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地理的自然现象大全11篇

时间:2023-12-14 11:46:2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地理的自然现象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地理的自然现象

篇(1)

小学不学地理

一般情况下,初一开始学习地理。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易经》。古代的地理学主要探索关于地球形状、大小有关的测量方法,或对已知的地区和国家进行描述。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在课堂教学中,直接的传授知识并不是教师采取的唯一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上,启发学生思维也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和目标。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运用一些具有启发性的语言,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能够在思考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例如,在讲到“大陆漂移学说”时,教师就可以在上课的一开始就提出问题:为什么在冰天雪地的南极大陆会发现煤层呢?为什么在非洲靠近赤道的地区会发现古代冰川呢?这样,在上课的一开始,就通过这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思考,使得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这样,最后所取得的教学效果自然会非常理想。

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下开展学习活动,学习者无论是反应能力还是理解能力等都会获得显著的提升,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如何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对于教学效果往往具有直接的影响。在众多的语言艺术中,幽默的语言可以说是教学语言中一种非常具有魅力的语言艺术形式,在课堂上适当地穿一些有趣的笑话、幽默的典故、奇闻轶事等,可以让整个课堂气氛变得异常轻松幽默,而这样的课堂往往也最受学生欢迎。例如,在讲到地球仪的时候,为了说明黄赤交角的存在,我就在上课的时候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小笑话:某天,校长走进了初一的某个班级进行日常学校检查工作,刚好该班在上地理课,讲桌上摆着一个地球仪,校长走上讲台指着地球仪问班级中的一个学生道:“这个地球仪为什么是歪的呢?”这时候,只见这个学生战战兢兢地站起来答到:“报告校长,不是我弄歪的!”听到这个笑话以后,全部学生哄然大笑起来。这样,整个课堂气氛立刻变得活跃异常。这时候,教师再继续追问道:“那么,你们知道地球仪为什么是歪的吗?”从而顺利地引入教学内容。就这样,通过一个笑话,充分地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会利用谐音的技巧

在地理学科中,有很多枯燥复杂,难以记忆的地理专业名词和知识点,这些内容不但使得地理课堂显得枯燥乏味,同时,这些知识的记忆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如果我们学会利用谐音来记忆这些知识,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记忆一些知识点,同时也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例如,我在讲到欧洲的“爱琴海”时,就在上课的时候特意强调了一下:“请同学们注意啊,此‘爱琴海’非彼‘爱情海’,这里的‘琴’是弹钢琴的‘琴’,可不是爱情的‘情’啊!”听到我这么一说,学生都笑了,这样,以后再遇到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学生就不再容易犯错了;又如,在讲到我国在世界上排名居首位的有色金属矿产时,我们就可以按照谐音把拗口的矿产名称记忆成“吾弟吸毒(钨、锑、稀土),心太烦(锌、钛、钒)”。类似这种可以运用谐音的地理知识有很多,只要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恰当运用,不但可以让严肃的课堂变得更加轻松有趣,同时也可以大大提升学习记忆的效率,可谓是一箭双雕。

篇(3)

学好地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神奇自然现象存在的原因,因此在中职地理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众所周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占主体地位,中职地理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心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很多时候,学生喜欢一个老师,就会喜欢这个老师教的课程。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够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们主动提问题的次数就会增多,由此可见,为学生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一般情况下,学生在青少年阶段有着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中职地理教师要抓住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为他们灌输相关的地理知识。

例如,当学生们学习中职地理“地球的运动”时,学生们对宇宙中的奥秘和世界上的自然奇观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但是学生们又不能说出昼夜交替、极昼极夜等现象出现的原因。此时,中职地理教师应该利用手势、图片模型等多种方法给学生们进行各种演示,并讲解其中的原理。学生们带着好奇心上课,自然会有浓厚的兴趣听课。

三、设置趣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中职地理教师能在课堂上适时地设置一些趣味性的问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进行一些课外拓展课,让学生们了解“国际日期变更线”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在双胞胎中,为什么妹妹的生日会比姐姐的大呢?”学生们听到问题之后,会在课堂上展开激烈讨论,但是热闹过后却得不到一个合理的答案。此时,中职地理教师应该告诉学生们这对双胞胎姐妹出生在日界线的两侧,她们出生的时候,母亲正好在一艘由西向东航行的轮船上,姐姐出生在日界线的西边,而妹妹出生在日界线的东边。讲完原因后,教师就可以巧妙引出地理知识中“日界线西要加一天,日界线东要减一天”的知识点,相信学生们能够深刻地将这一知识点牢牢记在心中,将来学生们出国旅游时,也就有了日期变更的心理准备。

