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谈谈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大全11篇

时间:2023-12-19 11:25:1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谈谈对生命意义的理解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谈谈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篇(1)

语文课程是我国教育最重要的内容,其中蕴含着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与生命的传承息息相关。与此同时,语文学科的性质和意义也决定了中职诗歌鉴赏课程必须要渗透生命教育。在九年义务教学基础的引导下,中职生的思想素质已经有了全面的提高。语文课程又是人本知识,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内容,尤其是诗歌内容渗透着丰富的含义,能够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意义。它还可以通过对生命价值的渗透,帮助学生感悟人生调动对生活的热情,充分展示生命的个性,在人格上获得发展。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渗透生命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十分必要,是回归语文文字本身的关键。

二、在中职诗歌鉴赏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科学方法

最好的教育是不着痕迹的教学,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涵养的教育。在中职诗歌鉴赏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就是在逐步强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原则,开展科学的教学方法。

(一)依托教材文本,唤醒学生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的培养是生命教育的起点,是个体在生命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生命的认识和观点。在中职诗歌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和体验,挖掘教材中的文本知识,依托生命教育资源来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完整的生命意识。中职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丰富,受到外界的影响,很容易造成学生对诗歌知识了解的差异性,教师必须要以教材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材内容整合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主题系列”,通过平时的教学,有意识地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这样,教学中以生命教育为话题的教学将变得更为系统,也能更深入地挖掘文本中所蕴含的生命价值。例如,《长歌行》一诗描绘了积极向上、努力奋发的进取思想,教师要在其中渗透生命教育,帮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真正价值。

(二)提高教师素养,尊重学生生命价值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导者,其素质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中职诗歌鉴赏教学的水平与教师的能力密切相关,教师一定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价值,能够挖掘学生内心深处对语文学科和生命的崇敬之情。对此,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的素质修为,提高自己的素质修养,在教学中坚守真、善等美德,将教学与生命结合起来。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心怀生命,对学生负责,将学生看做亲人,采用全新的理念鼓舞学生,在教学中孕育人文情怀,尊重学生的生命意义

(三)深入课堂教育,引导学生尊重生命

中职生已经具有自身的价值观,对生命也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带领学生感知生命、体会生命,把教材内容与生命内涵集中在一起,运用诗歌中的积极精神彰显优美的语言,利用富有感情的教育,升华学生对生命的认知,体味生命的价值。例如,在讲解诗歌《兵车行》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诗歌中的语句入手,让他们体味到其中蕴含的生命价值,将“爷娘妻子走相送”“边庭流血成海水”包含的对生命的惋惜讲解出来,让学生体会到诗歌中蕴藏的生命内涵。

(四)拓展延伸阅读,开阔学生思想眼界

中国诗歌博大精深,蕴含的意境悠远而又富有内涵,中职诗歌鉴赏教学要从深层次内涵入手,抓住教学的关键点,不断扩充学生的眼界和思路,有意识地补充加入新的知识点,将生命教育蕴含到生活之中。另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学习古代的诗歌,感受其中蕴含的生命价值,从而打开视野,开阔眼界,充实自我。

篇(2)

1.强化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主要是指一个个体对生命存在的一种自觉的意识,是对人的存在价值的一种审视。具体到语文课的教学中生命意识的教育,其实质就是一种使学生具有优良的品格、聪颖的悟性、丰富的情感以及敏锐的感觉的教育。新课标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作了明确的表述:认为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即指语文学科是运用母语文字的工具;人文性则是指以人为本,重视人的生命。因此,在小学语文中应渗透、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感受生命的韵律,体会生命带来的感动和快乐,让学生珍视生命,热爱生命,眷恋生命。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命意识教育缺失的原因反观我国目前的小学语文教育,对于生命意识的培养十分匮乏。总的来讲,主要是由于应试教育和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造成的。首先,很多学校的语文教学仍旧追求升学率、追求统考的分数和学校的排名,这种应试教育带来的后果就是让学生过早地接触到社会,使得学生过度地追求分数。当成绩达不到家长或学校的要求时,学生觉得对自己的目标没有了希望和把握,学生的精神家园失去了意义。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在不断的发展,科学技术在不断的进步,物质生活条件在大大的改善,但是很多人的精神生活极其匮乏,最终使生命变得苍白。还有,生命的冲动、激荡、困顿、觉醒,所有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都投射在个体的语言之中。"言语的生命状态就是人的直接现实与存在方式,一个语言形式就是一个生命形式,它表征着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精神的投射、心灵的律动、情感的宣露,是一个生命本相的展现。所以,语言即人,只有在语言里,人的内在生命才找到了它的完整、透彻而且客观的理解的表现"。教师要将对语言的关注纳入到个体生命体验的范围内,因为语言本身积淀了人类的生命感受。教师要对汉字本身所积淀的生命意识进行复现,使它们能够涌现出原始的生命意象来,这样,书中的文字已经可以走出纸面而进入我们的心灵。我们知道,早期的隐喻意象几乎都是从自身出发的。例如,汉语中的"首",本义是"人的头",此后以引申和联想具有了更多的义项,如"第一"、"最高的"、"首领"、"首先"等等。人类通过这套最基本的隐喻意象系统把自己的身体与大自然联系在一起。这样也就把"身外"的世界同化到自我的结构和感觉之中。这在当初就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

2.进行阅读教学

我们的课文篇篇都是文字隽永、文质兼美的佳文,有描写大自然旖旎风光的。面对蕴涵丰富的课文,我们要善于挖掘文章的内涵,筛选适合进行生命教育的内容。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正是爱与信念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在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经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他的同学。在歌颂伟大父爱的同时,我们更深一层地看到了:正是因为爱和信念才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儿子和他的同伴,14条鲜活的生命在挖掘了38小时后终于获救。教学中我向学生提问:是什么让孩子能在废墟中活了下来?学生纷纷发言:是他顽强的毅力,是父亲给予他希望……从这个故事中让学生体会到,有自信、有毅力的人就能在死神面前活下来。它交给学生的不仅是爱,更多的是对生命的珍爱,对生命的认可。

3.唤醒超越意识

生命具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去超越生命本身的能力,人的生命就是一个不断去创造和发展的过程。

语文教育对精神潜能唯一可做的就是"唤醒"。唤醒学生的超越意识,培养学生对生命存在奥秘的敬畏之心,去追问生活的合理性,追求人生的意义,追寻生命的价值,使自己的生命意识觉醒,在对有限生命的超越过程中进入到无限的精神境界。

