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科学发展内涵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二、专家引领,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中流砥柱,一位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一批好教师更是学校最宝贵的人文财富。学校必须高度注重人才的梯队培养。从新入职型教师到经验型教师,再到学者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学校要为每位教师制定发展目标,并为实现目标付诸行动。学校把开展校本培训作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内容,聘请专家进行指导,每学期开学前各学科开展校本研讨活动,由年组骨干教师分章节进行教材解读。学校有计划、分层次进行培训,开展“名师工程”、“青蓝工程”、“新星工程”、读书汇报会、师德演讲会等多项活动,促进教师思想和业务水平得到较快提升。自2010年起,学校先后聘请北京教育学院迟希新教授、北京研究院陈纪英教授、山东省杜郎口中学崔期同老师、全国十佳班主任段惠民老师等十余位全国知名专家到校作专题讲座。除了这种“请进来”的方式,还要注重“走出去”学习,学校应该积极创造条件,选派骨干教师前往各地听取名家报告,进行研修深造,开阔教师视野。
三、深化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教育奉献给社会的最好礼物,是时代的需要,更是受教育者的需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因材施教,尊重差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每所学校必须坚定的工作思想。《纲要》中指出:学校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为落实“体育、艺术2+1”工程,坚持每年都举办体育节、艺术节,同时积极组建班级社团和学校社团。班级社团利用体育大课间,以开展户外活动为主,全员参与,人手一件器材,班班有活动特色,保证了学生每天一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学校社团与二课堂活动相结合,分为音乐、书画、体育、综合四大类,融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为一体,参与学生占学生总数的50%以上。学校社团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而且培养了一大批特长学生,如徐祎阳同学获得全国少儿乒乓球比赛冠军。荣鑫、周东北同学走上“星光大道”和“非常6+1”舞台;学校合唱、军乐、舞蹈、民乐等社团连续多年在长春市大赛中荣获特等奖。社团活动作为素质教育特色工作之一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2012年 11月,吉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一零八学校现场会隆重召开,校长向全省与会代表作了题为《育人有心 教化无痕 让社团活动展现教育魅力》工作汇报。
四、拓宽渠道,开展各项特色工作
有特色才有发展,品质立校,特色办学,是学校一贯坚持的办学方向。学校要广泛开展各项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落实《纲要》精神,学校坚持德育为首,把德育贯穿于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把学校教育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主渠道。在长春市创建文明城工作中,以“八字”道德教育为基础,开展“创文明城、做文明人”主题实践系列活动。开办道德讲堂、创办乐帮志愿团队、实施“书香校园”行动规划,学校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首批实验校。校园安全关系着社会千家万户的幸福和谐,安全教育是需要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之一,学校专门成立了安全工作办公室,定期组织开展各种安全教育和疏散演练活动。学校还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作校园心理剧,切实开展心理咨询和课题研究工作,学校成为百所全国整体改革基地校之一,被长春市教育局评为“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实验校”。作为吉林省三所国家汉办指定的汉语国际推广学校之一,以“汉语桥”为纽带,学校多次接待美国、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家的教育访问团和学生夏令营活动,对外交流活动培养了师生的国际化视野,培养学生从小做具有世界眼光的中国人。
此外,学校应加强基地建设,建立劳动、国防、法制、社区等校外教育实践基地,努力实现以“学校教育为龙头、家庭教育为基础、社区教育为依托”的三位一体教育体系,积极发挥教育合力。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在高等院校中就应该以老师和学生为本。各项工作的开展,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等教育的质量最根本的就体现在所培养的大学生的质量上。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高低,是衡量大学生质量高低的基本方面。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不仅要授大学生以知识,育大学生之能力,更要成大学生以创新精神,立大学生之民族振兴情怀。学生是培养的最终环节,对学生不仅要关心他把知识和技能学到手,还要关心他学的东西能用到什么程度。不同的时代对人才要求的内涵也有所不同。现在我们培养大学生,除了要求他们具有创新的能力之外,还要注意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要认识到现在大学生的价值观决定了我们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应该把学生人格的养成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要从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来考虑怎么培养大学生的人格,使得他们成为具备健康人格,拥有社会责任的身心俱健的公民,这一点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学院的学生还有个专业思想巩固问题,着力培养基本功扎实,能临床,医德高尚又具创新开拓意识的,全面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现代新型中医人才,这关系到中医药事业的未来。
二.以教师为根本
