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经营绩效的评价方法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F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02-0093-04
一、引言
煤炭作为我国的主体能源,在一次能源结构中占70%左右,煤炭的地位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动摇。近十年来,我国的煤炭产量屡创新高,但是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深度影响,我国经济增速下行,煤炭市场的需求放缓、价格下滑,煤炭产能过剩压力显现。然而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目标是实现煤炭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实施大规模的兼并重组,发展大型企业集团,有序建设大型煤炭基地,保障煤炭稳定供应。因此,各煤炭企业应以国家改革发展战略为指导,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煤炭企业的自身经营效率,解决发展过程中的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等问题,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因而,如何对我国煤炭企业的经营效率进行有效评价是我国煤炭工业发展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
本文构建基于财务指标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DEA方法对我国煤炭行业25家上市公司2007―2010年的效率状况进行数量分析,比较我国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的差异性,对效率低下的煤炭企业做投影分析,结合企业的经营现状适当调整企业的投入产出,试图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二、煤炭企业经营绩效评价DEA模型
DEA是使用数学规划(包括线性规划、多目标规划、具有锥形结构的广义最优化、随机规划等)理论模型,评价具有多个输入、多个输出变量的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简记DMU)之间的相对有效性(我们把它称为DEA有效)。数据包络分析的基本思路是把每一个评价单位(观测)作为一个DMU,再把所有的DMU构成被评价群体,通过综合分析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比率,把观测的投入和产出指标的权重作为变量进行综合评价,来确定有效生产前沿面,再根据各DMU与有效生产前沿面的距离,确定每个DMU是否DEA有效;还可以应用投影分析的方法指出非DEA有效或弱DEA有效DMU的原因及提出改进的方向和措施。
具有代表性的DEA模型有CCR模型(最常用)、BCC模型、FG模型和ST模型。本文采用CCR和BCC(或称为C2GS2)模型,用来评价我国上市煤炭企业的“综合有效”和“规模有效”。本文基于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的理论模型如下,本文研究25家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经营效率,即有25个DMU(j=1,2,…,n),每个DMU都有涉及企业规模及成本的投入指标,如固定资产净额、员工人数、营业成本(i=1, 三、煤炭企业经营绩效评价DEA模型实证
煤炭上市公司占据了我国煤炭行业的绝大部分资本,因此也可以说上市公司的业绩能够反映整个煤炭行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本文将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界定为在所掌握的资产限制条件下,通过经营获得企业收益的同质机构,以此评价其相对效率。根据沪、深两市的25家煤炭上市公司的2007―2010年的年报数据(年报主要来源于新浪财经和网易财经),建立DEA相对效率评价模型,通过DEAP软件求解各公司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如表1所示。
四、上市煤炭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结论
利用表1数据,对沪、深两市的25家煤炭上市公司在2007―2010年的综合、纯技术、规模效率进行评价分析。并对未达到DEA有效的数家企业进行投影分析,以期望为企业的管理者在改善经营绩效时提供指导。
1. 综合效率分析。从煤炭行业上市公司来看,四年来的平均综合效率值为0.730 4,仍有26.96%改善煤炭行业经营效率的空间,其中国投新集、恒源煤电、靖远煤电、开滦煤矿、煤气化、平煤股份、郑州煤电的综合效率偏低,都低于0.6;DEA综合效率值在0.6~0.7之间的上市公司数有十家,占到了40%,由此可见我国大多数煤炭企业的综合效率还普遍较低;广州控股、大同煤业、兖州煤矿、中国神华的的综合效率值达到0.8,另有大有能源、伊泰B股的综合效率水平达到了0.9以上,只占到6家公司;处于数据包络面上的煤炭上市公司只有凯迪电力这一家公司;中国神华、中煤能源作为全国两大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其综合效率在四年间一直维持在0.7~0.8的水平上,中国神华的综合效率由2007年的0.81下降至2010年的0.77,中煤能源的综合效率由2007年的0.79连年下降至2010年的0.73。由此可见,在2007―2010年间我国的煤炭行业总体绩效不佳,综合效率基本维持在0.7左右。凯迪电力公司在近几年中通过增资、控股扩大了公司资本,同时公司也注重绿色能源的开采及使用,实施从环保型企业向绿色能源综合型环保企业战略转型的策略,因此凯迪电力的经营效率在近几年中一马当先。造成煤炭行业总体效率不高的原因有多方面,我国的煤炭生产和消费规模逐年递增,又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整体经济增速下行,煤炭市场的需求放缓、价格下滑,煤炭行业产能过剩形势严峻,企业的生产经营结构不合理制,这都制约了煤炭企业的发展。
2. 纯技术有效性分析。和综合技术效率相比,中国煤炭行业各上市公司的纯技术效率要相对较好,平均纯技术效率为0.869,且在2008年纯技术效率达到了最大值0.931 4,其中有2家公司在近4年当中均保持纯技术DEA有效,分别是大有能源、凯迪电力;4家公司在3年内是处于纯技术DEA有效的,分别是广州控股、潞安环能、露天煤业、伊泰B股、中国神华;冀中能源、煤气化、平煤股份、上海能源、西山煤电的纯技术效率在近四年均未达到DEA有效,占到企业总数的20%,因此以上5家企业还应采取措施提高纯技术效率水平,来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水平;中国神华的纯技术效率在近四年均保持DEA有效,中煤能源的纯技术效率均保持在0.9以上,且有两年达到了DEA有效,充分体现了我国两大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的管理、科学技术、资源的配比安排等项目的科学合理性。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煤炭行业的大部分上市公司纯技术绩效较稳定,并且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也说明各企业的投入要素组合比较合理,并取得了较好的产出效果,但是冀中能源、煤气化、平煤股份、上海能源、西山煤电的技术绩效相对较低,科学合理的安排各要素的配比并达到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目的,才是企业的明智之举。
3. 规模效率分析。与综合绩效比较,我国煤炭行业的规模效率也是较好的,平均水平达到了0.843,这和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现状也是相符的。虽然历年规模效率达到1的企业不多,有72%的企业规模绩效基本维持在0.8以上,四年来各企业的规模变化不明显;恒源煤电、开滦煤矿、潞安环能、露天煤业、盘江股份、平煤股份、郑州煤电、中煤能源的规模效率在0.8以下,说明以上企业的规模绩效还有提升空间;中国神华、中煤能源的规模效率水平偏低,影响了企业的综合效率水平,导致中国神华和中煤能源在DEA相对效率评价中较弱。除了大有能源、凯迪电力、兰花科创、伊泰B股等企业达到规模收益不变外,其余企业均是规模报酬递减,即随着投入量的加大,产出量的增加量不断减小,这说明在企业中可能存在着过度的投入,过度的投入导致生产的扩张,而这种扩张超越了该企业的规模承受能力,因此这类公司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相应的减少资本,调整资本结构及企业内部构成,强化内部管理体制,提高企业的投入产出效率,将生产调整到最佳状态,从而改善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
4. 投影分析。依据DEA的基本原理,我们可以对未达到DEA有效的决策单元进行投影分析,将非DEA有效转化DEA有效的单元。这里我们选取四年来综合效率平均值在0.6以下的决策单元,进行投影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与原始投入产出相比较,各企业在每项指标中均有所变动,以下对各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国投新集、恒源煤电在保持原有产出水平不变的情况下要达到生产前沿面,应适当减少其投入水平,固定资产净额、员工人数、营业成本可以分别减少51.9%、41.1%、41.2%和43.2%、43.2%、43.2%,由此可见国投新集、恒源煤电投入的资源利用率较低,从而导致了企业经营绩效偏低,并且大约有40%以上的资产闲置,也就是说企业资产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应用,并给企业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在人力及营业成本投入方面,也存在着约为四成的冗余现象。通过投影分析调整投入量,也使得净利润的投影值提高将近一倍,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经营业绩。开滦煤矿、平煤股份、上海能源的企业投入也存在过量现状,冗余低于30%,但是平煤股份的劳动力投入臃肿严重,人员减少率达到了59.0%,说明平煤股份的机构庞大人员冗余较为严重,这也是导致平煤股份综合效率偏低的可能原因。郑州煤电的投入产出变动均不大,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郑州煤电规模效率影响导致的。郑州煤电纯技术效率水平连年增长,并在2010年达到了纯技术效率有效,可见资产的组合比较合理,但是从规模效率来看,资本的规模偏大,适当的缩减资本的投入,使资本维持在企业高效经营的规模范围内。
