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生物化学背景大全11篇

时间:2023-12-20 11:39:3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生物化学背景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生物化学背景

篇(1)

初中物理是学生接触科学的前提,其教学情况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对物理、甚至对科学探究的态度,有着非凡的意义。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以学生生活为主,积极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在生活中的物理规律,并不断地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得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所谓生活化教学指的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生活经验探究物理知识或者尝试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等等,是知识与生活相互转化的一种创新教学手段。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物理技能和素养。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粗略的谈一下新背景下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

一、运用生活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欲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效的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打开学生的思维。我们知道,初中物理理论性较强,里边涉及许多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相对来说比较枯燥无味,学生也很难了解其中的奥妙,学习起来往往找不到头绪,久而久之就会物理学习失去了兴趣。初中物理教学内容有着诸多的生活常识内容,诸如:家用电器中涉及到物理知识的串联、并联;日常生活中的树木的成长涉及的光合作用等等。恰当的运用生活导入能够以生活的常识内容吸引学生的关注,进而以生活的经验来刺激学生想要学习物理的欲望。对此,笔者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运用生活常识进行导入,刺激学生的感官。

如:在学习“压强”教学内容时,笔者以生活中的一个常识性问题进行导入,即:冬天河水结冰,小孩子在河面溜冰不小心踩破冰面时,旁边的人马上趴在冰面上,之后爬过去营救小孩,为什么不能跑过去呢?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思考,之后,笔者引出压强的概念,有效的将知识与生活相融合,增强初中物理知R的生活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从而为有效初中物理教学奠定基础。

二、设置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内容的设置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性内容,关系着整个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大都采取灌输式教学,让学生硬性的掌握相关的物理概念,死记硬背物理原理等,不能够真正的了解物理的科学意义和作用,一直处于被动的位置,甚至记住了所有的物理知识却不知道如何运用等。对此,笔者在教学中,设置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一方面丰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能够引导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去主动探究,在探究中了解物理原理,找到问题的答案等等,真正意义上的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

如:在学习“光的色散”教学内容时,鉴于其中物理知识点的理论性,笔者将其与生活相联系,将其转化成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即:在大雨过后,太阳出来,空中会出现彩虹,这是为什么呢?让学生就自己的经验进行讨论,诸如:有的说出现彩虹是太阳光遇到雨水的一个映射;有的学生则说;是太阳光的反射等等。之后,笔者引导学生结合这一生活现象,去物理知识中寻求答案,很快学生找到真正的原因:太阳出来之后,阳光过空气中残留的水珠时候出现的色散现象。这样,通过生活化的内容,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步步深入的探究物理知识。

三、开展生活化的课外活动,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

实验是初中物理知识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然而,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有限,教师不可能逐一的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感受物理与生活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因此,教师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力因素来辅助教学,拓宽教学的范畴,延伸课堂教学的质量。笔者在教学中,鉴于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性,尝试开展生活化的课外活动,借以来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即:笔者改变传统物理教学课下安排作业练习的形式,而是结合教学内容,设置一些生活化的物理实验来让学生进行实践,让学生亲手制作实验,实践实验,亲身的体验物理的科学性、生活性等,感悟物理的实用性,进而增强自我学习物理的信念。

如:学习“声现象”内容之后,笔者开展“制作简易乐器的课外活动”;学习“光现象”之后,笔者开展“万花筒制作活动”;学习“物质的物理属性”内容之后,笔者开展“天平制作活动”;学习“电路初探”教学内容后,笔者开展“我爱发明”的课外活动等等。根据不同的内容设置多元化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将物理学习与生活融合在一起,深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总之,生活化教学是基于学生的角度出发的,能够有效的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作为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适当的引入生活内容,促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究物理,运用物理去解决生活中的常识等等,从根本升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2)

《标准》[1]第一部分前言中就指出:“本《标准》更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具体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就单独列出一项“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理念。这说明新课程标准对“生活化”理念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和提倡,几乎在各个部分对其进行了论述,体现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和关注学生生活。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走向就是课程向学生生活的回归,与学生需要接轨,西方课程与教学理论开始面向老师和学生活生生的日常生活,帮助他们反思审视权威,在点点滴滴的日常生活中建构意义,寻求超越。可见“生活化”理念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下面笔者就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来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教学情境生活化――创设体验情景

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时间经验,这是极其宝贵也很丰富的教学资源。生物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创设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注意,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从而能积极的去探索,体会生物学知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具体操作时笔者有一些建议:生活经验或事例、实物的呈现,如课堂中引入活的生物或实物材料,在讲课时,不经意间拿出实物材料,哪怕是一张叶子也会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再如师生讲生活中的生物现象、观看课堂中的多媒体模拟生活情境等都是非常好的方式。不过在实施过程中还是要注意①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②注意与有关课本的衔接。③注意难易适度,避免误导学生,增加学生学习负担。

