引导、对话式的教育方式既可以减少面对面交流给青少年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又可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动态,更好地提高隐性德育“灌输”的有效性。
3.网络载体有助于增强隐性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网络载体具有信息无限性的特点,网上的信息极其丰富,而且信息量,信息传播的速度、处理的速度,以及应用信息的能力等都在以几何级数增长,由此形成一个巨大的信息集合体。青少年学生可以在网上找到需要的任何信息,大大提高了网络对他们的吸引力,加之集图、文、声于一体的多媒体技术,更是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德育手段,提高了德育工作的亲和力与感染力。利用网络载体开展隐性德育可以使学生隐藏自己真实的身份,将心灵深处的自我完全释放出来,向老师倾诉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倾诉的东西,从而缓解心理压力,以崭新的姿态迎接现实生活中的挑战。
三、网络载体的负面影响也引发了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失范
我们应该看到网络载体的不足之处,即信息内容繁杂、良莠不齐,各种不良信息充斥其间。加之青少年学生缺乏相应的辨别能力,有时无法抵御不良信息的诱惑,引发了一系列的道德失范现象,从而使网络时代的隐性德育遭到质疑。
1.在青少年学生中普遍流行的网络语言存在道德失范现象
当前随着网络化的发展,网络语言日益成为一种时尚的话语形式。网络语言的流行为隐性德育提供了新的途径,然而网络语言存在隐蔽性、无约束性和虚拟性等特点,加之网络交流群体中部分信息的隐藏或缺失的特殊性,使青少年学生的网络语言很容易出现失范现象。有些青少年学生的网络语言和自己的身份严重不符,不守口德,随意对网友谩骂和进行人身攻击;有些青少年学生肆意诋毁已有历史定论的古圣先贤,误导其他学生的道德取向;有些青少年学生在网络交流时提供给对方虚假的信息,欺骗型网络语言大行其道,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交际质量和言语道德。
网络语言的非道德现象正在逐渐弱化传统美德的影响力,一方面反映了网络世界与现实生活的道德反差,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道德的缺失,更为严重的是,青少年学生似乎对道德的缺失麻木不仁或习以为常。
2.青少年学生为之着迷的网络游戏深刻影响其行为方式
当前网络游戏产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优秀的网络游戏中蕴含着较为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既承载了丰富的社会文化,又体现了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念。然而由于当前的网络游戏以战争、竞争、神话玄幻、魔法奇幻等为主要题材,游戏内容的火爆刺激很容易使青少年学生产生道德认知模糊,置身虚拟世界,留连忘返。由于青少年学生大多未形成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长期沉溺于暴力游戏,习惯于暴力和血腥场面,将严重影响其思维行为方式,形成麻木的生命观,倾向于通过暴力来解决现实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导致其道德理性和法制理性的丧失。
3.青少年学生面对网络舆情表现出的非理性倾向考验着隐性德育的实效
网络道德舆情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突发事件所表现出的带有道德评价的意见或言论,形成舆论共振,从而对社会构成一种舆论压力的情况。它不仅形成迅速,而且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大影响,对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了极大的促进。网络舆情作为网络时代的隐性德育载体,对于青少年学生价值观念的塑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网络可以隐匿青少年学生的真实身份,使其不必拘泥于传统习俗,畅所欲言。然而由于当代青少年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及人文关怀的缺失,使得紧张、焦虑、困惑、不满等情绪浮动现象流行,他们对现实的种种不满往往缺乏适当的排解渠道,而网络为其宣泄情绪提供了最佳场所。当他们面对一些网络事件时,极易产生共鸣,甚至群情激动、热血沸腾,大有情绪化与非理性的趋势。这些一方面反映出当代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心在逐渐增强,爱国主义情绪在高涨,但另一方面这种非理性情绪如果不加以引导和规范,将助长不良思想、理念在青少年学生中的传播,而且会大大削弱隐性德育的实效。
四、网络载体视域下学校隐性德育的优化路径
针对由网络载体的负面效应引发的青少年道德失范现象,德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和优化路径,切实发挥网络载体的隐性德育功能。
1.积极开发网络同辈群体的隐性德育资源
同辈群体是由一群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非正式群体。同辈群体普遍存在于青少年学生中,他们交往比较频繁、密切,成员间有着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可能超过父母和教师的教导。同辈群体往往容易形成自己的亚文化,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他们有着共同的崇拜偶像、共同的语言、相同的价值观、相同的消费方式,因此具有鲜明的亚文化特征。这种亚文化正面效应有利于青少年学生的社会化,负面效应则是会使他们逐渐背离主流文化。网络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生活的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而青少年学生作为重要的用户,其价值取向、道德观念、行为模式、政治态度、心理发展等都不同程度受到网络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同辈群体正由实体同辈群体逐渐转向实体同辈群体与虚拟同辈群体并存。网络同辈群体既包括实体同辈群体,也包括从未谋面的网友等虚拟群体,而且这种网络同辈群体也有自己的亚文化,亚文化同样在群体中发挥正面和负面影响。这种网络时代的同辈群体亚文化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隐性德育资源,德育工作者要正视其存在及对主流文化的冲击,积极引导亚文化的发展走向,使其对群体成员道德行为产生规范效应,引导同辈群体的亚文化向健康有益的方向发展,通过发展网络同辈群体亚文化,使其潜移默化地影响同辈群体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促进青少年学生情感与认知以及道德践行能力的发展。此外,德育工作者还要善于发现并积极利用同辈群体中的核心人物,使其成为同辈群体中的道德榜样,推动整个群体道德水平的提高。
2.不断打造网络化人文关怀的隐性德育情境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环境恶化、生态危机等问题日益突出,甚至已经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与此同时,作为人类“第二生存空间”的网络也存在着生态危机的问题。网络生态危机主要是由于人们的滥用或误用网络,导致出现信息污染、信息侵权和文化失衡等生态系统失衡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严重影响到网络系统正常运转,而且使学校德育工作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为此学校德育工作者要不断探索网络时代学校的德育策略,化解网络生态危机。而以网络为载体开展隐性德育、加强网络化人文关怀则是应对网络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通过网络载体,创设网络化人文关怀的隐性德育情境,主要通过QQ、电子邮件、飞信、微博等载体进行各种交互式活动,对青少年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构筑网络德育的良好氛围,以此形成网络人文精神情境,发挥网络载体的隐性德育功能。
参考文献
[1] 赵坚.隐性课程视阈下的学校德育.教育科学,2010(2).
