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精神分析哲学大全11篇

时间:2023-12-19 10:23:3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精神分析哲学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精神分析哲学

篇(1)

慢性肾衰晚期患者常有多系统的临床表现,有部分患者可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本文通过分析住院治疗的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的慢性肾衰血透患者资料,探讨慢性肾衰血透患者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的常见原因及转归,以协助临床诊治。

资料与方法

2006年6月~2010年8月收治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的慢性肾衰血透患者36例,男24例,女12例;年龄18~76岁,平均46.5±3.2岁;病程2~72个月。原发病分别为慢性肾炎16例、糖尿病肾病6例、高血压肾病6例、梗阻性肾病3例、多囊肾3例、慢性间质性肾炎2例。随机选择同期接受血透治疗的无神经精神症状的慢性肾衰血透患者22例设为对照组,男15例,女7例;年龄44.8±3.6岁。原发病分别为慢性肾炎14例、糖尿病肾病3例、高血压肾病2例、梗阻性肾病2例、多囊肾1例。均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诊断标准【sup】[1]【/sup】,且既往无神经、精神病史,并排除肝性脑病等。两组性别、年龄、病因具可比性。

神经精神症状:①意识障碍型:表现为嗜睡3例,昏迷11例,谵妄4例,昏睡1例。②精神障碍型:表现为反应性意识模糊状态1例,反应性兴奋状态2例,反应性抑郁症2例,本观察未发现反应性木僵状态【sup】[2]【/sup】。③抽搐型:表现为癫痫大发作2例,局部发作2例。④不自主运动型:表现为头部抖动3例,扑翼样震颤5例。

辅助检查:所有患者均检查肾功能、电解质和血糖,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者行头颅CT,发热者行血培养。

分析指标:分析引起神经精神症状的常见原因构成及其与患者年龄、透析龄、肾功能及血压水平等的关系,并分析其转归。

统计学处理:数据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行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显著性。

结 果

辅助检查结果:血肌酐值均≥707μmol/L;2例患者血糖<2.8mmol/L;血培养2例患者发现细菌生长;7例脑血管意外患者均经头颅CT证实5例为脑出血,2例为脑梗死。

引起神经精神症状的常见原因:36例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的慢性肾衰血透患者中血透失衡综合征11例(30.56%)、脑血管意外7例(19.44%)、尿毒症脑病6例(16.67%)、反应性精神病5例(13.88%)、药物性(头孢他啶、雷米封、胃复安)3例(8.33%)、败血症感染中毒性脑病2例(5.56%)、低血糖2例(5.56%)。

讨 论

血透失衡综合征是一组全身性和神经性症状,常在透析过程中和透析后不久出现,轻者恶心呕吐、头痛不安,重者抽搐、迟钝、昏迷,常在24小时内缓解。本观察发现失衡综合征多见于初始血透即透析龄极短(P<0.05)的患者,其原因是透析过快,细胞内氢离子增加,透析时血PH值升高,但脑脊液的PH值却下降,脑细胞内酸中毒使细胞内渗透压增高,导致脑水肿。另外,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血液透析时尿素从脑脊液清除比血浆清除慢,脑脊液尿素浓度增高而引起渗透压升高。预防失衡综合征主要是缩短透析时间,增加透析频度。对于严重水肿、酸中毒、血尿素氮过高或初作血透的患者,不宜用大面积和高效透析器,透析液钠浓度以140~150mmol/L为宜,不宜试图用低钠透析液来纠正患者的高钠状态,轻度失衡可用高渗氯化钠或葡萄糖溶液,严重者应停止透析【sup】[3]【/sup】。本观察中11例血透失衡综合征患者经缩短透析时间,增加透析频度,使用高渗葡萄糖或氯化钠溶液治疗后症状均消失。

脑血管意外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脑血管疾病,表现为意识障碍并出现神经定位体征。本观察发现有7例脑血管意外,均经神经科会诊并头颅CT证实,多见于长期血透并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即患者的年龄、透析龄及血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考虑高龄慢性肾衰竭患者常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而维持性血液透析可以加重原有的脂质代谢紊乱【sup】[4]【/sup】,长期慢性透析可导致血管内膜的损伤,另外透析过程中使用肝素等抗凝剂,可导致脑出血、脑梗死等情况的加剧。本观察7例脑血管意外患者虽经积极治疗仍有4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说明慢性肾衰血透患者合并脑血管意外者预后差,提示要加强对慢性肾衰竭长期血透患者血压、血脂的监控和治疗,预防动脉硬化,以减少神经精神症状的发生率和血透患者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42-542.

篇(2)

1对中医精神医学的基本认识

中医理论体系中原本没有建立起独立的精神医学理论,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精神医学。但从现存各类史料中可以知道中国古代不仅存在许多关于精神疾病的记载,而且对精神疾病也有着较为系统的认识,只是这种认识不同于西方和现代医学。中医精神医学的基本观点确立于《内经》时期,“五脏藏神”和“七情致病”是其理论的核心内容。《内经》强调整体观念,建立了唯物的形神一体观,认为精神活动与五脏功能密切相关,将神志活动归属于五脏,将“心”确立为精神活动的主体。《内经》还确立了以气血为生理基础的唯物论,《灵枢·平人绝谷》篇曰:“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此后,中医对精神疾病的治疗无不以阴阳五行等理论、学说来辨证论治,判断气血、脏腑的病理变化对形与神的影响。

2传统文化对中国人心理的影响

人的心理具有生物与社会双重特性,精神疾病不仅是生物学上的异常表现,而且是其所处时代与环境的社会文化的折射,患者的感知、行为、幻觉、妄想与民族文化、社会风俗、等社会因素关系密切[1]。文化甚至是形成人心理的决定性条件,在相同的环境中受相同文化影响的社会成员有着某种共同的心理特征,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心理。哲学是文化传统之源泉和灵魂,其思想能最集中地表现出各民族文化特征。儒道释思想渗透进中华民族的意识形态领域之中,成为中国人自觉或不自觉中理解世界、处理社会矛盾的方式方法。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不仅给出了对人内心生活的理论说明,而且给出了提升精神境界的修养方式[2]。在这种哲学思想指引下,中国人对挫折、逆境有着天然的承受力和消化力。但文化本身也可以成为应激源,导致各种心理障碍,譬如儒学中一些压抑、束缚人性及苛求完美的东西又是导致精神疾病的病因。本文仅讨论儒道佛对心理世界的积极影响。

3中国古代哲学对精神医学体系的两点影响

3.1中国古代哲学语境下的“心主神明”论中国哲学中的心有多重意义,或以心为思维器官,或指思想、性情、本性。而西方人所谓之心,与灵魂离为两物,只指肉体心之一种机能而言。西方人认为超肉体者只有灵魂,中国人所谓之心,则已包容西方人灵魂观念之一部分。中国人舍弃人的灵魂而直言心,便舍弃了人生之前世与来生,而就此现实世界,从人类心理之本原与终极的大同处来建立一切人生观与宇宙观[3]。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模拟社会政治礼制秩序建构了“心主神明”的特殊理论,《荀子》曰:“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这一观点被中医学吸纳并发展,如《灵枢·邪客》云:“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类经·藏象类》中说:“心为一身之主,禀虚灵而含造化,具一理而应万机,脏腑百骸,唯所是命,聪明智慧,莫不由是,故曰神明出焉”。

3.2中国哲学一元人生观对心身观的影响东方人认为心身不对立,对世界并无精神界与物质界之分。中国的人生观是“人心”本位的一元人生观。心虽为人身肉体之一机能,而其境界则可以超乎肉体。中医理论认为心与身是相互影响的,是统一的,从未对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进行严格区分,自《黄帝内经》以降的中国古代医学,其生理上的五脏五志说、病理上的内伤七情说等都表现了心身一元观。这种相沿至今的中医学的心身理论,并没有经过二元的分裂,而是由对早期心身朴素同一的认识直接深化而来,因而也就不可能完成对心身混沌同一的彻底分化[4]。中国古代哲学及医学传统中始终贯穿着形神合一、形质神用的心身一元论思想,没有以二元论的思想把生理同心理的东西区别开来。而西方人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总体说是二元的,即认为在肉体生命之外另有一个灵魂生命,因此有所谓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之分别。尽管古典二元论带有贬低肉体、抬高心灵的错误倾向,但却因为有了二元分立的思想基础,才有了对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明确的区别对待,于是西方渐渐产生了现代心理学和精神医学,而中医对心理及精神疾病始终没有产生区别于脏腑病证的系统认识。

4儒道释—安抚心灵的良药

传统文化的主干儒、道、释学说中蕴藏着丰富的调节心身的方法。冯友兰认为中国哲学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为根本任务,在《三松堂自序》中将其称之为“意义”哲学。儒家通过发挥个人主体性来正面应对心理冲突或困惑,用“命”来化解重大挫折和不利的人生境遇;道家采用退让、弃智守朴来处理遇到的困境;佛教则把生存困惑化解为其他方面,以超脱轮回来解决人的困境和问题[5]。白居易《醉吟先生墓志铭》中有句诗说得好:“外以儒行修其身,中以释道治其心。”

