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手工艺的作用大全11篇

时间:2023-12-19 10:23:3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手工艺的作用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手工艺的作用

篇(1)

中图分类号:S858.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11-0034-01

兽医在动物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实验动物是特殊的动物[1],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离不开兽医,其实验的每个环节、每个应用过程中,都有兽医的职责,兽医在实验动物工作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对实验动物科学发展提升及实验动物质量提升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1 兽医在实验动物设施建设、运行与管理中的作用

实验动物饲养需要一定设施,设施是基本保障。动物在饲养过程中,需要兽医的观察与指导,用来提高实验动物饲养的质量,保障实验动物的成活率等。兽医需要国际认证,认证都是科学公正的,能对实验动物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兽医在实验动物工作过程中起着指导与保护作用,可促进实验动物健康可持续发展,符合现代实验动物发展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2 兽医在动物实验的设计与实施中的作用

兽医都是了解动物机能的,在动物实验过程中,兽医能科学地进行实验的设计。实验设计是一门艺术,合理地进行动物实验设计,可以提高实验的效率[2],对保障实验数据、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起着重要作用。在动物实验的过程中,兽医可以起到重要指导作用,兽医了解实验动物的成长过程,在实验动物使用的过程中兽医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

3 兽医在实验动物运输管理中的作用

实验动物的运输管理是一项复杂的过程,在运输过程中受到环境、气候等因素影响,动物易受到刺激,对其心理、生理都会产生一定影响,这需要兽医加强运输过程中的管理。实验动物在运输到目的地后,一般情况下不能立即进行实验,需要兽医对实验动物进行全面检查,看其各项指标是否符合做实验的标准,如不适合做实验,兽医必须给实验动物进行科学调节,让其恢复相应的指标,符合实验动物的标准,让实验数据更加准确,合理。

4 兽医在实验动物福利监督与管理中的作用

当前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国民生产总值持续增加,实验室对实验动物的要求越来越高,必须为实验动物提供必要的福利,兽医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监督与管理作用。首先,随着经济的增长,社会舆论与民众要求对实验动物增加福利与待遇[3];其次,兽医本身在动物实验中也有着相关的管理职能,既是实验动物的整个管理者,又是实践者。因此,要不断提高兽医的职业素养,除了专业领域的卫生监督、实验方案审查、实验操作复核、提供咨询与建议外,还需要仁爱之心,要培养兽医的高尚道德情操,完善其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兽医的实践技能,这样才能在实验动物工作过程中起到合理的指导与保护作用。

5 兽医在生物安全评价与管理中的作用

生物安全评价与管理在实验动物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安全是重要的因素,评价必须建立科学的发展基础上,公平、公正、公开地进行评价,符合现代生物发展过程。在生物安全方面,兽医承担着很重要的职责,要求其站在人类的角度,从生物整体发展、延续与增殖的角度综合考虑问题;另外,兽医需要对每个实验动物的死亡原因等进行评估,并给出相关的报告,尤其是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的新问题应及时通报给相关部门,告知大众,防止疫情的传播和流行。

6 兽医在实验动物药品和废弃物管理中的作用

药品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毒性,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特别是废弃物的管理,这些工作都需要在兽医的指导下完成,兽医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尤其对兽药有一定认R,能起到专业指导作用,符合实验动物药品的相应管理要求。

参考文献:

篇(2)

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政府推动、部门协作、制度保证、分步实施”的要求,以开展重合同守信用活动为载体,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征集体系、信用市场监督管理体系和失信惩戒制度,全面提高企业的诚信意识和信用管理水平,构建“诚信*”的社会信用体系。

二、主要目标

通过开展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的确认活动,达到在内部建设上,引导企业加强信用自律,建立管理机构,制定管理制度,落实信用责任,强化信用考核;在外部监管上,建立和完善信用评价体系、信用征信和信用查询系统。力争在三年时间内,在全区范围内发展国家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3户,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8户,市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50户,使全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数达到企业法人数的20%以上,为全面促进企业整体信用水平的提高和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增强发挥重要作用。

三、方法步骤

1、宣传发动

(1)在《*日报》〈工商专版〉开辟“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之窗”专栏、大力宣传《合同法》、《江苏省合同监督管理办法》、《江苏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以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案例,引导广大企业、企业负责人及其员工增强“守信受益、失信受损”的意识。

(2)由各街道牵头,区工商分局具体负责,召开辖区内企业负责人会议,制订培育发展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的三年工作计划,坚持一年培植、二年规范、三年提高的总体要求,坚持标准,做到成熟一户、发展一户。

(3)印发《争创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宣传资料,公开申报条件、考核标准及其申报与考核的工作程序以及对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的优惠政策,使争创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变为企业的自觉行动。

(4)组织开展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通过知识竞赛,促进企业经营信用意识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2、组织实施

(1)加强对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督促。由各街道牵头,区工商分局组织专人,具体负责本辖区内所有企业(含私营企业及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的事业法人)信用管理工作,并建立符合行业和企业特点的信用管理机构、人员和信用管理制度,完善企业信用管理档案,同时要加大引导和积极推行合同管理软件的应用,进一步做好企业信用(合同)管理的提档升级工作。

(2)组织培训。培训工作为每年的一季度进行。由区工商分局负责对企业信用管理人员合同管理的业务知识进行辅导,聘请市企业信用管理协会领导和重合同守信用管理示范企业负责人召开企业信用(合同)管理的知识讲座;区工商分局、区法院、区质监分局、区国税分局、区地税分局等部门组织对申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及企业信用(合同)管理人员进行《合同法》、《税收征管法》、《产品质量法》、《民事诉讼法》、《江苏省合同监督管理办法》、《江苏省标准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知识培训,并统一进行考核,对考核合格人员发放《培训合格证》。

3、企业申报

企业通过规范自身的信用(合同)管理,对照认定条件,向企业所在地工商所或直接向区工商分局提交申报材料,各辖区工商所按领导小组下达的具体任务负责向区工商分局推荐并申报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区工商分局统一负责受理申请和材料初审,对符合申报条件企业,及时指导填报《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登记表》和完善相关材料。

4、考核认定

由区培育发展重合同守信用企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法院、质监、国税、地税等部门信用数据库中查询申报企业的信用记录,对符合信用企业标准、信用数据库中无不良记录的企业,严格按照十条标准考核提出推荐意见,报区培育发展重合同守信用企业领导小组审批,考核认定工作安排在每年的二季度进行。

5、区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的公告命名

对符合区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标准的,经区培育发展重合同守信用企业领导小组审批后,由区工商分局作出认定和命名的决定,同时发放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牌匾及荣誉证书,并在市级报刊上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命名公告。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公告命名安排在每年的三季度进行。

