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食品安全对学生的重要性大全11篇

时间:2023-12-08 17:15:2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食品安全对学生的重要性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食品安全对学生的重要性

篇(1)

高等院校是重点的防火单位,如果出现火灾,会使高等院校在人员方面以及财产方面遭受巨大的损失。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在高等院校的学生宿舍中出现了电视以及电脑等电器,可燃烧的物品也在逐渐的增加。在宿舍的安全管理方面,学生经常违反相关规定,使宿舍在消防的安全方面存在隐患。在高等院校中,一些学生在宿舍中使用大功率的违规电器,很容易使电路出现短路的情况,引发火灾;一些学生在抽烟时将烟头随意乱扔,引发火灾。在消防的安全方面,许多学生没有意识到重要性,法律的意识非常淡薄,使高等院校中频繁的发生火灾,使公共的安全受到严重危害。

(二)食品的安全

目前,人们对食品安全关注的程度在逐渐提高,在全球范围内数以万计的人因为食品的安全问题丧失生命,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对食品的安全高度重视。在高等院校中,食品的安全对学生身体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同时直接的影响到社会稳定以及高等院校的声誉。国家对于高等院校食品的安全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将卫生部门、学校的负责人以及教育部门在食品的安全方面明确了责任与职能。在高等院校中,相关部门以及人员没有将职能正确履行导致了食物中毒,对相关部门以及人员要追究行政的责任。最近几年,高等院校中频繁发生食品安全的事故,使我们清醒的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高等院校在进行管理时要将食品的安全放在重要的位置。

(三)心理的问题

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市场经济在逐步的完善,科学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水平在不断提高,节奏在不断加快。在高等院校中,因为激烈化的社会竞争,许多学生在心理方面承受较重的负担,心理方面出现的问题在不断增加。高等院校中的学生很难适应社会的生活,在心理方面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困惑,因此,在高等院校中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对其要高度重视。在高等院校中的学生处于人生的成长阶段,身体在成长发育,世界观以及人生观在逐渐的形成。在情感方面、思维方面、性格方面以及能力方面,高等院校的学生处于旺盛发展的时期,心理方面在逐渐的成熟,但是没有真正的成熟。根据相关的调查,超过三分之一的疾病是由心理失衡引发的,尤其是加快的工作节奏以及紧张的社会环境,使高等院校的学生在生活方面、人际方面、工作方面以及恋爱方面遭受挫折之后产生负面的情绪,使心理方面的压力骤然加大,使生理健康的水平不断下降。在现实的生活中,高等院校学生因为心理方面的问题导致精神分裂以及神经衰弱的事例屡见不鲜,甚至有的高等院校学生轻易的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些实际的事例使我们必须要对高等院校学生在心理方面的问题高度重视。

二、加强安全教育管理的措施

(一)将管理的体制进行完善,达到规范化的管理

在高等院校中,将安全责任的制度进行完善并且进行严格落实,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岗位与人员上。高等院校要将管理的职能与责任进行明确,在对工作评价考核中加入管理的情况,使高等院校中的每一位教师以及工作人员都能够承担管理的责任,将学生安全教育管理进行有效加强。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应急的预案,目前,高等院校在发生安全的事故之后,因为突然性导致教师以及学生束手无策,因此,建立应急的预案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将预警的机制建立,能够对危机进行预警;其次要建立危机的管理机构,这是对危机进行处理的基础;第三要建立相应的机制,在发生危机之后能够将应急的预案及时启动;最后,在事故之后充分的考虑人力资源的调配。总而言之,要建立时效性强以及操作简单的预案,将各个方面的损失进行有效降低。

(二)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在高等院校中,对学生进行安全的教育以及管理,使学生的安全意识得到有效加强。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安全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够对安全方面的知识进行了解以及掌握。学生具备安全意识之后,在日常的生活中对于安全的事故能够有效避免,能够保障学生人身的安全。在对学生的安全意识进行教育时,要使学生正确的认识义务以及权力,保障自身的安全,同时能够保障别人的利益。在人身安全的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在实际中能够避免他人的侵犯,将危险降低,如果遭到他人侵犯可以通过有效的途径进行解决,同时,学生对自身的利益具备一定的了解,懂得如何维护自身利益,自然就不会侵犯他人利益。

(三)将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加强

在高等院校中,对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要进行有效加强,建立心理健康的教育体系以及管理的体系,将学生心理的辅导与心理的咨询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心理教育的课程、对心理健康进行普查以及心理的治疗等等,营造融洽和谐的校园氛围与人际关系。首先,依据不同的年龄进行阶段性的教育,科学的进行心理的教育。通常的情况下分为为一年级、二年级与三年级以及毕业的年级这三个阶段,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由高中转换到大学,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矛盾,对一年级学生进行心理的教育,使其加快心理的转换,适应转换的生活以及学习的环境。对于二年级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已经逐渐的成熟,从总体的情况来看是较为稳定的,但是也存在着不稳定因素,要对这一时期的学生加强恋爱观的教育以及法制的教育。对于毕业的年级而言,他们的心理已经成熟稳定,要对他们进行社会方面以及就业方面的教育,使其能够适应社会。其次,要将学生在心理教育方面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充分调动,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是教育主体,要将其具备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使学生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对自身不断的进行调整,使其在调适、自控以及承受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促进其在心理的方面具备优良的素质。

篇(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8-0075-02

为了加强对学校食堂餐饮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预防学校师生食物中毒,根据《山东省学校食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课题组调查了聊城市部分学校食堂,分析了目前学校食堂餐饮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任意抽取聊城市140所学校食堂,其中大专食堂1所,中专食堂1所,中学食堂98 所,小学食堂32 所,托幼机构食堂8所,基本涵盖了各层次、各类别的学校,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2 调查内容

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学校食堂餐饮服务许可证情况;学校食堂设施及布局结构情况;学校食堂加工、处理食品环境卫生情况;学校食堂消毒设备及餐具消毒情况;学校食堂原材料进出把关情况;学校餐厅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办理及持有情况;学校食堂原材料采购情况等。

2 调查结果

通过检查发现,全市学校食堂餐饮食品安全总体状况趋好,但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学校食堂餐饮业食品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2.1 学校食堂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情况

检查中发现,学校食堂持有《餐饮服务许可证》的106家,约占76%,无《餐饮服务许可证》或《餐饮服务许可证》过期的34家,约占24%,另外,学校食堂还存在对外承包情况,承包或变相承包的78家,约占56%。

2.2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情况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绝大部分是临时工,工资待遇较低,流动性较大。

经调查发现,食堂从业人员初中毕业居多,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的了解甚少,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培训的仅占40%。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状况不明,约67%的从业人员没有健康体检证明。个别从业人员不注重个人卫生,卫生习惯较差,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不穿戴工作衣帽、留长发、留长指甲等现象,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度和责任心不强。

2.3 学校食堂设施设备情况

调研中发现,各县市对学校食堂设施设备配备情况参差不齐,部分学校食堂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备,而有些乡村学校食堂基础设施设备十分落后陈旧,有的操作间墙壁、天花板已经霉变脱落,卫生环境达不到要求。有些学校食堂还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房子,规划布局不合理,餐厨面积狭小,有的仅有两间房屋,几十平方米。冰箱、冰柜等冷藏设备不全,且利用率不高。配备消毒设备的学校食堂较少,仅占37%,即使个别食堂有一些消毒设备,也只作摆设。

2.4 学校食堂卫生管理情况

经调查,约5%学校厨房环境卫生条件极差,污水横流、墙壁上油污多,食品安全隐患极大。32%学校食堂防蝇、防虫、防鼠等“三防”设施不全,个别单位纱窗破裂,餐厅内无灭蝇灯,苍蝇密度大。消毒、保洁设施不全,餐具消毒不到位,消毒记录不完整。就餐桌椅油渍现象严重。

2.5 学校食堂原材料采购情况

调查中发现有67%学校食堂对原材料采购把关不严,没有向卖家索证索票,采购验货制度形同虚设。学校食堂还存在使用无任何标识、无生产日期、无生产单位的“三无”产品,导致食品存在安全隐患。约有34%学校食堂采购没有检验检疫的肉类产品,采购记录不完整、不及时,对供货商资质审查不严格,没有留存供货商的相关资质。

2.6 学校食堂食品贮存加工制作情况

经调查,约有29%学校食堂贮存食品原料的场所不符合规定要求,场所存在不通风、潮湿、杂乱的情况,没有定期清理库存产品,部分产品已超过保质期、腐败变质。有的食品加工区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物品。还有的食堂原料清洗不彻底,生熟不分开,存在交叉污染情况。

3 对策及建议

3.1 把好学校食堂食品采购关,从源头上杜绝食品安全隐患 学校食堂采购查验食品时应严格执行《餐饮服务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规定》,应向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生产经营单位采购食品,宜采取集中采购、定采购的方式确定供货商。严禁采购、贮存来路不明和质量低劣的食品和原料。对进货食品要做详细的记录,包括时间、产品名称、出厂日期等,并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制度。

3.2 加强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一是加强从业人员食品法律法规的培训和学习。着重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以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二是结合学校食堂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从业人员普及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宣传食品安全对人的重要性,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三是要建立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和健康档案。从业人员要定期体检并提交体检报告,对于患有疾病或者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从业人员要及时清退。

3.3 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应急机制,强化制度保障

食品安全应急机制是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出问题时的一种应急反应机制,它能有效地降低食品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首先,建立食品安全保障部。成立由学校主管领导、后勤管理相关人员、校医院、餐厅从业人员以及部分学生代表组成的保障小组。明确职责,及时收集食品安全方面的有效信息,有食品安全隐患情况,做好记录和汇报工作,避免出现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次,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对预警机制。出现食品安全事故时,各环节之间做好相互配合,发挥应急处理的作用,及时处理突发的食品安全事件。最后,建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成立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学校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明确岗位职责,严格做到责任到人,对于因工作疏忽,导致学校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相关人员,要严惩不贷,一追到底。

3.4 部门联合监管,加强学校食堂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针对目前餐饮业食品监管“碎片化”的状态,建立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工商局、教育局、农业局以及学校“五位一体”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一是各部门之间做好协调,各负其责,不推诿扯皮,不定期对学校食堂进行检查,保证监督频次,使监管常态化,并督促学校经常开展自查。二是建立健全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信用信息档案,对纳入食品安全不良信用记录名单的,在依法查处的同时,要进行重点监管。三是每年任意抽取一定比例的学校食堂,并对其食品进行抽检,抽检结果不合格的食品给予严惩并通报。

4 结 论

学校食堂餐饮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所以,学校食堂餐饮食品安全问题应该引起学校及相关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需要用资金来改善学校食堂基本设施设备,需要提高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和食品安全意识,需要建立相关的责任追究制度,用法律法规来规范人们的行为,需要相关部门强有力的监管等。通过采取这些有效的措施,相信学校食堂餐饮食品安全问题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李萍,郭维仁,刘敏.对 141 所学校食品卫生检查情况的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5,16(4):14.

[2]李秀娟.驻马店市82家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状况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3(7).

篇(3)

当前大多数高中虽然有能力开设生物校本课程,但学校选用的校本课程的内容大多老套或者直接套用现成的网络资源,从而使校本课程内容的开展不具有学校自身的特色和多样性。同时部分偏远地区的学校由于高科技信息设备的缺乏,他们也无法很好地开展生物校本课程。

二、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而且有助于教师突破传统生物课程模式,机动灵活地进行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自主性学习。生物校本课程开发还能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教师对高中生物教材的内容进行不断的再挖掘和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同样生物校本课程开发对于学生来说,能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更贴近学生现实生活,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由、全方位发展。

三、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不能随意进行,特别是对生物校本课程内容的选定要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生物校本课程的内容不仅要引起学生对生命科学知识的兴趣,而且要有助于使学生掌握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知识,提高探究生命现象的能力,这就要求生物校本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2.自主性。在生物校本课程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要赋予学生发展的主动权,给他们提供发展的空间,促进生命自由地、个性化地发展。

3.灵活性。在选择生物校本课程的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要求灵活地作出内容、形式上相应的调整。

4.有效性。生物校本课程的教学要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果,这就要求生物校本课程与高中生物教材具有一定的衔接性,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积极性,体现出校本课程的意义。

5.因地制宜性。以教学资源和教学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生物校本课程的内容应整合区域资源,这样才能使生物校本课程的内容能在生活化的基础上为学生所接纳和采用。

四、生物校本课程的总教学目标

生物校本课程的内容应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本门课程的三维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初步概述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本知识,阐明每个课题的背景知识;总结生物科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尝试使用和操作一般实验器具和器材的技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实验操作并完成设计简易的实验方案;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确立关注科学、关注生命的观念,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认同生物科学和技术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生物学乐趣,养成质疑创新、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五、生物校本课程教学内容选定

考虑到上述科学性、自主性、灵活性、有效性、因地制宜性的生物校本开发原则以及生物校本课程的三维目标,选择下面所展示的课题作为高中阶段适用的生物校本课程内容的一个参考。

生物校本课程课题三维目标:

1.课程内容:酸奶的的制作。知识目标:了解酸奶的制作过程;了解酸奶发酵的原理。能力目标:尝试进行酸奶制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关注生物技术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2.课程内容: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知识目标:说出显微镜的主要构件和用途;了解显微镜的使用过程。能力目标:正确规范使用显微镜;尝试用显微镜观察简单的生物制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细心观察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课程内容:辨认校园植物。知识目标:了解常见校园植物在外观和形态特征上的差异;辨认一些常见的校园植物。能力目标: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运用和分享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身边的植物,进一步形成保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4.课程内容:叶脉书签的制作。知识目标:学习叶脉书签制作的原理。能力目标:掌握叶脉书签的制作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制作叶脉书签的乐趣;养成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5.课程内容:观察果蝇的生活史。知识目标:阐明变态发育的概念;了解昆虫变态发育的生活史。能力目标:通过饲养果蝇,发展科学探究和动手实践能力;强化对信息加工、整合和处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昆虫世界的兴趣和学习生物的热情;体验观察的乐趣。

6.课程内容:干压花的制作。知识目标:认识花的一般形态特征;阐述花的基本构造。能力目标:尝试动手进行干压花的制作;绘制花的一般结构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

7.课程内容: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知识目标:阐明种群和物种丰富度的概念;了解土壤中动物分布情况。能力目标:掌握采集土壤样本的操作技术;使用吸虫器目测估计土壤中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培养实践创新的科学精神。