[2] 黄意武.网络游戏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浙年专修学院学报,2010(1).
二、问题分析
1.教师民主平等观念淡薄
“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学生,他们有思想、有自尊.教师不能以领导者自居,一味地发号施令,搞强权和专制,而应多一些民主作风,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多进行换位思考,多替学生着想,多倾听他们的心声,真诚地做他们的朋友.
2.学生自私任性
伴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与别人发生矛盾时,总不从自身找原因,总喜欢把过错归咎于别人,与朋友、同学交往有一点小摩擦,他们也会怀恨在心,甚至设法“报仇”解恨,很少能够宽容他人.
同时,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对成人、对与之发生冲突的教师、对家长大都抱有成见.而许多教师却对这一特殊年龄阶段的心理现象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由于成见的原因,造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又由于隔阂没有得到及时的沟通,一有风吹草动,冲突就随时可能引发.
3.社会家庭教育没有尽到应有责任
教育应该是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承担责任.但现在把教育的失误全推给学校,这是社会、家庭教育不负责任的表现.有些家长认为学校教育是万能的.这是造成差生出现的根源所在.研究发现,这些问题学生,多是出生在以下几种家庭:父母素质不高、不负责任、对孩子放任自流;父母离异;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甚至不愿承认孩子做坏事;父母本身崇尚暴力、有家庭暴力史等.
要避免类似校园暴力悲剧重演,还必须反思成人社会的责任缺失.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于成人社会失范,却让无辜青少年埋单.其中,社会暴力的魔爪伸向校园是直接原因所在.目前的网络、游戏、影视、书籍中,宣扬暴力的比比皆是,而对于分辨是非能力较弱的青少年来说,觉得这些施暴者很酷、很时尚,值得作为学习模仿的榜样.当生活在种种压力下的他们遇到冲突时,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模仿上述途径中看到的暴力场面,酿成暴力行为.
三、教育方法
1.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接受批评教育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包括那些问题学生.我们发现,学生喜欢哪位教师,哪门功课成绩就好;学生与哪位教师顶牛,往往是与教师的关系紧张.这正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
2.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体现了教师正确的学生观.教师把每个学生看成有思想、有个性、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做到人格上平等,尊重、信任、理解每个学生;学问上平等,尊重学生的意见,共同探讨,共同进步.这样,教学气氛变得异常活跃,同时创设了宽松、安全、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会积极主动地观察思考,创造的欲望被激活,表现出主动参与的激情,产生乐学勤学的愿望,学习动机由单纯的认知需要上升为情感需要,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就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培养起来.
3.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体现教师的敬业精神
大量调查表明,教师心理压力很大,职业倦怠现象较重.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师生之间消除隔阂,化解矛盾.我们学校优秀教师共同的特点之一就是喜欢所教的学生.在这些班级,学生尊敬教师,亲近教师,教师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师生亲如一家.教师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心境中工作,减轻了心理压力和疲劳感,永葆教书育人的满腔热情,享受工作的快乐,敬业精神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培养了起来.
20世纪60年代来,陈墨出生在辽宁一个高级工程师家庭,在那样一个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奉为至真名言的时代,陈墨的少年时期,同样也是“在父母的期望和教导”中琵大的,学理工进国企成为他“理所当然”的选择。大学毕业后,陈墨如愿分配进入辽宁建筑集团任建筑经济师一职,一呆就是十余年。然而,安逸的工作环境以及稳定的薪酬回报并没有让陈墨完全沉淀下来。相反,从小对鲁迅、徐志摩、戴望舒等文人墨客的景仰,在这一时间里,和着他的文学才情一起喷涌出来,他开始自己创作诗歌、散文,抒写风花雪月、市井生活。
近而立之年,陈墨忽然大胆做出一个违背家人意志的决定,毅然挣脱国有企业的“襁褓”,南下北京闯荡,“当时没多想,哪怕最终还是要打道回府也豁出去了。”1997年,刚到北京的陈墨仍然按自己的职业特长进入了一家私营企业工作,也是在这里,陈墨初次“邂逅”电脑――这个改变了他未来从业曲线的智能工具。闲暇时喜欢泡论坛浏览网页的他,逐渐也迷恋上了网上写作,由于网络的及时互动性,陈墨能很好地把握读者的心思从而调整写作方向,这也为他以后网络推手和营销生涯埋下了伏笔。
2000年,陈墨跳槽进入一家房产公司负责宣传招标的工作,这份与其兴趣更为贴合的工作也让他有了更多与大众媒体和广告公司接触的机会。在感悟到“世界上最值钱的文字不是文学家的文字,而是广告文字”时,陈墨有了向广告业发展的念头,“让文字产生商业价值”成为他自我实现的新目标。而在同一时间,陈墨的网络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在论坛上积极活跃、且摄影与文字功底了得的他,逐渐从论坛的普通会员升级成为了“粉丝”们推崇和关注的版主。在论坛组织的各种活动中,陈墨对于网络事件策划的悟性和独特理解也逐渐为天涯、搜狐等网站的主编所发现,他先后被邀请成为搜狐摄影数码、天涯真我、天涯摄影的开版版主。
2005年,陈墨的人像摄影更是吸引了大批的追随着。充满“挑衅”的标题文案,敢于反传统观念的非主流个性出镜,使得流氓燕、芙蓉姐姐、二月丫头在网络迅速走红,作为操作这一切的幕后推手,陈墨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媒体的曝光,台湾中天电视台、美国华盛顿邮报、香港南华早报都对其进行了专题访问,“中国网络炒作‘教父’”的称号也因此得名。随着知名度的拔升,一些希冀在网络营销上有所突破的企业也开始向这位“网络造星专家”抛出了橄榄枝。
从“草根”到“权威”