四、有关要求

篇(3)

精细化管理是目前较为先进的管理模式,在企事业管理中应用比较广泛。精细化管理的特点是层次结构分明、管理细节到位,整体管理效果较优。通过精细化管理,可以实现管理流程的进一步优化,也可以实现管理中的细节完善。畜牧兽医工作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对于疫病防治有着重要的作用,利用精细化管理方式,可以使得畜牧兽医工作的环节连接更加的流畅,工作效率获得更大的提升。

1在动物卫生监督管理上的应用

动物卫生监督是动物防疫的一个重点,因为好多疾病的滋生都与动物生长的环境密切相关。而应用精细化管理方式进行动物卫生监督,主要是从细节方面对监督工作进行完善。从实践应用来看,精细化管理在监督方面主要有3方面:建立完善具体的监督管理体制。监督管理体制建设的不完善往往会造成监督漏洞的产生,所以通过精细化管理,有效的完善了监督中的漏洞,实现了监督工作的全面性;精细化管理使得监督责任更加明确。通过精细化管理,监督工作的环节划分更加的细致,每一个环节的目标和责任更加的清楚,这能够有效的提高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利用精细化管理模式,监督工作更加的优化。在监督管理中,不同的环节重要性不同,而通过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的发现环节特点和价值,并积极的进行监督调整,从而实现了监督管理的优化。

2在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上的应用

动物和动物产品的健康直接关系着食用人群的健康,所以对其进行检疫意义重大。在检疫工作中,应用精细化管理可以实现检疫准确性的提升。一般而言,检疫分为3个步骤:进行样本提取;进行样本检测;进行检测结果分析。这3个步骤任何一步的疏漏都会造成检疫结果的准确性缺失。而利用精细化管理方式,在取样的过程中,可以强化对比,从而提高样本的代表性。在样本检测的过程中,应用精细化管理,可以保证设备仪器以及操作方法的专业化和标准化,实现检测的规范化。而在结果分析的时候,应用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的提升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总之,精细化管理在动物及产品检疫的过程中,可以提升检疫效果。

3在重大疫情应急方面的应用

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重大疫情的产生会造成农民经济损失的增加,所以做好疫情应急具有重要的措施。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精细化管理在重大疫情应急方面的效果显著。通过精细化管理,重大疫情发生后的应急预案制定会更加的详细,比如在发生口蹄疫之后,此疫病很快的得到控制,主要是因为应急预案比较到位。精细化管理在应急预案制定的时候,对于每一个细节和步骤都进行了斟酌,大到疫病区的整体控制,小到每一个感染疫病的动物处理,都会有详细的解决方案。正是通过精细化的掌控,疫病才不会大面积蔓延;在疫病的具体处理当中,精细化管理利用其细节优势,将防疫资源的利用做了最优化调整,从而实现了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发挥。

4在预防免疫和免疫监督上的应用

精细化管理在预防免疫和免疫监督方面也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对于畜牧业发展而言,兽医的主要工作是做到预防结合,从而实现农民的经济增收。利用精细化管理之后,兽医工作进行了有效的分工:其中的一部分进行畜牧区域疫病情况的了解和研究,从而对疫病的发生种类、周期、危害等进行全面掌控。还有一部分专门进行疫病免疫和预防的研究。剩余的一部分主要是做好动物情况的监督。通过多方面工作的结合,整个疾病的预防工作效率会大大的提升,免疫监督的价值也会得到充分发挥。

5小结

畜牧兽医的工作主要有疾病预防和疾病治疗2方面。无论是哪一方面的工作,都需要细致对待,因为这关系着农民的增产增收。利用精细化管理方式,可以有效的完善畜牧兽医工作过程中的细节,从而提升工作的效率,并进一步的提升畜牧疾病预防的质量。

参考文献

篇(4)

工业设计在我国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广泛地被企业、社会和国家得到了充分的认识和肯定,随着中国智造的提出,工业设计在产业优化升级中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大多数工业设计从业人员都认为工业设计的春天来到了,笔者也相信工业设计在未来一定能为中国智造添砖加瓦,做出它应有的贡献。既然工业设计重要性已经突显,我们作为一个工业设计从业人员或者是工业设计师,是不是也应该重新考虑下工业设计的定义,认识下工业设计的本质问题呢!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设计的概念也在相应地做着改变,国际工业设计协会曾经对工业设计做过四次定义,通过这些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工业设计所涉猎的范围越来越大,小到产品大到系统、体系、服务等,无所不包。这就对工业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从个人素养还是专业技能等方面,设计师都要跟随时代的步阀,不断地提升自己,其中设计手绘是衡量一个优秀工业设计师的重要指标之一。

王受之曾经说过;“所谓设计,指的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计、问题解决的办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它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1)计划、构思的形成;(2)视觉传达方式,即把计划、构思、设计、解决问题的方式利用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3)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工业设计实践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把自己的设计理念、创意和想法,通过语言描述、草图、效果图、产品模型,甚至是更逼真的电脑辅助设计渲染图和3D打印的模型进行表达和呈现。设计手绘作为工业设计众多表达方式中的一个,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提高,有种被忽略和抛弃的感觉。笔者认为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设计从业人员选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来取代设计手绘,就计算机辅助设计有快速、高效、逼真、容易掌握等特点;二,设计手绘是一项技能,需要有一定的素描基础和绘画知识,学习和掌握设计手绘需要一定的方法和长期的练习,对于在校学生尤其是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来说,掌握起来尤其困难;三,与高校的课程设置有关,增加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课时量,相应地就缩减了设计手绘的课时量,给学生一种认为设计手绘不重要的认识。除了上面三点,笔者认为对设计手绘的不重视最主要的还是没有认清设计的本质问题,进而忽略了设计手绘在设计中的重要作用。设计手绘相较于其它设计的可视化表达方式在工业设计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有以下几点:

一、设计手绘的过程就是设计师进行设计构思,解决问题的过程

设计手绘从设计师接到设计需求后就已经开始,对设计需求的归纳和整理用图表的形式将更为直观。对现有产品存在的问题提出分析,如何来解决这样那样的问题,设计师在设计的前期研究中用到的头脑风暴也会用思维导图或者是图形简图的形式来记录表现,这也属于设计手绘的一种。到了设计的中期,设计师会用绘制大量设计草图的形式来表达产品的设计定位,从中提取最贴近设计定位的设计草图进行设计跟进,绘制更为精细的效果图。到了方案确定阶段,设计师还可以利用设计手绘来推敲设计的细节,如功能按键的设计、色彩的选用、结构图三视图的比对等。整个工业设计过程设计师都在用设计手绘的形式做设计表达,一根笔和几张纸就是全部的工具,设计师全神贯注,整个身心围绕着设计主题进行创造,不会因为工具的不习惯不会用而受到影响。