8.课程内容:关注膳食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目标:了解合理营养的概念;举例说明如何做到合理营养。能力目标:尝试动手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收集整理有关食品安全的资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健康饮食的生活习惯;关注食品安全;了解食品安全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9.课程内容: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知识目标:识别什么是生物性污染;概述生物净化原理和方法。能力目标:搜集整合生物与环境保护的相关资料;提出一种生物净化的方法并设计实验方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深化保护环境、珍惜地球资源的意识。

篇(4)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坚决扛起维护校园安全的政治责任,牢固树立以师生为中心的安全发展思想,筑牢防线、织密网线、严守底线,大力防范化解影响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重大安全风险,防范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为新时代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安全保障,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工作目标

坚持以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安全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切实解决思想认识不足、安全发展理念不牢和抓落实存在较大差距等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在强基础、补短板、建机制、控源头方面狠下功夫,扎实推进我区校园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通过开展三年专项行动,推动各学校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安全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完善和落实重在从根本上消除教育系统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制度成果、管理办法、重点工程、工作机制和预防控制体系,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使师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明显提升,校园安全突出风险明显整治,校园安全基础建设水平明显提高,校园及周边安全环境明显改善,校园安全长效机制明显健全,校园安全形势明显向好,校园安全事故明显减少,实现教育系统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

三、主要任务

(一)学习宣传贯彻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专题。一是组织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各学校要及时传达学习关于安全生产的最新指示要求,区教育党委每年至少安排一次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集中学习。集中组织观看学习“生命重于泰山——学习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电视专题片。二是组织开展事故警示教育。深刻汲取典型事故教训,以案说法、以案警示、以案促改,组织开展事故警示教育。各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至少开展一次集中警示教育。各地、各学校要结合实际制作事故警示教育片,印制警示教育资料,举办警示教育展览。三是组织开展对话谈心活动。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安全对话谈心活动,各学校主要负责人与教职员工谈心,深入学习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措施落实。(牵头股室:办公室、校安办、教育股,配合部门:各乡镇教管中心、区属中小学、幼儿园、各职业学校)

(二)全面落实教育系统安全责任体系。一是全面落实学校安全主体责任。推动学校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建立“人人有责、层层负责、各负其责”的全员安全责任体系,健全“明责、知责、履责、问责”的安全责任运行机制。二是落实教育行政部门监管责任。教育局指导督促学校加强安全管理,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监管机制,推动学校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着力消除盲区漏洞。三是落实领导责任。贯彻落实《省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实施细则》,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进一步落实教育局、各学校党政领导干部安全责任,坚决扛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四是强化督查督办。加强督查检查力度,充分利用通报警示约谈问责等工作方式,强化安全责任落实。(牵头股室:督导室、监察室、校安办,配合部门:各乡镇教管中心、区属中小学、幼儿园、各职业学校)

(三)不断完善风险隐患防范治理体系。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领域、部位、环节、群体等,全面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春、秋季开学前,紧盯三防建设、校舍建筑、教育教学设施、消防取暖、食堂食品卫生、交通校车、实验室及危化建品安全、校园周边安全等各个方面,集中组织开展一次安全隐行患排查整治活动,形成安全风险隐患清单,落实防范管控措施,实现隐患排查、登记、整治、报告、销账闭环管理。春、秋季开学后,紧盯学生欺凌暴力和矛盾纠纷线索,以及特异体质、心理疾病、单亲家庭、离异家庭、学习困难和情感困惑等方面学生思想表现和行为动态等情况,集中组织开展一次线索、问题排查化解工作,并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的模式,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加强对特殊群体学生的关心关爱和帮扶疏导。同时,按照日巡查、周排查、月报告制度要求,每月上旬报送学校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清单和学校重点关注学生排查帮扶工作清单。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风险隐患排查联动机制,开展“安全你我他、师生家长共排查”“风险隐患大家防”等活动,鼓励引导师生、家长、社会公众举报隐患、反映问题,营造人人关心校园安全、全力消除安全隐患的良好氛围。(牵头股室:校安办、教育股,配合部门:各乡镇教管中心、区属中小学、幼儿园、各职业学校)

(四)实施安全素质提升工程。一是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推动安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落实安全教育课时、教材、经费、师资。中小学每学年不少于12个课时,职业教育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设置学分,进行系统化安全教育。充分利用消防日、安全生产月等契机,开展科普讲座、亲身体验、专题专栏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宣传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防灾减灾、消防、食品、交通、防溺水、防踩踏、反欺凌、反暴力、反恐怖、扫黑除恶等专题教育。二是强化安全教育实践环节。加强安全应急演练,中小学每月、幼儿园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应急疏散演练;职业学校按照实际,组织好应急疏散演练。强化安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支持推动建设一批集场景模拟、新媒体技术、互动体验等形式于一体的学生安全教育体验馆、体验教室建设。建设一批安全管理在线开放课程,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展学校安全教育,强化案例警示教育和沉浸式互动体验,提高安全教育的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三是提升安全教育师资的专业水平。实施安全教育教师专项培训,提高安全教育教师队伍水平。四是提升管理人员素质能力。分级分批组织学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培训,采取业务轮训、专题培训、研修培训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安全管理干部能力素质。加强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牵头股室:教育股,校安办、人事股,配合部门:各乡镇教管中心、区属中小学、幼儿园、各职业学校)

(五)实施提升安全基础支撑保障能力工程。一是加强安全防范基础建设。落实区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平安建设方案,强化学校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全面提升各级各类学校安全防范建设整体水平。中小学、幼儿园认真落实区教育区“校安工程”校园监控建设,制定路线图、时间表,推进行动计划按步骤实施。校园重点部位、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安装视频监控并接入公安机关、教育部门的监控或报警平台。二是提升安全科技化和信息化水平。推动学校建设安全物联网监控系统和安全管理平台,积极推广应用温度传感、烟雾报警、视频监控等技术,加强安全监测预警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进行安全监督管理的制度。三是加强学校建筑及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建立校舍及内部设施定期检查报告、维护维修、改造验收制度。指导学校全面排查建筑物安全隐患,查找并整治违法建设、违规改变建筑主体结构或使用功能等造成的安全隐患,落实学校建筑所有权人承担使用安全主体责任。校内无D级危房、危墙、违章搭建彩钢板临时建筑等。全面开展设施设备专项体验,查找设施设备安全隐患和突出短板,设施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质量标准。四是强化学校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督促各类学校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值班和信息报告制度,推动与学校周边重点救援力量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加强学校应急保障队伍建设及应急物资储备,完善应急管理分级响应制度和程序,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升风险防范能力。根据学校实际和形势变化,适时修订应急预案。五是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推动学校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身实际和风险,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标准,规范安全管理和监督行为,把安全生产贯穿学校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落实教育系统安全管理统计分析制度,依法参加有关事故的调查处理,监督检查事故单位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情况。(牵头股室:校安办、电教馆、项目办,配合部门:各乡镇教管中心、区属中小学)

(六)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管理

1.加强消防安全管理。一是推行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建立完善教育系统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健全与消防救援机构协调联动工作机制,组织学校开展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二是加强消防宣传。将消防安全纳入教育宣传培训内容,积极推进消防宣传“进学校”,每年部署学校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开展“消除家庭火灾隐患”“消防安全开学第一课”等专题教育活动,2020年将消防知识纳入中小学、幼儿园教学内容,2022年实现学校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全覆盖。三是加强人员培训。分批次、分类别组织学校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开展消防教育培训,2022年底实现培训全覆盖。学校建立常态化全员消防培训制度,落实入职必训、定期培训、转岗轮训等要求,全面提升教职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四是集中整治行业消防安全问题。2020年组织各类学校集中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对高层建筑开展消防安全综合整治,及时消除隐患。加强学校电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完善落实用电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电器设备设置和电气线路敷设,积极应用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对一时难以整改的隐患,列出整改计划,明确整改时限,力争在三年内基本整改完毕。(牵头股室:校安办、教育股,人事股,配合部门:各乡镇教管中心、区属中小学)

2.加强学校食堂和食品安全管理。健全并落实校长陪餐、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原材料索证索票、食品留样等学校食堂及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对学校炊管人员、从业人员全员培训力度,加强对在校师生的食品安全和膳食营养的宣传教育。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自纠,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按照“中小学校食堂等级量化评分细则”,对学校食堂硬件设施及管理进一步规范。加大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建设,并在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中小学校、幼儿园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任务。(牵头股室:资助中心、校安办,配合部门:各乡镇教管中心、区属中小学)

3.加强校车交通安全管理。协调相关部门,严格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督促指导学校和校车服务提供者严格落实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服务方案,强化源头管理、动态监管,保障校车通行安全。改善校车通行条件,加强校车通行管理,提升校车通行安全水平。加强校车驾驶人常态化培训教育,利用典型事故案例进行警示教育。加强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和随车照管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依法严查严处校车超速、超员、疲劳驾驶、动态监控装置应装未装、人为关闭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清查“黑校车”。加强与应急管理、公安、交通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完善联动工作机制。(牵头股室:校安办,配合部门:各乡镇教管中心、区属中小学)

4.加强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健全实验室及危险化学品安全分级管理责任体系和监督体系,建立实验室人员安全培训机制。全面开展危险化学品排查工作,建立危险源全周期管理制度。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开设实验室安全相关专业及课程,把实验室安全教育纳入相关人才培养方案。加强锅炉、电梯、压力容器、管道以及气体钢瓶、高压灭菌锅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特种设备管理人员须持证上岗,加强对特种设备日常检查保养。(牵头股室:项目办、校安办,配合部门:各乡镇教管中心、区属中小学)

5.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推动相关部门加强校园周边200米安全区建设,加强对安全区内有关经营服务场所、经营活动的管理和监督,落实“四个禁止”,即禁止设立上网服务场所、禁止设立歌舞厅、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禁止设立彩票专营场所、禁止设立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协调相关部门清理整顿校园周边非法经营商贩、摊点、违章建筑等;严格整治向学生出售非法出版物、贩卖“三无”、“五毛”食品等突出问题。(牵头股室:行政审批股、校安办。配合部门:各乡镇教管中心、区属中小学)

6.加强其它安全管理。一是开展预防未成年人溺亡专项治理。联合省委政法委等部门,深入开展预防未成年人溺亡专项治理工作,推动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及学校落实工作职责。深入开展防溺水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掌握防溺水知识。组织发放《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提醒家长加强对孩子的防溺水教育和监管。二是做好学生欺凌防范工作。按照省教育厅等九部门《转发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切实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早期预警、事中处理及事后干预机制,做好学生欺凌排查、防范和处置工作。密切家校联系,共同防范欺凌事件的发生。三是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切实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着力提升灾害防范预警能力,切实增强学校防御自然灾害能力。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开展校园及周边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建立健全校舍年检、预警、信息监测公告、隐患排除和责任追究等制度,构建保障校舍安全的制度体系。四是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组织全区教育系统开展扫黑除恶攻坚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涉黑涉恶线索排查工作,根除影响师生安全和学校稳定的黑恶隐患,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五是做好反恐怖工作。开展反恐怖专项行动,提升教育系统反恐怖综合能力和治理水平。(牵头股室:校安办、教育股。配合部门:各乡镇教管中心、区属中小学)

四、时间安排

从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2020年6月)。按照市教育局和区安委会安排,结合实际,组织制定细化本地、本校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治理目标、重点任务、责任分工、工作措施、治理时限等内容,全面做好本地、本校专项行动的动员部署工作。

(二)排查整治(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底)。各学校按照本方案和本学校实施方案,全面排查本地、本校安全风险隐患,建立问题隐患和整改“两个清单”,明确排查时间表、整改路线图、工作责任人,积极发动各方面力量,加快实施,精准推进各项排查任务落实,确保取得初步成效。

(三)集中攻坚(2021年全年)。各地、各学校对照前期排查的“两个清单”,坚持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细化各项治理举措。针对重点、难点问题,通过推进会、挂牌督办、跟踪整治等措施,加大专项整治攻坚力度,确保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达到预期治理效果。

(四)巩固提升(2022年全年)。在推进校园安全突出风险隐患整改的同时,深入分析共性问题,深挖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和原因,总结梳理专项整治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及时上升为制度规范,形成长效机制,建立健全防范化解校园安全风险的系统性、机制性治理举措,提升整体治理水平。

各学校要每年对专项行动工作进行总结,形成年度工作报告,2022年底形成三年行动报告,分别于每年12月15日前,报教育局校安办。

五、保障措施

篇(5)

1. 坚果炒货行业的基本格局

1) 行业规模越来越大

近年来,坚果炒货食品作为我国传统的营养型休闲食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行业呈持续快速发展态势,每年增幅均在30%以上,2006年规模以上企业(年销售额500万以上),销售收入达200亿元,全行业超过500亿元,已占全国休闲食品社会另售总额的35%左右。

2) 行业集中度低

坚果炒货行业进入门槛极低,号称“一把铲一口锅、生意就可以开火”。造成了从业企业较多,尤其是分布在全国各个地方的散货炒货从业者不计其数。而国内已经形成品牌的企业在对行业的竞争中由于散货的方便、新鲜、价格低廉等等因素又无可奈何,所以造成坚果炒货行业相对其他行业来说行业集中度较低。

3) 品牌溢价能力差

坚果炒货行业的产品的溢价能力较差,其中高端产品与低端产品的价格差异较小(不到一倍),即使高端产品很多也是依靠包装和品牌力硬性拉高价格,消费者普遍认可度不高。而同属于休闲食品的蛋黄派、苹果派之类的休闲食品的品牌溢价能力就相对较大。

4) 行业格局已具雏形,但群效应没有出现

全国坚果炒货行业已经形成安徽派(以洽洽、真心领衔)、川派(徽记、百世兴领衔)、沪越派(三明、大好大为代表)。这三派在行业内已经得到认可,但是各派的区别不明显,最起码还没有影响到消费者。不像川酒云烟的品牌群效应明显,也不及温州的小电器、晋江的服装等规模效应,还没有在消费者心中打下烙印。

2. 金融危机对坚果炒货行业的影响

1) 金融危机对行业的影响

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造成了整个世界金融圈的动荡,刚开始只是对金融产业的虚体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随着影响的进一步加深,开始逐渐影响的各国的实体经济。站在目前整个国际环境来看,我国是受影响较轻的大国。而在我国工业经济中,食品工业又是受冲击较小的行业,其中坚果炒货行业虽然不是生活必需品,但是在整个食品行业的大环境下,同样受到的冲击也是不大的。

