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儿童文学在语文教学的作用大全11篇

时间:2023-12-19 15:08:2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儿童文学在语文教学的作用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儿童文学在语文教学的作用

篇(1)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288-01

儿童文学是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审美需求,专为儿童创作、编写的或为他们所喜爱又适合他们阅读和欣赏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在身体、精神、社会方面均未成熟的儿童引导为健全的社会的人。它是儿童的进精神食粮,能陶冶他们幼小的心灵,帮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认知作用

认知作用即通过儿童文学帮助儿童了解社会和人生。初步地认识社会是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儿童文学可以为儿童提供认识社会和人生的范本和模式。如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它通过童话幻想、象征的美学特色,用真情意切的语辞、漫天飞雪的画面,把小学生带进了小女孩五次擦火柴是幻化出的瑰丽艺术境界,逼真地传递了小女孩在风雪大年夜,对温暖的渴望,对光明的向往,对呵护的企求。从而深深地震撼小学生的心灵。唤醒他们质朴率真的良知。《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狼和小羊》、《皇帝的新装》等等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都告诉了儿童们许多的社会和人生的教训和经验,告诉了他们人在社会上应该怎么去做是对的,怎么做又是错的。儿童文学可以让教师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很形象而又有趣地把社会和人生的一些事情告诉儿童,且让儿童很容易地记住这些。

二、教育作用

我们之所以开设小学语文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的教育作用,而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材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那么其教育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这种教育作用不单单是针对儿童的,也是针对教师和社会大众的。苏联儿童文学作家盖达尔的中篇小说《铁木儿和他的伙伴》,因其成功地塑造了铁木儿这样一个先进少年的典型,在小说问世不久,便在苏联掀起了一个“铁木儿运动”,千百万少年儿童学做铁木儿。可见,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儿童文学中的艺术形象具有感化孩子心灵的力量,对于少年的思想、性格、意志、理想和兴趣爱好等的影响是强烈而深远的。当然,这对于教师和社会大众也是一种激励和深远影响。如教师自身的素质不高的话,他是很难把这样的课文讲解好的。因此这也要求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

三、提升作用

儿童文学的教学与其他文学作品的教学,有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是由儿童文学作品的特殊性决定的。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儿童文学作品的体裁和它的讲授方式的与众不同。儿童诗歌,其内容充满童真童趣,想象大胆,新颖独特;童话,充满幻想,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生动,运用拟人、夸张、象征的表现手法,用幻想的形式来反映现实生活;儿童故事,思想内容健康,情节生动有趣,充满悬念,细节真实可信,语言通俗易懂;儿童科学文艺,集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为一体,健康的思想内容、准确的科学知识、活波的艺术形式,都会对儿童产生极大的教益。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了解和掌握这些,并能很好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能根据不同的文学体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授课。因此,儿童文学的讲解能很好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的鉴赏能力和读写能力,让他们更多的去了解不同体裁不同国家的儿童文学,熟悉和懂得儿童文学的创作规律和技巧,了解儿童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具有爱心和童心,提升教师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儿童文学的欣赏主体是儿童,它对于儿童的提升作用有可能是终身的。儿童在鉴赏作品时总习惯于模糊解读,他们具有一种不懂之处跳过不读的能力,生字、生词、生义从来不能阻碍他们对作品的大体把握。反过来,大体的把握又帮助他们对那些生疏的地方的理解,提前领会。儿童就是以这种“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模糊处理方式,对文本获得一种朦胧的审美感受,这对于提升儿童的语感的整体性很有好处。同时儿童文学中的奇特想象与构思又极大的提升了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当然,儿童文学健康的思想内容对儿童树立良好的人生观,社会观也是有积极的深远的影响的。

篇(2)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072-02

语文学科在小学的课程设计中占有重要比重,核心以培养学生基础的识字能力,鉴赏文章,分析作者思想感情的阅读能力。儿童文学的设计就是基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浅显易懂的将文学,寓言故事教授给学生,站在儿童的视角进行文本编写,有力地促进了小学生在小学语文的教学阶段培养个人的阅读能力。所以,儿童文学可以很好的帮助小学生增强语文素养。

1.儿童文学对小学语文教授的现实意义

1.1 丰富小学语文的课程教授。小学语文课堂的主体为学生,由于学生的年龄偏小,在进行小学语文的教授过程中,学生会由于对自己缺乏足够的自制力在课堂上难以集中精力,在课堂上的专注度不够。儿童文学的出现完全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课文的编写采用充满童趣的语言,以诗歌,寓言故事的形式进行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所以,儿童文学能够有效的弥补小学生的专注度缺乏,没有自制力的不良情况,帮助教师开展有序的课堂教学。

1.2 教学形成的创新化。儿童文学自身所具有的特点是内容浅显易懂,适合低年级的小学生阅读,在认知层次与教学方式上都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当教师在采用儿童文学进行授课时,需要丰富自己的教学形式,能够根据文本内容的差异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教学实践的创新研究。在教授小学语文时,需要老师站在学生的视角看待教学课程的设计,以多层次的方式吸引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关注。比如说,老师在讲授寓言故事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网上海量的信息资源,消解教学形式的单一化,可以播放课文的诵读音频材料,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融入课程氛围,也可以播放轻音乐,与文本内容相关的动画片资料,调动视听感受,让学生全方面的感受文本的确切含义。运用丰富的教学形式不仅能够活跃教学氛围,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加强对教学文本的理解,保证教学效果。

