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城市垃圾处理的建议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我市生活垃圾目前采用垃圾箱不分类的收集方法和简单的填埋与焚烧式处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城市发展需要。实现垃圾的分类收集和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集中处理,彻
底消除城市生活垃圾污染,已经成为提高城市环境竞争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用垃圾箱简单收集,浪费人力物力,并造成二次污染。
我市共有垃圾箱2083个,垃圾房(架)3143个,由于垃圾箱都是铁制品,受到垃圾腐蚀和空气
氧化之后,很
快就会破损,一般使用寿命只有二三年。我市日产生活垃圾995吨,如果按国家环保总局统计
的
城市生活垃圾每年8的增长率计算,目前垃圾箱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城市承载垃圾的需要。
为方便倾倒垃圾,我市垃圾箱常设在居民区内和企事业单位附近,由于常设垃圾箱管理不善和个别居民的素质低下,原来投放时加盖的垃圾箱不出几日就变成了敞口垃圾箱,垃圾随意堆放,饭店附近更为严重,箱内或周围的垃圾有时会随风飞扬、臭气熏天、蚊蝇滋生、污水外溢。垃圾在适宜的温度下,每天还会向大气中释放100多种有害气体,还有多种致癌、致畸物质,危害极大。清运有时不及时,既影响城市景观,又造成了二次污染。
环卫部门每天要派6391名清洁员在大街小巷清扫和保洁,每个清洁员要分管10个垃圾箱
,从早上5:00到晚上5:00长达12个小时,但效果还是不尽人意,人们对垃圾箱周围卫生怨声
载道。
2、简单的填埋和焚烧式处理垃圾,浪费了资源。
垃圾箱中的生活垃圾多数没有分类,每天要由垃圾压缩车搬运一、二次,运往我市唯一
的羊耳峪垃圾场做填埋和焚烧式处理。
据了解,生活垃圾中可利用的有机垃圾和可回收的垃圾都是资源垃圾,把这些垃圾做简
单填埋和焚烧式处理,极大地浪费了资源。3、认识不清,资金不足,尚未从源头控制。
我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基础设施单一,无分类收集,填埋后无害化效果不理想,先进的
垃圾堆肥技术未被启用,生活垃圾尚未形成有利于垃圾从源头资源化、减量化的有效管理体
制和机制。这些问题的出现,在于政府相关部门责任不清,政府投入不足,公众对垃圾处理
缺乏应有的认识,对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回收利用的研究力量薄弱。
二、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领导应从长远和全局出发,认识城市垃圾收集与处理
的
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议强化领导意识,齐抓共管,落实项目,落实资金,促进垃圾无害化设施建设,出台配套政策,精心制定工作方案,为垃圾的收集与处理提供保障。2、全面发动,大力宣传。垃圾的收集与处理需要全社会的动员与参与,应加强宣传
教育,提高保护环境意识,认清垃圾带来的危害,让全市人民都来关心和支持垃圾的收集与
处理工作。建议成立领导小组,印发公开信,召开动员大会,争取社会支持,为垃圾的分类
收集与集中处理奠定基础。
3、合理分类,定期收集。建议学习国内外分类收集垃圾的先进经验,取消常设垃圾
箱
,改设定期定时收集的垃圾摆放点,引进奖励机制,按期按时投放者奖励,否则罚款,资源
垃圾投放达到一定数量者给予奖励。定期定时分类收集垃圾的摆放点可先在规范的小区内试行,然后再向全市推广。收集时可派监督指导员指导分类或由监督员大体分拣,这样把可回收、可利用的垃圾作为资源收集起来
,把不可回收利用的送到垃圾场或焚烧或填埋或堆肥(危险品另外处理),既增加了社会财
富,又减少了垃圾的生成,化害为利,造福人类。
4、全程管理,推进减量化。城市生活垃圾的“三化”处理指的是“无害化”、“资源
化”和“减量化”。其中“减量化”要求控制好垃圾的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量,减少一次
性豪华包装,尽量不用外包装。
垃圾减量化后再进行集中填埋处理所带来的效益是巨大的。建一个填埋场需要大面积的空旷地带,且一个耗资几千万元的填埋场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并且产品在包装、运输及垃圾在
收集、运输、建场、管理的成本方面数目巨大,如果减量化再进行填埋处理,能延长填埋场
的
使用时间,间接地降低了垃圾的处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建议逐步调整垃圾管理战略,
积极引导垃圾减量化,实行以垃圾减量化为核心的管理方针,做到从源头减量,从源头控制
,对社会生产、流通及消费全过程制定严格的垃圾减量措施,使垃圾中的部分资源返回经济
循环,变废为宝,削减初级资源的消耗量和废弃物的排放量。
5、积极探索,变废为宝。填埋法、堆肥法和焚烧法是集中处理生活垃圾的三种方法
,填埋
法因费用低、方法简单而被普遍使用,填埋后的垃圾有机物,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会产
生大量沼气,建议把沼气收集起来作为燃料,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大气污染,还会节省很多
能源。另外把垃圾堆肥作为绿色肥料,把蔬菜在净菜销售前的下脚料、骨壳类垃圾、食品产
业废弃物等加以利用,还可产生大量的再生资源。
6、走产业化道路,良性发展。建议各级政府要制定政策,引导社会来利用垃圾资源
,发展
垃圾产业,提高垃圾收集与处理水平。适当征收居民排污费,动态监测羊耳峪垃圾场的堆积
量和污染情况。制定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和吸引各方面资金来进行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设
[4] 冯刚.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
[20] GAUTAM S P,BUNDELA P posting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of jabalpur City [J]. Glob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0,4(1):43~46.
[21] 韦保仁,王俊.苏州城市生活垃圾处置方法的生命周期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2):93~97.
[22] 李雯婧,孙娜,张令戈.大连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生命周期评价[J].环境卫生工程,2009,17(6):55~57.
