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生物细胞的定义大全11篇

时间:2023-12-18 11:21:5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生物细胞的定义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生物细胞的定义

篇(1)

生命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很难下定义的概念。高中生物教材在绪论中借助于形形的生命形式列出了生命的六大基本特征,包括新陈代谢、生物体特有的组成与结构、应激性、生长发育与生殖、遗传变异与进化、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等。这种对生命的描述性定义虽然容易理解,但是并不能真正体现出生命的最本质属性。长期以来,许多哲学家、生命科学研究者都试图给生命下一个更能反映其本质属性的抽象性定义,当今许多生物哲学家都把生命本质问题作为其著述立说的主要论题之一。作为高中生物教师更应当对生命的本质定义有所了解和认识。

近年来有人从信息论角度对生命进行了剖析,认为生命的本质在于生长和繁殖过程中信息的传递作用。该定义强调两点:①强调生命的本质在于它是一个信息系统,是一个能够通过自我复制与自我繁殖不断地传递信息的系统;②强调生命的出发点不是个体,而是群体,生物群体具有无限度地不断适应新环境的特征。该定义启示我们,任何生命机体之所以表现出生命,其根源在于其系统中信息的不断传递和系统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事实上,大量证据表明生命过程本质上就是信息传递过程。

2生命机体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网络系统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在生物机体内部,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内部各大分子之间普遍存在着信息流动,这种信息流动与环境的信息流动相互协调,从而构成了机体内环境的动态平衡――稳态的形成。高等动物尤其是人类机体内的信息网络系统主要是由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构成,其信息传递过程大致如下所示。

首先是细胞外的信息分子,包括神经递质、激素、细胞调节因子等,它们构成了第一信使,作用于细胞之间,传递各种信息,调节着机体发生、发展、生存和死亡;其次是受体系统,细胞接受信息具有选择性及特异性,其关键在于细胞膜上与信息分子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即受体;第三是第二信使,当第一信使与其相应受体结合之后,在细胞膜上各种酶的作用下产生出许多有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如c―AMP、c―GMP、Ca2+、NO等,它们构成了专门在细胞内起调节作用的第二信使;接着第二信使将信息继续输送,逐级放大,引发一系列特异性反应,在细胞内激活一系列特异性激酶,每一个激酶又有多种底物,由此引发出千变万化的生理效应。这些信号在传递过程中出现的信息量多少以及信息传递通道是否畅通等等,都直接影响调控的正常或失常,并与各种疾病的产生直接相关。

从信息角度看生物进化,进化实质就是生物遗传信息在一代又一代的传递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它同时体现出环境信息对于生物遗传信息的选择与协调。由于人们认识到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个体,因此从宏观上看,物种的信息流以群体的形式向下传递,而生物群体具有不断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于是,种群的遗传信息就以基因库的形式存在并传递下去。

综上所述,不仅生命机体本身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网络,生命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也构成复杂的信息网络。上述事实充分证明,生命的信息定义中所强调的生命本质属性有助于我们从信息角度深刻认识生命。

篇(2)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4-0139-03

一、所谓术语

术语(terminology)是在特定学科领域用来表示概念称谓的集合,是一种特定的话语构成模式,通过言语或文字来表达或限定科学概念的约定性语言符号,是思想和认识交流的工具,是区别一种学说、一个学科最为关键、最具标志性的特征,是学科的概念、符号、定律、理论、应用和仪器等特定的、连贯的、科学研究的模型,用以描述、阐释学科内涵的“符号”系统。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单位以单义性的方式为某特殊活动领域内的某概念命名;就其内容而言,是指某意义已有解释或已确定了的技术短语、符号的有组织的集合;就其范围而言,是指在一个专业领域内常用的全部专业词汇和表达方式以及它们的规则的总和。它是一个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之一。

生物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发展历史不长,实验性生物学的发展至今不过100多年,分子生物学仅经历了50多年的短暂历史。而今生物技术的发展迅猛,大力促进着新的科学名词不断涌现和广泛使用,并不断地被引入中学生物教材中。现阶段生物学的概念理论体系尚不完备,术语系统尚未完全规范,这给高中生物学的教学带来了不少困惑。

二、高中生物学概念术语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新的课程改革针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弊端,改变以前过分注重知识积累而忽视对人的能力及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培养的陈旧方式和传统死记硬背机械的学习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鉴于此,国家在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指导下,推出了多个版本的高中生物新教材。新教材在体现新课改精神方面具有很强的指导性,编写理念有了较大幅度的跨越,进一步完善了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内容,对于概念的阐述注意了准确性、严谨性,加强了科学史教育,理解科学过程,亲历试验和探究等。教材的多样化丰富了知识体系,有助于促进教师“用教材教”,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群体的学习选择。然而教材知识体系的多样化,不应理解成学科的术语系统也可以有多个版本,否则不利于学习与交流。

1.内容相同而形式不同

由于现行使用的不同版本的高中生物新教材的编写群体不同,专家们各自擅长的研究领域、知识储备、对相应知识要求及理论体系都有所不同,加之一些概念体系在学科内尚未完善统一等因素,在不同版本的高中生物教材中,使用的概念术语体系出现较大差异。内容相同而形式不同给初学者的理解记忆增添了不必要的负担,也影响了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以人教版和浙科版为例,单独使用每一个版本,应该说是各有特色,都是不错的教科书。但如果相互参照使用,问题就出现了,刚接触生物学知识的中学生们会发问“以谁为标准?谁是对的?”如:“物质跨膜运输的主要方式”人教版分为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而浙科版对应的则分为扩散、异化扩散和主动转运;“细胞代谢”中人教版将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浙科版将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碳反应两个阶段;“生物变异”中人教版分为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三种类型,浙科版将其分为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等。还有,如“T细胞”和“辅T细胞”,“效应T细胞”和“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浆细胞”和“效应B细胞”,“年龄组成”和“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和“性比率”等等。这里并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只是采用了不同的术语体系,但对刚接触生物学知识的中学生而言,却是实实在在的困惑,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学生们不可能不接触其他版本的教材。初学者需要的是一个个定义明晰的概念,去建构自己的知识概念体系,从而形成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对学生来说,知识性内容与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相关性越高,实现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其时效性越长久,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价值就越高”。[1]

2.形式相同而内容不同

作为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实验性生物学的发展至今不过100多年,但近几十年来,生物技术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新的科学名词不断涌现并被广泛使用,特别是有关生物工程类的概念名词爆炸式发展。这些大多通过翻译过来的“泊来语”。在翻译、定义和使用的过程中,尚未规范完善,概念的内涵界定不少仍是一个研究课题。以人教版为例,IA模块必修三“免疫调节”一节中对B淋巴细胞的描述是:“B淋巴细胞是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的一类细胞”;[6]“B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抗体”。[6]在IA模块选修三“动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融合与单体克隆抗体这一部分内容中则是这样描述的:“B淋巴细胞能分泌抗体,凝聚或杀死这些病原体”(《现代生物科技专题》P53)。“先用羊的红细胞对小鼠进行注射,使小鼠产生免疫反应,……又设法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脾脏细胞中产生的B淋巴细胞融合,……这种杂种细胞的特点是既能迅速大量增殖,又能产生专一抗体”(《现代生物科技专题》P54)。“免疫学”定义的B淋巴细胞没有产生抗体的功能,能产生抗体的是B淋巴细胞分化形成的浆细胞。“细胞工程”则明确地说“B淋巴细胞能分泌抗体”。显然两处对B淋巴细胞功能的界定描述存在明显的差异,引发概念歧义。