综上,通过对煤炭企业进行DEA有效性及其投影分析,可知我国煤炭行业的总体经营效率水平还比较低,为提高各企业的经营效率公司应着眼于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的提高。对于综合技术水平较低的恒源煤电、开滦煤矿、郑州煤电等公司,考虑到公司的规模效率水平的偏低现状,因此提高规模绩效才是公司的明智之举,相应的减少资本,调整资本结构及企业内部构成,强化内部管理体制,提高企业的投入产出效率,将生产调整到最佳状态,从而改善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煤气化公司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水平都比较低,因此可以将纯技术效率的提高作为企业经营效率提高的突破口,科学合理的安排各投入产出要素的配比并达到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目的;平煤股份的综合技术水平、纯技术效率水平、规模效率水平在上市工地排名中均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平煤股份必须双管齐下,合理调整投入产出的配比及生产规模的收益,以达到提升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魏权龄.数据包络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中图分类号:td16 文献标识码:a
1废弃矿井的定义
废弃矿井是人们开采自然资源遗留的废弃工程及附属物,主要有竖井、斜井和平硐以及与之相伴的废弃地面附属设施、废土石及废弃地。它是人为工程活动的产物,是人类工业文明时期的地质遗存,是一种新的地质体,它最显著的属性是对地质环境具有作用效应,最突出的是其致灾作用。
2河南省废弃矿井现状
截止2012年底,全省共查明各类废弃矿井4706个。分布于京广铁路以西的广大中低山区、丘陵和山前地带(图1)。从全省废弃矿井结构类型看,以竖井数量为最多,这类矿井一般为煤、铁矿为多,多分布于低山丘陵地带和山前地带,也常常是居民密集聚居的区域;斜井及平硐次之,这类矿井矿种一般以位于中低山区的金属矿为多,分布区居民一般较稀疏。
3废弃矿井的环境效应
3.1 废弃矿井的环境效应
河南省废弃矿井的环境效应主要表现为对人、畜有意或无意接触(进入)时的生命安全危害和对所在地的地质环境、生态环境与资源环境的破坏,前者是废弃矿井本身造成的,后者则是由废弃矿井常常沟通不同含水层或地表有害物质通过废弃矿井进入含水层造成的,有些废弃矿井由于释放有害气体或易燃易爆气体引发伤人或自燃、爆炸事故,同时,废弃矿井常常伴随地表废弃建(构)筑物、废渣和废弃土地,构成不安全隐患或资源浪费。
3.2 废弃矿井环境效应特征
一般地面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对危害对象一般具有主动攻击性,危害对象一般是被动受害,对于财产,地质灾害一旦发生,其损失就不可避免,具有不可规避性,就是说,能不能造成灾害主要决定于地质灾害本身。而废弃矿井则具有主动和被动双重攻击性,对人、畜安全仅具有被动攻击性,灾害能否发生,主要决定于被害对象是否与废弃矿井进行了主动接近。而对地质环境的危害则具有主动破坏性(主要表现为沟通不同含水层、沟通地表水与地下水,井口附近废渣、废弃建筑物占用土地资源、污染环境,或构成不安全隐患)。
4 废弃矿井评价方法
4.1 总体思路
将废弃矿井看作危害因子,每个危害因子由若干个二级因子组成。自然与社会环境看作被危害对象(易损因子),不同的环境特征对危害因子有不同的易损性(环境敏感性),围绕危害性和易损性博弈状况进行定量评价。
4.2 危害因子分析
根据河南省废弃矿井的实际情况调查,总结分析得到主要危害因子(一级因子)有:废弃矿井、废弃建筑物、废渣、废弃土地。进一步根据主导各因子对安全与环境危害程度的要素(二级因子)进行分类或分级量化(赋值)。废弃矿井按井口安全处置程度分级量化,废弃建筑物、废渣、废弃土地分别按存在的数量分级量化。按照各一级因子对安全与环境的贡献,并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对各一级因子赋予权重值。
4.3 对危害因子潜在安全与环境影响力评价
4.3.1 对单一废弃矿井的潜在安全与环境影响力评价。对单一废弃矿井的潜在安全与环境影响力采用综合指数模型描述:
qj=∑aibi
qj-第j废弃矿井安全与环境影响力指数;ai-第i评价因子的赋值;bi-第i评价因子的权重。
各因子赋值及权重见表1。
4.3.2 废弃矿井的潜在安全与环境影响分区评价。采用格栅网格剖分的方法,对评价目标区按照5×5km2网度进行格栅化处理,每个网格作为一个评价单元,对每一单元进行信息提取并量化计算。采用废弃矿井安全与环境影响模数反映某一评价单元的影响程度:
fm=/sm
fm-第m单元安全与环境影响模数;qj-第m单元第j废弃矿井环境影响综合指数;sm-第m评价单元面积(km2)。
通过绘制全省废弃矿井安全与环境影响模数剖分网格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全省废弃矿井潜在影响程度在全省的分布。
4.4 安全与环境易损因子评价
环境影响模数
映了某区域废弃矿井的潜在影响力,但对所在区域安全与环境能够造成的危害程度还将受到该区域的易损性的影响,为此需要对环境易损性作出评价。
根据河南省实际情况,自然地理位置与人文、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有密切相关,中高山地区人口密度小,人员接触废弃矿井的频度低,对人员安全危害性较小,低山丘陵区农牧业发达,人员活动频度增大,山前平原区城镇、人口分布最为密集,工程活动频繁,农用地、建设用地异常珍贵,综合环境对废弃矿井的敏感程度极高。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对废弃矿井的敏感性,可按山前或平原区(矿井一般深入侵蚀基准面以下或沟通不同含水层,对含水层影响较大)、低山丘陵区(矿井沟通区域含水层)、低山丘陵区(矿井不沟通区域含水层)、中高山区(矿井完全位于侵蚀基准面以上或虽然沟通上层滞水,但对含水层危害不大)四类考虑。选取自然地理位置、人口分布密度作为易损因子,见表2。
同样采用易损模数来描述某一评价单元的易损程度:
tm=∑aibi/sm
tm-第m单元;ai-第i评价因子的赋值;bi-第i评价因子的权重;sm-第m评价单元的面积(km2)。
4.5 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是衡量危害因子与环境易损因子博弈的程度的量值,其最终结果是表达某一地区废弃矿井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故引入危害度来定量评价废弃矿井安全与环境的实际危害程度,危害度用下式表达:
rm=fm/tm
显然,rm值越大,安全与环境危害度越大。
结语
本文参照矿山地质环境常用的评价方法并结合河南省废弃矿井的实际情况对废弃矿井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对进行全省废弃矿井治理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对废弃矿井作出正确评价,不仅在于建立正确的评价模型,参数的选取也是决定因素,故本文在对参数的选取上充分考虑了参数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3]。危害因子参数均可以通过专项调查获得,易损因子则可通过对资料的充分搜集获取,本次对人口密度参数的选取采用了与人口密度密切相关的替代参数,即通过卫星影像获取的居民地面积系数。
各地废弃矿井的矿种、开采方式、自然、社会条件不同,其环境效应不同,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评价。
参考文献
The application of DEA method i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efficiency evaluation
Liang Hui
Abstract :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calculates the relative efficiency value of Liu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wenty years by using the C2R Model of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further analyze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efficiency of Liuzhou city and countiesfrom cross-sectional data and finds some problems exiting in Liuzhou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uts forward the improved measures of the counties DEA effectiveness after thoroughly analyzing the influencing effective factors ofDEA, providing decision-making support to those cities in transforming their pattern of economic growth.
Keywords: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Efficiency; Regional Economy; Liuzhou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科研项目: 数据包络分析在区域经济发展效率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编号:200802LX057)
一、 引言
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区域经济的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它不仅取决于该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交通条件等历史状态,还受到该区域的外部环境变化趋势影响。有关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很多研究是围绕区域经济差异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展开,侧重于经济增长量与经济增长速度的研究及经济产出指标的测度和评价。但区域经济是个多投入多产出的综合经济体,在资源日渐匮乏的当下,对区域经济的分析不仅要考察其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更要将投入和产出指标进行综合分析,重视发展效率的评价。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柳州二十年间经济发展效率情况进行评价,并重点对2008年柳州市区及其各县的经济发展效率情况进行分析。
二、 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是美国运筹学家A.Charnes, W.W. Cooper等基于“相对效率评价”概念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系统分析方法,是在运用和发展运筹学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主要依赖于线性规划技术、用于经济定量分析的非参数方法。DEA模型是基于多输入、多输出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DMU)相对有效性的一种数学规划分析模型,通过输入和输出数据的综合分析,DEA可以得出每个DMU的综合效率。据此将各DMU定级排队,确定有效(即相对效率高)的DMU,并指出DMU非有效的原因和程度,给主管部门提供管理信息。
假设有n个DMU,每个DMU都有m种类型的投入以及s种产出。用投入指标向量 、产出指标向量 分别表示DMU的输入与输出指标,其中 。本文记选定的DMU为 。 模型对偶线性规划问题表述如下:
s.t.
