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电工维修基础知识大全11篇

时间:2023-12-13 10:52:2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电工维修基础知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电工维修基础知识

篇(1)

二、重组理论内容,夯实理论基础

电工技术课程所包涵的内容较多,各专业对本课程的要求也存在差异,给课程的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通过与相关专业沟通、研究专业培养目标对本课程的需求,结合维修电工考试对基础知识的要求,电工技术基础知识模块按内容属性分为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磁路和变压器及电机电器四个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下设若干个基本课题。各专业可结合专业培养目标的需求组合出适合本专业的电工技术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各基本课题的内容要简练、实用,避免过多的理论推导。同时要贴紧实验和基本技能实训内容;贴紧维修电工考证的内容,力求达到基础知识、应用技能、电工考证的高度统一。

三、整合实践内涵,提升应用能力

1.实验教学,以仪表使用为主。电工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许多知识必须通过实验手段才能正确建立,实验教学环节在电工技术教学中至关重要。实验内容安排上力求做到以电路基本元件、基本电路及仪器仪表使用为主线合理安排,弱化理论验证性实验,强化应用性实验。通过实验巩固电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其内容包括电位、电压测量及基尔霍夫定律验证、常用阻容元件识别与测试、日光灯电路及功率因数的提高、三相电路负载、单相变压器特性的测试和三相异步电动机测试与使用。

2.基本技能实训,注重打好基本功。电工技术应用能力的落脚点就是岗位的工作能力,基本技能实训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内容包括安全用电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电工仪表的使用;照明系统图和平面图的识读及照明电路的安装;低压控制电器的拆装;电动机的拆装;电气控制图的识读及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通过基本技能实训使学生逐步积累电工基本知识和实用技能,不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3.开设虚拟实验,拓展学生视野。实验教学中引入EDA技术,一是解决了由于实验信号存在时间过短,常规仪器难观察得到的问题。二是解决了实验场地不足的问题。学生通过仿真实验,既预习了实验,又学习了电子设计自动化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活跃思维,锻炼提高实践技能。为其今后设计电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改革考核方法,理论、技能并重

篇(2)

【文章摘要】

维修电工高级工是一类具备具备较高专业化水平的技能型人才,能够有效的解决实际操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对学生开展实训教学,可以使他们在不脱离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发展为优秀的维修电工高级工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阐述了维修电工实训教学中现存的问题,并且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维修电工;实训教学;PLC 应用

PLC 的中文全称是可编程控制器,它是计算机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综合运用下的产物,它的特性就是能够随时的修改程序来适应生产需求的改变,控制起来较为灵活。因此,PLC 较为广泛的应用于我国的工业领域。此外,针对目前我国维修电工数量庞大但质量却不乐观所造成劳动力过剩的现状,高职学校必须要提升维修电工实训教学的质量及水平,所以说将PLC 应用教学加入到维修电工的实训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PLC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又促进了PLC 的发展。

1 维修电工实训教学中PLC 应用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普遍较低

虽然我国维修电工高职院校很早就开设了实训课程,但是PLC 应用教学的开展进程却非常的缓慢,这种情况发生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高职学校学生的基础水平普遍较低,这些学生在高中就没有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再者也没有形成很强的学习能力,甚至部分学生常怀着抵触情绪和心理去学习学校开设的理论知识教育, 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相对较差,理论知识存储也较为匮乏。而PLC 这门学科的专业性非常的强,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电气基础知识存储才有可能学好这门学科,这样一来,无形中就增加了PLC 应用教学的难度,给授课教师带来一定的负担。

1.2 教学模式及课堂内容都过于陈旧

PLC 应用教学开展起来较为困难的

科普教育

篇(3)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提升电工的培训质量,能够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更好发展,维修电工作为我国重要的工种之一,长期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各个企事业单位电力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工维修工作越来越受到企事业单位领导的重视,只有企事业单位拥有了高级维修电工的人才储备,才能为企业正常运转、参与竞争提供必要保障。目前,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已经将维修电工纳入劳动就业准入范畴,从初级电工到高级电工,建立了完整的培训制度和鉴定考核机制。要求从事电工维修的人员必须通过严格的从业资格考试,持证上岗,否则不得参与相关工作。目前,我国的维修电工等级主要分为五个等级,前两个等级为技师等级,后三个等级为基础性的从业资格等级[1]。另外,我国维修电工的培训机制同大学的培训机制进行了有效对接,在对大学生进行维修电工的培训当中,一般本科生的等级为三级,专科生的等级为四级,而考核的标准要求逐层递增,既具备更高级别的从业资格证,必须完全掌握相应较低级别的基础知识,因此,我国在电工考核制度方面的建设程度已经比较成熟m。另外,我国很多知名院校已经开展了维修电工的培训活动,培训活动按照实际要求进行了等级的划分,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等级的学生进行了维修电工的技能培训。例如,长沙理工大学对本校具备电工作业人员资格的学生进行了维修电工的技能培训,培训的内容涵盖了从初级到高级的各个等级,而教学的范围不仅局限于学校内部,也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社会性质学生的招收,其培训的课程不仅能够保证学生考取更高的从业资格,也可以使学生获得更高级别的技师称号。另外,在学校进行维修电工学员招收的过程中,不仅对本专业的学员进行了招收,也允许学校内部和社会领域的非专业认识参与维修电工的培训,当前,物理专业的学员是最多的非专业学员,在进行学员从业资格鉴定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学员的维修电工考核情况进行明确,也要参考学生的跨专业知识掌握情况,以便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够得到准确的判断。还有些大学出于提升学员从业资格鉴定效率的目的,进行了学院内部的职业资格鉴定中心的设立,但是,一些学院由于经济基础和相关人才的匮乏,在基础性从业资格鉴定方面具备了相关的能力,而在高级维修电工的职业资格鉴定方面稍显不足。因此,我国各大学校在高级维修电工的培训和鉴定方面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并争取其他社会力量的支持。