没有教师就没有学校;没有高水平高质量的学者,就没有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校。教师是学校最基本的资源,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根本。在学院工作中,尊重教师的劳动,尊重学者的创造,尊重教师的知识、人格、人品,将成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前提,而教师为人、为学的风范、崇高的师德和思想境界,就成为能否着力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针对目前我院教师队伍建设存在学术梯队青黄不接、教学负担过重、科研水平偏低、师德师风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的现状,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统筹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与长远建设,积极推进制度创新。教师队伍的建设,根本出路在于制度创新。必须从教师队伍建设的全局和长远考虑出发,把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与长远建设结合起来,统筹考虑队伍建设各个关键环节、作出标本兼治的总体设计和整体规划,并扎扎实实地加以推进。
②统筹业务素质和师德素质的全面发展,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培养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造就有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加强师德建设,对于立德树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广大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提供更多学习、进修的机会,可以通过名医、名师带徒,使中青年中医教师真正热爱中医,看到中医中药在治疗常见病、疑难病上的疗效,增强用中医中药治疗的信心,使中医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不断提高学院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为教师自身的“科学、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
③坚持以人为本,把思想教育和政策导向有机结合。尊重教师地位,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教师权益,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为教师队伍建设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聪明才智和工作积极性。
三.以学科建设为抓手
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学科是必然载体。学者的声望和影响总是以一定的学科为基础的。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集中体现在学院优势学科发展的水平和数量上,同样也体现在学科优势的发展势头上。学科优势作为学科发展的靓点,不仅是优势学科产生的前驱,而且也是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形成的基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是学院发展的明智选择,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和条件。目前,南京中医药大学处于一个发展的黄金阶段,各学院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没有优势学科的学院是很难在竞争中获得主动的。
基础医学院在十一五期间,将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拓宽学科领域,提高学术水平,增强学科的辐射能力,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形成具有中医药优势和特色的重点学科建设体系。力争新增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1-2个省级重点学科,建设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或基地。具体措施是:
①加强目前2个局级、3个省级重点学科的建设,扩大重点学科的辐射能力,集中优势,在1~2个基础性研究方向上,争取重大科研项目。
②重点建设中医临床基础、方剂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医诊断学、中医基础理论等5个学科。
③加强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的建设,以免疫学、医学生物技术为主干,以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现代研究为方向,在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上一个台阶,争取成为省级重点学科。:
④加强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建设,以中医脑病研究为突破口,为申报省级重点学科奠定良好基础。
1. 从自身的发展看,我个人认为中国的大学目前正处在一个阶段性质变过程,或者说,我们的大学经过“985”、“211”的建设正在产生一个质的飞跃。从我们自身发展来说,有大量的数据和事实来说明这一点。许多高校在最近几年“985”和“211”建设以后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这种变化虽然是缓慢发生的,但却是令人振奋的。除了刚才谈到的毛入学率超过20%,硕士生、博士生都有大幅度的增长等等这些量化的指标之外,还有一些质的变化。这种质的变化潜移默化地表现在老师的群体当中,也表现在我们学生群体当中。比如说给我感触比较深的,我们的老师在谈论到关于学科建设、科研方向的时候,对国外目前发展的动向,对目前世界发展的最新成果,对世界知名的科学家正在研究什么、我们这个学科国际上谁做得最好,正在研究什么,对这些东西了解得越来越深,而且我们的老师在做自己学科规划的时候会自觉地以这些样板作为自身的学习榜样,来规划自己学科发展。老师在确定研究方向、申请研究课题的时候,也会自觉地把目标定位到世界先进水平这样一个目标上来,并做出了一批高水平的成果。这种点滴的影响,让我感觉到我们的大学正在面临一个质变的到来,这个质变的到来是经过前期几代人的积累,正是这种不断的积累使得现在我们的大学有实力有资本来谈论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这样一个基本目标。
我们中国的大学,尤其是经过“985”和“211”支持过的大学,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学术水平、学科发展水平、师资水平、确实面临着这样的一个质变的到来,包括刚才各位校长谈到的如何把自己学校定位在世界一流这样一个标准,而且在近些年要有比较大的发展。这些话可能在10年前我们不敢说,现在我们可以说,我们正在面临这样的一个质变的到来,这是从我们自身发展的现状得出的一个结论。
2. 从社会的需求看,中国的经济连续多年呈现出一个快速发展的势头,这样的发展势头要求高等学校必须跟上国家的发展步伐。如果落后于社会发展步伐,高等教育将会被社会淘汰,社会需求也要求我们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甚至要超过社会发展的步伐,要起到引领的作用。社会需求也要求我们要有一个质的变化,我们自身不能无动于衷,我们必须要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对自身的发展进行适度的思考,进行适度的变革。