式中 为权重, , 为松弛变量(Slack or Surplus)。解此线性规划得最优解为 、 、 , ,其经济含义为:
(1) =1,且 = =0,则 为 模型下有效,即在这n个DMU组成的系统中,资源获得了充分利用,投入要素达到最佳组合,取得了最大的产出效果,也就是说DMU在有效生产前沿面上生产。
(2) =1,且至少有某个 >0或者某个 >0,则 为 模型下弱有效,即在这n个 组成的系统中,若 >0,表示第i种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的数额为 ;若 >0,表示第r种产出与最大产出值存在 的不足。
(3) <1,则 为 模型下非有效,即在这n个DMU组成的系统中,可通过组合将投入降至原投入的 比例而保持原产出不减。此时, 在相对有效行业生产前沿面上的投影为: , 。由此,可以计算出 转为DEA有效时,各指标项与相对有效目标的差距。对非DEA有效或弱DEA有效的DMU进行投影计算,可在现有DMU集合基础上提出使其转变成DEA有效的改进方案,还可具体指出每个投入、产出要素应改进的程度。这对管理决策来说是很有意义的信息。
(4)投入冗余率与产出不足率DMU中各分量的 与对应指标分量 的比值称为投入冗余率,记为 ,它表示该分量指标可节省的比例。同样地,设 ,则 称为产出不足率。
(5)若 ,表示 规模收益不变,此时 达到最大产出规模点; ,表示规模收益递增,且 值越小规模递增趋势越大,表明 在投入 的基础上,增加投入量,产出量将有更高比例的增加; ,表示规模收益递减,且 值越大规模递减趋势越大,表明在 投入 的基础上,增加投入量不可能带来更高比例的产出,此时没有再增加投入的必要性。
三、实证分析―对柳州经济发展效率的评价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在经济发展效率研究中输入输出指标的确定是评价决策单元的有效性的关键,只有那些与决策单元最密切相关的输入输出因素才可以作为分析评价的指标。区域经济体的投入指标有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人力、资本、资源三类,在选择输入输出指标的过程中考虑到柳州经济系统的特点及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了6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作为输入输出指标。输入指标有:职工人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总额、财政支出;输出指标有: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些指标能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区域经济系统的耗费与收益情况。
(二)决策单元和数据的选取
本文以纵向数据(1989―2008年)分析柳州二十年整体经济发展效率,再以横截面数据(2008年)分析柳州市区及各县经济发展相对效率。前者以年份为决策单元,后者以市区、县为决策单元,虽然决策单元不同,但目标一致。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均从《柳州经济统计年鉴》整理,指标数值代入DEA模型,利用LINDO软件计算出经济发展效率值。
(三) 柳州经济发展效率纵向分析
将1989年-2008年柳州经济发展指标值代入模型运算,得出各年份的经济发展效率值及其它相关的定量数据,见表1。
结果分析如下:
(1) ,且 = = = = = =0的决策单元有13个,即1990年、1994年、1995年、1997年、1998年、2000-2002年及2004―2008年经济发展整体效率DEA有效,这十三年的 =1,规模收益不变,表明投入和产出已达到较为饱和的状态。
(2) ,但松弛变量不全为零的无,即不存在整体效率弱的DEA有效的决策单元。
(3) <1的评价单元有7个,且 <1,即1989年、1991年、1992年、1993年、1996年、1999年、2003年,各年整体效率非DEA有效,规模收益递增。
(4) >1的无,即不存在规模收益递减的决策单元。
表11989年-2008年柳州经济发展效率评价值
决策单元
(四)柳州经济发展效率横向分析
从上述结果分析可知,柳州二十年特别是2000年后经济发展整体效率DEA有效,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但各区域是否协调发展,有待进一步评价分析。以下以2008年为例,在2008年柳州经济发展整体效率值DEA有效的状态下,以市区、县为决策单元,具体评价柳州区域经济发展效率。
各决策单元输入输出指标数据见表2。
表22008年柳州市区及各县经济发展指标值
数据来源:柳州经济统计年鉴(2009)
将表2指标数值代人DEA模型,利用LINDO软件计算出柳州市区及各县经济发展效率评价值,见表3。
表32008年柳州市区及各县经济发展效率评价值
结果分析:
(1) ,且 = = = = = =0的评价单元只有市区,即在这七个DMU组成的系统中,市区为 模型下有效,资源获得了充分利用,投入要素达到最佳组合,取得了最大的产出效果。市区的 =1,处于规模收益不变阶段,规模有效,其投入产出比已达最优。
(2) <1,六个县均非DEA有效。从投入方面来看,六县的财政支出均有冗余,说明财政支出规模过大,效率低,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柳江、鹿寨、融安、三江四县固定资产投资有冗余,说明投资规模过大,利用率低,存在较大的浪费;柳城县和融水县没有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存在劳动力过剩现象。从产出方面来看,六个县均在财政收入指标上未达到有效水平,在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上也分别存在不足,未能达到最佳产出,存在较严重的利用效率低下问题。
(3) <1,非DEA有效的六县,规模收益递增,说明这六县具有较强的经济发展潜力,尚处于经济发育成长阶段,如能在现有投入的情况下适当地加大投入,通过规模扩张,实现规模经济,提高投入资源的相对利用效率,并找出产出中低效的环节,加以适当的调整,必定能促进其经济的较大发展。
(4)改进非DEA有效的决策单元 对于非DEA有效的六个县,存在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对非DEA有效的六个县进行投影计算,得出使其转变成DEA有效的目标改进值,结果见表4。
表42008年非DEA有效的决策单元的目标改进值
四、 结论
本文利用 模型求解出二十年柳州经济发展效率评价值,其中有十三个年份资源获得了充分利用,投入要素达到最佳组合,取得了最大的产出效果。但从横截面数据深入剖析柳州市区及各县的经济发展效率,可以看出柳州经济发展问题所在。以2008年数据为例,从纵向来看柳州整体经济发展效率DEA有效,但从柳州经济体各构成部分分析,柳州经济区域内部的经济效率差距问题较严重。七个区域中只有市区经济发展效率值DEA有效,规模收益不变,达到最大的规模收益产出点,其它六县均非DEA有效,资源有效利用率不高,市区、县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差,发展不平衡。非DEA有效的各县既存在投入过剩又存在产出不足,这里的投入过剩不是数量上绝对的过剩,而主要是由于投入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相对过剩。其由于各县具体情况不同而又有其不同的原因,各县应引起重视,根据自己情况加以改善。
根据模型求解结果,提出改进各县使其DEA有效的目标值,从而可以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重要的决策信息,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出贡献。柳州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需要科学地使用好有限资源,通过优化和协调,达到各区域DEA有效,提高经济发展效率。
参考文献:
[1]盛昭瀚,朱乔.吴广谋 DEA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53-161.
[2]吴文江.数据包络分析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134-166.
[3]高亚春. 基于DEA的我国各地区经济相对效率评价研究[J]. 统计教育,2009(1):1-8.
