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服务业的发展特征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7078
11总量指标有相似的变化特性
文中所有数据均来源于《云南省统计年鉴》(2003―2015年);[1]《云南省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3月);[2]《楚雄州统计年鉴》(2002―2015年)。[3]
分别对1990―2015年楚雄州和云南省各自的生产总值进行分析后发现,二者有相似的数据变异特性,楚雄州生产总值、服务业增加值和云南省生产总值、服务业增加值的数据变异特性一致。
111云南省生产总值、服务业增加值的变化 1990―2015年,云南省生产总值和服务业增加值发展状态,总体上分成三个阶段(见图1):第一阶段,1990―2002年,云南省生产总值经过1997年、1998年的微小波动后回升,缓慢增长,云南省服务业增加值没有出现波动,增长缓慢,二者同步增长;第二阶段,2003―2010年,云南省生产总值在2008年有一个微小波动后回落,增长速度比第一阶段快,同样云南省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也比第一阶段快,但明显慢于云南省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二者逐步拉开距离;第三阶段,2011年后,云南省生产总值快速增长,增长速度大于第二阶段的增长速度,同样,云南省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也比第二阶段快,但明显慢于云南省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两者进一步拉开距离。
112楚雄州生产总值、服务业增加值的变化
1990―2015年,楚雄州生产总值和服务业增加值发展状态和云南省基本保持一致,呈现出相同的变化特征,总体上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见图2):第一阶段,1990―2002年,楚雄州生产总值经过1997年、1998年的微小波动后回升,缓慢增长,楚雄州服务业增加值虽然没有出现微小波动,但增长缓慢,两者同步增长;第二阶段,2003―2010年,楚雄州生产总值在2008有一个微小波动后回升,增长速度比第一阶段快,同样楚雄州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也比第一阶段快,但明显慢于楚雄州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两者逐步拉开距离;第三阶段,2011年后,楚雄州生产总值快速增长,增长速度大于第二阶段的增长速度,同样楚雄州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也比第二阶段快,但明显慢于楚雄州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两者进一步拉开距离。但两者拉开的距离没有云南省生产总值和服务业增加值拉开的距离大。
113相似的数变异特征
楚雄州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与云南省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具有近似的同步增长性(见图3)。2002―2009年两者具有相同的数字变异特征,增长速度基本一样,2010―2012年,云南省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保持平稳增长,但增长缓慢,楚雄州刚好相反,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呈下滑状态,而且下滑幅度偏大,2012年以后,云南省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保持原有的态势增长,而楚雄州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处于高速增长的态势,集中反映了楚雄州服务业发展的潜力。
楚雄州生产总值占云南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和楚雄州服务业增加值占云南省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具有近似的同步增长性(见图4)。2002―2009年,二者具有相同的数字变异特征,增长速度基本一致。2010―2012年,云南省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保持平稳波动,楚雄州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刚好相反,呈下滑波动,而且波动幅度偏大。2012年后,云南省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增长保持原有的态势增长,而楚雄州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处于高速增长的态势,反映了楚雄州服务业具有较强的发展后劲。
12时序模型结构
云南省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的时序模型为:
(1+10004289B)log(oddst)=(1+0377726B-0778567B3)ut(1)
楚雄州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的时序模型为:
(1+1005677B)log(oddst)=(1-0335944B2-0626583B3)ut(2)
使用模型对未来三年的预测值见表1。
2云南省和楚雄州产业结构模式分析
21云南省和楚雄州三次产业占比变化情况
通过对云南省和楚雄州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历年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云南省三次产业发展变化情况是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2002年以后成直线下降;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2002―2012年平稳波动,2012年以后又有所下滑;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基本表现为直线上升趋势,在2013年与第二产业相交,自2013年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超过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
楚雄州三次产业发展变化情况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也是2002年以后成直线下降,不同的是楚雄州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下降的幅度更大;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2002―2012年平稳波动,2012年以后又有所下滑;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基本表现也为直线上升趋势,但增速较小,而且在2003年有一个回落,波动较大,在2012年后快速下降;同样在2013年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超过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
综合来看,2002―2009年,楚雄州和云南省三次产业结构模式均是231模式,滞后一年之后,2013年后楚雄州和云南省三次产业结构转变为321模式。
22楚雄州服务业增加值占云南省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通过对历年数据进行分析,楚雄州服务业增加值占云南省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较低,2000―2003年楚雄州服务业增加值占云南省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虽有起伏,但都在44%~5%,到2013年后才超过5%。
3环比发展速度的对比分析
31环比发展速度变化特征一致
楚雄州生产总值环比发展速度和服务业环比发展速度的变化特征与云南省生产总值环比发展速度和服务业环比发展速度的变化特征一致(如图5和图6所示)。2002年后,云南省生产总值h比发展速度和服务业环比发展速度同步增长,而且表现出相同的振荡特性。楚雄州生产总值环比发展速度和服务业环比发展速度的变化特征与云南省相应指标呈现出相似的变化特征。2002年前,楚雄州服务业环比发展速度大于生产总值环比发展速度。在2012年后楚雄州生产总值环比发展速度和服务业环比发展速度同步增长,表现出相似的振荡特征,但楚雄州2013年服务业环比发展速度与同年生产总值的环比发展速度相比,两者差距较大,说明同年服务业的发展速度超过了生产总值的发展速度。
32统计特征相似
楚雄州生产总值环比发展速度和服务业环比发展速度与云南省生产总值环比发展速度和服务业环比发展速度具有相似的统计特征。
云南省服务业环比发展速度和楚雄州服务业环比发展速度在水平005及010下DF检验的t值均小于各个临界值,两个序列均是平稳序列,二者均是零阶单整序列,具有相似的统计特征。同样,云南省生产总值的环比发展速度和楚雄州生产总值的环比发展速度在水平005及010下DF检验的t值均大于各个临界值,两个序列均不是平稳序列,但两者均是一阶单整序列,所以可以用楚雄州生产总值的环比发展速度解释云南省生产总值的环比发展速度,楚雄服务业环比发展速度解释云南省服务业的环比发展速度。
33模型的建立和解释
各个环比增长速度之间的解释模型见表2。
4结论
第一,楚雄州当年生产总值环比发展速度受当年楚雄州服务业增加值环比发展速度和上一年楚雄州服务业增加值环比发展速度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上一年楚雄州服务业增加值环比发展速度增加一个单位,可以带来当年楚雄州生产总值环比发展速度0299566的增加量,当年楚雄州服务业增加值环比发展速度增加一个单位,可以带来当年楚雄州生产总值环比发展速度067050504的增加量。同时,楚雄州服务业的环比发展速度略大于楚雄州生产总值的环比发展速度。
第二,云南省的生产服务业增加值环比发展速度增加一个单位可以带来云南省生产总值的环比发展速度0981169的增加量。
第三,云南省生产总值当年的环比发展速度受云南省上一年的服务业增加值环比发展速度和楚雄州当年的服务业环比发展速度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当楚雄州当年服务业增加值环比发展速度增加一个单位,可以带来当年云南省生产总值环比发展速度0314851的增加量,上一年云南省服务业增加值环比发展速度增加一个单位,可以带来当年云南省生产总值环比发展速度0673065的增加量。
第四,楚雄州生产总值环比发展速度增加一个单位,可以带来当年云南省生产总值环比发展速度0999959的增加量,从生产总值的环比发展速度的角度来讲,两者是同步增长。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2.010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从1990年到2014年服务业所占比重逐年增加且逐渐超过第二产业,由32.4%增长到48.1%。而我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2013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国服务业增加值的22.14%,2014年比重增加为22.24%。因此本文以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认识评价副省级城市服务业发展综合水平、区域之间的发展差异,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副省级城市服务业持续均衡发展。
1 副省级城市服务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
本文从服务业规模、就业吸纳能力、发展潜力和发展速度四个方面选取了能够反应副省级城市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的11个指标,分别为:χ1――第三产业生产总值GDP(亿元);χ2――第三产业总产值占地区GDP比重;χ3――第三产业从业人员;χ4――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χ5――人均服务业产品占有量(百元/人);χ6――服务业劳动生产率;χ7――服务业增长速度;χ8――服务业贡献率;χ9――服务业增加值;χ10――人均GDP;χ11――服务密度。数据则从《中国统计年鉴》选择2013年的年度数据进行分析。
2 副省级城市服务业发展评价的方法选择
运用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进行指标之间相关性的检验,结果得出KMO值0.508,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卡方值216.794且sig=0,这表明11个分析依据变量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为避免相关关系引起的分析偏误和信息重叠,本文选择主成分分析,利用降维的思想,在损失很少信息的前提下,把多个有相关关系的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无相关关系的综合指标,再利用产生的综合指标进行服务业发展的综合评价。
3 副省级城市服务业发展评价的主成分分析
考虑到11个评价依据变量量纲不一致,取值范畴差异很大。所以,我们基于相关系数矩阵求解主成分,并基于特征根大于1的准则进行选取主成分,得到表1的解释总方差。
根据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选取三个主成分,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44.377%、26.076%、14.245%,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4.698%。三个公共因子具有显著的代表性,可以充分反映数据中十五个副省级城市服务业发展的综合水平。
依据上表得知:第一主成分f1主要由χ1第三产业生产总值;χ2第三产业总产值占地区GDP比重;χ5人均服务业产品占有量;χ9服务业增加值;χ10人均GDP;χ11服务密度六个指标决定,反映了服务业的发展经济规模。第二主成分f2主要由χ3第三产业从业人员;χ4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两个指标决定,反映了服务业的发展人员规模。第主成分f3主要由χ7服务业增长速度;χ8服务业贡献率两个指标决定,反映了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潜力。
首先,副省级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在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均呈现非均衡的状态。综合得分由高到低的排列为深圳、广州、西安、杭州、南京、成都、厦门、武汉、济南、哈尔滨、青岛、宁波、大连、长春、沈阳。其中,东部城市的深圳、广州分别位列第1、2名,杭州、南京、厦门位列第4、5、7名,而沈阳排名末位;西部城市西安和成都分别位列第3和第5;总体而言,东部城市的服务业发展水平优于中西部城市,而各区域内部也呈现非均衡发展的特征。
其次,各副省级城市在三个主成分得分表现上也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特征。一是服务业经济规模f1得分最高的前四个城市依次是深圳、广州、南京、杭州,其中,深圳的的得分为2.8311,广州为1.5847,远高于其他城市;服务业发展规模较小、经济发展较弱的城市有长春、沈阳、哈尔滨。二是服务业发展人员规模f2得分最高的前四个城市分别为成都、西安、广州、杭州、哈尔滨,得分最低的五个城市为宁波、大连、深圳、青岛、沈阳。三是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潜力f3得分最高的前四个城市为厦门、西安、杭州、南京,得分最低的四个城市为宁波、成都、广州、沈阳。
4 发挥东部城市及优势服务产业的辐射带动效应,实现东中西部服务业均衡发展
要实现副省级城市的服务业均衡发展要做的有两点:(1)区域均衡发展是副省级城市服务业发展必须突破的难题,要坚持增强东部城市的辐射带动效应,特别是像广州和深圳这样的服务业综合发展较好的城市,让他们的发展带动发展能力相对较弱的中西部城市的发展,这类城市的发展可以改善中西部地区服务业发展落后的局面,增强服务业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崛起的支持作用。广州和深圳发展好的服务行业可以考虑对周边副省级城市进行产业扩散、信息流转,在服务业发展较差的城市建立分厂,不仅可以将自己的服务业的发展模式带到相应的城市,也可以使被带动城市的其他相关链接服务产业得到发展,从而形成个副省级城市之间的战略合作、合理分工和各展所长。对于我们发展相对较弱的中西部城市,则应该积极的吸纳东部城市的成功发展经验和模式,对于在自己城市设厂的东部城市更是应该给予重视,将本身城市的发展特色告知,便于城市之间的合作。(2)东部城市之间的服务业发展差异是远远大于中西部城市之间的发展差异,甚至多次出现发展最好和发展最差的都在东部城市。因此要解决东部城市之间的发展差异,还是要发挥东部优势城市对东部弱势城市的辐射带动效应,发展优势产业和弥补弱势产业,实现服务业的全面发展。其中,广州和深圳作为珠三角发展的龙头,其在金融业、物流业、信息技术业等的发展是非常有优势的,因此要注重发挥广州和深圳中心城市在这几类优势服务产业上的辐射带动效应,以中心城市的发展来带动周边的东部城市。
参考文献
[1]胡霞,魏作磊.中国城市服务业发展差异的空间经济计量分析[J].统计研究,2006,(09):5460.