二、当前高级维修电工培训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培训管理部门存在的问题

现今很多高校在进行高级维修电工培训的过程中,管理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高校并没有将正规的管理同学校的常规管理进行协调,造成管理工作难以在规范的方式下进行,一些学校使用对本校学生的管理方式对社会性质的学员进行管理,不仅使得社会性质的学员难以适应,也使得学校的管理人员难以进行管理制度的落实。一些学校由于面向不同学生管理经验的缺乏,只能对不同来源的学生实施区别对待,不仅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也使得学校的很多教学工作难以顺利开展。还有些培训的管理机构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缺乏了解,不能根据差异化管理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分类管理,造成不同基础知识等级的学生在培训过程中相互产生不良影响,难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培训水平的提高。例如,在对维修电工的本科生进行中级从业资格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将学校安排的基础知识进行讲解,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高级从业资格的相关知识进行拓展,造成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得不到必要的提高,不能为后续的学习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自身素质问题

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只能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不能在具备更高学习能力的情况下进行越级学习,使得学生在考取更高级别的从业资格证的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不能通过越级学习的方式进行能力的快速提高。一些培训机构在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设置的过程中,并没有很好的同社会劳动保障局等机构进行密切的合作,使得很多社会力量无法对培训机构进行支持,而培训机构只能按照既定的方案实施教学活动,难以获得政府等更高水平社会机构的指点,还有些高校在进行高级维修电工培训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实践活动重视程度不足,很多学生只能单纯的进行理论学习,对实践活动的认识程度不足,造成学生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维修能力的提升,因此,高校等培训机构在进行配训过程中的时间安排问题是一项重要的问题。

(三)师资力量问题

高校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不少高校的培训教师不属于双师型教师,部分教师仅仅对理论具备很强的掌握能力,对实践活动的认识停留在较为传统的层面,使得学生难以得到正确的实践指导。一些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对高级维修电工的培训活动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并没有对电工培训课程按照实际需要进行教学结构的调整,使得学生只能按照传统的学习方式进行知识的学习,虽然能够提升理论知识的等级,却难以保证完成相应的实践任务。因此,提升维修电工培训活动的课程设计合理性,是促进教学活动水平提高的重要工作。

三、提升高级维修电工应用型人才培训水平的策略分析

(一)培训课程的整合

首先,教师在授课之前需要对课程的讲述流程进行整理,根据学生以往的学习情况,对不同学期的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整合,让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教学方案,对己有的有所淡忘的知识进行复习,便于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的展开。其次,教师的教学内容要根据当前社会对高级维修电工的具体要求及时更新,在保证完成学校交给的理论性的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要保证学生能够具备足够的技术实践能力。另外,在进行考试之前,教师要对高级维修电工证件考取的具体要求进行了解,并指导学生系统的对知识进行复习,以便学生的考证流程能够更加简洁[8]。要将高级维修电工培训过程中的多项课程进行集中学习,可以尝试将能够迅速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知识进行统计,并通过对教学模块的优化设计,实现不同理论知识的整合,使学生能够突破传统学习模式,使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的教学特长将课程进行设计。教师在进行教学模块设置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要保证教学模块的完整性,教学模块需完整的涵盖全部的基础知识,既包括电路相关理论和图纸的制作,也包括仪器和表盘等配件的正确使用,且对电机等设备的控制技术和相关计算机技术基础也应纳入教学模块的因素,另对程序进行编程并对相关控制装置进行正确的操作,是教学工作的重点。

(二)实训平台的优化

教师要将实践能力的提高作为促进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内容,并尽快完善教学活动所需的实训平台,使学生能够拥有更高水平的实践机会。首先,要对实训平台的实训内容进行设置,保证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能够正确的对电气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并通过对相关程序的正式编写进行继电器装置的操作,使相关电气设备的控制机制足够完整。在进行电气设备的故障分析过程中,需要按照机电系统的实际情况,对设备的故障进行逐一排除,使学生能够在实训过程中进行电气设备问题的准确排查,避免的实际操作中对正常运行的部件构成损坏。其次,教师要在实训过程中对学生的检修流程进行控制,采用检修工艺编制的方法对学生正确的检修程序进行设计,以便学生能够在检修过程中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仪器的使用,保证实训活动的质量。再者教师还要将维修过程中所需使用的设备维护工作纳入实训课程中,一是要将需要保护的双踪示波器进行保养制度的确定,使学生在具体操作当中能够对同步示波器和与其相关的其他设备进行正确的管理,二是要注意实训过程中的晶体管维护,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另外教师还应注意在实训过程中进行考核机制的建立,保证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对电气设备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系统的解决,并能够说清系统存在的具体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使用的理论知识,要将实践能力作为最主要的考虑条件,把故障维修工作作为最主要的考核内容,将相关证件的颁发同实际维修能力紧密挂钩,使具备高级维修电工从业资格的人具备真正的检修技能。要考核的过程中,使用单一否决项的方式对技能不合格者进行否决,如果操作人员不能按照规定正确的对电气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排除,哪怕仅凭此一项也要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否定,使学生加强对故障检修工作的重视。要有针对性的对在校学生学习的弱项加以强调,对实训平台进行设计理念的提升,使实训活动能够提升学生应对专业技能考核的能力,并在短时间内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

(三)职业技能鉴定体系的完善

职业技能的鉴定是评价培训活动结果的重要因素,只有学生具备了足够的实践能力,才能够促使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发挥更大的价值,因此在进行职业技能鉴定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必须要对从业者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和基础知识进行明确。在进行等级判定的过程中,要保证更高级别的从业资格证获得者具备较其级别低的从业资格证持有者更高的专业能力,要将学历的重要性进行弱化,重点考核从业资格证考取者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要保证从业资格证的级别能够准确的反应从业者的实践能力,而不能将学历作为重要性极高的硬性要求,避免具备相应专业能力的人因为学历门槛的设置失去获得相应从业资格的机会。要对当前社会的具体需求做出详细分析,对从业资格评价机制进行细节的完善,提升从业资格证持有者对社会普存在的问题的关注度,将职业道德纳入从业资格证的考核范畴,加强高级维修电工的社会责任感,从而保证电气设备得到应有正确维修。同时在职业资格证考核的过程中,需要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严格按照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对高级维修电工的培训和考核机制进行细节的完善,保证职业资格证的颁发条件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让职业资格证的考核制度能够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使鉴定体系的工作得到更大范围内的支持。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0-0208-01

