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道路绿化的好处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存在的问题
一些道路绿化工作者不注重技术规范性,简化操作程序,致使苗木在起土、运输、栽植过程中受到损伤,或是违背植株的生长规律进行人为地过度修整等,造成了植株在栽植期间便受到损害而无法正常生长。甚至一些设计为了追求短期的利益,选用的设计不符合长期的利益,致使设计的植株品种不合理,乔灌木搭配不当等,都使得后期的养护极为困难。而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有没有做到位,没有能很好的考察该区域上该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使得水肥的选择和使用不当,进而加剧了植株的生长困难。在病虫害上的发现不及时,处理不到位,最终导致了植物的死忙。而群众对道路绿地和树木、草地的保护意识不到位,也同样是城市道路景观遭到破坏的一大罪魁祸首。
2、具体的防范措施
2.1规范植株的施工技术
植株种植的施工顺序:表面清理(绿地平整)――更换土层――植栽定位――挖坑植树――填土浇水
2.1.1绿化地平整,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的技术标准进行绿化地的整平。
一是清除砾石、杂草杂物;
二是地面形状要符合设计要求,依托环境特点进行修整,形成龟背或是斜坡等形状,一般未特殊设计之地形,坡度可定在2.5%~3.0%之间以利排水。
三是注重排水,将地表水引入市政管网排走
四是用于地面清洁的水不可直接随意排放,需要引导到下水道去。
2.1.2绿化地土质土层要求
绿化地的土层深度要求是草地>30CM;花灌木要求>50CM;乔木则要求在种植土球周围有>80CM的合格土层,条件不允许的,可以根据实际通过增加普通土20CM、肥泥10CM,来达到保持生长的目的。同时,在绿化地的植株种植点下,种植层必须于地下土层贯通。种植的土壤必须在PH值为5.5~7.5之间,且不能含有工业或建筑、生活垃圾,对于不符合标准的土质,可以进行更换,更换来的土壤需要经过压实处理,且压实后的密度要在80%以上。在种植前,还需要依据不同植物和当时的土质情况要求对绿化地进行施肥,以补充绿化地土质的土壤肥力。
2.1.3定点、放线
定点放线的目的是使所植植株在有计划的设计内进行栽植。依据图纸要求进行测量定位,并做好标记,同时注明树的种类以及树坑的大小规格。对于树群则可以通过测量仪器画出规定的方格网,方格网可以用钉桩挂线也可以用白灰画出,然后在网格中打上木桩,并在木桩上标明树的种类、数量及坑的大小。在遇到植株的下方有光缆、沙井等障碍物时,不能拘泥于设计图要求,应该尽量进行合理的规避。
2.1.4植树及挖坑
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99)的相关要求进行植物的种植和树坑的挖掘。
2.1.4.1挖坑,刨坑的质量对于植株未来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应该根据苗木的不同,根系的类型,以及苗木根部包裹土球的大小来确定坑的大小深浅,以保证植株根部在坑内的舒展度,以利于生长。在掘坑时,需要注意几点:
一是要以标记桩为中心挖坑。
二是坑底需要挖松、弄平。如果是栽植裸苗,需要在坑中心对出小丘。
三是坑的表土与底土应分开堆放。
2.1.4.2植树
首先要做的是选苗和对苗木进行修剪。苗木优先选择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和树行端正的苗木。需要注意几点:
一是标记苗木,通过对苗木进行系绳、挂牌等方式,来标记树的种类,以免掘错。
二是对于冠丛庞大或是带刺的灌木,就要用草绳对其进行拢冠。
三是掘苗的根系规格,裸根移植落叶灌木,根幅直径,可按苗高的三分之一左右,带土球遗址的常绿树,土球直径可按苗木胸径的7倍左右。
四是修剪必须考虑到树木未来的成长方向,以及达到去掉病虫害枝条的目的,总之修剪的目的是利于树木的生长,不能违反其自然的生长规律。
其次就是苗木的栽植,需要注意的几点是:
一是苗木的根部在栽植时必须自然舒展。方法是将苗木在填土至一半时,将苗木轻轻提起至根颈与地表相平时再填土夯实即可。
二是需将基肥与碎土进行充分的混合搅匀。
三是要在夯实的土坑周边做拦水围堰,且围堰的直径必须大于植穴的直径。
四是无雨季节,栽植后的24小时内必须浇水,且要分两次,每次都必须浇透。
五是栽植需要注意疏密问题和树冠的姿态处理。复合栽植群需要注意以下栽植顺序:由大到小,先乔木,后灌木。树冠的朝向以姿态较好的一面作为观赏面面向主要视角点。
2.2道路绿化的养护
2.2.1新栽植苗木的养护
首先是立支柱,苗木刚栽植,由于还未定根,因此需要立起支柱进行加固,目的就是防风和纠偏。可以使单支柱,可以是双支柱,也可以是三支柱。这主要是看当地的风力大小和风向情况来选着。
其次是浇水扶直,在栽植好的24小时内要浇水,且必须浇透,使得土壤充分吸收水分。水分充分渗透后拆掉围堰,并把拆下的土壤以突起的形状培在树根下部。对于立刻植草皮的,也可以不做围堰。在浇水后的第二日,要进行苗木检查,发现倒、歪苗木,要及时扶直并做好固定。
2.2.2加强水肥的管理
水肥是植物生长的重中之重,如干旱季节,就要注意增加水肥的配比和喷洒的频率,防治新栽植的植株因为高温和干旱而死忙。而在梅雨季节,就要注意排水的管理,避免植株因为根部淹水而烂根。追肥也不能是越多越好,也不能放任自流,目前主要的追肥是追施氮肥和复合肥。在养护一年内,按施工计划的要求用尿素做追肥,可撒施或水施。
2.2.3加强群众的宣传教育
可以利用标语,电视公益广告等形式对当地的群众进行宣传。同时还可以施行包干到户,将管理道路树木和绿地的任务下放到各个临近单位、集体、个人。通过挂名牌,定责任的方式,让整个城市的道路绿化工程做到全民参与,全民收益的目的。由群众进行监督和管理,既能够极大地节省养护的开支,又能增强全民的绿化养护意识。
2.2.4建立树木绿地个人身份证
依托数字化的管理,为每一株树木和每一块绿地建立起个人身份证,有电脑统一数据管理,随时更新树木的最新情况。这样的好处是养护有针对性,对于任意一片道路绿地的情况都了如指掌,能够更具电脑提供的数据及时判断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养护。对于有病虫史的林区,能及时的根据其发病周期,对其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防治。
结语
城市道路绿化是整个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城市空气净化的排头兵,其绿化的效果关系到城市的形象,关系到整个城市的生活舒适度。做好城市道路景观绿化,不仅可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人们对城市的感情,还能极大的提高交通安全。而由于城市道路绿化工程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受到环境和人类因素的影响,以及人们对绿化、美化要求的提升。使得在施工和绿化管理难度大大加深。面对上述出现的问题,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植物的成活率,提高绿化的效果,将是每一个城市道路绿化工作者今后必须不断研究的话题。
参考文献:
[1]刘库,李河浅谈城市道路绿化树种的设计与选择[J].防护林科技,2002(3).