尽管受到的冲击不大,但毕竟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企业营销的影响还是显而易见的。主要体现在:第一、营销可支配费用预计降低,对于各位总监来说,可能今后很多营销动作要因为企业资金链的影响而做不出来。因为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企业的现金流,企业的现金减少,相应的营销费用也会降低;第二、市场规模会出现暂时的缩减。因为金融危机还会对消费者的消费信心造成沉重打击。现在很多消费者都捂紧自己的钱袋子除了生活必须品之外,其他的非必需品能少买就少买。坚果炒货的产品也不例外。这自然会导致行业规模的暂时性缩减。

2) 国家积极性财政政策的出台对行业的影响

最近国务院公布了扩大内需的多项举措,其中主要涉及关注民生的重大投资意向。要求各大金融机构开放金融管制,加大放贷力度。肯定会对坚果炒货行业的大型企业是一个利好的因素,但是金融系统受到前段时间的惊吓,是不是会向以前一样积极放贷,尤其是对食品行业的金融政策还有待观察。

3. 食品安全对坚果炒货行业的影响

1) 食品行业安全事件频出,对整个食品行业形成很大的冲击

前段时间的多起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三鹿奶粉、咯咯哒鸡蛋、太湖橡胶银鱼,苏州硫黄熏蒸的金黄桂花等等),对整个食品行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尤其是三鹿奶粉事件,蒙牛、伊利两大品牌也没能幸免,更是对整个乳业、更甚整个食品行业造成巨大的冲击。食品安全事件的影响不仅仅是对市场甚至投资者的信心都将形成冲击。

2) 未来行业监管势必会加强

食品安全事故的直接影响之一就是行业监管力度加强,新的行业准则预计要诞生。这对于行业来说喜忧参半。喜的是整个行业将会因为监管力度的增加,勉励行业升级(行业洗牌);忧的是整个行业的增速可能降低。对于行业内企业来说也是有喜有忧。喜的是大企业,因为大企业本身产品质量相对过硬,各个指标要好于散货企业,通过加强行业监管可以打击散货或者生产工艺相对落后的企业;忧的是中小企业,因为中小企业的生产工艺相对落后,对于国家要求的各个技术指标平时把关就不严格,甚至很多中小企业就没有检测设备、所以原来以次充好的产品在未来可能被曝光、罚款。

总的来说,上面两个事件都会对消费者信心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从现在起一段事件内整个坚果炒货行业的市场总量将会有一定程度的缩减。

二、坚果炒货行业面临的营销难点

1. 同质化竞争造成营销举措的失灵

1) 产品同质化

坚果炒货行业的产品严重同质化,很多同类产品高端和低端产品的差异就是包装和厂家的区别甚至有的包装几乎一样,只是厂家不同,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没有什么差别。比如瓜子,很多散货的口感并不比超市的纸袋包装的口感差,甚至有的口感还优于纸袋装的,两者的价钱差一倍,因此消费者没有有理由倾向品牌货啊!

2) 营销手段同质化

各个厂家的营销模式雷同,操作手段单一。你在超市打堆,我也在超市打堆;你建专卖店我也建专卖店;你在包装里面放卡片,我也在包装里面放纸片;洽洽和真心前几年对消费者的激励上基本如此,不知道是你跟随我还是我模仿你!基本上是比着葫芦画瓢没有一点创新。

2. 营销费用升高而销量没有同比增长

1) 渠道运作费用升高

营销手段的同质化决定了大家竞争的重点在渠道上。很多竞争对手基本上是竞相在渠道烧钱,你2000元进店,我2500元进店;你1500元买堆头,我就2000元买,争抢你看准的地方等等,终端商也乐得此类竞争,很多超市卖场的采购经理故意利用双方的竞争抬高各种费用。从而使得各个企业的营销费用逐年增长。

2) 推广费用升高(广宣、促销品的费用升高、媒体推介费用的升高)

随着近两年原材料价格的上升,很多广宣品、促销品的价格飞涨,原来不到1元的pop现在近2块钱;原来30~50元的X展架现在100多元;等等包括媒体广告的费用、促销人员的费用也在连年上涨。从几个方面造成推广费用的不断上涨。

营销费用升高不是问题,费用升高而销量没有同比增长才是问题!

3. 区域市场管理粗放,导致营销举措针对性差

1) 区域市场没有科学划分

很多企业虽然区域市场已经遍布几个省市,但是对于各个区域市场的政策没有详细规划,所有市场基本上是根据市场销量进行市场投入,没有根据区域市场的情况,结合企业的营销战略进行重点投入、合理制定自已的产品政策、价格政策、渠道政策和推广政策。

2) 区域市场渠道重心高

区域市场运作时重心太高,基本上只是掌控到区域总经销这一层面,对于二批商和终端商的掌控力度不够,渠道的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造成渠道堵塞或者渠道逐渐变窄。

3) 终端管理不成系统

在有些企业意识到终端管理的重要性之后,也做了一些终端工作,但是不够系统,也没能坚持。有的是终端覆盖率就不达标;有的是终端铺上货而属于维护;有的是维护三天打鱼两天筛网等等。

4. 市场转型与营销组织管理转型脱节

坚果炒货行业的很多上规模的企业前几年抓住了市场机遇,企业得到迅速的扩张。但是随着市场扩张和市场竞争态势转变的同时,企业运营的营销平台并没有因此而改变,造成产品研发迟缓或者盲目研发、产品线重叠没有重点、渠道政策失灵、仓储货运混乱、队伍管理混乱等问题。

5. 现代化营销人员短缺,制约企业发展

1) 行业快速增长造成营销人员的短缺

坚果炒货行业每年都以30%的速度增长,而营销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却没能与之高速度匹配,造成行业内营销人才的短缺,尤其是能够独自操作一个市场的中层操盘手更是缺口甚大。

2) 原有行业营销人员的能力跟不上企业转型的速度

由于前面讲到的行业进入壁垒较低,因此很多人轻松进入炒货行业。包括企业的营销人员也是老板的老乡,很多是农村放下锄头就卖瓜子或者花生的,前期靠着腿勤嘴甜或者自家的产品口感好,很轻松的就把产品卖出去了。现在随着企业的快速成长,不但要和夫妻店打交道,还要和国际著名的连锁巨头做生意;不但要对付竞争对手,还要管好、带好自己的队伍等等。因此很多企业的原有的销售人员成长的速度已经不能与企业的快速扩张的速度相匹配了。

3) 行业对现代营销人员的吸引力不足

食品行业本身尤其是坚果炒货行业对刚刚离开大学校门的学生来说吸引力不足,刚毕业的学生更愿意向IT、汽车、媒体等等行业靠拢,而不愿意进入食品行业,这也是行业面临的现实。

三、坚果炒货行业突破的方法

面对如此多的营销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呢,我们迪智成咨询认为厂商朋友应该从一下几个方面做好准备。

1. 冲破同质化竞争的困局,提高品牌的溢价能力

1) 在源泉上寻求产品溢价能力的提高

产品的溢价除了来自于生产、销售之外还可以产业链的上游去寻求产品的溢价-----产品的差异化。比如,洽洽在自己的上游种植企业开发自己的HK306杂交产品,使自己的产品颗粒远大于同类产品,这样就可以提高产品的议价能力。洽洽还只是在品种改良上做文章,没有和产地、产品品质等更多的结合。在牛奶行业,蒙牛开发自己的高端的产品----特仑苏就运用了这种策略。宣传产地的独特性造成品质的独特性。这样的突破竞争对手是没有办法跟随效仿的。

2) 整合营销价值链提高品牌溢价能力

在营销渠道中通过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来提高品牌的议价能力。比如:对消费者的承诺、对渠道和消费者更好的服务、针对特定消费群体的产品打赠活动等等,当面的海尔家电就是在家电行业的剧烈竞争中依靠对消费者更好的服务-------五星级服务杀出重围的。当然这种品牌溢价能力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效仿。

2. 区域市场精耕细作,在费用增高的同时提高区域市场销量

1) 区域市场科学划分

把企业现在拥有的市场梳理一下,看有哪些市场可以作为自己的利基市场,需要进一步夯实,保证在销量、利润、市场占有率方面做到当之无愧的老大;有哪些市场需要厂商共投,既让经销商有利可图又为自己准备了一个未来的利基市场;哪些市场需要依靠经销商的实力去操作。

2) 利基市场终端为王

在自己的利基市场必须掌控(不一定拥有)主要终端。一是为了及时搜集市场信息,二是为了能够快速响应市场。终端工作力争做到“五定”原则。“一定”区域市场最低终端数量;“二定”终端产品品相;“三定”终端负责人;“四定”终端维护时间;“五定”终端维护内容。

3) 渠道高度协同---厂商价值一体化

无论是什么市场,厂商必须高度协同。第一、厂商利益是共同的。在这一点上可能很多企业的主管人员还没有认识到,以为只要我给经销商少一点利润我就多一点利润。这种思想在过去可能适用,现在已经成为制约市场发展的因素了。因为现在每一个区域市场的竞争都非常激烈,运作区域市场的费用居高不下,单靠某一个厂家或者某一个经销商的实力很难托起一个市场,这就要求厂商协同共同去面对终端、消费者以及竞争对手、尤其是在市场维护阶段、更需要经销商朋友的介入。这就像军队和公安的关系,军队更多是用来打仗的,在打下一个城池之后可能需要军队暂时维护地方治安,但是更长的时间内需要地方武装公安的支持才能维护区域的长治久安。这一点在美军深陷伊拉克也得到验证,伊拉克的当地武装发展不起来,美军想撤都撤不掉。第二、厂商根据市场贡献,协调利益分配。让经销商参与就得有相应的利益激励机制,否则经销商没有义务也不会为厂家出工出力。

4) 产品单品突破,然后多品覆盖

在开拓某一区域市场时候,要选择结合市场情况和自身产品情况选择合适的单品进攻市场。单品在市场中立住脚后,利用品牌影响力再把产品线延伸,达到多品覆盖的效果。从而最终占领市场。

3. 发育有机性营销组织,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1) 前后台高度协同

现代市场竞争由于产品的同质化、营销手段的相似性,再加上行业的创新的艰难。行业竞争更多的是对市场反应的速度。这里面就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是营销队伍的执行力,第二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就要求企业前后台高度协同,做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通畅。前台的业务人员能够及时准确的把消费者对产品的反馈、渠道厂家的意见与建议、竞争对手的基本信息等及时反馈给后台,后台快速做出决策后以各种形式反馈到前台,前台做出营销动作如:激励经销商、打击竞争对手等。

2) 营销重心下移

上面讲到前后台高度协同,目的是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然而现在市场竞争变化的速度极快,要求企业迅速的做出决策,否则就失去市场的机会。比如:在某一个大型终端,竞争对手的专买期已经到期,合作双方的关系也一般,终端店想结束与原有厂家的合作,重新选择一个厂家,并且备选厂家有3个。终端店提出的要求的区域负责人不敢做主,需要向上级汇报,如果在有限的时间内上级不能给予答复,可能这个机会就失去了。再比如,现在促销人员的流动性很大,很多区域市场需要上促销人员等等这些营销决策的权利都需要有节奏有控制的下放。

3) 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体系

现代企业竞争更多的人力资源的竞争, “只要有人没钱都可以”,这是很多老板对此深信不疑。但是如何留住人才,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体系。对于高层管理人员不但要有薪金的鼓励,最好能够结合企业未来预期的股权或者期权的激励,目的是让高层管理人员更忠心的为企业服务,也使高管人员在做出营销决策时,不仅仅要注重眼前利益,还要注重长远利益。而对于中低层管理人员的激励,不仅仅要解决薪金问题,还要兼顾员工的成长问题。在要求指标中不仅仅有销量指标,还要有市场建设指标(如:终端铺货率、终端动效率、终端生动化程度、高端产品在整个销量中的占比等)、以及管理指标(队伍增长状况、人员流失状况、队伍培训状况等)。

4. 培养现代营销人才,为企业做大做强奠定基础

1) 人才的招聘

坚果炒货行业的人才招聘,不仅仅要招聘有行业经验的营销人员,还要在高等院校中招聘市场营销专业和企业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招聘,为以后管理人才的培养打好基础。招聘时不仅仅要看营销人员的薪金要求,更要看人才的现实的市场操盘能力还要看未来的可培养价值。

2) 人才的培养

现代营销人才的培养既要注意企业文化的培训、产品知识、基本营销技能还要注重管理知识的培训,现代营销已经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了,更需要团队作战,大兵团作战,需要团队配合,需要管理指挥等。同时,还需要员工的个人愿景与企业的愿景相匹配。在坚果炒货行业中更加需要现代营销技能和管理知识的培训。

3) 人才的激励

现代营销人才的激励既要注重物质方面的激励(如前面提到的薪金、股权、期权等)更不要忽视精神层面(个人成就、组织认同等)的激励。因为现在企业的销售队伍尤其是中基层的销售人员更多是由80后组成,80后一代因为没有基本生活的担忧,因此相比60、70年代的人而言,他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更多一些。

四、给厂商朋友的建议

1. 大厂家

1) 产品方面

从产业链上游开始,创造产品的差异化。生产厂家可以从上游圈定企业自身的种植园,从原料的品种到种植制造差异化和从原料的绿色、无污染方向制造差异化;也可以寻求口味突破:从口感上寻找差异化、从产品配料上寻找差异化;也可以在寻求消费者使用过程突破:从使用和携带的方便性突破、从使用感觉上突破(让消费者感觉体面能等)。

2) 从渠道方面

根据不同的区域市场,对经销商实行差异化管理。其中利基市场,厂家渠道重心要尽可能低,最好能够掌控到终端;发展性市场要厂商共投,双方共同运作市场。厂家主攻重点终端,经销商保证终端覆盖率;跑马圈地的市场要以经销商的投入为主,厂家主要提供足够的利润空间。终端管理要实行动态管理,根据不同的市场要有足够的终端覆盖率、终端要分类管理、终端档案要完整和随时更新。

3) 从推广方面

要根据市场确定推广策略:利基市场要以品牌推广为主、非利基市场要以产品推广为主。推广要注重实效,各种推广方式尽可能合理搭配,广告投入要慎重(尤其是在终端覆盖率低的时候更应注意),要注意推广的节奏,淡季做促销、旺季求销量。同时,还要注意与竞争对手推广策略的区隔。

