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课堂教学问题及解决策略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4―0083―01
1. 教师的教学方法死板。有些教师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教学方法死板老套,死死掌控课堂,又没有好的方法和教学技术来营造课堂氛围,创设教学情景,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顾自地夸夸其谈,一讲到底,不能和学生很好地互动,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所以,这样的课堂往往把教与学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教师在上面讲得起劲,下面的学生不是看小说,就是玩手机,吃零食,甚至交头接耳。再加上教师的教学内容不深刻、透彻,一味地追求速度,学生不但追不上教师的思维,而且根本来不及消化,消化不了学生就不爱学习,不爱学习成绩就提不高。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恶性的循环,对学生学习语文造成很大的困惑。
2. 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教师教学方法的固板、守旧,开阔不了学生的视野,启发不了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学生总认为,语文嘛,想听就听,不听自己也能学。所以,就在课堂上玩手机和同学说话,下课后,互相抄作业,完任务。在这样的情况下,考试成绩一滑再滑,学生不但对语文学习彻底失去了兴趣,而且由于成绩的一再下滑也开始对学习语文失去信心,甚至到了谈语文色变的程度。
3. 教学计划不能和目标相结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就要对语文教学内容和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准备。遗憾的是大多数教师都做不到这一点,对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没有目标,对一个单元没有目标,对一堂课更是没有目标,他们随心所欲,思考不周全,导致学生也对语文学习没有目标。没有小目标,就没有大目标,没有目标学生就没有学习的动力,形成不了主动、自觉的学习惯性,这对于打造语文高效课堂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1. 课前准备要充分。教师要想上好一节语文课,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收获更多,首先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认真备课,并在备课的时候注意课堂上的难点、重点以及有可能给学生造成疑惑的,让学生产生疑问的内容,对这些内容教师都要认真研究、整理、归纳,制订计划,形成目标,以便在课堂上能有的放矢,能把教学内容由易到难,由浅到深,深刻、透彻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也教给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习的效率达到最大化,同时也让教师的教学效率最大化。
2. 熟悉班级学习情况。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就得了解班级学生的普遍学习情况,因为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体。只有了解了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什么特点,掌握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才能因材施教,也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也可以让学习成绩进步快的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方法与经验分享给其他同学,让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他们优异的学习成绩,成为其他学生追求的目标,树立同学们心中的榜样。教师了解了班级情况,才能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也才能有针对性地根据他们的特点,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进而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内部兴趣。”可见,要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首先就得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才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努力前进,不等、不拖。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那么如何进行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呢?
一、开放分组,多向交流
1.合作应该建立在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其实小组合作应该是学生个体无法完成,或是受到一定外在条件的限制,需要小组合作才能完成,或是学生对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感到需要与人讨论、分享成功喜悦的时候开展,因此,我们在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时要选用合适的内容,提出具有思考性的、有价值的问题。比如在学生意见不同时,学生思考困难时,和答案多样时,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就比较好。小组的组成应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商讨决定,要考虑学生的成绩、性格、性别、交际能力等。每个小组的人数应适当。各小组确定一名组长,组长可以由组员轮流担任。
2.开展小组合作应该做到“三合”。一是合理分组,小组成员的划分上,要注意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差异,体现成员之间的互补性,使每个小组都能均衡开展学习,并使成员定时流动,以保持新鲜感和竞争性。二是合理分工,小组成员之间应该合理分配角色,并且实行轮换制。特别是组长的角色,应该让每个成员分别担当,可以使学生在担当不同角色的过程中得到锻炼,最终促进成员间的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共同发展。三是合作交流,小组内的不同做法,不同意见,应该有交流、沟通、融合并形成一致看法的过程。它是一种生生碰撞,相互交流的互动学习。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程序
1.创设学习情境。
设计一个有利于学生相互之间展开合作研讨的活动情境,以此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另一方面让学生产生与同伴合作交流的心理需要。
2.明确合作学习任务。
这一步就是让学生明确即将进行的合作学习将围绕着什么主题进行,合作学习将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最后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和要求等问题,以此为后面的合作探究作出正 确的目标导向。
3.合作探究。
明确学习任务以后,教师应立即组织学生围绕活动主题展开合作探究。
4.评价与反思。
这一步主要是组织全体学生对各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在广泛交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对各小组学习效果作出评价,学生对照他人的学习情况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
三、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1.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有充分的理由。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课堂尽管采用小组学习的组织形式,但所讨论的问题没有思考性、启发性和探索性,学生不加思考就能回答;有的所提的问题虽有思考性,但学生刚刚转过身,还未进入讨论状态,教师就宣布讨论结束;有的小组内的分工不明确,一开始讨论,学生就显得手忙脚乱,要么组内优生一言堂,其他学生惟命是从;要么一哄而起.......使得小组讨论成为一种课堂教学的“摆设”,把小组合作学习简单化和庸俗化。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教师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包括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和资源等的深入和细致的分析,把问题情景、自主学习、协作环境和学习效果的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设计,只有这样小组学习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2.小组合作学习应让更多的人表现自我、体验成功。
课堂教学中学生存在着差异,所以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关注学习有困难、默默不语的学生,让他们在老师与同伴的帮助鼓励下,积极地在合作学习中表现自我,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3.小组合作学习并不仅仅只是座位方式的变革。
不少教师只要一提到小组合作学习,首先想到的就是座位方式的改变。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课,光有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几个人一组围座一起,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既没有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也未曾注意让小组学习中每个成员机会均等的参与。为了避免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充分的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不得不处于“旁观”、“旁听”地位的学习状况,我们就应该恰当的采用小组合作。
4.小组合作学习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要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前要认真的做准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准备:
(1)为什么这个环节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用可以吗?
