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工程监理的发展趋势大全11篇

时间:2023-12-15 15:40:2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工程监理的发展趋势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工程监理的发展趋势

篇(1)

建设工程通常规模宏大,对整体质量和综合效益的要求较高,随着建设工程数量的增加、社会分工的细化,建设工程监理行业顺势而生,也日渐发展。《工程建设监理规定》第三条提出:建设工程监理是指监理单位受项目法人的委托,依据国家批准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及其它工程建设合同,对工程建设实施的监督管理。

1 我国建设工程监理的现状

1.1建设工程监理的资质审查不严格

建设工程监理具有服务性、独立性、公正性和科学性的特性,要保证其特性,就必须保证监理企业的良好资质。然而,目前我国建设工程监理的资质审查不严格,导致监理企业的资质良莠不齐,体现在监理企业的入门标准不明确、门槛较低,以及一些不正当竞争。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证件挂靠”、“人证分离”的现象在我国是司空见惯的,加上“人情社会”引发的一系列恶性市场竞争,使得市场上的监理企业资质不明确,监理企业管理混乱。

1.2建设工程监理的取费标准不统一

任何行业要想发展就必须创造足够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建设工程监理的收费不统一让建设工程监理的利润低下,不利于其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取费率相对较低,目前建设工程监理的取费标准在整个工程建设中利润空间相对较低,虽然比已废止的1992年的取费标准要高;二是建设企业压价严重,由于现在的建设企业规模大,相对而言,监理企业处于弱势地位,在经济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的建设企业会强势压价,降低监理企业的利润;三是监理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各监理企业之间打价格战,相互压价。

1.3建设工程监理的范围不明确

目前我国对建设工程监理范围的界定不明确,在建设工程中出现问题后,往往归咎于监理企业,对监理企业的发展非常不利。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现实中存在“三不管地带”,每个项目中都存在大量不同的问题,而法律规定的条文、环节有限,不能涵盖所有情况,所以在工程建设中就会出现“三不管地带”,它造成的严重后果通常会被转嫁给监理企业;二是由于建设企业的不配合造成的“真空地带”,因为监理企业只是提供监理服务,没有建设操作权与决定权,所以,在监理过程中如果得不到建设企业的配合,就会出现被发现却不被重视的“真空地带”,发现了问题也不容易解决,尤其是涉及到建设企业利益的环节。

1.4建设工程监理队伍整体素质低下

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只有高素质人才能促进监理企业的有效发展。目前我国的监理队伍整体素质低下,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注册监理工程师不足,虽然我国注册监理工程师总量不少,但是相对整个建设工程来讲,数量严重不足,而且,这其中还有部分 “挂靠企业”,真正的持证工程师并没有从事监理的工作;二是监理人员资质认定不够严格,监理人员除了要求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外,也需要有丰富的经验。目前大多数监理工程师都是考试型人才,而有经验的监管人员在考试上大都考不过考试型人才,这就造成监理工程师实力不足,而实力足够的人员又当不了监理工程师的矛盾;三是监理人员收入低,整体素质低,由于行业收入较低,难以吸引有实力的人才,所以监理行业的人才素质整体偏低。

2 我国建设工程监理的发展

2.1完善资质审查法规,严格审查监理企业的资质

目前我国评定监理企业的资质主要是看企业的注册人员与注册资金,并没有具体定位到持证个人,这就让企业有空可钻。相关政府机构在审查监理企业资质的时候,除了要确定企业的持证量之外,还有必要跟踪持证人的去向,确认该工程师是否是该企业的员工,是否存在“证件挂靠”的情况。同时,规范市场竞争,在“人情社会”中坚持“实力第一”,而不是相反的“关系第一”。

2.2统一监理的取费标准,缓解监理企业的价格竞争

不管是92《通知》还是07《规定》中的取费标准,在整个建设工程中,给监理企业留下的利润空间都是相对较低的,加上企业与企业间的相互压价,监理企业的发展非常困难。要想快速发展监理企业,我们需要规范政府文件,提高并统一监理的取费标准,以缓解企业的价格竞争,让企业在相同的取费标准下竞争综合实力与综合服务,提高监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也保护监理企业不被规模庞大的建筑企业压榨,让监理企业能健康地生存与发展。

2.3规范监理企业的职责范围,维护监理企业的利益

建设工程监理是提供服务的行业,只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没有实体产品,也不进行具体的工程操作,所以要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支持。由于进行具体操作的是建设企业,而监理企业提供的只是咨询服务,所以,监理效果的有效性很大程度取决于建设企业。比如说,在某些涉及行业利益的建设过程中,如果监理企业的实力不足,而法律也没有明确规定到位,建设企业就会阳奉阴违,按照符合自己利益的不良方法操作,在出现重大事故之后,建设企业会把责任推脱给监理企业,让监理企业无辜受罪,所以,法律必须严格并明确规定监理企业的职责,让监理企业有法可依,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4培养高素质人才,建设高品质监理队伍

人才的培养不管对哪个行业来讲都是必须的,尤其是监管企业,如果人才素质低下,就会导致整个监管工作效率低下,最终导致整个建设工程项目质量低下和整体效益低下。要培养专业人才,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对新进员工进行具体的岗位培训,让只有理论知识的人才进行实际操作,获得更多经验;二是对老员工进行理论知识培训,让老员工获得最新知识,与时俱进,走在技术的最前沿,同时鼓励他们不断创新;三是提高行业的整体待遇,留住并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建设高品质监理队伍。

3 结束语

建设工程监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一部分,对整个项目的建设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一个建设工程项目进行良好有效的监理,会使整个项目的建设质量、建设效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优化,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建设工程项目发展迅速,尤其是近十年来房地产行业如火如荼,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涉及的人员广泛,为我国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重要帮助,所以我国对建设工程监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的说明只是对我国建设工程监理最基础的分析,未提及的重要因素尚有很多,要想建设工程监理能够健康快速地发展,仍需进行大量的研究与分析,仍需加大国家对建设工程监理的重视力度。

篇(2)

Abstract: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quality and safety related to the project, directly affect people's lives, therefore, it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system makes the investment, progress, quality three targets under effective control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improve the project management level. But an industry concern, put forward opin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upervision industry and the reform ideas of the paper.

Key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development trend

中图分类号:U415.1

一、分析工程监理工作要点

(一)监理工作的合同管理篇

从工程实践中看,想要在建设项目过程中把握监理工作的主动权,做到办事有根、表态有据,监理工程师应从合同管理入手,熟悉各合同主要条款及相关法律法规,做到心中有数,工作才能处于主动地位。目前许多工程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不注重合同履约,管理懈怠,导致经常出现相互扯皮及索赔事件,给工程交付使用和成本控制带来不利影响。

1.合同管理应坚持的基本原则:(1)公平公正。这是监理工程师在处理合同索赔事件中奉行的第一原则,同时坚持“守法、诚信、公正、科学”也是监理工作的基本准则。(2)实事求是。监理工程师应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掌握易引发争议纠纷及工程变更的工序施工原始资料,及时处理并签发工程变更文件及现场签证;定期进行合同履约情况跟踪检查,督促按合同办事,并做好事前控制;积极与参建各方进行目标一致性协调,力争达到共识。

2.做好合同管理的具体工作。监理工程师做好合同管理的具体工作如下:(1)要求建设单位提供完整的建设工程招标文件并组织项目监理部人员认真学习;(2)收集合同变更文件或补充协议,要求承包人和建设单位提供完整的分包合同、采购合同,监理工程师应主动及时收集官方的工程造价信息和国家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等;(3)收集整理各种会议纪要、往来电函、文件以及工程照片和音像资料;(4)收集整理工程各阶段进度控制计划、工程计量凭证、结算资料、工程检验资料以及各种试验数据;(5)收集设计变更和工程洽商文件,整理好工程图纸及其它设计文件,做好归档建志工作。

(二)监理工作的安全管理篇

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结合工程监理工作实践,安全监理工作应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1.建立健全安全监理工作体系。首先,监理企业应认真学习安全生产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提高安全监理人员业务素质;其次,监理企业应把安全监理工作内容纳入监理规划,并编制安全监理细则,制定安全监理工作制度、安全监理预案及应急预案;