“我接手的第一笔单子是3万块钱,当时可是‘斗胆’开出这个价格的,没想到对方却欣然接受了。”对于自己因网络营销而赚得的第一桶金,陈墨至今仍记忆犹新。当时的他,还在上海一个广告公司担任运营总监,由于所服务公司的业绩不佳,加上自身承揽外部业务量越来越多,陈墨有了专门从事专业网络推手职业的想法,而他最早的两位助理,则来自于上海公司的团队。
2006年2月,陈墨在北京丰台区的一个居民楼里租下了一个80多平米的房子,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推手生涯,尽管条件艰苦,在迅势发展的互联网大潮下,他的公司还是经营得异常红火。最红火的时候,一个纸面的并不需要执行的策划就能卖到三万块钱。在充分地意识到了网络营销的潜在价值之后,2007年初,陈墨注册成立了自己的网络营销机构,并将办公地点搬迁至正规写字楼,也将自身的定位由“推手”演绎为“策划人”,朝着专业营销顾问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为了推广公司,“炒作教父”可没少动脑筋,而他看似“与生俱来”的炒作能力在这时更发挥到了极致。当年2月8日,资金、人脉甚少的陈墨在天涯社区的“创业家园”版块发帖――《创业童话:一年从三万到一千万(连载)》,称将会连载这个日记一年。在线记录他如何在一年时间内,用3万元赚到1000万元。帖子一经转发便受到了很多网友的跟帖,评论也褒贬不一,有人与陈墨一样看好网络策划的前景,并对他的能力和名气表示肯定;有人则直言陈墨堕落了,全然变成了炒作专家。
一、新媒体环境下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
1、不良网络信息会影响小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尚未成熟,网络信息会影响他们思想观念的发展和转变。现如今,网络的多样化和丰富性导致了网络上衍生出很多不健康和不科学的信息,一些不法组织或者伪科学分子在网上宣传不健康的、迷信的、甚至危害国家的言论,还有一部分组织利用网络来宣传他们的不良思想,违背了国家正确的宗教理念。这些信息不仅造成了对成年人思想的危害,也对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尚未发展成熟的小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网络环境下小学生不能协调好生活与学习的关系。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帮助人们的学习与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不利影响。一些小学生由于自身的自制能力差,容易沉迷于形形的网络世界,整天泡在网络游戏和一些娱乐信息中不能自拔,一方面浪费了自己的学习时间,荒废了自己的学业,也消耗了大部分与亲人同学交流沟通的机会;另一方面在长期面对网络、沉迷网络的过程中,对身体健康也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会引起一系列影响身心健康发展的问题。
3、网络成为引起小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媒介。网络虽然有安全健康、积极进步的内容和思想,但也充斥着一些黄色、暴力、诈骗等不法信息,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他们有时候缺乏必要的判断能力,不能正确地鉴别事物的对错,进而会影响他们的思想行为,容易上当受骗,有时甚至会模仿网络上那些不法行为,做出一些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情。这些都会给小学生的成长造成极大的危害。
二、新媒体环境下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创新决策
1、通过网络加强教学内容多样化的创新。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用书本与黑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如今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将不能满足现代化教育的发展,教育内容也将会随着网络的丰富性和多样化进行延伸和扩展。学校应有效地利用多媒体环境,把静态的教学模式转化为动态的立体演示,把课本的内容融入到多媒体中,通过新颖的方式传播给小学生,这样一来,不仅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激发他们对学习方式的创新。利用新媒体的多样化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学习方法,通过网络中丰富的音视频素材来传播一些感人的、积极向上的内容,从而引发小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初步建立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促进他们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
2、建立完善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组织体系。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仅需要在学校中通过老师的教授得到发展,还应该得到家长及校外相关机构的积极配合,形成一套完善的组织教育体系,更好地协助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学校应该把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延伸开来,首先要加强对学校老师个人素养的提高和道德行为的规范,使小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成长教育氛围。其次还要与学生家长紧密结合起来,及时地沟通与交流想法,解决小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出现的问题。最后需要与相关的教育机构做好衔接,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宣传工作,针对道德教育的一些薄弱环节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及时解决。
3、学习教育与心理道德教育相结合。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的障碍,学校在注重学习教育的同时,要时刻关注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变化,使教育更全面化、人性化。在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下,小学生的心理很容易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学校应该从多方面人手,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演讲、参加活动、做游戏、多媒体播放等方式来加强小学生的心理道德教育。在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把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知识的培养有效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引导小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
