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大全11篇

时间:2023-12-15 10:05:2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篇(1)

中图分类号:G05;F061.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1

一、相关概念

文化即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又是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定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 ,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 , 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别指生活制度、 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内容.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文化的内部结构包括下列几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心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

区域文化主要研究的是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文化的差异,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环境下,包括地势、环境、产品需求、风俗、科研等等各个方面一定存在着不同的区别,它在不同的地方变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功能,有些地方促使区域经济的发展,而有些地方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举例说明,A地区人口众多,没有山,没有水,土地多,人们思想观念薄弱,以种地创收入,根据地方的需求,文化水平低下,思想观念落后,依旧传统思想,制约着地方经济的发展;B地区人口少,有旅游产业,交通发达,人们的文化素质水平很高,人们在追求价值观的时候思想意识达不到觉悟高,地方经济水平逐渐增高。通过两个地区的对比,不难发现,这种结果是由区域差异、环境因素、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意识等众多方面造成的,分析两个地区存在的问题,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A地区首先,根据当地文化与经济相结合,人口和土地多可以招商引资,一方面可以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地方政府,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政策,招商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让企业来这里投资,餐饮、交通、物流等方面,最重要是要求政府开一些辅导班,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提升人们的价值观。B地区,人们思想意识超前,在旅游文化产业可以改进方法,更好的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关联。由于各个因素,如人的素质、居住的环境、需求不同,造就了非常大的文化差异,制约着经济发展。

二、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区域文化是由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过程决定的,区域文化的特点、构架、因素等各个方面决定着区域文化发展状况的高低。地方产业文化的发挥离不开经济的支撑,不管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环境不同,地域差异,表现出文化的特征显然不同,因此地域差异的原因发挥出不同的功效。从而区域文化差异制约着区域经济状况的高低。各地区文化的差异不同,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受文化差异的影响,文化价值观高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强,反而,文化价值观低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薄弱。

三、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文化与经济是有关联的,不是孤立的,他们互相影响着对方。结合地方文化来带动经济的发展,如开封市,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可以带动交通、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从2006年度全市累计旅游接待量为1891万人次,增长到2010年的3469万人次,年均增幅16.3%,年旅游综合收入持续攀升,由2006年的60.5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28.4亿元,年均增幅20.6%。从数据表明,开封市旅游文化产业呈逐渐上升状态,这就说明特色文化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开封市每年会举办很多节日,如大宋年文化旅游节、清明文化节、第32届文化节等精彩活动,吸引了海内外游客到开封观光旅游,开封特色地方文化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氛围,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深刻的,二者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影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同时人们在追求利益的时候对价值观会产生分歧,这就需要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逐渐提高人们对文化思想的改变,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加大文化产业投入力度,这样才能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促进经济的发展。

篇(2)

1文化与区域文化的概念

文化的概念最早是由Tylor提出的,他认为文化是社会全体成员所能够共同接受的信仰、知识、习惯、道德等的复合体。文化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本文所要研究的区域文化主要是指在特定区域经过很长时间所沉淀下来的人们某种性格和特质。所谓的区域文化是指某个特定区域的人群所拥有的具有当地地方特色的价值准则、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民族艺术、道德规范等的总和。它是由地区的特殊地理情况、人类生产水平以及长久的历史积淀所决定的。其中,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就是区域文化观念,它是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的人们普遍只重视技术、资本这样的有形要素,却忽视了对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的分析和运用,这样的结果往往都事与愿违。

2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2.1传统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传统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域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以及数代人的共同选择所最终形成的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影响地域发展的深厚底蕴。它推动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激发出了各种活力,营造出了一个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因此,在我国广大疆土里的不同地域所体现出来的特色地域经济总是藏着不同类型地域文化的深刻印记。如长江三角洲受到了吴越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浙江江苏为两翼的“长三角经济圈”。这是历史形成的地域文化和地域经济完美契合的必然结果。又比如珠江三角洲,形成了以广东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这是岭南文化和该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下的产物。

2.2文化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德鲁克曾说过,今天的真正优势资源不是资本、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这句话其实并不难理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文化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了,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变得密不可分。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于区域综合竞争力和实力来说都是不容小觑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生长点。文化资源对于经济发展影响体现在许多地方。一是作为经济发展之重要基石。自从后,我国政府就提出“文化搭台,经贸唱戏”这样的形象说辞。全国各地都在不断利用自身文化来促进自己的经济发展,民俗文化、自然景观都能够为招商引资、经贸发展带来很大的机遇。如江西的庐山、井冈山,贵州的黄果树瀑布、丝娃娃、肠旺面,重庆的火锅以及广西的桂林山水和刘三姐文化等都成为当地旅游文化发展的自然人文资源。二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文化资源能够给产品带来知名度,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文化的内涵和底蕴也越来越看重。很多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实力,不断打造和升华自己的企业文化,提高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2.3文化创新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动力。而创新是一个社会性和地域性的互动过程,它有着独特的区域文化底蕴。经济文化能够对创新的模式起到促进作用,并以此提升区域经济水平。当代社会,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经离不开创新,它能够将劳动和资本这些物质要素完美地整合在一起。

3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制约

3.1文化的交互性导致各地资源争夺,不利于区域经济的整体化发展

如著名的江苏宜兴和浙江宁波“梁祝文化争夺战”充分显示了文化整合之间的混乱。一些省份为了艺术节的开展,大规模地修建场馆,花费高达几十个亿。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有序发展。

3.2落后经济背后往往是落后的文化

(1)我们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平衡的,东部与西部的差距明显。当然,这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但区域文化的差别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2)经济落后的地区的人总是有一种保守和不思进取的心态,总以为小富则安。究其根源就是他们保守的文化和不开放的思想观念所造成的。(3)儒家文化让人轻视经济的发展,现实生活中的吃喝玩乐的氛围比较浓厚,越是欠发达地区这种现象就越突出,这些是跟当地绿林好汉式侠文化分不开的。

4区域文化特征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联系

区域文化一般具有以下特点:时空上传承和兼容性以及本质上的地域性和同化力还有内容和形式上的可塑性和创造性。正是因为区域文化具有这样的特征,才导致区域文化不仅具备当地的特色,而且还时刻在变化和发展,在不一样的时间和地点表现出不一样的特色。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城市一直以来都对各种文化是非常包容的,它原有的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做了很好的融合。自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文化所展现出来的力量前所未有。这种文化模式给沿海地区带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使得沿海地区能够很好地顺应改革开放的大潮,不断地提高生产力,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中原地区的区域文化形成于小农经济,它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主要表现为重农轻商、重义轻利、中庸和谐、安于现状、推崇道德,进取意识和冒险意识严重不足。儒家文化对于公有制的发展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于市场经济却起着抵制作用。这些落后、保守的思想观念将会制约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人烟稀少,农业和畜牧业经济占据主体地位,因此商业意识相对淡薄。它的区域文化主要分为三种,一是自古就有的农耕和游牧文化;二是中原人所带来的中原文化;三是外来的宗教文化。这三种文化的交织导致西部地区的文化呈现多元性特性并且还带有宗教主义色彩。该地区的人们对于市场经济科学技术有一定的抵触,并且很多人还在苦苦追求宗教。长三角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吴越文化成为了这个区域大家普遍认同的文化。吴越文化具有很强的兼容性进而使得长三角地区的各种文化能够共同发展。长三角地区的文化具有典型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它的开放性结构和强烈的自主创新精神是江浙地区各行业竞争力的源泉。在这样的一个氛围下,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成功的诞生。另外,吴越文化的开放性让各种技术和生产条件能够得到很好的运用和交流,各行业相对公开透明的对外合作,这为企业创新营造了一个很好地条件。虽然竞争很激烈,但是中小企业能够不断地从自身出发不断地进行管理方式、技术、资本等各方面的创新,所以这也使得这些企业能够在迎接挑战的同时,自身也得到发展。

5重塑区域经济文化,实现区域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

5.1充分发挥文化整合的作用,以文化认同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资源整合和共享是各国实现共赢的选择。通过更加广泛的交流和切磋,将资源共有和市场共享落实到实处。通过文化的传播,增加相互之间的文化认同感、管理理念和科技认同感。此外,我们更要利用文化的认同感来降低成本和提高管理的效率,进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当前应该做好以下几点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首先:要打破市场体制的阻碍,做到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构建一个大家都认同的体系和规则;第二,要加强文化的宣传和建设,加深各地区的文化交流,打造一个文化和经济共建和共同发展的平台。比如,中国打造长三角经济圈目的就是整合各种各样的资源,带动长三角甚至是全中国的经济发展。总而言之,我们要加大整合文化资源,以文化认同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5.2以区域文化为基础发展特色经济

在文化整合基础上发展特色经济就要求我们把区域文化灵魂带入经济里面去。利用各区域的相对优势,设计出一个特色区域经济模型。再者,要根据区域文化的特点生产和创造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并以此打造出一个新的产业,建立一个别具一格的经济格局。

5.3文化建设要向产业化迈进

文化作为一项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宝贵战略资源,主要体现在文化产业建设这方面。文化产业是通过文化的宣传和运用,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以及产品的行业总称。文化为这些行业或者企业注入了强大的力量,推动了这些企业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推进,全世界越来越强调经济竞争本质上就是文化竞争,如:美国的好莱坞文化渗透于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国每年都要上映十几部好莱坞的大片,这些大片除了给美国带来票房也就是带来了经济增长以外,美国的文化也随之被带入了各国,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许我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点。这就充分说明了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加强文化的学习和交流,将自己的优秀文化塑造成一个产业走出去。另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要求文化成为一种经济,这对于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华民族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毫无疑问,文化是我们普遍追求的东西,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应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依靠市场经济不断推进先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区域文化和经济的一体化健康发展。

作者:刘甘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庞敦之.论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2006(8).

