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城乡文化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F2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12)03-0067-07
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当前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满足公民文化需求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公共文化服务也有了较快的发展,无论政府的资金投入还是文化设施的建设都有了很大进步,但是仍然存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非均等化的态势,文化的基础设施和文化产品多集中于城市,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文化服务缺乏,而且这一态势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一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城乡居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扩大了城乡差距,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二元结构;统筹城乡文化;成功经验
20世纪60年代,韩国确立了“工业为主,大企业为主,大城市为主”的发展政策,工业化、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与此同时,农村发展长期受到忽略,由于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大批农村青年涌入城市,农村劳动力呈现老龄化和弱质化现象,部分农村地区无人从事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濒临崩溃。朴正熙意识到,农业农村的发展如果长期滞后于工业、城市的发展,不仅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造成社会不稳定,更会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阻力。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实现国家的现代化,1970年4月22日朴正熙在旱荒对策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新村运动”的概念,并于当年5月将发展农业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从此拉开了“新村运动”的序幕。最初这项运动在农村推行,后来扩展到城市、工厂和学校,工作内容也由单纯的管理改革扩展到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逐步演变成一场席卷全国的全方位改革。①
(一) 茅草房变成砖瓦房
进行村庄建设,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是贯穿于新村运动始终的一项重要活动,这是新村运动取得的最为显著的成就。韩国政府为全国村庄每村免费提供水泥用于整修落后的房屋、桥梁涵洞等公共事业项目。韩国政府的举措,激发了农民的信心和积极性,使得公共事业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这一时期的改善环境运动,农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道路条件的改善使得运输水泥、钢筋等建材的成本也大幅降低,加上政府支持农民改善居住条件和环境,大大调动了广大农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
(二)粮食实现自给自足
韩国政府自开展新村运动后,将提高粮食产量作为首要问题来抓,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使韩国的水稻生产进入跨时代的发展阶段,实现了稻米消费的自给自足。此外,政府还对大米价格实行双轨制,高价收购农民的大米,低价供应城市居民,政府给予补贴。这一优惠政策提高了农民收入,刺激了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1970-1978年,韩国基本上实现了粮食自给,解决了温饱问题,农民收入大幅增加。
(三)农民收入赶超市民
通过村庄建设,农民们学会了木工、建筑技术,甚至还提高了指挥协调能力。劳动技术的提高,使韩国农民有了更大的择业权和工作权。进城务工成为农民提高收入的重要手段。对于留在农村的农民,则鼓励他们因地制宜地发展畜牧业和特色产业,政府在财政、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于是各地区因地制宜,发挥各自优势,广开生产经营门路。
无论是新村建设项目创造的就业机会,还是农业产业发展带来的高附加值利润,都大幅度增加了韩国农民的收入。从纵向比较来看,农民收入增长迅速。从横向比较来看,农民收入迅速接近甚至反超城市居民。
(四)倡导民主振奋精神
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变,不仅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更改变了他们的精神生活,尤其是民主管理的意识不断增强,勤勉、自立和协作等优良传统得到发扬。
各地农村陆续兴建村民会馆用来召开村民民主大会,对于涉及村民利益的各类事项进行投票决定。增强了民主意识,提高新村运动的效果。
一、新村运动对我们的启迪
韩国的新村运动实际上是一场统筹城乡发展的运动,从改善农村物质条件入手,进而提升到精神层面,促进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从而达到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②
(一)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开展新村建设,首先要了解农民需求,充分调动农民主动参与新村建设的积极性,才能把农村建设的外在需求变为农民自觉参与农村建设的内生动力。
(二)引导扶持,自主建设。韩国的新村运动不是强制农民去执行政府制定的政策,而是通过引导启发,逐步形成以农民自发建设为主、以政府指导扶持为辅的体制。值得借鉴的是,韩国政府在进行扶持的过程中,按照优先支援先进(自立和自助)村庄的原则,引入竞争机制,有效发挥了政府的扶持作用。同时,考虑到资金的滥用,韩国政府选择以水泥、钢筋的形式进行扶持,提高了政府扶持的效果。
(三)洞悉民意,教育为先。韩国新村运动受到各国关注的原因,在于新村运动也是一场精神运动。韩国建立健全了与时俱进、动态发展的教育机制,满足了不同发展阶段农民的需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把中央政府的决策部署和设想打算传递给农民,把成功的方法传授给农民。如果没有强大的精神动力,新村建设就很难全面顺利地推进。
二、借鉴与经验
(一)评价
从韩国的实践经验,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一是强调高科技对农业的积极作用。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三是政府加大对在财政方面的投入,使得农村经济的发展在资金方面有了保障。四是建立农协,其作为中介组织,注重发挥其作用,激发了农民的参与热情,发挥其主人翁意识。
(二)借鉴
我们应该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重视科学技术对农业的推动作用;第二,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农业的资金投入力度;第三,运用创新的思维,进行制度创新;第四,注重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
三、对策与思考
通过上述实践经验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从而更好地搞好我国的城乡统筹。③
第一,借助科学技术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解决城乡信息不通、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畅的问题。要突破原有城乡之间的空间限制,为城乡之间搭建一个互动的平台,使城市与乡村之间灵活互动,有利于城乡的协调发展;同时,信息技术的运用,也可以推动城市化进程。
第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致力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资金短缺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工业带动农业发展方面没有起到突出作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滞后,产业发展的后劲不足等。要打破这种局面,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齐头并进,从中央到各区县政府应在资金投入方面加大力度,并将其充分落实到位。此外,要重视多渠道筹措资金,吸引外资和民间闲散资金,将其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
第三,借鉴韩国的先进经验,发挥中介组织(如农协)的作用。这在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参与度,发挥其主人翁精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王纪孔,宁俊飞.韩国新村运动中的农村支援政策及其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09(1):14-20.