例如:讲授《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谈到“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无论在菜场或是在家中,新鲜的放置一段时间后就会焉了,为此我们往往把蔬菜放在清水中,白菜则会变得硬挺;原本大大的萝卜放在盐水中后变小了等等”,日常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例子出现,拿出萎蔫的蔬菜给学生观看,设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在讲授“生物的变异”一节前,这样导入新课:常言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是遗传现象。但我们身边有时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就是都是双眼皮的一对夫妇却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儿子这是怎么回事呢?在绪论中提出“石头表面的地衣和金属表面的锈有什么本质区别?”,激发学生探究生命现象的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活学乐学

人的发展只能在有意义的实践中才能实现。“活”的内容和“动”的形式有机结合,才能真正体现出生活化教学的本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生活中的生物问题,巧妙设计生活化的案例,适当的时候让学生动动,表演一下,将教学内容转换成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亲自感悟,逐步形成自己的直接经验,不断沟通生活中的知识与生物课本的联系。

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①将生物学的概念和生活中的实际经验相结合。②教师一定要对日常生活现象的本质把握准确③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要逐步分解,循序渐进。

例如“植物激素”中讲到胚芽鞘的向光弯曲生长,是由于向光侧的生长素分布多生长快,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少生长慢引起的,这正如同我们上体育课跑步在跑弯道时内外侧同学要一致的话外侧的同学要跑得比内侧的同学快一样,再如,讲到“人体的体温调节”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切身体验,冬天学生从教室里走到室外,一陈冷风吹过,我们都会打冷颤,“抖”骨骼肌颤栗;“缩成一团”毛细血管收缩;“浑身鸡皮疙瘩”立毛肌收缩 同是在荫处乘凉,在树荫下要比在房屋下躲太阳要凉爽多了,验证植物蒸腾作用中水分的蒸发过程中能带走部分热量;另外,在植物光合作用一节关于光合色素的教学中,提示学生对植物入秋过程中叶片颜色的变化的观察。引导学生进行推论、散发从而得到新知识:绿色是叶绿素的颜色;黄色是类胡萝卜素的颜色;由秋入冬温度降低;结论:①低温导致叶绿素被破坏;②类胡萝卜素对低温的敏感性较叶绿素对低温的敏感性低。继续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秋天红叶的原因:降温叶绿素降解;植物体为适应寒冷较多的可溶性糖积累行成红色的花青素叶子呈现红色。

三、生活化的作业――联系生活,巩固深化

教学过程必须求真,所以课后练习要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时空,让他们自己去探究,拓展思维活动的广度和深度,自己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达到真会和真能。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综合实践的机会,学以致用,让学生经历和体会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成功喜悦,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逐步养成从生物学的角度真切地认识生活、感受生活。

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课题实验或者研究报告的形式在问题解决中总结规律。要注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在“做”、“实验”、“探究”、“设计”、“合作”、“想像”、“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实践证明,和灌输教学、接受学习相比,生活化教学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参与性与开放性。可以使学生获得智力的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可以使学生有意义地构建知识;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生物学科教育能主动适应于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新需要。生活化教学有利于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130-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新课程改革的很多理念也逐渐深入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深处,其中,注重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也是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理念之一。为此,在很多教学领域内,各任课教师开始了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方式的探讨,而这些探讨的前提,应该是建立在与所授科目的学习特点相契合的教学方式。从这一角度讲,在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中,提倡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就是一种契合初中生物教学规律的授课方式,具体来讲,教师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良好的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巩固和实现。

一、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转换

初中生物的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之处,在于这门学科所包含的大多数的教学内容都与生活有着或浅或深的联系。具体来讲,初中生物的学习内容中,诸如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等方面知识的学习,都是与学生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学习知识。但是,在长期的教科书发展过程中,初中生物的教学和学习,由于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授课以及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停留在知识的传授层面上,而对其中蕴含的生活化的气息,以及其中蕴含的生活化的趣味,都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忽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处理上,要更加突出其生活化的特点。

当今,新的教学背景逐渐产生,在教育教学中,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逐渐发展,教师的教学理念应当产生相应的变化,这种理念的变化也应当从一定的程度上,实现在教师教学行动中的转化。教师的教学行动可以包括教学之前的备课阶段,课堂教学的过程,以及课后阶段,其中,在教师的备课阶段,教师应该做到相应的备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来促进自己的教学更接近于生活化的教学。