4) 从价格方面

价格带要尽可能宽(高中低覆盖),价格体系设计要与营销战略紧密联系,不同的区域市场可以采用不同价格体系,零售价格要统一并严格控制价格体系的变动。同时,低价位要注意产品品质和对品牌的影响,价低不代表低品质、价位最低线要与品牌向匹配,如果茅台酒买到20元一瓶以后高端人群也就不会再买茅台了。高价位要有产品品质和品牌支持,如果一个不知名的小服装厂生产的服装比皮尔卡丹还贵肯定是没市场。

5) 从组织管控方面

从内部管理突破,在区域市场较多和区域业务量较大时,权利重心要实时下移,以保证区域市场的机动性;激励政策要兼顾销量、市场建设、人员成长等因素;业务流程要清晰,以提高组织运营的效率;要着重队伍业务能力的提升与公司规模的提升匹配。营销模式的相应升级即要与企业的发展阶段相匹配又要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相匹配。

2. 中小企业

1) 生存期---------低渠道重心、窄产品线、精准的推广手段

分销渠道层级不要太多;经销商分布应该做到数量多,覆盖面广;尽可能直控到终端 ;单品最好少而精,以保证能够聚焦消费群体;多一些消费者促销和终端促销,少一些经销商促销,以保证不多的营销费用能够用在刀尖;多做产品推广,少做品牌推广。

2) 成长期-------做深做透区域市场、拉伸产品线尽、多渠道覆盖

利用区域核心市场的优势,向次级市场辐射;保证终端覆盖率在80%以上;产品线要足够宽(高中低价位、各种包装);各种渠道要全部覆盖(普通超市、KA卖场、酒吧、影院、茶吧等);经销商分布应该做到数量多,覆盖面广,最终达到阻隔外来强势品牌,自己区域称王的效果。

3) 扩张期--------市场拓展避实就虚,进入市场要技巧

科学分析要进入市场(分析该区域市场的市场特点和自身资源的优劣势);要选择行业强势品牌的弱势区域(避开对手的强大压力);或者选择强势品牌薄弱的环节进入(如:对手的弱势价格带、对手的弱势渠道);进入新市场要向自身生存期一样(产品精而少、渠道集中、推广策略精准)。

3. 经销商

1) 精选优质厂家

在目前经济环境下,对于经销商朋友来说,选择厂家就要尽可能的选择有成熟产品和有成熟市场运作经验的厂家。这样经销商就能够减小新产品带来的风险,同时也能够跟这些厂家多学习一些市场运作的经验。

2) 市场精耕细作

 多渠道覆盖区域市场:除了传统的副食超市、KA卖场还要尽可能的开发团购和夜店等渠道。

 多品相覆盖各类终端:根据终端的规模和终端的竞争状况,要搭配自己的产品,是自己的产品能够覆盖该终端的高中低各个价格带。

 加大终端开发与维护:在快速消费品终端为王的年代,终端是赖以生存的根本,更是经销商朋友的命根子。所以在目前这个经济环境下,更需要经销商朋友按照“五定原则”配合厂家或者自主加大对终端的开发与维护工作。

3) 管理上要销量、利润、市场三者并重

传统的经销商更注重对业务人员总销量任务的考核,但是不同产品产生的同样销量而产生的利润是有区别,也就是对于经销商朋友的利润贡献率是不同,这一点也要通过激励制度进行引导;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终端维护中要做到每一个终端都有人维护,这在业务管理和激励政策中也需要明确的体现。

篇(6)

安全伴我行1现代社会资讯非常发达,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就会接触到大量关于安全的信息,幼儿园中班时,一个小朋友在假期里不小心被水淹死,近日,世界杯足球赛刚刚开始才不过几天世界杯,就有曼德拉的重孙女因车祸而死,部分球迷为入场发生踩蹋等等。作为一个现代的小学生,应该认真地对待“安全”问题,学会识别不安全因素,掌握基本的应对危险的技能,养成重视安全的思想,这样,我们才能健康地成长。

爸爸在家里也说一些关于安全的话题,在企业生活中一定要讲安全,不讲安全,违反安全规定可能要去掉工作。而我们小学生,可能更要在安全中注重一些,因为我们识别安全危害的能力不强,应付不安全因素的技能不足。

作为学生,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之后,就该有实际的行动,学校的安全教育课一定要认真学,社会上的安全教训也要认真领会,老师所谈的安全要求一定要遵守,比如:下课后不要打闹,上下楼梯不要拥挤,在路上遵守交通规则,只有安全,我们才能健康成长,父母才能放心,社会才会更和谐。

现在,各级政府都非常关心我们学生安全,努力为我们创造良好安全的环境,为此我们应由衷地感到幸福,而作为学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安全意识,从小注意安全,成为安全理念的学习者、宣传者和实践者,才能为以后整个国家的安全生产和社会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安全才能生产,安全才能回家,安全才有效益。”这是爸爸单位的安全文件上的一句话,那些酒驾伤人、施工不讲安全、无视安全法规而导致事故的、鲜血淋漓的事例无一不让人感到震惊。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是我对安全的一个认识,小时候是注意吃果冻别卡住喉咙,上学打闹别伤着同学。安全才能成长,安全才有一切,安全才有未来,这是我们的格言,安全不是一个人的事,谈小了是一个家庭的事,谈大了是整个国家的事。

安全是我们一生的课题,我们现在要做安全的学生,以后要做安全的公民,让安全伴着我们,直到永远。

安全伴我行2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工作节奏也愈来愈快,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多。所以,国家为了这些安全问题,也早已制定了各种各样的法律。现实生活中,人们应该重视的安全问题有很多。例如: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医疗安全……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无论我何时出门,都能听到爸爸妈妈的叮咛声:“注意安全”简单的几个字,却包含着许多含义。

是啊,人们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和提高,但还是有一些同学就是爱买小摊上的零食。因为那些包装精美的小食品,看上去颜人,闻上去味道独特,又加上价格低廉。给人感觉买的人即占了低价钱的便宜,又饱了口福。可有谁知,这些小零食里添加的有哪些东西?吃完后会给人带来怎样的健康危害?还记得2008年的一件事,有一位十二岁的男同学,因为大量食用了某厂生产的垃圾食品,因抢救无效而丧失了年幼的生命。这件事让我们十分震惊和痛心,多么鲜活的例子呀,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

再看看我们身边的交通安全。走在路上,总会看到有些人走路不靠右边,逆道而行;再有明明是红灯,还是有人硬闯;过马路不走斑马线……虽然这些看起来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往往就是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引发了一场场血腥的交通事故,给家庭、社会造成了很大损失。交通事故是那么可怕,一刹那间,就夺走了人的生命。

几乎每天都有媒体报道某某地方发生医疗事故;某某患者因服用了假药而延误了病情;某某地方因为医疗事故在打官司……因此可见,医疗安全对我们来说尤为重要。

当然,安全问题远不止这些。但我们能做的就是从我做起,注意安全。因为生命只有一次,你一定要对自己母亲辛苦十月怀胎的痛苦负责;对世界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负责。所以,请珍惜生命,这样安全才会与你同行!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就不会发生交通事故。要讲卫生,杜绝细菌的侵入,就减少感染疾病的机会。总之一句话:一定要珍惜生命,让安全伴我成长。

安全伴我行3生命如同鲜艳的花朵,安全则是阳光,温暖着它;生命如同新生的小草,安全则是雨水,滋润着它;生命如同甜美的果肉,安全则是外皮,包裹着它;生命如同快活的鱼儿,安全则是河水,养育着它。

生命只有一次,它是宝贵的,我们要珍惜它。然而,如何才能给脆弱的生命加上保障呢?这需要时刻将安全牢记与心中。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妈妈。我的妈妈就是在一场车祸中去世了。那天,妈妈骑电瓶车下班回来,还在半路上,一辆大货车因为超重,失去平衡,突然翻到,妈妈刚好在大货车的一侧,被满车的货物以及货车压倒。人们赶紧叫救护车送妈妈去医院,希望能挽救这一个年轻的生命。可是,却抢救无效,让上苍无情地剥夺了妈妈的生命。一朵美丽的鲜花,在寒风中凋零了。

命运对我们一家是如此残酷,但是,我们想过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呢?还是司机安全意识太少。倘若司机在装货物的时候考虑到自身的安全和旁人的安全,少装一点,或许这样的悲剧就不会发生了。倘若在货车下的不是我妈妈,是旁人呢?是一个正在玩耍的小女孩;是一个漫步的老爷爷,是一个满脸喜悦的农民……不管是谁,那个家庭必将笼罩在剧烈的悲痛中。

然而,在现代的社会里,像这样的悲剧常常发生。据统计,我国的公路总里程已经达到435.6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04468公里。2004年,全国共发生交通事故9583起,造成6448人死亡、1300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4486.24万元。这是一个多么庞大而惊人的数字,每一起交通事故后面,隐藏着一个破碎的家庭。

怎样才能减少这些悲剧呢?这就需要时时刻刻将安全牢记心间。在最后绿灯几秒时停下来;在驾驶时将速度稍稍放慢些,控制在自己能控制的范围内;装货、载客时,不要超载;永远遵循着“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这句话,就能给自己以及旁人生命安全的.保障。为了世界上多一个美满的家庭,少一个破裂的家,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向安全迈向一大步。

庄子说过:“谨慎能捕千秋蝉,小心驶得万年船”,让安全伴我们成长,让安全牢记于我们的心间。

安全伴我行4要想人们生活得幸福安康,首先就要做到“安全”二字。“安全”二字,说来容易,做起来难。生命最可贵,平安是幸福。让我们手拉手,给我们创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烈火无情,生命无价。火灾是可怕的,安全是重要的。这是一个感人肺腑的真实故事,虽然大火已被扑灭,但是那些英勇的消防官兵们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2005年8月2日上午,蒙牛乳业冰淇淋厂发生火灾,火势异常凶猛。一中队第三战斗班的郑飞和他的同事接到消防命令后,立即戴上防毒面罩,拿起呼救器、水枪和消防,迎着浓烟烈火往里冲去。

“里面还有人!”一位职工一边跑出来一边喊。着火燃烧着的库房随时有倒塌下来的危险,郑飞和同事们没有片刻犹豫,往里走继续搜索。几分钟以后,冷库钢结构屋顶因经不住烈火燃烧突然坍塌,数十吨重的钢架和装饰材料倾泻而下,灼热的钢板顷刻间压在三名战士年轻的身躯上。当战友们含泪将他们从废墟下抢救出来时,郑飞和他的两位同事都是血肉模糊、停止了呼吸,班长郑飞的双手还紧紧抱着水枪……

在我国,每死亡八个人,就有七个人死在路段上。所以,大家不仅要注意消防安全,还要重视交通安全。警察叔叔常常告诫我们:“红灯短暂,生命无限。”人们渴望自己是安全的,渴望自己活得健康而幸福。生命也只有一次,可有人却偏偏拿它在开玩笑。

这是我前几天亲眼所见的事情。整个事发的过程让大家提心吊胆

我刚刚放学,在人行道上走着。前面十字路口的红绿灯从黄色快要变成了红色。三、二就在这大家都在等候红灯,让侧面的人们行驶时,一辆黑色的小轿车呼啸而过,并且丝毫没有减速。更惊险的是,有一位骑电动车的阿姨刚刚过了斑马线,那辆小轿车从骑电动车阿姨的侧面极速而来。此时,我们的心都绷得紧紧的。幸好那位骑电动车的阿姨过十字路口时的速度较慢,并且及时刹车,与黑色小轿车擦肩而过,避免了一场车祸。

生命是脆弱的,一不小心,将会永远与世挥手而去。

安全伴我行5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安全问题无处不在。不管是我们在吃饭、还是行走在路上;也不管我们是在用火,还是在用电,如果不注意安全,就有可能给我们带来伤害。甚至在平时最不在意的游戏中都有危险,一个人用双手夹住另一个人的头往上拔的“拔萝卜”游戏,容易造成颈椎脱臼或骨折;大家把一个人推在角落里用力挤的“挤夯”游戏,容易造成窒息、胸腔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四个人各拉住一个人的两只胳膊、两只腿,用力往地下墩屁股的“砸夯”游戏往往造成尾骨骨折。不管身在何处,如果不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就有可能把我们置身在危险当中,所以,养成注意安全的习惯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

还记得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妈妈骑着单车带着我,我坐在车子的后座上,看到车轮飞速地转动,一时好奇,忘记了妈妈的嘱托,把脚伸进了车轮里,结果……,那段时间,看着我那缠着绷带的脚,妈妈时常偷偷的.落泪,在我受伤的日子里,家里没有了欢声笑语,妈妈也因为自责、内疚与心疼,身子整整瘦了一圈。我想,这么一点的小伤,都让我的家庭有这么大的改变,要是不注意安全,丧失生命的话,对身边亲人的打击那将会是多么巨大呀。

篇(7)

 

诚然,学生安全管理活动是实现高校教育、科研职能的重要前提,亦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实践。然而,我国相应的法律资源却不容乐观:一方面,由于立法进程缓慢,③直接针对校园安全的立法成果仅上海市2001年制定的地方法规《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未涉及高等教育阶段)、四川省政府2002年制定的地方规章《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办法(试行)》④、教育部2002年制定的部门规章《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寥寥几部地方法规和行政规章⑤,以全国性、高位阶性为特征的专门法律和行政法规缺位;另一方面,虽然《侵权责任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等民事、行政法律、法规中亦有部分规范可供适用,但是因为其分散性、间接性,并不足以应对纷繁复杂的现实所需。一言以蔽之,制定一部专门的《校园安全法》势在必行,高校学生安全管理则理应是其重要篇章。因此,笔者将对高校学生安全管理活动进行法理分析,然后在这一基础上尝试完成相应制度的建构。

 

二、高校学生安全管理的行政法理分析

 

(一)学生安全管理活动的公共行政性质

 

1.学生安全属于公共安全范畴

 

“公共”,含有不特定(或多数)、共同性、社会共享性等要素。通常认为,公共安全是指“不特定或者多数人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重大公私财产安全,重大生产安全,公共生活安宁以及重大公共利益的安全”[2]。显然,高校学生安全符合这一界定,属于公共安全范畴。有学者深刻地指出,“公共安全就是秩序的一种良性状态”[3]。而“秩序(order)”,是指“在自然进程和社会进程中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4],与“无序(disorder)”、“混乱(chaos)”相对应。众所周知,秩序由制度来进行设定与维系。因此,安全对秩序的依赖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学生安全管理对制度资源的需求。