2.开工前的审核查验工作。开工前的审核查验工作包括以下方面:(1)建筑工程有无施工许可证;(2)施工总承包、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单位的资质是否符合规定,有无安全生产许可证;(3)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员三类人员有无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各级管理人员上岗资格和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资格是否符合要求;(4)施工现场是否按规定成立由项目经理负责的安全生产管理小组,施工现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置数量是否符合工程实际的需求;(5)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以及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强制性标准,专项施工方案是否按程序进行了审批并通过由项目总监和项目经理共同组织的专家论证审查;(6)检查施工单位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使用情况;(7)检查施工单位编制的安全预案、应急预案以及重大危险源防控措施是否落实到位;(8)检查施工机械、安全设施的验收手续,并签署监理意见,施工机械、安全设施未经监理人员签署意见的不得投入使用。

3.施工过程的安全监管。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检查各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的落实情况,并根据施工现场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日常安全检查。通过检查,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下达《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并督促施工单位限期落实整改,隐患严重的应暂停施工,同时报告建设单位及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处理。

(三)监理工作的协调篇

1.协调工作的主要内容。监理单位要及时、公正地协调和处理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参建各方的经济利益和对问题的不同理解所产生各种问题和矛盾,维护各方利益。

2.协调管理的重要性:(1)有利于合同目标实现;(2)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3)有利于树立监理威信;(4)有利于和谐各参建单位工作关系;(5)是监理企业综合素质的体现,也是业主对监理单位进行履约评价的主要指标。

二、我国监理行业的发展方向

l、全过程全方位监理

监理工作面临世界经济一体化、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和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工程监理企业必须进一步树立市场竞争观念、经营理念和服务意识,不断拓展经营范围、扩大经营规模,向纵深两个方面扩展,从单一的施工阶段监理向建设工程全过程的项目管理延伸,从单一的质量控制向投资、进度控制方面发展,应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采用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为业主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咨询服务。这种咨询服务可以是从建设工程前期策划、可行性研究、设计管理,到工程招标、施工管理、试运转的全过程服务,包括进度、造价、质量、合同及安全等方面的全方位管理。为工程监理企业拓展其经营范围和规模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2、提高监理素质

社会对监理的素质要求越来高。监理公司必须要能提供满足业主需求的服务才能生存,因此,除了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别无他法。监理企业和从业人员之间是一个双向选择的组合,什么样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能给予什么样的待遇;反之,什么样的人才能进入什么样的企业,也就能得到什么样的报酬。因此监理从业人员要想获得更大程度的个人满足,无论是个人的经济收入或是社会地位,除了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也别无捷径。

3、正确理解监理的安全责任

国家会以《安全条例》为依据,出台相关的安全监理实施细则,对监理的安全管理内容、工作深度进行细化。并对监理应承担的责任进行明确界定,力争做到客观。科学、合理、易操作,避免将监理的安全责任扩大化,以正确指导监理行业的健康发展。

4、向项目管理公司过渡,实行国际接轨

篇(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工程项目发展得也越来越迅速。建筑工程监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做好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才能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一、建筑工程监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工程监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监理体制还是不够健全,主要表现在市场上还没有对建筑监理的委托程序进行规范化,监理单位的成立缺乏法律的制约等。市场对建筑监理单位的准入也没有严格监督。很多没有监理资质的单位还是流入市场,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监理的专业性与可靠性。市场对工程监理工作的约束力还是不足,很多监理单位为了求得一时之利,不依据实际监理的结果,伪造监理报告。此外,市场上还没有建筑监理人员资格认定的体制,很多建筑工程监理人员缺乏相关的监理知识,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又没有对他们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这些没有建筑工程监理知识的人员监理的报告及结果往往是没有质量保证的,这样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甚至会危害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内部的管理不规范

有些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将利益作为单位运营的重点而忽略了监理的本质。很多监理单位为了能接到更多的工程项目,只能将监理价格不断的压低。监理价格压低可能会使工程监理单位获得较多的工程项目,但过低的预算根本不能给单位创收,因此为了创收,很多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只能在低预算的前提下,将监理工作的强度降低,有些该完成的环节只是走走形式,没有真正落实到位,从而导致监理工作的质量降低,进而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很多建筑工程监理单位会同时对多个建筑项目进行监理,因此在监理过程中,一个监理工程师同时游走于多个项目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些项目仅仅是挂名,这就导致监理工作的形式化,进而影响到工程项目的质量。一些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并没有根据承接的工程项目制定相应的监理任务书,导致项目的监理人员不能有效的完成自己的监理工作,导致该检查时监理人员不到位、签署文件无人监理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制约了建筑工程监理的质量[2]。

(三)建筑工程监理水平落后

由于市场不严格控制监理单位的准入,市场上很多监理单位缺乏相应的监理资质,也没有配备足够的监理人员,这就导致建筑工程监理单位的发展停滞现象的发生。很多建筑工程监理单位由于资金问题,不能及时更新监理的手段与技术。单位的监理技术及手段几十年如一日,没有根据时代的变化、市场的要求改变监理的手段,也没有引进先进的监理技术加以运用。落后的建筑工程监理水平带来的是监理结果的不准确,进而导致建筑工程监理质量的下滑。

(四)建筑工程监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监管知识

目前建筑工程监理队伍的人员的监理技能普遍比较低。很多监理人员是从建筑行业调转过去,缺乏专业的监管水平。部分监理人员只能完成一些常见的监理业务,但是却缺乏解决重大项目施工方案解决的办法及技巧,对建筑工程项目所涉及到的一些新颖的技术、设备以及物质缺乏学习与了解,因此不能时时的对建筑项目进行有效的监理。有些监理人员由于缺乏一定的法律知识以及管理的基础,不能同时利用经济手段以及法律手段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监理。

(五)市场上监理收费乱象以及恶意竞价的情况频发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应运而生。随之产生的是各式各样的收费标准。市场上出现很多与国家制定的监理收费标准不一样的收费,正是这种差异化,导致监理收费乱象时有发生。市场上缺乏对监理收费进行监管统计的制度。一些监理单位为了得到工程项目,恶意竞价,破坏监理收费的标准,恶意竞争,这种不考虑监理成本的恶意竞争最终带来的是劣质的监理质量[3]。

二、提高建筑工程监理水平的措施

只有提高建筑工程监理的质量,才能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的质量,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一)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监理体系

各地政府应严格控制市场对建筑工程监理单位的准入,设立建筑工程监理技术资格认定的部门,凭证上岗,将建筑工程监理的人员专业化,以保证建筑工程监理的质量。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定期培训监理人员的工程监理技术,严格处理培训不合格的人员,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工程监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将整个工程项目的考察作为建筑工程监理的内容,与工程项目的其他工作相结合,共同为项目的施工进行服务。单位应加强项目的时时监理,在项目施工的任意阶段,都应时刻保持项目的监理工作并及时解决项目施工时出现的问题。

(二)规范管理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内部的管理

监理单位应明确单位的宗旨是对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的文件、工程实施的质量、工程建设的物资以及设备等进行专业化的监理。因此,各监理单位应明确监理的流程,制定监理任务书,对需要监理的项目进行及时的监理。此外,单位应在自己的监理资质内承接相应的工程监理项目,绝不能因为一时之利,而承接与自己监理资质不符的工程项目。单位应加强监理高层人员的引进,注意增强单位监理的资质只有切实提高单位的监理资质,才能真正的提高单位的效益。

(三)切实提高单位的监理水平

单位应及时引进先进的监理技术手段,及时更新单位的监理知识库,对老旧的监理技能及知识进行及时的修正。单位应定期对监理人员进行培训,不仅要培养监理人员的监理知识、技能,同时还要培养监理人员的责任心。高素质的建筑工程监理人员、先进的监理技能,才能保证监理工作的质量,从而促进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