[4]柳州市统计局.柳州经济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一、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主要方法评述
(一)单一财务比率分析法
单一财务比率分析法就是指以企业财务报表资料为基础和起点,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计算某一银行具体报告期的财务比率,并将结果进行纵向和横向对比,以此判断一个金融机构绩效水平及财务状况优劣的方法。传统单一财务比率分析法中使用的财务指标一般构建在一定会计期间的基础之上,其优点是考虑了利润因素和财务费用因素,却没有将权益资本成本纳入考察范围内。
(二)效率前沿面法
效率前沿面法是一种相对效率而不是绝对效率的绩效分析法,效率前沿面始终是由样本中最优机构或者组合构成。效率前沿面法可细分为超对数模型、数据包络分析模型、随机前沿法、后边缘方法、自由分步法等,金融机构可利用以上方法来确定效率前沿面,并用来估计其他银行绩效数值,在行业内进行绩效优劣的评价。
(三)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的出发点在于研究原始变量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根据不同组别的相关性差异将原始变量绩效分组,相关性较高的变量分配为一组,不同组别间的变量具有较低的相关性。每组变量指代一个基本结构,通常用一个不可观测的综合变量表示,这个基本结构即为公共因子。由此可以看出,因子分析可用少数几个因子,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简化分析的作用。近几年来,计算机技术带动着因子理论和方法成功运用于经济、金融等多个领域,使得因子分析的实践和应用更加丰富。
二、国外文献综述
相对于一般的经营绩效评价的研究,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的研究相对起步较晚,大约20世纪50年代,国际经济学界开始关注银行经营绩效问题并进行研究,但大部分只是简单的研究。而对于经营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则于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究其原因,在于当时政府对商业银行监管的逐步放松,使得进入金融行业的非金融公司数量增多,金融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导致商业银行间的竞争加剧。盈利空间的不断缩小引起西方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分析体系的重视,大量学者对其进行广泛且深入的研究。
国外学者初期大部分应用效率前沿面法对银行业绩效进行研究,其中应用最为广泛当属数据包络分析法(DEA)。Slierman和Gold(1985)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14家商业银行进行分析研究。其投入变量包括租金费用、员工人数和营业费用,产出变量由资源占用的大小和个别交易时间来得出,研究表明DEA方法可有助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分析。1997年,Alain Sarzotti结合大量图表和数据,测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银行经营考评体系的重要性,结果表明数据包络法将显著有助于银行的评价工作,并从激励约束模型视角出发提出了银行经营绩效考评标准。George E.Halkos(2004)采用数据包络法DEA对1997~1999年希腊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评价,得到商业银行的总资产规模扩大程度与经营绩效水平正相关的结论。
与此同时,单一财务比率分析法中的经济增加值在评价公司业绩、创值能力上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Stephen.F.O’Byrne(l996)对工业类企业进行了衡量,在研究时发现:经济增加值反映的市场价值都大于利润所反映的市场价值。Uyemura(1996)对1986~1995年美国排名前一百名的银行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相比较于EPS、ROA、NI和ROE,经济增加值EVA和市场增加值MVA的相关性最高。Ray Russ于2001年指出若经济增加值EVA模型有效运用于企业,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创造价,甚至有可能扭亏为盈。除了上述两种方法外,相关研究学者还利用了其他方法研究关于商业银行的效率问题。
1972年,杜邦分析模型于由美国学者David Cole引入,并在银行管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杜邦分析法中的净资产收益率(ROE)包括两个方面:资产净利率(ROA)和权益乘数(EM),其优点在于能对银行盈利能力进行较为完整的分析,也能较为全面的衡量银行经营财务状况。除此之外,杜邦分析模型能在一定层面上反应出银行经营过程中各部门间的制衡关系,有助于管理者分析问题和查找问题原因。
Willam D.Miller(2000)将非财务因素引入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考评体系,他认为商业银行的财务因素能够为经营考评提供参考依据,更为全面的反应企业的利润水平。与此同时,非财务因素的变动同样可以为银行提供发展机遇,同时关注非财务因素和财务因素能更为完整地评价企业的发展环境。Willam D.Miller据此提出了10P经营考评法,其中10P包括利润(ProHt)、资产(Processes)、营销渠道(PhysicalDistribution)、人事制度(People)、战略计划(Planning)、潜力(Potential)、银行个性(Personality)等多项指标,从而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考评体系。
从以上可以看出,经过半个多世纪,随着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体系研究的发展,西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评价体系已日臻成熟和完善,其经营绩效评价已经突破了原来由单一财务指标的阶段,进化为财务因素和非财务因素综合考虑的阶段;超越了了由原来单纯的定量分析或定性分析的阶段,逐步演变为二者相结合的阶段。国外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研究评价体系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并为我国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指明了方向。
三、国内文献综述
我国对银行绩效评价的研究起步较晚,除了研究者数量有限外,使用方法也有限。随着国内外理论方法的发展,主要使用的方法有三类:因子分析法、经济增加值(EVA)、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一)采用因子分析法考察我国商业银行绩效
翟守强、秦志强(2008)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2007年12家国内商业绩效了评价,探讨了商业银行提高竞争绩效的途径,结果显示国有商业银行绩效较低;上官飞、舒长江(2011)评价了全国13家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运用15个指标按照特征值加权给出了各家银行的绩效排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化建议;郭翠荣、刘亮(2012)选取了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得出各样本的经营绩效状况,对其竞争力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谭华、陈燕华(2012)基于沪深两地上市银行年报的主要财务指标数据,结合多元统计分析中的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对所有上市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实证分析。
(二)采用经济增加值法考察我国商业银行绩效
2005年中国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计划财务部从商业银行运用经济增加值为绩效考核指标的作用入手,对其体系进行可行性分析,进而从各方面阐述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的具体组成及其核算方法,同时还提出商业银行实施以经济增加值为绩效考核评价体系需要解决明确管理动机完善资产负债管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绩效考评体系具体构成等问题;字兰和黄儒靖(2009)结合我国银行业特点,调整了传统的EVA模型,进而测算出我国11家商业银行的EVA及其相关指标,并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找出驱动EVA的主要因素;王一平(2011)则将EVA用于测算中国沪深股市2007~2009年14家上市银行的经营绩效,并从资产总额、银行资产管理水平、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贷款率等视角来探索EVA的驱动因素。
(三)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考察我国商业银行绩效
杨宝臣、刘铮、高春阳(1999)、秦宛顺、欧阳俊(2001)等均将数据包络方法(DEA)运用于我国商业银行,建立了综合考虑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分别构建我国银行有效性评价的输入指标和输出指标;周逢民、张会元、周海、孙佰清(2010)将银行经营过程分为资金组织和资金经营前后两个相继的阶段,应用两阶段关联DEA模型评价了我国15家商业银行2003年到2007年的总系统和两个子阶段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析发现,国有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普遍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主要由于资金经营阶段的经营无效引起的。
综上所述,虽然起步较晚,我国学者在研究构建商业银行经营考评体系方面依然一定的成果。随着制度和环境的不断变化,即使是成熟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亦需要不断完善。及时更新理论使其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这将是今后我国学者在研究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考评体系时需要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翟守强,秦志强.基于因子分析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价[J].金融经济,2008,14:56-57.
[2]上官飞,舒长江.基于因子分析的中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J].经济问题,2011,01:109-111.
[3]郭翠荣,刘亮.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J].管理世界,2012,01:176-177.
[4]谭华,陈燕华.基于因子分析的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实证研究[J].特区经济,2012,10:84-86.
[5]朱传华,詹细明,黄金英.经济增加值模型在商业银行价值评估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2013,12:89-91.