在学生接触了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后,笔者就引导一起赏读《我与地坛》,这是一超越生命的典型文本。《我与地坛》是史铁生在残疾十五年后对个人人生道路和精神探索的结晶,文中充满了作者在横遭命运劫难后对命运深沉、冷静的哲理思考。作者在宁静的古园里,苦苦思索了几年后,终于明白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残疾的"我"实现了对死的超越。

史铁生不仅能够正视自身的残疾,也摆脱了残缺的命运必然带来的怨恨,并且由此引发对于宇宙人生的探索兴趣。他以自己的病痛体验作为拷问自我与人类灵魂的契机,把对宇宙人生的终极关怀确立为自己的信念,使之成为他在精神世界里安身立命的支柱,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超越。

4.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

篇(3)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0002-02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周国平在《尊重生命》中有一句经典的名言:“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他告诉人们,生命不但是珍贵的,而且是神圣的,每个人不仅要尊重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更要以善良之心来关爱和尊重他人的生命。近年来大学生自杀、杀人事件屡见不鲜,其根源在于没有意识到生命的宝贵和生存的价值。可见,唤起大学生对生命的重视和对生命价值的认同迫在眉睫,而对医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护人员,其生命责任意识更为重大,直接关系到他人的生命健康。加强医学生生命意识的教育,不仅在于提高学生自身个体的生命意识,更重要的是培育医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感,激发医学生热爱、奉献医学事业的敬业精神。

大学语文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因素,在医学生生命意识的培育中肩负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人在教学中针对当前医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现实状况,在教学过程中抓好进行生命教育的契机,引导学生了解生命、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欣赏生命,提升生命的价值。

一、帮助医学生树立敬畏生命的意识

医学生生命观教育要让大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尊贵和神圣,帮助他们树立敬畏生命的意识。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要努力地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如孔子提出“天地之性,人为贵”,认为天地之间万物生灵,以人最为珍贵,表达了生命至上的情怀。法国思想家史怀泽的《敬畏生命》写道:“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他认为不仅对人的生命,而且对一切生物和动物的生命,都必须保持敬畏的态度。在学习该课文时,本人围绕“为什么要敬畏生命?怎样才能做到敬畏生命?”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层理解尊重他人及其他生物生命的重要性,使学生深刻意识到敬畏一切生命形式,是对生命的高度负责,对一切生命负责也就是对自己负责,如果没有对所有生命的尊重,人对自己的尊重也就得不到保障。再联系到当今大学生漠视生命及人类为金钱利益伤害和毁灭动植物生命的社会现象,并让学生反思这些毁灭生命的恶的事件,使医学生懂得敬畏生命,并自觉形成强烈拯救生命的使命感,从而学会尊重个体生命和挽救每条生命。只有对生命怀有一种敬畏之情,才能心怀仁术,克服困难,平等对待每一位患者。

二、教会学生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生命存在是社会活动的基础,没有生命一切都无从谈起。只有热爱自己生命的人,才懂得对他人生命的热爱。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是医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从事医疗事业的基础和前提。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巨大的生命的教育资源,教材中很多作者本身就是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典范。如司马迁、杜甫、苏轼、曹雪芹、史铁生等能在逆境中顽强拼搏,在苦难中保持坚韧,在困境中不屈不挠,勇敢地面对人生,让自己的生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本人在讲课时先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这些人物的人生经历,然后在课堂上设计一些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如在教学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时,在课前一周就让学生查阅司马迁的有关资料,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司马迁在面临人生灾难时,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奋斗历程。然后围绕问题进行讨论,老师适当启发、引导,如“在巨大耻辱面前,司马迁几此想了此残生,到底是什么使他打消了这个念头?“如何看待司马迁遭受宫刑的奇耻大辱后而选择了隐忍苟活?”“学习了课文之后,你认为司马迁的生命历程还是‘残生’吗?”在交流讨论中使学生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让学生真正领悟到什么才是“有价值的生命”。让学生明白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挫折、苦难,不应该自暴自弃,更应该懂得怎样去求生存,谋发展。司马迁的遭遇和成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相反,大学语文还有一些作者,如屈原、顾城、海子、川端康成、海明威等面对生活的坎儿而选择了死。在教授这些作家作品时,通常应用比较法,找出其共性,分析他们放弃生命的原因。然后再和司马迁这类人物进行比较,启发学生要认识生命本质,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关爱生命,学会坚韧地生存。使学生明白一个道理:无论何种原因,自杀终是不当的,自杀其实是一种懦弱,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教学中通过情感渗透帮助医学生树立“挽救生命、呵护健康、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的职业理念。

医学生只有成为充分理解和把握自我生命的人,才会对他人的生命负责,只有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才会用对待自己生命的态度去面对患者的生命,学会珍惜自我及他人生命的存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形成尊重生命、善待他人的习惯

尊重生命意味着不仅要尊重、善待自己的生命,也必须要尊重、善待他人的生命。尊重他人生命一定要有同情心,这是医学生应该具备的情感基础。本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注意挖掘教材情感因素,培养学生善良、仁慈的情感品质,让学生从内心树立“仁爱”的思想,使这种“仁爱”形成一种自觉意识。如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归有光的《项脊轩志》等都是句句凝情、字字滴泪的感人肺腑之作。教学时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人伦温情:祖孙情、家族情、夫妻情等,让学生体会字里行间作者对亲人的拳拳之心、眷眷之情,学习作者心系家庭、关爱亲人、关心他人的爱心和责任,培养医学生的博爱胸怀、仁爱之情。这类作品情真意切,在课堂上,教师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心灵受到感化,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理解生命成长过程的艰辛和不易,在亲情的感悟中体会生命的厚重,从而培养学生珍重生命,善待生命。医学生将来从事的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只有让尊重生命、善待生命成为一种习惯,他们才会从内心自觉形成一种拯救生命的使命感,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全力去救治生命。

四、超越人生困境,提升生命价值

生活中挫折是难免的,面对人生困境,该如何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呢?许多医学生怀着“白衣天使”的美好梦想走进大学校园,当理想与现实脱轨的时候,便无所适从,有些学生在繁重的学业和激烈的竞争中不堪重负,甚至放弃生命。因此,培养医学生坚强的品格、顽强的精神、坚韧的意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语文中许多文人命运多舛,经历各种磨难,或政治上、或生活上、或肉体上,但最终他们超越了困境,寻找到了生命的价值。如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在田园中得到了快乐,在内心中找到了安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饮酒》)。要让生命得以超脱与升华,就要到自己的内心里寻找自由。当李白理想受挫,政治道路遭遇艰难时,他仍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刘禹锡虽悲叹人世沧桑,但相当达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他们面对困难,不抛弃、不放弃的积极乐观精神对大学生是一种极大地激励。

