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少儿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大全11篇

时间:2023-12-13 15:04:5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少儿体能训练的重要性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少儿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篇(1)

众所周知,游泳乃是仅次于田径的金牌大户。所谓得田径,游泳者得天下。并且它也能够直接的反应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强弱与世界的地位。因此,我市也十分重视游泳运动的发展,挖掘优秀后备人才,在这方面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通过近年少儿游泳比赛的现状,以及对我市对部分教练员进行交谈和问卷调查中发现,我市游泳运动现状不尽人意,参加专项训练的人数和训练的质量都有滑坡,后备人才贫乏。为了我市游泳事业的发展和优秀后备人才的不断涌现,我们应当分析形势,寻求对策。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我市少年游泳运动员100名。

2.研究方法:①文献资料法:查阅了相关资料。②问卷调查法:对我市市队少年游泳运动员共发放问卷100份(包括家长填写内容),收回92份,回收率92%,对我市教练员发放问卷10份,收回10份,回收率100%。③访问调查法:与我市队2名游泳教练员就影响我市少年儿童成材的问题进行探讨。④数理统计法:对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

二、影响我市少年儿童成材主要原因

1.少儿实施长期超负荷训练。游泳运动是最大限度挖掘人体潜能的运动,不进行超负荷训练是达不到这一目标的。但这种训练应突出针对性训练,要根据不同训练阶段,不同训练任务加以掌握。有研究表明,在少儿游泳训练的基础阶段,技术训练比重应大于体能训练,随着年龄增长,体能训练逐步接近或大于技术训练,而优秀运动员的成绩主要取决于体能水平。有些基层教练员往往忽视了这一重要原理,他们不顾少儿身心特点,为了早出成绩,对他们长期实施力所不及的超负荷专项化训练,使少儿的心理、生理方面受到巨大刺激和损失,导致一大批少儿选手过早的夭折。

2.少儿运动员施加高强度训练。提高强度虽然是提高游泳运动成绩的重要手段,但高负荷强度对运动员神经、循环系统及肌肉骨骼系统都有很高的要求。尤其对少儿选手进行高强度训练会对其心脏主要系统的功能造成很大损失。这是因为少儿选手的运动器官和生理机能还未发育完全,心肌纤维较细,弹力纤维分布较少,心脏收缩力弱而心率快收缩压低,植物性神经系统对心脏调节能力尚未完善,如果在此时期,过早地对少儿选手实施高强度大负荷训练,就会使心脏受到巨大的负荷刺激,引起心肌强烈收缩,影响心脏窖的扩张,限制心室窖增大,使心肌肥厚。其训练的结果是得不偿失的,不但不能为今后打下良好的基础,反而为少儿选手的继续提高设下了不可逾越的障碍,这就是对少儿选手施加高强度训练的重大的弊端。

3.选材不尽科学、合理。“选材成功就意味着训练成功一半”。这充分表明选材在运动训练中的重要性。目前世界游泳强国都非常重视选材,他们采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将具有天赋的儿童少年选入队伍进行科学训练,使训练成才率普遍提高。我国游泳运动选材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许多基层教练还没有掌握科学选材方法,仍适用传统的凭借着经验选材;有些教练只注意儿少的现阶段运动成绩和游泳技术;在选材方面党政军存在着片面性,没有重视我国游泳方面的弱项,从全局看,存在着“短好长差”的状况;至于在选材与输送运动员方面的一些不正之风更是屡见不鲜,这些都制约着我国游泳运动发展。

对于基层教练来讲,掌握选材的科学理论知识和科学的选材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诸如科学预测,生理、生化、形成指标、遗传因素等常规性选材内容和指标是必须了解的,在此基础上结合游泳专项选材特点,在与科研人员密切配合下,就可将那些具有游泳天赋的运动员选入队伍。

三、结论

1.少儿游泳训练成败关键在于基层教练员的业务素质,提高在职教练员的专业理论水平至关重要。制定教练员岗位培训制度,建立全面考评标准,定期进行考评,加强科学管理,在基层教练员队伍中形成重视文化理论、尊重科学的动力机制,使少儿游泳训练能够向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进步。

2.对于选材的问题,教练员应当追求科学,而不应走经验主义,不断的拓宽、学习文化知识,建立科学选材、科学评定运动身体素质、科学评定运动技术及科学评估专项成绩等综合运动水平。经常与其它教练员进行探讨,学习,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

3.在专项运动训练中,特别是少儿时期,应当着重于其技术技能的培养与改进,运动量上可以适当减少,多增加一些水中的游泳与接力比赛等活动,能培养其兴趣。与此同时,在进行专项体能训练方面可以采用运动员比较喜欢的运动项目,避免乏味的单一训练,使他们能够在开心之余,又达到了体能训练的目的。

4.如果想让父母转变这种观念,体校的这种制度还需改进,比如说:可以把文化列为主要,训练只是辅助,每天只在下午安排2小时的兴趣训练班,帮助其更好的完成学业。在教师质量方面,可以聘用些比较有经验的教师来业余体育授课,以保证教学的质量。当然这些都必须有体育主管部门的配合与帮助。教学质量上去了,又不会耽搁学生的学业,家长又何乐而不为呢!

篇(2)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5-000-03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篮球运动的普及,很多学校都将篮球纳入了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绝大多数的学校都具备了篮球教学和训练的基础设施。而且,随着当前CBA篮球联赛、NBA篮球联赛以及篮球世锦赛等国内外篮球赛事的兴起,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情也大大升温,篮球运动已逐步成为中学生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这种状况为学校篮球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而同时也对体育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篮球教学和训练的质量成为了诸多体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课题,因此,本文就对初中篮球训练的基本问题做出了简要的探索和分析。

一、 因材施教,训练要有针对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快速生长发育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身体的灵活性以及协调性能都比较好,但是身体各器官、各系统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并未发育成熟。因此,体育任课教师在对初中学生进行篮球训练时,一定要针对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以及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由简到繁、由低到高,逐步提升训练水平。篮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较强的团体运动项目,所以,一般来说,在针对初中学生进行篮球训练时,任课教师应首先注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其次,在训练的初级阶段任课教师就要开始关注学生篮球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战术以及身体素质的训练,并根据中学的特点,尽可能的采取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讲解和示范则应尽力采取生动、形象、直观的方法,多鼓励、多表扬,充分调动学生篮球学习和训练的热情,让学生自觉自愿的参与到训练中去,从而有效的提升训练效率。