改革和开放使我国的电子工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加入WTO以后,我国的电子行业驶入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彩电、冰箱等家用电器,电脑和自动化设备的广泛应用对电子产品生产和技术维修的专业人员需求越来越供不应求,超尖端技术和技术过硬的高级人才更为奇缺。鉴于此,全国各专业职业技术院校纷纷扩大招生规模,加大电子电工专业的教学,以便更多更快的培养专业技术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与此同时,也正是由于目前我国电子产业的飞速发展,为技校的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此,笔者客观分析了技校电子电工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技校电子电工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大部分技校电子电工专业毕业生的总体情况看,专业理论知识不是很扎实,操作技能不是很强,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是很乐观,具体情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基础知识不牢固

电子电工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内容是电工基础和电子线路等,由于教学内容很抽象,逻辑性又很强,导致电子电工专业课枯燥无味,中职生感到难学,没兴趣,以至于很难学懂,也找不到学习的技巧,所以大多数中职生感到电子电工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内容不好理解和掌握。对各种电子产品的结构、电路内部结构、电路工作原理等专业性极强的内容,更是觉得难上加难。因此,大部分中职生在电子电工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普遍感到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是很牢固。

(二)专业操作技能不过硬

由于大部分中职生在电子电工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学习掌握得不够好,所以大部分中职生的专业操作技能不是很过硬,如维修维护技术不佳,方法简单,缺乏实践经验;又由于实践教学设备不是很充分,缺乏熟练的理论知识,使得大部分中职生仅仅靠死记硬背电路工作原理和电器电路内部结构,闭门造车,一知半解,更不能举一反三和贯通融会,以至于学习三年后不能或不敢单独从事家用电子产品的维修。

(三)毕业生就业安置不理想

对一般的技校生来说,入校前都想着在校学到一技之长,就业安置到比较理想的岗位,对毕业安置充满了美好的憧景。但是,由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电子电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安置工作并没有入学前想象的那样美好。由于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等都不特别过硬,所以电子电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很难胜任各种电器维修、质检、专业维护等技术要求极强的工作;他们毕业后一般只能到各类生产电器电子类产品的工厂从事一般性的普通工作岗位。这样的普工岗位一般技术要求简单,大多重复操作,工作时间一长就感觉枯燥无味,工资不会很高,也没有发展前途,与理想中的工作岗位差距较大,因此,大部分毕业生毕业工作一段时间后都会离开学校推荐的工作,自己去寻找认为更好的、更合适的工作。这样,一是对技校产生一种怨恨心理,二是使技校的声誉受到了损害,从而影响技校的招生工作,不利于技校的发展。

二、技校电子电工专业教学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一)对所设置的专业合理定位

一是重新明确定位本专业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要摸清技校生自身的素质,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特点、接受能力去制定教学目标。明确技校生经过三年的电子电工专业学习,对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二是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结合技校生自身的素质,充分考虑社会对该专业的实际需求及技校生毕业后的工作需要,使电子电工专业的专业定位更加合理,更有特色。三是制定教学目标要因地制宜,根据学生基础和专业技能多层次专业定位。要根据学生对专业知识兴趣要求和侧重点的不同,以及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求及方向去制定教学目标,如从事电子、电器流水线生产、组装;从事家电售后服务、维修、维护;从事专业技术更强的电子产品如摄录机、电脑主板等甚至更高级的电子产品的维修工作等分别定为不同的教学目标,实现分层教学。

(二)加强直观教学,重视教学实验

电子电工专业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要根据专业特点,采取直观教学和实验教学。一是充分发挥直观教具的作用。采用实物、模型,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器官协调作用,如让学生亲自拆卸旧电视机,亲身触摸电器元器件,并让他们初步认识元器件的外型、型号,为学习了解其性能和应用情况奠定基础。二是注重演示实验教学。在演示实验教学中,实行开放教学,让学生亲手选择电子元器件、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实验探究的兴趣。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模拟教学

针对电子电工专业基础课程内容抽象的实际。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制作形象逼真的课件进行模拟教学可以使学生很清楚的看清电动势的方向、电容器充放电的过程、交流电的产生等。特别是对电磁波等隐性的内容教学不仅将抽象的东西生动形象化了,学生比较容易的接受,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环节

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技术人才,一是要求学生根据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自拟题目进行科研小制作。利用课余时间或第二课堂活动设计、研究和论证,从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二是帮助学生联系技校周边的电子电器厂家开展实习操作演练,使学生接触电子元器件的安装、调试和应用,从中运用所学的知识,锻炼掌握操作技能,学会解决生产实验实际中的具体问题。生产实习近似于将来的专业工作岗位,是实现培养学生真才实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生产实习使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完美融合,增强岗位技能,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总之,在电子电工专业教学中,要积极改善专业教学条件,积极研究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方法,优化实验内容,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强化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较系统地掌握电工电子技术、控制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将来成为具备一定科技开发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高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利治.电子电工专业教学法[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2]王尚志.电子电工基础知识应用问题[M].湖南教育出版社,2010

篇(5)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社会技术人才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规格和要求、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等带来了一系列的冲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采用比较多的课程体系,该体系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部分组成。这种课程体系的特点是学术性强,理论性课程比例较重,实质的职业技术内容(技术、实践教学内容)不足,仅满足于课堂教学,课程体系灵活性较差。二十一世纪的高职教育明确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多证书”的教学思路和“以能力为本”新的高职课程观,因此对五年制高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五年制高职电工电子专业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

1. 培养目标

本专业学生面向制造业,要求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技能,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了解专业生产的相关管理,取得维修电工或无线电装接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掌握本专业的理论体系,能更快地掌握新技能和新知识,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本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特色在于突出以下知识、技能、态度的培养:

(1)掌握相关电气基础知识,具备识读一般电气图样的能力;

(2)熟练掌握安全用电的相关知识,具备触电急救及电气(线路、设备)故障应急处理的能力;

(3)掌握常用电气材料与元件的相关知识,具备选用和检测常用电气材料与元件质量的能力;