四、利用科学现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地理学是前人在探索、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形成的一门科学。这门科学中有很多自然现象,在这些自然现象中又蕴藏着很多地理原理。中职地理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科学现象,并利用这些现象给学生们讲解地理原理。

例如,在授课时,地理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提出问题:“阴天时的天空是乳白的;晴朗时的天空是蔚蓝的;日落时的天空是绯红的,这是为什么呢?”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应该对问题进行讲解,告诉学生们天空的颜色是由大气对太阳光芒的吸收情况决定的,然后引出太阳的红光和橙光是不容易被散射的,让学生知道这就是社会上将红、橙色光作为停车信号的道理。这样,学生就会认识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进而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地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果学生能够抓住地理学科的特点,它就不会成为难学的科目。兴趣是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的内部动力,教师一定要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地理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篇(4)

一、注意使用严谨的语言

地理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在地理科学中,包含着大量的专业地理术语。在课堂教学中,这些专业术语的介绍是地理学习的主要内容。专业化的地理语言与其他一切专业语言一样,都十分讲求语言的严谨性。很多时候,一字之差都可能造成“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情况。因此,在地理课堂上,注意语言的严谨性是教师需要遵循的首当其冲的原则。例如,在说到“降水”的时候不能随便用“降雨”来替代,因为“降雨”只是“降水”其中的表现形式而已,如果用“降雨”来替代“降水”就缩小了降水的外延,从而影响表达的准确性;又如,在讲到“气温”的时候,不能笼统地用“温度”来加以替代,否则就无法科学地表达出“大气的温度”的涵义。总之,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语言的准确严谨性是所有语言艺术运用的基础,只要建立在严谨科学基础上的教学语言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实现教学活动的科学有效性。

二、适当运用启发性的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直接的传授知识并不是教师采取的唯一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上,启发学生思维也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和目标。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运用一些具有启发性的语言,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能够在思考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例如,在讲到“大陆漂移学说”时,教师就可以在上课的一开始就提出问题:为什么在冰天雪地的南极大陆会发现煤层呢?为什么在非洲靠近赤道的地区会发现古代冰川呢?这样,在上课的一开始,就通过这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思考,使得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这样,最后所取得的教学效果自然会非常理想。

三、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下开展学习活动,学习者无论是反应能力还是理解能力等都会获得显著的提升,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如何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对于教学效果往往具有直接的影响。在众多的语言艺术中,幽默的语言可以说是教学语言中一种非常具有魅力的语言艺术形式,在课堂上适当地穿一些有趣的笑话、幽默的典故、奇闻轶事等,可以让整个课堂气氛变得异常轻松幽默,而这样的课堂往往也最受学生欢迎。例如,在讲到地球仪的时候,为了说明黄赤交角的存在,我就在上课的时候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小笑话:某天,校长走进了初一的某个班级进行日常学校检查工作,刚好该班在上地理课,讲桌上摆着一个地球仪,校长走上讲台指着地球仪问班级中的一个学生道:“这个地球仪为什么是歪的呢?”这时候,只见这个学生战战兢兢地站起来答到:“报告校长,不是我弄歪的!”听到这个笑话以后,全部学生哄然大笑起来。这样,整个课堂气氛立刻变得活跃异常。这时候,教师再继续追问道:“那么,你们知道地球仪为什么是歪的吗?”从而顺利地引入教学内容。就这样,通过一个笑话,充分地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学会利用谐音的技巧