1.3 拓展学生视野与眼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所存在的现实意义除了丰富老师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师的课程教授方式以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之外还能够帮助学生拓宽阅读量,开拓学生的眼界。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就是满足学生基本的识字量以及达到初级的阅读欣赏水平。所以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是在满足学生基本的课程要求外,拓宽学生的视野与眼界。比如说在教授寓言故事《刻舟求剑》时,文本的只要内容所讲授的是,在做事情时不要死守教条,依据不同的情况采用合适的办法解决问题。小学生给予自己的理解能力有限,对文本无法充分的理解,教师可以采用在课堂上播放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加强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或者将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将结合,引述网络上的热点词汇与雷人事件,帮助学生加强对刻舟求剑这一寓言故事的理解。在课堂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多阅读与文本内容相似的课外书籍,也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着手,最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建立阅读课外书籍的爱好,在丰富的书籍文本中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

2.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显著作用

2.1 促进教学目标的间接实现。儿童文学是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立足于课程的设计安排并结合小学生的视角眼观帮助学生投入语文的教学课程中。当教师能够完全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儿童文学的教授节奏时可以有效地保证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比如说,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于外在世界充满了好奇,在人格与精神塑造上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由于辨别意识薄弱,很容易对外在事物不加区别的模仿。老师就可以在小学语文的课程教授中充分的把握学生的好奇心理,冒险心理,模仿心理,给学生讲授英雄色彩浓厚的文本,在英雄人物的事迹中培养学生优良的精神品质,在优秀人物的熏陶下建立正确的处世标准,在个人的自我意识中建立初步的是非标准。

2.2 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生是儿童文学市场主要的目标人群,编著者的意图就是建立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将文学作品以浅显易懂的形式广泛的传播给新兴一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向更高层次的思维形式迈进。儿童文学的内容大多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将艰涩难懂的文学理论转变为幽默有趣的形式呈现,将高精尖的文化知识转变为能为普通民众甚至是小学生所接受,满足了小学生的心理需要与阅读需求。

2.3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小学生处于认识世界的初级阶段,对于未知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当这种好奇受到积极的影响时会向正面发展,但是如果不对这个特殊阶段加强注意就会使学生错过最好的发展时机,所以在进行小学语文的课程教授时,需要利用儿童文学在小学生中的影响力,将正面积极的文学作品推荐给学生,使得学生在正确优秀的人物熏陶下约束个人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使得学生吸收前人身上优秀的个人品质,但是也需要建立学生的批判意识,将不同的人物事件置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理解人物的精神内涵,切不可毫无选择性的吸收,盲目模仿前人的行事作风,思考该事件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结合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目标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生动幽默的语言,浅显易懂的故事形式帮助小学生理解文本的课程内容,在优秀作品的熏陶中培养个人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力,初步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与行文技法,在初级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在不断的思考中完善自己。

参考文献:

[1] 王泉根、赵静等.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篇(3)

近几年来,由和中国作家协会于1963年联合创办的《儿童文学》杂志在小学教育领域掀起了一阵研究狂潮,它收录了迄今为止古今中外十分具有代表性的、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同时,还原创了许多符合现代社会现实、文化观念的文章。这些作品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完美结合,将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一、理论概述

儿童文学是指以儿童为阅读对象的文学作品,很早便已形成,因面对特殊人群不具有普遍性,所以并没有被列为休闲读物。儿童文学的种类有很多,如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小说、散文、曲艺戏剧等,适合0-15岁儿童、青少年读。

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1.完善、强化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思想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孩子拥有文化知识的基本素养,能够正确的理解社交礼仪、社会生活,逐渐进入真实、美好的世界。儿童文学从某一方面讲,它可展露、表现学生的心声,把儿童的奇思妙想融入到一个个故事中,潜移默化地进入学生的思想中,进而完善、强化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思想。小学生并没有学习语文的成熟概念,他们在接触儿童文学后,会对语文有重新的认识,一方面,儿童文学中蕴含着教育要传导的知识文化、思想精神,另一方面,儿童文学转化成了教学教材,有利于老师引用、选择,且还特别适合各年龄阶段的儿童阅读,完全可以满足小学语文教育的基本诉求和教学任务。

2.发挥语文教育的“美”、丰富教材资源

“美”是语文文化特有的情感特质,儿童文学它不但蕴含丰富文化和思想,还能让小学生掌握文字技巧、文化内涵,拥有较为独立的思维。首先,语文教学如果完全用知识、理论来衡量,势必会让儿童失去“读书”“识字”的乐趣,把教学知识融入到儿童文学中,让儿童透过寓言故事,识字、学道理,这种教育模式更容易被小学生接受与青睐;其次,小学教育的关键是素质培养、能力训练,其在教育任务、目标上的设计并不十分重要,儿童文学可填补小学教育中文化思想知识方面的资源空缺,把思想的美、情感的美、语言的美寄托在文学作品中,不单一呈现、独立展示;最后,小学生的课本阅读量越多,代表着其掌握、熟悉的儿童文学作品越多,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因为与初高中不同,小学语文教育的“课外”资源完全是由儿童文学来承载的。