[2]张国,中国城乡结构调整研究:工业化过程中城乡协调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4):46-67.
注解
二、提升城乡民族民俗文化对外传播力的对策思考
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我们5000年的中华文化曾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历史上的“中华文化圈”曾让东亚地区广泛受益,对周边国家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文化带动作用。如今,中国仍然可以通过文化塑造确立在世界上的形象,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同时,通过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让文化软实力创新、凝结、传播,形成良好的影响和感召力。
(一)以人为本,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
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意味着全民族整体文化素质的提升。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经济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走出国门,可以说,每个公民都是所在国家的形象大使,一旦踏出国门,普通公民的身体力行便具备了传播效应。因此,阐明社会目标和美德,弘扬积极的文化精神,开阔受众文化视野,对受众进行持续和广泛深入的社会文化教育,改变城乡传播中的媚俗、堕落信息内容,对受众(包括农民)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教育和文化熏陶,提高全体农民社会成员文化鉴赏力,从总体上提高国民社会文化水准尤为重要。
(二)全面提高传媒的全民普及率
信息化时代,电视、报刊等传播媒介为人们提供了重要的精神食粮,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传媒普及率仍处于较低水平。由于特殊的国情,加之我国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比较突出,农村信息传播内容少,传播途径单一、速度慢,传播技术不高,城乡信息传播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1]据统计,全国农村每百户居民彩色电视的平均拥有量仅为城镇居民平均拥有量的一半。一些传统媒体,如报纸普及率方面,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地区甚至达到了贵州、云南等落后地区的10倍。我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因此,要全面提高我国的传媒普及率就要从农村及西部落后地区抓起,给他们提供致富信息的同时,也为农民们空闲时提供娱乐。
(三)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扩大农村民族民俗文化的对外影响
中国上下五千载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应该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发掘、提炼出来,勇于尝试,以更多元化的方式让世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根植于民间,一些民俗文化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保留得更加完整,各地区应该充分利用地区文化优势,将这种优势“推出去”。以东北地区为例,在融合了少数民族文化、中原文化和异国文化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黑土文化。各兄弟省市应将地域文化资源以旅游、媒体资源等多种形式宣传出去,如集合了满族与汉族饮食特色,深受海内外游客喜爱的“满汉全席”“老边饺子”,极具东北地方特色的“东北大秧歌”、“二人转表演”等极具东北特色的饮食文化、关东风情和民族文化加以展示,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地域文化走出国门。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有着先天的良好基础和条件
沐浴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省委八届二次全会的春风
河北迎来了文化建设的春天
全省文化发展繁荣正在向全国第一方阵阔步迈进
全省宣传文化系统以当好“建促迎”活动“排头兵”为己任,以“三个一”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不断拓展“走转改”广度深度,组织开展“文化强省”献计献策、“践行‘三个一’ 争创新佳绩”主题演讲等活动,进一步凝聚了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力量。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精品创作生产等各项工作力度明显加大,文化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得到不断巩固和提升。
坚持把文化民生作为重中之重,唱好“重头戏”。省、市、县、乡(街道)、村(社区)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初步形成,已建成69个县级宣传文化中心、2.5万个村民中心、632个市民中心、4.4万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站点、3.6万个农家书屋。以“欢乐城乡”为群众文化活动总揽,组织“我们的节日”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戏曲票友大赛”、“百花乐万家”等大型群众文化演出活动400多场,基本实现季季有汇演、月月有演出、天天有活动。
坚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唱好“功夫戏”。第一批44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发行单位全部完成转企改制任务,走在全国前列。我省再次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9家单位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单位”、5人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个人”。出版集团、文艺院团、影视制作发行放映单位改革深入推进,河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制改造步伐加快,已完成首次增资扩股,为上市奠定了基础。
一、引言
文化产业是我国的新兴产业。
同志在十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他特别指出,要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作为文化产业链上的最终环节和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文化产品消费对于拉动文化生产、提高国民素质和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今之世界,科技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知识不断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偏低水平的文化消费,结构失衡的文化消费,就意味着可能在国际竞争中落后,甚至被淘汰。
二、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分析
三、城乡居民文化消费与消费支出的线性关系分析
(2)对预测模型进行检验。
四、上述现象的原因分析