[2]李明波.长江三角洲地区文化认同的历史与现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篇(3)

随着国际和区际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日趋深入,区域文化力也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立足区域发展实际,研究区域文化的现实状况,进一步培育并弘扬先进文化,是净化社会风气的必然要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长久之计。

一、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一)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区域文化的发展

从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有什么样的经济形态,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类型。畜牧经济阶段滋养了畜牧文化;农业经济时期孕育了农耕文化;工业经济昌盛了工业文化。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文化的发展水平,并深刻影响区域文化的类型与构成、形式和内容。

从上述角度来看,早在六七千年前河湟先民创造的石器时代文化,再加上民和喇家遗址和地处西宁市西郊杨家寨的南凉“虎台遗址”、唃厮啰政权的“青唐城”遗址等古遗址文化,历史上汉、藏、回、土、蒙古、撒拉族等诸多民族的先民,在共同发展河湟地区物质文化生产的基础上,实现了自身的繁衍,形成了现今青海6大世居民族既共融共通、相互交融又别具一格、独具本民族特色的河湟多元多样民族文化。

河湟地区不仅是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五大宗教齐全共存的宗教圣地,而且也是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发祥地和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宗教文化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还有民俗民间文化和人文自然景观文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型城市文化、企业文化等河湟现代文化,无一例外都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文化建筑的实证。河湟地区物质生产方式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河湟文化新类型的孕育和诞生乃至繁荣昌盛。

(二)区域文化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美国著名经济管理学家德鲁克指出:“今天,真正占主导地位的资源以及绝对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21世纪,经济和文化出现一体化趋势,文化力日趋成为区域发展的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每个经济活动的主体都要受到区域文化背景的影响。例如,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有关于商业活动文化背景的阐释,如关于齐国的“其俗宽缓阔达,有先王遗风”,关于邹鲁的“有周公遗风,俗好儒,备好礼,地小人众,俭啬”等。可见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在当时已经比较明显了。另外以宗教文化为核心,以旅游文化为补充的文化资源产业化模式推动着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了青海的知名度,也对青海整个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区域文化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发展对策

(一)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同步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已深深融入当今社会经济运行之中并成为经济发展持久的动力。区域经济要形成特色并健康发展,就必须立足文化和经济的相互关系,在制定实施区域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方案时,把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资本,把文化经济化作为经济发展的手段,使之成为一个发展整体。坚持两者发展并重,以达到文化带经济,经济促文化,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同时,要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必须对传统区域文化进行扬弃,将继承和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优质发展。鉴于此,大力开发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是河湟地区当下必须坚持的发展战略。开发、利用好河湟文化旅游资源,就为河湟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点。所以,河湟区域文化与河湟区域经济的同步发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着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也促进着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这是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的正确选择。

(二)文化产业推动经济迅速增长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文化与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市场的开放性同文化的包容性在本质上是可以融合的,在此基础上引进竞争机制,可以促使文化本身在一定程度上推陈出新,又能在融合过程中实现文化产品量的增加与质的升级。所以,充分利用地区文化资源,发展教育、文艺、体育、民间工艺、旅游、科技、工艺服务等文化产业,能够促进区域经济文化的相互融合和协调发展。

根据青海省的统计,青海旅游业近几年增长十分迅猛,1995—2000年5年内旅游收入从1914万元猛增至10个多亿,年均增长约122.92%。旅游收入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1995年为0.16%,2001年达到4.47%。2008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8亿元,比上年增长0.3%,2009年全省旅游总收入突破60亿元,增长26.6%。再从居民消费支出中文化消费所占比重来看,青海省同全国一样,用于文化方面的消费增长较快。城市住户家庭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支出在消费支出总额中所占比重1995年为7.9%,2000年达到11.8%,2005年为12.9%,2009年为10.1%。农村住户人均用于文化教育娱乐的支出,1995年为33.70元,比重为3.7%;2001年增至79.38元,比重增长至6.52%。2008年为148.9元,比重为5.0%,2009年为173.8元,占消费支出比重为5.4%。因此可以说文化产业是真正的“朝阳产业”。文化的繁荣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因此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最终表现为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全面发展。

(三)文化融通促进区域经济融合发展

我国东、中西部省份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必然导致其文化在形式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例如,中西部省份以农耕文化为主,而东部商业文化比较发达,一定程度上讲,这是中西部省份地理位置的相对封闭和东部省份地理环境的相对开放长期影响的结果。

青海省民族成分复杂,为各民族文化融通提供了先天的条件,伴随着国家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政策,青海各区域各民族的文化开放与交流已呈现出雨后春笋般的势头,其必然增进各民族的了解与团结,维护着社会的和谐稳定。河湟地区农耕文化发达,从一定意义上说,该地区居民保守有余但进取开放意识不足,通过与中东部省份的文化交流,其商业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必然增强。所以,河湟地区的文化只有通过省内省际文化融通政策才能不断丰富其内涵,也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

首先,着力扩大文化对外交流合作。继续办好青洽会、国际清真食品用品展览会、藏毯国际展览会、唐卡艺术和文化遗产博览会等经贸文化活动,提升青海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深化同海外和省外的文化交流和经贸合作。同时加强省外、国外的先进技术、快捷的市场信息和经营机制与青海的文化资源、产业政策优势的密切结合,以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腾飞。

其次,加强扶持引导。河湟地区应在拓宽融资渠道、广泛招揽人才方面下功夫,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大力扶持具有河湟民族特色的歌舞、戏剧、曲艺等,为河湟文化走出河湟,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做好铺垫。另外对有发展潜力的历史文化遗址和重点旅游景区等要争取多方支持,重点发展,实现旅游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结语

目前,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处于密不可分、互相促进的重要机遇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影响力将日益突出和重要。只要结合好区域文化,科学规划区域发展,正确处理不同民族文化类型之间的文化冲突与融合,即可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①马清华. 关于传承和弘扬河湟文化的思考[J].攀登,2011(5)

②段继业. 河湟多元文化的起源、价值与现实[J].青海社会科学,2002(5)

③景晖.青海研究报告,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精品版2005:344—345

篇(4)

在二十一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不断提高和升级,经济成为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影响之一,经济、市场、商业等原来只划分为经济学的词语,也伴随“经济学殖民主义的步子”慢慢的进入其他的学科范围。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知识经济”、“学术经济”、“精神经济”等名词变成了中国学术论坛上的最激烈的问题,同样也是频繁出现于各类的学科研究论文杂志上。

流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让本来属于文化的光环被渐渐隐去,文化的大众化、传播化、商业化特征逐步显现出来,流行文化的大众属性及经济功能受到了人们更多的关注,同时也走下圣坛,融入到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来。而且,在文化产业领域的浪潮中,流行文化同样也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因素。在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银行分别出版了《世界文化:文化,创造性与市场》和《文化可持续发展:行动框架》,这两份资料都对文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既影响作出了极为重要的提醒。还有,在纽约艺术联盟的相关报告《文化资本:纽约经济与社会保健的投资》显示,2000年,纽约艺术与文化非营利组织所创造出来的经济效益是57亿美元。同年,商业盈利的艺术与文化组织(包括百老汇,拍卖会,画廊,影视产业等)的经济效益高达88亿美元。营利与非营利的纽约艺文组织共创造了145亿美元的经济效益。这只是重视流行文化的经济功能的众多条件中的两个事例,我们可以由此看出,现代国际组织对流行文化的经济功能有着极大的关注度。其实。所谓的文化经济,简单来说就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汇融合的社会经济形态,它的特点是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文化与经济成为一体化。这两者其实是一个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

作为流行文化,其本质特征便是商业性,流行文化是经过商业运作而制造出来的商品,是一种伴随商品买卖关系的消费文化。英国学者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也认为,流行文化本身就是商业的文化,它是为大众市场而大批生产的,“他的成长意味着:“任何不能赚钱、不能为大众市场而大批生产的文化,都很少有地位”。比如说,在浙江卫视主办的“中国好声音”就是一次极为成功的商业运作,有人评论说,整个节目从“最初的策划、开展过程到最后的销售终端整个过程,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中国好声音”故意设置了比赛循环的模式,拉长整场比赛时间及进程度,这不但在积累观众的注目度,也是在积累广告的效应。节目播出过程中的“亲情”、“友情”、“眼泪”等环节的设置,也淡化了主办方追求经济效益的目的。而且在比赛的最后关键环节设置的观众短信投票方式,既保持了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关系,又成为了该节目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其实,一系列的流行文化产品,不仅能创造大量的直接经济收入,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够通过形象直观的方式,带动后续相关产业链的发展状态。从某一产业领域来说,文化产品本身所带动的是整个后期所带来的一系列收入,形成了整个相关产业的产业链。而如果如国家的战略角度和对外贸易来说,流行文化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对整个产业链的带动,并且带动了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从流行文化产品的制造商来说,直接获得的经济效益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从中衍生出的其他相关文化产业,如海报、玩具、广告等等,才是形成最大收益的主要部分。例如,在化妆品方面,随着电视剧《冬季恋歌》的播出上映,女主角崔智友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于是,爱屋及乌,大批观众开始接受《冬季恋歌》女主角所用过的化妆品,仅2005年上半年,韩国的化妆品在亚洲的出口数量就超过9394万美元,比以前增加了50%。还有,一部韩国电视剧《大长今》的热播,韩国的膳食和医药产品开始热销。例如,在中国香港地区,冬虫夏草和人参比同期销量涨幅了10%—20%,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出来的资料表明,世界植物药市场年销售额超过160亿美元,我国仅占其中出口额的1亿美元左右,而韩国则达到了80%—90%。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流行文化的发展趋势与中药的销售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

因此,大力发展流行文化,能够带动相关产业链乃至一国产品的整体发展,为国家和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如果广泛利用各种文化资源,生产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还可以缓解环境、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使环境、经济、社会之间和谐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改变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的相互关系,并且随着人与自然的可协调发展,还使现代经济系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持久的变化。因此,大力发展流行文化为主导的文化经济则具有更加强大的可持续性和长久性,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外,随着流行文化的一步步发展,还能潜移默化的增加接受者对某种文化价值观念的认可及接纳,提升一个国家的整体文化形象,加强其他国家对本国家文化的认同感、信任感及亲近感,不断丰富本国文化的精髓之所在,在使流行文化产品在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形成巨大的整合效应和辐射效应,从而对改善一国整体形象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在通过各式各样的流行文化来进行经济效益收入的同时,不能无视流行文化带来的种种弊端,甚至为了获得经济效益而降低自己的欣赏趣味。我们应该在获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发挥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力,积极发展健康的、能够体现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从而才能实现流行文化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文学院刘成学和金银芳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

参考文献:

[1]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参考书目

[2][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年3 月。

[3][美]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3 月,

篇(5)

1 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1.1 文化产业发展产值

“十二五”时期,甘肃省文化产业实现高位持续快速增长,由起步阶段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十二五”时期,甘肃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从1.26%增长到2.3%,资产总量从227.5亿元增长到578.45亿元,法人单位数从3855户增长到1.1万户,法人单位从业人数从8.84万人增长到20.25万人。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实质性签约项目1319个,落地932个,项目落地率为70.66%;签约合同金额达5893.43亿元,到位资金1216.88亿元,资金到位率为21.64%。建立了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9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个省级示范园区、23个省级示范基地。新建数字影院109家,实现县级以上城市数字影院全覆盖。