一、绩效审计的概念
绩效审计是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针对企业各部门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率、效果及资金运用效益进行的审计,即经济性、效率性以及效果性审计。绩效审计自提出以来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判断一个国家或公司是否已经迈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一)经济性审计。对资源浪费率高的部门进行评价,找出资源浪费的因素,提高生产效益。着重对人、财、物三方面资源合理性利用进行评价,尽可能的减少资源的耗费程度,争取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二)效率性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的内设生产、经营和管理职能部门进行投入与收益比值的审查和评价,确保其投入产出经济有效,并找出效率低的本质原因。评价企业管理机构的合理性,是否充分发挥机构职能,并找出应对方法。(三)效果性审计。对企业组织经营活动的效果性进行审查与评价,对其经营效益进行审计,评价其实际收益是否达到原计划目标,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资源利用率是否得到提高。
二、EVA评价法的概念
EVA全称是EconomicValueAdded(经济增加值),最初由美国SternStewart管理咨询公司提出,是指企业的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全部的投入资本(包括股权和债务)。EVA评价法综合了企业的全部资本成本,能够量化企业的价值增值,作为企业业绩评价的指标比传统的财务指标更为准确。同时,其也促使所有者和管理者的利益能够更加一致,推动了企业的长期发展。鉴于此,将EVA评价法应用于企业绩效审计中,充分发挥EVA评价法的优势,从而弥补现有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存在的不足。
三、EVA绩效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EVA计算公式为:经济增加值(EVA)=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机会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债务资本+权益资本)x企业加权资本成本率?由此可见,EVA是企业的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资本成本计算得出的,但在实际的操作运用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相关的会计事项调整。因为在会计准则下的会计收益指标没有考虑权益资本成本,往往不能客观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业绩,存在一定的会计信息失真,所以,要进行相关的会计事项调整,消除这些影响。
四、EVA评价法应用于企业绩效审计的优势
(一)基于EVA评价法的经济利润能真正反映企业经营业绩,进而保证企业绩效审计结论趋于全面客观。因EVA评价法关注了资本成本的扣除(包括了借贷成本和权益成本),所以其能够准确反映企业的经营效益。评价某项投资项目,当投资收益率高出成本时,企业价值是增加的,即为正。但当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指标为正时,从传统的绩效审计角度来看其经营业绩是上升的,EVA却小于零,就说明这些企业会计利润增长的同时资本成本也在增长,换言之,会计利润的增长是由举债或筹资引起的,并不是真正的实现企业价值的增长。因此,单从会计利润的增长并不能真实反映企业价值的增长。(二)通过EVA评价法,审计人员可以全面地评价被审企业的经营绩效和被审计企业真实的经济利润。在按照传统的会计准则进行计算时存在一定的缺陷,企业经营者为了使各种绩效评价指标的结果变得有利于自己可能通过选择不同的会计操作方法,以此来操纵会计利润,这就会使得企业的经营业绩无法得到真实的反映。比如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有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不同的方法,采用不同的计提方法,就有不同的净利润,这就给予了企业经营者操纵会计利润的空间。而EVA评价法,重点强调的是企业是否创造了价值,股东资产是否得到了增值,从而引导经营者更加关注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这就有效的避免了操纵会计利润的行为。(三)EVA评价法应用于企业绩效审计代表了一种先进的企业绩效管理,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指导。由于EVA评价法不像会计利润一样只是一个短期指标,它更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因此,经营者在作投资决策时将会更关注企业绩效的长期利益,如新产品的开发研制、人力资源等。这样就能避免企业管理者的短期行为,促使其不但要关注所创造的实际收益,还要重视其所用资产规模及成本。鉴于EVA评价法具有的以上优势,将EVA评价法应用于企业绩效审计之中,将会给企业绩效审计带来一种全新的理念。将EVA评价法应用于企业绩效审计,不仅改进了传统绩效评价指标,更精准的反映企业经营绩效,更代表着一种新的审计理念,标志着企业的绩效审计已逐步从利润观念向价值观念转变,并对企业审计发挥建设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基于EVA评价法的我国国有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方法研究徐一丹–2015
[2]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指标述评与构建谢娟;尤谊-《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
一、企业绩效评价
1. 企业绩效评价的概念
企业绩效就是企业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它的经营效益和经验业绩。它主要通过盈利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偿债能力等方面和经营者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对企业经营、成长所取得成果和贡献。企业绩效评价它是以企业法人为评价的对象,它是通过评价企业的各种与经营有关因素进行科学的评价,最终得出一个科学的结果,企业在绩效评价时主要用综合应用财务报表分析有关的数据。
2. 企业绩效评价的意义
企业绩效的目的就是及时的掌握企业的经营情况,根据评价的结果及时的引导企业的经营决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实现企业的现代化管理。
第一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可以为出资者形式经营权提供重要的依据。合理的绩效评价可以考察经营者的管理能力,使得投资者及时的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避免投资者的投资主观性随意。第二科学的绩效评价有利于对企业的经营者形成监督力,通过绩效评价可以形成对于企业的经营者的监督,避免他们在经营企业的时候出现随意性,保证他们的企业管理科学化。
第三科学的绩效评价可以改变经营者的经营观念,绩效评价可以帮助经营管理者强化他们的意识,增强他们的管理水平,提高他们的认知。
3.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
(1)基本指标。它主要包括八项基本的指标。它是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第一层。
(2)修正指标。十二项修正指标是以对基本指标进行校正的辅助指标,它是绩效评价体系的第二层次。
(3)评议指标。它是绩效评价中实施定性评价的指标,是绩效指标体系中的第三层。
二、我国企业绩效分析存在的问题
1.评价指标都是以历史为基础进行纵向对比分析,忽视了横向比较
我国的企业在绩效评价的参考上都是以过去企业的经营情况作为基数的,这样不利于绩效评价的真实性,因为一些企业经营情况不好的,他们的往年经营情况不景气,数据比较低,而在绩效评级接近的时候只需要进行轻微的经营改善就可以保证企业的绩效出现进步,而企业经营一直很好的企业他们的盈利水平一直很好,他们的经营情况一直稳定,而这样的绩效评价肯定与往年的的数据基本相同,甚至与往年的绩效评价还落后了,不利于企业的长远经营。因此这样的绩效评价方式最终会不利于企业的评价科学,就会导致企业对于自己的经营情况不能如实的反应,造成国家对于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不能及时的掌握,造成经济发展的失衡。
2.评价所依据的基础资料失真,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
绩效评价所依据的主要就是企业的材料数据,因此有的企业为了获取较好的绩效评价,他们会对于企业的材料进行弄虚作假,随意的对企业经营数据进行修改,造成绩效评价结果不真实。同时有的会计核算过程也为企业绩效评价弄虚作假提供空子,在会计核算企业财务的过程中他们由于会计制度遵守不规范或者核算的过程不严格就会为绩效评价不真实提供空子,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3.缺乏对管理者和员工系统培训
绩效评价需要企业的多层次人员共同参与完成,他们之间需要广泛的进行沟通,需要各层次人员站在企业的高度进行绩效评价信息供给,但是在企业的绩效评价汇总中,企业忽视它的作用,没有给予管理者或者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他们不能及时的了解企业的绩效评价方面的知识,其结果是他们不能积极地投入到绩效评价的工作中来。
4.考核结果运用不当
现在许多的企业对于绩效评价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工作,他们不重视绩效工作,忽视它的实质内容,在一些企业中在完成绩效评价之后,往往会计人员会把结果送到企业的管理者手中,但是企业的管理者在评定企业人员工资等的时候他们还是依据管理者的态度,不把绩效评价结果考虑其中。
三、完善我国企业绩效评价的政策措施
1.企业绩效评价应以横向对比为主、纵向对比为辅
对经营者经营业绩的考评,采用横向比较更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后的管理需要。建立企业绩效评价的横向评价体系,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评价指标的可比性,二是评价标准的客观性。为了增加评价指标的可比性,应以相对指标为主,如投资报酬率、资产负债率等指标。为了使评价标准客观公正,可以借助电子计算机,根据评价目的的需要,以全国企业的实际水平为基础,统一测算和颁布不同行业、规模、区域等条件下的评价标准值,作为横向对比的依据,确定不同企业在各自行业、规模、区域中的水平和地位。这种将相同条件下的企业进行横向比较的方法,排除了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更加客观地反映企业经营管理者主观努力的结果,使企业的绩效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充分体现公平竞争原则。
2.企业绩效评价应将定量评价方法与定性评价方法相结合
企业的绩效评价所采用的方法具有结合性,因为定量评价方法与定性评价方法都有缺点与优点,如果我们采取任何一种都不能很好的反应企业的绩效评价,对此我们要加强对于他们的结合,根据我国企业绩效评价的现状,应以定量评价为主,定性评价为辅,通过定量评价指标的计算得出基本评价结果,再利用定性评价指标对基本评价结果进一步进行校正,弥补定量评价方法的不足和缺陷,使最终的企业绩效评价结果更加接近其真实水平。
3.综合运用网络分析方法进行研究
在评价机制方面,针对在企业绩效评价过程中不同利益相关者所组成的网络型组织结构,将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该网络的稳定性特征、互动关系以及网络关系的紧密性特征进行研究。重点在于分析网络特征对评价的影响,分析各利益相关者对于不同的评价内容所掌握信息的不对称情况,并针对不同的评价内容,利益相关者在所形成的价值网络中的信息分布情况及对评价过程、评价结果的影响。研究信息分布的变化对评价结果的影响以及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其中包括利用系统论的方法,分析通过信息的交流,围绕绩效评价所形成系统的信息熵的变化情况,分析信息交流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4.建立相应的绩效评价培训机制
绩效评价使企业所有人参与的一项企业制度,它需要企业所有人员对它有所了解与认知,因此企业要建立相应的培训机制,提高他们的绩效评价能力。首先,通过企业工会等组织对企业员工进行绩效知识的培训,增强他们对于绩效评价方法的了解。其次培训企业的管理者,让他们明白绩效评价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最后积极增强员工参与绩效评价工作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一、绩效评价的定义