4.1儒家的修身正心之道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社会人保持心态平和、避免心理冲突的必要条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关键原则。儒家提倡的中庸是一种在严酷现实中的安身立命之道,要求把握住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心理平衡、适中,做人不狂不狷,处事无过亦无不及,态度温而不厉,情绪乐而不,哀而不伤。儒家还赋予“心”以伦理和道德的色彩,孔子把心看作主体的道德修养,说:“欲先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尽心知性”是儒家的重要修养方法。孟子的“存心、养性”、《大学》的“正心”、《中庸》的“慎独”以及宋明时期理学家们的“惩忿窒欲”等,无不强调在道德修养过程中对情感的调节[6]。理学思想被宋以后医家用以讨论养生学,朱丹溪主张养生要正心、收心、养心。张介宾认为养生必寡欲保精,才能气盛神全。李认为“心静则万病息,心动则万病生,延年不老,心静而已”。这些养生法则往往与养德并论,可见中国古代医学中之伦理色调,正如《医源》所说:“如能清心寡欲,则情不妄发,致中致和,不但可却病延年,而圣贤正心,诚意,修身俟命亦在于此。”

4.2道家的修心养性之术道家崇尚幽居的田园生活,以求抛弃一切俗念和争执,超旷出世、知足保和等思想提供了在命运多舛的现实中自我调节的方法。林语堂说过:“道家学说给中国人心灵一条安全的退路”“,是用来慰藉中国人受伤心灵的止痛药膏”。“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少思寡欲,知足知止;知和处下,以柔克刚;清静无为,顺其自然”是道家的养生处世之道[7]。不争就要知足,庄子反对心为物役,《金丹大要》也提出寡欲的养心之术:“夫圣人之养心,莫善于寡欲。”道家追求心灵的安静、祥和,《庄子·天道》说过:“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道家哲学提倡的“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力图把情感从现实束缚中解放出来,使人超脱世俗之纠缠。《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道教医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卷三十七·道林养性》中指出:“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愁则心摄,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志错昏乱”,均是对道家追求心灵宁静的践行。极私多欲会给人造成精神压力与躯体劳累,使人的精神高度紧张,甚者导致精神崩溃,而儒道思想倡导的清心寡欲就是保持平稳的心态,使内心不受外界干扰的精神疾病防范术。

4.3禅宗对尘世困惑的超越禅学是一门修身养性、立身处世的人生艺术,它始终不渝追求完整的个性化人格,可以说是一门近乎心理分析和治疗的学问[8]。禅学是生命哲学、心灵超越法。精神病学者贝诺瓦说:“禅非宗教,而是一种为实践而成立的睿智,一种当代文明可用作范例,以摆脱焦虑而达到和谐平静生活的体系。”佛教思想及修持方法的心理治疗作用主要有破我执,除妄念,破法执,空世界。我执即对我的执著,佛教认为我执是万恶之本,痛苦之源。只有破除我执,人才能消除烦恼,达到解脱。佛教宣扬“三界唯心”,“一切皆空”。佛教认为,只有认识空性,达成空观,才不会产生种种贪爱执著情感,才能超越生死轮回,得到解脱[9]。禅宗亦重视心的修持,提出“平常心是道”和“明心见性”的心性修养命题。佛家教人们面对大千世界,做到心净、心空、目空一切,从而得到心灵的平静。解脱与超越是禅学的最高境界和终极果报。佛教认为苦是人生的本质,人的生命过程就是苦,生存就是苦。因此,佛教的人生理想就在于断除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痛苦,以求得解脱,即所谓成佛。尽管它是虚妄的,但填补了人们的精神空虚,构筑了对来世的企盼。《冷庐医话·卷一·慎疾》记载了一个以佛家“静”、“空”治愈心病的例子:“真空寺僧能治邝子元心疾,令独处一室,扫空万缘,静坐月余,诸病如失。……观此知保身却病之方,莫要于怡养性真,慎调饮食,不得仅乞灵于药饵也。”

5小结

中医学将神志活动归属于五脏,将“心”确立为精神活动的主体。受心身一元哲学观的影响,“心身合一”及“形神合一”论成为中医心理学的核心思想。打着中国传统文化烙印的“心”的概念在中医心理学和精神医学中几乎无处不在,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存观和疾病观。中医养生学即强调养心、养性、修身,在临床治疗上也体现了以心治身和身心兼治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对国民的心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模式和处事方式。中国本土传统心理学以其特有的内省方式来引导人的内心生活,促进人的心灵成长,提升人的心灵境界。心理治疗的目的是改变患者的认知和生活态度,而传统文化强调的内省即指出了个体内求超越的心灵发展道路及个体与世界相和谐的心理生活道路[10]。杨德森等创立的精神超脱心理治疗即以道家处世养生原则为指导思想,日本森田正马受中国禅宗文化理论影响,开创了“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治疗方法。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模塑下的本土心理学在现代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中医精神医学虽然先天薄弱,但其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有着鲜明的特殊性,其与文化的相关性也值得人们去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慰丰1开展医学文化史的研究[J]1中华医史杂志,1997,27(4):193~194

[2]葛鲁嘉,周宁1从文化与人格到文化与自我[J]1求是学刊,1996,1:27~31

[3]钱穆1灵魂与心[M]1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8~19

[4]张福利,车离1古典二元论与心身分立[J]1医学与哲学,1992,2:34~35

[5]景怀斌1传统中国文化处理心理健康问题的三种思路[J]1心理学报,2002,34(3):327~332

[6]周天庆1论儒家伦理中的情感因素[J]1求索,2007,5:142~144

[7]杨德森1中国人的传统心理与中国特色的心理治疗[J]1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2~8

篇(3)

1对中医精神医学的基本认识

中医理论体系中原本没有建立起独立的精神医学理论,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精神医学。但从现存各类史料中可以知道中国古代不仅存在许多关于精神疾病的记载,而且对精神疾病也有着较为系统的认识,只是这种认识不同于西方和现代医学。中医精神医学的基本观点确立于《内经》时期,“五脏藏神”和“七情致病”是其理论的核心内容。《内经》强调整体观念,建立了唯物的形神一体观,认为精神活动与五脏功能密切相关,将神志活动归属于五脏,将“心”确立为精神活动的主体。《内经》还确立了以气血为生理基础的唯物论,《灵枢·平人绝谷》篇曰:“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此后,中医对精神疾病的治疗无不以阴阳五行等理论、学说来辨证论治,判断气血、脏腑的病理变化对形与神的影响。

2传统文化对中国人心理的影响

人的心理具有生物与社会双重特性,精神疾病不仅是生物学上的异常表现,而且是其所处时代与环境的社会文化的折射,患者的感知、行为、幻觉、妄想与民族文化、社会风俗、等社会因素关系密切[1]。文化甚至是形成人心理的决定性条件,在相同的环境中受相同文化影响的社会成员有着某种共同的心理特征,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心理。哲学是文化传统之源泉和灵魂,其思想能最集中地表现出各民族文化特征。儒道释思想渗透进中华民族的意识形态领域之中,成为中国人自觉或不自觉中理解世界、处理社会矛盾的方式方法。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不仅给出了对人内心生活的理论说明,而且给出了提升精神境界的修养方式[2]。在这种哲学思想指引下,中国人对挫折、逆境有着天然的承受力和消化力。但文化本身也可以成为应激源,导致各种心理障碍,譬如儒学中一些压抑、束缚人性及苛求完美的东西又是导致精神疾病的病因。本文仅讨论儒道佛对心理世界的积极影响。

3中国古代哲学对精神医学体系的两点影响

3.1中国古代哲学语境下的“心主神明”论中国哲学中的心有多重意义,或以心为思维器官,或指思想、性情、本性。而西方人所谓之心,与灵魂离为两物,只指肉体心之一种机能而言。西方人认为超肉体者只有灵魂,中国人所谓之心,则已包容西方人灵魂观念之一部分。中国人舍弃人的灵魂而直言心,便舍弃了人生之前世与来生,而就此现实世界,从人类心理之本原与终极的大同处来建立一切人生观与宇宙观[3]。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模拟社会政治礼制秩序建构了“心主神明”的特殊理论,《荀子》曰:“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这一观点被中医学吸纳并发展,如《灵枢·邪客》云:“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类经·藏象类》中说:“心为一身之主,禀虚灵而含造化,具一理而应万机,脏腑百骸,唯所是命,聪明智慧,莫不由是,故曰神明出焉”。

3.2中国哲学一元人生观对心身观的影响东方人认为心身不对立,对世界并无精神界与物质界之分。中国的人生观是“人心”本位的一元人生观。心虽为人身肉体之一机能,而其境界则可以超乎肉体。中医理论认为心与身是相互影响的,是统一的,从未对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进行严格区分,自《黄帝内经》以降的中国古代医学,其生理上的五脏五志说、病理上的内伤七情说等都表现了心身一元观。这种相沿至今的中医学的心身理论,并没有经过二元的分裂,而是由对早期心身朴素同一的认识直接深化而来,因而也就不可能完成对心身混沌同一的彻底分化[4]。中国古代哲学及医学传统中始终贯穿着形神合一、形质神用的心身一元论思想,没有以二元论的思想把生理同心理的东西区别开来。而西方人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总体说是二元的,即认为在肉体生命之外另有一个灵魂生命,因此有所谓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之分别。尽管古典二元论带有贬低肉体、抬高心灵的错误倾向,但却因为有了二元分立的思想基础,才有了对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明确的区别对待,于是西方渐渐产生了现代心理学和精神医学,而中医对心理及精神疾病始终没有产生区别于脏腑病证的系统认识。