在社会社会文明的高速发展下,城市道路绿化将成为城市人民居住满意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它是城市文明的主要标志之一。街道绿化所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如美化街景、净化空气、减弱噪音、减尘、改善小气候、防风、防火、保护路面、组织城市交通、维护交通等等。同时也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如何合理的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是园艺工作者必须进行分析与解决的问题。
一、概述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关于道路绿化, 狭义上仅指城市干道的绿化;广义上则包括城市干道、居住区 公园绿地和附属单位等各种类型绿地中的道路绿化。
目前,现代化的城市道路交通已是一个多层次复杂的系统组成不同的路网,从功能上有交通性、生活性、商业性和政治性的区分;从道路的种类又大体分主干道、次干道、区问路、小区路、园林路、滨河路和步行街等。为做好道路功能与性质相适应,配置道路绿化,规划时应根据道路的级别、性质、用地情况、道路宽度、以及市政工程设施的不同要求和绿地定额等多方面因素确定绿化的布局形式,即采用规则式、自然式或综合式,道路断面绿带的种植采用对称式和不对称式。
交通干道、快速路,用路者主要是司机或乘客,植物配置形式要简洁明快,注重整体的景观效果。如:较窄的隔离带内可种植修剪整齐、具有丰富视觉韵律感的大色块模纹绿带,绿带中选择的植物品种不宜过多,重复频率不宜太高,一般可以根据分隔带宽度每隔20~50米距离重复一段,中间可以间植多种形态的开花或常绿植物,使景观富于变化。居住小区、公园绿地内各级道路,用路者主要是行人,道路植物配置无论从植物品种的选择上还是搭配形式(包括色彩、层次高低、大小面积比例等)上,都要比城市道路配置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自由生
二、各种形式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一)城市环城快速路的植物配置
根据树木的间距,高度与司机视线高度与前大灯照射角度的关系种植,使道路亮度逐渐变化,并防止眩光。种植宽厚的低矮树丛作缓中种植,以免车体和驾驶员受到大的损伤,并且防止行人穿越。出入口有作为指示性的种植转弯处种植成行的乔木以指引行车方向,使司机有安全感。在匝道和主次干道汇合的顺行交叉处,不易种植遮挡视线的树木。立体交叉中的大片绿地即绿岛,不允许种植过高的绿篱和大量的乔木,应以草坪为主,点缀常绿树和花灌木适当种植宿根花卉。
(二)分车绿带的植物配置
分车绿带是指位于上下行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中间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机动车道之间的两侧。
分车绿带宽度由道路的不同而各有差异窄者仅lm,宽可l0m余,在隔离绿带上的植物配植除考虑到增添街景外首先要满通安全的要求不能妨碍司机及行人的视线为原则一般窄的分隔绿带上仅种高度不超过70cm低矮的灌木及草皮,成枝下高较高的乔木。如低矮修剪整齐的杜鹃花篱,早春开花如火如荼衬在嫩绿的草坪上,既不妨碍视线,又增添景色。随着宽度的增加,分隔绿带上的植物配植形式多样,可规则,也可自然。利用植物不同的姿态、线条色彩,将常绿,落叶的乔、灌木花卉及草坪地被配植成高低错落。 (三)行道树绿带的植物配置
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种植行道树的绿带,其功能主要为行人蔽荫,可起到美化街道,降尘,降噪减少污染的作用。如今,行道树的配植已逐渐注意乔灌草结合,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长相结合乔灌木与地被、草皮相结合,适当点缀草花,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结构,形成当地有特色的植物群落景观,会大大提高环境效益。城市道路红线较窄没有车行道隔离带的人行道绿带中,不宜配置树冠较大高空容易郁闭的树种,不利于汽车尾气的扩散。
(四)路侧绿化的植物配置
从广义上讲路侧绿带也包括建筑物基础绿带。由于绿带宽度不一,因此,植物配植各异。路侧绿带国内常见用地绵等藤本植物作墙面垂直绿化,用直立的桧柏、珊瑚树或女贞等植于墙前作为分隔,如绿带宽些,则以此绿色屏障作为背景 前面配植花灌木、宿根花卉及草坪 但在外缘常用绿篱分隔,以防行人践踏破坏。绿带宽度超过lOm者,也可用规则的林带式配植或培植成花园林荫道。
三、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
(一)乔木的选择
乔木作用主要是夏季为行人遮荫、美化街景,故选择品种时注意以下几点:1.株形整齐,观赏价值较高,最好叶秋季变色,冬季可观树形、赏枝干;2.生命力强健,病虫害少,便于管理,花、果、枝叶无不良气味;3.树木发芽早、落叶晚,适合在当地正常生长,晚秋落叶期在短时间内树叶即能落光,便于集中清扫;4.行道树树冠整齐,分枝点足够高,主枝伸张、角度与地面不小于30°,叶片紧密,有铱荫;5.繁殖容易,适宜大树移植;6.有一定耐污染、抗烟尘的能力;7.树木寿命较长,生长速度不太缓慢。目前应用较多的有雪松、河南桧、西安桧、法桐、国槐、合欢、栾树、垂柳、馒头柳、杜仲、白蜡等。
(二)灌木的选择
灌木应用于分车带或人行道绿带,可遮挡视线、减弱噪声等,因此,可按以下几点选择:1.枝叶丰满、株形完美,花期长,花多而显露,防止萌蘖枝过长妨碍交通;2.植株无刺或少刺,叶色有变,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内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树形和高矮;3.殖容易,易于管理,耐灰尘和路面辐射。
(三)地被植物的选择
据悉,选择适宜的草坪草种应根据气候、温度、湿度、土壤等条件。如今,北方大多数城市主要选择冷季型草坪作为地被植物,另外多种低矮花灌木均可作地被应用,如葱兰、麦冬、棣棠等。
(四)草本花卉的选择
一般露地花卉以宿根花卉为主,与乔灌草巧妙搭配,合理配置,1、2年生草本花卉只在重点部位点缀,不宜多用。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社会发展加速的今天,生态绿色城市已经成为主流,道路绿化作为城市设计中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通过带状或者块状的“线”性组合,使城市绿地连为一个整体,成为建筑景观、自然景观以及各种人工景观之间的“软”连接,因此道路绿化越来越被重视。
城市道路的植物配置首先应考虑交通安全,有效地协助组织人流的集散,同时发挥道路绿化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景观中的作用。
一、安全性植物选择
在中央绿化带的植物配置方面,通过绿地连续性种植或树木高度位置的变化来预示或预告道路线性的变化,引导司机安全操作;根据树木的间距、高度与司机视线高度、前大灯照射角度的关系种植,使道路亮度逐渐变化,并防止眩光。种植宽、厚的低矮树丛作缓冲种植,以免车体和驾驶员受到大的损伤,并且防止行人穿越。分车绿带宽度由道路的不同而各有差异,在隔离绿带上的植物配植除考虑到增添街景外,首先要满通安全的要求,不能妨碍司机及行人的视线为原则,一般窄的分隔绿带上仅种高度不超过70cm低矮的灌木,可以利用修剪成型的红叶石楠、红花继木、龟甲冬青或草坪。随着宽度的增加,分隔绿带上的植物配植形式多样,可规则,也可自然。利用植物不同的姿态、线条、色彩,将常绿,落叶的乔、灌木,花卉及草坪地被配植成高低错落、层次参差的树丛、观花或观叶孤立树、花径、岩石小品等各种景观,以达到四季有景。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以何种方式配置植物,都需处理好交通与植物景观的关系。比如说在道路尽头或者车辆拐弯处不宜配植妨碍视线的乔灌木,只能种植草坪、花卉及一些低矮灌木,否则将影响驾车者视线,妨碍交通安全。
二、行道树的选择
选择行道树应考虑以下条件:
1、树形整齐,枝叶茂盛,树冠优美,夏季绿阴浓;
2、树干通直,无臭味,无毒无刺激;
3、繁殖容易,生长迅速,栽培移栽成活率高;
4、对有害气体抗性强,病虫害少;
5、能够适应当地环境条件,耐修剪,养护管理容易。
在行道树的选择方面,几乎每个城市的领导和市民都广泛关注,作为构成城市绿化景观,满足为行人和车辆的遮阳功能,行道树树种的选择十分重要,同时也决定着城市行道树应用和造景的成败。但是并不是有了好的行道树树种就有好的道路绿化景观,道路绿化景观的好坏除了树种选择有关外,还与行道树的栽培的位置、立地条件、树苗品质、栽培技术和养护管理等因素息息相关。在杭州长达60年、涉及30多种树种的行道树实验,最终回归草根本色:黄山栾树、珊瑚朴、女贞被选为杭州道路行道树新宠,成了最新的生力军。黄山栾树在杭州文一西路,凯旋路、天目山路做为行道树较多,它有一副好皮囊,夏天开黄花,秋天果子变红,像灯笼一串串挂着,色彩斑斓,也称作摇钱树。黄山栾树作为行道树最大的优点是防涝抗旱,也就是说它耐旱耐瘠薄,还能耐短期水涝,夏天树冠厚大,遮阴效果好,冬天落叶,被森林学家推崇为亚珍宝树。珊瑚朴在杭州文一西路,文二西路,紫金港路作为行道树较多,因为它较高大,每年修剪即可,它的枝条很柔软,枝条韧性比较足,,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水湿,抗风力强,抗污染力强,寿命长。台风时节,最担心的是香樟和梧桐,树冠太大,身子又沉,容易被摧毁。女贞树的最大好处是适合在碱性土壤中存活,并且抗污染力极强,是钢厂,化工厂水泥厂等污染单位的绿化首选树种。而枫香虽然很好看,但是吃不消的,玉古路上枫香病怏怏,很大原因是玉古路车辆多,PM2.5高,枫香在环境差的地方生存吃不消。在未来行道树设计方面,这些树种都应得到广泛利用。
三、植物造景
一个城市如果没有街道绿化,即使它沿街建筑的质量是好的,艺术性是高的,布局是合理的,也会显得枯燥无味。反观在不同的街道上,采用不同的树种,由于各种植物体形、色彩不同,就可形成不同的街道景观。如能和街旁游园、街旁绿地以及单位附属绿地等相互配合、统一规划,便可构成形形的街景,使城市面貌更加优美。
(图一:杭新景高速桐庐互通)
在城市道路植物造景方面,有一些经典的案例。杭新景高速桐庐互通,通过自然借景、生态修复、环境防护和景观组织等主要手段,达到保护环境、彰显风景、遮蔽或剔除沿线不和谐因素,构成一个交通安全、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多功能绿色长廊。绿化设计利用道路两侧的坡地、洼地等各种地形特点,按草坪、地被、灌木、小乔木、大型乔木的层次顺序精心设计,疏密变化、色块交替以及节点处的特殊植栽。道路的行道树为银杏,下铺草坪,干净整洁,养护管理方便。中央绿化带以球形灌木,草坪为主,比较清爽大气。两侧绿化带通过大量种植水杉、黄山栾、杜英、湿地松等既容易存活又方便维护的植物,以森林花园为特色,整体形成绿色景观长廊。
