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现代物流分析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 问题的提出
“十一五”以来,随着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大,各地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快速,公路、水路、铁路、机场建设步伐加快,支撑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但物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三个主要的问题:
1.1 节点设施由于体制、机制、政策及设施本身的技术经济特征等原因,存在诸如缺乏统一规划、站场设施功能单一及选址不合理、节点连接道存在梗阻、节点设施缺乏快速高效中转换装能力、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等大型节点与集疏运网络对接不适应发展要求、信息化水平低等一系列问题。
1.2 物流市场主体结构不合理,物流服务网络的结构性矛盾,物流企业服务水平、诚信度、现代物流技术应用水平都比较低。现代物流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1.3 城乡物流配送服务网络建设相对滞后。城市配送体系中配送中心等设施缺乏,配送车辆运行受限,配送活动无法确保时间和品质;农村物流配送设施严重缺乏,农产品外运,农资物流,小件快递,农村消费品配送发展不足。
上述问题严重制约了现代物流体系的运行效率,增加了不必要的社会物流成本,使物流产业供给能力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2 构建现代物流投融资模式的必要性
2.1 以现代物流投融资模式的框架 现代物流投融资模式的基本框架是“政府加以引导,企业作为主体,市场操作机制”。
“政府加以引导”是指发挥政府在交通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和培育物流市场中的引导作用。
“企业作为主体”是指对于节点设施的政府投资,应成立项目公司,以企业主体身份实施投融资和建设;对于已建成的符合规划的节点项目,其营运应交由企业主体来运作。
“市场操作机制”是指政府对于节点型设施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以物流市场需求为导向;设施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和营运要市场化运作,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效率。
2.2 现代物流投融资模式理论依据及其必要性
2.2.1 现代物流投融资模式的理论依据 ①交通物流节点设施的网络特征决定的 交通物流节点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思想,目的是在成本最小、时间最快、安全性最好、消费者满意的前提下实现社会物资的货畅其流。强调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性,强调节点设施各项功能的完善性,从而减少盲目性,对协调统一规划和建设要求更高。②交通物流枢纽性节点、城乡配送网络的准公共产品的特性决定的 交通物流枢纽性节点设施是社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生产物流和消费物流,同样也须承载军事物流和应急物流。物流枢纽性节点不仅服务本地企业和居民,更为国内其他地区甚至国外提供便利。它们的建设必须通盘考虑政治、国防、地区内、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的需要,从而具备一定的准公共性。③交通物流节点设施项目投资成本收益的基本规律决定的 交通物流节点设施多数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回收期长、利润率低。尤其是一些纯公益性项目,主要考虑社会效益的外溢,而非设施本身的经济效益内化。其服务价格可能受到政府规制,或者需要承担政府的一些指令性物流任务。
2.2.2 现代物流投融资模式的必要性
①现代物流投融资模式是改善现代物流基础设施滞后状况的可行方案 现代物流投融资模式可以有效解决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交通物流基础设施投资资金总量不足问题。
新的投融资模式以政策性引导资金为媒介,配合其他的土地,税收,信贷政策,有效降低相关领域的投资不确定性,提高投资者面对物流市场波动的抗风险能力。二是交通物流基础设施资金投向结构不合理,妨碍物流体系的效能发挥问题。通过交通物流发展部门统一协调规划,确定合理的投资项目和标准,将资金用于关键枢纽性物流节点建设和引导。
②完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和提高体系服务效能的客观要求 现有的城乡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的效能不能有效发挥。城乡配送体系建设存在严重不足。物流企业的配送车辆进入城区受到不合理限制,配送路线、配送时间、配送质量没有保证。而农村物流配送网络相对城市发展更为不足,无论是配送点、配送能力,网络覆盖范围都远远不能满足新村建设的需求。
③改善物流市场绩效有效措施 通过试点示范引导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诚信化发展,推进传统物流企业转型;通过政策性资金引导及相关配套政策,促进企业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和新技术、装备应用,从而加快物流速度,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改善物流市场绩效。
3 投融资模式的运作机制与政策建议
创新现代物流投融资模式,设立符合现代物流发展的物流发展投融资政策措施体系,可以有效实现政府物流产业振兴规划的政策目标,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这不仅符合国家政策的要求,也是全国各地的普遍做法。
3.1 新投融资模式的运作机制 现代物流投融资模式的运作机制是“政府加以引导,多方参与运作,相关政策配套,运作方式多样”。其基本内涵是:
3.1.1 政府加以引导 政府加以引导主要是包括政府投资和政府专项补助资金两个方面。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制定交通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规划和政策,并以此为指南确定政策性资金投向。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政府投资由交通运输厅主管,物流发展部门负责具体管理投融资方案实施、投融资政策和政府补贴的执行。
3.1.2 投资主体和资金来源结构多元化 鼓励和吸引包括物流企业,制造业企业,商贸企业,地产企业,投资基金、银行、信托机构、保险企业等机构参与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融资,形成投资主体和资金来源结构多元化的格局。
3.1.3 制订与新投融资模式相配套的政策 政府相关部门应共同参与,统一协调,共同确定与之配套土地、税费、信贷政策,保障投融资目的实现。
3.1.4 投融资方式多样化
3.2 加大对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性引导投资
3.2.1 交通物流枢纽节点建设和改造 在统一协调规划的前提下,在关键枢纽城市和节点城市重点投资符合当地迫切需要的大型物流枢纽节点,推动多式联运的发展。
投资现有枢纽节点所急需的与大型物流通道对接项目,节点范围内联运中转,换装设施项目,以实现不同运输方式间的无缝衔接,实现快捷高效的多式联运体系构建。
3.2.2 加强交通物流通道和物流枢纽节点间连接道投资 确保已有的交通物流通道投资和节点投资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做到货畅其流,社会物流过程便捷快速、成本节约。
3.2.3 推进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依托各地电子征稽网络平台,全面整合地区内物流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于一般消费者、生产制造企业、商贸企业、物流企业、政府相关部门的全省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支持可视化、实时定位等技术的示范推广引用,使平台逐步集成和整合交通物流市场相关者急需的各项服务与功能,为交通物流信息化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赵婷,孙广生.跨国竞争动因与企业竞争策略选择[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物流行业面临这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正视差距,反思不足,重新思考总结我国物流发展现状,探索现代物流发展之路。我国物流产业从起步到现在规模逐渐壮大,但在体制和模式方面还有很多不足。在刚刚拥有物流产业的初期,我们主要是借鉴和学习其他国家的物流模式,没有形成完备的体系,只在个别区域进行小范围的配送,在很小范围内的部门进行物流产业发展的探索。在这发展期间,也为现代物流奠定了一个扎实的基础,但向前走的道路不能是盲目从众的,要结合现代社会特点,制定完善的发展计划,加速现代物流的发展进程。
一、物流中心的规划
在物流中心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当依据城市形态和可行性进行深入思考,先从大范围的各个环节设计和规划,在考虑某一环节当中的小面积对物流中心的便捷程度。要提高效益,改善服务水平,降低成本,就要在物流中心的策划上好好思考。为了解决物流中心的构建问题,需要决策者对项目做到烂熟于心,对物流中心的环境进行实地的调查分析。这种分析对物流中心的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首先应调查当地的中心商务区,人口密集区,工厂车间生产区,以及人均消费水平,江镇建设程度等。物流中心的选址必须符合城市总规划方案,确定交通主线路和人口密集区域。可以选择交通便利,但不拥挤的场所。由于物流运输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汽车,汽车的尾气排放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尽量不能选在人口集中的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应以环保为主,废水废气循环利用,减少能源的浪费。合理规划物流中心的绿色植物面积,在减少土地利用率的同时与周围景观融为一体。
物流中心应改变人们对于物流仓库的传统记忆,打造现代化的高科技物流中心。应将各部分不同功能的区域按照计划好最省时最便利的方式整合在一起,可以大致形成物流生产线。合理布局内部结构,若进货,分配,存储,发货可以以一字型或U字型排列,是物流过程顺利进行。由于货运的流畅与否与交通有着紧密的关系,所以不仅要保证外部交通的顺畅性,还要保证物流中心内部工作人员与货运车的安排合理。
为提高货运效率,我们可以采用自动化仓库,对货物进行自动分类,流水线运输到下一环节。在计算机高速发展的时代,利用电子网络实现货物的控制已成为轻而易举的事情,这样做既可以减少劳动力,又能保证让物流人员在安全轻松的环境下工作。将货仓区与工作区分开,但要建立良好的运行渠道保证在出现特殊情况时工作人员能第一时间进行检查。保证货物在物流运输商不出现纰漏,让客户信任,并发展潜在客户。