“杂种”一词在教科书中多处引用却无明确定义,也存有歧义。在人教版IA模块必修二“遗传杂交”一节中有这样的描述:“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5]在IA模块选修三“植物细胞工程”的植物体细胞杂交部分中则有这样的描述:“科学家们采用体细胞杂交的方法,终于得到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现代生物科技专题》P36)。“科学家们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又相继培育出了烟草――海岛烟草、胡萝卜――羊角芹、白菜――甘蓝等种间或属间杂种”(《现代生物科技专题》P37);在“动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融合与单体克隆抗体这一部分内容中则有这样的描述:“先用羊的红细胞对小鼠进行注射,使小鼠产生免疫反应,……又设法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脾脏细胞中产生的B淋巴细胞融合,……这种杂种细胞的特点是既能迅速大量增殖,又能产生专一抗体”(《现代生物科技专题》P54)。可以看出,“杂种”一词,在《遗传与进化》中是指含等位基因的同种个体,即杂合体。而在《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则似乎是指种间或属间杂交的产物。在种的属性上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不同版本的教材之间同样存在形式相同而内容不同的问题,如“细胞器”在人教版中的定义是“在细胞质中……都有一定的结构,如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等,它们统称为细胞器”,[4]而在浙科版中的定义是:“细胞器是真核细胞中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7]“细胞核是细胞中最大的细胞器。”[7]细胞器的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又如,“基因”在人教版中的定义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段”,[5]在浙科版中“基因”定义是:“基因一段包含一个完整的遗传信息单位的有功能的核酸分子片段――在大多数生物中是一段DNA,而在RNA病毒中则是一段RNA。”[8]等。如果说概念术语内容相同而形式不同,更多的是给初学者带来记忆困扰,那么,概念术语形式相同而内容不同,给初学者带来的是逻辑的混乱。我们在强调概念发生过程和发展性的同时,不能忽视产生的结果。这种“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怎么说(定义)都行的现象,会让学生感觉到科学的不科学。

3.概念术语定义不准确或不定义

各版本的新教材在这方面比老教材中存在的一些不准确的定义有了很大的改进,概念的界定都尽可能的做到科学准确,但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前述“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段”,[5]忽略了RNA病毒的基因存在于RNA之中。又如浙科版“由于激素是通过体液的传送而发挥调节作用的,所以这种调节又称体液调节”。[9]将体液调节与激素调节等同看待。其实人体“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6]所以体液调节与激素调节概念上是有区别的。

遗传的分类中“X连锁隐性遗传”(人教版语)和“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浙科版语),“X连锁隐性遗传”从语法上讲属于偏正短语,含义很明确,说明遗传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而“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为动宾结构,在词义上存在歧义,若以伴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解,则与定义(由X染色体携带的隐性基因所表现的遗传方式――浙科版《遗传与进化》P43)不符。

另外,高中生物教材中存很多“裸概念”――即不加定义直接在教材中呈现的概念。如竞争、轴丘、基因敲除等,教材中既不定义也不注释,编写者似乎在默认学生是自己的已知。但事实上有些很专业的名词术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基本未接触,即使是中学生物老师也未必都熟悉,如“轴丘”,不事先查阅资料,连不少生物老师也不清楚它到底指什么;“基因敲除”更是1985年才奠定理论基础,1987年建立模型的一项新的基因工程技术,又有几个中学生物老师能熟知其技术规程?有些虽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但与学科术语却存在一定的差异,如“竞争”。

三、规范高中生物学术语系统的几点想法

1.规范的必要性

学科术语,是一个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之一。国际上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等设有的专门术语委员会,负责组织和协调这方面的工作。我国术语工作也有悠久的历史,旬子的《正名篇》就是有关语言理论的著作,其中很多论点都与术语问题有关。汉唐时期的佛典翻译吸收了大量梵文的佛教术语。19世纪下半叶,以、江南制造局为中心翻译了大量科学技术著作,引进了大量科学术语。到了清末,设编订名词馆,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审定学术名词的统一机构。1919年成立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32年成立南京国立编译馆,开始集中管理全国科学术语的审定工作,1933年出版了《化学命名原则》。1949年后,术语工作开始了一个新阶段。1950年5月,在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下组织了“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下设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医药卫生、艺术科学和时事名词五大组。1956年国务院将学术名词统一工作交给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名词编订室”(中间曾改为“中国科学院翻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1978年,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科学院主持,筹建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先后成立了6个分科委员会,召开了一系列名词审定会和讨论会。1985年 4月25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北京正式成立,1996年12月更名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会的工作范围涉及广义的自然科学领域,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物科学、技术科学、农业科学、医学等。其任务是:确定工作方针,拟订全国自然科学名词统一的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和步骤;负责审定自然科学各学科名词术语的统一名称,并予以公布施行。这一切都说明我国对术语的制定和规范化方面的重视。

2.规范的可行性

高中生物学科教材中存在的一些术语规范问题,与生物学科研究发展历史短暂等有关。术语规范是学科发展的必然,我们应该借新课改的契机,以教科书作为规范的样板,使中学生物学的术语系统不断完善和规范。对一些有歧义、定义不准确或形式相同而内容不同的概念术语,可以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指导下,由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等权威机构对内容予以恰当的界定、适度的审定,选择能准确扼要地表达定义的、便于腹词、不引起歧义的短语,依据“全面规划,依靠专家,统一协调,科学审定,正式”的方针,统一概念术语的使用,规范中学生物学的术语体系;或者选择一个版本的教材,在其原有的概念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完善后推广,其他各教材编写机构建立术语数据库,统一规范引用,为学生提供学习与交流的方便。如“物质的跨膜运输”可定义为“自由扩散、异化扩散(又称协助扩散)和主动转运三种主要方式”;“光合作用”可分为光反应和碳反应两个阶段;“杂种”一词则可在种内统一改称“杂合子”或“杂合体”,种间则称“杂种”等。“裸概念”可根据其重要性适当调整其在教材中的有效呈现方式。这不仅有利于中学生物教学、减少对中学生造成的不必要困扰,同时也有利于生物科学的健康发展。

规范术语,是学科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其目的不是统一思想,而是为了统一表达。规范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而且是学科成熟的标志,只有当一门学科的研究者(至少是一部分研究者)形成了共同的规范,该学科才从前科学时期进入科学时期。中学是基础教育阶段,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学生的潜力发展,而扎实的基础和浓厚的兴趣是其前提。如果在入门阶段就让学生对中学生物学的基本概念无从把握,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未来的国家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在生物技术飞速发展的21世纪,我们理应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投身于生物科学的研究,推动我国生物科学的蓬勃发展。因此,规范中学生物学术语系统迫切而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 赵占良.普通高中生物新课标教材的设计思路.课程•教材•教法,2004(12)

2 谭永平.国际视野下的人教版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课程•教材•教法,2007(5)

3 金振坤.概念术语规范,学科成熟标志――我对远程教育中有关媒体概念的思考.现代教育技术,2005(5)

4 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44

5 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4、55、57

6 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1、35、37

篇(3)

二、生物科学的新成就:

1、试管婴儿;2、杂交水稻;3、克隆技术;4、基因工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生物技术强国之一。

三、环境问题:

1、森林正在减少,乱砍滥伐。森林火灾的此起彼伏,大面积毁林。

2、工厂排放的废水,海洋、河流、湖泊受到污染。

3、沙尘暴

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还具有其他特征。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判断下列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

机器人 钟乳石 珊瑚 珊瑚虫 太阳 水 树 人 动物

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调查的一般方法:

1、明确调查目的。2、选择材料用具。3、方法步骤:

(1)选择调查范围。(2)分组。(3)设计调查路线。(4)调查记录。(5)归类整理分析。

二、生物的分类。

1、按形态结构分:植物、动物、其他生物;2、按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3、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 生物圈

一、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一个家。

二、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三、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两类:1、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2、生物因素。

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四、探究实验的步骤:

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五、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法是: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蚯蚓松土。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

三、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影响着生物的生存,生物在生存和发展中不断地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第四节 生态系统

一、定义: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

1、生物成分: 消费者(主要指动物) 2、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等。

分解者(主要指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构成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

三、食物链的定义: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称为食物链。

四、食物网的定义: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交错连接,构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能够沿食物链积累。

五、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保持相对的稳定,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该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第五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1、森林生态系统2、草原生态系统3、海洋生态系统4、淡水生态系统5、湿地生态系统6、农田生态系统7、城市生态系统8、河流生态系统等。

二、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1、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由于地域相隔,表面看来好像毫不相干,但实际上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2、整个生物圈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整体,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3、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显微镜的构造。

二、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1、取镜和安放2、对光3、观察

三、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越大,看到的细胞数量越少。

第二节 观察植物细胞

一、玻片标本。

1、 种类:切片、涂片、装片

2、 制作:需要载玻片和盖玻片

二、植物细胞的结构。

1、 模式图。细胞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细胞质内含有液泡、叶绿体

2、细胞壁的作用: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3、西瓜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西瓜的细胞液中含有大量的糖分。