具体来讲,教师可以将教材中出现的那些文字型的、抽象的初中生物知识,进行进一步的转换和加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对知识进行理解和学习。比如在对植物的呼吸作用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中对某些植物进行呼吸相关的实验,然后让学生对实验后的现象进行分析。这样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接受初中生物知识,能够减少知识与学生学习之间的陌生化的程度,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生活化教学情景的设置

在初中生物的知识设置中,除了这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具有明显的生活化特征的知识,还存在一些具有生活化的特征,但是很难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式的学习,进行知识的接受和理解。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一些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有些远的初中生物知识,产生与学生的学习更近的距离。

具体来讲,一方面教师对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活化情景的创设,可以通过类举的方式实现。所谓类举的方式就是指,教师在相似的知识的前提下,对某一个相关的案例的讲解中,可以通过这一案例与其他事例之间的相似性的知识特点,进行合理的转移。比如说,教师在遇到与“生物变异”相关的知识讲解时,我们知道,这一原理来自于生物知识中的与遗传相关的知识,因此可以将其转换为我们所熟悉的遗传知识,如我们平常所说的“龙生龙,凤生凤”等俗语知识,以及生物遗传中常被提及的身高遗传、双眼皮遗传等相关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通过自己对熟悉案例的分析和理解,不仅可以增加对相似案例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还能够在一种趣味化的学习氛围中,增强自身对初中生物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从另一方面来讲,教师这种生活的创设,也是一种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的有效方式,在这种轻松环境下,学生容易放松自己的学习紧张的状态,从而从情感的角度出发,激发自身的情感学习的体验。同时,在这种轻松、舒适的学习环境下,也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创造性能力,最终实现学生自我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高。

三、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的课下作业更具生活实践性

在初中生物课程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在课上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学习,能够获得生活化的体验以外,还可以通过一些与知识相关的练习或者是课下作业,对学生初中生物这门学科进行进一步的生活化的体验式学习。

篇(4)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7-023-01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物理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物理知识的实用价值,了解物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生活化教学,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导入、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让课堂教学回归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掌握物理知识,感受物理的独特魅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一、注重生活化的教学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效的课堂导入,不仅可以将学生吸引到课堂学习中,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可以消除学生对新知的畏难情绪,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因此,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导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结合教学内容,以日常生活的物理现象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新课的切入点,以营造出轻松、活跃、开放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参考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物理思维,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动力。如在学习《牛顿第三定律》时,教师可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溜冰时,倘若你向前推别人,你自己也会向后运动;划船时,桨向后划水时,船则会向前行驶等作为本堂课的切入点,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导学生探索生活中的奥秘。又如在教学《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时,通过多媒体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舒马赫驾驶F1赛车与战斗机进行600m距离的比赛,结果舒马赫驾驶F1赛车取得了胜利,此时学生不禁疑惑起来:舒马赫F1赛车的最大速度明显不如战斗机的最大速度,为什么最后却取得了胜利?以此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注重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唤起学生学习主动性

知识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的物理现象,倘若教师能够充分发掘与利用,既可激活课堂,又可启发学生的物理思维,使学生敢学,乐学,善学。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选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素材,解析教材内容,让学生感受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并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地调整、补充、改编,使物理教学更具生动性、趣味性,进而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易于理解与接受,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时,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首先思考一下: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的知识点时已经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设置怎样的教学情境和教学过程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经过初步分析,显然学生对乘坐公共汽车的经历是非常熟悉的,公共汽车在突然开动和突然停止时,乘客的感受最能体现出“惯性”。然后,教师可有目的、针对性地将其组织到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在重温情感体验的同时,唤起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教授新课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设置问题情境:我们每个同学肯定都有过乘坐过公共汽车的经历,那么同学们是否知道当汽车突然开动时,你的上半身是向前倾斜、向后倾斜还是保持不动呢?当汽车突然停止时,又会出现怎样的状况?以此引出本节课的知识点,经过接下来的学习,学生终于明白:当汽车突然开动时,我们的下半身由于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会随车前进,上半身受惯性的影响,会继续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而会向后倾斜;当当汽车突然停止时,我们的下半身由于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会随车停止,上半身受惯性影响,会继续保持原来的速度前进,因而会向前倾斜。在设置课后作业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灵活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注重生活化的教学过程,加强学生自主实践体验

篇(5)

《生物新课程标准》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分级分类地界定了课程的总目标、分类目标、模块目标、具体内容目标。构建了课程的目标体系。《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内容目标要求,体现国家意志,是生物学教学工作各个环节的依据。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必须树立强烈的标准意识,教师要始终把课程标准放到重要位置,学习研究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的内容要求,规范教学行为,增强教学的主动性。