另外,通过了解和研究发现,初中女生的篮球教学和训练现状较男生而言更不理想。很多女生对篮球运动的热爱程度不够,参加篮球学习和训练的兴趣不高,很多女生在参加了篮球学习训练之后,对篮球的很多基本知识和规则仍然一知半解。除此之外,女生的心理素质和吃苦拼搏的精神也相对较低,女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比较强,因此,要想提升篮球训练的质量,任课教师应根据初中女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区别对待,有针对性的加强吃苦精神、拼搏精神以及心理素质水平的培养,根据初中女生的特点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

二、 注重篮球基本技术的训练,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基本战术尤其是防守技术的训练

初中篮球队中的很多队员都是从其他运动队中选的身体素质相对较好的学生或者是个头较高的学生,而他们的球性却通常较差,很多队员在这之前对篮球运动的接触和了解并不多,专业的篮球知识也比较薄弱。因此,在初中篮球训练的过程中,体育任课教师一定要从基础入手,首先让学生了解篮球的基本知识和规则,并在此基础上了解篮球运动重点和区别于其它运动的特点,以此加深学生对篮球项目的了解,从而在学生心中建立起对篮球运动的一个基本的概念和印象。具体到训练的具体内容,则应以基本的技术训练为主,应重点加强运球、传球等关键技术的训练,让学生在了解了相关知识的同时,熟练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为其以后的训练和比赛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除此之外,在以篮球的基本技术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同时,体育任课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训练进度和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安排基本战术的教学和训练。在开展基本战术的教学和训练时,则应把防守技术的训练作为重点内容之一。防守技术是篮球运动员为了阻扰对方队员的进攻,并进行夺球反攻而采取的一系列动作的总称。初中学生的篮球基础比较薄弱、篮球运动水平比较低,在篮球训练和篮球比赛的过程中,常常因过度重视进攻而忽略了防守的作用和重要性。因此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任课教师一定要针对这个问题,重点讲解和强调防守的重要性,并着重加强防守技术的训练。在进行防守训练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应从无球队员的防守教起,重点强调防守位置的选择及移动,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防守概念。另外,在针对初中学生进行防守训练时,可以首先在消极对抗的情况下进行练习,当学生训练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再在积极对抗的情况下进行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任课教师不但要重点关注学生防守步法的训练,还要针对学生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及时的进行讲解和纠正,随时对学生所学的篮球知识进行强化,从而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亲身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的技战术知识,提升训练的质量和效率。

三、 体能训练应作为整个训练过程中贯穿始终的重要内容

篮球运动是一项运动强度非常大的对抗性体育项目,篮球运动员必须要有足够的体能才能完成日常训练任务,也只有拥有足够好的体能做基础,才能满足篮球比赛的要求,才有可能在比赛中掌握主动权,取得理想的成绩。因此,在初中篮球运动的训练过程中,体育任课教师一定要注重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将体能训练始终作为训练的基本内容之一,通过科学有效的练习,稳步提升队员的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灵敏素质等,扎实的做好训练过程中的体能储备工作。

(一) 体能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1.体能训练的准备环节

体能训练开始之前的准备活动环节如果做的不科学或不到位,很容易导致训练过程中伤害事故的发生,伤害事故不但会影响学生篮球训练的成效,而且对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热情也会有负面影响。所以,一个高质高效的体能训练过程,应该从准备活动环节就开始重视。一般来说,体能训练之前的准备活动通常包括:伸展运动和热身运动两种。适量的伸展运动和热身运动可以有效的改善学生的运动状态,从而降低运动损伤的几率。

伸展运动分为静力性伸展运动、动力性伸展运动以及被动伸展运动三种。静力性伸展运动对来说比较缓慢、舒展,指的是学生在一定时间里局限于某个范围内的伸展活动。动力性伸展运动则比静力性伸展运动的运动强度要大的多,动作也相对比较剧烈。所以,动力性伸展运动一般都放在静力性伸展运动之后进行,通过进行动力性伸展活动,来增加四肢的活动范围和活动灵活性,从而有助于学生顺利过渡到正常训练状态。被伸展运动则是由其它同学或体育任课教师来协助完成的伸展活动,被伸展运动对于提高学生的关节活动范围非常有效。在开展伸展运动的过程中,体育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计划、训练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安排有序开展。

除伸展运动之外,热身运动也是开展体能训练之前的准备活动环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热身运动的过程中,一般也糅合了伸展运动的内容。热身运动一般分三个步骤来完成。首先是一般性的热身运动,比如慢跑、跳绳等活动,一般活动到身体微微出汗时为宜;其次是全身性的伸展运动,通过这个步骤,让学生全身各个部位的肌肉得到有效的拉伸;热身运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则是动力性伸展运动、各种变向跑以及专项移动练习的综合,在完成这个步骤之后任课教师便可以带领学生进入正式的训练程序了。

2.体能训练的力量训练环节

体能训练过程中的力量训练环节,是学生进行运动动力的基础,也是其顺利完成篮球学习、训练和比赛,并取得良好的成绩的前提。篮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体育运动项目,而且随着现代篮球的发展,更是对参与者的力量素质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篮球队员的力量素质水平,对提高篮球队员的专项对抗能力、速度素质以及专项技术水平的掌握和提升有着极大的影响。篮球比赛过程中的进攻、防守、跑动以及拼抢等均与队员本身的力量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

体育任课教师要想通过体能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力量素质,通常有两种训练途径,首先是通过增大学生身体肌肉的生理横断面来增加肌肉的收缩力量,从而提升其力量素质。其次是通过改善学生身体的肌肉协调能力,提高神经系统调动肌肉进行工作的能力,来提升他们的力量素质。训练的过程中将提升肌肉生理横断面的训练安排在提升肌肉协调能力的训练之前,会取得更好的训练成效。

3.体能训练的弹跳力训练环节

篮球队员的弹跳力素质,对其成绩的影响很大。人体的弹跳高度主要是由人的腿部在蹬伸过程中产生的爆发力来决定的。因此,在体能训练的弹跳力训练环节,体育任课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伸髋、伸膝、伸踝等运动动作的构成。在这个阶段可运用的训练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助跑起跳摸高、原地跳起摸高、负重浅蹲提踵、短距离冲刺跑等等。