二、物流业务的规划
为了争取更多的客户资源和取得更高的效益,我们需要在众多领域实现对物流业务的探索。根据风险原则,物流公司可以征集客户意愿,和各个物流环节组成联保小组,共同承担货物风险和企业的经营风险。这种联保小组既降低了每一环节的保险金额度,也增强了物流公司对货运业务的推进,加强了企业间的合作。随着金融经济在我国的大力发展,很多金融企业对于物流业务都很积极的参与,但由于一些小型城乡城市缺乏大型的物流园区,他们的物流需求得不到很好的满足,这就需要一些金融机构与物流公司展开合作,由物流公司和金融机构共同派出人员前往中小型物流公司,进行对仓单的监管和调控。这样在中小型物流业务能在异地等到很好的监控和管理,同时加强了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关系。
在物流企业的长期发展中,会不断有新成员加入,增强企业间的竞争力。物流企业需要为此提高自身管理制度,增强业务水平和服务态度,争取在本地区赢得市场。与此同时,还要定期展开与外部的合作关系,积极寻找扩张业务的机会,多派专业人员前往其他企业学习实践,开展合作交流的和谐竞争关系。
电子商务如今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物流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方便快捷,在网站上扩展业务,及时信息,成为物流行业另一个交流平台。方便民众快捷的查询信息,大客户了解企业情况,是结合了信息与物流的优秀成果。如果在网站拥有大量的访客,对提高企业知名度,扩大业务量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被我国传统的生产发展方式所限制,企业长期存在着重视生产,对物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情况,也因为对物流模式的不熟悉,导致在物流方面管理不当,造成货物的不流畅。所以,发展第三方物流可以从根源上提高对物流认识度,使物流企业最大程度的适应时展。由于我国的物流企业发展不完全,产业结构模式单一,造成很多非物流企业只愿意将简单的例如储存,运输的委托给物流公司,造成了物流行业的发展停滞不前。如果将物流企业的单一功能转化为多方面的一条龙服务,在包装运输储存配送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每一位客户提供周到的服务,才能更好的发展。
随着社会分工的一步步详细,物流行业的规划也朝着更加专业更加发达的时代迈去。物流将是经济发展,信息科技综合能力提升的标志之一。物流是无形的商品,我们在对待物流产业的时候也应将他作为普通商品,营销对路。积极转变有需求才销售的思路,主动考虑各市场和客户的需要,提供更加详尽的服务。在竞争中求的发展。物流企业可以常见客户反馈窗口,客户的需求可以方便的提供在窗口上面,客户的最终目的是货物,而货物是经过一层一层的分类配送到达客户手中,如果物流企业不能将这些服务的质量进行收购,将很大影响企业的工作效率。现代物流要想在发展时期取得突破,就必须打破以往的管理模式,适应现代物流管理模式,开发健全的货运系统。可以将生产商,运输渠道,客户的信息进行有机的结合,各部门切实发挥优势,信息联通,对各个渠道的货物讯息实时掌控,促进物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铎,丁立新.物流基础[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物流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对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商品以及废旧物品、废旧材料等的配置作用而产生的对物流在空间、时间和费用方面的要求,涉及运输、库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需求等物流活动的诸方面。
物流需求分析是将物流需求与产生需求的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相关分析的过程。由于物流活动日益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之中,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物流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相关性,社会经济发展是现代物流业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影响现代物流与交通运输业需求的最主要因素。
近年来,河北省国民经济呈现稳定、快速发展趋势,国内生产总值、内外贸易总量急剧增长,产业结构调整日趋合理化,产品结构逐渐向以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转化;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层次化、个性化的特征,这大大促进商品在更广阔的空间内移动,从而对物流需求日益增加。
一、 河北省国民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从近年来河北省GDP、人均GDP等国民经济指标的历史发展轨迹(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河北省经济处于一种相对快速的发展状态。这为河北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实有效的市场需求环境。
资料来源:《河北省统计年鉴》,1990―2002年,河北省统计局编印。
另外,河北省居民收入日益增加,2002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78.7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85.16元;消费层次日趋多样化、个性化,流通效率随之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而促进了以需求为导向的物流服务形式的不断更新。
一、 内贸易量大幅增加
到2002年底,全省市场年成交额2506.1亿元,较上年增长9.7%。其中消费品市场成交额2044.7亿元,增长9%,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461.4亿元,增长12.7%。大型市场的集聚性效应仍很突出。成交额超亿元市场255个,比上年略有增长;超亿元市场成交额1691亿元左右,占商品市场总成交额的比重达67.5%。超十亿元市场个数达到36个,比上年增加4个,其成交额所占比重达45.7%。
根据我国统计惯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是表征生活消费品市场的主要指标,是能够反映物流市场的发展状况的主要统计指标。河北省自1990年以来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发展趋势如图2所示
资料来源:《河北省统计年鉴》,1990―2002年,河北省统计局编印。
河北省历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基本上呈直线增长趋势说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河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业将保持一个高速发展态势。而居民消费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不局限于当地的主要产品,同时,随着居民消费层次的提高及制造、销售企业的产品及服务消费引导,将对产品种类产生更新的要求,对产品如何更快、更便宜、更安全地运送到消费者手中产生更高的要求,这将是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主要需求驱动力。
一、 对外贸易不断扩大
加入WTO将进一步加快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促进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大大推动我国物流的发展。据有关专家预测,在未来十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继续保持在7%以上,中国的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年规模可达到4000亿和5000亿美元,合计1万亿美元。这个规模意味着企业、国家之间的贸易规模可能在未来十年增加10倍以上。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将从客观上为物流发展提供旺盛的需求动力,为我国物流扩大经营规模提供发展的契机。
从短期来看,中国加入WTO后,克服贸易壁垒费用的下降会推动进出口贸易迅速增长,外资进入达到新的,物流需求增加,市场空间扩展。从长期来看,物流发展的本身又将降低贸易的运输费用,从而对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缩小带来积极影响,并加速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从而为物流发展提供持续扩张的市场空间。
河北省是全国重要的对外贸易省份之一,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以及对外贸易和合作领域不断扩大,河北省已于世界17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出口超过1000万的国家(地区)达到35个;全省及各城市先后与世界17个国家的47个城市建立友好关系。全省有近60家非贸易企业分别在近30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建厂。加入WTO的效应逐渐显现,2002年全年进出口总额完成66.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进口总额20.7亿美元,增长16.3%;出口总额45.9亿美元,增长16.1%。河北省1995年以来进出口总额发展趋势如图3所示。
资料来源:《河北省统计年鉴》,1995―2002年,河北省统计局编印。
二、 西部大开发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经济政策一直向东部倾斜,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梯状,地区差异逐渐扩大。1996年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均GDP比值为1:0.56:0.43,这种地区性差异阻碍了物流在全国范围的广泛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会加速发展,成为继东部之后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又一新的动力源,地区差异也将由初始的扩大转为缩小的趋势。
随着西部经济的增长以及东西部经济横向联系的加强,商品、信息与服务的流通量将会大大增加,这将产生出更多的物流需求,带动中国物流向中西部地区延伸,扩展其服务的地域范围,提高服务水平。对此,河北省公路运输也应利用自身的地理位置优势和物流基础设施优势,抓住机遇,迅速融入现代物流业发展之中。