目前存在的若干问题
我们现阶段的高等教育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发展阶段,但是我们在发展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尽管这些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如果我们一旦忽视了这些问题,对今后的发展会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第一个问题是大学的社会功能被边缘化。这个问题实际上是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问题。高等教育体现育人的功能,体现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体现社会服务的功能,这三大功能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尽管我们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很迅速,但是在关于国家发展命脉的重大问题上,很少看到以大学作为主要的载体,或者以大学这一群体为载体所发出的声音。或者说我们大学学者、教授在不同的组织背景下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但是高等教育,尤其是我们国家知名大学这一群体所发出的声音微乎其微。我们的大学作为一个行业,作为一个领域,发出的声音太微弱了。但是人才和思想,恰恰是来源于高校,所以这方面我们不能不反思大学的社会功能被边缘化。这其中有社会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我们自身不足的问题。我们没有有意识地把高等教育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把大学的资源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长此以往,大学在社会发展中的立足之地将会越来越少。大学本来是社会的一个思想库、知识库,一个信息中心。在社会发展中,取之不尽的信息和思想很多都是来源于大学,但是现在这些信息源往往都被分散了,我们自身没有充分的组织利用好大学的思想、知识,也就是说大学的功能没有有效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换句话说我们没有把大学自身的优势与社会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二个问题是大学的办学特色。大学的特色是大学生存之本,所有一流大学我们都能指出他们的办学特色,如哈佛、斯坦福等。一流大学不可能所有学科都是一流,但肯定要有几个或者若干学科是世界一流,这恰恰反映了大学的特色。如果我们的大学各有特色,中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舞台上会有一席之地。但现在中国大学的特色被弱化了,一所大学不可能包揽所有社会对大学的需求,而是应该瞄准某些方面确定办学方向。老百姓不清楚某个大学哪些方面比较好,这是我们自己没有做好宣传。实际上一个大学要瞄准自身一两个有特色的发展方向,就能够在社会上有立足之本,同时也能带动自身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从而促使办学质量提高。特色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办学方针问题,教育必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必须服务于社会。
第三个问题是大学的科学评价体系问题。我比较主张对大学有一个科学评价体系,这是办学方向问题。如何对大学科学评估,不是名次高低问题,而是大学发展方向的引导问题。大学评价体系的科学化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仅仅对一流的大学来讲,把大学的精力和注意力,把老师的积极性集中到学校发展的内涵上来,是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科学规律的。英国在大学评价中会评选出若干个优秀的学科,这使得老师把精力集中到本学科的发展上,带动学校整体发展。一个学校有自己的特色学科,就会对社会有更大贡献,在世界上就会有自己的地位。评价问题实际上是办学方向问题,怎样评价就怎么引导,如按论文数评价,论文就会铺天盖地地暴增,就会使学术浮躁,不精益求精。我主张对一流大学在学科群上整体评价,这会引导大学做出学科特色,会凝聚成各具特色的引导力量,在世界舞台上有我们的声音。办学方向问题与政府和社会机构的评价体系密切相关,评估和学科评审是必要的,但要更多地把评估凝聚在一级学科(群)的内涵建设上,以促进学校整体内涵建设与质量的提升。
对“985”和“211”建设的几点建议
以提高管理能力为重点,抓好校长队伍建设。依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和中国教育学会校长培训基地,以转变教育理念、拓宽办学视野、更新管理方式、提高办学效益为重点,采取集中培训和挂职锻炼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小学校长进行每人不少于60学时的全员培训,促进学校由重视外延扩张向重视内涵发展转变。同时,有计划地对全市各级教育行政干部进行科学引领区域教育内涵发展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实施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强化校长后备队伍建设和后备干部人才库建设,初步建立科学完备的遴选制度,努力建设一支理念先进、素质优良、业绩突出的骨干队伍,引领全市教育高水平推进。进一步完善《鸡西市中小学校长目标管理考核评价实施方案》,在全市形成“有为者上,无为者让、不为者下”的校长梯队选拔机制,激励校长主动地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以提高专业能力为重点,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将2012年确定为“教师专业发展年”,重点突出5个方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弘扬“修身、齐家、爱国、敬业”的“鸡西人精神”的基础上,在全战线凝聚生成“热爱鸡西、扎根教育、为人师表、追求卓越”的“鸡西教育人精神”。通过开展以“爱校、爱岗、爱生”和“有理想追求、有工作激情、有创新能力、有职业操守”为主题的师德教育系列活动,教育引导教师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强化教师专业培训。依托国家、省、市专家团队,围绕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有效教学能力的提升,对教师进行全员业务能力培训;推进中国教育学会教师发展学校建设,聘请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名师对中小学学科教师进行提高培训;继续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国培”和“省培”计划;开展教师教材考试、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片段教学大赛、课程整合大赛、市级公开课展示等活动,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聘请学前教育专家,对全市幼儿园园长、幼儿教师分期分批进行岗前集中培训,提高保教能力。