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设施农业分析大全11篇

时间:2023-12-09 17:36:2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设施农业分析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设施农业分析

篇(1)

美国GreenAir公司生产的GHC100型6温室控制器为设施农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控制能力,可实现从简单的低成本通风控制到全方位的温室控制,为植物提供最优的生长环境;日本开发了适合双方向的远程监视控制系统“OpenPLANET(简称OP)”,不分时间、地点,只要机网相联,便能实现自如遥控;英国的无线系统公司开发了一系列无线通迅设备,如适合于分布广泛的花园温室或储藏室的无线霜冻和入侵报警系统、便携式无线电视系统、远程无线洒水系统、加热和通风控制系统等;美国Electrodepot公司生产的远程监测与控制系统,能让人们在店铺或建筑物中实现远程监控,包含温度、湿度、流量、CO2含量、电能、开关态或任意物理量的控制。应用计算机集散控制原理,采用新型的数字式温湿度一体化传感器和一线结构组成的温室群温湿度全数字自动巡回检测系统已在温室群中得到应用。我国设施农业经过20年的发展,有了长足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科技含量和总体水平低,从设施设备到栽培技术管理不规范、不配套,难以形成较大规模商品生产。在产品的多品种、高品质和均衡上市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和市场需求差距较大。

由于基础差、起步晚,受经济实力影响,虽然进行了研究和开发,也形成了一些符合国情的适用技术,但综合应用研究还不够深入,技术的综合性、配套性和规范化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因而,加强设施农业的科研、生产、应用的有机联系,研究和开发科技含量高的实用技术,提高设施农业规模化、商品化、系列化、标准化生产水平,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的重点。目前,电子与空间技术以及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设施农业生产中备受重视,蔬菜和花卉品种实现了育苗、定植、采收到包装上市的专业化生产和流水线作业。计算机技术已开始应用于设施农业生产中,生物技术、图像处理技术、核技术和因特网技术等高新技术将不断引入并应用生产实践中。

2设施农业的主要设备与发展

将各种动力机械及作业机械应用于设施农业生产过程中,完成各项设施生产管理,成为设施农业的生产方式。目前设施农业配套的机械及设备主要有卷帘和开窗机械、田间耕作机械、施肥装置、播种育苗及栽植机械、植保机械、灌溉系统、温湿度控制技术及设备,还有运输采摘、自动嫁接、地膜覆盖机械及自动控制系统。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上述设备的应用使设施农业有了飞速的发展。美国、加拿大等国开发了多种小型、轻便、多功能的设施园艺耕作机具、播种育苗装置、灌水施肥装置、通风窗自动开闭及温湿度调节装置等;日本、韩国已研制出蔬菜嫁接机器人、无人行走车、施肥机器人等,实现了管理机械化和自动化。法国、意大利、日本、德国等大多采用营养液栽培,因其可向人们提供营养、无公害、无污染的有机食品,营养液重复利用可节省投资、保护生态环境。在我国计算机智能化温室综合环境控制系统开始应用,利用该系统可准确采集室温、叶温、地温、湿度、溶液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土壤含水量、风速、风向及作物生长状况等参数,将室内温、光、水、气、肥等诸多因素直接协调到最佳状态,可节能、节药、节肥、节水并增产。

3我国设施农业技术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设施农业技术由于发展较晚,大多是在参考借鉴国外技术的基础上自行开发的,设施模式和种类杂,缺乏完整和系统的深入研究,没有统一的、科学的设施规范和标准,各种设施之间互不配套,配套装置与部件的生产制造之间缺乏有机的分工与合作,难以实现成果的合理组转配套,制约了设施农业的健康发展。归纳问题如下:

(1)设施水平低,抗自然灾害能力差。没有适用的温室设计、制造和施工标准,无质量保证。绝大部分是结构简单的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只能起一定的保温作用,对光、温、气、湿等环境因子的调控能力差。有些温室遇有大风、雨雪灾害,甚至出现倒塌、压垮和变形现象,导致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损失大。

(2)栽培机械化程度低,自动控制设备不配套,生产过程中的土壤耕作、播种、微量灌溉、施肥、环境监控等绝大部分靠人工进行,作业环境差、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设施农业装备是综合设施技术中的薄弱环节,对设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已形成制约。虽然研究开发了一些设施装备,但生产率低、适应性差,在作业性能、可行性和使用寿命等方面大都存在问题。

(3)缺乏设施栽培品种,无栽培优良品种意识,对科技含量高的名优特稀品种栽培、营养液栽培、无污染蔬菜生产经验不足,导致产品质量差、产量低。

(4)规模小,效益差。设施农业只有形成规模,建立相应的市场运营体系,建成有地方特色的蔬菜、花卉市场,才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设施农业的技术含量近几年有了新的突破,符合中国国情的节能型日光温室的采光、保温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从日本、以色列、荷兰、法国等设施农业发达国家引进的温室,基本属于轻质耐腐蚀金属材料的基础结构,自动化程度高、技术先进,数据采集和调节控制实现了计算机智能化,对尽快提高我国的设施化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起着借鉴和促进作用。

4设施农业的发展趋势

4.1向结构标准化、管理科学化、监控智能化发展

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栽培制度、资源情况等因素,设计适合当地条件,能充分利用太阳辐射能的标准型设施、装置及构件,实现工厂专业化生产。设施的生产过程可根据生物体一天中不同时间或条件下的温度、湿度及光照的要求,定时、定量地自动调节,并由计算机实现室内环境的调节与控制,做到精确管理,创造更稳定、更理想的环境条件。可根据生物体在不同季节、不同发育阶段、不同气候条件下对各种生态因子的要求,制定一整套具体指标,温度、光照、水分、养分及增浓二氧化碳等依据测定的数据并均按生物的生理指标进行生产全过程管理。

4.2向设施大型化发展

篇(2)

设施农业是在环境相对可控条件下,采用工程技术手段,进行农业高效生产的一种现代农业方式。通过物联网系统可以连接传感器采集棚内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并根据参数变化自动控制卷帘和风口的开合,使作物在最佳条件下的环境里生长。并可以通过手机App客户端和物联网智慧平台实时监控棚内环境数据,远程操控温室状态。西宁市自2009年起开始建设设施农业物联网,通过17年的不断努力,从当时的简单装配几栋温室,只能传输温室环境状况的简单数据,到目前可以实现现场两路手控,以及手机、计算机远程控制,同时可以采取环境条件数据进行八路以上系统智能化管理,极大的提高了使用效率,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达到了预想的的效果。现将使用效果介绍如下。

1设施农业物联网管理省工效益

该系统根据室外、室内温度、光照、湿度情况,自动卷帘以及上、下卷帘通风排湿、降温,节省了卷帘时间及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每天每个温室能节省2h人力,一年360d可节约720h,每个工按8h计,可节约90d工时。如青海葛源农业开发公司安装的温室物联网自动化系统按照173个温室计算,每年节约:90d×173栋温室=15570d的工时。每人每天按工资80元计算,全年节约人力费用:15570d工时×80=1245600元,平均每个大棚每年节约人力费7200元,经济效益可观。该项技术的应用,可以极大的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效率,实现远程现场交流、查看、管控,对温室的生长情况可以实现对焦、360度查看、拍照、记录映像。还可以专家远程进行技术跟踪、语音对话、病虫害诊断等,可以极大的利用专家的资源,加速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以上真正利用起来,每亩可增收1300元。

2设施农业物联网卷帘节时增效

数字卷帘机自动化控制系统卷帘速度快,尤其低温、寡照的冬天,每天平均可以让植物多照射阳光0.5~1.0h。春、冬、秋季植物生长按需要卷帘7个月,每天植物照射8h,共计照射时间1680h,使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后:春、秋、冬三季作物需要补光时间,早晨提前打开温室卷帘多照射0.5h/d,下午晚盖卷帘多照射0.5h/d,每栋每天作物要多照1h,要是需要补光的春、秋、冬按有效补光时间7个月210d计,该温室物联网补光系统要多增210h。同时210h按以上每天光照8h计算,可增加26.25d,补光、增温、提前上市效果明显。以上每人每天管理按2.5~3栋工作量计算,实际上一个基地或种植户管理温室的时间成本还远远超过以上数据。

3设施农业物联网LED补光效益

通过LED植物生长灯的使用,该系统主要应用在深冬、早春、晚秋季节的喜光作物上。使用LED植物灯增加有效光照时间,缩短生长周期,可缩短植物生长周期20%,使产量增加30%左右。在冬季6~7个月时间中,湟源县顺泰农业科技生产基地经过统计亩可增产1500kg价值6000元左右。少使用农药:LED植物灯的光谱中无红外光和紫外光,有些昆虫不喜欢到这种环境中,因而减少使用农药;节水:LED灯光中无红外光,不产生水分蒸发,在生长期中,水分消耗很少;连续光照改变植株吸收营养模式,增强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和营养的能力,减少化肥使用量;蔬菜风味、口感好。植物叶片肥美、壮实,由于光照时间长,使维生素和糖的含量提高,商品性好;可调节植物的供应时间,植物灯诱导植物生长,可提早瓜果、蔬菜上市时间;LED寿命长、节能、环保。LED光效目前可达200lm/w,使用寿命可达3h以上。可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季节,实现定时分阶段智能补光,不需每天进行人工操控,只需定期进行维护。见附图。