在地理学科中,有很多枯燥复杂,难以记忆的地理专业名词和知识点,这些内容不但使得地理课堂显得枯燥乏味,同时,这些知识的记忆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如果我们学会利用谐音来记忆这些知识,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记忆一些知识点,同时也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例如,我在讲到欧洲的“爱琴海”时,就在上课的时候特意强调了一下:“请同学们注意啊,此‘爱琴海’非彼‘爱情海’,这里的‘琴’是弹钢琴的‘琴’,可不是爱情的‘情’啊!”听到我这么一说,学生都笑了,这样,以后再遇到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学生就不再容易犯错了;又如,在讲到我国在世界上排名居首位的有色金属矿产时,我们就可以按照谐音把拗口的矿产名称记忆成“吾弟吸毒(钨、锑、稀土),心太烦(锌、钛、钒)”。类似这种可以运用谐音的地理知识有很多,只要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恰当运用,不但可以让严肃的课堂变得更加轻松有趣,同时也可以大大提升学习记忆的效率,可谓是一箭双雕。

五、巧妙引用诗词歌赋

我国被称为诗歌的国度,从古至今,诞生了很多优美的诗词名篇,而在众多的诗词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的诗词的内容描绘的是大好河山、自然景观和一些自然现象,诗人在赞叹大自然,赞叹各种自然现象的同时,也给我们传达了很多的地理科学知识,因此,在很多的诗歌中,都包含大量可以为我们教学活动所用的地理教学资源在其中。与平铺直叙的地理知识不同,在诗人的笔触下,这些存在于大自然的风光、一些自然现象变得美不胜收,颇具艺术气息。如果我们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的时候,能够恰当地运用这些诗词歌赋,可以有效提升地理课堂的艺术性,进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影响气候的因素时,我们就可以引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说明地形对于气候的影响,在讲到我国的地形特点时,就可以引用诗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归西”来说明我国西高东低的总体地形特征,在讲到地球的自转时,就可以引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等。通过一些诗词的引用,不但可以为一些自然现象赋予文学的美感,同时也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

古语道:“一言可以定国,一言可以丧邦。”说的就是语言的强大力量。在教学活动中,语言是教师的第一教具,是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自身具有着自己独特的学科特征和语言魅力。作为教师,要想上好地理课,就一定要掌握精妙的语言艺术,通过语言的艺术来彰显地理学科的特征和魅力,这样,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通过巧妙的语言艺术的运用,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生动有趣的地理课堂,这样,可以有效实现整个课堂教学的艺术化、高效化,为地理学科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助推力。

参考文献:

篇(5)

地理学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这一特征使得学生在学习时,要将地理事物和现象置于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加以认识,分析区域内部的结构、功能及其普遍存在的空间关系,区分主导因素,进而把握区域特征;要通过与其他区域进行比较,弄清区域差异,以突出区域特征。这样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注重空间关系分析、区域综合分析、比较的思维。在空间定位的基础上进行空间关系、空间结构分析也是地理学习过程中常用的认知策略之一。

地理学的综合性强,十分重视在区域内把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综合在一起研究,力求有效地反映它们的地理位置、空间类型、变化和发展规律。“地理环境是一个有机与无机,人文与自然,过程与关系互相联系的统一整体。这一特点决定了人地关系研究必须从整体中观察事物的特性,从各种事象的互相关联中把握整体属性”。这一特征使得学生在学习时逐渐学会从地理要素之间、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关系入手,进行综合分析,从总体特性上进行探究,说明地理事物的空间格局及其空间上的成因联系。这种形式的学习会使学生形成注重整体的思维。

预测是现代地理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它研究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各种文化景观的创建,地表自然现象的变化和人文现象的扩散,区域联系与分异等,最重要的是预测它们的未来发展、变化的规律。因此,地理学习对象还要涉及“地理过程”。由于一些地理现象或发生在地球内部(如地质过程),或空间范围广大(如水循环、人口迁移),或经历的时间尺度长(如地壳运动、岩石风化),在学习这类内容时,往往要依靠类比、想象去推测演变过程,这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与形象思维。

二、地理学习有助于学生图解能力的发展

地理学习要经常利用图片、图表、表格、图解和地图等,我们在地理教学和学习中要经常进行文图之间的转换,数据与图表之间的转换,图图之间的转换等学习活动。在这些学习活动中,我们常常用简单的符号、关键性语言,或者用形象化、象征化的图示形式,将丰富的地理知识信息加以分类、提炼、归并、总结,以揭示地理事物的本质属性,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这样的地理学习活动使学生的地理图解能力得到锻炼,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地理学习,在遇到和图像有关的其他学科知识时也是大有裨益的。