二、设计手绘是设计师进行沟通交流的手段

每个设计项目都是由一个团队完成的,这个团队里会包括各种各样的人员,如工业设计师、结构工程师、销售人员、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等,工业设计师在其中起着桥梁作用,会和以上人员进行沟通交流,这种交流除了语言之外,最好的沟通手段就是设计手绘,用最直观的图表形式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设计手绘的形式能跨越语言的障碍,不同国家之间的设计师进行交流也会流畅自如。所以说设计手绘是工业设计师的一项必要技能,它是设计师的一门特殊“外语”,掌握这项技能,会让设计师如虎添翼,充分表达自己的创意和观点。

三、设计手绘真正的达到了脑、眼、手三位一体的互动

创意构思是设计师头脑中一些充满想象力的创意活动,这些创意思维往往稍纵即逝,如果不记录,一些好的想法和理念就会丢失。通过最简单的工具纸和笔捕捉头脑中闪现的设计灵感,是设计师的一项日常任务,也是一个很好的习惯。想法在头脑中产生,通过手表达到纸上,纸上的图形再通过人的眼睛反馈到大脑中,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会让产品的形态趋向清晰变的明确,让设计更加合理完善和可实现化。

四、设计手绘往往带有很明显的设计师个人风格

一些设计大师的设计手绘稿会像艺术品一样成为有价值的收藏品,这是因为设计手绘除了它在设计阶段所起的重要作用外,它还具备一定的艺术性。有些设计师的手绘稿注重实用性,有的注重艺术性、观赏性,无论哪种设计手绘都带着设计师明显的个人情感和风格。这种设计师的印迹会从设计手绘融入到产品设计的整个过程当中,成为一个具有设计师个人风格的产品。通过以上对设计手绘在工业设计实践中作用的总结,笔者认为设计手绘将得到更多设计师的青睐,也将成为一项技能被设计师传承和发扬下去。设计手绘先于工业设计出现,并伴随着工业设计的发展而不断演变。近几年无论从设计公司的招聘要求还是往年的工业设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来看,设计手绘都是考察的一个重点,设计手绘也正在作为工业设计专业从业人员和在校学生的一项必要专业技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设计手绘不会被计算机辅助设计所代替,这就像人类的绘画艺术不会被照相技术取代一样,反而设计手绘会借助一些现代化的工具和媒介呈现出不同的变化,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迎合设计师的需求,在接下来的中国智造工业设计体系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

篇(5)

近年来,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学者逐渐将研究视野转向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的传统手工艺。研究的视域既有从学理上对民间手工艺进行阐述,也有从保护和传承的角度发表看法。那么,高职艺术院校在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方面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应是每一个高职艺术工作者认真深思的问题。笔者的观点是,高职艺术院校对于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不仅很有必要,也具有可行性。高职艺术院校应当成为弘扬工艺文化、传承工艺技能、振兴工艺行业的“桥头堡”“排头兵”。传承传统手工艺,高职艺术院校责无旁贷,大有可为。

一、高职艺术院校传承传统手工艺的必要性

(一)履行文化传承社会职能的需要

以传统手工艺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代表着一个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情感、智慧和创造。历史上,由于天灾人祸或者其他原因,一种文化中断了,一些民族也会随之消亡,从这个角度讲,传承民间传统手工艺,就是传承文明,传播文化。国务院在《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教育部门应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和保护知识纳入教学体系,激发青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高职艺术院校作为高技能艺术人才的培养库,艺术文化的传习地,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在信息、技术、科研等多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在高职艺术院校大力弘扬民族传统工艺文化,传承创新传统手工艺,是时代的选择,是历史的使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强化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需要

要想在激烈的生源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学校的长远发展赢得有利的竞争地位和发展空间,高职院校就必须科学定位,加强内涵建设,实施特色化发展战略,培养特色专业、优势专业,以唯一代替单一,以特色取代一般,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竞争优势,在差异化中发展壮大。传统手工艺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它独一无二的地域性,正如扬州出玉器,宜兴出紫砂,浏阳产烟花,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种类、特色的传统手工艺。高职艺术院校如能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把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手工艺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中,以传承本地区特色手工艺为己任,不仅能够培养一大批具有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底蕴的现代手工艺人才,同时也是对学院办学特色的彰显和强化。

(三)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数以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衡量技能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强。放眼当前高职艺术院校,尤其是艺术设计专业,一个突出现象就是学生过度依赖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以至于部分学生潜意识里就认为学设计就是学软件操作。一旦抛开电脑,不少学生无论是手绘技能还是模型制作都还欠火候。传统手工艺历经数代艺人的亲身实践,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创作经验,创造了剪、刻、捏、吹、扎、编、画等多种高超的制作技艺和绝活。把传统手工艺引入高职教育课堂,通过学生的动手制作,发展学生眼、手、脑等器官的协调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和了解民间艺术中深刻地体悟和理解源自生活的近乎原生态的审美体验,加强学生对创造力的再认识,激发他们的原创精神,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

(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许多传统手工艺品不仅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文化性、艺术性,同时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及收藏价值。但是,在几千年的小农经济条件下,这些手工艺大多沦为手工艺人自娱自乐的一种生活方式或被称为“雕虫小技”,其商品属性远远没有被挖掘、开发出来。但在今天,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多元化需求的发展以及投资理财观念的转变,这一切都为传统手工艺的重振辉煌提供了绝佳的历史机遇。高职艺术院校将传统手工艺引进校园,不仅可以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得到有效传承,也能够通过职业教育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输送一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人才,为当地经济服务,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办中短期职业技能培训的方式,招收农村富余劳动力、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等参加手工技能培训,一方面增加他们的收入,另一方面帮助政府增加就业机会,支援新农村建设。

二、高职艺术院校传承传统手工艺的优势

(一)人才汇集优势

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需要在技术、艺术、科学、民俗等多方面进行深入调研与实践,这要求参与这项工作的人员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文化艺术修养和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高职艺术院校有一大批“双师型”的专业骨干教师,他们既有较深厚的文化艺术功底,又懂现代艺术设计理念,且动手能力较强,在长期教学实践当中,不少人都有丰富的采风写生、田野调查经历,对民间艺术、民俗文化接触较多,体会较深,且具有将挖掘、收集资料整理转化为理论研究的能力,是传统手工艺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合适人选。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号角的吹响,不少院校纷纷在校园里建起了手工艺大师工作室,把这些散布在民间身怀绝技的老师傅、工艺大师请进校园,开班授课,传授技艺,试图构建以“大师工作室+项目导向”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推动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驶入快车道。