另外学习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赤壁赋》等时,本人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诗人是如何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和乐趣的。他们如何使自己的精神获得了超越的自由?并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取向,借此促使学生热爱人生,超越自我。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个体只有摆脱世俗功利的束缚,超越现实名利的诱惑,才能获得身心的自由;只有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活观和价值观,才能在困境中找寻到生命的意义,才能真正珍爱生命、欣赏生命,实现生命的超越。

总之,对医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客观要求。大学语文对医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自觉地渗透生命教育,帮助医学生感受人生价值,探索生命的意义,引领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生命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参考文献:

篇(4)

生死观教育的兴起是现代人反思生存的必然产物,其始于欧美地区20世纪60年代,在70年代得以普及。而我国高校中对大学生的生死观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关于生死观教育的概念,有学者把它界定为:所谓生死观教育,即是通过生与死的连接,建立起生与死之间的内在张力,揭示死亡的本质与意义,建立生命与死亡的神圣性与生命的尊严,引导受教育者由死观生、向死而生、提高生命与死亡的品质,从而推动完美人格的形成。生死观教育的目标具体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其一,解除死亡的神秘性。让学生以科学的眼光去透析死亡,真正了解死亡的本质与意义,了解与死亡相关的哲学、文学、历史、文化科学知识,坦然面对死亡,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其二,赋予生命神圣性。通过揭示生与死的必然联系,使人懂得关爱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并真正意识到人应该有尊严地活着并有尊严地死去。其三,培养学生关心人类命运的生命情怀以及服务社会的能力。追求生命价值并不断创造生命的意义,其终极关怀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正确地看待人生中的诸多问题,从而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以至能主动地追求生命价值并不断创造生命的意义。从生死的关系以及我国生死文化来看,要真正实现其终极关怀,目前应更多地在关注死亡的话题上对学生进行生死观教育。

从追问死亡中领悟生命

生与死代表着生命过程的两极。生的意义首先就是努力地活着,而努力活着的过程就是一种精神成长的过程,是在不断地追求生命的存在价值、创造生存的意义。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就在于人对其生命意义的精神性追求。生命只有在不断地追求人生价值和生活的意义中,才会显得充实、美丽。

有生必有死,这本是任何生命现象存在的自然规律,人的生命现象也不例外。老子在论生死时说“出生入死”,即是说,生命现象从一开始就是生死相伴的,在出世而生的时候就向着入地而死的方向发展。海德格尔也认为死在基本本体论意义上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

对于死之于生的意义,周国平曾说:“没有死,就没有爱和激情,没有冒险和悲剧,没有欢乐和痛苦,没有生命的魅力。总之,没有死,就没有了生的意义。”海德格尔也主张人必须在活着的时候“先行到死”,只有预先领会到死,在有生之年对生活的各种可能性进行认真的领会与选择,才能从各种可能性中解放出来,不错失良机,不吃后悔药,不使危险的因素威胁到自己存在的可能性。死亡就像一面镜子,从死亡的镜中看到生命的有限性、生命的历程和生命的美好。因此,死亡具有深刻的生命意义。死亡使人的生存时间成为最稀缺的东西,使生命具有了最宝贵的价值。以死观生,人更能充分地领悟和把握人生的价值,更加珍惜生命的价值,促使自己在有限的一生中创造尽可能多的价值,让自己创造的价值滋润生命历程中的每一段时间。正如海德格尔所说的那样:“只有死亡概念才可以把此在之存在的本真性与整体性从生存论上带到明处。”雅斯贝尔斯也指出: “哲学信仰把死亡当作一种一直渗透到当前现在里来的努力”,这种信仰要求我紧紧地把握“当前现在”,促使“我按照超越存在的尺度永不停歇地从事实践,从而使当前现在对我来说更为鲜明”。 一个人认真思考过死亡,就好像是把人生的边界勘察了一番,看到了人生的全景和界限,也只有在真正开始思考死亡的时候,他才能体验到生命及其意义。

高校对大学生的生死观教育之可能切入点

当代大学生中因缺乏对生活压力与挫折的承受能力乃至以自杀、吸毒、暴力等问题屡见不鲜,面对“人生是什么”“人究竟为什么活着、怎样才能活得更有意义”“人应该怎样度过一生”等问题,大学生感到困扰重重,普遍缺乏对生命的科学的、系统的、理性的认识;在人生追求层面上,更多的人由于缺乏对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深层理解,片面追求感官快乐,缺乏一种对生命内涵的深度追求。

我们的教育虽然从小学至大学一直强调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长期以来却没有把学生引入到生命领域的探寻和思索中去。种种迹象表明,如果不对在校大学生实施教育的引导,便极难达到培养一代新人的目的。基于此,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切入,谈谈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生死观教育。

1.引导大学生对死亡的深层理解

中国历来有“未知生,焉知死”的生死观传统,而随着人类理性觉醒程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正视“人固有一死”的客观事实。大学生都不可避免地见证、旁观或经历过生与死,但大学生对于这样一些问题仍然感到困扰,诸如:“什么是死? 死意味着什么? 生命为什么有死?人应该怎样对待死亡?面对死亡是恐惧、疑虑,还是积极乐观面对?”他们对死亡已不再陌生,缺乏的是对死亡意义的深层理解。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死亡教育或在大学生中谈论死亡而不是回避已成为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海德格尔认为,只有认真面对死,把死当作自己本己存在的可能性,才能把握自己本真存在的方式,以自己本真存在的可能性展开和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高校生死观教育要以死亡为切入点,扎根于生命。就我国教育的现状,在进行生死观教育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应正面地、理性地进行死亡的教育;二是确立正确的生死观,教育学生拥有生死智慧,而不是一味地倡导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由此而产生对死亡的“蔑视”;三是面对社会媒体所揭示的各种死亡现象,尤其是影视片中凶杀暴力等残害生命的现象应作出积极的反应;四是对学生中发生的自杀、杀人、死亡等事件,尤其是在学生中存在的自杀想法,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应有的引导。

另外,对生与死的深层理解应该涵盖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痛苦和苦难是生命的一部分,应培养大学生的苦难、死亡意识。要创造一定的逆境,磨练学生的意志,使他们体会生命的艰辛;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引导他们对人和事理解、宽容,提高他们对外界环境的各种压力和打击的耐挫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更好地与社会融合。

2.追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探寻心理深层的精神世界

生命价值(value of life)是指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完整的人的生命价值。判断生命价值的依据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生命本身的质量,即内在价值;二是某一生命对他人、社会的意义,即生命的外在价值。增强学生的生命力和对生命质量追求的意识。