生物天然气是指从生物质转化而来的燃气,与天然气的性质相当,且具备绿色、清洁、环保、可持续等特性,包括沼气、合成气和氢气。目前只有沼气具有成本优势,所以一般所说的生物燃气主要是指沼气。近年来,德国、瑞典等欧洲国家越来越重视生物燃气的应用,已经开始规模应用于热电联供、管道燃气、交通燃料等。德国制备生物燃气的原料主要为能源植物和畜禽粪便,多采用高浓度混合存储气一体化发酵罐体,用途由直接驱动发电机组进行热电联产,开始向管道生物天然气、车用燃气方向转变,并制定了到2020年、2030年生物燃气产量分别达到6亿和10亿立方米的发展目标。瑞典在全球率先开发利用生物天然气,制备生物燃气的主要原料是城市生活污水污泥,餐厨垃圾以及食品工业废物。
欧洲生物燃气的发展得益于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和优惠税收政策的支持,并且为促进生物燃气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德国开始重新调整政策,发挥生物能源环境友好、可持续与能源积极作用。德国、瑞典等欧洲国家生物燃气工程科技创新的经验、做法和产业政策对我国生物燃气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德国、瑞典等欧洲国家生物燃气技术世界领先,但其生物燃气的资源潜力却无法与中国相比。我国沼气使用规模、技术推广水平,在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可用于生物燃气的资源特别富集,其中,我国每年产生近10亿吨垃圾,排在世界前列,我国政府对垃圾资源化和清洁新能源产业的高度重视,发展垃圾生物燃气产业具有得天独厚优势,全国大中型沼气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我国生物天然气产业潜力巨大,发展趋势如火如荼,将成为新能源领域中的一支新生力量,正在异军突起,推动着绿色环保产业快速发展。
2. 发展垃圾沼气是垃圾资源化的重要选择
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有填埋、焚烧和堆肥。填埋需要建设大型的垃圾填埋场,占地面积广,填埋技术操作相对简单,投资费用和处理费用较低,但填埋后的垃圾同样也会发生反应在地下生成沼气及各类有害气体,造成对可开发利用的二次能源的极大浪费,而流失的沼气和有害气体对周围环境也造成了严重污染并对臭氧层造成了破坏,填埋垃圾产生的沼气中富含甲烷,而甲烷对大气造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多倍,垃圾填埋场逸出沼气的无序排放对环境的破坏将是非常严重的,如果防渗技术不够,还将导致潜在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渗好的填埋场所产生的渗滤液需经脱氮、除磷、好氧处理达标后排放,需消耗大量能源和资金。部分城市也将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并建设垃圾焚烧电厂,将垃圾转换成电能,利用垃圾焚烧发电虽然有效处理了垃圾,但在焚烧发电过程中,会通过烟气排放出二恶英及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实验表明,1克的二恶英就足以杀死1万人。
垃圾堆肥能将垃圾中有机物部分转化成土壤改良剂成分,可用于园林绿化,花卉用肥等,但是好氧堆肥将有机物降解为二氧化碳,既未将这部分资源充分利用,又造成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垃圾堆肥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反应速度慢,市场还需进一步开发扩展。
利用城市垃圾生成沼气再加以利用的方法是比较可取的,也是培育气体能源的新突破点。在传统能源日趋枯竭、环境气候不断恶化的情况下,沼气作为新型的可再生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利用垃圾生成的沼气再经过净化、加压等工艺处理后,既可以用来发电并入电网,也可以通过管道输送到千家万户用作居民燃气以及工业燃料、车用燃料,生成沼气后的沼气渣则可送到堆肥厂制成有机肥料,可将城市垃圾沼气发电与分布式能源项目建设相结合,在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城市采用沼气作为分布式能源站的燃料,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优化城市能源结构,提高城市资源循环利用率。城市垃圾沼气作为一种新型的再生性能源,沼气潜藏的商业价值和社会效益应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3.我国城市垃圾沼气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我国城市垃圾沼气产业正在逐步兴起,正在从分散建设管理向产业化和社会化服务转变,迫切需要在政策、资金、技术、服务、规范以及统筹协调上确定新的原则和措施,以利于城市垃圾沼气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现针对我国城市垃圾沼气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3.1国家和地方尽快出台城市垃圾处理实施细则,并利用财政政策进行引导
目前制约城市有机垃圾处理行业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是原料保障和处理补贴。关于原料保障,国发〔2011〕9号文件明确要求:城市“建立完善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监管体制机制”,确保垃圾实现无公害化处理,防止出现地沟油和垃圾猪等问题。但目前国内大部分城市要么没有完善的城市垃圾强制处理政策,要么执行不严格,建议出台细则文件,规定餐厨垃圾、畜禽粪便、市政污泥等进行定点处理,同时对处理技术进行指导。国家没有统一的垃圾处理补贴政策,“十二五”规划中关于环境保护部分明确提出“建立健全污染者付费制度”,目前国内只是对污水和生活垃圾有处理补贴机制,对于餐厨垃圾、公厕粪便和市政污泥等均没有具体规定,建议相关部委引导地方政府按照自己的财政能力制定相关处理补贴政策和收费政策,强化对利用有机废弃物生产生物天然气的企业予以政策补贴,通过经济手段来使有机垃圾处理厂能够正常盈利,形成良性循环。
3.2建立多元环保投融资机制,完善税收支持政策
垃圾处理项目属于市政项目,投资额度大、投资回收期长,单靠企业自身的能力很难为继。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多元环保投融资机制”,对企业的融资困难,建议国家在政策性贷款及商业长期贷款方面支持从事垃圾处理的企业。扶持鼓励各类企业以各种投资方式来发展城市垃圾沼气产业,这样既可增加能源,减少污染,又能增加就业,但政府要按区域垃圾量进行规划,防止一哄而上。
在税收方面,目前垃圾沼气产业只能享受到所得税三免三减半的政策,而这一政策在短期内无法使企业受益。在增值税方面,财政部财税〔2008〕156号文规定“销售利用垃圾发酵产生的沼气生产增值的电力或者热力实行免征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这一政策一方面需要发电并网方可受惠,无法实现并网的则很难享受,另一方面,对于车用沼气方面却有具体规定,从事车用沼气生产的企业至今也无法享受到这一政策,应将税收支持范围从沼气发电扩大到沼气民用、沼气车用和沼气工业应用。城市垃圾沼气产业属于公共服务事业,能否考虑实行免税,政府也可以按他们处理的垃圾量,每吨给予若干垃圾处理费或实行垃圾处理收费制。
3.3将对农村沼气工程的支持政策推广到城市垃圾沼气,促进城市垃圾处理与沼气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中央累计投入农村沼气建设资金212亿,沼气行业已形成完善的工作体系。国家为支持农村沼气发展,制定了很多支持政策,其中包括《国债资金农村沼气建设项目》、《农村能源基本建设项目》和《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建设补助资金农村能源项目》等支持政策。如《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建设补助资金农村能源项目》就规定“包括户用沼气、小型沼气工程、秸秆气集中供热工程等项目区每建一个8~10立方米的沼气池,国家补助资金400元;存栏500头以上的养猪场建一处向100户居民供气的小型沼气工程,国家补助资金10万元”,这些政策对于农村沼气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城市垃圾沼气发展正处于非常关键的时期,建议将这些发展农村沼气已经十分有效的补贴政策应用到城市垃圾沼气的发展之中,从而促进城市垃圾沼气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3.4确定若干城市垃圾沼气典型试点项目,以点带面联动发展,并从整个产业链角度来支持城市垃圾沼气产业的发展
虽然中国农村沼气发展的历史很长,但城市垃圾沼气产业在中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无论是政策还是技术,很多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探索实践。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能够将具有先进技术和典型代表性的企业或项目列为城市垃圾沼气示范项目,一方面从政策上鼓励进行相关创新实践,另一方面将实践与探索经验推广到全国。
昌乐农村垃圾托管模式实行有偿服务、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将全县辖区内农村的环境保洁、垃圾清运工作委托县环卫处负责管理,逐步建立健全较为完善的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理体系。本文通过实地调研走访,进一步探讨了垃圾托管理模式的具体运作及其效果,深入探究这种模式的成功之处并对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使这一模式能得到广泛推广,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
2 昌乐农村垃圾托管管理模式的成功之处
2.1 “成熟一个、托管一个”,垃圾处理起点高。设置垃圾桶的前提是大路硬化;大街小巷旁边的垃圾堆、柴草堆、粪堆等全部清理干净;能开通的街全部开通等。实行垃圾托管后,村内的环境质量迅速提升,多年积累的垃圾已经全部得到清理。高质量的村内环境也会培养村民环保的意识,使他们更爱护自己干净的家园。
2.2 将垃圾“委托管理、市场运作”权责明确。各镇将其所辖行政村的环卫保洁、垃圾清运工作全部委托给县环卫局负责管理,并签订托管协议,权责明确,便于实行监督和治理。这种“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模式,每一环节责任分明,出现问题可以直接追究责任人,更有利于切实监督责任人,使困扰农村多年的垃圾处理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
2.3 垃圾桶的设计切合农村需求。城市垃圾桶放垃圾的口比较小,容量也比较小,然而在农村生活垃圾比较多,有些体积比较大,这种垃圾桶显然不符合农村的要求。农村的垃圾桶充分考虑了村民生活特点,又高又大的垃圾桶直接从上面开口,便于村民直接将大袋的垃圾直接放入。
2.4 环境整治纳入村支部书记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这一规定有利于督促村支部书记切实投入到垃圾托管的每一环节,努力搞好农村环境,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制,加大督查力度,积极投入到“生态文明村”、“十佳清洁村”的评选活动中,最大限度的提高村民环保意识,促进垃圾托管的顺利进行。这是针对垃圾托管的比较有力的监督措施。
3 昌乐农村垃圾托管管理模式的完善建议
3.1 增强保证措施。
3.1.1 仍有部分村民不按规定倒垃圾。在对普通居民的采访过程中,我特地留意了大街旁边的垃圾桶以及出来倒垃圾的村民。有的垃圾桶空空如也,垃圾桶旁边却成为垃圾堆,远远望去,特别脏乱。有的村民仍然习惯性的将垃圾随手扔进沟渠里。垃圾托管依然没有引起部分村民的重视。
欧盟的一些村庄,张贴着“随意乱倒垃圾是犯罪,此类行为将记录在案”的告示。收取垃圾时,工作人员如果发现没有按规则对垃圾进行分类,或把不适当的东西放到垃圾里,将会拒绝收集这些垃圾箱甚至罚款。