绩效可以被解释为一个过程也可以被解释为一个工作过程后产生的成绩或者结果。绩效评价是组织依照预先确定的标准和程序,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按照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它是企业改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二、企业绩效评价
企业的绩效评价方法是企业经营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做好企业绩效评价工作,对人力资源的工作业绩以及企业的经营效益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是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依据,只有运用科学的绩效评价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管理,才能确保企业实现经营目标,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目前我国企业绩效评价的现状分析:
(一)绩效评价系统不完善
公司的绩效评价涵盖了:绩效计划、绩效实行、绩效监督与控制、绩效考核与反馈等等,然而现今的企业没有把绩效评价简单地理解为绩效考核,以考核的方式对企业的绩效进行单一的评价,使得企业的绩效评价制度出现了很多问题:
企业的绩效评价缺乏可操作性,评价缺乏客观性与公正性;简单地认为绩效考核就是绩效评价工作的目的,对于绩效评价运行中的宝贵的反馈信息视而不见。
(二)绩效评价的动机不科学
正确的公司的绩效评价应该有多元目标,应该涉及到企业职工的责任分配,职位的分析,职工的培训,企业管理制度以及经营方式的优劣等方面,然而现实中的一些企业把绩效评价简单地作为企业员工晋升的依据,根据员工的绩效评价成绩来决定实行对应的奖励或者惩罚措施,这样的动机无法实现绩效评价活动的意义。
(三)绩效考核方法不科学
1、缺乏一致的考核指标。一般的企业的绩效考核工作都是从上到下进行的,在没有对不同工作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量与难度做出分析与分类的情况下,就盲目的实现一个评价标准,这就自然导致了评价的不合理、不公正的现象。
2、考核过程不实际。虽然一些企业制订了具体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与评价标准,但是却没有将这些制度或者标准真正地付诸实践,在最后的年末总结中,仅凭关系或者印象打分,这样的绩效评价工作推动了实际意义,一切流于形式。
3、缺乏科学的考核标准。考核标准是对员工没有评价的准则与指标,然而一些企业中没有形成一套适合自身的科学的评价指标。
三、绩效评价指标选择方法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关键绩效指标)的方法:是指衡量一个管理工作成效最重要的指标,是一项数据化管理的工具,必须是客观、可衡量的绩效指标。经济增加值EVA法:将企业税后纯营业利润扣除,结合资产损益表以及负债表所得的企业指标。BSC(Balance Score Card平衡计分卡)方法:目的在于找出超越传统以财务计量为主的绩效衡量模式,以使组织的“战略”能够转变为“行动”。聚类和非参数检验方法:用SPSS软件实现,选择的指标满足代表性和全面性。模糊嫡的方法:对不同的财务比率指标,构造隶属函数,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计算熵权,建立指标体系。BP神经网络法: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训练,找出适合企业经营发展的内在运行规律,从宏观中发现内涵,以不变应万变。DEMATEL方法:通过分析系统中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与直接影响矩阵计算因素的影响程度等筛选出关键绩效指标。LOWA算子法:通过对初选指标模糊判断,得到模糊评议形式给出的判断矩阵,利用LOWA算子对模糊评议进行集结,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四、现代绩效评价发展潮流
21世纪企业的经营环境,经营理念和方法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与此相适应,企业绩效评价出现新的趋势。1、注重企业的战略管理。2、关注社会生态影响与绩效的联系。3、重视知识资本和创新力的融入。4、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公司绩效评价方法的优化措施:1、根据企业的类型与现状进行客观评价与管理;2、以资金流量为基础进行科学评价;3、多方面入手、全方位综合评价。
企业的绩效评价应该是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评价,一方面要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做出客观的评价,另一方面要顺应经济的发展形势与国家的制度规定。企业要采取全面的、全方位的权重评价标准。
五、绩效评价指标选择方法的结论
首先,EVA法,模糊嫡法和DEA法共同的缺点是只关注财务指标,因此所选指标不能完全反应绩效水平因素。然后,KPI法选取的指标关注了非财务的信息,但是指标之间缺乏完整的逻辑关系;DEMATEL法和LOWA法选的指标不完整。最后聚类和非参数检验是在指标已经确定时再选指标。综上所述,在绩效评价中,BSC方法从战略的高度选择指标,指标体系全面。从单一的财务指标的选择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所以在绩效评价指标选择方法中首选BSC方法。
参考文献:
[1]康宛竹.如何从绩效考核走向绩效管理,[J]中国劳动,北京:2002年第2期,P32.
[2]郝忠胜,李虹.人力资源主管·绩效管理方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3]约翰·科特,詹姆斯·赫斯科特:《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一直以来房屋都是人类的生活必需品, 伴随着全国城市化率的速度加快,对房屋的供给和需求也在保持一定的上升趋势,这保证了包含房屋和土地的发展从整体上来说是向前的。中国房地产业也慢慢向规范型、品牌型、大规模型产业靠拢。以提高经营绩效为基础目标,达到提升竞争能力的更高目标是房地产业广泛探讨的话题。收集国内有关房地产企业经营绩效的有关文章,研究房地产企业经营绩效的发展和现状,对房地产业指标的选取、构建的模型、使用的研究方法等对作者的相关研究都有积极的影响,也是本文理论研究的基础知识。
一、绩效的概念
在现在的管理学领域的理论中,绩效可以定义成个人、团队或组织从事一种活动所获取的成绩和效果。绩效是投入了要素之后的产出,付出了成本之后的收益。只要是有活动,就会有结果或收益,也就是绩效。安德烈.德瓦尔(2003)认为绩效是指在所消耗的劳动量与所获得劳动成果之比。但绩效的特殊性就在于,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通过一个具体的比值或通过一个相对的名次体现。
二、 企业绩效有关指标的选取
鞠颂(2007)对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中心指标的选择,参照《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从数据中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本运营能力、成长能力四个方面选取12个指标来反映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旷开萃(2005)提出在分析房地产开发经营过程中关键价值活动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影响房地产开发经营绩效的四大因素以及相关指标体系,以大量数据调查为依据,对影响房地产开发经营绩效的四大因素与关系模型进行研究分析。
魏刚(2000)提出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中,提出了上市公司高层管理工作人员激励的现实效果,可以在分析我国公司内部激励机制中比较有好的思路。为此在对上市公司1998年年报中公布的高管成员的红利情况和持股的情况进行了考察。王福民(2014)有关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经营绩效进行研究,这个是特殊的研究方向,提出了有关利益相关者对经营绩效评价的指标偏好,其中包括政府、雇员、顾客和供应商等,并提出了以利益相关者为基础的评价指标设置。
孙斌艺(2002)提出旅游房地产项目经营绩效的特征因素分为两部分: 外部特征因素包括距中心市场的距离、交通通达程度等;内部特征因素包括管理者能力、管理水平等。此外,旅游房地产项目经营绩效与投资的数额、所有权的性质、企业人员的规模大小等都有相关关系。石明华(2002)对房地产上市公司绩效进行研究,把房地产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总结为四个方面:即反映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效果的评价指标、反映企业财务业绩的评价指标、反映企业未来成长的评价指标和客户评价指标。
三、 房地产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方法综述
鞠颂(2007)采用横截面数据进行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2003到2005的数据和绩效得分得出平均值。使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所要提取的公因子系数,再把因子表示成变量的线性组合,得出分数排名顺序,最后再进行有效的理论分析。王歆(2012)的数据采用SPSS 17软件进行因子分析。而选取的是样本中6年财务数据的平均值来计算,消除总体发展阶段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差异性。评价方法是运用的DRF和DEA的结合分析方法。
旷开萃(2005)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房地产企业开发经营绩效的考核指标,以经验为基础,把四大影响因素下个层次的指标设定成同样权重。对于数据的分析建立三元线性回归方程及其检验。对指标进行相关的研究分析。魏刚(2000)先是对管理层的报酬进行简单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然后对高管人员的激励现状作整体性分析。运用回归分析方法来研究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与高管人员报酬与所持股份的敏感程度及高管人员年度报酬与公司规模、所处行业和所持股份的关系。
蒋娜(2012)从盈利、收现、营运和成长能力中四个方面中的8个财务指标来分析样本公司2009年的绩效情况。首先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处理,从整体上对2009年样本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分析,可知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净利润增长率是影响公司经营绩效的重要指标,其次再因子分析,主要提取三个公因子, 根据三个因子所代表的各个指标进行总结性分析。王刚(2008)构建的房地产上市公司DEA绩效评价数据包络模型主要衡量的是公司内部投入的产出效率,运用 EMS 效率评价软件、对经处理后的输入输出指标值进行处理,比较运行效率和规模效益的大小,进行总结分析。
四、建议与展望
从指标的选取到评价方法的简单描述及论文方向的选取,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1.我国的文献研究中已经有作者提出开始把财务性指标与非财务性指标相互结合起来表示企业的经营绩效,并通过平衡计分卡这一理论方法来进行简单的分析;2.在绩效的评价方法中主要包括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主成份分析方法、因子分子方法、描述性统计、模糊综合评价、线性回归模型和对数回归模型的相互结合的方法、因子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组合等等一些简单地两者组合的分析方法;3.论文方向的选择大都是开发经营、资本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及建议。
从文章研究发现对于评价方法的选取有一定的不足,缺少对新型分析方法的研究。在指标的选取中也有一定的阻碍,比如选取指标时,虽然提出了财务性指标与非财务性指标的相结合的方法,可是在实证分析中还是很少出现这样的文献研究。虽然国内的房地产建筑理论研究落后于发达的国家,但是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持续完善,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国内经济学者的研究探索中,我们会在经营绩效的研究上取得重大A突破,对国内房地产产和相关产业提出更多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王刚.中国房地产行业绩效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08.