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全面开展农村教师到市内名校“跟师跟班”学习、骨干教师集中培训、全员网络培训等活动,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能力。开展市、县(市)区名师、学科带头人送课下乡活动,加快提升农村和薄弱学校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能力。重视“双师型”教师培养。深入开展学校专业教师进企业挂职实践、企业技术骨干进学校兼任教师活动,通过引进高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在职教师转型达标培训等措施,不断提高职业学校“双师型”队伍的比例。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班主任队伍培养、选聘和激励机制,加强对区域内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内容、管理艺术和技巧的培训,重视班主任心理辅导,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的高素质班主任队伍。
以提高教学指导能力为重点,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加强教研员提高培训。探索建立教研员培训长效机制,定期对教研员进行教育理论、学科专业知识、教学研究能力及教研活动策划等方面的专题培训;有计划地选派骨干教研员参加国家级提高培训,提高教研员指导服务能力。组织教研员下校锻炼。有计划地选派教研员到学校从事每年至少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实行教研员包校制度,教研员每年用半数以上工作时间深入到基层学校研究指导教学工作,每学期为所在学校教师上一节示范引领课、组织开展一次全市性学科观摩研讨活动。同时,修订完善《鸡西市教育学院教研员考核细则》,确定基本量化标准,实行目标考核,促进教研员专业成长。
二、深化“四项改革”,提升教育内涵质量
“凝心聚力抓内涵、扎扎实实提质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鸡西教育工作的主旋律。
改革育人模式。推进中小学养成教育。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的全过程,把弘扬“修身、齐家、爱国、敬业”的“鸡西人精神”作为育人的主要内容,完善“养成・体验・实践”的德育模式,对学前儿童和小学生突出抓好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持续开展“文明礼仪伴我度假日”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对初中和高中学生着重加强社会体验和劳动实践,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的心理品质。开展主题教育。加强生命、环保、诚信、法制、挫折和责任等主题教育,让学生珍爱生命,爱护环境,诚实守信,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抗挫能力,勇于承担责任。在全市开展中小学生“好习惯”评选活动,年内选树1 000名文明习惯示范生、100个示范班、10个示范校、3个示范县(市)区。开展鸡西地域文化教育。把兴凯湖文化、新开流文化、北大荒文化、抗联文化、百年矿区开发史文化等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鸡西地域文化,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开发教材、安排课时和社会实践,使学生更加理解“鸡西的灵魂”,传承地域特色文化,培养热爱家乡之情。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强化教学常规管理。以“教师乐教、会教、教好,学生乐学、会学、学好”为目标,修订并完善《鸡西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进一步规范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和考核等环节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实行开放式教学。建立学校开放日和家长听课日制度,每学期把家长请进学校、请进课堂,主动倾听家长的意愿和呼声,聚集家长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学校发展的强大合力。构建高效课堂模式。以“三高一快”,即高质量的备课、高容量的教学、高强度的思维训练和快速反馈为标准,在小学、初中、高中层面,初步形成环节清晰、普遍适用、有鸡西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拉练、教学素养竞赛和课题研究课竞赛等活动,提升教学的整体水平。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探索建立起新课程条件下操作性强、符合市情、覆盖各个学段和学科的教学监控与评价体系。设立“教学质量奖”和“教学进步奖”,采取纵向比较看提高幅度、横向比较看质量优劣的方式,不断促进中小学校实现规模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协调发展。加强学校体育艺术工作。深入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重视搞好学生视力的保护。认真落实国家艺体“2+1”项目和我市艺体“四五双十”计划,推进艺体特色学校的建设。
改革高中办学模式。大力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国家项目试点实验区”建设工作,积极探索普通高中办学新模式。以升学预备教育为主的高中,在抓好全体学生普遍提高的同时,着重探索针对不同基础、不同智商、不同发展潜质学生的个性化培养,确保教学质量大幅提升;以艺术体育特长为主的高中,在特长教育上选准突破口,找准自身定位,在特色化、多样化方面探索出新路;一般普通高中,注重学法指导,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力争实现办学模式多元化、课程设置特色化、人才培养个性化。到2014年,全市至少5所以上试点学校初步显现发展特色;到2017年,全市50%以上的高中学校充分显现发展特色;到2020年,全市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格局全面呈现。
浅析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第一、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过去,人们往往把发展是第一要务简单地理解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十七大报告在继续强调这一点的同时,突出强调了发展观念、发展模式的转变,提出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论、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这里的发展,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发展,而是科学发展。这里的发展是第一要义,实际上是科学发展是第一要义。同时,报告对发展理念作了进一步拓展,提出“实现三个发展”。一是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二是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三是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