1.2 甘肃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随着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成功获批,日前,甘肃省出台了《甘肃省“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科学谋划,采取有力措施,厚植发展优势,破解发展难题,切实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努力走出一条彰显甘肃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规划》提出,力争到2020年,文化管理体制充满活力,文化产业体系健全完善,文化市场主体活力显著增强,文化创新能力快速提升,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富有效率,文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基本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全省文化产业年增加值超过500亿元,占当年全省GDP比重达到5%以上,成为甘肃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使甘肃成为全国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基地、西部现代文化创新的新高地。《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着力构建传统优势产业体系、新兴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等三大产业体系;着力打造陇东南文化历史产业区等三大特色文化产业区;着力加强骨干文化企业、市场体系、人才队伍、文化品牌、开放合作等五大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完成“五个一百”目标,重点建设10~20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 甘肃省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2.1 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世界上,文化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也是现代新兴的朝阳产业,同时文化产业也是现代信息化时代下的新兴产业,是为新经济的发展提供新动力,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经济价值没有完全被开发、实现出来,产业下游化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阻碍,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才能够实现经济的发展。美国研究结果显示:区域经济增长主导产业逐渐发生变化,传统的工业经济的作用逐渐衰减,现在提出文化知识产业的概念,将知识产业实现科学合理化的分支,促使知识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现代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比逐渐提高,在现代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文化产业逐渐由文化知识产业扩展为文化产品,大众文化产品类型日渐丰富,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还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原动力。

2.2 文化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

文化产业作为现代新兴产业,产业的发展改善了传统的产业结构。文化产业主要是文化知识产业,其中包括多种文化产业类型,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包括娱乐性文化产业、工业文化产业以及学术文化产业等多种产业类型,各种类型的产业的经济价值不断被扩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其中工业文化产业主要是指产品的文化价值,工业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有利于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传统区域产业升级。在甘肃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可以看到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具有母企鹅的联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一定程度上,这两种元素的基本界限比较模糊。在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文化逐渐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关键点。

3 促进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

3.1 培养文化产业所需的人才

甘肃文化发展规划中,已经明确表示要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塑造本土的骨干文化产业,甘肃在进行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文化人才的培养,坚持“重质不重量”的原则,重视培养高质量、高素养的文化人才。在文化人员的投入上,政府加强与文化企业的联系,了解文化产业的实际需求,制定优惠、可靠的政策,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的附加价值,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3.2 调整文化产业发展的结构

在结构的调整上,文化产业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甘肃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要充分分析当地的产业结构,能够发展有特色的文化产业,例如发展历史文化产业(莫高窟文化),特色城市文化(兰州)、生态文化(河西走廊)等,根据本地的特色,不断扩充地域产业的类型,促进传统的产业结构转型,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3 扩大文化产业的消费市场

扩大文化产业的消费市场,首先要将当地的文化产业的品牌优势发挥出来,发挥品牌的吸引力,吸引更多人进行文化消费,可以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建设特色文化消费市场,并且将文化产业市场集中起来,扩大市场的规模,提高城市人民文化消费的能力,增加文化产值,进一步的促进甘肃经济增长。

4 结语

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文化产业投入人员、资金不断增多,文章产业的总产值不断增多,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企业与政府共同支持,快速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组建文化产业基金,同时还要注重文化人才的培养,提高文化产业人员的质量。政府应该制定一些文化政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输入人才,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还要注意优化文化产业的结构,最大化的发挥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提高文化产业市场集中度,在甘肃省培育文化产业的消费市场,提高地域文化消费力,提高文化产业的产值,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黄倩倩.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464+468.

篇(6)

进入21世纪商品经济社会,审美文化作为人类全部文化活动的一部分,也逐渐融入商品经济的浪潮中。审美活动与经济活动的关系问题是个由来已久的复杂问题。另一方面,审美需要与物质利益的矛盾也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认为文学的精神价值与商业利益的追求是对立甚至不相容的,这基本上可说是经典的文学价值观念。这个问题在中国当代的再度发生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事。到了90年代前期,在文学界和文学批评界发生的关于“抵抗投降”的号召和“人文精神”讨论,所关注的问题仍然涉及文学艺术的审美价值与商业利益追求的矛盾。在艺术领域中,作为人类文化活动整体中的两个方面,这二者之间相互发生联系和影响应当说是很正常的,并且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一、商品经济的市场化

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相对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而以交换为目的的一种经济形式,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在私有制的条件下,产品交换的双方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成为经济利益的对立面。这就决定了双方的交换只能是等式的,即商品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商品经济作为社会经济运动的一种形式,由于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所以,伴随大分工的发展,社会生产的不断提高,商品经济的规模和范围也就逐步扩大,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从原始社会末期到封建社会,自然经济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而商品经济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商品经济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主要的经济形式。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从特定意义上讲,资本主义社会,就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社会。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商品经济仍然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形式,但是,由于公有制的建立,它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计划和市场都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二者均只是经济手段,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可以利用。社会主义条件下,也必须实行市场经济,以达合理配置资源,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目的。

二、审美文化的商品化

认为,事物的本质表现为不同的层次。具体地说,美的本质由表及里、从浅到深,主要表现为三个层次,即美的本质论意义、美的根源论意义和美的中介论意义。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文学艺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人们需要审美,是因为世界上存在着许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取舍,找到适合我们需要的那部分,即美的事物。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指挥发现世界上存在的许多美的东西,丰富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家园,以达到愉悦自己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完善自己。通过一代代人对周遭世界的评判,不断进化,形成了更为完善的对事物的看法,剔出人性中一些丑陋的东西,发扬真、善、美。在当今社会中,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尤其是对人性中存在的友情、亲情、爱情的审美,不断为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中的人们提供心灵的慰藉,满足他们因为物质丰富而带来的心灵空虚。

人们对审美文化的界定也各有不同,如姚文放在《当代审美文化批判》一书中指出,“当代审美文化”是一个特指概念,是指在现代商品社会应运而生的、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的、以现代都市大众为主要对象的文化形态,这是一种带有浓厚商业色彩的、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生产出来的文化。现在习惯把当代审美文化称为“大众文化”,但就其内涵来说,当代审美文化恰恰只是一种“小众文化”,它的生产者、制作者恰恰不是“大众”而只是“小众”,只是在人口数量上所占比例极小的制作人、策划人、广告商和经纪人,而大众只是其推销和牟利的对象。虽然大众在市场上作为买方常常倍受奉承,但在文化上恰恰不具主动性和支配权。只有审美文化发展到了商品化,社会需求才能达到审美的高标准。

三、艺术审美文化与社会商品经济的和谐化

审美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建筑、音乐、舞蹈、服饰、陶艺、饮食、装饰、绘画等等。审美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走在路上,街边的风景就需要我们去审美;坐在餐馆,各式菜肴需要我们去审美……当然这些都是浅层次上的审美现象,我们需要审美,研究审美,更应是从高层次上进行探讨,即着重审人性之美。我们不断叩问自己的心灵,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商品经济的发展无非就是市场的发展带动经济的发展,市场的发展、商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都是带动经济发展的因素。从小的范围上说,商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人们对审美的认识,而人的审美观念随着国家和地区的不同会有所差异,例如:大众高尔夫是大众在欧洲畅销几十年的车型,此车型为两厢在欧洲市场上已经有四代,而进入中国汽车市场后的几年,高尔夫却怎么也精神不起来,就是因为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与西方有所不同,中国的消费者比较热衷于三厢汽车这也是大众普桑畅销中国20余年的原因。同样是大众的经典车型因为审美观念的不同在商品经济的环境下就有着不同的结果,这种一个地区的大多数人的审美观念我认为就是所特定的审美文化。商品经济与审美观念有着必然的联系,审美文化从一定的意义上也影响着商品经济。

在当今时代,艺术所显示出来的最重要的社会功能自然是一种文化功能,这种文化功能不仅是指雕塑、油画、国画、舞蹈、展厅、园林等可以展示地方文化特色的种种形式,它能通过商品经济来反映某一国家某一时间的历史再现,也就是审美文化。

比如通常所理解的大众审美文化主要是同各种大众传媒相联系的,如广播、电视、通俗读物、广告、互联网等等,一般都具有传媒的商业性、技术性、消费性、视觉性等特征,可以称之为传媒审美文化。在艺术领域中主要表现为明显的审美生活化趋向,这种审美生活化是直接受大众传媒引导和制造的,主要渗透和体现在大众的物质消费生活里。而这种审美生活化是在大众的物质生活提高到一定水平后的必然结果,也就是说,只有在大众真正拥有了必需的物质条件和闲暇时间的时候,审美的因素才开始向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渗透。审美文化的出现正是体现了大众日常生活的这种自发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中,审美真正成为生活的衔接、延续和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大众“审美生活化”与历代所追求的“生活审美化”不一样,后者是力图把生活提升到理想的审美境界,前者则是将审美世俗化,将审美拉低到日常生活。只有把二者适当的联系在一起,大众的日常生活才有可能和审美真正交融在一起。

艺术家艺术创新的重点在于给人从感官到心灵的和谐享受。著名的古典艺术家对人类艺术潜能创造性地发掘、发现或运用,几乎达到了令人的叹为观止的完美水平,并且借助这近乎完美的艺术形式表现出人类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贝多芬的交响曲便是人类古典艺术的颠峰。艺术审美文化与社会商品经济的和谐,造就了社会的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反应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水平,也就达到了人类强化艺术的文化社会价值的内涵。

在如今的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环境下,审美文化的地位也更加重要,大多数人对商品的要求不仅限于商品的实用上,对商品的“美”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这种 “大众文化”的艺术品位,是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面向21世纪,我们将会迎来新的追求和谐复合美的现代艺术。

参考文献:

[1]《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审美价值系统》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篇(7)

一、文化生产力的研究综述

文化生产力广泛受到关注始于党的十六届四种全会,第一次提到文化生产力的概念。平心可谓是我国生产力理论的开拓者,贾春峰则最早提出并研究“文化力”,王恒富主编的《文化生产力的崛起》率先将“文化生产力”的理解为“文化与生产力的相互渗透、相互包容的关系”,而著名学者金元浦在《文化产业与文化生产力》中认为文化生产力不仅仅强调文化对物质生产力的渗透,还将其看作为一种产业、一种经济形式而存在。