[2] 蒋娜.房地产行业经营绩效评价[J].财会通信综合.2012.(5).
[3] 鞠硕.房地产上市公司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7.
[4] 石明华.房地产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D].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02.
[5] 旷开萃、刘菊红.房地产企业开发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4.(4).
[6] 孙晓娟.房地产企业开发经营绩效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
[7] 程宇.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对其经营绩效影响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二、上市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为了评价公司财务绩效,本文从企业规模、经营能力、经营安全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和其他相关方面去综合考虑,对每个一级指标,再下设具体若干个二级指标去反映。通过建立这种多层次多目标财务绩效指标体系,评价公司财务绩效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
第一,经营能力。经营能力是企业内部条件及其发展潜力在内的经营战略与计划的决策能力,以及企业上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能力的总和。通过引入经营能力,能够观察经营目标实现和建立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情况。
第二,经营安全能力。为了实现企业可持续经营,平衡投资风险和投资收益之间的博弈。
第三,盈利能力。企业投资生产经营的主要是为了使企业的资金或资本增值。
第四,发展能力。考察企业在未来扩大规模,扩宽市场,壮大自己的潜在实力。
第五,企业规模。规模经济原理广泛应用在各公司战略管理中,在规模内部经济和规模外部经济作用下,企业都十分重视各公司的规模状况。企业规模的大小也对公司财务绩效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选用2003年国家统计局制定的《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中划分企业规模的指标。
第六,其他因素。影响企业财务绩效还有很多其他因素,组织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股东获利能力等。
四、实例分析
五、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方法,首先建立科学全面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再根据该指标体系,构建了多层次多目标的模糊优选评价法。本文选取了7家纺织类上市公司,利用构建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财务绩效比较评价,进行实例验证。该评价方法不仅可以对不同公司的财务绩效进行对比评价,还可以对同一公司不同年份的财务绩效进行纵向分析评价。通过横向评价,可以了解本公司的财务绩效在所处行业中的状况,分析优、劣势各在哪方面,从而制定公司新的经营管理策略;通过纵向评价,可以了解公司财务绩效改进状况,有没有实现预期效果,调整方向是否正确,尚需继续实施哪方面的改革。此外,管理者通过制定计划,采用模拟仿真技术,运用MATLAB等统计工具软件,对各个指标变量进行调整设置,仿真预期财务绩效情况,有利于制定更加科学的经营策略,提升公司竞争力。后续研究可以通过扩大财务指标以外的其他定性定量指标,扩大指标范围,并对定性指标先予以量化,根据本文构建的评价方法,可以直接综合全面评价公司经营管理绩效情况。
参考文献:
[1]姚铮,金列:《多元化动机影响企业财务绩效机理研究:以浙江民企雅戈尔为例》,《管理世界》2009年第12期。
[2]支晓强,戴璐:《组织间业绩评价的理论发展与平衡计分卡的改进:基于战略联盟背景》,《会计研究》2012年第四期。
[3]罗伯特·西蒙斯(Robert Simons)著,张文贤译:《战略实施中的绩效评估和控制系统》,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彼得·F·德鲁克,李焰、江娅译:《公司绩效测评(《哈佛商业评论》精粹译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任红焱:《中小板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财会研究》2009年第2期。
[6]陈守煜:《多目标决策系统模糊优选理论、模型与方法》,《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7]刘金禄:《二元对比法优选水库正常蓄水位》,《第六届中国青年运筹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2004年7月
[8]Kaplan.R.S,David.P.Norton:The Balanced Scorecard-
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估是指银行通过建立一整套科学、客观、易操作的指标考核体系,对经营者和员工的工作作出系统的评价,进而公平地决定他们的地位、待遇和发展。它可以促进银行的人才开发和合理利用,是人力资源的监督、反馈系统,起着最终提高组织绩效的作用。
一、绩效评估与我国银行业绩效评估的特点
(一)绩效评估的基本内涵
绩效评价工作属于管理工作的范畴,本质上是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的。绩效评价工作的产生、发展与绩效评价工作所处的社会经济、人文环境密不可分。随着现代公司制度的出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得所有者需要借助一定的方法对经营者的经营绩效做出评价。因为企业的约束机制即使很健全,由于不存在强势的资本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使得经营者的努力程度和经营水平不能够被所有者完全了解。在约束机制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时,业绩评价制度可以在对经营业绩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对经营者的努力结果进行相应的奖励,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约束机制的缺陷,激励经营者更好地完成所有者要求达到的目标。绩效评价工作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而逐步得到完善。
(二)我国银行业绩效评估的特点
9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更主要的是价值链之间的争夺,企业必须考虑其战略目标,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持竞争优势受到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更多的是非财务指标,这些指标在传统的财务指标为主的绩效评价体系中难以得到体现。此时,企业在生产阶段的利润已经很低,一些管理咨询师、投资者不再单纯地以利润和现金流量进行企业业绩评价,而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关注公司现时和未来价值的判断,更加注重对企业的智力资本、创新能力、市场占有率等非财务指标的关注,以财务指标为基础信息,从市场角度来全面地评价经营者的业绩。此时绩效评价中占主导的方法主要有美国的卡普兰和诺顿提出的“平衡计分卡”及由思腾思特公司提出的EVA评价法。
二、我国银行业绩效评估的现状与问题
随着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不断完善,竞争意识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商业银行已在绩效评估方面进行了诸多的尝试,为商业银行绩效评估理论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在逐步放开的金融市场中和进一步深化的金融改革中,商业银行也日益暴露出绩效评估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绩效评估过程中的平均化倾向严重,影响评估的公正性
我国银行业上下级之间不能充分进行考核沟通,考核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另外我国银行业的业务80%以上由国有银行把持,受到计划经济的制约和本身银行工作的复杂性,我国银行业有着长期以来形成的平均主义思想偏好,尤其对于大多数的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只考虑劳动时间的投入,不顾及实际劳动的投入的多少,以工龄的长短作为定岗定级的重要指标,而淡化经济个体的工作效益的多少。一些做出突出贡献的,具有较高劳动技能的职工,并不能获得相应的物质收益。
(二)绩效评估方法落后,评估结果失真状况大量存在
我国商业银行由于绩效评价工作开展的时间较短,绩效评价方法还很不完善,许多银行在绩效指标的设计上存在权重不合理,过分重视银行短期经营绩效的考核,忽视银行的成长性及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忽视银行在资源配置中的管理作用,考核指标体系僵化。绩效评价基本上是对历史经营绩效的总结。同时由于这些财务指标很容易被人为调节、操纵,加上银行的一些管理人员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过多干涉绩效评价工作,因此信息失真现象大量存在。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三)绩效评估内容设置不全面,缺乏相配套的激励措施
由于我国银行业绩效评估过程随意性大,不能做到公平公正,绩效评估结果应用不系统,没有将绩效评估结果与绩效工资、奖金挂钩,银行业绩效评估内容设置得不全面合理。我国银行业进行经营绩效评价,不是为评价而评价。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激励奖励措施普遍存在约束方法僵硬、激励与约束不对称、激励方法未与风险揭示相联系的现象。激励奖励措施制定、实施的不当对提高商业银行的绩效不但不会产生促进作用,相反有可能产生促退作用。
(四)一小部分银行存在着按计划比例分配评估结果的问题
由于我国部分银行的核算体系还不健全,核算不能反应银行真实经营状况,绩效评估体系也不完备:没有从制度上明确绩效考核者、绩效被考核者、绩效考核周期、绩效考核内容以及绩效考核结果应用等各要素,一少部分银行存在着按计划毕业分配评估结果的现象,使得银行绩效评估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这样不仅造成业务部门对人事部门的不信任,还把绩效考评的结果当做“机密”对待。人事考核不公开性加重了员工对考评的不安心理和对人事部门的不信任感。
三、解决我国银行业绩效评估问题的对策
(一)以银行产权制度改革,为绩效评估的工作创建体制基础
产权制度改革主要是指国有商业银行。我国商业银行中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处于绝对的控制地位,四家银行存款、贷款占全部银行存贷款的比例分别为68.4%和61.6%。做好国有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工作对做好整个商业银行系统的绩效考评工作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对国有商业银行实施公司化改革和股份制改造,按照权力机构、执行机构、经营机构和监管机构相互分离、互相制衡的要求,建立由股东大会、董事会、行长和监事会组成的银行法人治理结构,有效地行使决策权、执行权、经营权和监督权,从而使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权责明确,相互制约,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制约机制和激励机制。