4、借鉴外来经验并取长补短。为了思想道德教育改革进一步的创新和完善,学校还应该注重外来资源的利用,一方面可以借鉴其他学校的教育理念,通过一些方式来增强与外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便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另一方面还可以学习借鉴外国的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找出一套全新的,适合自己学校的道德教育模式,使现在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更加顺应网络时代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105
随着网络信息终端――手机的大面积普及,网络信息迅速席卷全球并呈指数增长,在学生中间也得到了普遍应用。学生在获得大量信息的同时,网络信息也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通过手机这个移动终端,同学们可以获得海量的网络信息。这些信息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据统计,现在每天约有40亿个信息单位的信息量向全世界发送,并且以每年18~20%的速度递增。与此相应,文献信息、电子信息、新闻信息、经济信息,特别是科技信息等各类信息,总量日益庞大,速度呈几何指数增长。受其影响,主体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学生也感受到了网络信息的铺天盖地的冲击与影响。
从正面效应来说,这些影响是巨大的:
1. 改变了传统思维方式的因袭
通过手机获得的信息有容量大、更新快等特点,比之传统的信息影响,这种影响是巨大的。这使学生的思维参照系和着眼点发生了变化。过去,学生多是审思过去,从历史上寻找思想发展的参照系。现在则不同,学生通过上网猎取信息,可以随处找到大量新颖的信息,用以比照,因而使得思想的依托和支撑点都发生了变化,学生变得敏捷,反应快速,思维空间更为宽广,思考问题能做出更多的触点尝试。
2. 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创新
海量的信息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创新,促成了学生思维的更快发展,思维的更新速度加快。学生在网络条件下,心理需要获得满足,在网络信息的刺激下,得到更自由的追求。从全局来看,网络世界本身所固有的自由平等、海量信息、双向交互、超时空、超媒体、快速进化、多元文化等特性,对思维主体扩展思路,广泛地、快速地获取信息、交流思想,进行创造性的想象,触发灵感,在比较中习成求异思维和批判精神,都起着不可低估的积极促进作用。
二、负面影响
许多学校不让学生带手机,理由主要有三点:
一是不安全。相对来讲,手机还算是贵重物品,学生带手机上学易惹事。丢失手机,会给教师增加不必要的麻烦。一些不法分子也会专抢中学生手机,甚至会伤害学生。
二是影响学习。许多教师反映,学生上课接听手机,既影响自己、也影响教师和其他同学。有的学生上课时发短信,不注意听讲。不少学生因迷恋发手机短信使成绩下降。
三是引发攀比心理。手机更新换代快,有的学生刚上九年级就换了五个手机了。新款手机一出来,许多学生就会缠着父母买。买吧,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不买吧,又怕其他同学瞧不起孩子,无形中助长了孩子的攀比心理。
而在思维方式上的影响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 不良内容影响健康发展
海量的信息有好也有坏,而不良信息的害处极大。中学生由于年龄和心理的原因,世界观尚未成熟,对网络信息缺乏必要的防控能力,许多不健康的思想乃至于错误的信息,会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趋向,一些学生因此而厌学、追求刺激、模仿颓废行为,意念上满足于享受、自我膨胀和损人利己等,世界观、人生观的发展受到不良影响。
2. 无用信息和垃圾信息会误导学生
海量的信息中,对学生无用的信息和垃圾信息成堆,这些冗余信息成为干扰人们选择有用信息的“噪音”。学生淹没在铺天盖地的信息中,思辨的意识有所麻木,思想的深刻性常常会因依赖计算机和网上的现存信息与逻辑结构而钝化。过量的和垃圾性信息,让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学生对事物的审美判断和索取,失却了自我。这也是许多学生动辄借助网络逃避课堂学习,寻求自我麻醉和满足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应对策略
1. 保持人本关怀
面对这些无用信息和垃圾信息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应以人为本,全方位地关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平等相待,关心学生的思想、生活和学习,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手机的主人,感悟和重视教师要求的正确与遵守的必要,进而自觉从严要求自己,最终实现师生理念的认同,这是解决学生思维方式异化的根本性办法。
2.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德育与信息管理教学的有机整合,要密切注意学生思维形态和方式,强化健康人格教育,培养自我调控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让学生从游戏、聊天中解脱出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和法律观念,特别要强调学生网上活动要遵守人际交往准则,在虚拟现实中,强调用语文明礼貌、不讲脏话;不玩暴力游戏;不浏览不健康网页内容;不随便在网上不负责任的言论;不乱发垃圾邮件等。
一、传媒社会“读者”的主体让位
对于当今时代的定位和称呼,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著名的后现代主义研究学者詹姆逊称之为“后现代”,而鲍德里亚则称之为“后工业时代”,还有学者认为“历史上从来没有展现过的‘沉默的大众’被推上了社会生活的前台,所以又称之为‘大众时代’”。其实,不管用何种语言定义,当下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与“作者或创作者”相对应的“读者”开始寻求自己的“话语权”,因此这个时代也可称之为“读者时代”。
自姚斯创立了“接受美学”这种新的文学研究方法论以来,读者对于作品的完成,甚至是作品的存在所起的作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姚斯所谓真正意义上的读者是接受美学意义上的读者,这种读者实质性地参与了作品的存在,甚至决定着作品的存在” 。尤其是在当代这个大众传媒渗透生活所有方面的时期,读者的主体地位更是得以凸现。
湖南卫视的“超级女生”、东方卫视的“好男儿”,一波又一波的传媒选秀节目悉数登场;琼瑶剧“寻找紫菱”、电视剧《红楼梦》“寻找梦中人”的角色选秀活动又轮番上演。本以为习惯了浮光掠影的大众们会慢慢减退选秀热情,但是,据湖南卫视官网报道,2009年改版后的《快乐女生》海选报名人数仍然有15万人之众,和历次参加人数相当,而参与投票的观众更超过百万。