三、提高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应用价值的对策与方法

上文提到,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它在不同教育路径、方法中都对教育实践有鞭策、推动作用。但随着儿童文学的发展,教育专家、儿童文学作家们的想法正在枯竭,大部分小学只能周而复始的使用比较出名的儿童文学作为教材资源,因为与以往的儿童文学相比,新创办的儿童文学在内容、思想上都存在弊端与不足。此外,小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使得课程教学的课时安排急速缩减,儿童文学教育很难完整落实,进而影响使用效果。

综合上述两点问题,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应做出相应调整,以改变现在儿童文学的应用现状,具体措施办法表现在两方面:

1.鼓励、促进“新儿童文学”的研究与创新

社会时代不同了,以往创作的儿童文学虽然能够发挥到启示思想、纠正思维的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在新的教育时期,广大儿童文学作家、儿童教育研究专家应立足于现代小学教育的理念与原则,明确儿童文学发展趋向与道路,创造、研究新的儿童文学作品,并尝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推广、应用。

2.创新儿童文学应用教育的方式方法

传统儿童文学教育局限于传教模式,教学方式古板,为此,可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引入儿童文学,如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与儿童文学相配合的“3D”动画,吸引学生目光,让学生更加直观、立体的找到对应的“文字”,进而更加熟悉文字带给他们的不同感受。亦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将儿童文学中的内容在现实生活中还原,甚至于改编,通过教学处理,让儿童文学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拓宽,使其蕴含的资源进一步丰富,如此一来,可谓是一举两得。此外,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也可以引入儿童文学中的角色,警示、启迪学生,诸如不动脑筋的赵大化、贪吃贪睡又贪玩的猪八戒、愚蠢的秃秃大王、骄傲自满的“天才”杂技演员、木偶的奇遇、马良的神笔、下山丢了玉米追小兔的小猴子等,一个个鲜活的动画人物,会为学生树立好的与不好的榜样,引导儿童正确思考、行为。

总而言之,儿童文学在教育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正如培根所说“读书在于造成完美的人格”,而小学教育恰恰是完美孩子人格的关键期,所以儿童文学的发展任务任重而道远。也可以说,儿童文学的发展是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4)

1.加强高校儿童文学学科建设

儿童文学的学科建设严重滞后,还没有真正形成完整的富有现代特征的儿童文学学科体系。在我国,儿童文学的学科地位还未得到确立,高等师范院校中,儿童文学这门课程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师范生对儿童文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学习积极性,儿童文学素养普遍不高。师资队伍是学科与课程建设的重要保障,因此高等院校应该重视儿童文学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改变教师视儿童文学为“小儿科”的错误观念,广纳人才,投入到儿童文学的学科研究和课程建设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儿童文学师资团队。

2.优先录取儿童文学素养高的人才

儿童文学作品大量进入中小学语文教材以后,无论是在教学上、课外阅读辅导上还是校园文化建设上,儿童文学都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价值。是否具备儿童文学素养已成为语文老师是否合格的标志。“儿童文学是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要上的一堂课。”这是南京某语文教研员的话。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有一些文学素养高的教师,他们教学能力强,特别是作文教学更是出类拔萃,得心应手。试想,如果我们的教师队伍中多一些这样的人才,我们的教育事业一定会更加蒸蒸日上。因此如果在教师招聘时,不管是笔试或者面试把儿童文学作为一项必考的测试内容,并且分值相对多一些,优先录取儿童文学素养高的人才。我想,这样一定会更加引起大家的重视。

二、把好课堂教学这一关,让儿童文学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1.抓住儿童文学的本体特点,教出儿童情趣来

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儿童情趣,是指能让孩子们感到兴味,并能引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探求的一种艺术趣味。儿童情趣是儿童文学的生命,能引起儿童的各种不同情感体验。教师教学时应用儿童的眼光看待事物,用儿童的心理去思索问题,带领孩子们去领会作品里的童真童趣,感受儿童文学作品语言的美感。不做成人化的分析讲解与点拨引导,实现儿童文学作品学习的儿童化。首先,要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来读出儿童情趣;其次,要抓住儿童文学的特殊表现手法,紧扣情节和形象,从语言等方面讲出儿童情趣;再次,要充分利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再创造的实践活动,表达出儿童情趣,发展儿童想象力,而不是让儿童文学文本承载过多的教化的作用。

2.抓住儿童文学的文体特点,准确把握不同体裁的教法

课文的文体形式不同,教学重点应各有侧重。在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必要的儿童文学文体知识,才能通过对相关教材的恰当处理,准确把握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的整体脉络、内在底蕴和精神实质。诗歌、散文类的课文可引导学生感受节奏美、音韵美,体会丰富的情感、独特的意象、深刻的内涵。设计“朗读式”的教学过程:激趣导入——初读感知——深读品味——阅读拓展;叙述性故事类的课文,可引导学生感受故事情节,关注人物命运,体会是非美丑,向往美好情境。设计“探究式”的教学过程:初读课文——提出问题——思考探究——成果交流;寓言的教学则要重点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解读寓意,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设计“领悟式”的教学过程:课题导入——初读感知——领悟寓意——联系迁移;对内容易懂、写法独特的课文,可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角度出发,设计“读写结合式”的教学过程:明确目标——阅读课文——领悟写法——迁移写作。