在杭州下沙沿江大道运用群植手法,运用大批银杏、香樟、红叶李、红枫等乔灌木进行群植,整条道路让人耳目一新,只要提起下沙就会说到这条沿江大道,识别度非常高。这里有树林、湿地水塘、草地,还有各种卵石小路和羊肠小径,引你探幽寻胜、养心怡情。
杭州的钱江新城,也是一个新城,许多设计的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大规模建绿、增绿,开创杭州生活环境优越、生态效应优先的新城环境发展之路。规划适度超前,体现城东新城大气开放的门户形象,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绿地景观。他的道路设计理念就是开放性的公园。在植物配置方面高低错落,四季有景,各有风格,而且他的行道树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了香樟,银杏,有一条路叫梁祝路,行道树就是黄金槐,叶子变黄的时候,十分有特色。在针对道路的区别性方面,钱江新城的绿化工作者考虑到了根据不同树种来分别区别道路的这个思路,并且已经在实践了。
在园林绿化植物配景设计过程中存在的许多缺陷,值得我们去注意,如何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是提高园林的绿化效果及达到生态种植的设计宗旨。因此,如对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把握得恰到好处,园林绿化树种将因有神奇的千姿百态和绚丽的流光溢彩,在营造自然氛围、美化环境空间方面演绎绿色的乐章。
一、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作用
园林植物对硬质景观建筑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恰当的园林植物配置设计,使建筑更好地融入自然,映衬得建筑物更加艺术化,绿树掩映下的建筑物若隐若现,意境深远;植物四季不同的季相变化,
使建筑物也有了四季的更迭,仿佛有了生命;园林植物可作为建筑的识别标记,具有交通导向作用;园林植物可划分建筑物的空间,加强建筑物的有机联系及平缓过渡,改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作用,能够调节小气候,起到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的作用,维护了生态环境。
二、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原则
1.整体优先原则。
城市园林植物配置要遵循自然规律,利用城市所处的环境、地形地貌特征,自然景观,城市性质等进行科学建设或改建。要高度重视保护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把握好它们与城市园林的关系,使城市建设与自然和谐,在城市建设中可以回味历史,保障历史文脉的延续。充分研究和借鉴城市所处地带的自然植被类型、景观格局和特征特色,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植物配置的艺术性、趣味性,使之具有人性化和亲近感。
2、在植物配置中,遵循统一、调和、均衡、韵律的原则
在植物的景观设计中,植物的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出植物景观的多样性,但又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同时注意植物间的相互联系与配合,体现调和的原则。在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进行配置时,遵循均衡的原则,使景观稳定、和谐。配置中有规律的变化会产生韵律感,如杭州白堤上间棵桃树间棵柳的配置,游人沿堤游赏时不会感到单调,而有韵律感的变化。
3.生态优先原则。
在植物材料的选择、树种的搭配、草本花卉的点缀,草坪的衬托以及新平装的选择等必须最大限度地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质量为出发点,也应该尽量多地选择和使用乡土树种,创造出稳定地植物群落;充分应用生态位原理和植物他感作用,合理配置植物,只有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才能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
4.可持续发展原则。
以自然环境为出发点,按照生态学原理,在充分了解各植物种类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基础上,合理布局、科学搭配,使各植物种和谐共存,群落稳定发展,达到调节自然环境与城市环境关系,在城市中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三、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要点
目前有很多园林规划设计与园林工程建设都是同一单位或个人,为了能使设计方案被接受而在植物配置中不顾科学规律,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和迎合领导的意图,或完全成为当官者思想的执行者,规划后植物品种单一,城市绿化没有特色,也不论植物配置是否真正合理。如花坛确实漂亮但与环境不一定协调,或植物配置不当导致绿化覆盖率低或其他功能不能达到。所有这些如果在设计完成后及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各项绿化指标,分析论证,即可避免。实践证明,以什么树作主体,配置什么树都有原则。也不顾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将红花酢浆草与樟树相互加重红蜘蛛的危害,一种树比另一种生长快最后另一种树被挤占。
植物配置首先应注意植物高矮顺序与游人视线的关系;植物色彩美与季节的关系和颜色相配的协调性。经过在绿化工程中的工作实践总结了植物配置在不同地方应注意的掌握要点。
1、交通岛周边的植物配置宜增强导向作用,在行车视距范围内应采用通透式配置,避免遮蔽司机的视线。绿岛上自然式配置树丛、孤植树,在开敞的绿化空间中,更能显示出树形自然形态,与道路绿化带形成不同的景观。导向岛绿地应配置地被植物。
2、广场绿化应配合广场的主要功能,市政广场应该是大色块、大尺度的植物配置,显示宏大的气势,而休闲广场则应有具体的空间划分,再进行植物配置,使广场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广场绿地布置和植物配置要考虑广场规模、空间尺度,使绿化更好地装饰、衬托广场,改善环境,利于游人活动与游憩。
3、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体现一个城市的绿化风貌与景观特色。园林景观路的绿化用地较多,具有较好的绿化条件,应选择观赏价值高的植物,合理配置,以反映城市的绿化特点与绿化水平。园林景观路是道路绿化的重点,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主体,贯穿于整个城市。主干路植物配置要考虑空间层次,色彩搭配,体现城市道路绿化特色。同一条路段上分布有多条绿带,各绿带的植物配置相互配合,使道路绿化有层次、有变化、景观丰富,也能较好地发挥绿化的隔离防护作用。分车绿带的植物配置应形式简洁,树形整齐,排列一致。
4、花坛布置应选用花期、花色、株型、株高整齐一致的花卉,配置协调。花坛、花境的设计应配置合理、主题突出具有独创性。
5、树种选择上,外来树种完全取代乡土树种等配置不当的现象。不同植物在一起要考虑相互间的生长速度、影响能力、阴阳性,观花、果、叶的树如何映树,病虫害的交叉性,同种树的连片与分隔的统一,病虫害防治的难易程度,耐湿耐旱性等都是选择树种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乡土树种生命力、适应性强,能有效地防止病虫害大暴发,常绿与落叶树分隔能有效地阻止病虫害的蔓延,林下植草比单一林地或草地更能有效利用光能及保持水土。
6、居住区的植物配置
不同地带一定面积的小区内木本植物种类应达到一定的数量;在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等植物类型的植物配置上应有一定的搭配组合,尽可能做到立体群落种植,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并且体现季相和色相变化;在植物种类上除了乡土植物以外,还应有一定的新优植物的应用。
四、其他建议
中图分类号:X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8.55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8-122-02
一、引言
PM2.5是指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PM2.5的直接危害是对人肺部的损害,由于PM2.5颗粒的直径比较小,会诱发或加重肺部疾病,严重的可诱发肺癌等恶性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长期处于较高浓度PM2.5空气环境的人十分容易患上呼吸道炎症、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加重、心律失常、非致命性心脏病等疾病。北京是全国肺癌发病率最高的城市,与高浓度的PM2.5不无关系。因此,针对降低PM2.5浓度、改善空气质量,采取必要的环境管制政策已刻不容缓。本文以北京地区为例,针对PM2.5进行了环境管制政策的设计,并对政策进行了相应的成本收益分析,为政府采取管制行动提供一些参考。
二、政策设计
针对PM2.5设计管制政策之前,必须弄清PM2.5的成分特征及来源。我国气象学者徐敬等研究发现北京地区PM2.5的5类细粒子污染源,即土壤尘、煤燃烧、交通运输、海洋气溶胶以及钢铁工业。这5类污染源的主要排放源有道路扬尘、工业煤炭石油的燃烧和汽车尾气,其中汽车尾气的“贡献”占很大比例。由此可见,PM2.5的成分复杂、来源广泛,单一的环境管制政策是难以奏效的,因此,需要设计一系列的管制政策,多重并举。
(一)对火电、钢铁、石化企业制定新的减排政策,重点大力削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以及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量。对于政策一,具体的实施方法可以有征收污染税、可转让污染许可、制定新污染排放标准、减排补贴4种。污染税是由政府确定一个固定的税率,按污染气体排放量向企业征税。可转让污染许可是政府首先免费发放一定总量的污染排放许可,有多余排放需求的企业可以向实际排放量小于许可量的企业购买排污权。污染排放标准指政府对企业设定一个最大排污量,对超额排污的企业征收罚金。减排补贴与污染排放标准政策类似,但是对排污量低于最大标准的企业予以补贴奖励。