 

2.学生安全管理属于公共行政范畴

 

公共行政是“不以营利为目的,旨在有效地增进与公平地分配社会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组织、管理与调控活动”。[5]公共行政的特性在于以下五点:[6]一则以公共权力为基石,二则指向公共事务,三则目的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亦即具有社会共享性的共同利益),四则具有公开性与程序性,五则具有服务性与非营利性。一言以蔽之,提供公共产品是公共行政的旨趣,管理是公共行政的发挥功能的路径——行政从本质上来说正是组织(社会共同体)为达成共同目标而进行的组织与管理活动,此点在法学界以及其他社会科学学科中得到广泛承认。具体而言,学生安全管理活动是政府、高校以法律、法规、行政规范性文件、高校内部规章为准据,为维护学生群体的人身、财产等各种权利,所采用的各种措施之总和。依据大陆法系对公共行政的分类,学生安全管理活动属于秩序行政,而秩序行政是“最典型、最传统的行政类型。这种行政是在维持社会之秩序、国家之安全及排除对公民及社会之危害”[7]。

 

此处的难点在于对高校行使行政权力的理解。在我国,行政主体既包含国家行政机关,也包含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高校虽然在《民法通则》中被明确为事业单位法人而非机关法人,但是因为其行使着来自《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所赋予的行政管理权力,所以是一种授权行政组织,从属于行政主体范畴。高校在行使这些行政职权时,处于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此时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属于行政法律关系性质。最高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指导案例[8]也明确支持了这样一种定性。考察世界范围内的立法和法律实践,将高校作为行政主体实为普遍。例如,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通常将高校(尤其公立高校)定性为公营造物。而公营造物(德语Anstalt,简称“营造物”,亦译为“公务法人”、“公法设施”、“公共机构”等)是国家或地方为达成一定的公共目的,依据法律或由法律授权,结合人与物,使其能持续提供一定给付而设立的一种组织体。其通常具备法人身份,属于公法人⑥中的一种,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自然享有行政主体资格。

 

教研活动是高校提供高等教育资源、完成行政给付任务,实现公民受教育权与学术自由的直接体现。在教研活动中,存在着因参与者违规、失误而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人身伤亡的可能性。教研活动安全的重要性,对具有实验危险性的各类自然科学专业和体育、舞蹈专业学生不言而喻。2012年2月15日,南京大学化学实验室便发生了一起甲醛泄露事件 11。

 

学校所组织的课外活动,虽非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本职,却对繁荣校园文化、促进学生人格完善意义深远。由于课外活动以文体竞技为普遍形式,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风险不容忽视。目前实施的《学生安全事故处理办法》为解决这类纠纷提供了一定思路。该《办法》第9条规定:“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四)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第12条规定:“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已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的,无法律责任:……(五)在对抗性或者具有风险性的体育竞赛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的”。然而,在实践中如何认定一项课外活动是否由学校组织,并藉此厘清学生与学校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实属不易。现通过一个典型案例12进行解读:

 

某医学院的临床医学系组织“迎新”篮球赛,由临床医学系负责比赛场地和比赛管理事宜(包括聘请精通篮球运动的学生担任裁判),在比赛过程中一名球员因抢球意外遭受重伤。事后,高校主张本次学生伤害事件不属于校园安全事故,理由为:首先,篮球运动属于对抗性、风险性的体育竞赛;其次,临床医学系本身并不同于体育系或公共体育教学部,篮球运动不属于其教学内容;再次,迎新球赛属于学生与学生之间联谊的文娱活动,高校学生作为成年人,应自己作为民事主体,承担比赛造成的民事侵权责任;最后,临床医学系所起的作用是提供场地、后勤和组织观众的服务,并且已尽到管理职责,何况球员受伤纯属意外而非另一球员恶意违规造成。故此,学校只愿意提供人道主义的补偿,而不承担赔偿责任。伤者不服,现提起诉讼,要求学校承担赔偿责任。依赖目前的《学生安全事故处理办法》,该校主张虽有过分为自身开脱责任之嫌,却并非于法无凭、毫无可取之处。

 

2.制度建构

 

(1)教研安全制度建构。立法授权相关组织制定出可操作的专业规范(特别是实验规范、实践规范),明确学校、教师、管理人员、学生的各自职责,特别是对教研事故发生时的处理措施要有详细规定。任何学校均负有贯彻执行规范的义务,教育行政部门也应负有检查监督的义务。前述实验、实践规范本身虽然不属于 “法”的范畴,但是法律却课以相关行政相对人遵守的义务和行政机关保障实施的义务。同时,立法还应赋予各高校根据法律、法规、行政规章、专业规范,通过本校内部规章进行相应细化补充的权责。高校所作的细化补充规定不得与前者相冲突,补充规定的内容应包含学校如何组织有关教研的纪律教育活动,包含时间、场合和方法等,既针对学生也针对教职人员。教研活动的开办过程中,以此强化教师、实验人员岗位责任感和建构学生的教研活动安全文化。

 

(2)课外活动安全制度建构。根据前述案例,笔者提出三点立法建议:

 

第一,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并非学生意思自治的个人行为,而是体现着学校意志,应与教研活动同等对待。该受伤学生并非由于自行约定的体育锻炼行为而致伤。其比赛由院系组织(实践中可表现为院系的团总支、学生会),带有明显的“官方”色彩,应认定为学校活动。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作为教研活动的拓展,学校须承担相应的安全管理义务和责任。原因在于,高校是实现公民发展和人格完善的公共机构,开办第二课堂、组织课外活动是兴学的必要,而课外活动也是考察一所高校办学状况的重要指标,在实践中无法避免且应当鼓励。本案中的体育活动虽非临床医学系的办学内容,但仍系学校活动之一环、符合高等教育宗旨,如完全由学生承担风险,既不公平也不利于学校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学校确实无过错的,承担无过错责任,对学生所遭受的损害进行较低限度填补即可;由受损学生以外的其他学生、第三人恶意造成损害的,应由他们承担侵权责任。

 

第二,《学生安全事故处理办法》中的所谓“学校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和“学校已履行相应职责”过于原则性、抽象性,所以《校园安全法》的法律条文在吸收其要旨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具体化,要求此类群体性课外活动应经过学校严格的筹备、组织工作,并得到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审批。像本案中的篮球赛,还应强制要求必须聘请体育系或公共体育教学部的专业师生担任裁判,并且应有校医和指导老师在场,活动前还应进行安全检查和安全教育。

 

第三,对于学生纯粹出于私人意思而使用学校设施、设备进行课外活动的,如网球场、田径场、游泳馆及其设备,学校也应在开放时间安排工作人员值班进行安全监管,否则仍应承担相应的不利法律后果。

 

第四,对“校园”的解释应适当延伸。教研活动和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有可能发生于本校校园以外,此时应将“校园”的范围进行适当延伸,而非针对狭隘的地理空间。

 

(二)寝室生活安全及其制度构建

 

1.问题分析

 

寝室生活既涉及学生的人身安全也涉及财产安全。在我国,学生在高校校园内通过集体住宿方式生活(较为例外的是博士研究生,他们的寝室一般为单人间)—— 寝室既是学生的个人空间,又带有一定的公共色彩。较常见的问题有公寓管理人员或学生违反学校寝室管理规定私自接纳外来人员造成财产被窃,以及学生在寝室内进行饮酒等禁止性活动从而引发斗殴等。

 

2.制度建构

 

虽然学生寝室缺乏作为私人独立空间的色彩,但是将其视为临时住宅、予以保护却十分必要。住宅不可侵犯,乃是公民神圣的宪法权利。提升到这样的高度,将有利于实践中制止其他学生、教职员工、外来人员的不当闯入。诚然,高校强制分配宿舍、禁止学生在学期间校外居住在实践中属于常态。然而,此点对于基本上是成年人的高校学生群体,尤其对于学校离家很近的学生以及年龄较大的研究生群体是否必要?窃以为,离家较近的学生应当有选择住家的权利;对于年龄较大的学生而言,强制住校则很可能会冲击他们的婚育权。因此,在《校园安全法》中应当明确规定:学生有权自主选择住校与否,高校拥有对住校生实施寝室安全管理的职权并承担提供寝室安全保障的职责。

 

(三)校园设施设备安全及其制度建构

 

1.问题分析

 

高校是一个浓缩的社会。无论是教学楼、公寓、运动场等公共设施,还是教研用的仪器、设备,都与学生安全密切相关。消防安全是设施设备安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鉴于国家已为各种校园设施、设备设立了详细标准,同时,《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9条第1、2项也规定了学校对维持设施设备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故此,笔者不再赘述,将笔墨集中在其未作详细规范的一类特殊情况上:校园施工所引起的安全问题。

 

校园施工者大都是从校方的建筑招投标中中标后承包下来的,作为施工者的承包方和发包方高校之间存在一个建设工程合同,但这一合同法律关系仅对合同双方具有约束力,承包方与学生之间并没有直接的法律关系,但承包方因施工侵犯高校学生的合法权益时,施工方与学生之间就发生了侵权法律关系,此时的学校是否需要对施工方的侵权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依据《侵权责任法》第88、89、91条有关物件损害责任的规定,学生因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受到侵害时,有权要求施工方承担侵权行为带来的法律责任。但是,实践中的困难在于现实中,施工方与承包方往往不是同一个主体,并且学生对学校建筑工程的相关信息难以了解。此时,作为与侵权法律关系双方中“桥梁”的高校理应有所作为。

 

2.制度建构

 

应规定高校在校园施工期间负有以下义务:

 

首先,学校有义务将工地设为禁区,防止学生进入。建筑材料也应放到学生难以接触的固定位置;其次,有危险性的工程,应避免在教学期间进行,而是利用寒暑假进行;再次,如果发生学生受损事件,学校必须作出积极回应,及时与承包方联系。学校有义务为学生提供承包方的必要信息,避免学生无法找到适格的侵权主体,从而无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四)校园交通安全及其建构

 

1.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高校校园的开放性日益增强,在校园中穿行的学校公车、教职工与学生私车、途经校园的城市公交车、校外来访车辆所带来的交通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在阴雨天气、上下课期间,道路转弯处和食堂等地点。2010年河北大学校园内发生的李启铭交通肇事案13是一个典型的事例。

 

2.制度建构

 

第一,设立财政专款,用以加强校园交通硬件设施的投入和改造。该工作由学校会同交通部门和城市建设部门来完成。内容包括:拓宽人行道、划分机动车道、自行车道与人行道,设定各道路时速限制;设置警示标志和校内红绿灯;在十字路口、教学楼、食堂、广场等人流量大的地段设置斑马线、减速带和人行天桥,必要位置可实施单行道和道路封闭。

 

第二,基于前述校园警察与保卫制度的建构,由校园警察和保卫人员切实承担校园内的交通管理,在一定路段设置交通岗亭,并对停车场和校门实施重点管制。同时,各校必须根据自身情况依法建立一套校园交通事故处理的应急处置机制。

 

第三,鉴于目前我国对中小学校车安全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高校也应予以同样注意,此点对拥有多个校区的高校尤为重要。

 

(五)校园卫生安全及其制度建构

 

1.问题分析

 

校园卫生安全包含食品、药物、医疗、疾控四个方面。食品安全対映的是校园食堂和校园商店,食堂、商店依据与学校签署的协议而进驻校园,在经营过程中还受到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因此受到合同和法律的双重规制;而药物、医疗和疾控则対映的是校医院。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过程的不断推进,校园卫生安全监管的两大难题也日益显现:

 

一是食物中毒事件不时发生。由于资本具有逐利性,学生食堂如果管理不善,极易发生学生群体食物中毒事件。例如2010年3月30日,安徽外国语职业技术学院43名学生在本校第三食堂内面馆吃完面条后,有39人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现象14;二是校医院运行状态堪忧。校医院广泛存在着规模小、经费少、技术和物资差强人意的现象,然而,校医院在实践中却往往承担着本校学生医疗保健、卫生检查和疾控工作的重任。2003年初,我国爆发的“非典”疫情,更是对该问题提出了挑战。

 

2.制度建构

 

在本领域,我国制定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三部法规与规章。因此,《校园安全法》中所需的立法工作是整合这些立法成果,并与《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公共事件应急条例》等卫生法律、法规进行衔接和补充。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根据行政区划,高校的卫生安全监管工作应列为相应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重点,可以考虑为行政检查次数设立下限。

 

第二,通过立法为各高校校医院的运行提供制度保障。按照校区数量、校园面积、师生人数,对校医院的规模特别是医务人员编制设定下限,其中多校区的高校可设立数个校医院,针对地理位置偏僻、本区域内医疗条件较差的高校还应增高其校医院的设立门槛;授权各校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本校的医务资源配置,包括校医院位置、诊所和医务点地规划,规划应报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并接受二者的监督管理;明确校医院进行疾病防控与组织校园卫生检查(含学生寝室和开放性场所)的职能,以及在突发校园伤害事故时紧急救治伤员的职责,对于设有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学校,还应实现校医院与它们的衔接。

 

第三,赋予学校后勤管理部门一定的食品卫生监管职责,包括听取学生意见、与食堂、校园商店的运营者进行磋商、沟通卫生行政部门等。

 

篇(8)

看完了钟山主持人这段在节目中血脉喷张,语调激昂,一吐心中不快的视频后,笔者和许多跟帖这段视频的网友们却普遍认为:钟山先生在说完了,问完了,却忘了告诉2012年中国近1000多万考生家长和高考学子该去找谁解决这些问题?老百姓都特别渴望知道什么时间能解决这些问题?对现在正升入高三的学生以后还要不要以高考为学习的目标?中国各地公务员招考是不是因为这些中国高考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部分问题会取消报考条件中设定的“全日制学历”这一学历门槛?那些在2012年高考分数达到北大、清华的学子们会不会因观看了钟山先生这期“高考天问”的节目,觉得自己的未来还不如当个农民工更能赚钱,更有实际性的价值?全国各地的文理状元们,会不会又在填报志愿时,在香港大学的选择上,会千军万马再走一回“独木桥”?现在正读高中的学生家长们是不是应该立刻仿效钟山先生在“高考天问”中例举的那位通过让孩子提前辍学,积攒了30万元人民币当做未来孩子创业资金的家长那样,立刻让孩子辍学,然后都能把上学要花的费用攒成30万或40万人民币,今后一次性给付现在被迫辍学待业的孩子未来去创业?