[2]徐宏毅.服找瞪产率与服务业经济增长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3)08-0078-06
一、引 言
城市群是一种高度一体化的城市集合体,其内部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十分紧密,产业分工也更加清晰,由此产生的外部经济性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群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如今,城市群已经成为了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然而,我国城市化进程起步较晚,整体水平不高,这就使得我国城市群无论是在经济总量上还是在产业布局的合理性上,均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在世界著名的5大城市群中,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亦称为纽约大都市圈)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整体竞争力都居于前列,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分析纽约大都市圈的发展现状与产业布局,总结其发展]化规律,对于我国城市群的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分工调整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目前,国内学者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研究产业在区域上的分工与布局:一是通过考察产业的地区专业化程度,如程大中等(2005)[1]利用区位熵、RCA指数与K-spec指数考察了中国服务业的区位分布与地区专业化程度,李学鑫等(2006)[2]利用区位熵灰色关联分析考察了中原城市群的产业结构与分工。二是通过考察产业的地理集中度,这实际上是在考察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水平。在国内,梁琦(2003)[3]最早利用空间基尼系数测算了我国工业的区位分布,罗勇等(2005)[4]计算了我国制造业集聚水平的E-G指数,与空间基尼系数相比,考虑了企业规模对区域差异的影响。李文秀(2008)[5]基于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集聚的不同特征(动力机制、产品特性)提出了服务业集聚的二维评价模型,并以美国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产业的地区专业化程度和地理集中程度都可以用来考察不同产业在区域内的分布状况,但二者有本质的区别。翁媛媛等(2009)[6]对二者进行了专门的区分,认为地区专业化程度是指一个地区专门生产某一产业或产品,衡量某产业在一个地区所有产业中所占比重的分布状况;而地理集中度是指某产业在少数几个地区范围内集聚的现象,衡量特定产业在某区域所包含的产业量占全部样本区域该产业总量的比重。
本文利用空间基尼系数和区位熵对美国纽约大都市圈服务业的空间布局特征进行了研究,总结其发展规律并对我国城市群服务业的发展提出几点可行的建议。文章的具体思路是,首先通过计算空间基尼系数和区位熵考察纽约大都市圈服务业各行业的集聚程度及都市圈内部服务业的分布特征。然后,考察11年间都市圈服务业空间基尼系数的变动情况,分析都市圈内服务业布局的]化趋势。最后总结全文,并讨论对我国城市群服务业发展的启示。
二、研究对象、数据与方法
1.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美国纽约大都市圈的服务业布局,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本文采用美国人口普查局划定的标准大都市区统计口径,以纽约大都市圈内的10个统计区为研究样本,并将它们分为3个等级。中心地区为纽约(代表“纽约-新泽西北-长岛大都市统计区”,下同),次中心城市为波士顿、费城、巴尔的摩与华盛顿,其他主要地区包括布里奇波特、纽黑文、哈特福德、伍斯特与曼切斯特。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自美国经济分析局官方网站,并以2005年价格为基数进行了调整。
2.测量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空间基尼系数和区位熵分析法来进行研究,前者考察城市群服务业布局的总体状况,后者考察各地区服务业布局的局部特征。下面简要介绍这两种方法。
(1)空间基尼系数。空间基尼系数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1991)基于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提出,主要用于衡量产业集聚的程度。这个指标可以从宏观上反应某产业(行业)在区域内是集中分布还是分散分布,从总体上把握区域内产业的布局特征。其计算方法为:
G=■(xi-si)2 (式1)
式1中,G为行业的空间基尼系数,xi为i地区就业人数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比重,si为i地区某行业就业人数占全国该行业就业人数的比重。对所有地区进行加总,就可得出某行业的空间基尼系数。空间基尼系数的值介于0和1之间,其值越大,表示该行业在地理上的集聚程度越高。此外,空间基尼系数也可以用增加值来计算,本文采用的就是这种算法。
(2)区位熵。区位熵是区域经济学中用于判断某个产业的地方专业化程度的常用指标,用一个地区某个产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产业部门的产值在全国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比值来表示,也可以用就业人数代替产值进行计算。其计算方法如式2所示:
Lqij=■ (式2)
式2中,Lqij表示i地区j产业的区位熵,Lij表示i地区j产业的产值或就业人数。区位熵大于1,表示该产业是该地区的专业化部门。区位熵的值越大,说明对应产业的地区专业化程度越高。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1.服务业的总体分布
本文通过计算美国纽约大都市圈2001年至2011年服务业的空间基尼系数,对大都市圈内各服务行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进行了测算(结果见表1),以分析大都市圈服务业的总体分布特征。本文根据空间基尼系数的平均值将各行业划分为3个类别:没有明显集聚、集聚、明显集聚,下面分析各类行业的分布特征及其原因:
第一类,平均值小于0.01,这些行业的空间基尼系数非常小,说明它们在大都市圈内的分布比较均匀,并未出现明显的集聚现象。属于该类的行业是房地产与租凭业、零售业、住宿与餐饮业和健康与社会救助业。这些行业均属于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的生活服务业,所提供的服务产品主要用于生活消费。而服务产品本身具有不可存储性、生产与消费同时性,这就要求属于这些行业的企业或小微经济体必须与消费者保持短距离、高频率地接触。因此,上述行业的分布特征主要取决于区域人口的分布状况。纽约大都市圈内各个地区的人口密度都比较高,有限的生活空间使得人口分布趋于相对均匀,房地产业、住宿餐饮业和零售业也相应地呈现出均匀分布的特征。此外,健康与社会救助业的需求往往是不规律的[7],这就要求它必须结合居民的分布状况与机构服务半径的大小成点状分布,以及时相应需求,所以该行业也呈现出均匀分布的特征。
第二类,平均值介于0.01与0.02之间,这些行业的地区专业化程度已达到一定水平,呈现出产业集聚的特征。属于该类的行业是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客运与货运业、文娱休闲业以及其他服务。这个现象的出现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产业波及效应。上述行业中,除文娱休闲业以外,其他行业的中间需求率都很高,其服务产品主要作为中间投入品进入生产环节,因此它们对产业链下游产生较大的顺向波及效应[8]。此外,保险业与其他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也很高,它们对产业链上游产生了较大的逆向波及效应。这样的产业波及使得产品市场(包括服务产品与实物产品)有了较高的关联度,这样高度关联、功能互补的市场是促成产业集聚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外部经济性。上述行业中,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与科技服务业是典型的资本、信息与技术密集型行业,它们对资本、知识、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十分旺盛,而城市群的不仅能够保证这些要素的供给,同时还存在着外部经济性:高效的信息传递降低了企业间的交易成本,人才的大量汇聚也降低了企业搜寻劳动力的成本,而城市群内的知识溢出效应可以促进学习与创新。城市群所具有的正向的外部效应吸引了多数企业入驻,随着同类企业数量的增加,城市群的外部效应也越来越大,进而吸引更多的企业,最终形成了产业集聚。
第三类,平均值大于0.02,这些行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非常高,呈现出了明显的集聚特征。属于该类的行业是教育服务与政府服务。这两个行业的高度集聚主要是依赖于地区的资源要素禀赋。其中,教育服务业最为典型。在纽约大都市圈,全美甚至世界著名的高等学府(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等)都集中分布在波士顿、费城及纽黑文,其中波士顿地区周围的大学有100所之多,这些著名学府就是当地教育服务业所特有的资源要素禀赋。政府服务也同样如此,华盛顿是美国的政治中心,白宫、国会、最高法院以及绝大多数政府机构均设在这里,华盛顿所提供的政府服务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价值上都远胜于其他地区,这就是政府服务表现出高度集聚的原因。地区的资源要素禀赋一方面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外部条件; 另一方面其专有性又使得其他地区难以在短时间内进行模仿和抄袭,结果这些行业就表现出了集中分布于某一地区的特征。
2.服务业布局的局部特征
在把握纽约大都市圈服务业总体分布状况的基础上,本文通过计算区位熵,具体考察了纽约大都市圈内各地区服务业的分布状况。首先,根据大都市圈各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将它们由北至南分为3个部分,然后分别考察不同集聚程度的行业在各个地区的分布状况。通过分析计算结果(见表2),本文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在集聚特征不明显的4个行业中,健康与社会救助业、零售业分别在8个地区的区位熵都大于1,这说明两个行业集中地分布在大都市圈的大部分地区,分布十分广泛,且在地区间的发展也比较平衡。住宿与餐饮业在北部地区与南部地区的区位熵都大于1,而在中部地区的区位熵都小于1。这说明该行业虽然在总体上分散于城市群的各个地区,但它在北部与南部地区则相对集中。
第二,在表现出集聚特征的6个行业中,交通运输业在6个地区的区位熵都大于1,表明该行业集中分布于城市群半数以上的地区,它的分布相对而言比较平衡。然而,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文娱服务业却零星地在1个~2个地区表现出较高的专业化水平,这表明这些行业不仅在总体上表现出集聚的特征,而且只集中地分布于少数地区,它们的分布不平衡。此外,金融保险业在北部与南部的区位熵都小于1,而在中部地区该行业的区位熵基本都大于1(除纽黑文)。这说明金融保险业在都市圈的中部地区相对集中,这正是因为纽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而对周边地区产生强大的产业扩散效应。值得一提的是,金融保险业的这种分布特征正好与住宿餐饮业相反,这体现了同一区域内产业间的功能分工。
第三,在集聚特征很明显的两个行业中,教育服务业在纽黑文的区位熵高达3.55,这说明在大都市圈内,教育服务业的分布十分不平衡,集中分布在了纽黑文等地区,而且相对于纽黑文的其他行业而言,教育服务业占有很大的优势。而这一优势的来源,恰恰是其特有的资源——耶鲁大学。政府服务业也是如此,政府服务在华盛顿的区位熵是1.93,而仅次于华盛顿的是巴尔的摩(1.54)。巴尔的摩距离美国首都华盛顿仅60多公里,这种天然的区位优势让该地区的政府服务也获得了正的外部效应。
3.服务业布局的]化趋势
图1显示了2001年至2011年间,纽约大都市圈服务业细分行业空间基尼系数的变化趋势,可以明显发现,行业之间集中程度的变化具有显著的差异。
第一,政府服务、客运与货运业的空间基尼系数处于上升趋势,这表明这两个行业的集聚程度正在变大,空间布局趋于集中。前文已经分析过,美国的政府服务由于依赖当地的资源禀赋而形成了很高的地方专业化水平,在空间上表现出高度集聚的特征。而从近几年的趋势来看,政府服务表现出了进一步集聚的态势,笔者认为这并不能说明大都市圈内的政府服务出现了向某一地区的绝对集聚。因为政府服务的需求与供给是相对稳定的,且政府服务产品是依照公平原则而非盈利原则来进行分配,因此其产出不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巨大的调整。出现空间基尼系数上升的原因,可能是一些地区政府服务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减弱,凸显了某一地区(如华盛顿)的政府服务相对来说较强的优势。客运与货运业之所以会表现出进一步集聚的特征,主要的原因可能是随着大都市圈内的运输网络进一步完善,部分处于运输网络中枢节点的地区具备了发展客运与货运的优势,逐渐变成了区域的交通枢纽,这导致该行业的集聚程度也进一步加大。
第二,信息服务业、教育服务业的空间基尼系数处于下降趋势,这表明这两个行业的集聚程度正在变小,空间布局趋于分散。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依赖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与集聚的外部效应,信息服务企业起初会在经济发达、信息密集的中心区域率先集聚起来,随着集聚程度的加大,企业数量的增多,行业内的竞争也随之加剧,这又迫使一部分企业由中心区域向区域转移,从而出现了产业扩散,集聚程度降低。教育服务业的扩散趋势最为明显,其空间基尼系数一直在下降。这主要是由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加快了教育资源的流动,原本只集中于某个地区的优质资源通过互联网等渠道向其他地区传输。这种资源的流动缩小了各地区的教育服务业由于资源要素禀赋不同而造成的发展差距,从而使该行业在都市圈内的分布趋于分散。
第三,健康与社会救助、房地产与租凭、住宿与餐饮和零售业的空间基尼系数变动非常小,这说明这些行业的集聚程度基本不变,空间布局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没有出现集聚或者扩散。前文分析过,这些行业均属于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的生活服务业,它们的分布特征主要取决于区域人口的分布状况。而在短期内,各地区的人口分布、消费结构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所以这些行业的空间布局也就出现了相对稳定的特征。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计算了美国纽约大都市圈服务业的空间基尼系数和区位熵,对纽约大都市圈服务业的空间布局状况与]化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以上的分析,得到两点主要结论:
1. 生产服务业与生活服务业的空间布局存在较大差异
总的来说,生产服务业基本上都表现出了集聚的特征,在纽约大都市圈内的分布较为集中;而多数生活服务业则没有表现出集聚的特征,空间布局相对均匀,两者的空间布局存在较大差异。生产服务业具有较高的中间需求率,其产出很大一部分是作为生产资料投入其他部门的生产。城市群的各个地区由于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对各类型服务型生产资料的需求不尽相同,这就导致了这些生产服务业以需求为导向产生集聚,最终集中分布在城市群的某些地区。而生活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率小,其产品主要用于满足居民的生活消费,服务产品的不可储存性又要求生产与消费同时发生,所以生活服务业会依赖区域人口的分布状况表现出均匀分布的特征。
2. 服务业的集聚与扩散推动城市群经济的整体发展
通过图1可以看出,教育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的集聚程度逐年下降,开始呈现出产业扩散的趋势。在城市群发展初期,一些产业会先在部分地区集中发展起来,初期的集聚可能是因为当地特殊的资源禀赋,也可能是因为中心区域更加成熟的市场。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多,集聚的外部效应开始显现,更多的相关产业纷纷开始向这个区域靠拢以分享外部效应。但当城市群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部分产业开始出现了向外扩散的趋势。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过度集聚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如激烈的竞争、高昂的租金等)超过了原先正的外部经济性,一些企业开始向转移。另一方面,城市通网络、信息网络日益成熟,使得各种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变得高效,这客观上支持了产业的扩散。产业的扩散会从中心地区到地区形成一种产业波及效应,这将由内向外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提高了地区整体的经济水平。当一些产业在地区形成优势以后,又会引发新一轮的集聚与扩散,最终推动整个城市群的经济发展。
3. 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虽然有数十个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城市群,但是它们的发育程度与经济实力均低于国外几个发达国家的城市群[9]。本文通过研究美国纽约大都市圈服务业空间布局的基本特征与]化趋势,总结了对我国发展城市群服务经济有益的两点启示:
第一,与工业集聚不同,服务业集聚有着特定的规律,生产服务业与生活服务业各自有着不同的分布特性,服务业不同行业的集聚还同时受到产品属性与需求状况的影响。因此,发展城市群服务经济,不能照搬发展工业的经验与模式,而是应当结合特定行业的具体情况来进行产业布局规划,有选择地引导集聚。
第二,对于城市群而言,某一特定地区的特殊资源禀赋是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条件,充分利用该地区的特殊资源禀赋,率先发展相关的产业,鼓励这些产业在该地区做大做强,然后引导其向扩散,利用产业间的关联效应发展其他地区的经济,最终推动城市群经济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大中, 黄雯. 中国服务业的区位分布与地区专业化[J]. 财贸经济, 2005(7): 73-81.