(二)治理汽车尾气,改善交通状况。研究表明,空气中的有毒气体70%来自汽车尾气,因此治理汽车尾气势在必行。政策二中,对于汽车尾气的治理采取“生产性污染”治理与“消费性污染”治理相结合的理念,既要引导汽车绿色生产,又要引导消费者绿色消费。目前,北京地区已实施相当于欧Ⅳ排放标准的国Ⅳ标准,在执行更严格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因此,对汽车生产企业主要应鼓励其研发生产清洁能源汽车,设立相应的研发基金,对有突出成就的企业给予奖励。同时,在消费者中推广使用尾气净化装置,对安装尾气净化装置的汽车车主予以一定的税收及其他政策优惠。
在改善交通状况方面,具体的实施方法有三项,即发展公共交通、完善道路网建设和扩大自行车专用线。一是北京的公共交通虽然增长速度很快,但与人口和经济增长相比仍十分落后,并且北京公共交通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如增加地铁站口数量、增加公交车班次等。二是北京的道路网很不完善,北京的道路网由六大环线构成,这些环线承担了巨大的运输任务,但是环线与环线之间的连接道路却少而窄,这就造成了车辆滞留环线的现象。因此,北京道路网下一步改进的重点是建设连接环线的放射状的由内向外的主干道。三是北京道路最不合理之处,便是没有便捷的相互连接的自行车道。在北京骑自行车出行是十分危险并且不可能的事情,大部分道路都是自行车与汽车混行,很多道路严禁自行车通行。在北京骑车出行的人经常要遭遇搬着车子上下天桥,甚至由于禁行而走投无路的尴尬情景,这极大地限制了人们骑自行车的活动范围。现在绿色出行的口号喊得响亮,但是没有绿色的自行车道,何来绿色出行。
(三)城区内加强道路绿化,城区规划长期稳定不变的绿化带。城区内加大道路绿化投入,而对于绿化带,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北京城区内的地价不断飙升,在城区规划新的大面积绿化带是不可行的,因此绿化带要规划建设在城市。政府建设绿化带的用地通过政府购买代价过大,应通过规划法赋予地方政府权力划定绿化保护区。绿化带的位置选择要因地制宜,不要刻板划定几何形态的绿化带。同时要让时间和市场来消化和转化绿化带内的自然村庄和居民,避免一刀切式的行政手段和措施,这也避免了高昂的迁移成本。最为重要的是,规划的绿化带要保持长期持久不变,稳定和不变的绿化带是绿化带政策的核心。有效的绿化带政策应该能够保证绿化带内的土地至少 50 年不变。否则,不断变更的绿化带边界和地理范围,意味着巨大的政府成本和不断扩大社会经济后果。
三、成本收益分析
首先,对环境管制政策进行收益分析。虽然我们是针对PM2.5进行的政策设计,但是通过以上三大政策的共同作用,不仅会实现空气中PM2.5浓度显著下降的目标,还会带来一个额外的好处,那就是道路交通拥堵外部成本的减少。对于PM2.5浓度下降带来的健康效益,根据环境健康价值评估理论,治理PM2.5污染所带来的健康效益的评估思路通常分为两个步骤,一是计算PM2.5浓度降低带来的各健康终端的健康效益变化,二是对健康效应进行货币化评估,计算健康改善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时,对于道路交通拥堵外部成本减少的评估可以分为两部分,时间延误成本的减少和额外燃油成本的减少,总外部成本的减少为两部分之和。时间延误成本减少和额外燃油成本减少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时间延误成本减少值=平均行车延误时间的减少×周转量×单位时间人均GDP额外燃油成本减少=车辆平均延误时间的减少×高峰期拥堵平均车速÷平均燃油经济效率×燃油价格
其次,对管制政策进行成本分析。成本分析要对三项政策分别进行探讨,由于政策一的分析较复杂,首先分析政策二和政策三。对于政策二,社会(主要是政府)支付的成本主要有:汽车企业研发新型清洁能源汽车的投入;政府设立鼓励企业研发清洁能源汽车的基金投入;政府推广尾气净化装置的补贴投入;以及政府对公交、道路升级建设的改造投入。对于政策三,社会支付的成本主要有:城区内道路绿化的政府投入;城区绿化带建设的政府投入;规划绿化带内原有居民的迁移费用;以及绿化带土地占用的机会成本(以5年计算)。其计算方法为:
机会成本=绿化带所在县区预计未来5年年均GDP÷县域土地面积×绿化带占用土地面积×5(年)
对于政策一,不同的政策对企业会产生不同的成本函数。首先,不论采用何种管制措施,企业都要支付实现减排目标产生的减排成本,记企业减排的成本函数为qC(e),e表示单个企业的实际污染排放量,并设定企业减排的成本函数对污染排放量是严格递减的,参数q表示单个企业减排的技术特征。同时,政府会对企业进行抽查,政府监管部门如抽查发现企业有谎报现象,即对此企业征收罚金,设定企业被抽查到的概率为p,谎报排放量为v,记征收的罚金与企业谎报污染排放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f(v),污染罚金函数是关于谎报量的严格递增的凸函数。以上这两部分成本是污染税、可转让的污染许可、污染排放标准和减排补贴四种措施都要支付的成本,下面对四种措施企业支付成本的特有成本进行分析。对于污染税政策,企业要承担相对于自身排放量的税款,税额为污染税率与排放量的乘积。对于可转让的污染许可政策,设政府许可的免费排放量为L,单位许可的市场价格为p,则企业的转让成本为p(e-L),若e>L,即企业实际排放量超过了许可量,需要额外购买排污权,增加了成本;若e
四、结论
本文针对降低PM2.5浓度、改善空气质量出台环境管制政策已十分必要。本文以北京地区为例,设计了三项管制政策,即对火电、钢铁、石化企业制定新的减排政策,重点大力削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以及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量;治理汽车尾气,改善交通状况以及城区内加强道路绿化,城区规划长期稳定不变的绿化带。并针对管制政策进行了成本收益分析,其中收益主要包括PM2.5浓度下降带来的健康效益和道路交通拥堵外部成本的减少,而成本分析是针对三项政策进行的详细分析,并对具体的估算方法进行了说明。在实际操作中,还要根据现J实情况进行决策,本文的成本收益分析仅提供估算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徐敬、丁国安、颜鹏等.北京地区PM2.5的成分特征及来源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2007,(05):645-654.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由于园林绿化建设的优良功能特性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我国的大多数城市,尤其是大中型城市都开始积极的进行园林绿化建设。但在园林建设中却急于求成,太过注重整体城市园林规划的整齐一致,而使得城市的绿地结构过于单调,不能体现出良好的生态特性。
1、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意义及作用
随着环境建设备受重视,各地园林绿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很多优秀的园林建设已能将人与大自然协调起来,再现历史文化内涵,对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把握得恰到好处,园林绿化树种又因其千姿百态和绚丽多姿,在营造自然氛围、美饰环境空间时具有重要作用。城市园林绿化通过植树、种灌、栽花、培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过程,不仅要提高城市的绿地率,也要充分利用立体多元的绿色植被的生态效应,包括吸音除尘、降解毒物、调节温度、湿度、有效降低城市污染的程度,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使城市环境质量达到清洁、舒适、优美、安全的要求,从而为市民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城市生活空间。因此,城市园林绿化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园林绿化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
2、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
2.1、整体优先原则
城市园林植物配置要遵循自然规律,利用城市所处的环境、地形地貌特征,自然景观,城市性质等进行科学建设或改建。要高度重视保护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把握好它们与城市园林的关系,使城市建设与自然和谐,在城市建设中可以回味历史,保障历史文脉的延续。充分研究和借鉴城市所处地带的自然植被类型、景观格局和特征特色,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植物配置的艺术性、趣味性,使之具有人性化和亲近感。
2.2、生态优先的原则
在植物材料的选择、树种的搭配、草本花卉的点缀,草坪的衬托以及新平装的选择等必须最大限度地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质量为出发点,也应该尽量多地选择和使用乡土树种,创造出稳定地植物群落;充分应用生态位原理和植物他感作用,合理配置植物,只有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才能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
2.3、可持续发展原则
以自然环境为出发点,按照生态学原理,在充分了解各植物种类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基础上,合理布局、科学搭配,使各植物种和谐共存,群落稳定发展,达到调节自然环境与城市环境关系,在城市中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2.4、文化原则
在植物配置中坚持文化原则,可以使城市园林向充满人文内涵的高品位方向发展,使不断演变起伏的城市历史文化脉络在城市园林中得到体现。在城市园林中把反应某种人文内涵、象征某种精神品格、代表着某个历史时期的植物科学合理地进行配置,形成具有特色地城市园林景观。
3、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在园林空间中,无论是以植物为主景,或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共同构成主景,在植物种类的选择、数量的确定、位置的安排和方式的采取上都应强调主体,作到主次分明,以表现园林空间景观的特色和风格。
3.1、对比和衬托