三、地理学习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个体的兴趣、情感、道德、意志、气质等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地理学习活动除对自信心、责任心、意志力等品质的培养有重要影响外,对学生兴趣、情感、道德意识的发展也有着更为独到的价值,可以发挥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

一般认为,地理学习活动在培养以下的情感、态度方面有重要价值。

第一,在情感培养上,使学生热爱自己的国家,并认识到自己所负有的责任;对周围环境和地球上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关心。

第二,在全球观念的培养上,可使学生了解地球,认识世界,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知道国际文化对本国的意义;让学生从小形成“地球村”、“我是世界公民”的观念,培养学生关心人类,关心世界,学会与人协调共处;培养学生跨文化的适应能力,包括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

第三,在国际理解教育上,使学生认识到既要认同世界的普遍文化,又要继承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学生在学习地理时会涉及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这有助于他们认识各民族间是怎样唇齿相依的,这将激发他们思考自己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自己的价值、权利和对他人及环境的职责。

第四,在科学态度的培养上,强调把学生兴趣、好奇心与负责的态度相结合,能认识到各种科学方法的用途和局限,愿意接受不确定事物,敢于质疑,具有怀疑精神和证伪精神,不迷信权威,善于与他人合作,具有尊重自然、关心环境的态度,等等。

篇(6)

3、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

篇(7)

太阳辐射能分布因纬度而不同,气候主要受纬度因素制约,水文、植物、土壤等的分布也都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它们的分布一般都呈带状分布.所以气候、水文、植物和土壤等,称为地带性因素。地带性规律就是受地带性因素影响而表现出来的,其中气候是地带性因素中的主导因素。

非地带性因素:

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中,有些因素如海陆分布、地形、岩石等,它们的分布与太阳辐射能没有联系或没有直接联系,而是受内力因素、主要受地质构造控制,其分布不成带状。所以海陆分布、地形和岩石等,称为非地带性因素。地形是非地带性因素中的主导因素,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两者是有联系的。例如,地形隆起对地带性因素有一定干扰作用,海南岛自然地理景观的地域分异主要是由于水分的地域差异而引起的,而水分的地域差别就是由于非地带性因素:地形隆起影响。岩石属于非地带性因素,但岩石风化过程以及形成的松散风化壳的分布,又受到地带性因素影响。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受带性和非地带因素影响,自然环境特征是由这两组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

篇(8)

1.自然风光美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地理课的内容丰富多彩,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奇丽美景到处可见,如幽深的亚马逊河原始森林,莽莽的非洲热带草原,浩瀚的撒哈拉大沙漠,被誉为“大自然宫殿”的阿尔卑斯山,被称为“贝多芬交响曲”的维多利亚大瀑布,还有那奇特的南斯拉夫喀斯特,幽深曲折的挪威峡湾,喜马拉雅山的冰川,许多高山峡谷,涌泉飞瀑,各种巧夺天工的景色,美妙绝伦的自然风光,这些大自然的精美画卷,怎能不激起学生赞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呢?

祖国山河多姿多彩。数不尽的名山大川,奔腾不息的长江黄河,幽深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瓜果遍地的吐鲁番,柔美秀丽的江南水乡,美丽无比的西双版纳;桂林山水的秀丽,青藏高原的壮美,黄山风光的险峻,内蒙古高原的奔放,云贵高原的优美。面对这些美妙的景色和壮丽的山河,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为祖国拥有这么多的美丽风光而燃起了自豪之情,激起了对祖国、对家乡的无比热爱情之情。

2.奇妙的自然现象美能唤醒学习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地理学有着壮丽神秘的宇宙美,天体运动的规律美,日食、月食的现象美,极昼极夜的神奇美,喀斯特地貌的仙境美,这些奇妙的自然现象都带着美的色彩,因为很多学生没有亲眼所见,这些神秘而又美妙的东西吸引着学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如在讲天体知识时,借助多媒体播放有关天体的运动,呈现在学生眼前的是:茫茫宇宙中,无数的天体有序地运动着,配合得默契而和谐,让学生在众多的天体中寻找我们生存的地球,并观察它的运动特点。学生陶醉在这美丽神奇的宇宙中,有强烈的求知欲,探索宇宙的奥秘,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再如用多媒体播放美丽的桂林山水,奇妙的地下溶洞时,学生无不陶醉在这仙境般的地方,石钟乳、石笋、石柱的形成让他们赞叹不已,学习兴趣盎然。

