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甲状腺手术护理诊断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前言
甲状腺肿瘤是现代临床当中非常常见和非常普遍的多发病,并且少数的为恶性淋巴瘤、肉瘤及癌,大多数都属于良性的病变,甲状腺肿瘤疾病的女性发病率远远的大于男性发病率。为了能够尽可能的减少以及避免甲状腺肿瘤手术并发症的产生,本文对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的166例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研究如下: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166例进行甲状腺肿瘤手术的患者当中,女性患者共有102例,男性患者共有64例;患者的年龄在19到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5岁;患者的病史为11天至19年。患者就诊时的症状主要包括:10例声嘶、16例颈部不适或疼痛、104例颈部包块、36例一侧颈部肿大。
疾病的种类: 144例良性甲状腺肿瘤均经病理检查诊断为滤泡状及状囊性腺瘤,其中90例多发,54例单发。恶性甲状腺肿瘤患者共有22例,占到了总体甲状腺肿瘤患者的13.2%,在这22例恶性甲状腺肿瘤患者当中,1例甲状腺髓样癌,2例滤泡性癌和状癌混合型,3例滤泡性癌,15例甲状腺状癌,1例未分化癌。22例恶性甲状腺肿瘤患者当中,未见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有14例,2例纵隔淋巴结转移,2例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4例一侧颈部淋巴结转移。166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在手术进行之前,其甲状腺功能全部正常。
2.2方法
良性肿瘤:除26例较小的腺瘤行单纯腺瘤切除外,其余118例均行单侧或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良性肿瘤患者中,其中有2例患者手术之前被确诊为甲状腺囊肿,手术过程当中冷冻快检确诊为状癌,未见淋巴结转移及侵犯包膜,行患侧甲状腺叶及峡部全切、对侧叶大部除术。
甲状腺癌:2例行纵隔、颈部淋巴结清除加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手术;2例行双侧改良颈淋巴结清除加双侧甲状腺全切术;12例选择性患侧颈淋巴结清除加患侧甲状腺叶及峡部全切、对侧叶大部除术;5例状癌患者,未见淋巴结转移,肿瘤单发未侵犯包膜,行患侧甲状腺叶及峡部全切、对侧叶大部除术。所有进行甲状腺切除的患者全部解剖喉返神经,手术过程当中给予相应的保护。其中1例未分化癌经术中冷冻快检确诊,即停止手术,术后行放疗。
2.3结果
166例患者手术之后都没有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以及术后出血等不良症状;甲状腺癌患者中5例出现声嘶,其中4例在1到3个月之后发声恢复正常,进行喉镜检查后发现声带活动状况较好,1例患者6个月之后对侧声带代偿。10例在手术之前出现声嘶的甲状腺癌患者在手术之后,共有2例声嘶有明显的好转,166例患者均不存在伤口感染。22例甲状腺癌患者当中,手术之后进行1年随访的共有3例,15例进行3年随访,4例进行5年随访,除1例未分化癌患者术后1年后远处转移复发后死亡,其余的患者均未见复发。
3.讨论
甲状腺肿瘤疾病属于一种多发病及常见病,治疗甲状腺肿瘤疾病最有效的方法和主要的手段就是手术治疗。然而,甲状腺肿瘤手术非常容易产生一系列的并发症,所以,甲状腺手术的开展应当对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重视。
3.1手术方式选择
在当今的临床治疗当中,很难将癌症尤其是早期的癌症与甲状腺肿瘤区分开来,为了能够有效的避免和防止复发以及病变切除不彻底,在进行甲状腺肿瘤手术过程当中应当适当的扩大切除范围。除非手术过程当中进行冷冻检查,并且被确诊为单纯腺瘤,需要进行单纯肿瘤摘除,对于其它的情况应当采取常规患叶大部切除的手术方式。对于淋巴结呈阳性的甲状腺肿瘤患者应当选择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加双侧甲状腺叶全切除;对颈部无淋巴转移的患者进行选择性颈清扫术加患侧甲状腺叶及峡部全切、对侧叶大部除术;如为单发状癌患者,未见淋巴结转移,肿瘤未侵犯包膜,可行患侧甲状腺叶及峡部全切、对侧叶大部除术。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当中,除了恶性肿瘤以及肿瘤较大之外,通常应当选择低弧形切口,并且两侧应当对称,来将皮肤切开,对于皮下组织,应当使用电刀,游离少许或者游离皮瓣,不可以将颈前肌群切断,以尽可能的减少损伤以及出血。
3.2手术之前的诊断
对于甲状腺肿瘤患者,一般通过穿刺细胞学检查、核素扫描、体检或颈部彩超或B超、病史等方法及措施都能较为明确的加以诊断。然而,由于甲状腺肿瘤疾病有着其特殊的生物学特征,使得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对病理确诊的依赖性非常大。所以,手术前被诊断为良性的甲状腺肿瘤患者,应当将手术中的冷冻切片检查作为一项常规的检查手段,并且应当切实的根据冷冻切片具体的检查结果来判断是否结束手术。
3.3避免其它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进行甲状腺肿瘤手术的患者,应当注意的手术并发症主要包括:(1)低钙血症;(2)甲状腺功能低下;(3)手术后出血;(4)甲状腺危象;(5)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窒息或呼吸困难,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的气管软化,手术之前应当做好气管软化措施,并且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为了能够防止并发症的产生,进行手术之前应当详细认真的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异常出血史以及服药史。对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进行一个全面且详细的身体检查,常规对血磷和血钙进行测定,并测定甲状腺以了解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具体状态;常规进行喉镜检查声带和胸片检查,进行必要的试管软化试验;手术之后,应当加强对患者的护理以及观察,及时的处理及发现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最大限度的减少或者避免发生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从根本上确保手术的治疗效果。
3.4防止喉返神经的损伤
患者和医生最担心的甲状腺肿瘤手术并发症就是喉返神经损伤。大量的资料显示,发生喉返神经损伤的概率为0.3%到9.4%,为了有效的防止损伤喉返神经,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手术操作尽可能的耐心和细致,手术过程中尽量的避免组织结扎,尽可能的减少钝性分离操作,以避免组织挫伤和出血;(2)精细、轻柔及娴熟的外科技巧,防止暴力拉扯患者的甲状腺组织;(3)全面的熟悉和了解喉返神经的解剖,有助于避免损伤喉返神经;(4)在进行局部麻醉的患者当中,应当首先让患者发声之后再进行切断结扎。
参考文献
[1]王鹏举,柯赛雄.甲状腺肿瘤手术83例临床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9).