不管是电视传媒横扫天下的“沙发土豆”、“粉丝”,还是网络时代的“博客”、“播客”们,他们用遥控器、用短信、用网络不断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和喜好,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粉丝狂潮,甚至还引起了“网络话语暴力”的争论。一方面,读者的主体性的确在传媒世界里日益得以凸现。首先,这种主体性意味着读者在进行审美活动时,具备不拘一格的审美心理、独特的审美角度以及个性化的审美取向。但是,另一方面,看似主体性得以突出的“读者”们,实质上却失去了自己的自和声音。从读者参与上述选秀活动的热情来看,其审美趣味并非“趋异”而是“趋同”,并非“疏离”而是“融合”,他们的个体性、独立性最终被传媒的力量所吞没,而这个现象无疑是当今传媒时代独有的“审美悖论”。
二、传媒社会读者的审美状况
如果说美是作为一种最普遍的价值存在于人的艺术实践中,而今,读者、“粉丝”的审美意识和艺术趣味逐渐形成社会主要的一种审美潮流。而且,这个巨大社会团体代表的审美潮流,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左右着艺术创作的方向,甚至决定着从事艺术创作人的命运。这些区别于专业评委的“大众评审”,他们只需用拇指在手机上游走,就决定着选手的去留;他们也只需要在网上轻敲键盘,就能影响着“大众明星”的产生与否。这种在传媒社会里形成的“大众传统”,正如文化悲观主义者认为的那样,形成了“对官方‘文明’文化的象征性颠覆和僭越” ,而这种“象征性颠覆和僭越”和过去相比又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审美主体:从“主置”凸现到争夺“话语权”。从古希腊的美学传统,到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再到二十世纪的接受美学、阐释学,人作为审美的主体一直都受到尊重。审美活动是人的天赋,人的本性,更是对人无利害的的满足。康德在其《判断力批判》中,就把主观愉悦看成是审美判断的质的规定性。这表明,尊重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审美主体的审美态度和审美心理是对美的感知和理解的前提。正如李泽厚所说:“审美对象是审美态度(心理)加在物质对象上的结果,因此美是美感所创造出来的。” 这种能生发出美的美感正是由审美主体以其独有的审美方式,在作审美价值判断的一种审美活动中产生出来的,其主观能动性极为重要。
在接受美学和阐释学中,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更是得到了极大的重视。“接受理论认为,阅读过程永远是一个能动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运动” 。文学理论开始关注“阅读的能动过程”,实现作品、作者和读者间更深层次的对话。对于这种“读者转向”,伊格而顿认为,是和20世纪60年代民众要求参与民主和政治活动相呼应的,“少数人的垄断地位”后获得的身份确认;而在消费主义那里则与商品社会中读者、文化产品消费关系得以建立有关。但不管基于何种角度,在当下中国的确出现了读者身份的再发现和“争夺话语权”的情况。正如文化批评者所言:“我们不能忽视,‘粉丝’这个社会群体阶层的增长却是越来越迅速、越来越庞大,‘粉丝’对于大众文化事件的话语力量愈来愈凸现出来” 。这种话语力量,甚至被形容成“语言暴力”。话语力量、话语权也好,语言暴力也罢,这些语词的反复引用和流行证明了“读者时代”读者之维的进一步凸现,和其身份被确认后作用、影响的又一次强化。
2.审美对象:从“艺术化”到“传媒化”。在被称为“后现代”的当代,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那就是一些与“后现代”有关的理论家、批评家解读了一些被成为“经典”的作品文本,比如:罗兰•巴特解读巴尔扎克和歌德,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解读巴尔扎克,但随着传媒的渗透和文化工业的运作,目前的审美对象日益平面化、快餐化,于是,很少有人解读“后现代文本”。我们看到的艺术是通过大众传媒过滤后的艺术,我们的艺术观念也是大众传媒咀嚼过的艺术观念。它的面貌虽然亲切、容易接受,但是在这个传媒世界里,艺术和文本不再具有纯艺术特质,也不再具有诗性的力量,它不是给人以艺术的感召和享受,而是带给读者以感观瞬间的满足以及商业逐利的需要。正如《红楼梦》重拍剧的演员也不再只是由专业人士进行挑选,还需要通过传媒传播,由普通受众透过传媒影像进行选择。
与此同时,由于市场化运作,文化工业的产业链条越来越“流水线化”,作品的成功不再仅仅只是从艺术的层面来品读,而是根据其票房和投资回报来衡量。商品化、模式化运作直接导致了文化产品的可复制性,一部方言为主的电影《寻枪》火了,接着《疯狂的石头》、《高兴》就接踵而来;一部武侠片《卧虎藏龙》在国际获奖,《无极》、《夜宴》也都急于步其后尘。虽然在文化产品样式并不丰富的当下,这些“复制品”显得浅薄而无深度,但这并不影响读者对他们的接受,因为,媒介世界生存的读者别无选择地选择了传媒提供的审美对象。
三、“读者时代”的审美悖论
不可否认,从“作者创作”到“读者完成创作”,从“沙发土豆”拿着遥控器反映个人喜好到当下“短信票数决定一切”,这些变化都反映了读者之维的凸现。照理说,读者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得到强化后,其审美的欲望、审美感悟力都应该得到加强,可是,为何还会频繁出现“审美疲劳”、“审美麻木”,以至于传媒要不断的创造新的兴奋点和噱头唤醒大众的参与?与此同时,既然读者主体性得到尊重,审美更应该具有个性化特点,但是为何还有学者指出“大众文化是一种美的平均值的文化,是一种缺乏个性审美的文化,是一种以美的名义来绞杀个体的审美感悟力的文化” ?是什么在影响个性化的审美体验?又是什么在决定读者的审美策略?
1.个体的声音被群体淹没。这是一个被传媒深深影响,被传媒塑造的时代。正如美国的文化社会学黛安娜•克兰总结所说,“媒体文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角色,影响了当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媒介的力量不仅体现在对文本创作被传媒的指挥棒左右,还改造着媒体世界里生活的人。
传播技术的发展,给公众提供了更多社会交往和表达自我的机会和便利条件。威尔伯•施拉姆就认为,“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计算机网络、手机、无线技术延伸了人的功能,使得个人的意见表达更方便,也更快捷地被广泛传播。但这种交往的革命一方面充分地展现了人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太多的“声音”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失去了公众“注意力”,导致了斯多特与伊丽莎白•埃文在《欲望的通道》中所提到的这种情况:“今天已没有风格,有的只是种种时尚”,“每个个人都能成为一个人物” 。
就像BBS电子留言板的出现,再到“短信投票”、“博客”的盛行,每个个体一次次在寻找表达自我的机会,但是,一次次被更多的“自我”所掩盖,或被共同的声音所替代,甚至形成了集体无意识的状态。正如美国传播学和社会学者研究的那样,这些分散的、彼此不相干的个体实际上因为“与媒介相关的兴趣、需求与偏好等多种可能性而形成或重组”,成为“满足群组”(gratification set),继而形成了一种“被同一类人选择的相似内容的总和的品味文化” 。这个“品味文化”被无组织的若干个体所分别承载和表达,但逐渐又统一了这些个体的表现形态和表达风格。这也是为何在选秀节目中存在着“粉丝团”这道独特的风景,他们虽然通过投票自我完成选择,并表达个人意见,但这个意见在群体性意见里显得极为微弱。