(二)信息资源优势

信息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拥有较新、较全面的手工艺产业发展状况的调研信息。为响应国家非物质文化传承保护的号召,部分高职艺术院校主动承担传统手工艺产业振兴的发展重任,以面向产业、服务产业、引领产业为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宗旨,定期对传统手工艺产业发展状况进行深入调研,这为科学地制定手工艺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第一手的详实资料。二是拥有较全面的图书情报信息资源库。现在高校里面一般都有比较丰富的图书资源、网络电子资源、期刊资源等,在高职艺术院校,关于民间美术、民间艺术方面的资料会更多、更全,通过这些资源可以方便获取国内外有关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方面的信息。三是拥有开放的信息交流平台。高校经常举办的关于传统手工方面的讲座、高峰论坛等学术活动,为传承手工艺集思广益,有利于获得手工艺传承的最佳方案。四是容易得到政府规划、决策部门的信息援助。传统手工艺从大的方面讲从属于当前最火热的文化产业范畴,那么抓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就是服务“抓经济,促民生”的具体举措,理所当然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地方政府在做文化产业规划时,会邀请院校代表去交流、沟通、协商,这对高职艺术院校来说也是一种无形的信息资源。

(三)科研创新优势

科研创新是传统手工艺传承保护的助推器,艺术类高等院校作为科研创新的重要阵地,在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高职院校一般都有内设的产学合作处室,负责产学研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工作,完善的产学合作机构能够有效地推动传统手工艺传承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育教学的具体方案方面扎实有效地开展。二是高职院校拥有专业的科研队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是从传统的工艺美术行业逐步发展而来的,因此,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对传统手工业的发展情况都非常熟悉,同时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都有自己的看法,这对传承手工艺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智力保障。三是拥有广阔的科研创新资源共享平台。高校对外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各高校间也互相配合,资源共享,此外,高校也更容易凝聚政府、学院、企业三方的力量,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进行研讨。

(四)政府扶持优势

在“文化强国”“文化强省”战略背景下,各地方都在积极挖掘本地方的特色文化,传统手工艺迎来了重焕生机的历史契机。高职艺术院校将传统手工艺的传承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通过集中化、规模化、科学化的传承模式,突破传统手工艺师徒相授力单势薄、手工艺行业人才青黄不接以及手工艺作坊的急功近利等缺陷,让人们重新看到了手工艺传承的希望,因此,高职艺术院校可以获取高职教育及非物质文化传承两方面的政策支持,更有利于手工艺的传承。另外,高职院校作为文化教育机构,较少受到经济利益的影响,其提交的手工艺传承的方案比较容易获取政府的信任,通过对手工艺专业的建设,申报省级或国家级重点专业或特色专业更容易获得省级财政以及国家级财政在资金及政策上的支持,为手工艺的传承提供资金及政策保障。

结语

当前,高职教育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艺术教育作为高等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并可以在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保护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高职艺术院校应积极探索适应本校、本地区特点的手工艺传承之路,把这些文化血脉发扬光大。传承传统手工艺,高职艺术院校任重而道远。

(注:本文为湖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湖南传统手工艺在高职艺术院校有效传承途径研究” 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XJK012CTM010)

参考文献:

[1]钟连盛. 全国工艺美术行业调查报告[R].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8.

[2]张福昌. 振兴中国传统手工艺产业刍议[J].艺术生活,2005(4).

[3]赵继学. 湘绣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J].艺术研究,2011(1).

篇(6)

民间传统手工艺分类大致从艺术性、民俗性、生活性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根据张道一等有关民艺专家的分类观点,民间传统手工艺分为八类,装饰美化类是其中类别之一,是指民众对环境和自身的美化和装饰,主要包括节令活动、人生礼仪等民俗生活中的年画、窗花、布画、杂画和室内装饰品;民众对自身的装饰,包括服饰剪纸花样、鞋样等。装饰美化类民艺品起源大都具有一定的功利性目的,随着人类历史的演变,其原初的功能有所减弱,审美功能不断加强。装饰类民艺一般只限指在二维的平面范围之内,有平面造型艺术的特征,无论是创作观念、表现方法还是存在形式,与一般所指的美术范畴更为接近,从而集中体现了民间艺人艺术创作的思维方式,具有朴素的艺术风格和造型特征。

二、装饰美化类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发展现状

1、现代生活方式改变了民间装饰艺术的生存土壤民间传统手工艺根植于传统的农耕生活,最大程度地继承了原始文化或民族传统文化,是一种“本元文化”。生态文化是人类的文化积淀,是由特定的民族或地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文化因素构成的具有独立特征的结构和功能的文化体系,是代代沿袭传承下来的。但是随着我国由农业化向工业化转变步伐的加快,受社会政治经济、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人们的生活习俗、人文观念和审美发生了较大改变。新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在一夕之间,许多具有民俗特色的村落、具有历史韵味的街道被无情拆除,代之以冰冷无温度的现代立方体,隔离了传统邻里间情感交流与人情往来,移风易俗间,耕植传统民间装饰艺术生存的土壤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许多传统手工艺因无存在的理由而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2、价值观的改变导致民间装饰类传统手工艺从业人员后继乏人目前,我国很多年轻人择业价值取向从集体本位向个人本位转变,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轻视社会责任的承担。选择社会热门职业,忽视那些可以为人民服务的冷门职业、基层职业。择业标准趋于实用化、功利化,将满足自身物质需求和发展作为择业价值标准,轻视精神、责任和义务。装饰类传统手工艺品的需求越来越少,以装饰类传统手工艺作为谋生手段的作坊,社会生存越来越艰难。要练就达到大师级别境界的技艺,要耗费人生很长的经历,且经济报酬微薄,属于冷门寂寞的“无前途”行业。在当下全社会追求高报酬,青年择业价值观本位化现状的大环境下,传统手工艺从业人员越来越少,后继乏人。3、传统的手工艺传承形式束缚了民间装饰艺术的创新查阅我国传统手工艺发展历史资料,装饰类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是通过师徒、父子、母女间的口传心授以及物传,将工艺技术的艺诀、经验、装饰艺术样谱代代相传。这种传承方式有利于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后人在前人一脉相承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得工艺、图式逐渐完善,但是也正是这种相对固定内容和形式,束缚了传统手工艺的创新,使得装饰样谱跳不出原来的样式,有的几乎几代一成不变(如图不同时期的杨柳青年画)。如表现连年有余必用莲花和鱼元素,表达长寿要用寿星翁或松鹤等元素,这种程式化使得装饰类传统手工艺图案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受到束缚。