(4)掌握企业常用电机的相关知识,具备选用电机的能力;

(5)掌握电气测量及常用仪表仪器的相关知识,具备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及选择测量方法的能力;

(6)掌握电气控制技术的一般知识,具备按图制作电气控制设备的能力;

(7)掌握电气设备维护保养和维修的一般工艺知识,具备维护、维修电气设备的能力;

(8)掌握维修电工中、高级或无线电装接工高级操作技能,通过考核取得一个工种的高级工技能等级(职业资格)证书;

(9)了解电气控制的前沿技术,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10)了解相关企业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相关知识;

(11)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较强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创新的意识;

(1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流能力;

(13)具有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14)具备合理规划职业生涯,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2.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制造类企业电类产品生产一线的操作,低压电气维修,电子产品的装调等工作;也可从事电类产品生产一线的相关管理、班组长等工作;经过企业的再培养,还可从事电类产品的工艺设计及营销、用户服务等工作。

二、五年制高职电工电子专业课程设置

在高职教育中,如果不能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型课程体系,实现高职教育目标是一句空话。新型课程构架应打破原来的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的特点,重新规划,整合课程。就课程类别上讲,应分类为公共文化类课程、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类课程和选修课类课程等。公共文化类课程、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类课程和选修课类课程的课时比例应控制在0.4∶0.5∶0.1,甚至可以达0.3∶0.6∶0.1,以强化实践环节。

1. 公共文化类课程设置

首先高职公共文化类课程应体现功能化特点,要以职业岗位对劳动者的实际要求来安排文化基础课程,改革过去以加大文化课比重来“夯实基础”的做法,使文化课为职业能力服务。文化课为专业课教学服务,既要“必需”又要“够用”。因此电工电子专业的公共文化类课程应包括德育类的职业生活与政治经济、职业生活与哲学、法律基础知识、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学、马列、哲学和语文、数学、外语、物理、计算机基础理论、体育与健康等,在内容上应进行精简,并辅以讲座、报告、调研等方法完成教学要求。

2. 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类课程设置

专业课应体现复合化、实用化的特点,在原来的课程构架内,按照凝练主线、有机复合进行整合形成新的课程体系。电工电子专业,专业核心教学把电工技术基础知识、电工工具、材料、元器件的选用与检测技术、电工仪表与测量技术整合为电工技术基础,并安排电工工艺与操作实训;把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电子仪表与测量技术、电子元件的选用与检测整合为电子技术基础,并安排电子装置工艺与操作训练;把电机控制与调速技术基础、电力拖动技术整合为电机控制与调速技术,并安排直流电机控制与调速技术训练和步进电机、伺服电机控制与调速技术训练;安排传感器与PLC应用技术理论和实践教学;把电器设备维修技术基础、钳工技术、典型机床电器维修、典型电子产品维修技术整合为电气设备故障处理与维修技术并安排1∶3的技术训练;安排企业供电系统与安全用电技术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专业中级、高级技能训练;质量管理与控制技术基础实训课程等。

3. 选修课程设置

选修课是高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根据学生兴趣、特长和用人单位的特殊需求,自主决定选修课的课目与教学要求,以增加教学的灵活性,选修课的成绩评定以学习过程的评价为主。

(a)人文素养类

中国历史概论、中国地理概论、新闻采访、中国革命史概论、中国名著欣赏、外国名著欣赏、创新与创业、职业生涯、公共关系理论与技巧、音乐欣赏、礼仪规范教程、应用文写作、普通话口语交际、书法、环境保护、心理健康教育。

(b)知识拓展类

电气自动化技术概论、电机调速系统、单片机接口技术、电子CAD软件应用、计算机工业控制、数控技术基础、现代物流技术、企业管理与营销、管理心理学、多媒体与图形处理、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

(c)操作技能类

计算机中级应用教程、印制电路板制作技术、电动机维修技术、电冰箱维修技术、电视机维修技术、小家电维修技术、照明电路的敷设安装技术。

(d)健身强体类

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少林武术、太极拳、健美操、体育舞蹈、跳绳、踢毽子、健美训练、形体训练、中国象棋、围棋、国际象棋。

三、五年制高职电工电子专业课程内容调整

课程构架确定后,课程内容的筛选、确定是保证新课程体系能否顺利执行的关键。课程内容的确立应具有以下特性:

1. 针对性。即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相适应。课程内容是否适应职业岗位需求是教改成败的关键,严格在职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内容筛选是提高针对性的关键。应使学生学所用,所用即所学。

2. 实用性。即专业课程与实训课程按照生产实际需求流程、情景及职业特点进行整合。体现职业教育“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理念,体现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的互动和密切联系。使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缩短适应期,提高适应能力。

篇(6)

二 维修电工实习教学措施

1.注意专业教学的基础学习和训练

技术类院校的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程度各有不同,因此,学校要根据国家颁布的技术类院校的教学大纲,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方案。例如,当学生的实习课程涉及一些机床电路控制的学习时,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控制的原理,怎样提高维修电工的操作水平,怎么改善学生独立安装的方法等都是本专业的教学所要实习的重点。对于类似这种情况的问题,大部分教师通常只是强调勤学勤练,这虽然很重要,但是电器电路的维修及安装不只是单纯的勤学勤练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所以,只有掌握基础知识的学习并应用到实践中,分析其原因,确定出现故障的大致范围,才能快速找出故障的根本。如果不运用电工理论与实际的电工操作联系到一起,单凭勤做、勤练是很难提高维修水平的。

2.提高教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素质

维修电工这一专业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它不但要求教师要有足够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实践能力,这些素质的结合就是教育界里常说的“双师型”素质。在维修电工的实习教学中推行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能有效地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到一起,有利于增加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维修动手能力。由于维修电工的实习教学不但要求教师把专业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还要示范维修的操作步骤。所以这就要求维修电工的教师要有两手准备,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有娴熟的操作技能。另外,在进行实习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目的和要求,有针对、有重点地进行相关的教育教学,充分突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3.培养学生兴趣