3.1.2 完善建议。在我国,虽然没有必要向欧盟一样将随意乱倒垃圾视为犯罪,但我们仍然有必要像欧盟一样加大乱倒垃圾的处罚力度。虽然目前不准乱造垃圾之类的字句已经出现在村规民约里,但这些话并没有写进村民的心里。只有加大处罚力度,才能引起那些乱倒垃圾的村民的注意,养成按规定倒垃圾的习惯。
3.2 加大资金支持。
3.2.1 农村垃圾处理资金受限。农村地广人稀,环境问题比较复杂,涉及面广,垃圾处理的基础设施成本高,运行费用高昂。而且,长期以来政府主要关注城市垃圾处理问题,对农村环境治理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财政上的投入也是少之又少。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农村垃圾一直的不到有效处理。
荷兰阿姆斯特丹埃克瓦垃圾处理厂利用再生煤的技术回收、筛选和加工的工艺技术流程,可以实现生活垃圾处理的无污染、无废弃物、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三大目标。目前这一垃圾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取得这样的成效,政府的资金补贴是重要条件之一。阿姆斯特丹市政府给每吨垃圾160欧元的处理费用。现在该厂年产12万吨的再生煤,其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3.2.2 完善建议。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虽然垃圾处理设备的投入比较大,但政府应当给予足够重视,垃圾厂投入一段时间后,其循环利用所带来的收益是可观的。同时,政府也可以借垃圾的循环利用这一优势来吸引有实力的企业投入垃圾开发市场,增强农村垃圾处理的市场活力。
3.3改进垃圾处理工艺。
3.3.1 焚烧、填埋等方式可能导致二次污染。目前农村垃圾主要的处理方式是焚烧和填埋。填埋并没有将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其对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危害依然存在,而且有不可测的爆发风险;而垃圾焚烧虽然能够发电、发热,但处理过程中要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特别是二恶英,对大气有着极严重污染。美国农村的垃圾处理,一般由规模不大的家庭公司来承担。公司的员工也是农民,他们开着小垃圾车,到各家各户收取垃圾,同时也收取一定费用。
3.3.2 完善建议。我们可以仿效美国将农村垃圾和城市垃圾一起处理,将农村垃圾运到比较近的城市然后集中无害化处理,或者在农村建立有无害化技术的垃圾处理厂,将附近村庄的垃圾一同处理。虽然农村比较分散,但垃圾处理问题不容轻视,简单的填埋和焚烧只是权宜之计。无害化处理是唯一的选择。
3.4 提高村民环保意识。
在我国,农村区域占国土面积的90%,农民占全国人口的70%,近年来,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村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农村环境的污染尤其是生活垃圾的污染已逐渐成为农村污染的主要形式。我国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根据有关调查,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年产生量约3亿t,约占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75%,并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
近年来,为应对农村生活垃圾产出量逐年上升的趋势,黄山市采取了清洁工程全覆盖,建设垃圾综合处理厂等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以黄山市歙县郑村镇为例,通过走访当地村民,发放问卷,深入访谈等形式,了解郑村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问题却日益显著。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綠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016年安徽省黄山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三五时期黄山将实现综合实力更强、产业结构更优、生态环境更佳、城市乡村更美、文化特色更浓、人民生活更好、文明程度更高的目标。近年来,黄山市政府加大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引进资金和第三方进行垃圾处理工作,但农村垃圾处理仍存在种种问题。本文将深入探讨黄山市农村垃圾处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合理建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歙县区域概况
歙县郑村镇位于歙县城西郊,距县城五公里,北邻富埸镇,西、南与徽州区相毗邻,是国家级著名旅游景点棠樾牌坊群、郑氏宗祠所在地。方圆42平方公里,距县城8公里,距黄山机场30公里,下辖11个行政村,11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057人,全镇地势平坦,村内、村间水泥、柏油路相连接。皖赣铁路、慈张线穿境而过,丰乐河沿埸田、梅村、向杲、郑村、潭渡村顺势而下。
本文结合歙县当地具体情况,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郑村镇进行调研,走访了郑村和潭渡村的村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实地调查了当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情况。
(二)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制定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了解郑村镇村民对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看法,了解村民日常生活中对于垃圾的处理是否正确。
访谈法:对郑村镇垃圾处理相关负责人进行访谈,了解郑村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村民处理垃圾的方式
在收集的数据中显示,村民平时大多选择将垃圾丢在固定地点,所占比例高达81%,,很少人选择将垃圾掩埋、焚烧、直接丢在河道或路边,所占比例均小于10%,分别为7%、8%、4%(见表1)。从数据可以看到,居民对垃圾的处理方式较为合理,并没有乱丢乱放,这对于环境保护来说是一个十分可观的现象。
(二)垃圾收集点的情况
所调查的100名居民中,有92人表示在自己的家附近有专门的垃圾收集点,剩下的8人则表示自己家附近没有专门的垃圾收集点。这说明歙县的垃圾收集点摆放较为合理,有助于居民整理垃圾,不同于以往在农村没有固定的垃圾处理点致使居民随地扔垃圾的现象。
而在这些当中,85%的居民表示对于垃圾收集点,政府会定期派人来清理。只有8%的村民表示垃圾收集点是由自己去清理的。而有4%的人说自己家附近的垃圾收集点无人清理,剩下3人则表示自己不清楚垃圾收集点的清理状况(见表2)。大致来说,如今歙县的垃圾处理已经较为可观,政府也十分关注垃圾清理,这对于歙县的环境保护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据我们所了解,歙县垃圾处理主要由清扫保洁公司全天保洁,在农村设置各个垃圾桶然后由政府雇人每天清理。将清理的垃圾收到一个比较大的垃圾房里,目前城区有两个垃圾处理中转站。这些垃圾收集起来后压缩拉到屯溪进行填埋处理进行标准化排放。
(三)所在村环境状况
由表2可以看到,被调查者所在村的环境是比较好的,其中只有4人表示感觉自己村环境不好,垃圾很多很脏。分别有32%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所在村的环境很脏、个别比较脏、比较清洁,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歙县的环境是良好的,村民对于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也是比较满意的。这可能与垃圾收集点的存在有很大关系。
而对于环境不好的主要原因问题上,村民缺乏环保意识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农村的发展一直落后于城市,所以在环保意识上也是较为缺乏的。也有很多人认为是环境差是因为村里没有集中地垃圾收集点,以及政府缺乏宣传,对垃圾处理不够重视。这可能是因为农村的经济不够发达,缺乏必要的完善的设施。而政府可能更注重于其他方面的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四)被调查者对所在村垃圾处理的满意度
总体来看,歙县的垃圾处理情况还是比较好的。没有人表示非常不满意,只有10%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满意自己所在村的垃圾处理,但是表示非常满意自己所在村的垃圾处理的居民只占被调查者总体的5%,说明还是有很大空间去改进农村垃圾处理的。有一半以上的群众觉得自己所在村的垃圾处理是令人满意的,也有34%的人士认为一般,因而总体来说歙县的垃圾处理情况是比较良好的。
(五)环保宣传的力度
从表3来看,歙县的环保宣传力度不大,被调查者中只有32%的村民说是经常有环保宣传的,也只有34%的人士表示偶尔会有环保宣传,而表示基本上没有或者从来没有宣传的也占到了34%,说明政府对环保的宣传并不到位,公民的环保意识也很难得到一个较大的提高。
(六)村民对垃圾处理方式的建议
对于垃圾处理方式的建议,多设置一些垃圾收集点和政府应该加大宣传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是广大村民热切希望的。另外还有一些人建议建垃圾站并且政府来统一处理。还有少部分人则是认为是对垃圾进行处理后作为肥料,以及让政府补贴建沼气池。从这些建议中可以看到,大部分村民把解决措施寄托在政府的行动上,在前期的改进上政府的力量是不可或缺的。
四、结论
(一)歙县农村垃圾处理现状总体较好
第一,村民对垃圾的处理方式较为合理,乱丢乱放现象非常少。调研发现,仅有4%的村民将垃圾直接丢在河道或路边。
第二,垃圾收集点的设置和处理较好,村民对于周围环境较满意。调研发现,92%的被调查者家附近有专门的垃圾收集点,其中85%的居民表示对于垃圾收集点,政府会定期派人来清理。大多数村民对于自己所生活的环境比较满意。
第三,政府越来越重视农村垃圾的处理。调研发现,近年来,省政府和中央财政部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来保护生态环境,歙县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垃圾的处理,积极建立健全农村垃圾处理机制,进行“美丽乡村”试点建设。歙县未来的农村垃圾处理将会越来越好。
在所调研的对象中,大部分人都建议能够多设置一些垃圾收集点,也有一大部分人认为政府应该加大宣传,以此来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另外还有一些人建议说建垃圾站并且政府来统一处理。还有少部分人则是认为是对垃圾进行处理后作为肥料,以及让政府补贴建沼气池。从这些建议中可以看到,大部分村民把解决措施寄托在政府的行动上,可能前期的改进上政府的力量是不可或缺的。
(二)存在的问题
歙县农村垃圾处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农村垃圾目前无法达到无害化处理。由于技术缺乏和成本较高,目前歙县农村垃圾处理只能尽量减小污染而不能完全达到无害化处理。
第二,垃圾处理基础设施不够。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加上偏远山区农村居民分散不集中,导致垃圾处理过程艰难,难以顾及到每个人。
第三,村民环境保护观念不够。调研发现,歙县农村居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保洁意识相对较差。村民小农意识浓厚,集体意识不强,希望扔垃圾的时候垃圾箱离自己越近越好,可是垃圾箱的摆放却又希望离自家越远越好,加大了垃圾处理的难度。