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在树丛组合时,要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主要有水平与垂直对比法、体形大小对比法和色彩与明暗对比法三种方法。
3.2、动势和均衡
各种植物姿态不同,有的比较规整,如杜英;有的有一种动势,如松树。配置时,要讲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的其他要素之间的和谐;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不要因此产生不平衡的状况。
3.3、起伏和韵律
韵律有两种,一种是“严格韵律;另一种是“自由韵律”。道路两旁和狭长形地带的植物配置最容易体现出韵律感。要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产生节奏韵律,避免布局呆板。
3.4、层次和背景
为克服景观的单调,宜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配置。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可以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背景树一般宜高于前景树,栽植密度宜大,最好形成绿色屏障,色调加深,或与前景有较大的色调和色度上的差异,以加强衬托。
4、植物配置的要点
4.1、交通岛
交通岛周边的配置宜增强导向作用,在行车视距范围内应采用通航式配置。绿岛上自然式配置树丛、孤植树,在开敞的绿化空间内,更能显示出树形自然形态,与道路绿化带形成不同的景观。导向岛绿地应配置地被植物。广场绿地布置和配置要考虑广场规模、空间尺度,使绿化更好地装饰、衬托广场,改善环境,便于游人活动与游憩。
4.2、道路绿化
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体现一个城市的绿化风貌与景观特色。园林景观路的绿化用地较多,具有较好的绿化条件,应选择观赏价值高的植物,合理配置,以反映城市的绿化特点与绿化水平。园林景观路是道路绿化的重点,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主体,贯穿于整个城市。主干路植物配置要考虑空间层次,色彩搭配,体现城市道路绿化特色。同一条路段上分布有多条绿带,各绿带的植物配置相互配合,使道路绿化有层次、有变化、景观丰富,也能较好地发挥绿化的隔离防护作用。分车绿带的植物配置应形式简洁,树形整齐,排列一致。
4.3、花坛
花坛布置应选用花期、花色、株型、株高整齐一致的花卉,协调配置。花坛、花境的设计应配置合理、主题突出、具有独创性。要想达到理想的绿化效果,就要根据场地自身条件以及对场地的功能要求,通过美学手法。利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不同的色彩、质感、形态及香味来组合搭配,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创造具有空间变化、色彩变化、韵味变化等观赏性强的植物空间,使人们所到之处都能观赏到美丽动人的植物画面。
4.4、树种配置
以什么树作主体,配置什么树都有讲究,搭配不当容易造成损害。如用小叶黄杨作马尼拉草坪镶边最后全被虫吃掉,小叶女贞绿化带甲壳虫大爆发难以根除,红花酢浆草与樟树相互加重红蜘蛛的危害,一种树比另一种树生长快最后另一种树被挤占,外来树种完全取代乡土树种等配置不当的现象。不同植物在一起要考虑相互间的生长速度、影响能力、阴阳性,观花、果、叶的树如何映树,病虫害的交叉性,同种树的连片与分隔的统一,病虫害防治的难易程度,耐湿耐旱性等都是选择树种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乡土树种生命力、适应性强,能有效地防止病虫害大爆发,常绿与落叶树分隔能有效地阻止病虫害的蔓延,林下植草比单一林地或草地更能有效利用光能及保持水土。
5、结束语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为城市居民打造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成为规划建设的重要目标。总之,植物配置是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主要内容,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使其不仅具有观赏性,而且发挥其功能性。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生态协调稳定、景观优美的游憩地,极大地改善、丰富、调节人们的精神生活。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当今社会园林业在不断发展,各类植物在绿化工程中也逐渐被广泛应用,人们越来越重视园林植物在造景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就地被植物的种植,系统的叙述了其在园林绿化工程实际应用中的原则、方向、种植地点以及对种植种类的选择等方面,以展现多层次、丰富性等良好的性能,突出其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地位和功能,并被很大范围的推广及应用。
2地被植物
2.1概述
一般来讲,地被植物主要包括矮生的藤本植物、茎叶密集生长低矮的矮生灌木丛或竹类等等。这些地被植物生长低矮且蔓延性强,能将土地表面全面覆盖使得泥土不至于在地表外部,更值得注意的是它的使用价值或观赏价值对于绿化工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地被植物一般都有很顽强的生命力,相较于草坪来说种植更为灵活,在很多土壤贫瘠、缺乏阳光的地方,地被植物可以健康的生长。另外,地被植物品种繁多,可以供绿化人员广泛的选择,进而使绿化工程顺利的实施。而且,地被植物可以解决很多实质性的问题,它可以使建筑物或工程与大自然的环境相协调,这样不仅不会使建筑显得单调突兀,而且会增加建筑的勃勃生机。此外,地被植物还在调节空气质量、保持空气湿度、美化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地被植物还能解决土壤的冲刷问题,减少泥石流等自然现象的发生,同时,也抑制了杂草的生长。
2.2地被植物在绿化工程中的应用
2.2.1地被植物在绿化工程中的应用原则
由于土地的类型不同,其性质和功能也就相差很多,对地被植物的要求也会不同,因此,不同性质的绿地,我们所要选择的地被植物也就不同。比如入口处绿地的目的就是美化环境,因此,我们应该选择相对比较吸引人们的低矮既低矮又整齐有致的小灌木丛或者是各类草花等这种地被植物,它们以其亮丽的色彩及整齐的外观深得人们的喜爱。而山林的绿地目的并不是供人们赏玩,它主要是用来覆盖泥沙及黄土,这时我们就需要选用各类耐荫的草本或藤本地被植物,这样不仅使环境进一步得到美化,更重要的是减少了沙尘暴等恶劣的自然危害的发生。而道路的两旁根据周围的环境及道路的宽窄程度,应该选择花类的地被植物或者是叶类地被植物,这样的植物不仅能改善道路的环境,也能使人们欣赏到因季节更替而不断变化的各色园林景观。
在绿化过程中,对于植物的选择要符合园林艺术的发展规律,要对地被植物及整个园林的布局关系布置的恰到好处,根据不同植物的花色、花期以及叶子的形状搭配出不同的意境,使地被植物与周围大自然的环境既协调又一,相得益彰,从而体现出园林不同的艺术气息。
对地被植物要有合理的配置,要符合总体的设计要求。在种植地被植物时,要将各类植物与生态、景观综合考虑,以建设生态园林为目标,使我国的绿化工程的发展更为顺利的实施。
2.2.2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方向
在各类地被植物中,每一种植物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绿化工程中应该对它们的特点仔细的分析,结合其生态特征,科学合理的进行设计与栽培,结合本地土壤的特性,因地制宜,不仅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又可以增加绿化面积,且与大自然环境协调配合,这样不仅增加了观赏价值,也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另外,国家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植物在绿化工程中不仅能满足未来环境发展的需要,更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
3地被植物中的攀缘植物
3.1概述
作为地被植物中很重要的一类,攀缘植物以其特殊的攀缘习性和观赏特性深受广大群众的青睐,它在园林工程的造景中也发挥着非常特殊的用途,它绿化过程中是属于很重要的垂直绿化材料。对于我国的绿化工程来说,垂直绿化主要应用于园林绿化和道路绿化(道路绿化不妥),而且从总体来看,绿化的效果也是非常良好的。通过本文对攀缘植物的详细阐述,人们对于垂直绿化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对它的用途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3.2分类
攀缘植物在绿化过程中被广泛应用于棚架、栏杆、阳台造景及各类环境中,使得园林景观更加优美靓丽。我们通常说的攀缘植物指的是必须依赖其它物体,不能以其自身力量直立生长的植物。人们根据攀缘植物的攀缘习性的不同,将攀缘植物分为四类,包括缠绕类攀缘植物、吸附类攀缘植物、卷须类攀缘植物以及蔓生类攀缘植物。倘若某些攀缘植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攀缘方式,就将其称为复式攀缘。我国地大物博,其攀缘植物的品种也多种多样,大概有1000多种,种类非常繁多。
3.3攀缘植物在绿化工程中的应用
3.3.1攀缘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也非常的密集,导致其建筑面积进一步增大,就使得现在的绿化用地逐年减少。秉承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国家增加绿化的土地面积相对来说就显得非常重要,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绿化工程的管理力度,防止滥用土地的现象出现,使人们生活在一个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空间里。由于绿化用地逐年减少,而攀缘植物的主要特点就是占地面积相对较小,且生存能力又特别强,因此,攀缘植物就深受绿化工程人员的喜爱。在进行绿化工程中,采用垂直绿化,不仅能美化环境,更重要的是能弥补绿化用地的不足,有效地将绿化面积扩大。