4设施农业物联网水肥一体化效益

温室内土壤墒情灌溉控制技术,该系统借助压力系统,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通过对土壤温湿度测量决定自动灌溉的次数和灌溉总量,这些自动灌溉控制策略实现了土壤的多次量少灌溉的自动需求,有效的降低了温室内部空气湿度,减少了病虫害,使土壤根系达到缺水即灌溉,适量即控水,使作物根系处于水、肥、气、热的生长最佳状态。每栋温室一年节省追肥人工7~8次,每次每亩平均用工5个工,则:7.5×5=37.5,每个工按80元计,节省人工费用3000元。节省用水每亩每栋一年按20次计,一次节水15t,每吨水按2元计,每亩共计30元,20×30=600元。提高肥效5%,增产15%,亩增收1500×2元=3000元。以上灌水、施肥系统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及智能控制,节资、省工增效明显。

参考文献

篇(3)

设施农业就是根据农业发展的需要利用人工建造的实用设施,该设施为种植业、养殖业及其产品的贮藏保鲜等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以便将农业生物的遗传潜力变为现实的巨大生产力,从而获得速生、优质、高产、高效的农畜产品。设施农业是知识与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设施农业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易于集约化生产等特点,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快速发展。

一、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久远,至今已形成多种类型、多种结构、多种功能的综合发展模式。设施农业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也得到不断加强,其科技项目正受到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

我国长期以来蔬菜供应不足的问题随着设施园艺的快速发展得到了基本解决,达到了淡季不淡、周年有余的目标。我们已经试验研究出比较适合我国气候条件的园艺设施,同时在保护种植栽培、节水灌溉、机械化育苗以及蔬菜无土栽培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有些研究成果已逐步应用与推广在生产实践中。目前,我国设施农业不但超越以前的瓜、菜、花卉等园艺作物的范畴,而且在大田作物、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林果生产等诸多领域也获得广泛应用。

2、我国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技含量低。发达国家采取的是“高投入、高产出”的高科技手段来发展工业化农业,而我国由于技术和经济的原因,则是采用的低投入、低能耗的技术体系。我们的温室结构简易,环境控制能力差;栽培管理主要靠经验、靠天气,与生产管理数量化和指标化的要求差距很大;温室种植品种还没有专用型、系列化的品种,设施条件下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始终在低水平范围内徘徊:

(2)设施水平低下。我国设施栽培面积从统计数字情况上看很大,但设施装备的水平低下,大部分设施都是简易型,有些只具备简单的防雨、保温功能,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土地利用率较低,保温、采光性能差,由于作业空间小,不便于机械操作,更谈不上对设施内的环境因素的综合调控。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较低农民生活水平的需求,但整体设施水平却很低,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3)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目前,我国设施农业机械的配套水平仍然较低,还不适应机械化作业水平,生产仍以人力为主,农民劳动强度大。现有的产品机型很少,且多为已有的陆地用小型耕耘机械。这些都是制约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的瓶颈;

(4)运行管理水平较低。现代设施农业体现出三个特点:市场、高技术和企业化,这三者是硬件设施和软件技术的统一体。随着硬件设施的建成,软件技术将起到主导作用。要想设施农业发达,国家不但拥有先进的硬件设施,还要使生产一加工一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具有完全与市场相适应的运行管理机制。

二、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对策的思考与建议

1、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设施农业。

当代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就是设施农业的发展规模。为此,我国应从战略的高度认识设施农业,不可盲目引进和扩大设施农业的规模,也不要对设施农业冷漠淡化,无动于衷。因此,要正确认识设施农业所具备的潜力和影响,在制定农业发展远景规划中,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规划,有预见性地、不失时机地将设施农业的发展放到应有的位置,引导经济发达的城市和企业集团发展设施农业。

2、发展符合国情的现代设施农业体系。

我国应适当引进设施农业方面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以提高我国设施农业水平。但我国幅员辽阔、地域条件差别大,气候类型多样、经济、技术、市场条件不一,致使我国不同的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也分别不同。因此要有条件、有计划、有目的地发展设施农业,而不能盲目照搬他国或他地区的模式。要因地制宜,重视区域特点,找出适合本地的设施农业类型,使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设施农业发展体系。

3、推进设施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设施农业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产业,要想形成强有力的品牌效应,必须形成相当的生产规模,这样才能占领市场,有效的开发与持续利用资源优势,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政府应采取加大投入等政策措施,以龙头企业为突破口,集中扶持和培育规模化的设施农业基地,进而使设施农业向产业化推进:

4、大力提高生产者的素质。

篇(4)

Abstract:Expanding the invest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infrastructur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sures to increase domestic demand and economic growth. There are some advantages in the rural infrastructur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However,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such as limited investment capital, unreasonable input structure and improper item inpu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 and coping with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both government and market should try their best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infrastructure and increase the investment returns.

Key words: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 rural infrastructure; 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

增加投资、扩大内需是拉动经济增长,保证就业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投资的重点领域。黑龙江省要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在正确审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深入开展以农业基础建设投资为重点的新一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黑龙江省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优势条件分析

农业基础设施是从事农业生产所必备的公共基础条件,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具有非排他性、非消费性和非竞争性,主要由国家供给,部分层次和领域面向市场。本文主要研究水利、公路、电力、耕地和部分农机设备。

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具有显著的生产乘数效应,农业水利等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不仅能够直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还能够降低自然灾害的成灾率,增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农业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能够降低农业生产总成本。农业电网的建立和改造既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又能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耕地和农机的整备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了农业发展的后劲。

长期以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薄弱制约了黑龙江省农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黑龙江省要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有利机遇,把增加农业基础建设投资放在扩大内需的首位,切实下大力气抓实抓好,以此推进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就业数量的增加和农村消费市场活力的提升。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中央十分重视黑龙江省农业发展,在政策上给予了很大的倾斜。黑龙江省土地条件居全国之首,耕地面积和人均占有量均居全国首位。总耕地面积和可开发的土地后备资源均占全国1/10以上,人均耕地和农民人均经营耕地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其中黑土地耕地面积988.0万公顷,占东北黑土地耕地面积的63.9%,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85.6%[1]。黑龙江省拥有发展大农业的优势,良好的土地条件有利于耕地的整备,能够产生巨大的规模效益。可以利用扩大内需要资金进行大范围耕地整理,集中连片开发整理黑土地,有力提高黑龙江省土地产出率。

黑龙江省的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很快,农业机械化程度和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居全国前列。“十五”期末,全省机耕、机播、机收程度分别达到90%、74%和31.2%,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75.7%。全省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 807.7万千瓦,农用拖拉机80万台[2]。据专家测算,在全省农业增产中农机化贡献率已经超过30%,特别是黑龙江省农垦系统农业机械化程度是东北最高的,农垦系统的机械化程度已经超过90%。农机化对黑龙江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扩大内需背景下,要继续增加农机补贴,大量普及农业机械,为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提供坚实的支撑。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对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逐年增加。2008年中央财政对黑龙江省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补助专项资金由2007年的10亿元增加到30亿元。黑龙江省从2008年9月至今年4月,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就投入资金13.4亿元,投入资金及使用情况列式如表1。水利设施建设投入的效益将日益彰显。农村公路建设在覆盖行政村的前提下,向自然村屯延伸。近三年来,全省农村公路完成投资231.67亿元,建设农村公路59 265公里。仅在2008年农村公路就完成24 799公里,总投资107亿元,是历史上建设规模最大的一年,新增通畅乡镇89个、通畅行政村1 737个,乡镇和行政村通畅率分别由82%和53%提高到91.6%和71.9%。全省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03亿元,同比增长35%,创历史最高水平[3]。农村公路建设极大地促进了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二、农业基础设施投资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黑龙江省受计划经济体制和国家优先发展重化工业战略的影响,“三农”问题比较突出。由于投入不足、缺乏补偿机制、投资重点不集中等原因,导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制约了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的大发展。

1.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没有明显上升,缺乏农业基础设施投资资金。农业基础设施具有公共产品性,国家又是微观利益的收益者,因此国家应该承担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份额的大头,但长久以来国家没有担当起这个职责。我国建国以来农业投入呈连年减少趋势,“二五”至“五五”时期,全国农业在整个建设投入中的比重应在9.8%-11.2%之间,“六五”期间降到5.1%,到1994年只剩下1.9%。据张德华等人研究,在黑龙江省这种情况依然存在,农业投资总额虽然年年上升,但是在总支出中的占有率却并没有明显上升,甚至还有下降的时候,再加上物价的上涨,实际增加的投资额也就变得很有限了。