4、植物细胞的各种结构分别具有各自的功能,它们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

第三节 观察动物细胞

一、人和动物的细胞形态不同,基本结构是一样的。

动物细胞模式图。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

二、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不同点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植物细胞有液泡,动物细胞没有液泡;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

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

第一节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一、细胞中含有两类物质。

1、 无机物:水和无机盐 2、有机物:糖、脂类、蛋白质、核酸

二、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三、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

1、 叶绿体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2、 细胞都含有线粒体,线粒体将有机物与氧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3、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理转换器。

第二节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一、遗传信息的定义:上一代能把控制生长发育的信息传给下一代,这样的信息就叫做遗传信息。

二、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由克隆羊的故事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三、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DNA

1、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种叫做DNA的有机物。DNA存在于细胞核中。

2、DNA的每个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这些片段叫基因。

四、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

1、每一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一定的。如人体细胞内含有23对染色体。水稻有12对。

2、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3、DNA上的遗传信息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

第三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一、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不开的。

二、细胞的生长:新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通过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

三、细胞的分裂:一个分成两个,两个分成四个。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第三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一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1、 在发育过程中,某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2、 组织的定义: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3、 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

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

结缔组织: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二、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

1、 器官的定义: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例如:大脑、胃、心脏、肝、肺、肾、眼、耳等。

三、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

1、 系统的定义: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2、 人体的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这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第二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植物体是由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最终形成植物体。

二、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1、 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三、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1、 分生组织:位于根尖的分生区就是分生组织。

2、 另外几种: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第三节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一、单细胞生物: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里,有些生活在我们身上。

二、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以草履虫为例:如图。草履虫的结构和生活。

三、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利的一面:1、多数浮游生物是鱼类的天然饵料。

2、 草履虫对污水净化有一定作用。

有害的一面:1、人体内寄生虫危害人类健康。如:疟原虫、痢疾内变形虫等。

2、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造成赤潮,危害渔业。

第四章 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

一、病毒的种类。

1、根据它们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三大类:

一类是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

一类是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

一类是专门寄生在细菌内的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二、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1、病毒的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的。没有细胞结构。

2、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的细胞里。离开了活细胞会变成结晶体。一有机会侵入活细胞就会重新开始生命活动。

三、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病毒靠寄生生活,给人类、饲养动物、栽培植物带来了极大危害。

如:流行性感冒、肝炎、艾滋病、口蹄疫、鸡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疫苗预防疾病。疫苗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病毒。

单元小结

1、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 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是绝大多数细胞共有的基本结构。

篇(4)

北京教育学院“科学教育重点学科建设”工作以“理科各学科知识结构与教学实践研究”为学科建设方向,重点研究了理科各学科的概念体系及其教学实践,本期《课程与教学》栏目选取他们的部分研究成果,供广大教师借鉴和学习。

遗传与变异是生物体的最本质特征,也是生物进化的基础。[1]因此,对于遗传与变异的学习,在理解生命现象、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方面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学生通过辨认常见生物、培养植物、饲养动物、讨论克隆技术等活动,已经对生物多样性、生殖与发育等生物学问题有了直观的了解,进而对遗传与变异的概念也有了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之上,初中生物学新课标主要以遗传信息的物质基础与传递表达方式为切入点,要求教师在教授遗传与变异相关知识时,促使学生建立如下三个重要概念:

第一,生物能以不同的方式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一些进行无性生殖,后代的遗传信息来自同一亲本;一些进行有性生殖,后代的遗传信息可来自不同的亲本。

第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段,它们位于细胞的染色体上。

第三,遗传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的遗传信息是可以改变的。

笔者认为,这三个要求,涵盖了经典遗传与分子遗传的主要内容,有利于学生建构遗传与变异的概念体系,从而为高中以至更长远的学习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应该善于运用各种方法落实上述要求,促进重要概念的内化,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课标对于遗传与变异重要概念的要求,大体上是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的:首先谈到的是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方式,然后是遗传信息的物质基础,最后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定义。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将按照相反的顺序对课标要求进行逐一的解读,找出其内部联系,为更好地落实重要概念教学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一、关于“基因”的定义

新课标中明确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建立“遗传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段”等重要概念,这就要求教师明确“基因”的定义。但是,迄今为止,“基因”的准确定义尚存在争议。特别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又发现了移动基因、断裂基因、假基因、重复基因、重叠基因及一系列的调控序列,使基因的定义更加复杂化。无论是课标还是教材,初中教学当中已经出现了“基因”一词,这对教学而言是一种挑战。很显然,对于没有接触染色体精细结构、尚未学习中心法则的初中学生而言,还不能准确地从物质基础这个层面了解基因的性质与功能,从而不能理解遗传与变异的特征与目的。

笔者建议,对于遗传信息的物质基础,在初中阶段应予以淡化。显然,上述关于基因的复杂的定义,属于生物学事实的范畴。初中阶段的重点应该是从概念层面解释“基因”的本质。其实,从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到连锁与交换定律(摩尔根),人们已经明确了两个问题:其一,生物体内存在着控制各个性状的、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相互作用的遗传因子;其二,这些遗传因子在体内呈有规律的线性排列。虽然一直到摩尔根创立遗传染色体学说时,人们仍然不能从分子水平上揭示基因的结构与功能,但是对于上述两个问题的认识,足以从逻辑层面给出“基因”的定义:存在于细胞特定位置上的、按照某种数学规律进行相互作用从而控制性状的“基本因子”。这个关于“基因”的定义,可以作为一般概念呈现给初中学生;进而通过基因与性状关系的例子,就能够总结出“遗传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这一重要概念。对于初中生物学教学来说,这是最重要的。因为,这种概念化的、抽象的知识,能够锻炼学生透过现象探究事物本质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我们不难发现,上述关于“基因”的定义,对于科学教育也是有重要意义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描述了所有科学门类的共同特征:基本因素的界定、分类和相互作用分析。如经典物理中的“质点”、化学中的“分子”、普通生物学中的“细胞”等等,都是各个学科中的“基本因素”。只有准确定义了“基本因素”,才能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演绎、归纳,使本学科具有了数理传统。反之,若未准确定义“基本因素”,则难于进行逻辑层面的分析,整个学科偏向于博物学传统。两种传统不仅影响了各个学科的特质,还影响了学生对于不同学科学习与复习的策略。从初中到高中,“遗传与变异”内容有了“基因”的定义,使得本段教学内容更加凸显理科特征,这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的。

二、关于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从新课标的要求来看,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是“遗传与变异”教学的重点,从分子基础(遗传信息的调控与改变)到细胞行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都作了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遗传信息流动

遗传现象大体上可以分为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且目前可认为前者是“主流”,而后者是“支流”。显然,“支流”不会是中学教学的重点。但是,应该在讲解基因的细胞定位和遗传信息的流动时,适当提及细胞质遗传的概念以及对生物体性状的影响,使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遗传信息流动的过程,知道除细胞核外,细胞质对性状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从而在概念层面理解细胞质功能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主流”和“支流”的共性,是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在本质上,都体现了“生物能以不同的方式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这一重要概念。教师可以先列举常见的遗传现象(即生物学事实),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帮助学生建构重要概念,以便于学生顺利地迁移应用和学习。

2.人类性别基因

在初学遗传与变异时,初中学生往往不能准确把握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不能准确把握基因、DNA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从而认识不到人类的性别决定机制。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人类X和Y染色体,进而简单地认为性别不同的根本原因是X和Y染色体的形态不同。对于这个问题,除要适当地介绍遗传信息的物质基础外,还应该为学生建立这样一个认识:人类的性别,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相对性状”。例如,在人教版教材中就提到“近年来,科学家发现Y染色体上还有3个基因,决定的产生和成熟。最近,科学家又陆续发现了X染色体上与女性性别有关的基因”。在此处,教师就应该提示学生: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同样可以用来解释人类的性别决定。只不过性别决定的过程是多个基因控制着多个性状,从而塑造了不同性别。如果课时允许,教师还可以就此介绍一些由于染色体变异而导致的性别异常的现象,让学生认识到,从某种意义上讲,性别并不是严格区分为“雌”“雄”两种形式,而是存在“过渡”状态的。这对学生从系统的角度认识生物的复杂性,进而认识生物本质是有很大帮助的。