从微观课堂来讲,一般情况下。每一课题都有对应的、落实的具体内容标准条目。《生物新课程标准》的操作性较强,“内容目标”采用不同的行为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表现,表达内容标准的过程性和结果性两种要求,既反映特定知识的要求(知识目标),更强调明确的价值指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分析出这堂课在本单元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作用,要弄清生活主题与学科知识的关系,主题的解决需要哪些学科知识来支撑。要弄清需要给学生哪些基本的观点。要处理好价值观念多元化与正确的价值导向的关系,学会在价值观念的冲突中,给学生正确的价值标准。基于上述这样的考虑,进而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给予正确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定位。

二、关注学生――确立教学目标的出发点

教师的教育关注历来是不同教育目标追求的行为表现,它是通过显反映隐性理念的一种方式。教师对学生关注的不同。所引发的后继活动和教育后果也不同。教师应全面关注学生的需求,特别是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表现,教学是什么?教学应该首先是诊断,其次才是“治疗”。对学生的思考进行充分了解,是对学生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学生想学什么,怎样学习?教学怎样促进学生学习成长?教师必须弄清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专家。

同样的课程标准,同样的教科书,但我们面对的学生不一样,学生千差万别,学生关注什么?学生在想什么?课堂教学目标定位时应有所考虑,这也是新课程“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理念的倡导。对一堂课进行正确的目标定位有这样一种逻辑关系: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教学内容分析:本堂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学科知识有哪些?哪是重点、难点?――学生处于一种什么状况?学习本堂课对他们的成长发展有什么作用?――自然地形成“三维”教学目标。

三、注重生成――提升教学目标的效能

篇(6)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属于人的非智力因素,它对认知活动起着指导、调节和强化的作用,是学习过程顺利而有效进行的心理条件。“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在观察、思考生物现象、认识现象本质及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过程中感到兴奋和激动,使之体会到学习生物知识的乐趣和成功的愉快。从而以兴趣激发起学生对生物学的热爱之情,这是生物学教学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兴趣的源泉在哪里?

第一,兴趣在于探索隐蔽的现象或事物。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司空见惯的现象常常会熟视无睹,而揭示这些现象的本质,却会引起人们的高度注意。生物界绚丽多彩,可作为学生观察、研究的对象十分丰富。我们应该把生物教学的背景扩大到广阔美丽而又蕴含许多奥秘的自然环境之中,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生物知识,探索生物现象的本质。如在讲述《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内容时,最好把注意力放在事实和现象的联结点上,即“在阳光下每一片绿叶都在进行生命活动”。对学生说:“在阳光下每一片绿叶都在进行生命活动,这生命活动在盛夏尤其活跃,没有这种复杂的生命活动,树木便无法活下来。这种生命活动不仅能够决定植物的存亡,而且也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许多科学家利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索这种奥秘,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然而利用这种生命活动实现粮食生产的工厂化还处于探索阶段。让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仔细想想,这种生命活动是怎样依靠土壤、空气中的物质来生产有机物质的,它又是怎样影响我们的环境与生活的,并畅想‘绿色与我们未来的生活’。”学生听之,有跃跃欲试之感,对大自然的奥秘感到惊异。

第二,运用知识,激活思维,是兴趣不竭的源泉。“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苏霍姆林斯基语)。我们应该不断地激发、强化学生的这种精神需要,尽最大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创造者”,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教学实践中,应坚持走课内外相结合之路:课内,学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分析、概括、深化生物知识并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外,重实践、重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问题,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外与课内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巩固课内知识,使学生每掌握一个新知识,都能得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积极诱导学生参与教学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双方必须共同参与、相互配合才能获得成功。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应该为“学”服务。学生只有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学中,才能使课堂中的问题成为学生自身的问题,学生才会学得积极主动、生动活泼。正因为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任何知识、解决的任何问题,是他们自己获得的,所以就比通过其他途径得来的更彻底地属于他们自己。但是"一刀切"、"齐步走"等陈旧的教学组织形式,造成了课堂教学的少、慢、差、费的现象。如,教师满堂的地讲,学生毫无兴趣的听;教学内容封闭;教学信息缺少双向的交流,学生没有参与的机会;教学效果较差,优秀学生吃不饱、后进生消化不了等。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在哪里?