出现上述现象最重要的原因是城乡收入差距所造成的,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消费率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的,所以收入水平愈高的群体,其消费率就愈低。文化消费与收入的发展速度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有效带动了文化消费的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按照马斯诺需要层次划分,文化消费早已超出了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主要是在生理需求以外寻求精神依托,属于较高层次需求。农村居民收入比城镇居民低,而且农村居民食品类支出过大,占到总支出的37%,他们必须在在满足生理需求的情况下追求精神需求。
此外,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还存在着文化教育水平的差距,一般文化消费科分为日常文化消费和娱乐性文化消费,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受访者在文化消费活动的花费存在差距,其中日常文化消费支出的差距较小,社会文化消费支出的差距较大,支出呈阶梯状分布。有些文化产品是具有针对性,学历越高的群体,其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范围就越广。
五、促进文化消费的政策建议
(1)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增加收入是现阶段实现居民文化消费提高的根本措施。实现收入的增长就要建立城乡居民收入的正常增长机制,保证居民实际收入水平的持续稳定增加。降低中低收入居民的文化消费成本,提高他们文化消费的积极性,降低居民的基本物质生活成本,在保证满足物质需要的情况下,去提高自己的提高精神文化生活质量。
(2)鼓励农村居民文化消费,使城乡文化消费趋于一致。在政策上对农村予以倾斜,制定与农村现状相适宜的文化消费发展战略,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开发针对性的文化消费品,找准农村消费趣向。适当减免农村文化用品和服务的税费或给予补贴,提高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积极性。
(3)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满足人们各种文化消费需求。一个地区不同文化程度居民其消费结构有较大差异,准确了解这种差异,可以为政府制定消费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和企业进市场开发、市场选择提供依据。随着国家和行业的变化,应该鼓励文化企业应该不断追求创新,丰富文化产品种类,提供多元化、个性化、分众化的文化用品和服务,满足不同收入层次、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地区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
(4)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消费环境建设。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居民消费存在着很多后顾之忧。通过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建立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险体系,消除人们的顾虑心理,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农村在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消费环境建设方面存在滞后现象,对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品的欲望造成很大的影响。制定相关政策维护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加强消费投诉纠纷的处理工作,切实改善农村文化市场环境,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李晓春.数理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近日,由广州市越秀区文联组织的文艺志愿服务团来到翁源县的翁山诗书画院,举行了“广州市越秀区文艺创作基地”挂牌仪式,这是继2011年越秀区文联在广西平果县建立创作基地后的第二个“城乡文化交流互动平台”。
为什么要在翁源县建立创作基地呢?笔者就此走访了越秀区文联主席李咏祥。他说,翁源县是广东省全面实施扶贫开发“双到”的对口帮扶县,虽然经过第一轮的扶贫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但其文化建设还需要继续帮扶,而城市文化也需要汲取山村原野的养分,充实其文化内涵,为城乡建设推进文化发展和繁荣文艺发挥积极作用。越秀区文联本次活动组织有文学类、美术类、书法类、音乐类、戏曲类及摄影等方面的文艺家,包括书法家谢伟国、陈启成、作家肖存玉、罗初、扬琴演奏家胡若雄、摄影师梁玉潘、张坚政等一行26人赴翁源,受到了翁山诗书画院院长刘国玉的热情接待。在这青砖外墙、典雅别致的七层楼宇中,我们尽情感受简朴的乡居生活和浓郁的乡土情。在宁静优雅之中,主客双方的艺术家进行热烈交流,共同探讨艺术创作,并即席挥毫,“我们有10幅作品由翁山诗书画院进行义卖,所得款项全部用于当地文化建设。”据了解,翁山诗书画院是在翁源县委、县政府划地和给予政策支持下由刘国玉自筹资金建立的一所非营利性公益文化机构,他计划再筹建一座相同性质的艺术博物馆。
李咏祥说,翁源县居住的群众除汉族外,还有瑶族、壮族,其中客家汉人占大多数,所以,翁源具有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恰巧,当今的广府文化除注重保留传统的广府特色外,更注重吸纳和融会,而山村的客家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是由大自然的山水灵秀所孕育,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这些正是新广府文化不可缺失的部分。城乡文化两者兼容,相得益彰,既增添和丰富了广府文化的内涵,也把比较系统化、多元化的广府文化送进山村。新广府文化是很有包容性的,就比如说粤菜,融合了潮汕味、湘味、川味、东北味等等,来自四川的酸菜鱼经过广州特色的加工就颇受人们的喜爱,文学艺术同样如此。为什么要不远千里建立创作基地呢?因为有了这样的平台,城乡文艺家就会“交往甚密”,我们越秀区文联只是在背后出一把力,推动城乡文化的交融和互补,为繁荣祖国优秀文化出一分力。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c)-0255-02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新形势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惠及千家万户的一项公共文化基础工程,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对于改变落后地区文化信息闭塞的状况,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兴义市文化共享工程已经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服务网络体系,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向广大基层群众传播优秀的文化信息资源,从城乡共建进入到全面共享的发展阶段。
1 基本情况
贵州省兴义市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国土面积2915平方公里,总人口83万,聚居着汉、布依、苗、彝等27个民族。辖22个乡镇、8个街道办、37个社区,184个行政村。截至2012年12月,兴义市文化共享工程已建成县级支中心1个和22个乡镇、4个街道办、188个行政村、16个社区、5个机关企业等共235个基层服务点,初步形成了市(县)、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企业)三级网络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村村通、全覆盖”,全市各级基层服务点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年均接待各类读者20万余人次,扩大了共享工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 兴义市文化共享工程发展状况