“人类性别基因”一节是初中生物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从内容上看,本节内容是课标所述三个重要概念的应用,即从人类性别决定的角度阐明了遗传的本质。因此,教师必须在讲授本节课之前,就完成三个重要概念的建构,从而指导学生把握遗传本质,进行下位学习。

三、关于“变异”的概念教学

“变异”作为初中生物学教学的难点,有两个问题是要深入思考的。

1.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初中课标要求学生知道变异主要分为两类: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显然,某一变异是否可遗传,关键是看遗传物质是否发生变化,而不是影响生物体的因素。由于学生初次学习基因与环境的关系,故需要用恰当的实例来帮助学生建构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概念。如同样是“无籽”农作物,“无籽西瓜”的“无籽”性状就是可遗传的,而“无籽番茄”的“无籽”性状是不可遗传的。通过这样的实例,学生就会认识到,一种变异是否可遗传,取决于遗传物质是否发生了改变,从而紧扣重要概念的教学。

2.可遗传变异的来源

可遗传变异的来源主要有3个: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要认识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必须对遗传信息的细胞定位及流动方式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故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是一个难于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可用一系列实例加以说明。例如,农牧业中传统的育种技术,实质上就是基因(染色体)重组;无籽西瓜、八倍体小麦属于染色体变异(数目的变异);而镰刀型贫血症(在各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中均有介绍)则属于基因突变。通过一系列的实例介绍,学生能够形成这样一个概念:突变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这与前面关于“表遗传学”的概念不谋而合,说明基因本身及其转录、表达调控,共同影响了性状的产生。通过展示这些生物学事实,学生就更加清楚“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段,它们位于细胞的染色体上”以及“遗传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的遗传信息是可以改变的”等重要概念,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遗传与变异对于生物进化的重要意义。

重要概念是基于学科事实的、对学生总体把握知识体系、进行后续学习的思维框架,对于学生理解学科本质、提高学科素养具有重要作用。[2]新课标明确指出:“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可见,所谓生物学的“重要概念”,就是基于生物学科具体知识的、代表本学科基本观念与思想的知识。只有从重要概念的高度审视生物学科教学,才能清楚什么是对学生终身发展和终身学习有用的知识,才不会使自己的教学拘泥于一个个具体的生物学科事实中,才能摆脱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进而对生物学科本质问题进行思考,凸显生物学科的理科特质。

参考文献

篇(5)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要放弃师道尊严和学生成为朋友,在和谐、温馨的氛围中给学生传授知识”。这些新的教学思想对广大高中生物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笔者现将对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应对策略进行相关探究。

一、存在的问题

1.忽视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是相当重要的,它是高中生物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纲领,就像一根线统领着整堂课的教学,决定着课堂效果的好坏。但一些生物教师往往把教学目的看作是可有可无的摆设,不假思索地在教案本上随便写上几句,根本不考虑它是否能起到具体的作用,更有甚者,有的教师在撰写教案时,干脆不写目的。上课时,也是把教学目的放到一旁,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随心所欲,想到哪儿,教到哪儿。例如,一位生物教师在给学生讲授“细胞分化”时,他定了两个教学目的:(1)掌握细胞分化的内涵;(2)理解细胞全能性的定义。上课时,他首先给学生展示了教学目的,之后让学生看书并集体讨论,最后得出细胞分化和细胞全能性的概念。整节课从表面上看似乎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理念,但其实教师既没有对概念的理解列举任何实例,也没有对教材内容作任何延伸,更没有提出任何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问题。由此可见,这位教师在设计教学目的时,没有慎重考虑,只是认为学生能理解细胞分化和细胞全能性的定义就行,根本没有深入思考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在教学时,忽视了教学目的的存在,随便安排学生看书得出定义,这种方式是根本不需思考就能想出的老套教学方法,完全不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

2.本末倒置

面对新课程教学,一些高中生物教师仍然是“以不变应万变”,用老套的教学方式应付学生,和新课改理念相违背。表现得尤为突出的是仍然沿用以前那种“本末倒置”的教学方法。所谓“本末倒置”就是指某些生物教师在讲解生物学概念时,往往是先诠释,后举例,这是一种主次不分的讲授方法。例如,有的教师在讲解“原生质”概念时,首先就用生物学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对其进行讲解,然后再举例说明;讲“细胞分化”定义时,也是先概念,后举例说明;讲“应激性”定义时,仍然是先抽象地说明其概念,然后再分析具体动植物的“应激性”。这种“本末倒置”的教学方式归纳起来就是一种“先概念、后实例”的传统讲解方法,这种方式表面上看起来很好,其实不利于学生理解,因为生物学概念都是很抽象、难以把握的,而且在概念中还有很多生物学的专业术语,更是不好掌握,因此,在诠释生物学的基本概念时,不能采用这种主次不分的方法,它会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导致教师很难做到“深入浅出”。

二、应对策略

1.教学观念进步化

在高中生物新课程课堂教学中,之所以会存在“本末倒置”的现象,是因为一些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仍然按照以前的传统方法给学生传授知识。教材变了,教学理念也变了,学生的思想也变了,还用以前的老方法去教授学生知识,怎么能适应教学的发展趋势呢?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高中生物教师,面对新课程改革,一定要更新教学观念,让自己的教学思想能走在时代的前列。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生物教师要广泛涉猎生物知识,多了解生物研究界中出现的一些新发现和新观点,更新自己的思想,并及时在课堂上向学生传达。另外,要多和学生接触,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再对自己的教学观念进行适当调整,这样就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前有些生物教师思想陈旧,平时不看书、不看报,上完课之后就无所事事,不去了解生物界的最新动态,也不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盲目地根据自己的片面经验教学,机械地照本宣科,对学生的生物学习造成了严重影响。

2.教学目的具体化

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要求广大生物教师重视教学目的的设计,教学目的既要体现新课程大纲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更要具体详细、具有实践操作性。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可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设计,而且要尽可能细致。这是因为新教学大纲提倡不但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培养其良好的品德,该要求让生物教学目的变得尤为重要,换句话说,在新课程教学中没有详细的施教目的,随心所欲地谈天说地,是会被新课改的潮流所淘汰的。针对上文“细胞分化”一节的教学,笔者认为教学目的可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设计:知识目标:(1)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细胞分化的定义及原因;(2)让学生明白什么叫做“细胞的全能性”;(3)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4)举例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万用细胞”。能力目标:让学生能够叙述“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和“克隆绵羊多利的培植过程”。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感受科学的重要性,做任何事情都要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不要盲目地采取措施。目标定好之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好教学方法,上课时,严格按照既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去实施,千万不可脱离它们去自由发挥。

高中生物教师,在新课改教学中如能做到上述两点,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6)

1、微生物的定义是:个体难以用肉眼观察的一切微小生物,微生物的定义就是微小生物,所以微生物当然是生物。

2、微生物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体育等诸多领域。

3、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香菇等。还有微生物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须依赖于活细胞。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中图分类号:H083;N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1)01-0014-05

Cluster Research on Term Definition

ZHANG Rong

Abstract: Domain clustering of term definition is a relatively new research topic. In this research, we took bottomup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method for semantic similarity calculation based on HowNet, and selected cluster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words with different contribution to clustering and stopused words constructing domain cluster. Our results realized the domain cluster of term definition, and achieved a desired experimental result.