攀缘植物不仅能对各类建筑物的表面进行垂直绿化,使其环境更加优美,还能在所要绿化的建筑物表面形成天然的屏障,在阳光照射的时候能为其抵挡强烈的光照,减少阳光带来的辐射,从而也就降低了建筑物本身的温度,与此同时,对增加空气的湿度也有着良好的效果。另外,利用攀缘植物对建筑物进行绿化,不仅仅可以为建筑物遮挡强烈的光照,增加空气湿度,还可以增强建筑物本身的立体感及艺术效果,使建筑物与环境更加协调美观。
攀缘植物与其他植物相比,其生长速度较快,且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这样不仅能缩短所需的绿化时间,也能节约绿化的成本,因此,绿化人员采用垂直绿化来改变城市的环境面貌是非常明智且正确的选择。所以,利用垂直绿化既可以缩短绿化时间,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又能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这种绿化方式,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认可。
3.3.2攀缘植物在道路绿化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近些年,我国对于道路的建设越来越重视,加大了对道路建设的资金投入,道路的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进而,人们对道路的绿化建设也越来越重视。而攀缘植物对于道路环境的改善及道路质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段不符合攀援植物的特点,道路建设一般不适用攀援植物,公园及部分建筑绿化可能会应用到,请帮助修改)
4结束语
充分发挥好地被植物在绿化工程中的作用,对绿化环境进行充分的分析,结合实际经验,使地被植物在绿化工程中被充分的利用。另外,在进行绿化工程前,要精心的设计出绿化方案,这样才能使国家的绿化面积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使我国的绿化工程发展的越来越成熟稳定,从而给人们带来更加健康舒适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高应娴.关于棕榈科植物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2010(17).
[2]余剑东.园林景观绿化工程植物应用初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9).
[3]罗荣华.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管理[J].建材发展导向,2011(4).
[4]靳学东,刘同凯.园林绿化工程植物病虫害主要防治措施[J].农技服务,2010(1).
请针对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做重点分析,明确观点。
中图分类号 F30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4-0206-01
城镇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举措,是今后一个时期实现强县富民目标的动力源泉和重大战略。近年来,特别是自治区实施宁南区域中心城市和大县城建设以来,彭阳县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率年均提高,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而林业建设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生态需求是社会对林业的主导需求。林业承载着生态、经济、文化三大功能,人类文明发展以森林为依托,森林文化能够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随着全县人口的增加和人民生产水平的提高,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破坏程度加强,同时,人们更加需要清洁的空气和饮用水源,以及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这就需要森林在保水固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2]。现代林业是可持续发展的林业,它的经营对象是森林生态系统,要建设现代林业,就要遵循森林生态系统演替规律,节约森林资源,增加森林生态系统建设的投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既是改善区域生态状况、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战略举措,也是实现林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又是绿化美化环境、实现美丽彭阳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彭阳县地处宁夏南部六盘山东麓,随着森林资源面积的迅速扩张,森林生态效益日渐显现,但林业产业发展滞后,制约了林业可持续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坚持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以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绿色增长、实现科学发展为宗旨,以促进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发展为主线,以促进农民增收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广大农民为主体,以林业科研、林果产业培育及林下经济壮大、县城园林绿化、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退耕还林、生态村庄及道路绿化、林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分步实施,努力打造环境优美、经济发展的绿色县城[3]。建成集绿色生态、旅游、经济和文明景观为一体的绿色屏障,打造美丽彭阳,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建设目标,力争取得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建设共赢。
一要坚持生态优先,构筑绿色屏障。按照“造林与造景相结合,绿化与美化相协调”的绿化建设新要求,引入景观设计理念,加快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提高森林的林分质量和防护功能,特别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加大县城、乡镇、村庄绿化力度,提高绿化水平,巩固绿化成果[4]。切实加强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好林木采伐、林地征占用、野生动植物和湿地等各项林政管理工作,全力抓好森林灾害防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要凸显生态特色,实施“三大工程”。一是规划并启动实施森林公园综合景观工程。紧紧围绕县城“三山相望,两水环绕”的城市布局,突出生态修复、生态保护、生态开发三大生态工程,依托彭阳县的森林资源,充分体现彭阳县城的生态宜居特色,使彭阳县城整体布局、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品味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彭阳县市民及周边居民提供融休闲度假、娱乐游憩、农业观光、森林科普等多种功能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天然户外活动场所。二是结合主干道路大整治大绿化,实施好“百公里绿色长廊工程”。以彭青一级公路两侧为重点,做到道路绿化、苗木产业培育、农民增收和环境整治4个结合,把彭青一级公路等县内主干道路建成交通便利带、绿化景观带、农民致富带。三是以争创“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为目标,实施好乡镇生态提升工程。以乡村绿化为重点,各乡镇每年打造1~2个万亩集中连片的生态综合治理示范点,逐年推进,建设“流域治理向县城综合治理”转变的生态综合治理工程。
三要立足兴林富民,发展林业产业。着力实施兴林富民示范工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基地为抓手,以示范为带动,以科技为支撑,巩固和新建一批特色明显、效益显著、设施完善的现代林业示范基地,建设一批生产发展、农民富裕、生态良好的兴林富民示范村镇,构建一个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协调发展的林业产业体系,带动和促进林业增效、林农致富[5]。
四要积极争取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彭阳县属黄土高原中部丘陵沟壑残塬区,境内山多川少,土地贫瘠,属全国重点水土流失区,由于工程建设初期部分群众思想顾虑大,退耕还林积极性不够高,甚至有的不愿意退耕还林,随着工程的实施,群众真正认识了退耕还林的好处,但由于建设任务有限,想退耕却无法纳入计划,致使一些流域,部分工程区域至今仍夹杂零星宜退耕地块,群众耕作困难,生态治理整体效果欠佳。全县尚有3.33万hm2坡耕地需要退耕还林,并需要解决2004—2007年未纳入国家退耕计划0.11万hm2退耕地造林遗留问题。由于彭阳县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退耕还林区域自然条件很差,退耕地还没有明显的经济收入,退耕农户生活还比较困难,建议将4.93万hm2退耕林地纳入林地管护补偿范围,解除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到期后退耕户对原政策的依赖性。
五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水平。切实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机制,努力提高行政管理、技术推广、产业服务等诸多方面的水平,以实现新作风、新形象、新业绩,努力为推进城镇化进程服务。
参考文献
[1] 雷加富.关于推进重点国有林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几点思考[J].林业经济,2007(2):3-7.