2004年以来,兴义市文化共享工程在网点建设、经费投入、资源建设、技术合作、合作共建、惠民服务、宣传推广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1)在网点建设、经费投入及资源建设方面,兴义市2004年建成兴义市图书馆、马岭镇平寨村两个基层服务点,分别安装了共享工程服务器1台、卫星接收系统1套、投影播放设备1套和500G数字资源,为读者提供文化信息阅览查询服务。2007年10月,组建兴义市文化共享网络图书馆,采取以图书馆为主体,单位职工和社会力量参与支持等方式,筹资36万元配置电脑85台/套等设施设备,开放了公共电子阅览室、多媒体网络室、多功能视听室等服务窗口,依托共享工程和数字图书馆平台资源,开展电子图书/音像资料借阅、网上资料查询、参考咨询辅导、举办专题讲座、免费播放优秀影视片、提供网络服务活动,年均接待各类读者10万余人次,为传统服务模式下的公共图书馆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2008年兴义市文化共享工程争取国家和地方财政投资221.6万元,建成兴义市支中心1个,乡镇(街道办)、行政村(社区)基层服务点213个。2008年10月建成兴义市县级支中心,新增公共电子阅览室1个,配置读者端计算机36台(套),卫星接收系统1套,投影播放设备1套,资源服务器4台等设备。2008年12月在兴义市图书馆内挂牌成立兴义市县级支中心,贵州省分中心授牌并配送了约1.0 TB的数字资源。
2011年6月起,兴义市县级支中心及各乡镇村基层服务点全部实现免费开放,2011年至2012年获得国家和地方财政补助免费开放经费共256万元,获中央财政补助村级文化事业经费共134万元,主要用于村级文化共享工程、农家书屋、文艺演出、体育活动等文化服务项目。全市2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获得国家财政统筹配套价值约210万元的设施设备。2012年建成全市22个乡镇、4个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每个点配备了6台读者端计算机,并安装了1.0 TB数字图书馆资源。目前,通过资源配送、卫星接收、网络下载、自建购买等途径,兴义市支中心已整理存储数字资源约4.5 TB,初步形成图书期刊、影视曲艺、知识讲座、法律常识、农业科技、卫生保健等数字资源库,为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数字文化服务,满足城乡群众学习需求提供了资源保障。
(2)在技术支持、合作共建、惠民服务等方面,兴义市县级支中心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强与中国电信黔西南分公司、贵州网恒科技服务公司等单位进行技术合作,根据《兴义市文化共享工程与农村党员远教工程整合建设实施方案》等安排部署,推进共享工程与远程教育工程等合作共建,整合建成223个乡镇、社区、行政村基层服务点。同时,协助建成中国电信黔西南分公司、中国建设银行黔西南分行、兴义市饮食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兴义市总工会等单位“职工书屋”服务点,由企业和建设单位投资60余万元,组建开放4个公共电子阅览室,受到了企业职工和基层群众的普遍欢迎。
(3)在宣传推广、培训工作、工程管理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兴义市支中心不断加强与新闻媒体进行合作,借助地方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络、宣传栏等平台优势,通过电视专题片、宣传资料、宣传展览、网页平面等途径,抓好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工作,让广大基层群众逐步认识、了解并参与共享工程建设与服务工作,充分发挥了工程设备及资源的积极作用。同时,结合国家中心、省分中心工作安排部署,通过专题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加强对全市工程管理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使之较系统地学习了共享工程硬件安装与操作,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投影机的使用和上机操作,基层服务经验等方面内容,达到了培训预期效果,为推进兴义市共享工程建设、管理与服务工作奠定了基础。
3 兴义市文化共享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兴义市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完善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增强了图书馆的服务活力,推动了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但是也存在以下问题亟需解决。
一是基层领导对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重要性、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大部分乡镇没有落实工程运行保障经费,影响了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管理服务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是共享工程专业人才匮乏和不稳定性,影响了工程的顺利开展和资源的有效利用。文化共享工程是一项公共数字文化创新工程,特别需要熟悉计算机应用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推动开展工作。由于兴义市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发展滞后,导致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匮乏,加之农村基层文化工作没有严格纳入地方党委政府绩效考核范围,使得基层文化队伍几乎没有从事群众文化工作,乡镇文化站(室)有岗无人或人员被借用到其他部门工作等现象非常普遍,基层文化队伍的不稳定性导致部分基层服务点无法正常利用丰富的资源和先进的设备为广大群众开展公共文化服务。
三是共享工程运行管理机制有待完善,长效运行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目前贵州省文化共享工程管理办法尚未正式颁布实施,其运行管理机制尚未完善、长效的运行管理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全省大部分地区还未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作为对地方党委政府目标考核范围,从而影响了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服务功能正常发挥作用。
四是共享工程宣传力度还不够,基层服务点工作自觉性不够,服务内容和方式有待加强,广大城乡群众对该工程的认知度不高。虽然兴义市在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和服务过程中也注重了宣传工作,但总体来说宣传的力度和效果不佳,宣传的方法和途径单一,深入农村基层服务点开展宣传与服务工作的力度不够,导致城乡群众对文化共享工程的认知度不足,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共享工程对农村群众的服务程度和服务面。
4 关于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正确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要正确处理“建”与“管”的关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确保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二要正确处理“建”与“用”的关系,坚持以服务为导向,大力开展公共文化惠民服务。三要正确处理“供”与“需”的关系,坚持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努力提高数字资源内容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吸引力。四要正确处理“有”与“用”的关系,坚持共建共享原则,全面推进文化共享工程管理服务工作。