(四)提高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由于很多监理人员是从建筑行业调转过去,其监理的技能还是比较缺乏的。单位不仅要加强监理人员监理技能及监理知识的培训,还应注重培养监理人员解决重大项目施工问题的处理能力。单位还应加强监理人员对建筑工程项目所涉及到的一些新颖的技术、设备以及物质进行学习,从而对建筑项目进行有效的监理。此外,单位应加强监理人员法律知识及管理技能的培训,做到同时利用经济手段及法律手段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监理。

三、建筑工程监理发展建议

对于现在中国的监理市场来说,依旧十分缺少高素质的监理人才,完善监理制度是对于建筑工程监理市场发展的关键。无论是政府还是监理人员自身都要认清中国监理市场在中国和世界的地位,与国际相比中国的监理水平依旧是属于低水平的阶段,要想让国际认可中国的监理,作为监理人员一定要加强对于监理知识的全面学习,做一个全方面的高素质监理人员,让建筑工程监理走上一条健康、规范、科学的发展之路。

四、结语

由于缺乏系统的建筑工程监理体系,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监理还是存在着诸如建筑工程监理体制不健全、建筑工程监理单位的管理不规范、建筑工程监理水平落后、建筑工程监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监管知识、市场上监理收费乱象以及恶意竞价的情况频发等问题。只有切实提高建筑工程监理的质量,才能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的质量,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 F4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2-63-2

1 概述

京津冀及其环渤海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内率先发展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相比,一直显得缓慢滞后。自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河北省也一直在研究谋划如何借助环京津、环渤海地区特别是环京津的优势来发展自己,近些年虽有突破,也收到一定成效,但河北省在环京津这一区位优势总体上发挥并不充分,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复杂的。的重要讲话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不仅是疏解北京作为首都功能、优化国家发展区域布局、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的需要,更是我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崛起的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将给我省带来全方位、深层次的积极影响。如何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发挥优势,挖掘潜能,科学定位,准确把握发展大势、谋划改革,以创新驱动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积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已成为城市管理上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上更是如此。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全球化,国内外市场全面融合,到我国来发展投资的跨国公司和跨国项目数量逐年呈上升趋势,我国的很多商业投资项目也随着运作经营方式的不断成熟而逐步进入国际市场,项目运作和管理的国际化正日渐成为我国众多企业追逐的趋势和潮流,也正因为此,项目运作和管理就被空前提升到知识经济的层面,而逐渐成为一项高知识、高技能的活动。当前随着建筑项目管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建设工程项目的日趋扩大,城市的工程项目管理逐渐呈现出集成化、国际化、信息化的走向趋势,尤其是集成化的特征日益彰显,需要城市管理者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集成化的内容及企业的应对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集成,顾名思义就是集合各方所成,集中各方力量,以适应项目参与各方的需要,提高企业的整体协调程度,实现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体增值,最终实现整个企业管理效益的提高。因此,集成化已越来越成为当前现代建设工程项目运作和管理的主要趋势,很多企业不仅将集成化运用到项目工程的工期和造价,还将之运用到质量、安全以及工程环境等各要素,使项目组织管理日益趋于一体化。

2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内容及发展趋势

集成化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包括纵向管理集成、横向管理集成和全面一体化管理三个方面。

2.1 项目进展阶段的纵向管理集成,即项目全寿命期管理

现在,企业建设工程项目规模日趋庞大,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企业项目的运作管理无论是研究策划还是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维护都要致力于一体化,既要为项目工程全程管理提供制度保障与服务,也要提升工程项目的全寿命期限,获得更大利润,这就给项目管理运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项目进展阶段的纵向管理集成是指运用纵向视角,将集成化管理的思想与传统管理模式下的项目策划、建设实施及运营维护进行整合,并努力在管理目标、组织手段等方面建立起科学高效的集成化管理系统,从而达成建设工程项目的整体功能优化,以缩短建设工期,减少投资风险。它主要包括目标系统、组织系统、信息系统几个方面。目标系统重点着眼于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企业对上的贡献率,包括项目工程的基本目标、运营目标、项目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与环境的协调度、参与当地城市建设的参与度等。组织系统则立足在企业与工程项目参建各方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企业项目的成功和增值为共同目标,以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为基础,以合作合同为法律依据,在信息技术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实现组织集成,最大程度地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信息系统是企业使用高科技手段和平台为项目所有参与方提供信息服务,实现与所有参与方的信息共享,以完成共同决策,高效快速推动项目成功和增值。

2.2 项目管理的横向集成,即项目全要素成本管理

横向集成是对项目建造成本、工期成本、质量成本、社会成本这些横向要素进行集成管理。关于项目工期成本这一块,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是建设工程项目建造成本的两大部分,因为进度计划方案不同,所对应的总工期和总成本也随之不同。其中直接成本会随着工期的缩短而增加,而间接成本则会随着工期的缩短而减少。所以为了对项目工期成本进行控制,需要提前做出多种工期进度计划方案,以便于从中找出项目总成本最低的工期方案进行适当安排。项目质量成本是针对项目工程的质量水平而言,包括控制成本、损失成本及特定情况下的外部质量成本,这三者之间存在相应的关系,当项目工程质量水平较低时,项目工程的损失成本也较高,而随着项目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损失成本就相应逐步下降。与之相反的情况是,当项目工程的质量水平较低时,那么工程项目的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也比较低。而随着项目工程质量水平的逐步提高,工程项目的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就会相应的逐渐增加。因此,为使项目工程质量水平提高,很多企业都采取了前沿高效的预防控制措施与检验手段,尽量做到使控制成本增加,内外部损失减少,从而使质量总成本达到最佳。

2.3 全面一体化管理集成体系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大管理体系标准是现代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内容,是21世纪人类社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基石。目前我国日趋普及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OHSM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建立标准化的管理体系是企业现代化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要满足这一发展趋势的最佳方法和手段就是实施全面一体化管理集成体系,即以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大管理体系标准为核心,以全面质量一体化管理理论为基础,通过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进行集成管理,最终达到使顾客及员工、相关方都满意且获益良多。

篇(5)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化变革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一步。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和城市的扩张亟需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完善和应用,其在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美丽富饶城市形成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信息资源是企业抢占整个市场的必要条件,更是其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资产。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的的建筑档案管理理念与成熟的管理技术是建筑公司必须重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政府也必须针对现有的城建档案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反思,搭建出高效、系统全面的城建档案管理体制。建设行政部门作为执法主体,应当与时俱进的改革,实现档案自愿的有效整合。

二、当前我国城建档案的主要特点

从我国目前形势来讲,城建的档案工作应当包括:城市建设发展的规划、设计信息的收集汇总、城市建设方法和问题整合、后期的检验维护及总结等。具体来说,目前我国的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分类更多,分工细致 我国目前正处在城市化发展加快的社会主义新时期,兼顾东西部实现各地方和区域的平衡发展。在城镇化建设加快的进程中,档案管理工作的任务也逐渐加重。成熟的城镇建设应该包括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市政设施、和交通设施等比较基础的建设,涵盖内容丰富。近些年来,随着公共的娱乐健身行业以及城市的福利行业发展,更多的新的建设设施也融入到城市的建设中来。因此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设置与行业相符的具体的对应的城市建设管理部门,进行专项设施信息的整理和收集。而某一项城建设施应根据具体的差异继续细化,不断完善,以应对目前种类繁杂的城建设施档案管理工作。

2.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能力要求提高

根据上面分析的目前城建档案管理工作逐渐繁杂和细致,管理工作需要的人员也应当具备较强的能力,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才能胜任这些考验。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水平,也就是说应当具备细致的档案管理、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扎实的城市建设基础知识。其次城建档案管理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强的责任心。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经常面对的是各类数据和文字报告,管理的整理是一项繁杂的工作。然而这些数字和报告应当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不允许有丝毫差错,也不能有模糊的表达。因此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当敢于担当,经得起磨练,才能全身心的在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中做出贡献。

3. 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和法制化

21世纪,是计算机网络的大数据时代,而这也给大量城建信息的涌现提供了一定的解决方案和机遇。只有充分的利用计算机操作,才能准确高效的完成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使得城建档案管理工作进入信息化的时代。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关系着我们国家的建设方向和未来,应当也终将走向法制化。法制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环节,应该包含各行各业,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不允许有丝毫差错也不允许又弄虚作假,的工作作风。