[2] 李学鑫, 苗长虹. 城市群产业结构与分工的测度研究——以中原城市群为例[J]. 人文地理, 2006(4): 25-28.
[3] 梁琦. 中国工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兼论外商直接投资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J]. 统计研究, 2003(9): 21-25.
[4] 罗勇, 曹丽莉. 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J]. 经济研究, 2005(8): 106-115.
[5] 李文秀, 谭力文. 服务业集聚的二维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以美国服务业为例[J]. 中国工业经济, 2008 (4): 55-63.
[6] 翁媛媛, 高汝熹, 饶文军. 地区专业化与产业地理集中的比较研究[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9(4): 39-46.
[7] 李文秀. 美国服务业集聚实证研究[J]. 世界经济研究, 2008(1): 79-83.
[8] 李江帆. 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分析[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4:705-713.
[9] 孙海刚.国外产业组织研究发展趋势:从制造业到服务业[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2):18-23.
Research on the Spatial Layout of Services
in American Urban Agglomeration
Cao Bangyu, Yao Yangyang
一、胜任特征的概念及特点
胜任特征是指确保劳动者能顺利完成任务或达到目标,并能区分绩优者和绩劣者的潜在的、深层次的各种特质。胜任特征是潜在的和深层次的,即“水面下的冰山”。胜任特征必须是可以衡量和比较的,即把任何一个胜任特征指标拿出来放到人群里进行评价,发现在不同个体身上会有不同的结论,比如“成就欲”在不同个体身上呈现出高、中、低等不同水平。胜任特征所指的可以是单个特征,也可以是一组特征指标。
二、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的人力资源总体情况
(一)服务业从业人数逐年增加
根据对2005-2014年《安徽统计年鉴》中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业从业人员统计资料的分析得到安徽省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及占全部就业人员数量的比例,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从图1和图2可见,安徽省服务业从业人员数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从2004年到2013年安徽省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逐年增加,而且占三产业的比重也逐年增大。2004年,服务业从业人员数仅为1038万人,服务业从业人员数占全部就业人员比例仅为28.8%,到2013年时,服务业从业人员数达到1637万人,服务业从业人员数占全部就业人员比例达到38.3%,安徽省服务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呈扩大趋势。
(二)服务业人力资源供给小于需求
根据《2012年安徽省公共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分析报告》,2012年全省人力资源市场共企业招聘数为115788家(次)、需求人数为1948211人、求职人数为1659279人,供求状况依旧是供小于求。从2012年度各市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与求职人数比率(即需求与求职的匹配,1.1为参考值)统计数量情况来看,全省只有芜湖市需求与求职相对稳定;有4个市需求小于求职,分别是淮南0.96、蚌埠0.97、合肥0.98、亳州0.99;其他市需求均大于求职,分别是黄山市1.18、淮北市1.19、马鞍山市1.19、阜阳市1.22、宣城市1.23、安庆市1.24、滁州市1.32、六安市1.39、宿州市1.66、铜陵市1.72、池州市1.72。通过对以上数据和资料的分析,可以看出,安徽省的现代服务业处于严重人才荒的新环境,人力资源需求量存在较大的缺口。
(三)服务业员工流失率居高不下
据2013年12月份开展的安徽省企业用工情况典型调查显示,在企业用工总体向好的同时,“招工难、留工难”等问题仍不同程度的存在,对企业正常经营带来一定影响。数据显示,被调查企业均反映存在员工流失现象,其中在调查期内(2014年7月1日至12月20日),347家企业员工总流失率达13.5%,比上半年上升2.7个百分点。招工难问题依然存在。从调查企业看,反映招工难的企业占到55.6%,占到一半以上。
三、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随着安徽省服务业人力资源布局的进一步合理,这在满足各城市的人才需求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安徽省服务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尚处于初步探索和发展阶段,难以真正有效满足安徽省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从各服务型企业的面试准备、过程、结果方面来看,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招聘结果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还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总结服务业的招聘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招聘前期准备工作不足
第一,无长远的人力资源规划,缺乏详细的工作分析和职位说明书。许多服务业在招聘时,因缺乏长远的人力资源规划,没有意识到成立人才招聘小组的重要性,导致企业无规范化的招聘程序。企业因为缺乏长远的人力资源规划,导致在招聘的过程中出现模糊的人才需求。在很多的服务型企业中没有明确的工作分析报告,对岗位性质的调查和说明处于空缺状态,招聘人员不能更好地招聘到所需要的人才。在缺乏科学的岗位分析和职位说明书的情况下,招聘人员难免也会发生相应的错误,提出僵化和不切实际的工作要求。
(二)招聘实施过程不合理
首先,招聘渠道选择不当,一些服务型企业的招聘人员盲目地追随大流。比如,招聘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该企业却利用人才交流市场和人才招聘会这两种招聘手段,结果是他的收效非常小。其次,招聘人员非专业化,企业在实施招聘过程中,首先与应聘人员接触的是企业的招聘人员。在对企业了解甚少的情况下,应聘人员会根据对招聘工作人员的第一印象来推断和评价企业组织。再次,企业没有制作出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申请表,把求职者的工作经验等同于能力。最后,企业缺乏对人员的胜任能力测评,缺乏招聘的客观标准和依据。在招聘过程中,现在有很多的服务型企业都是根据企业的职位说明书的要求来进行对候选人的面试。缺乏对人员的胜任能力测评,单纯依据职位说明书来进行面试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
(三)缺乏招聘后期的背景审查和评估
忽视对候选人进行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背景审查,很多服务型企业没有对候选人进行背景审查,即使有些企业对候选人进行了背景审查,大部分企业也只是对候选人的非胜任特征范畴进行审查。缺乏面试结果的跟踪和评估,很多企业在选拔求职者的过程中花了很大功夫,但一旦聘请了认为合适的求职者之后,忽略了面试结果评估这一重要环节,没有继续跟踪和评价新员工的后续工作。
四、建立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服务业招聘流程
随着安徽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要集聚大量的人力资源。面对人才需求的竞争,企业要想招聘并留住人才,可以采用基于胜任特征的人才招募甄选流程进行招聘。
1.组建建模小组
为了确保能够顺利开发胜任力模型,必须组建专家建模小组,小组成员包括企业高层领导、人力资源管理者、外部胜任力模型专家顾问以及胜任力模型目标部门负责人。始终按照预定的人才招募和甄选方案的要求顺利开展和成功运作,从而保质保量地完成企业人才招募计划的目标和任务。
2.进一步明确企业战略目标、文化、愿景
构建胜任力模型的目的,是借助模型将个人因素(知识、技能、能力、性格、态度、价值观、兴趣)与企业战略目标、文化价值观、愿景联系起来,找出最胜任职位的人选。因此,首先必须清楚地了解企业战略目标、文化价值观和愿景。只有这样,构建出来的胜任力模型才切合企业的实际,企业的人才战略才能为发展战略服务,从而发掘出符合企业未来要求的最胜任的人才。
3.岗位说明书的更新、修订
对现有的工作岗位说明书进行全面的更新、修订。这一步骤是建立有效的招募与甄选流程的核心所在。如果所构建的胜任特征模型的信度和效度得不到保证,那么以下所有工作环节的质量都将难以得到保证。
4.确定人才招聘甄选来源或渠道
这是根据不同的人才空缺岗位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来确定的。目前,服务型企业各类人才的招募渠道和来源,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都呈现了多种类、多层次、多领域的态势,有几十种渠道和来源可供选择。企业不论选择哪一种招募的渠道或是哪一种来源,都要把重心放在岗位胜任特征所确立的素质模型上,同时瞄准那些曾经多次反复出现过优质候选人的人才市场,乃至地区、企业、学校、单位、中介等招募渠道和来源。
5.制作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申请表
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申请表不是一般的个人资料报表,它除了包括那些基本的个人信息和个人经历信息以外,还包括大量的与胜任特征相关的问题。以胜任素质为基础的申请表格需要申请者举证,包括过去的经验等,证明自己符合该工作的胜任素质要求。
6.建立甄选标准并对申请表进行审核
根据胜任特征模型的要求和岗位说明书中的其他具体规定和要求制定出详细的甄选标准,然后根据制定出的标准,对申请表进行审核,对候选人进行初步的筛选。甄选标准所包含的一些典型内容主要有:工作经历、学术成就、人际关系、个人素质、组织适合度等。
7.进行行为面试设计,并对相关招聘人员进行系统培训
为进一步提高服务业面试的成功率,企业应该对招聘人员进行专业的招聘技能培训和强化训练,提高主考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着重从知识广度和深度,语言的表达能力,思维的敏捷性,观察力、感染力、自信心和对求职者的态度方面提高主考官的素质。
8.对候选人进行补充性的评估
对候选人进行补充性的评估,可以保证人才选拔的质量,可以采用其他甄选方式方法,对候选人进行补充性或验证性测量和评估,一般对候选人进行补充性的测量或评估的工具主要有心理测评、评价中心和能位匹配技术。
9.基于岗位胜任特征对候选人进行背景审查
招聘人员要根据需求信息的性质和类型,与相关的机构或部门进行联系,寻求他们的帮助。在基于胜任特征的背景审查过程中,除了追踪和证实需要检验重要信息之外,还要加强对候选人岗位胜任素质状况的考查,特别是目前尚未获得明确证据的胜任特征指标。
10.做出人才招聘的决定
在上述各个环节的工作完成之后,可能产生两种结果:一是所有候选人都没有达到事先确定的岗位胜任特征的标准,可以考虑回到招聘的起点,从头开始再吸引更多的应聘者,或者重新考虑招聘渠道、来源,甄选流程、人才甄选的标准以及测量的方式方法等;二是候选人达到预定录用人数和质量标准,可以发出录用通知。
11.做好招聘效果的反馈和评估
招聘录用工作结束后,还应该有一个评估阶段。一是对照招聘计划对实际招聘录用的结果进行评价;二是对招聘工作的效率进行评估,主要是对时间效率和招聘费用进行评估。对于效果好的,总结经验继续沿用,对于效果不好的,汲取教训,及时修正,为未来的招聘提供依据。
总之,现代服务业为了提高招聘工作的绩效,应该建立科学化、系统化、流程化的人力资源招聘工作流程,并将人力资源管理招聘工作从粗放型逐步向精细化过渡。服务业在招聘中应该强调高度重视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应用,将岗位胜任特征理论从招聘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入手,保证每一个环节的高信度和高效度。这样,服务业招聘工作的效果就能从根本上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张译匀.生产业人力资源结构优化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5):93-94.