人不同于动物,就在于人活着是有意义的。在生命意义的问题上,海德格尔认为应当追问存在本身的意义,“人就是一种领会着存在的在者”。我国著名学者周国平认为人生意义有两个内涵:一是幸福,如果一个人活得很幸福,可以说他活得是比较有意义的。另一个内涵是德性,即道德和信仰,这是人生的神圣意义。人对意义的追求是个无限的过程,一个意义终结另一个意义又会出现,人生命的历程就是意义追求的历程。崇高、美善的意义可以使生命活得更丰富、更有内涵、更精彩。因此,高校应该引导学生去主动认识和追求真、善、美的意义,使他们在意义体验、追求中肯定自我、完善自我,不断去提升生命质量,实现人生社会价值和自我意义的融合。

3.培养大学生生命责任意识

生命是一种责任,承担和履行这种责任的过程,就是探索生命价值的过程。大学生对生命的漠视,自杀、杀他等行为其实就是缺乏一种对自己、对他人生命的责任感。在对大学生生命责任意识的培养上,高校应让学生首先自我肯定,忠实于自己,为自己的生命负责,并真诚地立足于自己的生命去寻求人生的意义。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这是一个人最起码的责任心。只有对自己人生负责的人,才可能对其他人、其他事情负责,才会珍惜生命。应让学生知道生命是有尊严的,要善待自己的生命,并且由此推己及人,善待一切生命。另一方面,高校还应教育学生在尊重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要让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有拥有自己生命的权利,尊重他人的生命权才能保证自己生命权利的完整性。

4.培养大学生的生命信仰

篇(5)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073-01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提出了以人为本为的教育思想,生命意识日渐凸现。生命的和谐、健康和全面发展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和境界,未来的社会需要身心健康、人格和谐、较强的自主发展能力和创造精神的人,这样也才能为他们的终身幸福、实现其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奠定基础。

生命教育是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 (J. Donald Walters) 于1968年首次提出,此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生命教育是现代教育不可遗漏的一环,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未来公民的需要。在农村中学开展行之有效的生命教育,生物学科具有独特的优势,生物学教师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谈谈笔者在这方面的尝试。

一、生命意识教育

生命是生命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生命意识教育也就是珍惜生命的教育,因为只有当生命存在时,才能谈到生命的发展和生命质量的提升。生命意识教育包括生命价值教育、生活态度教育和生命主体性教育。

1、生命价值教育。生物学中的生命教育不只是生理、心理的教育,还是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教育。教师应利用生物学中的相关内容, 学习生命活动的相关知识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在认识生命美好的基础上能以审美的态度欣赏生命之美,学会尊重生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人生观;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规划自己美好的人生,增加教育的深度与广度,并建立起对生命的责任意识。

2、生活态度教育。在现用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大量的关于健康方面的知识,例如新陈代谢章节中介绍了与健康密切相关的疾病,在生命活动的调节章节中介绍了内分泌疾病,在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章节中介绍了免疫疾病,在遗传和变异章节中介绍了遗传病,教师可通过讲解这些疾病,使学生正确认识这些疾病的特征、病因,知道如何预防这些疾病,使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

3、生命主体性教育。任何生命都经历孕育、生长、衰老和死亡的过程。现用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关于生殖发育知识的介绍,例如教材中介绍了被子植物的繁殖、青蛙的繁殖、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从个体生命的角度,知晓生命的发生、发展以至最后的消亡的过程,从宏观上认识个体生命的价值,进而能从信仰的层面看待死亡,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从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的学习中,帮助学生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群我关系的重要性。

二、生存能力的培养

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主流意识中,人们最大期待是孩子将来能成就一番大事业,而这种意识在农村父母的头脑中更加浓厚,他们希望孩子将来能离开农村,走进城市,成就一番大事业,这种轻生存、重发展的结果就是更多的孩子生存能力差。在农村中学,对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卫生保健能力培养。卫生保健能力培养包括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养学生对待疾病的正确防治意识和技能,以及相应的社会责任感。在现用高中生物教材的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章节中详细介绍了艾滋病的发病原理、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借此内容可以开展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 使学生正视艾滋病,尊重艾滋病人和病毒携带者,远离“黄”、“毒”。

2、安全防范能力培养。因生活环境的特点,农村中学生可能会面临更多的灾害与困难。在农村,造成学生意外伤亡的伤害主要有:卫生、中毒、交通事故、触电、溺水、烧伤、窒息等。现用高中生物教材中关于人身安全教育的内容并不多,但这部分内容可通过实验教学进行很好的补充,在实验教学中教会学生必要的各类安全知识,如药品安全、用电安全、防火安全和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方法等等,并把这些安全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学会关爱、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3、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对于生物课程来说,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学习行为和脑科学的基础知识,学习科学用脑。其次,高中学生的性生理渐趋成熟,性心理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常因一些正常的生理或心理变化而困惑,通过青春期教育帮助他们正确看待这些变化,消除烦恼,顺利成长,并可以借此开展青春期两性关系情感问题探讨,知道每个人在婚姻、家庭中应担负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篇(6)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就是将生命教育的内容融入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用课文中的案例教学使其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思想政治课中渗透对学生的生命关怀,贯彻生命教育的方式方法,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危机自救意识,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因此,我们善于挖掘教材中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并其融于课堂教学之中,从而使学生能积极地理解生命意义和价值。所谓的案例分析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形成能力,发展智力而以典型事例说明,解释教材内容,启发诱导学生理解教材内容的教学行为方式。在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今天,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适应新教材的变化,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达到帮助教师教学和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而案例分析教学模式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下面就结合初中政治课的案例教学法谈谈生命教育的尝试。

一、明确政治课中的生命教育意义

现在的中学生心智不够健全,对生命缺少敬畏之情,现状堪忧。在物质生活日渐宽裕的今天,家长不舍得再让孩子们吃自己过去所吃过的苦了。家长不仅尽可能地给学生宽裕的物质享受,而且对孩子舍不得打骂和教训、这成了一个社会普遍心理,说服教育和鼓励教育更是乘风而行,以至于连批评也都成了受到批判的教育方式。缺少批评和指正使孩子们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任性施为,从不考虑他人的感受。而且,顺风顺水的成长环境使他们缺少面对挫折和打击的心理承受能力。受到打击后又不能理智地思考和分析,偶然负气就一时冲动走向自杀的边缘。中学生在内心深处,也迎来了一个寂寞的青春,他们开始觉得不被父母理解,开始觉得老师所说的高高在上脱离现实。青春不仅是躁动的,还是寂寞和孤独的。他们需要有人引导他们认识世界,认识人生,认识生命。但是,目前的思想政治课对学生们来说有隔靴搔痒之感。从社会到老师,都担任的是教知识以获得高分的职责,很少有人注意到对学生心理成长的教育,也很少有人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这往往是某些问题难以得到合理解决的共同障碍。所以,对中学生通过政治课的教学对他们进行生命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意义是重大的。