三、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1、部分地方城建档案意识淡薄,不够重视

在一些地方,建设单位和行政部门城建档案意识淡薄。建设单位在工程施工期间,不设置专门的资料整理人员,更不用谈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仅仅是在工程将要完工时,临时整理凑了一些材料,提交档案。其次一些城建档案行政部门执法不严,对没有建档的建设单位和违反城建档案规范的档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应付了上级的抽查。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建设单位的松懈,严重阻碍了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发展。

2、城建档案涉及方方面面,搜集整合的难度较大

客观上来讲,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分类逐渐细致,涵盖范围逐渐变广。不仅涉及到城建部门,还在与基础设施、市政设施、交通设施、公用设施方面的各行业保有联系。这些行业部门和建设主管部门在行政上基本上属于同级,没有隶属关系,常常在档案管理工作中难以有效联系和整合,对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来说形成一个重大的考验。

3、城建档案管理法规滞后

我国城建档案的法制法规建设还不够完善。城建档案法规的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而地方形成的法规常与中央的档案法规存在偏差,较多的地方法案法规容易出现管理混乱的现象。其次城建档案工作已经发展为全国的公共事业,需要一个庞大、全面、完善的法规章程来调整其中的各项活动,而城建档案立法工作明显滞后于实际发展的需要。

四、对于加强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若干建议

未来我国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有城建档案需求的日益增加、重要性也将日益凸显,然而城建工作的改革还是比较困难。因此在我国住房和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时期,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进行相关的改革和体制完善。

1、创新城建档案的管理理念

同志讲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理念创新就是必须加强城建档案的社会意识和服务意识。要重视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投入相应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并树立细致化、现代化的创新管理理念,细致化的管理应当抛弃粗放型的管理理念,以更加专业化、标准化、全面化、系统化、信息化为管理的基本特征,从整体和局部方面进行考虑并细化,使得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业的管理成本。使社会树立城建意识,通过管理职能的强化,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吧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成为知识经济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部分,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社会贡献。

2、规范法治法规,提高档案鉴定工作的质量

城建档案工作的关键环节包含鉴定工作,它是档案管理中最关键的一部分,它决定着档案的保存存与丢失,鉴定工作因为受到诸如专业特点、时间、环境、城市规模等诸多因素影响也成为了一项难度最大的工作。因此,建立健全的档案鉴定机制是做好鉴定工作的前提,应当设置鉴定领导小组和专家鉴定的小组,制定切合实际的鉴定标准,采用定期鉴定与不定时抽查鉴定相结合,直接鉴定为主附辅以其他方法,确保鉴定环节的顺利。

3、注重人才引进,创新服务手段

知识管理背景下的城建档案管理依旧离不开人来操作,但这里的操作人员应当是经过专门培训具备档案管理知识背景和计算机操作背景以及建筑学背景的专业人才,只有对档案管理软件和系统具备充分的了解,才能实现档案信息的高效管理。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科技手段,促进服务手段的提高。

五、总结

综上所述,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不断完善城建法制法规,引进高水平的档案管理人员,创新服务手段,加强档案管理才能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城建档案向进一步的发展。只有如此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才会朝着良性的轨道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一、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文件材料存贮的数字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的普及程度可以说让我们惊讶,网络的大面积覆盖和计算机的普及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方便。随着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和辅助设计的普及,从形成过程看,文本、表格、图形、图像等都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保存下来,电子文件成为日益重要的信息资源。从以往的城建档案管理方式来看,不但繁琐、复杂,不便于保管,还占用了大量的空间,耗费了不少人力、物力,同时检测、查阅起来也非常的不方便。而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文件材料存贮的数字化的好处就是存储起来更方便。我们再来谈一谈数字化存储城建档案的介质,一般来讲是硬盘、软盘和光盘等一系列具有大容量同时又修改方便、便于携带的存储设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存放空间。所以说电子化档案将最终彻底改变档案资料、库房设施的传统观念,建立起全新的电子档案管理体系。

二、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查询利用检索的网络化

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保存,就是为了在以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规程中作为重要的历史依据。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之一就是归档资料的查询和利用。要是按照传统的管理方式,只能按照归档的分类方式进行固定模式、固定条件的简单查询,检索条件简单,查询结果也比较单一。如果我们实行了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数字化存档和管理,就可以便捷地进行任意条件的查询,可以将多种条件组合在一起进行复合条件的查询,可以根据查询目标进行宽范围的模糊查询,还可以根据主题词、关键字进行全文检索,将极大地提高档案信息查询的完整性、准确性。所以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查询利用检索的网络化,大大方便了城建档案的检索工作,不但节省时间还特别精准。

三、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过程的现代化

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是手工登记、著录、编目、造册、检索,只能按类别、年份进行比较粗的分类,标准性差。建立计算机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归档、编目、查询检索和借阅管理的自动化。馆库管理科学合理,一是加强馆库建设,增加软硬件投入;二是丰富档案资源,优化馆藏结构,提高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工作效率。因此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过程也在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

四、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求的变化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创新;发展趋势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project management;problem;innovation;development trend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0-0034-02

0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指的是建筑企业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施工项目进行计划、组织、监督、控制、协调等全过程管理。近年来,随着工程建设项目规模的扩大、施工技术难度和施工质量要求的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困难。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用最低的成本生产出业主满意的、符合要求的建筑产品。各建筑企业就必须不断加强和改进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用科学、经济的管理手段达到“低成本管理获取高经济效益”的目标。

目前,虽然许多大中型工程相继创新项目管理体制,包括项目资本金制度、法人负责制、合同承包制、建设监理制等,但目前质量事故、工期拖延、费用超支等问题仍然不少,究其原因,这些事故无一例外的都与项目管理不善、管理不规范有关。

1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项目上马建班子,项目完工散摊子”的现象普遍存在

建筑业部分从业人员对项目管理认识模糊,项目组织缺乏规范性。主要表现在项目经理部组织生产不是按产品的大小、产品的需求来进行资源配置,而是按行政编制组织生产,固化现象严重,造成生产过程中大量窝工浪费。

1.2 项目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项目管理人才培养和资质认定工作多偏重于承包商和监理工程师方面,而对甲方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和资质鉴定方面还很薄弱。

有的项目经理连资质都没有,项目经理本人不到位,或者挂帅不出征。够资质的建筑企业把工程项目转承包给自制不达标的企业或个人,只要向企业上交管理费即可,企业不管不问,最后漏洞百出。

1.3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在建筑项目管理领域,尽管我国有相关的法律及规章制度,但仍没有一个在项目管理专业和行业范围内的指导性实施准则。“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人情工程”等现象随处可见。

2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

2.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全方位科学化

2.1.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法科学化。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推广“目标管理方法”,即“MBO”方法,精髓是“以目标指导行动”,即工程项目管理的宗旨是通过开展科学化、程序化、制度化、责任明确化的活动,从而实现控制投资(成本)、进度和质量三大目标。

首先是通过分级细化的成本核算方法实现投资(成本)控制;由已被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为最高限额控制建设项目总投资,进而各建设行为主体都应有自己的投资控制目标。通过“工程网络计划”控制工程进度目标。通过“三全”、“一多”的“全面质量管理(TQC)”方法控制质量目标。从而实现“全员、全企业和全过程的管理”、“管理方法多样化”。

投资(成本)、质量、进度三大目标的关系是矛盾的,也是统一的,每个工程项目的三大目标之间都有最佳结合点,不可能三者都优,更能偏废某个目标而片面强调另一个目标,应做到综合优化,以满意为原则。

2.1.2 工程项目管理手段实现信息化。

工程项目管理是高科技应用的广泛领域,这是因为现代化的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大的系统,各系统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管理业务十分复杂,有大量的数据以及关系需要处理,需要使用和存储大量信息,没有先进的信息处理手段是难以实现的。必须集中力量,大力开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软件,做到资源共享、操作简便、速度快、可优化、效果好。