[2]郑世平,王延琳.210例甲状腺肿瘤手术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19).
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行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术患者30例,现将其术前后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行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患者30例,男2例,女28例;年龄22~53岁,平均37.5岁。重复穿刺1次以上2例(15%),超声引导下穿刺28例(93.3%)。电话随访有16例患者在穿刺后接受了手术治疗,占细针穿刺患者总数的53.3%。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病理诊断结果:①良性病变29例(96.7%)。②可疑恶性1例(0.03%)。有16例患者穿刺后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显示,14例为非肿瘤疾病,1例为甲状腺癌,1例为甲状旁腺腺瘤。
穿刺用具:选取10ml负压注射器、22G或25G 11/2英寸针头、载玻片、标本瓶、95%乙醇、75%乙醇、胶布、无菌手套、无菌纱布、无菌棉签、检查床。
穿刺方法:护士协助患者平卧于B超检查床上,用枕头垫高肩部,充分暴露颈部,B超医师在B超下定位后,医生(术者)仔细进行甲状腺触诊后,用75%乙醇消毒2次,负压注射器连接22G或25G 11/2英寸针头,术者戴无菌手套,先触摸到甲状腺内结节,用左手示指和中指固定,右手持负压注射器,穿刺针经皮快速刺入甲状腺结节内,来回穿刺2~4次吸取细胞成分自动进入到注射器内,然后拔出针头,将吸出物均匀涂在载玻片上,立即置入装有95%乙醇的标本瓶中固定,行HE染色,之后在显微镜下阅片。对甲状腺囊性病变,可在穿刺过程中将囊液尽可能缓慢抽尽。穿刺结束后局部以无菌纱布压迫10分钟,观察半小时患者无不适后方可离开。
护 理
术前准备:在预约穿刺时告知患者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方法的目的、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除签署知情同意书外,还为患者提供书面的穿刺注意事项:①穿刺日请带齐病历资料、血常规检查结果及缴费单;②不要穿高领内衣并吃好午饭;③穿刺结束后需观察半小时以上方可离院,穿刺当日勿进食过热饮食;④穿刺后3天由病房护士通知患者结果;⑤同时与患者互留电话以防止各种突发事件和便于随访。通过不断完善穿刺前的准备工作,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通过细致的健康宣教,增强了患者对穿刺的信心,稳定的情绪亦可降低穿刺的反应,使穿刺的时间缩短,成功率明显提高。
术中配合:协助患者摆好,告知患者触诊甲状腺时可能会引起刺激性咳嗽,属正常反应,不用紧张。嘱患者穿刺过程中不要讲话、比较敏感的患者嘱其深呼吸缓解紧张情绪,做吞咽动作或咳嗽,穿刺期间仔细观察患者变化,询问患者感受,尽量使患者放松。嘱咐患者如有明显不适举手示意停止。
术后护理:穿刺后患者自行按压10分钟,术后观察30分钟,有些患者会感到疼痛,不需做特殊处理,或者口服止痛药对症处理。当日患者不要进食过热饮食,避免引起局部内出血。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防止感染,次日揭掉纱布,观察有无皮下血肿发生,如有血肿发生劝慰患者不要紧张,及时采取局部加压止血,也可进行冷敷,血肿会1~2天内自行吸收。
讨 论
许多超声提示甲状腺结节的患者为了明确结节性质而进行了不必要的手术,而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目前术前鉴别结节性质最有效的方法,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准确率高于B超、CT、ECT等检查手段。然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也有其局限性,由于细胞学诊断是以特征性细胞形态学改变为诊断依据,无法探查病变组织总体概况以及病变组织与周围正常组织关系,因此细胞学检查结果不能完全等同于组织学检查结果。
甲状腺癌多起病隐匿,许多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又与良性结节相类似,部分结节患者为了确诊而进行了不必要的活检手术,给患者带来了经济负担和痛苦。
1 术前护理
1.1 心理护理 几乎所有的患者对甲状腺疾患的诊断,手术中疼痛以及手术后遗症等问题都有一定的顾虑。因此做好术前心理护理,使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密切配合治疗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要向患者介绍各种术前检查的意义、方法与注意事项,以便按时完成各种检查,以防患者产生不必要的紧张情绪。