三、把好课外阅读这一关,让儿童文学伴随孩子的成长

1、推荐读物,介绍好书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识字能力和理解能力。要根据孩子的阅读能力来选择书籍。如果孩子特别喜欢阅读,可选择稍微高于正常孩子实际水平的书籍。相反,如果孩子不喜欢阅读,可以选择略低于正常孩子实际水平的书籍。一般地,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选取图文并茂的课外读物;中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的思维已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此,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逻辑性、说理性较强的读物阅读。通常,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范围越广越好。我们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选择的内容应较广泛,可涉及儿童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也可以是小说、童话、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有教育性,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响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这样学生才能博览群书。

2、多种渠道供给孩子读书来源,保证孩子有书读

有的孩子阅读能力很强,读书的速度很快,所以要多种渠道供给孩子读书来源,以保证孩子有书读,有新书读。可以建立班级图书角,图书的来源由家长捐送,或由每个同学捐几本,还要注意时不时地换一些新书;可以由家长带孩子到书店买;可以教给孩子到学校和市区图书馆借书的技能,找到自己最想看的书。有的家长对儿童文学作品不了解,不知道给孩子买什么书,我会应家长要求带家长到书店买适合孩子阅读的书。这样多种渠道供给孩子读书来源,就能保证孩子有书读。

3、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放任自流,肯定不能收到实效的。因此,可以有计划地开展一些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如召开名著人物推荐会和读书经验交流会;开展读书笔记展览评比;举行读书知识比赛;举行朗读或快速阅读比赛;举办手抄报、演讲会、故事会等等。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这样,学生的阅读成绩获得了肯定的展示,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满足感,就能更加激发他们阅读的热情。

4、鼓励孩子利用读物,迁移应用

许多介绍社会知识和科普知识的书籍有使用的价值。可以鼓励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利用这些知识。比如,孩子读了地理读物后,在旅游时,可以让孩子来设计旅行路线等。这种知识的利用不仅能增加孩子的阅读兴趣,还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培养孩子的科学世界观。

篇(5)

一、引言

异文化背景下的言语交流本身就隐在一定程度的不安要素,加之与对方的亲疏度的不同,如何选择正确的表达方式将直接受制于母语文化背景的影响。中日两国虽然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由于受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两国人民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等方面仍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这些文化差异将直接影响国内日语学习者对日语正确表达的深层理解。

二、日语教学突出文化因素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日语教学工作内容更多的是侧重于将日语教学作为一门知识性的学科来教授和习得的。而知识性的课程以注重理论概念的讲解和词汇的记忆为主,严重的忽视了实际运用能力的技能培养。这种理论教学具体反映在教学中一直局限于只注重语法研究和词汇理解上,而忽略了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也正是这种文化因素直接影响着学习者对目标语言的正确理解与使用。例如日语语法中助词「は和「が的区别。「は和「が在初级日语教学中出现的较早,其译成中文的意思相近,易使初学者混淆。「私は中国人です和「私が中国人です受母语文化的影响,译成中文都是「我是中国人的意思,但这两句话在日文中表达的说话人的侧重点是完全不同的,传达给听话人的意思也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在教授初学者时,只单纯的传授「は和「が在语法上的异同之处是无法满足日语学习者对此语法点的真正理解与应用的。怎样区分两者之间的真正含义,不是固有的语法知识能够完全表达的。

因此,当今的日语教学已不能仅仅局限于语言本身的传递,需要的是培养出更多的有文化因素交流人才,真正有无障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日语教学的终极目的不仅是知识本身的传递,而是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的技能培养。所以,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怎样才能培养能够服务于当今社会的真正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应用型日语人才值得我们每一位前线工作者进行深入研究。

三、日语教学中日本儿童文学作品的应用

通过在高校日语教学中适当的导入日本儿童文学作品,实现减少母语文化对目标语言带来的理解影响,以及文化背景不同而引起的信息传达错误带来的交流摩擦。通过日本儿童文学作品的适当导入,不但使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对不同文化的不同理解,以及不同的思维方式对日语学习带来的影响。

本次教学实践将是在大学三年级的高级日语课程中导入实施,选用的实践教材是有着日本的安徒生之称的和文学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新美南吉的作品一般篇幅极短,最短的不足百字,最长的也不过一千来字。这些作品的文字都非常简练,朗朗上口。别看这些作品只有寥寥数百字,看似十分浅显,但其实意义深刻。通过童话故事的形式来诠释人生哲理,无论是从语言表达还是内涵上都较适合即将走入社会的大学生使用。力求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从中可以体会到大众日本人的基本文化理念,进一步从背景文化理念中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日语知识。如两百余字的童话《去年的树》,描写了一只小鸟与一棵树之间的友情。儿童文学理论家刘绪源在《什么是儿童文学的深度》这篇文章里说:“故事就这么简单。要说浅,它已经浅到极点,两岁的幼儿也能听懂;但要说深,它又是无限地深,才高八斗的大学问家,也不会不为之动容。”

专业日语三年级是积累了两年的学习经验后有一定阅读理解能力的学生。儿童文学作品相对于教材内容来说简单易懂,实用性较强,特别是文中作者对生活的描写、对风景的描写、对见闻的描写都朴实易懂接近生活,更易于学生的掌握理解。作品的导入教学选用由学生主导,教师辅助的方式进行。首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短时间内对文章内容进行自学理解,同时教师针对难懂内容及单词进行简单提示后,尽量争取每位学生都可以朗读到文章内容。其意在于通过简单易懂的描写语句易于朗读来满足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学习欲望及积极性。其次,集体交流读后感。对于文章内容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可以站在人物立场上进行品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针对文章中出现的语法点进行讨论研究,分析各个语法在文中的不同含义,有无与书本中语法解释的不同运用之处,达到真正的理解。最后,课后要求学生以文字的形式总结读后感。