第四,政府环保宣传力度不够。调研发现,被调查者中只有32%的村民说是经常有环保宣传的,表示基本上没有或者从来没有宣传的占到了34%,说明政府对环保的宣传并不到位,公民的环保意识也很难得到一个较大的提高。
五、建议
(一)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
改变传统的政绩观念,就要树立经济发展是政绩,环境保护同样是政绩的理念,环保部门应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墙报和文艺活动等农民乐于接受的方式, 帮助农民掌握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法规, 使其充分认清生活垃圾引起的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后果给农业生产和农民日常生活带来的严重影响, 提高其环境责任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在垃圾处理和环境保护方面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
农村垃圾处理的相关投入不足,这会直接导致处理中的各种困难,比如收集缺钱,从而导致收集不积极;比如清运成本大,从而不及时清运等。这些都明显需要更多、更充足的资金投入。科学发展观一直强调统筹发展,其中城乡统筹是重要一环。垃圾处理不能把城镇和农村割裂开来,有必要建立专项资金和财政转移资金,投入资金人力,做出长远规划、完善制度、多方筹措,从而有效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难题。
(三)政府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的规划,使得垃圾站点等位置更加的合理
通过调研发现,歙县部分农民对垃圾站点的设置不够满意。政府应完善环境保护的规划,合理设置垃圾站点。
第一,可以新建、补建收集站。补充建设一批环保型收集站,结合新区建设、老旧小区出新和道路、绿地建设,设置建设垃圾收集站。
第二,升级改造保留的收集站、转运站。根据场地条件,对保留的站点进行升级改造,采用先进压缩工艺,设置负压抽风除臭系统,实现密闭化作业。
第三,分流超负荷运行收集站的垃圾量。对卫生防护距离满足要求,但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的收集站,通过大型转运站使用、选址新增收集站、升级转运站、将垃圾分流至周边条件较好的转运站或调配垃圾车直收直运等方式,降低日转运规模,变为带压缩功能的垃圾收集站,减少扰民现象。
参考文献:
[1]杨荣金,李铁松. 中国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模式探讨[J]. 環境科学与管理,2006,(7).
[2]张卫明. 植物资源开发研究与应用[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正视北京人口现状促进人口有序管理
流动人口发展趋势与北京市人口规模调控
工业化和城市化背景下世界城市人口发展比较研究
物联网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对北京供热基础设施投资与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区域环境标准和责任制度是落实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基础
加强燃气行业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开创安全生产新局面——以环卫行业为例
浅议北京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精细化管理
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加拿大时尚之都:蒙特利尔
首都城管执法精细化的内涵、要求及实现路径
天津市建立多极数字城市管理体系的十点建议
浅析城市综合管线规划管理与信息系统建设——以滨州市为例
阿苏卫垃圾卫生填埋场全密闭填埋工艺研究
垂直绿化的应用策略
坚持高端一流标准建设绿色北京示范区——访北京市延庆县市政市容委主任鲁世宽
统一管理联合执法全民参与——绵阳城市管理特色之路
重温光辉革命历史投身首都环境建设——北京市市政市容委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卷首语
缓解北京市交通拥堵的难点与对策建议
新形势下首都环境建设的意义、途径和任务
以环境建设提升首都竞争力的战略取向与实践路径
加快推进首都城市管理与环境建设的几点思考
城市功能分区与分区分类管理
科学监管垃圾处理设施构筑首都绿色城市
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控臭治理体系研究
关于完善城市地铁安全风险治理体系的建议
论城市精神及其塑造和弘扬
基于超系统论的城乡空间协同发展模式
打造便民绿色通道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民生而设的北京城管热线96310
浅议城管执法形象的塑造——以厦门市为例
《北京市供热采暖管理办法》相关配套文件问答
滨州市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实现城市管理高效运转
信息化城市管理平台基础数据动态更新系统探讨——基于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和多普达D600“城管通”手机
市民卡在人行道违停案件自助处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增设触摸型疏散指示标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初探
安定垃圾卫生填埋场进驻“充气大棚”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杜德印主任带队进行议案督办实地调研全面推进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
探讨供热节能之策促进供热科技进步2009中国北京国际节能环保展览会供热节能技术高层论坛举办
卷首语
北京城市运行与发展研究中心正式挂牌
城乡一体化下的城市环境建设——科技创新与城市管理论坛成功举办
扮靓美丽家园——北京新农村垃圾治理调查报告
国内生活垃圾焚烧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积极发展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促进节能减排
广州市生活垃圾处理协调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
创新城市公共环境管理的实施模式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首都社会建设——《北京市加强社会建设实施纲要》解读
城市管理文化的实践研究——以湘潭市为例
港澳台摊贩管理比较与经验借鉴
探索城市家具管理新模式——北京市邮政报刊亭管理经验及启示
以案说法——城管执法机关在查处违法建设中行政不作为的认定
以数字化手段实现城市管理社会化与常态化——朝阳特色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
西城区城市部件数据库更新维护机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TU4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4014703
1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垃圾处理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城市垃圾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生产25~40亿t垃圾。2004年,中国的城市生活垃圾产量超 越美国,首次跃居世界第一位。目前,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每年产生量约为3亿t,侵占土地面积多达500km2,全国约有2/3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有1/4的城市已无适当场所堆放垃圾。而根据科技部统计,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人均年排放量达440kg,并且仍在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1]。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处置问题。2011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到2015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2]。
武汉,作为中国中西部地区第一大城市、长江中下游特大城市,常住人口1002万人。如何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选用技术可靠、经济适用、卫生安全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从根本上实现武汉市区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规划目标,逐步做到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成为武汉市一项重要的社会发展战略任务。
2武汉市垃圾处理现状
2.1垃圾产量及成分
据《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城市垃圾处理及其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报告》中公布的数据,武汉市中心城区当前生活垃圾产量平均为每天5800t,年产量211.7万t,生活垃圾中餐厨等有机垃圾约占30%,可回收垃圾约占25%,灰渣等无机物约占10%,其他类约占35%,详细比例见图1。生活垃圾人均日产量为1.21kg,综合人口增长等因素,全市生活垃圾产量年均增长率为51%。预测2020年,都市发展区(中心城区、开发区及远城区城关镇区域)生活垃圾日产量将达12274t。
图1武汉市城市生活垃圾成分及比例2.2垃圾处理现状
纵观武汉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成熟且常用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主要有填埋、堆肥、焚烧3种。目前,武汉市正在运营的垃圾场有青山北洋桥、汉阳紫霞观、江夏二妃山、新洲陈家冲、江夏长山口等5处填埋场。“十一五”期间建成了汉阳锅顶山、青山群力村、黄陂滠口、江夏长山口和东西湖新沟等5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并预留一个垃圾综合处理基地。
目前,武汉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总体处于一种较为原始的状态,即部分家庭或单位将可回收物单独存放;拾荒者从垃圾容器中分拣出部分可回收物;环卫工人在作业过程中分拣出部分可回收物。 20个世纪80年代初期,武汉市垃圾处理基本上是以填埋城乡结合部的湖塘和洼地为主。“七五”期间,在东西湖金口、汉口岱山、汉阳紫霞观等处先后征(租)地作为垃圾集中处理场地。2003年和2007年,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二妃山和陈家冲垃圾卫生填埋场填补了武汉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空白。2008年,7个中心城区和6个远城区中心城镇的生活垃圾基本实现了集中处理,集中处理率达到90%以上。
武汉市垃圾末端利用依然处于起步阶段。陈家冲卫生填埋场与荷兰亿碳公司合作开发了填埋气体CDM(清洁能源机制)项目; 5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开展了前期工作,其垃圾焚烧发电总装机容量为13.2万kW。