维修电工的实习教师,事实上是最能抓准学生兴趣的,因为这个阶段的教师正从一个学生的角色转换成教师的角色,他们通常比较了解当下的学生,所以实习教师要学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职业技术类院校,在电工技术类专业的教学内容上要有一个广阔的视野,要紧跟时代的脚步培养符合这个社会需要的人才。实习教师完成了预定的技术教学后,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就是要针对这方面的教学展开一系列相关的研究。根据市场导向做出的研究不但能帮助学生对已学知识有个深入的理解,而且还拓展了教学内容,收获双重的良好效果。在开始维修电工这一专业课程教学的时候,从一开始就要调动学生的兴趣,适时引导学生,开发其潜能,挖掘其兴趣,并注意把这种兴趣保持下去。

4.提高学生维修电工的动手能力

实习教师在传授基础理论知识的时候要注意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并灌输学生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在进行教学之前,实习教师应将每次授课的目的、所涉及的元件、使用的工具以及操作步骤等内容备好课,以便在进行授课时有足够的内容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及时给学生展示其能力的机会。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以一些问题做出发点,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寻找答案,如什么是发热元件、什么是接触器、什么是双金属片、触点的位置在哪里、如何调整额定电压等问题都能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会其中的答案。通过这种方法不但帮助学生熟悉本章节的理论知识,还增加了实践经验,便于以后遇到电工故障或者事故时能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养成良好的动手习惯,举一反三。这对学生以后的就业将非常有帮助。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抓好专业教学的基础训练,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维修电工的动手能力,对维修电工的教学成果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技术类教育若想提高自身的实力,在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要加大力度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着重突出技术教学的特色,紧跟时代步伐,适应社会发展,培养的学生要有足够扎实的操作能力。在维修电工实习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教学提高和改进,实习电工在各方面的能力都将有一个质的提高。因此,技术类院校必须把维修电工的实习教学提高到一个高度上来,把教学落到实处,加快我国电工技术的发展。

篇(7)

前言: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电力能源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大。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力系统的运行压力不断增加,因而更容易发生一些故障。在分析和处理这些故障的过程中,主要需要通过维修电工进行处理,因而维修电工的技能水平非常重要。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因此维修电工必须具备足够的技能,才能够应当电力系统中随时出现的新问题,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更好的维护。

一、维修电工技能鉴定考核的内容

在维修电工技能鉴定当中,涉及到的内容十分丰富,但是在考核内容中对于一些问题并没有得到体现。例如在中级工的读图分析当中,对于晶闸管直流调速电路问题有所涉及,而在相关的知识体系中,并没有对晶闸管交流技术进行单独的讲解,而是在电气故障检修、安装、配线等知识中有所涉及。由于配置了这些内容,因而寻弱了与晶闸管交流技术之间的关联[1]。对于这些问题,在维修电工技能鉴定考核内容当中,应当适当调整基础知识与技能之间的关系,提升技能部分在其中所占的比重。同时,应当尽量确保完整对理论知识体系,对模块分解进行扩大,避免过于粉碎的情况发生。在技能方面,如果相关知识和结论性的内容占比过多,对于一些技校、高职维修电工专业的学习来说,难以有效的进行理解,其可用性也比较局限。因此,对于基础知识应进行强化,使相关的知识内容得到更为清晰的显现,从而使考核内容可用性得到增强。

对于技能鉴定人员来说,应当对维修电工技能职业鉴定的考核方式进行了解。对此,职业技能鉴定中的试题开发库系统能够发挥出较为良好的作用,而为了使其可用性得到增强,应当对试题库的开发质量进行不断的提升,并对整体方案进行优化。例如在高级工的考核当中,会涉及到锯齿波的形成问题,其晶体管当中,包含有相应的电容、电阻、电位器等,因此在考核过程中,应当注重考核内容的完整性,不能将相应的电路图省略。在维修电工的培训当中,应当注重突出技能的作用和地位,并且对理论知识体系的重要性进行兼顾,对鉴定题库进行科学化的建设,从而提升培训和鉴定的效果。此外,对于操作技能题库,应当进行相应的延伸和开发,从而更新命题理论知识,更加准确的对维修电工技能进行鉴定。

二、维修电工技能鉴定技术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维修电工的知识随之提升,职业技能也更加先进。为了推动维修电工职业的发展,应当采取合理的技术对维修电工进行鉴定,促进未丢电工培养的强化,形成完善的技能鉴定系统。维修电工职业对于技能的要求很高,因此为了提升自身的仅能和水平,维修电工必须不断的进行学习和提升。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维修电工的技能对于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重视对维修电工技能的鉴定[2]。在我国当前的维修电工技能鉴定技术当中,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对于维修电工的培养和提升产生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必须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不断提升鉴定技术,从而促进维修电工技能更好的提升。

三、维修电工技能鉴定模块的深化

在维修电工技能鉴定当中,为了取得更为准确的效果,对于鉴定模块应当进行统一,对评分标准进行确立,不断的优化和完善操作技能鉴定内容,对日常质量标准进行深化,对实际工作需求加以满足。例如在技术维修设计当中,对于安装调试环节应进行规范,基于电气设备的控制范围对电气环节图加以保证,从而对维修电工技术进行良好的应用。根据电气图的技术要求、基本情况等,对相关的技术参数进行调整,并且对相应电器元件进行组合[3]。根据考核模块内容,要求维修电工能够对电气图进行正确的画出,并结合电气图对相应材料、仪表、工具等进行应用,并准确的安装相应的电器元件。在确保合理的安装所有电器元件的基础上,还应当兼顾到紧固性、美观性、安全性等。

四、维修电工技能鉴定方法的创新

在维修电工的技能鉴定当中,需要将鉴定与实训教学进行良好的融合。例如,在高级维修电工理论教学当中,除了将基础理论模块、专业理论模块等融入在课程设置当中以外,还应当将专业应用模块、新技术应用模块等融入其中。不过,在实际的情况下,由于维修电工的培训教材较为落后,其中的实用性、针对性等都较为不足,对于维修电工的职业发展较为不利。维修电工对于新工艺、新技术、新知识等难以进行充分的掌握,其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也难以满足当前电力系统维修维护的实际要求,因而对于高级维修电工技能鉴定来说,也无法进行良好的应对。