西方国家对文化产业和生产力的研究早已有之,且主要集中在对文化与经济作用的实例、产业化和文化资本的角度。最早提出“文化生产”的概念的是20世纪上半叶西方者,然而首次提出系统的“知识产业论”者则是美国经济学家马赫鲁普发表的“美国的知识生产和流通”。此外,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在其著作《经济与社会》和《宗教理论与资本主义精神》、美国经济学家布里克曼的《文化经济学》、阿雷恩・鲍尔德温的《文化研究导论》、詹姆斯的《自然的理由》以及发展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和阿马蒂亚・森等都研究发展了“文化经济学”理论。

总的来看,国内外学者对文化生产力研究的较为广泛,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丰富了文化生产力的理论研究,但由于文化生产力的研究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课题的研究尚待完善,关于发展文化生产力的相关问题研究仍不完善,需要我们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继续研究与探索。

二、文化生产力的内涵界定

李怡心(2007)总结了当时学界对文化生产力内涵的不同观点,代表性的观点有:文化生产力是创作和制造文化产品及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文化生产力是生产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文化产品的水平和力量,当代社会以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为依托,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以文化产业的兴起为标志和典型形态;文化生产力指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促进社会经济、政治协调发展的能力;

文化生产力是现代社会的新生产力,相对原始社会的自然生产力、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农业生产力以及资本卞义社会的工业生产力,它是更新的发展的生产力形态。边晔(2009)从把握文化力的概念开始,认为文化生产力的提出是对生产力概念的重新认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一致性。提出文化生产力的内在结构由文化生产力实践主体、文化生产力实践客体、文化生产力实践中介三部分构成,外在形式为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王天玺(2011)认为文化生产力的内涵表现为:一是文化元素主导,二是包蕴人文精神,三是强调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以及不断融合的趋势,四是显示出发展的可持续性。

本文在整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文化生产力的内涵是:以从事文化经济生产或文化经济活动所利用的各种文化经济资源为载体,以哲学、教育、管理、科学技术等文化思想和科技手段为媒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一种能力;具有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可继承性等特征,其产出成果对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等具有溢出效应,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是其衍生品和外在变现形式。

三、文化生产力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本文建立经济增长模型,从理论上透析文化生产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

根据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总量生产函数Y=f(K,L)

根据 Y=K・MPK+L・MPL

可得出

针对这一模型以技术不变为假设前提,从而无法体现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索洛及米德又分别对索洛一斯旺的增长模型进行了修正和补充。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代表技术变化)

可得出

这一模型表明,经济增长率取决于资本和劳动的增长率、资本和劳动各自的相对收入份额以及随时间变化的技术变化。

文化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可用技术进步来表示,表明文化生产力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影响。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

文化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区域文化正愈来愈重要地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区域竞争力形成的重要因素。因而文化生产力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力,主要原因有一下两点:

1、区域文化决定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在具体的时空环境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不同的地域文化存在着密切的内在逻辑联系。区域文化可以整合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诸多因素,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进而影响区域经济主体的观念和行为,形成特定区域固有的经济增长方式,从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2、区域文化影响区域竞争力,成为区域综合实力中的重要促进因子。先进的区域文化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而保守的区域文化则因其拒绝吸收其他地区先进的区域文化,反而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综合实力悬殊立显。科技和教育是文化生产力的核心内容,区域文化先进与否、正确与否,将影响人们对新技术、新手段的态度,对区域内外机遇的识别和把握,对风险的规避和防范,从而影响文化生产力作用发挥的进程快慢和规模大小。

四、上海市文化生产力的优势与劣势

(一)优势

1、优秀的区域文化为文化生产力作用的发挥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上海作为我国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的文化资源名城,拥有极其丰富、类型多元的文化资源,形成了不可估量的宝贵文化资源。例如吴越文化中的开放兼容和经世致用就对上海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巨大影响。上海在古代属于吴越领土,水资源丰富,是江河湖海的汇聚地区,水的开放性和流动性赋予上海人务实外向的精神,这导致上海经济发展兼容并蓄,除了农耕经济外还注重经营工商,社会经济结构宽松,呈现多元化发展之势。

2、科技创新为文化生产力作用的发挥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新时代以来,高新技术在各行各业发挥了无可比拟的作用,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器。

文化生产力要发挥其作用,也需依靠高新技术促其发展。上海作为早期开放的城市,拥有了开放的胸怀,主动吸收世界优秀文化,使得上海的文化繁荣得继续扩大,而且先进和优秀的文化与现代高科技结合,提高了上海文化生产力发挥作用的速度,也扩大了其发挥作用的规模。例如,2010年上海市紧紧把握住举办世界博览会的有利机遇,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在184天的展期里,向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充分展示城市的文明成果、传播先进的城市理念,从而提升了上海市在国际社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因此,推进高科技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提高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领域内的科技含量,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空间和国际竞争力。

3、逐步完善的文化基础设施为文化生产力的作用的发挥提供了物质保障。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积极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上海大剧院、上海书城、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上海科技馆、东方艺术中心、东方绿舟等一批公益性和功能性文化娱乐场所。至2010年末,全市拥有市、区(县)文化馆、群众艺术馆27个,艺术表演团体112个,公共图书馆28个,档案馆50个,博物馆114个。上海市还要将上海交响乐团、上海芭蕾舞团、上海民族乐团、上海歌剧院与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合组,建立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通过不断完善的文化基础设施,逐渐打造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生产力的影响和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

(二)劣势

1、文化管理体制僵化。目前政府对文化产业的管理主要是依照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来统筹管理,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企业的区分度不够,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僵化的文化管理体制使得政府分身乏术,政府既是运动员,又是管理员;既要管理文化机构,又要参与文化生产;既有宏观管理行为,又要进行微观运作行为。

2、投融资渠道不够规范化。由于民间资本较难进入文化生产领域,使得文化企业扩大生产的资金往往大部分从政府财政获得,然而区县财政投入的不力,加上文化投融资体系不规范,促使文化企业难以筹资,制约文化生产的发展。

3、文化市场发育滞后。文化产业普遍缺乏市场竞争意识,文化市场的发育滞后、不完善,包括尚未建立起的资源配置方式、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健全、不以追求经济效益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等。

五、上海发挥文化生产力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的对策

(一)不断创新文化观念是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前提

坚持文化的改革创新,才能不断发展文化生产力,没有文化思想的不断解放和文化观念的不断创新,就不会有文化生产力的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创新文化观念首先要树立起“大文化”观念,正确把握文化和文化生产力的内涵,不能固步自封,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创新文化观念;其次要树立市场观念、树立竞争意识,打破计划经济思维,投身到新的战略发展机遇期,以创新的文化观念迎接新的挑战;最后还要树立开放的文化观念,要充分认识文化生产力具有溢出效应,文化生产不仅仅产生经济效益,还能产生社会效益、政治效应。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关键

针对上海市文化生产力发力存在的劣势,本文认为必须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改革现有的文化体制,由政府办文化转变为管理文化;由单一的政府投资为主转变为多元的社会投资并重;由事业型文化转变为事业型与产业型文化并行。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这种转变不仅增强了本市文化生产力的发展能力,还可以提高上海市文化产业的竞争能力,吸引区域外更多的资本投入到本市文化领域,丰富上海市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促使文化生产力发挥最大的作用力。

(三)培育市场主体是发展文化生产力的着力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文化生产力势必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能动性,培育市场主体,让文化企业进入市场,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逐渐带动全民族文化创造热情和活力,只有文化生产力的主体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才能推动文化的繁荣发展,促使文化生产力发挥最大作用。因此,上海市政府当前发展文化生产力的着力点在于培育、扶植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有代表性的骨干文化企业,才能增强上海市区域文化和文化生产力的竞争实力,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繁荣发展。

(四)按需合理配置资源是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基本途径

资源配置理念和方式对产业的发展具有根本性决定意义。在以前计划经济时代下,资源配置主要是体现主管部门的主观意志,缺少对市场需求的有效反应。现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理念和方式应该有所转变,转向以市场为主。合理的资源配置主要依靠市场调节,市场主体根据市场供求信号及时作出反应;政府退居次要地位,在市场失灵时成为市场调节有利的补充,同时发挥“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才能实现文化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使文化产品的价值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李怡心.近年来文化生产力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7)

[2]刘黎.论文化生产力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J].湖南社会科学,2009,(4)

[3]边晔.文化生产力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9

篇(8)

基金项目:东北电力大学软科学及人文社会科学专项资助计划项目(2013B10012)

作者简介:王爽(1979-),女,蒙古族,辽宁朝阳人,东北师范大学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研究生,东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文化贸易、国际贸易问题研究;霄(1954-),女,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国际经贸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F7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14)04-0056-06收稿日期:2013-01-22

一、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外关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文献较多,但是关于文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文献很少。Bala 等(2005)认为偏好的演变对于两个国家的贸易非常重要,如果贸易的两个国家一个是大国,一个是小国,则大国的偏好能够控制并取代小国的偏好。这就解释了一些小国排斥特定文化产品,特别是来自大国文化产品的自由贸易协定的原因。Rauch 等(2009)通过对一些文化产品消费特征的分析,得出任何一个国家新文化产品的制造者,其制造文化产品的灵感仍主要来源于该国之前的文化制造者。这样的文化产品在短期内会增加社会福利,从长期来看则会减少社会福利或降低社会福利的质量。Hanson (2009)利用改进的引力模型对美国电影贸易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美国电影贸易取决于信息服务和贸易政策。Disdier 等(2010)和 Felbermayra 等(2010)通过分析文化商品的双边贸易和其决定因素,得出国家间的文化相近和需求偏好相似会大量增加双边贸易流量,通过实证检验得出文化相近和需求偏好相似对全球文化贸易起到积极、重大的影响。