二、在政治课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生命教育的理念。在初中思想品德渗透生命教育首先要教育学生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其次要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关爱、学会宽容、学会共同生活。生命的存在只有在相互关爱中才有可能,也只有在爱他人中,自己的生命才能获得真正提升。还要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逆境教育、死亡教育。创造一定的逆境,磨练学生的意志,从而更能欣赏生命、珍惜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和质量。比如在讲《珍爱生命》时,我用事例:事例:在非洲草原的旱季来临时,即将干涸的小河里有一条小鱼,为了求生,它努力挣扎希望到临近的水源中,对人而言这个距离虽然近在咫尺,但对小鱼而言却需费尽所有力气,并随时要经受蚂蚁的袭击。小鱼最终跳到了清凉的河水里。通过此课的教学,让学生体会生命的可贵,从而真爱生命,热爱生活。教学重点:通过对生命的感受,体会到我们应该真爱生命,因为生命是顽强的,同时也是脆弱的。

篇(7)

1.正视教学阻隔,追求对生命意义的关怀。“教学阻隔主要指教学中任何双方或双方以上的隔膜或差距,或一切难以融合不易接触或不便交流的现象。”具体说,教材中文本展现的事、情、理都刻着那个年代的烙印,沧海桑田,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在变,情感、道德、审美观、价值观也都发生巨变,陈年往事的确让初中学生难以想象。例如《孤独之旅》,杜小康的痛苦与煎熬是属于那个年代的,温饱是人们首先要解决的,孩子从小就要为家庭分担责任。比较当下衣食无忧的初中生,杜小康的年龄和他的生活显然不相称。学生与文本间隔着一道坎,理解作品也就浮于表象,甚至模式化。这样的阻隔是客观存在的,教学中必须正视它,必须架起学生的生活与文本承载的价值间的桥梁。

对此,有些教师在创设生活情境时,为展现自己的博识,或者害怕学生无话可讲或理解错误,就避而不谈,或硬生生地从现实生活中找例子来印证作品。如教学《孤独之旅》中,教师为完成教学,就直接掠过学生,宣教作品的主题,或者介绍我国贫困山区,孩子打小就从事喂猪、放牛、捡柴等等常规劳动,而上学是次要的。课堂上,学生只管记下主题,听下故事。这看似联系生活,事实上故事还是那么遥远。结果学生们碰到类似阻隔,理解起来就模式化,甚至疲于思考。课堂活力被权威消弭殆尽,课堂生活化的品性也丧失了。

课堂生活化的品性正如叶澜所说,“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课堂教学对于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从这个意义看,语文课堂生活化追求的是激发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理解与把握生命的意义,引导学生的个性和生命彰显美的价值。因而,教学阻隔并非不可逾越。教材中的文本能够广为流传,其真正的价值就在于它所传达的经验,这些经验彰显的关乎成长、生命的意义依然是今天的学生不可或缺的。《孤独之旅》凝聚了人的成长过程中难以回避的孤独,这和学生的成长生活是重叠的。现在的学生,是伴随着与父母,与朋友间的一些矛盾隔阂成长的,在矛盾隔阂不能融解时就注定自己与孤独结伴而行。学生能够从关注生命的意义去联系生活,也就已经重新审视自己的成长,也就真正与文本交流了。显而易见,那种排除异己的生活情境的创设,有的脱离学生的生活,产生新的阻隔,有的忽视学生的生活,消解了课堂的生成性,有的机械的联系生活,扭曲了文本所蕴含的经验价值,都是一种实现教师权威的手段。真正的课堂生活化正视阻隔的存在,但不因此遮蔽了对教学本质的追求,对生命意义的关怀。

2.正视学生生活,追求对生活意义的理解。教授《我的第一本书》,学生沉浸在充满童趣的情境中,侃侃而谈,有的说,“史承汉”就是小时候的自己,把钱撕成两半给小伙伴证明是有福同享的好朋友;有的说,作者在上课时让自家的狗叫唤,就好像上课时某个同学发出怪声,同学们起哄一样;有的说,上课时曾经用镜子反射阳光在黑板上,或某同学脸上等等。教师兴奋,觉得学生侃侃而谈,具有了生活化气息。寻找童趣,即使学习困难的学生也有经验,这样的课堂看似自我的生活和作品对接了,其实是学生给自己的所谓童趣生活找到了“法律”依据。殊不知,分钱、教狗等事情,透露出当时贫困生活境遇中弥足珍贵的醇厚的友情、乡情。那点乐趣令人铭记,缘于它是苦难中的一丝温暖。也就是作者“从荒寒的大自然间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理解文学作品,是通过了解作者和社会背景,剖析人物来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丰富学生对社会人生的认识,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这种蜻蜓点水般地理解作品,流于课堂教学外壳的完美,抛弃了作品真正要传达的对生活的思考和真正的审美体验,让课堂教学这一生命的实践过程在言语层面搁浅。

课堂教学是一种生命的实践过程,语文课堂生活化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通过平等对话交流去真正理解生活的实践过程,它不仅仅是认知生活,更应该是演绎生活的意义。这就决定语文课堂生活化,第一层面的要求是学生理解文本所展现的生活,第二层面是学生联系生活加深理解感悟生活的意义,第三层面是运用习得正确理解自己的生活。事实上,社会是一个万花筒,学生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但他们的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有限,导致理解社会生活如走马观花。因此,教师必须明确,语文课堂生活化就要正视学生的生活现实,引导学生通过对已有的知识技能进行整合、变通,去获取新的知识经验,真正理解当下的生活。学生在应用知识中自然地进行衍生、发展、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二、实现语文课堂生活化的策略

1.精心预设生活情境。语文课堂生活化着眼于生命的实践过程,本身具有目的性和生成性。教师要驾驭课堂必然要预设生活情境,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准确联系生活理解文本。

第一要抓点。点就是文本与生活实践的最有价值的共鸣点。实践中既要挖掘文本的生活,又要尊重学生的生活差异,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筛选出共鸣点,预设各种可能性生活情境,尽可能使学生自觉地在生活中理解文本,用文本理解生活。如《羚羊木雕》,对人物的鉴赏,学生很容易理解为父母重财轻义,不理解儿童心理,会在生活中找到许多父母的“苛政”,这样对课文有了一定的把握。但抓住“该不该要回羚羊”这一点,学生会碰到的生活困难,组织学生联系自己日常生活中进行分组辩论,不仅深入挖掘文本中人物的内心,理解了父母和“我”的两难处境,而且在辩论中进行了说话训练,并引导学生理解了真正的朋友。