(2)如果要用什么时候进行?问题怎么提?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该如何点拨、引导?
(3)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自学三种具体的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
(4)学习中哪些内容适合进行班级集体教学、哪些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哪些内容适合个人自学?如果这样做课前准备,小组学习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5.合作的方式和习惯需要长期培养。
(1)让学生学会倾听,处理好踊跃发言与虚心听取的关系。
(2)让学生学会思考,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关系。
(3)要让所有的人积极参与,特别关注小组学习中保持沉默的学生。
6.融入竞争机制,优化合作学习。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解决问题教学是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积累经验,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中解决问题教学仍然存在着问题。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解决问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脱离,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没有兴趣。解决问题教学方法就是培养学生将课堂中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解决所遇到数学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教学要从学生周围的实际情况着手,教学的内容必须是从学生的生活中得来的,利用数学课堂这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对问题进行正确的分析,并应用到生活中去。一般教师在进行解决问题教学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通常都是利用展示的方式将问题展现出来并进行解决,甚至有些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轨。
在数学课堂中,解决问题教学过程过于程式化和传统化。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然后学生针对教师讲授的内容进行强化训练,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解决数学问题,会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缺少兴趣,不积极地进行思考,课堂教学不能有效地进行。
在小学数学课堂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缺少解题的教学策略,学生的解题思路范围窄。在新课程中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提出了确切的要求:有关解决问题教学的基本策略、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策略、加强实践创新。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教学,关于数学关系的描述已不用进行相当规范的阐述了。在解决问题教学方法的初探阶段,学生对个性的展示可以用认知的方式表现出来。在师生进行交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在经过对数学的思考后,进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基本解题方法的形成有利于学生数学意识的提高,而且能逐步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进行解决问题教学时,应该多鼓励学生与自己所学的知识相联系,从不同的视角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可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解决问题,例如,画图、猜想、列表等,并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展示出来。现今的小学数学课堂中,还是有将教学的目标致力于解决问题上的现象,忽视了对学生在解决问题教学中进行解题方法和思维的引导。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分配好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和其他教学的时间。新课程中要求将解决问题教学与数学计算教学结合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分配好解决问题教学和其他教学的时间就尤为重要。往往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将教学时间很好地分配,导致不同内容教学时间不协调。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解决问题教学的策略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注重问题情境的设定,让小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生动的、主动的以及丰富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进行创造,让数学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新课程对于小学生数学的教学理念,注重问题情境的设定,问题要符合小学生的个性、年龄以及实际生活,这个教学理念重点是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播放视频、讲故事或是模拟一个生活中的场景。在《月球旅行》这一课中,教学的前提条件是,学生进行了关于除法、时间、方向、乘法等知识的学习,这是一节关于解决问题的教学。在这一课综合了前面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不仅将知识进行了整合,而且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还要注重对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基本的解题思维模式。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对应用题的教学比较重视对学生题型和数学公式的教授,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不能将知识与应用题相联系,导致学生无法提高解决应用题的能力。教师要将解决问题教学方法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引导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