首先,应优化教学组织形式,实行“分组教学、合作达标”。所谓“分组教学”是指通过学情分析,将所教班级学生按照学业水平、能力、性别、个性特征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6人左右,根据学生特长如生物基础知识、实验技能、某种生物的观察或饲养等,选出组长(组长可根据学习内容选定),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交往、合作学习、公平竞争创造条件。"分组教学、合作达标"的程序是:①目标定向。教师布置可供选择的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作业内容,各小组自主选择、接纳。②组内交流。以学生为主体,先个体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再小组内发言交流。教师对小组学习作必要的指导和调控。③全班交流,小组代表综合学习结果向全班汇报。事实证明,采用"分组教学、合作达标"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如此,这一教学组织形式能有效地纠正教师“独占课堂”的不良倾向,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也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其次,注重学生思维的参与。课堂中学生的参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如讲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节时,我把一盆月季花放在讲台上,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要让月季花生活下去,需要同学们提供什么条件?反之又说明了什么?如何把影响月季生活的因素进行分类?”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问题回答的也比较准确深刻;二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创造性。教学目标可由学生提出,使教学中的问题真正成为学生的问题;其过程主要通过学生自学、讨论完成;实验先由学生设想、设计、操作,再由教师点评;各种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应用前景让学生畅所欲言等等。在整个教学中,学生获得的知识不是教材或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而是自己主动努力获得的丰硕成果。

篇(7)

用生活化教学资源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结合高中生物的教学特点,以生活实践为背景,以课堂活动促发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让生物学成为学生乐学、爱学、会学的一门学科。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他们已有的生活化知识经验及教学内容设置富有情趣的、适合生物课堂内完成的必要活动,将“活动”引入课堂,将“活动”作为教学重要媒体,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实践活动中,使学生通过“活动”,愉快地掌握知识,活化知识,培养能力。

例如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DNA分子的结构和第四章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两节内容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学生掌握不牢,相应试题不好得分。通过让学生自己用纸片、塑料片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构建模型,将微观世界展现在学生面前,化抽象为直观,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既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深刻理解并掌握了本节内容。

又如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的教学中,利用学生对生活中植物组织吸水和失水的现象的观察和了解,让他们开动脑筋,设计实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下是学生自己想要设计实验探究的题目:

①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是什么;

②温度是否影响植物吸水和失水的速率;

③PH值是否影响植物吸水和失水的速率;

④同一植物组织在不同浓度的同一种溶液中吸水和失水的情况是否相同;

⑤同一植物组织在同一浓度的不同种溶液中吸水和失水的情况是否相同;

⑥细胞壁的透过性(半透/全透);

⑦死细胞能否发生吸水和失水现象;

篇(8)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对高校宣传部门来说,随着信息化程度的逐步加深,工作受到的挑战越来越大。而宣传工作却刻不容缓,组建新型一支学生记者队伍,适应当前信息化趋势,利用学生对网络等新媒体的偏好和掌握的技术,加上学生人数和可支配时间的优势,方能成功应对信息化的挑战,造就一批适应时代要求的学生记者队伍。

1 选拔机制

高校宣传工作人员数量有限,学生记者队伍可以作为专职工作队伍的有益补充,成为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力量,因而组建一支具有较强采编能力、相对稳定的学生记者队伍十分必要和重要。

组建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优秀学生记者队伍,首要的在于选拔好学生记者。学生记者承担着展示校园风采、传达师生心声、促进校园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热爱党的新闻事业、关心校报、有一定写作摄影基础、具备较强组织力和协调力,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是选拔学生记者的基本条件。

通讯社选拔记者既要把握好时间又要在后期的笔试、面试环节严格选拔。每年新生入学后是通讯社招新的最佳时期。学生记者竞选中要制定一个严格的选拔程序,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全校范围招新及院系推荐等方式,对报名同学进行初选,随后进行笔试和面试双关选拔,重点考察学生的新闻敏感性、文字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择优录取。当然,特别优秀的苗子亦可以在平时及时吸纳进入记者队伍。

自 2008年校学生通讯社正式成立以来,新闻中心对学生记者队伍建设和培养不断进行探索和改进,让学生记者队伍得到了迅速成长。同时,学生通讯社也为校报和新闻中心加强宣传,策划专题,做大做深报道贡献了一份重要力量。

2 组织架构以及制度建设

学生通讯社下设采编部、影像部、外宣部与事务中心四大部门,每个部门各设一名正职、两名副职。采编部负责校内外重大活动的新闻采写,影像部负责同期的新闻拍摄;外宣部则是学校与社会媒体间信息传递的纽带,负责社会媒体关于学校新闻的信息收集、分析等工作,同时外宣部的智囊团也服务于学校的对外宣传工作;事务中心分设计组与理事组:设计组负责通讯社的VI、CI设计,理事组负责社内活动的数据统计。