[2]陈晓红、张海兰.信息服务业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2(8):170-172.
[3]赵明晓.关于应对商业服务业人力资源危机的几点思考[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4(11):8-9.
[4]王彦辉.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人员招聘流程设计[J].2014(9):200-202.
中图分类号:F830.4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1770(2006)10-025-03
一、世界经济的服务化趋势及其特征
(一)经济服务化: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
如果说十八世纪起于英国、十九世纪席卷全球的工业化浪潮标志了农业主导型经济向工业主导型经济的转变,那么在先进国家工业已经高度发达的今天,从工业主导型经济向服务主导型经济转变的时代早已悄悄地来临。
早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经济学家就已经认识到人类经济活动重心渐次从农业向工业并进而向服务业(第三产业)转移的规律性。1973年美国社会学家贝尔指出了美国经济从产品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特征,其标志是美国服务业的劳动力与GDP比重(1969年分别达到60.4%与61.1%)已经超过工业与农业之和(Bell, 1973)。同一时期,未来学家托夫勒・奈斯比特等也相继提出类似概念与理论。
贝尔等人的理论引起世界性的广泛关注,而国际经济发展的现实则为其提供有力的验证: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一个显著现象就是,服务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逐年提高,无论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还是从服务业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看,服务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统计数据显示,1999年世界范围内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球GDP的比例已从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50%上升到64%。在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70%。中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这一比例分别为55%和44%。在一些主要城市,这一数字达到了70-80%。与此同时,服务业吸纳的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发达国家为60-70%,中等收入国家在45-60%,低收入国家也达到30-40%。
可见,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普遍经济特征并进一步成为国际性的发展趋向,服务业在整个经济中居于首屈一指的地位的这一现象,被称为“经济服务化”(杨治,1985)。
(二)经济服务化的特征
一般认为,经济服务化是工业化高度发展阶段以后产业结构的一种转变过程,表现为产业结构中服务业的比重超过工业,成为经济活动的中心。因此经济服务化又称为第三产业化(Tertiarization)。这一经济服务化趋势表现为以下三方面的特征:
首先是产业结构服务化,表现为服务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引致三次产业结构的转变,服务产业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并成为产业结构的主体。从世界银行的统计来看,无论是GDP的产业构成还是各国的就业构成,服务业在发达国家都已普遍成为第一位的经济部门,而且这一经济服务化的潮流已开始向工业化水平较高的中等发达国家与地区扩散,在中等收入国家(地区)的产业结构中,服务业也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其次是生产型产业的服务化,表现为工业等生产型产业(非服务性产业)内部服务性活动的发展与重要性增加,从而改变了这些产业的单纯生产特点,形成生产―服务型体系,反映了服务活动在经济领域的广泛渗透。这种趋向在工业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如早在1980年美国工业增加值就已经有75%以上由工业内部的服务性活动所创造(Britton,1990)。
第三是服务型经济的形成。经济服务化发展的结果,是形成以服务活动为主导经济活动类型的服务型经济。服务型经济与产品型经济的区别在于:服务型经济的主要经济部门是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而非制造和加工产品的部门;服务型经济的主要产品是大规模的服务,而非大规模的商品;服务型经济中大部分劳动力集中在服务部门,而非制造和加工的经济部门;服务型经济的大部分产值由服务性行业而非商品生产部门创造。这四个方面揭示了服务活动在服务型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事实上,服务活动在服务型经济中更具有主导性的广泛的经济社会功能,服务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成为推动传统产业的新发展并引致产业体系的整体升级的重要动力。
二、中国的经济服务化趋势:以上海为例
(一)中国沿海发达地区经济服务化趋势开始显现
经济服务化是国际上已经出现的发展现实,并有其历史必然性。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在整体上处于工业化阶段,80年代以来服务业发展较快、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有较大上升,由80年代初的20%左右上升至2004年的34%,劳动力占比也由13%上升至31%。然而总体来看,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仍低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较低。从整个上看,我国尚处于工业化阶段,工业仍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
然而在中国整体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同时,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服务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服务化趋势已经开始显现并进一步扩散。在沿海发达地区特别是其中的中心城市,产业结构开始出现从工业中心向服务业中心的转变。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的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都已接近或超过50%,经济活动中心正在从以工业为主向以第三产业为主转变。而且从长远看,这种趋向正在进一步扩散。
(二)上海的经济服务化趋势
以上海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在经济服务化方面走在了前列,并且代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不失一般性,我们以上海为例对这一趋势进行分析。
1、历史:过去15年中上海服务业保持了高速增长
上海服务业在过去15年中的发展已经充分展示了上海的经济服务化趋势。自进入1990年代以来上海第三产业的发展开始加速,特别是90年代后半期其增速更是远远高出其它产业的增长。其结果是服务业增加值在上海GDP中的比重,由90年代初的30%最高增至2002年的51%,并且一直维持在50%左右的水平。
2、现在:上海服务业站上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
从产业发展规律、城市发展经验和上海所处的阶段来看,上海即将进入服务业加速发展期。国际经验表明:服务业加速发展期一般发生在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由中低收入水平向中上等收入水平转化的时期,今后15-20年,上海经济发展正处于类似的阶段。
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同时面临全球第三次产业转移浪潮的有利机遇。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第三次产业转移浪潮正在进行中,第三次产业转移浪潮同时也是发达国家服务业转移的过程。近几年来,经济全球化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显著特征之一,就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知识型服务产业(包括技术、软件开发、芯片设计、建筑设计、数据录入、金融分析及各类研发性工作等)开始出现成规模地向具有智力人才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新浪潮。这一产业转移浪潮为上海服务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上海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的确立为上海服务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上海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的目标。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尽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增强上海城市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上海的重要任务,明确写入了《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
3、未来: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将逐步确立
结合发达国家城市的先行经验,从城市发展与服务业的发展关系,以及前述我们对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分析来看,上海现代服务业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而目前正处于新一轮加速发展的起步阶段。上海“经济服务化”特征将日益突出,2010年上海中心城区80%以上的增加值将由服务业所创造;与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战略思路一致,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结合的生产业将取得突破性发展;金融、物流、航运、信息服务、专业服务等将成为上海现代服务业的重点领域。市区三带十九区2将形成鲜明的服务业聚集区并形成强有力的集聚效应,而大浦东地区3无疑将构建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制高点。种种迹象表明,上海将迎来新一轮的服务业大发展时期,接下来若干年上海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可能会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
上海经济发展所显示的服务化趋势,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经济服务化趋势对银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一)经济服务化趋势下商业银行的业务机会
现代服务业发展从而经济服务化趋势的演进将使银行业面临难得的业务机会。从浅层次上看,服务行业涉及业务链长,为银行挖掘、培育潜在客户提供了机会,为银行拓展新的业务空间,推进中间业务发展、促进产品创新和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新的动力。把握经济服务化趋势的银行无疑将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抢得业务先机。
从深层次分析,上海经济服务化趋势对商业银行可能具有战略意义。制造业和服务业产值在上海GDP中的比重,15年前是7:3,现在是5:5,而15年或更短时间后,这一比例可能将完全颠倒而成为3:7(上海中心城区目前这一比例已经实现)。在这之前,国内银行业的业务重心一直在生产性企业上,那么,当经济服务化趋势日益明显时,商业银行的战略方向和业务重心是不是也应作相应调整呢?服务经济的发展无疑为国内银行的业务转型提供了战略机会。
(二)服务经济的金融需求特征及其挑战
经济服务化趋势对国内银行业的金融服务同时也提出了挑战。这种挑战缘自服务经济的金融需求特征对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方式、服务领域和经营理念构成了挑战并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种挑战体现在:①产品和服务的无形性加大了商业银行风险评估和控制的难度。这种无形既体现在其产品、服务,也体现在其利润来源:作为高附加值产业其利润来源更多地来自其知识性、技术性,更多地体现在信息、渠道、技术、知识等无形的东西上。②服务业的新兴性为银行提供切合客户需要的金融服务方案提出了挑战。原因在于,作为新兴产业,商业银行对服务经济的主体-现代服务业缺乏深入的了解,包括其运行模式、流程、金融需求、风险点及其相应的风险把握。③融资需求的弱化、金融需求的多样化为银行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出了挑战。需求多样化大大削弱了国内商业银行的传统强项:信贷业务优势,使得银行传统的产品和服务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其需求。④服务业需求个性化和服务专业化为银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服务业需求的个性化要求银行提供更多度身定制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它对于银行服务的质量要求更高,如结算的速度、便利程度等,还可能涉及全国及至全球的结算网络,对于网络化、电子化要求极大提高。此时满足服务业的金融需求不仅涉及一家分行,还需要遍布全国甚至全球的网络支持,对银行一体化、网络化、电子化经营提出了更高要求。
服务经济对国内商业银行的上述挑战揭示了一个核心问题:国内银行尚未建立与服务经济相配套的产品与服务体系。目前国内银行的金融产品服务体系主要还是以生产性企业为对象的。对于生产性企业,我国银行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服务与支撑体系,包括提供的产品、对企业的风险评价与控制等。而相比对生产性企业的产品与服务,我们对于服务业的配套服务要弱得多。我们对于服务业的配套产品和服务,目前尚停留在零星的、自发的阶段,只是根据既有的对生产性企业的产品与服务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修补。具体体现在我们目前尚存在很多与经济服务化趋势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对于服务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具体行业的运作模式、金融需求尚缺乏了解,从而对新兴服务业缺乏风险评估与控制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没有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企业评价体系、风险控制体系等。简言之,我们尚没有建立与服务经济相配套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
四、经济服务化趋势下的商业银行业务策略
(一)充分认识经济服务化趋势下的银行战略机会
种种迹象表明,上海将迎来现代服务业的大发展时期,服务经济的发展可能是商业银行的战略性机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代表了上海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也暗示了商业银行公司业务转型的一个方向,即银行重心由融资功能转向更多的服务功能,由主要针对生产性企业以信贷支持为主的服务模式向面向生产性企业和服务型企业提供包括信贷支持的更多的综合性的金融服务模式转变。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影响我们现有的服务模式,并将全面影响我们的经营理念。另外,银行本身就是现代服务业的一员。未来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表示银行业也面临较好的发展机会,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经济服务化趋势对商业银行的启示在于:银行的战略方向和业务重心必须适应经济服务化的趋势和方向。
(二)探索建立与服务经济相配套的产品与服务体系
经济服务化趋势下商业银行的核心问题是建立与服务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
1、与服务经济相配套的产品与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
建立与服务经济配套的产品与服务体系要回答的三个问题是:一是哪些是我们所应重点关注的潜力行业?如何把握其中的业务机会?二是如何深入了解服务经济的主体-现代服务业及企业的运行模式、财务运营特点、资金流动规律和金融需求?三是对于现代服务业,我们能够提供哪些适合服务业金融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如何提供?如何控制其风险?