助跑起跳摸高和原地起跳摸高是提升学生弹跳素质最基本的两种方式。而且这两种训练方式对弹跳素质的影响也最为直接。负重浅蹲提踵是通过提高学生的力量来提高学生弹跳素质的有效手段,但是在进行负重浅蹲提踵训练时,负荷的设置一定要根据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安排,切忌负荷过大,急功近利。短距离冲刺跑则是通过提高人体腿部肌肉的收缩速度来提升人体的弹跳能力的。而且通过日常的教学和训练也发现,一般来说速度快的学生都具有不错的弹跳能力。因此,体育任课教师应在训练过程中适当的安排一部分有关短距离冲刺训练的内容。通过短距离的冲刺跑来提高学生的腿部肌肉群的力量、伸展性以及腿部肌肉的收缩速度,进而让学生的弹跳素质得到有效的提升。另外,弹跳素质的提升,是以力量素质的提升为依托的,因此在弹跳力训练的环节,体育任课教师也应适当安排有关快速力量的练习,只有通过快速力量练习才能将学生的力量素质转换成弹跳能力。立定跳远、多级跳等方式都是快速力量训练的有效方法。

4.体能训练的速度训练环节

速度素质指的是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通常会具体的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以及移动速度三种。反应速度与人的天赋有很大的关系,而且训练反应速度的敏感期是在少儿时期,而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受先天因素的影响则较小,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因此在针对初中学生的篮球教学和训练来安排速度素质的训练时,体育任课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的动作速度训练和移动速度训练。进行速度训练的方法有多种,体育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科学选择。

5.体能训练的耐力训练环节

一场篮球比赛的时间很长,通常需要1-2个小时的时间。所以,比赛过程中,学生的耐力素质也非常重要。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体育任课教师可以利用长跑来培养学生的耐力素质,通过长跑运动来提高学生的心血管系统机能,增加学生的肌肉耐力,让学生体能血乳酸的代谢能力增强,从而让身体的供能效率得到提高,促进学生耐力素质的提升。

6.体能训练的灵敏素质训练环节

灵敏素质指的是运动员快速、及时、有效并爆发性的移动身体,并在移动的同时保持身体平衡的能力。在篮球运动中,队员的灵敏素质主要有两种表现的形式,首先是起跳、急停、维持平衡以及改换动作等一般性质的灵敏素质,其次是,与专项技术相结合的专项灵敏素质。总之,对一个篮球运动员来说,其根据球场情况及时有效的运动相应的篮球技战术的能力与其身体移动的灵敏性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篮球队员的灵敏素质水平,对篮球成绩的好坏会起到很大的影响。所以,在中学生篮球体能训练的过程中,体育任课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灵敏素质的培养和发展。通常来说,灵敏素质通常会涉及到速度、力量、平衡能力以及反应能力四个方面的因素。在进行灵敏素质训练时,可采用软体、栏架以及反应变向球等多种方式来对这四个方面的因素进行训练,从而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灵敏素质。

7.体能训练后的恢复环节

训练结束后的放松运动能让学生在经过一堂课的训练后紧张的身体状态得到放松,肌肉得到恢复。篮球运动的运动量较大,在经过一堂紧张的训练课程之后,学生身体的疲劳状态是在所难免的,这也就对其训练之后的恢复阶段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体育任课教师在训练结束后为学生安排放松活动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训练情况、疲劳程度来选择。通常来说常用的放松恢复方法有很多种,比如:积极性的休息、合理的营养供给、良好的作息习惯、科学的心理调整恢复以及温水浴、按摩、音乐等。

(二) 体能训练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训练系统化、负荷适宜化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快速发育的阶段,也是学生身体生长发育的一个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性的,而且在这个连续的过程中,也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具体说来,学生身体发育的连续性表现在,在这个阶段他们的机体功能的提高是自然而然的,即使不加人工干预,也是会存在的。而阶段性则表现为,在这个自然发育的阶段,发育也是有迟缓之分的。所以,在针对初中学生的篮球训练开展体能方面的练习时,一定要根据初中生生长发育的这个规律,随时掌握他们的实际情况,在安排运动负荷、运动强度、运动计划时都要综合考虑这几个因素,尽量保持训练的系统性,切忌盲目激进的训练方式。在初中阶段学生的骨骼、肌肉以及各个部分的机能还为发育完善,如果不顾学生身体的实际情况,片面追求训练的强度和负荷,会造成训练过程中运动损伤出现的几率大大增加。因此,在初中篮球体能训练的过程中,训练的安排应尽力全面、系统、合理。

2.体能训练尽量与技战术训练相结合,尽量采用实战训练法

在篮球训练的过程中,传统的体能训练常常是与篮球技战术的训练分来来进行的。这样的教学和训练方式,导致学生对枯燥、乏味的体能训练抱有很强的抵触心理,从而妨碍了训练的正常进行,和训练效果的提升。

实际上,篮球技战术水平的提升和进步,是在不断的进行对抗性训练中逐步巩固、提高、完善的,在对抗性训练中获得的体能基础在比赛中的更具实用性,而且这种体能训练方法相较传统的训练方法而言会更受学生的欢迎,学生也更能主动自觉的参与、接受,从而实现良好的训练效果。除此之外,在进行体能训练时,体育任课还要注意应尽力将训练与球结合,并安排一部分比赛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身体动作和战术动作,这样可以将日常的训练与实战比赛紧密的结合起来,让训练尽量实战化会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在实际的篮球比赛的过程中,运动员一直处于运动的状态,而且随着比赛的进行,比赛的激烈程度会越来越高,相应的防守的强度也会越来越高,而学生在这个时候想完成日常训练时的技术动作就会更加困难。所以说,如果体育任课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和训练过程中,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在真正的篮球比赛过程中,学生的技战术水平就会大大降低,与日常的训练表现相距甚远。所以,中学阶段的篮球体能训练,一定要尽量与实战比赛相结合,让学生的体能水平、机体功能方式等尽量与真正的比赛的情况下的一致。

综上所述,篮球运动是一项复杂的、运动强度非常高的对抗性体育运动项目。在篮球比赛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技术水平、战术水平、体能水平、心理素质水平等各个方面都有着较高的要求。然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在篮球学习和训练方面,基本上业余的性质都比较强,而体育任课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也往往比较关注于结果,而对具体的训练过程的研究和重视则稍有不足,以致在初中篮球训练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要想让初中篮球训练的水平和层次得到有效的提升,初中体育任课教师必须在重视篮球训练、深入研究中学生篮球训练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安排,合理设置,积极探索适合初中篮球教学和训练的方法与途径。

参考文献:

[1] 戴亿新,钱琦.论少年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养途径[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06).