2.农业比较效益低,投入缺乏补偿机制,影响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农业比较效益低导致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机制的致命弱点是缺乏投入补偿机制,通常是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或少有产出。这与农业的高风险、低收入的产业特征密切相关。由于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市场化程度较低,农业的自我积累功能低下,积累效益差,造成农业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后的资金不能迅速有效地聚集成回流,补偿机制无法运行,银行作为投资主体投入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农业银行和农业信用社,真正用于农业综合开发、农业服务配套的信贷资金还不到信贷总量的45%,就是名义上的农业投入基础的资金也由于农业比较利益低,而不得不投向非农产业。与农业相关的一些工商业和服务业,由于商业趋利行为的作用,通过各种行为剥夺农业利润,造成农业投入资金的大量外流,进一步分散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量。

3.耕地质量下降、农田水利建设落后,能源增长缓慢问题依然是黑龙江省农业基础建设的薄弱环节。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良好的耕地资源、水利设施和充足的能源。由于自然灾害和农业污染的严重影响,黑龙江省耕地质量正在下降,现在全省中低产田面积达610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54%,其中水土流失面积500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44%。此外,黑土流失和严重退化、土地盐渍化和沙漠化现象严重,每年因水土流失减少的粮食产量达20-40亿公斤。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看,小型水利设施的缺乏导致井灌水稻面积比重低。黑龙江全省已建成小型农村水利工程26 704处,工程配套率只有70%左右,完好率只有60%左右,设计灌溉面积653.3万亩,实际灌溉面积199.7万亩,仅为设计能力的30%[4];2007年黑龙江省有效灌溉面积占粮食播种面积只占三成以下。水田发展布局又不尽合理。黑龙江省中部地区水田面积高度集中,东部的三江平原井灌水稻面积占73%,西部受干旱制约,井灌水稻1980年几乎为零[5]。此外,从农业能源存在的问题看,电力增长缓慢。黑龙江省农村用电量2000年27.5亿千瓦时,2001年28.7亿千瓦时,2002年29.4亿千瓦时,2003年30.7亿千瓦时,年增长率不到5%[5]。

三、政策建议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将“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作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之一。2009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投资4万亿元资金扩大内需,重点投向农业基础建设和民生领域。黑龙江省要以此为契机,用足用好国家扩大内需财政资金,大幅度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总量,明确投资产权,整合投资重点,开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局面,为实现黑龙江省打造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和建设现代农业,提供坚实的农业基础建设条件。

1.国家要继续增加对黑龙江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支持总量。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理论认为,国家是大型公共产品的主要提供者。黑龙江省是产量大省,粮食产量对全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意义重大。黑龙江省农业大省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了黑龙江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外溢性,在增加投资、扩大内需前景下,需要国家财政资金的更多支持和倾斜。一是抓好重要粮食主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良田建设等关系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环节;二是继续抓好农田水利建设。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逐步建立起农田水利建设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三是抓好“绿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补贴优质化、专用化农产品、绿色产品以及精深加工农产品生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完善信贷支农服务。要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大对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力度,逐步建立由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金融等多样化金融机构组成的内在互补功能的农村金融体系,以满足农业基础建设的金融需求。

2.政府要调动企业、中介组织和农民等社会力量参与小型公共设施建设积极性。由于黑龙江省财力紧张,无力支撑农业基础建设庞大的资金需求,因此,在努力增加政府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应适当引入市场机制,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集体辅助、个人补充、市场运作相结合的筹资机制。世界发达农业国家发展史表明,仅靠政府的财政资金,不能适应形势发展,也不符合市场经济的环境特点。要按照市场化运作规律,运用多渠道的融资方式来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筹集财力。应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调动县、乡、村的积极性,约束和激励农民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建设。通过财政引导带动社会投资,拉动银行贷款,启动民间资金乃至引进外资,拓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供给渠道。在明晰产权的前提下,按照“谁使用、谁付费”、“谁投资、谁收费”的原则,在税收、补贴、贴息等方面对民间投资给予优惠和鼓励,吸引民间资金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事业。

3.各级地方政府要整合投入资金,调整农业基础设施资金投入重点。一方面,要整合农业基础建设投入资金。目前支农资金的安排是分部门管理的。这种管理模式使不同渠道的投资在使用方向、实施范围、项目安排等方面有一定程度的重复和交叉,造成了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多头管理,力量分散,不利于统一监督、管理和协调,不能形成合力。因此,应对现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资金进行整合,加强统筹协调和统一安排,防止项目重复投资或投资过于分散,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对各分管部门的职能分工也要加以明确,确保支农资金的有效配置和高效利用。另一方面,优先解决广大农民最急需的生产设施。黑龙江省在使用扩大内需资金上,要积极调整农业基础建设资金投资方向,加大对平整土地、土壤改良、节水灌溉、小型水利设施、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业机械化等农业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德华,车明诚.黑龙江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8,12(中旬刊).

[2] 温薇.强化农业基础建设 提高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J].黑龙江粮食,2008(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黑龙江省农村公路、水利、能源重点项目全面展开[Z].财政部信息网络中心.

篇(5)

近年来,随着内蒙古地区现代农牧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农户种植科学化程度显著提升,近期对内蒙古赤峰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和巴彦淖尔市等四盟市有关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对设施农业金融支持障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更加有效提升金融支持效果给出意见建议。

一、金融支持设施农业取得较好效果

1.地方中小法人金融机构经营得到突破性进展。近年来,地方中小法人金融机构在不断支持设施农业发展壮大、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同时,自身业务经营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项经营指标均有了跨越性的突破。设施农业的全速发展促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存款迅速增长。截至2016年11月末,仅内蒙古赤峰市地区地方法人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已经达到511.3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到410.7亿元。在县域金融市场竞争程度快速提升的背景下,存贷款总量占县域比仍维持在30%以上。2.富民产业拉近鱼水关系,实现了政、农、银三赢。设施农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有效促进了农民与地方政府、农民与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也拉近了农民与农村金融机构间的距离,充分认识到农村金融机构才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纷纷向农村金融金融机构靠拢,有效巩固了顾客群体。与此同时,设施农业的强劲发展也带动了地方其他产业,农用机械、农机具、化肥、种子、农药、育苗工厂、商贸流通、运输等多种配套服务产业链迅速崛起,各设施农业产地均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3.设施农业快速发展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设施农业改变一定空间的自然环境和条件,实现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达到反季节生产;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防治土壤退化和潜在土地沙漠化;保持土壤水分、提高水分有效性,一定程度缓解了内蒙古地区干旱缺水的矛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金融支持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难点与问题

1.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不足,造成资金筹集难。设施农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项目,与其他农牧业产业比较,是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由于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落后与设施农业对金融支持需求的不断扩大形成矛盾。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为设施农业提供信贷支持的贷款额度小、贷款手续繁琐,难以满足设施农业对资金的日益需求。同时,设施农业的生产经营需要交通、水利、电网等配套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加之建设项目的公共性和长期性,需要尤其是政策性金融的资金支持。2.龙头企业带动效应不明显。设施农业小区建设工作总体规划方面仍存在着一些欠缺,棚室建设过于零散,组织化程度低,管理粗放,运输、水电成本相对提高,同时不便于技术指导和管理,很难形成规模效应。龙头企业规模小,产业关联度低,带动能力不强,尤其缺少保鲜、包装和营销类企业。市场建设滞后,销售渠道单一,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总体效益不高。产业链条短,加工增值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低,农户在产业经营中得利微弱。品牌优势不明显,产品销售价格低廉。技术含量低,机械化程度低,整体生产能力不高。3.设施农业种植户把握市场规律能力相对较弱,抵御产品价格风险能力不足。设施农业从棚体基建到作物产出一个闭合链需要大量投资,所以后期农产品价格与产值是设施农业种植户根本利益所在。但是,受农户传统种养意识、农业科技知识欠缺和农产品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经常会出现年年种植年年亏损的恶性循环怪圈和获益呈现年好年坏,逐年更替的变化特点。鉴于前期的大量资金投入,尽管承担较大种植风险和价格风险,种植户仍坚持以期实现成本回收。4.农户农业科技知识欠缺。设施农业是属于高投入、高产出,集资金、技术、劳动力于一体的密集型产业,传统农业种植方法,已经不适合这个产业的需要,大部分农民文化水平偏低,对农业科技知识掌握较少,习惯于粗放型的传统生产方式和等客上门、地头销售的经营方式。虽然几经培训,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户没有熟练掌握温室栽培的基本技术规程,不具备实用技术的操作能力,病虫害防治水平低,遇到恶劣气候,管理经验欠缺,导致受灾严重。管理粗放,制约了棚室效益的提高,对设施农业规模发展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篇(6)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8-0299-02