第二要破阻。教学阻隔也是教学难点,预设中要着重分析,提炼出生命意义,再以当下生活为参照去理解文本,锤炼出与文本一脉相承或衍生的生活情境,那么,教学阻隔将变得具体形象。如《老王》,大背景刚解放到的岁月对于学生可以说是“古代史”,老王和杨绛一家的不幸遭遇就像一部情节曲折的小说,他们之间的情感和作者的愧怍之情更让学生不解。突破这一难点纯粹靠介绍关于的点滴知识是捉襟见肘的,因为作者之所以对老王感到愧疚,是因为她意识到自己没有用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弱者和不幸者,这正是作者人人平等观和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预设中完全可以联系生活,让学生谈谈环卫工人的生活现状,贴近了生活,生活和文本融为一体,文本中的尊重人、关心人、同情人的精神深深刻在学生的心中。

第三要自主。预设中要善待学生的差异,既要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思考,去发现总结,采取生生互补,师生互补,使得学生不足之处得以改正提高,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郭初阳教学《愚公移山》中的环节,愚公反问智叟“何苦而不平”,这个时候,智叟可以说一番话;文章的结尾“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的时候,智叟还是站出来,再来说一番话。课堂上,学生从血缘的不断、理想的不变、造山运动、持续发展、山只是换了位置没有真正移除等方面分析,这句句是基于生活的积累认识迸发出的知识火花,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的生活给课堂平添了魅力。生活化的课堂是对话的课堂,教师包办情境,甚至压制学生联系生活,只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同时,学生的生活是有差异的,预设中不能只关注学生个体的生活,要立足文本,陈军认为“课文是教学之本,课堂活动都要聚焦课文,拓展的基点是课文,拓展的时空是课文”,教师预设中避免出现离开文本的你一言我一言的富营养化课堂。

2.营造原型生活情境。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语文课堂生活化就要再现文本的生活,营造富有情感色彩的场景或者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自我体验的实践实现知识习得,理解文本。

第一,就地取材,彰显思考生活。生活处处有语文,如各种报刊、广告词、宣传标语、春联、影视作品、自然现象和人际交往等等都是语文资源,语文课堂生活化就要通过体验社会生活,感受大自然,把习得的知识和技能在生活中得到巩固和应用。家庭让他们体验亲情,学校让他们享受友情,高山让他们明白进取,大海让他们豁然开朗……语文课堂生活化中课堂已不再囿于教室,社会就是课堂,自然界就是课堂。语文学习一定要植根于生活这块深厚肥沃的土壤里,就地取材,才能生机盎然。例如《端午的鸭蛋》教学中,引导学生调查本地的端午风俗,探讨风俗的价值;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布置学生收集春联、谚语、广告词,给报刊影视作品找茬;根据身边的自然现象,时事或校园班级的热点作为话题作文等等。这样的学习,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参与生活,在生活中积累知识,发展能力,理解生活的意义。

篇(8)

站在教育大背景下来看课堂,教室就不仅仅是一个场所,更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空间的过程,是生命相互润泽的过程。而这一切,只有生命在场才能发生。下面就能构建构建生命化的和谐课堂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和做法:

1. 构建生命化的课堂的意义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了素质教育,倡导一切以人为本,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人,事实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就是开展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生命教育是教育链条上一个不可缺失的环节。开展生命教育是教育的本质追求,是社会发展、学科发展、学生发展的需要,是时代对当代教育的呼唤。《生命教育》一书中明确提出了“教育并不只是训练能够谋得职业,或者从事知识上的追求,而是引导人们充分去体悟人生的意义;生命只是活着的一种历程,既然活着,就不妨活得好,让身、心、灵兼备的生命态度,成为未来教育的新元素。”但现代社会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给青少年带来了负面影响,导致部分学生道德观念模糊与道德自律能力下降。因此迫切需要培养青少年形成科学的生命观,进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2. 构建生命化的课堂的必要性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顺应时展的要求,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赋予了生命教育必要的人文关怀。在新课程标准中还鲜明的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这就要求所有任课教师都应当既教书,又育人,把教书育人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使生命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学科学习的同时获取珍惜生命、善待人生、积极进取的真谛。同时学科教学作为学生在校园里最常态的受教育的方式,更是实施生命教育不可缺少的主阵地,所以我校在去年开始实施的生命教育中,也将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作为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

3. 构建生命化的课堂的策略

3.1 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已经不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独白,而应该是师生、生生之间自然、智慧的交流和互动。没有互动,就没有教学。思维的激活、灵性的喷发,源于师生间思维的互动智慧火花的碰撞。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老师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地传经布道,而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教师的一言堂无形中剥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致使学生只能由教师牵着鼻子机械地循规蹈矩。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理当自觉完成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这教师角色的转变,在课堂上做好学生的引导者,改变传统的越俎代庖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发问。把学习的时空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教师要设法挖掘他们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尽情挥洒,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3.2 教学要体现“丰富的人文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语文教学要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而“丰富的人文内涵”就包含对生命意识的重视与对一切生存状态、生存环境、生命价值的思考与教育。语文教材中选录的许多文章都不同程度地含有对生命意识的体验与思考,处处蕴含着“生命情感的信息”。在教学中,教师要找准切入口,从文本中挖掘生命教育的素材,通过对文本的解读,使学生对“生命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怎样的生命才是有价值的”这三个问题产生正确地认识,帮助学生树立关爱生命、敬畏生命、呵护生命的意识,帮助学生形成对生命意义、生命价值的正确判断,从而使学生建构起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以此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1)体会生命的可贵,善待自己。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且还为了更多关爱他们的人们,因此,每个人都无权随意挥霍自己的生命,必须善待自己,演绎出生命的精彩。

(2)认识生命的价值,实现自我。人的生命还有一个社会化的属性,语文学科中的生命教育必须突出这一点,以此引导学生处理好个体与人类群体之间的关系,勇于担责、懂得付出、学会感恩、展现自我。显然,课文中相当丰富的生命教育素材是教师深化生命内涵的依据。 生命的价值在于学会感恩。朱自清的《背影》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关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无限感激之情;教学中,要让学生品味蕴含在字里行间的血浓于水的至爱亲情,要思考父母对他们的抚养,老师对他们的教育以及社会对他们的关爱,还要思考自己将如何报答这“三春晖”呢?