[2] 雷加富.关于推进重点国有林区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林业产业,2007(3):4-11.
1 植物配置的美学原理
园林融绘画、文学、雕塑、建筑于一体,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园林具有广泛和丰富的内容,园林不仅仅是简单的绿化,而是要达到绿化、美化、香化和净化的和谐统一,为人们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活居住环境。植物所具有的美学属性是人赋予的属性。它是客观的事物反映到人脑中形成的一种观念,人们把这种观念用“美”的概念表达出来,于是人们对它下一个逻辑判断该植物是美的,从而该种植物便具有了美学的属性。
2 城市园林的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矛盾日益突出,人们对绿色植物的渴望之情更加迫切。城市绿化的作用是不仅要绿化城市,而且还要做到美观,因此绿化用的植物不仅仅要栽种上,而且要注意植物的搭配,即植物的配置。做到既要在生态适应性上与环境相统一,又要体现植物的个体与群体的形态美、色彩美和意境美,充分利用植物自身的特点,例如形体、线条和色彩进行构图,通过植物的季相及生命周期的变化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随着社会的进步,环境建设受到重视,各地园林绿化步伐加快,很多好的园林设计对植物的配置把握的恰到好处,已经能将人与大自然很好的协调,园林绿化的树木种类又是多种多样、千姿百态,在营造自然自然氛围、美化空间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效果不理想的现象,有的园林建设和维护成本高,管理费用昂贵,远远超过单位承受能力。因而,园林的设计应考虑到园林设计的思路想法、特色、功能,以及树种配置的原则、观赏效果,也应将建设成本和维护管理费用计算在内,协调好整个园林设计的各项因素后,才能建设出好的城市园林。
3 植物配置对园林景观的突出作用
园林景观设计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园林植物的配置。植物的配置是指按照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来选择植物进行配置。周围建筑及环境通过合理的配置、协调从而组成了园林景观,而植物是周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景观更加形象、协调,并与自然紧密结合,就要合理的搭配园林植物。植物配置使园林景观的主题和意境更加突出,依据景观的主题、意境、特色进行植物配置,使植物配置对园林景观主题起到突出和强调的作用。建筑周围植物配置往往要把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考虑。如万壑松风、听雨轩、留听阁等主要是借古松、芭蕉、残荷在风吹或者雨打的条件下所产生的声响效果而给人以不同的艺术感受,这些都是通过植物来突出这个建筑,给这个建筑赋予生命,表达一定的主题和内涵。
4 植物配置的因地制宜
植物具有生命,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征。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第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配植的树种,这一点在经济和技术条件比较差的发展新区尤为重要。第二,配置的树种要根据当地的土壤环境。有些植物适宜在酸性土壤中存活,有些植物适合在碱性土壤中存活,我们应当了解充分了解当地的土壤环境,来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栽培。例如,杜鹃、茶花等适合在酸性土壤中生存,适于PH值5.5至6.5含铁铝成分较多的土质。而黄杨、桃叶珊瑚、夹竹桃、枸杞等适合生存在碱性土壤中,适于PH植7.5至8.5、含钙质较多的土质。第三,要根据树种对太阳光照的需求强度,合理安排配植的用地及绿化使用场所。第四,要根据环保的要求进行配植的树种。在众多的树木之中,有许多不光具有一般绿化、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分别具有防风、固沙、防火、杀菌、隔音、吸滞粉尘、阻截有害气体和抗污染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因此,在城市园林设计、绿地规划、居民区树木种植是,应根据各地环境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树种。第五,要根据绿地性质进行配置。各街道绿地、庭园绿化中,根据绿地性质,规划设计时选择适当树种。
5 植物配置要体现四季的可观赏性
园林是由山水、建筑和植物组成的综合艺术品。在不同的季节,园林呈现不一样的风景,植物是季节变化的主体,季节性的景观体现在植物上,就是植物的季相变化。植物在一年四季的生长过程中,叶、花、果的形状和色彩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如春季发芽早的杨柳,开花早的梅花,春季叶色变化显著的臭椿;秋季落叶早的梧桐,或落叶非常迟,但叶色变化极为明显的槭树科、大戟科、漆树科的植物等。园林植物配置就是要充分利用植物的季相特色,对植物在不同地域的物候习性及生态特点有充分的认识,按照美学的原理合理配置,利用植物的形体、色泽、质地的功能外部特征,发挥其干茎、叶色、花色等在各时期的最佳观赏效果,尽可能做到一年四季有景可观。园林植物配置利用有效高观赏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植物季相,能给人以时令的启示,表现出园林景观中植物特有的艺术效果。春季山花烂漫,夏季荷花映日,秋季硕果满园,冬季腊梅飘香都是植物季相的凸显。
6 城市园林中植物配置的要点
植物的高矮顺序与游人视线的关系,植物的色彩与季节的关系,以及植物颜色的协调性都是植物配置应注意的问题。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提现一个城市的绿化风貌和景观特色,例如交通岛周围的植物配置应当增强道路的导向作用。在行车的视距范围内应采用通透式配置。在开阔的绿化空间中更能提现出植物不同的形态,与道路绿化带形成鲜明对比。而广场绿化时,植物的配置应当考虑到广场的面积、规模、空间尺度以及游客的活动等因素。布置花坛是选用的植物应是花期、花色、株型整齐一致的花卉,以做到协调配置。设计园林景观时,选择植物应选择观赏价值高的,经合理配置,体现城市的绿化特点和绿化水平。
7 总结
我国园林植物种类丰富,各有特色,我们要继承发扬,应用在当前的花园城市建设中。清洁与舒适是创造良好环境的前提,绿色植物是空气清新、环境舒适、文明优雅的重要组成因素。从某种角度来说,没有植物也就不成其为园林了,而没有园林的城市注定是枯燥无味的。为了建造以植物造景为主的园林,还需要从环境科学、生态学以及文学艺术、美学等方面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并加强对祖国园林遗产进行深度和广度的研究,使我国城市园林的建设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green seedling varieties my choice and tie-in skill to do some theory and practice, this paper mainly includes the choice of green nursery stocks varieties, and the green seedling varieties of tie-in skill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green nursery stocks; Species selection; Tie-in skill
中图分类号:S7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地方都对城市环境绿化有了较高的认识。现在城市人民强调绿色食品,绿色生活,城市绿化、绿化道路、绿化房屋、由于绿化的好处,城市的发展跟绿化有着不解之缘,绿化这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选择绿化苗木时,要考虑因地制宜。要考虑到树木的适应环境程度以及绿化的效果怎样。和当地的气候状况一定要考虑绿化树木适应的气候。然而近几年来,各地区、各单位不断进行绿化工程建设,大家都希望通过优化设计以达到一个尽乎完美的绿化效果,但结果往往难以如愿[1]。
1绿化苗木品种的选择
主要考虑艺术效果和功能效果。1.乔木的选择。乔木在街道绿化中,主要作为行道树,作用主要是夏季为行人遮荫、美化街景,因此选择品种时主要从下面几方面着手:(1)株形整齐,观赏价值较高(或花型、叶型、果实奇特,或花色鲜艳,或花期长),最好叶秋季变色,冬季可观树形、赏枝干;(2)生命力强健,病虫害少,便于管理,管理费用低,花、果、枝叶无不良气味;(3)树木发芽早、落叶晚,适合本地区正常生长,晚秋落叶期在短时间内树叶即能落光,便于集中清扫;(4)行道树树冠整齐,分枝点足够高,主枝伸张、角度与地面不小于30度,叶片紧密,有浓荫;(5)繁殖容易,移植后易于成活和恢复生长,适宜大树移植;(6)有一定耐污染、抗烟尘的能力;(7)树木寿命较长,生长速度不太缓慢。目前在河北省唐市应用较多的有雪松、法桐、国槐、合欢、栾树、垂柳、馒头柳、杜仲、白蜡等。2.灌木的选择.灌木多应用于分车带或人行道绿带(车行道的边缘与建筑红线之间的绿化带),可遮挡视线、减弱噪声等,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枝叶丰满、株形完美,花期长,花多而显露,防止过多萌孽枝过长妨碍交通;(2)植株无刺或少刺,叶色有变,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内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树形和高矮;(3)繁殖容易,易于管理,能耐灰尘和路面辐射。应用较多的有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紫叶小蘖、月季、紫蔽、丁香、紫荆、连翘、榆叶梅等[2]。