1.2 饮食护理 甲亢患者术前要注意营养,因代谢旺盛,易饥饿,热量消耗大,故需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术前2周开始,禁止患者进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烟酒等。饭后用漱口水漱口,注意口腔卫生。
1.3 协助做好各种术前检查
1.3.1 测定甲状腺吸碘率[3] 甲状腺具有摄取和浓聚无机碘能力,碘被聚的速度和数量与甲状腺的功能有关,检查前注意,如含碘高的海带、紫菜、抗结核药等均可导致甲状腺吸碘的功能降低[3]。因此曾用过含碘率较高的食物或药物应停用2~4周,才做此项检查,如甲亢患者术前服碘剂治疗时,检查日早晨应停服碘剂。
1.3.2 测定基础代谢率 基础代谢率是指人在清醒,空腹无紧张及外界温度等影响时的能量消耗率,它与甲状腺功能呈平行关系,做此检查有助于了解甲状腺功能状态,检查前2周停服影响甲状腺功能药物,嘱患者于检查前一日晚餐宜少食,夜间保证充分的睡眠,检查日晨禁食、不吸烟、不饮茶、进少量的开水,查前排空大小便。BMR正常值为10%~+10%,如患者有器官衰竭、高热、精神失常等症状,哺乳、月经期者不宜行此项检查。
1.4 术前服药期间护理 甲亢患者手术前服碘可使甲状腺血供减少,腺体缩小变硬,有利于减少手术中与术后出血,口服复方碘溶液,从5滴开始,每日增加1滴至15滴,3 次/d,连服2周,碘刺激口腔和胃黏膜,常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反应,应于饭后或稀释药液后再口服,病情较重者可先用抗甲状腺药物控制病情,待症状改善,体重增加,脉率恢复,BMR接近正常时,再加服碘剂2周,患者在服抗甲状腺药物期间每隔1~2天应测体重1次(治疗有效者体重增加),应予记录。
2 术后护理
2.1 、口腔及饮食护理 颈丛麻醉或全麻清醒后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及切口分泌物外流,24 h内尽量限制颈项活动,避免颈部弯曲或过伸、快速的头部运动,以防气管压迫或引起伤口牵拉痛,起床时用手支持头部,以免被牵拉。术后伤口疼痛,口腔内分泌物增多后易致细菌繁殖,术后1~2天应加强口腔护理,鼓励患者用含漱液漱口。术后1~2天给予温、流食,便于患者吞咽,可防止或减少伤口疼痛,指导患者使用放松技术或自我催眠术,以减轻其对疼痛的敏感度,如术中有喉上神经损伤不宜进流质饮食,可给半流食或静脉输液。
2.2 术后出血护理 术后出血与术中大血管损伤、结扎不紧有关,应严密观察敷料渗出情况及引流量,术后伤口引流量不超过100 ml。切口出血多发生于24~48 h内,尤以24 h内为多,告知患者避免剧烈咳嗽、说话过多,消除出血诱因,严密观察颈部创口有无肿胀。如引流出血液多而快,应通知医生。
2.3 甲状腺危象的观察及护理 甲状腺危象多发生于术后12~36 h,护士在观察中如发现患者高热,脉快而弱(脉率可增至120 次/min)伴有躁动、大量出汗,并伴有呕吐、水泻、谵妄,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应及时报告医生,即刻吸氧,以减轻组织负担,予头部大血管及四肢处放置冰袋,冰水灌肠,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尽量使患者体温维持在37 ℃左右,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复方碘化钾液3~5 ml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一、什么是甲状腺癌
甲状腺是内分泌系统的一个重要器官,它和人体其它系统(如呼吸系统等)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和神经系统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相互配合,被称为两大生物信息系统,没有它们的密切配合,机体的内环境就不能维持相对稳定。内分泌系统包括许多内分泌腺,这些内分泌腺受到适宜的神经刺激,可以使这些内分泌腺的某些细胞释放出高效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经血液循环被送到远距离的相应器官,发挥其调节作用,这种高效的化学物质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激素。甲状腺是人体内分泌系统中最大的内分泌腺,它受到神经刺激后分泌甲状腺激素,作用于人体相应器官而发挥生理效应。
甲状腺癌则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除髓样癌外,绝大部分甲状腺癌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甲状腺癌在任何年龄都有发病的可能,女性一般在20岁到29岁发病率最高,男性则为30岁到39岁,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二、甲状腺癌的临床表现
有很多患者对于身体上出现的一些小变化没有在意,往往会忽略一些病情的发展,也是病情恶化的一个潜在轨迹。甲状腺癌有什么症状?