因此,与服务经济相配套的银行产品、服务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加强对服务业重点行业和区域的关注和研究,动态了解、跟踪服务业重点行业与新兴服务行业运行模式、业务流程、金融需求的机制。
二是针对服务业的运行模式和业务流程,建立对其进行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的机制。
三是针对服务业的运行模式、业务流程、金融需求,对现有金融产品与服务进行整合或创新,提供适应行业特点与其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的机制。
2、建立配套产品与服务体系的有效突破口
(1)关注重点行业与区域。对服务业的研究与推进不可能全线挺进,而应选择重点行业与区域。以上海为例,应重点关注在未来若干年有可能大发展、蕴涵较大业务机会的现代服务业重点行业进行重点研究,包括:未来几年可能爆发性发展的物流行业、金融同业及金融市场业务、具有较大增值链的总部经济等。而重点区域则是包括浦东新区和南汇临港的大浦东地区,以及市区“二横一纵”集聚带和聚集区。
(2)通过试点增进了解。对于服务业企业,重点研究其运行模式、业务流程、财务运营特点及资金流动规律、金融服务的个性化专业化要求等。为了实现对重点潜在行业的突破,建议:①可以在若干各分行层面(如上海、北京)上尝试选择重点行业的典型企业进行试点,通过试点加深对新兴行业运行模式、金融需求的了解,积累服务经验。②学习与借鉴国外银行的成功做法。对我们来说是新兴事物的服务经济,国外银行已经建立了相对成熟和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采取“拿来”的策略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③在分行层面上建立与服务业重点行业的稳定联系制度,定期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掌握经营状况、设立重点行业企业档案,建立项目储备。通过加强研究,试点了解,制订符合行业个性化要求的产品和服务方案,完善对重点行业的信贷评估、信贷制度,风险控制方法,建立适应其个性化要求的其他银行产品和服务。对于服务业一般行业企业,通过研究,制订适合服务业行业一般性的产品和服务方案。
(3)制订重点行业配套金融服务方案。在加强研究和了解的基础上,分别为各个重点行业(如包括物流、金融、总部经济等)设计整套的金融服务方案。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产品和服务设计、风险评估和控制等方面,生产性企业和服务业性企业有一些共通点,但存在更多明显的差异。在产品/服务设计以及风险评估中,必须体现这种差异性。这就是建立适应服务业企业特点、个性化要求的服务体系和风险评估与控制体系。如果将制造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混为一谈,套用现行统一的标准,其结果不是无法有效拓展业务,就是无法有效控制风险。
3、建立配套产品与服务体系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除了上述内容外,建立现代服务业配套服务体系还需重点解决几个问题,包括新产品创新机制、电子化建设、总分行沟通与协调机制等。现代服务业的金融服务更凸显了银行产品创新机制的重要性,建立和完善银行业的创新管理机制刻不容缓。它同时要求银行业的电子化系统除了具体快捷方便、功能完备等特征外,还必须适应现代服务业多样化、个性化和专业化的要求,甚至与企业的财务系统实现“无缝”衔接。另外,建立现代服务业的配套体系,必须进一步加强总行与分行之间的沟通与协调,特别是在大集中系统上线后,涉及系统开发与完善、新产品开发等,将更多依赖总行层面。上述三点中,电子化建设和产品创新机制是核心和关键。
注:
1三大集聚带构成上海现代服务业的“金三角”,包括黄浦江现代服务业集聚带、苏州河现代服务业集聚带、以延安路-世纪大道为轴线的上海商务走廊。聚集区则包括市区12个各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郊区7个以生产型服务业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2 “大浦东地区”泛指由浦东新区和南汇临港地区构成的地区。
参考文献:
1. Bell, D., 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London, 1973
2. 冉斌、刘东昌:经济服务化趋势下发展我国服务业的对策[J],经济纵横,2005,(12)
3. 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一、问题提出及当前研究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及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服务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引起当前社会对现代服务业集聚现象的广泛研究。集聚是现代服务业发展过程中一个必然现象,通过研究探索出不同地区的具有不同发展规律的集聚方式,可以有针对性的采用有效的策略,更好地促进各地区的经济发展。
学术界对现代服务业的集聚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上,Rosenthal & Strange(2005)在区分了集聚经济和知识溢出效应情况下,研究了知识的空间衰减性。颜士高(2010)指出,集聚发展模式是现代服务业高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实证研究方面,Rannels(2000)采用区位熵指数的方法测算制造业集聚区的行业区域集聚度。张宗庆(2012)探讨了专业化集聚所带来的MAR溢出和多样化集聚所带来的Jacobs溢出的不同作用途径,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度量了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本文深入研究江苏省各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并对江苏省现代服务业的集聚类型进行量化分析。通过考察不同地区现代服务业的集聚特征、集聚方式,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促进江苏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二)行业划分及数据说明
学术界对现代服务业内涵仍然没有一个具体的划分方式,根据现代服务业的定义,主要指以科学技术为支撑,建立在商业、服务、管理方式之上的服务业之上,而当前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均或多或少地进行了信息化改造,从而导致没有一个很好的划分方式。本文参考《江苏年鉴》对现代服务业的划分,通过查询中经统计数据库,本文将现代服务业划分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年鉴及各地方年鉴以及中经统计数据库。
(三)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集聚特征分析
1.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当前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很大的前景,2011年江苏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604.3亿元,人均GDP达到了9545美元,将步入向10000美元的发展阶段,人均GDP的大幅增长将导致居民消费性需求的大幅度增长。同时,居民的消费层次也将提高,这将为江苏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契机。同时国际服务业的转移也为江苏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FDI增加将在典型示范和技术、知识溢出效应方面给江苏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江苏在南京、苏州和无锡等地拥有3个国家级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和示范园区,这为江苏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成功的典范,为其他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案例。
本文将江苏省和长江三角洲分为两地共同地区以及其他地区共三个部分。长江三角洲的其他地区包括:杭州、湖州、嘉兴、宁波、上海、绍兴、台州、舟山,江苏省的其他地区包括:淮安、连云港、宿迁、徐州、盐城,两地共同地区包括:南京、南通、苏州、泰州、无锡、扬州、镇江,表一中显示了江苏省现代服务业与长江三角洲现代服务业从业人数。
2.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特征研究
通过收集数据并计算,得出江苏省各城市现代服务业专业化指数与多样化指数值如表二所示。
据此得出结论如下:
(1)从集聚特征图的市级层面来看,不同城市的多样化指数与多样化指数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同时可以发现江苏省的绝大多数城市居于中间的专业化指数和多样化指数都不是很特殊的区域,表明江苏省各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集聚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属于各个行业均有发展却发展都不是很好。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愈加明显。同时现代服务业的高科技、高人力资源、高劳动生产率和高附加值等特点也突显出产业转型的优势。为了更好的地促进江苏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抓住其发展特性,制定相关政策,提高效率。
(1)针对五类不同集聚方式的城市,不同集聚方式会以不同的方式促进经济的发展,针对苏州、淮安、宿迁、无锡、扬州等多样化集聚城市,政府部门需积极疏导不同现代服务业之间交流及服务产品流通渠道,主要由于多样化集聚区产品之间存在上下游及互补关系,加强不同企业之间产品流通能更好地促进相互发展。
(2)针对镇江、常州、南通、泰州、盐城、连云港、南京、徐州等专业化集聚区,由于不同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且产品之间存在替代作用,政府部门需通过企业产品信息为企业产品的对外宣传做辅助工作,通过加强不同企业之间的交流是的人员流动等知识溢出方式带来的溢出效应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迅,童华建.西部地区集聚效应计量研究[J].财经科学,2006(11):103-109.
[2]杨勇.中国服务业集聚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0):64-68.
[3]李文秀,胡继明.中国服务业集聚实证研究及国际比较[J].武汉大学学报,2008(3):213-219.
[4]张宗庆,张寅.产业集聚、知识溢出与区域增长——基于长三角区域的实证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37-43.
[5]周燕.江苏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模式研究[J].江苏商论,2009(11):74-76.
[6]顾全根.浅议江苏现代服务业技术创新发展的策略[J].江苏商论,2011(1):142-144.
[7]代文.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研究[D].2007.
[8]李志平.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2008.
作者简介:
[中图分类号]F72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3-0068-03
作者简介:于巧玲(1982-),女,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政策与管理。
一、现代服务业概念的界定
在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在2000年十五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五” 规划的建议中被具体地加以明确,提出“要发展现代服务业,改组和改造传统服务业”,其后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又进一步强调“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党的十报告进一步提出“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
目前,对于现代服务业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其中具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一是指区别于传统服务业,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而发展起来的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生活服务和生产服务的国民经济新兴领域;二是指与现代技术密集、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相伴的信息服务、研发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现代物流、市场营销服务等,但主要是为生产者服务的商业服务业;三是伴随着工业化、信息技术、现代管理理念的高度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与传统服务业相比,更加突出了高科技知识与技术密集的特点。
现代服务业中的“现代”应该是一种相对定义,即相对于“传统”,服务业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应发挥与社会环境相适应和匹配的功能。据此,本文中的 “现代服务业”是指那些与现代技术密集、产业分工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有别于传统服务业,主要依托于信息技术和符合市场经济特点的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高成长、高增值、高知识含量、具有新服务方式的行业,如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和法律服务业等。
二、现代服务业的特征
现代服务业是与传统服务业相区别的概念,内涵极为丰富,它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延伸,是区域综合竞争力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体现。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相比有以下特点:
第一,高附加值。现代服务业享有产业链中的高端利润,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咨询、创意、研发、设计、销售、物流、售后等服务活动在整个价值链中的价值含量日益提高,在欧美发达国家,汽车、计算机行业在服务过程中创造了80%的利润,而制造过程只能获得20%的利润。显而易见,即便最大的销售额来自产品本身,但是最高的利润却来自其相关服务。
第二,高技术度。现代服务业生产过程以知识与信息技术的运用为主,是以知识创新为动力的新经济的代表。物流、电子商务和计算机软件服务业是依托于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是经过信息化和现代的经营理念改造提升而来或由现代的经营理念发展而来。服务业就像一个纽带,将技术知识与产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它一方面通过积极地利用新技术为企业提供服务――如金融、广告、保险等,另一方面通过自身扩散或创造新技术――如多媒体、电子商务软件开发等。在高度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现代服务业将这些服务部门的工作分离出来,由现代服务业中一些拥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来进行这方面的工作。近年来技术知识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注意,其中最明显的例子是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的广泛使用,现代服务业创新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ICT的使用。
第三,高人力资本。劳动力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劳动力接受过初等教育,具有基本的劳动能力,适合在制造业部门中从事各种低层次的劳动工作;第二类劳动力则是那些完成了中等教育并获得了职业技术证书的劳动者,适合从事低层次的熟练工作,例如普通的商务记录、客服等;第三类劳动力是指那些受过高等教育并拥有技术或专业资质的人,包括医生、管理人员、工程师及科研工作者。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倾向于利用第二及第三类劳动力。因此,发展现代服务业要进行较高的人力资本投入,才能够提供专业性的服务。
第四,行业创新活跃。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其必然具有创新活跃的行业特征。现代服务业是以技术、知识、人力资本和文化的高度集中为特征的,这些都是创新的基本要素。现代服务业的产出多以无形产品为主,而这些产品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其创新性,所以现代服务业的产出如果不具备创新性,其价值也就无从谈起。同时,融合了诸多创新要素的现代服务业必然表现出创新活跃的特征。
第五,某些服务具有虚拟性。这种虚拟性不但体现在提供的产品具有无形性,如咨询与某些技术的提供,也体现在成交往往具有滞后性,如保险理赔等。虽然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提供虚拟化的服务创造了便利的硬件条件,但由于它固有的无形性又要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建立在较高行业信誉度的基础之上。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1-0031-02
1 高端服务业的性质及江苏发展高端服务业的必要性
高端服务业的概念由深圳市政府于2007年第一次明确提出,并同时阐明高端服务业具有高的科技含量、高人力资本投入、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力、高开放度、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等特征,之后便以此为据对高端服务业进行界定。我国学术界对此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目前对高端服务业的定义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强调高端服务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依赖信息技术的应用来实现专业化、高效的服务;二是强调高端服务业的资本投入多、附加值高、行业覆盖面广。第一类定义侧重突出高端服务业的高科技性,忽视了产业市场特征,第二类定义侧重突出其处于价值链高端,属于“用高端解释高端”的自循环,这两类定义都不能完整、准确地概况高端服务业的含义。高端服务业并非独立于生产业和消费业而单独存在的新型产业,而是各个产业细分产业的高端企业的集合,高端服务业的概念与后两者存在交叉,前者强调服务活动中的知识技术含量,后者强调服务对象。
高端服务业的高端体现在以下性质:一是投入要素的高端性。高端服务业就生产要素进行分类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对新技术和技术创新的依赖性强;二是产业带动力强。由于高端服务业的产业覆盖范围广,并且处于价值链高端,能够为其他企业提供知识、技术、设计、信息、管理等关键性生产要素,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其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升级。因此,高端服务业通常具有显著的产业带动效应;三是需求的高端性。对高端服务业的需求应当主要来自制造业以及服务业中的高端部分,且高端服务业也可能成为自身的客户,市场对象国际化、网络化程度高。