3.地理艺术美和诗歌美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陶冶高尚情操。

历史上留下的许多著名建筑各具风姿:我国的万里长城,拉萨布达拉宫、北京故宫、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敦煌千佛洞、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四川乐山大佛等,玲珑剔透的苏州园林,都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美和劳动美。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缅甸仰光的大金塔,泰国曼谷的佛塔,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美国的白宫,历经沧桑的罗马古城堡,被称为“水城”的威尼斯,都体现了这些建筑的艺术美和创造美,这些地理艺术美能让学生在接受地理知识的同时,提高审美素养,受到美的熏陶,陶冶情操。

学习地理知识时,还有许多诗歌也把人带入了美的意境,如描写泰山的雄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描写庐山瀑布的气势磅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桂林山水的秀美“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描写长江急流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写山地气候的变化“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描写月相的变化“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些优美的诗句,把学生带入了诗情画意的境地,受到了美的熏陶。

篇(9)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人们的一举一动及其衣食住行的空间活动,无不涉及到地理科学。高中地理学科在“培养善于生活的公民”上是有所作为的,它能帮助学生了解各种自然现象的成因和规律,理解不同生活方式的地理背景,正确鉴赏各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增强“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从而学会与创造健康向上的生活。

为了能更好的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如何将日常生活中的生活体验引用到课堂教学中来,不但需要教师平时注意观察,注意这方面的积累,更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的用在教学中。

一、平时注意素材的积累

高中地理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我们生活的环境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教学素材,只不过有些比较细微,如果我们不仔细观察,就很难发现。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能有生动真实的案例,平时的积累是少不了的。例如讲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时,地球运动这部分知识理解的难度比较大,空间想象的要求较高,单纯依照课本的思路去讲解,学生往往很难理解。特别是太阳高度一年四季的变化,涉及南北半球和冬季夏季,难度较大。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太阳高度在一年中的变化特点,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地理原理。

除了引导学生积极的观察现实中的各种现象,老师作为引导者,更应该细心的观察各种现象,学生的观察能力毕竟有限,即使观察到了某种地理现象,但是很难和地理原理相联系起来,错过了某些地理现象的积累。除了一些自然现象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生活环境的变化。这样,既大大丰富了课堂,使课堂变得鲜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是老师一味的讲,学生听,将生活体验所引起的共鸣和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融入课堂中,老师和学生一起运用地理原理来分析、解释。

二、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新的教学理念倡导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这符合教育教学活动的规律,教育的本质在于使学生认识各种自然现象、探索自然和社会规律,掌握学习知识的技能,其主体为学生。老师扮演的是领路人的角色,任务在于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思考,所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就成为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规律的东西往往是抽象的、枯燥的,只有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地理现象和课堂上的地理原理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使课堂鲜活起来。课堂既要在之前做充分的准备,又需要灵活应变,适时的引入生活体验以辅助教学活动。例如在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这一节时,讲到山谷风这一部分时,因昨天晚上刚下过一场大雨,可因势向学生提问“我们兰州是白天雨多还是晚上雨多?”,因为学生对兰州比较熟悉,可根据兰州的地形及热力环流的原理很快讲出兰州晚上多谷风,盆地中部晚间因气流上升而致雨的原理,贴近生活实际,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如在讲雪线时,让学生死记雪线的分布规律,不但容易混淆,且难以灵活应用,在考试中试题稍作变化,便就出错。可布置任务让学生在大雪之后观察南北两山的雪,哪边先融化,在观察过程中学生出于好奇,必然思考其原因,可能老师没讲到这部分知识,学生已经明白其中道理,部分学生即使不太明白,再在课堂上讲述原理,理解起来也非常容易。再辅以相关试题,学生就不难掌握了。

三、生活体验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1.所选案例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