(2)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将共享工程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共享工程纳入巩固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文化先进乡镇等相关评比标准,把共享工程建设管理与服务工作纳入地方公共文化建设规划,以及创建文明乡镇、文明村寨、文明社区的工作要求,将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管理与服务情况作为衡量地方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指标进行考核、抓好落实。
(3)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落实工程运转经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资金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投入和省级财政配套,地方财政需配套落实各基层服务点运行管理基本费用。地方政府应逐步加大基本费用的投入力度,确保工程建设管理各项经费落实到位。
(4)加强协作共建、促进资源共享,扩大工程服务范围。借助国家“三网融合”工程发展机遇,加强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工程等合作共建,完善构建内容安全、服务规范、环境良好、覆盖广泛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通过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工厂企业、政府机关、部队军营等开展合作,拓展工程服务渠道,扩大共享工程惠民服务覆盖面。
(5)坚持建设、管理与服务并重,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和工作形式。通过完善工程技术支撑平台,健全管理制度,丰富公共电子阅览室的资源内容,推进免费开放惠民服务。利用工程资源和设施设备,搭建科技助农平台,为广大群众提供文化信息资源服务;推出文化共享工程便民服务卡、为群众提供方便、免费的数字信息资源服务;播放优秀电影讲座,开展科技、法律、文化与政策等讲座培训,为农村敬老院、留守儿童、农民群众、特殊群体等提供文化信息资源服务。同时,通过新闻媒体、工作简报、宣传展览、宣传标语、定点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加强对共享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等进行广泛宣传,使广大群众对共享工程有所了解和认识,积极参与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
1.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城乡景观文化营造也不断呈现出新的态势。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2.6%,进一步促进了城乡在空间、时间上的联系,但我国拥有几千年的农耕文明,相应地形成了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村落景观文化。在当前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由于缺乏对区域内城乡景观文化的整体研究,再加上经济效益的驱使,一些存在几百甚至上千年的村落空间连同其景观文化正在逐渐被城市“蚕食”。
在快速城镇化的推动下,尤其是在城乡统筹、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统筹考虑城乡景观文化的统筹营造,成为城乡规划、景观设计以及相关部门不容忽视的战略问题。
2.景观与景观文化
2.1 景观文化
景观文化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来,国内外出现了很多关于研究景观文化的理论文章,但作为一个开放性的文化体系,景观文化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统一并被广泛认可的概念与诠释。沈福煦先生在《中国景观文化论》中指出,景观文化除包含大量的艺术文化内容以外,还具有更多的社会文化属性,与社会伦理、意识形态、、生活习俗及价值观念等有关。中国的景观积淀着中国文化,形成一种独特的人文地理性质[1]。
2.2 人、景观与景观文化
人与景观文化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从人类与自然发展的视角而言,人类在改造自然营造景观的同时创造了景观文化,反之,景观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又影响了人类营造景观的行为,两者在发展中相互制约,在制约中相互促进。
景观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价值观念在景观营造过程中的物化表现,集中体现在所获得的技能、景观以及在营建景观过程中所蕴含的文化意识。同时,景观的受众受到景观所传达的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在受到熏陶的同时,逐渐被这种“景观文化”所同化。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人与景观文化的互动包含两个基本过程,即景观的营建过程和景观的使用过程,但在两个过程中人类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在景观文化营建过程中,人类不断的熟悉景观材料,掌握营造技艺,使之不断满足自身需求,完美呈现价值观念、等文化内涵,也就是景观文化的创造过程;另外一方面,在景观使用过程中,景观文化所体现的深刻内涵又反作用于受众,影响其行为模式、思维方式,进而影响其社会观、价值观,使得景观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3 景观文化的统筹营造
3.1 尊重自然,现代呈现---人文的关怀
景观是人类与自然长期相互作用的物质产物及精神载体,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历史见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一直以它特有的朴实、宁静、和谐的意境存储在人们的记忆深处。
从人类与景观文化关系的角度来看,景观设计与景观文化都离不开人的参与,是以“人”为核心的,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现代城乡景观文化的营造从物质和精神层面都要以人为核心,体现人文关怀,景观设计的内容和形式应能被人感知、理解和接受。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文关怀是城乡景观文化统筹营造中最本质的要求。
特定的景观符号和设计手法是传统景观艺术的重要文化载体和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一定区域内独特的历史文脉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重要基础。伴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亦使得现代城乡景观的表现形式不断更新,极大的丰富了现代景观设计的语汇。
3.2 追寻历史,发展内涵---文化的延续
景观是城乡空间独特美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建筑、街道、山脉、丘陵、森林、农田等,在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下共同构筑了城乡空间的视觉主体。历史文化是城乡空间独特景观文化的源泉,在城乡景观文化的统筹规划中,积极从历史文化中汲取养料,不仅能促进景观文化的发展,创新景观设计的手法,丰富城乡景观文化的深刻内涵,而且也是对区域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城乡空间景观特色的重要呈现。