在维修电工技能鉴定当中,应当建立相应的模块化实训室,并确保齐全的功能能够和完善的设备,从而能够对维修电工的实践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在高级维修电工技能培训当中,应当对实训室的建设进行强化,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技能鉴定[4]。与高级维修电工技能鉴定的实际要求相结合,在相应教学模块的基础上对实训室进行构建,例如机床模拟实训室、电气线路自装实训室、PLC模拟实训室等。另外,在维修电工技能鉴定技术中,需要对一体化教学方法加以运用。

在过去的维修电工技能鉴定技术培训当中,往往采用传统的培训模式,由教师进行演示,然后学员进行模仿操作。这种教学方法基本上只能够匹配中级维修电工的技能鉴定,而针对高级维修电工,除了对实训室的建设进行强化以外,还应当对培训方法进行优化,同步教师的演示和学员的操作,在学员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再相应的指导,从而形成良好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维修电工技能鉴定技术中,还应当融入模块化培训模式,对相应的实训教学进行划分,从而形成重要的教学模块,例如电路绘制模块、绘制装配模块、机床电器PLC控制改造模块等,然后在各个模块的基础上,更好的发挥维修电工技能鉴定技术的作用。

结论:电力能源是当前社会中最为重要的能源之一,随着人们对电力能源需求量的不断提升,电力系统在日常运行当中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因而更容易发生故障。维修电工作为处理电力系统故障的主要力量,其技能水平十分关键,因此,需要利用维修电工技能鉴定技术,了解和掌握维修电工的技能水平,从而更好的维护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张洋. 与时俱进 联系实际――在新形势下开展维修电工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的探讨[J]. 科技视界,2015,25:203-204.

[2]马玉蓉,邱利军,郎莹,赵立新. 电工技术实训与技能鉴定结合方案研究[J]. 职教论坛,2010,24:65-69.

篇(8)

从岗位分布来看,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有五类(如图1所示):生产一线的技术岗位,从事电工、电子类产品的质量检验监督与控制等工作,这类人员占调查人数的43.9%;电气设备的操作、调试、运行与维护岗位,主要进行电气设备的操作、调试、运行和日常维修,是智能型的操作人员,这类人员占30.5%;企业的计划科、生产科、企管办等部门的生产管理岗位,从事生产组织、技术指导和管理工作,这类人员占13.3%;产品的销售、售后技术服务岗位,占5.7%;行政管理和个体以及其他等,这类人员占调查人数的1.3%和5.3%。

对以上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可得出笔者所在学校电气设备安装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成熟技术与管理规范的应用与运作。

高职高专电气类专业则是培养应用型高等技术人才,在生产现场从事成熟技术的应用与运作、工艺设计与实施、现场经营管理以及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工作;是将工程设计、规划、决策转化为工程、产品或其他物质形态,一般不进行整机设计,也不搞产品的开发研究,不涉及高度抽象的理论概念,工作时注重定性的分析,而非定量的计算。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应加强工艺实施能力和提高新技术应用能力的毕业生分别占调查人数的32%和19.9%,这是社会对高职高专电气专门人才规格要求的直接反映。

二、从毕业生对知识结构的要求分析课程设计

调查结果显示,该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应由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三大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中专教育应使毕业生掌握相对宽厚的技术基础知识,才能对社会需求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基础理论知识是指毕业生所必须具备的文化基础和应掌握的常规性、基础性知识,如高等数学、物理、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基础理论知识是组成本专业毕业生知识结构的基础,同时又是坚持自学的必要条件。

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是指适应岗位(群)要求所应掌握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本专业的最新科技信息,如电子技术、电力电子变流技术、电气控制设备、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自动检测与转换、电子CAD等。它涉及从设计到操作整个工艺流程和生产的全过程,是电气中专人才完成本职工作必备的基本知识。

调查对象大都认为,外语、计算机、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力电子变流技术、电气控制设备、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传感器原理与工程应用技术等知识,是中专电气类专业毕业生必须掌握的专业技术知识(如图3所示)。

进行高职高专电气类专业的教学设计时,应以基础理论知识为前提,以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为重心。基础理论知识要扎实,打好基础,储备后劲;专业知识要专精,强调一专多能。要拓宽知识面和科学视野,打破传统专业教学模式隔山如隔行的封闭状态,重视知识的渗透、融合和转化,并能不断有效地更新知识,使毕业生真正具备适应高新技术发展趋势的知识结构。

总之,构筑电气高职高专人才的知识结构,必须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改革课程设置,形成新的课程体系。

三、从调查分析看毕业生的能力结构

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毕业生都要求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和电工等级考证的培训,尤其是希望能掌握先进软件的使用方法。调查对象一致认为,外语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工具,尤其是专业人员的外语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从调查结果分析,我们认为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应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英语水平以熟练阅读材料为主,同时取得中级电工技能等级证书。

调查中就生产一线操作、工艺实施、设备调试运行维护、产品销售及技术服务等方面的能力要求广泛征求了意见,得到的反馈是,必须加强毕业生工艺实施及设备调试运行维护能力的培养,如图4所示。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生产领域的技术含量在不断提高,从业岗位对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在高新技术信息的学习和应用方面,应具有很强的能力。同时,调查也表明,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应加强电工操作实训,突出电工动手能力的专业教学特色。

从调研结果综合分析电气类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我们可以看出:

操作能力是履行岗位职责的动手能力,包括任职岗位需要的职业技能,如仪器、仪表的操作,计算机的操作等;也包含基本的实验能力和设计能力,要求理解技术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操作程序,掌握应知应会的职业技术规范,具有排除故障,维修设备等方面的能力,具体项目如电工的操作、工艺规程编制实施、电器设备的调试维修等。

认知能力是指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观察判断和临场应变的能力,运用知识技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技术革新和设计的创新能力等。

表达能力是指语言表达、文字表达和数理计算及图表展示的能力。

篇(9)