(3)尊重他人的存在,善待他人。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会与他人、与自然不可避免地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或冲突,因而作为有思想的、有人性的人,应该尊重任何生命的存在,包括动植物的存在,善待他人,而不是去伤害他们,甚至剥夺他们生活的权利。在语文教材中,有大量这类题材可供学生提取珍重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信息。

3.3 激发学生“生命化”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性化教学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和智慧,把学生看作是具有创造性的生命主体,并给予他们创造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眼、耳、手、口各个感官的参与,使学生可以有更多的途径、更多的机会体验成功始终保持学习的欲望和进取的心态。

生命化课堂,一切以生命为中心,一切为了生命的发展,为了生命和谐而完整、自由而充分、独特而富有创造性地发展。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我层次和境界,努力使崇高的师德风尚、深厚的专业素养、高超的教学艺术、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四者相得益彰,才能真正成为构建生命化课堂的主角。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教育研究,2002,(10)

篇(9)

一、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资源,提高学生对生命的认识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虽然没有专门的章节讲解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也没有独立的篇幅介绍生命教育的知识,但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在关注生命,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例如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对挫折问题的阐述,及时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挫折的双面性,指导他们调节和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面对挫折与压力,积极乐观地笑对生活。再如,苏教版教材中提到要把我国建设成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里的“和谐”不仅指集体、国家、社会方方面面的安定有序,也指成长中的社会个体尤其是青少年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因此,教师要改变以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侧重于知识记忆和理论讲解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优势,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命和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掘教材资源,提高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让阳光洒进每一个学生的心房。

二、充分利用节假日、时事热点,引导学生领悟生命的真谛

思想品德学科既然离不开社会现实、时事热点,那么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节假日,引导学生领悟生命的真正含义。比如在母亲节、父亲节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谈谈父母从孩子出生到长大成人过程中给予的生命恩情和倾情付出,一方面让他们认识到生命的伟大与神奇,另一方面,让他们受到感恩教育,从而更好地领悟生命的真谛。再如在“世界精神卫生日”“国际禁毒日”“世界艾滋病日”时,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专题讲座,教导他们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此外,结合时事,对初中生进行生命教育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时事具有很强的现实感,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将其与生命教育有效整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四川雅安地震中,发生了许多让人感动的事,出现了很多令我们难忘的人。年轻的武警战士们为了早日赶赴灾区,日夜兼程,为了避让群众车辆,坠落悬崖,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他们付出了宝贵的生命。生命诚可贵,但怎样的生命最有意义?活着仅仅是生命存在的状态,生命的真谛在于奉献,在于我为他人、社会、国家做了什么。通过学习时事,学生在思考、辨析中会对生命产生更深的感悟,这时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

三、融入社会生活实践,指导学生实现人生意义,体会生命价值

篇(10)

生命是什么?有人曰:生,即“无”中生“有”,就是创造,就是事物的存在;命,即过程,就是事物存在的期限。生命,就是一段有效的存在,一个无中生有后又复归于无的过程,具有不断自我更新、繁殖后代以及对外界产生反应的能力。何为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他是指以学生个体的自然生命为基础,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个体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进行完整的、人文的生命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意蕴、绽放生命的光彩、实现生命的辉煌。关注生命,培养生命意识,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本化教育的体现。因此,在今天的教学改革大潮中,加强青少年生命教育以及让青少年认识生命和珍惜生命是全社会乃至广大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作为新时期的中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着一个个鲜活单纯的生命,如何更好地开展生命教育?我们任重而道远。笔者认为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课堂上,以课堂为中心,文本为内容,适时渗透生命教育理念,加强对生命教育的认识,帮助孩子们从小开始探索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的可贵,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实现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从而让自己的生命与自然、社会、他人建立美好和谐的关系。

二、以阅读为载体,及时捕捉生命教育的契机

翻开我们的语文课本,篇篇都是文字隽永、文质兼美的佳文,有描写大自然旖旎风光的,有讴歌世间真情的,有阐发做人道理的……大多数文章都蕴含着丰富而深刻 的内涵,处处闪耀着生命的光环,都可以成为渗透生命教育的载体,但值得注意的是,语文教材毕竟不是专门的生命教育教材,语文教材的内容编排并不是以“生命教育”为体系来安排的,也不是每篇阅读课文都能直指生命话题。因此,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首先根据文本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阅读为载体,深挖文本,及时捕捉生命教育的契机,有效对教材中的生命资源进行巧妙利用,帮助学生感悟生命的美好、珍贵,感受生活的多彩、多姿,激发他们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让他们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有意挖掘,巧妙引导 ,面对蕴涵着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学科,我们要善于挖掘文章内涵,筛选适合进行生命教育的内容,让栽下的这棵梧桐树,成为学生生命教育中的一方绿意盎然的圣地。 如学完《秋天的怀念》后,我有意挖掘这样一个话题:“学到这儿,你想对史铁生说些什么?”和学生进行生命的对话。有生说:“你是个不幸的孩子,但生命是可贵的,应该珍惜,幸亏你及时明白了母亲的用意,走出了生命的阴暗。”也有的说:“你应该心胸开阔,珍惜生命!” 听了学生的忠告,我又趁热打铁,让他们谈谈怎样珍爱生命。学生联系实际,有的就“骑车逞能”来说,有的从“赶时间不吃早点”来讲,有个学生是这样说的:“原来,我做了不好的事,父母就要责骂我。当时我真恨他们。现在想想,他们是为我好,是让我的生命活得有价值。所以,我要改掉自己的毛病,以此感谢父母对我生命的负责。” 听着学生发自肺腑的话语,我由衷地感到:只要老师善于挖掘,巧妙引导,学生一定能领会教育的真正内涵,文中蕴含的道理也一定会像扎根沃土的大树一样深深地扎进心田,指引他们健康成长。

三、以习作为手段,有效搜寻生命教育的话题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途径。叶圣陶先生曾说: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是生活本身。因此,在生活化的习作教学中,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抒写的生命话题,通过对话式的交流,和学生一起探讨生命的含义。

1、师生对话,奏响生命乐章

在“我手写我口,我笔抒我心”学生习作中,学生经常会流露出对生命的困惑与迷茫。面对学生心的呼唤,我常常以习作为信使,传递我对生命的诠释,让对话奏响生命教育的主旋律。我班有一位叫冉飚的学生,他的父亲在一次矿难中去世后,整天闷闷不乐、神思恍惚。面对这种情况,我常与他交流:“不仅是你,你的妈妈,以及其他的亲人,也一定非常想念他。但是,生命的结束就是死亡,有生必有死,这是大自然的必然规律,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看着每天忧伤的你,我想告诉你一句话:生命的高质量在于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快乐的心情。如果绵绵阴雨常充溢你的心房,这将不利于你的健康成长。为了拥有高质量的生命,也为了你九泉之下的爸爸能安息,你一定要重拾快乐,让久违的阳光重现你的脸上!到那时,你就会发现:拥有了灿烂的心空,生命会变得如此美丽!”也许是精诚所至,不久之后,我蓦然发现:灿烂的微笑又浮现在他的脸上。