国内学者虽然在可利用的数据基础上对中国文化贸易做了开拓性研究,但研究文献十分有限。首先,国内关于文化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贸易的影响因素(陈晓清 等,2008)、文化贸易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朱文静 等,2012)、文化贸易现状、文化贸易对需求相似理论的验证等分析、文化产品结构和文化贸易竞争力研究(朱文静 等,2010)等方面。周经等(2011)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世界范围内的工艺品、视听、设计、音乐、新媒体、出版和视觉艺术共7种文化创意产品的比较优势和产业内贸易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发达国家在世界文化创意产品贸易中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发展中国家潜力巨大。方慧等(2012)利用“钻石模型”对中国文化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中国文化的贸易竞争力较弱,且在此阶段,“动态钻石模型”中的短期要素对竞争力的影响效应大,长期因素效应不明显,固定资产投资额、我国人均GDP、宽带普及率对现阶段中国文化贸易竞争力有显著影响。曲如晓等(2010;2012)从贸易规模、贸易结构等方面总结了中国文化创意产品贸易的现状和特点,认为中国文化创意产品贸易虽然顺差,但存在贸易结构不合理、市场集中度高等问题。蒙英华(2012 a)认为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的对象集中于综合国力较强的发达国家;中国在绝大多数文化产品的贸易上都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其中又以其他视觉艺术与其他印刷品的国际竞争力最强,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品主要体现在古董、录音媒介、珠宝、照相器材、报纸等;外国对华FDI 促进了古董、照相器材、书本等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中国货物出口与古董、照相器材、建筑和设计的国际竞争力有着替代效应,而与手工业品、珠宝、书本、报纸的国际竞争力有着互补效应。方英等(2012)基于文化贸易进出口数据,对中国文化贸易的出口结构、地理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核心文化产品和服务所占比重太小。其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衡量中国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得出了中国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非常弱的结论。蒙英华(2012 b)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文化进口主要集中于综合国力较强的发达国家,绝大多数文化产品进口受到出口国市场容量大小的影响,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受进口国购买力水平影响较为明显;文化生产效率的提高可促进视觉艺术、珠宝、电影和录像、建筑和设计等文化产品的出口,但对中国文化进口的影响并不明显;除古董进口及其他视觉艺术的出口以外,中国绝大多数文化产品的进出口与距离变量呈负相关;自由贸易区可以促进中国绝大多数文化产品的进出口。其次,国内学者对文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第二,文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蔡旺春(2010)主要分析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间接贡献,从非均衡市场条件下产业结构变动的经济增长效应与路径入手,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实证分析,探讨我国文化产业关联程度与波及效应。结果表明,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扩散效应,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李增福等(2011)使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且以同样的方法分析文化产业对三大产业的影响并作比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层、相关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利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文化产业中投资、劳动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发现,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有较大的影响力,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尤为明显,文化产业中的相关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文化产业创新对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重视文化产业中文化制造业的发展,推动文化创新,对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廖敏华(2009)选取我国2002年~2006年的GDP总量和文化贸易总量为研究对象,对2002年~2006年间的文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分析,构建文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文化贸易的增长会大大带动我国GDP增长的结论。我国目前文化贸易量很小,所以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随着文化贸易量的增大,文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也随之加大,因此需要大力发展文化贸易,这是推进我国GDP增长的长久之计。李薇等(2010)通过利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理论,运用1996年~2009年数据,分析了文化贸易和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文化贸易进口、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均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文化贸易出口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

上述学者的研究从数据获得、研究方法等方面都为笔者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但是关于文化贸易内涵界定的差异所导致的文化贸易统计口径不一、数据获得不同影响了大部分学术文献结论的可比性和参考性。本文在以上学者分析的基础上增加了样本容量,提高了检验的精确度和可靠性。据此,本研究首先明确文化贸易的内涵,然后运用准确、可靠的数据对中国文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二、中国文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变化趋势分析(一)中国文化贸易变化趋势分析

1.文化贸易相关概念的界定

笔者对文化贸易的界定:文化贸易是以有形的和无形的文化商品(包括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传递文化内容的进、出口行为。

2.数据来源

根据《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统计框架》中文化产品的HS(2007)代码,查询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数据库。由于使用HS(2007)代码只能查询到2007年~2011年的数据,因此本文使用HS(1992)代码进行文化产品贸易分类数据的查询。使用联合国服务贸易数据库进行文化服务贸易数据的查询,然后加总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贸易数据得到中国文化贸易数据,再利用历年的平均汇率折算,得到以人民币标价的1992年~2011年中国文化贸易数据(见图1)。

图11992年~2011年中国文化贸易进、出口额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数据库、联合国服务贸易数据库历年分类数据自行加总而得。

3.分析结果

由图1可知,中国文化贸易进、出口额的变化表现出两个特点:(1)中国文化贸易进口额、出口额总体呈上升趋势。文化贸易进口额上升趋势缓慢,进口额由1992年的16.8亿元上升到2011年的151.7亿元,20年间增长了8.0倍,年均增长14.5%。文化贸易出口额除2009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明显下滑外,其余年份波动不大,上升趋势明显,出口额由1992年的86.7亿元上升到2011年的2380.6亿元,20年间增长了27.5倍,年均增长22.0%。(2)中国文化贸易出口额始终大于文化贸易进口额,随着时间的推进,文化贸易顺差逐渐增大。1992年中国文化贸易顺差69.9亿元,到2011年顺差上升到2228.9亿元,20年间增长了31.8倍,年均增长23.8%。可以看出,中国文化贸易一直以来都存在大量顺差,且扩大之势愈发明显。

(二)中国经济增长变化趋势分析

本文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评价指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年版得到1992年~201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见图2)。

从图2可知,1992年~201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总体呈上升趋势。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6923.5亿元,到2011年增加到471564.0亿元,20年间增长了17.5倍,年均增长16.5%。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2006年增加到21.5万亿元,2008年突破30万亿元,2010年突破40万亿元,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呈现出稳定、持续、快速的增长态势。

图21992年~201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

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年版。

三、中国文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一)变量选择与预处理

本文选取的变量包括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国文化贸易出口总额(CEX)、中国文化贸易进口总额(CIM),采用的数据是1992年~2011年的中国年度数据。为了剔除价格变动对数据的影响,本文对GDP数据运用GDP平减指数(1992=100)进行处理。为了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对文化贸易出口额、文化贸易进口额数据运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进行处理。为了降低序列中可能存在的自相关性和异方差性,对上述序列取自然对数,分别记作LGDP、LCEX、LCIM。本文试图通过对上述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以判断中国文化贸易出口、文化贸易进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所用的数据处理软件为Eviews6.0。

(二)单位根检验

根据Granger和Newbold的研究,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应首先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只有平稳的时间序列数据才能进行回归分析。若时间序列数据非平稳但均为同阶单整,则应进一步对其进行协整检验,以确定序列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因此,本文利用ADF检验对序列LGDP、LCEX、LCIM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单位根检验结果

变量ADF检验值1%显著性水平临界值5%显著性水平临界值10%显著性水平临界值P值结论LCEX-3.231421-4.532598-3.673616-3.2773640.1080非平稳LCIM-2.429368-4.5322598-3.673616-3.2773640.3546非平稳LGDP-3.441901-4.571559-3.690814-3.2869090.0771非平稳DLCEX-5.101621-4.571559-3.690814-3.2869090.0037平稳DLCIM-4.985339-4.571559-3.690814-3.2869090.0046平稳DLGDP-1.772601-4.571559-3.690814-3.2869090.6752非平稳D(LCEX,2)-8.01024-4.616209-3.710482-3.2977990.0000平稳D(LCIM,2)-5.084806-4.667883-3.733200-3.3103490.0049平稳D(LGDP,2)-4.566537-4.616209-3.710482-3.2977990.0109平稳由表1可知,在5%显著性水平下,序列LGDP、 LCEX、LCIM都非平稳,一阶差分后的LCEX、LCIM均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是平稳的,但是序列LGDP仍非平稳。于是进行二阶差分的单位根检验,得到三个变量序列都是平稳的,所以三个变量序列都是二阶单整时间序列,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三)协整检验

根据协整理论,若变量之间单整阶数相同且具有协整关系,则表明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本文利用Johansen检验来分别检验序列LGDP和LCEX、LGDP和LCIM之间的协整关系。对于滞后阶数的选择,本文根据AIC准则和SC准则确定模型的滞后阶数为2。在选择第四种协整方程的基础上得到Johansen检验结果(见表2)。

表2Johansen检验结果

变量组原假设H0迹统计量检验迹统计量5%临界值最大特征值检验最大特征值统计量5%临界值LGDP

LCEX无协整向量

至多一个协整向量34.72964

11.1506225.87211

12.5179823.57902

11.1506219.38704

12.51798LGDP

LCIM无协整向量

至多一个协整向量37.20814

12.2671425.87211

12.5179824.94100

12.2671419.38704

12.51798

由表2可知,从迹统计量检验来看,在检验无协整向量的假设中,迹统计量大于5%临界值,因此,拒绝LGDP和LCEX、LGDP和LCIM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原假设;在检验至多存在一个协整向量的假设中,迹统计量小于5%的临界值,因此,接受LGDP和LCEX、LGDP和LCIM之间至多存在一个协整向量的原假设,最大特征值检验结果也是如此。据此,可以认为LGDP和LCEX、LGDP和LCIM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

其标准化后的协整关系为

LGDP=0.124+0.046 LCEX(1)

(0.14)

LGDP=0.140-0.040 LCIM(2)

(0.09)

注:小括号内为标准差。

该协整关系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与文化贸易出口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中国经济增长对文化贸易出口的弹性为0.046,即文化贸易出口规模每扩大1%,将导致中国经济增长0.046%;中国经济增长与文化贸易进口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且中国经济增长对文化贸易进口的弹性为-0.040,即文化贸易进口规模每扩大1%,将导致中国经济减少0.040%。

(四)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的脉冲响应

VAR模型是用所有的当期变量对所有变量的若干滞后期进行回归,常用于相关系统的预测和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影响。基于变量选择:LGDP、LCEX及LCIM,我们构建3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为了确定VAR模型的滞后阶数,我们用模型滞后结构确定准则进行筛选,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向量自回归模型滞后期的确定标准

滞后期LogLLRFPEAICSCHQ027.70762NA1.10e-05-2.906778-2.759741-2.892163194.51464102.1754 1.25e-08-9.707605-9.119454-9.6491412111.852020.39688* 5.35e-09*-10.68847*-9.659206*-10.58616*3120.40107.0403968.12e-09-10.63542-9.165040-10.48926注:*表示根据相应准则选择的滞后阶数。

根据表3的结果,5个评价指标认为应该选择的滞后期为2,即建立VAR(2)。模型方程如下:

LYt=1.000.10-0.04

-1.981.12-0.34

-2.621.08-0.23×LYt-1+-0.180.44-0.34

1.801.30-1.01

2.181.34-0.97×LYt-2+2.14

4.50

8.23

其中, LY= LGDP

LCEX

LCIM

1.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是指每个内生变量的变动或冲击对它自己及所有其他内生变量产生的影响作用,可以通过脉冲响应函数(IRF)加以刻画。第i个内生变量的一个冲击不仅直接影响到第i个变量,而且还通过VAR模型的动态结构传递给其他的内生变量,脉冲响应函数试图刻画这些影响的轨迹,显示任意一个变量的扰动是如何通过模型影响所有其他变量,最终又反馈到本身的过程。

在图3和图4中,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间数(单位:年度),纵轴表示经济增长的响应(亿元),实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代表了经济增长对文化贸易出口和文化贸易进口一个标准差冲击的反应,虚线表示正负两倍标准差偏离带,其中每个方程组响应函数的追踪期数为20期。

图3文化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冲击

图4文化贸易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冲击

从图3可以看出,当在本期给文化贸易出口一个正冲击后,经市场传递会给经济增长带来正面的影响,并且此影响具有较长的持续效应,第20期影响达到最大值0.0668。从图4可以看出,当在本期给文化贸易进口一个正冲击后,经市场传递会给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并且此负面影响也具有较长的持续效应,第20期负影响达到最大值0.0165。总体表明文化贸易出口给经济增长带来同向的冲击,且这一冲击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文化贸易进口给经济增长带来反向的冲击,且这一冲击对经济增长具有阻碍作用,但影响幅度较弱;文化贸易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绝对值显著大于文化贸易进口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绝对值。

2.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是通过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进一步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方差分解结果如图5所示:

图5LGDP方差分解

从图5可以看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变化影响最大的是其自身因素的变化,虽然从第1期到第20期影响率逐渐下降,到第20期,影响率下降为57.5%,但其自身因素仍起主要作用。文化贸易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的影响率总体来看呈递增趋势,到第20期,影响率达到最大值40.2%。而文化贸易进口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始终都很小,到第20期,影响率达到最大值也仅为2.4%。总体表明文化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远大于文化贸易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与脉冲响应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

四、中国文化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分析本文分析文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强调的是文化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特殊性,即需要与货物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的拉动作用相比较、特别是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相比较,以此判断文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强还是弱。

(一)与货物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比较

选取的变量包括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国货物贸易出口总额(GEX),GEX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2年版。采用的数据仍然是1992年~2011年中国年度数据,对数据处理的方法与上文相同。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因篇幅有限,检验图、表、结果省略。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LGDP、LGEX变量序列都是二阶单整时间序列,可以进行协整检验。通过Johansen检验表明:LGDP和LGEX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

其标准化后的协整关系为

LGDP=0.036+0.588 LGEX(3)

(0.07)

注:小括号内为标准差。

该协整关系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与货物贸易出口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中国经济增长对货物贸易出口的弹性为0.588,即货物贸易出口规模每扩大1%、将导致中国经济增长0.588%,这远远大于中国经济增长对文化贸易出口的弹性0.046。

(二)与服务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比较

选取的变量包括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SEX),SEX数据来源于联合国服务贸易数据库。采用的数据仍然是1992年~2011年中国年度数据,对数据处理的方法与上文相同。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因篇幅有限,检验图、表、结果省略。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LGDP、LSEX变量序列都是二阶单整时间序列,可以进行协整检验。通过Johansen检验表明:LGDP和LSEX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

其标准化后的协整关系为

LGDP=0.101+0.159 LSEX(4)

(0.10)

注:小括号内为标准差。

该协整关系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与服务贸易出口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中国经济增长对服务贸易出口的弹性为0.159,即服务贸易出口规模每扩大1%,将导致中国经济增长0.159%,这同样大于中国经济增长对文化贸易出口的弹性0.046。

通过与货物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比较,特别是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的比较,得出我国文化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很弱,货物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其拉动作用的12.8倍;服务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其拉动作用的3.46倍。

五、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文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首先对1992年~2011年中国文化贸易出口额和进口额的变化趋势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从变化趋势上看,中国文化贸易出口额、进口额都呈递增趋势,但是中国文化贸易一直都存在大量顺差,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呈持续、快速的增长态势。其次选取了1992年~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方差分解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文化贸易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中国文化贸易进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随着文化贸易出口规模的扩大而增加,其弹性值为0.046,即中国文化贸易出口增长1%,中国经济增长0.046%。经济增长随着文化贸易进口规模的扩大而减少,其弹性为-0.040,即中国文化贸易进口增长1%,中国经济将减少0.040%。文化贸易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绝对值显著大于文化贸易进口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绝对值。方差分解结果表明文化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远大于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通过与货物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比较,特别是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比较,得出我国文化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很弱,货物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是其拉动作用的12.8倍;服务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是其拉动作用的3.46倍。从目前来看,文化贸易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很弱,这主要缘于我国的文化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在出口的文化产品内容上仍过于局限在中国传统特色的文化产品上,缺乏当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品。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代表性文化企业也制约着生产出高质量的文化拳头产品。文化差异和文化认知程度所导致的文化折扣度较高也影响着我国文化产品的出口。

从长期来看,文化贸易出口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在动力,而且文化贸易作为新的国际贸易形态已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战略性意义日益凸显。文化产品具有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轻的特性,文化产品贸易能有效避免我国日益增多的贸易摩擦问题。在我国大力发展高层次服务贸易和积极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我国的文化服务贸易发展也会日益繁荣,从而最终保证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发展对外文化贸易,能优化贸易结构,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文化经济一体化时代已经到来,国际文化市场成为世界各国互相争夺的对象,也是各国政府和企业共同关注的重要战略领域。提高文化贸易的世界地位和国家地位既符合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又顺应低碳经济的时代要求。因此,本文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发展中国文化贸易的对策建议:第一,加快建立文化贸易统一的统计指标体系,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从而指导文化贸易发展的实践。第二,鉴于文化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应该着重鼓励文化贸易出口,积极培育国内文化出口产业,培植一批国际知名文化品牌,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第三,虽然文化贸易进口对经济增长有负作用,但鉴于负作用较小,且我国文化贸易一直存在大量顺差,因此,要保持文化贸易平衡发展,在一段时间内放开文化产品进口市场,积极引进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可以带动国内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又不会对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也要创造条件鼓励文化服务的进口。

参考文献:

蔡旺春.2010.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视角[J].中国经济问题(5):49-55.

陈晓清,詹正茂.2008.国际文化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美国1996-2006年对外文化贸易双边数据样本为例[J].南京社会科学(4):90-94.

方慧,尚雅楠.2012.基于动态钻石模型的中国文化贸易竞争力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 (1): 43-50.

方英,李怀亮,孙丽岩.2012.中国文化贸易结构和贸易竞争力分析[J].商业研究 (1):23-28.

李薇,李兆青.文化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1996年~2009年时序数据的实证分析[J].价格月刊(11):41-44.

李增福,刘万琪.2011.我国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产经评论(5): 5-13.

廖敏华.2009.文化贸易与经济增长分析[D].北京:外交学院.

蒙英华,黄宁.2012a.中国文化贸易的决定因素――基于分类文化产品的面板数据考察[J].财贸研究(3):40-48.

蒙英华.2012b.中国文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特征与影响因素[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1): 61-68.

曲如晓,韩丽丽.2010.中国文化商品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11):19-31.

曲如晓,董程.2012.中国文化创意产品贸易特点及发展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10): 20-26.

周经,刘厚俊.2011.世界文化创意产品的比较优势与产业内贸易研究[J].国际贸易(6):16-21.

朱文静,顾江.2010.我国文化贸易的结构与竞争力之研究[J].国际商务(4):75-83.

朱文静,顾江,朱婷.2012.我国文化出口贸易结构变迁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相互影响[J].经济经纬(6):52-56.

BALA V, VAN LONG N. 2005.International trade and cultural diversity with preference selection[J].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1(1) :143-162.

DISDIER A C, TAI S H T, FONTAGNI L, et al. 2010. Bilateral trade of cultural goods[J]. 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 145(4): 575-595.

FELBERMAYRA G J,TOUBAL F.2010.Cultural proximity and trade[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54(2):279-293.

HANSON G H. 2009.International trade in motion picture services [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RAUCH J E, TRINDADE V.2009.Neckties in the tropics: a mode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cultural diversity[J].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Revue Canadienne Déconomique, 42(3): 809-843.

(编校:薛平)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Cultural

Trade and Economic Growth

WANG Shuang1,2, ZHANG Shuxiao1

(1.School of Economics,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117, 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ortheast Dianli University, Jilin 132012, China)

篇(9)

1、项目介绍

1.1项目概况

项目为贵溪市省级206公路,江西省交通枢纽之一。沿线途径多个主要村镇,全长约38.826公里,路线总体呈北南走向。本项目的建设将起到加强贵溪市南部乡镇与贵溪市联系的作用;项目的建设将极大改善当地公路网水平,通过本项目的建设贵溪市南部乡镇可以通过沪昆高速、上万高速和济广高速与景德镇、鹰潭和上饶等地区的联系。为今后江西省地区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为发扬和传承地域文化做到极大的贡献。

2、设计的理念与景观策略

2.1设计理念

打造叶脉形式的景观道路,结合当地生态资源、风土人情、传统地域符号等串联在全路段,合理规划景观区域,使贵溪市省级206公路更好的造福一方群众。

2.2景观策略

以公路为主线,巧妙运用传统造景中的藏、透、露、诱手法,并划分七大节点、九大景观段落。形成统一具有特色的安全的景观带。

3、地域文化在江西省贵溪市S206公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3.1各节点的地域文化的应用和绿化设计

根据沿线自然人文景观、交通经济发展,建立七大地域性景观节点。

第一节点。考虑在此结合象公园入口广场进行景观节点打造,起到宣传和带动S206公路景观体验的作用。该节点主要以结合象山公园入口广场来提供S206乡村旅游公路宣传和欢迎游人体验乡村旅游和公路起点标志作用。

第二节点。紧邻南山村国家级花卉展示厅。节点景观打造考虑为贵溪市农产业发展宣传旅游打造整体展示科技教育中心提供文化宣传和带动作用。节点从徽派建筑中提炼文化符号,并抽象化、简洁化并运用到现代造型廊架之中。

第三节点。节点公路两侧杨树树形优美,两侧佛手瓜,水果采摘园等农产业景观丰富,公路景观设计考虑保留现有杨树,将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分离,保护现状生态景观的同时让游人更加接近自然。