从事物理教学几十年,只讲中职物理这一门已不能适应现代中职教育教学的需要,所以中职物理教师在讲好本课程的同时,还要主讲与其物理内容相关联的几门课程。笔者一般每学年第一学期讲物理和数学,第二学期讲电工学和数学。我就如何上好不同门类的课程,从中职物理教学与电工学教学的区别谈谈自己的体会。

比如物理学中恒定电流与电工学中的认识电路、简单直流电路、复杂直流电路、电容有内容上的交叉。如果把电工学中的这些知识点从物理角度来讲,其教学目的达不到中职电工学的教学要求。

因为学科的教学要求限制,无需展开讲,有些知识是在物理课中讲授过的,所以我们教学的重点是电工技术的传授。电工实验实训是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而不能再按照传统物理实验探究物理规律、研究数据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来上实验实训课。

讲授中职物理和电工学需要注意以下五不同:

一、教育环节的不同

物理学的教学属于基础教育环节,而电工学的教学属于实践性的教育环节。前者是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及掌握终身学习能力的教育,而后者是培养掌握现代技术复合型人才的教育。

二、物理实验与电工实验实训不同

物理实验与电工实验实训的区别是:物理实验偏重研究、探索及验证物理规律,对于测量的数据进行记录、分析与研究。注重的是归纳、总结、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和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电工实验实训强调的是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与技巧,提高学生对电工知识的灵活应用以及电工专业技能的熟练操作能力。

三、课程性质的不同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的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科学,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当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电工学是中职学校电气维修专业和企业供电专业的基础课。

四、课程任务的不同

物理学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对科技进步、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帮助学生提高现代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电工学的课程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电工基础知识的教育,为学习专业课和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电工学理论讲授、电工实验实训等手段,在学生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使其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基本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和实验能力。

篇(10)

 

在过去,电工电子专业主要是以家电维修为主要目的,其专业课程的开设也是围绕家电维修方向。近年来,人们对电器的原有使用观念已经彻底改变,因此,电工电子专业无论是培养目标,还是课程设置以 

及教学方式进行改革的形式势在必行。以下就针对电工电子专业的培养目标、就业 

方向、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及改革的思路进行探究。 

一、电工电子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 

1.电工电子专业的培养目标 

电工电子专业属于制造业,为了顺应时代的需要,根据实际工作中企业的需求,本专业主要是掌握电子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生产中的相关管理,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理论方面要求学生掌握与电气相关的基础知识,例如安全用电,常用电气材料与元件,企业生产实际中常用的电机,电气测量及常用仪表仪器,电气控制技术的基础知识,电气设备维护保养的维修的工艺知识,了解电气控制的前沿技术以及企业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相关知识等;实践方面要求学生具备相关电气操作,例如要会识别一般的电气图样,具备触电急救以及电气故障应急处理的能力,具备选择和检修常用电气材料和元件的能力,具备为企业选用电机的能力,具备正确使用电气测量工具的能力,具备按照电气图样制作电气控制设备的能力,具备维护以及维修电气设备的能力等等。 

2.电工电子专业的就业方向 

电工电子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制作类企业的电子类产品的生产操作、电气设 

备维护以及维修等;当有了一定的实践工 

作经验之后,还可从事电子类产品的工艺 

管理以及工艺管理,还可以从事营销以及 

售后服务等相关工作。 

二、电工电子专业的课程设置 

要实现电工电子专业的培养目标,如果没有设置符合时代要求的课程体系,那么一切都只是纸上谈兵。课程的设置要打破过去传统的模式,重新对电工电子专业课程进行规划,更好地为其目标的实现提供服务。本专业的课程类别主要包括公共文化类、专业类、实际训练项目类和选修课程四大类。 

1.公共文化类课程的主要作用是培养 

学生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等,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所以,电工电子专业的公共文化课程应主要包括法律基础知识、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语文、数学、外语、体育、计算机理论知识及应用以及职业道德与规划等课程。 

2.专业课程与实际项目训练课程是 

本专业的重中之重,由于本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所以专业课的设置要突出实用的特点。专业课教学要把电气相关基础知识,例如常用电气材料与元件的选用,企业生产实际中常用电机的基本知识及选用,电气测量及常用仪表仪器的知识及使用,电气控制技术的基础知识,电气设备维护保养的维修的工艺知识,了解电气控制的前沿技术以及企业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相关知识,以能力的培养作为主要特色,全方位培养多功能型人才。 

3.选修课程的设置也是不可忽略的重 

要的一个环节,它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主要是为了增加教学的丰富性。选修课程的设置可以包括人文地理、知识扩展、实际操作技能以及强身健体等方面,以供学生有选择的余地和兴趣。 

三、电工电子专业改革的思路 

时代的发展导致现行的电工电子专业教学已经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问题日益突出。所以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改革刻不容缓,以下就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以及教学反思四个方面浅谈电工电子专业改革。 

1.教学内容的改革 

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最直接的场所,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直接的场所,所以,教学内容的精彩程度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程度。教师的教学来源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来源于教材。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熟悉教学大纲,备好将要进行讲解的课程,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保证。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抓住课堂教学的重点,挖掘学生能力点,赢得满堂彩。 

2.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要做到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要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形式。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引导者的作用,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教师要打破“一言堂”的局面,增加学生的表现机会,让他们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和舞台,在学习中强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通过这种自我展示的方式来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不断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最终能够学以致用,培养他们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学习的精神。 

3.评价体系的改变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而不是选拔人才,学习的过程就是为了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质量,所以合理的评级体系在教学改革中也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对每一个课程、每一个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及时地考核,然后进行合理地评价,对评价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在评价的过程中,评价的内容不只是重在考核学生对课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还应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进行考核,最终对整个考核过程进行综合评价。 

4.教学反思 

现在,纵观电工电子专业的就业情况,从表面上看来,就业面宽,就业率高,但是,实际上,本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是在生产一线,或者是服务性行业。这些工作不仅工作时间长,而且劳动强度大,待遇低,技术含量也低,学生的工作时间很短,对其未来发展极其不利。所以,学校应该充分认识这一点,进行教学反思。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可以开设一门专门可以供其长期发展的专业技术。那么,这就需要我们的专业老师有更多的实践经验,敢于大胆实践,能够让我们的专业技能不断得到提高,让我们的教学更加贴近生活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总而言之,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开始脱离时代的需要了。新时代的电工电子专业,在培养目标上要能够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根据社会对专业性人才的实际需要设置合理的专业课程,真正让学生学有所用。我们的教育理念要为不同背景、不同能力、不同兴趣爱好以及不同求职目标的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人生规划制订不同的学习计划,使资源最大化地得到利用。时代在变,我们研究问题的方式和手段也要变,我们要更加充分认识时代的需求,使电工电子专业得以持续永久的发展。 