同时要真正用好网络计划,就必须实现网络计划应用的全过程计算机化,这也有待于企业整体管理素质的提高。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都应接受现代化管理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培训,并作为上岗考核的重要内容。

2.1.3 “有法可依,执法必严”是工程项目管理科学化、建筑市场运行正常化的有力保证。

当我们正致力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时候,西方发达国家已把精力投向项目管理。

项目作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构成因素,它的成败成为国家、企业和社会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要使业主真正成为项目法人就必须依法办事,按建设程序办事,按规范化要求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项目管理委员会受建设部委托,立项制定了《施工项目管理规程》,《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施工会同(示范文本)》等都是工程项目管理规范性的文件。我们开展工程项目管理,必须严格按法规、规程、规范和标准办事。

2.2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要勇于创新

2.2.1 在思想上要有创新观念。

创新观念就是敢于创造,敢于改革,敢于做外国人没有做到的事。我国建筑行业的专家和学者们始终在不断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有效途径,例如《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就是国外同行业所没有的。

只有具备创新观念,才能把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发展为国际领先水平,而不是总跟在发达国家的后面跑。

2.2.2 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

建筑工程项目通常规模比较大、分项工程或单项工程多施工管理和合同管理难度大。在精干主体的基础上,还必须进一步减化生产关系,减少管理层次,变金字塔式的管理为扁平式管理。项目经理在授权范围内处理和协调甲乙方、总包与分包方、监理方、设计方以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等各方面的关系,保证工程项目的协调有序实施。

2.2.3 更新观念,转换机制。

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转换项目管理经营机构,改革机构设置与部门职能。从机构上,设立市场合同部、工程技术部、施工管理部。市场合同部集合同管理、计划管理、财物管理、成本管理和结算管理于一体,有利于突出合同管理的中心地位,强化合同管理的控制功能,克服合同管理与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相脱离的弊端。

对于施工管理部,赋予其在合同约束下对现场施工进度、技术、质量、安全、资源配置、成本控制等全方位的组织实施与协调管理职能,有利于形成现场施工管理与合同管理、成本管理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解决现场调度长期存在的重进度、轻管理和重投入、轻核算的问题,改变“管干的不管算管算的不管干”的局面,提高文明施工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

专设工程技术部,以适应工程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的需要,加强对重大施工技术问题的超前研究和科研攻关,为建设一流工程和创造最佳效益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2.2.4 强化安全文明施工。

近年来工程类重大恶性事故频发,引起我国政府、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普遍关注。

施工企业应当始终把“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作为企业基本经营方针,树立“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并避免”的指导思想,全面开展“事故零目标”推进活动。

我们在项目部应分设安全健康与环境部,下设主管经理等职,职责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安全管理包括施工安全、交通安全、机械安全、消防安全、劳动防护用品等;健康管理包括工业卫生(防尘、防毒、防噪音)、现场卫生、生活卫生、医疗救护等。总之,只要与安全、健康、环境有直接关联的,该部门都管。

2.3 项目管理的理念要不断深化

2.3.1 伙伴关系、和谐工程。

伙伴关系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一种新型理念,是指参与一个工程项目的各方之间的一种合作关系,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织之间为了获取特定的商业利润,充分利用各方资源而做出的一种相互承诺;是在对方或者更多的组织之间,通过所有参与方最大的努力,为了达到特定目标的一种长期的义务和承诺。根据实施方式不同,又可分为“非合同化的”和“合同化的”两类,前者指在现有的项目管理模式中引入伙伴关系的理念和管理方法;后者则直接采用根据伙伴关系合同来管理。

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模式,伙伴关系对于投资费用、进度、质量控制方面有着非常显著的优越性,改善了项目本身与参与工程建设各方的关系,明显减少了索赔和诉讼的发生。

2.3.2 安全、健康和绿色工程。

可持续发展是各国关注的问题。注重“以人为本”和环境保护,将安全、健康和绿色工程的理念融入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已经成为建设工程领域的新兴潮流。全世界主要的业主和承包商都认为工程现场零事故是可以实现的,并在安全保护方面投入巨资,使得事故率大大下降。

2.3.3 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作为现代工业化时代的一个管理概念,最早是由日本的企业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精细化管理的理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所接受。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文化和管理方式,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

3结语

管理无一定之规,采用何种组织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如何适时进行项目管理体制的改革,将管理的体制同时代的要求相结合进行适当的转制顺应国际大形式的发展,是制约每个施工企业发展道路上的瓶颈;而运用何种管理模式使项目的经营管理赶上时代的步伐,则是每个施工企业发展道路上的点金石。

只有严格提升其管理水平并不断提高其管理方式,从上到下层层管理,严格要求,逐级把关,提高质量意识,加强项目管理力度,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才能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篇(8)

Abstract:The reconstruction of blocks in the old city, together with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olk houses, streets and public space, is always a key of urban planning. The old city (Victoria City) of Hong Kong has been developing for more than one hundred year and the traditional street views and public space have also undergone regeneration, from which we can pursue the gains and losses of some certain handling methods. The article introduced the forming background of historic blocks in the old city of Hong Kong, pointed out that “Chinese tenement” a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folk house w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locks in Hong Kong and analyzed several updated cases of public space of Chinese tenement active programs in recent years. Hope to find a direction for the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odern urban folk houses.

Key words:the old city of Hong Kong ; Chinese tenement ; active block ; public space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12-90(4)

1 香港旧维多利亚城的华人历史街貌及公共空间

香港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珠江口东岸,濒临南海。1841年后英国人开始管治香港,沿着海港建立了最早的旧城――维多利亚城。当时的维多利亚城分为三个区域:城的中部被称为“中环”,是英国人行政、商贸及军事核心;城的西岸被称为“上环”,是最早期码头华工聚居地,进入民国时间各地华商南来聚集此区经商,遂成为华商的居住及生活中心;城的东岸被称为“下环”,即是现时的湾仔,初时是英商舶船及存货地,后期逐渐填海,英商将仓地改建或出售,遂成为华人聚居地。

时至今日,中环现代的摩天大厦与雄伟的英式文物建筑交织排列,是许多游客所认知的香港殖民历史城貌,但这并非本文分享的议题。在上环和下环(湾仔),现在依然可以看到华人传统的民居街景,本文将集中讨论这两个华人区域在街区重建中如何处理民居公共空间的经验。

香港最早期的华人市区居所沿用岭南式竹筒屋,下铺上居,垂直于街面平排而建成,其正立面向街道,深处有窄窄的天井,楼梯及厨房均设于天井内。随着香港逐渐发展成为英国人的商埠后,人口激增。至19世纪末,华人区越加稠密,频频将旧楼加建及密封,埋下许多危机。当时旧楼危机问题很多,主要有:居住密度大,导致加建,因而木楼板超出负荷范围;增加住户,权责不分,管理出现混乱,屋顶失修无人管理,漏水带来污水的卫生问题;擅自加建、分间,导致某些房间没有直接通道,杂物严重阻塞消防通道,有时甚至楼梯也被僭建,导致火灾时难以逃生;每家人自建厨房,有时加建的厨房会无天井窗、无烟囱,不能排烟导致油烟积聚, 滋生鼠虫;旧楼没有卫生间,竹筒形的平面使得内房住户的粪桶需要穿房入舍才运出前门,粪水滴落在大厅或过道上,极不卫生;由于过度加建,往往连天井也封密作为居住空间,因而后面的内房无空气流通, 加速疾病传染。

基于以上的问题,当年华人区频繁发生火灾及塌楼,终于在1894年,上环太平山区爆发了最严重的鼠疫,造成二千多人死亡。 当时的港督罗便臣 (Robinson) 爵士接受英国工程师查维克 (Chadwick) 的报告,认为当时华人极度恶劣的居住环境是鼠疫爆发的主要成因,继而在1903年推行香港历史上第一条《建筑及公共卫生条例》,引入英国当时工业革命后期最先进的结构、通风、采光、防火、逃生标准,并融合了华人生活习惯和岭南营造技术,衍生为建筑的标准。此后根据此条例建造的房屋,形成了独特的华人民居建筑形态,香港人称之为“唐楼”,用以区别洋人住的“洋楼”。