此外,根据国民经济分析,河北 “十一五”期间及至2010年全社会货物运输量将进一步上升,预计2005年、2010年河北公路货运量需求为7.0亿吨、7.7亿吨、公路货物周转量需求为730亿吨公里、840亿吨公里,年平均增长率2.8% (见图4 ,图5)。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河北省道路运输行业十五发展建设计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第7页及《河北省“十一五”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与发展》第7页(河北省道路运输管理局)提供数据整理绘制。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河北省道路运输行业十五发展建设计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第7页及《河北省“十一五”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与发展(道路运输部分)》第7页(河北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印制)提供数据整理绘制。
综上所述,河北物流量发展呈增长态势。此外,进入21世纪,环渤海地区将成为中国第三个经济高速增长区,河北地处环渤海经济区中心地带,辐射三北,面向东南亚,是我国北方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工业、科技、资源密集区,是环渤海地区主体产业的聚集地和商品地。河北已明确把科教兴冀、两环开放带动和可持续发展列为建设经济强省的主体战略,目前渤海经济圈的全方位开放和开发,为河北公路运输业发展现代物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因此,预计河北物流业发展需求将显得更加迫切。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能够极大促进商品流转、节约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 咸阳市现代物流基础条件
1.1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体系完善
咸阳地处“八百里秦川”腹地,是陕西省第三大城市,东南与省会城市西安相邻,西面与宝鸡市、东北与渭南市、铜川市接壤,西北与甘肃省交界,是我国中原地区通往大西北的要冲。312国道、西宝高速、福银高速等从咸阳穿境而过;陇海铁路、郑西铁路、咸铜铁路、西平铁路等在此交汇;具有西北最大的航空港―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
1.2 物流服务方式呈多样化发展
物流配送、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出现了积极的发展势头,超市、专卖店、便利店等新的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蓬勃兴起。由传统仓储、运输企业转型而成的第三方物流的企业加快发展。咸阳市共有物流企业135家。按行业特征分,第三方综合物流服务5家,交通运输业57家,货运48家,配送2家,其他25家。
1.3 现代物流物质基础不断增强
咸阳是一个新兴工业城市,已形成纺织、电子、煤炭、石油化工、机械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咸阳市也是陕西最大的果品生产加工基地、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电子工业基地、能源化工基地,医药保健基地、纺织工业基地。经济的持续发展,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物质基础。经济持续发展形成强大的综合物流,是现代物流业发展最根本的内驱力。
1.4 空港物流园区建设必将促进咸阳市现代物流发展
陕西七大物流园区之一的西安咸阳空港物流园区位于咸阳市,物流园区投资50亿元,占地5.5平方公里。空港物流园区的建设必将成为咸阳市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1.5 西咸新区建设有利于提升咸阳市物流的发展空间
西咸新区是第四个国家级新区,它必将成为大西安的都市核心区,形成西安大都市圈之中渭河百里生态景观长廊横贯东西、秦汉历史文化景区一脉相连、现代制造和生物产业集群化发展、人居环境适宜优美的城市特色功能区,形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在西部具有强大积聚和辐射带动功能的一体化开发示范区。新区的建设必将提升咸阳市现代物流的发展空间。
2 咸阳市现代物流发展存在问题与制约因素
2.1 对发展现代物流的认识不到位
不少部门单位存在“重生产轻物流”的倾向,对发展现代物流缺乏必要的宣传和引导,不能有效地整合各种物流资源。物流企业发展现代物流主动性不强,运作中的物流企业仍延续计划经济时代的运作模式,层次比较低。工商企业普遍存在“求人不如求己”观念,许多企业物流服务仍在内部完成,从而限制了高效专业化物流服务的发展。
2.2 物流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
一是仓储和装卸设施水平低,有一些区位布局、空间布局不合理,功能发挥不充分;货场标准化程度低,装卸设备陈旧老化、现代化水平低,致使物流效率不高;二是停车场严重缺乏;最为严重的问题是缺乏一个综合物流信息平台,全区虽有多个信息网站,但大多是各自为战,各行各业各单位的信息不能互通,不能形成联运配送一条龙服务,咸阳市没有物流信息平台,物流信息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形不成全区物流市场体系。
2.3 物流服务的组织化水平和集约化程度不高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普遍实行按不同运输方式划分的部门管理体制,咸阳也不例外,这种体制分割了全社会的物流资源,使各种物流要素之间难以有效衔接和协调,造成了成本提高,资源浪费,影响和制约了物流产业的发展。部门资源垄断破坏了现代物流系统的完整性,使一次物流变为多次中转,阻碍了大流通的形成和现代物流功能的发挥。同时,现代物流中介组织也不发达,使物流服务水平和质量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2.4 农村流通网络不健全
农村商品流通成本高、市场监管工作薄弱。市场建设简单重复,大都规模小、类型单一,城乡的农贸消费品市场均以日用品销售为主。市场缺乏产业依托,区域特色市场、专业市场寥寥无几,部分市场基础条件简陋、硬件设施差,影响了市场综合效应的发挥。农副产品的“绿色通道”难以畅通。
3 咸阳市发展现代物流的对策与建议
3.1 科学制定咸阳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规划
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产业层次、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加大推进咸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力度。用现代物流理念,制定物流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咸阳市发展现代物流的方针、目标和在全市中的功能定位,确定重点物流枢纽和物流园区(基地)、重点物流企业的布局,策划一批现代物流业建设项目,引导社会投资的合理投向。建议将加快咸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列入全区重点产业之一,区财政安排专项经费,邀请知名专业机构编制咸阳市现代物流中长期发展规划,引导咸阳市现代物流业的协调健康快速发展。
3.2 强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依托咸阳市与西安零距离的特殊区位,抓住省上西咸一体化建设的良好机遇,依托空港物流园区项目建设,结合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建设,发挥咸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重要节点作用。围绕专业批发市场、连锁商业企业,加快建设咸阳市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集市场、信息、仓储、配送、展示、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中心;规划建设大型停车场、集装箱货场和标准化仓储设施等。
3.3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咸阳市要整合利用和改造提升现有物流资源,鼓励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和业务整合,发展一批大型化、社会化、专业化物流企业。整合流通资源,引导仓储、运输、邮政等企业走联合发展道路,形成一批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物流配送企业。同时,通过市场竞争,筛选一批运作灵活的小型企业,满足社会不同物流需求,形成少数大企业为主导、大量小企业为补充的稳定的物流产业“金字塔”结构。鼓励拥有自己物流车队的企业剥离物流业务和资产,借鉴现代物流模式,组建独立运作、独立核算、具有行业特色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3.4 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努力推进物流信息化
物流信息平台有助于提高物流参与方的工作效率。在咸阳市物流行业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发展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尤其是第三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将具有重大的意义。所以,咸阳市必须首先搭建咸阳市物流信息平台。通过咸阳市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把咸阳市分散的物流企业和资源加以整合,为咸阳市物流市场提供信息支撑,促进咸阳市物流市场规范化操作,促进物流企业信息化。其次是推动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引导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和业务需求,广泛采用信息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实现信息流与物流的同步统一;建立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着力建设一批知名品牌市场。再者是引导工商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实现订单处理一体化、仓库管理职能化、货物跟踪全程化、客户咨询自动化,提升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方风平,曾艳英.城市物流信息平台规划与设计实证分析[J].交通企业管理,2010(1),56-57.
[2]郭伟峰.郑州市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09),91-92.