通讯社的规范有序运转离不开良好的制度规范。以本校学生通讯社为例,在制度建设方面,涵盖例会制度、新闻实践制度、新闻采编制度等几大内容。

(1)例会制度。将例会作为内部管理和学习提升的重要途径,及时沟通信息,解决采访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和问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围,增强团队凝聚力。采用业务培训结合部门事务为内容开展例会。采编、影像部门例会单双周轮流召开,每场例会结合选题、评片、稿件点评等不同主题开展。事务中心承担例会有关的会务工作。例会制度的制定和修订由采编部部长、影像部部长与事务中心主任共同完成。

(2)新闻实践制度。建立图片编辑制度。为增强社员对于图片的选取和把关能力,提高编辑效率,规范照片的使用,通讯社定期选拔图片编辑,由影像部负责完成,并建立图片编辑工作流程与图片库上传流程。

(3)执行新闻采编制度。采编工作是通讯社的核心工作。除执行新闻中心常规采访任务、专题项目采访之外,还推行的导师“一对一”带教制度,对提升学生记者的稿件修改和选题策划能力颇有成效。

推行工作简报制度。为了便于全体社员及时对通讯社工作进行了解,通讯社每月定期出工作简报,内容包括前一阶段通讯社的重要报道专题、媒体宣传情况以及社内重要活动。

3 记者培养

学生记者的培养是招新后的重要工作,大学生记者身份要求其既要在思想政治上过硬又要能迅速进入记者角色。通常情况,一名新记者需要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充分领悟新闻写作手法和规律,因而如何快速让学生记者快速成长和成熟显得尤为重要。

3.1 思想政治素质

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学生记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保障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通讯社指导老师需要在平时的工作中,重视对大学生记者的思想政治教育,积极与学生记者沟通,注重培养学生记者形成正确的新闻从业价值观和良好的新闻理论素养,进而不断提升其对新闻的敏锐度和捕捉力。

3.2 业务素质

定期举办新闻业务讲座及交流沙龙,精进新闻理论知识和新闻写作能力。传承老带新的优良传统,新记者由经验丰富的老社员带领,是帮助新记者熟悉新闻采编流程与采访技巧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还能起到凝聚团队、密切交流的作用。

此外,通讯社还可以充分发挥校报专职编辑的资源优势,结合各自所长,实行导师带教制度,在科技类、校园类、人物类等领域,重点培养骨干记者承担大型稿件的能力,充分挖掘学生记者的潜能。同时,积极为优秀学生记者提供到校外媒体实习的机会,让其走出校门,在不断的实践中加强业务能力与素质。

3.3 团队建设

团队的骨干往往决定着通讯社的未来发展。要建立民主式管理机制,培养记者们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积极调动每一个记者参与通讯社管理和决策的积极性。通讯社在思想学习生活方面也要给记者及时的关心和帮助,让学生记者在通讯社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更有利于激发学生记者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心。

总之,打造一支新型的符合时代需求的学生记者队伍将成为高校应对媒体信息化冲击下的必然选择。只有把握好选拔关、制度建设关和业务素质培养关才能激发学生参与宣传报道的兴趣、热情和使命感,学生记者队伍才能完成庞大的宣传报道工作,为高校宣传工作做出积极贡献。同时,学生记者在实践的过程中也能获得适应时代需求的技能和素质。

参考文献

[1] 纪延光,韩之俊.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人文环境建设[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9):28.

篇(9)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方法还不够完整与系统,缺少时代性研究,考虑到上述情况,在信息化背景下,配合在线授课,运用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如,混合教学模式与大数据管理等。课堂教学为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取提供了重要手段,要求商务英语课堂教学凸显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一、信息化背景下中职商务英语课堂教学现状

调查对象选取某中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与教师。信息化背景下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普遍英语学习兴趣不高。兴趣引导学习,缺少兴趣,阻碍英语学习。调查结果显示:

中学生英语基础较弱。相比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中职商务英语学生具有较弱的英语基础能力;会的英语词汇量不多,语法与句型未扎实积累,阻碍了跨文化交际能力。许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遇到困难,不深入研究,抑或放弃自主学习材料,许多学生仅阅读英语教师讲解的教材与习题文章,能够经常讲英语的学生很少,能和别人主动交流英语学习经验的学生比较少。如,教师讲授商务英语课文时,从头到尾自己教授,学生兴趣提不上来,不愿配合教师教学,教学效率差,学生感到很迷茫。