近年来,我国设施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建设已经从基础资源建设转向资源整合与共享以及多类型、知识化的信息服务。但同时也应看到,由于信息技术、农业科技总体落后,我国设施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从总体上来讲还不能适应设施农业现代化的总体要求[1-3]。长期以来,朝阳市非常重视设施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开发,特别是“十二五”时期,设施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开发方面取得很大进步,设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

1 朝阳市设施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建设现状

设施农业科技信息资源是在设施农业生产和管理等过程中涉及到的以信息形态存在的设施农业科学技术和设施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2015年,朝阳市的设施农业总面积12.33万hm2,分别占全国设施农业总面积379万hm2的3.25%,全省设施农业总面积74.6万hm2的16.53%,位列全省第2位(仅次于沈阳市),全市设施农产品产量达到542万t,产值15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朝阳已经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设施农产品稳定生产供应基地。

1.1 建立了朝阳市农业科技网络图书馆

自2014年以来,以科技情报所为依托,整合科技局全局人、才、物资源和情报所技术力量,建立了朝阳市农业科技网络图书馆。导航栏目设计科学化。网站开设图书期刊、成果专利、实用技术、视频讲座、设施农业、企业信息、专家名录、县区专栏、咨询留言九大栏目。一是信息采集渠道专业化。主要是组织省驻朝阳科研院所、市直农业、林业、畜牧、水利、气象、师专、工校等机构30余家科技团队,收集适合本地的农业科技信息1万多条在网上进行,目前网访问量已经达到1.8万人次。二是网站主要服务功能专业化。为广大农户及时提供适合于本地的农业科技文献在线检索、浏览,农业新技术远程培训,农业技术引进、示范、宣传、推广与跟踪服务,县(市)区农业科技工作动态、信息与宣传,龙头企业及专业合作组织的新技术、新产品介绍与宣传,农业专家远程在线视频讲座,专家和农户之间实现线上技术咨询与线下技术指导等服务。网络图书馆的上线开通,为广大农民学技术、会生产、懂管理、促销售开辟了一条多方位、大视角的信息渠道。网站所采集的技术与成果,市场与销售等信息完全具备了技术性新、针对性强、实用性好、推广速度快等特点。在上线开通1年多来,显示出其强大的作用力,深受朝阳市农事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广大农民的欢迎。

1.2 实施了朝阳设施农业信息化科技提升工程

为推进全市设施农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围绕设施农业科技提升工程,实施了朝阳设施农业信息化科技提升工程。该工程主要以辽宁省农科院、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农业科技专家为技术依托,在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建立“朝阳市设施农业信息化总控制中心”[4]。以朝阳县为试点示范,围绕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选择4个片区112.86 hm2地30栋日光温室大棚作为信息采集终端,实现了线上技术咨询与线下指导服务相结合,建立了4个朝阳市设施农业信息化示范园区。凭借通信、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建设一套集信息、技术咨询、科技培训、环境监控、灾害预警、病虫害防治、设施农业栽培技术集成与推广等功能为一体的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科技资金“四两拨千斤”实现了打点示范引导,又汇聚社会各方资源实施市场化动作进行扩大与推广。示范棚内铺设主光纤、园区视频监控室、温室内监控器、变送器、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光温适度传感器、高清高速球机等设备,实现日光温室大棚内空气温度与湿度、土壤温度与湿度、空气二氧化碳含量、光照度6种参数的采集和上传,实现对日光温室自动控制和水肥定量供给。省水保所专家团队筛选适合朝阳特点的设施农业果蔬作物,编制出一整套农作物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在生产和实践中应用品种引进、栽培模式、生产管理、绿色产品等配套技术,为农户提供病虫害、植保技术、农药施肥技术查询服务,指导农民生产,深受广大农户欢迎。

1.3 建设了北票市“农业科技110”系统

该系统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和服务方式,借鉴110快速反应机制,实现对农民、农业科技求助的快速反应和有效服务。建设指挥中心:建成了远程视频系统、网站系统,开通了5050110服务热线电话,购置了技术服务车。指挥中心作为整个体系的核心和中枢,负责接听、接待农民的求助,指挥、协调求助受理工作顺利开展。组建专家团:组建科技特派团6个,选派科技特派员55人,分派到各个企业、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养殖场、大棚、小区、基地进行科技服务指导。另外,聘请省农科院蔬菜所的5名技术人员为省农科院蔬菜科技特派团,对北票市设施农业进行技术指导,为农民开展农业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已建成192个服务站。求助受理方式:北票市建立的“农业科技110”综合了电话、网络、视频、现场指导、讲课培训等诸多方式之所长,形成了复合型的多渠道的求助受理工作模式,为农民科技求助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自农业科技110成立以来,农业科技110网站点击率已达86 658人次;通过电话接入、下乡指导、专家面对面、远程视频等多种服务形式直接成功受理解决了6.4万人次的农民求助,涉及农业、畜牧、林果、农机等诸多行业和领域[5-6];北票市科技指挥中心先后深入30个乡镇,开展乡间课堂40节,参加学习的农民5 000余人。

1.4 建设了朝阳县“农业科技110”系统

2011年,朝阳县科技局建设了朝阳县“农业科技110”系统。在全县28个乡镇陆续设立服务站,建立统一的、全覆盖的信息服务网络系统。录用了3名相关专业应届毕业大学生,加强系统的管理,充分发挥系统的信息服务功能。聘请5名有多年农、林、畜牧等工作实践经验,业务精、素质高的专家,通过“农业科技110”系统,为全县农民答疑解惑。

2 朝阳市设施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几年朝阳市设施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开发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按照现代设施农业发展要求,还存在很多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2.1 资源分散,特色科技信息资源获得困难

目前,朝阳市特色设施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严重滞后,很难由一个渠道获得具有地域特色的专题信息,或针对某一群体的专门信息。此外,在资源采集中发现,朝阳市缺乏统一的信息交换和共享渠道,重要的信息资源分散在各个部门、网站和数据库,一些涉农人员因条件限制而难以获取,能够获取的又信息匮乏,难以开展处理、加工、提供和咨询等信息增值服务。

2.2 资源共享程度低、范围窄

目前,朝阳市设施农业科技信息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共享程度低,缺少大型实用、专业、特色的数据库[7-9]。

2.3 信息适用性不强、指导性差

目前的设施农业信息多、乱,缺少实用性强、具有前瞻性、预测性、指导性、特色性的科技信息。朝阳市农业科技信息资源不仅供给不足,整合程度低,专业数据库和特色数据库缺乏,不能很好地满足相关用户的需求。

2.4 设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薄弱

依托丰富的信息资源、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人力资源建立面向设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比较薄弱,同时也未能引起相关领导的重视。

2.5 设施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滞后

科技部门围绕我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搜集、整理、加工国内外设施农业先进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生产防控技术、模式、机械、物理设备、优良的品质资源等科技信息资源工作开展力度不够,科技信息服务手段不强,没有很好地发挥科技引领和支撑朝阳市设施农业向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作用,科技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严重滞后。

3 参考文献

[1] 张学斌,刘华,祁复绒,等.辽宁省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经验及启示[J].甘肃农业科技,2013(3):43-44.

[2] 崔淑贤.辽宁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3):36-39.

[3] 王猛.浅谈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整合和综合利用[J].山西科技,2014(5):12-13.

[4] 刘春静,何美然.河北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的现状及举措[J].学理论,2012(30):75-77.

[5] 贾宝红,马享优,宋治文.天津市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初探[J].天津农业科学,2006(2):59-61.

[6] 崔淑贤.辽宁现代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1(2):36-40.

篇(7)

朝阳地区设施农业逐步形成比较科学的发展模式,到2010年,朝阳市完成6.7×104hm2设施农业的建设项目,主要是以蔬菜种植为主,花卉、水果、食用菌和养殖业为辅的种植经营模式。

1.2设施农业生产的规模及效益情况

到2009年末,朝阳地区设施农业的总产量(蔬菜、食用菌、棚果)为270×104t,鲜花7亿支,总产值为65亿元。仅此一项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877元。2009年朝阳地区遭受了罕见的大旱,大田作物基本绝收。但设施农业中占主导地位的蔬菜和花卉种植没有受到旱灾的影响,蔬菜、花卉价格稳步提高,比2008年同期增长了近一倍。2009年种植设施蔬菜的棚户平均效益都达到3万元/0.067hm2以上,最高的种植户收入超过6万元/0.067hm2。

2设施农业机械化的基本状况

2.1大棚的建设

大棚的建设以前有泥垛、土堆、砖砌等,基本上是人工建设,采用的机械很少。现在大棚建设初步实现了机械化生产,而且所建的大棚保温效果好,室内温度要高于其他方式建的大棚。

2.2大棚的设施

在温室大棚果、菜种植中,劳动量较大的环节就是卷帘和放帘,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影响采光时间。现在朝阳地区有近1/3大棚安装了卷帘机。实践证明,使用大棚卷帘机不但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增加了光照时间,有利于蔬菜的生长。