但在现代城乡空间景观文化统筹规划中应辩证的看待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综合考虑各方面制约因素,这就意味着在城乡空间景观文化统筹构建中,不仅要追溯区域文化、传承历史,而且要在传统城乡空间景观文化中注入新的活力,赋予其新时代的内涵与形式,使得城乡景观文化的历史记忆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延续。
3.3 多元共生,城乡统筹---廊道的营造
人类在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同时,人类的活动亦使得自然景观分割开来,景观的流动功能受到严重阻碍,也使得不同区域景观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被隔离开来。因此,加强孤立景观斑块之间以及斑块与种源之间的联系,促进景观文化的相互交流、融合与发展成为当前景观文化统筹营造中的重要课题。
国外关于廊道的理论研究经历了雏形、绿色廊道、遗产廊道三个阶段。遗产廊道(heritage corridors)是一个与绿色廊道相对应的概念,是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性景观[4]。遗产廊道在强调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作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区域化趋势和“绿道”思想结合的产物,还整合了遗产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使之成为集文化性、生态性与经济性相统一的景观文化的线性“综合体”。
4.结语
城乡景观文化的统筹营造,是运用现代景观设计手法,将景观文化融于景观规划、设计、营建的全过程,烘托景观的文化氛围,在景观中体现传统的地域文化,让景观文化的受众感受到当时当地独特的文化内涵。景观作为城城乡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物质上的使用功能的同时,也给人们以精神上的享受、文化上的熏陶。因此,在城乡景观文化统筹营造中,在加强、改善和优化景观空间的使用功能的同时,又要在梳理传统景观文化的基础上,注入时展新的活力,保持景观文化的人文关怀、历史文脉以及厚重的精神内涵。
参考文献:
[1]沈福煦.中国景观文化论[J].南方建筑,2001(1).
[2]麦克哈格著,芮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3]李和平,肖竞.我国文化景观的类型及其构成要素分析[J].中国园林,2009(2).
[4]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5]李伟,俞孔坚,李迪华. 遗产廊道与京杭大运河整体保护的理论框架. 城市问题,2004(1).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镇化背景下城乡景观文化共生研究---以河北省为例》(项目编号:HB12SH035)。
注重整体规划,提高文化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在制定文化发展战略时,要将不同地区、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统筹兼顾,谋划布局,做到规划同步、设施同建、人员同组。文化建设要体现大众情怀,眼光向下、重心下移,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借助“工业反哺农业”的机制扶持农村文化事业发展。重点规划好文化阵地、文化活动、特色工程的总体格局,平稳推进各项文化工作。选择合适的区位预留文化设施用地,建立以市级文体场馆为核心,县级文体场馆为主干,镇(街道)文化站为枢纽,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室)为基础的布局合理、功能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在城乡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实现全覆盖后,怎样使文化阵地功能与作用充分发挥是当前推进城市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辐射、输送过程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阵地建设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完成一定的硬件设施,而是要为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一个平台。全面开展城乡互动的文化活动,就是要打破为“建”而“建”的观念误区,促使基层认真应对经费、人才等方面的客观困难,解决基层阵地管理不善的实际问题,激发基层文化工作的活力,使基层文化阵地真正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舞台。
创新服务机制,着力提高公共文化机构服务能力。创新是提供文化发展动力、激发文化发展活力的有效手段。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把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内容创新、服务创新渗透到每一个领域,不断为公共文化服务注入新的理念、内涵和方式。包括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考评、监督体系,根据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电台、电视台和广播电视发射转播台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特点,分类制定建设标准和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充分发挥公共文化单位的服务功能,丰富服务项目,加大农村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打破部门和所有制的界限,充分发挥镇街文化站、村和社区文化室的阵地作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农村文化建设要保持民俗原汁原味的一面,尊重农民的文化情趣和自娱自乐的需求,又要创新和发展,引导农民提高其文化品位。在继续积极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的同时,要在“送文化”的基础上着力开展“种文化”活动,坚持“送”与“种”相结合,既发挥城市的优势,丰富文化的输送内容;又调动农村自身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内生机制。将送文化下乡与请农民自主“点菜”相结合,让农民自主选择所喜欢的演出剧目、影片以及其它文化活动内容。
城乡居民文化权益是指城乡居民获得文化教育、文化服务、文化消费等方面的权利,是城乡居民的基本权益之一,是衡量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而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保障V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切实加强城乡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才能丰富城乡居民的精神生活,增强城乡居民的精神力量,满足城乡居民的精神需求。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已经到了非常广泛的程度。有人讲:“今天的文化是明天的经济,经济的背后渗透着文化。”他们认为:“十九世纪靠军事改变世界,二十世纪靠经济改变世界,二十一世纪靠文化改变世界。” 毋庸讳言,在这种情况之下,文化已经成为一种主角,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城乡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才能促进城乡文化产业经济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并使之成为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