三、装饰类传统手工艺活化途径探索

装饰类传统手工艺,产业化规模很小,随着民众观念和审美的改变,已经不作为普遍的日常装饰使用,大部分装饰类传统手工艺品被用作收藏或者发挥工艺礼品的功能。虽然新的生活方式,使得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消亡,但是其物化过程反应了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智慧,将会对新生手工艺的产生起到启智和推动作用,这是对传统手工艺的动态传承。虽然传统手工艺的生存日益维艰,但是依靠政府部门的保护政策,以创新为钥匙,通过全社会多方努力与配合,满足不同受众的审美需要,在流淌着传统血脉的土地上,传承之路必将充满希望。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民间装饰艺术的生存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通过颁布一些有助于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的政策、制度,为传统手工艺的“活化”保驾护航。一方面,加强农村建设规划,确保民生的前提下,尊重农村民俗习惯,保护传统村落文明,避免村落“空心化”,重新构建传统手工艺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为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提供土壤。另一方面,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抢救工作力度,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资助力度,鼓励地方院校开办非遗专业,加强非遗人才培养,保障传统手工艺后继有人。再次,引导和推动传统民俗活动正常有序开展,很多传统手工艺因为民俗活动融入到生活中,涉及到服饰、室内装饰、活动物品等。通过各级政府部门多渠道入手,尊重传统民俗,构建传统文化环境,让年画、剪纸、刺绣等传统装饰手工艺回到百姓生活中,把民间传统最富有创造性的源文化留住。同时,用现代数字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广泛传播传统文化、传统民俗、传统手工艺,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深入了解我们自己民族文化的平台,增强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2.发挥传统手工艺文化技艺优势,走差异化发展道路。传统手工艺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它最大程度上承载了我们这个民族的造物智慧,包括造型语言、工艺技法、民俗内涵等等。可以说是典籍之外的-支活态文脉。但是市场需求决定发展规模,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的转变,审美的转变,导致传统装饰类手工艺产品需求量剧减,使得原先轰轰烈烈的传统手工艺产业日益萧条,如苏州桃花坞年画,朱仙镇年画等都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市场上的鞋子、衣服、帽子等服饰用品琳琅满目,再也不用为了满足使用功能而自己动手。因此,因服饰制作而存在的民间服饰的花样剪纸也很少见了;有些传统技艺随着科技的进步,也被现代化新生产工艺所取代,如传统手工雕刻到现代的数码雕刻,原先的雕版、丝网印刷到现代的数码印刷,传统刺绣到电脑刺绣等,不仅节约人力,效率也飞速提高,但同时也导致了因快速工业化带来的产品同质化问题。多元化的市场需求,需要传统手工艺产品的文化性、情感性特征,这给传统装饰类手工艺活态化留出了继续存在的空间。传统手工艺独特的人文魅力是对机器标准化产品的情感补充,为消费的多元化提供了富有人文气息的选择。传统手工艺的社会功能已经大大弱化,传承的核心是传统手工艺技艺和传统造物思想。要以创新为动力,发挥工匠精神,运用传统技艺,制作限量版的艺术品或纪念品,把装饰类传统手工艺品的艺术人文气息发挥到极致,满足小众爱好者和收藏者的需求,不失为保护和传承装饰类传统手工艺的一种方式。3.发挥DIY的亲和力,让传统装饰类手工技艺走近市民生活。根据装饰类传统手工艺的生产流程,开发成DIY体验项目,既能让民众丰富生活,排解日常工作压力,也在参与过程中了解手工技艺操作流程,体验中国装饰类传统手工艺文化与智慧。如剪、刻纸类工序较少的可以开发成单独的项目;如果工序多的,如年画类,可以按照工序分解成画稿、刻板、印刷等几个项目,组成系列项目,体验者在精心制作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手工艺的悠远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制作的过程,也是放下繁杂,自我精神享受的过程。4.融入文化创意产业,传承与创新并驾齐驱。所谓文化创意产业,就是要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精致产业”。换言之,这就是要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使它与经济结合起来,发挥出产业的功能。查阅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历史,没有哪一门传统手工艺是亘古不变的,都会随着时代科技的进步和审美心理的变化而产生流变,有流变就有创新。传承与创新不是矛盾关系,而是相辅相成沿着螺旋线向前发展的关系。没有创新的传承是难以为继的,同样没有传承的创新是没有依托和支撑的。装饰类传统手工艺融入创意产业行业的途径有多种,用现代解构的理念和方法,根据创意产业具体产品设计的需要,局部融入,可以是艺术形式、工艺的运用、传统图样的提取应用。在艺术形式应用上可以运用现代软件编程技术,既能体现传统装饰类图样的艺术风韵,又提高了效率,通过变量的改变,还能改变图样的视觉效果。比如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就能把剪纸的镂空特点用于建筑设计、产品展示设计、产品包装设计、形象代言人的服饰设计中,形成一种通透、斑驳的艺术效果。在装饰纹样的运用上,要用现代创意思维方法对装饰类传统手工艺图样进行提取,并运用现代造型方法进行新的构想与再创,“借其形,承其意,传其神”,打造具有东方文化品质,符合现代审美的视觉形象。传统装饰美化类民间手工艺的“活化”,要营造适合传统装饰类手工艺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不仅要原样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技艺、装饰图样,传承传统手工艺技艺和传统造物思想,更要以创新为灵魂,用现代设计给过去一个未来,使民众在享受现代设计过程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记忆,产生中华民族文化归属感与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潘鲁生唐家路民艺概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3.1p32

〔2〕王楠论当代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2.1P170

〔3〕潘鲁生工艺美术的转型与复兴[J]上海工艺美术2016.3.15P8

篇(7)

一、传统手工艺在传承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在过去很长的历史时期传统民间手工艺作坊和手工艺人有着较好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随着现代工业化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工艺产品不断被机器生产的产品所替代,工艺保守落后、制作周期长、技术更新换代慢及设计观念陈旧等原因使我国的传统工艺基本处于艰难挣扎的阶段,建立在这些传统手工艺技艺基础之上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和人文景观也因此受到威胁,如何使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社会中存活并得以维持增长是人们迫切要考虑的问题。纵观欧洲的传统手工艺发展的历程,“重视传统不排斥机器,重视工艺不排斥技术,他们所追求的艺术与手工艺的新规则基于可靠和适当的材料,构造明白清新,装饰与技术的适当使用和手工艺者的高水准”的观念使传统手工艺成为欧洲许多国家的国民支柱行业之一。在意大利,传统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表现尤为突出,著名的如马赛克工艺作坊、威尼托手工艺学校、克雷蒙纳小提琴制作工坊等成为其旅游、文化产业和技术得以传承的场所,每年有大批人进入这些场所参观学习。在制订完善的有利于传统手工艺产品保护和发展方面的政策,对传统手工艺行业进行扶持,鼓励手工业企业自身的创新与发展方面,欧洲国家都值得我国去学习和参考。