2.3蔬菜机械化生产使用的农机具

朝阳地区目前大约有各种园田管理机械300台左右。喀左县机械旋耕推广力度很大,但挖沟、起垄还是手工操作;灌溉全部采用水泵等设备进行,但微滴灌技术采用的很少。

2.4其他机具

田间管理的施肥、植保、育秧、移栽、微滴灌等技术尚待推广应用。声波助长仪等物理农业技术的利用、智能化温室综合环境控制系统等先进的技术和机具尚属空白。

3设施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亟需提高

随着朝阳地区设施农业百万亩(6.67×104hm2)大棚的顺利完成,急需解决的是与其配套的设施农业生产所需机具的研发和推广问题。按朝阳地区6.7×104hm2大棚50%使用大棚卷帘机计算,则需要25万台,每台卷帘机节省人工2h/d,节省人工费20元/d,每年按150d计算,每个棚使用卷帘机可节省人工费3000元,25万个大棚每年可节省人工费7.5亿元,并且每个棚每1d可增加光照2h,增加了蔬菜的产量,相应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如果朝阳地区20%大棚使用机械化输送机和机械化降秧机,可有10万个大棚应用该机具。据考察测算,每个大棚每年运输蔬菜、化肥、农药、秧苗等需支付人工费1300元,降秧需支付人工费6000元以上,合计7300元以上,10万个大棚可节省人工费开支7.3亿元以上。由此可见,提高设施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4设施农业机械化生产亟需研发和推广的机械类型

4.1大棚卷帘机

研究推广在大棚卷帘机上安装摇控设备和定时设备,以及卷帘自动启动和停止设备等,使卷帘机进入自动控制水平,应用更方便,操作更简单,更节省劳动力,可创造更大的效益。

4.2大棚输送机及降秧机

输送机能够完成大棚内蔬菜、化肥、农药、秧苗等的输送作业,降秧机能够根据农艺要求自动完成秧苗的升降机械作业。

4.3大棚自动调温设备

该设备可根据大棚预先设计的理想温度,自动调节大棚膜通风口大小,进而控制棚内温度,以适应不同作物、不同季节对棚内温度的要求。

4.4大棚除雪机

篇(8)

一、城郊设施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和现状

设施农业是利用工程技术手段和工业化生产方式为动植物生产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使其在最经济的生长空间内,获得最高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一种高效农业。近几年来,我国正将设施农业这样一种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推广到城郊范围内,这样既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的种植效益,又为城区人民提供了大量的蔬菜、肉蛋奶等副食品,所以,发展城郊设施农业是十分必要的,但由于城郊设施农业的生产效益要与城区居民的收入相抗衡,所以城郊设施农业必须沿着机械化、集约化、设施化及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的城郊设施农业的发展已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设施农业园区面积占城郊农业园区面积的比例有了很大提高,很多市区城郊设施农业园区所占比例都超过了5%,一些发达地区的设施农业园区所占比例已经达到10%以上,其中一些设施农业的示范区已经形成了规模化,全区建成了很多高效农业基地,并在农业项目上有了新的突破,西红柿规模化种植基地建设、设施蔬菜基地建设、日光温室鲜切花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区建设等一些新项目已经逐渐发展成熟起来。城郊设施农业的品牌效应也有了一定的突破,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一系列的品牌层出不穷。另外,城郊设施农业的产业化建设也有了新的突破,在现有的设施农业企业中涌现了很多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新兴的专业合作社和土地合作社在近几年也有大幅递增的趋势。

二、存在的问题

1.城郊设施农业的现代化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的城郊设施农业基本上属于传统农业加初步机械化的手段,机械化的基础相比之下较为薄弱,另外城郊设施农业的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相对较弱,主要表现在很多农田间道路年久失修,涵洞等设施破损严重,甚至个别地块在春种秋收时难以用车辆将籽种化肥运送到田间地头,影响了农业生产。水利设施有些也严重老化,农田普遍缺少先进有效的灌溉设施和排水设施,这样就阻碍了城郊设施农业的集约化发展模式。

2.发展城郊设施农业的资金投入不足

城郊设施农业具有投入成本高、效益高等特点,在基础设施建设,品牌建设,人才培养,销售等各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据测算,仅建一座日光温室大棚就需要6万元左右的项目筹建资金,一般情况下,农户除去各类补贴和自筹资金,仍需2万元左右的贷款。但是,目前金融机构发放设施农业贷款相对偏少,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基本退出农村市场,缺乏设施农业贷款投放意愿,而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信贷主体,支农能力有限,难以满足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的需求。资金不足已成为制约城郊设施农业快速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3.城郊设施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低,市场信息不灵

由于设施农业的产品商品性极强,市场波动较大,这就需要高效有序的专业组织,为农民提前、产中物化技术服务和产后产品销售服务。而在我国的城郊,设施农业发展重要环节的的组织化程度较低,产前,产中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农户自己来做,在产品销售环节也没有固定的销售渠道,依靠一些散户和个人经营的企业来找销路。这就使种什么样的产品,数量多少,播种时间和上市时间,到何处销售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收入的这些实际性的问题成为了发展城郊设施农业的桎梏,使城郊设施农业的产销呈现出了一定的盲目性。

4.城郊设施农业发展的科研创新欠缺

现代农业中设施农业属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而目前城郊设施农业的发展在科研创新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部分投资者,农户由于畏惧风险,思想保守而不愿通过科研来开发创新产品,从城郊设施农业的大棚蔬菜种植来看,普遍缺少小型多功能、适用大棚使用的装备,蔬菜设施60%是以竹木构架为主的中小拱棚。环境控制技术、水肥调配技术、无土栽培技术,以及专用品种选育、种苗开发、温室病虫害控制及污染治理等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在城郊设施农业设施养殖方面,目前很多养殖户采用的还是粗放简易的形式,装备不配套,技术不先进。各项专业技术,科研创新的欠缺成为了制约城乡设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政策与建议

为了使城郊设施农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不仅要使其沿着现代工厂化农业,环境安全型农业的,技术领先型农业的方向发展,合理的实现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还要加大政府政策扶植力度,金融支持力度。具体的措施为:

1.大力引进人才和技术

发展城郊设施农业首先要通过开办专业技术学校、田间指导、现场观摩等实用技术培训,制定引进农业技术、人才的办法,在城郊的农户范围内培养一批实用技术强的新型农民,并引进一批管理经验强、懂技术的社会人才,为城郊设施农业的生产服务。其次要充分运用城郊的地域优势,与市内的农业大专院校的科研单位挂钩协作,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通过聘广泛推广应用膜下滴灌、测土配方施肥、嫁接栽培、水肥药三节、生物农药等技术,探索研究设施栽培高产技术,实现多茬次、多品种、立体式、反季节、延时令栽培。服务机构,来帮助农户更方便的解决设施农业生产方面的问题,更快捷的获得先进的专业技术知识。

在产品和技术方面,还应注意加大国外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力度,广泛推广应用膜下滴灌、嫁接栽培、生物农药等技术,探索研究设施栽培高产技术,实现多茬次、多品种、立体式、反季节、延时令栽培。

2.加强城郊设施农业生产的全程管理

全程管理包括城郊设施农业的产前研发,产中的物化技术服务和产后的产品销售,要实现管理的全面性,综合性,就必须在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成功的管理模式上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建立健全的设施农业管理组织机构,建立设施农业协调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制定设施农业的建设和生产标准,分步骤、分阶段对各地区的城郊设施农业进行全封闭式管理,力求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的逐渐完善的同时,提高城郊设施农业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土地和其他资源都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同时,在产品销售中,还应鼓励发展各种有效的农产品直销形式,其中包括建立配送中心和物流配送,实现间接直销,大型企业、学校、饭店、党政机关等直接与农村蔬菜、林果合作社或生产基地签订合同,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和依靠城市的蔬菜市场或连锁超市与农民合作组织建立直接联系,实现直产直销。

3.创新土地的流转模式

篇(9)

农业基础设施由于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在不同区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具有不同的农业特点和经济特点,其中西部地区的农业产值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份额最大,也就是说其农业生产发展对地区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西部地区是我国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的源头,其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直接关系着中下游各省份的经济发展,因此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关系到西部地区自身,同时也影响着东中部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

一、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东部地区凭借区位优势、制度创新及优惠政策的支持,逐步形成了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但是随着非均衡区域战略的实施,我国出现了生产力非均衡性的空间布局及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拉大的结果,从而引致了诸多社会问题。1998年西部地区人均GDP为4122.5元,东部地区则为10022.6元,人均 GDP的相对差距为58.9%,2003年西部地区人均GDP为6187.0元,东部地区则为16206.7元,人均GDP相对差距为61.8%。与此同时西部地区农业的相对比重不仅远远高于东部地区,2004年西部三大产业结构之比为19.5:44.3:36.2,东部为9.1:52.9:38.1,全国为15.2:52.9:31.7,可以看出第一产业比重西部地区高出东部地区10.4个百分点,高出全国4.3个百分点①,由此可见西部地区还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地区经济对农业的依存度较高,工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非常有限。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课题组通过调研指出,东西部地区最根本的是农村的差距,西部经济的落后关键是农业和农村的落后②。