4儒道释—安抚心灵的良药

传统文化的主干儒、道、释学说中蕴藏着丰富的调节心身的方法。冯友兰认为中国哲学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为根本任务,在《三松堂自序》中将其称之为“意义”哲学。儒家通过发挥个人主体性来正面应对心理冲突或困惑,用“命”来化解重大挫折和不利的人生境遇;道家采用退让、弃智守朴来处理遇到的困境;佛教则把生存困惑化解为其他方面,以超脱轮回来解决人的困境和问题[5]。白居易《醉吟先生墓志铭》中有句诗说得好:“外以儒行修其身,中以释道治其心。”

4.1儒家的修身正心之道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社会人保持心态平和、避免心理冲突的必要条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关键原则。儒家提倡的中庸是一种在严酷现实中的安身立命之道,要求把握住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心理平衡、适中,做人不狂不狷,处事无过亦无不及,态度温而不厉,情绪乐而不,哀而不伤。儒家还赋予“心”以伦理和道德的色彩,孔子把心看作主体的道德修养,说:“欲先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尽心知性”是儒家的重要修养方法。孟子的“存心、养性”、《大学》的“正心”、《中庸》的“慎独”以及宋明时期理学家们的“惩忿窒欲”等,无不强调在道德修养过程中对情感的调节[6]。理学思想被宋以后医家用以讨论养生学,朱丹溪主张养生要正心、收心、养心。张介宾认为养生必寡欲保精,才能气盛神全。李认为“心静则万病息,心动则万病生,延年不老,心静而已”。这些养生法则往往与养德并论,可见中国古代医学中之伦理色调,正如《医源》所说:“如能清心寡欲,则情不妄发,致中致和,不但可却病延年,而圣贤正心,诚意,修身俟命亦在于此。”

4.2道家的修心养性之术道家崇尚幽居的田园生活,以求抛弃一切俗念和争执,超旷出世、知足保和等思想提供了在命运多舛的现实中自我调节的方法。林语堂说过:“道家学说给中国人心灵一条安全的退路”“,是用来慰藉中国人受伤心灵的止痛药膏”。“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少思寡欲,知足知止;知和处下,以柔克刚;清静无为,顺其自然”是道家的养生处世之道[7]。不争就要知足,庄子反对心为物役,《金丹大要》也提出寡欲的养心之术:“夫圣人之养心,莫善于寡欲。”道家追求心灵的安静、祥和,《庄子·天道》说过:“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道家哲学提倡的“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力图把情感从现实束缚中解放出来,使人超脱世俗之纠缠。《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道教医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卷三十七·道林养性》中指出:“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愁则心摄,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志错昏乱”,均是对道家追求心灵宁静的践行。极私多欲会给人造成精神压力与躯体劳累,使人的精神高度紧张,甚者导致精神崩溃,而儒道思想倡导的清心寡欲就是保持平稳的心态,使内心不受外界干扰的精神疾病防范术。

4.3禅宗对尘世困惑的超越禅学是一门修身养性、立身处世的人生艺术,它始终不渝追求完整的个性化人格,可以说是一门近乎心理分析和治疗的学问[8]。禅学是生命哲学、心灵超越法。精神病学者贝诺瓦说:“禅非宗教,而是一种为实践而成立的睿智,一种当代文明可用作范例,以摆脱焦虑而达到和谐平静生活的体系。”佛教思想及修持方法的心理治疗作用主要有破我执,除妄念,破法执,空世界。我执即对我的执著,佛教认为我执是万恶之本,痛苦之源。只有破除我执,人才能消除烦恼,达到解脱。佛教宣扬“三界唯心”,“一切皆空”。佛教认为,只有认识空性,达成空观,才不会产生种种贪爱执著情感,才能超越生死轮回,得到解脱[9]。禅宗亦重视心的修持,提出“平常心是道”和“明心见性”的心性修养命题。佛家教人们面对大千世界,做到心净、心空、目空一切,从而得到心灵的平静。解脱与超越是禅学的最高境界和终极果报。佛教认为苦是人生的本质,人的生命过程就是苦,生存就是苦。因此,佛教的人生理想就在于断除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痛苦,以求得解脱,即所谓成佛。尽管它是虚妄的,但填补了人们的精神空虚,构筑了对来世的企盼。《冷庐医话·卷一·慎疾》记载了一个以佛家“静”、“空”治愈心病的例子:“真空寺僧能治邝子元心疾,令独处一室,扫空万缘,静坐月余,诸病如失。……观此知保身却病之方,莫要于怡养性真,慎调饮食,不得仅乞灵于药饵也。”

5小结

中医学将神志活动归属于五脏,将“心”确立为精神活动的主体。受心身一元哲学观的影响,“心身合一”及“形神合一”论成为中医心理学的核心思想。打着中国传统文化烙印的“心”的概念在中医心理学和精神医学中几乎无处不在,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存观和疾病观。中医养生学即强调养心、养性、修身,在临床治疗上也体现了以心治身和身心兼治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对国民的心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模式和处事方式。中国本土传统心理学以其特有的内省方式来引导人的内心生活,促进人的心灵成长,提升人的心灵境界。心理治疗的目的是改变患者的认知和生活态度,而传统文化强调的内省即指出了个体内求超越的心灵发展道路及个体与世界相和谐的心理生活道路[10]。杨德森等创立的精神超脱心理治疗即以道家处世养生原则为指导思想,日本森田正马受中国禅宗文化理论影响,开创了“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治疗方法。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模塑下的本土心理学在现代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中医精神医学虽然先天薄弱,但其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有着鲜明的特殊性,其与文化的相关性也值得人们去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慰丰1开展医学文化史的研究[J]1中华医史杂志,1997,27(4):193~194

[2]葛鲁嘉,周宁1从文化与人格到文化与自我[J]1求是学刊,1996,1:27~31

[3]钱穆1灵魂与心[M]1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8~19

[4]张福利,车离1古典二元论与心身分立[J]1医学与哲学,1992,2:34~35

[5]景怀斌1传统中国文化处理心理健康问题的三种思路[J]1心理学报,2002,34(3):327~332

[6]周天庆1论儒家伦理中的情感因素[J]1求索,2007,5:142~144

[7]杨德森1中国人的传统心理与中国特色的心理治疗[J]1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2~8

篇(4)

关键词:

脑出血;临床护理路径;观察

神经内科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病情多变,发病急,涉及疾病种类繁杂,患者多为老年人。其中,脑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病,俗称“脑溢血”,很容易造成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比如消化道出血等,发病后,大多数会导致患者肢体或语言障碍,这样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随着护理模式的逐步完善,临床护理路径刚好迎合了脑出血患者对护理的需求。本文选取了2014年9月—2015年9月到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脑出血患者90例,在护理中进行了临床护理路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到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9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对照组。其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在46-78岁之间,平均59.6±0.1岁,出血量在9--67ml;对照组45-78岁,平均57.6±1.2岁,实验组45-19岁,平均58.6±0.8岁,41例患者为基底节区出血,脑叶出血19例,脑干出血12例,小脑出血1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上相互比较后,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将我院内科进行就诊的两组患者进行一般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行临床护理路径。(1)临床护理路径。首先,确定临床路径的小组,由主治医师牵头,带动护士长、住院医师、康复医师以及责任护士。临床路径的内容包括任定入院确诊起直至患者痊愈出院的整个过程实施的护理方案(2)临床护理路径的主要方法。①人性化的病房环境病房是患者就医治病时的重要场所,病房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在病房中是否舒心,对医院服务是否满意等。护理人员在整理病房的时候,应该要保持好病房的清洁整齐,还可以布置些花卉,这样能让患者的精神愉悦。同时,在病区可以设立一些关于脑出血知识的宣传栏,方便患者了解更多与该疾病相关的知识,加强患者自我保护的一种意识。人性化的服务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帮助患者适应医院的环境,更要力求为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环境。②健康教育。护士应向患者详细解释脑出血的相关发病原因、症状、治疗方法等,让患者充分认识到疾病并不可怕。尤其是对于卧床期疾病,还应讲解脑出血的主要临床症状等,使患者明确相关治疗的意义和采取护理措施的重要性,让患者更容易配合医生的工作。对患者的合理饮食提出建议,并使用的各类药物的作用、用法以及可能会发生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③心理护理。及时了解患者和他们家属的心理动态,医护人员应及时与患者谈心,消除患者因为住院产生的恐惧,尽最大可能解决患者的问题,使他们感到安全舒适,保持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护士要多注意主动和患者打招呼,嘘寒问暖,以消除其孤独和恐惧感,以解除其心情抑郁。④康复护理。在住院期间,护士注意对患者进行的护理,为了让口腔黏液或呕吐物流出,一般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了呼吸道通畅,防止发生肺炎,同时给予吸氧,保暖,如翻身、按摩、关节被动及主动运动,指导患者进行自理能力康复训练,如吃饭、换衣服、去卫生间等。在病情有好好转的条件下,护士要鼓励、指导患者进行的语言功能、站立以及行走训练,促进患者早日康复。⑤出院护理。出院前,应教会患者及家属脑出血的有关护理要点,让患者掌握随后进行的功能康复训练内容,做好用药指导,交代清楚患者出院后用药的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对饮食、运动习惯按照恢复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避免患者因缺乏护理知识而导致意外发生。

1.3统计学分析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之间收集到的资料使用SPSS18.0进行统计比较处理,两组计数资料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4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

2结果

经过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后,实验组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业提高了,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效果显著。详见表1。.