Keywords: term, term definition, semantic similarity, domain clustering

一 前言

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带来了大量的术语及术语定义。对术语定义进行分类加工,按领域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有利于领域学科专家建立领域术语数据库,以及系统地研究领域术语之间的概念层次关系、语义关系,提高术语检索的准确率与知识的系统化加工的效率。

由于术语在领域之间的相互借用,使得有些术语可以在多个应用领域被使用,这些术语在不同的领域具有不同的义项。以“病毒”这一术语为例,“病毒”可以是生物领域的“病毒”,也可以是计算机领域的“病毒”,而两个领域的“病毒”显然是不同的义项,当有若干条“病毒”定义时,如何从中鉴别出哪些是生物领域的病毒定义,哪些是计算机领域的病毒定义,需要人工的参与。我们以几组同名术语定义为例来阐述术语定义领域聚类的必要性。例如:

1.病毒

病毒是一种可以在其他生物体间传播并感染生物体的微小生物,一般包含核酸以及外壳蛋白,有些动物的病毒的外面也偶尔覆盖一层细胞膜。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

2.防火墙

防火墙:用于将因特网的子网与因特网的其余部分相离,以达到网络和信息安全效果的软件或硬体设施。

防火墙:两所房子之间或者一所房屋的两个部分之间的厚而高的墙,可以防止火灾蔓延。

3.蠕虫

蠕虫是指一种可以不断复制自己并在网络中传播的程序。

蠕虫是无脊椎动物的一大类,构造比腔肠动物复杂,身体长行,左右对称,质柔软,没有骨骼,没有脚。

4.树

树是指生成语法采用的一种二维图形表示,能方便地显示由一组规则生成句子的内部层级结构。

树是木本植物的统称。

例1中的“病毒”分别是生物领域的术语和计算机领域的术语;例2中的“防火墙”分别是计算机领域的术语和建筑领域的术语;例3中的“蠕虫”是属于计算机领域的术语和生物领域的术语;例4中的“树”分别是计算机领域的术语和通用领域的词语。

在领域数据库的构建和用户的使用过程中,有必要将这些定义区分开来。通过聚类将计算机科学术语聚合在一起,将生物学术语聚合在一起。但是当待处理的数据足够庞大时,人工将这些术语定义进行领域分类,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本文提出了计算机自动处理的术语定义的领域聚类方法。

二 术语定义聚类的流程

聚类是知识发现的重要方法,通过聚类,能够发现事物的内部规律和特征。聚类没有事先预定的类别,类别数在聚类过程中自动生成,无需人工标注和预先训练分类器。聚类作为一种无监督的机器学习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自动化处理能力[1]。本文聚类的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

三 特征项选取

术语定义集,由汉语词法分析器ICTCLAS进行分词和词性标注,进入特征项选取阶段。术语定义聚类的过程是将相似的一组定义归为一类,如何将术语定义的文本内容转换成计算机可处理的形式,从而用于计算定义之间的相似度是整个聚类过程的关键。

本文通过将术语定义用词与普通文本用词对比发现,术语定义中的名词与普通文本中的名词具有很大的差别。在领域的判别过程中,定义句子中的名词起到的支持作用最大。考察其他词性的词语在两种文体上用词的区别,发现术语定义中的动词与普通文本中的动词的差别相对较小一些,但依然具有领域的区分度,应该作为聚类的特征,这些词性对术语定义的领域所属类别的判定,也起到了一定的贡献作用。形容词、副词对领域聚类的贡献度不大,不作为聚类的特征。

1.名词的领域区分度

术语定义的领域分类,也就是将被定义的术语做一个领域分类,被定义项属于什么领域,那么该术语定义就属于什么领域。术语在词性上大都是名词或者名词短语。定义句子中的名词对区分被定义项属于哪个领域具有最大的支持度。比如:

“卵磷脂是血管的清道夫:能将附着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中性脂肪乳化成微粒子,溶于血液中并运回肝脏而被代谢,从而改善血清脂质,清除过氧化物,使血液中胆固醇及中性脂肪含量降低,防止由胆固醇引起的血管内膜损伤。”

“胆固醇是体内最丰富的固醇类化合物,它既作为细胞生物膜的构成成分,又是类固醇类激素、胆汁酸及维生素d的前体物质。”

“核酸是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是细胞的核心物质,由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组成。”

上面三个定义中的“血管”“肝脏”“细胞”“生物”“分子”“维生素”等词对领域聚类起到了绝对的支持作用。

2.动词的领域区分度:

“语音信号处理是指语音信号输入计算机后对其进行分析处理的过程,语音通过话筒转换成电信号,再经放大或转换变成数字信号,用模式分类方法分析和识别这些信号。”

“二值化是指把一组数据按一定的规则映射为0或1的过程。”

“汉字信息处理是指用计算机对汉字表示的信息进行操作和加工,如汉字的输入、存储、识别、生成和输出等。”

上面三个句子中的动词“输入”“分析”“处理”“转化”“识别”“映射”“操作”“加工”“存储”“生成”“输出”对领域类型判别,起到了支持作用。

连词、介词和虚词对领域聚类几乎不起任何的作用,因此也可以认定,这些词性的词不具有领域区分度。

另外,还有一些词语不具有领域区分度,比如“所谓”“也就是”等等,这些作为停用词存在。

由于本文的目的是将术语定义按照领域聚类,所以特征项的选取,与普通文本聚类有所区别。我们通过停用词过滤以及定义用词的词性过滤将对领域聚类贡献极小的词语过滤掉,不参与到聚类的计算。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四 定义相似度的计算

术语定义领域聚类的本质就是通过计算术语定义之间的句子相似度,将句子相似度高的术语定义划分为一类,将相似度低的句子划分到不同的类。相似度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不同应用领域对相似度有不同的界定。相似度计算的常用方法有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TF/IDF方法以及基于语义的方法。向量空间模型的方法把文本看成为词的线性序列,不考虑词语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对语句进行语法结构分析,只考虑了利用句子的表层信息;而基于语义的方法则是对文本进行语义分析,属于深层结构分析法[2]。

本文的聚类方法是基于语义相似度,在计算相似度的过程中,将句子作为一个词语的集合进行处理。这样句子的相似度计算就转化为集合之间的相似度计算。本文采用刘群的集合相似度的计算方法[3]来计算句子的相似度:

输入:待聚类的定义集合(n个定义)

1) 初始化成n类使每个类包含一个定义;

2) 计算所有n个类两两之间的相似度;

3) 找出相似度最大的两个类合并成一个类,n=n-1;

4) 重复步骤2、3直到最大的相似度小于设定的阈值或最后只有一类时停止。

六 聚类结果分析

术语定义的聚类实验结果使用准确率来进行评价,用公式表示如下:

P=聚类正确的定义数目要聚类的定义总数×100%(公式4-5)

本文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供的术语数据库语料中随机抽取1000条术语定义来做实验,聚类结果被分为19类,其中被正确分类的术语定义778条。实验的聚类正确率为77.8%。

本文选用知网作为术语定义领域聚类的知识库是因为知网里具有大量区分不同领域的义原。例如:commercial|商、medical|医、computer|电脑、education|教育、weather|天象、politics|政、information|信息、agricultural|农、industrial|工、AnimalHuman|动物、animate|生物、chemical|化学物、material|材料、vehicle|交通工具、MusicTool|乐器、machine|机器、music|音乐、sport|体育、law|律法等。这些义原对定义的领域区分与判别起到了很大的支持作用。

实验中我们也发现使用知网进行领域聚类的局限性。由于知网使用的义原的个数为2200个,但是它所涵盖的词语达65 000条,概念达80 000多。义原的个数远远小于词语和概念的个数,这样就出现多个概念之间共用同一个义原的情况,影响了领域聚类的准确度。

我们以“phenomena|现象”这个义原为例进行分析,包含该义原的词语有:、雹灾、饱嗝儿、暴洪、悲欢离合、弊病、表面现象、兵荒马乱、病虫害、波谱、擦网球、差错、车流、春寒等。显而易见,在聚类的过程中,这些词语由于共用一个“phenomena|现象”义原,而且该义原在大多数情况下属于第一基本义原,被赋予了一个较高的权重,通过词语的相似度计算,这些词语之间容易获得较大的相似度。由于句子的相似度是建立在词语相似度基础之上,进而又影响到句子的相似度计算,影响了聚类的结果。

同时知网中部分词语的义原描述不够详尽,无法提供对领域聚类的足够支持。例如,飓风只有一个义原描述“wind|风”;泥石流同样只有一个义原描述“stone|土石”。这两个词语属于自然现象,但知网的知识库却不能提供领域聚类的支持。

词条的完备性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术语定义中包含的术语较多,有些词语未被知识库所收录,中文是一个开放集合,知网也并不能涵盖所有词语。可见一个知识库的构建是项非常艰巨的工作,同时它的构建总会受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借助知识库进行自然语言处理的相关工作既有可操作性又有其局限性。

七 结束语

术语定义的领域聚类的研究相对来说是一个新课题。定义的自动聚类有助于系统化地研究某个特定领域的术语以及术语定义的词汇、句法,以及语义的内在固有规律。对领域术语库的建设、领域知识的提取与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将同属于一个领域类别的术语定义划分到一类,不仅可以自动区分开不同领域的同名术语,而且可以集中得到一批同领域的术语定义,对特定领域的术语研究提供了方便。术语定义聚类与通常的文本聚类、句子聚类不同,本文通过考察不同词类对于领域区分程度的差异,作为聚类领域特征的选取准则,将不具有领域区分程度的词类排除在聚类计算过程之外,通过自底而上的层级聚类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术语定义的领域聚类问题。

参 考 文 献

[1]赵世奇,刘挺,李生.一种基于主题的文本聚类方法[J].中文信息学报,2007(2):58-61.