2011年我国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达到43. 1%,吸收外资552亿美元,首度超过制造业成为利用外资最多的领域,意味着我国利用外资将进入到“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地位,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从上表中可见,其中的高端服务业是引领经济发展方向、带动产业升级的价值链的高端,是当前服务业发展的主引擎。因此江苏必须增强处于价值链高端产业的竞争优势,以克服本省服务业现有瓶颈。近年来江苏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引发了一些社会和经济问题,高端服务业的存在和发展可以有效降低这些问题造成的不良后果,并可成为在江苏经济结构转型时期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深圳市政府于2007年提出高端服务业这一概念时正处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巨大压力之下,当前江苏服务业也面对着类似的状况,传统的服务业已基本趋于饱和,并且与江苏其他产业发展出现了不协调的情况,无法对产业升级起到有效的带动作用。因此,对其他产业起到了引擎和黏合作用的高端服务业不仅对服务业本身的发展,也对江苏经济整体发展至关重要;江苏省南北发展差距巨大,在今后的几年里缩小南北差距将是江苏经济主要目标之一,而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政策措施是省内的产业转移,这必然需要高端服务业的参与来解决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
2 江苏高端服务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当前江苏服务业出现了很明显的新型特征:产业内部及产业之间渗透、融合;产业深度细分;组织形态规模化;资源及空间分布集中化;主辅分离趋利化。这些特征表明,江苏传统服务业正处在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虽然2011年江苏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绝对量为20686亿元,在全国仅次于广东省,但以餐饮和零售为代表的低端服务业所占比例大,高端服务业比重较低,与发达国家高端服务业占服务业70%的比例相比较仍然有很大差距。
借鉴欧美与日韩服务业发展与变革的经验,以人均GDP 5000~6000美元为起点,在人均8000~10000美元达到发展核心阶段,整个社会中的经济能量与生产能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而社会保障、消费文化、公共建设也达到一个新的水平。若以此为标准,2008年江苏省人均生产总值突破5000美元,2011年达到9545美元,江苏已经进入到了高端服务业发展的绝佳时期。
参考江苏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恩格尔系数,江苏发展高端服务业的环境已较成熟,但是江苏现有高端服务业仍存在结构性的问题,并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使其难以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新的主要动力。
2. 1 行业覆盖面小、产业带动作用不强
江苏省服务业FDI 的不断增长,并将逐步成为外商在江苏投资的主体,并且开始主动承接香港、台湾的高端服务业产业转移,但对外资依赖性较强的江苏经济在高端服务业发展方面并未得到外资的有力支持,但投向江苏高端服务业的外资比重严重滞后,与江苏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优化目标存在着偏差。并且无论是外资还是省内资本,投向江苏高端服务业的覆盖面窄,主要集中在以嵌入式软件开发、网络系统维护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外包业务上,虽然可以突出江苏相关专业人才优势,但与其他高端服务业相比,产业关联性差,创造价值的能力也相对较弱。
2. 2 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
江苏经济的发展受惠于改革的初期在市场经济体制很不完善的前提下,政府强制性进行制度变迁,在此后政府同时以管理者和独立经济人的角色存在于市场之中,可见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对公共资源的分配产生决定性影响。高端服务业的存在是对稀缺公共资源配置进行的一种帕累托改进,政府对公共资源的垄断必然会挤占民间高端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对产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江苏省关于高端服务业的现行政策与其倡导该产业发展的态度相矛盾,限制了高端服务业的长期发展。
2. 3 本土企业实力不足
在江苏现有高端服务企业中,仍是以外资企业为主,鲜见依靠本土资本和市场发展起来的有实力的企业。对比江苏省及各市的相关产业政策可以发现,由于江苏过于追求产业GDP总量指标和增长速度指标,在产业发展方面倾向于引进和承接产业及技术转移,同时为其提供大量资金补贴和税费减免优惠条件,政府对本地企业优惠政策也多偏向承接产业的配套,这一方式的好处可以快速带来成熟的相关技术、经验并形成产业聚集,但会挤占本地企业的资源获取和发展空间,不利于本地产业主体企业的培育。因此江苏高端服务业本土企业实力不强、缺少自主品牌,尤其是在总部经济上,与浙江、广东等省份相比明显落后。
3 当前江苏高端服务业发展方向的选择
3. 1 推进高端服务业企业国际化
企业应主动参与国际竞争,采取积极的市场开放战略,融入国际服务业市场和产业分工体系。江苏高端服务业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相对较低,吸引外部资金、技术和人才进入,可为自身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和本地企业的培育提供必需的要素,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形成,尤其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打破包括江苏在内的中国高端服务业发展的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瓶颈,有效缓解高端服务业人才短缺现象。
3. 2 提升本土企业市场份额
政府要给予本地高端服务业企业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并且允许民间组织介入公共资源调配,建立相关公共资源公允价值市场。开放的市场不仅有利于产业发展,也可使高端服务业的产业关联性、产业带动作用最大化。高端服务业与其他产业不同,其对于信息技术、网络平台的依赖远大于对土地的依赖,因此政府招商引资时的传统优惠政策对高端服务业的吸引力相对较小,导致政府在相关方面介入的效率不高,而开放市场可以提高资本效率。
3. 3 创新服务模式
中国高端服务业起步不久,市场消费者大多是新生活方式的尝试者、合作者与传播者,高端服务消费的内在逻辑决定了市场将针对特定对象群体发掘个性化服务的模式与技术,并且把辅导与引导消费者的任务转化为柔性的服务模式。高端服务业连锁化经营可以加强人们对于高端服务品牌的认知与信任、巩固高端服务品牌的管理质量、服务对象的共享化,同时拉动高端产品与高端设计的市场渗入,有利于企业为高端产品整合营销提供平台。
参考文献:
[1]陈艳莹,原毅军,袁鹏. 中国高端服务业的内涵、特征与界定[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3).
[2]王廉,桂华莲,柯华林. 高端服务业经济[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
[3]徐伟金,周世锋,秦诗立. 发展高端服务业的重点选择[J].浙江经济,2009(8).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BGL039)
中图分类号:F40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9月6日
引言
科技服务业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的大量实践证明,科技服务业集群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和加快科技服务业集群建设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鉴于成功科技服务业集群的示范效应,许多地区将科技服务业集群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战略工具,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促进科技服务业集群发展的相关政策,大力培育、扶持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产业园等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业集群。但是,由于对科技服务业集群需要的生态环境缺乏全面了解,一些地方政府或者简单的通过规划产业用地的行政手段,将企业集中在一起,或者不顾本地区实情,一味追求先进的产业或技术,甚至照搬其他地区的模式,人工创造集群。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科技服务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需要有必要的基础和前提,人工创造集群往往是不成功的。许多国家的政府明确申明,他们的集群政策支持的目标是现有的或胚胎阶段的集群,而不是人为的创造集群。要想在某一特定的区域内培育科技服务业集群,就必须遵循区域产业集群的生长机制和发展规律,营造其相应的产业生态位和环境空间,充分调动和发挥其自组织机制的作用,否则将事与愿违。本文借鉴生态学理论,把科技服务业集群作为生态位的基本单元,分析了影响科技服务业集群限制因子,在此基础上,提出科技服务业集群策动的主要途径,为政府培育集群提供决策依据。
一、科技服务业集群与生态学
(一)科技服务业与科技服务业集群的内涵。科技服务业既不同于提供可编码化产品的制造业,也不同于技术含量不高的普通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具有高度的交互性、高度的创新性、从业人员高度专业化、高度依赖新技术的产业特征。结合科技服务业的产业特征,可以从服务手段和服务对象两个维度对科技服务业进行界定:科技服务业是指运用新兴技术与专业知识,为科学技术的产生、应用与扩散提供智力服务,具有较明显的客户互动特征的新兴产业。科技服务业的服务手段是新兴技术和专业知识,服务对象是科学技术的产生、应用与扩散,产业特征是具有较明显的客户互动性。科技服务业集群就是指科技服务企业及其关联机构在地理空间上的聚集体。
(二)将生态学引入科技服务业集群研究的可行性。将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借鉴到经济管理领域,用以研究经济系统中各种形态主体的特征及其运行规律,是经济学、管理学、生态学多学科交叉的结果。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都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从生态学角度看,产业集群的本质是同一类企业之间的合作共生,相关配套服务企业共同形成的不同类型的企业之间的合作共生。产业集群的组织机制类似于生物的群聚机制,因而将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借鉴到经济、管理领域进行研究是可行的,并且已经得到了相关研究的证实。
二、科技服务业集群限制因子分析
(一)科技服务业集群限制因子定义。与生物种群类似,科技服务业集群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从环境中获得各种必需的资源,并受到生态因子的影响。科技服务业集群生态因子影响着科技服务业集群的生存与发展,是支配科技服务业集群行为的主要力量,是科技服务业集群生存和演化的关键环境要素。根据生态学理论,科技服务业集群与环境的关系中同样存在着“限制因子定律”。限制因子是在结合最小因子定律和耐受性定律的基础上的综合概念,其基本思想是指当生态因子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扩散或分部时,这些因子就称为限制因子。科技服务业集群限制因子是科技服务业集群自身发展的瓶颈,缓解限制因子的约束可以增强科技服务业集群的设立率。政府在集群策动过程中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提供科技服务业集群设立所需要资源,特别是要分析、识别、满足限制因子,提高科技服务业集群的设立率。
(二)科技服务业集群限制因子的识别。根据波特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钻石模型,影响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有四个方面:(1)生产要素条件;(2)需求条件;(3)相关的与支持性的产业;(4)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对手。此外,波特还强调偶然性机遇和政府行为因素对上述四个要素产生的重要影响。科技服务业集群的功能是促进新技术的开发、促进知识流动、改变了创新的方式以及增强创新的组合,不同于提供可编码化产品的制造业集群,表现出与制造业集群不同的对资源的需求。因此,要从科技服务业产业特征和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功能角度,注重与制造业的区别,才能有效识别制约科技服务业集群生存与发展的限制因子。
1、市场需求。传统制造业集群可以理解为企业的集聚是为了中间产品的空间集中,企业通过专业的、规模化的生产,共享外部经济性,其产业价值链表现为物流的供应链。而科技服务业集群的服务产品的不可分性,即服务的生产和消费与交易同时进行这一特点,使得科技服务业必须在客户需求较大的区域聚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科技服务业的产生和发展就是建立在成本优势技术上的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以及企业外包活动的发展,对相关的支持性产业的要求更高。相关的支持性产业提供了对咨询、设计、研发、软件业、培训等方面的市场需求,是引发科技服务业集群成功设立的催化剂,促进了集聚核的形成,催生了科技服务业集群。
2、创新环境。科技服务业是创新的推动者、创新的载体和创新的来源,其高度创新性决定了科技服务业集群与制造业集群相比对区域内创新环境的要求更高。创新环境是指区域内主要的行为主体(结点)通过相互之间的协同作用和集体学习过程而建立非正式的复杂社会关系。创新环境是自主创新系统存在与演化的必要条件和土壤,稳定健康的运行环境有利于推动自主创新的实施和发展。对科技服务业集群而言,创新环境不仅要求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方便的交通条件,更重要的是社会文化环境、制度环境和学习环境。区域的社会文化环境主要包括区域内居民的风俗习惯,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心理素质,主流的价值观念、社会风气以及社会关系网络等内容。它直接影响着人们是否有追求创新的热情,人与人之间能否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关系,具体包括:行为主体的创新精神、彼此信任的协作关系、开放的思想交流氛围。区域的制度环境主要包括区域内的政策法规、管理体制、法律制度、市场机制等和创新活动有关的制度。区域的协作创新是很多行为主体通过相互协作而创造(生产)技术的过程,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其中学习构成了获得创新所需知识的有效途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区域创新环境网络中,行为主体学习交流得越频繁,创新能力就越强。
3、高素质人力资本。在科技服务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本从不同角度影响科技服务业集群的创新。影响科技服务业集群健康发展的人力资本主要包括企业家人力资本和专业型人力资本。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在科技服务业出现初期,由具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抓住市场机遇,整合各类资源,进行“种子企业”的初创,然后通过企业之间的示范效应、技术扩散和资本积累,衍生出更多的相似企业和支撑企业,形成在区域中相对集聚的产业形态,构建出科技服务业集群的架构。专业性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是建立在科技服务业产业特征的基础上,科技服务业是高技术、高人力资本、高附加值的产业,其服务过程就是以智力为资本,为客户诊断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参与问题解决。这就要求在服务过程中,需要具有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和应用、传播专业的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来进行规划、整合、控制、评估等工作。如果说企业家人力资本导致了科技服务业企业的出现,那么专业型人力资本影响着企业服务的效果和效率,是科技服务业集群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支撑力量。
三、科技服务业集群策动路径研究
国内外许多成功的科技服务业集群的设立是由政府发起的,如印度的班内加尔软件园、中国的中关村软件园等,政府在科技服务业集群设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策动作用。政府在科技服务业集群设立过程中的策动作用体现在分析、识别科技服务业集群生态位限制因子,并采取措施,使限制因子达到集群所需要的阈值,促使科技服务业集群在区域内生存、发展。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策动路径如图1所示。(图1)
(一)分析市场需求。科技服务业集群为科学技术的产生、应用与扩散提供智力服务,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区域内的相关产业,相关产业对知识的需求构成了科技服务业集群的市场生态位,新的科技服务业集群设立的前提条件是对富余市场生态位的进入或对已饱和市场生态位的入侵。在科技服务业集群设立初期,要识别市场生态位,首先需要分析科技服务业集群相关产业的发展前景、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对科学技术的需求情况;其次还要分析科技服务业集群发展的机遇,新技术的选择和新设计的应用、政策的调整、消费偏好的改变会引致新市场生态位的形成,政府要注重这三种特殊类型的环境变革,加强谋划和引导,为科技服务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营养。
(二)打造集聚核。早期的科技服务业机构大都是由政府发起成立的,有的甚至就是政府职能部门演变而来,如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工程技术中心等,政府主导是产业集群初期的最大特征。政府在保证有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应着重促进集聚核的形成,引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科技服务业机构,保证集聚核的吸引力。
(三)培育创新环境。培育创新环境,首先是区域创新行为主体互动网络关系的构建,建立科技服务业之间的横向联系,建立沿着价值链的不同部分的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纵向联系以及制造业之间的网络联系;其次是要从社会文化环境、制度环境和学习环境三个方面重点营造科技服务业集群发展的创新环境,建立鼓励支持创新的政策、法规,提倡创新的社会文化和互利互信、风险共享的商业文化,规范完善的人才市场,开放的教育科研系统以及完善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等。
(四)培育高素质人力资本。政府要从企业家人力资本和专业型人力资本两个方面培育高素质人力资本。在培育企业家人力资本方面,要在全社会建立容忍失败和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和规则,鼓励企业家脱颖而出;为吸引大型研发机构、检测中心落户本地,政府要对科技服务业机构的设立提供支持及配套措施,在税收、用地、住房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建立稳定、连续的制度安排,有利于为企业家提供理性的预期,保护企业家创新的积极性。在培育专业型人力资本方面,政府应该强化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便利的交通设施、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良好的交流场所,促进专业型人力资源的发展,留住科技服务业中的优秀人才。
四、结语
科技服务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必须建立在满足限制因子的基础上,本文借鉴生态学理论,分析出市场需求、创新环境、人力资本是制约科技服务业集群设计的限制因子,并从政府层面给出科技服务业集群策动的建议,对政府提高科技服务业集群设立成功率提供借鉴。
主要参考文献:
[1]俞培果.集群策动、集群政策与政府行为——经验及启示[J].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7.