教师在实行解决问题教学模式时还要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帮助,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意识,在培养学生解题策略的同时提高了解题能力。学生在交流中解决数学问题,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启发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总之,教师在教学时,要积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倡解题方法的多样化。也要多提出一些具有开放性思维的问题,让学生经过一个从发现问题到提出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置上,认真地研究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适当地对教材进行调整,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将解决问题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出二者之间的共同之处,并进一步完善小学数学解题教学策略,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解决问题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解读数学信息的方法,使学生主动地应用数学知识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种教学方法重视学生解题的过程,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数学意识。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明确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在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掌握良好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指: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能够动手操作的机会很少,老师上课多是依据书本讲解基础理论知识。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带动课堂气氛,加强学生的信息运用能力是我们需要探究的课题。
一、初中课堂信息技术教学的问题
1.提出的问题缺乏思考价值
教师提问时应该先思考一下自己的问题是否有意义,不要无疑而问。课堂上,有些老师常问“对不对”“美不美”“好不好”。这类肤浅的问题,一个一个叠加起来,永远不会成为纵深的思考。这种从表面到表面的滑行学习,没有找到进入文本的,学生的阅读学习就是蜻蜓点水。
2.问题没有层次性
有些教师不能根据课文由浅入深地提出问题,要么问题过小、过浅、过易,要么问题过大、过深、过难。所以,课堂上学生忽而对答如流,忽而沉默不语。
3.问题间隔时间过短,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不足
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还没有深入,老师就草草收兵,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慢慢地就会丧失。
4.问题目的不明确
在很多教研课上,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流畅性,很多教师的问题追求的并不是学生的思考与互动,而是为自己的教学环节服务,学生无论怎么答,最后都会回到教师设计好的过渡语或者教学环节上。
二、教师提问缺少有效性原因形成
1.教师专业素养低
这里的语文素养指的是语言文字的知识和相关常识,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理论的基础知识等。语文素养的低下,使教师设计问题的时候,不仅会缺少语文性,还会缺少深度和广度,以本学本,拘泥于教材与教参,不能架起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的桥梁。教师提问时,语文性、把握程度就会欠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空谈。
2.教师缺少和文本的对话
提倡语文现代化的同时,也使我们教师失去了与文本对话的耐心,偏离了语文现代化的本意。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文本所需的一切资源,所以,很多教师就放弃了自己对文本的细读,不能依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情去设计教案、设计问题,教师本身就游离在文本之外,对于问题的提出和掌握就显得无的放矢了。
3.教师缺少对经验的学习
(1)教师缺少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关注。如,教学《司马光砸缸》时,如果我们把司马光砸缸不归功于他的聪明上,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知道“砸缸”能救出小朋友呢?是生活经验!如果教师基于这样一点去设计课堂问题,就会别有不同。
(2)缺少对教学引领者经验的学习。我们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有限,如果再吝啬于时间在阅读教育教学有关的书籍上,那么就会故步自封,封锁了向他人学习提问技巧的有效途径。
三、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解决策略
1.从陌生化阅读入手
陌生化阅读就是个性化阅读。教师以陌生化的视角走进文本,通过对文本原意和语言的全新认识,体验作者创作文本的深刻内涵。教师应该从陌生化阅读入手,自主阅读文本后设计教学问题,然后再对照板块要求、课后习题、参考用书,斟酌自己的提问哪些是符合文本要求的,哪些是需要自己在本文中寻找支撑点的。
2.从文本内容入手
深究文本“讲什么”,才能确定自己“问什么”。陌生化阅读之后,教师要深挖文本内容,要让自己的提问成为点睛之问,让学生借助自己的眼力,去和文本深入对话,从文本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教师的“深入”,才会有问题的“浅出”,让语文课堂更简约。
3.从文题入手
从题目入手的提问,既可有第一课时初读的提问,又可以在深入理解课文的时候发人深省般的提问。如,教学《月光曲》时,如果学生在第一课时能提出“为什么叫《月光曲》?”那么在深入学习文本的时候,就可以揭示这个问题。学生没有提出来也不要紧,在课文要收束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抛出这个问题。为了解题,还要提出辅助问题:什么时候可以看到月光?夜晚的月光还有什么含义?面对题目,教师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就会抓住文本的内涵。
4.从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入手
可以说,于永正老师是特别善于从文章的词语入手来展开提问的。通过实践,效果颇好。如《切错的苹果》,抓住“魅力”一词,就抓住了文章的眼睛。于永正教学《草》的诗意时,一个“这是哪里的草?”让学生抓住诗中的“原”,进而延伸出“这草长得怎么样”的问题,学生又找出了“离离”,真是让人拍案叫绝。
5.从课后题入手
课后题总是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教师设计课堂问题时不妨把课后题融入其中,会有很大的提示作用。
1.关于教学情景的创设。许多教师在上新课时都喜欢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有位教师创设去商场购物的情境,结果一开放,就到超市里去了,情景创设花了将近15分钟,学生才恋恋不舍地离开超市,回到课堂。