[2]赵妍妍,秦兵.基于多特征融合的句子相似度计算[G]. 全国第八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JSCL-2005).2005:168-174.

[3]刘群,李素建.基于知网的词汇语义相似度计算[J].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nd Chinese Language Processing,2002,7(2):59-76.

[4][EB/OL]省略.

篇(8)

教师在课前首先提问上节课的知识,“动物细胞融合的过程是什么?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融合剂是什么?动物细胞融合的优点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最重要的应用就是制备单克隆抗体,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二、讲授新课

1.分析题目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找到熟悉的词语,如“抗体”“克隆”,引导学生回忆关于抗体的知识,主要有三方面:(1)抗体的定义;(2)产生抗体的细胞;(3)抗体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单克隆”的含义,进而总结出单克隆抗体的定义,接着引导学生找出定义中的关键词,加深对定义的理解。

篇(9)

一、引言

自然界中,生物的免疫系统成功地保护了生物自身免受外来病原体的侵害,入侵检测是计算机安全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目前已有许多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被开发出来,免疫原理在入侵检测领域的应用是一个刚刚兴起的研究,它的目的是使检测系统具有分布性、多样性、自适应性、自动应答和自我修复的特点,具有检测异常现象、利用不完备信息进行检测的能力。

二、人类免疫系统的原理

人类肌体总是处于大量微小有机体例如细菌、寄生虫、病毒、真菌或由这些组成的病菌的不断的入侵中,这些病菌往往就是很多疾病的来源。人类的免疫系统就是用来防御这些入侵的系统,由具有免疫功能的器官、组织、细胞、免疫效应分子与有关基因组成。而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主要有T细胞和B细胞两类。T细胞在面对外来入侵的时候,担任协调免疫系统各部分功能的作用。而B细胞通过其表面的抗体和抗原结合,来消灭抗原。抗体的主要工作就是区分本体细胞和异体细胞。其中本体细胞指的是正常的人体细胞;异体细胞是指有害的异质细胞,也称抗原。每个B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抗体,并通过绑定机制识别一定数量结构相似的抗原细胞。免疫系统面对各种不同的外界入侵抗原,各种B细胞产生了数百万种不同种类的抗体,利用抗体上有特定的物质和它的特殊功能,可以结合、粘附或消除入侵的抗原,增强其它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功能,以维持免疫平衡。同时免疫系统具有记忆能力,对曾经入侵过的抗原,能够比新入侵抗原更迅速的识别。

三、人工免疫原理在IDS上的应用

合格的入侵检测系统(IDS)要具有准确性、完整性、可扩展性、可适应性和自身的健壮性等特点。这就要求它达到以下的设计目标:(1)完备的;(2)分布式的;(3)自组织的和精简的。

生物免疫系统与IDS有着功能上的相似之处。免疫系统的分布性、多样性、自成体系、完备性和精简性使它精确有效地保护着生物个体。如何模拟基因库更新、阴性选择、克隆选择等抗体生成过程建立入侵检测器是建立基于人工免疫原理的入侵检测系统的关键。

1.模拟基因库

人体免疫系统有着多层保护机制,包括: 皮肤、生理条件、先天免疫和适应免疫。适应免疫主要是由B细胞和T细胞来完成的免疫反应。B细胞和T细胞分别在骨髓和胸腺中产生。在骨髓和胸腺中有专门用于生成B细胞和T细胞的基因库,基因库中包含了用于构成这两种细胞的基因片段。通过对基因库中的基因片段进行重组、突变等操作来产生新的不同的细胞,这就使它们能够识别各种病毒。人体免疫系统利用基因库来产生免疫细胞,使产生合格免疫细胞的概率增大,人们把基因库的机制引入到人工免疫系统中,用来产生更有效的检测器集。但是对于如何构建基因库还没有确定的方法,有2种新提出的构建基因库的方法: 一种为直接应用非我样本来构建基因库,另一种方法是通过统计所有非我样本的分布来构建基因库。这2种方法都能够产生检测率更高的检测器集。

2.阴性选择算法

阴性选择算法是基于免疫系统的自体―非自体识别原理。它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步骤:(1)定义自我集:首先根据实际应用环境定义合适的自我集合。自我集合通常是由代表自我状态的字符串组成的集合;(2)产生检测器:首先随机产生字符串,如果该字符串集合与自我集合中的任一字符匹配则删除,否则保留来作为检测器;如此循环迭代,直到产生足够大小的检测器集为止;(3)监视要保护的数据:如果需要保护的数据跟检测器集合中的任何一个检测器匹配,则表明要保护的数据发生了异常变化,从而起到了检测异常变化的效果。该算法描述如下:(1)定义一组长度为L的有限字符串S表示“自己”;(2)产生检测器集R,R中每个检因器与S中的串都不匹配;(3)通过不断地将R中的检测器与S比较来监控S的改变。

3.克隆选择算法

克隆选择是免疫系统的一种自然选择的型式。当B细胞被激活,它就开始大量的复制克隆自己。在这个复制的过程中,突变的概率是平常的9倍。这么高的概率将使得子代的所附着的抗体会与父代的不同,从而加强了对不同抗原的亲和力。如果这些新B细胞能够与超过激活门限的抗原结合,它们将被激活,继续克隆复制下一代。因此,具有高亲和力的B细胞更可能被克隆。换言之,在B细胞与病原体的竞争中,具有较高亲和力的B细胞就具有更高的适应性,也就更容易被复制到下一代中,这个过程就是克隆选择过程。

一个完整的免疫响应是由三个进化阶段组成的:通过基因库进化产生有效的抗体;通过阴性选择消灭不适合的抗体;通过克隆选择复制大量高效的抗体。这三个阶段是自组织的,而不是由某一个中心器官预先下达指令来指导它们执行。可以将人体免疫系统的三个进化阶段运用于IDS,在该系统中,将正常的网络行为定义为“自我”,将异常的行为定义为“非我”,通过识别“自我”和“非我”来检测入侵。首先,通过基因表达将产生大量的不成熟检测器;接着,通过阴性选择,只有那些成熟的检测器会保留下来,这些成熟的检测器就是高效检测器;然后,这些成熟的检测器一方面通过克隆选择被大量复制后,传送到网络上用于检测“非我”的入侵行为,另一方面,这些成熟的检测器被基因优化后送到基因库,形成基因库进化。

四、结束语

篇(10)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自1985年成立后,分学科组织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第一阶段工作并没有全面开展对名词的定义工作,只是对个别概念易混淆的名词给予了简单的定义。然而,随着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发展和深入,没有定义的科技名词逐渐显露出缺憾,经常给各学科的定名和协调工作带来困扰。在审定科技名词的过程中,定义不仅是定名工作的基础,也是学科内和学科间名词相互协调的基础,更是学科是否成熟的体现。科学、准确的定义不仅有助于对概念的准确理解,也为学术交流创造了条件,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质量,有利于规范科技名词的推广工作。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全国科技名词委开始在各学科的名词审定中逐步开展加注定义的工作,从早期的个别学科试点逐步推广到绝大部分学科。目前,90%以上学科的名词审定都开展了加注定义的工作,已经公布了带有定义的规范名词10万余条,正在审定过程中的附有定义的名词约30万条,这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如何做好定义的撰写和审定工作是摆在全国科技名词委和各学科名词审定分委员会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有机会能直接参与到这项宏大的工程中,并为此贡献自己一点绵薄之力,感到非常荣幸,同时也感到压力甚大、如履薄冰。笔者对名词审定中怎样写好定义有一点点粗浅的认识和理解,提出来和大家探讨。

一定义的含义

关于“定义”一词的解释,古今中外相关专家学者有很多的见解,本文所采用的是全国科技名词委《科学技术名词审定的原则及方法》中规定的说法,即: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或者外延)的确切而简要的表述。“内涵”的定义是说明某一概念的上位概念,确定该概念在其概念体系中的位置,指出该概念的本质特征,使其同其他相关概念区别开来。“外延”的定义是用一系列众所周知、屈指可数的下位概念来说明某一概念。