2.3垃圾处理已取得的主要成效
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与处理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环境质量的重要环节。如何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选用技术可靠、经济适用、卫生安全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提高运行和管理水平,降低生活垃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逐步做到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从根本上实现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目标,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责。近年来,武汉市政府将垃圾处理作为城市发展的重大课题和重要工作,统筹规划、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工程,取得了一定成效。
(1)坚持“三化”标准,精心编制发展规划。武汉市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垃圾处理及其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增强城市发展后劲、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工作来抓,确立了“以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城乡统筹,适度超前,提高主城区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加强新城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至2020年形成功能齐全、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的现代化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系统”的发展目标。 编制了《武汉市环境卫生专项规划(2006-2020)》、《武汉市城市管理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武汉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明确了武汉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发展目标和相关指标,提出了全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转运设施的建设数量、规模、拟选场址、建设时间、拟选用的处理技术等。
(2)吸纳社会资本,重点强化项目支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需要巨额投资,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要推进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必须靠项目做支撑,武汉市利用荷兰政府贷、赠款建成的二妃山无害化垃圾处理场,达到国家无害化标准。在此基础上,积极创新投融资体系,广泛鼓励和吸纳社会资金投资城市环卫设施建设,为促进武汉市垃圾处理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加大财政投入,全面提升设施水平。近年来,武汉市政府在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上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2002~2008年共投资近8亿元用于垃圾场的建设;2003年以来,投入4000多万元购置机械清洗车110余台(包括机扫车、吸扫车、洗路车、高压冲洗车等),投入4800万元购置垃圾压缩车97辆,投入1800多万元购置垃圾容器7万多套;2005年投入7000万元新建和维修改造垃圾转运站35座;2008年垃圾转运站建设共投入8000万元,建成环保型垃圾转运站16座。 2006年以来,政府列专项资金4700万元用于紫霞观、岱山、金口、北洋桥等简易垃圾场的改造,分别实施了库区覆盖、进场道路、污水处理、雨污分流及沼气井建设等多项改造工程,提高了简易垃圾场的运营水平[3]。
2.4存在的问题
(1)尚未建立垃圾分类处理体系。除医疗废弃物外,餐厨垃圾、建筑垃圾等其他垃圾尚未建设专门的处理设施体系。
(2)垃圾“三化”处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正在运营的垃圾场无害化处理能力仍然比较低,简易垃圾场环境污染隐患需要进一步加强治理,垃圾源头减量、无害化处理、末端资源化利用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3)尚未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体系。武汉市现行收费政策制定于1995年,征收的项目仅为垃圾清运费,生活垃圾末端处理费尚未计入成本和列入征收范围,已不符合国家有关收费标准中应当“保本微利”的政策规定,更无法满足武汉市当前生活垃圾处理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4)经费不足和物价上涨的矛盾较为突出,给垃圾处理带来新的压力。由于财政投入有限和物价上涨因素,致使垃圾清扫、收集、转运、处理等环节经费缺口还比较大,影响了垃圾处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国外垃圾处理对武汉市的启示与建议
借鉴国外的垃圾处理现状和方法,笔者提出了针对武汉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几点意见,供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参考。
3.1增强垃圾分类收集管理
科学的垃圾分类,是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基础。各国都把垃圾分类收集作为垃圾处理的前提和基础。垃圾分类收集的目的,不仅是为回收垃圾中的可利用组分,更重要的是要从有利于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出发,将生活垃圾分为有机可降解垃圾(湿垃圾)和可回收垃圾(干垃圾)[4]。
建议武汉市推行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收集和减量化,实现生活垃圾产生源头的资源化利用;优化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系统,积极开展垃圾分类收运、分选转运、分类处理工作,实现生活垃圾物流终端的资源化利用;开展生活垃圾处置技术的综合运用,通过填埋沼气发电、CDM项目开发、垃圾焚烧发电供热、有机垃圾生化处理、填埋场地生态修复等,实现生活垃圾处理终端的资源化利用。
有关部门可编制《武汉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指导手册》,指导社会单位和广大市民熟悉和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常识和操作规程,为全面推进垃圾分选工作奠定群众基础。
3.2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的综合资源化
城市垃圾虽然对环境造成了破坏, 但其中也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对其加以回收利用不仅能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也能获得巨大的环境利益:其一是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资源;其二是通过回收资源,减少了要处理的垃圾量,极大地减轻了环境压力。生活垃圾的综合资源化是针对城市垃圾分类不完全的情况而对垃圾实现资源化的综合处理技术,其技术特点是处理量大,能充分实现城市垃圾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置。可借鉴国外的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堆肥、卫生填埋、生活垃圾就地处理等技术[5,6]。
3.3改革收费制度,强化垃圾处理经费保障
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结合武汉市实际,调整和改革现行环卫费收费政策,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促进生活垃圾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可制定《武汉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办法》,为武汉市生活垃圾处理逐步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发展奠定基础。
3.4推进垃圾处理产业化进程
加快垃圾处理建设运营管理体制市场化改革,通过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逐步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的建设运营格局。要加快推进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放开社会公用事业投资领域,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和运营,构建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积极探索特许经营、承包经营、拍卖经营权等多种运营方式,广泛吸收社会资金,推进企业资产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运营管理方式的转变,政府要变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重点抓好行业规划、政策制定、综合协调、监督执法等方面的工作。
3.5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加强政府监管作用
日本和德国[7]通过法规和经济政策,尽量避免垃圾的产生量,尽可能回收和再利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武汉在向“世界城市”迈进的过程中,需要完善垃圾处理的各种法令、法规,为垃圾处理的长期规划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另外,对于生活垃圾的管理要做到“政企分开”,政府部门应转变职能,主要进行政策制定和监督管理工作,垃圾的清运处理工作逐渐从政府部门剥离,推向市场,由相关企业承包处理,垃圾产生者向处理公司支付一定的处理费用,而政府无需再提供大量垃圾清运、处置的财政补贴,垃圾处理公司实行市场化运作,自负盈亏。
4结语
以上分析了武汉市城市垃圾处理现状,总结了武汉市城市垃圾处理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武汉市治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对策。从清扫收集运输到最终处理,涉及面广,既有科学技术问题,也有社会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武汉市的垃圾处理工程和技术还有很大空间。及时有效地做好城市垃圾的处理,对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CAEPI. 2005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发展综述[J].中国环保产业,2006(3):25~28.