第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十七大报告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什么是以人为本。一是以人为本的性质和含义是以民为本、执政为民。这就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为人民群众分为不同的阶层和利益群体,所以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应该包括两层含义。一个是要首先从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出发,即从占人口大多数的工人、农民这两大主体阶层的利益出发。一个是要维护好各个阶层的利益,协调好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二是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是以人为本的目的是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里回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由谁享有发展成果等发展的根本问题。
第三、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就是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协调发展,就是努力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特别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地区协调发展、产业协调发展以及国内发展和对外开往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报告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是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第四,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兼顾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思想方法。统就是统搅,总搅,就是宏观调控和总体布局。筹就是筹化、安排、协调。兼顾就是照顾到各个方面,平衡各种关系,解决各种矛盾。统筹兼顾就是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报告对统筹兼顾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统筹发展,即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二是统筹协调利益关系,包括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还要统筹协调不同阶层和群体的利益关系。三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四是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这是统筹兼顾的目的。报告还提出在统筹兼顾中注重抓主要矛盾,重点是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解决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速度,特别是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更需要长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我国经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资源环境的代价太大。为此,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发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社会和谐等,还包括社会结构、社会领域体制和机制完善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理所当然地包括这些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为了加快社会发展,必须增加投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各级政府都要较大幅度地增加对发展社会事业的投入。同时,要加快社会领域改革和体制创新,增强社会发展的活力。还要实行鼓励、引导的政策措施,调动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8亿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仍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为此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门研究了农村问题,
(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很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根据我国当前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中央明确提出了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这是一个把握规律、统揽全局的重大决策。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这就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这是基本国情。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就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主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能源计量是节能降耗的前提和基础,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更是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之一。为把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节能工作的要求落实到工作实处,*省计量院经过深入调研和广泛论证,最近,成立了能源检测技术研究中心,以能源计量为基础,以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率为工作中心,指导、帮助企业建立完善能源计量监测体系和计量管理体系,推广节能降耗质量成本控制方法引导企业走质量效益型、节能环保型道路。这一举措为企业实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计量技术工作基础保障,在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措施,全社会都在关心、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大理漾濞县顺濞乡是*省计量院对口帮扶对象,三年多来,院里多次给予了智力、财力、物力支持,先后下派2名技术骨干担任科技副乡长、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帮助开展科技脱贫致富。近日,当得知顺濞村福地小学教学条件极为艰苦,师生饮水困难长期得不到解决时,又从有限的资金里拨出1.3万元,帮助学校建设了小型饮水工程,用实际行动支持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