1.农业水利灌溉条件落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

西北地区由于地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田灌溉一直是影响其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而受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西南地区连续几年的干旱也显现出了水利设施建设对其农业生产的重要。由于农业灌溉设施发展长期滞后,使得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不断减弱,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业生产状况令人堪忧。从图1可以看出,从有效灌溉面积、旱涝保收面积和机电排灌面积这三个指标来看,西部地区近些年来农田水利设施状况变化不是很大,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气候的变化也不断的加剧,农业生产的抗御能力必须不断的增强,否则将难以面对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威胁,近两年旱涝灾害连续不断就是很好的例证。

图1 西部地区农田水利建设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1-2010》整理

如图2所示,近些年来,西部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灾害情况中,风雹灾害的成灾率最高,其与旱灾的成灾率以及水灾的成灾率均高于平均成灾率,但是由于风雹灾害发生概率较低和区域性较大,虽然成灾率数值较高,但实际受灾和成灾面积的绝对规模较低,因此,西部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灾害仍是旱灾和水灾,而较高的旱灾成灾率和水灾成灾率反映出了西部地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虽然国家也在不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但真正用于提高农业生产抵御自然风险能力的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的资金并不是很多,而在西部地区由于地方经济实力的限制,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更是缺乏,最终导致西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

图2 西部地区农业自然灾害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2000-2010《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整理

2.农业机械化水平低,难以保证正常农业生产的需要

从表1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各项农业机械拥有量的相对比重非常低,基本都在20%左右,尤其是从农用排灌设施来看,西部农用排灌电动机和柴油机占全国的比重仅仅15%左右,这对于处于干旱和半干旱西北地区的农业发展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限制性因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对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增加形成了严重的阻碍。

资料来源:根据《2010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整理

3.农业装备现代化水平较低,难以支持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发展

从不同区域之间农业现代化程度来看,西部地区明显落后于中东部地区,孔祥智教授主持的的课题组运用主成分析法,对我国区域现代农业发展进程进行了一定的测算,在其指标体系中,农业知识化指标体系主要反映了农业科技在农业中的应用程度,农业装备现代化指标主要反映与物质性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如灌溉率、化肥使用程度、农业机械使用量和农村用电量等等③。

注:第一类区域是指京沪地区;第二类区域包括津、浙、苏、闽、粤等东部沿海五省市;第三类区域包括东部3省、中部4省以及西部3省;第四类区域包括东北三省和;第五类区域是指中部山西和西部其他9省份。

资料来源:2009中国“三农”前景报告,孔祥智主编,2009年1月

从表2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绝大部分省份的知识化指数,装备现代化指数以及产业化指数均处于全国最低水平,尤其是反映农业基础设施状况的农业装备现代化水平,生产能力及可持续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最近几年来西部地区各省份也逐渐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尤其是在农业机械设备投入方面,配合国家农机具补贴政策,农业机械的人均拥有量在不断地提高,但是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过多,从总体来看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仍然是极其滞后。

二、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效应实证分析

1.变量的选取

农业总产值的变动是多种因素相互综合、相互影响的结果,从投入产生效益的时间上看包括长期固定资本投入和短期的流动资金支出,前者包括耕地面积、农业机械、农田水利设施、农村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后者主要包括化肥、种子、农药以及人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形成农业总产出。影响农业总产值变动的因素有很多,从相应指标体系上看主要包括农作物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道路里程、化肥施用量、种子投入量、农药使用量和农业从业人员等。由于农村道路包括生活型和生产型用途之分,加之农村道路是在农业产出形成后,从农产品的运输方面影响农产品流通,其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并不是很明显,因此在变量选取时可以不予考虑,同时根据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和数据的可得性,重点观察以下几个变量来分析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

第一,有效灌溉面积(X1)。一般来说,西北地区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利是农业生产的生命线,西南地区虽然相对来说,雨水量比较充沛,但是由于农业生产地理环境的影响,灌溉对农业生产也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农作物产量会随着有效灌溉面积的增加而增加,产量的增加会带来农业总产值的上升。因此,假设西部地区农业总产值与有效灌溉面积呈正相关关系。

第二,农业机械总动力(X2)。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越高,同样假设西部地区农业总产值与农业机械总动力呈正相关关系。

第三,化肥使用量(X3)。化肥的施用量越大,农田土壤中有机碳的矿化速度越快,长年使用将导致土壤酸化和板结,土壤肥力下降,假设化肥施用量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第四,农药使用量(X4)。农药的施用会通过提高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来增加农业总产值,假设西部地区农业总产值与农药施用量成正相关关系。

第五,农作物播种面积(X5)。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扩大将带来农业总产值的上升,假设这个解释变量的系数为正。

第六,农业从业人员(X6)。一般来说,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农作物产量会增加,从而提高地区农业总产值,故假设这个解释变量的系数为正。

2.计量模型的构建

建立模型的关键就是选择一个合适的函数形式。相对于超越对数和替代弹性恒等(CES)函数来说,实际中常用的是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因此选用双对数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对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与农业发展的内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④。计量模型如下:

其中,因变量Y是西部地区农业总产值,自变量X1 为有效灌溉面积,X2为农业机械总动力,X3为化肥使用量,X4为农药使用量,X5为农作物播种面积,X6为农业从业人员,ε为残差序列,代表随机变量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

3.模型参数估计

分析数据以1990-2009年相关数据为基础(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整理所得),运用农产品价格指数剔除价格因素对农业总产值的数据的影响,通过以1990年为基期,对相关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利用统计分析软件,用OLS方法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其结果如下:

模型的可绝系数为0.991,调整可绝系数为为0.987,F值为244.9,通过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而t检验结果有三个变量(X2、X4和X5)系数未通过检验,表明该模型存在多重共线性。

4.多重共线性检验及修正

用统计分析软件,得到解释变量之间相关系数矩阵表:

从表中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出,各解释变量之间都存在比较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在经济意义上,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使用量和农业生产密切相关,这使得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很强。

用逐步回归法对其进行修正,结果为:

相对于前面的回归结果来看,调整可决系数变动不大,拟合优度很高,F值得到很大提高,t值明显提高,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都能通过检验。

以X1,X3,X6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得到的模型方程的DW值为1.625,在α=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本模型样本容量为n=20,解释变量个数k=3),查表得到DL=1.10,DU=1.54。因为Du

5.结果的分析说明

从模型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西部地区有效灌溉面积(X1)、化肥施用量(X3)、从业人员(X?6)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的回归方程的调整可决系数R2为0.988,接近于1,说明模型对样本数据的拟合优度很高。F=509.715,远大于临界值5.29(F(3,16)0.01),此时可以认为模型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所设定的模型有意义,模型对总体的近似程度很高。t检验表明X1、X3和X6在0.01显著性水平均显著。表明有效灌溉面积(X1)、化肥使用量(X3)、农业从业人员(X?6)对西部农业总产值的影响是显著的。同时在分析过程中,先后对机械投入、播种面积和农药使用量进行了剔除,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西部地区农业机械投入不高,而且基本都是简单的机械操作,只是取代人力劳动,对农业总产值的提高没有实质性的作用。

同时由于化肥使用量与农作物播种面积有较强的相关性,播种面积越大,化肥使用量也随之增加,因此两者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经过分析检验,剔除播种面积因素的影响。农药使用量在分析检验中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对西部地区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低,影响不显著,农药使用量从解释变量中取除。

从模型回归结果分析,西部地区有效灌溉面积(X1)的系数负,也就是说该地区有效灌溉面积与农业总产值呈负相关的关系,从表面上似乎有悖常理,但是从近些年来西部地区一方面原有农业灌溉设施老化,农业灌溉设备难以有效运行,另一方面由于灌溉水资源有限,或者是用水高峰期只能保证灌溉网络的上游,而无法保证下游的正常用水,或者是由于水价天高,而导致很到地方农民只浇“保命水,不浇增产水”等问题来看,有效灌溉面积与农业总产值的负相关就不难理解。化肥施用量(X3)系数为正,表明化肥使用量对西部地区农业产值有正的影响,但是化肥使用量过多,会造成土壤环境的破坏,从而降低单位面积的产量。人业人员(X?6)的系数为负,表明现在西部地区农业从业人员过剩,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造成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农业投入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不仅存在总量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存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因此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应注意投入结构的合理性问题和对现有农业投入机构不合理的纠正。

参考文献:

[1]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2008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1-4,328-329.

[2]孔祥智.2009中国“三农”前景报告[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25-31,250.

[3]中国农业发展银行.2001.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4]朱玉春,唐娟丽.公共服务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9(5):197-198.