[2]宋志伟. 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的发展现状[J].环境卫生工程,2007(1):21~24.
[3]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城市垃圾处理及其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报告[R].武汉:武汉市人民政府,2008.
[4]王海岩,李雪驼,都绛瑛,等.城市垃圾处理技术研究近况[J].环境保护科学,2001,27(5):14~15.
关键词:垃圾处理 体系建设 研究
从目前长沙市生活垃圾处理总体情况来看,长沙市能按照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要求,贯彻和落实有关规章、政策、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九五”计划期间就已经开始结合城市发展实际,科学制定生活垃圾处理的专项规划,“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更是不断加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行管理。通过十多年的努力,特别是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该市已经率先在国内建立了以生活垃圾中转处理场、填埋处理场和填埋气发电厂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所构成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活垃圾处理“三化”的要求。该市生活垃圾处理体系主要由生活垃圾收集清运、中转运输、填埋处理和综合利用四个环节组成。
一、收集清运环节的基本情况及问题研究
(一)收集清运环节基本情况
长沙市区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工作主要由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组织协调,各区市容环卫部门具体负责,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厂矿企业、学校、居民小区、市政道路及其他区域产生的生活垃圾的清扫、卫生保洁及收运工作,这也是长沙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来源。其基本流程是,市容环卫部门(或居民小区物业公司,厂矿企业和学校的管理单位)安排保洁人员将生活垃圾人工进行清扫(市内部分道路及二环线基本实现机扫车清扫),收集的生活垃圾运输至区域内的小型垃圾站,再由环卫部门或自运单位将垃圾站中的生活垃圾运送至长沙市第一垃圾中转场。
(二)收集清运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1、运营和管理模式不统一。由于各区政府部门对于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方式的差异,导致各区在生活垃圾收集清运方面的运营管理模式各异,如开福区完全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将全区保洁范围划分为若干区域,采取招投标方式引进社会公司负责,其他各区基本是采取市容环卫部门直接负责清扫运输,同时负责监督管理,而在其他细节方面又有所不同。以上情况导致管理部门在工作部署安排上必须采取差异化方式,根据不同区域的情况进行组织协调,加大的工作难度,同时在各区的结合管理地区,垃圾收运存在一定的混乱局面,如仅相隔一条街,垃圾清运费等收缴标准存在明显差异。
2、垃圾站台、运输车辆等垃圾收运设施设备无法满足城市发展需要。从垃圾站台的情况来看,通过几年来对全市高台式垃圾站台的改造,城区范围内基本已经全部改造为液压提升式垃圾站,方便了垃圾的收集工作,也有利于垃圾运输车辆的装载,但是由于城市区域的不断扩大,过去的一些乡镇并入市区后,垃圾收集处理设施没有及时配套,导致目前一些地方的垃圾站仍以地坑式、垃圾土围等形式存在,既不美观,又不方便,同时还存在一定的环境影响问题。从垃圾运输车辆的情况来看,由于各区对垃圾处理方面的投入有限,造成垃圾运输设备破损率、故障率高,同时由于防漏设施配备不全,沿途洒漏现象还在一些地方存在,造成了垃圾的二次污染现象。
(三)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1、统一管理模式,推行市场化运作。从开福区推行生活垃圾收运市场化的情况来看,虽然运行成本有所增加,但垃圾收运的效果明显提高,尤其是行政管理成本大幅下降。特别是通过推行市场化,有效解决了政府部门在垃圾收运环节上“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尴尬局面,有效推进了工作开展。
2、加快垃圾收运设施设备的改造。在进一步加快新扩城区垃圾站等设施的建设和改造的同时,将重点放在垃圾运输车辆的改造上。目前各区的垃圾收运车辆基本是载重为5吨左右的小型运输车,防洒漏等配套设备落后,有必要借鉴广州、上海等先进城市经验,使用载重为10吨左右的带有预压缩设备和防洒漏系统的新型垃圾运输车,既能提高运行效率,又能减少二次污染。[1]
二、中转运输环节的基本情况及问题研究
(一)中转运输环节基本情况
长沙市生活垃圾的中转运输工作全部由长沙市第一垃圾中转处理场负责完成。该场位于开福区洪山桥,东二环与福元路交叉口东北角,作为长沙市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场配套项目,担负着全市城市生活垃圾的集中压缩转运工作。该项目2003年12月18日正式动工兴建,2005年4月28日建成并投入使用。项目总投资1.65亿元,建设规模为日转运城市生活垃圾4000吨,其工艺是对各收集点送来的生活垃圾采用先进的压缩设备进行预压缩后,使用大型密闭式集装箱转运车(载重30吨)运送至长沙市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填埋处理,压缩后产生的污水进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整个压缩和转运过程对周边及沿途无二次污染。
(二)中转运输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1、中转运输能力问题。目前长沙市生活垃圾中转量已经达到3000多吨/天,加上长沙县全部的生活垃圾的转运量,实际中转量已经达到3400吨/天以上。而长沙市目前唯一的这座中转场实际设计中转能力为4000吨/日,预计在2012年将突破极限处理能力。
2、垃圾渗沥液处理问题。由于采用压缩工艺,在垃圾压缩过程中将产生大量渗沥液,目前每月达到8000吨左右。根据设计要求,压缩产生的垃圾渗沥液将通过市政管道进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但目前该场尚未接通市政污水管网,所有渗沥液均使用载重为8吨左右的专用污水收集车运输至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处理,运输和处理成本较高。
3、机扫车超重影响安全生产问题。由于中转场设计时,其车间引桥设计载重为15吨左右,而目前长沙推行道路机扫,机扫车满载时全车可达25吨以上,对中转场的卸车引桥损坏严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同时机扫车卸载垃圾时间长,影响了中转场的工作效率,是造成目前中转场垃圾运输车辆排队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1、尽快对中转场进行改扩建。由于目前长沙仅一座垃圾中转场,且垃圾处理量迅速增加的压力已经显现,结合实际情况,应尽快对中转场进行扩建,在已经预留土地上尽快新建卸车平台和压缩车间,或者在城市其他区域内和方向上建设中转量相近的垃圾中转处理场,以满足垃圾产生量不断增长的需要。[2]
2、完成中转场周边市政管道的改造。经调查,目前市政污水管网已经安装到洪山旅游局附近小区内,距离中转场仅100米左右,政府部门应尽快督促相关部门完成中转场渗沥液收集系统与市政污水管网的对接工作,实现渗沥液直接进入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减轻企业的生产成本。
3、停止机扫车进入中转场倾倒或提高新扩建卸车平台的道路载重标准。一方面可以停止机扫车进入中转场倾倒,而改为进入附近垃圾站采取人工方式收集,并使用小型垃圾运输车送往中转场。另一方面,在新扩建的卸车平台设计时,提高引桥载重标准,也可以采取地下卸车平台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三、填埋处理环节的基本情况及问题研究
(一)填埋处理环节基本情况
目前长沙市仅有一处生活垃圾终端处理场所,即位于望城县桥驿镇山区的长沙市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场。该项目总投资2.33亿元,于1999年10月动工兴建,2003年4月28日正式投入使用。处理场总库容达4500万立方米,设计服务年限34年。处理场采用改良型厌氧卫生填埋工艺,按单元分层作业,其流程为计量―倾倒―推平―压实―消杀―覆土―封场―绿化,日处理生活垃圾能力最高可达4000吨,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目前已累计无害化填埋处理生活垃圾700多万吨。填埋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渗沥液采用库底导排的方式,将垃圾渗沥液集中收集至配套的渗沥液处理厂进行处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生活垃圾填埋处理量的增多,生活垃圾成分的变化,垃圾渗沥液产量逐年增加,原有工艺对老龄渗沥液的处理效果和处理量逐年降低。为此,2008年,投资1.06亿元对渗沥液处理厂进行了提质改造,该项目2009年底竣工,目前已投入试运行。提质改造后的渗沥液处理厂采用国际上比较先进的“MBR+膜反渗透工艺”,日处理能力出水达到1000吨,处理后的渗沥液达到国家《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一般地区排放标准。
(二)填埋处理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1、处理能力问题。与中转运输环节一样,由于垃圾产生量的增长速度迅速,所以在垃圾终端处理方面也面临着处理能力即将达到极限的问题。