甲状腺内发现肿块,质地硬而固定、表面不平是各型癌的共同表现。若甲状腺肿块质硬、固定,颈淋巴结肿大,或有压迫症状者,或存在多年的甲状腺肿块,在短期内迅速增大者,均应怀疑为甲状腺癌。
一般来说,早期甲状腺癌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
(1)儿童和40岁以上的女性是多发者,男女之比为1∶2.4。早期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但95%以上的病人均有颈前肿块(或肿物),尤其是孤立的、不规则的、境界不清楚的、活动性欠佳的硬性肿物,应特别子以警惕。
(2)除了肿物外还有下列症状:病人声音嘶哑或饮水时呛咳;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耳、枕、肩部有放射性疼痛;颈部静脉受压扩张或出现眼裂、瞳孔缩小;同侧或双侧淋巴结肿大等。凡出现上述症状者,更应该高度怀疑甲状腺癌的可能。
与此同时,作针吸细胞学检查。此法为甲状腺癌最可靠的诊断方法之一,其正确率达到80%以上;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是甲状腺癌的关键性诊断手段,其正确率近90%;石腊切片病理检查也是甲状腺癌最理想的诊断措施,正确率可以达到100%。
总之,只有病人自己提高警惕性,早期发现颈前肿物,早期到医院诊断,才有希望得以早期手术根治。
三、甲状腺癌的治疗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肿瘤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安全。目前,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最为常见且有效的方式。
(1)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包括甲状腺本身的手术,以及颈淋巴结清扫。甲状腺的切除范围目前仍有分歧,范围最小的为腺叶加峡部切除,最大至甲状腺全切除。
(2)内分泌治疗。甲状腺癌作次全或全切除者应终身服用甲状腺素片,以预防甲状腺功能减退及抑制TSH。状腺癌和滤泡状腺癌均有TSH受体,TSH通过其受体能影响甲状腺癌的生长。
(3)放射性核素治疗。对状腺癌、滤泡状腺癌,术后应用131碘放射治疗,适合于45岁以上患者、多发性癌灶、局部侵袭性肿瘤及存在远处转移者。
(4)放射外照射治疗。主要用于未分化型甲状腺癌。
四、甲状腺癌的临床护理
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术后出血多发生在术后48小时内,是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主要由于止血不彻底、不完善或因结扎线脱落引起。术后咳嗽、呕吐、过频活动或谈话是出血的诱因。因此,首先要在术中采用先结扎后缝扎,杜绝止血不彻底、不完善或结扎线脱落的现象。缝皮前将“甲状腺简易负压引流装置”放于创腔的最低处,以利引流和准确记录。其次,术后让血压平稳,病人取半坐卧位,严密观察P、R、BP的变化,有无发生呼吸困难和窒息。再次,观察颈部是否迅速增大,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最后,指导病人使用正确的咳嗽方法,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呕吐进行相应处理,限制探视,让病人尽量使用手势或书写等方法沟通,以减少出血的发生。
(2)术后颈部引流管护理主要是由于术前准备不足,甲亢症状未能很好控制,这就需要减少手术的并发症,在手术前后宜服用抗癌产品,能够补益元气,调理身体,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减少手术并发症的产生,同时对增加癌症患者的食欲很有帮助,能有效改善胃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服用同时,还可以适当让病人在饭后小坐或者注意日常的慢行散步,有利于病人恢复。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622-01
甲状腺疾病(thyroid disease)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患病群体以中、老年人群居多,男性患病率和发病率明显低于女性患者。甲状腺疾病不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损害,还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术治疗作为临床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主要方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对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内分泌科接受甲状腺疾病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课题的调查对象。予以患者B超检查、CT检查、和素扫描、颈部X射线检查等相关检查,确诊120例患者均符合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标准[1]。本次研究课题的研究内容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在取得患者和患者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对120例患者在诊断、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形成的有关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主要参考资料。据统计,本组的120例患者当中,共有男46例、女74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为(53.2±10.5)岁;患者的病程在3个月至2年之间不等;其中,甲亢34例、亚急性甲状腺炎27例、无痛性甲状腺炎25例、甲状腺结节19例、甲状腺微小癌15例。
1.2 方法 针对本组的12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甲状腺侧叶加峡部切86例、侧叶加峡部加对侧部分甲状腺切除术34例。
2 结 果
本组的12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期间,共有118例患者的手术进行十分顺利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占98.33%;共有2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了并发症,其中喉返神经暂时出血1例,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7%。
3 讨 论
甲状腺作为人体的最大的内分泌腺体,维持着人体的生长发育,促进机体代谢,让心血管及神经系统发挥正常效应。目前,针对甲状腺疾病的治疗主要有手术和服药两种方法。据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由于甲状腺周围分布重要的神经,因此部分患者在手术治疗极容易发生并发症,从而影响治疗的整体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患者康复率的关键因素。
3.1 一般护理 首先,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和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交流和沟通,以便能够掌握更多的患者病情,同时缩短护患间的距离;针对患者的实际需求,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给予患者精神安慰和心理疏导,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 药物准备 术前,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完成相关的项目检查,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检查结果,对患者的健康情况进行评估,结合患者实际的身体状态,给予患者连续服用饱和碘化钾溶液5d,以便能够腺体变小、变硬,为手术的顺利奠定基础。针对甲亢患者,结合患者的甲亢程度,给予患者相应的甲亢控制处理。