这一连串中国千万考生和考生家长最关心的问题,钟山先生在“高考问天”中似乎都没提及,也许是提这些问题时,由于钟山先生情绪过于激动和过于慷慨,所以忘了自己作为媒体人应该怎样对国家的体制进行正面引导?应该以怎样合适的方式正确反映民生民情?应该把社会上哪些现象去放大?应该怎样以正确的方法激励年轻人奔着最好去努力进取?应该怎样从正面去宣传不同城市的文化要求和城市人文?应该怎样通过媒体引导,让学生和家长们通过参与竞争去学会适应当前的国情,去学会适应变幻莫测的复杂生存环境?作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喉舌的媒体和媒体人,哪些言论在收视率和舆论导向上更利于国泰民安?哪些言论在自己作为公众人物时,不应夹杂太多个人情感放置到从业的岗位中?

在这里,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笔者以上文字并没有批评和教训钟山先生的胆量和意图,但从笔者对职业媒体人和公众媒体职业的理解,虽然钟山先生作为专业的职业媒体人,在这段“高考天问”的视频中,从捕捉新闻的实效性、提高电视的收视率以及展示他个人优秀的文采和口才方面都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时在内容上也确实道出了部分中国高考制度的弊端和部分中国父母想通过高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苦衷与艰辛值,但如果仅从问题的角度继续提问题,也许从提高电视节目的观赏价值和收视率以及媒体人的个人能力上评价,钟山先生的这段视频无可厚非当属时下敢讲真话的电视栏目之一,钟山先生本人作为资深电视人他高超的“吐槽”水平也着实令人叹服!但是作为一个受社会关注的、经过职业培训的、被亿万观众喜爱的专业媒体人,似乎他所要履行的岗位职责及担负的职业责任,重点与核心并非仅仅局限在提高一个电视台的知名度或让一档电视节目收视率不断攀高或使一个主持人一夜爆红的表面上,而更应注重从切合整个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大局上去宏观引导,履责时既能对社会万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媒体宣传提醒公众进行重视,又能在提示中以正确的思想引领让公众结合当前实际,从社会深层次矛盾中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让媒体担负的顾全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的核心位置凸显,用正确的方式引导民众去正确客观地看待存在的问题,用媒体人细致敏锐的分析能力对社会提出的问题进行剖析和合理化建议,循序渐进地引领公众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从行为和思想双重层面上进行社会舆论引导,而不应仅从片面、狭窄、极端的新闻角度去标新立异消极角度引导公众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更不能利用媒体这个平台,仅凭勇夫的豪 气、媒体人的煽情、电视人追求效益的思想,去对社会公众进行片面、极端地思想行为引导。

笔者认为,任何时候作为公众媒体和职业媒体人,它都担负着对公众、对社会、对国家体制建设负责任的义务,既然占用了社会公共资源,就应该让自己的言论,时刻对公众、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力负责!

就在笔者将要结束这篇文章时,又看到很多最新 “高考天问”的跟帖,现罗列五条各具特色内容的新帖如下:

跟帖一:高考人:主持人用了一组数据来佐证所说的不公平高考,那难道仅仅因为存在不公平,就不去高考了吗?难道因为这世间存在罪恶,就不去生活了吗?难道因为食品安全问题,就要绝食了吗?我没说它公平 ,我说的是就算它不公平我们也没有必要不去考, 那我倒要反问了有的人既然觉得不公平那还去考什么?不一样还是心存侥幸吗?有人说是教育逼的,那有人逼你去死你也去吗? 纯粹是因噎废食!那你纯粹的批判为了什么?博取收视率。我是2012高考的,高考相对来说很公平了。那东西部差异怎么办?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异怎么办?我真的不想说什么了,一个死胖子在那里头头是道,所谓的先破后立是的吧。我们班学生看了这个视频后都很不爽!

跟帖二:genieatic

今天刚好看了这个视频。钟山说的未必全对,高考确实有些问题,没他说的那么严重。公平,是相对的,比如商品、产业等都有地方保护,难道非要扯上不公平吗?教育体制宗旨问题,在改革开发之初,高考是个不错的人才选拔措施,但是我国经济发展太快了,致使人文思想与经济趋势不协调,才大量出现了这种读书受害者。中国的人才就是,能游刃于酒桌上,察言观色,能谀会承....典型

跟帖三:热心网友 说出自己的疑惑:

1、钟山不是教育家,不要妄自菲薄。高考是神圣的,请不要用任何的语言来玷污它。玷污它的同时你玷污了千千万万的高考考生,我们鄙视你。每个人都在为高考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虽然你火了,只过是个跳梁小丑。

2、钟山不懂招生政策。上北大,安徽7826:1、北京190:1等,请问钟山了解过没,省与省之间的交叉,又是多少倍?如安徽考生考安徽大学,北京考生考安徽大学,去算算吧。

3、中国教育是有问题,但是拿着30创业的也仅仅是个案,请不要冉冉。又有多少家庭能一次性拿出30万,不上大学仅凭30万创业成功的屈子可数。

4、你想出名,请不要玷污圣神的高考。不要让高考成为你的踏脚石。中国人的浮躁~

跟帖四:大学网 - 新青年 新文化 新主流!Unknown网友 22小时前

我还能说什么,现在升入高三了,面对无休无止的作业,视力越来越差,忍受别人的期望越来越重,什么高考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通道,哼!中国那么多人,获得什么诺贝尔奖的有几个,中国那么躲高校,全世界排得上的有几个?学这么多,每门学一点,每门都不精通,有什么意义?!都是只会纸上谈兵的人!什么学习英语,多少年下来了,讲些外国人都不知道的语法,和老外交流也不会,我真搞不懂,这样的教育是什么!教育最终是要到实践中去的,只是空学,有什么用!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留学,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中国能学到的我不知道到底有些什么!

跟帖五:大学网 - 新青年 新文化 新主流!IANA网友 2012-06-17 20:36:16

中国内地在亚洲排行第4,都排在了日本、中国香港和韩国之后,连新加坡都排在第5位,一个城市都快要赶过我们了,要知道咱们中国内地可是将近有2000所高校...... 我想,如果能把中国的人口问题考虑在内,您会理性一些。另外,抱怨谁都会,角度不同摆了,建议你看看阿米尔汗访谈节目,虽然他针对的是他的祖国--印度,方法是相通的,能在发现问题后提出现行的实际的措施. 谢谢

篇(9)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当今世界高科技的发展对整个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让国家、企业乃至个人都更加关注安全防卫的重要性。可以这样说,我们早已进入了一个用科学技术作安全防卫的新时代。

科技防卫专业是一个捍卫国家及企业安全的专业,与我们比较熟悉的军事类专业不同,科技防卫专业着重的是“软实力”的较量。作为一个比较新的专业,科技防卫“混搭”了目前最热门的计算机学科及电子信息学科,同时还增加了法律及犯罪学等学科内容。

该专业的同学在四年中要学习的课程种类非常广泛,像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网络基础、心理学、安全防卫概论、涉外安全防卫、刑法、经济法、涉外法规、企业安全管理、情报学等。因此不难理解,这个专业主要是培养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防护方面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科技防卫的同学毕业后,有两条大的出路,部分综合素质较高、通过选拔考核的同学可以进入国家机关,从事国家安全保卫的相关工作。而大部分同学将会到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担任现代安全防卫主管,协助企业的日常运行管理(如人力资源、财务、要害部位、重要文档、重要设施等)的安全防卫工作,以及从事现代企事业防卫体系的建立、维护、使用及管理等工作。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信息安全对企业的正常运转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这一专业也日益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和重视。目前,社会需求与人才供给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保证了科技防卫专业的潜力发展。

相关专业开设院校: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

非一般的霓裳魅影——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对于纸和布,大家都很熟悉,天天都接触到的生活材料。然而对于非织造材料,大家可能就不太熟悉了。事实上,这种材料早已渗透到千家万户的生活之中了。所谓的非织造材料又称非织造布、非织造织物、无纺织物或无纺布,像老妈用的面膜纸、日常用的湿纸巾,还有一些PU革做的包包,它们使用的都是非织造材料。

了解了非织造材料,我们对于这个专业所研究和学习的内容就比较容易理解了。这个专业的培养目标,自然是希望大家通过4年的大学学习,能在非织造材料与产品制造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装备设计、环境保护、国内外贸易、产品设计、新产品研制等工作。目前,非织造材料在我国的发展远不如纺织类材料,在高端人才上也有很大的人才缺口。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多学科交叉、多行业融合、多领域应用的理念和特色,紧紧围绕“非织造材料”这个中心点,开设了非织造学、非织造布学、功能纤维及其应用、复合材料、非织造布后整理等必修课程,同时还学习一些高分子化学、物理等相关学科的知识。由于该专业比较强调工业应用,非织造工程设计、非织造产品质量与检测、纺织电子商务也是这个专业非常重要的课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属于工科专业,继承了工科专业课业压力重、学习严谨等特色,想学好学透,真是要费不少苦功。

由于该专业对口的行业还处于发展之中,因此就业环境还是比较乐观的。在我国的上海、山东、江苏等地区有着不少非织造材料的公司,每年都需要大量的高学历人才从事材料研发、检验及营销等工作,这些都是渴望大展身手的学子的舞台。另外,政府部门、商检与海关或相关科研院所等也需要该专业人才。

相关专业开设院校: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浙江理工大学、西安工程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安徽工程大学、河南工程学院等。

百姓自己的力量——人民武装

说起人民武装,不少同学可能会觉得很是陌生,像民兵等地区武装力量似乎都是中的元素。其实,社会的稳定与安康,离不开基层安保的建设。目前,各个城市的人民武装工作主要还是跟管理本行政区或本单位的军事工作紧密相关。

可能大家接触这个行业的机会不多,因此专门研究这个行业的学科更显得神秘了。人民武装专业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军地两用人才和具备从事基层专职人民武装干部以及具有一定管理和领导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因为具备一定的军事背景,因此这个专业需要学习军事教学法、军事地形学、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等带有浓重军事色彩的课程。另外,社会学、公共关系学也是为未来打好群众基础的重要课程。这个专业的就业方向还是比较明确的,毕业生一般都是到乡镇、企事业和街道办事处从事专职武装工作,同时也能够从事地方经济建设,从事基层管理工作。当然,也可以进入中小学从事国防教育、军事体育、军事训练等工作。整体来说,还是以国家的公职人员为主要就业方向的。

相关专业开设院校:南昌大学人民武装学院、河北大学人民武装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人民武装学院等院校开设了与人民武装相关的专业。部分高校对这个专业的体检要求较为严格,也有院校规定只招男生,在报考之前,一定要仔细研究院校的招生要求。

拯救折翼的天使——人群康复

有很多人身患残疾后身心压抑,有很多人正在遭受“亚健康”的威胁……他们在身体和心理康复上需要指导和帮助,需要专业人士帮助他们进行康复理疗。人群康复专业应运而生,相关专业人士认为,康复保健行业在社会的需求下将不断快速发展,并且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群康复就是专门从事人体保健、护理、治疗、康复等工作的专业。这个专业显得非常“博爱”,它的服务范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在各大院校、公司、居民社区、体育俱乐部等,关注的内容则是运动损伤的处理及伤后康复;另一部分就是从事残疾人康复教育事业,在各类残疾人康复中心、特殊教育学校做专业康复指导。

在学习内容上,人群康复专业以基础医学、保健学为主,辅以部分心理学的内容,还需要学习人体解剖学、康复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急救学、行为矫正学、体育康复学、保健营养学、康复护理学等课程。人群康复专业是针对康复训练为主,因此在医学方面还是以物理疗法为主,对医理和药理基本没有涉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这个行业对动手能力和技巧性有很高的要求,同时,要求有责任心和良好的耐心,在这方面素质较高的同学是比较适合这个专业的。大家毕业后,可考取劳动部心理咨询师中级职业技术证书,为良好的就业保驾护航。

相关专业开设院校:该专业属于专科,学制三年。开设了跟人群康复专业相关的高职(专科)院校有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海南医学院等。

宏观经济掌控者——国民经济管理

如果你想锻炼自己在经济大潮中高瞻远瞩的视野,如果你想了解经济发展中的趋势,如果你想对经济发展有宏观的整体认识,那么学习国民经济管理专业肯定会让你学有所得。但所得还不仅如此,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国民经济管理专业已经逐渐从单纯培养具有宏观经济管理人才转为培养具有“宽口径、厚基础”、适合各类经济管理工作的经济管理人才。

国民经济管理与经济学类下的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相比,小众得多。该专业从属于应用(宏观)经济学、实证(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一般原理与行政管理学及社会统计数据相结合的应用宏观实证经济学,学年为4年,顺利毕业后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其专业方向的毕业生要具有坚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广博的知识结构,能够熟练运用各种经济分析方法和技术研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规划和政策建议,能够及时高效地处理政府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的日常业务。毕业生能在各级政府部门、大中型企业、社会中介机构、研究机构从事经济分析、预测、决策、规划、咨询和经济管理等工作。

国民经济管理的课程设置主要依据本专业的研究方向,包括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学、宏观经济管理理论与政策、宏观经济规划方法与模型、社会发展的宏观管理等。

从就读该专业的学生反映看来,如果你不打算深入学习,或许选择别的专业会更适于就业;如果深入研究经济行为,好好学习国民经济管理将会受益匪浅。也有人认为正是由于它的学科特性,就本科阶段,该专业可说是宽而不精,应用性不强,所以相对就业需求不如金融、会计等。所以既学之,则深学。待学成之时,便成为对宏观经济发展有着高瞻远瞩视野的人才,也会成为众多经济行业争相需要的人才。

相关专业开设院校: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四川大学、山西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

转基因的安全屏障——生物安全

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有关基因工程改造过的生物产品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这些产品一方面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但另一方面也隐藏着一些潜在的危险。为了让人们更安心地使用经过基因改造的产品,生物安全专业应运而生,培养对有关基因工程改造过的生物产品进行检验检疫的人才。

生物安全的狭义指对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以及研究转基因生物的跨国越境转移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广义指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社会、经济、人类健康及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