反思:情景的创设应该为本节课的数学学习服务,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大多数教师都对教学中的情景创设赋予生活的气息,更加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然而,不少教师在情景创设时,过多地关注素材的现实性和趣味性。正如案例中提及的,选用商场购物这个素材作为学生的认知背景,确实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然而,引导太过,创设不当,反而会丧失其原本具有的价值,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对策:课程标准指出,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知识的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与现实世界联系密切。素材是学习数学知识的载体,它的主要作用是衬托教学内容,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选取素材时,不仅要看它是否现实、有趣,更重要的是看它能否更好地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选用素材时首先要讲究实效,不能乱用,更不能滥用,要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基础,从实际生活出发,选用合适的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在教学时,要有应用意识与驾驭教材的能力,不断地收集和选用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以补充、替换书本的例题。但要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时时处处强调实用,造成牵强附会,导致素材的滥用。因为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不是说所有数学情境都一定要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生活情境。
2.关于合作学习。在各级各类的教学观摩活动上,经常可以看到这么一种现象,提出一个问题后,马上进行小组讨论,一下子,教室里乱得像一锅粥,有的小组只有组长一个人在唱独角戏,其余同学充当观众,有的小组大家争着发言,缺少交流。这时,学困生乘机搞小动作。然后学生开始汇报,说自己认为是怎么样、怎么样的。
反思:其一,在现行的课堂中,小组合作几乎每课必不可少,并且不少课上多次安排合作学习,教师对学生合作要达到的目标并不明确,随意性很大。表面上看,合作学习体现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但是一味地强调合作,长此以往,会使学生丧失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缺乏自主性。其二,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在不少的课堂教学中,合作交流的过程表面上热热闹闹,其实更多的是放任自流,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和互相倾听。从学生汇报发言中的“我认为怎么样”而不是“我们组认为怎么样”,不难看出,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对策:首先,合作应该建立在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其实小组合作应该是学生个体无法完成,或是受到一定外在条件的限制,需要小组合作才能完成,或是学生对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感到需要与人讨论、分享成功喜悦的时候开展,因此,我们在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时要选用合适的内容,提出具有思考性的、有价值的问题。比如在学生意见不同时,学生思考困难时,和答案多样时,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就比较好。其次,开展小组合作应该做到“三合”。一是合理分组,小组成员的划分上,要注意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差异,体现成员之间的互补性,使每个小组都能均衡开展学习,并使成员定时流动,以保持新鲜感和竞争性。二是合理分工,小组成员之间应该合理分配角色,并且实行轮换制。特别是组长的角色,应该让每个成员分别担当,可以使学生在担当不同角色的过程中得到锻炼,最终促进成员间的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共同发展。三是合作交流,小组内的不同做法、不同意见,应该有交流、沟通、融合并形成一致看法的过程。它是一种生生碰撞、相互交流的互动学习。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产生学习的兴趣,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人,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几年前教师走进数学自习课课堂,学生问问题的积极性很高,经常直到下课还出不来,课后也经常被学生追着问。而现在学生很难得问问题,是知识都基本掌握了没有问题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由此看来当前高中生在自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方面有所下降,一方面他们追求自主的心理倾向较为明显,另一方面他们在行为上又存在着较强的依赖性。等、靠、要的现象比较严重,不预习、不钻研,有些学生离开了教师或家长的督促,难以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造成这种不容乐观状况的原因在哪里呢?通过调查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教师方面
目前数学教学明显的特点是: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虽然素质教育的提出和新课程的实施已全面展开,但相当一部分教师还是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不管学生有多大的差异,每天教师所灌输的知识要求学生必须全部掌握,所灌知识量的大小及灌输方式都必须接受。这种重管教、轻自觉,重教材、轻学生,重统一轻多样的教学行为极易束缚学生。天长日久,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极为有限,甚至使有些学生如同禁锢在笼子里的小鸟一般,这容易引发学生的被动学习心理和逆反心理;学生接受不了的知识就成为他们学习数学的障碍,更谈不上自主学习了。
二、学生方面
现在相当一部分高中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不少学生由于怕苦怕累、懒惰、不肯动脑动手,缺乏信心,学习不肯努力;或由于多次在数学学习上的失败而厌恶数学学习。高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其次还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学生必须学会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才能学好数学。
三、社会和家庭方面
一方面,由于不少家长在外打工,对子女的教育过问的不多,缺乏感情投入,只知用物质来补尝,对孩子直接监管是祖父、祖母或外祖父、外祖母,他们的教育方法不当,迁就的多,管教的少。使学生玩的天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不能静下心学习。另一方面,社会环境的影响,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使学生家长对子女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也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内驱力。
要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显然需要学校、教师、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作为教师如何解决学生学习数学自主性呢?