园林绿地内道路的植物配置园林道路是全园的骨架,具有发挥组织游览路线、连接景观区等重要功能。道路植物配置无论从植物品种的选择上还是搭配形式(包括色彩、层次高低、大小面积比例等)都要比城市道路配置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自由生动。园林道路分为主路、次路和小路。主路绿化常常代表绿地的形象和风格,植物配置应该引人入胜,形成与其定位一致的气势和氛围。如在入口的主路上定距种植较大规格的高大乔木如悬铃木、香樟、杜英、榉树等,其下种植杜鹃、红花木、龙柏等整形灌木,节奏明快富有韵律,形成壮美的主路景观。次路是园中各区内的主要道路,一般宽2~3米;小路则是供游人在宁静的休息区中漫步,一般宽仅1~1.5米。绿地的次干道常常蜿蜒曲折,植物配置也应以自然式为宜。沿路在视觉上应有疏有密,有高有低,有遮有敞。形式上有草坪、花丛、灌丛、树丛、孤植树等,游人沿路散步可经过大草坪,也可在林下小憩或穿行在花丛中赏花。竹径通幽是中国传统园林中经常应用的造景手法,竹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常绿,清秀挺拔,具有文化内涵,至今仍可在现代绿地见到[3]。
2绿化苗木品种的搭配技巧
在园林绿化的绿化苗木选择上,人们经常要根据不同植物的不同生长环境习性来进行搭配,搭配好了不但能够产生更美的视觉享受,也给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创造了条件[4]。
2.1不同气候带的几个城市的人工植物群落搭配作上木的树种有:
银杏、白蜡、臭椿、合欢、槐树、栾树、刺槐、悬铃木、元宝枫、柿树、杜仲、流苏、旱柳、山桃、晚樱、毛白杨、白榆、皂荚、桧柏、侧柏、白皮松、雪松、油松、华山松、玉兰、洋白蜡等。
2.2在较荫的条件下生长的植物有:
鸡麻、连翘、小花溲疏、溲疏、大花溲疏、天目琼花、红瑞木、蓝荆子、金银木、珍珠梅、柳叶绣线菊、棣棠、四照花,大叶黄杨、粗榧等。
2.3作下层地被的植物有:
阔叶土麦冬、崂峪苔草、土麦冬、垂盆草、络石、大花萱草、玉簪、紫萼、二月兰、紫花地丁、地锦等。
2.4适合应用的植物群落模式:
(1)毛白杨——元宝枫+碧桃+山楂——榆叶梅+金银花+紫枝忍冬+白皮松(幼)——玉簪+大花萱草
(2)银杏+合欢——金银木+小叶女贞——品种月季——早熟禾
(3)国槐+桧柏——裂叶丁香+天目琼花——崂峪苔草
(4)毛白杨+栾树+云杉——珍珠梅+金银木——崂峪苔草
(8)国槐+白皮松——花石榴+金叶女贞+太平花——崂峪苔草
(9)大叶白蜡+馒头柳+桧柏——麻叶绣线菊+连翘+丁香——宽叶麦冬
(10)悬铃木+银杏+桧柏——胶东卫矛+棣棠+金银木——扶芳藤+崂峪苔草
3结论
总之,城市的道路绿化是应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点问题,相信只要我们能在这个问题上多努力,我国的城市道路建设将出现新的面貌,城市景观得以发展,城市内涵也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刘金龙,黄宝龙.林农复合系统生产力及其养分循环的初步研究.见:熊文愈主编.中国农林复合经营.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89一195
1、城市街道景观的功能
1.1 城市街道景观的格局
城市街道格局是城市特色的重要反映每个城市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及形成年代的不同,其街道格局也不同,随城市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用地不断增加,有的城市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四周发展,典型的如我国首都北京,有的脱离老城在附近另辟新城,典型的如山西的平遥市。不论哪种形式的城市,其街道格局都反映着历史的发展过程,记载着重要历史事件和故事。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在这些特殊的地点就会产生相应的联想,想的是这个城市曾经发生的一切,可以说城市街道记载着城市的历史,蕴涵城市的文化。
1.2 城市街道景观所代表的形象
城市街道代表城市的形象人们对街道的感知不仅涉及其路面本身,还包括街道两侧的建筑,成行的行道树、广场景色及广告牌、立交桥等等。这一系列事物共同作用形成了街道的整体形象,而其中任何一种事物质量的低下,都影响整个街道的形象,而街道的形象又影响城市的形象。街道景观质量的优劣对人们的精神文明有很大影响。对于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来说,街道景观质量的提高可以增强市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对于外地的旅游者和办公者来说,由于他们停留的时间较短,而且大部分时间在街道上度过,因此街道就代表整个城市给这些外来人员的形象。
1.3 城市街道景观所具有的特色
城市街道是展示城市景观的舞台。一般人很少从城市形态、城市发展史这些专业角度来认识。一个城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城市街道上的景观、街道上的尺度,街道两侧建筑物的体量和风格,色彩各异的广告牌匾和指示标牌,独具特色的绿化、小品、设施,以及街道上穿梭的车流,或漫步或急行的人们,或驻足聊天或看热闹的市民……这些城市街道上的情景往往成为这座城市景观的代表。
2、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目标
城市道路园林景观并非单纯意义上的道路绿化,其兼备城市生态廊道、交通、游憩等基本特性,并随功能及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应符合使用者的行为规律,保证道路的使用功能和交通安全,与道路性质、功能相适应;应遵循适地适树原则,以生态和景观效益兼备的乡土树种为主,运用科学、艺术的植物配置,形成景观优美,生态稳定的复层人工植物群落景观;应结合周边环境与城市文脉,创造园林景观特色,强化道路景观意象;应协调于地下管线等附属设施,充分考虑城市土壤、气候、养护管理水平等因素,兼顾道路园林的经济实用性。
3、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3.1 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城市环境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城市环境的核心是人,基础是自然环境。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与人交流的地方,公共空间或景观不是只让人展示的,而是供人使用,让人参与到其中的,离开了人的活动、故事和精神,公共空间景观便失去了意义。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强调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原则,充分满足人自身的需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景观设计的关键所在。景观及公共设施的布局与尺度要符合人的视觉观赏位置、角度以及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座椅的摆放位置要考虑人对私密空间的需要;要根据婴幼儿、青少年、成年人的行为心理特点,充分考虑到老人及残疾人对景观环境的特殊需要,并落实在休息区、座椅尺度、专用人行道、坡道、盲文标志、专用公厕等细部设施的设计中,使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真正成为大众所喜爱的休闲场所。
3.2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城市景观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追求的是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一种协调关系。发展必须以保护自然和环境为基础,在注重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对自然和环境予以充分的考虑,使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的关系始终处于平衡或协调状态。自然景观资源和传统景观资源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在景观设计中,要对自然景观资源和传统景观资源加以合理保护与利用,不应在建造新的城市环境景观时以破坏自然景观资源为代价,应以自然景观资源、传统景观资源为设计基础,创造出既有自然特征,又有历史延续性,同时具有现代性的公共环境景观。规范人类资源开发行为,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城市公共景观设计的一项重要原则。
3.3 保护和发展文化景观的原则
随着我国大规模的城市和村镇改造,一些文化景观遭到严重的破坏,对文化、风俗延续产生不利的影响,景观风格趋同化使具有民族及地方特色的公共空间日趋减少。民族文化的继承性是民族文化得以保存和延续的根本。在公共空间景观设计过程中,挖掘和提炼具有地方特色的风情、风俗并恰到好处地表现在景观设计中,防止人为地割裂文化历史,重视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对于体现景观的地方文化特征,增加区域内居民的文化凝聚力和提高景观的旅游价值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3.4 城市街道景观建设要充分体现城市道路的人文美
城市道路的人文之美是指通过城市街道的文化特色和人文氛围所反映出来的一种文化美感。文化的表层是物即人类一切劳动包括艺术劳动的物化形态;中层是心物结合;深层即心即属于这一文化整体的社会群体心态,包括群体的伦理思想、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民族性格、宗教感情、审美趣味,它离物较远,却是在精神的物化过程中决定物的根本。因此,作为城市街道景观,它的人文美不可避免地应与周围的其他建筑构成整体人文景观来体现,所以无论人们是游好莱坞的星光大道,还是走南京的夫子庙街,曲埠的孔府街等,都能感受到这些街道所反映出来的所在国家特有的城市道路人文美感。
3.5 城市街道绿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