课本知识是前人、专家从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的抽象概念、原理、观点等,已经很难再看到当时科学家探索的方法和途径了,只是现成的结论呈现在学生面前,离学生太远。而我们当今的教学因考试等因素主要看中学生的成绩,略去了其中最耐人寻味的知识形成过程,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个过程重现,和学生一起去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让课程回归生活,就是要利用学生的生活背景和生活体验,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让学生依托自己的活动体验来领悟和感知文本知识,以促进其知识的内化和建构。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师立足于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到学生的生活背景中去寻找原型。因为只有选择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材料创设情境,学生才能获得真实的切身感受,从而使他们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去开辟一条进入文本世界的通道。

篇(10)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9-0092-01

地理思维,即地理事物、现象之间和人、地之间有规律的联系及关系在人脑中概括的反映。它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和广阔性的特点。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培养初中生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还有助于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大有裨益。现就现阶段本课题研究方面的收获和体会作如下整理。

一 运用直观教具演示,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新课程标准要求地理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与现代社会以及科技的发展保持密切联系。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地理新课程标准的研究,在地理课程的设置上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要能够突出现实性。如在教授世界地理“地球的运动——地球公转”这一内容时,无论是新课还是复习课,对学生来说都是难点。要弄懂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四季的更替,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空间思维能力,对于突破这个难点历来是地理教师感到吃力和为难的。在引导学生复习这一节时,教师拿一支手电筒、一个地球仪作教具。把教室空间模拟成太阳系,将手电筒的光线当成太阳光线,让地球仪绕手电筒(即太阳)“公转”一周。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日期以及地球上的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状况。增加了趣味性,增强了空间感,提高了课堂效率,直观地反映出由于地球公转才形成了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及四季的更替现象,而且在经过演示后,学生会提出很多具有创造性的问题,如地球在公转中,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是垂直的吗?地球上昼夜长短情况怎样?正午太阳高度怎样变化?有无四季更替?……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在熏陶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 利用课本中的图表引导分析,进行变式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中地理教学是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并且具有社会学科以及自然学科的性质。它阐述了地理环境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智慧圈等共同构成的,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有机组合而形成的复杂系统。要使学生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最简单而形有效的方法就是看图。图是地理课的核心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图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如依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地形,在教材中只有五种地形的图示,缺少盆地图示,教师可引导学生总结图示特点:即等高线的海拔高度是由外向内降低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试着画盆地的地形图,即培养了学生动手画图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 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将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融入教学设计

地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现象的基础学科,它所有的问题和知识都来源于生活,特别是对一些地域性强、涉及人们生存以及发展的资源、人口、环境、城市和经济发展等基本问题,都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予以足够的重视,将其融入到教案编写中,并最终在课堂教学中一一呈现。正是由于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这一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并运用地理知识来解释生活中所发现的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这样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篇(11)

人类是自然的产物,是地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特别明显,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不仰仗自然的恩赐,地理环境对于人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狩猎民族、游牧民族、农业民族的分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西方国家曾一度流行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反映了人们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一种认识。

在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接触自然的范围和深度迅速扩大,从而开拓了人们的眼界,许多人去探索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另一面,即人类活动对自然产生了什么影响,中国学者在研究自然灾害的过程中,发现了自然现象背后的人类活动。这些发现非常重要,它告诫人们必须善待自然,才能避免某些自然灾害的发生。

一、黄河水患与水土保持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然而黄河水患却为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关于黄河水患的原因,以前一直认为是自然作用的结果,是暴雨所引起的。20世纪60年代,有的学者在研究黄河水患时发现,先秦时期水患比较少,西汉时期水患特别严重,从新莽到隋代的500多年中水患明显减少,出现了长期安流的局面。到了唐代水患又加重了。

黄河水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什么会有此不同?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后,发现与黄河中游地区不同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关。

黄河中游是暴雨特别集中、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的地区,黄河中的泥沙和洪水主要来源于黄河中游地区。在先秦时期,黄河中游是戎狄少数民族居住区,这些戎狄属于射猎、畜牧民族,不懂得农业耕种。由于这种原因,植被没有遭到破坏,仍然保持其初始状态。良好的森林植被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从而减少了人河的泥沙和洪水。

到了秦汉时期,统治者将这里的少数民族驱逐出去,出于戍边的政治考虑,大量向黄河中游地区移民,建立郡县,开荒垦种,使原先的森林植被遭到空前破坏,结果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河中泥沙、洪水增多,造成下游河床增高,洪水泛滥成灾。西汉时期,黄河水患特别严重,即是由此引起的。