3讨论

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就是脑出血,其最主要是由于高血压或动脉硬化造成的,是一种较严重的疾病,要在早期进行诊断治疗并对其进行护理,否则非常容易造成患者死亡。由于大多数脑出血导致患者肢体或语言障碍,这样的疾病对护理带来很大的工作量,所以,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本研究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到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9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一般的常规护理,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行临床护理路径,经一系列的护理后,实验组的满意度达到99.8%,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93.2%,明显高于对照组。相比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了,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了,且结果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总之,按照规范化的护理路径,提高了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减轻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罗凤云.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4(11):747-748.

篇(5)

【中图分类号】R65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1-0148-01

脑血管疾病患者由于病灶的特殊性往往容易继发多种类型的精神障碍。早期的研究就证实了脑血管受到损害后的患者往往会伴有一定程度的行为及心理上的障碍。近几年的临床研究发现,抑郁等心理障碍都是脑血管疾病的伴随症状,其发生率也较高[1]。但据笔者近期的研究发现,目前医学上有关脑血管病患者精神障碍与患者所患病症的关系及针对治疗措施的参考资料较少,因此,本次研究笔者就对我院相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现将部分研究资料整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患者共有46例,均为我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确诊收治的142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中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的(有意识障碍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除外)。其中男24例,女22例,患者年龄34~80岁,平均年龄(56.5±3.2)岁,脑出血11例,急性脑梗死35例。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入院时间以及病理状况等方面不具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整理患者在入院检查以及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精神状况等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1.3统计学处理: 选用合适的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对分析结果采用均数以及标准差的形式进行检验,对p

2结果

2.1精神障碍的发病率: 在我院所有142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共有46例患者伴发不同症状的精神障碍,其发病率占整个脑血管疾病的32.4%,伴发精神障碍的患者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临床表现多为抑郁、兴奋暴躁以及痴呆。

2.2精神障碍与病灶部位: 根据研究CT检查结果显示,本组46例患者中,左基底节梗死15例,右基底节梗死13例,左丘脑梗死3例,左丘脑出血4例,多灶梗死8例,脑室出血2例,枕叶出血1例。结果表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与患者的病灶部位有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

2.3治疗及疗效: 根据患者脑血管疾病的不同病理表现采用减轻脑部水肿、促进脑代谢、抗自由基以及改善脑循环等不同形式的药物治疗。对于抑郁或是极度暴躁的患者配合一定的心理及精神上的疏导。对于伴有幻觉以及妄想症的患者应给予一定量的利培酮辅助治疗[2]。采用上述方法进行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精神障碍较轻的患者在2~3天内症状有所缓解,症状较重的患者多数在经过3周左右时间治疗后逐渐缓解。所有46例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共有9例患者痊愈,总的治疗有效率为84.8%。

3讨论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病例发展过程中往往会继发精神障碍,如脑梗死后的抑郁症以及认识障碍等等,临床表现多为患者先出现脑血管疾病,随后继发精神障碍。脑血管疾病患者继发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一般认为是因为患者的脑血管供血出现异常导致脑组织缺血,进而引起脑细胞的损伤,引发精神障碍,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部位以及患者的病理状况与精神障碍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系[3]。

本次研究,笔者通过对46例脑血管疾病伴随精神障碍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发现精神障碍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发生率较高,伴发精神障碍的患者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临床表现多为抑郁、兴奋暴躁以及痴呆。其发生率与患者的病灶部位有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

对于伴有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应该早治疗患者脑血管疾病的同时,给予患者一定的精神药物的治疗,具体用药时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酌情考虑使用何种药物,选择的药物一定要对患者的内脏器官影响较小,并且一旦发现患者的症状有所改善,即可停止用药。综上,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精神障碍十分复杂,诱因也多种多样,临床治疗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选用合适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 R274.1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11(c)-178-02

The analysis of related factors of lower limb fractures complicated with deep vein thrombosis

JIE Jun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Nanfeng County, Jiangxi Province, Nanfeng 3445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lated factors of lower limb fractures complicated with deep vein thrombosis (DVT) and explore preventive measures. Methods: Selected 100 patients with lower extremity fracture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5 to December 2010, they were checked using clinical observation method and diagnosed the concurrent DVT,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wer limb fractures complicated with DVT and age, gender, fracture site and whether had complications. Result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atients with lower limb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nd different ages, different fracture site and whether complications,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sex patients. Conclusion: The main factors for DVT are slow blood flow, hypercoagulability and venous wall injury, early intervention and effective care will help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DVT.

[Key words] Lower limb fractures; Deep vein thrombosis; Preventive measures; Analysis

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是骨折患者中常见的一种并发症。骨折患者经常卧床,尤其是下肢骨折的患者, 活动量大大减少,静脉血流缓慢,且因穿刺、感染等损伤血管壁,局部产生血小板凝集与释放的反应,最后形成血栓[1]。为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概率,本院观察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00例下肢骨折患者,对其病发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的下肢骨折患者中有13例患者并发DVT,其中,男9例,女4例;骨折部位为股骨干3例,胫腓骨1例,多发性骨折1例;下肢骨折合并高血压、糖尿病8例。

1.2 方法

1.2.1 临床特征

临床特征的主要表现为臀部以下部位发生肿胀,皮肤表面温度升高,腹股沟、下肢及患侧腹壁表的浅静脉扩张,可能导致引起急性肺栓塞。此外,还可能发展为“患肢后遗症”,症状包括水肿、静脉性溃疡、小腿色素沉着和肢体残疾等。DVT引起的腿部肿、胀、痛,一般是单下肢疾病,以左下肢居多。

1.2.2 诊疗过程

在伤后,所有的13例患者都表现出患肢疼痛、肿胀,伴有Neuhofs或Homans征,以临床观察法进行检查后确诊并发DVT。运用常规药物对确诊患者病症进行治疗,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干预护理。

1.2.3 数据分析 对100例下肢骨折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分析,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骨折的部位、有无合并的高血压、是否糖尿病,研究分析资料包含因素与下肢并发DVT的关系。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 分析数据采用χ2检验,分析统计学意义采用P值,P

2 结果

2.1 不同因素导致下肢静脉血检形成因素分析

不同的年龄、不同的骨折部位以及有无合并疾病患者的下肢在形成深静脉血栓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效果

并发DVT的13例患者经过1~2周的常规药物治疗,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患肢的疼痛和肿胀现象缓解,皮肤的颜色和末端的感觉基本恢复正常, Neuhofs或Homans特征消失。

3 讨论

100个病患的研究病例中,通过对病患下肢骨折的形成因素进行分析,发现除了性别因素的影响较为微弱之外,年龄、骨折的部位及是否具有并发症等因素对DVT病发的影响都很明显。还有一个并发DVT的高危因素是骨科大手术,主要因为术中出血多,牵拉深静脉,使静脉壁受到损害,最终导致术后形成血栓;而在术后,患者常需卧床,减少了活动量,使得静脉血流缓慢,以上这些因素都促进了DVT并发。患者如果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会导致机体中的血流较为缓慢、血液高凝,这些都是DVT发生的高危因素[2]。

3.1 相关因素分析

由研究可知,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3.1.1 与骨折的部位相关

由研究可知,13例患者的骨折部位为下肢,并且都是发生在骨折一侧的肢体。这是因为患者骨折后,所产生的活动量和制动都明显减少,从而导致血流缓慢,这也是DVT并发的原因之一。

3.1.2 与少锻炼相关

病患骨折后,大多由于惧怕疼痛而产生比较强的依赖心理,同时又可能因为护理人员不能详尽解释和开导,使病患未能充分认识功能锻炼的重要性。病例中有一个典型案例,患者男,35岁,左胫腓骨发生骨折,接受治疗进行固定架固定术,并在术后坚持功能锻炼,1个月后恢复办理出院。出院后12 d,病者的患肢发生无故肿胀,进行复查得出结果:患者患肢主要为远端肿胀,且皮肤温度增高,未有疼痛,未变颜色。患者表示,自治愈出院后未继续进行功能锻炼,经检查,形成左髂-股静脉血栓。因此,缺少锻炼也是诱发DVT并发的主要原因之一[3]。

3.1.3 与年龄增长相关

人体的各组织器官会因为年龄的增长逐渐出现生理性的退变或者器质性的病变。同时,有可能因为手术和创伤等原因,使血液维持在高凝的状态下。例如,65~85岁的患者中,检查血液流变,发现全血黏度不同程度增高,其中3例曾患脑血栓。可知,年龄的增长也是诱发DVT并发的一个原因。

3.2 注意事项

3.2.1 护理措施

下肢发生骨折的患者,尤其是高龄股骨干骨折且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病患,护理人员应当在其入院后对患肢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关注皮肤的温度变化,做好提前预备工作以免下肢发生DVT。早期的干预处理工作有利于减少DVT发生,而进行多种预防措施的结合效果也将优于单项的措施预防。要提高患者对DVT的预防意识,进行积极的干预处理,因为DVT可能导致肺栓塞和远期深静脉的功能不全。即使下肢部位骨折的患者在并发DVT后,应当积极配合医师治疗,同时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护理。