正如有研究者撰文说,“读者形象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的式微,使得读者的消失变得不可避免,消费时代的到来,给予滑向死亡边缘的读者最后一次致命的打击。”
2.受众的选择机会被传媒“剥夺”。当今世界属于媒介的时代,电视、网络、报刊等文化媒介主宰着社会的意识形态,控制着话语权,同时也建构着新的文化格局。而在市场化的趋势中,媒介的力量更多地来自于它与市场的合谋,这就要求媒介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注意力和“经济增长点”。根据马克思的观点,“注意的实质是离开已有的刺激物而选择另外的刺激物” 。但是,传媒工业的逐利本质,必定会不断的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新的刺激物来替代旧的刺激物,来获取更多的收视率、阅读率以及广告商的青睐。这一点被波德里亚理性地表达为,“大众媒介的作用就是对世界的信息进行剪辑、戏剧化和曲解,把这些信息当成商品一样赋值”。 的确,受众接触的是拟像世界、传媒影像、传媒英雄,传媒设置的议程,受众事实上处于信息的“弱势”,他们在媒介业盛行的当今社会,已经被完全地卷入其中,并逐渐失去了主动性和选择权利。
因此,在大众文化批判学者看来,“受众缺乏品味也缺乏辨别力,他们的需求只是一种‘虚假的需求’,传媒工业将受众视为非人格化的、剥削的对象,将活生生的受众转化为一组商业数据,其目的不过是使资本家获利而已” 。而按照西奥多•阿多诺的说法,肤浅的大众文化易于被大众接受,是因为工业经济中的劳动抹煞了人性,公众缺乏理解较为复杂文化的精力或意愿。正如英国传播学家比格纳尔引述鲍德里亚的话那样,“当媒介倾向于向过度真实发展的时候,幻象、事实以及否定的批评工作三者之间的区别就不复存在了,因为真实确实‘不在场’” 这个观点无疑也证明了媒介真实已经代替了客观真实,个人的选择已经被“媒介选择的选择”替代了。
就是人们在拿着手机选择自己的“偶像”的时候,这种主动的参与和积极地“阅读”让他成为事实的主宰,相反,他却被现实俘虏了。他选择的“选项”由传媒提供,他接受的视阈由传媒来廓清,他所选出的“偶像”、“英雄”也只是媒介框架下营造的“有意味的形式”。因为大众媒介此时不仅是文本承载和传播的渠道,更重要的是它构成了审美意义。正如王一川所理解的那样,“大众媒介在审美现代性中的作用表现在,它不只是审美现代性的外在物质传输渠道,而就是它本身的重要构成维度之一。” 这是媒介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大众无奈的选择。
四、结论
如前所述,在由读者、粉丝占据话语中心的“读者时代”,一方面具有接受美学中“完成作者创作”的历史使命,读者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阐释并建构着新的审美意义,另一方面,却也具有主体性被传媒世界吞噬而无法充分表达的“宿命”,这其中存在的审美悖论由传媒世界构成,又建构着新的媒介世界。传播媒介“以间接、另类的形式改造了受众的思维方式与审美方式” ,传播媒介权力渗透着审美活动的方方面面,而最令人担忧地是将读者的主体性边缘化了。
缘此,我们应清楚地意识到,传播是在互动中完成的,传媒文化的建构也是在传媒和读者、观众的互动中完成的。既是互动,则要保持双方的主体性和本体意识,传媒不能以迎合所谓大众口味而降低自身的品格,读者也不能一味的跟随传媒创造的某种风尚和观念而失去了自我判断,面对被各种传媒信息所包围的传播社会,读者唯有对传媒信息保持警惕和清醒,方可在促进文化交流、加强文化传播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英]迈克•费瑟斯通著,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5。
[2]彭锋著:《美学的意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1。
[3]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2版,华东示范大学出版社,2005.4。
[4]李泽厚著:《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1。
[5] [英]特里•伊格而顿著,王逢振译:《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2。
[6]袁跃兴:《“粉丝”:语言暴力的背后》,《广州日报》,2006.10。
[7][美]黛安娜•克兰著,赵国新译:《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译林出版社,2001.4。
[8] [美]威尔伯?施拉姆等著,陈亮等译:《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
[9]丹尼斯•麦奎尔著,刘燕南等译:《受众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0]欧震:《读者之死》,《当代文坛》,2006.6。
[11]陈力丹著:《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开明出版社,1993.8。
[12]陈嘉明著:《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
[13][英]比格纳尔(Bignell J.)著:《后现代媒介文化(影印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
中图分类号:F49;G64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2-0134-02
大学生是以接受高等教育为背景所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现实中的具体的人,他们很难离开一系列满足精神需要的行为。伴随着网络普及率的快速提升和大学生这一特殊网络群体的迅速壮大,网络游戏受到大学生的格外喜爱。然而,网络游戏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游戏的迅猛发展在给大学生带来惊喜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心理问题。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他们对网络游戏的辨别和抵御能力较差,网络游戏成瘾势必成为影响大学生正常学习和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影响高校大学生网络游戏行为的主要因素
1.现代网络文化的冲击。网络文化是引导网络生活方式的价值观念,使虚拟的需要代替成为一种意识到的现实的必需,对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剧烈的冲击。一些大学生扭曲着自我的本性,疲于追求那些虚拟的等级、地位或财富,使自我处于一种异化的竞争张力之中。网络多元化、虚拟化及娱乐性强等特点,使许多错误观念和虚拟信息没有经过任何过滤而直接到达人们的头脑,一些缺乏辨别能力和抗干扰能力的大学生很难明辨其中的“鲜花毒草”,使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倾斜,导致人际交往的障碍、道德人格的缺失和无约束意识的泛滥。波兹曼认为,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就是把文化变成一场娱乐至死的舞台。当下的网络娱乐游戏大多缺乏文化气息,随着泛娱乐化现象的不断升温和膨胀,折射出的是文化原创性的缺失、艺术创造力的匮乏以及审美感悟力的滞后,其结果很可能是我们鲜活的文化精神被娱乐的狂潮逐渐冲淡。