抓好课堂教学实践,探索教学模式,使学生会学。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学生理应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切实提高“学”的质量和效率。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学习的效果。学生学习的目标明确与否、态度端正与否、方法得当与否等,都是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改变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而教师能否做到根据学情设计教学方案和灵活地组织教学,又直接影响着学生自主性学习素质的提高。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为目的,采取指导一尝试一比赛一点评的模式进行教学。在学习习惯养成以后,以自学――尝试――指导――竞赛的模式进行教学,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无定法,总之以数学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考虑学生特点、教材特点,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资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心理为目标,以体现新课程对教学的新要求。
在课堂教学中,问题是起点,没有问题何来思考。正是基于此认识,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试图用问题来切入课题,引起学生注意,以问题为载体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笔者发现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在重视问题教学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深刻反思在用问题引领教学过程的时候,“问题”会给我们教学目标的达成带来多大的效益?我们是否有必要产生那些“问题”?那些“问题”是否会促使学生深入思考?那些“问题”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多大的益处?
一、当前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生成的困惑:
笔者发现,在当下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三多”“三少”现象。“三多”是教师的提问数量多,识记性问题多,只需学生做出简单判断的问题多;“三少”是对学生探索能力有真正提高的问题少,有助于学生整合相关知识的问题少,原创性的问题则更少。
在课堂教学中之所以会产生“三多”现象,笔者认为原因有:教师对启发式教学的误解。以为启发式教学就是向学生提问题,多提问题就可以促使学生思考。但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空间和持续性是有限的,问题多了就不可能对所有问题引起注意,问题层次过低时既便学生解决了问题也没有成就感,而问题层次过高,学生发现许多问题都解决不了,也会挫伤学习积极性。再有,教师以为只要答案是从学生口中说出来的,则学生一定对该知识已经理解或掌握了。但有些问题既便学生答对了,也未必就是掌握了该知识点,可能对其用意仍是不理解的。
造成“三少”现象的原因有:首先教师没有从课程的整体布局中体会到某一具体知识点在此时此地出现的背景。课堂上产生的问题,必须是学科逻辑发展和学生心智发展有机统一。再有教师对学生在探究问题时所需要培养的能力缺乏整体的认识。具体涉及到化学课堂教学中某一知识点的学习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还应该在创设情境时对该知识点进行评估,预测通过某一情景的创设,力图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再生成具体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教师对课程的内涵缺乏深刻理解,未能清晰辨析“用教材教”和“教教材”的差异。
二、课堂教学中生成问题的策略
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均为教学主体,在探究中生成问题是大家共同的目标和责任。同时在生成问题后并不能拘泥于由谁来提出问题,笔者觉得此时应该做到“教学相长”。关键是如何在课堂中建构最有价值的问题,如何进一步优化教师面向学生的问题,以及如何激励学生生成问题。
1、教师应明确怎样的问题最有价值,以实现课堂效能的最优化。有价值的问题必须具备三个特征:一是具有较大的思维容量。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必须有较大的思维容量。首先从思维方向评价,应该有一定的开放性,这样可以给学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信心,确保课堂教与学深入而持久地开展。其次从思维的力度来考虑,应该是思考性问题,如果学生将书上或记忆里的信息原封不动地搬出来就能解答,那么该问题就没有什么思考价值。同时从问题的类型上看,它必须有较高思维水平的整合性问题或创造性问题,这样的问题不再只是简单地重复、再现和确认,而是需要将其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结构进行组合或重构,确立新的认知结构。二是具有适宜的难度。研究表明,那些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有一定联系,学生知道一些,但仅凭已有的知识又不能完全解决,即在“新旧知识结合点”上产生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最具有启发性,最能有效驱动学生有目的地积极思考。只有那些难易适度,有助于学生形成“心求通而未得”的认知冲突,才能构成问题情境的最佳素材。三是具有合适的梯度。在探究过程中,对于一些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问题,学生往往一时难以理解、领悟,教师可采用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的办法,把一些太大或太难的问题设计成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组,并考虑好问题的衔接和过渡,用组合、铺垫或设台阶等方法来降低难度,提高问题的整体效益。
2、教师面向学生所提问题的优化策略。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思维总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思维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面向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优化组合,突出学生的“内化学习”,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整合,结构重组,构建知识柜架,形成知识体系。教师对面向学生的问题进行优化,其策略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问题的选择,要求教师要合理组合问题,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二是问题的呈现,要求教师在问题设置时要切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三是问题的拓展,要求教师要对问题进行深化、挖掘问题的内在联系,激活学生的思维,渗透学科的思想和方法。