在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同时要把较快发展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实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不仅是基本原则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具体运用,而且是切实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所提出的现实要求,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因此,我们必须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我们党在不断总结发展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来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不仅要满足生存的需要,还要满足安全、享受和发展的需要,不仅要满足物质生活需要,还要满足精神文化需要;就要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人民在教育、就业、收入、财产和发明创造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就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创造有利于人们平等竞争、全面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就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和文化事业,建设学习型社会,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以人为本坚持了的基本思想,体现了我们党一贯的宗旨和最新的执政理念,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也是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重要体现。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非常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一直清楚地定位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全面,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就是要坚持“五个统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
无论是全面、协调还是可持续,都要落脚到发展上。没有发展,其他一切都谈不上。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讲发展观,不是为了影响发展,而是为了更好更健康地发展。没有发展,也就没有了发展观。
四、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一是科学发展观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十分丰富的思想渊源,但不能用传统文化来解释科学发展观。比如,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和谐”,与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有本质区别。前者强调的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后者追求的是封建主义性质的和谐,而且其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制度下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二是科学发展观借鉴了国外发展的经验,但不能用西方话语来解释科学发展观。我们今天强调的以人为本,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而西方人本主义则站在唯心史观的立场上,体现了剥削阶级维护自身统治地位的需要。
第二阶段是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的阶段。前面讲到的是以经济增长代替经济发展,进而代替社会发展,也就是说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不可代替的一部分,经济不增长也就不可能发展,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带来经济的全面发展,更不能带来社会的全面发展;恰恰相反,只强调经济增长会带来经济的畸形发展,甚至带来社会不公、社会矛盾的加剧。因此只强调经济增长对社会的作用,是有限的,这样只能叫做低级增长而不是发展,它只能带来财富的积累,不能提高公民享有的公平的增加,这样就会造成贫富分化,造成社会矛盾,所以这种发展观是片面的,经济的片面增长不能带来社会的全面发展。
发展观的第三个阶段是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所以又称为人本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但成为全世界发展的指导思想则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情。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这种理论尽管避免了经济增长论的片面性,但是它仍然是一种社会本位的发展观。实际上人不仅是发展的手段,更是发展的目的,发展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为了人的充分自由的发展。
发展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其本质内涵如下:
科学发展观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强调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为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造福人民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进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