第四节点。节点用地位于现状公路与新建公路交叉地带。一颗600年古樟树位于用地之中,现有保护形式简单,环境比较杂乱。景观打造需要解决古樟树的保护与旅游休闲作用,建设具有地域文化的特色景点。

第五节点。节点现状用地为两片竹林,外侧有须溪、稻田、村庄、自然环境优美,适宜打造为供游客驻足休息、游玩的景观节点,体验幽幽竹林与临水而憩的景观环境。

第六节点。地理位置优越,现状景观单一,由于公路路线的调整,重新进行景观环境的打造。该节点处于交叉路口并设置有环岛,景观需优先满通的功能性、指示功能。三角岛场地内植草,并利用红砂岩布景,使景观在岛内形成岩石园。营造景观融合的效果。既突出地标性作用,又贴近自然,利用自然表现手法彰显交通功能。

第七节点。现状用地自然环境优美,通过对现状环境的规整组合,结合新建桥梁,打造优美清净的乡野休闲广场景观,体现农家生活趣味。根据现状环境特色,结合景观主题和功能需要设置景观设施。

3.2各路段的地域文化的应用和绿化设计

段落一,位于山区,路域环境较好,山体丰茂,结合沿线自然条件,制定了景观方案。道路沿线布置常绿乔木油松、木芙蓉和紫荆以及常绿灌木海桐球,观花灌木毛杜鹃和色叶灌木金森女贞。植物组团搭配栽植。

段落二,位于山地段及村镇农田段,部分路段有挖方边坡。此段落选用常绿树油松,搭配海桐球、红叶石楠球栽种,毛杜鹃和金森女贞做成地被绿篱。

段落三,榇逭蚺锒危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景观方案以“透景”为基调,植物多运用春景植物杨梅搭配朱砂桂、樱花、紫叶花桃三种花灌小乔木,灌木球类选用常绿的海桐球和小叶女贞球,地被植物采用小花栀子和毛杜鹃。

段落四,位于村镇农田段,部分路段两侧杨树树形优美,景观绿化对其保留。也起到了分隔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作用。设计方案与段落三相同。

段落五,两侧为水田,局部老路右侧分布有零星花卉乔木种植园。景观主要采用“借景”的手法,垂柳作为行道树稀疏栽植,花灌采用黄花、粉花夹竹桃、西府海棠交替栽植,明快的花卉色彩再加上火棘球间歇栽植。地被金森女贞显黄绿色,加之龟甲冬青搭配,和道路两侧的水田遥相呼应。

段落六,呈微丘地貌,局部有水田、旱地。

此段落植物选配打造秋景段,选用色叶乔木水杉。在花灌搭配贴梗海棠和八月桂。球类植物选用红叶石楠球和火棘球进行搭配栽植,地被绿篱采用金森女贞和龟甲冬青交替栽植。植物布置疏密有致,色彩和谐绚烂,将秋季的美体现的淋漓尽致。

段落七,位于道路外侧有须溪、稻田、村庄,路面情况良好,路域环境较好。道路沿线布置落叶乔木水杉,搭配八月桂和夹竹桃两种花灌,地被植物毛杜鹃和色叶灌木龟甲冬青。

段落八,位于山地段及村镇农田段,山体松林丰茂,结合沿线自然条件。此段落在植物选配上,选落叶乔木水杉,在花灌搭配八月桂和夹竹桃。球类植物选用常绿和色叶的山茶、红叶石楠球进行搭配栽植,地被绿篱采用龟甲冬青和金森女贞。

段落九,此路段主要是水田区域,沿线有大量成块连成片状的稻田。段落以“露”为基调,让视域更加开阔,植物搭配上,以黄山栾作为骨干乔木,搭配腊梅和花石榴,球类植物选用山茶和茶梅,地被植物选用红花继木、大花栀子。

4、总结

在贵溪市S206公路景观设计中将地域性文化提炼渗透到项目中的每一处细节,使得公路与地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交流。依照公路景观地域性的设计原则,采用合理的方法,确立公路沿线景观主题,设计了独特的文化景观节点和景观段落绿化设计,以及全路段景观设施的完善与美化。就此希望通过总结实践项目的心得和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对以后的工程项目有所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熊广忠.城市道路美学[M].中国建筑出版社,1990

[2]何跃.吕蓓.公路景观地域性特色设计实例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

[3]熊广忠.论公路美学的研究与应用.中国公路学报.1994年第1期

[4]杨金泉等编.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规汇编[1982-1999].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篇(10)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3-0031-02

一、语言经济与语言文化产业现状

(一)语言经济的含义

当前,语言经济在我国产业体系中尚未被单独列为一种产业的门类,但是在现实中,许多生产创造语言产品、提供语言文化服务的产业发展迅速,如语言翻译服务、语言培训产业、语言信息处理服务等。笔者借鉴了国外语言产业的分类方式与产业界定,充分结合我国语言产业业态现状,以及相关学科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对语言产业核心含义进行了初步界定,把以语言为材料、内容、处理和加工对象,从事语言文化产品生产或提供语言类服务,以满足市场对语言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的产业业态称为语言经济或语言产业。即,语言产业指以语言以及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要素为对象或核心内容,向市场提供各类语言产品或者语言服务,满足不同的语言市场需求的新兴业态[1]。当前海内外发展较为成熟的语言产业经济领域主要有语言文化教育培训、新闻出版及翻译、语言信息处理、语言艺术创作与传播、语言能力测评、语言能力康复、语言广告创意等。

(二)国外语言经济发展状况

以欧盟国家为例,其语言经济涵盖的领域主要有翻译、智能翻译系统开发、电话与会议口译设备研发、语言类培训软件开发、字幕和配音服务等。在美国,目前还没有语言产业的说法,但是在现实中,以语言为核心内容的产品开发与服务发展较为成熟,如语言翻译服务等,而且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2]。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因受历史文化、国家政策、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缘政治的影响,语言的构成和使用也具有不同特点,其各种特点也会相应地反映到语言经济的发展上。如在英语国家发展较为成熟的语言教育培训产I以及欧盟地区的语言翻译服务业等。另外,还有近年来新兴的美国电话口译服务业、德国语言会展服务业等。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因为他们拥有着英语文化资源,使其英语培训的对外输出业成为较为重要的经济业态。在欧盟地区,由于其成员国众多,语言种类繁杂,因为政治经济一体化的需要,国与国之间在政治、法律、文化、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合作都必须解决语言交流问题,因此语言互译服务较为兴盛,其服务产品种类达到390余种。

总之,在欧盟和英语国家,其语言经济的主要业态为会展服务、语言技术服务、语言教育培训、语言翻译服务等,这些行业随着全球文化经济交流的不断深化,呈现出越来越好的发展态势。同时,在欧盟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其民间交流、区域历史文化以及政策导向等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着语言经济的发展。

(三)我国语言经济发展状况

近年来,我国加速融入全球化步伐,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相应地对语言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越来越旺盛。有需求就会有供给。当前我国语言经济的主要业态为语言创意、会展服务、语言康复服务、语言艺术创作、文字信息处理、翻译服务、语言考试培训、新闻出版、语言能力测试等[3]。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从政策层面不断加大对英语学习的支持,这催生了语言教育培训服务行业,并创造出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与之同时语言出版业也发展迅速。随着贸易全球化和对外文化交流的深化,语言翻译服务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各类语言翻译公司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少量信息的传播应用对语言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文字信息处理服务行业应运而生,主要经济业态涵盖了语音服务、网络搜索、电子排版、文字输出、文字信息识别等领域,而且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语言信息处理技术也加快了革新步伐,这必将极大丰富语言经济发展领域,推动语言经济和其他经济业态进行互动发展、融合发展,语言经济的新兴业态将会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

二、语言经济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一)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用于交际的语音信息符号系统。而文化是包括语言、技术、机构、目标、风俗、信仰等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的总称。语言是文化传承传播的重要工具,也是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相互为用、相互促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相互作用中促进着文明的进步。语言具有工具性,但也是独成体系的文化系统,它既是文化的外在体现,又是文化的核心内容。另外,有些珍稀的语言文化资源,如区域性地方文艺、方言、少数民族语言等,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语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发掘与利用,催生了独特的文化产业形态的发展,这在语言经济和文化产业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二)语言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语言经济可理解为包括语言信息处理、语言能力教育培训服务、语言内容产业三个领域的产业形态。语言信息处理指的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设施对语言相关要素进行开发、传播、翻译、复制、存储等服务的产业形态,如输入法的研制与开发、中文字库的开发、在线翻译、语音识别技术开发与设施生产、办公软件开发、文字编辑系统等[4]。语言能力教育培训指的语言能力测评、语言能力提升、语言能力习得等相关服务业态。语言内容产业,指的是对语言内容本身进行市场化、产业化开发的行业业态,如语言艺术创作、语言创意、翻译服务、出版发行等。文化产业指的是文化管理部门或文化产品生产机构针对市场对文化的需求,通过资本动作和专业化的分工,向市场提供满足消费者文化认知、文化审美等各类文化需求的市场业态。

按照文化产业分类的相关政策要求,文化产业主要包含文化产品与文化类相关产品两个类别,与语言经济、文化产业界定分类标准相对照,语言内容类产业中的大多数行业都属于文化产品生产类别,如语言艺术创造、语言创意、语言出版等。其中翻译服务较为特殊,它与文化产业中的门类并不对应,但是,其可为文化产品传播和生产提供技术和能力方面的支持,如自动翻译、同声传译、书籍翻译、字幕翻译等。语言信息处理业态与文化类相关产品类别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但重合度不大。语言信息处理业态主要是设计和生产与语言相关的识别、传播、复制、存储等方面的技术开发与设施生产经营。文化类相关产品类别涵盖的主要业态是广播电视器材、设备等产品生产经营和销售,它和语言信息处理的重合度也不大。若对二者关联进行深入研究,如影视制作出版、文字印刷器械等要使用输入法以及文字处理系统等语言产品。语言能力教育培训业态中的语言能力测评、语言能力康复、语言教育培训等不属于文化产业的范畴,但是从文化市场消费的角度来衡量,语言能力的教育培训与评价,可相应地满足、开发与刺激市场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从而进一步带动文化产业的生产与供给,也是推动文化产业的动力之一。