[2] 陈李芝,吴雪.浅谈中学生篮球意识的培养[J].体育博览.2011(10).

[3] 夏克礼.浅谈中学生篮球队业余训练[J].教育教学论坛.2011(13).

[4] 冯守东,冯守军.篮球专修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篮球意识的探索[J].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02).

[5] 李芬作,陆久海.对少年运动员篮球意识培养的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0(04).

[6] 王新武.篮球意识的培养及对现代人竞争意识形成的影响[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02).

[7] 赵丽霞.浅析教学课与篮球意识的培养[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2).

篇(3)

【摘要】对市内经营性乒乓球健身场所、乒乓球寒暑假训练班、体育院校乒乓球代表队、业余体校等进行走访、问卷调查,对各队员的年龄结构、训练目的、性质,各教练员学历能力、训练内容等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合理性、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重庆市;乒乓球;步法训练

乒乓球规则不断改变,我国乒乓球的霸主地位难撼。我们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充足的后备人才,也有能力优秀的各层次的教练员,越来越多的家长也愿意把乒乓球项目做为孩子的启蒙运动,多以锻炼身体,增强孩子的运动能力为主。对青少年的启蒙,不同的教练员偏向性也不同,作者走访了市内经营性乒乓球健身场所,高等院校乒乓球代表队,业余体校等地方,发放给教练员、老师问卷29份,收回有效问卷28份,发放给运动员问卷130份,收回有效问卷126份。问卷主要针对参与乒乓球训练者的年龄结构、训练目的、性质、训练内容、教练员素质能力等方面,得出以下调查结果:

1调查现状与分析

1)作者所进行的调查对象近四成为业余性质的训练,训练时间少,多为短周期。调查中得出训练者最小的6岁,具体年龄段分布人数如下表1,且高龄段人数主要集中在高校,训练性质以锻炼身体并参加市级的大学生乒乓球比赛为主,训练时间不稳定;高校的运动员动作已经定型,教练员主要以理论、固定战术打法配合练习以及赛前体能训练为主;11岁以下低龄段中大部分为兴趣娱乐,锻炼启蒙为主,主要为寒暑假兴趣班形式,时间固定,一般每天训练2-3小时。参加短期兴趣班的孩子普遍较小,移动不灵活,教练员主要传授简单的击球动作和乒乓游戏为主,提高他们兴趣,让他们感到不枯燥。

2)一个人的年龄说明其表现出来的是个人生理功能特征和对社会的阅历,而学历则表现出一个人的受教育的程度,同时也是对一个人专业知识技能的评价。老师、教练员他们的带队、训练经验从表2可以看出,至少8成教练员都有3年以上的训练指导经验,近8成的教练员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

3)从训练内容上看,手法技术的训练所占比例最多,而步法训练所占比例如表3

2问题与建议

步法是乒乓球运动的“灵魂和生命”, 乒乓球名将庄则栋也曾经说过:“脚步是乒乓之母。”每一个击球动作之起始,力量的来源,无不来之脚和腿。灵活的步法是抢占合理的位置、熟练运用各种手法击球的前提,快速的移动步法才能保证击球动作的准确性和击球质量。乒乓球步法的发展趋势是直接受手法发展趋势影响的,手法技术的每一次变革、更新,促进着乒乓球步法朝着"移动积极、脚下到位、便于发力、简便实用"的方向发展。步法的重要性更说明了步法训练的不可忽视,而作者从调查中却发现步法训练最容易被忽视。主要的问题有:

2.1兴趣班等短期训练场所针对步法训练的内容非常少

对短期的经营性训练场所来说,如何取得更高的利益,让整个训练场面气氛活泼不枯燥,吸引更多的人报名加入,这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因此,如果长时间进行步法训练,也许就达不到他们想要的效果。教练员会刻意减少或者根本没有进行步法方面的训练。

2.2过于重视手法训练,忽视了步法与手法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手法训练的比重一般占7、8成,特别是高校与体校,多为击、发球的机械性练习,手法与步法结合练习的训练比重较少。如果过少的进行步法训练,缺少必要的有针对性的练习,长期积累对于运动员熟练掌握移动步法技术动作,手法、步法结合运用技术动作会有较大影响。

2.3忽视了青少年步法训练的黄金年段,缺少足够的专门性的步法训练

从解剖学角度分析,人体的大块肌肉分布在躯干和下肢,小块肌肉分布在上肢。7-9岁时下肢发育领先于躯干、上肢,足长的发育领先于手长。从神经活动过程分析,儿童在神经活动方面的第一信号系统占据主导地位,其直观形象好,模仿能力强,对结构简单、常接触的动作较易掌握,同时也符合其生化特点。通过以上分析,早期进行乒乓球步法训练的黄金年龄段为7-10岁,特别是体校应及早针对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进行系统的步法训练。步法训练不等同于身体素质训练与体能训练,应区别对待,有针对性的练习。

2.4无球步法训练与有球步法训练衔接性较差,缺少由步法结合到手法的有效过渡

运动员刚开始接触步法训练时应从无球单一的步法开始练习,比如单步、并步、跨步和跳步等较简单的移动步法,等到熟练了技术动作之后再进行垫步、交叉步、小碎步等较复杂的移动步法训练。青少年自主训练的意识和能力较弱,遇到单一、乏味的训练内容就会觉得厌烦,导致动作变形、起伏大。这时教练员应及时把握,将有球的步法训练内容结合并穿插到手法的训练中,让运动员感受有球训练时其步法运用的合理性与灵活性。

2.5有些教练员意识不到位,训练手段应更加多样化

在少儿启蒙及基础训练初期,由于运动员年龄小,移动能力差,步法不到位,教练员的主要精力往往集中在培养正确的手法方面,想等他们力量、协调性上去以后再加强步法练习。这种“先手法后步法”的训练结果短期内会提升击球的效果,但不利于运动员运动技术水平的整体进步和提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教练员应树立好乒乓球步法意识

教练员应意识到步法在比赛中的重要性,把步法训练作为日常训练计划的一部分并强调其基础性、关键性作用。

2)对低龄段运动员应采取趣味性与基本功相结合的训练手段

乒乓球步法训练的方式往往都是相对枯燥的、训练负荷较大,比较难激起学习兴趣,特别是对于少年儿童,教练员应多改变训练手段,增加趣味性同时保持训练内容的负荷量。

3)加强身体素质练习,强调徒手步法训练的重要性

加强下肢的爆发力和速度耐力训练,为步法训练打好基础,但不同年龄段的运动员应区别对待,并根据运动员自身的特点循序渐进地安排训练内容。

4)单一步法训练合理过渡到复式步法训练,单球步法训练与多球步法训练有机结合

单一步法是基础,复式步法才是重点和难点,教练员应针对复式步法因材施教,从而形成稳定的个人移动接球步法技术。

5)不断摸索、总结出更合理的复合型训练模式,创新训练手段方式。

6)步法训练还应注意随器材、规则同步变化、培养主动步法意识,不断强化速度和耐力素质,以符合乒乓球步法的发(下转第148页)(上接第110页)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梁永友.乒乓球步法对技术掌握的影响分析[J].科技信息,2010(31).