到了新莽以后,中原经历了三国分立和南北朝,汉族政权衰微,匈奴、乌桓等许多少数民族纷纷乘机南下,占领了黄河中游地区。秦汉时期的郡县废弃,所开垦的耕地全部荒芜,成为少数民族的牧场。这样。使原先被破坏了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和发展,水土流失大为减少。于是黄河出现了安流的局面。

黄河泛滥是一种自然现象,黄河水患的有无、轻重与水土流失密切相关,黄河中游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关系到水土流失的直接原因。换句话说,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了黄河水患。

二、黄土高原是否生长过森林

黄土高原分布在秦岭以北、明长城以南、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森林稀少,侵蚀强烈,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地资源条件差,人口密集,是经济文化发展滞后地区。从国土整治考虑,这里亟需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然而,古代黄土高原上是否生长过森林?这成为决策的一个重要问题。许多地学家认为,黄土高原从未生长过森林,植树造林是行不通的。

地学家的言论是有所依据的,一是黄土高原森林及其稀少,到处都是光秃秃的裸地,二是在黄土地层中没有发现树木的孢粉,孢粉是研究古代植物种类最可信的依据。

史学家根据文献记载,指出先秦时期黄土高原是生长有森林的,在《诗经》中可以找到有森林的诗句,在这些诗句中有棫林、桃林、平林、中林等等。在陇山以西、渭河上游,盛行以木瓦代替泥土瓦的“板屋”,也反映出木材易取、森林很多的历史事实。

我国的古代文明,以黄土高原出现最早,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黄土高原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适于人类生活。黄土高原是周人、秦人的发祥地,周人、秦人都属于农业民族,他们在开垦耕地、营造宫室和墓葬的过程中,大量地砍伐森林,使树木几乎被砍伐殆尽,其结果是引起了水土流失,造成地表支流破碎、沟壑纵横的景观,难于整治。

至于孢粉稀少则另有原因。水土流失使地层中的孢粉大量流失到大海中,此外,黄土中的微生物和碳酸钙,会使化石孢粉的含量减少,甚至全部丧失。由于上述原因,在黄土高原上不能以有无乔木的孢粉来判断古代有无森林树木。

既然黄土高原古代有过森林的存在。即证明了这里适于森林的成长,可以植树造林,用以防止水土流失。黄土高原也同其他地区一样,植树造林成为保持水土的基本途径,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三、沙漠化二重性的提出

沙漠化与沙漠是两个密切相关的科学术语。沙漠系指大面积流沙堆积而言,沙漠的特点是松散,具有流动性,在先秦的典籍中被称为流沙。沙漠化又称荒漠化或沙质荒漠化,是指过去没有沙漠的地方出现了类似沙漠的景观而言的。沙漠化的过程有两种,一是沙漠在风力作用下不断扩张,将下风区的耕地、草场掩埋,二是地表上层被破坏,引起地下伏沙出

露,四面扩散,形成沙漠景观。

沙漠化出现很早,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西亚的巴尔米拉、彼特拉。中国的楼兰、精绝(今称尼亚)、居延,还有印度、巴基斯坦的某些地区,古代的绿洲早已深陷沙漠之中,成为沙漠的一部分。然而关于沙漠化的研究却起步甚晚。直到20世纪40年代末才有人转向沙漠化的研究。

由于沙漠化主要出现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因此,许多科学家认为沙漠化纯属自然现象,是气候干燥的必然结果,是人类无法避免的,所以不要在防治沙漠化方面投掷金钱。按此悲观的论点,在沙漠化灾难面前人类无所作为,只能坐以待毙。

中国学者对沙漠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干旱的气候、多沙的环境,只是沙漠化的必备条件和物质基础,真正导致沙漠化的却是人类的活动。汉代的精绝在农业耕种中破坏了水资源,导致整个绿洲的沙漠化;楼兰是由于塔里木河改道而衰落;汉代的居延则是由于耕种破坏了地表土层而引起沙漠化。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塔里木河下游为了垦种大面积砍伐胡杨林,结果引起严重的沙漠化,新开垦的耕地耕种不久即被流沙掩埋。