3.2.2 个人方面的预防

3.2.2.1 做好健康教育。询问DVT高危人群的病史时,要特别关注:如高龄、肥胖、吸烟、糖尿病及以往是否患DVT。在与患者交流解释的过程中,要重点介绍DVT的并发的原因以及后果,让病患深入了解积极配合治疗。并且,应劝说患者戒烟, 以富含纤维素和低脂的饮食代替高胆固醇和高脂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完成力所能及的事,适当增加活动量,使全身的关节、肌肉得到运动,防止其萎缩、僵硬,全身血液得以循环,以防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3.2.2.2 早期积极锻炼。早期适当加强锻炼,可以促进静脉的回流,这也是DVT预防的关键。对于术后的病患,尽早进行功能锻炼十分重要。开展功能锻炼时,应注意主动为主被动为辅。股四头肌与小腿肌可在患肢的制动期间进行一系列的收缩运动。患者应该自然仰卧,在膝下加垫纸卷,使膝关节主动下压,大腿肌保持收缩状态,10 s之后开始放松,就此重复,20次为1组,每日进行2~4组。同时,患肢的踝关节要加强伸展、跖屈运动,还有足趾的各关节也要加强活动,每日可进行2~4次,每次10~15 min。在心肌按摩时,护理人员应从踝关节处逐渐按摩至腹股沟区,按摩过程应用手掌紧贴患肢处的皮肤,每日2 ~4次,每侧肢体每次按摩10~15 min。下肢无骨折患者髋、膝关节加强屈伸运动,腿伸直高抬运动等。患者还可穿弹力袜,可降低形成末端腓肠的静脉血栓,也可用外部间歇加压装置,防止发生DVT,但须正确使用。

3.2.2.3 合理应用药。DVT防治的另一重要手段是合理使用药物有针对性地配合治疗。DVT的高危患者在入院后一定要及时对血液流变情况进行检查,对曾经患脑血栓的病者要格外重视,应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与低分子的右旋糖酐静滴。确诊为DVT的患者,要进行尿激酶溶栓的治疗,同时在溶栓静滴肝素,口服抗凝药物阿斯匹林等,使尿激酶纤溶活性增强, 开通率提高。静滴肝素时,要遵循医嘱,严控滴速,以防过快造成用量过大导致出血。静滴尿激酶时,现配现用药物,保持输液装置的通畅[4]。

[参考文献]

[1] 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 李家增,贺石材,王鸿利.血栓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43-244.

篇(7)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肺炎;临床分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常见疾病[1],可以由于多种致病因素导致,近年来随着介入开展和应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率增加趋势;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以造成血栓脱落发生肺栓塞,10%发展成致命性肺栓塞,肺栓塞可以导致20%~30%死亡率,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构成严重威胁[2],对防治肺栓塞已经得到临床高度重视,但临床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合并肺炎往往被误诊为肺栓塞,造成患者不必要的检测和治疗,现对近年来诊治的3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合并肺炎,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来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合并肺炎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42~89岁,平均年龄723岁。

12 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特征 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4例,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8例;其中骨折术后患者为6例,腹部手术后患者为4例,癌症患者为5例,脑血管疾病15例,长期卧床2例;所有病例均出现患肢肿胀,皮温升高,有胀痛感,患肢活动障碍或受限,部分患者伴有张力性水泡,所有患者均行下肢彩色超声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有糖尿病16例,冠心病8例,慢性肝肾疾病4例。

13 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 所有病例经明确诊断后给予溶栓抗凝治疗:尿激酶50万iu,1次/d,连续应用5~10 d;每12 h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一次,连续应用3~7 d,使aptt为正常值15~25倍;同时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川芎嗪等,停用肝素前两天开始口服华法令,维持国际标准比值(inr)在2~3。

14 临床特点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合并肺炎临床表现为呼吸系统临床症状,具体临床特点见表1。

2 治疗及结果

32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合并肺炎经ct检查及肺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后,依据痰培养、药敏试验,给予敏感抗生素,促进气道分泌物排出,支气管解痉剂及对症支持治疗,12例治疗10日后临床症状消失,19例经治疗19日后临床症状消失,3例合并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需要具备血管壁的病变[3]、血流缓慢和血液的高凝状态的多因素共同存在,近年来随着静脉介入技术的广泛开展,安放起搏器、血液透析、静脉插管、静脉应用化疗药物、静脉输入高营养液等因素造成血管壁、血流状态发生改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显著增加。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以造成血栓脱落发生肺栓塞[4],10%发展成致命性肺栓塞,肺栓塞可以导致20%~30%死亡率,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防治肺栓塞已经得到临床高度重视;肺栓塞临床表现为突发的呼吸困难、胸痛、咯血(肺栓塞三联征)[5],心悸、晕厥,体征主要包括紫绀、端坐呼吸、肺部啰音、心动过速等。如果在临床中突然发生的无法解释的胸痛、呼吸困难、咯血患者及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应警惕肺栓塞的可能性。螺旋ct血管造影和核磁共振血管造影对于肺动脉血栓栓塞的诊断,有较大的帮助,良好的可靠性,特异性96%,敏感性87%,可也有效的进行鉴别诊断。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合并肺炎一定要和肺栓塞进行鉴别[6],通过本组病例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合并肺炎者具有在血栓形成后较长时间发病,起病缓慢、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为主,呼吸困难、胸痛、咯血不显著,经抗生素治疗临床症状体征可以显著减轻,能够达到良好治疗效果临床特点。

参 考 文 献

[1] 孔瑞泽.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进展.中国血管外僦(电子版),2010, 2 (3):193.

[2] 马和平腔静脉滤器的临床研究进展.内蒙古医

学杂志,2007,39(2);201203.

[3] 程志远,彭晓新,张雁伟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及其并发症.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7,4(1):1923.

篇(8)

断分为精神障碍组(167例,81%)、无精神病组(39例,19%),对两组的犯罪学特征和一般人13学资料进行对比分

析。结果精神障碍暴力犯罪者男性为154例(92.2%),女性13例(7.8%),40岁以下者133例(79.6%),小学文化

水平以下者93例(57.7%),农民和无业者133例(79.6%),未婚者和婚姻家庭不健全者104例(62-3%),并且与无精

神病组相比在人13学资料上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精神障碍组与无精神病组比较分析发现作案预谋(xz=-40.22,p<

0.o1)、目标确定(x2=32.843,p<0.01)、作案后表现(x2=36.979,p<0.01)、作案动机(x2=82.333,p<0.01)、与被害人的关

系(xz=23.138,p<0.01)、自称遗忘(x2=36.229,p<0.0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障碍患者的暴力犯罪多为

突发性,常无预谋,目标多为临时确定,多无动机或动机不明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作案后多无反侦查表现。无论有

无精神障碍,暴力犯罪者多为40岁以下未婚青壮年男性,且文化水平大多较低,农民和无业人员居多。

i关键词】暴力犯罪;犯罪学特征;法医精神病学

【中图分类号】d9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297(20__)01—0s24—05

analysis of the crimi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violent ofence of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wang bin1,hu

jan一, liboo—huai。et .j.department offorensic psychiatry,college ofpreclinicalmedicine andforensic medicine,

sichuan university,sichuan chengdu,610041.2.mental health center of west china hospital,sichuan un~em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rimi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emography of violent offenders

in forensic psychiatry assessment. methods we collected 206 cases which meet the research criterions by the

record of forensic psychiatry assessment designed by ourselves, and divided these cases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assessment,mentally disordered group(167 cases,81%)and mentally normal group(39 cases,19%)。also the crimi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mography betw een mentally disordered group and mentally norm al group

were researched by control analysis. results there were 154 (92.2%)male cases, 133 (79.6%)cases aged below 40

years.93(57.7%)cases with lower level of culture,133 cases(79.6%)who were farmer or unemployed people,104 (62‘3%)

who were unmarried or loser in marriage in the violent ofenders with mental disorder。and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th ere are significant diference between mentally disordered group and mentaly norm al group

in criminal plan(x2:40.22,t9<0.o1),criminal targets(x2=32.843, <0.01),criminal motives(x =82.333,p<0.01),the performances

after the ofence(x =36.979,p<0.01),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th sides(~ =40.22,p<0.01)and amnesia that

the ofenders claimed (x =36.229,p<0.01). conclusion also the violent ofenders with mental disorder usually did not

have plan s be~re the ofence, the criminal targets were determ ined temporarily, there weren’t usualy criminal motives,

they often did not say that they forgot it after the ofence and stayed at the ofence scene rather taking anti-detection behaviors

such 0.8 escape.most of violent ofenders with mental disorder were unmarried young male farm ers with lower level

of culture,and most of them were farm er or unemployed people, whether they were the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s or

not.