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需要厘清的问题。笔者多次担任市级语文课堂教学比赛评委,在此对听课中发现的课堂教学问题及应对策略作一总结,以期抛砖引玉之效。
一、师生角色定位仍有偏颇
新课程标准将教师的课堂角色定位为“引领者”“点拨者”“导演”,但我们在听课中发现为数不少的课堂,仍然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的问题。整堂课虽不是过去那种填鸭般的满堂灌了,但充斥课堂的是教师一问、学生一答、教师不断发问、学生接连作答的单调枯燥的教学状态。无用的琐碎问题较多,缺少有价值的核心问题。教师仍然扮演课堂的主角,主导着课堂,在那里繁琐地分析处理着一个个文本问题,教师牵引学生过紧,唯恐学生跑掉,如同农村中瞎汉放驴一样,紧握驴缰绳不敢松手。
这种不间断的问答式教学方法,教师忙、学生累,效果差。教师发问,学生回答者人数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学生参与度很低。虽然教师发问中不乏有精彩的点拨,但更多的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来往自己预设的标准答案上引导学生思维。
教师照本宣科讲得多,学生活动少,究其原因是没有把教材思路恰当地转化为属于自己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思路,课改理念落后,课堂上不能解放学生,没有真正落实“学生是课堂主人”的课改观。
二、教学观念转变不够彻底
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思想,现已被逐渐接受,教师在课堂上越来越重视学生活动,坚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但是在全体参与、全程参与上,许多教师做得还不够,往往关注个别学生多。
教师独霸课堂“问坛”,基本上不让学生提出问题,这是严重的欠缺。提问是学生的基本权利,教师无权剥夺。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要进一步坚定和坚持以学为主的观念,牢固树立教为学服务的思想,真正把教学的重心转到学上,要让学生学会、会学。以学为主的课堂应该是激情课堂、活力课堂、智慧课堂。
三、课堂教学缺少激情投入
语文教师应该有激情,登上课堂要全身心投入,唯此才能上出气势,感染学生。否则就会让人觉得课堂枯燥乏味,平淡松散。
诸城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郝忠勇老师在其《用好你的体态语言》文章中,讲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身边的教育故事:“一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武松打虎》,老师讲得起劲,学生听得有味。讲到要紧处,老师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老师做武松打虎一扫堂腿动作时,因忘情而入戏,抬腿作横扫状,“嗖”的一声,脚上的“蒲袜”(草鞋)顺势飞上了房梁,学生一阵哄堂大笑,爆出满堂彩。”这种讲演激情令人难忘。
语文教师的激情来自何处?来源于对文本的深刻解读,来源于与作者的心灵对话。大多教师解读文本隔靴搔痒,没有品读出语言文字的潜台词,没有读懂作者那颗复杂细腻的心灵,没有真正地读懂文本。
四、课文诵读缺乏感染力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就要有琅琅书声。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能够把朗读当作理解文章的必要途径, 注重在朗读、点评、再读的过程中感悟欣赏文章的语言美。将文本无声的文字变成了有声的语言,读准了字音,读出了节奏,读出了韵律,读出了情调;在朗读中让学生把握内容,理清思路,体会情感。
对于诗文教学,在课堂上教师们常采用范读、自由读、小组读、男女轮读、配乐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加强阅读技巧的指导,提出感情、语气、语调、停顿、节奏的诵读要求。
低效诵读的现象应予以重视。有些课速读、跳读、浏览,花样繁多,但目标不明确且没有足够的时间。不少师生课文诵读遍数很多,但没有一遍比一遍好的诵读效果,给人的感觉是为读而读,诵读得如同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远没有读出美文的“韵味”来。
之所以诵读不出韵味来,是因为诵读缺少了具体深入的指导,缺少了对文本的独特情感体验,对文本的体会揣摩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内化为自己的体验理解,说到底是文本解读不深不透的问题。
语文教师应该怎样指导诵读?大多数教师只是停留在了对诵读技巧理论的空泛指导上,缺少了对语言文字表情达意进行揣摩体味的细节指导,缺少了反复诵读精美文段、重点语句的具体指导,缺少了对朗读字字响亮、感情充沛、拿腔拿调、抑扬顿挫的细致指导,缺少了对一句话中或者几句话中哪些部分声调“抑”、哪些部分声调“扬”细节的深入指导。
笔者见过,一位教师摇头晃脑、饱含深情地诵读《陋室铭》,朗读“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句,以高音、拖长之调(语调是“扬”)强调了“惟吾”二字,突出了作者刘禹锡高标独立之风;诵读主旨句“何陋之有?”,“何陋”一词诵读得高声、慷慨,是重音之读,语调是“扬”,“之有”一词诵读得声音低缓,语调是“抑”,全句的反问语气读得十分强烈,给人感觉很是“有味”, 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紧扣文本和文本拓展的关系
语文教学讲求纵横捭阖、前后勾连、上下贯通,公开课中不少教师对文本都能作出有机的拓展联系。但也有不少教师拓展过度,刻意引用补充了大量的材料,忽视了对文本的讲解,把学生引到了糊涂境地。这说明了教师面对繁多的参考资料不会取舍,生怕遗漏某些材料、落下某个环节,课堂上得杂乱无章、支离破碎。
一堂课的主要任务是探究文本,教师要弄明白文本与拓展之间的关系,拓展的内容必须为文本有机服务,要紧紧围绕着文本内容来设计。
很多教师能够扣住文本实施教学,创新设计。游离文本、架空分析的课很少见了。但有的教师过分重视教学设计的花样,舍本逐末,反而忽略了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有些课教师还没走进文本,就已经走出文本,浮于表面和形式,只让人看到一个貌似精巧实则空洞无物的课堂;有的课堂在教学环节上叠床架屋、寺中设庙,师生一味简单问答,无法沉浸在文本中涵泳品味,致使课堂缺乏深度、广度、细度和文化含量。