唐楼的形态由当时特殊历史情况衍生的建筑物条例演绎而成,建筑要求主要有:楼房有高度限制,使得面向街道的窗户可以享受到自然光;每栋建筑物之间需要防火分隔,不可以用木板墙,必须构造实心的砖墙作结构及隔火的分界墙;阳台可以伸出街外,适合南方气候,让公众可以有遮阳的同时,住户也可以在楼上有乘凉透气的地方;建筑物的密度、容积率和楼层均受到控制,初期只可建造3层,控制民居不要过密;地面通常是商铺,可以占用整个地盘,上面住宅平面要内缩,令到向后的房间和厨房均可以采光;需要配有后巷,即两栋唐楼背靠背的地方,中间是公用的后巷,方便运送粪桶和火灾时可以多一条路径逃生;建筑物之间的街道虽然依然如旧非常狭窄,但由于控制了建筑物高度,顶层也要后退,建筑物沿街底层依然可以采光。

香港的华人旧区沿街多由唐楼组成,因此街区的面貌概括来说,是连串的阳台、临街的回廊、共享的窄街、后退的顶层和让厨房及后走廊开放的后巷景貌,也就是上环区和湾仔区的传统街景。

2 重建城市公共空间的手法演变

香港唐楼群特有的建筑形态,构成旧区特殊的共享空间,例如:两旁布满街档的窄街,唐楼之间后窗互望的后巷天井,临街的露台,骑楼下人们商贸及进行各种小区活动的空间。过去数十年来,随着城市发展,旧城公共空间也在发生改变。

以往香港重建旧区的手法并不成熟,往往破坏了小区的传统公共空间。1960年后,香港建筑条例改变,容许建造高楼大厦,以覆盖率和容积率来控制楼宇的密度,楼宇开始可以建起得很高,唐楼群逐渐被拆作重建,大致会发生以下几种情况。

2.1 以往在窄街旧区里个别地盘重建

从1960年至大约1990年代,发展商重建旧区时只关注新建筑的实用性。个别发展商将个别唐楼拆建,但旧有街道却没有拓宽。虽然新的覆盖率条例要求塔楼收窄,但是由于香港没有塔楼后退的条例,所以塔楼建造时多靠近临街立面,造成狭窄的旧区街道如同深坑一般,比昔日更密不通风,旧日临街骑楼下的公共空间因此消失。此外,裙楼紧贴后巷,令旧日天井也消失了。整体来说,旧有的公共空间都被破坏,街区微气候也恶化了。

2.2 以往在旧区里进行单一大型重建

发展商有时会整合旧区地盘,改建为单一大型屋苑组群,将几幢塔楼建于裙楼上。裙楼紧贴临街面,裙楼前的街道依然狭窄。塔楼收窄后腾出空间形成裙楼上的平台,被塔楼围困,并不提供给公众使用。整体来说,旧有的公共空间反而被私有化。

2.3 近年在窄街旧区里跟据城市规划的单一小型地盘重建

近20年来香港政府城设点规划大纲会在旧区预留某些荒地,形成不同小型的“袋口公园”,供公众作休憩使用,可惜成效不理想。由于防火的要求,公园两侧小型地盘独立发展重建为高楼,高楼的墙面要用实墙,公园像被高楼围在深坑一样得不到光线或空气,高楼与公园亦不发生关系,民民难以有效使用这些空间。

2.4 近年旧区单一大型地盘重建

近20年来,城规有时会要求大型重建损拨出部份地面给公众使用,但是考虑并不周详。发展商将许多旧区唐楼拆卸,整合为一大地盘。由于不再是独立唐楼,无需后巷作走火或运输垃圾之用,重建甚至可以占用原属私人业权的后巷。新建筑会在大堂门前拨出空地建造一个漂亮的大型罗马式广场开放给公众享用。虽然在城市设计上已经比昔日思维有所改进,但是与旧区肌理不能发生关系。而且新建筑的裙楼紧贴旁边剩下的旧楼,令旧巷环境比以前更差。

以上四种旧城重建的手法均不理想,将旧有的传统街景破坏之余,亦将小区的公共环境质素下降。

3 活化城市文物建筑的空间案例

以上例举的旧区改造均是以前并不理想的做法。幸而在近十年里,香港社会保育文物建筑的意识有所提升,政府和业界亦对旧区重建有了一些新的思维,开始尊重旧区的公共空间和街道原有的脉络,以下简述几个较有代表性的案例。

3.1 案例一:湾仔区和昌大押 (当铺) 保护及更新项目

位于湾仔庄士敦道的这一列四幢的战前唐楼,始建于1888年,其中一个单位里的“和昌大押”,经营典当业过百年,最为香港人所熟识。这列唐楼的最大的特色是沿街有相连的阳台和古典式长廊,成为湾仔旧区的地标。2005年,香港的市区重建局将这列唐楼与周边地盘一并发展。经过6年的规划、保育及更新工程,成为新式住宅及商业综合项目,而这四幢唐楼被加固并活化为时尚餐厅。这个项目可算是香港最早的一个将唐楼经活化后而能够自负盈亏的项目,因此整体来看是个平衡发展和保育的例子。

在这个例子里看到的是香港旧城沿街唐楼群特色的连串阳台及回廊,结合了岭南民居与英国人在南洋殖民地遮阳挡雨的特色设计。这个项目最大的特色是恢复了阳台及回廊,保存街貌旧样,并将天台辟作公众空间。

3.2 案例二:上环永利街唐楼保护及更新项目

香港电影《岁月神偷》取得国际电影奖项,电影取景的上环永利街唐楼群因而成为热门旅游景点。香港市区重区局顺应民意,取消原来重建计划,将这一列九幢建于1950年代初的唐楼全数保留,拆除骑楼违章物,将门窗及栏杆修复。项目最大的特色是保留了原本居住的用途,供香港大学海外学生短期租用,可谓将唐楼最“原汁原味”保存及更新的例子。

上环永利街唐楼群保留了香港旧城沿山小区的形态。在开埠早期将该类山区规划成一排排唐楼的时候,前面均有一公用空地,被称为“台”,小区居民可用作乘凉或聚集,甚至有小铺将货物展示在空地成为“地摊”。这个项目除了保持唐楼群为住所及小铺外,亦保留台地作共享空间,市区重区局并安排文艺活动在楼宇及台地举行,保存了小区风貌。

3.3 案例三:湾仔蓝屋唐楼群保护及活化项目

湾仔石水渠街有一排上世纪20年代的砖木结构唐楼,称为“蓝屋建筑群”,因其鲜蓝色外墙和铁栏骑楼而成为香港地标。通常这个年代的唐楼多数已经残破不堪而被丢空,但是这组房屋却属于罕有在市区内仍然有居民长住的唐楼群,成为香港社会文化的话题。香港政府邀请湾仔地区非牟利福利服务组织――圣雅各布福群会合作,以创新“留屋又留人”理念进行活化――保留旧住客,同时另新设社企运作的店铺,如故事馆、有机食物店、社会服务中心等,剩余的单位也迎来文化艺术工作者作为新租客。

蓝屋活化的空间特点是利用原有建筑结合后巷及荒地成为新的公共空间。除了巩固旧楼及改进消防与卫生设置外,新设计在唐楼后巷空中以回廊、电梯贯穿相连,增强单位互动,又把后巷和荒地变成公共花园,让居民、街坊、社工及艺术家互动沟通,为旧区建立新社群网络。

3.4 案例四:上环余乐里后巷唐楼群更生项目

上环余乐里是一排建于上世纪30年代唐楼的后巷,状况十分残旧,卫生环境极差,难以有效全面复修原貌,居民也不想留下,多年来促请政府重建。市区重建局将这排屋与附近地盘整合,重建为新型住宅高楼,却将唐楼剩余部分化成装饰元素融化入公共空间。