[2]伍进,蔡绍洪.区域企业群落形成过程中的自组织机理研究[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
[3]梅强,李文元.江苏省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4]李舸.产业集群的生态演化规律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
[5]迈克尔·波特.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6]魏江,朱海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功能论:集群创新过程视角[J].科学学研究,2006.3.
进入21世纪,快速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对金融、保险、证券、信息技术等方面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呼唤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推进现代服务业领域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不断创新,促进现代服务业人才脱颖而出,对现代服务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显得尤为紧迫而重要。
1 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背景分析
1.1 一体化
“服务”的几个传统特性——非实物性、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不可存储性以及不可贸易性正受到空前的挑战。譬如,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服务的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不可存储性一并被打破,同时服务业务也被大量地体现在跨国和跨地区的贸易之中;此外,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革命正在使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与商品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服务与商品的有机组合与叠加已越来越成为密不可分的统一体。
1.2 扩张化
服务业扩张化的最显著的特征是服务型跨国公司的全球性拓展和垄断经营格局的形成。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在从“世界工厂”变为“世界办公室”。服务型的跨国公司利用其在资金、技术、信息、品牌和网络上的巨大优势,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抢占发展中国家的服务市场来实现服务产业链的延伸、拓展和扩张。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区域中心城市因此逐步显现出“总部经济”效应。随着服务业市场壁垒的进一步降低,全球正掀起以服务业为主导的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浪潮。为了能够向遍布世界各地的消费者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全球网络型组织构架正成为目前许多服务型跨国公司所采用的组织形式,如跨国性的旅游酒店集团、商业零售商店等。此外,项目外包则成为跨国公司广泛应用的经营形式。
1.3 主导化
服务业正在向生产领域渗透,其范围也逐渐同生产领域相融合。这一趋势使得从生产领域内独立出来的服务业越来越呈现出一种主导性和核心化趋势。当代经济中的许多生产部门已成为服务业的附属部分,它们的生产将围绕着“服务”这一主导目标而展开。譬如新兴的会计咨询、法律咨询等中介服务部门,这是现代服务业最重要的特征,也是现代服务业的最终发展趋势。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看,经过产业的结构升级,国民经济的实际增长大都来自于为生产者服务的现代服务业。在一个比较完整的现代经济结构中,制造业与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是互动的,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和产品品质的提升,依赖于服务的附加和服务业的整合。
1.4 创新化
随着以知识创新为动力的新经济逐步取代传统的工业经济,在现代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中也开始越来越多地体现出新经济的典型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以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务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的增加值的比重增加最多,其他服务业部门的比重变化不大;知识密集的服务行业发展最为迅速,新兴服务行业主要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主;服务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自身的创新活动,成为新技术最主要的使用者,促进了多项技术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发展。正是由于能够不断地吸纳最新的信息、知识和科技成果,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发达经济中的主导产业之一,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1.5 知识化
现代服务业科技含量高且能为消费者提供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服务,使知识在服务过程中实现增值。现代服务业本身就是依托电子信息等高技术或现代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而发展起来的现代产业,它植根于信息化,是由现代的经营理念发展而来或经过信息化和现代的经营理念改造提升而来。尽管传统服务业经过改造提升也可发展成为现代服务业,但现代服务业在更大程度上是信息化进程的产物和结果,是人类社会由以能源为主向以信息为主转变中产生的新兴行业,是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
2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呼唤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既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素养与知识水平,又具有比较高超的动手能力与操作技艺,能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的,素质高、技能强的服务业创新人才。
建设一支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求的高技能创新人才队伍,形成高素质的现代服务业产业大军,对实现现代服务业的产业优化、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创新人才的本质属性是掌握了必需的现代服务业专业知识,练就了较强的专业基本技能,具备了良好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创新型应用技术专门人才。即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创新人才既要掌握“必须够用”的现代服务业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技能,关键是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专业基本素质,熟练掌握现代服务业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能够在工作实践中运用关键技术来创造性地解决复杂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能够在加快现代服务业产业升级、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进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见,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创新人才职业特征明显,职业岗位重要,社会需求急迫,我们应该深刻理解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创新人才的职业特征,努力掌握现代服务业高技能创新人才的特点和成长规律,积极探索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求的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促进现代服务业人才脱颖而出,使现代服务业的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步入良性、健康、持续的发展轨道。 转贴于
3 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笔者以为,校企合作是实现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有效之举。因为高职院校是培养现代服务业高技能创新人才的摇篮,现代服务企业是高技能创新人才成才的重要基地,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的许多关键环节必须在实际生产岗位及在接近或等同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中完成。因而校企合作应该作为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要路径。高职院校必须打破封闭式的办学模式,实施工学结合、校企联姻、学工交替、打包配送、任务驱动、项目导入,进行校企共建(合作)办学。真正打开校门,走出去,请进来,建立起较为紧密的校企合作平台,与企业合作办专业,合作办班级,实行“订单教育”,真正实现“近距离”办学。
在校企合作培养现代服务业高技能创新人才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如何理解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主体性作用,二是如何发挥学校的育人优势,并充分利用和挖掘企业的资源。校企双方应充分意识到,高技能创新人才的最终使用者是企业,所以,必须从企业的用人标准出发、从企业生产岗位的实际需求出发,去设计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特别是技能训练环境必须接近或等同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尽量利用生产现场和岗位进行实训,或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按照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科学、合理地去培养现代服务业高技能创新人才。为此,必须强调:
3.1 实施培养方案共商
这是建立新型的校企合作关系,进行现代服务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关键。培养方案共商是指人才培养方案需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谋划商定,它至少应包含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大支柱。院校和企业要依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按照企业岗位的实际要求,通过设立咨询机构、定期召开咨询会议等形式,联合商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制定课程标准,联合开发项目课程,联合编写教学教材及其他实训教材,确定培训考核方法。在合作模式上,可以采取校企联培、合作培养、订单培养、工学结合、学工交替、顶岗实习等多种方式。
3.2 实施育人资源共享
这是学校和企业合作进行现代服务业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的条件保障。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来讲,常用的基本实验实训的设备是必需的。同时,建立紧密型的校外实训基地,把实践教学尽可能搬进现代服务业企业,搬进校外实训基地,不但可以解决学校设备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合作企业经验丰富、技能出色的兼职实训老师,大大提高职业院校实践教学的质量。同时,高职院校也应该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来校进行实训教学。
3.3 实施校企订单联培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现代旅游业特征;生产者服务增长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能级提升势在必行。近几年,我国政府不失时机地提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其政策导向不断强化,建设步伐日益加快,正在对产业经济的诸多部门产生持续而深刻的影响,旅游业同样面临着这一不可回避的形势。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分析现代服务业与旅游业的关系,探讨现代旅游服务业发展的动力机制、要素特征以及新的增长态势。
一、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关系
现代服务业是我们国内的提法,先后在党的报告和政府文件中正式使用,但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我国国民经济统计体系中也没有确认现代服务业的界定范围。提出“现代服务业”这一概念,有着特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实质上反映的是在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过程中对于服务业发展的一种新认识。一般认为,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相比,更突出了高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本、高附加值的特点。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划分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又称战略业[1]。也有人认为,现代服务业主要是生产业,即为生产、商务活动和政府管理而非直接为最终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其可包括金融业、保险业、房产业、经纪业、广告业、律师业、租赁业、通讯业、物流业、咨询业、会展业、后勤业等众多行业[2]。根据以上界定,旅游业是否属于现代服务业是有争议的。有的认为,旅游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和知识性含量较少,受信息革命的影响,部分行业采用了一些信息网络技术,但从总体上看,旅游业并不具备现代服务业的特性。其次,旅游业发展成为大众性的产业,至少是19世纪中下叶,并不算新兴产业,应该属于传统服务业。有的认为,旅游业是一项综合产业,它涉及的行业很多,其中有一部分是依托现代新技术、新业态、新方式发展起来的,如会展旅游、奖励旅游、商务旅游等,应该属于向社会提供高层次、高知识产品的现代服务业。同时,旅游业也属于信息密集型产业,旅游活动的组织和进行,高度依赖信息源和信息流,特别适合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因此,是符合现代服务业特征的。
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需要作深入的辨析。
首先,旅游业从属于服务业,一直都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众所周知的。如同服务业的产生与发展是有历史阶段一样,旅游业在形成期就是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于一体的相互关联的传统产业集群。旅游产业的部门(行业)结构中最基本的构成形式,包括旅游交通、旅游游览、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购物、旅行社和休闲娱乐等部门,显然应该归之于服务业中比较初级的生活服务业。随着半个世纪以来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业进入到成长期,一方面,旅游业的原有基础部门需要得到现代化的改造和提升,以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如传统的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面临着现代管理理念和运营方式以及高科技和信息化的洗礼,有一个逐步转型的过程。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后期的产业延伸和扩展,现代企业制度的普及和生产职能外包,旅游业的服务对象也扩大到了生产者,出现了许多会展旅游、奖励旅游、商务旅游、公务旅游、节事旅游、拓展培训旅游和旅游咨询、旅游规划与策划、旅游信息服务等新兴业态。因此,旅游业不能简单和笼统地划归为传统服务业或现代服务业。旅游业是依附着服务业的发展而发展的,同样有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必须进行动态分析。