3.3 护理 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指导,帮助患者熟悉手术流程,以便患者能够适应术中操作,预防术后头痛的发生;术中,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手术的进度适时的帮助患者变换;术后,护理人员需要严密的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波动情况,加强切口和引流管护理,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取半卧位,减轻伤口张力所产生的疼痛。
3.4 饮食护理 针对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期间,护理人员需要特别重视患者的饮食,甲亢患者忌食含碘食物,辛辣、烟酒等刺激性食品,可导致甲亢患者机体代谢更加旺盛,心跳加快出汗更多。甲状腺患者的胃肠蠕动较慢,因此十分容易水肿和血脂高,因此不宜吃生冷油腻和咸的食品。
3.5 并发症预防 据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术后出血多发生在术后48小时内,是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在术后严密观察患者P、R、BP的变化[2],避免患者呼吸困难和窒息的发生。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中重要的并发症[3]。因此,护理人员需要观察患者在术后声音的变化,并作出正确的评估,对患者进行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性,并准备好常用的急救药物,以备急救。
综上所述,在针对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期间,同期开展优质的护理服务,全程、全方位的对患者进行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从而在整体上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基础上,提高患者康复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R32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459-01
1临床资料和护理
1.1一般资料和方法
本院2012年4月一2012年7月开展经胸乳入路行完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17例,其中男2例,女15例,年龄20-40岁,术前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或伴囊性增生、甲状腺腺瘤等良性疾病。
手术操作: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平卧人字位、头略后仰,肩下以小枕适当垫高以充分显露颈部。术者多站在患者两腿之间,助手按需要站在患者左侧或右侧,可根据术中需要换站立位,肾上腺素和生理盐水配成“膨胀液”(按1:500比例稀释)。对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吸入复合麻醉,经胸乳入路行完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于两水平之间及左右乳晕分别做一个切口,中间置入10 mmTrocar,并置入30o腔镜,注人CO2气体,建立空间,维持压力在6-8mmHg,两侧乳晕置入5 mmTrocar建立胸颈部皮下操作空间。在300腔镜直视下按术前B超及CT检查提示找到甲状腺病灶,用超声刀直接完整地切除病灶、大部分甲状腺或全部甲状腺。首先游离皮下间隙纵行切开颈白线,然后分开双侧颈前肌群,就会显露出气管及甲状腺,之后利用超声刀分割,一般沿下一外一上一内的顺序切除甲状腺部分,切下甲状腺瘤,最后用标本袋从胸前套管孔处取出标本。术后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
1.2术前护理
术前准备:首先患者的术前准备---患者在术前做好均常规行甲状腺功能、颈部正侧位X线片、甲状腺超声、甲状腺核素扫描、甲状腺CT等检查,以明确甲状腺占位或包块的具置、性质、与周围组织关系,尽可能排除恶性病变。患者还应该听从医护人员安排,做好术前禁食、禁饮,并且详细了解病情熟悉手术方式和手术步骤,及手术的配合要点,尽量减少紧张、恐惧情绪,以良好的身心状态接受手术。
其次器械准备---除普通手术器械外,还需要高清腹腔镜,30o腹腔镜镜头,甲状腺专用无损伤剥离棒,腹腔镜用持针器、多孔腔镜吸引器,10 mmTrocar一把,5mmTrocar两把,特制注水针头、分离器、电凝钩,左弯分离钳,无损伤抓钳,超声刀,普通标本袋等。
第三医护人员准备---医护人员提前洗净手脸,并检查术中用物是否准备齐全、完好,护理人员要协助手术医生事先准备好消毒铺巾、连接各种导线、准备活力碘纱布擦拭镜头,以保持手术过程中的视野清晰。
1.3术中护理
巡同的护士需要配合好医生,术前应备齐手术物品,以便及时供应手术所需。患者入室后要与麻醉医师共同核对无误后,于左上肢建立静脉通路。协助麻醉医师全麻诱导并气管插管全麻后,输液加延长管至于头端。患者采取“人”字,去枕仰卧,两腿自然分开,颈肩部略垫高,两上肢用治疗巾内置固定,头部用头圈固定,术者站于患者两腿之间。将腔镜显示装置置于患者头部连接好电源及各种管道设定各仪器常规参数。将腔镜机组置于患者头部,超声刀置于患者右侧腿部,正确连接腹腔镜操作系统,调节气腹机流量,使C02灌注压力维持6-8mmHg,超声刀功率输出设定要保证最佳的切割止血效果,术中密切观察手术进程以及病情变化,及时报告手术医生妥善处理。
而器械护士的配合也是至关重要的,护士需要提前15min洗手,按使用顺序整理好腔镜器械,配合医生消毒铺巾,与巡同护士共同清点器械敷料。依次连接好气腹导管、光导纤维、电凝线、超声刀手柄、冲洗吸引导管等,调试备用。术中递给术者5Oml注射器,将配置好的膨胀液(生理盐水5OOml加入肾上腺素1ml)在预造空间皮下注射。从处作小切口向拟分离的皮下范围注射以减少术中出血,用特制的无损伤分离器从该切口进入,在胸前壁皮下穿刺该层次分离范围。直视下用电凝钩或超声刀分离胸大肌筋膜浅层,切断分离器分离后的中间组织,完成手术空间的建立,利用超声刀分割止血,在切除甲状腺病变后,从胸骨旁切口取出,完成手术,常规送快速病理切片检查无出血后递3/0微乔雪橇针缝合离断的带状肌和颈白线,创口放置引流管自乳晕上切口引出,排尽CO2气体,递4/0可吸收线行皮内缝合。术后可在胸部创而上用多头腹带加压包扎,防止创而渗血。手术结束后,作好腔镜器械的清洗、消毒及保养。
2.结果
1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实施经胸乳入路行完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而患者较为满意手术时间为80-180 min。术中出血量约为30-50 ml,术后2-3天拔除引流管,术后住院时间为3-5天。无甲状旁腺和气管损伤,无声音嘶哑、皮下气肿等并发症发生,外观满意美容效果良好。术后随访3一24个月,患者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不明显、术后恢复快,手术疤痕小且隐蔽,美容效果满意,无复发病例。
3.结论
手术、创伤均引起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代谢的改变,即应激反应,从而调节内环境应对损伤,在一定程度上,创伤越大,机体的应激反应就越强。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需在患者颈前部做一弧形切口,术后切口癖痕严重影响颈部美观。采用腔镜技术可使甲状腺手术切口小且移至隐蔽部位,达到美容效果。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可避免切断颈部皮神经,进而避免患者术后颈部感觉减退或异常,并可减少吞咽不适等感觉。