此项目的新建高楼设在旧街巷的,以便腾出空间作为公园,保留了三幢相连式颇具特色的唐楼,保留唐楼外框,拆除破烂的屋瓦,唐楼遗迹活化为室外展馆。重现香港旧区的巷里空间,保存了石墙、楼梯及老榕树,让公众在步行巷里的过程中体验旧日风情。

3.5 案例五:湾仔“艺术小区”茂萝街唐楼群活化项目

茂萝街唐楼群,是两排共十幢在湾仔旧区建于1910年代的三层较完整的唐楼组群,在香港是十分罕有的。此案例为笔者设计的建筑保育项目,同时达成三个目标:在狭窄的旧区提供公共空间;保育历史建筑;活化为公众文化艺术场所,在开展各项文化活动的同时,展现唐楼的历史以及保育传统建筑的手法。

在设计手法方面,着重以下几方面:

3.5.1 公共空间

为了符合城规要求提供小区公共空间,将残破的唐楼部份拆除,辟作公共空间,将旧区原有后巷融入其中,活化旧区巷里空间,并以地砖及灯光刻划出旧建筑原有平面,用保存的旧建筑的向内立面造成解剖面,让公众行走在内部天桥时能感受旧日都市唐楼群组的规划及尺度。

3.5.2 街景塑造

不强求塑造怀旧景象,充分尊重历史变迁。完全保存了1910年代最完整的四栋唐楼,并修复其特征元素,尤其是骑楼栏杆及法式门窗等,从而保留引人瞩目的历史街景。但是在整理其余已经被严重改建过的两栋唐楼的时候,融合现代元素,得出来的整体效果呈现新旧的交错、反映街景的蜕变。

3.5.3 室内空间

这个项目需要活化旧有空间,就必须符合现代的舒适要求及安全标准,故此将所有钢铁楼面结构和消防冷气装置隐藏,让公众在欣赏艺术展品的同时,也可以看到传统的木梁、砖线和门窗等旧有元素。

3.5.4 互动空间

篇(9)

2014年12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天津建立自贸区,主要涵盖3个功能区,天津港片区、天津机场片区以及滨海新区中心商务片区。天津自贸区位于华北地区,是环渤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毗邻北京,是“三北”地区对外贸易所必经的通道。自贸区的成立不仅可以促进自身发展,而且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如华东、东北地区)。而天津地区又是北方一个传统的经济发展中心,作为一个沿海城市,有着丰富的对外开放经验。因此自贸区在此建立有很好的基础。

财务会计外包:英文(Finance&Accounting Outsourcing),简称财务外包或会计外包,是指企业在自身的财务运营过程中,以外包的形式将某些财务相关的事项或流程交给相关的专业机构代为处理。目前,财务外包已向多元化发展,其主要服务包括初级服务,简单的记账和报税等;一些新兴服务也在悄然兴起,例如,专业的外包服务机构可以为财务核算以及会计信息处理提供相关的专业服务,企业就可以更好集中资源,发挥其财务的分析和决策作用。

一、有利于国家对整体战略的统一部署和协调发展

宏观上,天津自贸区的建立,有利于国家对整体战略的统一部署和协调发展,经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自贸区的经济、文化、政治领域将会不断发展,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区域间实现相互促进,互相补充,形成一个共同发展格局。有利于探索新时期新的模式,在这样美好的形势下,纷纷落户滨海新区的支柱产业,应抓住大好时机改变仅限于传统的财务外包形式。

而西方发达国家的财务外包:大都采用的是,发展较快的一种财务管理模式。当今国际,经济全球化席卷世界,互联网又将全球信息联系到了一起,财务外包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也在不断扩展,现在已不局限于交易管理,还兼顾财务分析、风险管理等。近年来,财务外包的发展方向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再是单纯的业务分割,而是开始将各业务模块整合成整体,提供决策支持型的外包服务,而不仅仅是单纯的业务处理。并充分合理使用互联网技术为财务决策提供支持。

二、如何使财务外包进一步规范、合理的发展

国家提出打造京津冀协调发展,天津建设自贸区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条件,有利于培育天津全球化竞争中的新优势。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

再有,国家明确的提出:服务贸易是今后外贸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外贸的主要增长点,是衡量对外开放水平的一个重要内容,而服务外贸是扩大对外贸易的一个重点项目。各地政府也在大力发展财务外包服务,制定了许多相关的政策,加大发展力度,为财务外包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的政策环境。

自贸区的成立,将全面对财务外包产业发展提速、规模扩大、市场进一步拓展,呈现出良好发展优势:

(一)自然条件的优势

天津自贸区地处环渤海中心地带,并毗邻首都北京,为北方的一座重要的经济城市,更是一座国际化港口城市,是我国重要的贸易口岸,现代制造业与传统服务业共生,行政区与功能区并存,为财务外包的优势发展奠定基础。

(二)环境优势

自贸区占滨海新区九个功能区的一部分。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滨海新区。拥有一批实力较强的高新技术企业,为财务外包行业的发展及提高,提供了雄厚的后备力量;

(三)经济发展优势

天津本身就是知名的老工业城市,经济实力雄厚,由于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加上基础设施完善,投资环境十分良好,不断吸引外资投入,滨海新区内的国际知名企业也如雨后春笋。并且已经带动传统的财务外包形式,尽快与西方发达国家接轨。

(四)政策优势

政府应不断加强、加大行业的投资力度,制定灵活弹性的扶持政策;对财务外包产业提供指导和支持,不断完善财务外包产业的相关政策。积极提高招商引资的效率,多渠道增加对财务外包产业的投入;在财政税收、出口补贴、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要给予服务机构更大的优惠。提升自贸区服务功能水平,为顺应国家产业发展战略的调整,传统优势产业进行优化提升和改造升级,从而吸引大影响力产业入住天津。这些大型产业纷纷在天津自贸区建厂。为京津冀经济圈和环渤海的经济发展提供帮助,从而为财务外包实施奠定基础。

(五)市场发展需求的优势

纵观发达国家的发展,在他们的产业结构中,服务贸易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我国要顺利过渡为发达国家,必然要加大发展服务贸易的比重。结合我国目前的现状、经济结构、发展水平、特点,发展服务贸易是必然要求。我国要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不断升级,就必须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促进财务外包的健康发展。

(六)更好的提供财务外包服务的优势

我国服务产业政策的调整及深化、服务贸易领域拓宽、吸引国外优势企业、服务业务类型也随之相对应发展,既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各种财务外包的项目需求,也给我们发展新型财务外包服务的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国际上知名的、具有影响力、十分强大优势、国际顶尖级会计事务所对财务外包提供服务,从而带动国内会计事务所调整服务及经营理念,财务外包服务不断的发展,使得类型不断的丰富,服务范围不断的扩张,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以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针对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要想发展就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充分拓宽服务范围、改变业务上的限制及经营范围少的制约,更能着意于发展财务外包的服务。

(七)专业技术服务与网络IT技术支持的优势

财务的外包服务业务表现出良好的是: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承揽专业服务。我国财务外包服务就目前看是以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税务师事务所,为主要的服务机构、服务人员多半是参加国家级的考试获得专业技术职称,保证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性。

当今是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时代:就目前社会,一切变革的核心推动力除了传统经济,网络与IT行业的发展也居功至伟,财务外包也受其影响。国家政策颁布建立自贸区,并对企业财务加大了监管和制约力度,使业界认识到财务外包的必要性。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的提供、网络的支持,快捷和便利、周到的服务;更加为财务的外包提供了技术支持,财务外包要想成为CEO或者是CFO,必然要依托于网络和IT发展。外包的前提就是要可监控、可协调,网络为相关信息的传递、管理提供了平台。为我国企业、乃至外资企业更好的实施财务外包提供了重要条件,使财务外包可以高速有效进行,尽快赶上西方发达国家而努力。

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价值成为企业所最求的目标,那么企业将财务外包就将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事情,企业的财务外包,不仅可以节约人员的聘用,更能降低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成本,还可以提高财务的质量。

相关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以增强外包机构服务质量,随着自贸区的建立,区域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而会计服务示范基地的建立,必将使财务外包系统化、规模化,服务高度规范化,最终形成品牌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服务。