大量的事实表明,沙漠化既是自然现象,又是社会现象,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的结果,这是沙漠化的二重性。正确认识沙漠化的二重性,是科学制定防治沙漠化对策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沙漠化二重性论断的提出,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赞同和肯定。《光明日报》评论说,这项研究“对正确认识沙漠化的发生原因,克服经济工作上的短期行为,纠正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利用,保护环境,有着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四、关于森林影响降雨的研究

森林有多方面的生态功能,除了“绿色水库”的蓄水功能外,森林还有影响降雨的功能,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海洋水蒸汽的输入是陆地降雨的基本原因。受距海洋距离的远近以及地形阻碍的影响,陆地降雨量是不均匀的。气象学家绘制的等雨线图,清楚地表明了降雨的不均匀性,并据降雨量的多少将陆地划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就同一地区而言。降雨也呈现不均匀性。民谚将这种现象称作:隔山不下雨,隔河不下雨,隔路不下雨。这边是大雨倾盆,那边却雨滴稀少,甚至是晴天。这种现象原因何在?经过研究发现与地表森林植被的多少有关。1990年巴林右旗春季大旱,40多天不降雨,草场枯萎,牲畜倒毙。于是当地政府实施人工降雨,以干冰为增雨剂。可是干冰施放到天空中以后,却没有引起降雨,而在周围的旗(县)却出现了降雨。这使当地人士困惑不解,后经专业人士研究,发现巴林右旗地表森林植被稀少,不具备降雨条件。相邻旗(县)森林植被比较好,故而出现了降雨。

森林植被增加以后会增加降雨量,有许多事实为证。敖汉旗沙漠化严重,为了防沙治沙,自20世纪50年代起即大造人工林。在人工林覆盖大增以后,人们惊奇地发现降雨量随之而增加了,年均降雨量由373毫米增加到487.7毫米。类似的情形在陕北黄龙山林场、青海都兰县、新疆塔里木绿洲也存在。这些地方纬度不同,气候带不同,海拔高度不同。然而都存在森林多即降雨多的现象,说明不是个别孤立的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深入研究发现,森林多即降雨多是有原因的。从海洋输入的水蒸汽呈雾状,雾滴半径只有10微米,很容易为上升的气流顶托,难以克服空气的阻力下降。雨滴的半径多为1000微米,比雾滴大得多,一个半径为1毫米的雨滴,相当于100万个半径为10微米的雾滴。

雾滴聚合为雨滴,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需要反复的空气对流作用。空气对流活动的强弱,与地表粗糙度和森林状况有关。受地表反射率的影响,地表粗糙度越高,森林越稠密,空气对流作用就越强,容易出现降雨。如果地表粗糙度低,森林稀少,空气对流就会受到抑制,破坏了降雨的条件。此外,森林所提供的生物冰核,常常成为雾滴的附着物,以生物冰核为中心形成雨滴,它比雾滴自行聚合为雨滴更容易一些。因此,森林的破坏是造成降雨量变少的重要原因。

在全新世初期(距今7000—5000年),地球表面森林繁茂,雨水特别丰沛。在进入全新世中期,特别是距今3000年以后,由于人类大肆砍伐森林,大面积的森林消失了,从而引起降雨量减少,这时的降雨量只有全新世初期的1/3,被称作全球的干旱化。此后,破坏森林更加严重,森林面积变得更少,因此,全球干旱化日趋严重,一直持续到今日。人类砍伐森林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森林减少会出现降雨减少和干旱化等等一系列生态危机。这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长期以来被人们忽视了,只是到了今天才引起人们的关注。它再次证明,在一些自然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人类的活动。环境史研究应该站在纵观人类与自然的角度,去探索自然现象背后的人类活动。

参考文献

[1]谭其骧.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J].学术月刊,1962,(2).

[2]史念海等.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3]景爱.中国北方沙漠化的原因与对策[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4]景爱.森林植被影响陆地成云降雨的实例及原因[A].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研究[C].北京:海洋出版社,2001.

[5]景爱.森林植被影响成云降雨研究[J].中国林业,2003,(7-9).

Exploration of Man’s Action at the Back of Natural Phenomen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