一、成都市现代物流也税负分析意义
随着城市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现代物流业成了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生力军。对于一个城市而言,现代物流业不仅为城市的GDP做贡献,为城市创造税收收入,也能解决大量劳动力。
(一)近年来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
近年来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2011年,成都市现代物流业总产出为588.99亿元,较2010年增幅为27.9%,高于服务业的平均增幅。据统计显示,成都市现代物流业2011年实现增加值312.3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9.9%,税收和利润增幅均高于服务业平均水平,其中税收23亿元,增长42.2%,在所有服务行业中增幅居第五位。
(二)现代物流也兴衰直接影响城市经济发展速度
现代物流也是衡量地区投资环境,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的成都无论从区位优势、需求空间及交通条件等方面都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平台。
从城市经济发展需求来看,成都也需要现代物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催化剂。
二、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
2012年,社会物流总额177万亿元,同比增长9.8%,较上年同期回落2.5%。全国物流业增加值为3.5万亿元,同比增长9.1%,增幅较上年同期也有所回落。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速度放缓,但总体实现平稳适度增长。
2012年中国物流业经受了严峻挑战和考验,实现了平稳适度增长,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行业运行增速趋缓,长期掩盖在高速增长下的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
这一突出问题既是,物流要素成本全面上涨的作用下,物流企业的利润却有下滑趋势,企业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压缩。中国物流企业运行成本较高,根据2012年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约为9.4万亿元,同比增长11.4%,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约为18%,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2012年物流企业人力成本平均增长15%到20%,燃油价格则相当于2000年的3倍左右,过路过桥费占到运输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
就2012年对成都市376家企业的调查显示,多数企业资金使用成本超过利润总额。2012年成都市现代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4.2%,而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29.7%,主营业务利润率低于4%。
现代物流业经营风险大,要素成本高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是企业发展的瓶颈。政府在为其搭建良好平台的同时,也要考虑现代物流业的税负水平,从税收政策上给予企业发展一定的帮助。
三、现代物流业税负水平分析方法选择
税收负担是指纳税人承担的税收负荷,即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应缴纳的税款,简称税负。税收负担有绝对值和相对值两种指标。绝对值指标指的是纳税人缴纳的税款额,也就是我们说的税款额。相对值指标是的是纳税人缴纳的税额占计税依据的比重,即税收负担率。税收负担体现了国家的税收政策,是税收的核心,也是税收杠杆作用的着力点。
税收负担的高低是一个相对值,通过比较确定。科学的评价税收负担意义重大,对税负对比参照的选择也尤为重要。
(一)传统税收负担分析方法
传统的税负水平分析是用行业税收负担水平与社会宏观税负水平比较。通过二者的比较,可以显示该行业税收负担水平的高低。
1、宏观税收负担的衡量
宏观税收负担是一定时期内的税收收入总额与同期国民经济总量之比来衡量,可以反应为税收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及国民收入(NT)之比。
2、行业税收负担的衡量
传统的行业税收负担水平的测算是用当期纳税额与行业利润或收入之来评价。
3、传统税负分析方法不适合现代物流也税负测算
现代物流业在经营过程中表现出了显著的行业特点。企业为了能正常的运作,需要投入相应的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一次性投资大,存在着资金回收期长,资本回报率低的特点。虽然这几年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但是其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实在逐年下降的。现代物流也的行业特点使得它不能承担较重的税收负担。对于利润率水平很低的现代物流业用传统税收负担水平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是不合理的,可能会产生错误的评价结论。
(二)适应现代物流业的税负分析方法
社会平均利润是由社会各个部分的利润平均而来。但是行业与行业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利润水平是不一样的。由于各行业及部门的利润率的差别,资本会从利润率低的部分流入利润率高的部分。资本由低(利润率)到高(利润率)之间的流动分配,行程了资本的供求关系,使得不同行业和部分会有不同的利润率水平。
由于资本流动的推手是利润率的高低,现代物流业的低利润率会使资本流出。这与目前政府经济发展规划是相悖而行的。结合现代物流业特点和政府经济规划,应该充分发货税收的调节功能。政府对现代物流业正睡得最大限度是征完税以后,现代物流业的利润率等于社会平均水平。
对于现代物流业税负水平的研究应在传统税收负担水平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用社会利润率平均水平为参照系,以现代物流业利润水平对传统的衡量指标进行修正。这样才能更好、更准确地反其实际税负水平情况,为后续研究提供客观可靠的理论依据。
为此,在现代物流业税负研究中必须引入差额利润修正法。将差额利润修正发与行业利润率因素相结合对现代物流业税负水平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
四、差额利润修正法的操作
(一)操作程序
1、计算全社会平均利润率;
2、计算现代物流业总资产利润率;
3、计算现代物流业利润利润率;
现代物流业理论利润=现代物流业资产总额×全社会平均利润率
4、计算物现代流业所取得的差额利润;
现代物流业差额利润=现代物流业实际利润一现代物流业理论利润
差额利润为负值时,该行业实际利润率低于所有行业平均利润率。
5、计算现代物流业应纳税额
现代物流业应纳税额=现代物流业平均应纳税额+现代物流业差额利润
其中:
现代物流业平均应纳税额=现代物流业利润总额×社会平均税收负担
社会平均税收负担=全部税收收入/利润总额
(二)税负评价
通过差额利润分析法的计算,把现代物流业实际缴纳税额与现代物流业应纳税额进行比较,如果实际缴纳税额大于应纳税额,那么税收负担重,应当及时减税。如果实际缴纳税额小于应纳税额,那么税收负担轻,可以考虑适当加税。
参考文献:
现代物流业作为融合现代运输业、现代仓储业和现代信息业等在内的新兴复合型产业,其基本特征为经营全球化、系统网络化、供应链简约化、企业规模化和服务一体化,现已成为优化社会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投资环境和增强区域竞争能力的基础性支撑产业与促进经济增长的先导性产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和企业拓展利润空间的“第三利润源”。株洲发展现代物流,将提高株洲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促进株洲城市物流和整个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
一、株洲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优势分析
(一)物流区位优势
株洲位于湖南省东部, 湘江中游, 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湖南“一点一线”区域经济带的重要城市,是贯穿南北、连接东西的重要通道,人称“北有郑州,南有株洲”。株洲的交通、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拥有日臻完善的水陆空立体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交通网络。株洲素有“被火车拖来的城市”之称,京广、浙赣、湘黔三大铁路干线在这里交汇,与北方铁路枢纽城市郑州并称"北郑南株"。株洲火车站是全国五大客货运输特级站之一,平均每3分钟接发列车一次,株洲为铁路双特等站城市。同时,武广高速铁路在株洲设一等站。株洲公路四通八达,106国道、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和国家计划建设的京广高速铁路和上瑞高速公路以及连接闽南、赣南、湘南的“三南”公路都在境内穿过,绕城而过的长江第二大支流“湘江”,四季通航,沿江上溯衡阳、广西,下通洞庭湖、长江,株洲港为湖南省港之一。千吨级船舶顺湘江、经长江、通上海达世界各地。
(二)物流产业优势
株洲是湖南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具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和支柱工业,株洲市城区工商登记的物流企业有421家、个体经营户850家,企业规模小,运行效率低,费用成本高,产品和服务同质化倾向严重。据统计,去年该市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高达34.2%,而全省平均仅为18.5%。整合物流资源和企业,大力发展物流产业,成为株洲当务之急。该市出台了“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力争到“十二五”末期,全市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降至16%。株洲市2013年启动实施9大整合力强、带动力大的物流项目,包括普洛斯物流园、安得现代物流园、物流中心、株洲烟草物流、太平洋药业仓储物流基地、株洲神农千金药品食品交易中心、湘江金属物流城、芦淞服饰物流配送中心、株百物流二期工程,这些项目集纳仓储、配送等多项功能,总投资达100亿元。其中,株洲神农千金药品食品交易中心总投资10亿元,首期主体工程已封顶,集运输、配载、仓储、配送、包装、流通加工、商品展示、物流科技等于一体,建成后货物周转量每年可达200万吨。芦淞服饰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也在抓紧进行,建成后将拉伸株洲服饰产业链条。
二、株洲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劣势分析
(一)株洲市物流产业发展低端化
虽然株洲市物流企业量较多,但普遍实力弱、规模小,大部分物流企业处于物流供应链低端,存在服务单一,理念落后,管理不到位,操作不规范,抗风险能力弱等一系列问题。对此,株洲市应鼓励独立企业整合组成规范的股份制企业,集中货运业务量,增强企业的议价权,增加企业利润,推动行业发展,整合供应链发展,推动整合当地产业链条的物流业务环节,实行统一采购、统一储存、统一配送,实现株洲物流功能集成化、服务系列化、作业规范化、目标系统化、效益规模化、组织网络化和手段现代化。
(二)株洲市大专院校物流教育滞后,物流专业人才短缺
株洲只有湖南工业大学和几所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物流专业的学生,其规模小,层次低、实际应用能力不强。因此要注重按照社会需求培养物流人才,倡导学校企业之间采取多种有效方式联合办学,将不同层次的物流学历人才教育制度与物流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和其他物流教育培训方式有机结合,形成多层次、多主体的多元化物流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加快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物流人才,不断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区域物流水平。
三、株洲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机遇分析
(一)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给株洲现代物流带来的机遇