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陕西省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方式研究(项目编号:2009KRM044);教育部2011年度“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项目(项目编号:IRT117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本科研创新一般项目(项目编号:QN201205)。

篇(10)

中图分类号:S661.1 文献标识码:A

设施农业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现代农业,是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构建多元化收入来源体系、繁荣城乡经济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1]。“十五”以来,平安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设施农业生产,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作为一项重要的产业来扶持和培育。但由于该地区受自然条件、地理和历史发展等因素的制约,农业产业化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设施农业发展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本文通过对平安县设施农业现状的研究分析,立足平安县实际,对加快设施农业发展提出一些认识和看法。

1 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1.1 设施农业现状

近年来,平安县凭借独特的气候资源及当地富硒土壤的开发和利用,设施农业立足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确定了“生态、绿色、富硒农产品”的定位,通过汇集土地、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推进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建设和创建“企业+基地+合作社+协会+农户”发展模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设施农业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

1.2 平安县设施农业的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对普通日光温室重点茬口生产效益进行调查,分析了普通日光温室中常种作物在不同茬口的生产效益。

1.2.1 一大茬番茄

8月中旬到来年5月中旬一茬番茄,平均每667m2产量5000kg。价格分别为番茄1元/kg。每667m2产值20000元左右,除2012年生产成本2600元(农用塑料膜、化肥、农药等),折4000元,效益为13400元。

1.2.2 一大茬黄瓜

一大茬黄瓜平均每667m2产量为3500kg,平均每667m2产值0.7万~0.85万元,除2012年生产成本2000万元,平均每667m2纯收入5000元。

1.2.3 一大茬西葫芦

一大茬西葫芦平均每667m2产量5000kg,价格2元/kg,每667m2产值4万元,除2012年生产成本7500元,折旧3600元,每667m2效益29900元。

1.2.4 一大茬茄子

一大茬茄子平均每667m2产量12000kg。价格分别为茄子1.1元/kg。每667m2产值26400元,除2012年生产成本6500千元,折旧6000元,每667m2纯收入14400元。

综上所述,平安设施蔬菜发展与国内其他设施蔬菜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比较,在每667m2平均效益上还存在有较大的距离,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1.3 平安县设施农业的市场分析

1.3.1 市场需求空间较大

2010年平安县总人口12.1万人,将全县常住人口每人每天平均消费的蔬菜按照0.5kg/人计算,全县每日平均蔬菜消费量为60.5t,将县辖区内自产自食部分人口(约占50%)0.92万kg蔬菜扣除后,全县每日平均蔬菜消费量为51.3t,全年蔬菜消费需求量为51.3t/d×365d=1.87万t(其中还不包括流动人口的蔬菜的消费需求)。2011年全县设施蔬菜面积达867hm2,总产量2479t,设施蔬菜总产量约占蔬菜总需求量的13%,因此,市场需求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提升。

1.3.2 进入西宁及周边市场比较优势突出

利用高原冷凉性气候和工业污染少等优势,生产无公害、绿色及有机设施农产品,为海东各县及周边高端消费市场提供充分的绿色农产品。充分发挥我县富硒产业区位优势,加快富硒资源开发,推动富硒产业发展,打造富硒农产品品牌。平安县是海东地区地委、行署所在驻地,介于兰州、西宁两大省会城市之间,兰青铁路、兰西高速公路、109国道横贯全境,交通便利,区位优越。

2 平安县设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设施农业分散,规模偏小

从设施农业的总体布局来看,分布不均,相对集中在县城附近及离县城较近的乡镇,不仅生产规模偏小,对企业及老板的吸引力不大,不愿专程上门收购,难以产生规模效益。

2.2 设施农业投入不足

一栋334m2的日光节能温室需要建设资金1.5万元左右,加之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更大。虽然多渠道筹措资金,但对收入较低的农民来说,资金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

2.3 农民认识不到位,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

设施农业建设中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省、地、县三级领导高度重视设施农业建设,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但个别干部群众依然习惯与旧的传统生产方式,思想认识不到位,瞻前顾后,认为设施农业是政府部门的事,等政府投入,靠政府出资,影响建设进度。

2.4 注重设施农业产前、产中服务,对产后服务重视不够

在设施农业项目建设初期,积极引导经营户进行建设,出主意、想办法、跑项目、筹资金。当项目建设完成后,虽然也在引导种植上做了大量工作,但对后期经营服务过问的多,帮助销售的少,造成一部分产品销售不畅甚至积压,影响群众的建棚积极性。

2.5 技术人员缺乏,科学指导不够深入

虽然通过培训等方式培育了一批技术人员,但真正懂蔬菜种植技术,能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的科技人员严重缺乏,科技推广力度不够。加之大部分农民都是粮农转菜农,习惯于旧的生产方式,对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有限,掌握新技术慢、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影响温棚种植效益。

3 平安县设施农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对策

3.1 加强组织领导,搞好协调服务

政府在设施农业建设发展当中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不但要引导设施农业良性发展,同时还要协调各部门之间形成合力,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因此,政府因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充分发挥各级农业行政部门对设施农业发展的组织,调控作用。要争取各渠道资金,加大对设施农业资金、技术、人力上的投入,不断完善政策扶持力度,在土地调整、征用、项目申报、资金整合等方面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认真解决影响设施农业发展的种种问题。业务技术部门切时搞好技术指导和物资供应,促使农民种植技术不断提高。要重点组织实施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管理者对新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培训,加强对设施农业生产者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

3.2 扩大生产规模,实行区域化布局

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原则,选择优势比较明显、有发展潜力的主导品种,实行规模化经营。根据不同地域条件,选择有水源、交通便利、劳动力素质较高、群众有一定积极性的地区,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中建设。

3.3 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投入力度

设施农业对地区经济条件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如果没有一定的投入很难产生相应的规模和效益。政府应发挥职能作用,多途径加大资金投入,增强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通过财政资金引导,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信贷资金支持农民发展设施农业,提高生产水平,同时要引导农民、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增加对设施农业的投入,充分调动投入主体农民建设温棚,科学种植的积极性。

3.4 加强科技培训力度,提高科学种植水平

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结合“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科技三下乡”等活动,改进培训方式,采取“手把手”、“面对面”培训和选派农民技术员、“土专家”实际指导办法,同时积极与省内外科研院所加强联系,进一步强化现有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切实改变技术人员缺乏的现状。加大科技投入,解决影响设施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支持技术引进和创新,搞好技术储备;优化设施结构,提高节能效率[2]。

3.5 树立品牌意识,推行无公害生产

充分发挥我县气候冷凉、环境无污染的条件,积极引进新品种,增加设施农业蔬菜品种的价值。严格按照无公害产品的要求和商标质量标准进行管理,争取产品达到国内国际质量标准认证、注册商标、打出品牌、提高知名度。

3.6 拓宽销售渠道,促进产业化经营

组织专门力量常年在周边城市和地区进行信息收集、分析和研究,建立蔬菜种植研究基地和销售窗口,与省内各大蔬菜批发市场实现信息联网,保持对市场信息的快速反应态势,建立信息和市场指导蔬菜生产的服务机制。加强蔬菜上市前的处理、储藏、保险和加工包装技术的推广应用,延伸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环节,提高设施农业产品附加值,最终使设施农业生产和销售各环节服务呈现系列化,产品走上产业化经营路子。

参考文献

篇(11)

农业基础设施是指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中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是在完成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所使用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生产力要素的总和。农业基础设施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其建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进而影响到农业整体的生产能力与平均利润率。重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以及增强农业发展潜力,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河南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肩负无可替代的重要责任。为了完成《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中提出的“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及“202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1万亿斤以上”两大重要目标,河南省政府制定了《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规划》提出“确保到2020年全省粮食产量达到1300亿斤”。在这一宏伟规划的背景之下,客观认识河南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财政支持状况,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不足,提出具有针对性与操作性的参考建议,将有助于推动粮食核心区建设,实现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

一、河南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河南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拥有耕地面积在1.189亿亩,200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087.4亿斤,连续11年位居全国第一。从2004年开始,河南集中农业开发资金15.3亿元,以24个粮食总产量高、商品粮数量多、中低产面积大、基本农田面积稳定的产量大县为重点,连片开发,着力打造粮食核心区。近年来,河南共建设了新乡、安阳、驻马店、周口和商丘5个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32358万元,规划建成优质小麦生产基地290万亩。从2004年至2007年,河南共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项目193个,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115个,累计总投资19.85亿元。

大型灌区在河南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河南全省共有38个30万亩以上大型灌区,大型灌区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0.7%,粮食总产量为150亿公斤,有效灌溉面积达1964万亩,占全省有效灌溉面积的29%。近年来,河南抓住国家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的机遇,加大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力度,实施了鸭河口等28个大型灌区、128个年度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总投资11.01亿元。截至“十一五”末,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7372.4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近70%。全省有大中小型水库2300多座,总库容达270亿立方米以上,初步形成了兴利与除害相结合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为了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提高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充分发挥公路基础设施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河南省从2008年开始,以县乡道建设和危桥改造为重点,着力提高农村公路网整体通行能力和路况水平,两年完成投资125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2.78万公里,改造桥梁5万延米。截至“十一五”末,河南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18184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130.6公里,双双位居全国第二位,并于2007年率先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实现所有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在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河南省积极推进“路、站、运一体化”和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全面加强乡(镇)客运站和乡村招呼站建设。截至目前,全省1907个乡镇都建有客运站,招呼站近1.3万个,乡镇通班车率达到100%,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95%以上,基本实现了“乡乡有客运站”的目标,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条件。