(二)借鉴国外先进方法,创建适合我国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
国外绩效考评已经从简单的财务指标考评发展到以财务指标为主,非财务指标为辅,将评价方法同企业发展战略及企业最终经营目标相结合的评价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应用EVA法也应该落实到位,具体方法如下:
1.考核范围可控制:也就是在责任中心的自控范围内,不管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发生的行为结果,都应归属于该中心,由其负责;超过自控范围内的一切行为后果,即使是在其工作范围之内发生的,该责任中心也不承担责任。转2.责任与权利相一致:拟构建的EVA责任中心,其管理者应有充足的决策权,以对此EVA中心的业绩负责,保持此中心的决策权、业绩考核和激励体制三者根本一致,确保获取资源的单位和部门是对资源利用的结果负责。
3.考核业务要完整:在确定EVA中心的边界时尽量保持其业务的完整性,任何一个完全的EVA中心或者部分的EVA中心所包含的产品或者服务,应该是完整的,在一个EVA中心,服务或者业务的流程全部实现。
(三)建立完善的激励奖励制度,增强绩效评价工作的效力
为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利益,西方国家主要推出了两大类措施:第一类措施是通过外部力量约束经营者行为或提高企业家的素质;第二类措施也是治本措施,是采用利润分享式的激励机制使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趋同。实行以EVA为中心的绩效考评体系,需要建立与考评办法相适应的激励奖励制度。建立适合的激励奖励制度就是处理好银行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与一般行员的关系;处理好银行短期利益与长远发展利益的关系。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引进竞争机制,结合商业银行的具体特点采取多样化的分配制度。采取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办法,激励机制要体现贡献率、体现价值创造。将公司的经营绩效与员工的收益挂钩。对于银行管理人员的薪酬,在商业银行没有完全进行股份制改造之前,可以采取工资、奖金结合绩效工资的办法,将银行的绩效与管理者个人收入相结合,在股份制银行,对于管理者报酬可以考虑采取工资奖金与股票期权结合的办法;对于银行的普通员工也应该制定完善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可以借鉴作业成本法的具体方法,将指标分解到人,实行员工考核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四)重视非财务的价值驱动因素,完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
对于我国银行业来讲,在全球化的信息时代里也产生了一些新的资产,很难确定它们的可信价值,比如:员工的积极性、灵活性、创新能力,银行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操作性等,这些通被排除在资产负债表之外,但是这些无形资产成为商业银行在今天和明天的竞争环境中取得成功的关键。经济增加值尽管考虑了业务的真实成本,但仍侧重于衡量短期绩效,在实践中容易导致被考核机构或个人重视短期业绩而忽视长期成长性要求,使银行战略执行力弱化。
综上所述,我国银行业绩效考核不应该孤立地进行,它应该与其他绩效沟通方法相互结合,并贯穿于目标考核的全过程。在绩效实施沟通中,既对本阶段目标执行情况进行沟通,又会对上一阶段绩效改进情况进行总结,这样员工绩效改进就更有利于工作目标的实现。我国银行业绩效考核一定要借鉴其他先进经验的同时,立足于自身特点,走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贺春临.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绩效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2]孟建民.企业经营问题绩效评估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3]刘伟,黄桂田.银行业的集中、竞争与绩效[J].经济研究,2003,(11).
[4]张蕊.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变革[J].会计研究,2001,(12).
[5]陈元平.试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J].国际金融研究,会计研究,2007,(7).
[基金项目] 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2012GK3083),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2C0646),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3B(Ⅱ)28),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3B(Ⅱ)30)。
【中图分类号】 F2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001-2
一、绪论
近年来,生态环境状况正日渐恶化,因而世界各国都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这种宏观经济背景对工业企业与区域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针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趋势,省委省政府立足湖南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集中全省人民的智慧,做出了推进“四化两型”的战略抉择。“四化两型”是指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四化两型”战略的宏观背景下,区域发展必须转变思路,寻求新的发展模式,以绿色经营来适应“四化两型”战略的发展模式要求。
工业企业与区域环境的协调发展绩效应该是一个系统性的发展概念,是特定区域内各经营主体集聚内外资源,既包括通过提品和服务来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也是区域经济、社会、科技、环境等综合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因此,科学合理的工业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包括经济绩效、社会绩效、环境绩效等三类指标,才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出特定区域内工业企业与区域环境协调发展的水平和潜力。
据此,本文遵循“四化两型”的战略思路,并依据环境管理会计的先进理念,首先从经营绩效、设计绩效和环境绩效三个方面构建出分层次的工业企业经营绩效三重评价指标体系;接着引入合理的量化分析工具,最后选择了衡阳市10家工业企业为样本,对“四化两型”视域和环境管理会计理念下衡阳市工业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模式的应用方式进行了实证研究。
二、工业企业经营绩效三重评价指标构建
确定科学的工业企业经营绩效三重评价指标,对“四化两型”视域下的工业企业和区域环境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四化两型”视域和环境管理会计理念下工业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较为复杂,其构成要素与环境系统以不同形式存在且处于不同维度与层次之上,具体而言可以划分为如下三个维度的指标群,列示于如下表1中:
(表1)工业企业经营绩效三重评价指标体系
三、工业企业经营绩效三重评价方法的选择
为了对工业企业经营绩效的实际状况进行合理的量化分析,本文选取了两个量化分析工具,其中物元分析用于确定经营工业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熵权模糊评价方法用于评价工业企业与区域环境的整体区域协调发展状况。
物元分析方法实施步骤:第一,收集评价专家对同一层次评估因素的两两比较值,结合层次分析的原理计算得出它们的特征向量,并将各专家对评估因素值的权重值构造成复合物元矩阵。第二,确定n维物元和节域物元。第三,确定关联函数物元。第四,确定各专家的效度矩阵,计算第i个专家的效度系数。第五,在得出专家效度的基础上对原权重复合物元矩阵进行修正。第六,根据修正后的各指标的权重物元Rω的大小得出区域协调发展能力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
熵权模糊评价分析方法实施步骤:第一,首先对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第二,将坐标进行平移。指标值经过坐标平移之后变为。式中,K为坐标平移的幅度(k>0)。第三,计算指标的的比重。第四,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第五,计算第j项指标的差异性系数,当差异性系数值越大,则指标在综合评价中的重要性就越强。
四、实例分析
此处我们选择了衡阳市的10家工业企业为样本,评价时间维度为2007-2011年度,运用物元分析方法对所有指标进行处理以得出其权重值;然后根据上述指标体系和权重值,采用熵权模糊评价分析方法评价所选取样本企业在“四化两型”视域和环境管理会计理念下的经营绩效,也即样本企业与区域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本文研究过程中的样本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水平如下表2所示:
(表2)2009-2013年度衡阳市10家工业企业经营绩效状况比较
五、结论性述评
本文依据“四化两型”战略和环境管理会计理念,从经济绩效指标群、社会绩效指标群、环境绩效指标群三个维度方面构建了一套系统的、多层次的工业企业经营绩效三重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这套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到工业企业与区域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中,测定了衡阳市10家工业企业与区域环境协调发展的整体状况。本文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比如在指标的选取上,其数据还需要借助于定性研究和调查研究的方法加以获得和处理;在熵权模糊评价的过程中,指标权重赋权时难免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制约。总之,本文目前的研究还处于尝试阶段,以上提出的种种问题还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蔡吉跃,蔡振.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经济地理,2010,30(12):2044-2049.
[2]刘霞.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005.
[3]黄梅,甘德欣,唐常春等.“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生态工业网络构建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2):271-276.
[4]罗黎平.“四化两型”的科学内涵和理论阐释[J].企业家天地,2011,(5):11-12.
[5]吴志军.生态工业园区产业共生关系分析――以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J].经济地理,2010,30(7):1148-1153.
黄贤金.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