篇(11)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2-0011-02

生命教育就是关于生命意义、生命价值的教育。狭义的生命教育是指对生命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而广义的生命教育则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1]在媒体大量报道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漠视生命的残酷事实面前,教育理论工作者呼吁实施生命教育,以期通过进行生命教育表达对生命状态的关注,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和感悟生命的意义,进而珍惜生命、敬畏生命。作为小学班主任,我一直特别关注生命教育,因为我深深地认识到,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更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在日常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我一直在探索生命教育的方法,如何利用好班会,给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以下是我的一些粗浅经验,愿与各位同仁分享。

一、利用班会,了解学生对生命的认知,进而加深理解

每接一个新班,开学的第一次班会主题都是生命教育。让孩子们谈谈对生命的认知,或者给孩子做一个关于生命意识的小测试,或者对个别孩子进行访谈,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对生命的看法,收集、分析每一个孩子的材料。一般来说,年龄不同的孩子对生命的认识也不同。低年级的孩子对生命的认识很模糊,对生与死的概念也不是很清晰。他们往往认为死亡是去了天堂,或者是去远方了,甚至认为就像睡一觉就会醒来一样,对“人死不能复生”、“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还不能完全理解。高年级的同学对生命的理解要清晰一些,绝大部分的同学已经知道生命的不可重复性及其珍贵性。但很多同学对于珍惜自己和他人生命的重要性及对伤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的危害性还是意识不到,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缺乏沟通,不能多角度看待问题

由于现在的孩子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他们很孤独。再加上城市空间的拥挤、网络世界和游戏机器的充斥、学校里课程的紧张和老师专注于教学成绩、家长对于人际关系紧张的体验也使孩子耳濡目染,再加上学校和家长对他们的管教,来自学习上的激烈竞争……这些都给他们的幼小的心理蒙上了孤独的阴影。他们表面上很自信,甚至有些孩子还自高自大,但他们的内心是孤独的、自卑的。学校和功课似乎决定了他们终生的胜负,老师和家长以及其他成年人总是比他们更正确、更权威。在外界层层的压力下,他们把自己的心灵紧紧地包裹起来,不懂得与他人进行心灵的沟通,不懂得怎样排解自己的烦恼,更不懂如何换角度看问题。这一代孩子虽然在物质上可以说是非常幸福的,正是因为这些容易得到的物质享受,使他们失去了更多对获得幸福过程的享受。他们缺少对他人及社会的责任感,缺少生活本身带来的快乐,缺少克服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当然,也缺少与他人一起分享快乐与痛苦的体验。因此,他们的内心是孤独的。[2]

(二)对生命价值的意识不强

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孩子对生命的意识不强。家长们往往认为孩子小,没有科学、认真地和孩子一起谈论和解答生死问题,对死亡采取回避的态度,或者用童话和寓言来说明死亡,特别是在现实生活中,对死亡的错误解释,如孩子的亲人去世了,没有告诉孩子死亡的真实信息,而是怕孩子伤心,编织美丽的谎言,说他去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那里很美,很好等等。殊不知这些美丽的谎言给孩子带来了错误的信息,让孩子对死亡产生神秘感,甚至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不愉快的经历时,会对死亡产生一种向往,认为死亡就是解决困难和问题的一个避难所。

(三)媒体和游戏的消极影响

现在一些媒体(如电影、电视剧)中暴力渲染的场面,对孩子造成的一些负面影响,一部分孩子崇尚武力,对他人的生命不尊重,任意损害他人的生命。更可怕的是游戏中的“人”有很多条命,补充血以后竟能死而复生的虚拟情景,会让孩子把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混淆。他们没有认识到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是非常宝贵的。现在一些青少年犯罪的手段和方法很多是模仿电影、电视剧或者游戏中的镜头或情景,这也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问题。

二、利用班会,提升学生对于生命价值的认识

每接一个新班,我总要先花一些时间去了解学生对于生命的看法,并收集、分析每一个孩子的材料,认真分析他们对生命认识的基本情况,然后制定利用班会实施生命教育的计划并付诸行动。

(一)利用班会,带学生一起读一些热爱生命的文字

对于小学生来说,不能光读那些美丽的神话故事,还应该让他们多读一些励志类的的文学作品。特别是现在一些独生子女,整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王子公主般的生活,并不能真正感觉到生活中的困难。因此,利用班会给学生读一些热爱生命方面的文学作品是非常有必要的。如可以给学生讲讲海伦・凯勒的自传体著作《我的生活》,教育孩子要坚强面对生命中的种种不平和重重磨难,做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还有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锻炼孩子的强烈的生存欲望,有意识地提高他们生存的欲望,培养孩子顽强的生存意志。

(二)利用班会,让学生观看几部关于生、死、爱方面的电影或电视剧

对于小学生来说,生、死、爱是个不太好讲的话题。讲得太深了,他们可能听不懂,也可能不感兴趣。讲得太浅了,他们又可能体会不到生命的深沉和严肃。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一般每学期抽出一些时间,让孩子看一些相关的电影或电视剧,让他们感悟对生命的那份坚守,对死亡的那种镇定以及爱的博大,让学生学会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感悟生命的意义。

(三)利用班会,与学生认识生命的历程

一般情况下,我会利用班会给学生讲讲生命的形成、出生、长大、死亡的简单历程,让学生对生命的历程有初步的了解;或者给孩子布置一项作业,让他们去做一个实践调查,如访谈自己的妈妈,有条件的话,也可以让父母带孩子去医院的妇产科,去亲身体验一下生命出生的过程,让孩子知道原来是妈妈经历这么大的痛苦才有了自己的生命,真正体会到生命的可贵。然后让每个孩子给自己的妈妈写一封信,在班会上朗读、交流,让孩子们学会感恩,学会敬畏生命。

(四)利用班会,教会学生尊重和珍爱他人的生命

除了关爱自己,更要关爱他人,学会感恩,学会合作,尊重和珍爱他人的生命。利用班会,可以作一些游戏,如“模拟盲人”的游戏,让学生切身体验当盲人的感觉,明白盲人为什么总是要伸出双手去触摸,在黑暗中有一双温暖的手握着,那是无比的感动和力量;还可以带领孩子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如去养老院、福利院做志愿者或者帮助一些有困难的人。这样会让孩学生从活动中深深地体会到: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对别人是重要的,对自己也是同等重要,因为证明自己的生命是有价值的。

总之,教育孩子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