4.结语
良好的手术护士配合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之一。术中他们需要全程关注手术进程,根据手术医生的需要淮确、快速地传递各种器械,手术结束时准备好无菌标本袋,于胸前套管孔处放置于手术区域,协助医生取出标本,手术完毕认真清点手术器械和用物,并做好器械的清洗和保养。所以,熟练掌握甲状腺手术步骤及腔镜器械的装卸、使用、保养等专业知识是手术护士完成护理配合工作的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493-02
手术治疗是甲状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是甲状腺切除患者为了避免甲状腺功能减退以及抑制促甲状腺激素,术后治疗要终身服药,这就是所谓的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激素替代治疗[1]。本文对甲状腺腺癌术后采用激素替代治疗的患者给予了系统的干预护理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共收集患者30例,均为2009年1月~2011年12月经笔者所在科室确诊为甲状腺癌并行甲状腺切除手术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50岁,平均年龄(23.4±8.7)岁。其中诊断为状腺癌的有18例,诊断为滤泡状腺癌的有9例,诊断为髓样癌的有3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均给予左旋甲状腺激素进行激素替代治疗。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进行研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腹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在甲状腺切除中应用腹腔镜切除术,不仅在临床中具有着出血量较少,创口较小以及疼痛感较轻的特点,在术后患者的恢复时间较之于常规的手术也有着明显的缩短,且腹腔镜手术能够对患者的创口处起到最大程度上的美容效果。我院通过对36例甲状腺患者采取腹腔镜的手术方式,取得了十分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体的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甲状腺患者共计36例,在征得患者本人的同意后对其进行临床观察与研究,在36例患者中,有2例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在19~56岁,平均年龄为(37.2±2.6)岁,经过B超检测有4例患者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12例患者诊断为甲状腺腺瘤,20例患者诊断为甲状腺占位;在临床诊断中18例患者表现为结节性甲状腺肿,18例患者表现为甲状腺腺瘤。
1.2方法 在手术前由护理人员对患者采取气管内插管的方法进行静吸符合麻醉,指导患者采取平卧,在不影响手术效果的情况下满足患者的相关要求。在患者手术1~4d的时间内根据护理人员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的实际情况选择引流管的拔除时间,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7.9d。在临床恢复的过程中,仅有2例患者的颈部出现了轻微不适的感觉,经过优质护理,3d后不良反应消失,并无其他不良症状出现。
2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与观察
2.1临床出血 一般情况下,术后的1~2d,患者容易由于呕吐,谈话,咳嗽或者过度的活动而导致创口出血现象,临床的主要表现为:颈部肿大现象明显,切口处有新鲜的血液渗出,呼吸出现困难,引流量呈现为鲜红色且增多等,一旦在临床恢复的过程中出现以上情况,护理人员应及时同主治医生进行联系,对患者展开抢救,护理人员在此过程中应时刻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伤口的渗出情况以及引流物的质量与颜色。
2.2术后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大多在术后的48h之内易出现此种情况,主要有以下原因:①由于内出血对气管的压迫,因此,患者在完成手术后,均要使用引流管同负压吸引瓶相接,护理人员应定时对引流装置进行检查,保证其固定与通畅,在引流过程中,应对引流物的质量与颜色进行进行观察;②由于气管的塌陷而导致患者呼吸困难;③喉上神经的损伤,主要表现为患者在临床进食中出现误吸以及呛咳等临床现象,一般进行理疗后患者临床的不良反应可恢复。护理人员在患者进食时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坐姿,术后首先食用流质食物,当患者恢复一段时间后再给予其普通食物。
2.3甲状腺危象 该临床不良反应主要由于术前准备的不充分而导致,大多出现在手术后12~36h,临床主要表现为心动过速,高热,烦躁,寒战等,常伴有水泻与呕吐现象。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护理人员应保证病房处于安静的状态,避免吵杂的环境对患者产生刺激,建立静脉通道对患者进行物理降温。
2.4甲状旁腺损伤 甲状旁腺损伤在临床中主要表现为面部,手足以及唇部存在着强烈的针刺感,或者手足的麻木或抽搐的感受,还可能表现出烦躁,畏光,焦虑等临床现象。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护理人员应注意患者四肢以及面部活动的情况,当患者出现以上情况时,应在第一时间告知医生,指导患者口服葡萄糖酸钙,在患者出现抽搐时,则应立即对患者注射浓度为10%葡萄糖酸钙,剂量为10ml,服用骨化醇1次/d,4片/次。
2.5颈部的不适感 在手术后,由于手术的切口处将会在较短的时间愈合而形成瘢痕,因此,绝大多数的患者在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内会感觉到颈部的皮肤较为绷紧,舒适度较低,同周围的皮肤间存在着一定的排斥性,有着较强的僵硬感,对此,护理人员应同患者及其家属做出合理的解释,告知患者出现这一临床现象的原因,使患者能够安心接受恢复治疗。一般情况下,临床中出现此种情况并不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术后3个月时间左右便可以自行消失,若患者提出要求,也可以采取局部的理疗。
2.6皮肤红肿,皮下感染积液,脂肪液化等临床症状的护理 采用腹腔镜的手术方式需要在患者的颈前与胸前分离出一个潜在手术操作空间,若主刀医生的熟练程度较低,分离的层次出现差异,则极有可能对患者皮下的脂肪层造成损伤,甚至损伤到真皮层或皮下小血管,导致患者出现皮肤红肿,皮下感染积液以及脂肪液化等临床症状。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应注意观察患者伤口处的渗血情况与周围皮肤的临床表现情况,保持引流装置的清洁与通畅,护理人员严格按照医嘱使用抗生素防止患者的伤口处出现感染,根据患者在临床中的实际表现情况进行对症治疗,一般在治疗3~5d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够得到改善。
3讨论
通过对36例患者的临床护理与观察可以发现,在甲状腺患者行腹腔镜切除术后,对患者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是决定患者临床手术治疗效果的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对甲状腺患者采取腹腔镜切除术后,院方应对患者的术后护理环节给予高度的重视,根据患者在临床中表现出的不良反应选择相应的护理方法,将会取得十分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对其进行大力的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
[1]朱红,金晓东,张甜,等.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华西医学,2007,4:871.