2、处理设施局限性问题。由于目前长沙市仅一座垃圾填埋场,导致垃圾处理问题上存在比较严重的局限性,一方面一旦由于周边居民阻工堵路或其他突发事件的影响,该场将无法正常运行,届时市内生活垃圾将无法转运和处理,堆放在市内将严重影响市容环境和居民生活。另一方面,由于仅垃圾填埋这一种方式,不符合科学处理生活垃圾的要求,也造成了部分可利用资源的浪费。
3、处理场设计与现行技术规范不相适应的问题。由于该场未进行水平防渗处理,致使该场于2007年被原国家建设部确定为二类无害化填埋场,并确认该场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无害化。[3]
(三)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1、尽快建设新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以满足生活垃圾处理的需要。对建设新垃圾处理设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文在后面将具体阐述。
2、应根据现行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尽快与相关设计单位进行联系,就处理场建设水平防渗系统问题进行研究,确定科学合理的方案并抓紧实施。
四、综合利用环节的基本情况及问题研究
(一)综合利用环节基本情况
目前,长沙市在生活垃圾综合利用方面主要是有两个项目:一是在市固废处理场内,对于生活垃圾填埋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填埋气(主要成份为甲烷),通过集中收集后送至填埋气发电厂进行处理和发电。填埋气发电厂于2004年10月开始建设,2005年10月26日正式并网发电,预计总投资1.1亿元,采用主动式抽气收集方式集中收集填埋气,利用奥地利等发达国家进口发电机组进行发电,电能并入城市电网。目前已有6台机组发电,日产电量12多万度,已累计发送电量达9000多万度。二是为了进一步加快生活垃圾处理资源化的步伐,投资1.228亿元、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1000吨的城市生活垃圾分选及综合利用项目已基本建成(位于市第一垃圾中转处理场北边)。该项目于2008年12月启动建设,于2010年10月建成试投产,其工艺是利用带式传送设备,采取人工分选和机械分选相结合的方式,对垃圾体内的金属、塑料、纸张等进行分类收集,并加以综合利用。经科学测算,该项目投产后城市生活垃圾将减量20%左右,其中金属回收率可达95%以上,塑料、纸张的回收率可达90%以上,其他可利用物回收率不低于80%。通过垃圾分选和综合利用,不仅可以使经分选的生活垃圾减少含水率30%左右,提高热值10%以上,为下一步进行垃圾焚烧发电提供有利条件,还可以有效节约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用地及费用等,并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二)综合利用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垃圾资源利用率和创造的经济效益都不高是长沙市,甚至是全国生活垃圾资源综合利用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基本上由国内企事业单位运行的垃圾资源利用项目,对垃圾资源的利用率都不高、创造的经济效益也有限,都需要政府给予资金支持(主要是运行成本)。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外企业(如大型跨国环保企业可宁卫、香港亚太环保等)进入中国开发的资源利用项目却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4]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在生活垃圾资源利用环节,首先应重视的是其所创造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此基础上再研究如何提高经济效益。目前长沙已经建成了一个垃圾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另一个也即将投产,可以说其环境和社会效益已经突显,有必要开始研究采取更好的方式来实现垃圾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问题。
参考文献:
[1]宗凯,孙建业.城市生活垃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0(1):6-8
收稿日期:2011-12-26
作者简介:戚建强(1980―),男,河南人,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微观经济研究和战略产业开发研究等战略咨询工作。
中图分类号:F5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2-0173-03
1 引言
餐厨垃圾处理产业与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加强对餐厨垃圾的管理,不仅能防治动物疾病,保障人类食品安全,且具有十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餐厨垃圾处理行业符合国家“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从国家宏观政策到各地方相关政策对餐厨垃圾的收运以及集中处理将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支持。在政策的推动下,未来几年餐厨垃圾处理产业也必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2 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特点
(1) 使用的公用性。即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一般不是为某个人、某个单位所专用的,所有在其使用范围内的城市居民和从事生产、运营及其他活动的单位都可使用。
(2) 建设周期较长、建设资金占用量较大。
(3) 建设资金回收的间接性。由于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具有非盈利性特点,其建设投入往往无法直接从公共基础设施的运行收益中收回,除了一些有明显经济效益的基础设施项目外,大多数公共基础设施体现的主要是社会效益,只有通过社会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从中增加的政府税收中得以补偿。
(4) 公益性。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服务与生产生活的费用和生产生活的连续性、便捷性直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服务的公益性,要求企业以合理的价格、优良的质量、较为充足的数量向社会稳定安全地提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共同条件,从而促进社会总体经济效率的提高及社会福利的增加。
(5) 区域性。 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服务赖以生存的网络建设,受到人口集中程度限制,在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建设网络是可行的,而在人口密度较小的农村地区建设网络显然是不经济的(至少在目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是这样)。因此,根本不可能建设一个全国性的网络系统,只能是以单个城市为基础形成区域性性的网络。
因此,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与服务作为城市的一个基础性综合系统,是城市各种活动的承载体,其需求是由城市的性质、功能、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因素决定的,而它的供给则由于它具有公用性特征,使得城市政府必然成为公共基础设施与服务的直接或间接的提供者和承担者。所谓直接供给就是政府直接生产并提供服务。而间接供给则指政府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合同外包或特许经营等方式由私人提供。从这一点来看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与服务的提供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政府直接提供,二是通过市场化途径由私人提供。
然而由于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服务往往占用巨额资金,且建设周期较长,完全依靠政府投资很难实现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民营化的呼声越来越高,种种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民营化的尝试也逐渐产生,并且日益发展起来。
如前所述,私营企业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诸多模式,图1用连续体的方式显示了私营企业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方式,其中最左端是完全公营的模式,最右端则使完全民营的模式。
3 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模式分析
3.1 服务的外包
与基础设施有关的某些特定服务,如设计、建造等以合同的形式承包给私营企业完成,除特定的被承包出去的服务外,公共机构仍承担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责任,并承担全部的商业风险。公共机构必须为固定资产筹资并提供流动资本,私营企业承包者获得相应的固定报酬。
3.2 运营和维护的外包或租赁
拥有基础设施所有权的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与民营部门签订合同的方式,将这些基础设施的经营和维护工作交由民营部门去完成,目的在于提升基础设施服务的效率和效果。基础设施租给民营部门后,通常要向用户收费,并向政府部门支付一定的租金。
3.3 合作组织