二撰写定义的原则

1,定义要反映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

本质特征是指该概念所指事物所特有的、能把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那些特征,在对某一概念下定义的时候一定要保证该定义能够充分反映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

2,定义要具有科学性

撰写的定义对事物或概念的描述必须明晰、准确、客观、符合逻辑,必须具有科学性。

3,定义要具有系统性

定义要反映该名词在其所属学科概念体系中与上位(即属概念)及同位概念间的关系,要具有系统性。

4,定义要具有简明性

撰写的定义要言简意赅,只需描述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或者外延),不需给出其他说明性、知识性的解说。

三定义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在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各个阶段存在一些定义撰写不够规范、准确,比较嗦,缺乏系统性甚至是定义错误的情况。下面将分类并举例说明。

1,科学性问题

科学性实际上就是指定义的对与错,错误的定义不仅没有正确地反映概念本质,还会导致人们对概念理解的错误。

例l:

脏器制剂疗法

定义:应用某些动物的内脏或组织器官来防治人体疾病的方法。现在一般用这些脏器提取物制成的制剂进行治疗。

这个定义初看没什么问题,但是第一句中“用某些动物的内脏和器官来防治”与脏器制剂疗法的制剂显然对应不上,脏器和器官怎么能治病呢?这是“概念错误”。要把第二句中的“提取物制成的制剂”提前,改为:应用某些动物内脏或组织器官的提取物制成的制剂来防治人体疾病的方法。

例2:

黄金律

定义:设两数之间的比例关系为A>B,且A:B=(A+B):A,得结果0.618:1,按这种比例关系组成的任何对象都显示出其内部关系的均衡、和谐之美。

定义中的公式和后边的数字不吻合,(A+B):A显然大于1,应该改为1:0.618。这是定义中的“计算错误”。

例3:

孵化

定义:将生物体、反应混合物及其他材料样品保持在恒温箱或其他恒温环境中。

定义所描述的还不是完整的孵化概念,只是孵化的必要条件,除此之外一定要解释孵化的结果。这是定义的“不完整”。

例4:

专属经济区

定义:位于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其宽度自领海基线量起不应超过150 n mile的沿海国管辖海域。

定义中的“150 n mile”是不准确的,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应该是“200 n mile”,这个错误甚至危及国家。这是定义中的“常识性错误”。

2,系统性问题

例5:

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

定义:当尿流率处于最大值时逼尿肌收缩的振幅。

这个名词的定义出现在一组有关逼尿肌相关压力名词中,其他名词均解释为“……的压力”,而本条用“振幅”,“振幅”应该改为“压力”。这种情况是定义中的“句尾不系统”。

例6:

字节

定义:由8个二进制位组成的一个序列,在数据存取时,可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

千字节

定义:1024字节称为lKB,KB为kilobyte的缩写,是计算机中常用的单位。

兆字节

定义:又称“百万字节”。2的20次方字节,大约一百万字节。

吉字节

定义:又称“千兆字节”。GB表示千兆字节。G=giga,构词成分,表示千兆,十亿。

这组有关“字节”的名词定义内容都不错,但是放在一起突显出的问题是表述方式差别较大,没有体现出系统性,应该重新修改,使每个名词定义的表述方式一致起来。这种情况是定义的“表述不系统”。

例7:

硬性输尿管镜

定义:硬质材料制作的输尿管镜。镜身不能弯曲,按长度不同分长镜和短镜,长镜长度一般为460mm,短镜长度为350mm,后者主要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和经皮顺行输尿管镜取石。

该定义提到长镜和短镜,但只说明了短镜的作用,没说明长镜的作用,应该补充长镜的作用。这种情况是定义的“内容不系统”。

3,简明性问题

审定稿中的定义经常出现表述嗦,不够简洁的问题,包括句首重复、句尾重复、表述烦琐等。

例8:

输尿管镜检查

定义:输尿管镜检查是为了解输尿管内的状况而进行的诊断性检查。逆行的细长输尿管镜经尿道、膀胱进人输尿管,对输尿管内进行检查或治疗。一般要在腰麻或全麻下进行。

定义句首的“输尿管镜检查是”应该删除,撰写定义时没必要重复名词本身。此外,定义的句首还经常出现“指”“是指”“即”等“虚字”,这些在最终成稿时均应删除。这种情况是定义中的“句首重复”。

例9:

蛋白尿

定义: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大于100 mg/L,或大于150 mg/24h,蛋白质定性试验呈阳性反应,即称

为蛋白尿。

出现在定义句尾的“,即称为蛋白尿”应改为“的尿液”,定义的句尾也没必要重复名词本身。这种情况是定义中的“句尾重复”。

例10:

隐氢图

定义:一个分子结构可以用一个图来表示,在这个图中,原子为图的顶点,键为边,只考虑分子骨架,省略分子中的氢原子,称此种分子结构图为隐氢图。

原定义描述的比较哕唆,逻辑不清,应在文字上加以调整。可改为:以原子为顶点,键为边,只考虑分子骨架,省略分子中氢原子的分子结构图。这种情况是定义中的“表述烦琐”。

4,技术性问题

(1)内涵定义一般用种差+属的方式定义,属的缺失是定义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问题

例11:

腔道泌尿外科

定义:通过人体天然的泌尿系统生理腔道如尿道、膀胱和输尿管,利用膀胱镜、输尿管镜等设备实施检查、诊断、手术、治疗等微创检查及治疗。

概念的内涵都写清楚了,但是句尾应该加上“的学科”。

例12:

膀胱双合诊

定义:用一手指插入男性直肠,女性阴道或直肠内向上方推压,另一手在耻骨联合上施压,可在腹腔的深处耻骨联合的后方触到膀胱。

句尾应该加上“的检查方法”。

(2)内涵和外延顺序颠倒

例13:

肌红蛋白尿

定义:主要发生机制为某些病理过程中引起的肌肉组织广泛损伤、变性,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大面积烧伤等。尿液外观呈暗红色,隐血试验呈阳性反应,尿沉渣中见不到红细胞,通过单克隆抗体检测尿中的肌红蛋白可明确诊断。

该定义内涵外延的表述顺序颠倒了,应该改为:外观呈暗红色,隐血试验呈阳性反应,尿沉渣中不见红细胞的尿液。通过单克隆抗体检测尿中的肌红蛋白可明确诊断。主要发生机制为某些病理过程中引起的肌肉组织广泛损伤、变性,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大面积烧伤等。

(3)所指缺失

例14:

镜下血尿

定义:显微镜下可看到尿液中含红细胞。一般认为离心尿每个高倍镜视野中红细胞数在3个以上即有病理意义。

名词所指是尿液,而不是红细胞,第一句应改为:显微镜下可见含红细胞的尿液。

(4)使用被定义的名词作为定义的一部分

例15:

卵磷脂小体

定义:前列腺液中的卵磷脂小体主要作为的营养物质。其分泌的减少可以反映前列腺分泌功能的异常。

这个定义的第一句中用到被定义名词“卵磷脂小体”,显然不妥。应改为:前列腺液中主要作为营养的物质。

(5)定义中涉及的下位名词没有收全

例16:

泌尿外科造影剂检查

定义:人工将能吸收X线的物质导入泌尿系统内,改变病灶与正常器官和组织的对比,以显示其形态和功能的检查方法。泌尿外科的造影剂检查包括排泄性尿路造影、逆行尿路造影、尿道造影、膀胱造影、输精管精囊造影、动脉造影、泌尿生殖系统淋巴造影等。

本定义中涉及的下位概念除“排泄性尿路造影”外,其他下位概念都已作为词条收录,所以应该补上该词条。

(6)定义过宽

例17:

导尿管

定义:是以橡胶、硅胶等制成的管子。可以经尿道插入膀胱以引流尿液并通过引流管连接尿袋收集尿液。导尿管插入膀胱后,靠近导尿管头端的一个气囊将导尿管固定在膀胱内,从而不易脱出。

用橡胶、硅胶等制成的管子似乎有很多,并不一定只用于导尿,所以该定义过宽。应改为:以橡胶、硅胶等制成的引流尿液的管子,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并连接尿袋收集尿液,插入膀胱的一端用气囊将导尿管固定在膀胱内,不易脱出。