2.网络传媒的引导。网络游戏从一问世便以强烈的互动性和游戏性吸引了大批玩家,并通过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媒介传播扩散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众所周知,网络传媒具有传递信息、引导舆论、传播知识、提供娱乐、提供服务等社会职能,而如今网络严重的泛娱乐化倾向弱化了网络传媒的这些积极职能。其对大学生的网上行为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第一,网络传媒是网络文化须臾不可或缺的传播机制,其传播功能出自其自主化网络媒介的逻辑本身,通过将虚拟的娱乐与抽象的体验联结在一起,极力宣扬网络文化的价值,使网络成为具有特定象征意义的符号系统,进而推动大学生们为获得身份认同和自我表达无止境地网游。第二,网络传媒改变了人们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方式,重塑了大学生的认知方式,使大学生终日沉浸于网络传媒精心营造的影像世界中,使认知模式逐渐脱离客观性的理性思维转而依赖于虚拟性的感官刺激。在一个将网络本身和其通过网络传媒获得的文化特性混为一体的虚拟仿真世界里,大学生们越来越沉迷于虚幻地位和虚拟财富,导致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日益消解,在不知不觉中被引诱为网络游戏的沉溺者。第三,网络传媒通过QQ、多媒体等网络媒体在创造新的网络游戏体验以扩张规模和获取利润的同时,也在传递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向大学生们传达特定的价值观念、网络观念以及特定的文化倾向和生活方式。
3.校园文化建设的缺失。校园文化建设的缺失,尤其是大学生社团的影响力降低,使其难以对大学生玩网络游戏起到消解的作用。很多学校仍存在着在理念上把校园文化简单化、物质化、功利化的倾向;在建设方面仍存在重基本建设、轻精神营造,重沿袭传统、轻自觉创新,重行政管理、轻制度文化的倾向。大学校园里的学生社团虽可以称得上是“百花齐放”,但往往存在社团活动层次低、缺乏创新性、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等问题。而大多数的大学生精力充沛,敢于尝新,如果缺乏良好的大学校园文化对其产生熏染,缺乏良好的社团活动对其产生吸引,那就等于我们拱手把大学生的充沛精力让位于其他的活动,如此,大学生热衷于网络游戏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大学生网络游戏行为的危害性
从21世纪初开始,网络游戏逐步普及与泛化,规模不断壮大的大学生群体,是网络游戏的重要参与群体。当代大学生在虚拟网络以一种不被现实社会认可的方式娱乐,在享受刺激的中缓解和释放压力,在满足大学生某种攀比愿望和占有欲的同时,也会对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有着巨大的负面作用。
1.网络游戏行为驱使大学生人性走向异化。网络游戏行为是一种异化的网络行为过程。现代传播学认为,网络媒介本身就具有一种麻醉功能,若大学生性情孤僻、心理不健康,则容易诱发其人性的“异化”,从而导致网络失范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发生,这对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的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毒害有加。网络游戏的真正核心与内涵已远远超出网络游戏本身,表现出一种唯虚幻论或者是单纯追求享受精神刺激所带来的上。在异化的网络游戏侵蚀和毒化下,人成为没有灵魂、没有情感、没有意识的动物符号。当前,很多大学生被网络中狂热的游戏行为所误导,追求虚幻的地位与精神的麻痹,沉溺于网络游戏之中,将现实世界的情感移植到网络世界中,试图通过虚拟的网络世界来寻找安慰,以至出现价值迷失以及信仰、信念的混乱,也滋长着精神的空虚和文化的贫乏。这迫切要求我们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深刻的反思。因为过度上网和网游只会导致自我机体和心理的慢性堕落,一些网络暴力游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甚至会导致大学生的攀比异化、道德沦丧和思想退化。
2.网络游戏行为容易引发大学生新的心理焦虑。受网络游戏世界的支配,个人沦为网络游戏的奴隶。网络游戏作为释放心理焦虑的一种娱乐方式,刚开始玩时是好奇、消遣,慢慢地就将玩游戏变成了一项任务,网络游戏的成就感很快就转化成心理压力,以致舒缓焦虑变为增加焦虑甚至发展为网瘾,加重自己的精神负担。更有将网络游戏当成了“释压阀”的,一心为了缓解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有心理学专家指出,玩网络游戏久而久之,非但不能舒缓焦虑,反而会引发新的焦虑,影响精神状态。而且更有甚者,因太在乎游戏输赢的结果,导致产生莫名的焦虑,从而患上神经衰弱,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可见,沉溺于网络游戏,只能加重观念、心理和行为的冲突,再次引起心理焦虑。
3.网络游戏行为会直接引发人们损人利己的自私心理。比如,网上QQ“偷菜”游戏使玩家获得了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心理满足感,而偷窃之后的成就感和获得虚拟财富后的虚荣感,其直接的心理效果是触犯了道德底线,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方式,进而扭曲了我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再走远的话,还会诱发是非不分者和意志薄弱者的犯罪心理。从这个意义上看,沉湎网络游戏,现实危害不浅。
4.网络游戏行为占用大量的学习时间,经常沉溺于网络游戏必然导致学业质量下降和自身专业技能的降低,使其在残酷的就业竞争面前往往不堪一击,难寻就业岗位。
三、构建高校大学生健康上网的对策
对于网络游戏,我们应该理性的看待,在享受其给我们带来乐趣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它只是一种生活中的休闲和放松行为,不应占用生活中的太多时间,甚至占用睡眠和工作时间,那样就得不偿失了。毕竟,网络是虚拟的,而我们所面对的是在实实在在的现实世界。
1.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场所,要确立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网络价值取向,并积极开展这一基础性的文化建设工作,让大学生的上网行为得到正确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及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当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网络文化素养,使他们自己能够客观、理性地看待网络游戏。增强他们自身对不良游戏的“免疫力”。大学生在享受网络游戏带来的乐趣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它只是生活中一种休闲和娱乐的方式,不应占用太多时间;况且,网络游戏是虚拟的,网络游戏所带给他们的财富、地位和鲜花也都是虚幻的,最终还是要面对实实在在的现实世界。希望借助网络游戏的虚拟满足来逃避现实只是一种“饮鸩止渴”的行为,是得不偿失的。