[2]马海燕,刘海光,孙秋茹.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6,6:3.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180-01
1 临床资料
本组108例患者,男46例,女62例,年龄18~73岁。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4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31例,甲亢并甲状腺瘤20例,高功能腺瘤13例。
2 护理
2.1 术前准备
2.1.1 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术前必须向患者介绍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特点、手术过程及优点,耐心解释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介绍成功的病例,使患者以最佳的状态迎接手术;同时多关心和安慰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患者产生信任感及安全感。另外,做此手术的患者多系爱美女士,常要求较高,告知其大致的手术费用及中转手术,术后复发的可能,避免不必要疗纠。
2.1.2 术前准备
术前要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检,同时做好必要的化验,检查心电图、X线胸片等,尽量排除恶性病变。如系甲亢患者,术前要进行基础代谢监测,口服卢戈碘溶液等准备,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术前日备皮,药物过敏皮试,晚上给予地西泮2片口服,术日晨禁食, 禁饮
2.2 术后护理
2.2.1 术后护理方法
床旁备气管切开包,常规低流量吸氧,病室宜安静,减少对患者刺激,立即测生命体征6次/h,平稳后改每小时4次,共测2天。术后一般情况良好,6h后可给予温凉半流饮食。术后患者取平卧位,6h后如血压平稳可取半卧位或自由。
2.2.2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6(b)-0141-02
甲状腺肿瘤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一旦发现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甲状腺手术术前、术后正确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现将2006年7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8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与本研究的8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男24例,女62例,年龄23~78岁,平均36.2岁。均以发现颈前区肿块就诊,术前作B超、CT证实,其中单个肿块58例,一侧多发肿块22例,双侧肿块6例。86例患者均行术中冰冻及术后病理明确诊断,其中甲状腺腺瘤患者7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6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3例,桥本氏病患者1例,甲状腺癌患者1例。
1.2 手术方法
本组患者中70例行一侧腺叶次全切除术,9例因一侧多个肿瘤行腺叶全切术,另有6例为双侧病变行双侧次全切除,1例术中冰冻提示甲状腺癌,行一侧全切加峡部切除。
1.3 护理方法
1.3.1术前护理
1.3.1.1 心理护理 在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中,心理护理有重要作用[1]。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前普遍存在思想顾虑,害怕产生癌变,肿瘤复发,担心甲状腺切除术后是否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一些年轻患者还担心术后颈部瘢痕影响美观。因此,术前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关心、安慰患者,了解患者的需求,消除患者对手术的顾虑,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使其能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2]。对精神过度紧张或失眠者术前给予口服镇静剂或安眠药。
1.3.1.2 术前准备及护理 ①术前除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常规检验外,还应作血T3、T4、TSH测定以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摄颈部正侧位片,了解有无气管受压或移位;作喉镜检查,了解声带功能;血清钙、磷测定,了解甲状旁腺功能状态。②术前2 d开始指导患者进行训练,练习手术时的头颈过伸,让患者肩背部垫枕,平卧使头向后仰,尽量暴露颈部,以免术中因不适影响手术进程[3]。③术前12 h禁食,6 h禁饮,以防术中呕吐物误吸入气管,造成吸入性肺炎或窒息。
1.3.2 术后护理
①对于全身麻醉未清醒者术后应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止麻醉反应致呕吐物误吸致呼吸道阻塞。清醒后取半卧位,便于痰液咳出,有利于引流和保持呼吸通畅,防止肺炎和肺不张。②术后48 h内患者床头常规准备气管切开包,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切口有无肿胀、出血,尤其应注意呼吸情况,如出现呼吸困难,应采取果断措施,及时处理。③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扭曲、受压、脱出,观察引流液的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师。根据引流量的多少酌情于手术后24~48 h拔除引流管。
1.3.3 并发症的护理