株洲市“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株洲市的区位优势,围绕建设“两型”社会及“四个株洲”的目标,力促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国际国内及区域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提高流通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为核心,加快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和培育先进的专业物流企业,积极推进和发展绿色物流,引进先进物流技术与管理方法,大力提高株洲第三方物流的服务,将现代物流业培育成株洲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四化两型”建设要求进一步加强长株潭物流区域合作,共同打造长株潭绿色物流圈,深入推进长株潭物流业发展。“两型社会”要求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两型”产业,这对改造、优化株洲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经济竞争力,无疑是重大机遇。在这个趋势下,株洲的现代物流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二)株洲现代物流业与其他产业联动协同带来的机遇
物流业是产业联动、协同、融合的行业。将物流业列入到四大产业,有利于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从整体上来提高我国产业的竞争力。随着株洲加工制造业和服装等产业的发展,株洲的企业意识到专业化的物流配送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将物流配送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是发展趋势;是推进现代物流服务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关键。促进物流业与其他产业的联动发展是扩大物流市场需求,提升相关产业价值,加强各大产业体系平稳共同发展的重要方向。例如,通过物流业与金融业的合作,促进物流金融的专业化、规范化的开展,加强金融监管,拓宽物流融资渠道,实现物流与金融的双向平衡发展。
四、株洲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威胁分析
(一)顾客对物流服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大部分物流企业是从仓储企业和运输企业转型而来,他们普遍缺乏基于顾客服务价值的物流服务思想,大多数物流企业都有自己的服务标准,但是这些服务标准并非来自对顾客期望的理解,而是来自物流企业自己内部的期望,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物流向买方市场转变,传统的两点之间的单一货物运输已不能满足目前市场的需要,顾客对物流服务质量在深度与广度上的要求将更为严格。怎样更好地服务于顾客,是物流企业当务之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现代化高层次综合性的物流服务已成为物流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除了满足降低成本快捷及时、安全可靠满足客户一系列要求,还应带动产业链条上的相关企业,提高物流企业的竞争力。
(二)国外大型物流企业的威胁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6001902
1概述
2013年6月广州铁路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广铁集团)实施货运改革,湖南境内组建长沙货运中心,并整合株洲北站货运车间、株洲北装卸公司、湘通物流株洲北分公司以及十里冲货运、白马垄货运等部门,成立了株洲北、株洲物流车间,推动株洲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发展。
株洲作为湖南经济发展的排头兵,货运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然而,与公路运输相比铁路运输呈现连年10%左右的下降趋势,市场占有率下滑严重。因此,铁路货运部门在实施货运改革的大背景下,重新进行市场定位、转变管理体系和营销模式、拓展物流服务、培养现代物流人才等是株洲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变的关键。
2株洲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的现状分析
2.1有利因素
株洲铁路货运在发展现代物流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一,铁路建设规模巨大,路网四通八达,作为江南最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京广、沪昆两大干线交汇于此,铁路网络贯通全国的各大城市。第二,株洲铁路货运目前已形成了相对完备的货运管理体系且流转仓库、装卸机具、调运装置等硬件达到一定水平,信息化建设程度不断提升,能够有效促进向现代物流转型。第三,与重点客户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管辖株洲冶炼集团、株洲化工集团中国中车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株洲旗滨玻璃集团有限公司等专用线(专用铁路)38条,主要到发大宗货物煤、石油、钢材、化肥、粮食、玻璃制品等。
2.2问题分析
第一,运输品类相对单一,白货市场占有率不足。目前其主要的运输商品属于大宗货物的整车与集装箱运输(如表1),而随着电子商务发展,药品、烟草、生活日用品等白货运输需求不断增加,但是铁路拓展白货市场的举措成效甚微。第二,全程物流服务能力有限。受铁路运能不足影响,铁路线路运输要求列车开行必须达到重量与长度标准,导致难以满足货主随到随运的需求。第三,单一的储存和运输的服务功能,使其在发展现代物流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第四,现代物流人才匮乏。现有的人员基本都是从事传统铁路货运人员,现代物流、营销人才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存在严重不足。第五,缺乏市场化运作的观念与体制。目前铁路在发展货运方面没有充分结合市场发展理念,难以发挥铁路运输的优势。同时,在作业流程信息提供、报价赔偿机制、服务质量标准等机制建设方面与现代物流企业都存在较大差距
3株洲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的策略
3.1拓展铁路物流服务功能
随着现代物流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株洲铁路货运在发展现代物流方面必须要不断扩大铁路物流服务的功能。要最大程度上发挥株洲铁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关键性作用,逐步实现专业化的运输。要充分利用铁路限制的装卸搬运机具、货场设施以及仓库等,扩大现有的运输服务范围。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坚持以仓储和运输为现代物流的核心,将其衍生到装卸搬运、配送、包装以及加工等领域,形成全方位的、无缝连接的物流系统。同时要建立现代物流中心,提高对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为运输速度、效率、保障、能力等方面提供基础,为运输产品和运输组织提供保障。扩大株洲铁路现代物流在零散货物运输业务方面的范围,为其发展提供更多的运输服务。
3.2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铁路物流服务的时效性
加强信息化建设是株洲铁路货运在发展现代物流方面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是提升物流服务的关键。
首先,要将现有的大宗物流商品进行分类汇总,建立专门的白货物流周转站和仓储部门,对其进行分类管理,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实时管理和调配,实现对客户的一对一服务。其次,要采取信息化的形式不断协调株洲铁路各线路的协调性,使其在货运调运方面能够相互配合,不仅要发挥现代物流的规模经济性,还要提升现代物流的整体运转效率。再次,要加强与网络公司的合作,对现代物流服务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包括业务谈判、合同签订、代办手续、安排货位、仓库管理、配送、结算等“一条龙”服务,使得客户能够选择个性化的服务方式,并根据其要求实时调整配送策略,以保证第一时间满足客户的多样性需求。最后,要通过物联网络的形式加强周边省市各运输部门合作,增强其货运的周转效率,最终提升其在铁路物流服务方面的时效性。
3.3提升铁路货运物流装备水平
一、河南省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优势
1、地理位置优势
河南省地处中原,位于长三角、京津翼、珠三角和成渝城市带之间,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河南省居中的经济地理位置,使其具有强大的辐射功能和集中功能,十分有利于发展现代物流业;河南省位于西部原材料产地和东部消费地的结合点,这也十分有利于发展现代物流业。同时,河南省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使其在获取高效的商流、物流、信息流等方面也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
2、交通区位优势
河南省位于全国心脏部位,交通运输条件优越,是全国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交通枢纽,拥有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体系。(1)铁路运输。目前,京广、京九、太焦、焦柳、陇海、侯月、新月、新菏、宁西等9条铁路干线经过河南,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铁路网。2014年,晋豫鲁铁路煤运通道开通使河南省又有了一条贯通东西的铁路运输通道。截止2014年底,河南省铁路运营里程为5017公里,其中高铁915公里。(2)公路运输。河南省公路交通发达,全国众多的高速公路和国道在河南交汇。截止2014年底,河南省公路通车总里程为24.99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5859公里。(3)航空运输。河南省内拥有新郑国际机场、洛阳机场和南阳机场三个民用机场。现有飞行航线69条,航线里程223578公里,其中国际航程里程为12326公里,国内航程里程为203960公里。新郑国际机场是4E级机场和国内一类航空口岸。(4)水路运输,全省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到1643公里,形成淮河、沙颍河、涡河、沱浍河4条通江达海的水上通道。
3、产业优势
河南的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涉及多个行业。原煤、铝、黄金、有色金属、平板玻璃、水泥、拖拉机、纱、化纤、机制纸及纸板、卷烟、家用电冰箱、速冻食品、方便面等主要工业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河南省拥有宇通客车、三全食品、莲花味精、金星啤酒、思念食品等一大批全国知名企业。河南省的食品加工业、物流业,汽车制造业、信息产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产业优势,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制成品等物流资源。
4、以郑州为中心的现代物流格局正在形成
郑州已初步形成了集铁路、公路、航空为一体的立体化交通网络。截至2013年底,以郑州为中心、覆盖全省的铁路营运里程达到5156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859公里。郑州北站是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之一,郑州站是全国最大的客运站之一。另外,郑州航空港区是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和郑州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郑州航空港区具有四通八达、十分便捷的交通优势,郑州将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大的铁路、公路、航空高效衔接的客货运中心,成为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5、企业自营配送中心发展迅速
在河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河南省以企业自营配送中心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物流的也得以迅速发展。一些大型企业结合自身需求,建立了自营性配送中心,能更快速、更灵活的满足企业要求。既提高了物流配送的效率,又节省了成本。例如双汇集团、新飞电器、思念食品集团、思达商业、丹尼斯百货集团等。
二、河南省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劣势
1、人才劣势