2.确立并倡导科学的网络观。把大学生正确网络观念的培养纳入教学范畴,在价值信仰和道德行为的教学中渗透科学网络观的教育,广泛提倡适度上网和健康上网的理念,提高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增强其自我调控能力和道德自律意识,使他们自觉抵制那种追求感官刺激的庸俗游戏和低俗信息,自觉抵制游戏的诱惑和游戏中不良倾向的影响。因此,学校应该针对那些缺乏健康人格和自我调控能力弱的学生开设相应的培养训练课程,切实完善他们的人格素养,使他们形成科学的网络观和人生观。要求大学生从有利于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人的体能素质和文化品位的层面上,真正把网络当作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平台和途径。
3.加强网络传媒的正面引导功能。网络媒介是把双刃剑,它对于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影响具有正、负两方面影响。大学生个体感觉敏锐、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载有大量信息的网络媒介成为影响他们的重要因素。对此,社会和学校只有加强对网络媒介的管制和监督,制止黄、赌、瘾以及不良上网行为的宣导和传播,净化传媒领域空气,给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成长、和谐美好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相比无人机送快递,自动驾驶汽车,封测餐厅,互联网科技改变现代人思维的影响,更值得玩味。埃隆·马斯克说过:失败也是一个选项。"如果每个人都只做肯定成功的事,那你只能做十分稀松平常的事了。"敢想敢为,印证着每个互联网人的开拓精神,他让企业"想成为全球正能量中心"看似飘渺的目标,变得有可操作性。互联网的颠覆,远远比我们眼前看得见,未来想得到的更开阔。
前不久,马云在致股东的公开信中提道:阿里坚信商业帝国式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应该坚持平台生态化发展。从线下到线上,再到线上线下融合,去商业化的思维不仅改变了交易观,也教会人以"无"的心态获取资源,为人处世。过去,你有一块地,种植的果实要依托销售卖给消费者,现在的模式是,你将成熟的果园免费提供给公关公司或餐会举办方,最后直接将新鲜的果实卖于来客,并赢得口碑。关键是,你有没有乐于分享兼具狡猾的头脑和直面失败的果敢。
平台生态化发展其实是"无"的境界,商业发展到某种众化的程度,就越来越接近哲学对于因果的论述。《心经》云: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意为人只有逐渐舍弃权欲,才能更接近真我追求的成功。看似需要争取的结果,或许舍弃小我反而赢得赌注,互联网给予了"放弃才能获得"这种时代思维模式的胜算。无论BAT、京东、小米还是特斯拉、Uber,亦或饿了么、黄太吉,商业体系成功称赞背后营造的思维探索,更值得社会生态系统考量。
但是,人类每一次的革命和变革,给史学留下的印象,绝非仅是生活从此和平,如此简单。互联网的产生和奔腾,也引起了心理学家的浓厚兴趣。互联网这个顽皮的青年,负面情绪同样让人头疼。
想象下,你能连续离开手机多长时间?
互联网延长了无用的社交时间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成为当下恼人的社会问题和心理病症。《社会青年说》节目在论及各国居民对于网络的看法时,伊朗青年对中国最大的印象是,网路像病毒一般,侵入了国人的全部生活。于是,有人将手机比作人类的又一器官,虽略显滑稽,却形容的到位贴切。
伴随互联网改变生活而成长的一代,精神世界离"自然"越来越远。现代人将更多的时间留给网络,与植物、亲友面对面的相处,变得少之又少。在与外界的接触中,耐心和亲和力也在下降。而在与网络的相处中,人似乎变得暴躁易怒,网络暴力越发猖狂。无论科学家还是思考者,都在为年轻一代的表达力和察觉能力担忧。科学家发现,人们正在逐渐失去共情能力。而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对训练共情能力很有必要。如果社会变成一种仅通过机器维持的硬件系统,和谐将无从谈起。
并不是每个国家都像重视睡觉、吃饭一样对待网络。德国的无线网信号很差,德国人没有喝咖啡时要上网的习惯,他们认为喝咖啡聊天就好。互联网让人们错觉地认为自己更加社交化,却忽略面对面交际能力的减弱。研究结果表明,比起以此吸引客流量,生活的狂热粉们更青睐反其道而行者,他们喜欢欣赏店内不提供Wifi的"豪言壮语"。"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而你却在玩手机。"
科技翻新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的同时,人们面对问题的角度与人情世故的心理状态,并不能在一次次自我世界的演练中得到完善,需经过人与人切实的磕绊中感悟,形成一种自我应对外界最柔软的方式,即性格衍生的自然而然。哲人说,看出花朵的美丽,能唤醒人类正视生命体本质的美,喜悦和爱与这种体会息息相关。欲体会更多的喜悦与爱,首先要去触摸一朵沾满露珠的花。
互联网颠覆了一代人的"旧"情怀
互联网像什么?一株蒲公英。落在哪块土地,都能生根发芽。但是,植物生长得太快,未必是件好事。自然界有其选择规律,人类社会亦是。
互联网在社会浅层次掀起的变化,无形中将生活节奏变相地调快。黑莓首席执行官程守宗在出席Code/Mobile大会时表示,如果黑莓手机在一年内还未实现盈利,将会考虑放弃手机业务。热热闹闹的手机市场,终于有人开始"收摊儿"了。国庆假期刚过,美团团购与大众点评宣布合并,互联网模式下的"优等生",还是露出了本来面目,无论行业是否被颠覆,最后必定归于旧的轨迹行进。
行业内的领先者在各自迅速扩张后,最后选择融合。优酷、土豆,58、赶集,滴滴、快的是这样,今天的美团和大众点评也是这样,纵使今后BAT融合,也不必感到讶异。不是市场太残忍,是企业最初的定位、后来的发展速度和对未来的价值取向早已注定了结果,根源是内向的,与市场风力或许并无多大干系。
回头看受众。传媒业被革新后,许多人选择刷2小时朋友圈,而舍弃看一份报纸。廉价的信息背后,隐藏着为此付出的健康、心理代价。手机的应用有多久没再用过,公众号的文章有几人能通读,不是在地图上记住一个地方的所有地标,就代表去那里走了一遭。微信说了一百遍感谢,不如亲自写封信寄过去,哪怕字迹潦草。
这个时代,情怀太多,可惜参杂过量的商业意图,我们被赋予无用的情怀和旋。一封信、一张启程的车票,旧情怀还是值得被保留。日子久了,可能会越来越喜欢慢音乐,精致的音符里萌生了渴望的冲动,你能听到生命的孕育和成长。听说音乐人陈升,曾为了达到心中的完美,通宵录歌,几个人喝的酩酊大醉,然后一遍遍的撕心裂肺。文章,还是喜欢那些带着些温度和幼稚语调的。快餐式的信息传播,吸引了眼睛,却无法撞击心灵的共鸣。我们生产信息为什么?如果是为企业服务,完全没有浪费时间的必要,因为这样的媒体,结局已被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