近年来,河南省强化科技对粮食生产的支撑,选育推广了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郑麦9023、豫麦34、新麦18等小麦新品种和郑单958、汛单20等玉米新品种。其中郑麦9023是“十五”期间唯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小麦品种,2007年郑麦9023和郑单958再次成为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授权品种,连续三年位居我国当前小麦、玉米推广面积第一位。河南的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8%以上,小麦品种已由过去的8―10年换一代提升到4―5年换一代,小麦良种对小麦生产的科技贡献率达40%,位居全国第一。

同时,河南省还重点推广了机耕深耕、种子包衣、配方施肥、旱作栽培等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达6.25亿亩次以上,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5000多万亩,亩增产粮食50公斤左右。全省农业机械装备总动力达到8400多万千瓦,联合收割机拥有量达9.32万台,农机户总数达到481.7万户,农机固定资产达520亿元,从业人数560万,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机耕地水平达到80%以上,小麦生产过程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评价

1、投资强度分析

为了评价河南省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本文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强度系数进行分析。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强度系数定义为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占财政总支出的份额与农业总产值占总产值的份额之比。通过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强度这一具体的数额来评价财政支持农业建设是否充足。当这一数值大于1,说明政府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采取较强的支持政策;当这一数值小于1,则说明政府财政没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不足。

表1数据显示,2000―2009年间的河南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强度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期间有两年(2001、2004)的投资强度略有下滑,其余年份则增幅各异:2000―2006年基本保持略有起伏的低速增长,2007―2009年间的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增幅显著,财政支持空前有力。尤其是2008与2009年的投资强度系数大于1,说明河南省对农业基础建设的财政投入比例,已经超过农业所占GDP比重,反映出省政府对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度重视。

2、投资增长分析

财政收入是决定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数量的前提因素。本文通过对比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与财政收入、支出水平,进行投入增长的均衡分析。

表2数据显示,除2001与2003年外,河南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资增速都在20%以上,其中2004及2006―2009年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资增速不仅高于35%,而且高于同期的财政收入与支出增速,2009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资增速更是达到创记录的72.53%,反映出河南省政府2006年以来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给予的超常规财政支持。

3、投资效益分析

目前,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增加农业产值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手段。农业基础设施对于河南省广大农民而言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农业基础设施增加能够有效的抵御干旱对农作物的威胁。

通过图1可以看出,农业产值的增加同财政支出具有一致性。随着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农业产值有着较大的提高。同时,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是对农业科技推广,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的先决条件,对所在地区未来十几年内的农业发展产生直接的正效益,能够有效提高农业产出。因此,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是河南省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必要手段。同时,加强对河南省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支持也是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分析

1、财政支出比重仍需提高

从绝对额上看,河南省财政对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有大幅度增长,由2000年的34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361亿元,十年之间增长10.6倍。但由于近年中央和地方在支援农业生产之外加大了对三农工作支持力度,进行了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面向农民的不合理收费,减免了农业税,实行了惠农政策补贴,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出比重仍需提高。

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情况反映了国家在不同时期的财政政策倾向。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逐步加大了对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的投入力度,近年又逐步加大了对交通和城市建设等领域的投资力度。这对提升我国国民经济品质、促进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城市经济和二三产业的发展,城乡经济的差别越来越大,河南省政府对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统筹考虑,逐步加大对农业经济的投入比重。

2、财政支出结构有待优化

财政支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无疑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但从支出结构看,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事业费比重高。近年来,我省财政支农支出中的行业管理费占53.3%。行业管理费虽然也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但行业管理费中的大部分是用于人员工资、公用经费等方面的并非直接用于农业生产方面的支出。

二是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无来源,维护无人管。按照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体制,大中型水利设施由中央财政投入,省级政府配套;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由县乡政府负责,对个别特殊项目省级政府进行适当补助。但是,近年来,县乡财政普遍困难,基本上属于吃饭财政,无力对农田水利建设提供支持;而农村税费改革以来,面向农民的各种不合理收费已被取消,为了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农村“一事一议”的公益建设项目也基本暂停,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近年来中央政府加大了对大江大河、病险水库等大中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但由于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落后,影响了水利设施作用的发挥。

三是财政支持对象过于单一。我国财政支农的对象主要是国有和集体单位,基本不支持私有、股份制单位;主要支持非盈利性的事业,基本不支持盈利性的事业和企业。支持对象过于单一,不利于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作用和效益。

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建议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包括水利、电力、交通等方面。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当前除了配合搞好中央大中型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外,应着手搞好农业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着力解决好中小型农业基础建设资金无来源、维护无人管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既要发挥好财政的支持作用,也要发挥好社会力量和农民个人的积极性。

1、树立正确观念

财政支持对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一是支持,二是引导。所谓支持,就是对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群众需要,农民和市场因素无力或不愿做到的农业经济事项,财政资金要积极支持,扶持发展。所谓引导,就是财政政策要通过资金支持、政策引导等手段,吸引社会生产要素向农业经济领域流动,实现财政政策与市场投入主体的互利双赢。

2、采取有效措施

(1)可根据各地情况,适时放开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近年来,农村小型公益事业无人管的问题日益突出,长此以往,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将会产生越来越大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随着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有较大增长。在当前县乡财政还无力顾及此项事业的情况下,适时开展“一事一议”项目建设,应该是有条件的。可按照“一事一议”项目规范,一些乡村可以有计划地每年开展一个“一事一议”项目。

(2)对一些农村公益事业项目可以实行财政补助。对一些受益对象明确的项目,可以实行市场化运作,实行社会招标的办法,委托社会力量进行经营、收费和维护,招标工作定期(如每年一次)进行,以确保中标者经营、收费和维护的合理性,财政可以对中标者进行适当补助,以尽量降低农民的交费负担。对一些受益对象不明确、收费工作难以进行的项目,可承包给社会力量进行经营和维护,不向农民收费,财政对经营者给以合理补助。

(3)完善水利建设基金管理办法。可以扩大水利建设资金使用范围,将水利建设基金的支持对象扩大到农村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到田间地头。

(4)支持农村道路建设和维护工作。农村公路建设已纳入各级政府规划,相信农村公路建设问题会逐步等到改观,财政部门肩负着筹措资金的重要任务。统筹有关方面资金,建立农村公路建设筹资体系是财政和有关部门的职责。同时农村公路养护问题是另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农村公路有人建无人管的问题十分突出。其主要原因是农村公路养护由县乡政府负责,而县乡政府财力紧张,无力管养。应考虑将农村公路养护纳入省道管养体制统一管养。省交通管理部门在每年资金预算时将农村公路养护纳入全省公路管养体系统筹安排,中央、省财政对县乡政府给予农村公路养护转移支付补助,县级财政在预算中对农村公路养护予以必要安排,建立起新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

(5)扩大财政支农资金的扶持对象。只要有利于农业经济产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只要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的,不论单位的所制性质、不论事业的盈利与否,财政政策都应给予支持。当然,其前提是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管理与监督。

(6)积极争取中央政策支持。目前,地方财力有限,财政支农政策高度依赖中央,地方几乎没单独实行重大财政支农政策的能力。地方财政所能做的,就应该是多调查研究当地农业经济问题,多研究财政支农政策的方向和现实着力点,积极试点,积极呼吁。地方创造性工作,是中央形成支农政策、加大支农投入力度的契机。

3、创新体制建设

(1)探索农业基础设施经营管理的新体制。一是国家和集体投资的农业基础设施,在确保安全、有效运行、发挥效能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可以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由当地企业或农民承包经营。其服务收费不宜过高,亏损由财政补贴;二是对一些投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的农村各类小型基础设施可改建成各种合作经济、股份经济、股份合作经济等形式。

(2)探索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新路子。在投资方式上,要改变过去由政府、村集体大包大揽的做法,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两只手”的作用,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个人、集体、外资等各类经济主体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国家、集体和农民应各尽所能,同时按照谁受益、谁出钱(或出工)的原则和方式,鼓励和引导企业、个体大户或富裕的农民以独资或股份制的形式投资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项目业主化、筹资方式社会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的局面,使其成为具有一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产业。

(注:本文为2010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粮食核心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合力生成与促进机制研究》(B876)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郑兴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城市经济,2011(1).

[2] 何平均: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入绩效分析――基于公共财政的视角[J].农村经济,2010(11).

[3] 金鹏:内蒙古财政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程度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20).

[4] 张洪艳、刘吉双、徐梅: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政策分析[J].商业研究,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