篇(11)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B-0112-02

作者:吴兴明

电工基础是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由于电工基础课程主要是分析电工的基本原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数学和物理知识,而农村中职学校学生的物理基础较差、专业底子薄等,导致了很多农村中职学生在初学电工基础课程时普遍感到枯燥、深奥、难学,一些学生失去了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也影响了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对此,笔者针对农村中职学校电子专业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困难进行分析,并对教学方法做了一些探究。

一、农村中职学校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不足

农村中职学校电子类专业教师大多由中学物理教师转行而来,缺乏电工基础的教学经验,或者电工基础知识匮乏,严重制约了该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学生素质整体不高

学习电工基础课程,需要有良好的物理和数学知识作为基础。大部分中职学生由于这两门学科的基础薄弱,如果在教学中偏重理论分析与解题能力的训练,对于许多物理基础欠佳的学生而言,具有相当大的难度,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抵触情绪、厌学心理的现象较为普遍。

(三)传统的授课方式造成教学效率偏低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所构成的传统授课方式,在普通高中的教学中效果是不错的,但是对于中职学校电工基础课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电工基础课程是比较独立的,需要更直观的教学模式,因此,必须采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如Flash动画等多媒体教学,它们可以将抽象的原理用动画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给学生,降低学习的难度。但现实中,大多数教师往往使用传统讲课方法,讲课教学方法灵活性不强,降低了教学效率和挫伤了教学双方的积极性。

(四)实验考核方式落后,实验课时有限

电工基础在中职学校教学体系里所占的比例不高,而电工基础实验教学往往包含在理论课时里面,由教师自行安排,并且没有专职的实验教师。所有的实验都是由理论教师来安排,而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去设置适合学生基础的实验,这就使得电工基础的实验课时所占比例更低,有些课题甚至根本没有安排实验课。相当多的实验教学不是直接考核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而是以学生的实验报告作为成绩的标准,因而,很多实验教学考核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实验设备少且陈旧,实验内容跟不上形势的要求

由于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属于地方性办学,财政投入不够,各方面经费开支被严重压缩,教学设备及耗材配备不足,而且实验设备老旧破损,导致实验设备和实验内容无法满足当前形势下农村中职学校实践教学的需求。再者,由于招生扩大,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原有设备早已不能满足学校实验课程的基本需求,严重影响了教学要求较高的电工基础课程教学。

二、农村中职学校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一)理论教学

1.充分激发学生对电工基础理论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学任何知识,兴趣都是基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应在第一次课即绪言时必须做好充足准备,重点让学生了解电工的产生、传输、发展和应用,以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不要一上课就讲那些繁杂难懂的电工理论,应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已知的素材出发,通过课堂讲解、谈话或者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自然而然地导入电工的概念。例如,照明电路忽明忽暗的原因是什么?电力系统中遭受雷击现象是怎么一回事?三相电与传统的照明电有什么不同?家庭耗电量的高低主要与哪些因素相关?这样,通过突出电工在家庭电气化中的具体应用,使教学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知道电工是什么、有什么用、用在何处。让学生明白学习电工基础知识可以用来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从而对电工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农村中职学校学生文化课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对于烦琐深奥的理论知识缺乏兴趣。教师要深人浅出地将枯燥的理论教学与工作、生产和生活的实际联系起来。讲授电工基础知识的时候,强调要尊重知识的逻辑系统性以及必备的基础知识,果断放弃那些复杂的理论的推导。教师应根据中职学生动手能力强、好奇心较强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借助生活实例的理论教学方法巧妙地创设有效情境,将抽象、枯燥的理论课变得直观、生动起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打下坚实的电工理论基础。

2.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电工基础的许多概念和原理比较抽象,教师可利用Flash等工具制作出精彩的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该课程的概念和原理。借助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静止为运动,使抽象枯燥、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教学内容通过生动易懂的画面展示出来,不仅容易理解,还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加深对电工基础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例如,在讲授如何判断二极管是导通状态还是截止状态的知识时,学生总是觉得难以理解。如果在多媒体课件中让学生先看到二极管正极与负极之间承受的电压大于导通电压,则二极管处于正向偏置而导通,两端的实际电压为二极管的导通压降;再让学生看到该电压小于导通电压,则二极管处于反向偏置而截止。这样就会给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此时再来讲解二极管的其他问题就容易得多了。教师要将抽象的内容变为形象的内容,将难懂的知识变为易懂的知识,学生就能很快地掌握其中的规律和原理。

(二)实践教学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过硬的技术和本领,而实验则是让学生掌握技术和本领的必由之路,因此,实验教学是中职学校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电工基础是电子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中的许多基本概念、基本规律都起源于实验,或者可以用实验加以验证或说明。搞好电工基础实验教学,既能让学生对理论知识加深理解,又能让学生充分掌握电工的实验技能和技巧,并达到相当的熟练程度,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1.实验内容应贴近生活实际,增强实用性。职业教育的最大意义就是服务于生活实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实践教学可以把理论上抽象难懂的知识变为直观的印象,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照明电路”实验时,教师可以这样提示学生:如果家里买来一套日光灯具,你准备怎样安装,日光灯又是怎样工作的呢?在教学中,可以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来探讨、学习这些问题,在讲解了电路安装的基本原则后,可让学生分组,在实验室断电的情况下自己动手安装日光灯电路,装好后教师进行检查,确定没有问题后加电测试,如果有问题当场解决。如此一来,当学生看到自己安装的照明电路能正常使用,虽然是一步小小的成功,但学生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可见,这种教学方法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动手操作能力具有相当大的作用,以后在做复杂的电路实验时就不会产生畏难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