四、结论

整个教学内容包含阅读理解、口语练习及书写练习,目的是要真正达到日语教学所需的四大技能,就是听、说、读、写的练习与运用。其中,特别突出的是加强朗读环节,运用简单易懂的日本儿童文学利于朗读的特点,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加强习后的成就感。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体会到大众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书本中语法以外的表达方式。通过实践分析,本次教学实践通过从理论课堂延伸到实践课堂,从理论教学延伸到应用教学,能从作品中亲身体验领悟日本文化的特点,以此加固日语学习者对语法的理解及正确适用,从而提高国内日语学习者的实践水平,培养其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无障碍跨文化交际能力。

篇(6)

语文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非常重要的交际工具,所以通过语文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其个性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期间,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应该从学生角度出发,对儿童文学予以高度重视,在语文教学时,教师应该发挥儿童文学的作用,然后让学生学习丰富的儿童文学,进而有助于其更深入地理解语文知识。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语文教师必须突显儿童文学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一、儿童文学内涵

所谓儿童文学指的是专门为儿童所创作的,为儿童提供阅读的作品。儿童文学的种类有很多,包含寓言故事、科幻故事和童话、诗歌等,诸多的创作方式,都使得儿童文学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与小学语文其他教育文章相比,其具有趣味性,所以儿童文学适合于各年龄段的儿童去学习。在儿童文学创作过程中,应该将儿童作为主体,向其提供优质的服务,儿童学习儿童文学能够陶冶其情操,为日后语文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1]。总之,儿童文学具有独特的内涵,对推动小学语文教育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之间的联系

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育的补充,对于我国现代儿童文学而言,是在五四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所以教育人员加大了对儿童文学的研究,将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行深入讨论,进而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自从产生儿童文学开始,其与小学语文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通过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对儿童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语文课程标准》的提出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材通过多次改编,并推出了一系列儿童文学创作,目前,在新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占据较大的比例,所以表明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空前发展[2]。同时,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息息相关。总之,儿童文学的产生,能够积极地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学习到丰富的语文知识。

三、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的重要资源

对于儿童文学而言,对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的重要资源。儿童文学是教师开展课外活动的主要材料,学生通过参与实践,能够培养其听、说、读、写的能力,所以儿童文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由于儿童文学的题材和内容比较广泛,所以语文教师在课外活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儿童诗歌、散文等作品,学生通过学习儿童文学更有利于开展故事会和表演等活动。同时,学生在进行课外习作练习时,可以将儿童文学作为范本,所以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例如,在“陶罐与铁罐”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道理,通过讲述寓言故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教师先向学生朗诵该文章,学生仔细分析故事,可以了解到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比较骄傲,对陶罐持有鄙视的态度,然后将二者埋在土里后,陶罐出土却成为了文物,而铁罐变成了泥土。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理解该寓言故事,其实每个人都会有长处和短处,而我们一定要看到对方的长处,并正视自己的短处,只有这样才能互相尊重,并和睦相处。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儿童文学不仅仅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同时,学生通过学习儿童文学能够使其学会做人的道理,并学习到一定儿童文学知识[3]。总之,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儿童文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向学生传授相关的儿童文学内容,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当前,在教育体制不断完善的条件下,提高思想能力已经成为培养儿童的核心,所以小学在语文教学期间,不仅应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而且还要将提高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作为教育的重点。对于儿童文学而言,其内容和题材都相对广泛,儿童文学中所描述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以及相关矛盾冲突等都能够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此外,儿童文学能够满足儿童心理特征需求,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发挥儿童文学的作用,从而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比如,在讲解“小小竹排画中游”期间,学生通过诵读“小竹排,顺水流,鸟儿唱,鱼儿游。两岸树木密,禾苗绿油油。江南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这首诗歌,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到该诗歌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在江南水乡撑着小竹排,观察江南秀丽的风景,并感受到江南水乡物产丰富[4]。同时,鸟儿欢唱,鱼儿游动,从而表达了小男孩愉悦的心情。此外,借助于对两岸禾苗和树木的描写,呈现对大自然赞美的情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期间,儿童文学对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发挥了巨大作用,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四、结束语

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其对语文教学的开展起到一定作用,学生通过学习儿童文学,有利于其文学素养的提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确保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需要发挥儿童文学的作用,结合不同题材的儿童文学作品展开语文教学,从而为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金松霖.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J].课外语文(下),2014(12):21-21.

[2]李艳玲.论述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J].科技展望,2014(22):69-69.