江苏是中国的文化大省,也是工艺美术发达的省份,连云港市在工艺美术领域扬名海内外,还有黑陶工艺、柳编工艺、贝雕工艺、葫芦画等具有鲜明特点的特色工艺产品,目前,虽然具有一定量的手工艺产品生产或市场,但将其作为城市支柱产业之一的基本条件还不具备。连云港市的传统手工业者大都还基本保持着较为传统的生产方式,产业化规模较小,产品竞争力弱。作为与旅游产品挂钩的传统手工艺和市场需求相比较有很大的差距,主要是开发新产品和特色产品的能力严重不足、品种单一。以连岛和花果山周边的旅游纪念品为例,其产品大多为工业化产品,而且工艺相对简单,产品易于模仿,企业普遍缺乏品牌意识,没有显示出地域应该具有的独特性。笔者曾经专门到景区购买旅游纪念品的商店调查,发现许多产品都来自于浙江的义乌小商品城,这些商品销售到全国的各个低端工艺和旅游品商店,基本上与本地的文化特色无关。例如:临海滨商店中的贝雕作品,造型极为简陋,反映出从业者较低的审美水平和工艺制作能力,完全无法激起现代人收藏和购买的欲望。

二、地方高等院校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作为服务于地方的高等院校设计学专业,应该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优势,与企业和地方政府联合,加强旅游商品、纪念品的开发、生产,进一步挖掘海滨城市及地区手工业产品的发展潜力。在产品形象或材料设计上要敢于突破、有所创新,要在产品种类、技术创新,工艺水平上下功夫。帮助企业加大产品的宣传广告力度,增强手工业企业的竞争能力,最终实现传统手工业的规模化、产业化。

篇(8)

0 引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的传统手工艺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传统手工的没落成为难以扭转的局势。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同样受到了冲击,加强对其的保护实在必行。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在对其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有区分的进行保护,对于优秀的手工艺要进行重点保护。从而能够提高保护与开发的效果,使得传统手工艺能够更好的发展。

1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的特色及其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一个民族的传统手工艺的产生与当地的生产需要、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有着分不开的紧密联系。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良好展现,对于民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些传统的手工艺对于少数民族来说还是一种精神认同,能够使本民族的人迅速的进行族群认同,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传统手工艺起着满足少数民族精神需求、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

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在社会经济中具有独特的社会地位。虽然,与现代企业相比传统手工艺具有一定的劣势,无法实现工业化、规模化生产、受众比较小,但是传统手工艺也具备其自身独特的优势。首先,传统手工艺的成本比较低,对于原材料的要求也比较低,一般能够就地取材,降低生产成本;其次,传统手工艺受众比较小,但是用户忠诚度比较高;最后,传统手工艺具备良好的经营方式,能够适应当地的市场环境,由此可以看出,传统手工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同时具备一定的问题,阻碍其进一步发展。因此,为了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应该不断创新管理方式,从而能够克服其当前存在的问题,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2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发展面对的挑战

2.1 激烈的市场竞争

上文中已经提到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品的受众比较小。这是因为少数民族的传统工艺起源于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服务于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市场流动性增强,越来越多的商品涌入少数民族地区,增加了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竞争难度,为少数民族传统手艺的发展增添了一些障碍。

2.2 知识经济的挑战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是每一个企业都应该重视,并在企业经营中高度重视的。因此,为了能够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应该主动投身知识经济大潮中。但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人民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因此导致其在整个知识经济中处于一种劣势的地位,导致其生产水平落后、质量无法保证。文化水平低是影响传统手工艺发展的一个重大挑战。

2.3 社会文化变迁的挑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逐渐走出去,与此同时,其他国家也走进来。在这一过程中,西方国家的思想、价值观、管理方式也逐渐传入国内,对国内的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西方文化的传入对西南地区的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得当地的文化内涵也存在一定的变化,这也就使得以当地文化为依托的传统手工艺开始逐渐脱离当地的文化,这就像鱼儿离开水一样,势必走向一条死亡之路。如何能够在这一局面下,根据当地文化的转变不断进行创新,才是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发展的源泉。

2.4 面对衰退、变异的挑战

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当前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增加了传统手工艺保护与开发的难度。当前传统手工艺产量下降的问题影响着其进一步发展,而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又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由于市场需求降低,生产者不得不降低产量,另一方面是因为传统手工艺品自动退出市场。随着时间的流转,部分传统手工艺已经失传,失去了进入市场的机会。而这些情况的出现不利于传统手工艺的进一步保护与开发。

3 保护与开发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的措施

3.1 多种方式并进

为了能够更好地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进行保护,应该注重方式的选择,实现方式的多样化,从而能够做到多管齐下。因此在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保护与开发的过程中应该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一方面,采用静态的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种方式上。其一,建立博物馆,对传统手工艺进行收藏、展示,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了解到这些传统手工艺。其二,通过录音、录像等对其进行保护。为了能够更好地对这些传统手工艺进行保护,可以请传承人对这些传统手工艺进行表演,并对其进行录像或者录音,从而能够对其进行详细的记录。同时要采用动态方式对传统手工艺进行保护,主要表现在:人的继承、发扬、使用。其一,命名式保护。这种保护方式主要是通过对传承人进行命名,从而能够提高命名人的地位,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能够重视这一传统手工艺。其二,立法保护。通过立法不仅能够明确规定各类问题,还能够起到教化民众的作用,从而能够更好地完成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开发。

3.2 坚持民族特色,以交流促发展

在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应该明确一点,其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其根植于当地传入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此对其进行保护与开发的过程中注重从当地文化中汲取养分、从而使其能够保持鲜明的特色。同时,要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与时俱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加深,其他文化对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这一阶段,应该对外来文化进行批判性的吸收,对于其中与当地文化不符的部分进行剔除,对于其中与当地文化有益的文化进行改造,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当地传统手工艺服务。加强对先进技术、管理知识的应用,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人才等,从而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3.3 积极开拓新市场

市场调节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管理手段,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重视这一点。改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在市场上尴尬的情境,就要不断拓宽其市场需求,使得更多的顾客愿意购买这一商品。同时,注重传统手工艺的营销,通过创新性的营销手段,吸引更多的人关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手工艺,从而使其获得较好的发展。改变以往,产品销售量低、市场低迷的情况,从而能够为其营造良好的客户群体,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符娅,王德清.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开发[J].贵州民族研究,2006(02).