生物安全性,简单说就是生物体对人是否安全,一般特指生物体经过基因工程改造后对人是否还依然安全。生物安全属于边缘问题,也是各学科的交叉部分。该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安全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技术。能在海关和口岸、动植物检疫、国家安全部门、动物疫病防疫、环境保护、外贸及其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生产、监督、执法、管理等工作。大体上开设的课程有生物安全法、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等,因院校设置而略有不同。

有人觉得该专业离生活太远,不知所谓,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部门和人员在从事生物安全相关专业,比如我国各级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他们承担着动植物和卫生检疫的职责,严防危险性生物进入我国。世界各国都有相关机构,国内的各级检疫站、食品化验机构等等。

相关专业开设院校:福建农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

除了以上几个专业外,还有其他一些小众专业等待各位去探秘,它们也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所在。

光源与照明(本科):光源与照明专业是一门为人类带来光明的边缘交叉学科,通常设立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一般设有“半导体照明材料与器件”和“半导体照明工程应用”两个专业方向,天津工业大学于2009年申请增设的光源与照明本科专业。该校成为全国首个设置该专业且专门培养半导体照明技术人才的高校。

轻化工程(本科):轻化工程专业涉及制浆造纸、精细化工、纺织染整、皮革等国民经济中地位重要的基础工业和原材料工业领域,学习的内容主要是针对以多种天然资源及产品为原材料,通过化学、物理和机械方法加工纺织品、皮革、纸张和卷烟等的理论及工艺原理等内容,目前,东华大学、青岛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都开设有这个专业。

篇(10)

“安全”①,在各类辞典中通常解释为平安、保护、保全、稳定、无危险、不受侵扰、不发生事故等义。有学者综合公共管理学、法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理论,将“安全”概括为“生活在特定自然、社会环境中的人的各种权利,特别是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受到保护,尤其是法律保护的平安、无危险状态;其危害因素能够得到抑制、消解;其权利受到侵犯,能够得到救济;其侵犯行为能够得到处罚、矫正;安全是法律的基本价值之一”。[1]根据这一灼见,笔者将“校园安全”定义为:在校园这一特定公共环境中学习、研究、生活、工作的学生与教职员的权利(尤其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以法人形态运行的学校②的权利(主要是财产权利),不受威胁、危害、侵犯,从而得到实现的稳定状态。换言之,安全是将主体的法定权利转化为现实权利的进路。显而易见,学生安全在高校校园安全中居于核心位置:一则学生是高等教育事业的立足点,二则学生群体在学期间生活在校园之内。

高校以提供专科以上层次的全日制高等教育为目的,具有规模大(校园面积广、师生人数多)、开放性强、管理复杂等特征,时时刻刻面临着校内外各种不利因素的威胁。笔者将其概括为以下四种:一是高校在管理上的漏洞甚至严重的失职;二是高校校园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场所与公共设施,不可避免要面临由校外渗透、侵入的隐患和威胁;三是学生安全教育不足,忧患意识和法律意识缺失;四是社会整体治安恶化所造成的冲击,我国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部分地区治安状况不容乐观,对校园造成了波及。

诚然,学生安全管理活动是实现高校教育、科研职能的重要前提,亦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实践。然而,我国相应的法律资源却不容乐观:一方面,由于立法进程缓慢,③直接针对校园安全的立法成果仅上海市2001年制定的地方法规《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未涉及高等教育阶段)、四川省政府2002年制定的地方规章《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办法(试行)》④、教育部2002年制定的部门规章《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寥寥几部地方法规和行政规章⑤,以全国性、高位阶性为特征的专门法律和行政法规缺位;另一方面,虽然《侵权责任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等民事、行政法律、法规中亦有部分规范可供适用,但是因为其分散性、间接性,并不足以应对纷繁复杂的现实所需。一言以蔽之,制定一部专门的《校园安全法》势在必行,高校学生安全管理则理应是其重要篇章。因此,笔者将对高校学生安全管理活动进行法理分析,然后在这一基础上尝试完成相应制度的建构。

二、高校学生安全管理的行政法理分析

(一)学生安全管理活动的公共行政性质

1.学生安全属于公共安全范畴

“公共”,含有不特定(或多数)、共同性、社会共享性等要素。通常认为,公共安全是指“不特定或者多数人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重大公私财产安全,重大生产安全,公共生活安宁以及重大公共利益的安全”[2]。显然,高校学生安全符合这一界定,属于公共安全范畴。有学者深刻地指出,“公共安全就是秩序的一种良性状态”[3]。而“秩序(order)”,是指“在自然进程和社会进程中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4],与“无序(disorder)”、“混乱(chaos)”相对应。众所周知,秩序由制度来进行设定与维系。因此,安全对秩序的依赖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学生安全管理对制度资源的需求。

2.学生安全管理属于公共行政范畴

公共行政是“不以营利为目的,旨在有效地增进与公平地分配社会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组织、管理与调控活动”。[5]公共行政的特性在于以下五点:[6]一则以公共权力为基石,二则指向公共事务,三则目的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亦即具有社会共享性的共同利益),四则具有公开性与程序性,五则具有服务性与非营利性。一言以蔽之,提供公共产品是公共行政的旨趣,管理是公共行政的发挥功能的路径——行政从本质上来说正是组织(社会共同体)为达成共同目标而进行的组织与管理活动,此点在法学界以及其他社会科学学科中得到广泛承认。具体而言,学生安全管理活动是政府、高校以法律、法规、行政规范性文件、高校内部规章为准据,为维护学生群体的人身、财产等各种权利,所采用的各种措施之总和。依据大陆法系对公共行政的分类,学生安全管理活动属于秩序行政(德语ordnungsverwaltung),而秩序行政是“最典型、最传统的行政类型。这种行政是在维持社会之秩序、国家之安全及排除对公民及社会之危害”[7]。

此处的难点在于对高校行使行政权力的理解。在我国,行政主体既包含国家行政机关,也包含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高校虽然在《民法通则》中被明确为事业单位法人而非机关法人,但是因为其行使着来自《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所赋予的行政管理权力,所以是一种授权行政组织,从属于行政主体范畴。高校在行使这些行政职权时,处于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此时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属于行政法律关系性质。最高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指导案例[8]也明确支持了这样一种定性。考察世界范围内的立法和法律实践,将高校作为行政主体实为普遍。例如,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通常将高校(尤其公立高校)定性为公营造物。而公营造物(德语anstalt,简称“营造物”,亦译为“公务法人”、“公法设施”、“公共机构”等)是国家或地方为达成一定的公共目的,依据法律或由法律授权,结合人与物,使其能持续提供一定给付而设立的一种组织体。其通常具备法人身份,属于公法人⑥中的一种,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自然享有行政主体资格。

故此,将学生安全管理活动定性为公共行政实属必然。换言之,学生安全法制位于行政法系统中,有关学生安全管理的法律问题可运用行政法原理进行诠释。

(二)学生安全管理活动中的权利义务关系

以校园为平台,并依据主体的不同,运用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模式,可将学生安全管理活动中的各组权利义务关系⑦提炼如下:

1.高校与学生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1)高校与学生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实质。学生被某一高校录取后,取得该校学籍,在此基础上以学生身份⑧与该校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被总称为在学关系。高校基于安全保障的需要,对学生实施管理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无疑是在学关系的重要部分。大陆法系普遍认为,在学关系是一种营造物利用关系,从属于特别权力关系范畴。“特别权力关系”是源于19世纪时德国的一项著名公法理论,意指基于特别的法律原因(如军人之于军队,囚犯之于监狱等),在一定范围之内,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享有概括命令的权力,而行政相对人则具有高度服从义务的一种法律关系。具体而言,传统理论将“特别权力关系”与“一般权力关系”相对应,后者是公民与国家之间行政法律关系的常态,以公权力行使受到法治原则控制为特征,而前者则与此相反,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形成的是一种“紧密型持续关系”,既排除法律保留原则,又剥夺司法救济手段,行政主体还可以通过内部规则的方式对行政相对人的自由权利做出限制乃至实施惩戒,行政相对人的义务具有不确定性。可见,传统的特别权力关系中的“特别”二字,绝非特别优待反倒是特别限制之意。该理论对日本、我国台湾地区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我国大陆地区教育行政领域而言,虽无特别权力关系之名,却有特别权力关系之实。

二战之后,由于各国不断践行实质法治国的原则,特别权力关系被认为是“法治国的裂隙”而被修正,呈现出三方面的改变:[9]一是范围缩小;二是涉及基本权利者,必须有法律依据(亦即,承认法律保留与法律优先的原则);三是许可提起行政争讼。然而,在学关系仍应当认为是一种特别权力关系,而非一般法律关系。因为“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与一般行政关系相比毕竟有着特殊之处,该领域中权利主体与相对人之间的紧密程度比较高,双方之间存在的‘紧密型持续关系’是客观事实”[10],所以我们并不能对客观事实视而不见而全盘否定之。当然,对于学校行为涉及学生基本权利或者重大利益的,应当遵循法律保留、正当程序、司法救济等原则。这样一种修正后的特别关系理论为国内外许多著名学者所赞同,并被改称为“特别法律关系”、“特别公法关系”等[11]。

经过修正的特别权力关系理论可以为规范我国高校和学生的法律关系起到指明进路的作用。华东师范大学郭为禄教授将在学关系中高校对学生的行政管理关系区分为学籍管理关系与日常管理关系:[12]前者是涉及学生身份等重大权益的管理,即高校根据国家有关法律的规定,以行政法为依据,对学生实行学籍管理行为而形成的管理关系;而后者是不涉及学生重大权益的管理,即学校为保障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不同情况制定学校的规章制度,由此形成的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笔者赞同这样的划分,并且进一步指出学籍管理关系的实质是高校教育权力⑨与学生受教育权之间的关系,而日常管理关系的实质则是高校行政权力与学生的其他权利之间的关系,这些权利处于受教育权的辐射地带。虽然,归根结底“受教育权以外的其他权利”并不是源于学生的受教育者身份,但是因为受教育权的影响,在相较于其他公民时仍会有所区别。在这样的语境之下,高校与学生所发生的安全管理关系理应属于日常管理关系中的一种,在特殊情况下亦可与学籍管理发生联系。需要指出的是,特别权力关系理论并不否定在一定情况下,学校与学生之间可以形成民事法律关系。例如,学生利用学校的食宿、洗浴设备,在学校经营的商场超市内购物消费等。因为此时学校并非以行政主体的身份出现,而学生也完全是基于普通公民的身份而不是受教育权主体的身份与之发生关系,两者处于平等地位,所以是一种民事契约关系,并不属于笔者所说的在学关系范畴。

(2)高校的职权与职责。根据《教育法》第28条,学校有权按照章程自主管理和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之规定,笔者提出以下见解:

第一,高校拥有根据学校章程,制定关于学生安全管理的规则并且贯彻执行的职权。并且,学校在制定规则以明晰双方权利义务时,应集思广益、尊重广大学生的参与权,遵循正当程序。

第二,当学生严重违背本校安全管理规则,从而危害学校、同学、教职员工的人身、财产权利时,甚至达到严重违法、犯罪程度时,高校对其有联结学籍管理、课以处分的职权。但是,开除学籍、劝其退学的实施应当审慎,并且不得与法律相冲突,以免侵犯公民的受教育权这一重要的宪法权利。

第三,职权二字对学校而言,既意味着权利(权力),也意味着是不可放弃的义务——因为职权与职责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3)学生的权利与义务。第一,在本领域内,学生拥有的实体权利主要是人身权与财产权,这两者都是宪法、民法上予以确认和保护的重要基本权利。财产权无需赘述。人身权是与公民人身有关的各种权利的总称,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具体而言有生命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住宅不受侵犯权、通信自由与通信秘密权。前述六项人身权利与校园安全的密切关联并不难以理解,此处需要强调的是通信自由与通信秘密。我国高校往往以传达室的方式来进行信函传达,学生的信件往往会先经过学校传达室,再转至寝室楼或者所在教学单位,管理紊乱、程序复杂,今后宜加强相应管理,保护学生通信方面的安全。

第二,既然高校有制定安全规则,并且在此基础上有对违规学生进行惩戒、乃至与学籍管理进行联结的权力,则学生也必须拥有下述相应的程序性权利:一方面是参与安全规则制定的权利;另一方面是对于学校所作的惩戒有获得救济的权利,不涉及学籍关系的惩戒有权提起校内申诉,涉及学籍关系的惩戒则既可进行申诉还应当有权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第三,基于前述,学生还应履行遵守法律、法规,以及学校管理制度的义务,这也是《教育法》第43条所明确规定的。

2.其他各组权利义务关系

(1)政府与高校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政府对高校的学生安全管理工作依法行使监管职权。此时,政府居于行政主体地位,高校居于行政相对人地位。政府所作的监管,可以通过抽象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行政事实行为⑩三种路径来实现。总之,高校对于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监管行为,负有接受、配合之义务。例如,公安消防部门对高校的校园消防设施、消防状况进行检查、指导。

(2)政府与学生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对学生实施安全管理的主要是驻校派出所。作为行政主体的驻校派出所通过户籍管理和日常治安维持而与学生发生权利义务关系,对于违反法律规定危害校园秩序的学生,派出所有进行行政处罚的职权。

(3)高校、政府与来访人员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目前,我国高校的治安管理工作由学校保卫处与驻校派出所合作完成。二者可以依职权采取登记、检查、守卫等措施,防止校外不良分子进入校园。外来人员在学校开放时间、履行相关手续后方可入校,进入校园后应遵守法律和学校安全管理规定。

三、高校学生安全管理的主要机构及其制度建构

(一)主要机构

目前,校内负责学生安全管理的主要机构为保卫部门与学生工作各部门;校外负责学生安全管理的主要机构为政府警务部门。详细而言,保卫部门是我国高校专为保障校园安全而设立的部门,校内与之配合的是由学生处(学工部)、院系党团组织(含学生辅导员)所共同构成的学生工作部门系统,校外与之协同的则是政府警务部门。因此,如何优化组织模式、厘清各机构职权与协作关系是《校园安全法》中所应完成的制度建构。

(二)制度建构

学生安全管理制度是事前预防机制、危机处理机制与责任追究机制的结合,这是《校园安全法》所应体现出的三个层次。机构问题正是机制问题的源头。

1.建立健全学生安全教育与辅导制度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6条与《消防法》第6条分别课以了学校组织交通安全教育和校方安全教育的义务。秉持这样一种安全教育精神,《校园安全法》既要与有关法律、法规相衔与深入,还应在其他方面进行拓展。笔者认为以下内容不可或缺:

第一,应以建构校园安全文化为一项重要原则,学生安全教育是其实现路径。可将保卫部门明确为高校安全工作的核心机构,强制要求各校通过章程以及其他管理规则的方式,对本校的学生安全教育事项进行规划,具体包含机构、时间、场合、方式、内容、次数下限等。

第二,有关治安、消防、自然灾害等的教育,由学校保卫部门负责,会同政府警务部门进行。有关公共卫生(包含急救)的教育,由学校保卫部门组织,安排校医院(设立医学院的学校可安排医学院或附属医院)或会同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进行。有关文体竞技的教育,由学校保卫部门组织,安排体育、舞蹈院系进行。有关教学科研安全的教育,由学校教务部门负责。

第三,健全学生辅导制度,特别是心理辅导制度。由学生处(学工部)负总责,对因遭遇困难而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积极干预,避免违法、犯罪、自我伤害事故的发生。

2.建立健全校园警察与保卫制度

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保卫学专业委员会2001年对全国58所特大规模高校(3个校区以上、管辖人口3万人以上)的统计资料[13]显示,这58所高校共发生刑事、治安案件l1725起,平均每校202起,查破刑事治安案件4986起,占立案数87%。其中公安机关查破573起,占立案数l0%,有3l所高校,公安机关的破案率为0。高校保卫部门查破4413起,占立案数77%。公安机关破案率与高校保卫部门的查处率为1:8。这一资料揭示出现行校园治安管理体制无法胜任实践:一方面,我国长期存在着警力不足的困境,实践中广泛设立驻校派出所,然而派出所的警力编制与高校师生人数、校园面积相形见绌;另一方面,虽然高校保卫部门承担的职责基本同于公安机关,但是保卫部门并无公安机关那样的执法权(尤其是刑事案件)和专业技能,导致违法、犯罪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打击。因此,笔者提出以下立法建议:

第一,建立专门的校园警察机构,增强校园警力。具体而言,在大学城、规模较大的高校直接设立专门的公安分局,原各校区设立下属派出所,并在重要地点设立警务室。同时,鉴于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派出所行使的刑事侦查权较小,《校园安全法》可对校园派出所的刑事侦查权进行必要扩大。

第二,厘清高校保卫部门与校园警务部门之间的权责和协作关系。高校保卫部门的职能为:负责学校安全教育,负责聘用和管理校园保安队伍,负责校园安全检查、排除安全隐患,代表学校、师生联系沟通校园警察部门。校园警察则拥有校园及周边地带的执法权,可以采取安全措施预防、制止、处理校内外发生的各类不法侵害。

第三,出于弥补警力不足的必要,为聘用校园协警提供制度保障。校园协警的门槛设定应较校外协警的门槛为高。协警并无独立执法权,而是校园警察的辅助力量。

四、高校学生安全管理的具体维度及其制度建构

从人身权利与财产权利的角度出发,可将学生安全从本质上划分为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两种维度。这种划分固然满足了逻辑上的周延问题,但失之抽象,不能直接联结影响学生安全的现实因素,对于解决实际问题较为不利。考察实践,学生安全主要与学校活动、寝室生活、校园设施设备、校园交通、校园卫生五者相关。因此,可暂将学生安全划分为学校活动安全、寝室生活安全、校园设施设备安全、校园交通安全与校园卫生安全五种具体维度。尽管这样的划分在逻辑上并不周延、也无法涵盖全部现实问题,然而对其进行探讨并总结出相应的制度建构策略,无疑具备“重点突破”的积极意义。

(一)学校活动安全及其制度建构

1.问题分析

学校活动分为教研活动和课外活动两种。两者均直接涉及学生的人身安全:

教研活动是高校提供高等教育资源、完成行政给付任务,实现公民受教育权与学术自由的直接体现。在教研活动中,存在着因参与者违规、失误而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人身伤亡的可能性。教研活动安全的重要性,对具有实验危险性的各类自然科学专业和体育、舞蹈专业学生不言而喻。2012年2月15日,南京大学化学实验室便发生了一起甲醛泄露事件11。

学校所组织的课外活动,虽非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本职,却对繁荣校园文化、促进学生人格完善意义深远。由于课外活动本文由收集整理以文体竞技为普遍形式,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风险不容忽视。目前实施的《学生安全事故处理办法》为解决这类纠纷提供了一定思路。该《办法》第9条规定:“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四)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第12条规定:“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已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的,无法律责任:……(五)在对抗性或者具有风险性的体育竞赛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的”。然而,在实践中如何认定一项课外活动是否由学校组织,并藉此厘清学生与学校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实属不易。现通过一个典型案例12进行解读:

某医学院的临床医学系组织“迎新”篮球赛,由临床医学系负责比赛场地和比赛管理事宜(包括聘请精通篮球运动的学生担任裁判),在比赛过程中一名球员因抢球意外遭受重伤。事后,高校主张本次学生伤害事件不属于校园安全事故,理由为:首先,篮球运动属于对抗性、风险性的体育竞赛;其次,临床医学系本身并不同于体育系或公共体育教学部,篮球运动不属于其教学内容;再次,迎新球赛属于学生与学生之间联谊的文娱活动,高校学生作为成年人,应自己作为民事主体,承担比赛造成的民事侵权责任;最后,临床医学系所起的作用是提供场地、后勤和组织观众的服务,并且已尽到管理职责,何况球员受伤纯属意外而非另一球员恶意违规造成。故此,学校只愿意提供人道主义的补偿,而不承担赔偿责任。伤者不服,现提讼,要求学校承担赔偿责任。依赖目前的《学生安全事故处理办法》,该校主张虽有过分为自身开脱责任之嫌,却并非于法无凭、毫无可取之处。

2.制度建构

(1)教研安全制度建构。立法授权相关组织制定出可操作的专业规范(特别是实验规范、实践规范),明确学校、教师、管理人员、学生的各自职责,特别是对教研事故发生时的处理措施要有详细规定。任何学校均负有贯彻执行规范的义务,教育行政部门也应负有检查监督的义务。前述实验、实践规范本身虽然不属于“法”的范畴,但是法律却课以相关行政相对人遵守的义务和行政机关保障实施的义务。同时,立法还应赋予各高校根据法律、法规、行政规章、专业规范,通过本校内部规章进行相应细化补充的权责。高校所作的细化补充规定不得与前者相冲突,补充规定的内容应包含学校如何组织有关教研的纪律教育活动,包含时间、场合和方法等,既针对学生也针对教职人员。教研活动的开办过程中,以此强化教师、实验人员岗位责任感和建构学生的教研活动安全文化。

(2)课外活动安全制度建构。根据前述案例,笔者提出三点立法建议:

第一,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并非学生意思自治的个人行为,而是体现着学校意志,应与教研活动同等对待。该受伤学生并非由于自行约定的体育锻炼行为而致伤。其比赛由院系组织(实践中可表现为院系的团总支、学生会),带有明显的“官方”色彩,应认定为学校活动。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作为教研活动的拓展,学校须承担相应的安全管理义务和责任。原因在于,高校是实现公民发展和人格完善的公共机构,开办第二课堂、组织课外活动是兴学的必要,而课外活动也是考察一所高校办学状况的重要指标,在实践中无法避免且应当鼓励。本案中的体育活动虽非临床医学系的办学内容,但仍系学校活动之一环、符合高等教育宗旨,如完全由学生承担风险,既不公平也不利于学校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学校确实无过错的,承担无过错责任,对学生所遭受的损害进行较低限度填补即可;由受损学生以外的其他学生、第三人恶意造成损害的,应由他们承担侵权责任。

第二,《学生安全事故处理办法》中的所谓“学校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和“学校已履行相应职责”过于原则性、抽象性,所以《校园安全法》的法律条文在吸收其要旨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具体化,要求此类群体性课外活动应经过学校严格的筹备、组织工作,并得到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审批。像本案中的篮球赛,还应强制要求必须聘请体育系或公共体育教学部的专业师生担任裁判,并且应有校医和指导老师在场,活动前还应进行安全检查和安全教育。

第三,对于学生纯粹出于私人意思而使用学校设施、设备进行课外活动的,如网球场、田径场、游泳馆及其设备,学校也应在开放时间安排工作人员值班进行安全监管,否则仍应承担相应的不利法律后果。

第四,对“校园”的解释应适当延伸。教研活动和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有可能发生于本校校园以外,此时应将“校园”的范围进行适当延伸,而非针对狭隘的地理空间。

(二)寝室生活安全及其制度构建

1.问题分析

寝室生活既涉及学生的人身安全也涉及财产安全。在我国,学生在高校校园内通过集体住宿方式生活(较为例外的是博士研究生,他们的寝室一般为单人间)——寝室既是学生的个人空间,又带有一定的公共色彩。较常见的问题有公寓管理人员或学生违反学校寝室管理规定私自接纳外来人员造成财产被窃,以及学生在寝室内进行饮酒等禁止性活动从而引发斗殴等。

2.制度建构

虽然学生寝室缺乏作为私人独立空间的色彩,但是将其视为临时住宅、予以保护却十分必要。住宅不可侵犯,乃是公民神圣的宪法权利。提升到这样的高度,将有利于实践中制止其他学生、教职员工、外来人员的不当闯入。诚然,高校强制分配宿舍、禁止学生在学期间校外居住在实践中属于常态。然而,此点对于基本上是成年人的高校学生群体,尤其对于学校离家很近的学生以及年龄较大的研究生群体是否必要?窃以为,离家较近的学生应当有选择住家的权利;对于年龄较大的学生而言,强制住校则很可能会冲击他们的婚育权。因此,在《校园安全法》中应当明确规定:学生有权自主选择住校与否,高校拥有对住校生实施寝室安全管理的职权并承担提供寝室安全保障的职责。

(三)校园设施设备安全及其制度建构

1.问题分析

高校是一个浓缩的社会。无论是教学楼、公寓、运动场等公共设施,还是教研用的仪器、设备,都与学生安全密切相关。消防安全是设施设备安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鉴于国家已为各种校园设施、设备设立了详细标准,同时,《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9条第1、2项也规定了学校对维持设施设备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故此,笔者不再赘述,将笔墨集中在其未作详细规范的一类特殊情况上:校园施工所引起的安全问题。

校园施工者大都是从校方的建筑招投标中中标后承包下来的,作为施工者的承包方和发包方高校之间存在一个建设工程合同,但这一合同法律关系仅对合同双方具有约束力,承包方与学生之间并没有直接的法律关系,但承包方因施工侵犯高校学生的合法权益时,施工方与学生之间就发生了侵权法律关系,此时的学校是否需要对施工方的侵权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依据《侵权责任法》第88、89、91条有关物件损害责任的规定,学生因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受到侵害时,有权要求施工方承担侵权行为带来的法律责任。但是,实践中的困难在于现实中,施工方与承包方往往不是同一个主体,并且学生对学校建筑工程的相关信息难以了解。此时,作为与侵权法律关系双方中“桥梁”的高校理应有所作为。

2.制度建构

应规定高校在校园施工期间负有以下义务:

首先,学校有义务将工地设为,防止学生进入。建筑材料也应放到学生难以接触的固定位置;其次,有危险性的工程,应避免在教学期间进行,而是利用寒暑假进行;再次,如果发生学生受损事件,学校必须作出积极回应,及时与承包方联系。学校有义务为学生提供承包方的必要信息,避免学生无法找到适格的侵权主体,从而无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四)校园交通安全及其建构

1.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高校校园的开放性日益增强,在校园中穿行的学校公车、教职工与学生私车、途经校园的城市公交车、校外来访车辆所带来的交通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在阴雨天气、上下课期间,道路转弯处和食堂等地点。2010年河北大学校园内发生的李启铭交通肇事案13是一个典型的事例。

2.制度建构

第一,设立财政专款,用以加强校园交通硬件设施的投入和改造。该工作由学校会同交通部门和城市建设部门来完成。内容包括:拓宽人行道、划分机动车道、自行车道与人行道,设定各道路时速限制;设置警示标志和校内红绿灯;在十字路口、教学楼、食堂、广场等人流量大的地段设置斑马线、减速带和人行天桥,必要位置可实施单行道和道路封闭。

第二,基于前述校园警察与保卫制度的建构,由校园警察和保卫人员切实承担校园内的交通管理,在一定路段设置交通岗亭,并对停车场和校门实施重点管制。同时,各校必须根据自身情况依法建立一套校园交通事故处理的应急处置机制。

第三,鉴于目前我国对中小学校车安全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高校也应予以同样注意,此点对拥有多个校区的高校尤为重要。

(五)校园卫生安全及其制度建构

1.问题分析

校园卫生安全包含食品、药物、医疗、疾控四个方面。食品安全??映的是校园食堂和校园商店,食堂、商店依据与学校签署的协议而进驻校园,在经营过程中还受到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因此受到合同和法律的双重规制;而药物、医疗和疾控则??映的是校医院。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过程的不断推进,校园卫生安全监管的两大难题也日益显现:

一是食物中毒事件不时发生。由于资本具有逐利性,学生食堂如果管理不善,极易发生学生群体食物中毒事件。例如2010年3月30日,安徽外国语职业技术学院43名学生在本校第三食堂内面馆吃完面条后,有39人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现象14;二是校医院运行状态堪忧。校医院广泛存在着规模小、经费少、技术和物资差强人意的现象,然而,校医院在实践中却往往承担着本校学生医疗保健、卫生检查和疾控工作的重任。2003年初,我国爆发的“非典”疫情,更是对该问题提出了挑战。

2.制度建构

在本领域,我国制定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三部法规与规章。因此,《校园安全法》中所需的立法工作是整合这些立法成果,并与《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公共事件应急条例》等卫生法律、法规进行衔接和补充。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根据行政区划,高校的卫生安全监管工作应列为相应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重点,可以考虑为行政检查次数设立下限。

第二,通过立法为各高校校医院的运行提供制度保障。按照校区数量、校园面积、师生人数,对校医院的规模特别是医务人员编制设定下限,其中多校区的高校可设立数个校医院,针对地理位置偏僻、本区域内医疗条件较差的高校还应增高其校医院的设立门槛;授权各校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本校的医务资源配置,包括校医院位置、诊所和医务点地规划,规划应报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并接受二者的监督管理;明确校医院进行疾病防控与组织校园卫生检查(含学生寝室和开放性场所)的职能,以及在突发校园伤害事故时紧急救治伤员的职责,对于设有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学校,还应实现校医院与它们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