【keywords】violent ofence,crimi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forensic psychiatry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王彬(1974一),男,汉族,山东济宁市人,四川

大学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20__级法医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司法

精神病学。tel:+86—28—85502643;e—mail:whb5678@163.corn

胡峻梅,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副教授,tel:+86—28—85502643;e-mail:hujinme@vip.sina.com

法律与医学杂志20__年第l4卷(第1期)

近年来,我国暴力犯罪的数量有所上升,对社会

的危害严重。暴力犯罪是社会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

犯罪行为,包括凶杀、伤害、、抢劫和纵火5

类,[11也有学者将破坏财产、威胁人群、影响社会治

安秩序等,也视为暴力犯罪行为。暴力犯罪与精神障

碍有关,据统计暴力犯罪在法医精神病学鉴定案例

中占40%以上。【2】为了探索精神障碍患者涉嫌暴力

犯罪的犯罪学特征.现就我中心20__年鉴定的暴力

犯罪案的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均来自四川大学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法医精神

病学教研室20__年法医精神病学鉴定案例,纳入案

例均为公安局、检察院或法院委托,至少两名以上本

鉴定中心副高级职称以上鉴定专家做出鉴定结论。

纳入标准:(1)鉴定诊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

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一3)的诊断标准;(2)案件

类型为凶杀、伤害、、抢劫和纵火中的一种;(3)

鉴定资料完整。

二、研究方法

采用自编法医精神病学鉴定案例登记表收集、

整理资料.对纳入鉴定案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

析,根据鉴定诊断将暴力犯罪案例分为精神障碍组

167例(81.1%)与无精神病组39例(18.9%),两组鉴

定案例在犯罪学特征及人口学特征上进行比较分

析。主要犯罪学特征纳入最常见的1o个,如与被害

人的关系、作案动机、作案预谋等。主要统计方法有

统计描述、x 检验。

结 果

一般情况

全年所有鉴定案例共有455例,符合纳入标准

暴力犯罪者共有206例。其中男性187例(90.8%),

女性l9例(9.2%);年龄17~71岁,平均31.37~11.54

岁,<40岁约为80.1% ; 文化程度: 文盲34例

(16.5%),小学79例(38.3%),初中58例(28.2%),

高中或中专26例(12.6%),大专6例(2.9%),大学

及以上3例(1.5%);职业:农民123例(59.7%),无业

或待业39例(18.9%),工人16例(7.8%),其他28

例(13.6);鉴定诊断:精神分裂症102例(49.5%),精

神发育迟滞29例(14.1%),癫痫所致精神障碍12

例(5.8%),情感性精神障碍8例(3.9%),脑外伤所致

· $25 ·

精神障碍7例(3.4%),酒精所致精神障碍9例

(4.4%),无精神病39例(18.9%)。

二、精神障碍组与无精神病组人口学资料的比较

由表1可见, 精神障碍组男性为154例

(92.2%)、女性13例(7.8%);40岁以下者133例

(79.6%);小学文化水平以下者93例(57.7%);农民

和无业者133例(79.6%);未婚者和婚姻家庭不健

全者104例(62.3%)。精神障碍组与无精神病组在

性别(x =2.181,p>o.05)、年龄()(2=0.945,p>

o.o5)、文化()(2=2.644,p>o.05)、职业()(2=1.435,p

>0.05)及婚姻(x:=0.686,p>0.05)上差别均无统计

学意义。

三、精神障碍组与无精神病组犯罪学特征的比较

由表2可见,精神障碍组与无精神病组在作案

次数(x =o.12,p>0.05)、作案目的(x =7.031,p>.05)、

案件类型(x =3.286,p>0.05)及作案结果()(2=o.78,p<

o.05)上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而在作案预谋(x2=

4o.22,p<0.01)、目标确定(x =32.843,p<0.01)、作案

后表现(x2=36.979,p<0.01)、被害人的关系(x2=

23.138,p<0.01)、自称遗忘(x =36.229,p<0.01)、作案

动机(~2=82.333,p<0.01)上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因无

精神病组病理性动机者为o例,故将动机不明者和

病理性动机者合并后再做统计分析。

讨论

暴力犯罪案件在法医精神病学鉴定上一向占有

较大的比例。20__年本教研室鉴定的案例共有455

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暴力犯罪案为206例,占同期鉴

定案例的45.3% ,可见了解涉嫌暴力犯罪者的犯罪

学特征和人口学分布在法医精神病鉴定工作中有一

定意义。本研究发现精神障碍组和无精神病组的暴

力犯罪案例具有共同的人口学特征。

、两组暴力犯罪的人口学特征

近年来犯罪年龄有低龄化的趋势。本研究发现

有80.1%暴力犯罪者为4o岁以下的青壮年,有研究

【3】发现暴力犯罪者的平均年龄较其他类型犯罪偏

低,其中抢劫犯最低,只有22岁;伤害、犯罪偏

高,分别为26岁和28岁;而杀人犯罪最高,为3o

岁。这可能与该年龄组的刑事犯罪率处于高峰期及

精神疾病处于高发年龄有关。

本研究资料显示92.2%暴力犯罪者为男性,而

女性在暴力犯罪者比例不到10%,提示暴力行为与

性别有关,圄这与整个犯罪现象中的罪犯性别特征

· $26 ·

是一致的。这可能与传统习惯、男女社会分工的差别

有很大的关系,传统上男性担负社会活动的主要角

色.女性主要依赖于男性.导致男性在社会活动中与

他人发生冲突的机会相应要多,而且由于女性身体

条件不如男性,限制了她们实施暴力犯罪的条件,因

而男性暴力犯罪的几率比女性要高。

本研究发现暴力犯罪者文化程度多为小学和文

盲.约占57.7% ,提示两组暴力犯罪者文化程度与实

施暴力犯罪行为人的数量存在较为明显的反比例关

系,问即受教育程度越低,实施暴力犯罪的比例越

高。1994安徽省第三监狱在押的4296名暴力犯罪

者文化程度调查,有471人为文盲,1955人处于小

学文化水平,两者占全部暴力罪犯人数的56.5%,与

本研究分析结果一致。他们暴力犯罪行为的发生可

能与犯罪者文化程度低、辨别是非的能力差、不能按

照正常社会规范来要求自己有一定的联系。

本研究资料显示,59.7%暴力犯罪者为农民,其

次是无业或待业人员,约占18.9%,提示暴力犯罪者

经济地位较低,收入不高。有资料表明经济地位和

暴力犯罪有一定的关系,问无业人员犯、杀人、

伤害等暴力犯罪的人数近几年有明显的增长趋势,

社会无业人员罪的人数在全部罪犯中居第

3位.无业人员暴力犯罪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

问题。暴力犯罪行为的发生可能与这些人没有固定

职业、经济收入较低、生活没有稳定感、生活压力大、

情绪和性格容易反常等有关,由于情绪不稳定及性

格异常与他人以及社会发生冲突的机会就比较大,

从而其实施暴力犯罪的可能性就相对较大。

二、精神障碍患者的犯罪学特征

本研究发现,与无精神病者相比,精神障碍患者

的暴力犯罪对象以周围熟悉之人为主,与被害人之

间关系一般者居多(52.7%),如邻居关系、朋友关系

等,而关系亲密者如夫妻、父母等则次之(31.1%)。

张卫红等闭研究发现以自己的家庭成员、亲友、邻居

为主要攻击对象(占61.1%),尤其是本家庭成员(包

括父母、爱人、子女占35.8%),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还发现精神障碍组与无精神病组在作案动机

上有显著统计学差异(x :82.333,p<0.01),且以病

理动机为主(64.6%)。精神障碍患者由于受到心理

包括智能损害的影响,社交范围、活动能力受到一定

限制。主要接触身边的人群,这些人则成为易被攻击

的对象。另外也与精神障碍患者的精神症状的内容

一般容易涉人亲人和熟识者有关,因而精神障碍患

法律与医学杂志20__年第14卷(第1期)

者的作案动机没有常人的那种现实利害关系的选择

性,作案时多受其病理因素的影响,多没有现实事实

的刺激,同时也表明精神障碍患者作案多具有病理

性,不能用现实动机解释。

本研究资料发现精神障碍患者犯罪时多无作案

预谋(88.6%)、作案目标的确定多临时起意(79.6%),

而无精神病组作案多有事前预谋(69.2%),作案目标

多数原来就有(66.7%),两组间作案预谋(x2=

40.22,p<0.o1)和目标确定(x =32.843,p<0.o1)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精神障碍患者组暴力犯罪作案后

多无自称遗忘(79.6%),多数没有反侦查行为

(84.6%),与无精神病组相比两方面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x =36.229,p<0.01)和(x =36.979,p<

0.01)。精神障碍患者实施暴力犯罪行为前不像常人

作案那样选择有利的时间、地点,有计划、有目标指

向性地作案,作案前往往缺乏思考、行事草率,作案

较为突然、盲目,所以他们作案前多无预谋,作案目

标一般是临时起意,碰到哪算哪。精神障碍患者长

期处于精神疾病的影响中,辨别能力明显受损,不理

解作案给自己造成的严重后果,因而精神障碍患者

案后多不潜逃、不销毁作案工具,多数对自己的违法

犯罪行为直言不讳,明显地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嘲而

无精神病者具有辨别和控制能力,清楚自己行为带

来的后果,所以作案后常常采取逃离现场、销毁作案

工具以及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拒不承认或假称遗忘等

自我保护措施。在法医精神病学鉴定中应充分注意

到精神障碍患者的以上犯罪学特征,可作为评定涉

嫌暴力犯罪者刑事责任能力的参考依据。

本文分析了暴力犯罪者犯罪学特征和人口学特

征,发现精神障碍患者与无精神病者相比在作案预

谋、目标确定、作案动机和作案后表现及与被害人的

关系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在对暴力犯罪者

进行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时还应考虑其犯罪学的特

点。当然影响暴力犯罪者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是多

方面的,还有待今后对诸多因素的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从培主编.司法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25

【2】谢斌,郑瞻培,q:ztz清,等.暴力犯罪责任能力的有关因素分析 .