一、普及广场活动在群众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广场是人们集会、休闲娱乐的重要场地,在广场上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可以让群众自发地成为广场文化活动的主体,有效地组织广场舞蹈等活动。广场文化的日常活动内容丰富多样,主要包括健身功能,比如扭秧歌儿、交谊舞、太极扇等。广场文化活动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它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种标志,对于丰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有着积极的作用。很多居民群众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很少去专门营业的文化娱乐场所消费,在工作之余便会无所事事,这时候赌博等不良习惯便会趁虚而入。而文化广场活动的兴起和发展,让群众业余时间的文化活动就有了目标和方向,因此普及文化广场活动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广场文化是群众文化的时代主旋律。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个人或者是群体,都会把文化广场当作业余文化活动的首选之处。不仅是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因为精神文化以及审美需求的不断进步,这些变化决定着他们的广场文化活动具备较高的标准,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需要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做到更加创新的节目。这是反映着群众文化的时代主旋律。广场活动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不仅仅只是提供平台,还在于文化导向的作用。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促进广场文化活动的发展和进步。
二、加强乡镇文化市场的管理,突出了人性化管理理念。
在群众文化发展中,乡镇文化站起着既繁荣文化市场,又维护和管理文化市场秩序的双重作用。文化站在做好监管和治理村文化市场的基础上,建立了辖区内不同形式的义务文化稽查队,做好日常性文化市场稽查工作。同时还积极配合上级文化市场监察执法大队,对辖区文化市场进行综合治理。文化站依靠自身优势,在对于重点项目、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和重点时段进行检查的同时,为上级文化执法部门提供依据,加大监管打击力度。
乡镇文化站在对文化市场进行严格管理的同时,加大服务力度,力求突出为经营者服务和人性化管理理念,将管理与服务结合起来,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促进社区文化市场的清洁,保证了群众文化活动健康发展。一方面,乡镇文化站会同司法、工商等部门举办为经营者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为残疾、年老体弱的经营者上门办证,为经营者举办行业培训等活动,使社区文化团体和文化事业始终在健康的轨道上前进。总之,在群众文化发展中,作为基层文化事业建设的排头兵――乡镇文化站,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提高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的能力和实力。
三、充分利用乡镇文化站做好精神文明社区建设。
乡镇文化站在推动群众文化发展中,一方面深入社区以文艺活动进行公益宣传;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民间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特殊作用,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本质。总之,乡镇文化站文化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做好人的文章,以群众文化为载体,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以及观念意识。做好这些工作,文化站的公益性主导地位和作用也就体现出来了。
乡镇文化站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能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层次文化需求,组织和指导乡土人才自办文化节目深受百姓欢迎,既繁荣了基层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又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做好了服务。
1、善于发现民间文艺团体让其成为群众文化的重要力量。
乡镇文化站在长期的工作中,指导和组建了许多民间文艺团体,成为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形式和主要力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有6800余家,不同地区的民间文艺团体有着符合当地风格的特点和个性,他们不仅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生力军也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让民间文艺团体成为“文化下乡”的生力军。
乡镇文化站是“文化下乡”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组建和指导的文艺团体在群众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上级文化部门不断搞“文化下乡”活动,但上级文化部门组织的“文化下乡”活动层次较高,老百姓并不乐于接受,而且这种送文化下乡只能满足于一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群众文化生活不丰富的现状。只有乡镇文化站才能长期根植于基层,依靠培植辅导的手段在群众中“种”文化,发展更多的民间文艺团体。
总之,广场活动在群众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和方向上的引导作用。普及广场活动不仅有利于群众文化的培育和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我国群众的文化品位,促进我国社会文化的进步,对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文化的发展需要创新,不能止步不前,而人民群众具有十分巨大的创造潜力,为了更好地发展文化事业,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我们应该以积极的奖励措施等来鼓励人民群众参与到文化创作,增加文化的创造活力,走群众路线,把从群众中来的文化成果展示到群众中去,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最终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文化是人类在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实践过程中的产物,受其所依托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城市和乡村由于所处环境各异,因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理念。在当前城镇化加速推进、社会转型更加剧烈的时期,国家正在通过各种举措鼓励农民进城,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变为新市民。推进农民市民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促进农民顺利转变为城市新市民,需要考虑取消农村户籍、城乡文化融合等问题,其中,最核心的一环就是城乡文化理念的融合。因此,认真审视如何培育城市文化理念、推动农民市民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城市和农村在生活、社交和利益等文化理念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生活理念方面,城市热衷精致生活,乡村倾向乡土情怀。生活方式和习俗是某地文化的直观反映,在生活理念方面,城乡之间存在着一些显著不同。城市人有着较为规律的工作方式和生活安排,能够有精力和较好的物质条件去追求更精细的生活方式,更讲究生活的质量和品味。而农村人面对的农、林、牧、副、渔等日常的农业生产,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使得农村生活更加符合大自然的特性,与自然界有着较大的协调性。以吃饭为例,城市人可能在吃饭的时间安排、菜品搭配、营养均衡、就餐环境等方面都有着较多的考虑,而农村人大多只要满足清新可口、分量充足即可,对就餐环境等方面没有过多的讲究。当然,目前有些农村或者有些农村家庭也开始追求城市人的生活方式,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农村经济获得发展以及城乡互动交流增多,从而造成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渗透所引发的。