篇(7)

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制定全面的教学任务与目标,将儿童文学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

一、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

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直接决定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要增强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实际运用效果。在提高语文教师文化涵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阅读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充分认识到儿童文学的实际作用,掌握儿童文学的实际意义,才能建立全新的价值观,真正立足于小学语文中。只有小学语文教师真正了解儿童文学的意义,才能够让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作用,才能让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知识。

二、深入挖掘儿童文学中的儿童情趣

身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儿童文学中的情趣。儿童情趣可以从故事中主人公的言行与心理上体现出来,并引导学生阅读,从而感悟到其中的童趣。另外,儿童情趣还能从故事情节的发展上体现出来或是可以从情感的发展上体现出来,所以语文教师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运用学生的思维理念去发现与挖掘儿童文学中的情趣。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开展儿童文学教学

良好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小学生的身心放松,并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陶冶自己的情操,净化自己的心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儿童文学融入小学语文中,能够让学生乐于学习语文知识,产生学习兴趣。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朗读的方式,让小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感受到儿童文学的趣味。或是可以采用现场表演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并乐于参与到语文教学中。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加乐于学习语文知识,提高小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适当选择一些课外儿童文学作品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让学生读一些课外儿童文学作品,在学生阅读后进行相互交流,营造出热烈的读书氛围,以此来提高小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另外,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让学生保持阅读热情,培养与完善小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

篇(8)

儿童文学是坚持以儿童为本位的原则的文学作品,是一种坚持高品位、高格调、高质量的纯文学创作,旨在陶冶儿童心性,拓宽儿童的视野,丰富儿童的情感世界。儿童文学具有类型多样、内容生动活泼、语言通俗易懂等特点,且带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这对小学语文教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丰富了学生的学前学习和课余学习生活,还能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发现真善美的能力。儿童文学应合理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和调味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有效性。

一、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1.1教材方面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材在内容上更加丰富,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须重新予以重视和调整。主要包括:(1)教材中一些内容与小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不相适应,使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大,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2)文章选择较为单一,一些知识点脱离生活实际;(3)过于注重教育功能,语言生硬缺乏灵动性,内容平实缺乏趣味性;(4)入选的儿童文学作品缺乏人文精神和没学精神的渗透。

1.2教师方面

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大多是师范类院校毕业,在校期间缺少对儿童文学的专业学习,上岗后缺乏对儿童文学专业知识的培训,造成了对儿童文学的认识不足,重视度不够,经常忽视儿童文学的作用和功能。主要体现在:

(1)主观认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因而课堂教学中,过于依赖教材,一切教学活动围绕教材展开;

(2)不能够客观对儿童文学的教育功能做出判断和评价,因而不能够引导学生进行高效阅读;

(3)只重视对自我教学技能的提升,忽视对儿童文学知识的学习,因而不能够以儿童文学角度出发,积极引导和教育学生;

(4)不能够及时回应学生的需要,没有能够及时鼓励和引导学生。

1.3学生方面

学生阅读儿童文学的时间有限,是现在小学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教材内容有限,儿童文学的篇幅比较少,学生只能通过课外阅读来获得,但紧张的课程安排、不同的课外作业、多样的特长班培训,严重剥夺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加上小学生多动、贪玩的性格特点,使得小学生阅读时间大大减少,甚至没有。少量的阅读课,学生却不能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选择阅读物,长期以往,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就受到影响。

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对策

2.1加大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渗透

改变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现状,要改善儿童文学的教材入选情况,加大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渗透。这就需要教育部门对教材调整进行严格把关和审核,避免选材上存在随意性及儿童文学作品过于成人化。儿童文学作品的选择,应根据小学生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以拓宽学生眼界,丰富学生情感世界为出发点,选择一些趣味性强、通俗易懂、具有一定的美学功能和教育功能的作品。只有从学生角度出发,根据儿童现阶段的生活选编文学作品,提高教育的时效性,使儿童文学充分渗透到小学语文教材中,才能充分发挥儿童文学作品的强大功能,才能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2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提升

改变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认识和重视不足的现状,首先要加强对教师儿童文学知识的专业培训,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认识,并切实将儿童文学贯穿到教学活动中。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自觉提高儿童文学素养,通过系统学习和定期参加培训,全面了解儿童文学发展史、特点功能,美学价值、文学价值等等,最大限度掌握儿童文体特征,为课堂教学服务。小学语文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和重视儿童文学的意义和功能,不断提升自我的儿童文学素养,才能了解学生的需要,前面提升教学技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3拓宽阅读渠道,培养学生对儿童文学的兴趣

激发学生对儿童文学的个人兴趣,是改善儿童文学阅读量不高现状的重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然后在阅读课中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儿童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课堂阅读。同时,要适当推荐一些优秀的作品给学生学习和阅读,以扩大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三、小结

随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小学语文教材的不断调整,儿童文学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优秀作品已经逐步渗透到小学语文教材当中。小学语文教师应提高认识,加强对儿童文学作品教育功能、美学价值和人文价值的挖掘,通过自身儿童文学素养的自我提升,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及语文素养。只有充分利用儿童文学的巨大潜力和作用,有效抓住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和美学特征为教学服务,才能充分发挥儿童文学的美学意义和教育功能,为课堂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罗秀锦.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之间的联系[J].成才之路,2012,(08):95.