①呼吸困难和窒息:是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48 h内,因切口内出血压迫气管、喉头水肿、气管塌陷、痰液阻塞、双侧喉返神经损伤等原因所致,护士应严密观察,发现患者有颈部压迫感、呼吸费力、气促、烦躁、心率加快、发绀、甚至窒息等,应立即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作气管切开。②术后出血:甲状腺位于颈部,血液循环丰富,术后可继发出血压迫气管,导致患者甚至窒息。因此甲状腺术后48 h以内要密切观察[4],告知患者避免剧烈咳嗽、说话过多,消除出血诱因,注意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量、引流液的颜色等,严密观察颈部有无皮下淤血、肿胀、切口渗血以及患者呼吸是否顺畅等。对呼吸困难患者要及时观察切口情况,排除出血压迫。如血肿清除后,患者呼吸仍无明显改善,应果断行气管切开[5]。③神经损伤:神经损伤大多为暂时性,由于甲状腺肿块较大,与周围组织粘连,在分离时可因牵拉、血肿压迫神经或直接挫伤引起;也可因术中操作不当,解剖异常,切断神经,造成不可逆损伤[6]。在患者清醒后,正确评估患者的声音,通过与患者交谈,了解声音是否低钝、嘶哑,进食是否有呛咳等,判断神经损伤的可能。单侧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者可采用针灸、理疗,以及促进神经恢复的药物治疗,数月后一般均可逐渐恢复。对喉上神经损伤者,协助患者坐起进食,速度不宜过快,避免流质,以防呛咳导致误吸[7]。④手足抽搐:由于术中误切或损伤甲状旁腺,导致出现低钙抽搐。术后1~3 d要定时巡回、严密观察,注意面部、口唇周围和手、足有无针刺和麻木感。症状轻者,限制高磷的食物,给予口服钙片和维生素D。抽搐发作患者,应立即静脉缓慢推注10%葡萄糖酸钙,以解除痉挛。
2 结果
本组86例患者中,有1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术后声音嘶哑,术后给予心理疏导、口服甲钴胺及理疗处理,2个月后恢复。另1例患者术后6 h出现呼吸困难,检查发现切口内出血,给予拆开切口引流、止血等处理后好转。其余病例均恢复良好,痊愈出院。
3 讨论
甲状腺肿瘤是普通外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行甲状腺叶切除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手术易发生并发症,常给患者带来生理及心理上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者可造成患者终生病残,甚至危及生命[8]。因此,护理人员在术前要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动态,依据患者年龄、文化背景、工作环境、社会阅历等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采取个性化的心理疏导方式,使其对所患疾病有充分认识,消除恐惧,乐意接受手术。训练要保持在3 h左右,以免因手术时间较长,术中患者不能耐受,影响手术操作,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术后要加强对患者的巡视及护理,密切观察术后病情变化,由于术后出血、呼吸困难及窒息等并发症常发生在术后48 h内,尤其要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往往可以避免更为严重的后果,减轻患者的痛苦以及可能造成的进一步的伤害。因此,本研究认为,甲状腺手术前后良好的护理工作,是减少术后并发症、保障患者安全、有效规避手术风险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患者术后顺利康复的重要环节[9]。
[参考文献]
[1] 李金环,黄慧玲.临床心理护理在甲状腺围手术期的探讨[J].中外妇儿健康:学术版,2011,19(7):270-270.
[2] 钟锐,张阿新.甲状腺肿物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3):34.
[3] 王芳歌,范军.甲状腺手术综合征预防的护理效果观察[J].临床护理杂志,2009,8(2):30-31.
[4] 胡承伟,郭宇,孙萍.甲状腺肿物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临床研究,2010,23(5):431-432.
[5] 梁婷.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护理体会[J].全科护理,2012,10(15):1388-1389.
[6] 刘玉岩.甲状腺术中并发症的预防[J].中国健康月刊,2010,29(6):259.
[7] 王深明,黄勇.甲状腺手术致神经损伤的预防与治疗[J].临床外科杂志,2004,12(10):637-639.
1.1一般资料 本组30例为20例女性,10例男性;平均年龄40岁,术前超声检查甲状腺单发结节,11例左侧甲状腺,13例在甲状腺右侧,6例峡部裂;病灶与周围组织浸润,无明显的砂砾样钙化病变无淋巴结肿大,颈部甲状腺功能正常;实验室检查,肿瘤大小1~3 cm。术前结节活检诊断甲状腺结节。
1.2方法 患者仰卧位,充分暴露于颈部前方,在超声引导下,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下穿刺路径。根据结节的不同位置,将0.5%利多卡因注射到甲状腺与颈肌群、颈部血管、气管、食管。在超声引导下,穿刺针进结节,出针芯和电极引导,周围的回波的一个短期的升压,当周围组织阻抗达到设定值,系统蜂鸣器声音提示结束时,根和结节大小确定消融针号,根据第一次背侧,第一次的顺序,直到整个结节区的覆盖和彩色血流信号显示没有血流信号和消融终点。
1.3结果 本组30例手术成功,1例术后穿刺部位感染;1例轻度嗓音嘶哑;多数患者咽不适,几小时到几天恢复;手术效果满意。
2护理体会
2.1心理护理 无论微创操作,是一种创伤患者,除了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和射频消融技术,使患者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紧张等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它要求护士应热情接待患者,要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对患者进行术中、术后及护理,以确保平稳运行,促进患者的康复。
2.2常规术前护理 协助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包括胸片、心电图、甲状腺超声、血常规检查、肝功能、甲状腺功能、甲状腺激素等,详细询问病史、过敏史,根据病情进行术前评估。良好的睡眠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失眠夜术前按医嘱给予镇静剂,保证充足的睡眠。根据生命体征的常规测量,应及时向医生报告,给予对症治疗。
2.3术后护理 术后局部给予冰压力的患者和预防出血和血肿形成;回到病房后嘱患者卧床休息,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穿刺部位无出血,感染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按医嘱对症治疗。本指南将患者出院后3个月、6个月、1年做超声检查,直至结节消失。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