二、信息化背景下中职商务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方法

1.资源库应用于互动教学。教育朝向信息化发展,有效运用网络资源库,为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提供重要手段。网络教学资源具有多样性及交互性等各种特征,便于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获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中职商务英语课堂教学通过网络资源库促进了教学互动,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改变了传统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变成了人机、师生、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相互间网状交叉,固定与移动、线上与线下间的同步交流,师生互动空间更为广阔,互动形式更为深入,对教学的反思与反馈是有益的,为生生合作与探究创造了有效的条件,另外,研发“协同备课平台”,集合教师智慧,形成资源共享的局面,升级教研,要求教师提升自身教学质量与水平,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教学产生于混合学习,线下教学与网络学习相混合,实施面对面教学,完善在线英语教学存在的不足。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以新的思路引导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备受中职教育的重视。审视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不难发现,混合式教学日渐受到认可,是教学发展的又一进步,呈现教学主流倾向。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通过在线学习,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凸显学习的个性化。配合课堂面授,发挥教师引导与监督职能,一对一辅导,生成良好的在线学习效果。借助在线学习,配合混合教学,将教学资源、方式与环境混合在一起,相互补充,提升教学有效性。商务英语课堂教学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表现出教育信息化时代性特征,把握时代动向,为中职英语教学有效性添加了新的内容。

3.利用大数据,管理于分析教学效果。大数据是一项重大的技术革命,被应用在多种领域,教育领域的应用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大数据管理应用于教学效果分析中,对于重新构建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估标准十分有益,促使朝向个性化方向更好地发展。收集学生常规学习行为信息,大数据源源不断地呈现学生学习情况,其中包括,学习行为特点与学习行为影响因素等,便于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完善学习过程,提升学习效果与教学质量。为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构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把大数据管理手段应用课堂教学中,动态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指导教师正确因材施教,有助于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估标准,凸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重视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保持中国情结的同时,还要具备国际视野,商务英语课堂教学适当引入文化内容,对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较有帮助,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应用能力,为后续文化学习与专题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处在信息化环境中,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借助多种渠道了解西方文化与传统,教师在开展商务英语教学中,为学生介绍有关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社会习俗,指引学生阅读课外文学名著,为学生推荐优秀的学习网站,让学生观察英语视频及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知识,跨越不同学科知识,具备外语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以国际思维进行思考。

参考文献:

[1]顾秀梅.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研究[J].轻工科技,2015,09:135-136.

篇(10)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9-017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5)09-0037-02

[本刊网址] http://

一、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劳动人民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并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它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精神文明,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体现。

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文明,非物质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如何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能够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还能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民族希望的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创新富有极其重要的责任。提高大学生非物质文化保护思想意识,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意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诠释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加强对大学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可以改善他们对民族的误解,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提高大学生非物质文化保护思想意识可以使他们认识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以及其对未来发展的影响,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自觉地承担起保护非物质文化的责任;非物质文化内容丰富,涉及历史、文学、政治、艺术、哲学、宗教、道德等多个方面,提高大学生的非物质文化保护意识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陶冶他们情操,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从而提升他们的个人品质。

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为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时期,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方式也在发生着显著的改变,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方式也将发生极大改变。为了适应新的时展,高校在大学生的非物质文化教育中应该科学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从而提高大学生的非物质文化保护意识。

二、大学生非物质文化保护意识的教育现状

(一)高校的课程设置中缺少有关非物质文化的课程

高校是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是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应重视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教育,但是目前我国的大部分高校在教育的过程中都忽视了这部分的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民俗学、民间文学两门学科都没有纳入到《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中,这严重影响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设和发展。另外,国内有些高校尽管开设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但是学校领导一般都不重视,不对这些科目做明确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只把这些科目当做选修课程,这严重影响了非物质文化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高校严重缺乏从事非物质文化教育和研究的教师

由于高校忽视对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使得很多高校没有学科专业作支撑,导致高校专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教师较少。有些高校的很多非物质文化教师都是从其他相关学科转行过来的,有的教师甚至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训练,这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这严重影响了对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效果。

(三)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认知水平较低,保护意识淡薄

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中具有重要作用,与其他相比,它有科技文化、人力资源以及学术研究等优势,而且,高校教育非物质文化还可以提高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水平、提高高校的整体教育水平,同时提升大学生的人格品质。作为高校教育主体的大学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主力军,但是据调查显示,我国当代的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认知水平较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有近80%的大学生甚至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都说不清楚,只有5%的大学生经常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三、提高大学生非物质文化保护思想意识的对策

(一)高校开设有关非物质文化的课程,构筑学科体系

高校非物质文化教育现状归根到底源于领导的不重视,因此,要想改善这种局面,提高大学生非物质文化保护思想意识,必须从制度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予以保证。教育部门应该在高校设置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民俗学以及民间文学专业,并且有计划、有重点地在教师配备、活动经费等方面扶持一些较好的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课程,并支持和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革。另外,高校不能只局限于民俗学和民间文学,非物质文化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因此,高校除了对已有的专业重视外,还应该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其他的相关专业,从而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体系。