综上所述,语言经济与文化产业的范畴既有重合,也有前者超出后者的现象,如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语音存储、语言识别等语言技术开发与相应设备的研制生产。语言经济最终的目的是制造和传播语言文化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讲,语言经济也可归纳到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的范畴。如果从产业内容创新的角度看,语言经济又属于内容产业;如果从生产经营的过程来看,语言产业也是以语言信息为载体的智慧运用与知识创新的过程,因此语言经济也可称橹腔鄄业形态。从其创意价值和创新性的角度来看,语言经济又属于文化创意类产业。从不同的角度,语言经济的归属各有不同,这使语言经济与文化产业之间呈现出多元交叉的状态[5]。

如果从目前文化产业外延的角度来看,文化产业的重要领域都可与语言产生不同程度的关联性,这体现了语言文化是文化产业的核心载体,语言文字作为文化创意的载体和符号,是文化产业得以发展的基础性内容。同时,语言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如韩剧、好莱坞商业大片、日本动漫等产品,之所以能够占据全球文化市场的主流地位,根本原因在于其语言文化的强势地位以及各国发达的语言经济。另外,语言经济的根本支撑点在于语言文化的教育传播。语言经济的发展和语言产业第链条的延伸,离不开语言教育产业,纵观国内外教育活动,他们都以语言教育培训为先导。因此,语言与语言经济是教育与教育产业发展的基础,同时语言教育产业也属于语言经济的核心内容。

(三)语言产业与语言经济的关系

学术界认为,语言产业是语言经济理论和语言经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语言经济理论研究的对象与出发点,体现了必要的学术研究应用价值。如果从归属的范畴来看,语言产业的范围要比语言经济相对较小,语言产业是语言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内容,因为语言经济活动包含着产业化内容,同志也辐射到了经济现象、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另外的领域。但毋庸置疑的是,语言产业和语言经济都同语言经济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经济学作为学科基础,是用宏观原理和工具来测量语言经济、语言产业的具体性问题,将语言和相关要素当作变量开展系统性研究,如语言产业的GDP贡献率、语言文化的创新发展对经济结构的影响程度等。

三、结语

语言产业的构成部分有的作为文化产业的支撑,有的含于文化产业的范畴之内,有的是拓展文化市场消费的途径。总而言之,语言产业的发展对文化产业有着重要作用。在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大力提升语言能力,促进文化传播和文化市场消费,同时通过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推进文化产品的升级,努力使语言经济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支点、新动力。

参考文献:

[1] 李现乐.语言服务的显性价值与隐性价值――兼及语言经济贡献度研究的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2016,(3):114-123.

[2] 张晶.语言经济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5,(21):423.

篇(11)

[摘要] 目的 分析医院文化环境及个人特征与职工对医院文化认知和态度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属于非实验性研究中的相关性研究,借助文献与相关研究,自制问卷,以我市四家医院职工为调查对象开展调查。共发出问卷 615 份,回收有效问卷 513 份,有效回收率为 83.4%。应用 spss 19.0 软件进行频数分析。结果 在医院文化的调查中,眼病医院职工对本院文化的评价最高,56.9%的职工选择认可医院文化,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口腔医院选择经常如此的比例分别是 20.6%、41.5%、39.6%;调查医院是否提供学习进修机会时,26~35 岁选择“非常少”的比例最多(42.3%),中层干部选择“非常多”的最多,比例为 1.7%,而院领导为 0,普通职工选择“非常少”的为 40.8%;副高级职称员工很关心医院文化建设,7.5%的初级职工“不关心”,3.8%的没有职称员工“不关心”。结论 医院环境以及职工由于岗位、职务、年龄等个人情况不同,造成对医院文化的认知和态度有差异,在推广医院文化时,根据职工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推广,从职工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入手,培养共同价值观,增强相互之间的沟通共融。让职工充分理解并接受医院文化,才能有效地推动医院文化的发展。

[

关键词 ] 医院文化;医院环境;职工个人特征;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8(a)-0075-02

1医院文化概述

医院文化被定义为:处于一定经济社会背景下的医院,在长期医疗服务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育起来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价值观和医院精神,以及以此为核心而生成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理想信念、医院传统等,并在此基础上生成的医院服务意识、服务理念、经营战略等,是医院职工在加工服务产品的过程中所创造的观念形态文化、物质形态文化和制度形态文化构成的复合体[1]。医院文化的内涵被引申为两个层面:从广义上看,医院文化是医院职工在工作过程中集体创造出的劳动成果,包括精神成果以及物质成果。从狭义上看,医院文化是医院职工在医疗实践与工作社交活动中形成,并共同遵守的道德要求、价值观、行为规范等有组织标识性的理念[2-3]。无论从哪个层面上看,医院文化的建设都应该围绕医院职工开展,也就是说医院文化的核心应该是“以人为本”,只有深刻理解了这一点,才能借医院文化建设推动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医院在推行文化管理的过程中,仅仅重视文化建设本身,忽略了职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引起职工对医院文化的不理解乃至抵触,造成医院管理混乱。因此,了解职工对医院文化的认知和态度是非常必要的,它既可以呈现医院运行中受到职工欢迎的政策与管理方式,又可以暴露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及时地补救。

2医院文化环境及个人特征与职工对医院文化认知和态度的相关性调查

2.1研究对象

在2011年4~6月在开封市选取四家不同经济类型、不同等级、不同类别的医院作为样本源分别对四家医院的院领导、中层管理人员以及普通职工进行调查。共发出问卷 615 份,回收问卷 521 份,其中有效问卷 513 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3.4%。

2.2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自制量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情况,第二部分为对本院医院文化现状的态度。

2.3统计分析

资料统计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对问卷资料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使用χ2检验。

3结果

3.1个人情况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 513 人,其中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 238 人,占总人数的 46.4%;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 176 人,占总人数的 34.3%;开封市口腔医院 48 人,占总人数的 9.4%;开封市眼病医院 51 人,占总人数的 9.9%。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布,年龄在 25 岁以下的有 91 人,占 17.7%;年龄在 26~35 岁之间的有 175 人,占 34.1%;年龄在 36~45 岁之间的有 134 人,占 26.1%;45 岁以上的有113 人,占 22.0%。高级职称的人数是 35,占总人数的 6.8%;高级职称的人数是 68,占总人数的 13.8%;中级职称有 170 人,占总人数的 33.1%;级职称有 187人,占总人数的 36.5%;有 53 人没有职称,占总人数的 10.3%。

3.2医院文化认知情况相关性分析

在医院满意度方面,选择“非常满意的”人数所占比例最高的是眼病医院,是15.7%,比较满意”比例最高的是口腔医院,是69.3%,比例最低的是第一人民医院,是18.1%;选择“不关心”比例最高的第二人民医院,是9.7%,比例最低的是第一人民医院,是2.5%;选择“不满意”比例最高的是第一人民医院,是64.7%,比例最低的是口腔医院,是4.2%;选择“非常不满意”比例最高的是第一人民医院,是13.4%,其他三家医院均为 0。岗位上说,医生岗位的职工在“比较满意”和“非常不满意”两个选项的所占比例都是最高(55.8%,7.8%),护理岗位的职工最为漠视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8.7%),医技岗位的职工选择“不满意”的达到半数(51.8%),行管岗位和后勤岗位的选择相对接近,在“非常满意”的选项上所占的比例远远高于前三个岗位(8.7%,8.0%)。见表1、表2。

在提供学习进修机会方面,从岗位上看,医生护士选择“非常多”的比例为 2.3%和 1.9%,其它岗位均为 0,后勤岗位超过半数以上的职工选择“根本没有”或“非常少”(76%),医技岗位选择“尚可”的比例最高(43.4%),多投入在医生、护理、行政岗位,医技和后勤岗位的职工学习机会较少;从职务上看,中层干部选择“非常多”的最多,比例为1.7%,而院领导为 0,普通职工选择“非常少”的为 40.8%;从年龄上看,25 岁及以下职工选择“非常多”为 0,26~35 岁选择“非常少”的比例最多(42.3%),36~45 岁选择“尚可”的比例最多(40.3%),45 岁以上职工的选择较多集中在“非常少”、“尚可”,分别占比例为 36.3%,37.2%。年龄在 25 岁及以下和26~35 岁之间的职工认为自己获得培训和进修机会最少。见表3。

4讨论

根据本研究的调查结果,眼病医院的医院文化建设得到了本院职工的认同,而第一人民医院的职工对于本院文化建设抵触情绪较大,作为公立综合型的第二人民医院以及专科口腔医院都没有进入模型,可见医院文化建设与医院的等级以及类别没有直接影响,由于眼病医院属于股份制医院,管理方式与公立医院有差别,因此医院文化建设相对灵活,职工也更容易接受;护士岗位的职工认为自己医院的文化具有特色,而医疗岗位和医技岗位的职工则认为本院文化和别家医院大同小异,同时技术岗位的职工对医院文化的态度比行管后勤岗位职工态度更为统一[4-5]。

医院职工对本院医院文化内容的认知和态度存在差异的影响因素有:①医院:医院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导致医院在运作方面的灵活型不同,医院文化建设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得到职工的认可,眼科等专科已于俺职工对文化建设的认知和态度区别比较大,而综合性医院的区别不显著。②年龄、工龄与职务。③职称:职称越高的职工,越看到医院制度在及时调整,职务上随着管理层次的降低,评价则是递减的。拥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职工多数作为有职务的领导,参与到医院的各种管理中,能及时了解医院的变化,而多数拥有中级及以下职称的普通职工则由于接受医院信息渠道相对间接,因而不能明确感受到医院制度的变化,很难及时参与医院文化建设中,制度也难以得到落实。④岗位[6-7]:职工由于岗位、职务、年龄等个人情况不同,造成对医院文化的认知和态度有差异,因此,在推广医院文化时,在充分分析本院所处社会环境的基础上,根据职工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推广,从职工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入手,培养共同价值观,增强相互之间的沟通共融。让职工充分理解并接受医院文化,才能有效地推动医院文化的发展。

[

参考文献]

[1] 高源,张静,黄蕾,等.提升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医院文化体系构建[J].中国医院管理,2013(5):77-78.

[2] 江芳萍,程社火,张国福,等. 8 家公立医院不同年龄层次医务人员对医院文化建设认知的调查[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1,5(5):74.

[3] 安健, 尹爱田, 桑新刚, 等. 利于绩效改善的医院文化特征理论研究[J].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3 (6): 52-54.

[4] ZENG D, ZHANG Z. 塑造核心价值观, 推动医院大发展[J].国际医院管理杂志,2014,2(2):17.

[5] 张颖,周晶,杜丽霞.医院文化建设与职工满意度关系探讨[J].医院管理论坛, 2014,31(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