人才对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对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也是如此。哪个企业拥有懂专业、会外语的高水平人才,就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获取优势。目前,河南省物流企业人才缺乏,尤其是善于运用现代物流信息手段进行仓储、配送、采购等物流活动并熟悉物流运作的人才较少。绝大多数物流企业主要提供的还是传统业务,在增值的提供上缺乏人才。人才短缺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必将会成为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瓶颈。
2、物流信息化水平不高
现代物流是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和人才流的统一。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流在现代物流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发展现代物流业,物流企业必须具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通过信息传输与客户、制造商、供应商实现资源共享,对物流各个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但河南省企业信息化水平滞后,绝大多数企业没有物流信息系统,不会使用GPS、制造资源计划和企业资源计划管理软件,跟真正的物流信息化距离尚远导致物流效能低且成本高。
3、对现代物流认识不足
现代物流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还是新鲜事物。一些物流企业的物流意识淡薄,物流观念落后,对第三方物流了解更少,没有意识到现代物流产业存在着极大的利润空间。很多企业把现代物流等同于传统的运输和储存,不思创新,不能更好的满足越来越多样化的用户需求。物流观念落后已经成为河南省现代物流的发展主要阻力之一。
三、河南省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机遇
1、政策环境给河南现代物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
河南省把物流业定位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支持河南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2010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河南省物流业发展规划(2010―2015)》,规划提出“一个中心、十个行业”的发展思路。“一个中心”,就是建设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十个行业”,包括食品冷链物流、医药物流、钢铁物流、汽车物流等河南省有优势的产业。另外,河南省还制定了一系列的纲要、规划以及配套的扶持政策,将扶持物流企业的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在产业政策方面给以积极的引导及适当的优惠,并为物流发展提供软件、硬件支持。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10年11月17日印发了《关于促进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2013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的意见》,郑州航空港的发展必然会加快河南省物流业的发展。
2、经济发展给河南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带来良好的发展环境
近几年,河南省经济增长速度快。2005年,河南省全年生产总值为10587.42亿元,2013年,河南省生产总值为32155.86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元,与2005年相比增长3.04倍。2014年,河南省生产总值为34939.38亿元,与2013年相比增长8.9%,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160.81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7902.67亿元,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2875.90亿元,增长9.4%。河南省高速的经济增长必然会带动能源、原材料供应量和产品销售量的激增,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需求基础,同时也为物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中原经济区规划》带来的机遇
国务院于2012年11月17日正式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规划》指出:“提升郑州全国现代物流中心的地位,加快建设郑州国际物流园区、航空物流园区,大力发展航空物流、保税物流和多式联运;构建现代交通网络,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形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中原经济区战略规划的实施,为河南的经济腾飞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同时,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也会产生大量物流需求,为河南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使河南物流业的发展受益匪浅。
四、河南省发展现代物流业面临的威胁
1、市场对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客户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要求也越来越高。物流成本不再是客户选择物流服务的唯一标准。河南省大部分地区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物流业发展模式,主要提供运输、装卸和仓储等简单物流功能的服务。这种单一功能、靠拼价格为特征的发展模式利润越来越少,且缺乏竞争力,无法适应市场上日益增多的面向高端的物流服务需求。物流企业要想求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加快改进的速度,提高综合营运能力和管理能力,提供多种类型的增值物流服务,承运人型增值服务、仓储型增值服务、信息型增值服务等,增强竞争力,实现物流服务所承诺的高效、便捷、及时、准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获得长远发展。
2、低碳经济的推进带来的挑战
目前,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能为人类面临的大问题,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必然趋势。物流业的低碳排放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能起到重要作用。但河南省物流业处于粗放式、低效式发展模式,发展水平低,环境污染严重,且物流成本高。另外,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农产品加工是河南省的重要产业,为了防止农产品及其制品腐烂变质,冷链物流成为河南省物流业发展的重点。比如双汇、思念、众品、大用等食品加工企业,都有自己的冷链物流公司。河南省的《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0―2015)》要重点打造十大物流行业,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食品冷链物流业。河南冷链物流市场庞大,但冷链物流的发展,必须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
3、企业数量迅速增加,竞争激烈
据郑州市企调队公布,仅2012年上半年郑州市就新增物流公司近两百家,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0%左右。到目前,郑州市有大大小小的物流企业6000多家,全省物流企业约10万家,物流企业数量急剧增加。此外,在经历了优胜劣汰后,一批跨地区的大型物流公司涌现出来。如郑州的豫鑫物流公司,该公司是集运输、仓储、产品配送、物流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企业。郑州交运集团、新飞专运、郑州中外运公司等物流企业也形成了一定规模,业务辐射能力突破省际。受“物流热”的影响,社会上还出现了许多新型的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如河南中邮物流、长通物流等。由于河南省物流企业多,使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142400411145)。)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9-0203-02
现代物流业反映城市经济发展程度,更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合理的行业税负水平,是保证该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基本条件。鉴于现代物流业的资本营运特点,如使用简单传统的税负评价方式进行考核,其考核结果将有悖于实际营运状况;使用差额利润分析法来评价税负水平是适合现代物流业特点的。
一、现代物流业的构成
现代物流业是近年来产生的新兴行业,虽然至今未独立的出现在我国国民经济分类中,但其独特的经济发展地位足以引起各方人士的注意。
现代物流业是物流业内部分工和外部市场化竞争的产物,是由传统物流业演化而来。从广义上讲,现代物流业包括传统概念的物流企业的商贸流通企业,涵盖原材料从起点到终点以及这一过程相关信息有效流通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等方面的信息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客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综合性的服务。
现代物流业涵盖面很广,包括港口码头物流、公路运输物流、铁路运输物流、保税物流及空港物流。
二、现代物流业成本费用构成
(一)现代物流企业成本归集方式
到目前为止,现代物流业的成本费用归集没有确定的标准。在调查过程中出现了3种不同的成本费用归集方法。
对于大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采用了类似于制造业的成本归集方法。现代物流业与制造业有所不同。制造业的主要成本是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而现代物流业的主要成本都是间接费用。对此,这些企业都使用按月分摊间接费用的方式。
对于传统的运输物流企业,延用了交通运输业的成本归集方式。28%的企业按业务归集成本费用;43%的企业按运输线路归集成本费用;29%的企业按运输工具归集成本费用。
对于连锁超市配送中心的物流企业采用的是统一费率成本归集法。通过归集上一年的经营数据,将上一年的(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全年营业额,获得一个参照基准费率进行成本归集。
(二)现代物流企业成本项目
不论企业使用那种成本归集方式,其主要成本项目有:(1)信息系统开发、使用、维护费用;(2)运输费;(3)仓储费;(4)装卸费。
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国物流业的成本费用水平较高,在评价其税收负担和给予税收政策时应将此因素综合考虑。
三、现代物流业税收负担水平
(一)传统税收负担评价方式下的现代物流业税负水平
1.我国宏观税负水平
宏观税负水平是指当年的税收收入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该项指标表明一个国家宏观的税收负担。
从表2中可以看出,我国宏观税收负担水平从2010 ―2012年呈逐年上升趋势。
(二)差额利润分析法下的现代物流业税负水平
根据《中国财政年鉴2012》相关数据计算可知,我国现代物流企业利润率低于全国所有行业平均水平,其差额利润为负值。也就是说,在单位投入相同的情况下,现代物流业的利润率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在传统的社会平均税收负担计算方法下,现代物流业的税收负担处于全国各行业的中等水平。但是在差额利润分析法下,明显呈现税收负担过重的情况。
四、营改增后现代物流业税收负担评价
2012年1月1日营改增试点工作在上海市开展;同年8月1日增加了深圳、广东等10个省市进入试点范围;2013年8月1日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
营改增,是对交通运输业及现代服务业过去征收营业税改为征收增值税,从制度上解决营业税重复征税的问题。在增值税税制下,实行“环环征收,层层抵扣”,避免了重复征税,加强了征收管理,税制更科学合理。同时也是结构性减税的一项重要措施。
营改增以后,现代物流企业高税负的情况会得到缓解吗?