[2] 王付欣.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生态德育资源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09.

[3] 朱小玲.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产业化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11.

篇(9)

而手工艺的“工匠精神”在世界各民族也有相似的内涵。代表日本“工匠精神”的奈良法隆寺“宫殿木匠”与中国道家的某些精神高度一致;横滨“秋山木工”的学徒人格养成与儒家的精神也可相互印证。但中国手工艺文化也有自己的“特质”,这是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结果。在传统社会里,给人印象最深的“文化特质”就是手工艺体现出的“礼”,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明显的规范性。

在今天的社会环境里,中国的手工艺多数都已倾向商品化生产,“礼”对于手工艺的涵养、约束、提升作用已经式微,取而代之的是时尚、流行和消费者的不同趣味,它们对手艺人的创作产生着影响。因此,今天手工艺产品越来越强调通用性,注重艺术设计,中国的手工艺与东亚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可能仅仅体现在些许趣味上的不同。这就是开放时代带给手工艺的惊人变化。

任何时代,手工艺的精致与否与全社会的富裕程度有关,也与消费者的社会地位相关。社会经济越繁荣,手工艺的总体制作水平会上一个台阶;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越高,他对用具的质地、设计和制作也会越讲究一些。所以要繁荣手工艺,光是提倡发展高雅与精致的手工艺还不够,需要在现代商业文明环境中,鼓励制作出适应不同社会阶层和人群的高质量产品。但高质量不等于奢侈品,而是要切实尊重消费者的需求,做到适用、美观。

文化是一个抽象名词,它的实质却是生活。任何文化,只要适合当时的生活方式,容许生活各方面丰富的发展,即是适宜的文化。当生活与时代大环境不适应时,人们自然会调整生产和生活方式,这也同时改变着环境,随之也改变着文化。没有人会牺牲自身生活的安适,一定维持着某一种特定的文化。这就是为什么最近100多年以来,不少知识分子对西方现代文化侵染中国传统文化持迟疑态度,但也无法阻止广大民众对现代物质文明的欢迎与接纳;尽管政府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依然无法减缓乡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性文化的消失速度。

篇(10)

记 者:在我国,一些农村地区的传统工艺沦于濒危状态,有的已经湮没失传。如何留住农村中有价值的手艺?

朱启臻: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欣赏和关注的东西都在不断变化,过去很多人擅长编织手套、围脖,自制鞋垫等,这都是当时的生活的一部分。现在的年轻人就不太关注剪纸、缝纫等工艺,很多传统工艺失落或消失了。现在,国家也提倡“抢救性保护”,以图片、文字和录像的形式记录工艺制作过程,举办展览馆展示工艺品等,但这只能证明历史上曾经有过这类物品。国家也为个别农村手工艺立传人,比如山东杨家埠的杨洛书就是版画的传人,设立专项经费传承技艺,这些保护措施比较机械。能让某种文化被农民普遍接受并在他们的生活中生存,才是最好的保护方式。虽然实施难度较大,目前全国也有一些地方已经尝试开展,比如江苏宜兴的紫砂壶,当地在中小学里设置手工艺课程,由老师带领学生制作紫砂壶,这是不错的方式。

记 者:随着城乡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传统工艺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与发展趋势。您认为,城市化对农村手工艺的利弊影响何在?

朱启臻:在某种程度上看,城市化有益于农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帮助农民创收,提高加工水平,所谓“传统配方,现代工艺”,也可以保留一部分农村手工艺,使传统文化在更大的范围里发扬光大,但总体来看,负面影响还是很大。负面影响主要来自我们对乡村文化的价值认识不清。也提出反对“拆真建假”。有的东西是不可逆的,一旦破坏,无法再恢复。最典型的是山西的窑洞,当时主张农民搬出来住砖瓦房,最近这些年又开始动员老百姓住回窑洞。因为人的认识是有限的,我们就很容易破坏有价值的东西。文化的保存需要特殊的环境和载体,乡村一旦被破坏,缺失载体的乡村文化也就不复存在了,这是皮和毛的关系。乡村是一个大的文化博物馆,我们现在并没有整理清楚里面到底有什么东西,我们不应该按照某个人意愿去改造它,要允许多样化的存在,拒绝单一化。

记 者:农村手工艺市场化发展的矛盾问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现象。有人认为,要保护传承发展农村手工艺,首先要解决市场化的问题,可以通过金融手段、市场化手段延伸农村手工艺这种无形资产的价值。您如何看待此类观点?

朱启臻:有些农村手工艺的经济价值和开发价值比较高,会被作为一个产业来开发,形成批量化生产,比如山东潍坊的部分年画、风筝就采取了工厂化批量生产。农村手工艺产业化的好处在于可以吸收并保留一些美术大师的思想和作品。问题在于,批量化的生产离开了农民的生活,跟农家百姓在生活中的生产已经具有不同的文化意义。如山东杨家埠的年画生产,虽然机器印刷也能印得很精美,能挣更多钱,但却丢弃了传统年画的套印工艺,也就丢失了传统技艺的核心价值。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是,目前被丢弃的部分农村手工艺可能再过20年、50年,其附加值会更高,只是我们目前认识不到它的真正价值。

记 者:在贵州黎平肇兴,当地侗族的大歌非常有名。前些年,年轻人都不去学这个歌了,因为不如出去打工挣钱,后来当地变成旅游区了,唱歌能带来收入,所以年轻人又逐渐回去学大歌了。这种现象对农村的手工艺保护,会有什么启发呢?

篇(11)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普及和大数据技术的逐步完善,其应用范畴愈发广阔,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运用大数据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技术,帮助推动线上办电、线上交费、电力信息查询等业务落地,打破传统电费回收支付方式的时空界限,提供更多的便民服务。另一方面,大数据深入分析,为供电企业梳理构建属性匹配的客户基础信息体系,打造客户标签分类,为形成合理的风险防控机制提供极为重要的技术支持。本文主要探索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电费回收工作中的应用。

1 、电费回收存在的问题

作为电力发、输、配、售、用供应链中输配电环节的首要载体,电网企业在发电企业和用户间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而电费回收作为电网企业首要的利润来源,关系着电网企业的运营状况和经营风险。当前电费回收管理工作聚焦在客户服务、用户本身、电量电费核算、财务账面核算等维度,对行业属性、区域特性、经济周期及气候、地理环境等维度的考虑甚少,从而导致电费回收预测、回收措施、风险预警等各项工作计算不精确、实施不到位,造成电费回收工作遭遇重重困难、举步维艰的局面。目前,电费回收管理工作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当前电网企业对电力用户的分析局限于用户自身属性、电量电费计算、财务核算等微观层面,对于行业特性、区域经济等中观层面和经济周期规律、国家政策、气候环境等宏观层面缺乏全面调研和深入分析,进而导致电网企业对用户属性及其用电风险了解不全面、把握不准确。体现在电费回收上,就是电网企业常常不能准确预测某些潜在用户欠费或故意延迟交费的风险,从而不能形成辐射全网的风险防范预案。