[2]黄芳,李明.加强步法训练 提高少儿乒乓球运动水平[J].科学大众,2007(10).

[3]曲伟民.试析乒乓球训练中步法的重要性[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0).

[4]连波杰.浅析步法训练在乒乓球技术中的应用[J].大众商务,2010(08).

[5]姜菊.浅析中学生乒乓球运动员的步法训练[J].考试周刊,2009(44).

[6]张东,曹君.对少儿乒乓球步法训练的探索[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04).

[7]王亚丽.浅谈乒乓球步法的启蒙训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7(04).

[8]谈健.浅析少儿乒乓球运动员步法训练[J].少年体育训练,2006(03).

篇(4)

关键词 体操运动员 核心力量训练 落地稳定性

对于体操运动员而言,速度、力量、技巧是竞技场上不可或缺的技能,然后稳定性经常作为运动员冠军梦的“斩马刀”的角色出现。在国际类的全球范围内的体操竞技比赛而言,由于稳定性不强的原因导致动作失误,无缘金牌和奖牌的例子举不胜举,稳定性不行也是很多年轻运动员在比赛场上受伤早早退役的原因。

平衡木项目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体操竞技项目,我们时常可以在电视直播中看到运动员在最后关头落地的瞬间没有站稳而错失得冠的一幕,不论前期的动作怎样完美。最后的稳定性一直是困然我国体操运动员的一个巨大的难题,比赛的胜负大多数决定在最后的落地稳定性上。吊环作为我国体操项目中的强项之一,一直保持着领先的竞技水平,我们可以从我国近几年的奥运会中看到,我国吊环的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运动员最后落地的稳定性一直保持得很好,据分析我国吊环运动员在国际性大型比赛中落地的成功率能够达到35%之多。这些都可以给我们指出稳定性在体操事业中的重要程度。

一、核心力量训练分析

核心力量训练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运动员在竞技中的平衡性和稳定性。核心力量训练的主要对象是对身体核心肌群及其深层小肌肉进行的力量、稳定、平衡等能力的训练,包括柔韧训练、平衡训练、稳定性训练、核心训练和动态的本体感觉训练。核心肌群处的肌肉可以在移动中起到稳定、传导力量、发力减力的良好用处,这部分的肌肉对运动员在移动中的平衡性和稳定性有着不小的作用。整体原动肌的存在可以大幅度的维持运动员的核心稳定性。稳定肌的主要训练对象是多裂肌、腹横肌和膈肌三方面;多裂肌的主要功能是加强脊柱节段之间的稳定性,它作为本体感受和运动感受的主要接受地带。腹横肌的训练在我国体操运动员中早已经进行了实施,只要是对腹部平衡能力和力量协调度的控制。膈肌的重要身置决定了膈肌的重要作用,膈肌有着增强腹内压和调节呼吸变化的功能来硬性核心稳定性。

核心力量训练是在不平衡的情况下,进行力量的提升、平衡性和稳定性的调节来加强对身体在移动中的控制能力,可以说是身体在不稳定的情况下经过自身的调整达到稳定、平衡的状态。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有很多种,每种训练方法的不同也是针对不同体操项目来说制定的具体训练课程;瑞士球的训练就是一种典型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悬吊训练方法的应用能够很大程度的增强运动员的专项能力。在平衡球和平衡板上训练的运行员能够很好的提升运动员对力量的控制和专项能力,可以针对武术运动员进行专业化的训练,悬吊的训练方法可以提高整体的平衡性,可以针对冲浪运动员和滑板运动员进行专业化的训练。

二、提高体操运动员核心力量的意义

平衡能力是指身体在受到外力时能够及时的自我调整并能够长期维持下去的一种能力。体操运动员在落地的瞬间要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变化来减缓和消除由于高速前进和高空落地带来的惯性,同时要防止在落地时受到伤害。体操运动员落地时要受到压缩和扭曲两种负荷,其中压缩负荷相当于自身体重的10倍左右,重心稍有不稳就会功亏一篑,不仅丢失金牌而且还会因为落地动作不正确造成运动损伤,落地时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性,这对体操运动员的核心区力量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提高运动员的核心力量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移动中的动作失误,可以在保证稳定落地的情况下顺利的完成全部动作,从而保证高质量技术动作的完成。

三、体操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与落地稳定性关系

核心力量的训练主要集中在核心部位即身体核心肌群及其深层小肌肉进行的力量、稳定、平衡等能力的训练,包括柔韧训练、平衡训练、稳定性训练、核心训练和动态的本体感觉训练。这些核心部位的训练对体操运动员的落地稳定性有很大的帮助,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体操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不同于传统的腰腹力量的训练,它可以使整个身体处于运动之中,锻炼身体从空中落地的稳定性。之所以有些运动员出现落地不稳的现象,就是由于平时训练的负荷强度不够,而且训练的方法不够科学,在练习方式上,体操运动员核心力量的训练宜采用固定的静力收缩,使肌肉产生向心收缩,训练结果将非常显着;另外还可以采用悬吊法计时训练,让体操运动员的身体处在不稳定的状态中,这样有利于身体掌握控制重心的能力。

四、结语

综上,核心力量的训练对于提高体操运动员落地稳定性有很大的帮助,在今后的训练过程中应不断增加体操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训练的方法也要因人而异。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G8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4041(2007)10-0179-02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垒球运动在我国呈现出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喜爱垒球运动的人们越来越多,垒球人口和场地设施也在逐年地快速增长。特别近两年,随着中国女子垒球队在世锦赛和奥运会上多次登上领奖台的表现来看,中国垒球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垒球的竞技水平和世界垒球的竞技实力仍有相当的差距,而中国男垒的水平则相差更远。因此,对影响我国垒球竞技水平发展因素的研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1影响我国垒球竞技水平提高的基本问题