为了适应时展的要求,满足国家对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需要,我国在教育体制改革方面提出了新课程教育理念。新课程教育理念要求高中英语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及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英语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执行力就体现在包含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师生交流等内容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新课程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发展,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实现课堂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发展,提高英语课堂教育的效率和质量成为国家和社会重点关心的问题。
一、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中英语教学新课程理念的引入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愿,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能力。但是,英语课堂现实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新课程教育理念的科学发展。
1.英语课堂教学提问模式具有缺陷性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难免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受外界因素干扰学习效率低下的情况,英语课堂教学中提问模式的提出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英语教学相关问题的课堂讨论与问答,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强了学生的语言技能实践能力和知识信息快速处理组合能力。但是,当英语教师不能合理把握课堂提问的限度时,就会出现许多问题,如有的教师不注重英语教学的连贯性,问题跨度较大,学生难以明确学习主旨,缺乏学习兴趣;有的教师不结合学生实际,提的问题过多、过难或过易,这都容易引发学生的消极情绪;还比如有的教师违背教学宗旨,习惯性、有选择性地挑学生回答问题,打击了其他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甚至产生不合理的交流反馈,伤害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2.受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制约
传统教学模式强调英语教学课堂的主体和操控者是教师,教师的任务是将教材中的文章内容和重点选出,然后通过单一的讲授方式,一味地灌输新知识,没有语言输出、理解或扩展环节,主客观上都是为了满足应试教育的需要。在教学技巧上,传统教学没有多样化的对学生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技能的培养手段,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被重点长期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进一步提升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学生只能简单地复制或硬记教师所教授的课堂内容,成绩的提高也仅仅依赖于课后的单词背诵和题目练习,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用没有得到发挥,学生的自我能动创造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延展,学习效率极其低下。
二、提升高中英语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对策
1.完善英语教学课堂提问模式
保证高中英语课堂提问模式的合理性、科学性,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英语教师要重视课本教材的理解与把握,问题设计目标要明确,特别是要与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相适应,保证问题的设计没有知识性的错误,符合语言规律,通俗易懂;其次,要强调提问模式的全面参与性,原则上要保证课堂内的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发展与提高,积极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升课堂的活跃度,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课堂参与的喜悦;最后,问题的提出要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兴趣是学生积极思考和学习的内在动力,趣味性、启发性问题的提出,可以加深学生对英语语言学习技能的认知,通过对相关文章暗含意义和间接传递信息的思考,能够推动学生思维和知识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2.转变传统课堂教学理念
在新课程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转变传统课堂教学理念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在学校方面,要重视对在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化现代教学理论的培养,完善学校自身的优秀课堂教学激励制度。在教师方面,教师要具备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能够积极接受和切实实践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在课堂上坚持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主,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学习兴趣,以合理的教学反馈激励学生,满足学生学习的自豪感和自尊心。在学生方面,学生自己要积极完成课前课后的预习准备工作,积极响应教师的课堂教学手段,慢慢培养学习兴趣和动力。
加强对高中英语课程教学问题及对策的研究,有利于全面贯彻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中英语新课程教育理念与思想,有助于提升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合作意识,对教师和学生共同取得令人骄傲的成绩也是极有帮助的,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259-02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强有力的工具,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较强的集成性、趣味性和直观形象性,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声音于一体,可以辅助数学教学,优化教学效果。