(7)定义过窄

例18:

诱发突变

定义:通过物理或化学诱变剂造成微生物染色体或基因的改变而产生遗传性状的变异。

诱发突变不是仅仅针对微生物,应该是针对所有生物,所以“微生物”应该改为“生物”。该定义所指对象范围过窄。

(8)定义中涉及的名词没有用公布的规范名词

例19:

菌内毒素

定义:由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上的特有结构所导致的病原性细菌产生的毒素。

该定义用到“革兰阴性菌”,规范名词是“革兰氏阴性菌”,所以改为:由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上的特有结构所导致的病原性细菌产生的毒素。

例20:

整体放射自显影术

定义:将含放射性核素的整体动物制成切片,贴上感光材料后显示出整体放射性分布的一种放射自显影技术。

该定义的句尾是“放射自显影技术”,而规范名词是“放射自显影术”,故应改为:将含放射性核素的整体动物制成切片,贴上感光材料后显示出整体放射性分布的一种放射自显影术。

例21:

放射性核素纯度

定义:在核医学中是指所需的放射性核素活度占放射性总活度的百分数。当使用一个“母牛”发生器系统洗脱所需的放射性核素时,母体核素也有可能转移到洗脱液中,这些长半衰期母体核素作为杂质不但会影响影像质量,而且会对患者产生不必要的辐射剂量。

该定义中用到的“母牛”发生器,这是一个俗称,应该用规范名词“放射性核素发生器”代替。

(9)没有用名词性定义

例22:

血液凝固

定义:血液由流动状的液体变为胶冻状血块。

该定义将凝固解释为动词,但在这里凝固是名词性的,强调的是过程。所以应该改为:血液由流动状的液体变为胶冻状血块的过程。

(10)定义中不慎使用具体的相对概念

例23:

捣碎器

定义:系由电动机、盛器和刀具等组成的一种小型器具。刀具每分钟可转动2104转,所产生的剪切力对生物材料具有混合、匀浆、分散液体和/或固体的功能。

定义中的“每分钟可转动2104转”太过具体,不同的机器可能有不同的转速,所以应该改为“高速转动”。

例24:

碲化汞-碲化镉复合半导体检测器

定义:碲化汞-碲化镉复合晶体制成的半导体检测器。是比较先进的光敏型红外探测器。

定义中的“比较先进”是相对的概念,在刚出现时是比较先进,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就可能“比较落后”,所以应该删除“比较先进”。

(11)定义中直接用英文缩写词,没有加以说明

例25:

安全标准

定义:在放射防护领域,一般指IAEA公布的安全系列丛书。可分为安全基本原则、安全导则和安全要求等类别。我国现行有效的《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的技术内容等效采用了IAEA安全丛书第115号《国际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的基本安全标准》(1996)。

定义中不要直接使用英文缩略语IAEA,在第一次出现时应该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表述,第二个IAEA直接用中文“国际原子能机构”。

(12)定义中的外国科学家的名字没有规范翻译

例26:

定义:一种天然放射性元素,化学符号Ac,原子序数89,原子量227.0278,属锕系元素,其英文名来源于希腊文(aktis),原义为“射线”。1899年法国人德比埃尔内(A,L,Debierne)从铀矿渣中发现并分离出锕。现已发现质量数208-234全部锕同位素。227Ac是锕最重要的同位素,可作为航天器中使用的能源。

定义中的“德比埃尔内”不是规范译法。根据《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应改为:德比耶纳。

(13)定义中的外国地名没有规范翻译

例27:

高天然本底辐射地区

定义:简称“高本底地区”。指地表天然辐射水平(如地表Υ辐射水平)高于所在地区、国家或全球平均值数倍以上的地区。世界上有几处著名的高本底地区,如中国的阳江、印度的Kerala邦;巴西的Guarapari和伊朗的Ramsar等。

篇(11)

1.问题的提出

一般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两种局限性:一是单方向性,即以教师自身和教材为中心,侧重考虑教师如何把教材内容讲授得精彩,而不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二是教案具有封闭性,即教案仅供教师自备、自用,缺少足够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使学生在授课之前对教学意图无从了解,在上课过程只能被动地学习。但在当今教改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另一种倾向: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至于光注重课堂“活跃、热闹”的场面,而忽略教学的最终效果,一些课堂虽搞得“轰轰烈烈”,最后却拿不出真正的实效。其原因在于只培养学生自主意识,而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有效学习才是教学的关键。

2.支架式学案的理论依据

普利斯里等人认为“支架”的定义是根据学生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帮助,并在他们能力增长时撤去帮助。[1]某种程度上这种形象的比喻迎合了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发展成为今天的“支架式教学法”。支架式教学法的定义很多。目前,比较有影响、流行的定义源自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DGXⅢ)的有关文件。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2]

3.支架式学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3.1问题支架。

所谓问题支架是指在一定情境中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或完成某一目标所面临的未知状态。它是学习过程中最常见的支架,问题支架具有结构性,关注细节与可操作性。

《细胞呼吸》学案片段:

(1)回顾线粒体具有哪些结构?

(2)有氧呼吸如何进行?在哪儿进行?其底物、产物、条件怎样?

(3)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如何书写?有氧呼吸分几步完成?各步反应的反应式是怎样的?

(4)如何定义有氧呼吸?

(5)思考:为什么说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用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问题搭建支架,随着问题的不断解决,学生的自主学习也会逐渐深入。

3.2范例支架。

范例支架是指符合学习目标要求的已有的学习成果。它包含了特定学习主题中的重要学习步骤或典型学习成果。在学习新知识之前,为学生提供一个范例,其实质就是提供某种意义的参考和借鉴,让学生受到启发,以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减数分裂》学案片段:

在学案中设置有丝分裂过程的细胞示意图。要求学生从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变化曲线中结合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进行知识回顾。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提示学生根据学习有丝分裂的思路尝试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探究。有丝分裂的学习思路就是一个范例支架。

3.3图表支架。

图表包括各种表格和图式,常用到的图表有表格、流程图、概念图、维恩图、时间线及统计学里的比较矩阵等。它们可以直观地表达生物概念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系统地把握生物概念的脉络。

《特异性免疫》学案片段:设置免疫细胞、淋巴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和相关细胞空格的概念图。通过自主阅读和思考,最终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掌握基础知识。

4.支架式学案设置策略

4.1生物思想、方法是支架式学案的灵魂。

如果说支架式学案是一个自主学习的基本框架,那么生物思想、方法则是支架式学案的灵魂。生物思想、方法被内化后能很好地加强生物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更透彻地理解生物知识,并自我生成生物知识。学习中的同化顺应在生物思想、方法的指导下进行。学生理解掌握生物思想方法的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潜意识阶段、领悟形成阶段、深刻化阶段。学生理解掌握生物思想、方法是主动建构的过程,是通过支架式学案引导、辅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实践。经过多次应用、反复体验,逐渐认识、理解、内化为个体认知,对生物学习和问题解决有自己独特的方法。

4.2批改反馈,改进支架。

在编制学案前,尽管深入钻研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并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而设计各种支架。但这些支架并不一定真正适合每一位学生的情况。所以在授课之前,应把编制好的学案分发到每一位学生手中作为课前自主学习的辅助材料。学生依照学案中提供的必要的概念框架和解决问题的线索尝试自己独立探索、自主学习,得以初步掌握基本概念,明确知识线索。但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设计的支架并不符合学生实际,而产生许多新问题,提出各种不同的思考,以致大量生成学习问题的记录。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在课前批改学案的及时反馈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全面批改,根据学案的学习记录,掌握第一手学情。并且根据学生反映的情况来检验支架设计是否合理、有效,反之则改进支架。

4.3综合运用,力求实效。

在具体的学案编制中,各种支架类型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补充、各有所长。有时甚至在一个问题解决中会用到多种形式的支架。如果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地综合运用,则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支架式导学案是建立在支架式教学策略基础上的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它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和意图,让学生有备而来地学习,给学生以知情权和参与权。把教学的重心从教转移到学,从对教师和教学的关注转移到对学生和学习的关注;并且把课堂教学延伸为课前学习、课中学习、课后学习。它可以指导预习,也可用于课堂教学,尤其对于课前学习的关注,是一份很好的自主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