1.1垒球运动在我国的普及发展问题。一项运动的发展与提高离不开它的群众性,社会对垒球运动的认可程度、人们对垒球运动的认识深度将直接影响到它的发展与提高。综观我国垒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1.1垒球人口的增长结构失调。近些年,垒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很快,从垒球教学普及普通高校、业余垒球联赛举办频率的上升等方面都体现了我国垒球运动的快速发展。但是垒球人口的增长结构失调,其增长结构处于两头小、中间大的趋势。从中国垒球网上我们可以查到代表着我国垒球竞技水平的垒球专业球员仅有800多人,这一数字就连主管垒球运动的管理部门也捉襟见肘;而作为后备队伍的青少年的发展空间更是狭窄,少儿从事垒球运动多数是受家庭、环境、经济等方面影响,他们主要集中于发达地区或大、中城市,增长速度较慢。增长速度较快的主要集中于一般的业余爱好者,他们从事垒球主要用在工作之余的娱乐与消遣,却无法代表我国垒球的竞技水平。

1.1.2场地设施仍然不足。场地不足也是影响我国垒球整体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在一些发展较快的国家,其每几千人就拥有一片场地,而我国的垒球场地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城市的高校和体工大队的训练基地,平均每几万名喜爱垒球的人才能拥有一片场地。由于目前这种状况,给我国垒球运动的普及带来较大的难度。

1.2青少年后备力量培养的问题

1.2.1青少年垒球运动员的培养选材面过小。后备人才储备的数量和质量是竞技体育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竞技体育的发展规律和成长模式都是呈金字塔型的,其塔底宏大,基础深厚,塔顶就会伸展更高,竞技成绩就会更突出。现阶段,我国青少年的培养主要以国家培养为主,兼顾集体培养。作为主体部分的业余体校一直是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最基本环节,也是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塔基。我国业余体校培养的青少年运动员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大部分地区的青少年却从选材阶段起就无缘涉足,对垒球是一项什么样的运动也不了解,这和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的选材普及程度有着很大的差距。

1.2.2训练缺乏科学性。由于我国优秀垒球教练员不多,且大多数的是从事专业队的训练工作。而担任青少年第一线的教练员多是老运动员退役后开始从事青少年训练的,不可否认,这些教练员具有一定的经验。但从总体上讲,文化水平较低,对当代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没有足够的认识。由于缺乏科学的训练方法,教学手段日益落后,这也是我国垒球后备力量和其他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1.3职业运动员问题

1.3.1职业化水平不高。与世界垒球强国相比,我国垒球运动员还处在向职业化转变的过程中,这也是制约我国垒球运动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在我国依然采取以训练为主来提高水平的今天,世界网球强国则依靠自己国内高水平的职业联赛在以赛代练,在实战中锻炼,使运动员在各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职业化水平不高直接影响了我国网球运动员参加世界大赛的次数,没有参加高水平大赛的机会,运动水平的提高就会步伐缓慢。

1.3.2训练方法不够科学、全面。科学的训练是运动技术水平提高的有效保证。通过研究,本人认为目前我国大部分专业队的训练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3.2.1训练内容不够全面。现阶段我国高水平垒球运动员的训练重点主要放在了技、战术和体能训练上,缺少了在比赛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心理训练。心理素质在当今世界网坛的比赛中越来越呈现它的重要性。技战术是有形训练,而“无形训练”则是心理训练。有些教练员更重视“有形训练”而忽视“无形训练”,而当运动员达到一定水平时,往往决定胜负的主要方面是心理因素。

1.3.2.2注重数量,忽视质量。过分地追求训练时间、次数的多少,而忽视整个训练过程中的效果,又是我国许多运动员训练的一个弊病。当今世界上许多高水平运动员在训练中更注重训练的针对性、细致性,在训练中着重去完善和解决某一动作的质量、某一技术环节的稳定性,而不是盲目追求训练的时间和次数。

1.3教练员问题。随着现代高水平垒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在理论知识方面,在技战术训练方面,在吸取新鲜理念方面,教练员本人掌握的如何,将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训练与竞技水平。只有全面地掌握到这些知识,才能够洞察和把握现代垒球运动技战术的发展趋势。

目前,随着中国垒球不断地与世界接轨,中国的教练员体制虽然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在特定的体制环境下,中国教练员水平与国外一些高水平的教练员相比仍有相当差距。首先,我国的教练员主要来源于退役的球员,教练员的文化素养、学历以及业务能力普遍偏低,高水平的教练很少,而且缺乏全面进修和知识更新的机会。其次,我国垒球的大环境仍是以省市专业队的模式存在,教练员的选拔、聘用由当地的体育主管部门决定,其职责和待遇与职业垒球教练员也相差甚远。在调查中发现,他们大多数在当地有一个不错的生活空间,生活的很安逸,因此许多教练员对垒球的激情已经消退,没有很高的追求。这种状况直接影响到我国垒球的竞技水平,因此,教练员水平的提高同样是中国垒球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

2对策和建议

2.1加大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力度,优化选材机制,建立众多的垒球俱乐部,加强有关部门对垒球运动的宣传力度,使人们了解垒球运动、参与垒球运动,多元化、多途径、高质量地提高垒球人口。

2.2完善垒球竞赛体制,建立一套与国际接轨、数量合理、级别适当以及周期安排合理的联赛制度,通过比赛来提高我国垒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2.3加强教练员业务能力的培养,要送出去,请进来,与世界高水平教练员的学习和交流,引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建立教练员竞争上岗的机制。

2.4加大垒球市场力度的开发,进一步利用我国现有的契机和资源,广开财路,寻求社会广泛资金的支持,促进中国垒球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天才少女崭露头角,父亲出走带走了初现的阳光

吴静钰1987年7月13日出生于江西省景德镇市吕蒙乡姚家咀村,她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她上面还有一个姐姐。吴静钰的小学是在昌江一中附小读的。吴家离学校有近3公里路程,中间没有公交车,每天上学、放学吴静钰都坚持走路,风雨无阻,有时候还跟姐姐比赛,看谁走的快。几年下来,她不仅练就了结实的身体,走路和跑步的速度在班上排第一。1999年,在参加全区中小学生运动会比赛时,她获得了田径项目100米第二名和200米第一名的成绩。