其次,旅游业是综合性极强的产业,除了传统的核心业态之外,旅游业是众多相关产业交叉重叠的行业部门,与其他产业部门关联度很高,如需要通讯、电力、金融、保险、物流、中介、设备、环卫、地产等产业部门为其提供生产资料和要素服务。尤其在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的阶段,旅游业更是受到生产服务业、专业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技术服务业、创意服务业的明显影响,出现了产业融合的趋势。产业融合是在工业经济时代高度产业分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原来形成的产业固定化边界进行一定程度调整的结果[3]。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崛起,导致产业之间更多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产业融合必然引致旅游业内部结构向更高层次升级,优先发展生产者服务,从而真正纳入现代服务业体系。
旅游业正处在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化的过程中,目前,旅游业总体上依然包含了传统服务业的内容和现代服务业的元素,有着显著的二元结构特征,即当先发的或传统的产业部门还在发展的时候,后发的或现代的产业部门就出现并发展了。以发展的眼光看,旅游业的现代服务业特征会愈益凸显,旅游业部分或整体转型升级为现代服务业的趋势还将进一步显化。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精心培育和加快发展现代旅游服务业。
二、现代旅游服务业发展的动因与要素特征
现代旅游服务业的发展,本质上来自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分工的专业化需求。旅游业是二战以后发展起来的产业,在中国是与改革开放伴生的。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可支配时间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加上旅游交通、通讯工具的革命,大众旅游得以兴起,这是旅游业成为一个新的产业的主要推动力。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增长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旅游业继续以其迅猛的发展势头,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扶持,成为世界经济中颇具生机和活力的强劲产业。旅游业从面向大众的生活服务业向新兴的生产服务业转变,是社会化分工的必然产物,因为只有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企业才会将其运营活动的一部分职能外化,从而导致诸如会展旅游、奖励旅游的兴起。现代旅游服务业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商务活动(公务活动)的功能强化与职能外化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是“服务内部化”向“服务外部化”转变的结果。因为,企业或社会组织利用现代旅游服务业来完成这些职能,在效益和成本上能优于企业或社会组织自身来完成。其次,服务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又从市场的角度提出了对现代旅游服务业的要求。现阶段旅游者的经济实力与消费水平普遍提高,享受型
消费和发展型消费倾向非常明显,因此,如何及时向旅游消费者提供快捷、方便、灵活、周到、健康、舒适的高技术含量和高知识含量的旅游服务,便成了传统旅游服务业升级换代的市场驱动力。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特别有利于对偏重生活服务业的旅游业传统供给方式的改变,无论是以设备为基础的旅游服务,如自动查询和预订系统、分时度假交换系统、旅游电子商务;或以人为基础的旅游服务,如导游服务、饭店服务、餐饮服务、旅游交通服务等;还是作用于人的有形服务,如旅游接待服务、登记和结账服务等;作用于物的有形服务,如饭店的行李寄存服务、洗衣服务等;作用于人的无形服务,如旅游信息服务、旅游教育服务等;作用于物的无形服务,如旅游保险和贷款服务、旅游汇兑支付服务等,无不渗透着现代新理念、新技术和新运营方式的改造和影响,这是提升传统旅游服务业素质的必然途径。
现代旅游服务业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经济社会中的新生事物,我们对此要有足够的认识。综括现代旅游服务业的要素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高增值性
由于现代旅游服务业同样具有高技术性、高知识性和高人力资本等现代服务业要素,因此决定了在同样的产出水平下,无形智力投入较高而有形资产投入较少,其增值途径除了直接创造价值外,还有降低经营成本、提升经营效益、增加无形资产等间接途径和作用。如现代企业的一些非核心业务的外包,使旅游业为生产者提供第三方会展、商务等专业服务成为可能,从而形成某种经营功能的规模化效应,促使企业经营成本的大幅度下降。又如旅游规划或策划、旅游咨询和信息服务,可使企业的经营效益大幅度提高,创造可观的价值。再如会展的策划和营销、旅游广告的宣传运作,致使企业的品牌声誉和社会形象得到明显改善,无形资产的价值也就随之上升。现代旅游服务业的服务半径大于传统旅游服务业,对经济的拉动更为广泛和显著,因此,具有更高的增值性和附加值。
2.高层次性
如同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服务业是产业经济高度化进程中的必经阶段,现代服务业是服务业内部结构中的优化升级。现代旅游服务业则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旅游业内部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不可否认,旅游业从一开始就是以普通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为主,属于技术含量比较低端的生活服务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旅游业总体上不断趋向高端化,然而,传统的服务业态毕竟长期占主导地位,旅游业内部存在着明显的低质结构,亟待调整改变。以生产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为旅游业的内部结构调整和高度化发展带来了机遇,如会展、奖励、商务旅游的高端性是毋庸置疑的,以此为契机,现代旅游服务业自然登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现代旅游服务业的高层次性还表现在服务对象转而成为生产者主体,如企业和社会缉织职能外包的旅游消费者,无论是会展和奖励旅游者还是其他商务旅游者,在中国都是极具成长性的高端市场主体。
3.高功能性
如果说工业经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产出经济”,那么,服务经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则是“功能经济”。因此,相比较而言,服务业更注重服务功能或效用而不是物质数量。现代服务业的作用更是表现为其在为现代经济和社会活动服务中的特定功能。如会展旅游、奖励和培训旅游等,应是企业的内部职能,现在却可以委托旅行社或专门的会展公司来做,独立为一种专门的服务业。随着某种经济或社会活动中某项局部功能的需求不断扩大,使得专业化运作的成本优势和规模效应得以体现时,该功能就会从营运主体中分离出来,形成专业的服务机构,为需要该功能的营运主体提供服务。以会展、奖励旅游为主的现代旅游服务业即具有这样的专业分工带来的强化功能,体现为生产者服务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很大效用,使企业或社会组织越来越对其产生一定的专业依赖性。
4.高技术性
现代服务业是依托高科技和信息化发展起来的,同样,现代旅游服务业也是需要高水平的专业技术支撑的,特别是在新经济时代,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信息技术革命对旅游产业的管理有着深刻的影响,因为信息是旅游产业的血脉。”[4]如旅游活动的组织和进行,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本质是对各种信息资源的收集、整合及判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旅游业是信息资源密集型和信息技术依赖型产业。一方面,现代旅游服务业是由信息技术与专业知识催生的,如会展、商务旅游等,另一方面,信息和网络技术也在不断地改变着传统旅游服务业态,如旅游饭店的现代化设施和网络预订系统、旅行社现代管理运营流程、旅游景区或主题公园开发建设的高科技项目等。其次,高技术性还反映在先进的经营管理技术得以广泛运用,推动了旅游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与现代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5.高知识性
现代旅游服务业同样是知识密集型产业,比起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服务,更需要高人力资本的投入。这是因为对现代旅游服务业所发挥的特有功能只有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经营管理者才能有所认识,同时,企业的一部分内部职能之所以会进行外包,除了降低经营成本之外,就是因为这些职能需要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胜任。现代旅游服务业强调的就是服务的知识含量和文化体验,这已贯彻到整个旅游活动的前、中、后各阶段。如对旅游网站和咨询服务或导游服务的评估,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能否提供高知识含量的服务。至于为生产者服务的会展旅游、奖励旅游或商务旅游更是知识和智力密集的高端服务产品,是现代旅游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
三、现代旅游服务业的新增长点
当前,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的高端生产力正在积聚,新的业务增长点逐渐形成,出现了旅游产业高度化发展、融合化发展、专业化发展的趋势。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就是代表生产业的旅游新业态的兴起。
1.会展旅游
会展产业起源于欧洲与北美,如今已毫无疑问地成为最具活力的全球性产业之一。尽管我国会展业只是在改革开放后才逐步出现,但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特别是申办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界博览会成功之后,我国会展业更以年平均20%的增幅迅猛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的新亮点。会展旅游是会展业与旅游业的结合,是由于会展活动的举办而产生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会展旅游是以会议和展览为目的的旅游,属于公务或商务旅游的范畴,这是典型的为生产者服务的被用作进一步生产的中间服务。在中国,会展旅游是新兴服务业,一些大型旅行社或旅游企业已从原来主要为市场终端旅游消费者服务,转向中间服务的会展旅游业务,纷纷成立专门的旅游会展公司。连最大的旅游网络商携程有限公司也在传统的机票、酒店、度假业务之
外,新增了集团服务。上海最近还专门成立了旅游会展推广中心,以争取更多的国际会展。所有这些都说明,会展旅游正在成为我国旅游新业态。
2.奖励旅游
奖励旅游是从广义的会展旅游中脱颖而出的专项生产。它肇始于国外发达国家,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内企业界和旅游界的青睐和重视。奖励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高级产品形式,也是服务经济与生产业日益成熟的表现。奖励旅游的对象不是家庭或个体消费者,而是现代企业的集体生产者,因此它属于生产或生产者服务范畴。它不同于最终消费,而是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过程之中,从而产生新的使用价值。奖励旅游作为“生产性”旅游,由企业或其他组织出资购买,经常是一种豪华的、由旅行社全部代办的综合包价旅游,是现代旅游业介入发展生产力和促进经济增长而拓展的新业务,有其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我国,随着不少大型外资企业纷纷涌人,奖励旅游也逐渐被人们所熟知,现今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和较大规模的民营企业也开始以奖励旅游的方式来作为对员工的激励和褒奖,因此,开展奖励旅游业务的旅游企业和专业公司越来越多。但我国奖励旅游还只是初露端倪,作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走向仍需要大力扶植[5]
3.商务旅游
是指有别于会展奖励旅游的一般商务旅游活动,是建立在商务活动基础上的以专业人士为主的一种具有工作性质的专项旅游形式。商务旅游成本由公司而非个人支付,因此,它仍然属于生产者服务范畴。商务旅游客户具有逗留时间长、往来频繁、消费水平高等特点,相对大众旅游属于高端旅游客户群体。由于现代商务活动涉及面广,技术含量高,专业知识密集,旅游企业要向商务目标客户提供系统的全方位服务,不仅含有传统旅游服务内容,如交通、住宿、餐饮、导游等,还包括咨询、设计、管理等更多更全面的增值服务,特别是融入电子商务技术,一系列商务流程都能通过网络业务方式来实现。以最大限度满足商务旅游的企业或组织的个性化要求,提供量身定制的专业旅游产品。近年来,中国国际旅行社、康辉国际旅行社、锦江国际集团先后与美国著名旅游集团运通、罗森布鲁斯、英国BTI合作,借鉴国外较成熟的商务旅游运作方法和模式,开辟我国极具成长性的商务旅游市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的商务旅行及相关费用高达103亿美元。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活动日益增多,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商务旅游必将有更大的发展。此外,为社会组织或政府部门的公务差旅提供专业化管理,也是商务旅游业务发展的趋势之一。
4.节事旅游
在国际旅游研究中,节事活动专指以各种节日和盛事的庆祝和举办为核心吸引力的一种特殊旅游形式。节事旅游大多属于政府或社会服务性质,如国际旅游节、国际艺术节、传统节假日庆典、重大体育比赛等。但其中很大一部分内容都同企业化运作和生产者服务有关,或者说是对生产者服务的一个有效的必要的补充。与常规旅游活动相比,节事活动吸引旅游者为某一观看或庆祝目的从各地短时间内聚集到旅游目的地,具有旅游团体规模大、停留时间长、消费水平高等特点,使得举办活动的城市或地区旅游设施和文化场所的综合利用率大幅提高,产业联动效应十分明显,对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产生很大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各地积极开发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地方和民族节事活动,吸引了国内外很多旅游者。随着杭州休闲博览会、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申办,我国节事旅游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5.咨询旅游
咨询旅游是指近年来异军突起的旅游项目规划、策划和设计类的创意产业。它是为了满足企业与社会组织职能外包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专业性生产者服务。当前,旅游经济正在成为公认的注意力经济、形象力经济和创造力经济。加快和全面提升中国旅游的规划与策划水平,已成为中国建设旅游强国、实现中国旅游业新的跨越的当务之急。旅游业历来被称为“点子”产业、“注意力”产业和“创新”产业。特别是在新经济时代,过去偏重以资源、资金、设备等有形资产投入为主的旅游业,现在知识、智力、管理、创新、品牌等无形资产开始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决定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胜负存亡。旅游业越来越需要以智力来贯穿策划、规划、设计、投资、开发、运营、营销、管理等各个环节。随着全国各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旅游景区的加快建设,以文化创意见长的我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社会组织,纷纷成立专门的旅游规划发展研究中心或旅游咨询公司,承接大量全国各地的旅游发展规划或策划。旅游咨询业作为现代旅游服务业中的新增长点,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迅猛发展。
[参考文献]
[1]孔德芳.访现代服务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组组长胡启恒[N].科技日报,2004—06—29.
[2]晁钢令.服务产业与现代服务业[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