(一)税率的改变
营改增后,在增值税原有的17%和13%两档税率基础上增设了11%和6%两档税率。现代物流业涉及“物流辅助服务”和“交通运输业”两类项目。根据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的财税[2012]71号文,被划为“交通运输业”方面的现代物流业项目,由原来的3%的营业税(差额纳税)变为了11%的增值税。被划分为“物流辅助服务”的现代物流业应税项目,由原来的5%的营业税税率变为了6%的增值税税率。
在营改增后,各应税项目计税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均可以进行进项税额的抵扣。
(二)抵扣的政策
单从税率来看,税负是提高了。但是计税方式也是影响税负的重要因素。在营改增后,现代物流业可以进行进项税额的抵扣。所以抵扣政策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长远影响。归纳而言,现代物流企业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有:
1.从销售方或者提供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含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上面著名的增值税税额;
2.从海关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
3.购进农产品(除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海关进口专用缴款书外),按照收购发票或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的13%计算进项税;
4.接受铁路运输服务,按照铁路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金额和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5.接受硬外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的应税服务,从税务机关或者境内人取得的解缴税款的缴款证明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
在现代物流企业里,经常发生的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汽车燃油费和修理费。然而这样的费用在整体成本中的比重不足35%。进项抵扣难以拉平税率提高给现代物流企业带来的税负增加值。
(三)毛利率水平的变化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2013]37号文件的规定。现代物流企业的营业收入=含税收入/(1+适用税率),如此一来会影响企业的营业收入、应纳税额、毛利及净利。
例如:某现代物流企业交通运输业务部分年总收入是1000万元,物流辅助服务项目总收入为200万元,毛利率是10%。比较营改增前后毛利润的变化(只考虑营业税和增值税)。
营改增前,交通运输业务项目的营业收入为1000万元,毛利是97万元。物流附注项目的营业收入为200万元,毛利是19万元。
毛利(交通运输)=1000万元×10%×(1-3%)=97万元
毛利(物流辅助)=200万元×10%×(1-5%)=19万元
营改增后,交通运输项目的营业收入有所减少900.9万元,毛利是90.09万元。
营业收入(交通运输)=1000万元/(1+11%)=900.9万元
营业收入(物流辅助)=200万元/(1+6%)=188.7万元
毛利(交通运输)=900.9万元×10%=90.09万元
毛利(物流辅助)=188.7万元×10%=18.87万元
结果,营改增后该现代物流企业营业收入减少110.4万元,毛利润减少7.04万元。所以,营改增后,如果现代物流业经营价格不改变,企业的营业收入和毛利润都会下降,最后导致企业利润的减少,加重了现代物流业的税收负担。
五、总结
现代物流业在传统的社会平均税收负担测算法下,税收负担处于中等水平。为了更科学的测算税收负担,应该选用差额利润分析法。在差额利润分析法的测算中显示,现代物流业的税收负担高于社会其他行业税收负担水平。
为了税制更合理、征税更严谨,我国于2012年进行了营改增的试点工作。营改增是结构性减税的重要措施,但是对现代物流企业的影响较大,不仅没有减少税负,在一定程度上还增加了该类企业的税收负担。
参考文献:
一、河南物流法律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河南物流业发展迅猛,特别中原经济建设、中原崛起的战略实施,河南物流产业面临一个大发展的春天。但是现有的法律环境无法满足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的需要。
(一)河南物流法律体系建设中还存在的问题
1、物流法律、法规中存在着不适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国际一体化要求。大多数物流法律、法规都是对旧有的法律改造及沿用,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依托的法律,其适用性和科学性都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特别地,加入《WTO》后的经济形势促使物流法律关系多元化,国际化。过去的物流法律、法规显然很难适应发生巨大改变的形势。
2、物流法律、法规缺乏系统性过于分散,在调整法律关系过程中易冲突
由于物流法律事情多、杂、乱,调整的环节多,法律规范过于分散,加之我国的法律建设是在整个物流产业成长过程中不断摸索中进行的,制定法律、法规的体是多个部门,这些部门在物流业发展过程中沟通不够充分,各自为政,致使物流法律、法规缺乏系统性和体系化,甚至出相互冲突的现象。
3、立法层次低
我国物流产业法律调整体系中没有一部完整的物流法,很多物流法律、法规立法层次很低,立法技术和水平低下,致使这些法律、法规的操作性不强,透明度不高,调整范围和效力不够理想。
4、物流法律体系中存在着缺位。
在些物流产业发展伊始主要表现为货物运输,故而当时的物流法律建设主要以制订货物运输法律规制为主。随后的物流法律、法规与物流法律关系的不断完善单位。法律建设又表现为某种滞后性,故此造成一些物流法律关系没法律法规加以调整与规范。
(二)法律关系主体的条件不明确
现代物流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加之计划经济环境的束缚,真正意义的现代物流企业凤毛麟角,由于河南地处内部,沿海经济区辐射的区域处围,现代物流企业少更是屈指可数。整个的发展态势是绝大多数物流企业仍停留在传统物流经营阶段,规模小 、效率低,只能提供单项营运,而现代物流企业提供网络设计和货物购、运、调、存、管、加工和配送全过程服务。物流系统化、标准化、专业化、共同化现代化远未形成。“弱、小、散乱”,一直以来是业界对河南省物流企业的评价。而 “一间房子、一张桌子、一部 电话”的“三一”物流公司也显然在当下物流国际化的环境中市场竞争力是何等羸弱。从上述物流法律关系主体的状况来看,河南现代物流产业的大发展、大跨越,必须对物流法律关系主体进行一次大的融合,重新界定。对物流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和市场准入条件应进行科学论证并做出明确的规范。
(三)物流行为的规范问题
由于物流行为主体的层次不一,良莠不齐使得物流行为在市场竞争中表现为五花八门,众多的“擦边球”行为极为普遍。更有甚者,物流公司之夜之间人去楼空,客户的货物、货款也不翼而飞。加之物流行为涉及公路、水路、铁路、民航、邮政等众多领域,河南省及至我国这些领域的市场化建设还处于初始阶段,建设还不充分。很多物流企业也只是把物流行为作为一个简单的运输过程,没有从交易环节的角度去设计物流的流程和对各项指标的要求。这一系列的物流行为都要有专门的物流法律、法规加以规范或者约束才能真正保证物流主体的权利,也才能实现现代物流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功能。
在物流纠纷判决结果执行方面也是同样困扰司法界的一个大问题。从执行人员素质和执行手段上都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加强。
(四)信息保护的法律问题
物流信息因为关系着流通中货物的安全,在不同物流主体之间的传递时不能有一点失真和丢失。“安全、准确、快速”是物流信息传递的生命。对物流信息的准确、及时传递应当也必须有相关的物流法律加以规范。河南省因物流产业发展不充分、市场不成熟等原因,物流信息法律保护方面还是处于缺位的状态。物流信息的保护大都参照其他部门法的相关规定,这些规定在隐私、准确和安全方面都作出了规范,但快速方面则没有作出明确规定。换言之,其他部门法在调整物流信息传递方面不具有针对性。
二、河南现代物流法律环境的建设的重点
(一)立法规划
物流立法涉及范围广、涉及部门多、法律法规层次多、时间紧迫,完整而长期的立法规划宜早日确定,以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完整性。
1、涉及范围广。物流中的信息流对应《知识产权法》,商流对应《商法》,资金流对应《金融法》,而物流法又是一个完整的法律领域,物流技术和物流手段不断发展,引入的物流法律问题也会越来越多,故而在对物流立法进行规划时应从全局和通盘考虑。
2、涉及部门多。物流立法由于物流行为涉及到众多领域而与很多部门产生交叉。在物流立法规划中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是立法目标实现的一个前提条件。
3、法律法规层次多。物流立法有很多层次,有国家层面的的部门立法、法规也有地方的法律、法规。对河南物流立法而言,河南政府的地方法律、法规的制定,也有相关的管理办法、条例和政府政策的制定。在立法工作中也需要末雨绸缪。
4、时间紧迫。物流产业的发展一日千里,物流技术的发展、物流手段的更新、物流信息的管理和传递方式升级周期都在逐步缩短,新的法律问题不断产生。而立法需要遵循严格的程序,一部法律从起草到出台,最少也要三到五年的时间。物流立法的长周期性就与物流立法需求的紧迫性、多变性形成了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需要我们不断改善立法机制,尽量适应信息化的需求。
(二)确定立法原则
1、加强协作,统筹规划。法律环境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河南是中原经济区主体区域,不仅要解决河南本地各级职能部门的协调工作,还必须解决好本地与外地、地方与中央之间的组织协调工作。政策的制定必须打破条块分割的局限,协调步骤,平衡各方利益,扫除发展的体制障碍。
2、立足实际,适度超前。物流立法必须具有超前性,这样可防止由于物流产业及相关技术和手段的迅猛发展而不断修改法律,有利于维护法律的稳定性和严肃性。但是,这种超前性是适度的超前,不切实际地搞一步到位,其结果往往是过犹不及。
3、国际性与地方性并重。制定物流产业发展政策与法规要适应全球化的要求,借鉴世界物流先进国家和沿海地区立法方面的有益探索,在立法中进行适度的法律移植也未尝不是一个有效的办法。物流政策与法规的制定应与国际接轨,并兼顾中国及地方特色,力求在立法模式和管理模式两方面都有所创新。
三、强化政策引导 突显政府调控
为了使本国物流企业在21世纪继续保持和具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力,日本政府在物流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始终起着重要的指导和引导作用。重要特征体现为政府较强的主导作用,由政府明确制定发展物流的纲领性政策文件,从总体上引导本国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整个物流业的宏观管理以行政政策、措施及规划为主,以市场法律规制为辅。l 996年,日本政府在其《经济结构的变革和创造规划》文件中指出“物流改革在经济构造中是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并规划:“2000年为止,既要达到物流成本的效率化,又要实现不亚于国际水准的物流服务。”为此日本政府提出“各相关机关要联合起来共同推进物流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根据这一精神,1 997年4月和2001年7月的两次内阁会议所通过和的《综合物流施策大纲》和《新综合物流施策大纲》,促使已经比较先进和完善的日本物流系统又向着更加先进、科学、合理的目标发展
物流业作为一个较为新兴的产业,面临着全新的发展空间。物流技术和物流手段更新的速度极快。而法律的制定周期少则三年、五年,多则十年、二十年。另外法律制订后不经过严格的程序不能随意修改。这就与物流产业的特性形成一个矛盾。这种情况下,政府政策因为具有制定时间短、内容规定灵活而在引导物流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了。
河南省在促进物流业发展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早在2001年,郑州市委、市政府就提出了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思路;2002年,郑州市委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为郑州制定了《郑州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03年,市政府在《规划》的基础上,规划了三个物流园区、十个物流中心;2005年6月,又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在税收、土地、收费、市场准人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优惠扶植政策。2005年9月 20日,2005中国 (河南)国际现代物流展览会在郑州市中原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序幕,来自国内外的200多家物流企业参展,而省内l8个省辖市也在现场设立了展台,展示本地区发展物流的规划和设想。这是继2005年9月 9日《中国郑州现代物流中心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出台后,郑州再次获得全省以至全国物流界的关注。郑州,这座内陆城市的“物流远景”再一次被描绘出了真切的蓝图,在这张蓝图上,郑州市的物流发展前景清晰可见:到2010年,它将成为中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中心,全国重要现代物流中心地位初步确立。到2020年,郑州将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和重要的国际物流结点。在以后的物流业发展过程中,河南省应当以本省的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政策引导本省的物流产业几着现代物流的方向发展。
四、建立动态化法制环境
为适应信息化动态化的需求,相应的法制环境的动态性十分必要,它是物流产业对传统法制提出的基本课题,或者说,法制环境的能动性程度决定了其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契合度。促进现代物流法制环境动态化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尽量贯彻立法技术中立原则,抓住法律关系的本质,增强立法的包容性和延展性、保持法律结构上的可扩充性;第二,为适应一些特殊需求,简化立法和修改法律的程序,使立法过程更具灵活性;第三,增大司法的能动性,在一些领域和特定环节,可以考虑给予执法人员更大的自由裁量权,使其在必要时可充分运用法律原则的概括描述作用,创设一些有意义的案例;第四,充分发动民间组织参与法制建设,可以包括评估、认证、调解、出具意见、中介服务等多个环节。
参考文献
[1]朱永明.促进河南物流业发展的十大对策建议[J]市场现代化.2006 (9).