不久,吴静钰被景德镇市业余体校的教练龚循谦看中,转到景德镇市十中(体校)学习跆拳道。在最初进行体能训练时,400米一圈的跑道,她每天要跑20多圈!而且是在37℃的高温下。体能这一关过了,紧接着是拉韧带,跆拳道对身体柔韧性要求极高,对于初入门者,拉韧带就是一道鬼门关,对一个人的耐力和意志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刚开始的两个月,吴静钰是在汗水和泪水中度过的,每一次踢腿劈腿都让她全身的关节钻心地痛,有一次爸爸、妈妈骑着摩托车给她送鸽子汤来,正在压腿的吴静钰再也忍不住放声哭了起来,哭得惊天动地,一直哭到缺氧晕了过去,从这以后,妈妈陆华英就再也不敢去看女儿训练了。

在跆拳道队训练了两个月后,与吴静钰同时进队的其他两个人已先后退出,但吴静钰坚持了下来,她开始喜欢上跆拳道,并在教练的指点下掌握了各种动作要领和技巧。

那时跆拳道还是一个刚起步的项目,训练条件十分艰苦,教练带着他们打游击战似的四处寻找训练场,能找到一间潮湿的小教室做,临时训练场,大家就已经很满足了。训练中吴静钰表现出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她每天的目一标很简单,就是要超过对手,每次训练时如果输给了队友,吴静钰就会“缠着”高年龄组的队友讨教打赢对手的方法,然后再打的时候,就往往可以战胜对手。

两个月后,江西少儿跆拳道比赛在宜春举行。吴静钰在教练和爸爸的陪同下,第一次坐火车出远门,不想却有意外收获,只练了两个月的吴静钰居然轻松获得了所在级别的冠军。

这场比赛之后,吴静钰出色的表现受到江西省队教练的关注,2001年1月,吴静钰来到江西省竞技中心跆拳道集训。吴静钰悟性很高,很快就得到了教练王志松的赏识。省队竞争空前激烈,不努力随时都有被刷下来的可能。吴静钰当时身高只有1.58米,有一天,队里的领导对她的教练王志松发话:“你招个这么矮的运动员干什么?出不了成绩就让她回家!”

当时,队里实行的是“以赛代练”制,王教练为吴静钰据理力争,并为她争取到了一个参加全国大赛的名额。面对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王教练发下了狠话:如果拿不到名次,就滚回市体校队去。吴静钰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她训练起来十分拼命,仿佛每场训练都是实战,经常把陪练的队友一个个全累趴下,她自己也练的一身是伤,脚背经常肿得连鞋也穿不上。

2002年10月份,队里要组团去上海参加全国青少年跆拳道比赛。在父亲吴梦德的陪同下,吴静钰忐忑不安地来到上海。比赛中吴静钰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了全国青少年跆拳道(49公斤级)比赛的冠军,并入选了国家青年跆拳道集训队,可谓是一战成名。

比赛结束后,吴梦德带着吴静钰到上海游玩了一天,他们去了东方明珠,还在上海外滩合了影。就在吴静钰觉得前途光明的时候,一场灾难正在向她家逼近。

1961年出生的吴梦德是一个不甘现状的人,他搞过一段时间立体养殖,但因为经验不足没赚到钱。不甘心失败的他又在亲友的帮助下,与人合伙开了一个经营农资的公司。

吴梦德从上海回到景德镇后不久,合伙人突然卷走了10多万的货款跑掉了,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毫无防备的吴梦德傻眼了。作为法人代表,他天天被经销商围堵,索要货款。2002年的整个冬天,吴家都生活在惊恐和忧虑中。

眼看砸锅卖铁也还不起这些债务,吴梦德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离家躲债,打工还钱。2003年春节前夕,他揣着几十元钱离开了家乡。那时欢庆春节的鞭炮已经提前在江西大地上炸响,没有人知道吴梦德当时的心情。当吴静钰闻讯赶回家时,只看见院子里父亲留下的烟蒂。15岁的吴静钰觉得天一下子塌了。

绝境中奋起,两年十连冠慰藉飘摇之家

吴梦德出走的那一年,正是吴家的多事之秋。当时吴梦德的老母亲重病在床需要服侍,吴静钰进省队之后每年需要几千元学费,这一年恰好吴静钰的姐姐吴静竹考上了当地一所大学,沉重的经济负担,全部落到了陆华英身上。在抱头痛哭之后,这个女人选择了坚强,陆英华对两个女儿说:“你们该读书的读好书,该训练的专心训练,没有钱我想办法。”

陆英华所说的办法,就是去景德镇市广场的“方顺瓷行”做瓷器包装工,她每天早晨6点起床,为婆婆弄好一天的饭菜,然后骑一个小时的自行车赶到工厂,这份工作没有底薪,完全靠计件付酬,包装好一件瓷器能挣几分钱。

瓷器包装工是一份快要消失的职业,他们要用稻草拧成绳,将一筒筒碗盘捆扎起来,这样能起防震作用,方便装车起运。因为完全是手工劳动,在景德镇当地已没有多少人愿干。夏天,瓷器仓库里又闷又热,每扎一捆瓷器就要弯一次腰,一天下来腰都直不起来。到了冬天,稻草冻的硬邦邦的,瓷器更是冰凉冰凉,碰的双手全是裂口。期间,卖农资的经销商来讨过几回债,当他们看到陆英华口子横生的双手,最后摇摇头走了。

陆英华的坚强极大地感染了吴静钰,她意识到只有拼命训练,练出名堂才有可能减轻母亲的负担,才有可能改变家庭的命运。从那以后,她每天把每场训练都当做生死之战,别人一上场首先是防守,她不,她会一直进攻,直到实在攻不动了为止。

吴静钰一头扎进跆拳道里,除了训练,她的生活几乎没有别的内容。为了省钱,吴静钰的衣服没有一件超过20元的,平时除了吃食堂外从不买任何营养品,有时候没钱了就硬撑着。有一次,吴静钰的大伯到南昌出差,顺道看望她。久未

见到父亲的吴静钰见到伯父后就放声大哭,伯父一问,才知道她有一个月没交伙食费了,赶紧给了她300元钱。随后,为了备战2003年5月在长沙举行的城市运动会,吴静钰在一次与队友的对攻中,左手食指骨折,伤筋动骨一百天,她的手又红又肿,却打着绷带坚持训练。