除了开设相关课程外,教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以普及知识、培育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为标准。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联系社会现实,揭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并鼓励学生进行文化创新,传承中华文明。

(二)加强高校非物质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提供保障

高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课程后,还必须加强对相关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可以从外部引进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人才,另一方面对于现在在职的非物质文化教师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从而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师的整体水平,最终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除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外,高校也应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研究提供保障,积极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教学和科研工作以及国内外的学术交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科研项目的开展。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研究的方向有传统戏曲、民间美术、民俗、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语言、地方艺术、古代工艺、遗产旅游等方面,研究体系趋于完备。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形式主要有研讨会、学术讲座、参观、座谈、项目合作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推进和保护意识的增强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高校要想提高大学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必须大力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研究工作。

(三)高校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非物质文化氛围

高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非物质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文化,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不乏是一种有效的传承方式。高校应当积极开展“保护文化遗产活动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等活动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教育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另外,高校还可以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片展览、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纪录片播放、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讲座、民间传统手工制作欣赏、保护文化遗产签名等多种方式向在校大学生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激发大学生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引导大学生走向社会,参与社会实践

高校应当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进行参观等形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让大学生以自己的行动唤醒自己保护非物质文化的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实践教育是非物质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可以组织学生走向社会、深入民间,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激发大学生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另外,高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调查活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进行资料的采集,并以影像、图片、实践报告等形式对这些资料进行展示,以此让在校大学生真正近距离地了解文化遗产的现状、认知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熟悉文化遗产的操作技艺,从而增强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并培养、锻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带来一定压力的同时,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开拓了新的方式。新时期,高校作为我国人才的教育基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中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用新思想、新技术改进原先的教育模式,提高非物质文化的教育效果和教学质量。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摇篮,是国家开展各项活动的人才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效果关系到民族精神文明的建设,因此,在社会主义新时期,高校必须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接受新的教学方式,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11)

1 研究背景

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体内复杂的化学反应的科学,而生命体内的代谢反应错综复杂,对一些很抽象的知识又缺乏形象的描述,这使生物化学成为了大多本科生相当难以掌握的一门课程。如何将这些错综复杂的代谢过程和反应途径转变成具体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特别是在中医院校,由于具有一定比例的文科学生,其化学基础相对薄弱,这要求教师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实施个性化的教学。生物化学的诊断式教学就是为了设计个性化的教学,当然这要在诊断教学和学习背景资源的基础上来建立,从而达到组织个性化的差异化的教学内容,并且来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教学媒介和教学方法,最后能够组织和评价教学。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将诊断式教学设计引入生物化学理论教学中,这对减少师生教与学的盲目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内容

2.1 研究对象

选择我校2009级和2010级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两个班级为研究对象,每组人数分别为171人和176人。两班学生入学考试成绩无统计学差异。前组采用传统教学设计作为对照组;后者作为实验组采用诊断式教学设计授课。

2.2 研究材料

自行编写了“生物化学学习兴趣与态度”量表以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行编写了“生物化学学习方法”量表以评价学生对于生物化学的学习背景。采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期末考试成绩分析软件来评价学生的生物化学学习成绩。

2.3 实验模式

本研究采用等组实验设计。自变量是生物化学诊断式教学,因变量是不同班级学生生物化学期末考试成绩。

2.4 实验过程

(1)前期摸底:摸底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生化的学习兴趣以及生化学习的方法。(2)具体实施方案:采用实验班与对照班由同一教师授课,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而实验班采用诊断式教学,实验时间为半年。(3)后测:实验之后通过期末考试生物化学学习成绩验证诊断式教学的教学效果。利用统计软件SPSS16.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3 研究成果

3.1 教学效果评价

诊断式教学法只是高校众多教学方法中的一种,虽然它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但如果运用得合适,这种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是其它教学方法所不可替代的。在诊断式教学活动中,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强调教学诊断,从而在这样的充分重视个性的教学活动中,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放大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技巧。一旦学生具备了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并且也具备了学习的基本技巧和技能,学生学习成绩自然就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3.2 成绩分析

我们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对考试试卷进行了分析,两班的命题形式及内容均相同。实验班与对照班两组学生在实施了区别教学后学习成绩方面的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在实验进行之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在成绩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P<0.05),说明生物化学的诊断式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生化成绩有显著的作用。

4 小结

本研究的结果说明,生物化学诊断式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技巧从而最终提升学习成绩由明显的作用。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知识储备成为生物化学诊断式教学首要考虑方面之一。正是对学生知识背景的了解才能进行有效教学。本研究通过各种方法找到教学活动的起点,以实施更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并且找到学生知识背景的不同,以设计更有趣的针对性强的教学,希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自发的有热情有兴趣的投入生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