上海精神医学,19981,10(2):107~110

[31 menzies rp.homicide in the canadian prairies:spousal killers and

recidivism[r].med,sci law,20__,46(1):13-18

[4】魏树森,张琪彦.精神分裂症193例暴力行为案例分析 .中国神

经精神疾病杂志,1992,18"15

【5】 吕建周,杨静娟,王惠丽.18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临床

研究叨.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__,11(4):422~424

[6] 叶高峰主编.中国暴力犯罪对策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法律与医学杂志20__年第l4卷(第l期)

1998.35~37

[7】张红卫,周新,汤耀明.108例暴力犯罪精神病学鉴定分析[j】. 洛

阳医专学报,20__,19(1):39~40

· $27 ·

篇(9)

析了英语学习者在本、硕阶段的英语学习和学习身份的变化,帮助学习者重建学

习身份,明确自身的局限和优势,更好地学习英语。同时,也旨在为研究生英语

课程改革及新课程编排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学习者的学习;身份变化;批评话语分析

一、研究背景

学习者的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

规范的活动(Gardner 1972),主要包括:①学习是经验的获得,②学习者主动

建构其心理结构,发生行为变化,实现个体发展的过程,即变动的个体能动方面

话语,是一种在具体语境中的言说行为,即,只有在具体话语情境中,话语才有

意义。(Halliday 2004)本文将在话语情境下,考察英语学习者如何进行自我身

份的选择、建构和认同。

二、理论基础

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诞生于1970s,理

论渊源是西方(Widdowson 1998,辛斌 2005);包含三大论点:①语

言是一种社会实践;②语言与价值观念、及权力之间,相互影响;③语

言的使用可以促使社会变革(Fairclough 2003);主要分析方法是系统功能语言

学(Van dijk 2006)。

本文借鉴高一虹等(高一虹等,2004)的研究方法,采用访谈模式,对学习者话

语进行批评话语分析,旨在探寻英语学习者在本硕过渡时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身

份认同。笔者试图通过研究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不同话语情境下,学习者的学

习方式有何不同?2.学习者对自身学习是否有理性的认识?3.学习者是怎样看待

自己的学习的?

三、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北京工业大学2010级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他们均已完成研一所要求的

英语必修和选修的学分。年龄在23岁到24岁之间。

笔者先随机抽取73名北京工业大学2010级非英专研究生完成问卷,缩小访谈范围

,选出6名最具代表性的同学,通过半结构访谈了解他们对本硕阶段英语学习的不

同及自我定位。

2.研究工具

①问卷。问卷旨在对访谈问题进行定位和精确。包含三部分:个人信息、本硕阶

段的英语学习;共25题,7道客观题,18道主观题。问卷通过网络发放,发放对象

为2010级非英专研究生,截止7月15日,收回有效问卷73份。

②访谈。笔者认为问卷的量化不足以反映学习者的内心感受,故采用访谈形式。

借鉴问卷的分析结果,笔者在访谈拟定出访谈的问题如下:

可以分享一下你研究生阶段英语学习的心得和体会吗?

现在的英语学习跟本科阶段,有什么不同?学习的动力和侧重心相同吗?

课堂氛围或教师的教学有变化吗?你的学习态度呢?

你觉得学习英语重要吗?本科时的呢?为什么重要?

访谈后,笔者遵循建构主义原则,将录音的文字整理作为原始资料,圈画出话语

中带有核心概念的句子,用批评话语分析解读话语深层含义,最后概括得出研究

结论。

3.数据收集

①问卷统计及分析。A.数据统计结果显示:a.人数:男生(59)/女生(14);专

业:理科(67)/文科(6)。b.本科阶段四六级通过率:四级:(67/73),六级

(37/73)。

B.笔者通过对问卷主观题的统计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a.本科阶段,学生对于

四六级及考试更为看重,增强的主要是阅读和听力能力;研究生阶段,学生更看

重科研和文献学习能力,更多地是按自身兴趣和社会需求在学习。b.对自己的英

语学习有新的要求和评价标准:本科时,四六级至上;研究生阶段,更倾向于提

高英语综合能力。

②访谈结果和分析。笔者对随机抽取其中的6名同学(以下称A,B,C,D,E,F)

进行半小时的中文结构式访谈。笔者认为,这些来自学生的自身概念直接反应了

他们的切身感受,故将此用做批评话语分析的原始语料。录音转写并整理后,分

析发现有些概念有类似的情况。这些英语学习者的感受大体分为三个部分:对比

不同话语情境下的学习;对自身学习的重新定位;对自己学习身份的重新认识。

第一,学习者对比不同话语情境下的学习。英语学习终及学习生涯,对学习者影

响颇深。英语学习由本至硕的过渡,用批评话语分析解读语料时,笔者发现受试

者使用“很不同”共27次,“虽然,而,但,却”等转折词93次,对这一过渡和

转变的感受由此可见一斑。如A提到,“现在上课时互动很多,我们都参加了”,

“虽然不敢发言,但是老师点我,我就敢说”,F也说,“以前学得很无聊,现在

也不是很喜欢,但必须要学,要不然专业就学不好了”,“现在听英语讲座还行

”。

然而,从大学英语到研究生英语的转变,是社会需求对应试教育的挑战,有人从

中看到曙光,如B“以前我们英语课上都不说话,更不用说回答问题了,大家都埋

头各做各的,因为老师没什么,他们就是重复之前的”,“学校的网上学习系统

,我到现在都不会用,老师不检查,也不考试,我们都没人去”,“考试啊,老

师也怕我们挂科,都给我们范围的,背下就能过了……”“我的口语变好了,那

个老外Michael教我英语,我教他中文,还经常去starbucks呢……”“我现在超

迷美剧,‘Lost’很奇异,要想很久才能有所悟,‘Friends’和‘Prison Brea

k’早看完了,有点刺激,感觉很好”。E也有同感,“现在英语变得更棒了啊,

口语什么的都不是问题”,“对比现在和本科?嗯,我感觉很多不同啊,以前觉

得单词量大,做题快啊,那样英语才是好,学的枯燥无味;现在的话,没有硬性

要求,你学到的东西是你自己的,都靠自觉”“大家都是倾向自愿吧,反正我就

觉得现在学得比以前轻松”。D也分享了他的心得,“我的英语一向是那样,不好

不坏,不过现在,快速阅读和口语都提高了,环境所迫嘛”,“现在跟本科最不

同,老师上课的套路变了,课堂氛围什么的都不同了,感觉对英语开窍了,有兴

趣了”。但也有人困惑迷茫,如C“以前英语很好,排名也很靠前;现在也在学,

但是却没进步”,“以前我的阅读特别好,做题都很少错的;每天早读单词和作

文,四六级也考得很好”。

本科阶段,英语学习是四六级的附属,学习者在学习中备考,学校设施、师资配

备及客观环境都服务于此,唯四六级独尊。但当继续学习,攻读硕博时,我们意

外地发现,考试和分数什么的都是浮云,英语的听说读写才是王道,这一转变有

目共睹。由此可见,在不同情境下,学习者要改变自己以前学习方式方法,才能

事半功倍。

第二,学习者对自身学习的重新定位。研究生阶段英语的教学服务于专业和社会

,与本科时的截然不同,这亟须学习者对自身学习进行思考和重新定位。分析访

谈语料,笔者发现,少许学习者并没有及时并积极地思考这一问题,他们大多分

析自身,却忽略了社会需求,如C只认识到,“别人玩着都比我学得好,挺郁闷的

”,“不知道怎得,感觉研一没学到多少东西,对考试的感觉也很悬乎,不明白

”;但大多数却认识到,英语学习进入转型期,改变学习模式,顺利完成研究生

阶段英语学习是为上策,E和F深有所感。F提到,“现在对专业文献阅读和口语的

要求高,跟本科不同,肯定不能用以前的方法学”,E“专业论文、毕业论文、英

语讲座,都是对我们英语的挑战,以前的那一套不能用了”现阶段的英语学习重

点,与自身发展息息相关。F补充到“不过现在环境自由,全靠自觉”。

自主学习环境,灵活的学习形式,多样的评价模式,相对无压力的氛围,是我们

的深切感受。现阶段的英语学习是为自身提高和未来发展做准备,以社会需求做

导向,以专业学习为动力,以兴趣爱好做突破口,扬长避短,转变学习方式,是

捷径之所在。

第三,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身份的重新认识。分析语料不难发现,多数学习者没有

认识到自己新的学习身份,如B、D、E三位学习者;或对自身定位模糊,如A“现

在跟以前确实不同了,学习环境变了的”,“英语还是那样,原地踏步,专业文

献倒是能读几篇了”。学习者的学习变化,势必会导致学习身份的变化,对自身

学习是肯定,还是否定,C一直处于迷茫状态,对客观缺乏知识,对自身认识不足

,致使她不能很好地改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F属于对自身认识比较全面的一

类,“现在的学习环境变轻松了,我也喜欢学英语了,虽然学得不是很好,但比

以前,还是有很大进步的”,“(我)现在的学习重心是英语文献的阅读和口语

,我的阅读不是很好,文献的句子又特长,经常会忘了看到哪了……”他认识到

自己所处环境和学习任务,意识到自身的局限和不足,对自身进行准确地定位和

判断。

对自身学习身份的确定,对于今后的学习和就业都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对于在迷

路中行走的学习者更甚。笔者已在访谈之后跟受试者交谈,提出意见和建议,望

更多学习者借鉴。

学习者对比不同话语情境,对自身学习和身份进行思考和重新定位,认识到社会

需求和自身差距,但仍在努力中。

四、结语

不同话语情境下,学习者采用不同的学习模式,对学习的评价和自身定位都有所

不同。本文借用批评话语分析,分析出受试者语料中的深层含义,探究他们对于

新环境下的新思考,及对学习和自我身份的重新定位。同时需指出,本文研究语

料来源话语,带有主观性,人工分析,可能存在一些偏颇,望之后的研究者改正

和改善,力求客观公正,提出更多参考数据,丰富研究。

参考文献:

[1]Fairclough,N.Analysing discourse: text analysis for social researc

h.London:routledge,2003.