篇(9)

一、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教育现状分析

(1)儿童文学教育缺乏针对性。一方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未能充分抓住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开展教学活动。由于教育对象较为特殊,儿童文学作品和的美学品格和艺术个性是存在不同的。加上当前有的语文教师缺乏一定的素养,从而导致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儿童文学美学特征,这就使得某些语文教师在开展儿童文学教育时,难以从其美学特征进行教学活动。这样一来,就可能导致本来充满情趣的儿童文学作品被分解得很零碎,也缺乏儿童文学原本的审美特性,最终导致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审美教育目标难以如期实现。除此之外,这种课堂教学现状也使得原本有趣的教学活动变得枯燥乏味,使学生逐渐丧失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未能抓住儿童文学特征开展语文教学。由于儿童文学缺乏相应的文体知识,从而使得很多的语文教师在教学期间习惯性地将其视为一种体裁,采用较为统一保守的方法进行教学。例如,一些教师在处理儿童文学方面,就习惯采用同一种模式开展教学工作。在童话的文体教学方面,大部分教师都能够把握其叙事性、幻想性以及虚构性等文体特征,然而在对文体知识进行深入理解方面就较为欠缺。

(2)语文教师缺乏儿童文学素养。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质,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对于教师来说,其是否具备儿童文学素养对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有重要影响。由于在当前语文教学材料中,儿童文学作品熟练很多,因此,教师的文学素养对于教学的影响较大。部分语文教师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儿童文学方面的知识,参与相关的专业性培训活动较少,虽然近些年来通过相关的教育和培训,掌握儿童文学知识的教师比例有所增加,但要想满足语文教学的需求,这些教师的文学素养依然显得有所欠缺。

二、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教育的相关对策分析

(1)抓住儿童文体特征和美学特质开展教学。教师需要抓住儿童文学中蕴含的美学特征开展教学。儿童文学中的美学特征主要指的就是儿童文学中的艺术品性和审美性。相比于,儿童文学中的显著美学特征就是儿童情趣。正是由于这些作品中蕴含的儿童情趣,使儿童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从而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教师应当从儿童的角度进行考虑,利用儿童的思维进行思考,还应当把激发儿童情趣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设计出科学的教学方案。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抓住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开展语文教学工作。首先,教师应当对儿童文学系统的分类及构成情况进行了解,由于读者对象本身的特殊性,在儿童文学文体形式方面的划分也更加细致,所以教师应当对这些细节详细了解。其次,教师还应当对各种文体的区别与特征进行详细了解,从而开展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第三,教师还应当学会依据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选择相应的教学模式,针对不同题材的课文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

(2)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首先,语文教师应当树立儿童文学的理念,构建出现代化的儿童文学教育观。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应当对儿童文学中蕴含的精神内涵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形成科学的儿童文学理念,构建出和现代儿童教育相一致的儿童文学观。儿童文学专属于儿童,未成年的儿童是其主要的读者,然而由于儿童自身的个性较强,其有着特殊的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因此,教师应当清醒地意识到儿童文学的主要作用。其次,教师需要对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阅读,从而提升自己对儿童文学的审美能力和感悟能力。通过阅读,尽可能地提升自己的儿童文学素养,以适应教学需要。在儿童文学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著名的中外儿童文学作家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如我国儿童诗人任溶溶、张继楼的作品,郑渊洁的童话和曹文轩的儿童小说,意大利作家罗大里、英国作家刘易斯的童话故事,等等。通过对这些优秀作品的大量阅读,能够将教师的视野不断拓宽,从而使得对儿童文学的感性认识不断丰富,提高教师对儿童文学的教学能力,并且还能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更好地关怀与教育儿童。

三、结束语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儿童文学教育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儿童文学教育应抓住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和美学特质开展教学,抓住儿童文学的特征和美学特质,就等于抓住儿童文学教育的核心。还要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教师具有文学素养,就能在整体上把握儿童文学蕴含的精神实质,逐步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湘云.浅谈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2).

[2]郑飞艺.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课程形态变革———基于阅读教学的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11(07).

篇(10)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现状

1.儿童文学使用更加广泛

儿童文学作为小学生知识素质培养的一部分,不只是在语文课本中,在学校的课外图书阅读,在家里的读书阅读都是其中的一部分。在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中,语文课本的课文是主要的部分。现在的小学教材中课文的选取很多都是儿童文学的作品。如《丑小鸭》《灰姑娘》等课文。可以说,在现在的小学课文中,儿童文学的选取占有很大的一部分,儿童文学的使用也变得更加广泛。

2.教师儿童文学素养不够

现在的大多小学教师,都拥有着很高的文学素养,但是在儿童文学的素养上面却表现的很是欠缺。教师缺乏儿童文学的素养在现今的小学教学中是非常普遍的一个现象。儿童文学具有很强的特殊性,要求教师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看待文章,但是许多的小学语文教师理解和讲解课文都偏向成人化,不能够从小学生的角度出发,而是过于成熟的理解课文,就这导致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儿童文学素养不够的问题出现。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问题所在

1.重视程度不够

(1)教师重视程度不够。小学教师是小学生能够进行系统学习的带领者,教师的想法和做法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现在的很多教师,由于自身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缺失,导致一些教师认为自己只需要做好课堂上的讲解,对于平时小学生儿童文学的培养上欠缺责任意识。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学校的课堂上不能够得到最好的儿童文学的学习,在课余时间没有教师的带领,也无法进行有效的儿童文学的培养。

(2)家长重视程度不够。老师是学校儿童文学的带领者,家长就是儿童文学素质培养的监督者。家长作为监督者,不只要监督孩子的学习成绩,还要对小学教师的教学进行监督。想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孩子的儿童文学素养,家长要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有效的建议,只有家长足够重视,学校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才能够更加重视。