一般是由非营利性的、志愿性的合作组织使用自己的劳力和自筹资金,承担基础设施的维护和某些服务的责任。
3.4 租赁-建设-经营(LBO)
在这种形势下,私营企业被授予一个长期的合同,并需要利用自己的资金扩展并经营现有的基础设施。同时享有根据合同条款收回投资并取得合理回报的权利,同时向政府部门交纳租金。
3.5 建设-转让-经营(BTO)
在这种公司合作的形势下,私营部门的发展商为基础设施投资并负责建设。建设完毕后,将基础设施的所有权转移给有关的政府主管部门,政府部门负责筹集私营部门的建设报酬。然后,政府部门再以长期合约的形式将其外包给发展商。在合同约定的租期内,发展商经营这些基础设施,并通过向用户收费的方式收回自己的投资并取得合理回报。
3.6 建设-经营-转让(BOT)
在政府部门的特许权下,私营部门可以为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融资并经营这些基础设施。等期限结束后,基础设施的所有权就要转让给有关的政府部门。与出售和永久性特许权相比,在BOT模式下政府仍对这些公有基础设施拥有战略上的控制权。
3.7 建设
在这种模式下,私营部门可以投资兴建现有公共基础设施的一些附属设施,然后在一定的期限内经营整个基础设施。这个期限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以收回投资并取得合理报酬为期限来确定。
3.8 购买-建设-经营(BBO)
这种模式适用于已有的基础设施,这些设施被出售给那些有能力改造和扩建这些基础设施的私营企业,在特许经营权下,私营企业可以永久性的参与经营这些企业。
3.9 建设-拥有-经营(BOO)
在这种方式下,私营部门依据特许经营权投资兴建基础设施,他们拥有这些基础设施的所有权并负责经营,同时为了获取长期的特许权,一般要以接受政府的定价和运营方面的种种限制作为交换条件。
4 餐厨垃圾处理设施的投资模式选择
在上述模式中,运营和维护的外包或租赁、租赁-建设-经营、购买-建设-经营等模式适用于已建成的基础设施的运营和维护,不适用于餐厨垃圾处理产业。
建设-拥有-经营(BOO)一般适用于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竞争对手或替代技术都难以出现的产业,如关系国计民生的水务产业等,通过这些基础设施的运营都可以产生一定量的正现金流,从而为投资者带来相关的利润。同时,由于这些模式一般要以接受政府的定价和运营方面的种种限制作为交换条件,因此在长期的运营过程中,在法律、规制以及债务等问题上,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麻烦,因此不建议在餐厨垃圾处理产业中选择。
建设-转让-经营(BTO)的初期建设资金一般由政府部门进行筹集,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由于初期建设投资带来的风险。然而,由于基础设施建成后,其所有权要转移给相关的政府主管部门,然后再以长期合约的形式将其外包给发展商。仍然难以避免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外泄风险。然而,由于建设投资可以在短期内得到回报,同时规避了长期经营过程中的政策、技术等多方面风险,因此,也可以为股东带来合理的回报。建议在推广餐厨垃圾处理产业时,在政府部门有能力提供初期建设资金时,企业分别承揽相关工程的建设和运营工作,为股东带来合理的短周期的回报同时;也可以尽力规避项目长期运营过程中偿还资本金的风险,为股东带来长期的收益。
然而,一些政府部门往往没有能力或不愿单独拿出一笔资金进行餐厨垃圾处理产业的投资,而更愿意将建设和运营投入和风险转嫁给民营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建议餐厨垃圾处理产业投资时选择建设-经营-转让(BOT)投资模式,通过合理、科学的融资模式和特许经营合同的设计,通过BOT模式参与、投资城市餐厨垃圾处理产业,将为股东带来可观的回报,同时餐厨垃圾处理项目的投资也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将为我国实现循环经济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BOT有融资的因素,投资者要追求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率的投资回报,会增加客户的成本。BTO建成后先移交,然后再给运营公司运营,运营公司无建设资本成本。
参与餐厨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时,在政府部门有能力提供初期建设资金时,优先选择建设-转让-经营(BTO)投资模式,但项目运营过程中,政府需要一定的财务补贴才能保证项目投资的价值。如果政府不负责前期建设资金的筹措和投入,建议选择建设-经营-转让(BOT)投资模式。以BOT模式进行餐厨垃圾项目投融资时,如政府有意愿参与餐厨垃圾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则可在项目公司层面上选择与有政府背景的公司(如环卫集团等)联合组建餐厨垃圾处理公司,此时项目将可获得更多的政府支持,可有效地降低项目的运营风险,但收益率相对降低。
对于BOT模式,无论参与股东是否多元化,项目运营公司均要垫付处理设施的建设投资和运营流动资金,之后通过长期的特许经营获得利润,在支付垫付资金、以及清偿债务之外,为股东赚取合理的回报。因此,科学、合理的规划餐厨垃圾处理项目的融资模式将对项目的成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5 结语
根据北京理德斯普公司对餐厨垃圾产业投融资模式进行的深入研究结论,通过获取政府的补贴,同时加上餐厨垃圾处理获得稳定的产出收益,餐厨垃圾处理的运营即是一个可以获得稳定的正现金流的收益。因此,只要选择合理的投资模式,选择科学的融资模式、包括餐厨垃圾处理产业的投资结构、资金结构以及资信结构模式,餐厨垃圾处理产业一定可以实现稳定的盈利,在获取合理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将带来明显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秀辉,张世英.PPP与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J].城市规划,2002(7):17~18.
[2] 踪家峰,李 静.中国的基础设施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6(7):61~62.
通过调查分析,造成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一些农村,农药瓶、化肥袋、塑料薄膜、塑料袋等到处乱堆乱扔,塑料废弃袋随风“满天飞舞”,“白色污染”严重;
二是受城镇垃圾处理能力有限的影响,很多未经任何处理的废弃物(包括大量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越来越多的被堆放到城镇周边的农村。乡镇和农村聚居点每年产生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三是在城市产业升级换代和城市环境整治过程中,将大批落后的、污染严重的工业项目和工业生产设施转移到农村,垃圾和废弃物将农村作为堆放地。据报道,现在的农村已经不是远离环境污染的世外桃源,每年有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露天堆放。专家认为:“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增长和农民人均收入5%~8%左右增长,将会被全面抵消。农村环境恶化问题犹如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爆炸。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共大家商榷:
首先从源头抓起,建立垃圾分类集处机制。
一是要制定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和管理制度。以乡镇、村为单位制定环境保护的村规民约,指导村镇因地制宜地进行垃圾处理,尽可能在本区域内消纳本地垃圾。政府应出台政策,鼓励乡镇和村应该建立生活垃圾堆放点,集中处理;县域内的乡镇垃圾处理场进行布局规划,在适合地点建立区域性的垃圾卫生填埋场,对垃圾进行集中填埋处理。
二是要实现垃圾处理就地分类。建议尽快在乡镇农村建立环卫队伍,为农村配备保洁员和垃圾收集车、垃圾桶等,做到统一收集、就地分类、生态处理、综合利用,实现大部分垃圾就地消化不出村。据报载,被称为垃圾生产大国的美国,垃圾分类早已深入公民的生活,垃圾回收作为一种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以美国个城市巴尔的摩、华盛顿和里奇蒙为例,过去回收垃圾每处理吨需要花美元,分类处理以后,不仅创造了个就业机会,而且创造了亿美元的财富。
其次采取补贴激励,推行垃圾就地处理。
一是建议可在一个乡镇建一至二个垃圾焚烧炉,来解决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问题,每村建1--2个大中型沼气池。
二是鼓励和引导农户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将补贴与农户是否采用了节约型、环保型的农业技术相钩,可推行可解农膜使用和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普及。
三是推广清洁生产,加速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将农业废弃物、畜禽粪便、作物秸秆等通过资源化途径加以综合利用。如畜禽粪便和秸秆通过沼气化处理,既利用了沼气能源,又可利用沼渣、沼液作果园肥料;还有以畜禽粪便为基质加工成复合有机肥料,既保持了化肥使用简便、肥效快的特点,又弥补了化肥对土壤的不利影响。
第三因时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治污改良新路。
一是建设生态湿地,污水进,清水出。据专家介绍,人工湿地是一种生态治污技术,污水进入湿地后,一部分物质会吸附在植物床上形成微生物层,并以此来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经过湿地处理的水还可以用来浇灌等。
二是以企带村,破解资金瓶颈。“农村环保难,难在没有钱。”积极探索以工促农、以企带村联动发展的新机制,寻找破解资金紧缺的途径,开展“千企联百村、共建新农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