[2]中储物流网,http://56net.com.
[3]2006年《河南统计年鉴》.
[4]张永娟.现代物流解决方案[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出版2006.
[5]杨春河,张文杰.基于交易效率的物流产业地理集聚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8(08)
[6]周汉珍.对于加快武汉现代物流业发展问题的思考[J].长江论坛.2006(03)
前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逐渐衍生了生产经营活动,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在不断发展,物流仓储业也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及厂家提升了对物流业的发展的重视度。为了能够促进物流业的顺利运营,现代物流发展对仓储管理的要求也更高,单一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需求。因此,需进一步加强研究仓储理论,结合新技术提升仓储管理的效率及质量,提升货物流转的速度,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1 现代物流和仓储的概念
现代物流技术及计算机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的核心和基础,现代物流是将物品从供应地点转向接收地点的过程,整个过程是实体流动的。结合实际的需求,应用现代系统化理念,将存储、搬运、包装、运输以及加工、配送以及客户服务等结合在一起,在整个流通领域中,配送是其中一个新的形式,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中,经过近些年来的事实证明,配送已经形成了一条通畅的渠道。配送是一种现代化的送货形式,而不是单一的门到门服务,配送是流通领域中专业化生产和分工的体现,其促进物流系统的不断完善,将运输及搬运有效统一,促进运输的不断优化,提升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1]。与此同时,分散库存因为配送中心的完善而集中,调控能力更强,在满足通货需求及企业生产的前提下,降低企业库存,增大效益。
2 仓储管理和现代物流的发展现状
现价段,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电销行业也在以迅猛的速度发展,我国的物流业和仓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一些大中型的仓储企业近年来的营业额不断增加,企业在发展的路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随着而来也遇到很多的问题,一些企业的规模较小,并不具备很强的优势,很难满足现代物流的发展需求,无法大规模的出货,极可能出现压货的现象,无法有应对跨国的客户或者大型的客户需求。
现阶段,我国的仓储业在发展中不断的探索并进行合理的模式改革及体制改革等,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在不断增多。一些仓储企业的创新意识不足,服务意识不高,服务能力还有待加强,这些问题对市场竞争力以及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现阶段,我国制造业和网络电销发展迅速,致使一些中小型的仓储企业存在严重的服务设施不足现象。由此可见,中小型的仓储企业将扩大仓储的设施建设和加大规模作为了重点,而忽视了仓储的现代化设施建设以及服务建设,虽然一些企业的规模在扩大,营业收入也很高,但是从利润上看并没有很明显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对企业的再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在物理服务中,企业的利润在下降[2]。因此,物流仓储企业需要进一步改革服务模式、增添服务领域,促进企业利润的提升。
3 在现代物流发展中,仓储管理存在的几大问题
3.1 仓储管理消耗材料较多
仓储材料值得是在储存货物的过程中需要垫支的相关材料。物流公司的货物在流动过程中速度十分迅速,因此,需要衬垫的仓储材料也十分多,在材料方面的耗损十分大,一些物流公司甚至在仓储材料上的垫付比重占到整个成本的40%以上[3]。
3.2 仓储管理的内部配置不够合理
在物流公司中,仓储作业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业务之一,是具有销售性质的特殊作业,但是由于在仓储作业过程中,设备更换率较低,在仓储管理中,设备折旧的费用占很大的比例。虽然仓储相关设备进行折旧,但是利用率却很低,一些资源被无情的浪费。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物流的特点还没有进一步转变,其中体积小但是重量大的货物所占比例较大。针对此类货物,因其体积小搬运相对较为方便,因此一些物流公司更加倾向于使用人工搬运的模式,导致很多搬运设施长期处于闲置的状态,仓储管理中的成本管理缺少合理性及经济性[4]。
3.3 仓储管理的费用较高
仓储管理的费用包括人工的费用以及其他的一些成本费用。人工的费用主要包含了在仓储作业中工作人员的薪资及福利补贴等方面的支出。一些物流公司在仓储人员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工作分配不够合理化,重复性较高,虽然对每一个工作人员制定了岗位职责,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多人员的工作重复范围较大,自身工作特长无法发挥,有时也会出现一个人完成需多人承担的工作量,而多人完成仅需一人完成的工作量。这样的工作分配,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仓储工作的效率,也增添了很多的人工成本。因此,在仓储管理中的成本管理,需要合理分配工作,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成本支出。其他成本费用主要包含了电力、易耗品以及燃料等方面的支出,在仓储成本中,虽然这些支出所占比例不高,但是却十分重要,需加强管理。
4 现代物流发展中仓储管理分析策略
4.1 优化仓储管理模式,提升效率
现代物流发展中的仓储管理需要紧随时展的脚步,想要持续发展,需要转变传统的固有观念,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将传统的手工为主的操作模式逐渐转变为应用现代化资源及信息技术手段。首先,将仓储相关设备进行更新,应用先进的技术及现代化设备,使仓储管理更加规范、严格。与此同时,增加仓储的数量,使设备能有有效利用。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结合管理软件,优化管理,科学管理,促进仓储业的不断发展。不断完善每一个运作流程,降低仓储的运作成本,提升管理效率[5]。
4.2 优化仓储管理资源配置
合理规划仓储管理资源,合理有效进行完善,减少不必要的程序,避免浪费时间。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合理配置人员、合理分配工作,做到各司其职。与此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及时作出调整,合理配合人力、物力。安排机动人员,如发生紧急情况,发挥其重要作用。对于仓促设备及空间的配置规划,需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避免出现设备闲置等现象。合理规划设置使用空间,避免出现空间闲置现象,影响仓促管理运作。
4.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提升仓储管理的整体水平,引进专业性人才。定期组织培训,更新人员的知识库,提升工作人员的才做能力以及技术水平。完善仓储管理相关机制,采用激励和淘汰机制,促进仓储管理人员能够提升自身责任感,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
5 我国现代物流发展方向
现阶段,在企业制定大规模的经济服务环境中,我国现代物流仓储管理能否取得明显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与客户运送服务紧密相关。因此,需要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采用现代信息的传输系统以及物流的服务系统进行全方位的监制,加强每一个环节之间的衔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管理系统,不断改革创新,加强服务,实现资源共享。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物流发展中,仓储管理需要不断的提升水平,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转化观念和思想,不断创新,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促进仓储水平的不断提升,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周恒.现代物流仓储管理现状及其发展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
[2]珊珊.中小城市物流企业仓储管理模式探析[J].商业经济,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