2.缺乏阅读时间

小学的教学中,语文课虽然为主要的科目,但是时间并没有很多,而且在语文课堂上主要教师主要还是要进行课本知识的讲解,在儿童文学知识的讲解上,除了课本中的一些课文,数量还是非常少。在课余时间的使用上,能够为小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阅读时间也很少。

3.图书选择缺乏甄别力

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上,关于儿童文学的文章都是经过了仔细的筛选,最终才被编入小学课本之中,这样的课文都具有非常好的教育意义。但是除此之外,小学教师和家长可能会为孩子买入一些能够提升儿童文学素养的书籍,但是在书籍的挑选上不够注意,一些书籍的内容和思想并不适于小学生阅读,对儿童文学素养的提升反而起到了阻碍的作用。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对策探究

1.重视儿童文学增加阅读时间

想要从根本上提升小学生的儿童文学素养,首先在家长和教师的思想上就要对此充分重视起来,重视之后才能够进行一系列的措施使用。语文教学中儿童素养的提升要增加课堂上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解读时间,此外学校还可以设立一个专门的图书室和阅读时间,为学生儿童文学素养的提升提供充分的空间和时间。

2.做好图书甄别,提升儿童理解能力

学校的图书室设立之后,教师所购买的书籍应该由教师认真筛选,要选择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学书籍,还可以购买能够提升小学生理解能力的书籍,阅读这样的书籍对于小学生的儿童文学素养和其他方面都有很好的作用。家长选择书籍也应如此,选择真正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

3.提高教师素养

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儿童文学素养。教师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语文教师充分认识到自己对小学生儿童文学的重要作用,起到榜样的作用。还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解读文学作品,贴近孩子的思想,做好自身儿童文学素养的培养。

4.提升师生互动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单一的,缺乏互动的教学。要想真正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小学生的儿童文学素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用师生互动的形式,话剧或者小品、游戏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和老师产生良好的互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到儿童文学的学习乐趣,更加利于儿童文学的理解和学习。

三、结语

小学语文课堂上儿童文学的学习,在扩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能够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水平。作为语文教师,在充分认识到儿童文学重要性的同时,也要做好图书的甄别和自身素养的提升,寓教于乐,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儿童文学的学习氛围,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的学习。

篇(11)

在现在社会的发展中,我国教育机制也在不断改革,在此背景下新型的教学模式儿童文学应运而生,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儿童文学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从而可以直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一、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1.儿童文学的文体把握不足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文章的题材各种各样,一些授课教师并没有全面掌握相应儿童文体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对几种题材完全不一样的文章却用同一种教学方法进行讲解,使学生在接受知识时变得机械化。比如,在教师解析童话题材的文章时常常对文章中的内涵无法充分流露出来,而只是对文体中一些简单的比喻、虚幻等特点进行分析,忽略了文体真正蕴含的美感,失去了学习童话课文的虚幻性,使整篇文章学起来没有色彩,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2.儿童文学的美学把握不足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美的地方,儿童文学也不例外。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用单一的教学策略给学生灌输固定知识,应该让学生在学习文章的时候发现美,真正体会课文存在的美学特点,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情感。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如此,仍然有一些教师不能揣摩小学生的心理,而是用成人的思维进行讲解,文章中的美感没能表达出来,学生难以理解课文中蕴含的内容,甚至会导致学生失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3.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不高

小学语文对学生以后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启蒙作用,坚实的语文基础不仅可以直接提高语文成绩,还可以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对小学语文教师自身具备的文学素养有严格的要求。但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情况并不乐观,一些学校的语文任职教师没有教学经验,自身素质不高,对儿童文学方面的知识没有掌握透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较低的文化素养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对策

1.抓住儿童文学课文的文体特征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儿童文学文体的构成进行全面分析。儿童文学不仅包括儿歌、童话;还包括儿童寓言、儿童故事、儿童科学等题材。首先,作为教师,只有对这些文体系统的构成有了全面了解,才能进行精彩的讲解。其次,教师应对多种文体进行归纳总结,认识儿童文学题材的独特性,在形式、语言等方面表现出存在的差异。如,儿童科学与成人科学两者都是文化类文体,在事物的科学性上不谋而合,但是儿童科学对事物蕴含的科学真理要求更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各种现有资源体现出不同文体具有的特色,给学生做出醒目的示范。

2.抓住儿童文学课文的美学特质

儿童文学比更根本、更自然、更纯美,小学语文课文中不可缺少的就是美学特质,不仅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还有利于学生的生长发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表现出的神态、语言等行为动作,引领学生去感受课文的美感。如,学习《妈妈的爱》这篇课文时,在“夏夜打扇”“雨中送伞”这几个具有生活情趣的短句中,教师应根据儿童天真的心理去思考、去解析,激发学生感受课文中的儿童情感,把学生引领到“情景交融”的氛围中。

3.提高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使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发展,教师作为学生思维发展的引领者,必须不断完善自身的文学素养。一方面要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儿童文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也应对儿童文学的审美、认知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掌握,并对不同的题材采用不同的艺术手法进行表达。学会揣摩儿童心理,站在儿童的立场思考问题,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综上所述,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的结合,应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积极采取明确具体的教学模式开展儿童文学教学,增强课堂的互动性,调动学生对课文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小学语文教学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