[2]Gardner,R.C.&Lambert,W.E.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

age learning[M].Rowley,Mass.:Newbury House,1972.

[3]Halliday,M.A.K.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Arnold,

1994/2004.

[4]Van dijk,T.A.2006a.Discourse,context and cognition. Discourse Stu

dies,8(1)p.159-177.

[5]Widdowson,H.G.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

is.Applied Linguistics,1998:16(4).

[6]Wodak,R.&M.Meyer(Eds.).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L

ondon:Sage,2001.

[7]韩满玲,曹晓玮.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方法调查与思考[A].研究生

英语教学研究论文集[C].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8]纪玉华.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与方法[J].厦门大学学报,2001.

[9]李淑静,杨爱梅,金衡山,王爱华,韩金鹏,马文谦,高一虹.北京大学研究

生英语学习特点调查.全国高等院校研究生英语教学研究会论文,桂林,2002.

篇(10)

[中图分类号] R74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4(c)-0039-03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white blood cells from blood in young and middle-aged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LV Dong1 XIAN Jun-ding2 XIE Bo3 WEN Jin-feng4 YIN Ling5 CHEN Ming-yang2 YIN Jing-wen1 LIN Ju-da1

1.Department of Psychiatric,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Zhanjiang 524001,China;2.Th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Life Quality and Applied Psychology,Institute of Humanities and Management,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Dongguan 523808,China;3.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Hospital of Nanshan District in Shenzhen City,Shenzhen 518000,China;4.Department of Psychology,Guangdong Three Nine Brain Hospital,Guangzhou 510510,China;5.Department of Psychology,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Jiangmen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Jiangmen 529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white blood cells from blood in young and middle-aged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and look for the basis of recessive bacterial infections as an originatingreason of schizophrenia. Methods From January 2006 to December 2014,schizophrenic patients hospitalized in psychological department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case group,and cases of healthy people for physical examination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physical examination center and classified into control group.The case control study in one to one matching was carried out,and these data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y statistical description,t test,and univariate 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Results There were 247 cases collected in each cas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In the case group,white blood cell count,and neutrophil count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s(P

[Key words] Schizophrenia;Recessive infection;White blood cell;Neutrophile granulocyte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在青壮年中多发,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明显的智能障碍,病程迁延[1]。精神分裂症患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复发率、致残率高[2],终身患病率为6.55‰[3],疾病将导致部分患者的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能力逐步衰退,生活不能自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负担。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和治疗、功能康复等无不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很多学者致力于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的研究,同时也提出了多种假说,分别有神经生化假说、神经发育障碍假说、遗传假说及自身免疫障碍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影响假说[4-5]等,这些假说目前仍不能充分地解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过程。同时也有学者根据以上假说开发了一些抗精神病药,如利培酮、氯氮平、丙戊酸钠等,其能较好地缓解阳性症状,但对阴性症状仍无效,同时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不容忽视[6]。虽然这些抗精神病药在临床治疗上让患者看到了希望,但是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问题。律东等[7-8]通过临床观察和实践提出,精神分裂症的始发原因源于脑外隐性细菌性感染。血液检验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均是反映人体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指标。本次通过对照性研究血液白细胞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旨在为精神分裂症的细菌性感染作为始发原因寻找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组:2006年1月~2014年12月于我院精神心理科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选标准:①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②在我科第一次住院;③进行血常规检查;④年龄18~60岁。排除标准:具有其他独立诊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

对照组:按1∶1匹配并按年龄分层随机抽取2013年3月~2014年12月于我院体检科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人群。入选标准:①健康体检者;②体检项目包括血常规者;③年龄18~60岁。排除标准:有精神疾病及有系统性感染者。

1.2 研究方法

回顾性收集病例组和对照组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和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NE)、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ercentage of neutrophile,NE%)等感染相关指标,我院血常规检查采用贝克曼库尔特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分析。WBC正常范围为4×109/L~10×109/L,NE为2.0×109/L~7.0×109/L,NE%为50%~7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单因素条件性Logistic回归分析,以P

2 结果

2.1 一般人口学资料

共收集了494例,病例组和对照组均247例,病例组年龄18~60岁,平均(33.90±11.66)岁;其中男性133例(53.85%),女性114例(46.15%)。健康对照组年龄19~60岁,平均(34.90±10.30)岁,其中男性141例(57.08%),女性为106例(42.92%)。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液白细胞水平的比较

病例组与对照组的WBC、NE平均值均在正常范围内,但病例组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70%赋值为2,NE%进行二分类处理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液白细胞水平的比较(x±s)

202/36指病例组中202例NE%>70,36例NE%≤70%;235/9指对照组中235例NE%>70,9例NE%≤70%

2.3 精神分裂症患者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将上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WBC、NE、NE%分别为自量表,是否患精神分裂症疾病为因变量(健康=0,患病=1)进行单因素条件性Logistic回归分析。WBC、NE、NE%均为精神分裂症的高危因素(表2)。

表2 精神分裂症影响因素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诊科深静脉置管患者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范围为42岁至73岁,平均年龄为(64.1±13.5)岁;置管长度范围为11至13cm,平均长度为(11.8±0.7)cm;置管时长范围为7至51d,平均时长为(32.1±7.9)d;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为44岁至75岁,平均年龄为(62.8±12.9)岁;置管长度范围为11至13cm,平均长度为(12.1±0.9)cm;置管时长范围为6至48d,平均时长为(30.4±8.3)d;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置管情况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分析所有患者产生穿刺点渗血的不安全原因,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添加穿刺点渗血的针对性护理。

常规护理操作如下:在深静脉穿刺操作中,保证一次性完成,避免反复性穿刺操作与穿刺失败,如果穿刺失败应该快速的将穿刺针退出并做好局部适度按压来防止局部血肿,在置管后的24h要做好穿刺点是否有渗血与血肿情况的观察监护,同时做好穿刺点的4至6层纱布的覆盖,而后运用透明敷贴做稳固后做穿刺点的人工按压10min。在置管后应该保持卧床休息,避免过多的身体活动,如果是股静脉置管,要避免下肢压力过大而导致渗血,每间隔一天进行穿刺点的药物更换,同时观察是否有渗血与红肿,如果患者血小板指数少于78×109/L,需要做好是否适合置管的考虑,如果患者需要大便或者咳嗽,应该对穿刺点做好轻度按压来避免其血液动力提升,降低穿刺点局部压力[2]。

观察组渗血针对性护理操作如下:一般情况下在置管后的3d时间内会有微量渗血,属于正常情况,一般进行穿刺点的消毒更换药物后可以消除。如果有较多渗血,需要让患者减少活动,保持卧床休息,同时在穿刺点换药时要运用0.5h的盐袋压迫来做好渗血的观察,如果不存在渗血,可以将压迫袋撤除,同时做好渗血情况观察,如果有大量渗血,需要保持平卧位。如果属于颈静脉置管,需要保持坐位,从而缩减血液回流,进行穿刺点换药和沙袋的压迫性止血。在进行股静脉穿刺点的压迫处理时要观察下肢的皮温与足背脉搏情况,在渗血终止后要保持卧床休养,同时做好积极观察。如果渗血无法有效阻止,可以进行撤管,同时愚弄棉球做穿刺点的20至30min的按压,同时做好止血药的干预。渗血会导致患者在心理上产生恐惧感,特别是大量渗血,应该做好患者心理安抚,说明在置管后的72h属于正常情况,减少其恐慌情绪,同时积极告知置管的作用,提升患者的置管配合度,避免患者对置管的排斥。多做患者置管后的心理沟通,及时的根据患者病情、置管情况、性格等情况做对应的心理安抚[3]。

1.3 评估观察

评估观察两组患者穿刺点渗血的不安全性原因、护理满意度情况。护理满意度采用百分制调查表进行,90分以上为基本满意,60分至90分为一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率为60分以上群体的总比例。

1.4 统计学分析

将采集的数据通过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运用卡方检验,同时以p

2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