一、提高问题情境创设趣味性
《小学数学课程新标准(修改稿)》指出:从数学学习的认知本质看,数学学习离不开情境,知识与学是具有情境性的。注重情境化设计,加强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就成为数学课程及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信息技术为趣味性的数学情境创设提供了技术手段与可能。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图形与几何知识相对比较抽象,无法让学生产生直接兴趣,可以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创性、需要性来满足学生好奇的探索心理。信息技术为实现图形与几何的情境性学习创造了条件,寓图形与几何知识信息于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的情境之中,学生通过观看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自然引起对其中数学问题的本能思考,学生本着对情境画面的直接兴趣转化为对数学知识的间接兴趣,从而产生探究欲望,激发求知的热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习抽象的图形与几何数学知识构筑了一个探究平台。
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为了引起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探究兴趣,创设了一个这样的问题情境: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们学校想给每个小朋友送一个礼物,这个礼物用精美的包装盒包装,这两种不同规格的盒子都可以,用哪种盒子节省材料,学校就决定选用哪种盒子,请同学们帮忙做出选择。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设计出拟人化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两种不同规格的箱子以动漫形式在争论,都认为自己的表面积最节省,请学生当法官做出判断。为此,学生必须要学会如何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从而激起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表现在行为上就是探究新知的主动性。
鲁迅曾说过:“没有情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多媒体以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融数学知识于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的情境中,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以轻松愉快的心情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二、展现思维活动过程直观性
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也就是说在数学教学中,除了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思维是人脑和数学对象交互作用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内在理性活动。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就是要揭示或展现蕴含在学习数学知识中的丰富多彩的思维活动过程。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修订稿)》中指出,直观与推理是“图形与几何”学习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几何直观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几何或者其他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在许多情况下,借助几何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几何的直观性不仅在“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中。在图形与几何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以形象直观的图片或动漫形式,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学生的抽象空间思维过程,予以直观形象的图片展示。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设计了长方体立体图展开六个面形成展开图的动感过程,学生通过观察展开过程并比较原立体图和展开图之间的联系,清晰获得长方体表面积概念,并为长方体各面面积与原长方体长、宽、高之间的联系建模。
再如,当学生在自主探究长方体表面积求法时,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以三组不同的图片演示了三种不同的空间思维活动过程,变抽象思维为形象直观的图片呈现,有效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师: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来求长方体的表面积?
生1:先求六个面的面积,然后再相加。
生1:先求前后、左右、上下相对两个面面积,再相加。
生3:先求前后、左右、上下相对面中的一个面相加,再乘以2.
课程改革专家朱乐平教授认为:实施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就是要使学生明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问题产生的实际背景与过程,涉及的旧知识,得到的新成果(问题的解答);使用的语言(符号或术语)与方法,得到的新方法;成果(知识与方法)的应用等。数学思维活动教学的目的是要变知识储备型教学为智力开发型教学,变知识型人才的培养为素质型人才的培养。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了数学思维活动教学的有效性。
三、呈现问题解决策略多样性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可促进学生发展思维灵活性和广阔性,包括提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制订解决问题的计划、实施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