企业财务管理实施财务外包既有必要的市场基础,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企业实施财务发展是必然趋势,也有着广阔的空间前景。

篇(10)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5-000-01

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主要是利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以及管理理念,科学管理工程造价,从而促进工程建设成本的降低,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也不断趋向于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方向。但是工程造价在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过程中,其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了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不利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1]。因此必须要对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进行综合分析,确保其集技术、经济、管理和建筑于一体,有效加入信息化机制,促进信息化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实现建筑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一、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发展的问题分析

在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信息系统缺乏基础;二是信息管理标准不统一;三是信息资源处理手段落后;四是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低。

(一)信息系统缺乏基础

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其涉及到工程建筑中的成本管理以及业务管理。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并不断完善信息系统基础,如数据库、通信网络以及信息设备。但是就目前而言,在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其信息系统基础较为薄弱,管理部门没有对工程造价管理加以重视,并且在信息系统方面投入的资金较少,导致信息化管理程度低。

(二)信息管理标准不统一

虽然工程造价管理逐渐趋于信息化,但是由于造价管理过程中涉及的方面较多,无法形成统一的信息管理标准。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造价管理部门之间无法有效的协调和沟通,难以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工程造价管理信息混乱,无法发挥出管理协作的优势。

(三)信息资源处理手段落后

目前,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过程中,信息资源在采集和处理等方面还较为落后,其仍然采用传统落后的手段和方式,导致信息收集时间过长、信息量小、采样点少。这样往往无法真实反映出工程造价的相关信息以及实际动态,降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导致造价管理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影响建筑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四)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低

在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由于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在造价管理中,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偏低,无法满足造价管理的需求[2]。就现阶段而言,大部分建筑企业没有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管理人员在相关的基础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等方面存在不足,难以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导致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不高。

二、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趋势分析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信息化管理的程度不高,难以有效管理工程造价,无法提高企业的效益。结合管理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信息技术与工程造价的有机整合;二是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的动态化;三是人才队伍的建设

(一)信息技术与工程造价有效整合

由于工程造价行业的业务需求和规模不断增加,其数据处理量也随之加大,这就要求管理质量和效率要不断提升,并对信息的利用和管理等进行不断加强。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因此要想实现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必须要将信息技术与工程造价进行有机整合,从造价管理特点出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从而确保管理服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的动态化

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的动态化作为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方向,其主要是对相关的造价信息进行全面动态收集和传输,从而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的动态化可从两个方面加以着手:一是对信息价格进行动态采集和处理。在采集价格信息过程中,可以利用相关理论有效建立数学模型,并建立相关的数据处理和统计软件。同时在信息过程中,可以采用网上形式,从而提高信息价格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实时动态反映市场信息,确保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的动态性。二是对工程造价资料进行分析和储存。首先要建立相应地工程价格信息库,在建立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格式转换以及压缩打包等技术处理,将动态价格进行保存,并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预测和分析。其次对典型工程资料库加以建立,收集已建成的工程资料,确保资料能够将建筑业的水平进行有效反映,并以项目类别以及行业为依据,从专业定额、地方定额等方面出发,选择恰当的工程造价实例存入信息库中,确保信息管理标准的统一性。

(三)人才队伍的建设

对于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而言,人力资源的发展对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筑企业管理部门要想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将工程造价管理的作用加以充分发挥,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3]。同时要从信息化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培养出综合型人才,使其既能了解工程造价,又能对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加以了解,从而确保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其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但是在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信息系统缺乏基础、信息管理标准不统一、信息资源处理手段落后以及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低,导致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因此必须要将信息技术与工程造价有效整合,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的动态化,加大人才队伍的建设,从而促进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11)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消费者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单单依靠质量上的保证很难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建筑行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追求社会效益,这就需要掌握更为科学、高效的施工技术,而合理的建筑工程监理在保证技术操作正确性的同时,还能够存进施工技术的提高和进步,不仅如此,更为先进的施工技术也能为建筑工程监理拓宽新的发展途径,因此,通过合理的引导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监理和施工技术的相互促进,从而激发建筑行业的活力,使其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我国建筑工程监理制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尽管近些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且建筑工程监理也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但是由于起步较晚、起步点较低,使得我国建筑工程监理与其他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过在随着进程的不断推进,这一差距在明显的缩小这,我国建筑工程监理制度也有了喜人的发展趋势,就现阶段来看我国建筑工程监理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全面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监理涉及的领域还较为狭窄,主要就是应用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上,很多工程监理单位的管理思想过于陈旧,照搬照抄其他公司的管理经验,没有考虑到具体的实际情况,加之监理与建筑两方单位自身能力有限的影响,使得建筑工程监理过于片面,这些都不利于我国建筑工程监理水平的提高。不过,随着建筑行业整体的飞速进步,各项规章制度也在趋于完善,各地工程日益增多,我国的建筑过程监理也在朝着多元化和全面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2)相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由于建筑行业本身的特性导致现阶段我国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整体水平不高,尽管在长期的工作当中,他们依靠着自己的努力积累了足够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建筑行业的进步单单依靠经验是不行的,我们需要更为科学、高效的技术支持。尤其是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新思想、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没有足够高的综合素质将会很能适应现今建筑行业的发展,因此,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3)施工技术的优化和提高

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不单单是更为优质的建筑,同时还有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想要保证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需要保证建筑单位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而核心竞争力最为重要的就是人才和技术。因此,重视施工技术的优化和提高,才能保证企业不会被行业的发展淘汰,才能进一步缩短和其他发达国家建筑行业的差距。

二、保证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相互促进的有效引导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各地区建筑工程项目也在逐渐的增多,而现代建筑工程也不再是简单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施工,我国建筑工程正逐步向科学化、高新化、智能化、全能型的方向发展, 这对于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更严的标准和管理要求。建筑工程监理单位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出来,监理工作是工程项

目能否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之一。因此,在建筑工程监理工作中,必须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监理,并且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如何引导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的相互促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从工程质量方面来看

如果说科学、高效的技术是影响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那么工程质量就是建筑企业的根本,保证工程质量是所有建筑企业施工的大前提。工程质量不仅是要求,同时也是测量施工和监理单位十分拥有足够能力的重要指标。想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必须加强和促进相关工作的发展和进步。对于工程监理来说通过质量保证而积累下来的经验十分重要,同时为了保证质量也需要施工单位不断改进施工技术,这些都够推动建筑行业的进步。因此,可以通过工程质量的引导,将监理制度和施工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互进步。

(2)从工程进度方面来看

种种数据表明建筑企业的经济利益与建筑项目的工程进步是密不可分,同时社会的发展也要求建筑行业能够又好又快的完成一个个建筑项目。如果不能保证工程进度按照原计划顺利进行,不仅会大幅度增加施工的成本,还会影响到建筑企业的社会形象,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最终会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而想要保证工程进度的顺利就离不开严密、有效的建筑工程监理,于此同时,更为先进的施工技术也是保证或加快工程进步的重要一环。现代施工技术对于建筑工程进度的强化和促进,在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以及建筑工程监理行业未来发展中的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

(3)从建筑工程行业的整体发展方面来看

在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崭新时代,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面临着更多的困难。现代建筑工程行业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只是依靠施工单位和相关管理部门来实现施工技术的提高,显然是不合理的。建筑工程监理单位的出现与兴起,恰好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与需要,监理单位工作中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监理单位以全新、科学、系统的建立理论与措施,有效强化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建筑行业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提升, 行业的整体社会地位也自然会有所发展。监理单位是建筑行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与产物,他的发展与成长,更多的需要依赖于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因此,监理单位的强化施工技术监督与管理,不但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监理单位的长足发展。

三、结束语

想要保证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离不来先进施工技术的支持,因此,我们在积极引进新技术的同时,还要改进和提高原有的技术,才能满足消费者对建筑行业提出的新要求。笔者认为通过有效的引导途径能够保证我国建筑工程监理和施工技术的相互促进,缩短我国与其他先进国家建筑行业管理水平的差距,还能激发建筑行业长期发展的活力。

参考文献:

【1】丘健.浅析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组织的相互促进[J]. 门窗.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