二是部分地区电网营业厅网点数量少,电费回收互联化水平不高,尚未形成覆盖全网的信息连接机制,用户缴费不便。省、地、县各级电网企业间缺乏电费回收纵向一体化管控平台,部分电网公司数据传输不到位,难以为电费回收管理工作的整体规划和应急调整提供决策参考。此外,部分偏远地区信息传递不到位,用户未能及时了解自身用电情况及欠费信息,从而忽略了电费的及时交纳,影响自身信用。

三是“互联网+”的服务模式和“先交费、后用电”的预付费理念需要进一步做大做强。目前“互联网+”的服务模式和“先交费、后用电”应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基于省电网公司企业用户数量众多、属性复杂,供电区域大范围广、部分区域信息闭塞、互联网化程度低等特征,需要电网公司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服务模式的区域辐射面,扩大此模式的业务覆盖范围,对部分用户加强“先交费、后用电”模式的实施力度。

四是社会征信体系建设进程慢,电力法律法规待完善。征信系统平台建设目前局限于供

电企业内部。供电企业可以积极探索与外部单位合作协同开发共建征信体系,深化完善征信服务平台业务。另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及《供电营业规则》等电力法律法规都是早期颁布的,滞后于市场环境变化,其涉及的部分规定已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亟待重新审核修订,完善法律法规管控空白,避免不良企业或个人有空可钻。既维护国家企业的利益,又规范现行电力交易市场,有益于构建和谐的营商环境。

2 、客户交费方式分类与研究对象

在优化营商环境大的背景下,市场对供电服务的要求已逐渐上升到“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上门办”,全面推行同城业务“异地受理”,持续优化流程、精简环节,实现一般性业务“一次都不跑”,复杂业务“最多跑一次”。供电企业在各个辖区内都会设立对应的供电营业厅,传统缴纳电费的方式是必须前往属地营业厅,办理交费业务。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型支付方式诞生,供电企业将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实际业务,对应开启了全新社会化代收方式,用户可以不在营业厅柜台现金缴纳电费或抄收人员拿发票出去进行走收电费。一方面,供电企业通过与银行合作,开通网上银行、银行柜台、电话银行、银行自助柜台机等金融机构代为收费的方式。另一方面,拓展移动客户端的交费渠道。拓展手机微信客户端、支付宝、95598 智能互动网站等电子化服务渠道,向全网用户提供电量电费清单查询、电费缴纳、用电报装申请等相关业务服务。

3 推进电费回收信息化管理

一是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电费回收风险预警机制。加快电费回收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推进省、地、县各级电网公司电费回收管理工作的信息互联,加强对电费回收工作的整体把控。建立电网公司与用户的信息联通,实时掌握用户的电费交纳情况和欠费情况。

在客户内外部信息采集上,通过采集客户身份、用电情况、电力合同容量、用电负荷类型、出账周期、缴费情况、违章用电历史以及罚款资金等用电相关的业务信息,和采集包括客户的银行贷款信息、纳税信息、企业法人的个人征信信息等外部数据。

客户欠费数据分析模型制定,使用大数据分布式计算技术,通过先对历史和现在电费回收风险客户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电费回收风险客户的特征信息,并以此建立电费回收风险预测模型,建立电费回收风险提示预警系统,对可能存在电费回收风险的客户提前进行标

识,反馈至电网工作人员。

客户欠费风险预案制定方面,对不同类型和特性的客户提前采取差异化的电费回收策略和预防措施,保障电网企业的电费回收,有效控制电网企业的经营风险。同时电网企业应主动了解客户困难,发挥专业优势,通过为客户提供节能改造、能效管理等节能服务,指导客户合理降低用电成本,降低电网企业电费回收风险。

4 利用云技术构建供电服务新模式

电网公司在将“互联网+”思维与电力营销深度融合的基础上,结合云技术,探索构建供电服务和电费回收管理新模式。

首先,拓展多元化的缴费网点。电网企业尝试与商场、电信营业厅等实体缴费网点合作,让客户可以在合作商家的网点缴纳电费,提高客户现场缴费效率。

其次,拓展移动客户端的缴费渠道。拓展手机微信客户端、APP、公众号、支付宝等电子化服务渠道,为全网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在线查阅等服务,满足客户电费缴纳、用电报装申请、电量查询等相关业务在线办理的需求,保证客户可以随时随地享受规范高效的服务。同时应注意加强对在线服务和业务办理的保密措施,防止客户信息泄露,对客户造成伤害,并给电力公司声誉带来负面影响。

5 “互联网 + 电费回收管理”推行客户预购电制度

建立并推行客户预购电制度。基于信息化电力服务,在省域范围内向用户推广并执行“先交费、后用电”的预付费理念和制度,全面推行高压预购电方式,积极推广低压远程费控应用。

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研究对客户用电信息的自动采集和综合分析技术,实现抄表、收费、监控三位一体,通过流量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偷电漏电和违章用电现象,合理规避电量风险,确保电费“颗粒归仓”。

同时,电力企业创新外部协作管理模式,将全网用户交费信息记录纳入相关银行征信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电力用户信用进行综合分析,科学评级,打造电力用户电费征信服务平台。

利用电力用户电费征信服务平台,电网企业可对电费回收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重点布局,针对电力“老赖”用户,应当提前研究和强化相关电费征收措施,针对信用等级较高的用户,应对其增加信息推送服务和其他增值服务,促成供用双赢局面。

此外,征信服务平台的作用还体现在通过对平台大数据分析,电力企业能够深入了解电力产品和服务特性,全面掌握电力用户现状并与银行形成信息联通,针对信誉度好、信用等级高的用户开展信用证缴费服务,当持有信用证的用户不能按时交纳电费时,由合作银行代为支付。

6 结束语

本文是从供电企业电费回收存在的问题出发,全面梳理工作矛盾和业务流程,研究具有可操作性。今后阶段,供电企业应更加重视移动互联网缴费渠道的建设,针对性地解决目前移动缴费出现的问题,优化移动缴费渠道,努力建成智能化、电子化、便捷化的移动缴费渠道,满足广大客户的移动缴费需求。

参考文献

[1 ]程志琴.电费回收风险的预控管理措施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6 (11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