2003年5月,第五届城市运动会在长沙举行,吴静钰代表南昌代表团出征。在女子47公斤级的跆拳道比赛中,动作凶悍、气势威猛的她一举夺得金牌,在现场观战的专家点评说:“吴静钰技术风格接近男子,很有想象力,让对手防不胜防,这个小丫头很有潜力。”

比赛结束两个月后,正在北京集训的吴静钰接到队里的电话,让她通知家里人去领南昌市政府发的城运会夺冠的5万元奖金。吴静钰掩饰不住内心的狂喜,马上给陆英华打电话:“妈。姐姐的学费不用愁了!我们有钱了!”陆英华一听有这么多酌奖金,眼泪立马下来了。第二天,陆英华领了钱回家后给吴静钰打电话,吴静钰调皮地问:“妈,5万元钱好重不?你拿的起不?”陆英华哽咽地说:“重呢,妈一路上走都走不动!”这突如其来的5万元钱,真是一场久旱后的甘霖,让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绝处逢生!当时,吴家的经济压力已经到了极限,吴静钰欠了学校近万元学费,此外还找亲戚借了不少钱。这笔钱一到陆华英的手,就全部拿去还债了。

意识到奖金对家里的重要性后,吴静钰开始了频繁的比赛。2004年6月,吴静钰在韩国获得世界跆拳道青年锦标赛(49公斤级)冠军。5个月后,吴静钰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举办的第十三届美国跆拳道公开赛上获得女子47公斤级的冠军。吴静钰在2004年和2005年间,一连夺得10次冠军。那段时间她表现出如虹的气势,只要她参加的大赛,全国赛、世青赛、大运会等,冠军都没有旁落。和吴静钰较量过的对手,都十分畏惧她的腿。她们都说吴静钰的腿是“无影腿”,腿踢工夫出神入化,尤其是腾空连击动作,优美中蕴涵巨大杀伤力。

流浪的父亲,亚运金牌能否召唤你回家

2005年年底,连夺10场大赛冠军、风头正劲的吴静钰入选国家集训队,但就在这时,一场不大不小的转会风波发生了。2005年上半年,吴静钰在江西队的教练转聘到江苏队工作,吴静钰也跟随教练一起来到苏州训练,并被苏州大学录取为本科生。人才的流失,引起江西省队的不满,差点影响到吴静钰进国家队,虽然此事最后妥善解决了,但吴静钰一身平和的心态受到了影响,在随后的两场大赛中连续两次屈居亚军。2005年9月,在曼谷世界杯上,当吴静钰第二次在决赛中输给泰国选手姚娃帕屈居亚军时,她站在主教练卢秀栋身旁无声地哭了。

2006年10月,跆拳道全国冠军赛暨亚运会选拔赛在武汉进行。这场比赛对于刚经历了一系列挫折的吴静钰来说十分重要,这关系到她能否有资格参加亚运会,能否帮助中国队突破首金。亚运会对中国跆拳道来说一直是一个心结。虽然中国跆拳道在悉尼奥运会和雅典奥运会已经夺得3金,但在几次亚运会上却一直没有拿过金牌。原来,奥运会跆拳道一共有8个项目,每队只允许男女各两名选手参赛,这就造成了奥运会上某个级别并非集中了世界最优秀选手竞争的场面。而亚运会设有16枚金牌,每队允许男女各六人参赛,于是像韩国这样的跆拳道强国就可以利用集团优势在亚运会上疯狂掘金。这次赛前,中国跆拳道协会给国家跆拳道队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在亚运会上实现零金牌的突破。让吴静钰惊喜和意外的是,在武汉,她见到了已经4年没有见面的父亲!原来,吴梦德从电视上看到女儿屈居亚军后落泪的样子,十分心疼,他打听到吴静钰要到武汉比赛,便悄悄地从成都来到武汉,希望能够在关键时刻鼓儿的斗志。其实,吴梦德离家后,一直关心吴静钰的动向。在吴静钰连续取胜的期间,他曾给她打过两个电话,说他从报纸上看到了报道,他为她高兴,要她继续努力,为家里争气。当吴静钰问他在哪里时,他便挂掉了电话。

正是这一次的相逢,吴静钰才知道父亲这几年过的什么日子。吴梦德离开家后就去了广州,靠在工地上做苦工度日。后来发现这样也存不了多少钱,便四处寻找那个卷走货款的合伙人,几年下来,他辗转了好几个城市,合伙人没找到,钱也没挣到,仅够混个温饱。看到父亲胡子拉碴异常苍老的样子,吴静钰十分难过。她劝父亲回家,一家人慢慢还债,但父亲坚决不同意,他担心一回去就会给家人带来麻烦。经销商可以放过吴静钰母女,但绝对不可能放过他吴梦德。

父亲临走前,很严肃地对吴静钰说:“我是一个失败者,实在是愧对家庭。那些债务不还掉,我就不能回家。我这辈子估计就是老死异乡的命。你是我们家的希望,你要好好努力,以后这个家都要靠你照顾。”

父亲风尘仆仆地走了,望着他远去的委靡的背影,吴静钰泪眼迷蒙。她暗暗发誓:一定要早日还掉债务,让父亲结束这种东躲的日子,尽快回家。

父亲的出现给了吴静钰巨大的动力。在亚运会选拔赛47公斤级别上,吴静钰轻松夺得冠军,拿到了亚运会入场券。12月8日,多哈亚运会跆拳道比赛在卡塔尔体育中心室内体育场拉开战幕。在47公斤级的决赛中,吴静钰代表中国队首轮出场挑战中国台北队选手杨淑君,这是她第二次遇到杨淑君,之前她们的成绩是2:2。首局开始,吴静钰就完全控制了局面,她的出腿并不十分频繁,但十分有效,令对手无计可施,第一局吴静钰1:0取得领先。但杨淑君在第二局及时调整战术,扳回了一分;双方战成了2:2。在关键的第三局,两人一度陷入僵局,当比赛还剩不到50秒时,吴静钰抓住机会,闪电般飞起一腿,踢中对手,比分变成了2:1。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杨淑君开始凶猛进攻,希望利用最后的时间得分;但吴静钰闪动身形,伺机反攻,一直将优势保持到最后。当比赛结束的计时器鸣起,看台上锣鼓喧天,吴静钰创造了历史上中国跆拳道选手首次在亚运会上夺得金牌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