社交理念方面,城市重规则法治,乡村重人情热闹。城市是随着人们买卖、交换等各种人、财、物的聚集而形成的,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形成的是一个陌生人社会,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但信任又是交易实现的前提。因此,城市人为提高交流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就需要确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因此,相对而言,城市人在社交理念方面,更加看重规则,强调规则的重要性。而农村人由于其所从事的农业生产大多聚集在一个村庄,村庄相对封闭且大家都彼此熟识,因而形成的是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中,大家会很自然地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和遵从不成文的村庄风化,彼此间的交往受到村庄风化的约束和其他村民的见证与监督,因此,较讲究人情热闹。
利益理念方面,城市侧重互不侵犯,农村看重适当舍得。追求价值实现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利益是价值体现的重要方面。由于城市是一个陌生人社会,城市人要安排好自己精致的生活,就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这就逐渐形成了城市人较为看重自己利益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为保障利益的最大化,城市人往往通过协议规范各自的利益边界,达成互不侵犯利益的最佳模式。而在进入现代市场经济以前的农村及农民都存在于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状态中,满足温饱不需要太多的生活成本,所以,农村人往往愿意向亲友邻居馈赠一些自家生产的瓜果蔬菜等,不易产生利益纠纷。
政府要大力引导、积极扶持,将新市民城市文化理念的培育纳入农民市民化体系
由于城乡文化理念存在显著差异,使得农民在市民化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遭遇种种不适。要排解不适,让新市民更快地融入城市,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培育城市文化理念,就需要政府的大力引导和积极扶持,将新市民城市文化理念的培育纳入农民市民化的整个体系。
首先,政府在制定农民市民化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共通性与差异性,提前预估农民进城可能会需要的支持以及会带来的影响。
其次,政府要在农民的市民化过程中榕┟袷视Τ鞘形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例如,可以开展相关的城市文化周末讲堂,邀请一些城市文化专家生动剖析城市文化的基本理念,或者请已经市民化的农民“现身说法”,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新市民答疑解惑。此外,要引导城市市民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欢迎新市民的加入,帮助新市民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一起携手打造美丽城市,建设友好型社区,实现自觉自省。
再次,政府要有计划地提升新市民的就业能力。强调,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政府可以根据人力资源的市场需求,搭建由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及新市民为主体的各方协同式的就业培训体系,有针对性地对新市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实现稳定就业、乐业安居,让其在城市长期就业的过程中逐渐适应城市文化。
最后,政府要进一步优化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将新市民纳入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内。逐渐做好与城镇居民社会保障的制度衔接,让其从身份制度上的农民待遇转变为所在城市的市民待遇,从而按照市民的文化模式行事。
城市社区要积极包容吸纳新市民,新市民也要主动学习、积极内化城市文化价值理念
城市社区要积极包容吸纳新市民。农民市民化之后,就会分布在城市的各个社区,社区将成为新市民的重要生活载体。因此,社区要积极创造条件包容吸纳新市民,为新市民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提供指导和便利。首先,城市社区要以开放的姿态欢迎新市民,让新市民有机会参加社区活动,并逐渐成为社区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其次,要注重城市社区的开放性建设,构建城市新型社区。社区是市民生活的基本单元和主要场所。要以社区为依托,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基本体系,积极探索和创新社区治理新模式。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加强其对社区内居民的吸引力、影响力、服务力和协调力,增强社区文化活力以引导新市民实现自我转型和重塑,增强其对城市社区的归属感,进而提升其对所在城市的认同感。
新市民自身要主动学习城市文化。农民“市民化”,必须要做好转变观念意识的准备。首先,在进城生活之前,应多阅读一些关于城市文化及其理念的书籍、报刊资料,对城市文化精神有一个前期性的导入。其次,进城之后,要充分意识到城乡之间的文化理念差距,不固步自封,积极融入城市生活,接收新观点新理念。再次,新市民要积极参加城市活动,特别是所在的社区活动,在与其他市民的互动中养成新的行为习惯,积极理解新的行为习惯背后的内在精神。最后,新市民的身份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原有的农村文化不可能完全抛弃,而且农村文化中也有其合理成分,因此,新市民要大胆利用新技术新渠道将自身原有的农村文化理念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合理取舍,实现城乡文化理念的积极对接。
城镇化不仅是一项庞大的规划项目和经济工程,更是一次重大的文化观念和社会结构的变革。离开了城乡文化的融合,缺失了农民对城市文化的理解与接纳,新市民将会难以适应城市生活。良好的城乡文化融合将极大地推动农民市民化,推进城镇化进程,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城市人居生态。真正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注:本文系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资助计划”课题“人文交流思想在大学生中的传播与认知研究”(项目编号:BJSZ2016YFZZ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